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面包车太阳膜多少钱一个(最新20篇)

浏览

3900

文章

1000

臭氧与太阳辐射的关系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在化学课上,我们经常会听到臭氧这个词,当然如果您还是在上学的学生,一定明白臭氧与太阳辐射的关系,但是如果已经毕业多年,相信你已经忘了它俩的关系了吧,今天小编就带您复习一下臭氧与太阳辐射的关系。

臭氧(O3)又称为超氧,是氧气(O2)的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臭氧主要分布在10~50km高度的平流层大气中,极大值在20~30km高度之间。在常温常压下,稳定性较差,可自行分解为氧气。臭氧具有青草的味道,吸入少量对人体有益,吸入过量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不可燃,纯净物。氧气通过电击可变为臭氧。

臭氧与太阳辐射的关系

臭氧是地球大气中一种微量气体,它是由于大气中氧分子受太阳辐射分解成氧原子后,氧原子又与周围的氧分子结合而形成的,含有3个氧原子。大气中90%以上的臭氧存在于大气层的上部或平流层,离地面有10~50千米,这才是需要人类保护的大气臭氧层。还有少部分的臭氧分子徘徊在近地面,仍能对阻挡紫外线有一定作用。但是,一些专家发现地面附近大气中的臭氧浓度有快速增高的趋势,就令人感到不妙了。虽然臭氧在平流层起到了保护人类与环境的重要作用,但若其在对流层浓度增加,则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臭氧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肺功能也有影响,较高浓度的臭氧对植物也是有害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火星为何又干又冷,都怪太阳风吹散了远古大气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为什么火星又干又冷?美国“火星大气和波动演化”探测器发回的最新数据研究表明,太阳风将火星吹进了一个干燥、寒冷且不适合居住的星球,火星曾有像地球一样的稠密大气。

因为火星大气太冷太薄,液态水不能稳定地存在于火星表面。然而,许多火星研究表明,火星的表面特征类似于干燥的河床和矿物,只有在液态水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形成,这表明火星过去的气候环境与今天大不相同。

MAVEN探测器项目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报道说,40亿年前太阳仍处于“青春期”,太阳风和紫外线辐射比现在更强烈,这是火星大气成分大量减少的主要因素。

氩是一种惰性气体,曾经存在于火星的大气层中。它很难与其他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但是在太阳风的作用下,它可以通过一种叫做溅射的物理过程被推入太空。一旦确定了火星大气中氩的损失量,就可以确定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其他火星大气成分的损失。

分析表明,火星形成于大约46亿年前。40亿年前,当原始生命形式开始出现在地球上时,火星也是一个温暖潮湿的星球。从40亿年前到37亿年前,火星的气候和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从火星形成以来,66%的氩气已经消失在大气层中。根据氩损失比,早期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分压至少为100千帕,足以维持早期火星温暖湿润的环境。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不确定为什么太阳能和风能会导致火星大气成分大量流失。目前,主要观点是它可能与火星磁场的丧失有关。地球磁场是早期生命的保护伞,可以偏转高能粒子,如太阳风。也许正是磁场的差异使得太阳系中最相似的两个行星——火星和地球——的进化轨迹大相径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等太阳风暴会产生哪些影响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活动爆发时会产生太阳风暴,不同太阳爆发活动到达地球空间的时间也不一样。耀斑爆发时增强的地磁辐射以光速到达地球空间,时间只需约8分钟,它主要引起电离层突然骚扰,影响短波通信环境。高能带电粒子到达地球空间时间缓慢,约几十分钟,一方面它引起极区电离层电子密度增加,产生电波极盖吸收事件,另一方面它会直接轰击航天器,给航天器带来辐射损伤等多种影响。日冕物质抛射的快速等离子体云需要大约1天~4天的时间才能到达地球,把太阳爆发中增强的电磁辐射、高能带电粒子、快速等离子体云先后对地球空间环境造成影响的过程形象的称之为三轮"攻击"。中等太阳风暴会产生哪些影响呢?下面带您了解一下。

中等太阳风暴产生的影响

1.中等X射线耀斑,可导致短波无线电通信大面积受到影响,向阳面信号损失约1消失,低频无线电导航信号强度衰减约1小时。

2.中等质子事件可以导致卫星电子器件可能出现逻辑错误;通过极区的短波无线电传播有一些影响,在极盖位置的导航受到影响。

3.中等地磁暴可能导致卫星表面充电,跟踪出现问题,需要对卫星的定向进行矫正;卫星导航、低频无线电导航和短波无线电传播可能会断断续续也会出现问题。

今天小编对中等太阳风暴会产生哪些影响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哪些等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太阳将会变成红色巨星吗?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虽说氢供应总有一天要衰竭,但并不意味着危险马上就要来临。太阳留在“主星系”里 100 亿年左右,而太阳刚刚走过了 46 亿年,才步入中年。当然,它会逐渐变暖,在它留在“主星系”的最后 10 亿年或 20 亿年里,地球上已热得不允许生命存在,但在这之前仍给人类留下 30 亿年的生存时间,并且人类会想办法延长这个时间,哪怕是一点点。

当然,如果人类想生存就得学会如何调节不断升高的温度。大约过

50  亿年之后,太阳到了垂暮之年,也会膨胀,其程度不会比“参宿四”更大,因为太阳的质量比“参宿四”星轻。太阳逐渐膨胀,可能大到足以毁灭地球的程度。除非我们或我们的子孙后代能改变行星的运行轨道,使它绕另一个“太阳”运行,或者学会如何在太阳和行星的间隙中生存。其实这已是历史走到尽头的话题了。

不同星体存在于“主星系”中的时间长短是不同的,这主要取决于它们的质量。爱丁顿曾发现,质量越大的星体,为抗衡万有引力作用而产生的热量就越多。与质量的变化相比,热量的增加速度更快,这就意味着巨星有庞大的氢资源,使得星球的膨胀速度加快,这样它在“主星系”里的时间比矮星要短,因为矮星中的氢资源较少。换句话说,质量大的星体,留在“主星系”中的时间短。

同太阳质量相等的恒星留在“主星系”里的时间约为 100 亿年,但质量较小的红色巨星所产生的热量使它成为一个略带红色的发出微光的星体,它在“主星系”中的时间可达 2000 亿年。那些极其明亮的星体,其寿命极其短暂。最大和最亮的星体,在“主星系”中的时间都不超过几十亿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为什么晚上看不见太阳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在晚上的时候能够看到月亮,却看不到太阳,这是为什么呢?

