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石头城

石头城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石头城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石头城问题。

分享

浏览

3251

文章

27

石头城是哪个城市

全文共 161 字

+ 加入清单

石头城全长约3000米,筑于楚威王七年。石头城扼守长江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称。古时的石头城城内设置有石头库、石头仓,用以储军粮和兵械。在城墙的高处筑有报警的烽火台,可以随时发出预报敌军侵犯的信号。

石头城是南京的别称。石头城是南京的一处六朝时期的著名遗迹,遗址位于现清凉山一带。南京的别称“石头城”就来自于这。

展开阅读全文

南京为什么叫石头城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石头城是六朝古都南京的一处六朝时期的著名遗迹,遗址位于现清凉山一带。

石头城被称为石城,广义上它是如今南京的别称,狭义上它是指南京老城城西的石头山石头城。孙权在石头山修建了石头城,用它作为保护东吴京师建业的资本;预备军事石材,石材基地多建造了烽火台,在军事上,用来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后来,晋将军王濬率水军进攻东吴,东吴造铁链横江中,晋军烧断铁链。导致石头城失守,不得人心的国王孙皓赶紧投降。

石头城以清凉山西坡天然峭壁为城基,环山筑造,周长“七里一百步”,相当于现在的六里左右。北缘大江,南抵秦淮河口,南开二门,东开一门,南门之西为西门,城依山傍水,夹淮带江,险固现时势威。

城内设置有石头库、石头仓,用以储军粮和兵械。在城墙的高处筑有报警的烽火台,可以随时发出预报敌军侵犯的信号。至南朝时,石头城作为保卫都城的军事要塞的地位依旧未变。

展开阅读全文

石头城是哪个城市的别称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石头城是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一处六朝时期的著名古城,遗址位于现清凉山一带。南京的别称“石头城”、“石城”就来自于这座古城。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吴国孙权迁至秣陵(今南京),在石头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头城。孙权用它作为保护东吴京师建业的资本;预备军事石材,石材基地多建造了烽火台,在军事上,用来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石头城扼守秦淮河与长江的交汇口,“因山以为城,因江以为池,地形险固,尤有奇势”,是保障首都建康城西部安全的军事重镇,也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石城虎踞”之称。

展开阅读全文

石头城是什么城市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石头城是南京的别称。

南京

南京简称“宁”。别名“金陵”,也曾称建业、建康、石头城等,现为江苏省省会,是长江下游西部的中心城市。它位于江苏省西部,东依宁镇山脉,地势险固,风景秀丽。诸葛亮曾对南京一带的山川形势评价说:“钟山龙蟠,石城虎踞”。

南京是历经苍桑的十代都会。三国鼎立,她目睹群雄角逐争战;六代兴替,她阅尽王朝的曲终幕落;明初,她以举世无双的巍巍城垣显示了泱泱大国之风;晚清,她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被冠上自己的名字而蒙受辱;太平天国,历史在这里风雷激荡;辛亥革命,潮流在这里奔突迂回;抗日战争,日军在这里留下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血腥的一页。

南京地貌类型多样,土地资源丰富,光热水资源充足,水土匹配,气候适宜,自然要素时空组合较好,利于多种农林作物生长。山地水面开发潜力较大,宜林、宜牧、宜渔,发展多种经营条件较为理想,可供建设多种类型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境内生物、矿产资源种类繁多,自然人文景点独特,具有立体开发和综合利用的潜力。

当你漫步于石头城下、秦淮河边、明故宫里、天王府中、中山陵旁、雨花台前,面对斑斑史迹,自会思绪万千,恍若进入了遥远的历史海洋。弯弯秦淮河、繁华的夫子庙、巍巍的中山陵,自然开朗的南京城仍是一派十代都会尊严深厚的历史文化气象。

展开阅读全文

石头城是哪个城市的别称

全文共 185 字

+ 加入清单

石头城是南京的别称。南京古称金陵,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

南京早在100-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5-60万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汤山生活,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南京著名的景点有中山陵、明孝陵、明城墙、玄武湖、夫子庙、紫金山、鸡鸣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石头城是指哪个城市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石头城是南京的别称。广义上它是现在南京的别称,狭义上它是指南京老城城西的石头山石头城。东汉建安十六年,吴国孙权迁置秣陵(金南京),在石头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头城。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是江苏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南京地貌类型多样,土地资源丰富,光热水资源充足,气候适宜,自然要素时空组合较好,利于多种农林作物生长。另外,南京境内生物、矿产资源种类繁多,自然人文景点独特,具有立体开发和综合利用的潜力。

