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物理中的压强怎么求(优秀20篇)

任何一个目的的实现都得依靠科学而又恰当的手段和方法,要提高物理成绩也不例外。高三物理如何学习和复习,怎么学习和复习效果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物理中的压强怎么求。

浏览

1336

文章

809

苏科版初三物理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苏科版初三物理机械能内能单元测试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________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_____冲程.

2.冬天在室外用双手互相摩擦或者用嘴对着手呵气均可使手发热,前者是通过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通过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3.酒精的热值是3×107J/kg,若要获得9×107J的热量,至少需要燃烧kg的酒精。

4.酒精的热值是3×107J/kg,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C水=4.2×103J/kgo℃,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炮弹里火药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炸开弹壳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___的方法减少了气体的内能.食物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____的方法减少了食物的内能.

6.夏天,水泥马路的温度往往比湖水高得多,这是由于.为此,市政部门经常派出洒水车向路面洒水降温,这是利用了的道理。若某辆洒水车洒水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车的牵引力(选填">"、"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孩子发烧时哪些物理降温方法好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对一般来说些高热病儿,在用退烧药的同时,还应采用物理降温或单独使用物理降温法。六个月以内的病儿,尤其是新生儿,主要应采用物理降温法,那么孩子发烧时哪些物理降温方法好呢?

一、降低环境温度:可通过开窗通风,减少穿着、盖被,打开襁褓或包裹的被褥,使温度下降。这种方法多适用于新生儿。

二、冷敷:可用冰袋、热水袋或塑料袋,灌上凉水或冰水;也可用毛巾浸泡凉水或冰水拧干后湿敷。放置的部位是后枕部、前额部、腋窝部、大腿根部等处。如为冷湿敷,应五分钟换一次,直至高热有所下降为止。如患儿出现哆嗦、发凉、脸色发青、局部皮肤发紫,应立即停止使用。

三、酒精擦身(也可用白酒):用95%的酒精一份,加温水两份稀释,用纱布或小毛巾浸湿后擦血管分布比较多的部位,如颈部、腋下、大腿根部、国窝部(即膝关节的屈侧)、手脚心等处。这些部位血液循环快,血管表浅,容易散热。涂擦时应先擦上身,后擦下身;先擦一侧,后擦另一侧。为了防止着凉感冒,擦上身时盖好下身,擦左侧时盖好右侧,要注意避开心脏部位。每次擦5--10分钟。这种方法降温快,经过半小时后体温一般都会下降。

四、温湿敷:按着热的扩散原理,随孩子的大小,用小毛巾或大毛巾浸泡于低于病儿体温1--2度的温水中,拧干后辅放在患儿的胸腹部,约10分钟更换一次。如病儿脸色发紫、发抖、四肢发凉时,应停止使用。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孩子发烧时哪些物理降温方法好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考物理知识点:眼镜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眼镜

1眼睛:眼睛相当于照相机,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眼睛中的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屏幕。

原理: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眼睛通过睫状肌来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使物体的像总能落在视网膜上。当晶状体最扁平时,眼睛能看清最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无穷远。当晶状体最凸起时,眼睛能看清最近点。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为25cm.。

2、近视眼:近视眼的明视距离小于25cm,配载用凹透镜制作的近视眼镜可以得到矫正。

3、远视眼:近视眼的明视距离大于25cm,配载用凸透镜制作的远视眼镜(老花镜)可以得到矫正。

4、眼镜的度数:凹透镜的度数是负的,凸透镜的度数是正的。

凸透镜越厚,焦距就小,度数就越大。凹透镜中心越薄,焦距就小,度数就越大。

度数=100/f(f为焦距,单位: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物理知识点:光的色散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1.色散

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白屏上依次得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彩带

2.色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

3.颜料的三原色:

品红、黄、青。

4.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无色透明物体的颜色能让所有的光都透过。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不透明的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不透明的物体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5.光谱:

把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6.天空呈蓝色的原因:

大气对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散射较多。

7.傍晚太阳发红的原因:

傍晚的阳光要穿过厚厚的大气层,蓝光、紫光大部分被散射掉了,剩下红光、橙光射入我们的眼睛。

8.雾灯选择黄色的原因:

人眼对黄色光敏感度较高,且黄光不易被空气散射,有较强的穿透作用,能让更远的人看到。

9.红外线的应用:

(1)红外线夜视仪;

(2)红外线遥感。

10.紫外线的应用:

(1)杀菌;

(2)防伪;

(3)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11.紫外线的危害:

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十分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妮维雅防晒霜是物理防晒吗?妮维雅防晒霜搓泥吗?