太阳是一个发光的星体,月亮是一个不发光的星体,地球上所谓的白天黑夜,只不过是由太阳的照射所引起的.当地球的一面对着太阳的时候,这一面也就是白天了,而另一面背对着太阳,太阳的光线照射不到,所以也就是黑夜了。

而晚上我们看到的月亮,只不过是在没有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下,月亮反射太阳光而已.如果有强光照射的时候,我们的眼睛就只能被强光所霸占,但是当我们处在黑暗里的时候,一个很微弱的光线,我们也能看得到,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白天看不到月亮的原因。当然,如果你有望远镜的话,白天也是可以看到月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晒不到太阳的阳台怎么养多肉,应该注意什么?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阳台晒不到太阳可以选择养护喜阴的多肉,在光照较差的阳台上养护多肉的时候,除了多肉品种需要特意挑选外,养护方法也需要多多注意。在养护的时候,最好是将多肉尽可能摆放在远离墙壁的位置。如果养护的多肉盆栽较多,在摆放的时候一定要合理的拉开每个盆栽间的距离,如果摆放过于紧凑,容易遮挡某些多肉的阳光,容易导致徒长,不利于多肉生长。

北方地区多肉如果养在阳台上,到冬天的时候,要密切留意天气的变化,尽早的把多肉移到室内或者用塑料薄膜给它制造一个小的温室,不至于因为气温骤降而发生冻害。

阳台由于通风透气、光照比较充足,多肉生长比较迅速,可以比室内的多肉的用水量稍微多一些,浇勤快一些,促进多肉的生长。如果是没有遮挡的阳台,夏季或者春季雨水比较多的话,要注意遮挡雨水,防止盆土过湿造成多肉根茎腐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军训被太阳晒伤了怎么办

全文共 859 字

+ 加入清单

军训是新生入学的第一项课程,通过军训来锻炼其学生的身体素质,注意其个人的修养,不过军训时会在太阳下训练,很容易被晒伤,那么军训被太阳晒伤了怎么办?

军训被太阳晒伤了处理方式如下:

晒伤的肌肤是非常敏感脆弱的,最好完全以清水来清洁,避免用香皂和卸妆品,并不时用冷水或用湿毛巾来镇静躁热的肌肤。如果晒伤情况比较严重,出现大面积脱皮甚至起泡的现象,最好及时去医院就诊,千万不要随便使用化妆品。如果只是轻度晒伤,那么可以选用含有薰衣草、甘菊、金缕梅、金盏花等天然镇静舒缓成分的清洁保养品,补充水分、油分,防止肌肤因干燥而老化,产生皱纹

芦荟:是晒后修护的功臣。芦荟膏是家庭常备的晒伤治疗药。因为芦荟含有活性化合物,能够起到止痛作用并且减缓皮肤的发炎现象。取新鲜芦荟洗净,去除表皮,切片(注意不要让外层的那些小刺扎到你),敷在晒伤后的部位。这种最自然、简单的护肤方法会让你的肌肤有久旱逢甘露的感觉。芦荟对皮肤有特别的镇静功效,敷在晒伤发红的部位,感觉特别清新凉爽。

被日晒灼伤后,常常会引起色斑、雀斑及肤色变黑现象,需要补充维他命C,它能够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并有助于将已生成的色素还原成无色。因此要多食用一些含维他命C的水果、蔬菜。可选择具有高度美白效果的净白精华等护肤品。肌肤恢复润泽后,为了进一步促进肌肤的新陈代谢、抑制黑色素的生成,使用美白面膜并配合按摩效果很好。

晒伤是因皮肤过度暴露于有害的太阳紫外线而引起的,虽然晒伤的症状(例如皮肤出现红斑,并且有触痛现象)通常是短暂的,但皮肤受损却是永久的,同时可能会对健康产生长期的严重的影响,甚至是皮肤癌。暴晒后采取的急救方法是,你可以洗一个冷水澡;或者在晒伤的地方敷上一块湿湿的,凉凉的毛巾,敷10-15分钟,一天敷几次。你可以在水中加入碳酸氢钠以减缓痛楚。

当出现休克症状,中暑,脱水或者其它严重反应时,你就应该去看医生了。

所以说军训要是被太阳晒伤可以通过上述等方式进行处理,这些都属于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不仅要了解上述等知识,对其晒伤后皮肤该如何急救也需要多加了解,就是最好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太阳黑子爆发的周期是多少年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因温度相对较低而显得“黑”的局部区域。人类发现太阳黑子活动已经有几千年了。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现黑子的国家,早在中国公元前140年前,就已发现了黑子的存在,并将这一现象记录于《淮南子》中。

黑子一般成群出现在太阳表面,天文学家又将其称为“黑子群”。黑子的形成周期短,形成后几天到几个月就会消失,新的黑子又会产生。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其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周期平均为11.1年。黑子群对地球的磁场和电离层会造成干扰,并在地球的两极地区引发极光。

黑子是由本影和半影构成的,本影就是特别黑的部分,半影不太黑,是由许多纤维状纹理组成的。当大黑子群数量增多时,就预示着太阳上将有剧烈的变化。黑子的活动周期为11.1年。届时会对地球的磁场和各类电子产品和电器产生损害。在开始的4年左右时间里,黑子不断产生,越来越多,活动加剧,在黑子数达到极大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在随后的7年左右时间里,黑子活动逐渐减弱,黑子也越来越少,黑子数极小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一周,然后顺序排列。1999年开始为第23周。

今天小编对太阳黑子爆发的周期是多少年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哪些等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新生儿被太阳晒伤了怎么办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的皮肤比较脆弱,新生儿的皮肤抵抗力很差,一旦推着新生儿在太阳下面长时间照射,会导致孩子皮肤晒伤,那么新生儿被太阳晒伤了怎么办?

