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考现代史知识点(20篇)

实心球是一种体育器材,实心材质,呈球形。它同时也是一种体育项目,讲究力量性和动作速度,部分地区将“投掷实心球”的分数计入中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考现代史知识点,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浏览

3197

文章

1000

中考英语知识点:定语从句考点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定语从句考点

定语从句的难点在于学生分析不清楚先行词,不能正确使用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不能正确理解定语从句中的一些特殊用法。

中考对于定语从句的掌握要求如下:

1.掌握关系代词的用法,特别是that,which,who,whom,whose作主语、表语和定语的用法。

2.掌握关系副词when,where,why引导定语从句的用法;

3.掌握“介词+关系代词”的用法,尤其是介词的选取和使用;

4.掌握关系代词that和which的用法的异同;

5.掌握表示地点或时间的名词充当先行词时,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选择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秋天没有出远门》

全文共 1449 字

+ 加入清单

秋天没有出远门

离离

(一)香岚溪

枫叶又红的季节,得找个地方去看.

原来住的那古都,三面环山.随便在那一条街上走迷了路,都有可能意外地发现一个寺院.那寺院,一般都会有个让你不由得屏住呼吸的秀丽的庭院.无论什么时候,都有着不辜负季节的景致,让你不白进去一趟.秋天的枫叶当然也不用刻意地去寻,只要漫不经心地迷路就行了.

这里没有,随你走到哪儿,都是些不敢恭维的灰色建筑.城里没戏了,只好开了车出去.大家都说香岚溪,香岚溪...,那就香岚溪吧.这么好听个名字,不去看看不放心.

到了,才发现人比红叶多.

山涧清溪,山上枫叶,象一片片红红的云.

只可惜,没有什么奇峰突起,没有什么曲径通幽.也没有特别的浓厚,也没有特别的精致,更没有那一份要求不高的清静,于是也就没了特别的感动.裹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心不在焉地看着红叶,不由得可怜起这里的人了,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堵了快四个小时才到,就为了这?园秃秃的象个土馒头的山,纵有红叶点缀也情趣有限.幸亏还有那溪流给添了些灵气,否则这算什么?

夜幕降临,满山点起了灯.近处晃得睁不开眼,远处望去就象起了山火.山不秀,人也就少了美感.耗费大量的能源,就为实现这么个馊主意?这枫叶不看也罢,不看也罢...

回到家里,电视上在放古都莲华寺的枫叶.那份幽雅,那份深邃,不由得让人神往了去.这世道,来回花了六个小时,不如坐在家里看看电视?

一路辛苦地去看红叶,看红叶,印象最深的却是满天的繁星,和那没点灯的山头上一钩弯弯的新月.

(二)铃鹿赛车场

不是总脖子发僵,肩膀凝重,腰酸背疼么?不是总收拾不整齐的家,做不完的饭,缠不清的孩子么?

咱出门儿!出去找个地方让人给咱叠床铺被,让人给咱做饭洗碗.老了,不追求流浪的野趣了,偶尔出去享受两天,也算对得起自己这把不年轻的骨头了.

找了离家不远的铃鹿F1赛车场,又有温泉,又有温水泳池,旅馆的一座座小楼藏在密密的树林里,幽静得怡人,走出围墙又是庞大的游乐园地:老少咸宜.

没有旅途颠簸,也不游山逛水,仅仅两天离开日常.

不用操心几点了,不用考虑晚饭吃什么,一边让打浴的水柱拍打着僵硬的肌肉,一边眯眼看着游泳池里嬉戏的女儿,任时光慢慢地流去...

温泉里,女儿更是个拽不出来.室内的泡完了,露天的泡,露天的泡厌了,又回室内.那个热爱,那个没完没了.我也就趁势煽动着不懂事的女儿:撩水洗脸脸,使劲儿洗,使劲儿洗,洗了就能成美人.

折腾这一通,再和亲戚的孩子跑上一百八十圈,终于支撑不住要倒下睡觉了,我才发现这在塌塌米上摔打大的娃,不会在床上睡觉!两番抱上床,她都气哼哼的闭着眼睛一头扑到地上,大叫:我困死了,我困死了.那言外之意是我都要睡觉了,你把我抱到这上面干什么?

第二天,藏着个坏心眼儿带孩子去游乐园:我要尽她玩得以后看见游乐园就烦!所有能坐能玩儿的,都挨个带她进去.每一个出来了,还特意问问:要不要再玩儿?显得我一个多么地理解孩子,爱孩子,温柔慈爱的好妈妈.

游乐园里只有那慢悠悠地转到天上去的大游览车还稍微对我一点胃口.高高在上,看着正在比赛的一群摩托就象是排队回家的蚂蚁一样.一轮赛完,第二轮枪响,百十辆五颜六色的蚂蚁都在突飞猛进,却有一个黄蚂蚁,哼哼唧唧跑了没五秒钟就停了下来.

想上帝在天上看见这一幕,跟我当时一个想法:人间又有一个人,演了一场小悲剧.

游乐园玩得孩子晕头转向,表示不愿意再坐任何车了,于是又去泡温泉.直泡得个个凝脂玉肤,回家回家!

回家后,望着镜中的我,唇不点自朱,腮不扑自春:温泉是好,温泉是好,愿朋友们都来泡温泉.

只有一点不好:明天还得去上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考英语知识点:表示“用......”

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表示“用......”

*by表示“用.....”,是指采用某种方法、手段,by和它后面的名词间通常不加冠词。如:

Iknowitbyheart.

Theymadetheflowersbyhand.

Thestreetsarelightedbyelectricity.

*with表示“用.....”,多指使用某种工具或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或器官来完成某项活动。

如:Weseewithoureyes.

Hecutitopenwithaknife.

*in表示“用.....”,指使用某种语言、采用某种途径和选用某种材料等。如:

CanyousingthissonginEnglish?

Weusuallywriteinink.