全文共 1425 字

+ 加入清单

妮维雅防晒霜也是一款平价防晒霜,有着很高的性价比,关键是人家容量也是非常大哟,今天本网小编就要为大家介绍一下,妮维雅防晒霜是物理防晒吗?妮维雅防晒霜搓泥吗?

妮维雅防晒霜是物理防晒吗

1、妮维雅温和物理防晒SPF50+/PA+++,30ml

这瓶是纯物理配方,不含酒精,不含色素,不含香精,不含紫外线吸收剂,使用的是氧化锌紫外线阻隔剂;含保湿精华透明质酸,保持肌肤不干燥。高防护值,但UVA防护不是最高标准,三个加;在高倍数的物理防晒霜里面,算亲肤感非常好用,不油腻,成膜很快,涂改液质地,使用前需要摇晃,面部专用。带有轻度防水里,抗汗是不成问题,经过敏皮肤测试,不会引起肌肤敏感,儿童和孕妇也可使用。面部和身体均可使用。

2、妮维雅防水抗汗高倍防护防晒液SPF50+/PA++++,40ml

这款是为爱运动和长时间在户外工作的人士准备的,超强的防水防汗力,并且含有皮脂吸收粉末,有控油能力,保持皮肤干爽,肌肤在户外出汗出油的状况下也不会影响防晒效果,增强晒伤晒黑能力。同样,也不含香精、不含色素,经过肌肤过敏性测试,面部和身体均可使用。

3、妮维雅奶油质感保湿防晒乳霜SPF50+/PA++++,50g

这款真是要推荐干皮使用,防晒挤出来是奶油般的面霜质地,非常的稠,一看就是很滋润的,延展性和后续的保湿力都非常好。不只是在你涂上肌肤的时候感觉到滋润,它是真的能持久帮助肌肤锁住水分的,解决干性肌肤在紫外线照射更容易变得干燥的问题,让干纹不易产生,化妆也更持久。防晒剂是化学和物理的组合,不含香精、色素、经过肌肤过敏性测试,面部专用。

4、妮维雅化妆水感觉防晒35倍,SPF35/PA+++,140g

适合每天使用的大碗防晒,质地就像化妆水般,轻薄水感,无负担,与肌肤接触紧密,涂多少层都不会油腻感,买大包装140g的每天出门就用它全身上下涂一层,能保湿能防晒。使用的化学防晒剂,添加保湿成分玻尿酸,和天然植物黄树皮提取物。无香精、无色素,脸和身体使用,无需卸妆。

妮维雅防晒霜搓泥吗

花王妮维雅防晒乳不会搓泥哟!日本超人气热卖!经济实惠高性价比,日本MM人手一瓶!连续两年连续获得COSME大赏防晒部门第一名产品,08年入驻COSME大赏殿堂级产品,之后也持续强劲的销售人气,连续3月居COSME排行榜第一名!

1.不留白色痕迹,半透明白色(有点偏淡黄色的颜色)乳状液体。

2.全新透溥水剂配方,清爽柔滑,提供水盈透明的防晒保护,帮助防止皮肤老化。

3.含丰富芦荟保温成份,紧致肌肤,令肌肤拥有柔滑的透明感。

4.温和无刺激性,能隔离UVA及UVB,提供有效及全面的防晒保护。

5.适合日常外出时使用。

6.可以作为日用基础护肤产品和防晒产品使用,还可以作为妆前乳,让妆容伏贴透明。

妮维雅防晒霜测评

因为它便宜大碗,而且非常清爽,所以我一般拿它来涂身体,涂身体的防晒一定要用上足够多的量,所以用它就不会心疼,可劲儿抹!而且最要表扬的还是它的清爽度,夏天,我在室外录节目的时候,经常会反复在身上叠加,涂上好几层,但是丝毫不会觉得粘腻,也不会油。

