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滑冰鞋怎么穿的精品20篇

花样滑冰FigureSkating是冰上运动项目之一。运动员通过冰刀在冰面上划出图形,并表演跳跃、旋转等高难度动作。花样滑冰的裁判会按照动作的质量与艺术性表现进行综合评分,最高为6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滑冰鞋怎么穿的,喜欢可以分享一下哟!

浏览

7366

文章

388

如何自学滑冰

全文共 1206 字

+ 加入清单

滑冰运动毕竟有别于大众化项目,不仅对装备的要求较高,场地的局限性也是问题之一,滑冰运动对动作的规范性要求较为严苛,不正规的动作不仅影响美观程度,更会造成孩子腿型的改变,滑冰运动有哪些常用技巧呢?初学者学溜冰,一定不要太紧张,放轻松,越紧张肢体就越僵硬,很难溜起来。热身运动别忘做。准备活动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升高肌肉的温度,畅通血液循环,增加关节及韧带的柔韧性和活动范围,做了准备活动后再溜冰,一般不易摔倒;先从速度滑冰学起,要学会速度滑冰,必须掌握速滑运动的三项基本技术,即直道滑行、弯道滑行和起跑技术,下面来了解一下如何自学滑冰有哪些吗?

一、V型走步

1.先以V型站姿站好。

(两脚张开成V字型与肩同宽约45度,当我们采取这个方式站立时轮子并不会滑动,这是直排轮中基本的站姿。)

2.身体微向左倾,重心慢慢转移至左脚。

3.身体稍向前倾,右脚向前抬起。

4.右脚放下踏稳,重心转至右脚。

依此要诀,左右脚交互向前抬起平稳放下,藉此熟悉重心转移的感觉。

二、跌倒起立

1.前溜时如果停不下来,不要慌,双手先伸到胸前。

2.膝盖下蹲。

3.先下膝盖着地。(这时的护膝就非常有用。)

4.手指头确实张开,平贴在地.由于着地后身体仍会向前冲,记得双手在胸前准备好。

5.待俯冲的力量被抵消掉后,双手将身体撑起。

6.右脚蹲起,成单脚跪姿,双手平压在右脚膝盖上。

7.双手用力下压将身体撑起。

8.以V型站姿站好。

三、前溜

前进时脚呈外八字,右脚前进时,右脚稍稍压外刃(刃是站立方式),左脚则稍稍压内刃,右脚用力滑出去,左脚用力推,重心稍微移往右前方,然后就让右脚滑行一阵子,再换左脚〈此时重心要拉回来,推出去左脚要并拢回来,再将重心放到左脚上,如此继续动作就可以啦!〉重心是很重要的。溜冰要不停转换重心喔~只是两只脚在那边猛推.怎么会快呢?不只要换重心,重心压低有助于溜冰的稳定性喔~溜冰当然啰~除了以上几点外,脚收回来也很重要,也可以增加速度(因为可增加推刃距离),要讲求”飘逸〃也要收屁屁,不要驼背,不然真的颇难看.

四、转弯

以左转为例:行进时,左脚前右脚后,而手平举上半身(从腰部以上)面向圆心,还有要压刃喔~~~重心在左脚并压外刃,右脚可以自然的推刃.这样子就可以画出优美的弧线了!

五.T煞

前溜时两脚不动保持滑行时脚是一前一后.然后把较后面的那一脚轻轻的抬离地面,之后将抬起来那脚的脚掌转90度,然后轻轻的将抬起来的那脚往地上放....让轮子和地板接触慢慢的煞车就可以啦。(此时重心要放在前脚,膝盖微微弯曲)

六、前溜转后溜

当我们前溜要转后溜时可轻跳.转180度来完成或者是用较简单的方式:开始时脚为一前一后〈本人习惯右脚在前〉,接着把两脚的脚跟轻轻抬离地面一点点.以脚尖为轴,顺势将身体转180度或者是先以右脚为重心.将左脚转180度〈形成小蟹步〉再将右脚转180度就可以啦!在转向时,双脚尽量不要开太大,要保持平行,这样动作才会快。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儿童几岁开始滑冰好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是一个人学习滑冰的话,那么最好沿着溜冰场的墙边慢慢溜,一般墙边都会有扶手的,可以慢慢以外八字溜,这也是学得比较快的一种方式,不过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那滑冰运动有哪些常用技巧呢?初学者学溜冰,一定不要太紧张,放轻松,越紧张肢体就越僵硬,很难溜起来。热身运动别忘做。准备活动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升高肌肉的温度,畅通血液循环,增加关节及韧带的柔韧性和活动范围,做了准备活动后再溜冰,一般不易摔倒;先从速度滑冰学起,要学会速度滑冰,必须掌握速滑运动的三项基本技术,即直道滑行、弯道滑行和起跑技术,大家知道儿童几岁开始滑冰好吗?

儿童七岁左右学滑冰是比较好的,不需要有什么基础。现在的孩子不像以前的孩子玩的空间比较大,那时候大院的孩子,一起玩儿,父母也放心。现在的孩子都是在家里多,活动空间小,大多身体都不协调,所以从小学习滑冰,是有好处的。

三、四岁的孩子大多还离不开妈妈,他单独在冰场学习会焦虑会哭,强迫他学,会对这个项目失去兴趣。五、六岁大一点了,他的逻辑思维发展起来了,有学习的能力了,教练教他什么动作、要领,他能听得懂。再者,和其他同龄的孩子一起,觉得是跟大家一起玩儿,有意思。

过早的危害:

1.腿部易导致变形:由于滑冰需要将双腿向外侧撇,7岁以下的孩子骨骼尚未发育成熟,容易导致X形腿。

2.容易受伤:玩滑冰时腰部、膝盖、脚踝需要用力支撑身体,一旦用力不当,这些部位非常容易受伤。因此,一般情况下,12岁以下儿童慎玩滑冰,要有专业人士指导,且不适宜长时间玩滑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有什么不同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场地不同

速度滑冰的比赛是在周长400米的跑道上进行,跑道由两条直线和两条180度的弧线连接而成,道宽5米,分为外道和内道。外跑道的外圈半径为25米,而内跑道的内圈半径为25米。

短道速滑比赛场地面积为30米X60米,跑道每圈周长111.12米,直道长28.85米,宽不小于7米,弯道半径8米。

2

冰刀不同

速度滑冰冰刀刀体一般很长,刀刃窄且平,蹬冰面积大,摩擦阻力小,鞋腰矮以便于降低身体重心,减少空气阻力。

短道速滑冰刀的刀身一般较短、较高,刀刃底部有弧度,与冰面接触面积很小,便于在弯道时滑弧线前进。

3

比赛形式

速度滑冰选手被分成两人一组,道次安排和出发顺序由抽签决定。同组的两位选手在发令枪响后,绕着冰道逆时针滑行,率先达到终点的获胜。

短道速滑预赛一般由4名运动员在一条起跑线上同时起跑出发,一般获得前2名的选手进入下一轮比赛,而之后的比赛站位则由上一场比赛的成绩决定,排名第一则站一道,以此类推。需要经过预赛,次赛,半决赛,决赛;最后,决赛第一名获得冠军。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在湖面上滑冰安全吗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天气寒冷,公园沉绿湖里的湖水大都结了薄冰。于是,这个天然形成的“滑冰场”引来了众多游人的目光。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纷纷走到冰上玩耍,一派热闹的景象,那么在湖面上滑冰安全吗?