Theyusuallyboileggsinwater.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落马》

全文共 2101 字

+ 加入清单

从小在科尔沁草原上长大,可惜从来没骑过马。

从没骑马的原因很简单,一是住在县城里,没马可骑;二是从打记事起耳朵听的全是烈马拖死骑手的故事,害怕。

后来走南闯北,远离了故乡,在云南入伍,到京城定居,与自行车形影不离,与骏马则成为遥远的思念。

不过要说骑马的经历从未有过,也不准确。北京有一处叫做十渡的风景点,可以骑马照相,若干年前我骑上马背,留下过气概不凡的英雄姿态,那一次是一匹枣红马,站在十渡的河滩上,感觉不坏;还有一次是远在甘肃,在“西出阳关”的典故源头,背景是坍塌的烽火台,以及无尽的大漠戈壁滩,我骑在一匹白马上,不但照了相,还走了几十米,感觉仍然不坏。

再往历史的纵深处追寻我的骑马史,就是母亲的叙说了:在母亲怀着我时的某一次骑马,马惊人落,那马踏在母亲胸口上,蹄子若踏下二寸,我可能早就不会坐在这里写什么关于落马的文字了。当时我七个月,虽未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但按照人道主义及人权主义的解释,我已具有一个人的权利,故而我骑马的历史已有四十四年,落马的历史与其同步。

最近的一次骑马是1995年8月26日,落马亦在此时。地点在故乡科尔沁草原,著名的风景点大青沟。

我此次回故乡,专程为的是一位蒙古族军旅作家巴根的长篇小说《成吉思汗》而来,来去匆匆;来科尔沁草原之前,我在长春参加一个与农村题材的文艺创作有关的研讨会,这个会上午闭幕,中午我就驱车赶赴哲里木盟的首府通辽。巴根是该地武警支队的上校政委,以写《僧格林沁亲王》而著称,在北京曾专门组织过这部书的研讨会,及至到第二部《成吉思汗》,我们就索性出关一回。同时出关的,还有我的老领导、文艺报前主编谢永旺、老朋友雷达及蒙古族评论家特·赛音巴雅尔。

巴根的《成吉思汗》讨论得很成功,热烈、认真且深刻,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讨论过后有一日空暇,老谢与雷达没到过大草原,东道主拉上他们奔向扎鲁特旗,说那里有地道的草原风光让他们欣赏;我则提出一走大青沟,因为从不少人笔下读到过大青沟的奇特,说是大漠中横切出一条深达百米的沟壑,绵延几十里,直通辽宁地界,沟里溪水潺潺,林木蓊郁,风景十分奇丽。

于是兵分两路。

大青沟的确名不虚传,它事实上是地壳运动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地貌,从沟沿上向下探望,不见沟底深与浅,但闻人声传出来,我到过长白山的地下火山,与大青沟的地形十分相近。秋日的大青沟,青得异常彻底,知名或不知名的树木,密匝匝拥成绿的营垒,绿色成团地从地下涌上来,与蓝天接壤处,泅染成起伏有致的一条界线,如齐白石勾勒的苍劲有力的线条。青与绿,愈到近处愈分明。及至沿阶而下,刚走数步,清冷的气息便包围了你,青与绿的颜色具有了可感触、可呼吸的意蕴。

大青沟的确妙不可言。

我们一行五人,上有老,下有小,老者为我的父执辈、原哲盟文化处长赵长青,他写过大青沟的四季散文,我称他为“大青沟沟主”。小者为蒙古族女诗人白晶,加上少壮派乌力吉,一位武警驾驶员、英俊的蒙族小伙子,《天骄》副主编、小说家杨文环。我们深入沟底没多远,便不肯再走,坐在一处林间空地上聊天,继而野餐,赵长青叔叔聊的是自己14岁时遇到苏联红军(俗称“老毛子”)的惊险故事,我谈的则是不久前走访台湾金门的趣闻,一历史,一现实,加上滋味醇厚的“大青沟”牌白酒,落马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出得大青沟,只见三五成群的蒙古马,马旁有女骑手执缰,大声且热情地邀你骑乘。趁酒兴骑上一匹栗色马,马主人、一位东北口音的农村妇女递过马鞭,说我这马可听话了,“大叔你慢慢骑——”“大叔”叫得真亲切,透着乡情野趣。乌力吉早已扬鞭,他骑术精当,一看就是好把式;白晶也骑上一匹红马,她虽为蒙古人,却也是首次骑马,那马竟不肯走,俗称“欺生”;杨文环与赵长青叔叔不肯上马,只在一旁欣赏。我骑了三圈,感觉尚好,只是身体与马的动作协调不起来,有颠簸之感。

栗色马突然停住,前面是白晶和她的马,我挥起马鞭,替白晶赶马;我的马竟猛然一蹿,继而一停,我失去重心,一下子从马脖子上滚落。由于右脚插入马镫过深,急切间抽不出腿,于是只好用力抱住马脖子,死活不敢松手——刹那间我只看到马的温和的长脸,我从没有这样近距离地仰视过一匹马的脸!我相信此时我的眼睛里一定充满了绝望。只要栗色马向前跑一步,我肯定抱不住它的脖颈,马蹄定然会踏过我的胸膛,此时我仿佛已经感觉到了那马蹄子的坚硬与沉重……

然而栗色马一动也不动,四只蹄子稳稳地钉在草地上。我的满口酒气喷了它一脸,它亲切而温和地忍耐着,我敢肯定这是一匹有灵气的马儿,它知道每逢有这粗鲁而古怪的气味飘来时,骑手大多会出现落马的结果,它见怪不怪,浑似一位草原上的哲人智者。而且我相信如果这匹马会说话,一定会向我建议道:“您允许我学习笨骆驼的卧倒方式,让您安全着陆吗?!”