至于为嘛我不会用它来抹脸上,太水润的质地里面含有的酒精成分肯定很多,我是敏感肌,不敢拿这些东西抹脸上,另外,这款防晒霜用在脸上挺油的,抹在脸上看上去感觉整张脸都在反光,所以它作为身体防晒才是妥妥的真爱!

至于它的防晒力度,我个人觉得OK,只要你不会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或者长时间都在海滩等日光特别充足的地方,是不用担心晒黑的,官方说,这款防晒霜不需要专门用卸妆水卸,拿普通的沐浴乳就可以擦得干干净净。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如何学习物理的方法有哪些方法

全文共 3323 字

+ 加入清单

特别是物理成绩中差等的同学,总有这样的疑问:“上课听得懂,听得清,就是在课下做题时不会。”那么,物理要如何学好呢?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学习物理的方法,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学习物理的方法1

课前预习。就是在上课的前一天晚上对第二天所要学习的课本内容进行预习,通过课前的阅读了解知识重、难点和疑点,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地听讲,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课前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专心上课。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神。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请教,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思维能力。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常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一直保存。

及时复习。要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对课堂上刚学过的新知识,课后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结论、应用等全过程进行回顾,并与大脑里已有的相近的旧知识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如果有矛盾就说明还没有真正弄懂。这时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书学习。在弄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要及时完成作业,有能力的同学还可适量地做些课外练习,以检验掌握知识的准确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独立做题。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完成一些题目。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另外,对于完成作业要有如下的五点要求:①书写工整;②作图规范;③表达清楚;④推理严密;⑤计算准确。还有作业批改完发下去以后,有错的要认真订正并装订保存好,留待以后复习时用。

解决疑难。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要随手拿专门的本子记下,然后通过再思考琢磨或请教老师和同学来解决。专门的本子命名为“疑难问题记录本”,记完一本要再换一本,每本都要编号保存着。

系统总结。每学完一个板块,要把分散在各章的知识点连成线、铺成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想活跃。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如静力学的知识结构等等。

课外学习。阅读适量的课外书籍,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实践表明,物理成绩优秀的同学,无不阅读了适量的课外书籍。这是因为,不同的书籍,不同的作者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来阐述问题,阅读者可以从各方面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学到很多巧妙简捷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见识一多,思路当然就活了。总之,学习物理大致有六个层次,即:首先听懂,而后记住,练习会做,逐渐熟练,熟能生巧,有所创新,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学习物理的最高境界。

看了“如何学习物理的方法 学习物理的方法”的人还看:

学习物理的方法2

一、课前认真预习

预习是在课前,独立地阅读教材,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课前预习未讲授的新课,首先把新课的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则要抓住其核心,以及与其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与联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对已学过的知识,如果忘了,课前预习时可及时补上,这样,上课时就不会感到困难重重了。然后再纵观新课的内容,找出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掌握知识的脉络,绘出知识结构简图。同时还要阅读有关典型的例题并尝试解答,把解答书后习题作为阅读效果的检查,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适当阅读相关内容的课外书籍。

二、主动提高效率的听课

带着预习的问题听课,可以提高听课的效率,能使听课的重点更加突出。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的不懂之处时,就非常主动、格外注意听,力求当堂弄懂。同时可以对比老师的讲解以检查自己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学习教师对疑难问题的分析过程和思维方法,也可以作进一步的质疑、析疑、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听完课,不仅能掌握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而且能更好地掌握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定期整理学习笔记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对照预习笔记、听课笔记、作业、达标检测、教科书和参考书等材料加以补充、归纳,使所学的知识达到系统、完整和高度概括的水平。学习笔记要简明、易看、一目了然,符合自己的特点。做到定期按知识本身的体系加以归类,整理出总结性的学习笔记,以求知识系统化。把这些思考的成果及时保存下来,以后再复习时,就能迅速地回到自己曾经达到的高度。在学习时如果轻信自己的记忆力,不做笔记,则往往会在该使用时却想不起来了,很可惜的!