南京有众多的风景名胜,比如台城、鸡鸣寺、玄武湖、白马公园等。其中台城是从解放门向西延伸出的一段明城墙,这段城墙以条石为城基,城基之上用明初烧制的城砖包砌。

展开阅读全文

石头城是哪个城市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石头城是南京。

南京,简称“宁”,别名金陵、建康、江宁、石头城。石头城在唐朝之后逐渐荒废,当人们在石头城上兴建了一座兴教寺后,这里便逐渐成为了寺庙、书院集中的风景名胜区。石头城这座历经兴衰与灭亡的文化古都,也就成为了南京的别称。

石头城全长约3000米,筑于楚威王七年。东汉建安十六年,吴国孙权迁至秣陵,第二年,在石头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头。扼守长江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称。

石头城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是一处六朝时期的著名遗迹。遗址位于现清凉山一带,有东吴第一军事要塞之称,筑于楚威王七年。东汉建安十六年,吴国孙权迁至秣陵,在石头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头城。它扼守秦淮河与长江的交汇口,因山以为城,因江以为池,地形险固,尤有奇势,是保障首都建康城西部安全的军事重镇,也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石城虎踞之称。

展开阅读全文

石头城是哪个城市?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南京

石头城被称为石城,广义上它是如今南京的别称,狭义上它是指南京老城城西的石头山石头城。孙权在石头山修建了石头城,用它作为保护东吴京师建业的资本;预备军事石材,石材基地多建造了烽火台,在军事上,用来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石头城是南京的别称,南京的石头城的旧址上现今是石头城公园,分为国防春晓、石城霁雪和山居秋瞑三大景区,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清凉山和石头城环境优美,有“城市山林”之美称。

在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之后,在现在南京中华门的长干里一带定名“越城”,又在南京清凉山(又叫石头山)筑城,称为“金陵邑”,所以叫石头城,以清凉山西坡天然峭壁为城基。石头城已是著名的历史古迹,也是南京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南京被称为石头城有什么故事吗?看完你就知道了!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石头城是江苏南京的一处著名古城,位于现清凉山一带,石头城在历史上十分著名,所以“石头城”、“石城”就成为南京市的别称。

关于石头城的由来,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周显王三十六年,楚国灭了越国,楚威王设置金陵邑,并在今清凉山上筑城。秦始皇二十四年,楚国灭亡,秦改金陵邑为秣陵县。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出使东吴,与孙权共商破曹大计,据说,诸葛亮途经秣陵县时,特地骑马到石头山观察山川形势,他看到以钟山为首的群山,像苍龙一般蜿蜒蟠伏于东南,而以石头山为终点的西部诸山,又像猛虎似地雄踞在大江之滨,于是发出了“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赞叹,并向孙权建议迁都秣陵, 孙权在赤壁之战后,迁移到秣陵(今南京),并改称秣陵为建业,第二年就在清凉山原有城基上修建了著名的石头城,当时长江就从清凉山下流过,因而石头城的军事地位十分突出,孙吴也一直将此处作为最主要的水军基地,此后数百年间,这里成为战守的军事重镇,南北战争,往往以夺取石头城决定胜负。

现在石头城遗址已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人们踏青觅翠、发思古之幽情的好去处。

展开阅读全文

石头城在哪,是我国哪座城市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很多城市都拥有别名,比如湖北省武汉市的别名为江城,重庆市的别名为山城,而广州的别名则为羊城。当然这些别名并不是随便叫出来的,就以江城武汉为例,武汉这座城市有长江和汉江过境,所以被世人称之为江城。在中国,还有一座城市的别名叫石头城,那么问题来了,石头城是我国哪座城市呢?