三天前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看电影,张瑜主演的《太阳有耳》,最后一幕就是女主角骑在一匹骏马上,把自己那位土匪兼军阀的情人活活拖死,那男主角的一只右脚插在马镫子里,至死也没有解脱。

我的落马,却有惊无险。全怪那一瓶“大青沟”酒。

平生第一次落马,落在故乡的草原上。一次晕眩而独特的跌落,恐惧混杂着惶惑甚至几分羞愧的挣扎,更难忘的,是那匹温驯而知趣的栗色马。

我错就错在不该举起鞭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考英语形容词知识点:形容词的常用句型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形容词常用句型

1.Its+形容词+of+sb.+动词不定式

这一句型表示"某人(做某事)……"。常用形容词有:good,kind,nice,polite,clever,foolish,lazy,careful,careless,right,wrong等,来说明"人"的性质或特征。

Itsverykindofyoutohelpme.你能帮助我真是太好了。

Itsfoolishofyoutomakesuchmistake.你真傻啊,竟然犯这种错误。

2.Its+形容词+for+sb.+动词不定式

这一句型表示"做某事对某人来说……"。常用形容词有:difficult,easy,hard,dangerous,safe,useful,pleasant,interesting,impossible等,来说明动词不定式的性质、特征。

Itisimpossibleforachildtoanswerthequestion.小孩子不可能回答出这个问题。

Itsdangerousforyoutoswimalone.你自己一个人去游泳很危险。

3.主语+be动词+形容词+动词不定式

这一句型常用表示感情或情绪的形容词,如:glad,pleased,sorry,sad,thankful等以及表示能力和意志的形容词,如:ready,able,sure,certain等。

Imverysorrytohearthenews.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难过。

Imgladtoseeyou.见到你我很高兴。

ComradeLeiFengisalwaysreadytohelpothers.雷锋同志总是乐于帮助别人。

Tomissure/certaintocome.汤姆一定会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考英语知识点:动名词的形式和特征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动名词形式特征

①动名词的主动形式:doing

②动名词的被动形式:beingdone

③动名词的复合结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名词所有格/名词/宾格人称代词+动名词

在动名词复合结构中,物主代词或名词所有格是动名词的逻辑主语,这种复合结构多用作主语或宾语,也可用作表语或介词宾语。当动名词短语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后时,名词所有格或物主代词分别可用名词普通格或人称代词宾格代替,如:

Shesuggestedusforgivinghim.她建议我们原谅他。(作宾语)

HisnotknowingEnglishbroughthimalotofinconvenience.

他不懂英语,这给他带来许多麻烦。(作主语)

OuronlyworryisGeorge’soverestimatinghimself.

我们唯一担心的就是乔治高估了他自己。(作表语)

Istronglyobjecttoyourdeliveringthespeech.

我强烈反对你发表讲话。(作介词宾语)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历史必背知识点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第十二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一国两制”

(1)提出者: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2)含义:“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意义:“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2.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2)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行使主权。

(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第十三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1.四字构想:即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

2.八字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3.“三不”政策的调整:

1987年,台湾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4.“两会”成立:

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5.“九二共识”:

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称为“九二共识”。

6.汪辜会谈:

1993年,两会领导人汪道涵和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协议,并就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7.1995年******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8.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与基础是:一个中国原则。

编辑推荐:历史必背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考英语知识点:表示乘某种交通工具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表示乘某种交通工具

*by表示乘坐某种交通工具时,交通工具名词前不能用任何冠词,也不能加任何的修饰词。如:bybus乘公共汽车;bybike骑自行车;bycar乘坐小汽车;bytrain乘坐火车;byplane乘飞机;byair乘飞机;byship乘坐轮船;bysea坐轮船;byspaceship乘坐宇宙飞船。

*in表示乘坐某种交通工具时,交通工具名词前通常要有冠词或物主代词修饰,in侧重于在里面。如:inacar乘汽车;inataxi乘的士;inahelicopter乘直升机;inaboat乘小船;inalift(elevator)乘电梯。

*on表示乘坐某种交通工具时,交通工具名词前通常也要有冠词或物主代词修饰,on侧重于在平面。如:onabus乘巴士;onatrain乘火车;onaplane乘飞机;onaship乘轮船;onabicycle/motorbike骑自行车/摩托车;onahorse/anelephant骑马/大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考英语知识点:判断关系代词与关系副词

全文共 1054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判断关系代词与关系副词

方法一:用关系代词,还是关系副词完全取决于从句中的谓语动词。及物动词后面无宾语,就必须要求用关系代词;而不及物动词则要求用关系副词。例如:

ThisisthemountainvillagewhereIstayedlastyear.这是我去年呆过的山村。

IllneverforgetthedayswhenIworkedtogetherwithyou.

我永远不会忘记与你共事的日子。

判断改错:

(错)ThisisthemountainvillagewhereIvisitedlastyear.

(错)IwillneverforgetthedayswhenIspentinthecountryside.

(对)Thisisthemountainvillage(which)Ivisitedlastyear.

(对)Illneverforgetthedays(which)Ispentinthecountryside.

习惯上总把表地点或时间的名词与关系副词where,when联系在一起。此两题错在关系词的误用上。

方法二:准确判断先行词在定语从句中的成分(主、谓、宾、定、状),也能正确选择出关系代词/关系副词。

例1.Isthismuseum___youvisitedafewdaysago?

A.whereB.thatC.onwhichD.theone

例2.Isthisthemuseum____theexhibitionwasheld.

A.whereB.thatC.onwhichD.theone

答案:例1D,例2A。

例1变为肯定句:Thismuseumis___youvisitedafewdaysago.

例2变为肯定句:Thisisthemuseum___theexhibitionwasheld.

在句1中,所缺部分为宾语,而where,that,onwhich都不能起到宾语的作用,只有theone既做了主句的表语,又可做从句的宾语,可以省略关系代词,所以应选D。

而句2中,主、谓、宾俱全,从句部分为句子的状语表地点,既可用副词where,又因inthemuseum词组,可用介词in+which引导地点状语。而此题中,介词on用的不对,所以选A。

关系词的选择依据在从句中所做的成分,先行词在从句中做主、定、宾语时,选择关系代词(who,whom,that,which,whose);

先行词在从句中做状语时,应选择关系副词(where地点状语,when时间状语,why原因状语)。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考物理知识点:内能及其影响因素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内能及其影响因素

一内能的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注:一切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内能一定不为零)。

二内能的单位:焦耳(J)

三决定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②质量③体积④状态

四改变内能的方法:

方法一:热传递

①热传递的定义:热从高温物体传到的低温物体的过程

②产生的条件:存在温度差③终止的条件:温度相等

④方向:从高温到低温(电冰箱从低温到高温)

注: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

(焦耳是热量能功的单位)不同的物理量但是有相同的单位。热量不能说含有具有,只能说吸收和放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考英语知识点:祈使句的反意疑问句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祈使句的反意疑问句

1)肯定祈使句的反意疑问句反问部分用willyou或wontyou。

Pleaseopenthedoor,will/won’tyou请把门打开,好吗?