四、及时做作业

作业是学好物理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掌握知识熟练技能的基本方法。在平时的预习中,用书上的习题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课后作业时多进行一题多解及分析最优解法练习。在章节复习中精选课外习题自我测验,及时反馈信息。因此,认真做好作业,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现自己知识中的薄弱环节而去有意识地加强它,逐步培养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树立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要做好作业,首先要仔细审题,弄清题中叙述的物理过程,明确题中所给的条件和要求解决的问题;根据题中陈述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对照所学物理知识选择解题所要用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经过冷静的思考或分析推理,建立数学关系式;借助数学工具进行计算,求解时要将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到国际单位制中;最后还必须对答案进行验证讨论,以检查所用的规律是否正确,在运算中出现的各物理的单位是否一致,答案是否正确、符合实际,物理意义是否明确,运算进程是否严密,是否还有别的解法,通过验证答案、回顾解题过程,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熟悉各种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五、复习总结提高

对学过的知识,做过的练习,如果不及时复习,不会归纳总结,就容易出现知识之间的割裂而形成孤立地、呆板地学习物理知识的倾向。其结果必然是物理内容一大片,定律、公式一大堆,但对具体过程分析不清,对公式中的物理量间的关系理解不深,不会纵观全局,前后联贯,灵活运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去解决具体问题。因此,课后要及时的复习、总结。课后的复习除了每节课后的整理笔记、完成作业外,还要进行章节的单元复习。要经常通过对比、鉴别,弄清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以及变化发展过程,并及时归纳总结以形成系统的知识。通过分析对比,归纳总结,便可以使知识前后贯通,纵横联系,并从物理量间的因果联系和发展变化中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这样既能不断巩固加深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

六、做好思想准备

调整好学习心态 在学习物理的第一节课时,老师都会讲物理难学,在未学习物理之前就从高年级同学那里听说物理教难学。因此大部分同学在学习物理时都带有一些不正常的学习心态,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紧张、畏惧心理。物理难学在他们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害怕上物理课,害怕做物理作业,害怕老师课堂提问,害怕老师的个别谈话,怕做实验、怕动手,千方百计地回避学习,胆怯的心弦一天到晚紧绷着,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在实践中运用学过的知识,久而久之,越怕越难学,越难越怕学。(2)“一口吃个胖子”的心理。想把成绩搞上去,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成绩仍没有什么大的起色,随即产生“反正学不好了” 和“我不是学习的料”的错误心理。(3)消极心理。学习松松垮垮、马马虎虎,懒惰思想较重,学习缺乏主动性,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上课时经常“开小差”,盼望着“快下课”,老师提问大都说“不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考物理知识点:热机和火箭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热机火箭

1、热机:将燃料燃烧时放出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统称为热机。热机的种类很多如:蒸汽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内燃机等。

2、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组成。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都是辅助冲程,靠安装在曲轴上的飞轮的惯性来完成。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

3、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在构造上,汽油机有火花塞,柴油机有喷油嘴;

在吸取燃料时,汽油机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

在点火方式上,汽油机是点燃式,柴油机是压燃式;

在使用上,汽油机比较灵巧,柴油机比较笨重,但柴油机效率高,功率较大,柴油价格比汽油便宜,因此多用在拖拉机、坦克、轮船、载重汽车上。

火箭

1、火箭使用的是喷气式发动机。

2、喷气式发动机工作时,在燃烧室内燃烧后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从尾部高速喷出,产生很大的反作用力推动机身向前运动。

3、喷气式发动机分为空气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喷气发动机(简称为火箭)两类。前者本身只携带燃料,需要利用外界空气来助燃,因此飞行高度受到一定限制。后者本身带有燃料和氧化剂,不需要依靠外界空气来助燃,因此飞行高度不受限制。