石头城地处于南京市鼓楼区,是一处六朝时期的都城,现遗址位在南京清凉山一带,有“东吴第一军事要地”之称。最早始建于楚威王七年(前333年),后来又于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重建,直至吴国孙权迁都秣陵(今南京),并于石头山金陵邑原址修建城池,故取名石头城。石头城被称为石城,广义来讲是现在南京的别名,狭义上是指南京老城石头山石头城。

综上所述,石头城实际上是指现在的江苏省南京市,这座城最早始建于公元前333年,后经历数百年历史,又由孙权在石头山重建旧址,并改名石头城。

展开阅读全文

南京为什么叫金陵城_南京为什么叫石头城

全文共 2756 字

+ 加入清单

喜欢南京的朋友,或许都知道,南京的别称,有很多,例如石头城、白下、江宁、丹阳、金陵等,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南京为什么叫金陵城,欢迎阅读!

南京为什么叫三省省会

因为南京做过江苏省省会、安徽省省会、江南省省会。

南京的历史悠久,这个城市本身就是一个风水宝地,过去受到很多异族的觊觎,它境内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使它的旅游业发展逐年递增,有很多人去南京旅游,看一看我国这个新一线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风景等,但是苏州的是一个最强地级市城市,它的实力雄厚,某些方面比南京还强。

但是,南京是江苏的省会,它的发展有一定优势的,而且南京的地理位置也比较优越,在江苏和安徽的接壤处,与安徽的交流频繁,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安徽的经济,被网友称为它是安徽的“经济省会”。

在历史上以前的南京还被认作是台湾的省会,所以很多人把它称作为“三省省会”,在我国仅有南京有这样的称号,它的知名度、影响力都是巨大的,所以从综合实力方面来说,它被称为“长三角的第二城”。

南京为什么叫金陵城

但是,最受欢迎的一个别称,无疑,是:金陵。

所以,南京城,又叫做:金陵城。

那么,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南京,为什么叫做金陵?

陵从何而来?首先,我们得弄明白,金陵二字,从何而来。

按照《说文解字》上的说法,“陵”者,山也,“金陵”可以理解为“金色的山”。

而南京城最著名的山,莫过于钟山(紫金山、金山)。

民间流行的说法是:在春秋时期,南京的钟山,就叫做:金陵。

在古代的地名起源中,约定俗成的方式是,喜欢用山的名字,或者河的名字,来作为地名。

比如洛阳的命名,与洛水有关;

比如合肥的命名,与东淝河和南淝河有关;

比如四川的眉山市,与峨眉山有关。

同样,南京城的雅称:金陵,也与南京城的钟山有关。

金陵何时作为城名?而“金陵”二字最早用于城名,是在战国时期。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打败越国,杀越王无疆,尽取越国夺取的吴国的地域,而在石头山(今清凉山)筑城,称为金陵邑。

金陵,就是在这个时候,作为这片土地的名字。

而文中提到的楚威王,是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楚国国君,《芈月传》中,曾经提及到这位君王。

他一生以恢复楚庄王时代的霸业为志向,曾经占领过越国,使楚国势力范围,扩张到长江中下游与江淮地区。

当年,正是在他的努力下,金陵邑才得以建成。

后来,在唐代的《建康实录》中,对此,也有明确记载:“因山立号,置金陵邑”。

因此,南京叫做:金陵,十分恰当,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

虽然南京后来有过许多称谓,但是,经过时间的淘洗,最终,南京人还是最认可“金陵”这个雅称。

南京为什么叫石头城

据统计,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南京总共有过接近20个不同的名称,例如金陵、建业、建康、应天、江宁、天京、秣陵、台城等等。而在众多的别称当中,有一个却比较特殊,那就是“石头城”。

石头城,这个名字听起来不是特别的文雅,甚至感觉有些奇怪和另类。那么,“石头城”为什么能成为古代南京的代名词,又究竟是如何而来的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和古代南京长江水道的变迁有关。

为何这么说?

打开南京市的地图,可以看到两条重要的河流,一个是长江,一个是秦淮河。长江由南向北流经南京市,秦淮河则斜向汇入了长江,二者之间围起了一块三角形的陆地,由于位于秦淮河以西,所以被称为“河西地区”。

今天的河西地区建起了河西新城,是南京市最繁华的地带之一。然而,在1600年前的六朝时期,这块河西地区却并不是一片陆地,而是属于长江水域的覆盖范围。

换句话说,当时的长江水道比现在宽很多,直接延伸到了今天外秦淮河一带。一直到了宋朝以后,由于水流量减少,长江水道才开始慢慢西移,露出了河西的陆地,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那么,这究竟和“石头城”又有什么关系呢?