Besuretowritetous,will/won’tyou你一定要给我们写信,好吗?

2)否定祈使句的反意疑问句反问部分只用willyou。

Dontbelateagain,willyou别再迟到了,行不行?

Don’tsmokeinthemeetingroom,willyou不要在会议室抽烟,好吗?

3)以lets开头的祈使句反意疑问句反问部分用shallwe。

LetsturnontheTV,shallwe我们把电视打开,好吗?

以letus开头的祈使句的反意疑问句的反问部分应为willyou或wontyou.

例如:Letusstayhere,will/wontyou请(你)让我们留在这好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考英语知识点:SVP主谓表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SVP(主谓表)

SVP(主谓表)(好像有的叫SVC(主系表)——Eragon注)

Subject(主语)+Link.V(系动词)+redicate(表语)(表语是用来说明主语的身份、性质、品性、特征和状态的,表语常由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不定式、动词的-ing、从句来充当,它常位于系动词(be,become,appear,seem,look,sound,feel,get,smell等词)之后。——Eragon注)

这种句型中的系动词一般可分为下列两类:

(1)表示状态的连系动词。这些词有:be,look,seem,appear,smell,taste,sound,keep,remain,等等。如:

Severalplayerslayflatontheplayground.几个队员平躺在操场上。

Weshouldremainmodestandprudentanytime.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谦虚谨慎。

Thiskindoffoodtastesterrible.这种食物吃起来很差。

Thepicturelooksmorebeautifulatacertaindistance.这幅画在一定的距离看更漂亮一些。

(2)表示转变或结果的系动词。这些词有:become,get,grow,turn,go,come,prove,等等。如:

Springcomes.Itisgettingwarmerandwarmer.春天到了,天气变得越来越暖和。

Donthavethefood.Ithasgonebad.不要吃那种食物,已经变质了。

Thefactsprovetrue.事实证明是正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考英语知识点:动名词的用法

全文共 649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动名词的用法

①动名词作主语

Retellingstoriesisveryuseful.

复述故事是很有用的。

Herresigningsurprisesus.

她的辞职让我们很惊讶。

在一些句子中,常用it作形式主语,将动名词放在句子后面。此类句型有:

1)Itis+nouse/nogood/nofun/agreatpleasure/awasteoftime等名词+doingsth.

Itisnogoodcrying.哭没有好处。

Itisnousefixing.修也没有用。

Itisgreatfuntraveling.旅行很有趣。

Itisawasteoftimeplayingcomputergames.玩电脑游戏是浪费时间。

2)Itis+useless+doingsth.

Itisuselesscrying.哭没有用。

②动名词作表语Seeingisbelieving.百闻不如一见。

Myideaismakingaplanfirst.我的想法是先做一个计划出来。

③动名词作宾语

动名词既可作动词宾语也可作介词宾语,如:

Ihaventfinishedreadingtodaysnewspaper.

我还没读完今天的报纸。(动名词reading作动词finish的宾语)

Imafraidofgoingtothedentist.

我害怕去看牙医。(动名词going作介词of的宾语)

④动名词作定语

Iwouldliketochooseahousewithaswimmingpool.

我想选个带游泳池的房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桐庐行》

全文共 1883 字

+ 加入清单

我生长在水乡,水使我感到亲切。如果我的性格里有明快的成分,那是水给我的,那澄明透澈的水,浅绿的水。

我多次横渡钱塘江,却只是往来两岸之间,没有机会沿江看看。钱塘上游的富春江,早就给我许多幻想了,直到最近,才算了却这个无关紧要的心愿。

江上旅游,最理想的,应当坐木船,浮家泛宅,不计时日,迎晓风,送夕阳,看明月,一路从从容容地走去,觉得什么地方好,就在那里停泊,等兴尽了再走。自然,在这样动乱的时代,这只是一种遐想。这次到富春江,从杭州出发,行程只有一天,早去晚回,雇的是一艘小火轮。抗战期间,从杭州到所谓“自由”区的屯溪,这是一条必经之路,舟楫往来,很热闹过一时;现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才还了它原来的清静。在目前这样“圣明”的“盛世”,专程游览而去的,大概这还算是第一次。

论风景,富春江最好的地方在桐庐到严州之间,出名的七里泷和严子陵钓台都在那一段;可是我们到了桐庐就折回了,没有再上去。原因有两种,时间限制是其一,主要的是因为那边不太平,据说有强盗,一种无以为生、铤而走险的“大国民”。安全第一,不去为上。这自然未免扫兴,好比拜访神交已久的朋友,到了门口没法进去,到底缘悭一面。妙的是桐庐这扇大门着实有点气派,虽然望门投止,也可以约略窥见那秀甲天下的光景。

从钱塘、富春溯江而上,经富阳到桐庐,整整走了九小时,约莫有二百里的水程。清早启碇,沐着袭人的凉意,上面是层云飘忽的高空,下面是一江粼粼的清流,天连水,水连天,交接处迎面挡着一道屏风似的山影。─一这的确是屏,不像山,动人的是那色彩,浓蓝夹翠绿,深深浅浅,像用极细极细的工笔在淡青绢本上点出来的。这一路上去,目不暇接的是远远近近的山,明明暗暗的树,潮平岸阔,风正帆轻,偶或在无穷的原野中出现临河的小村小镇,听听遥岸的人声,也自有一种亲切和喜悦。