4、火箭是热机的一种,工作时将燃料燃烧时放出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这位中学物理老师不简单 他发现了欧姆定律

全文共 2247 字

+ 加入清单

奇怪的老人格雷发现了导体和绝缘体的理论后,科学家们相继将这一理论应用于科学研究。新的电气成就也正在出现:电流和电压的概念不断出现,电池不断发展和升级。

在这些新的成就中,关于电流和电压关系的理论研究对当时的科学界帮助最大。许多科学家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但是还没有找到答案。

当时,没有人认为中学物理老师通过实验解决了这个问题。

中学教师痴迷于电学实验。

在德国巴登-符腾堡的乌尔姆主教大厅东边有一所普通高中。17世纪初,一位名叫乔治·西蒙·欧姆的物理老师来到这所学校。欧姆在整个学校被认为是一个“奇怪的人”。他不喜欢吃和喝,不注意穿衣服,一年到头都穿着深蓝色的外套。

欧姆图像。(网络图)

在课堂上,让学生移走所有的课桌,只留下椅子。防止学生在演讲时不加思考地爬上桌子抄笔记。说话的速度也不太慢。说一会儿,停一会儿,以便学生能理解。

欧姆酷爱电学,他把业余时间都花在电学实验上。每个人都不明白电学研究是科学家的事情。你在盲目地和一个高中老师混合什么?。

经过多次实验后,欧姆像当时的一些科学家一样,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在由伏打电池组组成的电路中,电流强度可能会随着电池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中间有什么样的法律?

很久以前,欧姆在一本杂志上读到,对这个问题有一个理论分析,但是没有结果。这注定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欧姆喜欢挑战,他决心通过自己的实验找到答案。

解决当前量化问题的七年

成功从来都不容易。这在欧姆中尤其深刻。

为了找出电流强度和电池数量(实际上反映了电压)之间的关系,必须首先测量电流强度。然而,没有测量电流强度的仪器。自1817年以来,他一直试图通过电流的热效应来测量电流,但都失败了。

经过7年的实验和研究,欧姆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原理制作了一种电流扭秤。他把磁针挂在扭绞线上,并把它平行于带电的电线放置。然后用彩色笔在扭曲线上标记刻度。在实验中,当电流通过导线时,磁针的偏转被记录在扭转导线上。

欧姆在实验中使用电流扭转天平来解决电流量化问题。然而,当他总结了将伏打电叠加到扭转天平上的实验,并写了一篇论文发表时,他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

伏打电池组(网络图)

三年后才能找到稳定的电压

事实证明,当人们使用伏打电池堆进行实验时,由于温度对电池堆的影响,会产生不稳定的电压,因此根据欧姆定律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不同的文件和毫无根据的源源不断地涌来。许多人说他假装是专家。有些人甚至说,一名中学教师想征服这个世界级的电力问题。那是一场梦!

欧姆并不气馁。他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思考。我终于明白了,在我解决了电流量化的问题之后,因为实验室的温度基本上是恒定的,所以计算结果会是一致的,所以我忽略了电压的问题。

"当务之急是找到一个稳定的电源."欧姆告诉自己。

通过读取数据,欧姆最终找到了一种能够提供稳定电压的电源——塞贝克热电电池(注2)。这是一种利用温差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发明者是德国物理学家齐贝克。

热电电池示意图。(来自互联网)

欧姆将塞贝克热电电池的两个接头分别连接到100℃的沸水和0℃的冰,从而确保稳定的电压。然后将电池连接到电流扭转天平,这样就可以计算出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为了便于研究,欧姆指的是一个物体作为电阻阻挡电流大小的能力。经过反复实验和精确计算,他终于总结出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在同一电路中,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而电流与电阻成反比。这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也是电学史上的世界级成就。

1827年,欧姆出版了物理学专著《加尔瓦尼电路的数学阐述》。该书详细记录了欧姆定律的实验基础和原理,并列举了用它计算的几个例子。

欧姆纸中的器件(网络图)

附言

欧姆定律是由这位高中老师经过十年的努力总结出来的,起初并没有得到认可。有些人认为这条法律太简单,难以令人信服。有些人仍然不相信高中老师能和科学家相比...