湖面上滑冰是不安全的,要留心冰面异常情况,如冰面出现裂缝或者渗水,则千万不要上冰。如遇冰面破裂,落入水中,首先要保持镇定,大声呼救,争取他人相救,双臂向前伸张,增加全身接触冰面的面积,一点一点爬行,使身体逐渐远离冰窟。

由于气温波动大,许多冰面都比较薄,尽量不要到无人管理的冰面滑“野冰”。现在正值寒假,家长要看管好孩子,不要让孩子独自到水边和冰面玩耍,要到正规滑冰场玩耍。

在外出游玩时,也要留心冰面异常情况,如冰面出现裂缝或者渗水,则千万不要上冰。如遇冰面破裂,落入水中,首先要保持镇定,大声呼救,争取他人相救,双臂向前伸张,增加全身接触冰面的面积,一点一点爬行,使身体逐渐远离冰窟。离开冰窟口,千万不要立即站立,要卧在冰面上,用滚动式爬行的方式到岸边再上岸,以防冰面再次破裂。

要选择离岸近,冰冻结实、无裂缝的冰面。滑冰时若掉进了冰窟里,千万不要惊慌,寻找能撑得住体重的结实的冰面,双手伏在冰面上,两脚打水,同时用手肘慢慢爬上冰面;记住不要立即站立,以免冰面再度断裂,应该趴在冰面上,向岸边移动或滚动。若发现有人掉进冰窟里,可用长绳子系在树上,将绳子的另一头递给落水者或把树枝递给落水者,慢慢把遇险者拉上岸。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滑冰时摔到尾骨有危险吗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大大小小的滚轴冰场、真冰场也开了不少家,你去过了吗?夏天的时候,你可以去滑滑旱冰,冬天的时候,又是滑真冰的好时候,滑冰对于协调能力的锻炼是很有帮助的,那滑冰运动常见伤病有哪些呢?由于溜滑动作不合理碰撞摔跤常发生,从事溜冰运动的损伤中,其中下肢受伤者占比较多,上肢主要是腕关节受伤是第二位,头面部及胸腹部受伤的分例三、四位;另外,如溜冰滑前没有做好热身运动,猛然的剧烈运动或不规范动作,极易造成软组织损伤,如肌腱拉伤、韧带扭伤等。轻者会自愈,严重者就需要找医生诊疗,大家知道滑冰时摔到尾骨危险吗?

一般来说滑冰时摔到尾骨是没有危险的,便是严重的可能会出现骨折或者错位的情况,这时就要及时就医了。

如果尾骨骨折或向里错位,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卧床休息配合外用药物、坐位时使用气垫圈等。如果尾骨处于长期疼痛状态,有的医生甚至会建议通过手术把尾骨切除掉。但实际上,这种传统的治疗方不但不能起到最佳治疗效果,还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卧床休息或者外用活血化瘀消肿的药物虽然能缓解症状,但并不能改变尾骨内卷错位或骨折的现实,久而久之还会引发盆底肌松弛的症状,出现漏尿、阳痿、盆腔器官下垂、痔疮或阴道松弛等。如果尾骨的疼痛太剧烈,局部浸润阻滞、尾神经阻滞或低位骶管阻滞(仅涉及S5脊神经和尾神经)是有效的。局部麻醉药阻滞可反复应用多次。如果局部麻醉药阻滞能够完全缓解疼痛但维持时间较短,则可采用乙醇或冷冻探头实施局部毁损性阻滞。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滑冰有哪些技术要领

全文共 1231 字

+ 加入清单

滑冰时不要做危险和妨碍他人滑行的动作,如非技术性的乱蹦乱跳;不要做三人以上的拉手滑行,以免造成多人跌倒摔伤;口袋内和腰间不要放置指甲剪、小刀等尖锐物品和易碎玻璃小瓶等,以防摔倒扎伤,那滑冰运动有哪些常用技巧呢?初学者学溜冰,一定不要太紧张,放轻松,越紧张肢体就越僵硬,很难溜起来。热身运动别忘做。准备活动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升高肌肉的温度,畅通血液循环,增加关节及韧带的柔韧性和活动范围,做了准备活动后再溜冰,一般不易摔倒;先从速度滑冰学起,要学会速度滑冰,必须掌握速滑运动的三项基本技术,即直道滑行、弯道滑行和起跑技术,下面来了解一下滑冰有哪些技术要领吗?

1、直道滑行

直道滑行姿势是速滑的基本技术。合理的滑行姿势应是﹕上体放松前倾,自然团身与冰面平行或略高于臂部,腿部深屈,膝关节成90°~110°角,踝关节成50°~70°角,两臂放松置于背后,头微抬起,滑行姿势根据个人形态素质特点﹑滑行距离﹑冰场条件﹑天气情况等而有所不同。直道滑行,关键在于要能掌握适宜的蹬冰时间。冰刀切入冰面,获得牢固支点,同时即应开始蹬冰,最大用力蹬冰,应在两腿交接体重的刹那间完成。为了利用体重蹬冰,倾倒时体重应牢牢压在支撑腿上,不要过早交接体重。收腿动作要利用蹬冰后的弹力立即放松后腿,积极靠拢支撑腿,不要有停顿和后引的动作。下刀动作应注意膝关节领先,与前进方向一致,向前提拉要快,着冰后动作要轻巧。

2、弯道滑行

基本姿势与直道滑行大致相同,但由于向心力作用,弯道与直道动作又有很大区别。弯道滑行时,身体始终向左倾倒,用左脚外刃﹑右脚内刃蹬冰。弯道滑行中的惯性滑行阶段很短,右脚尤为短暂,在短距离滑行中几乎不存在惯性滑行阶段。其主要动作要求是﹕进弯道时右脚最后1步要进入直道和弯道交接处,深入程度以天气﹑冰质﹑风向﹑项目等情况而定。左腿紧贴右脚下刀,指向切线方向,着冰时脚尖开始逐渐顺送,用外刃紧紧咬住冰面,左肩与新的切线方向一致,不要扭腰摆臀。收腿动作在蹬冰后即放松,积极向支撑腿方向提拉,膝关节领先,以利形成前弓角度。在浮腿收回过程中促进身体向左倾倒,两腿成边收边蹬形式。蹬冰方向,两脚要有“侧送蹬”感觉,上体纵轴与浮脚着冰方向一致。

3、起跑技术

主要有两种﹕一是正面前脚点冰起跑法,二是侧面起跑法。优秀运动员多采用第1种方法。其主要动作是由静止状态,运用合理技术,迅速转入快速滑行的技术动作。起跑技术对提高短中距离项目成绩尤为重要。前脚点冰起跑技术要领是,前脚刀尖为支点,后脚全内刃着冰,两刀距离略比肩宽,面向前方。蹲屈姿势略高于其他起跑姿势,重心在两脚之间或稍前。起动时,大腿高抬,上体前倾,冰刀着冰时要紧紧切住冰面,头几步不要滑动。