过了富阳,因为连日阴雨,山上的积水顺流而下,满江是赭色的急湍。船行本是逆流,这一来走得更慢。时间太久了,不断的“疲劳欣赏”渐渐使人感到单调。直到壁立的桐君山在船头出现,这才士气大振,似乎发现了新大陆。拿经历来印证想象,过去这大半天所见的光景,跟我虚构的画面至少有点不符。我想象中的富春江没有这么开阔,夹岸对峙着悬崖峭壁,翠嶂青峰,另是一番深峻的气象。看到桐君山,我这才像是看到了梦中的旧相识。它巍然矗立,那么陡峭,那么庄严,似乎颇藐视我这个昂首惊喜的游人。山上没有什么嶙峋的怪石,却是杂树葱茏,有一株不知名的花树,众醉独醒,开得正在当令。绿云掩映之间,山巅掣出几间缥缈的屋子,有人正在窗前探首,向江心俯瞰。

船转过山脚,天目溪从斜刺里迎面而来,富春江是一片绀赭,而它却是溶溶的碧流,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在这里分成两半,形成稀有的奇景。

桐君山并不高,却以地位和形势取胜,兼有山和水的佳趣。背后是深谷,绵延的山脉;前面极目无垠,原野如绣,而两面临水,脚底下就是那滔滔东去的大江;隔岸相望,两江交叉处是桐庐的市廛一撮,另一面又是隔岸的青山。山顶的庙宇已经破残不堪,从那漏空的断壁,洞穿的飞檐,朱痕犹在的雕阑画栋之间,到处嵌进了山,望得见水。庙后的一株石榴,寂寞中兀自开得绚烂,那耀眼的艳红真当得起“如火如荼”的形容,似乎也只有这样的地方才配有它。站在山顶,居高临下,看看那幽深雄奇的气势,我想起历史,想起战争,想起我们的河山如此之美。而祖国偏又如此多难。在这次抗日战争中,桐庐曾经几度沦陷,缅想敌人立马山头,面对如此山川,而它的主人却是一个坚忍的、不可征服的民族,我不知激动他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渡水过桐庐,从江边拾级而上,我们在街上闲闲地溜达了一回。这是个江城,同时是个山城,所以高高地矗立在水上。像喜欢杭州的龙井一样,我喜欢这个小城。好在小,比较整洁,有温暖亲切的感觉,令人向往丰乐和平、日长如年的岁月,不像有些小村小城,一接触到就使人想起灾难、贫穷、老死,想起我们民族的困厄,桐庐街道虽小,却并无逼窄之感,道旁疏疏地种着街树,这似乎是别的小城市中所不经见的。市街相当繁荣,有些房子正在建造。劫灰犹在,春意乍生,可以看出这个小城是相当富庶的。

临江有一家旅馆,两面临水。一位朋友曾经在那里投宿,据说入夜倚窗,看山间明月,江上渔灯,有不可描摹的情趣。可惜我们没有这个幸运。数年来梦想的富春江,总算看过了。虽然连七里泷和钓台的面也没有见,可是到底逛了桐庐。这就够了!单为爬一次桐君山,也算得此行不虚!人们艳说上游如何如何的山回水曲,引人入胜。如何如何的柳暗花明,奇峰突起,看了桐庐,我们的想象有了驰骋的依托,从这里也可以得其一二,愿将此留供低徊,作他日直溯上游时的印证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考语文修改病句题汇编

全文共 922 字

+ 加入清单

四、下面是一篇广播稿的头两段,其中有五处不当,已用横线标出,请加以改正。

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敲击我们心扉①的好消息。今天上午,在本届市中学生运动会男篮决赛中,我校代表队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拼搏,以88:87力克②绿杨中学代表队,取得了冠军。

今天上午,骄阳似乎。我校男篮队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③的精神,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陈帆同学(高二(5)班)④沉着冷静,一人独得22分,为我队的胜利立下了丰功伟绩。⑤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

五、下列这则招领拾物的应用文有四处错误,请加以修改

招领启示

本班学生王红,于2000年9月3日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拾到一个黑色皮包,内有人民币叁佰伍拾贰元伍角,一块女式电子手表。请失主前来认领。

2000年9月8日

红梅中学初三(1)班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下面是小东在电话里向班主任王老师请假时说的话。请你按语言得体的要求加以修改。

王老师,您听着,昨天晚上我姥姥去世了。今天我要和妈妈一起去姥姥家,向您请假一天。落下的功课,您必须给我补上!

(1)、应当删去的一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划线的句子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下面一段话有三处表述不当,请加以修改。

“五四”青年节那天,我班举行了一次“青春万岁”的演讲活动,校长也荣幸地参加了。①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演讲会高潮迭起,掌声不断,气氛热烈得很。特别是文娱委员精彩的演讲,博得全场一片哗然。②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和青春省活力。③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考英语知识点:重要句型

全文共 2676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重要句型

1.Ithinkwe’llhavetogoupagain.我想我们得再上去。

haveto的意思是“不得不,得”。如:

Ihavetogonow.我得走了。

2.ThezooisnorthofBeijingSunshineSecondarySchool.动物园在北京向阳中学的北面。

benorrhof.的意思是”在……北面;和某物毗邻的北面”,一般在某个范围内的北部.用inthenorthof来表达。如:

ShandongisnorthofJiangsu.山东位于江苏北面。

3.Threemeninpoliceuniformarerunningoutofthebuilding.三个穿着警服的人从大楼里跑出来。

outof在这里表示“从……出来”的意思。如:

Don’tlookoutofthewindow不要向窗外看。

4.Theygetoutoftheircaratonce.他们立刻下了车。

getoutof在这里和getoff是同义词,是“下车”的意思。如

wegotoutofthebusandwalkedtothepark(相当于Wegotoffthebusandwalkedtothepark.)我们下了车,步行去公园。

5.TheyjustpushJustinandPaulintothebackofagreenvananddriveaway.他们只是把夏斯汀和保罗推进一辆绿色厢式货车的后部,接着开车离开.

push…into…是“把……推进……里”的意思,如:

Thepolicemanpushtherobberintothecar.警察把盗贼推进车里.

driveaway的意思是“开走”,如:

Wemustgettothestationbeforetheydriveaway.我们必须在他们开车离开之前到车站。

6.Paultriestoopenthedoorbutfails.保罗试图打开车门.但失败了。

trytodosomething是“试图做某事”的意思。如:

Tomtrieswinthematch.汤姆试图赢得比赛。

句中fail是动词.意为“失败,不及格”。如:

Ifhefails,hewilltryagain.如果他失败了,他会再试一次。

7.Shallwetakedifferentroutes我们走不同的路线,好吗

shall用于疑问句,通常表示征求对方意见,意思是“......好吗,”也可以表示将来时,常用于第一人称。现代英语多用will来代替shall。如:

Shallwegotothezootomorrow

(Willwegotothezootomorrow)明天我们去动物园,好吗

8.Suddenly,Justinstopstalking.突然,贾斯汀停止了谈话。

stop是“停止”的意思,停止做某事用stopdoingsth.来表达,如

Stoptalkingandlistentomecarefully.别说话了,仔细听我讲。

9.Doyoumeanthesethreemen你意思是这三个人吗

mean的意思是“意味着,有……的意思”。如:

Theredlightsmean“stop”.红灯表示“停止”的意思。

10.Hoboiswalkingroundthetable.霍波正在绕着桌子走。

round在这里表示”围绕,环绕’的意思。如:

Simoniswalkingroundtheplayground.西蒙正绕着操场走。

11.Amyiswalkingfromthesofatothewindow.埃米正在从沙发走向窗子。

fromthesofatothewindow是“从沙发到窗子”的意思,fromto表示“从……到……;如:

WehavelessonsfromMondaytoFriday.我们周一到周五上课。

12.CanyoutellmethewavtoSunshineTownRailwayStationfromSunnysideShoppingMall你能告诉礁从阳光地带购物中心到阳光城火车站怎么走吗

thewayto表示“去……的路”。问路还常用以下句型:

Doyouknowwhichisthewaytothepostoffice知道去邮局怎么走吗

13.ThenwalkacrossSunshineParkandupthestepsattheothersideofthepark.

穿过阳光公园,沿着台阶向上到公园的另一边。

theothersideof表示“在……的另一边”。如:

Mr.Greeniswaitingforabusattheothersideofthestreet.

格林先生在大街对面等车。

14.WalkoverthebridgetoSouthRoadandthenturnleft.走过桥到南方路,然后左转。

walkover在这里是“过”的意思,相当于walkacross或goacross,walkover更强调空间感。如:

Dontwalkacrosstheroadwhenthetrafficlightison.红灯亮的时候不要横穿马路。

15.WeshalltakethebustotheSummerPalace.我们将乘公交车去颐和园。

take在这里是“搭乘(车、船等)”的意思,相当于gobybusorplane。如:

TheytookashiptoQingdao(=TheywenttoQingdaobyship.)

他们乘船去了青岛。

16.Idon’lthinkitwill.我认为不会(下雨)。

含有think引导的否定从句,一般把否定前移,放在think的前面。如:

Thegirldoesntthinkhermother,willbebacksoon.

那个女孩认为她妈妈不会很快回来。

17.Walkpastthewoodenhouse,turnleftandwalkalongasmallpathnexttotheriver.走过术屋,向左转,沿着一条靠近河边的小路走。

nextto在这里是“靠近,贴近”的意思。如:

Lindalivesnexttous.琳达住在我们隔壁。

18.Welookforwardtoseeingyouatourparty.我们期望在晚会上见到你们。

lookforwardtodoingsth的意思是”期望做某事”,表示说话者十分希望实现某种愿望、目的。如:

Welookforwardtohavingapicnicthisautumn.

我们期望今年秋天野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考英语冠词知识点:不定冠词的用法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不定冠词的用法

1.泛指某一类人、事或物;相当于any,这是不定冠词a/an的基本用法。

2.泛指某人或某物,但不具体说明何人或何物。

3.表示数量,有"一"的意思,但数的概念没有one强烈。

4.表示"每一",相当于every.例如,Igotoschoolfivedaysaweek.我一周上五天课。

5.用在序数词前,表示"又一","再一"。例如,Ihavethreebooks.Iwanttobuyafourthone.我已经有三本书,我想买第四本。

6.用在某些固定词组中:alot(of)许多,大量;afterawhile过一会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考物理知识点:区分能源类型

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区分能源类型

【例题】目前,许多城市的居民使用煤、天然气为燃料。关于煤、天然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次能源,是可再生能源B.是一次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C.是二次能源,是可再生能源D.是二次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技巧规律】

1.区分“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首先都是对一次能源而言的,“可再生能源”可长时间里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得到;“不可再生能源”则会越用越少,短期内不可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

2.区别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关键是看其是否经过加工转换,一次能源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天然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成人们需要的另一种形式的能源叫做二次能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昆明雨》

全文共 1229 字

+ 加入清单

云南省电力局的工会主席汪兄,是个文学与摄影爱好者,由于曾聆听过中国作协副主席冯牧先生一次文学讲座,故而在冯牧先生逝世后,动了写一本关于冯牧与云南的著作的念头。汪见是说干就于的性格,1996年7月间,他在昆明海埂召集了一次小型座谈会,题目叫“冯牧文学之路研讨会”,我很荣幸被邀请参加。

住在海埂的电力局疗养院,不便进城,每日里开会发言,自己说也听别人说,听苏策、公浦、张昆华讲述与我的老领导冯牧先生一生的交往,许多故事新鲜又感人,我感到在不同角度的讲叙中,冯牧先生又回到我们中间,用他那一贯清晰、爽脆的话语,把我们引向属于他的那一种愉快、灵慧的氛围。

第三天下午,接到老友范兄的电话,约我傍晚赶赴一家饭馆吃饭,说晓雪、张长、李霁宇几位作家都在邀请之列,还有《羊城晚报》的一位编辑朋友。

便很愉快地答应下来。

车子沿海埂新修的柏油路急驶,愈进人昆明,速度愈慢,敢情堵车(昆明称“塞车”)已成为昆明交通的一大难题。堵车倒没什么,汽车正行进间,车窗外响起噼噼啪啪的雨点声,雨下得又急又猛,很快拉起一道雨幕,四下望去,尽是白茫茫一片,汽车顿时如一叶浪中扁舟,缓缓前行,寻找市中心的那一处饭馆,竟变成很困难的一件事!

