0

金陵十二钗是谁优秀20篇

浏览

167

文章

47

篇1:金陵城西楼月下吟翻译和赏析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译文和赏析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金陵的夜晚寂静凉风四起,我独自登上高楼眺望吴越。白云映在水中摇动着空城,露珠晶莹低垂欲坠映秋月。在月亮下面沉吟久久不归,自古能与我相接者少又稀。只有他能吟出澄江静如练,让人长久地回忆起谢玄晖。

赏析:《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古,主要写的是作者夜登金陵城西楼的所见所感。全诗一二两句叙写登楼的时间、地点以及环境气氛。

三、四两句写景,色调以清澈静凉为主;五、六两句写诗人在此情境下,万千悲苦汇集胸间,因觉知音稀少而怅然徘徊,不肯回去;末两句诗说只有南齐诗人谢朓的诗句能道出眼前之景。全诗以写眼前景起笔,而归结于对谢朓的钦佩,以即景抒怀的手法,慨叹人世混浊,知音难遇,表达了作者对谢朓的崇敬和追慕之情。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作者】李白

【朝代】唐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金陵遗址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金陵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陵遗址位于房山区车场村至龙门口一带的云峰山下,距市区48公里,云峰山又称九龙山,因其有九条山脊如九龙奔腾而得名,金陵原在黑龙江省阿城县,公元1153年建都燕京(北京)后,于1155年迁来太祖睿陵和太宗陵,在云峰山脚下,修建了北京地区第一个皇家陵园,1156年又迁来始祖等10个帝陵,后熙宗、世宗、章宗、睿宗、显宗等也陆续葬于此地,金陵故此得名,陵区内还葬有皇子及重要大臣的“诸王兆域”,1985年,文物部门开始对金陵遗址调查和试发掘,已发现石雕、碑记、御路和建筑构件、遗址等大量宝贵文物。

金陵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大房山麓的金陵,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皇陵,也是北京地区年代最早的帝王陵。

明天启年间,因后金政权(就是后来的清朝)崛起,明皇朱由校(末代崇祯皇帝朱由俭的哥哥)惑于术士之说,认为后金兴起与金陵“气脉相关”,就对陵区内的建筑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使金陵遭受了灭顶之灾。清朝初期对部分陵墓进行了修复,还特设守陵户,春秋至祭。后又经数百年的变迁和人为破坏,现在陵区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面貌全非。

景点位置

北京市房山区云峰山(又称九龙山)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一起来看看:古典名著中金陵十二钗指的是什么?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金陵十二钗”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金陵十二位优秀的女子。其中“金陵”是南京的旧称,“钗”指清净女儿。太虚幻境“薄命司”以十二为一组把人物分为上、中、下三等,并且编成正、副、又副三册。现在所说的“金陵十二钗”一般是指正册中的十二位女子,分别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

《红楼梦》讲什么?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金陵十二钗副册排名是什么,具体的顺序是什么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在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中有正册、副册、又副册三类人,正册里面的人物,人们都比较清楚,对于副册中的人物,很多人都不是很多了解,接下来给大家具体说一下金陵十二钗副册排名,让大家对副册人物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1、甄香菱

香菱,《红楼梦》中的十二丫环之一,薛蟠之妾,原名甄英莲,甄士隐的女儿。

2、薛宝琴

皇商之女,小时跟父亲跑过不少地方。她是薛姨妈的侄女,薛蝌的胞妹,薛宝钗的堂妹。

3、尤二姐

尤氏继母带来的女儿。

4、尤三姐

尤氏继母带来的女儿,尤二姐的妹妹。

5、邢岫烟

邢忠夫妇的女儿,邢夫人的侄女。

6、李纹

李婶娘之女,李纨堂妹。

7、李绮

李纹之妹,李纨堂妹,李纨寡婶之女。

8、秋桐

原是贾赦房中的丫环,贾琏偷娶尤二姐后,贾赦夸他能干,就把秋桐赏他为妾。

9、林红玉

贾府的丫鬟,原名林红玉,因名字中含有“林”字,冲撞了林黛玉;名字中的“玉”字,又冲撞了林黛玉和贾宝玉,之后因而改名为小红。

10、龄官

贾家买来唱戏扮小旦的,与贾蔷相好。

11、娇杏

原是甄士隐家的丫鬟,后嫁给了贾雨村做二房,一年后提为正妻

金陵十二钗副册排名:甄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秋桐、林红玉、龄官、娇杏。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求雨山“金陵四老”纪念园