从地图上看,在南京秦淮河的东岸,屹立着一座100多米高的小山,名叫“清凉山”,在古代也被称为“石头山”。现在的清凉山距离长江有一段距离,但是在古代,长江还没有西移之前,滚滚的江水正是从这座清凉山下流过。

也就是说,在六朝时代,清凉山是一座耸立在长江岸边的山。正因为它临江而立,横在南京城与长江之间,仿佛就像一个江畔矗立的眺望塔,或者是一座天然的屏障,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价值。

史书记载,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出使东吴时曾经登临这座清凉山,他居高临下,俯瞰整个长江江面,江水对岸的一切风光尽收眼底。再回望江东,见清凉山与钟山遥遥相望,宛如两座高大的城墙护卫着脚下这片土地,于是便发出“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的赞叹。南京素有“虎踞龙盘”的说法,便是源之于此。

当然,诸葛亮并不是唯一一个发现清凉山重要性的人。早在战国时期,楚国的国君楚威王熊商欲借长江天堑为屏障以图谋天下,于是在峭立江边的清凉山上建造城池,取名叫做“金陵邑”。南京后来又称金陵,便由此而来。

赤壁之战结束后,吴主孙权同样发现了清凉山的巨大价值。他心里很清楚,东吴政权之所以能够割据江东,主要是依靠了长江天险和水军。而屹立在长江和秦淮河畔的这座清凉山,俨然是一个天然的军事哨所和水军军港。纵观整个长江南岸,地理和风水条件无出其右者。

当时的南京还叫做秣陵,而东吴的都城设置在武昌(今湖北鄂州)。但是,孙权却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将秣陵改名为建业,取“建立帝王功业”之意,并把东吴的都城迁移到了此处。同时,他下令在楚国金陵邑基础上,在清凉山的西麓临江水营建了一座城池,这就是著名的石头城。

石头城,这个名字乍听起来有点粗俗和寻常,实际上却别有用意。一方面清凉山又名“石头山”,在此山上筑城,所以名叫石头城。另一方面,“石头”二字也表示这座城池坚如磐石,固若金汤。实际上是极尽一语双关之妙,意味深长。

从此之后,固若金汤的石头城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了六朝时期江南政权最重要的一座军事基地。

石头城,周长七里一百步,约折合3200多米,虽然看起来不是特别大,但由于地形险要,其地位却非比寻常。石头城中建有军械库、粮草库,平时设置重兵把守,还命令心腹大臣或者太子亲自坐镇。西晋文学家左思曾在《吴都赋》中写“戎车盈于石头”,就是当年石头城兵甲之盛的真实写照。

同时,石头城还兼任烽火台的作用,江上但凡有风吹草动,城头烽火一起,长江沿岸的军哨全部知晓,立时守备。素来都有“江边有警,必先据石头以为捍御”之说。

因此,在六朝时期,谁能够控制了石头城,谁就能将都城的军事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有了军事权,也就控制了天子和朝政。所以,石头城无论是在军事还是政治方面,都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

而纵观数百年的南朝历史,石头城每次都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影响着历史车轮的走向。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发兵南下灭吴,大将王濬首先攻陷石头城,使都城建业无险可守。残暴的吴后主孙皓躲在石头城中面缚请降,留下了“一片降幡出石头”的历史笑柄。自此之后,东吴灭亡,三家归晋,小小的石头城为浓墨重彩的三国历史划上了最后一个句号。

展开阅读全文

石头城是哪个城市,石头城的由来

全文共 2446 字

+ 加入清单

南京市一座历史古都,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浓厚,不仅有令人垂涎三尺的小吃文化,还具有历史性的文化故事。南京有“石头城”的别称,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南京背成为石头城呢?本期的南京文化带你了解石头城是哪个城市,石头城的由来