昆明雨,在我印象中从来都是这么急性子,说来就来,风风火火,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在昆明公出,以工农兵业余作者的身份参加《云南文艺》(现《边疆文学》的前身)的改稿会,有一天从云南大学会朋友出来,没来由地赶上一场昆明豪雨,我骑一辆自行车从云南大学的制高点俯冲而下,一直冲向位于国防剧院的一位战友家,雨点很凶猛地抽打我的脸,眼睛几乎睁不开;军衣湿成游泳衣,凭着军帽的那一点点帽檐的遮挡,使我不至于把车子骑到马路中间。我揿动车铃,铃声闷闷的,已被昆明雨浸得没有一点声响。无雷,但有风,风雨交加之际,昆明的银桦树簌簌地抖动身躯,它们仿佛也承受不住过于欢天喜地风气十足的倾盆大雨。

雨下到惬意时,马路上空无一人,只剩我一个骑车前行,躲雨的人们缩进屋檐或庭廊下,耐心地等待雨过天晴,他们经验十足,知道这种过山雨的脾气,十几二十分钟的闹腾,犯不上和它较劲。

雨过天晴的结局,真的立马应验,我进屋时雨就停了,默契得很,好像老天爷成心为我洗浴身心。看一眼灿烂得有些不成体统的阳光,我真为昆明雨的恶作剧而哭笑不得。

得,想不到二十几年后又让我赶上了。

雨大得使人无法走出汽车,但约定的时间已到,老友范兄指定的饭馆也亮出了幌子,不下车就太对不住朋友了。一咬牙让司机回去,我冲出车外,几步跨入那饭馆,心想老朋友准保都在笑吟吟地坐定——孰料此家饭馆是分店,正宗老店尚在前方百米处。

昆明雨再次捉弄了我,百米路程虽然不远,可你须忍耐瓢泼乃至倾盆大雨的侍候.况且今非昔比,再无当年的豪情旧日的慷慨,我把青春赌明天,如今已输不起这昆明雨的挑战了。

正踌躇间,服务员递过一把雨伞。撑着这伞,趟着没脚面的雨水,听雨点叮叮咚咚击打出的得胜今,我走向了朋友们的难得一次的聚会。

昆明雨,高原最捉狭的客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1956—1966年)

1.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1)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会议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这次会议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失误原因: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2)“左”的错误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2.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1)建设成就:

①1959年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②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

(2)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

①铁人王进喜;②两弹元勋邓稼先;③“党的好干部”焦裕禄;④人民的好战士雷锋。(学习他们艰苦创业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翠湖心影》

全文共 3290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个姑娘,牙长得好。有人问她:“姑娘,你多大了?”

“十七。”

“住在哪里?”

“翠湖西?”

“爱吃什么?”

“辣子鸡。”

过了两天,姑娘摔了一跤,磕掉了门牙。有人问她:“姑娘多大了?”

“十五。”

“住在哪里?”

“翠湖。”

“爱吃什么?”

“麻婆豆腐。”

这是我在四十四年前听到的一个笑话。当时觉得很无聊(是在一个座谈会上听一个本地才子说的)。现在想起来觉得很亲切。因为它让我想起翠湖。

昆明和翠湖分不开,很多城市都有湖。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扬州瘦西湖。然而这些湖和城的关系都还不是那样密切。似乎把这些湖挪开,城市也还是城市。翠湖可不能挪开。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翠湖在城里,而且几乎就挨着市中心。城中有湖,这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不多的。说某某湖是某某城的眼睛,这是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比喻了。然而说到翠湖,这个比喻还是躲不开。只能说:翠湖是昆明的眼睛。有什么办法呢,因为它非常贴切。

翠湖是一片湖,同时也是一条路。城中有湖,并不妨碍交通。湖之中,有一条很整齐的贯通南北的大路。从文林街、先生坡、府甬道,到华山南路、正义路,这是一条直达的捷径。——否则就要走翠湖东路或翠湖西路,那就绕远多了。昆明人特意来游翠湖的也有,不多。多数人只是从这里穿过。翠湖中游人少而行人多。但是行人到了翠湖,也就成了游人了。从喧嚣扰攘的闹市和刻板枯燥的机关里,匆匆忙忙地走过来,一进了翠湖,即刻就会觉得浑身轻松下来;生活的重压、柴米油盐、委屈烦恼,就会冲淡一些。人们不知不觉地放慢了脚步,甚至可以停下来,在路边的石凳上坐一坐,抽一支烟,四边看看。即使仍在匆忙地赶路,人在湖光树影中,精神也很不一样了。翠湖每天每日,给了昆明人多少浮世的安慰和精神的疗养啊。因此,昆明人——包括外来的游子,对翠湖充满感激。翠湖这个名字起得好!湖不大,也不小,正合适。小了,不够一游;太大了,游起来怪累。湖的周围和湖中都有堤。堤边密密地栽着树。树都很高大。主要的是垂柳。“秋尽江南草未凋”,昆明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尤其是雨季,翠湖的柳树真是绿得好像要滴下来。湖水极清。我的印象里翠湖似没有蚊子。夏天的夜晚,我们在湖中漫步或在堤边浅草中坐卧,好像都没有被蚊子咬过。湖水常年盈满。我在昆明住了七年,没有看见过翠湖干得见了底。偶尔接连下了几天大雨,湖水涨了,湖中的大路也被淹没,不能通过了。但这样的时候很少。翠湖的水不深。浅处没膝,深处也不过齐腰。因此没有人到这里来自杀。我们有一个广东籍的同学,因为失恋,曾投过翠湖。但是他下湖在水里走了一截,又爬上来了。因为他大概还不太想死,而且翠湖里也淹不死人。翠湖不种荷花,但是有许多水浮莲。肥厚碧绿的猪耳状的叶子,开着一望无际的粉紫色的蝶形的花,很热闹。我是在翠湖才认识这种水生植物的。我以后也再也没看到过这样大片大片的水浮莲。湖中多红鱼,很大,都有一尺多长。这些鱼已经习惯于人声脚步,见人不惊,整天只是安安静静地,悠然地浮沉游动着。有时夜晚从湖中大路上过,会忽然拨剌一声,从湖心跃起一条极大的大鱼,吓你一跳。湖水、柳树、粉紫色的水浮莲、红鱼,共同组成一个印象:翠。