4、摆臂动作

主要是用于短中距离滑行,可起到协调﹑加大蹬冰力量的作用。现在,在长距离滑行中采用单臂摆动的人越来越多,摆臂用力程度较小,摆动方向要与滑行方向一致。短中距离无论采用双摆臂或单摆臂,都要用力,特别要注意向侧前摆动的速度和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冬天滑冰有哪些好处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初学滑冰就是从小朋友没有接触过滑冰,到他在冰上滑的很流畅了,前滑、后滑、包括停冰,在冰场上躲人,家长可以很放心的等候在外面,孩子在冰上自己玩,初级学完之后可以达到这样的程度效果,滑冰运动有哪些常用技巧呢?初学者学溜冰,一定不要太紧张,放轻松,越紧张肢体就越僵硬,很难溜起来。热身运动别忘做。准备活动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升高肌肉的温度,畅通血液循环,增加关节及韧带的柔韧性和活动范围,做了准备活动后再溜冰,一般不易摔倒;先从速度滑冰学起,要学会速度滑冰,必须掌握速滑运动的三项基本技术,即直道滑行、弯道滑行和起跑技术,那么冬天滑冰有哪些好处呢?

1、增强力量。

花样滑冰中的蹬冰、燕式平衡对经常开车的人来说,也是锻炼下肢力量的极好方式;跳跃和旋转是对全身控制能力的考验和提高。

2、柔韧和弹跳能力。

跳跃、旋转、步法和自由滑组合对身体的柔韧性和弹跳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3、心血管功能。

科学研究,静坐时下肢肌肉的毛细血管有5%开放,而在奔驰如飞的速度滑冰时,肌肉的毛细血管有90%~98%开放。因此,经常滑冰的人,两腿及腰部肌肉会得到充足的营养。青少年练习滑冰,还可以使下肢骨骼的骨骺得到刺激,促进下肢骨骼生长。

4、控制体重。

花样滑冰属于标准的一项有氧运动,即运动后消耗掉的是脂肪,而不是水或糖;体重略显胖的人锻炼,还有很好的减肥效果。

5、平衡能力。

花样滑冰中的燕式平衡和各种旋转动作对各年龄段的人的平衡感是良好的训练,对正处于青少年发育期的孩子尤其受益匪浅;滑冰也有助于孩子的小脑发育,穿上冰刀在冰面上尽情奔驰,不仅放松心情,更获得融入自然的乐趣。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冬天滑冰有哪些好处内容,既然滑冰有这么多的好处,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的冰雪运动安全小知识,敬请继续关注本网的其他栏目内容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滑冰为什么要带护膝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经常滑冰的人,两腿及腰部肌肉会得到充足的营养。青少年练习滑冰,还可以使下肢骨骼的骨骺得到刺激,促进下肢骨骼生长,那常见的滑冰运动装备有哪些呢?在溜冰前,要先要戴好护具,包括头盔、护膝、护肘和手套等,护具不仅能保护滑冰者,最重要的是,他能让自己感觉到安全,从而更能放开手脚,不怕跌倒,勇敢学习。告诫滑冰者滑行时要俯身、弯腿,重心向前,就是滑倒了,也要往前摔,这样就摔不着尾骨,让滑冰者学会自我保护,下面具体的了解一下滑冰为什么要带护膝吗?

护膝的作用有三点,一是制动,二是保温,三是保健。保温就不多说了,膝盖部分是非护膝常容易受凉的,很多膝关节的病都与膝盖受凉有关,尤其是在山上,山风又非常冷非常硬,往往腿部肌肉由于一直在运动会感觉到很热,而膝盖则由于没有肌肉运动,所以并不热,当人们感觉腿部散热很舒服的时候,其实膝盖是在受凉,这时,如果是戴着护膝的话,护膝的保温作用就能体现了。

主要说说护膝的制动作用。膝关节是上下腿骨交汇的地方,中间有半月板,前面有髌骨,髌骨是由两条肌肉拉伸,悬浮在腿骨交汇处之前,非常容易滑动,在正常的生活中,由于不受外力影响,也没有剧烈运动,所以髌骨在膝盖部位能正常的小范围活动。由于登山运动给膝盖施加了过多的压力,再加上登山中的剧烈运动,很容易使髌骨被牵移离开原有部位,从而引发膝关节部位的疾病。而带上护膝则能将髌骨固定在相对稳定的位置上,以保证其不轻易受伤害。以上说的是在膝关节没有受伤时护膝的轻度制动作用,在膝关节受伤之后,使用重度制动的护膝可以减少膝盖的弯曲,从大腿到小腿维持在一条直线上,减少膝关节的弯曲,从而保护膝关节不再加重病情。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滑冰为什么要带护膝内容,主要就是为保暖及保护膝关节不受伤害的,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的冰雪运动安全小知识,请继续浏览本网其他栏目内容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滑冰时溺水了怎么办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滑冰中的蹬冰、燕式平衡对经常开车的人来说,是锻炼下肢力量的极好方式,跳跃和旋转是对全身控制能力的考验和提高。青少年练习滑冰,还可以使下肢骨骼的骨骺得到刺激,促进下肢骨骼生长,滑冰运动有哪些常用技巧呢?初学者学溜冰,一定不要太紧张,放轻松,越紧张肢体就越僵硬,很难溜起来。热身运动别忘做。准备活动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升高肌肉的温度,畅通血液循环,增加关节及韧带的柔韧性和活动范围,做了准备活动后再溜冰,一般不易摔倒;先从速度滑冰学起,要学会速度滑冰,必须掌握速滑运动的三项基本技术,即直道滑行、弯道滑行和起跑技术,那么滑冰时溺水了怎么办呢?

首先要保持冷静,就算周围没有人来救援,也要尽力踩水,使头露出水面,然后伸出双手按住冰面。这样,人就可以爬上冰面了。万一滑到冰层下面,也不要紧张,可先利用水面与冰层之间的空气进行呼吸,然后寻找并游向出口处。

其次,看到附近有人,应大声呼救,同时迅速采取自救措施,冬季身上衣服比较厚,初入水时衣服尚未被湿透,浮力很大,这是自救的最有利时机。

再次注意动作要小,以减小身体对冰面的冲击造成二次冰破,然后用胳膊支撑自身重量,身体倾斜,将一条腿抬上冰面,然后爬行或滚动到岸边。

如果需要下河救援,救援者首先要做好自我防护,趴在冰面,匍匐着接近落水者,这样可以加大冰面受力面积,尽量避免冰面破裂。

年龄较小的同学发现有人遇险,不可贸然去救,应高声呼喊成年人救助。在紧急的情况下,救人的正确方法是将木棍、绳索等伸给落水者,自己应趴在冰面上进行营救,要防止营救他人时冰面破裂致使自己落水。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滑冰时溺水了怎么办内容,一旦在滑冰中出现溺水的情况要及时自救和呼救,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的冰雪运动安全小知识,敬请继续关注本网的其他栏目内容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北海公园滑冰好玩吗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北海公园每年都推出了室外冰雪活动,园内冰层厚度已达15厘米,经过有关部门验收合格,一般于1月分正式向游客开放了南门的莲花湖冰场区域,项目包括有传统的冰车、冰上碰碰车、冰上自行车及滑冰等娱乐项目,位于团城北侧的陆上冰滑梯也已经正式开放,那么北海公园滑冰好玩吗?