全文共 878 字

+ 加入清单

求雨山“金陵四老”纪念园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求雨山“金陵四老”纪念园位于浦口区江浦街道求雨山,时代为1992年-2005年。

林散之纪念馆1988年元月3日奠基,1992年12月6日一期工程完竣,1996年8月续建二期工程,1997年11月20日竣工开馆,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2100㎡,展览面积480㎡,展线长157米,馆内建筑群呈明清园林风格,高低参差,错落有致,馆内主要建设有主展楼——散木山房、碑廊、求

胡小石纪念馆2003年8月16日奠基,2004年4月1日破土动工,2005年底竣工,2006年5月16日开馆,占地面积20亩,主体建筑面积1300㎡,展览面积533㎡,建筑呈民国风格,四合院形式。主体建筑分为展览区和胡小石墓、办公区。展览区由序言厅、主展厅、综合厅和多媒体厅组成,馆藏胡小石先生书法作品、信笺共计300余件,其中二级文物4件。

高二适纪念馆1998年11月15日奠基,1999年元月破土动工,2000年元月8日竣工开馆,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1200㎡,展览面积700㎡,展线长130米,主展厅呈风车状,依山而建,馆内主要建设有主展厅、碑廊、高二适墓等。馆藏高二适先生书法作品1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1件。

萧娴纪念馆1997年8月26日奠基,1998年11月15日竣工开馆,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600㎡,展览面积400㎡,展线长100米,主展厅仿汉唐风格,萧娴故居仿照萧老生前居住的南京百子亭后房屋式样建造,馆内主要建设有主展厅——蜕阁、萧娴故居、萧娴墓等。馆藏萧娴先生书法作品100余件。

求雨山“金陵四老”纪念园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江浦街道: 江浦街道是浦口区委、区政府所在地,位于长江北岸,与六朝古都南京隔江相望,历代王朝称它为“京都拱卫”、“省会屏藩”。地理坐标为:北纬32度04分,东经118度35分。江浦街道于2006年3月26日由原珠江镇改街而得,全街道总面积195平方公里,辖16个村民委员会,145个村民小组,20个社区居委会(其中7个为村委会、居委会合署),总人口十三万余人,是省级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及遇难同胞纪念碑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侵华日军--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遇难同胞纪念碑位于南秀村5号。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入南京城后,在城内进行了大屠杀,先后杀害中国同胞30万人,现址即为当年侵华日军杀害中国同胞的重要地方之一。金陵大学为安全区中的难民收容所之一,曾收容难民3万余人,但仍被日军搜出300多名青壮年被杀害,并在金银街、南秀村等地搜出被害尸体千余具。1996年5月,南京大学在该校天文学系西侧建造“侵华日军--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及遇难同胞纪念碑”一座,该建筑由祭台、碑座和扇形碑身三部分组成,面朝东南,高约3米,砖石结构,其底座为三级半圆形台阶组成,碑身由方形毛石砌成,碑身的上部则镶有黑色长方形大理石,以示永久纪念。

目前,该碑保存状况良好,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经常有人到此凭吊、悼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几本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是二本。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创办于1998年,坐落在南京大学浦口校区,占地1011亩,校舍31万平米,师生员工12000人。在这里,花香与书馨是不变的风景,特色与创新是永恒的追求。

学校自创办以来,综合办学水平稳步提升,社会美誉度与日俱增。近年在同类院校中招生录取线高居全省榜首,综合评价稳居江苏第一,已经迈入全国一流行列。学校大胆改革,积极探索科学发展道路,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院系二级管理体制。