石头城是六朝古都南京的一处六朝时期的著名遗迹,遗址位于现清凉山一带。南京的别称“石头城”就来自于这。

名称由来

石头城被称为石城,广义上它是如今南京的别称,狭义上它是指南京老城城西的石头山石头城。孙权在石头山修建了石头城,用它作为保护东吴京师建业的资本;预备军事石材,石材基地多建造了烽火台,在军事上,用来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后来,晋将军王濬率水军进攻东吴,东吴造铁链横江中,晋军烧断铁链。导致石头城失守,不得人心的国王孙皓赶紧投降。

后来,长江已逐渐西迁,并在石头城的河流泥沙的沉积,变得平坦。石头城不再是这么危险。朱园建设天府石头城市为天府市的一部分。石头山如今是凉爽的山区。这是在西方的河,是一条河天然石材的影响。建造石头城,天然石材是城市的墙的一部分。

基本介绍

石头城全长约3000米,筑于楚威王七年(前333年)。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吴国孙权迁至秣陵(今南京),第二年,在石头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头。扼守长江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称。

在南京的清凉山西麓,自虎踞关龙蟠里石头城门到草场门,可以看到城墙逶迤雄峙,石崖耸立,这就是依山而筑的石头城。同治《上江两县志.山考》载:“自江北以来,山皆无石,至此山始有石,故名。”《建康志》也说:“山上有城,又名曰石城山。”这里所说的“城”,也就是石头城。

关于石头城的由来,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据史书中的记载,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国(都城郢,即今湖北江陵)灭了越国(都城吴,即今苏州),楚威王设置金陵邑,并在今清凉山上筑城。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秦改金陵邑为秣陵县。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出使东吴,与孙权共商破曹大计。

据说,诸葛亮途经秣陵县时,特地骑马到石头山观察山川形势。他看到以钟山为首的群山,像苍龙一般蜿蜒蟠伏于东南,而以石头山为终点的西部诸山,又像猛虎似地雄踞在大江之滨,于是发出了“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赞叹,并向孙权建议迁都秣陵。孙权在赤壁之战后,迁移到秣陵(今南京),并改称秣陵为建业。第二年就在清凉山原有城基上修建了著名的石头城。

当时长江就从清凉山下流过,因而石头城的军事地位十分突出,孙吴也一直将此处作为最主要的水军基地。此后数百年间,这里成为战守的军事重镇,南北战争,往往以夺取石头城决定胜负。石头城以清凉山西坡天然峭壁为城基,环山筑造,周长“七里一百步”,相当于如今的六里左右。北缘大江,南抵秦淮河口,南开二门,东开一门,南门之西为西门,城依山傍水,夹淮带江,险固现时势威。

城内设置有石头库、石头仓,用以储军粮和兵械。在城墙的高处筑有报警的烽火台,可以随时发出预报敌军侵犯的信号。至南朝时,石头城作为保卫都城的军事要塞的地位依旧未变。古代长江绕清凉山麓东去,巨浪时时拍击山壁,将山崖冲刷成峭壁。隋文帝灭陈、平毁建康城后,在石头城置蒋州,唐代初年在石头城设扬州大都督府,石头城在隋朝和初唐时是南京地区的中心。

唐代以后江水日渐西移,自唐武德八年(625年)后,石头城便开始废弃,故中唐诗人刘禹锡作《石头城》一诗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笔下的石头城,已是一座荒芜寂寞的“空城”了。五代时期(924年)。石头城上兴建了第一座寺庙——兴教寺,以后这里就成为寺庙、书院集中的风景名胜区了。直到今天,它仍以“石城虎踞”的雄姿享誉中外。

据地质学研究,这里的岩层是距今大约1亿年到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的浦口组地层,在清凉门到草场门之间的城墙下面,有一块突出的椭圆形石壁,长约6米,宽3米,因为长年风化,砾石剥落,坑坑洼洼,斑斑点点,中间还杂有紫黑相间的岩块,怪石嶙峋,远看隐约可见耳目口鼻,酷似一副狰狞的鬼脸,被称为“鬼脸城”。南京民间中有关鬼脸城的传说很多。

相传这块岩石原来犹如刀削一般,光滑如境。如今在鬼脸城西侧确有一处清亮的池塘,从水面的一侧可以看到鬼脸城的倒影,老南京人俗称之为“鬼脸照镜子”。

这一神奇的传说,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人。石头城遗址已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人们踏青觅翠、发思古之幽情的好去处。