答案是肯定的,在北海南门的莲花湖冰场区域发现,虽然冰场周围的一面面龙旗随着寒风飘扬,但游人们的兴致不减,很多家长还是选择了传统的冰车,他们带着孩子坐在冰车上,一边划小冰车,一边回味自己童年快乐的时光。

北海公园冰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区,城内景山西侧,在故宫的西北面,与中海、南海合称三海,北海公园冰场完成建设,冰层达到15厘米厚即可开滑;为了及时救助受伤人员,滑雪场内设有一个医务室,内有一张病床、备有酒精等消毒药水,未设有大型的医疗器材。医务室内有一名护士值班。

为了方便游客游玩,公园在南岸码头、东岸码头设立4000平方米的冰车场和东岸区域2000平方米的冰上自行车通道。公园投入单双人冰车200辆,冰上自行车40部。无论是花甲老人、热恋情人还是活泼可爱的小朋友都可以在北海公园尽情驰骋。休闲之时,可与亲朋好友一同欣赏白塔,游冬景,滑冰车,远离都市的喧嚣,在这里找到无尽的欢乐和刺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宝宝学滑冰好吗

全文共 821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滑冰器材的不断改良,滑冰技术也不断成熟,冰场也由室外改到了室内,各种比赛项目的规则也不断完善,现代滑冰运动得以普及,那参加滑冰运动时该注意什么呢?要选择安全的场地,在自然结冰的湖泊、江河、水塘滑冰,应选择冰冻结实,没有冰窟窿和裂纹、裂缝的冰面,要尽量在距离岸边较近的地方。初冬和初春时节,冰面尚未冻实或已经开始融化,千万不要去滑冰,以免冰面断裂而发生事故;摔倒后要立刻跪在冰面上,并慢慢起来,如果不能及时爬起要有同伴的保护,无人陪同时要自己监视周围人的动向,防止他人撞击造成意外伤害,那么宝宝学滑冰好吗?

宝宝学滑冰当然好的,对于孩子而言,即是一项体力、耐力、平衡感和力量的综合性训练,也是一种无以伦比的快乐,可以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运动带来的自信与畅快,这是冬日暖阳的户外和小伙伴一起滑冰,体味那种贴地飞行的颤栗和快感,以及摔打的疼痛和历练,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很宝贵的童年记忆。

不过提醒家长,滑冰不适合太小的宝宝,最好从4、5岁开始,作为一项考验宝宝平衡力、受挫折能力、耐力和速度的运动,滑冰很能全方位地训练宝宝的多项技能,尤其是5-6岁的孩子,这个阶段孩子的骨骼、肌肉、韧带发育得已经不错,而他的运动能力、反应能力也开始增强,这个时候很适合开始学习滑冰的技巧。初学滑冰,孩子难免害怕,这时候需要孩子们鼓起勇气,尽量掌握平衡,摔倒了也要自己再爬起来。当孩子能够成功掌握平衡后,滑冰所带来的自信和快乐也是不可替代的。

滑冰是一项有危险性的运动,所以在开始之前,先要让孩佩戴好护具,头盔、护膝、护肘和手套都很必要。护具不仅能保护宝宝,最重要的是,佩戴之后,“全副武装”的宝宝自己也会感觉到安全,从而更能放开手脚地去勇敢学习。

宝宝初学滑冰时,应该让孩子自己动手穿鞋,前两三个扣眼的鞋带可系得稍微松一点儿,但是后面的鞋带一定要系紧,这样脚腕子在鞋里不晃动,这样才好向两侧倾斜使劲蹬冰。而且要切记,初学宝宝要穿长袖衣裤,戴上手套,这样避免摔倒时会擦伤皮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滑冰后吃什么可以补充能量

全文共 646 字

+ 加入清单

滑冰运动之后一小时内进食大量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对于刺激肌肉合成是有帮助的。但大部分为控制体重而运动的人不需要合成大肌肉块,所以不必马上进食,还是休息一会儿再吃的好,大家知道滑冰后吃什么可以补充能量呢?

滑冰运动过后,减肥者很容易会产生饥饿的感觉,此时要注意不宜马上吃东西,至少要等运动完一个小时以后才吃东西,才不会让在身体快速流动的血液冲到肠胃道中,阻碍吸收或造成不适症状,而身体也不会因此快速吸收吃进去的养分。

在滑冰运动以后的一个小时以内可以适量地饮用一些开水,补充因为运动而过度流失的水分,也能减少饥饿感。待运动过后1小时以上,如仍觉得肚子饿时,再少量食用全谷类食物,可有效帮助身体燃烧脂肪,让你的瘦身效果更加显著。如果想要提高细胞的新陈代谢率,建议可以补充含有胶原蛋白的食物,如鲜奶、鸡蛋、鱼皮等。

滑冰运动后最佳食物组合:

1、全麦吐司、一到两个荷包蛋

2、粗粮搭配炒鸡肉及蔬菜(尝试灯笼椒、西葫芦及胡萝卜)

3、全谷麦片或燕麦片,配以脱脂牛奶及水果(如香蕉)

4、当然,正确的食物搭配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保持运动时摄入足够的水分。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而应该随时补充水分。俱乐部的健身教练一般都要求客户在运动前两小时,至少饮水450毫升,运动过程中,每隔15-20分钟饮水175到350毫升。

如果不是要参加健美比赛,大可不必每天吃七八个鸡蛋白,也不必服用蛋白粉来增加蛋白质供应。实际上过多的蛋白质对肾脏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甚至是有害的。正常饮食的蛋白质供应量就足够了,但不建议只吃蔬菜水果和粗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花样滑冰硬性要求有什么

全文共 2638 字

+ 加入清单

花样滑冰(FigureSkating)是冰上运动项目之一。运动员通过冰刀在冰面上划出图形,并表演跳跃、旋转等高难度动作。花样滑冰的裁判会按照动作的质量与艺术性表现进行综合评分,最高为6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花样滑冰硬性要求有什么,喜欢可以分享一下哟!