作为回应,欧姆似乎很安静。他仍然穿着蓝色外套,轻松地给学生讲课,并在业余时间做电学实验。

科学只是。1831年,英国科学家波利特在他的实验中多次引用欧姆定律,最终得到了准确的结果。他写下并发表了这件事,欧姆定律开始受到关注。从那以后,物理学家将欧姆定律应用到电学和磁学的实验和研究中。

十年后,英国皇家学会认为欧姆定律是“精密实验领域最杰出的发现”,并将科普利金质奖章授予外国教师。这个奖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科学奖项。它每年举办一次,有一枚镀金银牌和100英镑奖金。格雷,一个发现绝缘体和导体的奇怪老人,是科普利金质奖章的第一个获得者。

科普利金牌的正面。(网络图)

赢得这个奖项的欧姆似乎仍然很平静。60岁时,他选择回到何润大学教授物理,并充分发挥他的家乡。他一生未婚,一生致力于教育和科学。

1864年,为了纪念欧姆,英国科学促进会将电磁学中的电阻单位设定为欧姆(以下简称“欧洲”,符号为ω)。

朋友,当你用电阻这个术语向你的孩子解释欧姆定律时,你会想到这位勤奋而奇怪的高中物理老师吗?他痴迷于电,全心全意地热爱教育。

欧姆定律公式。(网络图)

———————————————————————

[评论]

1.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1789年3月16日-1854年7月6日)发现了电阻中电流和电压的比例关系,即欧姆定律。欧姆的名字也用于其他物理和相关技术内容,如“欧姆接触”、“欧姆消毒”和“欧姆表”。

2.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1770-1831)发明了塞贝克热电电池。由两种不同金属组成的电路。当两个触点的温度不同时,电路中会出现电流,并产生热电电动势。这种现象叫做热电效应,这种装置叫做热电偶。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儿童低烧时物理治疗方法

全文共 734 字

+ 加入清单

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药剂科主任、主任药师何艳玲表示,目前不能说尼美舒利药品本身有什么问题,但使用该药品时一定要把握好药品的适应症、禁忌症,该中心去年停止使用该药。何艳玲表示,临床使用四年中,发现该药存在退烧效果过“强”的现象。儿童低烧物理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让小编告诉你带你了解下吧,希望你喜欢!

儿童低烧时物理治疗方法3、头部冷敷

将毛巾用凉水浸湿后或冰袋敷在宝宝前额部,每5-10分钟更换一次。

据介绍,该中心在2006年引进了这一药品,当时作为一种退烧药,颗粒剂和混悬剂两种剂型在该中心一度较大范围应用。何艳玲表示,用药量在2008年该药做出说明书修改后得到了控制,因为当时的说明书明确了该药严禁对1岁以下儿童使用,且明确标明了儿童用药每天每公斤体重不超过5毫克、用于退烧不超过3天等注释,并将药品适应症中的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发热由第一适应症调整到了最后一项适应症。

何艳玲表示,虽然该中心一直没收到过关于该药产生不良反应的病例,但在临床使用四年中发现了该药存在退烧效果过“强”的现象。医院门急诊发现了孩子在用药后出现出汗多、个别孩子体温不升的现象。加之综合2010年6-7月份,医院有收集到了一些关于该药不良反应的通报和国际国内线索,该院随即停止使用这一药品。

儿童低烧时物理治疗方法1、温水洗浴

水温在37℃左右,通过刺激血管被动扩张,促进热的发散。擦浴时用力均匀,至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些,以助散热。

儿童低烧时物理治疗方法2、酒精擦浴

1岁以上的孩子,可使用浓度30%-50%、温度32℃-35℃的酒精,用纱布或毛巾浸蘸酒精后,有规律地擦拭。

家长切忌自我用药为儿童退热

“综合媒体报道情况和医院掌握的信息,之所以说该药可能造成儿童肝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估计主要是与家长自行用药时用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有关。并非使用后退烧效果好就行,更需关注孩子退烧、发汗后的补水和盐、糖等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运像变小"