宝宝的皮肤晒伤是可以外用维生素C注射液来进行外擦就是可以。生活上是需要注意,不要在太阳底下暴露时间长,生活上多吃蔬菜和水果等。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不要让这个孩子被阳光所照射了,在发现晒伤的第一时间就退回到阴凉的室内,并且在之后的皮肤恢复的过程当中,也不要过长时间的被太阳光直射,以免让皮肤的晒伤情况更加严重或者是恢复的时间变慢。

接下来要快速的降低晒伤皮肤的温度。这样可以,一来是缓解疼痛感,二来是可以对皮肤进行一个镇定,补充水分,让皮肤可以得到休息。方法有:用冷水或者是冷的牛奶涂抹在晒伤的皮肤上。

在皮肤是恢复的时间里面,小孩子的饮食最好是以清淡为主,不要给小孩子吃生冷辛辣的食物,另外也要注意不要摩擦到脸部的皮肤,以免对皮肤进行二次伤害。因为是小孩子皮肤非常的娇嫩,而且为了防止以后留下疤痕建议情况严重的话还是去医院进行一个诊断。

所以说要对其新生儿被太阳晒伤怎么办等知识多加了解,通过就可以很好的了解这些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尤其是晒伤后皮肤该如何急救等都需要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汤谷太阳文化源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汤谷太阳文化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坐落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南距日照港10公里,北去岚山港10公里,距刘家湾赶海园、金沙滩海水浴场、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尧王城遗址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故居均在5公里范围之内,与同三高速公路、204国道和滨海大道相连,可直达景区。

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方圆10000余亩,是以日照地区深厚的远古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山海经》中羲和祀日的太阳文化为主线,以当地的历史遗迹与传说为依据建设而成的天然生态型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风景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主峰天台山海拔258米,山峦起伏,郁郁葱葱,山下河流交错,稻田纵横。风景区内有羲和部落遗址、太阳神石、太阳神陵、女巫墓、0庙、0洞、老祖像、大羿陵、女娲补天台与神鳌、天然东方神龙、魁星阁遗址与独占鳌头石刻、忘忧谷、秦始皇赐名的望仙涧、东方朔记载的东方玉鸡等众多遗迹与传说。风景区于2006年开发建设,初步形成了以自然生态观光为主,集观光、探险、考古、休闲、娱乐、疗养、会议于一体的特色旅游景区。

涛雒镇:涛雒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遗址组成部分:大汶口太阳部落介绍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部落旅游区位于泰山南麓,徂徕之侧,汶河之滨,是大汶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太阳部落以大汶口文化为主线,以情景体验的形式,将史前文化和游乐项目有机融合,使远古文明的场景在游客面前真实展现,是中国首家展现史前文明的特大型主题公园。

太阳部落简介

太阳部落是中国首家展现史前文明的特大型主题公园,坐落在泰安市岱岳区满庄镇,总投资36亿元,占地3000余亩,其中一期占地1800亩。太阳部落以大汶口文化为主线,以情景体验的形式,将史前文化和游乐项目有机融合,使史前文明的场景在游客面前真实展现。

太阳部落旅游区分为时光穿越、梦回大汶口、洪荒探秘、洪荒历险、情定大汶口、金乌古镇六大版块。景区采用现代一流技术装备,让游客充分体验史前文化,增强游客参与性、互动性和娱乐性,很多项目创意和设置在国内同行业中创下第一,其中时空隧道项目更是世界之最。

太阳部落旅游区分为时光穿越、梦回大汶口、洪荒探秘、洪荒历险、情定大汶口、金乌古镇六大版块,由时空隧道、大汶口文化展示体验馆、大汶口古村、盘古狂叫、女娲补天、共工的愤怒、山洪暴发、洪荒漂流、洪荒探险等三十余个主题项目组成。运用先进的声光电技术,将大汶口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真实再现大汶口时期的生产生活场景,让游客走进古老的洪荒神话,亲身体验史前文化。

景区采用现代一流技术装备,很多项目创意和设置在同行业中创下第一。这里有采用时光穿越手法打造的世界最长的“时空隧道”;融合先进技术建成亚洲最高的悬挂式“飞翔影院”;国内首创展现史前文明的特大型文化体验实景互动项目“文明之光”;国内首台影视跳楼机“地心历险”;国内首家穿越式影院“远古大战”;国内最高的双塔跳楼机;中国第一特色巡游,原始部落的盛世狂欢“狩猎归来”……

你可能也喜欢:

大汶口明石桥图片,鉴证大汶口文化的古迹

大汶口彩陶特点,独具特色艺术气息

大汶河的传说故事,大汶口文化源头

【城市文化】北京历史文化知识大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宝宝太阳晒伤的正确处理方法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晒伤后的皮肤会现红斑、水肿,有疼痛感,有的还会脱皮,更严重者皮肤表面会出现大泡,有的宝宝会有发热和打寒战的症状。今天给大家介绍下宝宝太阳晒伤的正确处理方法

宝宝晒伤后的皮肤会现红斑、水肿,有疼痛感,有的还会脱皮,更严重者皮肤表面会出现大泡,有的宝宝会有发热和打寒战的症状。

宝宝太阳晒伤处理方法:

如果宝宝只是轻微红肿,妈咪可用冰牛奶、冰块、冰水或1%—2%的硼酸水对晒伤局部进行冷敷,一般每隔2—3小时湿敷20分钟,同时不能再接受阳光照射。如果宝宝晒伤部位出现水泡,情况就比较严重了,应立即送医院,并带上防晒品和说明书。

防止婴儿晒伤的方法

天气好的时候,家长总是乐意带着孩子在户外晒太阳,认为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呼吸新鲜空气,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钙质吸收,可谓一举两得。这种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还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晒太阳也要适度,否则孩子有可能被晒伤。

原来,当儿童暴露在太阳光下,在接受热的同时,皮肤也会显着地吸收阳光而制造维生素D。阳光中含有多种不同波长的辐射线,短波的光线能供应高能量,而长波的光线能提供不同波长的辐射线。太阳光中的X线是一种波长非常短的短波光线,幸而大气层中存在着保护层,以致使这些光线对人体不造成伤害,而且皮肤的色素也可保护皮肤对抗紫外线。但阳光中的短波仍可穿过大气层,一旦人体的天然防御功能较差,就经不起太阳照射,从而造成晒伤。所以,家长在给孩子晒太阳时应注意,孩子在较强烈的阳光下最多只能停留15分钟左右。

宝宝被太阳晒伤后正确处理方法上面都有所介绍,宝宝皮肤本身就比较脆弱,所以说需要对其做好防晒工作,下期给大家介绍晒伤后皮肤该如何急救等知识,要多关注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太阳伞下雨打之后还有效果吗 太阳伞可以雨天打吗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如果太阳伞被雨淋过就不能遮挡紫外线了,那么太阳伞下雨打之后是不是就真的没有效果了呢?雨水会损坏遮阳伞表面的防紫外线涂层吗?

太阳伞下雨打之后还有效果吗

对于黑胶涂层的伞,无论是涂层在外还是在内,雨水或模拟酸雨对于防晒效果几乎没有影响,所以晴雨两用问题不大。对于无黑胶涂层的晴雨伞,防晒效果会稍微减弱(1%左右),介意的朋友慎选。经过一夜18h的浸泡,所有伞的防晒效果都稍有减少,但是都在1%左右,影响并不大,大家淋完雨注意晾干收纳即可。

太阳伞可以雨天打吗

可以,但是太阳伞是防紫外线的,雨天拿来用,用久之后会影响防晒效果的。因为这样会减少太阳伞的使用寿命,防晒伞上面有层防晒膜是特殊材料或超微细未涂的,就如涂了防晒霜遇到水还是要补涂一样,遮完雨后要即使晾干,也会影响其防晒效果。

太阳伞的清洗

1、太阳伞的主要功能是抵挡紫外线,因制作太阳伞的面料比较精细,里面含有一些细小颗粒,所以最好的洗涤方法是用清水冲,不能用刷子刷。

2、若非必要.勿清洗太阳伞.一定要清洗的话,最好用清水洗一下伞面,尽量不要把水弄到伞架上,以避免伞架生锈。

3、雨伞溅上泥以后,晾干后用软刷子刷去污泥。布伞和绸布伞宜用酒精溶液或稀洗衣粉溶液洗刷,然后用清水洗净,晾干。绸布伞不能撑开洗刷,否则干后容易破裂。

4、布伞忌用汽油、煤油洗刷;深颜色布伞可用浓茶水洗刷,花布伞可用氨水洗刷,有污迹时,可用醋、水各50%的溶液清洗。

太阳伞的保养

1、首先,用的时候要尽量少用出了汗的手去摸伞面。

2、太阳伞也要擦干净后,晾干,室温下放一会,再收起来,不能晒得很热就收起来,这样容易使伞面老化,发脆,易烂。

3、晴雨伞最好分开用,一是太阳伞比较靓丽,被雨淋后会弄脏,二是被雨淋后会降低防晒效果。晴雨伞两用的不在此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为什么黑色气球会在太阳下爆炸

全文共 1048 字

+ 加入清单

橡胶气球要有一定的厚度才能承受内部的压力。比如说我们平常用力挤压气球,气球就会爆炸,道理是一样的。当气球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时,气球会逐渐胀大最终会爆破。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些关于为什么黑色气球会在太阳下爆炸,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街上卖的氢气球会爆炸吗

氢气球使用不当会爆炸,给小孩儿玩存在危险性。

因为氢气与其他物体摩擦产生静电及遇到明火、高温、电火花,会使易燃易爆性的氢气燃烧爆炸。氢气球是轻质袋状或囊状物体充满氢气,氢气最轻,其密度为0.0899克每升,靠氢气的浮力可以向上漂浮的物体就叫氢气球。氢气球一般有橡胶氢气球、塑料膜氢气球和布料涂层氢气球几种,较小的氢气球,当前多用于儿童玩具或喜庆放飞用。较大的氢气球用于飘浮广告条幅,也叫空飘氢气球,气象上用氢气球探测高空,军事上用氢气球架设通信天线或发放传单。氢气球内部频率接近20Hz。

氢气球的危险性:由于氢气比惰性气体如氦气廉价,因此市面上销售的基本上都是氢气球。氢气与其他物体摩擦产生静电及遇到明火时,容易发生爆炸或燃烧。另外,市面上卖的五颜六色的小贩的气球,大多都是冲氢气的氢气球,比较安全的是充氦气的氦气球。

气球吹多了气为什么会爆

因为气球充完气后,气球表面拉伸,气球的弹力传给了气球内部的空气,使内部空气的气压大于外面空气的气压,当戳气球时,气球出现孔隙,在内部气压的作用下,大于外部气压的空气瞬间涌出来,出现啪的一声,爆了气球是有弹性的,当充气时,气球表面拉伸,当超过气球的弹性限度时,气球就会被吹破。漏气的气球由于充气时不断的漏气,达到它的弹性限度的时间就会长一些,它就不容易被吹破。