花样滑冰评分原则

计算的基本原则:

1、每个动作都有一个基础分值,该分值在分值表中标注。

2、每个裁判员给每个动作按7个等级定值执行分,每个等级有相应的加或减分值,这也在分值表中标注。

3、裁判组的执行分是通过计算9个计分裁判的执行分的修正平均值来确定。

4、修正平均值的计算方法;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并计算出剩余7个裁判的平均分数。

5、这个平均分数即一个单个动作的最后执行分。裁判组的执行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

6、把这个动作的平均执行分与其基础分相加即这个动作的总得分(技术分)。

7、联合跳跃应作为一个动作单位来评分。两个跳跃基础分加上其中最难的跳跃的执行分为该动作单位的最后得分。

8、连续跳跃应作为一个动作单位来评分。两个最难跳跃的基础分相加,乘以0.8的系数,之后加上最难的跳跃的执行分。

9、把裁判组给所有动作的分数加在一起。

10、规定数量之外的任何额外动作将不计人运动员成绩中。一个动作只有在进行第一次试做时(或在规定数量之内的试做)才可被计入成绩之内。

11、创新性动作或衔接可给予特别的2分奖励。一套节目中只可有一次这样的奖励。

12、奖励分数(如有)将与所有动作的裁判组评分之和相加而得出总的技术分。

13、单人滑自由滑中节目后半段时间内完成的所有跳跃的基础分将乘以1.1的系数以便反映节目中难度动作的均衡分配。

14、每位裁判还为节目内容进行评分,分值在0.25至10分之间,每次增加值为0.25分。

15、裁判组给每项节目内容的分数通过计算9个计分裁判的修正平均分得出。修正平均分按以上第4条中规定的方法计算。

16、之后每一项节目内容的裁判组分数乘以以下系数(青少年和成年相同)。男单:短节目:1.0;自由滑:2.0。女单:短节目:0.8;自由滑:1.6。双人:短节目:0.8;自由滑:1.6。乘以系数后的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并且相加之和为节目内容分。

17、每—次对下列规定的违反都要按以下方式扣分。时间违规:每短于或超过5秒要扣1.0分。音乐违规:使用声乐要扣1.0分。跌倒:每一跌倒扣1.0分。如果跌倒导致节目中断超过10秒,应额外再扣分:l1~20秒扣1.0分,21~30秒扣2.0分,依此类推,对本条的解释—跌到的定义:运动员失去控制导致两脚冰刀离开冰面,运动员身体着冰(即使是短暂的)。

18、如果裁判组内裁判人数少于9人,那么应随机选出5名作为计分裁判。

比赛每一部分的结果决定:

1、每一部分比赛(短节目和自由滑)的每一名参赛者的节目总分是通过把总技术分和节目内容分相加并减去任何节目扣分计算出来的。

2、节目总分最高的运动员排在第一名,分数仅次于他的运动员排在第二名,依次类推。

3、如果两名或更多的选手成绩相同,那么在短节目中总技术分高的排名在前;在自由滑中节目内容分高的排名在前;如果总技术分.节目内容分也相同,那么参赛选手成绩并列。

综合成绩和总成绩的确定:

1、短节目总分和自由滑总分相加即一名运动员比赛中的最后得分,最后得分最高的运动员获得第一名。

2、在有资格赛自由滑的国际滑冰联盟锦赛中,该自由滑的节目总分将乘上一个相应的系数0.25,再加入总成绩之内(在短节目和决赛自由滑比完之后)。

3、如果在任何阶段出现并列,那么在最后结束的节目中分数最高的排在第一位。

4、如果在这段(最后结束的节目)仍出现并列,上一个滑完的节目中的名次将用来确定最后名次。如没有上一个节目﹐那么相关运动员成绩并列。

花样滑冰代表人物

关颖珊,1980年7月7日出生于美国加州,从小就在父亲的精心培养下苦练花样滑冰。5岁开始滑冰,7岁夺得自己第一个花样滑冰冠军头衔。美国首位赢得四项世界冠军的花样滑冰女选手,也是首位成功卫冕冠军头衔的人。1996年美国花样滑冰锦标赛冠军;1996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冠军;1997年日本公开赛冠军;1997年加拿大花样滑冰锦标赛冠军;1998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冠军。

伊滕绿,出生于1969年,日本女子花样滑冰运动员。是自有花样滑冰世界锦标赛以来的100年历史中第一个由亚洲人取得的世界冠军,从而结束了只由西方选手统治花样滑冰运动的历史。1978年获世界少年花样滑冰锦标赛女子自由滑第一名;1983年—1985年连获全日本女子单人滑冠军;1984年11月获东京NHK杯女子单人滑冠军;1989年获世界女子单人滑冠军。

罗德尼娜,出生于1949年,前苏联女子花样滑冰运动员。在世界、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和冬季奥运会上多次获冠军。1972年(与乌兰诺夫合作)、1976年、1980年(与扎伊采夫合作)3次获奥运会花样滑冰金牌。1969年至1972年(与乌兰诺夫合作)和1973年至1978年(与扎采夫合作)10次获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冠军。为此,她成为第一位获得国际滑联“法瓦特杯”的花样滑冰选手。

花样滑冰硬性要求有什么?

场地

花样滑冰比赛是在长60米、宽30米的长方形冰场上进行,非国际滑联举办的比赛其场地最小不得小于56米×26米,冰的厚度不少于3-5厘米。冰面要平滑并保持无线痕;大型竞赛应准备两个同样大小的场地,以便安排训练,其中一个可安排图形比赛,其他项目可在另一场地进行;规定图形竞赛,应有适当图形。

冰鞋和冰刀

花样滑冰的冰刀与普通冰刀最显著的不同在于前端有着“刀齿”。刀齿主要用在跳跃中,不应用在滑行和旋转中。冰刀以螺丝固定在冰鞋的鞋底。高水平的花样滑冰选手通常都会定制冰鞋和冰刀。冰上舞蹈的冰刀后部比其他项目的要短1英寸,这是为了满足舞蹈对双人近距合作和精细步法的要求。选手穿着冰鞋在冰场外行走时,要在冰刀外套上硬塑料的保护套,这是为了避免冰刀被地面磨钝或沾上灰尘杂质。选手不穿冰鞋时,则用软套保护冰刀,它可以吸收残留的融水,防止冰刀生锈。

服装

花样滑冰选手练习时通常穿紧身柔软的长裤,弹性较大、质地柔软的氨纶等多种面会以此来覆盖冰鞋。不得穿上下分开的服装,裙子前后长度要掩盖臀部;男选手则必须穿长裤,不能穿紧身裤。如今服装已成为选手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选择、搭配和设计与音乐特点和舞蹈风格息息相关,从而大大提高了选手的表演效果。

音乐

花样滑冰比赛节目使用的音乐风格迥异。冰上舞蹈节目采用的音乐可以包含人声,但单人滑及双人比赛的节目不能使用带有人声的音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学滑冰如何选用冰刀?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初学滑冰的人都不知道应该怎么选择冰刀,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操作方法

1

对于选择什么冰刀这个问题,主要就看你要玩什么方式,如果追求速度的话就要速滑刀,如果是比较追求炫技的话就是花刀了。

2

速滑刀来说,由于速滑刀基本都是矮低帮鞋子的,所以说如果要选择速滑刀的话就需要脚踝的力量比较强一些,不然支撑部下来。

3

球刀是能够保证灵活技巧以及速度的,球刀和花刀是一样的,鞋子都是高帮的,对于初学者来说就比较适合,因为要求掌控力没那么高。

4

当然,在选择冰刀的时候也要注意了,一些场地是对冰刀有限制的,有的冰场就不允许球刀以及速滑刀进入的,如果常去同一家冰场的话就要考虑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花样滑冰的冰面有多厚