南京石头城城基因就自然山岩凿成,中段有几块荡红色砂砾岩因经古时长江水冲刷而凹凸不平,有如兽面,故俗称鬼脸城。石头城周长约3000米,南面开2门,东面开1门,西北因紧靠长江,故不设城门。当时,石头城为孙吴水师的总部,江泊常有上千艘船只。

城内建有石头仓库,用来储存粮食、兵器等物资。城西最高处还建有孙吴的烽火台。据说一旦发现敌情,在烽火台一举烽火,半日内即可传遍长江沿线。石头城地势险峻,自古就有“石城虎踞”之称。以后由于长江河道逐渐西移,石头城的军事价值有所减弱。明代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二年兴建城墙,此处石头城便成了南京城墙的一部分。如今石头城已是闻名中外的历史古迹,也是南京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在南京石头城城西,景色清幽,有“城市山林”之称。清凉山上,名胜古迹随处可寻,有“驻马坡”、“南唐古井”、“清凉寺”、“崇正书院”及“扫叶楼”等。石头城在清凉山后,南北全长约3000米。城基遗迹为赭红色,内有大量河光石,一般高出地表0.3-0.7米,最高处为17米,系自然山岩凿成。东晋义熙年间(405-418)加砖累甓,明洪武二年(1369年)石头城为应天府城(今南京)的一部分重加修建

【结束语】石头城是一座文化古都,是历代王朝的京都,历经兴衰与灭亡,看景人世繁华与衰败,如今仍然存在,成为了最有故事性的文化古都之一,无时无刻不在彰显着自己的魅力。

你可能也喜欢:

浅述南京民国建筑特点与风格

带你了解南京结婚习俗

城市文化:南京地标性建筑

传统文化:传统汉族服饰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石头城是哪个城市 石头城一般是指我国哪儿

全文共 193 字

+ 加入清单

石头城一般指南京这个城市,广义上它是如今南京的别称,狭义上的角度上是指南京老城城西的石头山石头城。

石头城是哪个城市

南京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都,蕴含的文化底蕴浓厚,有许多历史性的文化故事。南京有“石头城”的别称,与三国时期孙权在石头山修建了石头城,用它作为保护东吴京师建业的资本的故事有关。

现在的石头城是六朝古都南京的一处六朝时期的著名遗迹,位于现清凉山一带,有“东吴第一军事堡垒”之称。

展开阅读全文

石头城是哪个城市的别称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唐朝时期,刘禹锡在《石头城》一诗中写道,“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这里讲述的就是被称为六朝古都的石头城。

赤壁之战后,孙权把东吴的都城迁到了南京金陵,然后他又命人在清凉山原有的城基上加固城池,并取名为石头城。此后数百年间,石头城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更是成为了吴国、东晋、宋、齐、梁、陈六朝的都城。从唐朝开始,石头城逐渐荒废,刘禹锡也是在路过石头城,对这里繁华不在的情况表示惋惜后,才做出了这首诗。

直到五代十国时期,人们在石头城上兴建了一座兴教寺后,这里便逐渐成为了集寺庙、书院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石头城这座历经兴衰与灭亡的文化古都,也就成为了南京的别称

展开阅读全文

石头城遗址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石头城遗址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石头城遗址位于沽源县小河子乡石头城村南,属元、明时期遗址。该遣址呈正方形,每边长250米,占地6万多平方米。城墙为石块彻筑,现残高1—3米,开南北二门,门址宽20米,城内已辟为农田,建筑无存,仅见遗迹。在采集到的遗物标本中,有仿钧窑、汝窑、定窑等窑口瓷片,以及元朝时期陶片等。

石头城遗址为元朝两都巡幸时的重要驿站,元朝时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有关诗文,客观上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遗址保存基本完好,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价值,加大保护利用力度,对促进沽源辽、金、元三代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元朝驿站的设置和作用都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08年10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石头城子古城址