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强化应用、注重创新、交叉融合、彰显特色”为专业建设指导方针,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不断探求新的应用学科增长点。现有传媒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城市与土木工程学院、艺术学院等七个二级学院,下设27个系、43个专业,文理工医经管艺等多学科并举,并培育了一批品牌特色专业,历次参加全省同类院校专业建设抽检和专业综合评估均获第一,7个专业获评全省星级专业,4个专业获评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诗中的金陵是指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诗中的金陵是指什么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登金陵雨花台大江》中的“金陵”是明代的首都,也是现今江苏南京市。《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高启,全诗描绘了钟山、大江的雄伟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喜悦之情。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高启 〔明代〕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译文

滔滔长江从万山中奔腾而来,山的走势和江的流向都是由西向东的。

而只有钟山山势由东向西,蜿蜒如龙,似乎要与江河相抗衡。

长江与钟山相互争雄,两者之势堪称天下壮景。

相传秦始皇曾在钟山之下埋下黄金,以振“王气”,但这里山川灵秀之气象至今还是旺盛的。

我心中的忧思怎样才能解开?醉着酒走上雨花台看看。

雨花台上,面对荒烟落日,一种旷远迷茫的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石头城下,江水震怒汹涌,北边的千万铁骑怎敢渡江?

不过吴主孙皓,打着黄旗北去洛阳,竟成俘虏,这分明是凶兆,可见连铁索横江都不牢固!

历经前代吴国,后代南朝,六朝故都宫阙荒芜,草木已繁茂!

一方霸主忙于割据称雄,几度厮杀之,只能使血流入江河似寒潮一般。

我这一生,遇到圣人很是幸运,起江南发兵,平定争霸之乱,如今已得休养生息。

从此四海之内永远一家人,长江不再用以限阻南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是几本

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是二本。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创办于1998年,坐落在南京大学浦口校区,依托南京大学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沿着应用技术型大学之路,着力推进高水平的教学建设、高标准的学科(专业)建设、致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占地1011亩,教学生活用房31万平米,师生员工12000人;有七个二级学院,下设27个系、43个专业,文理工医经管艺等多学科并举;建立了2个研究院、200余个产学研平台和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的3万多平米的图书馆藏书110万册,信息化资源与南京大学充分共享,3万多平米的实验大楼和多媒体教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实验条件。各类实验室建设理念超前,仪器设备先进;学生公寓设施齐备;生活服务方便快捷,为师生的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创造了优越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金陵科技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是几本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金陵科技学院位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它属于公立大学和两所学校。金陵科技学院是公立还是私立

金陵科技学院是一所公立大学,位于六朝古都南京。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单位和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创始单位。

学校前身是新中国第一所职业大学——金陵职业大学,1958年成立,1984年重建的南京农业学院。2002年6月,经教育部、省、市政府批准,金陵科技学院于2005年3月正式成立。有几所金陵科技学院

金陵科技学院属于两所学校。截至2018年5月,有商学院、人文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智能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学院、网络安全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网络与通信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动漫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科学学院等17所二级学院。还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师学院、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南京软件研究院、体育部等7个其他教学科研单位。

截至2014年6月,学校有三个中外合作项目:与纽约州立大学科贝尔斯基尔农业与技术学院合作的园艺本科教育项目;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合作的软件工程本科教育项目;与德蒙福特大学合作的通信工程本科教育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金陵大学旗杆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金陵大学旗杆位于汉口路22号。

1934年9月与金陵大学仅一墙之隔的日本驻中华民国公馆竖起一根钢架式旗杆,悬挂太阳旗。于是,在金陵大学上下萌发了“在校园内建造一座更高旗杆以扬国威”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学生朱恕、沈乃森等38人率先贴出《金大从速砌竖旗杆启事》,发起人人捐款竖立旗杆。

1935年8月耗资1700元的钢管式旗杆在学校礼拜堂南侧落成。旗杆高40余米,高高飘扬的国旗超出了与之毗邻的太阳旗,以示中国人民不可侮。金陵大学建造旗杆的爱国运动,是金大爱国学生运动史上的光辉一页。