口决二:

三物距、三界限,成像随着物距变;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

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物理知识点:电功率的基本计算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电功率基本计算

前面的欧姆定律的计算已让我们的有些同学焦头烂额了,现在又多了那么多的公式,还要进行计算,那肯定是“又添新愁”了。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电功率的计算就是在原来认识电路、掌握电路规律、熟悉欧姆定律计算的基础之上,再增加了一些新的公式和单位,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方法那肯定是多做练习,并善于思考总结才行,急不得的。

例1、一只小灯泡的铭牌上标有“12V6W”的字样,接到18V的电源上,要想使它正常发光,需要与它联一个多少欧的电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物理知识点:压强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压强

1、压力:

①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②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

③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课本

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2、压强:

①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③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④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⑤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改变压力大小、改变受力面积大小、同时改变前二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凸透镜凹透镜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这是凸透镜

U>2F时,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U=2F时,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

F

U

u是物距v是像距f是焦距

物距像距像的大小像的正倒和虚实应用例子

u>2ff

u2fv=2f等大倒立的实像

f2f放大倒立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

u=f不成像(呈平行光射出)!!

uu放大正立的虚像放大镜

还有公式1/u+1/v=1/f

只是凹透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考物理知识点:动能和势能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动能势能

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

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a、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

b、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小钢球方法:控制变量法

c、如何判断动能大小?看小钢球能推动木快做功的多少;

如何控制速度不变?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

如何改变钢球速度?使钢球从不同同高度滚下;

d、分析归纳:

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得出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摩擦力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1)摩擦力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的种类: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①与物体间的压力有关;②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③与物体的运行速度、接触面的大小等无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增加物体间的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5)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物理知识点:动能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动能和势能都是机械能,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是中学物理重点内容,在中考试卷中属于常考知识点。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动能”主要考查物体是否具有动能、动能大小比较以及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中考考题中,有关动能和势能问题形式基本上固定,常见于选择题、填空题,涉及动能实验探究题出现概率也较高,至于势能的实验探究题也曾出现过,但概率不高。填空题、选择题均属于基础题型,试题难度以中等偏下为主,只要能很好地掌握动能和势能的基本概念,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很好地解答;难度较高主要集中在动能和势能的实验探究问题中,要想很好解答实验探究类试题,大家应正确理解动能和势能的基本概念以及影响它们大小的因素,另一方面利用物理分析方法结合所探究的问题,就可以很好解答此类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八年级物理学习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1388 字

+ 加入清单

物理是一门基础科学,他揭示了事物发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我们生活当中会遇到自然现象,那么,八年级物理学习方法有哪些?

1、学好物理的重要性

1、物理是一门基础科学,他揭示了事物发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我们生活当中会遇到自然现象,那么这些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呢?我们可以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这些现象进行解释,比如说为什么天上能够下雨,而又什么又会下雪?冬天的时候家里的窗户上为什么会有雾气或是结冰?学习了物理我们就能够解释这些现象。

2、物理学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广泛的应用。比如说,我们家家都用电,那么电怎么来的呢?家里有电灯,冰箱,电视等等电器,还有开关,插座,他们之间是怎么连接的?为什么有时候会跳闸呢?为什么有的电器很耗电呢?只有我们学习了物理才能了解这些知识,并且将它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3、学好物理可以使我们正确并深刻的认识我们身边的事物,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比如当我们要装卸货物时,我们可以利用简单机械-斜面将货物搬到车上,这样可以省力。又比如汽车轮胎上有花纹可以增大摩擦,而自行车轮轴要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这些都是我们利用物理知识帮助我们提高生活质量的例子。