橘子皮气球爆炸原理

因橘子皮的油脂腺里含有柠檬烯这种有机溶剂,将挤出的液体滴到气球上会溶解橡胶。膨胀的气球很薄很均匀像钢化玻璃一样,应力也很均匀,而柠檬烯溶解了某一小面积的橡胶表面破坏了气球的受力平衡,就会产生针刺效果。因此橘子皮会使气球爆炸。

为什么气球到了一定高度会爆炸

气球是体内充满气的物体,受到任何物体或人为或其他东西的积压时受到压力就会爆炸,而在高温的情况下也会爆炸,因为外面的热气凝结到气球体内,遇到热气就会蒸发,蒸发直到爆炸 。

气球壁有一定膨胀限度,而氢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压越来越小,使得气球内的氢气压强大于大气压,气球膨胀,当超过膨胀限度,气球爆炸了。

为什么黑色气球会在太阳下爆炸

气球是体内充满气的物体,受到任何物体或人为或其他东西的挤压时受到压力就会爆炸,而在高温的情况下也是会爆炸,黑色的气球吸热,因为外面的热气凝结到气球体内,经不起的热气就会蒸发,蒸发直到爆炸。

气球是充满空气或某种别的气体的一种密封袋。气球不但可作为玩具,也可作为运输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太阳的振荡

全文共 2620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这个名词,我们都是很熟悉的。“月震”,也并不太生疏,它是月壳的一种不稳定现象。1969 年,美国“阿波罗 11 号”飞船的宇航员在月面上装置了第一台月震仪之后,记录到每天平均约有一次月震,而且都是很微弱的。

太阳有“日震”吗?有。日震极为复杂,规模宏伟壮观,景象惊心动魄,地震根本无法与之相比。日震最初是在 1960 年被美国天文学家莱顿发现的。他在研究太阳表面气体运动时,发现它们竟是像心脏那样来回跳动,气体从太阳面上快速垂直上升,随后再降落下来,一胀一缩地在振荡着。一些地方的气体急剧振荡几次之后,好像跑得很急之后的喘口气那样缓和一段时间,接着又开始新的一轮振荡。这种振荡平均每 5 分钟(精确地说,应该是 296 ±3 秒)周期性地上下起伏重复一次,被称做“5 分钟振荡”。

进一步的观测研究表明,在一次振荡中,气体上下起伏的范围可以达到好几十公里,这对于直径达 139 万多公里的太阳来说,自然算不了什么。使人惊讶的是,发生振荡的不是太阳面上的一小片区域,而是在成千上万、甚至好几十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气体物质联成一片,好像在同一声口令下同起同落。并且在任何一个时刻,太阳面上都有约 2/3 左右的地方在作这种有规律的振荡。如此大面积的振荡真可以说是蔚为奇观,请你想一想,比地球大好几倍的一片火海,其上火舌瞬息万变,火“波”汹涌澎湃,一忽儿上升,一忽儿又很快下降,最生动的笔恐怕也难确切地描述其全貌。

5 分钟振荡的发现是天文学、特别是太阳物理研究中的一件大事,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我们知道,科学家对地震波进行研究之后,才得以了解地球内部结构,我们现在掌握的这方面知识,几乎都是这样得来的。太阳内部我们更是无法直接看到,而所谓的太阳振荡即日震,它的发现无异于为科学家们送来了一具可“窃听”太阳内部深处的听诊器,各国科学家立即对之表现出巨大的兴趣。

譬如说:太阳大气层最靠里面的那一层叫光球,它也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太阳表面层。在光球下面的是对流层,这是很重要的一层,它起着承内启外的作用。可是,我们无法看到它。而根据对 5 分钟振荡的观测和有关理论,我们相信,对流层的厚度大体上是 20 万公里。当然,也有人认为对流层只是很薄的一层。

太阳的 5 分钟振荡一般被看作是太阳大气中的现象,那么,是否可能它也是周期更长的太阳整体振荡的组成部分呢?

从本世纪 70 年代开始,一些科学家设法寻找频率更低、周期更长的太阳整体振荡。1976 年,前苏联克里米亚天体物理天文台的科学家们在研究光球层时,发现太阳表面存在着一种重要的振荡,周期是 160 分钟,每次振荡太阳都增大约 10 公里,随后又恢复到原先的状态。

前苏联科学家的发现很快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批研究人员予以证实。后来,人们从前苏联和美国的资料中,进一步得出更精确的周期为 160.01 分。不过,在相当一段时期里,有人怀疑太阳的 160 分钟振荡是否与地球大气抖动有关。法国和美国的一个联合观测小组,成功地在南极进行了长达 128 小时的连续观测之后,最终把怀疑排除了。地球北半球是冬季时,南半球是夏季,南极是极昼,即 24 小时太阳都在天空中,连续观测中就不存在大气周日活动的影响问题。以 160 分钟为周期的太阳整体振荡得到确认,它确实来自于太阳本身。

在研究 5 分钟振荡等的时候,科学家们出乎意料地发现,它们竟然还可以分解为上百个长短不等的小周期,短的只 3 分钟,长的有 3 小时。这些五花八门的小周期叠加在一起,真有点使人眼花缭乱 ,它们之间究竟有些什么内在的联系?或者这些错综复杂的小周期预示着什么?现在确实还无可奉告。

本世纪 60 年代,美国科学家迪克发现太阳并非是个圆气体球,它的两极略扁,赤道部分则略微凸起。1983 年,迪克本人的观测结果表明,太阳的形状并非固定不变,它的扁率发生周期振动,周期是 12.64 天。