1964年,由于要在学校大礼堂南侧建造教学大楼,于是,决定将这座曾经历史风云的旗杆迁建于大操场南侧的草坪上,南大党委政治部专门写了《迁建旗杆记》,镌刻于旗杆的基石上,以资永久纪念,并成了学校一份爱国课的教材。如今这根旗杆保存完好,它已成为南京人民反帝爱国的重要见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古代说的金陵是哪里,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没有金岭这个城市,应该说的是金陵。南京古称金陵、建康,是江苏省省会。南京是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

南京地处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濒江近海,位于江苏省西南部,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有中山陵、明孝陵、明城墙、玄武湖、夫子庙、紫金山、鸡鸣寺等。

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也以驱除异族统治为动员基础和合法性之一。所以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朱偰先生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南京为什么叫金陵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金陵南京的古称,南京是中国古典文化和风雅文化的代表城市,代表着古典中华文明,有“天下文枢”之称。

南京“金陵”古称的由来有几种说法:

1.第一种说法认为,“金陵”原本是钟山最早的名称,后来成为南京的地名。

2.唐《建康实录》说:“楚之金陵,今石头城是也,或云地接华阳金坛之陵,故号金陵”。金陵的来源,是因金坛而得名。

3.“金陵”“埋金”之说。“陵”被解释为坟墓,相传金陵的名称是因秦始皇在金陵岗埋金以镇王气而得。

六朝时期,金陵已达二十八万户,人口超过百万,是世界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也是六朝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如今的南京是是江苏省会核心城市,是长三角及华东的特大城市。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都让南京这座城市有着独特的人文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金陵十三钗扑克牌规则是什么?有几种玩法?

全文共 354 字

+ 加入清单

金陵十三钗其实是一种包含了十三种小游戏的行酒令,玩家抽到哪张牌,则玩哪个游戏。

其中A是命令游戏;2是酒保游戏;3是星期天游戏;4是自由PK游戏;5是照相机游戏;6是几棵杨柳扭几扭游戏;7是缝7过游戏;8是厕所游戏;9则要自罚一杯;10则是神经病游戏;J是左边人喝酒;Q是右边人喝酒;K是定量喝酒游戏。

其中,“星期天游戏”和“照相机游戏”的具体玩法如下:

一、星期天游戏

这个游戏是需要所有人一起参与的,第一个人首先喊出星期天,接着第二个人说逛公园,第三个人问逛的啥,第四个人则需要在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天上飞的三个方向里选一个回答,后面的玩家则依次回答出对应的两个字的动物名,一直到有人喊不出或者犯规。

二、照相机游戏

得到此牌的人,只要叫“照相机”全桌的人不许动,保持静止3至5秒,谁动罚酒一杯,没人动则自罚一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金陵是现在的哪里?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南京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江苏省省会,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 南京地处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濒江近海,位于江苏省西南部,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金陵是南京的古称,也是南京最雅致的别称。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城筑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公元229年,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金陵从此崛起,使中国的政治中心走出黄河文化板块的格局,引领了长江流域及整个中国南方地区的发展,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六朝时期,金陵已达二十八万户,人口超过百万,是世界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也是六朝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金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是中国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首都的古都,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深远的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衣冠南渡使汉民族在金陵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被历代所传诵。

金陵是中国古典文化和风雅文化的代表城市,代表着古典中华文明,有“天下文枢”之称,六朝时的金陵和罗马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以金陵为代表的南朝文化,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金陵是中国传统礼教制度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中国古代都城的杰出代表,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首开都城中轴对称布局的先例,其平面布局、建筑形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并深刻影响到东亚各国 。六朝皇宫台城,宫殿壮丽巍峨,殿阁崇伟,为北魏都城以及东亚各国争相效仿,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深远影响了后世都城建设的形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金陵城西楼月下吟翻译和赏析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是什么体裁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的译文

在金陵一个寂静的晚上,凉风习习,我独自登上高楼眺望吴越。白云倒映在江面上,仿佛在摇晃水中的城垣,露珠好像从月中滴出一样。我在月下沉思,久久不归,感叹能与古人相通的人太稀少了。当我领略到“澄江净如练”的美景时,我想起了南朝诗人谢玄晖。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的赏析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是一首七言古诗,全诗一二两句“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写登楼的时间、地点以及环境气氛,呈现出朦胧的夜色。三四句“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由俯视到仰观,渲染出古城之夜的静寂以及月光之皎洁。