全文共 1267 字

+ 加入清单

石头城子古城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头城子古城址,位于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三岔河镇境内。距松原市区100公里,距扶余县城1公里。是辽代至金代时期的古城遗址,城址呈长方形,东西长500米,南北宽400米,城墙高5至6米,四周有护城河。古城城墙依稀可见,残垣保存完好。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座落在一块略高于四周的台地上,平面呈矩形,东西宽,南北窄,方向350°,城墙周长1922米。古城破坏严重,东墙已荡然无存,仅有隐隐可见的漫坡及墙基特有的土质土色,尚可显示原墙址的所在。西墙残缺不全,高低不平,可见人为破坏痕迹,残高最高处为1.5米。南墙也被平毁,在墙基上开有一条水渠。仅北墙保存较好,基宽13.5米,上宽2.6米,横载面呈梯形,残高2.25米。北墙的西部,尚存一马面,城的西北角,有角楼残迹。在南墙的中部,有一明显的缺口,应是城门址。环城有一条护城河,现已淤平,上宽16米。

城内由于破坏严重,已无法窥见古城原有布局,仅在城内偏南及北部分别见一条灰土带和一道土岗。南侧灰土带宽约13米,长约300米,北部土岗宽约3米。灰土带和土岗上遍布残砖碎瓦,陶瓷残片,是当年的建筑址。城东北隅已被民房覆盖。

城内遗物十分丰富。以酱釉、黄白釉、白釉瓷片,硬质灰陶片、灰色方砖、布纹瓦、铜钱为多。1958年曾出土铜钱20公斤。1981年出土一面连珠纹奏乐镜(1982年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征集)。1981年,省文物工作队征集一方铜印,此印1970年6月出土于古城附近。印面为长方形,边长5.3厘米,通高3.95厘米,印纽及印脊有明显的磨损痕迹,证明该印使用时间较长。印纹为“利涉县印”4字,阳刻九叠篆字,印纽左为“内府监造”右为“正隆二年正月”。此外城内还出土过石臼、础石、小磨、铁锅、铁箭头等物。

城内出土的铜钱有唐开元钱,北宋崇宁、大观、太平,南宋建炎、绍兴,金代正隆、大定通宝等铜钱。由城内出土遗物及铜钱年号看,此城为辽代建筑,金代沿用。

《吉林通志》卷十一,沿革志宁江州条认为,石头城子即辽代宁江州。这是古城所属时代及为何级行政治所的最早记述。此后,史家多采此说。《东北历代疆域史》一书也以“宁江州当在拉林河以西,第二松花江之东”为据,认定“石头城子古城址当是辽代宁江州旧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有的学者以该城规模不符合辽代州一级的建制及与阿骨打自得胜陀出发攻打宁江州的方向的记载不符等为由,对该城为辽代宁江州的说法予以否认,此城究为辽代何城,还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据古城附近出土的铜印判断,此城应为金代的利涉县。

1961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此城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岔河镇:扶余县三岔河镇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吉林省北部的商埠重镇。三岔河镇介于长、哈两市之间,京哈铁路、国道102线和同三高速公路分别从中、东、西,穿境而过。有着得天独厚的交通和区位优势。1985年三岔河镇就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第一个小城镇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单位;1994年被吉林省政府批准为“吉林省经济十强镇”;1995年被。

展开阅读全文

神龙山巴人石头城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神龙山巴人石头城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神龙山巴人石头城,史称“蛇龙山-巴人石头城”位于广安市新城南郊,充分体现了广安、川东渝北的历巴人石头城史,展现了巴人文化与宗教珠联璧合,演绎战争与和平的千古绝唱,乃举世无双之历史文化遗产。神龙山巴人石头城占地200余顷,高81米,为城区最高点,距市中心仅1.5公里。因其山势突兀险要,蜿蜒欲飞呈腾龙之状而得名,曾为古巴国要塞。神龙山为古巴国通往秦蜀之间的要径,东指荆楚,南卫虎都,西连蜀汉,北望三秦,是巴国重要的门户之一。