有意思的是,另一批美国科学家从水星的运动中,也发现了太阳的振荡现象。1982 年,美国高空观测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收集了从 18 世纪以来的、长达 265 年的水星绕太阳运动的资料,以及好几十组日食发生时间的数据。综合分析的结论是:太阳直径又胀又落,像是个一忽儿充满气,一忽儿又放掉了点气的大皮球,这种被他们称为“太阳颤抖”的振荡现象的周期,被定为 76 年,最大的变化率可以达到 0.8 角秒。

近些年来,有人从 44520 个太阳黑子数的分析中,得出其峰值有 12.07 天的周期。也有人从太阳自转速度随纬度高低而不同的所谓“较差自转”中,导出 16.7 天的周期。此外,还有人认为存在着好几个 7~50 分钟的周期;160~

370  分钟周期范围内,也还存在着太阳整体振荡,等等。

日食记载也为此提供了新论据。一些科学家详细研究了 8 次日全食的资

料,其中最早的一次是 1715 年 5 月 3 日在英国可见的日全食,最晚的一次发生在 1984 年 5 月 31 日。分析得出:269 年间,太阳直径有类似脉搏跳动那样的振动现象,周期不详,但总的说来变化不算大,只有 1.24 角秒,大致是太阳角直径的 1/1600。

研究和探测太阳内部结构是天文学家们长期的重要课题,也是很难顺利展开的课题。已经建立起来的理论和假说,有的未能通过实践的检验,有的显露出很大的缺陷,这类事情常有发生。正当科学家们一筹莫展、陷入重重困难的时候,日震被发现了,他们怎能不喜上眉梢呢!

在不算长的几十年时期内,日震学已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太阳的内部结构,各层次的温度、压力、密度、化学组成、自转和运动情况等等,无不通过太阳振动的研究而获得了大量前所未知的信息。说实在的,这些信息对于建立和完善已有理论,譬如黑子是怎么产生的、黑子周期的本质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科学家们相信,日震与地震的某些性质应该或可能有相似之处,运用我们已掌握的对地震波的研究成果,再经过相当时间的观测和探索,我们一定会越来越深入地认识我们的这个太阳,再扩大一步来说,乃至其他恒星。

我们也不必讳言,到目前为止,太阳整体振荡为我们解决的问题只是初步的,还远没有它提出的问题那么多。太阳整体振荡是怎么产生的?从各种不同角度导出的种种周期与整体振荡是什么关系?各种周期之间又是什么关系?这些都还是未知数。如果把太阳振荡比作是一条走向探知太阳内部的康庄大道的话,那么,我们才刚踏上征程,大量的开拓工作还在后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太阳的热能从哪来的?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的能量来自核聚变,四个氢原子聚变成一个氦原子,这是最高效的核聚变,有千分之七的质量损失。聚变产生的能量是化学物质燃烧能量的数千万倍。

太阳能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又无污染,是最理想的能源。太阳每时每刻都在向地球传送着光和热,有了太阳光,地球上的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据计算,整个世界的绿色植物每天可以产生约4亿吨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与此同时,还能向空气中释放出近5亿吨的氧,为人和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氧气。

在化石燃料日趋减少的情况下,太阳能已成为人类使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得到发展。那么太阳的热能从哪来的呢?

太阳的能量来自核聚变,四个氢原子聚变成一个氦原子,这是最高效的核聚变,有千分之七的质量损失。聚变产生的能量是化学物质燃烧能量的数千万倍。1KG的氢原子聚变成为0.993KG的氦原子,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4千吨石油和6千吨煤。核聚变需要一千万度以上的高温才能发生,太阳中心温度可达1500万摄氏度,压力相当于3000亿个大气压,在巨大的压力下,太阳每秒钟使用6亿吨的氢原子参与聚变,其中有400万吨的物质转化为能量,随时都在进行着四个氢核聚变成一个氦核的热核反应。太阳至产生以来,只损失了万分之一的物质,能量都是在它七十万公里深处的核心产生,要通过一千万年才上升到表面。

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等离子体与磁场交织着的一个理想球体。太阳的核心区域虽然很小,半径只是太阳半径的1/4,但却是产生核聚变反应之处,是太阳的能源所在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天空出现两个太阳的幻日现象是怎么形成的?

全文共 1171 字

+ 加入清单

天空的云层中飘浮着一些六角形柱状的冰晶体。由于重力的作用,这些冰晶体有时会整齐地在空中垂直排列。当太阳光线照在这些整齐排列的六角形冰柱上时会发生规律的折射,其中一部分太阳光被折射到太阳的侧面。人眼仍然以直接沿刚刚进入瞳孔的光线方向来判断这些折射光发散顶点的位置,看起来该点存在另一个太阳。

传说中曾有后羿射日,十个太阳齐上天空的现象仅仅是个传说,是不可能出现的。可是,天上同时出现两个太阳的奇观却可能出现,例如,2007年11月14日下午3时许,哈尔滨的天空中就同时出现了两个太阳。其原理是什么呢?