五六句“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暗示底下将要写的内容,吐露了诗人一生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苦闷心情。尾句“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表现出蕴含了“月下沉吟”的诗人无比的寂寞和忧愁。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唐代〕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金陵晚望的主旨 金陵晚望的主旨是什么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金陵晚望》的主旨如下:诗人借画中金陵的景象,抒发自己对今日现实中的古都金陵的哀叹,表达了诗人对晚唐危机四伏的社会现实的忧虑。

《金陵晚望》的赏析

《金陵晚望》是一首题画之诗。诗人观望画中静止不变的六朝古都,感叹现实的变化无常,如今的唐王朝会有怎么样盛衰兴变呢?诗人对此忧虑又无力,一时伤画中之景,于是写作此诗。

《金陵晚望》诗前面两句就写诗人望见的画中景象,世上丹青手无数,可以将古都金陵描绘得栩栩如生。画中的金陵城从诗人眼中望去,正处在一阵衰败的景象中,日暮秋声起,金陵城也将沉入夜晚的黑暗中。诗人见此景感叹晚唐此时的现实,此时的晚唐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不已,诗人心中悲切,于是借景抒情说出了后两句的心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这是世间的丹青圣手都无法描绘出来的。

《金陵晚望》的原文

《金陵晚望》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南京为什么叫金陵城_南京为什么叫石头城

全文共 2756 字

+ 加入清单

喜欢南京的朋友,或许都知道,南京的别称,有很多,例如石头城、白下、江宁、丹阳、金陵等,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南京为什么叫金陵城,欢迎阅读!

南京为什么叫三省省会

因为南京做过江苏省省会、安徽省省会、江南省省会。

南京的历史悠久,这个城市本身就是一个风水宝地,过去受到很多异族的觊觎,它境内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使它的旅游业发展逐年递增,有很多人去南京旅游,看一看我国这个新一线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风景等,但是苏州的是一个最强地级市城市,它的实力雄厚,某些方面比南京还强。

但是,南京是江苏的省会,它的发展有一定优势的,而且南京的地理位置也比较优越,在江苏和安徽的接壤处,与安徽的交流频繁,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安徽的经济,被网友称为它是安徽的“经济省会”。

在历史上以前的南京还被认作是台湾的省会,所以很多人把它称作为“三省省会”,在我国仅有南京有这样的称号,它的知名度、影响力都是巨大的,所以从综合实力方面来说,它被称为“长三角的第二城”。

南京为什么叫金陵城

但是,最受欢迎的一个别称,无疑,是:金陵。

所以,南京城,又叫做:金陵城。

那么,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南京,为什么叫做金陵?

陵从何而来?首先,我们得弄明白,金陵二字,从何而来。

按照《说文解字》上的说法,“陵”者,山也,“金陵”可以理解为“金色的山”。

而南京城最著名的山,莫过于钟山(紫金山、金山)。

民间流行的说法是:在春秋时期,南京的钟山,就叫做:金陵。

在古代的地名起源中,约定俗成的方式是,喜欢用山的名字,或者河的名字,来作为地名。

比如洛阳的命名,与洛水有关;

比如合肥的命名,与东淝河和南淝河有关;

比如四川的眉山市,与峨眉山有关。

同样,南京城的雅称:金陵,也与南京城的钟山有关。

金陵何时作为城名?而“金陵”二字最早用于城名,是在战国时期。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打败越国,杀越王无疆,尽取越国夺取的吴国的地域,而在石头山(今清凉山)筑城,称为金陵邑。

金陵,就是在这个时候,作为这片土地的名字。

而文中提到的楚威王,是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楚国国君,《芈月传》中,曾经提及到这位君王。