一九三九年的夏天,我到昆明来考大学,寄住在青莲街的同济中学的宿舍里,几乎每天都要到翠湖。学校已经发了榜,还没有开学,我们除了骑马到黑龙潭、金殿,坐船到大观楼,就是到翠湖图书馆去看书。这是我这一生去过次数最多的一个图书馆,也是印象极佳的一个图书馆。图书馆不大,形制有一点像一个道观。非常安静整洁。有一个侧院,院里种了好多盆白茶花。这些白茶花有时整天没有一个人来看它,就只是安安静静地欣然地开着。图书馆的管理员是一个妙人。他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有时我们去得早了,他还没有来,门没有开,我们就在外面等着。他来了,谁也不理,开了门,走进阅览室,把壁上一个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拨,拨到八点,这就上班了,开始借书。这个图书馆的藏书室在楼上。楼板上挖出一个长方形的洞,从洞里用绳子吊下一个长方形的木盘。借书人开好借书单,——管理员把借书单叫做“飞子”,昆明人把一切不大的纸片都叫做“飞子”、买米的发票、包裹单、汽车票,都叫“飞子”,——这位管理员看一看,放在木盘里,一拽旁边的铃铛,“当啷啷”,木盘就从洞里吊上去了。——上面大概有个滑车。不一会,上面拽一下铃铛,木盘又系了下来,你要的书来了。这种古老而有趣的借书手续我以后再也没有见过。这个小图书馆藏书似不少,而且有些善本。我们想看的书大都能够借到。过了两三个小时,这位干瘦而沉默的有点像陈老莲画出来的古典的图书管理员站起来,把壁上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拨,拨到十二点:下班!我们对他这种以意为之的计时方法完全没有意见。因为我们没有一定要看完的书,到这里来只是享受一点安静。我们的看书,是没有目的的,从《南诏国志》到福尔摩斯,逮什么看什么。

翠湖图书馆现在还有么?这位图书管理员大概早已作古了。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常常想起他来,并和我所认识的几个孤独、贫穷而有点怪僻的小知识分子的印象掺和在一起,越来越鲜明。总有一天,这个人物的形象会出现在我的小说里的。

翠湖的好处是建筑物少。我最怕风景区挤满了亭台楼阁。除了翠湖图书馆,有一簇洋房,是法国人开的翠湖饭店。这所饭店似乎是终年空着的。大门虽开着,但我从未见过有人进去,不论是中国人还是法国人。此外,大路之东,有几间黑瓦朱栏的平房,狭长的,按形制似应该叫做“轩”。也许里面是有一方题作什么轩的横匾的,但是我记不得了。也许根本没有。轩里有一阵曾有人卖过面点,大概因为生意不好,停歇了。轩内空荡荡的,没有桌椅。只在廊下有一个卖“糠虾”的老婆婆。“糖虾”是只有皮壳没有肉的小虾。晒干了,卖给游人喂鱼。花极少的钱,便可从老婆婆手里买半碗,一把一把撒在水里,一尺多长的红鱼就很兴奋的游过来,抢食水面的糠虾,接喋有声。糠虾喂完,人鱼俱散,轩中又是空荡荡的,剩下老婆婆一个人寂然地坐在那里。

路东伸进湖水,有一个半岛。半岛上有一个两层的楼阁。阁上是个茶馆。茶馆的地势很好,四面有窗,入目都是湖水。夏天,在阁子上喝茶,很凉快。这家茶馆,夏天,是到了晚上还卖茶的(昆明的茶馆都是这样,收市很晚),我们有时会一直坐到十点多钟。茶馆卖盖碗茶,还卖炒葵花子、南瓜子、花生米,都装在一个白铁敲成的方碟子里,昆明的茶馆计帐的方法有点特别:瓜子、花生,都是一个价钱,按碟算。喝完了茶,“收茶钱!”堂倌走过来,数一数碟子,就报出个钱数。我们的同学有时临窗饮茶,嗑完一碟瓜子,随手把铁皮碟往外一扔,“pia——”,碟子就落进了水里。堂倌算帐,还是照碟算。这些堂倌们晚上清点时,自然会发现碟子少了,并且也一定会知道这些碟子上哪里去了。但是从来没有一次收茶钱时因此和顾客吵起来过;并且在提着大铜壶用“凤凰三点头”手法为客人续水时也从不拿眼睛“贼”着客人。把瓜子碟扔进水里,自然是不大道德。不过堂倌不那么斤斤计较的风度却是很可佩服的。

除了到昆明图书馆看书,喝茶,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到翠湖去“穷遛”。这“穷遛”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名一钱地遛,一是无穷无尽的遛。“园日涉以成趣”,我们遛翠湖没有个够的时候。尤其是晚上,踏着斑驳的月光树影,可以在湖里一遛遛好几圈。一面走,一面海阔天空,高谈阔论。我们那时都是二十岁上下的人,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可说,我们都说了些什么呢?我现在一句都记不得了!

我是一九四六年离开昆明的。一别翠湖,已经三十八年了,时间过得真快!

我是很想念翠湖的。

前几年,听说因为搞什么“建设”,挖断了水脉,翠湖没有水了。我听了,觉得怅然,而且,愤怒了。这是怎么搞的!谁搞的?翠湖会成了什么样子呢?那些树呢?那些水浮莲呢?那些鱼呢?

最近听说,翠湖又有水了,我高兴!我当然会想到这是三中全会带来的好处。这是拨乱反正。

但是我又听说,翠湖现在很热闹,经常举办“蛇展”什么的,我又有点担心。这又会成了什么样子呢?我不反对翠湖游人多,甚至可以有游艇,甚至可以设立摊篷卖破酥包子、焖鸡米线、冰淇凌、雪糕,但是最好不要搞“蛇展”。我希望还我一个明爽安静的翠湖。我想这也是很多昆明人的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