我们把出现两个太阳的景象称作“幻日”。“幻日”其实是大气的一种光学现象。在天空的半透明薄云中,飘浮着一些六角形柱状的冰晶体。由于重力的作用,这些冰晶体有时会整齐地在空中垂直排列。当太阳光线照在这些整齐排列的六角形冰柱上时,就会发生非常规律的折射。其中有一部分太阳光被折射到太阳的侧面。人的眼睛看到这些被折射到太阳侧面的光线,仍然以直接沿刚刚进入瞳孔的光线方向来判断这些折射光发散顶点的位置,所以认为在该点存在另外一个太阳。其实这只是太阳的虚像。随着太阳越升越高,通过冰晶柱的光线也会越来越远离地平线,偏折的角度也会越来越大,因此会看到太阳两侧的幻日远离中心的太阳,但与太阳却始终保持相同的高度。还有一个奇观,那就是幻日靠近太阳的一侧是红色的,远离太阳的一侧却是蓝紫色的,这一奇观是由太阳光在冰晶体中的色散造成的。

幻日是极为罕见的景象,这是因为幻日的出现必须有特殊的气候条件。

首先,要有云,而且云层的位置要高,云中要有大量的水气,温度要低(零下30℃以下)才能形成冰晶;其次,云层要薄,透光率要好,这样太阳光才能被折射出来;第三,太阳与冰晶及观察者之间的角度要正好,这点很重要,也很苛刻,因为稍微偏一点都看不到。因此,能够看到“幻日”这种大气光学现象,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幻日”现象出现的时间一般是早晨5时30分至6时之间,或者上午9时左右,傍晚也会出现。但正午一般不会出现,因为正午太阳是直射,不满足折射的条件。而且中午的太阳光线非常强烈,即便出现幻日现象,肉眼也观测不到。

其实,很多地方都出现过幻日现象,出现幻日的大小、明暗和多少,和高空小冰柱的分布情况有关。幻日现象持续的时间一般都很短,长则几十分钟,短则几分钟。这是因为空中的云移动得比较快,云一走,下一块云的组成不一样,幻日也就消失了,因此我们也就看不到幻日了。

除地球之外,在太阳系其他星球上也会出现幻日现象。在火星上,冰晶柱有的是由小水滴凝结而成,有的是由固态二氧化碳,即干冰构成。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这些本身由气体构成的星球上,冰晶柱是由甲烷、氨气及其他气体结晶构成的,它们也会折射太阳光,形成幻日现象,有时甚至比地球上的更为壮观,在太阳的两侧会形成四个,甚至更多个幻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太阳辐射与地震有关吗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称太阳辐射,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阳辐射所传递的能量,称太阳辐射能。那么,太阳辐射与地震有关吗?

一些科学家较为肯定的表态称,太阳活动产生的射电辐射流等因素,可诱发地球内部的能量变化,可能引起局部的微震,当地球内部能量和其他条件都具备时,就会引发大地震。而且高能粒子流、太阳风以及宇宙射线都会直接或间接诱导地球磁场的变化,激发某些地层活动的机制。

目前,在对来自英、美地质调查局、NASA以及NOAA的统计数据进行研究之后,科学家们发现了越来越多有关太阳活动诱发地球地震的证据。有观点认为,截至目前的数据资料显示,有些大地震发生的非常突然,设置在地面的地震监测仪在灾害爆发前都未收集到任何“前兆”信息,而这部分地震很可能就是由太阳活动所引发的。

研究人员表示,太阳活动所带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可引起地磁偶极子受到干扰,影响地球的自转速度并改变地球热力循环平衡,由太阳活动引发的电磁作用可以导致地球岩石圈出现分子级的变化,比如分子键断裂等,这些微观领域发生变化产生的最直观反应就是形成地震。

今天小编对太阳辐射与地震的关系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哪些等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什么是太阳星座?太阳星座有什么特点?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星座指在你出生的那一刻,太阳落入黄道十二宫的位置,由于太阳是太阳系的灵魂,因此,太阳星座对每个人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按照每人出生月日,区分为十二个星座,其所代表的是外在的性格及本身的素质。在星座占卜中,它是命盘中影响最大的一颗星,影响人的人生观及性格。

太阳是其他的行星和万物赖以生存的能源,在星相学中,太阳所落的星座也像灿烂的太阳一样代表着我们闪亮发光的性格源泉,它是我们性格的中心,而上升星座和其他星相所处的座却可能并不为我们所意识到。

太阳主要影响人的意志力表现,而意志力与行为是息息相关,而行为同时也与自制力有关,自制力是需要学习的。太阳星座也影响了人类在人生不同阶段的表现,以及成长的模式,更与创造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太阳星座也可以看出此人的野心及企图心、健康、外貌、体态、忠诚度、荣誉、虚荣心、自私、高傲、憎恨、专制、热情、领导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小太阳电暖器使用注意什么 小太阳电暖器使用注意事项

全文共 1070 字

+ 加入清单

在寒冷的冬季使用取暖设备众多,小太阳电暖器是比较受欢迎的,因为小太阳电暖器的特点加热快、无噪音、温度高、价格低廉,而且也比较灵活,但是在使用小太阳电暖器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下面我们就请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小太阳电暖器 注意事项及特点。

使用小太阳电暖器注意事项

一、使用小太阳电暖器注意事项

仔细阅读说明书:小家电的说明书,特别是小太阳电 取暖器 的说明书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上不但有对产品性能的介绍,更重要的是说明书上有关于本款产品的使用须知和安全使用的注意事项,所以建议每一位用户在使用前认真阅读说明书,不要认为产品简单或自己会使用,就忽略说明书。

1、认真检查

使用前认真检查小太阳电取暖器的插头、电线和电线与机体的连接处,看是否有漏电线或连接不牢固的地方,如果有以上情况,建议用户先不要使用,因为只要里面有电线露出就会有漏电的饿危险,所以应及时与商家联系更换货物。

2、注意开关的使用

一些质量比较好的产品在开关处都会有绝缘的保护胶盖,以防有漏电的危险,在连接上电源后,建议先开最小档,因为这个时候机体刚刚预热,如果一下子开到档,对机体有损伤,而且过强的电流冲击,也可能造成危险。要注意的是在不使用时,一定要关闭开关,先关闭机体上的功率开关,再拔掉电源,这样减少危险。

使用小太阳电暖器

3、电源

小太阳电取暖器的电源必须使用合格的、带地线的三孔插座,否则会有漏电的危险。小太阳电取暖器功率较大,不宜与大功率的电器以及电焊机、冲击钻等同时使用,注意电线不要贴近机体顶部,以免机体过热将电线烫坏,发生危险。