他一生以恢复楚庄王时代的霸业为志向,曾经占领过越国,使楚国势力范围,扩张到长江中下游与江淮地区。

当年,正是在他的努力下,金陵邑才得以建成。

后来,在唐代的《建康实录》中,对此,也有明确记载:“因山立号,置金陵邑”。

因此,南京叫做:金陵,十分恰当,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

虽然南京后来有过许多称谓,但是,经过时间的淘洗,最终,南京人还是最认可“金陵”这个雅称。

南京为什么叫石头城

据统计,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南京总共有过接近20个不同的名称,例如金陵、建业、建康、应天、江宁、天京、秣陵、台城等等。而在众多的别称当中,有一个却比较特殊,那就是“石头城”。

石头城,这个名字听起来不是特别的文雅,甚至感觉有些奇怪和另类。那么,“石头城”为什么能成为古代南京的代名词,又究竟是如何而来的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和古代南京长江水道的变迁有关。

为何这么说?

打开南京市的地图,可以看到两条重要的河流,一个是长江,一个是秦淮河。长江由南向北流经南京市,秦淮河则斜向汇入了长江,二者之间围起了一块三角形的陆地,由于位于秦淮河以西,所以被称为“河西地区”。

今天的河西地区建起了河西新城,是南京市最繁华的地带之一。然而,在1600年前的六朝时期,这块河西地区却并不是一片陆地,而是属于长江水域的覆盖范围。

换句话说,当时的长江水道比现在宽很多,直接延伸到了今天外秦淮河一带。一直到了宋朝以后,由于水流量减少,长江水道才开始慢慢西移,露出了河西的陆地,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那么,这究竟和“石头城”又有什么关系呢?

从地图上看,在南京秦淮河的东岸,屹立着一座100多米高的小山,名叫“清凉山”,在古代也被称为“石头山”。现在的清凉山距离长江有一段距离,但是在古代,长江还没有西移之前,滚滚的江水正是从这座清凉山下流过。

也就是说,在六朝时代,清凉山是一座耸立在长江岸边的山。正因为它临江而立,横在南京城与长江之间,仿佛就像一个江畔矗立的眺望塔,或者是一座天然的屏障,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价值。

史书记载,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出使东吴时曾经登临这座清凉山,他居高临下,俯瞰整个长江江面,江水对岸的一切风光尽收眼底。再回望江东,见清凉山与钟山遥遥相望,宛如两座高大的城墙护卫着脚下这片土地,于是便发出“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的赞叹。南京素有“虎踞龙盘”的说法,便是源之于此。

当然,诸葛亮并不是唯一一个发现清凉山重要性的人。早在战国时期,楚国的国君楚威王熊商欲借长江天堑为屏障以图谋天下,于是在峭立江边的清凉山上建造城池,取名叫做“金陵邑”。南京后来又称金陵,便由此而来。

赤壁之战结束后,吴主孙权同样发现了清凉山的巨大价值。他心里很清楚,东吴政权之所以能够割据江东,主要是依靠了长江天险和水军。而屹立在长江和秦淮河畔的这座清凉山,俨然是一个天然的军事哨所和水军军港。纵观整个长江南岸,地理和风水条件无出其右者。

当时的南京还叫做秣陵,而东吴的都城设置在武昌(今湖北鄂州)。但是,孙权却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将秣陵改名为建业,取“建立帝王功业”之意,并把东吴的都城迁移到了此处。同时,他下令在楚国金陵邑基础上,在清凉山的西麓临江水营建了一座城池,这就是著名的石头城。

石头城,这个名字乍听起来有点粗俗和寻常,实际上却别有用意。一方面清凉山又名“石头山”,在此山上筑城,所以名叫石头城。另一方面,“石头”二字也表示这座城池坚如磐石,固若金汤。实际上是极尽一语双关之妙,意味深长。

从此之后,固若金汤的石头城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了六朝时期江南政权最重要的一座军事基地。

石头城,周长七里一百步,约折合3200多米,虽然看起来不是特别大,但由于地形险要,其地位却非比寻常。石头城中建有军械库、粮草库,平时设置重兵把守,还命令心腹大臣或者太子亲自坐镇。西晋文学家左思曾在《吴都赋》中写“戎车盈于石头”,就是当年石头城兵甲之盛的真实写照。