全文共 1106 字

+ 加入清单

玻璃纤维的冰鞋相对较软,硬度较差,对踝关节的支撑和保护不够,而且长时间使用后,形态容易改变且不能恢复,但是这种材质的最大优势是价格便宜,适合想尝试速度滑冰这项运动又不想有过大的经济投入的爱好者,或是偶尔锻炼的爱好者,那常见的滑冰运动装备有哪些呢?在溜冰前,要先要戴好护具,包括头盔、护膝、护肘和手套等,护具不仅能保护滑冰者,最重要的是,他能让自己感觉到安全,从而更能放开手脚,不怕跌倒,勇敢学习。告诫滑冰者滑行时要俯身、弯腿,重心向前,就是滑倒了,也要往前摔,这样就摔不着尾骨,让滑冰者学会自我保护,下面来了解一下花样滑冰的冰面有多厚?

室内冰场的冰是由水冻结形成的!当然其中还添加了一些化学物质。室内冰场的冰,是用液态氨制冷系统制速冷形成的。

先往池子里注水,向铺设好的管到中注入液氨,因为只需要大约1~2英寸(2.5~5cm)厚度的冰面即可,制冷形成冰面时间就很短。再用专门的机器清理冰面就可以了。

然后在水里加含氮物质以及其他化学物质,以提升水的凝固点,这样可以使之在略高于普通水凝固点(0摄氏度)的情况下不会融化。

一方面可以使冰上活动的人不会太冷,另一方面减少制冷系统消耗的能量。但这么做会造成冰面硬度降低,所以在使用时冰面温度大约在-2~-5度

花样滑冰(FigureSkating)是冬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运动员穿着脚底装有冰刀的冰鞋、靠自身力量在冰上滑行,表演预先以技术动作为基础编排的节目,由裁判组评估打分、排出名次。

花样滑冰比赛按选手水平高低与参赛范围,分为不同的级别(从初学者到奥运会)与不同的规模(从地区赛、全国赛到国际赛)。成立于1892年的世界性滑冰运动管理机构国际滑冰联盟(InternationalSkatingUnion,简称国际滑联或ISU),负责为国际比赛制订规则、进行评判。

国际滑联认可的国际大赛包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WinterOlympics)、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WorldFigureSkatingChampionships)、世界青少年花样滑冰锦标赛(WorldJuniorFigureSkatingChampionships)、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EuropeanFigureSkatingChampionships)、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FourContinenetsFigureSkatingChampionships)、以及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大奖赛(ISUGrandPrixofFigureSkating)。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花样滑冰的冰面有多厚内容,一般是2—5厘米左右,另外本网冰雪运动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滑冰装备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花样滑冰的冰刀是什么材质的

全文共 705 字

+ 加入清单

滑冰时大多人滑冰时脚会流汗,这个汗是个麻烦。汗水会沾在冰鞋内里。汗酸会腐蚀冰鞋内里的真皮;汗湿会滋生一种臭臭的微生物次培养菌,加速皮革的膨胀和缩小,从而导致皮革破裂,一定要做好冰鞋的保养工作,那常见的滑冰运动装备有哪些呢?在溜冰前,要先要戴好护具,包括头盔、护膝、护肘和手套等,护具不仅能保护滑冰者,最重要的是,他能让自己感觉到安全,从而更能放开手脚,不怕跌倒,勇敢学习。告诫滑冰者滑行时要俯身、弯腿,重心向前,就是滑倒了,也要往前摔,这样就摔不着尾骨,让滑冰者学会自我保护,大家知道花样滑冰的冰刀是什么材质的吗?

冰刀是装在冰鞋底下的钢制刀状物,有球刀,跑刀和花样刀三种。花样滑冰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是与冰刀的逐步改进紧密相关的。目前发现距现在年代年代最久远的冰刀是用兽骨制成的。13世纪中叶,镶嵌在木板上的铁制冰刀在荷兰出现。大约经过3个世纪的演变,到了1572年,苏格兰人发明了全部用铁制的冰刀,此举不仅使速度滑冰运动得到了飞跃式发展,同时也为现代花样滑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到了16世纪,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得影响下,滑冰作为一种户外活动在荷兰再度兴起。1742年,第一个滑冰俱乐部在英国爱丁堡诞生。

从19世纪中叶开始,花样滑冰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美国费城得布什内尔于1850年制造出了世界第一副钢制冰刀,从而取代了苏格兰人制造得铁制冰刀,极大地促进了花样滑冰运动的发展。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在欧美各地先后成立了滑冰俱乐部,花样滑冰比赛相继举行。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花样滑冰的冰刀是什么材质的内容,都是用钢制作的,否则是用不住的,本网冰雪运动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滑冰装备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为什么滑冰时应该穿厚一点的袜子?有什么讲究?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因为在滑冰对脚踝和脚部力量要求较高,并且会让脚步负荷较大,两只脚控制全身的力量来滑的,如果穿的袜子很薄脚容易受伤。所以在滑冰时要穿上厚厚的袜子,来保护脚踝并且腿部摩擦较大更好发力。

溜冰时有以下注意事项和技巧:初学者学溜冰,一定不要太紧张,放轻松,越紧张肢体就越僵硬,很难溜起来。

溜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脚要分开溜,以一个外八字的形式和溜冰鞋的前轮溜出去。

初学者溜冰的时候很怕摔了是因为感觉平衡感不太好,所以可以利用你的双手摆动,来维持你的平衡感。

初学者最好不要独自一个人去溜冰场,最好带小伙伴一起,而且是会溜冰的小伙伴一起手拉手学习,这样学起来比较快哦。但要注意的一件事就是如果你要摔倒了,要赶紧撒开伙伴的手,才能预防连着伙伴一起摔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滑冰时腿撇了一下需要去医院吗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滑冰时切记一旦身体失去平衡要跌倒时,立即弯曲身体,降低重心;下跌时,收拢四肢,减轻摔伤。同时,避免直臂单手撑地,容易损伤手腕。摔倒后立刻跪在冰面上,并慢慢起来,如果不能及时爬起要有同伴的保护,无人陪同时要自己监视周围人的动向,防止他人撞击造成意外伤害,那滑冰运动常见伤病有哪些呢?由于溜滑动作不合理碰撞摔跤常发生,从事溜冰运动的损伤中,其中下肢受伤者占比较多,上肢主要是腕关节受伤是第二位,头面部及胸腹部受伤的分例三、四位;另外,如溜冰滑前没有做好热身运动,猛然的剧烈运动或不规范动作,极易造成软组织损伤,如肌腱拉伤、韧带扭伤等。轻者会自愈,严重者就需要找医生诊疗,大家知道滑冰时腿撇了一下需要去医院吗?