2、怎样学好物理

1、首先要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物理的学习。有的同学认为物理很难,越学越觉得自己对物理失去了兴趣,这时候要学好物理就有一定难度了,所以我们首先要保持、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那么怎么提高呢?首先要带着求知的渴望进入物理的世界。物理学习是一个探求未知的过程。要怀着好奇和求知来学习物理。把日常生活中那些有趣的现象用物理的知识解释,慢慢就会发现物理学习的乐趣。然后在平时的阅读中发现物理的奥妙。我们一直都听说的一个故事,牛顿在树下,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翻开久远的历史,看看科学家们的奋斗史,看看巨人的智慧。尤其是物理课本,那些公式不会再是枯燥的记忆,你要探求其中的奥妙。对于推理过程等等,你都要仔细琢磨。最后我们应该明白学习物理并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也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它更加不是老师、家长给我们的任务。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它可以解释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它是有用的,而且离我们也并不是很遥远,对这些现象的分析研究,会使我们感觉物理不是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而是生动有趣的。

2、要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我们学习物理知识不是为了背诵定义公式,也不是为了做题,而是要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比如说简单机械的知识,杠杆的知识,惯性的知识等等,都是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就要学会用这些知识去解释研究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学以致用。

3、要重点关注物理实验。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我们课本上的结论、概念、规律都是前人通过大量实验验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些知识。这些实验有的是需要我们亲手在课堂上做的,这要求我们认真做好,有的是老师给我们做演示实验,我们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还有一些小实验是需要我们自己创造条件来做,这样我们就能更加深刻的理解我们所学的知识,比如说光学部分,一根蜡烛,一个放大镜,一张白纸板就可以做凸透镜。

4、做好练习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利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解决问题,前提是我们正确的理解并掌握了这些知识,适当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概念,并起到一个检验的作用,另外练习也可以使我们了解认识身边现象发生的原因以及它的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物理知识点:光路的基本概念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光路的基本概念

透镜光路示意图。

1.主光轴(主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如图(3)所示。

2.光心:通常情况下,光心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光心是主光轴上的一个特殊点,其性质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其反向延长线会交于一点,这是凹透镜的焦点(虚焦点)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图中就是“OF”之间的距离。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5.物距:物体到光心的距离叫物距,用“u”表示。

6.像距:像到光心的距离叫像距,用“v”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宝宝发烧最好物理降温法是什么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发热时家长不能大意,在积极查明原因的同时,要尽快将体温降下来,高热时最好药物降温物理降温联合使用,如体温持续不降最好立即到医院做进一步处理,下面介绍一下宝宝发烧最好物理降温法是什么吧?

头部冷湿敷

用20℃至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至5分钟更换一次(婴幼儿不推荐此法)。

温水擦拭或温水浴

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促进散热。此法退热效果较好,可使体温迅速下降。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宝宝发烧最好物理降温法是什么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win7电脑物理内存过高如何解决 win7电脑物理内存过高处理步骤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电脑当中,运行软件的时候都需要在内存当中运行,所以内存的大小就决定着win7系统的运行速度,有很多用户发现自己的电脑很慢,还以为是中毒了,经过经常发现不是中毒,而是电脑的物理内存占用过高了,那么win7电脑物理内存过高怎么办呢?今天为大家分享win7电脑物理内存过高的解决方法。

物理内存过高解决方法:

1、启动“Windows任务管理器”,快捷键“alt+ctrl+delete”点击“性能”选项卡,查看系统内存和物理内存的使用情况。如图所示:

2、点击“开始”菜单,然后再输入msconfig命令。如图所示:

3、会弹出“系统配置”的对话框,然后选择“服务”这个选项卡。你可以看到很多运行的服务。将前面的复选框的勾选上。然后点击“全部禁用”按钮。确定即可。(禁止服务时候。先确定 不是系统必须的服务(即禁用也不会影响系统的运行)。如图所示:

win7电脑物理内存过高的解决方法就为用户们详细分享到这边了,如果用户们觉得电脑运行速度很慢,可以参考以上方法步骤进行操作哦,希望本篇教程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精彩教程请关注小编 。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考物理知识点:吸热与放热

全文共 279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吸热放热

知识点: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吸热。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放热。固态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吸热。

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B

解析:①、冰的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吸热;

②、自来水管温度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出热量,变成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放热;

③、露的形成是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放热;

④、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冰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吸热.故选B.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