4、不能随意覆盖物品

小太阳电取暖器在工作时,机体顶部温度比较高,上面不能覆盖物品。特别是衣服或棉被之类,一旦覆盖物品,小太阳电取暖器机体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会造成烧机和发生火灾的危险。

二、小太阳电暖器的特点

1、加热快,节省空间。即开即热,大多数小太阳电暖器的体积都与一台电风扇相当。

2、无噪音,不耗氧。采用红外线加热,不使用电机设备,基本没有噪音产生(带有转向功能的会有轻微声音)。另外,通过电能加热也不会消耗室内氧气。

3、价格低廉。目前市场上的小太阳电暖器价格一般都在200元以下,功能较为简单的小功率产品甚至只有几十元。

4、温度高,易烫伤。小太阳电暖器遭到诟病最多的地方就是其高温易烫伤的问题,建议选择有防护罩、有防倾倒设计的小太阳电暖器。

5、有较强的可见光。小太阳电暖器采用类似于火焰的红外辐射来传递热量,因此会有较强的可见光。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也有一些新产品采用了全新热转换材料,可以将可见光亮度降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小太阳电暖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邻近太阳的恒星

全文共 173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已具备了利用赫罗图进行工作的所有先决条件。首先从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开始。这里所指的恒星是距离我们不超过 70 光年的恒星。这个距离的确是很近的,因为在我们银河系中距离最远的恒星的光大约要走 70000 年才能到达天文学家的望远镜中。现在我们所接收到的来自宇宙最远的星系的光和射电波都是在几十亿年以前,当宇宙还很年轻时发出来的。所以我们所讨论的恒星是距我们最近的恒星。然而它们又比太阳远得多,光从太阳到地球大约只需 8 分钟。而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是南天的半人马座比邻星,光从那里发射到我们这里就需要 4.5 年。

离我们最近的恒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可以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它们的距离(见附录 B),然后再根据它们在天空中的亮度计算出它们的光度。当然;这里所指的是目视光度,是用带有可见光波段滤光片的光度计测量出来的。为了得到表面温度还需要用蓝光滤光片去测量恒星的亮度。根据在蓝光波段和在可见光波段(更靠近红端)测得的恒星的亮度可以知道恒星的颜色,从而得到恒星的表面温度。当确定了恒星的表面温度和目视光度以后,就可以在赫罗图中标出一个点。图 2-2 是邻近太阳的恒星的赫罗图。由图可以看出,图中的点不是均匀分布的。大多数恒星的点都落在由左上方往右下方,即由光度大的蓝星向光度小的红星走的一条带内,有一些恒星是在右上方的红巨星区域内,在左下方有三颗白矮星。

有 90%的恒星位于这条带内,所以天文学家把这条带称为主序。和图

① 为了说明恒星的光度和目视光度的区别并非很小,可以举出一颗有 10 个太阳质量的恒星,例如角宿一。

它的总辐射比太阳的总辐射大 1 万倍,然而它在可见光范围内的辐射只比太阳大 1000 倍。

2-1 相比较可以看出,太阳、天狼星以及角宿一都在主序上,但御夫座ζ双星中的冷星——参宿四和天狼星的伴星不在主序上。天体物理学家把落在赫罗图中主序上的恒星称为主序星,它们是太阳附近的所谓正常恒星,而巨星和白矮星则不属于这类星。

主序星具有一系列重要的并和它们的质量有关的性质。人们只测出少数恒星的质量。因为只有当一颗伴星在恒星的重力场中运动时,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确定它的质量。我们曾经提到通过行星的运动可以确定太阳的质量。根据天狼星伴星的运动使我们得知,天狼 A 的质量为 2.3 个太阳质量,其伴星大约为一个太阳质量。用这样的方法人们已经确定了一些恒星的质量(附录 C 给出了这个方法的基本原理)。质量最大的恒星为 30-50 个太阳质量,而质量最小的恒星只有太阳质量的十分之几。

对于能够借助伴星测量出质量的主序星,可以获得以下一些令人吃惊的结果:一定质量的恒星只能位于主序的一定位置上(图 2-3)。质量小的主序星位于主序的下端,而质量大的则位于主序的上端。沿着主序由下往上质量慢慢地增大。同时由于在赫罗图中光度也是由下往上增大,由此可知,光度越大的恒星,其质量也越大。如果我们知道两颗主序星谁的光度更大,则同时也就推知谁有较大的质量。还可以更进一步讲:对于主序星可以根据它的光度直接确定它的质量。图 2-4 给出主序星的光度随质量变化的关系。天文学家把这个规律称为质光关系。特别是我们很熟悉的主序星如:太阳、天狼 A 和角宿一都满足这个关系,而白矮星、天狼 B 因为它们不是主序星就不满足这个关系。

这样,当我们把能够观测到的邻近太阳的恒星列序时,就发现两个规律:一是在赫罗图中有一条主序存在;二是主序星满足质光关系。

那么它们和恒星的演化规律有什么关系?果蝇的印象问题又再次在这里浮现。我们看到了不同性质的恒星,就好像果蝇看到了不同性质的人一样。我们在主序上找到了某些外部特性的规律,但我们不知道应该怎样去解释它们。我们的情况也和果蝇很相似。果蝇可以将人按耳朵的大小进行排列,但却不知道随时间的流逝人的变化规律是什么样的。

我们已经知道人的变化情况,就可以给果蝇一个暗示。我们可以这样告诉它,人类间存在相同年龄的人群组成的年级。果蝇知道以后就能立即确定,人的性别和肤色不是演化效应,不同性别和不同肤色的人不是处于不同年龄级别的人。但是果蝇会感觉到,人体的大小和年龄是有关的。天文学家很幸运,他们发现了天空中恒星的“年级”,也就是发现了年龄相同的恒星集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