同时,石头城还兼任烽火台的作用,江上但凡有风吹草动,城头烽火一起,长江沿岸的军哨全部知晓,立时守备。素来都有“江边有警,必先据石头以为捍御”之说。

因此,在六朝时期,谁能够控制了石头城,谁就能将都城的军事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有了军事权,也就控制了天子和朝政。所以,石头城无论是在军事还是政治方面,都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

而纵观数百年的南朝历史,石头城每次都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影响着历史车轮的走向。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发兵南下灭吴,大将王濬首先攻陷石头城,使都城建业无险可守。残暴的吴后主孙皓躲在石头城中面缚请降,留下了“一片降幡出石头”的历史笑柄。自此之后,东吴灭亡,三家归晋,小小的石头城为浓墨重彩的三国历史划上了最后一个句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是谁写的?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谢朓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是南北朝时期,萧齐诗人谢朓所写的一首五言诗——《入朝曲》。本诗刻画了帝都金陵(今南京)的富丽繁华和心系功名的进取精神,既是一曲颂歌,也是一幅壮丽的图画。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是南北朝时期,萧齐诗人谢朓所写的一首五言诗——《入朝曲》。全诗为: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译文为:江南美丽富饶,女子灵秀,金陵曾经被很多帝王作为主要都城。城墙环绕着蜿蜒曲折的护城河,绿波荡漾,风光旖旎,层层高楼,鳞次栉比。气势轩昂的屋脊夹着皇帝专用的道路,杨柳的柳荫遮掩住流经宫苑的河道。舒缓的笳声,轻而密的鼓声送着我坐的华丽车辆。我立身朝堂,进献的忠言被采纳,功名利禄都可以得到。

公元490年谢脁27岁,青年诗人对功名事业和前途充满了信心。这年八月,随王萧子隆为荆州刺史,谢脁迁镇西功曹并转文学。迁随王镇西功曹以前,这段时间一直逗留京师,雍容藩邸。他同一群文朋诗友,经常诗酒往还,吟花诵月,生活相当安逸,仕途也比较顺利。

这年八月,随王萧子隆为荆州刺史,谢脁迁镇西功曹并转文学。赴荆州途中,他奉随王教写下了《鼓吹曲》十首。这首《入朝曲》便是其中的一篇。本诗刻画了帝都金陵(今南京)的富丽繁华和心系功名的进取精神,既是一曲颂歌,也是一幅壮丽的图画。

谢朓此诗写帝京气象,虽不出“颂藩德”樊篱,格调却非同一般。气势高敞,语言鲜丽,对句工整。反映了青年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金陵是现在的哪里

全文共 820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金陵现在的南京市,在六朝的时候,金陵作为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人口已经超过百万。

在不少的古诗词或者小说当中,经常有提起金陵这个地名,可是现在地图中,并没有标注金陵这个地方,那么金陵究竟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1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金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是中国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首都的古都,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深远的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衣冠南渡使汉民族在金陵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被历代所传诵。

2

金陵是中国古典文化和风雅文化的代表城市,象征着古典中华文明,有“天下文枢”之称,金陵和罗马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金陵文化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朱偰先生在比较了金陵、长安、洛阳、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3

金陵是南京最雅致而古老的正式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其来历,一般认为是因南京钟山(紫金山、金山)在春秋时叫做金陵山。秦始皇使淮水流贯金陵,泄散王气,并将金陵改为秣陵。

4

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过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且在中原被异族所占领,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通常汉民族都会选择南京休养生息,立志北伐,恢复华夏。大明、民国二次北伐成功;东晋、萧梁、刘宋三番北伐功败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议以建康为都以显匡复中原之图,惜宋高宗无意北伐而定行在于临安,但迫于舆论仍定金陵为行都。

5

南京一带在100-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5-60多万年前就有猿人在此生活,汤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南京猿人化石是中国考古领域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发现。同一地点发现两个人种,全世界仅有南京一处,为人类多地起源论提供了有力依据,中国人并非起源于非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