广安史称賨城,是巴人板凳蔓的栖息地。地处城南“化龙乡”“蛇龙村”賨城的至高点神龙山,史称“蛇龙山”,属大巴山余脉、巴人板凳蔓崇尚蛇图腾、所以巴山即是蛇山。蛇龙山就是巴人的神山,巴民族世代崇尚自然,信仰天地、并尊天重地、顺从天意。有民谣“万物天生于天意、万事人为自人意、顺应天意随人意、符合人意圆己意”,从古至今世代流传。神龙山控南北之要隘,扼东西之咽喉,易守难攻。险要的地形和宜人的风水,是当时进入巴国的首要通道,自古为兵家所必争。其核心部分千年古堡猊峰城和龙泽寺,就是古巴国留下的一个军事要塞。该城由龙门关、土舟湖、龙台三部分构成,其人文历史又由巴人文化、龙泽寺宗教文化和28星宿天象文化三大部分组成。始建之年己不可考,因年代久远,战乱频繁,原有城堡早已颓毁,现在的猊峰城是在古巴国依存的基础上,依据旧址恢复修缮的。

展开阅读全文

平正仡佬族风情园石头城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遵义县平正乡的仡佬石头城(贵州原生态仡佬文化博物馆)总投资4.3亿元,占地380多亩,于2012年9月正式营业。目前,已建立以仡佬文化博览园、陈列馆、仡佬始祖九天天祖、潜祖、月、达贵、宝王等20多个景区,300多个景点,石头城里到处怪石林立,按天干地支排列,似迷宫般神秘莫测,很多奇石上镌刻着仡佬族文字,记载着这个民族的历史和传说。

仡佬族是云贵高原上的一个古老民族,平正仡佬族乡成立于1956年12月,是我国第一个仡佬族乡,2006年1月,成功申报为“中国仡佬第一乡”。仡佬族文化源远流长,在平正仡佬族乡,至今仍保留着本民族在服饰、饮食、居住、婚姻、丧葬、节日等方面的风俗习惯,是遵义市发展民族旅游中一块尚待开发的瑰宝。

仡佬石头城历史悠久,地域宽大,景观独特,怪异,有“千龙,万龟,百灵”之称。因有”“和之精,气之和,爱之神,巫之灵”四大文化而闻名。人行其中穿越吉祥迷宫享受四大文化之灵气沐浴,“洗心、健脑、开心智”而得“吉祥如意”,故又称吉都灵慧城。

景点位置

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平正乡

展开阅读全文

阿敦确鲁石头城

全文共 200 字

+ 加入清单

阿敦确鲁石头城

阿敦确鲁石头城位于温泉县西部、博尔塔拉河上游,群石林立,形成了一片原始的石头城堡。石头成千上万,千姿百态,似人似物,神形兼备,或粗犷,或细密,或奇绝,或诡秘,浑朴中略带狂狷,威猛中又带妖媚,行走其间无感到神秘莫测,令人浮想联翩、思神秘的便是“母亲就被附近的牧民奉为求子祈福之神。它造型奇特,极具“灵气”,前的善男信女,络绎还有许多春秋战国时期“赛种人”墓葬群、古岩画,可供游人怀古探秘。

展开阅读全文

石头城古诗拼音版 石头城古诗原文带拼音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山围故国周遭在shān wéi gù guó zhōu zāo zài,潮打空城寂寞回cháo dǎ kōng chéng jì mò huí。淮水东边旧时月huái shuǐ dōng biān jiù shí yuè,夜深还过女墙来yè shēn huán guò nǚ qiáng lái。

作品原文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shān wéi gù guó zhōu zāo zài,

潮打空城寂寞回cháo dǎ kōng chéng jì mò huí。

淮水东边旧时月huái shuǐ dōng biān jiù shí yuè,

夜深还过女墙来yè shēn huán guò nǚ qiáng lái。

翻译:群山依旧,环绕着废弃的故都,潮水如昔,拍打着寂寞的空城。淮水东边,古老而清冷的圆月,夜半时分,窥视这昔日的皇宫。

赏析:

石头城》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大唐帝国日渐衰退的时候写下的,带有讽刺现实的意味,抒发了自己国运衰微的感叹,寓有引古惜兴亡之意。

全诗着眼于石头城周围的地理环境,在群山、江潮、淮水和月色中凸显古城的荒凉和寂寞,格调莽苍,境界阔大,感慨深沉,历来备受赞誉。避开了和金陵、六朝有关的所有史实,将感情线编织在貌似无关的周边景物中,以一种内在的对比结构暗连出六朝古都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荒凉,虚实相生,极富张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