滑冰时腿撇了一下一般不严重的话是不需要去医院的,但是撇了一下出现腿部或者哪个部位疼痛的话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的。

滑冰时防止摔倒的方法:

1、滑冰穿的衣服应以保暖利索为主,尽量选择专业的滑冰服,便于活动。最好能戴上护膝、护肘、护腕等防护用具,孩子可以再多加一个头盔,避免摔倒受伤。

2、滑冰前先做一些热身的动作,准备活动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升高肌肉的温度,畅通血液循环,增加关节及韧带的柔韧性和活动范围。做了准备活动后再滑冰,可减轻摔倒的概率。

3、上冰后,保持正确的站姿。站立时两脚略分开约与肩同宽,两脚尖稍向外转形成小八字,两腿稍弯曲,上体稍前倾,目视前方。身体重心通过两脚平稳地压到刀刃上,踝关节不应内或外倒。

4、滑冰时要俯身、弯腿,重心向前。当身体倾倒有要跌倒的感觉时,体重控制在“蹬冰”腿上,当蹬地腿接近蹬直时,浮腿才能落在身体总中心之下而着地。一定不要侧跨,否则就形成反支撑,这是最严重的错误动作。同时,脚蹬地和上体移动要同时完成,这是滑冰中最核心的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为什么花样滑冰有表演赛呢

全文共 3517 字

+ 加入清单

花样滑冰是冰上运动项目之一。运动员通过冰刀在冰面上划出图形,并表演跳跃、旋转等高难度动作。花样滑冰的裁判会按照动作的质量与艺术性表现进行综合评分,最高为6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为什么花样滑冰有表演赛呢,喜欢可以分享一下哟!

花样滑冰项目起源

花样滑冰(figure skating)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后相继在德国、美国、加拿大等欧美国家迅速开展。1772年英国皇家炮兵中尉约翰逊(RobertJohnson)撰写的《论滑冰》在伦敦出版,这是世界上出版的第一部涉及到花样滑冰的书籍。

1863年美国芭蕾舞表演艺术家海因斯(JacksonHaines)将滑冰运动与舞蹈艺术融为一体,在欧洲巡回表演,丰富了花样滑冰的内容和形式。1868年美国的丹尼尔·梅伊(DanielMey)和乔治·梅伊(George Mey)首次表演双人滑,这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花样滑冰表演。

1872年奥地利首次举办花样滑冰比赛。1896年在俄国彼得堡举行首次世界男子单人花样滑冰锦标赛,1906年在瑞士达沃斯举行首届世界女子单人花样滑冰锦标赛,1952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第一次世界冰上舞蹈锦标赛。

花样滑冰比赛规则

竞赛要求

冬奥会和世界锦标赛参赛名额由上一年度世界锦标赛的成绩根据国际滑联的相关规定进行计算确定,但每个国家和地区每项最多可参加3人(对)。所有项目必须分别进行。男、女单人和双人各包括有短节目,自由滑和表演自由滑3项内容,冬奥会和世界锦标赛只规定有短节目和自由滑。每项内容各进行1天,短节目在先。

短节目由规定的3种不同跳跃、3种不同旋转和2种不同步法共8个动作和连接步组成。运动员自选音乐,根据要求编排一套不超过2分40秒的节目。评分包括规定动作分和表演分。裁判员依据动作质量,难度和完成情况先评出规定动作分,然后根据内容编排的均衡性和音乐的一致性、速度、姿势以及音乐特点表达等再出示第二个分——表演分。

自由滑是由跳跃、旋转、步法和各种姿势组成。运动员自选音乐,根据规则编排一套均衡内容的节目。自由滑比赛的时间男子单人和双人为4分30秒,女子单人4分钟。自由滑评分包括技术水平分和表演分。

表演自由滑是由规定数量的跳跃﹑旋转和步法组成。节目主要突出音乐的表达和艺术表演。其评分包括滑行技术分和表演分。比赛时间为3分30秒至4分30秒。

冰上舞蹈比赛由规定舞、创编舞、自由舞和表演舞4项内容组成。冬奥会和世界锦标赛只进行3项,分别在3天进行。第1天为规定舞,第2天创编舞。规定舞是根据规定的音乐、图案、步法和重复次数进行比赛。规定舞共有22种,每次比赛滑其中的2种。冰上舞蹈的评分包括技术分和节奏/表演分。

创编舞根据规定的节奏性和速度,运动员自选音乐,在规定的2分钟时间内完成一套自编的舞蹈。创编舞评两个分——编排分和表演分。自由舞由运动员自选音乐,由各种步法、托举、小跳、姿势、握法的变换等组成一套4分钟的节目。自由舞的评分包括技术水平分和艺术印象分。[6]

裁判要求

花样滑冰比赛裁判分为5人裁判制、7人裁判制和9人裁判制(冬奥会和世界锦标赛规定为9人裁判制),在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3人裁判制。 [6]

竞赛程序

单人滑和冰上舞蹈:单人滑、男、女必须分别进行比赛,规定图形(规定舞)必须首先滑行。短节目(创编舞)必须在规定图形之后,自由滑行之前滑行,但不得在同一天,自由滑(自由舞)必须最后滑行。

双人滑:短节目必须在自由滑行之前滑行,但不得在同一天进行。

花样滑冰规定图形和准备活动:在比赛之前﹐抽签决定规定图形的比赛组别及第一个图形的起滑脚。抽签结果由裁判长宣布。所有的图形必须以右脚(甲)或左脚(乙)滑行,当第一个图形滑行结束,其后图形滑行脚应交替进行。选定的规定图形必须按图号的顺序进行,结环形除外,它必须最后一个滑。准备活动应在比赛前15分钟开始,规定图形的准备活动期间,在冰面上的练习人数不得超过5人,结环形则可允许8人。在准备活动期间,不准将标记或划圆器放在冰面上。在比赛期间,最多可允许7名运动员(结环形12名)在1/3的冰面上练习,在前一个图形评分期间,运动员可选择地点准备滑下一个图形,但必须在界墙旁等待。

花样滑冰规定图形中的比赛顺序:第一号起滑的运动员首先滑第一个图形,其次其他运动员按其出场顺序滑行。规定图形比赛时,可按运动员人数分为几个组进行,第一个图形按其抽签顺序由第一组首先滑行,其次第二组。第二个图形由第二组首先滑行,其次第三组,以此类推。若运动员的数目,最后不能使各组人数平均时,最后的组可多—名。

花样滑冰比赛时间:

1、单人滑:成年组:男子4分半钟,女子4分钟;少年甲组:男子4分钟,女子3分半钟;少年乙组:男子3分半钟,女子3分钟;少年丙组:男子3分钟,女子3分钟。

2、双人滑:成年组:4分半钟;少年组:4分钟。

3、冰上舞蹈:成年组:4分钟;少年组:3分半钟。

花样滑冰评分标准:节目完成后裁判给节目内容进行评分,分数从0.25分到10分,每次增加值为0.25分。裁判员所给的分数同以下节目内容的等级相对应:

评分原则

计算的基本原则:

1、每个动作都有一个基础分值,该分值在分值表中标注。

2、每个裁判员给每个动作按7个等级定值执行分,每个等级有相应的加或减分值,这也在分值表中标注。

3、裁判组的执行分是通过计算9个计分裁判的执行分的修正平均值来确定。

4、修正平均值的计算方法;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并计算出剩余7个裁判的平均分数。

5、这个平均分数即一个单个动作的最后执行分。裁判组的执行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

6、把这个动作的平均执行分与其基础分相加即这个动作的总得分(技术分)。

7、联合跳跃应作为一个动作单位来评分。两个跳跃基础分加上其中最难的跳跃的执行分为该动作单位的最后得分。

8、连续跳跃应作为一个动作单位来评分。两个最难跳跃的基础分相加,乘以0.8的系数,之后加上最难的跳跃的执行分。

9、把裁判组给所有动作的分数加在一起。

10、规定数量之外的任何额外动作将不计人运动员成绩中。一个动作只有在进行第一次试做时(或在规定数量之内的试做)才可被计入成绩之内。

11、创新性动作或衔接可给予特别的2分奖励。一套节目中只可有一次这样的奖励。

12、奖励分数(如有)将与所有动作的裁判组评分之和相加而得出总的技术分。

13、单人滑自由滑中节目后半段时间内完成的所有跳跃的基础分将乘以1.1的系数以便反映节目中难度动作的均衡分配。

14、每位裁判还为节目内容进行评分,分值在0.25至10分之间,每次增加值为0.25分。

15、裁判组给每项节目内容的分数通过计算9个计分裁判的修正平均分得出。修正平均分按以上第4条中规定的方法计算。

16、之后每一项节目内容的裁判组分数乘以以下系数(青少年和成年相同)。男单:短节目:1.0;自由滑:2.0。女单:短节目:0.8;自由滑:1.6。双人:短节目:0.8;自由滑:1.6。乘以系数后的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并且相加之和为节目内容分。

17、每—次对下列规定的违反都要按以下方式扣分。时间违规:每短于或超过5秒要扣1.0分。音乐违规:使用声乐要扣1.0分。跌倒:每一跌倒扣1.0分。如果跌倒导致节目中断超过10秒,应额外再扣分:1~20秒扣1.0分,21~30秒扣2.0分,依此类推,对本条的解释—跌到的定义:运动员失去控制导致两脚冰刀离开冰面,运动员身体着冰(即使是短暂的)。

18、如果裁判组内裁判人数少于9人,那么应随机选出5名作为计分裁判。

比赛每一部分的结果决定:

1、每一部分比赛(短节目和自由滑)的每一名参赛者的节目总分是通过把总技术分和节目内容分相加并减去任何节目扣分计算出来的。

2、节目总分最高的运动员排在第一名,分数仅次于他的运动员排在第二名,依次类推。

3、如果两名或更多的选手成绩相同,那么在短节目中总技术分高的排名在前;在自由滑中节目内容分高的排名在前;如果总技术分.节目内容分也相同,那么参赛选手成绩并列。

综合成绩和总成绩的确定:

1、短节目总分和自由滑总分相加即一名运动员比赛中的最后得分,最后得分最高的运动员获得第一名。

2、在有资格赛自由滑的国际滑冰联盟锦赛中,该自由滑的节目总分将乘上一个相应的系数0.25,再加入总成绩之内(在短节目和决赛自由滑比完之后)。

3、如果在任何阶段出现并列,那么在最后结束的节目中分数最高的排在第一位。

4、如果在这段(最后结束的节目)仍出现并列,上一个滑完的节目中的名次将用来确定最后名次。如没有上一个节目﹐那么相关运动员成绩并列。

为什么花样滑冰有表演赛呢?

作为冰雪项目中最具表演艺术的项目,花样滑冰在每一届大赛结束后,主办方都会邀请比赛前五名(视具体情况而定)的选手们为大家带来赛后表演,作为回馈现场观众的返场表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冬天适合学滑冰吗

全文共 726 字

+ 加入清单

结冰的季节,天气十分寒冷,滑冰时要戴好帽子、手套,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和身体暴露的部位发生冻伤,那参加滑冰运动时该注意什么呢?要选择安全的场地,在自然结冰的湖泊、江河、水塘滑冰,应选择冰冻结实,没有冰窟窿和裂纹、裂缝的冰面,要尽量在距离岸边较近的地方。初冬和初春时节,冰面尚未冻实或已经开始融化,千万不要去滑冰,以免冰面断裂而发生事故;摔倒后要立刻跪在冰面上,并慢慢起来,如果不能及时爬起要有同伴的保护,无人陪同时要自己监视周围人的动向,防止他人撞击造成意外伤害,那么冬天适合学滑冰吗?

当然了,在冬季为数不多的户外运动项目中,滑冰可谓是冬季时节独具特色的一种运动项目,一般来讲,在冬季滑冰的时候,有许多的事项都是需要大家有所注意的,以免因为运动不当而导致身体受损的状况发生。

初次上冰的小技巧:

1、穿冰鞋:初学滑冰的人穿冰鞋时,前两三个扣眼的鞋带可系得稍微松一点儿,后面的鞋带要系紧,脚腕子在鞋里不晃动,才好向两侧倾斜使劲蹬冰。

2、着装要点:初学滑冰的人应穿长袖衣裤,戴上手套,以免摔倒时擦伤皮肤。儿童可以戴上护膝、护肘、头盔等护具。服装厚度、松紧度以不妨碍运动为宜。

3、正确的站立姿势:两脚略分开约与肩同宽,两脚尖稍向外转形成小“八”字,两腿稍弯曲,上体稍向前倾,目视前方。身体重心要通过两脚平稳地压到刀刃上,踝关节不应向内或向外倒。

4、上冰:上冰后尽量保持身体平衡,始终沿逆时针方向滑行,不要高速滑行,不要追逐打逗,非经同意,不要穿专业跑刀上冰。如果具备条件,可以请教练进行指导。每次练习时,应每隔10至15分钟休息2至3分钟;当身体疲劳时应脱掉冰鞋,放松小腿和脚部肌肉;初次上冰后出现两腿肌肉紧张和酸痛现象,属于正常,几次练习后,这种感觉会自然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滑冰对体重有限制吗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腹部是身体的核心肌肉群,是人体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枢纽部位,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用腹部的力量,腹部是人体非常重要的核心部位,滑冰也不例外。而且滑冰对平衡性、协调性要求很高,有力量的腹部是控制运动的关键,那参加滑冰运动时该注意什么呢?要选择安全的场地,在自然结冰的湖泊、江河、水塘滑冰,应选择冰冻结实,没有冰窟窿和裂纹、裂缝的冰面,要尽量在距离岸边较近的地方。初冬和初春时节,冰面尚未冻实或已经开始融化,千万不要去滑冰,以免冰面断裂而发生事故;摔倒后要立刻跪在冰面上,并慢慢起来,如果不能及时爬起要有同伴的保护,无人陪同时要自己监视周围人的动向,防止他人撞击造成意外伤害,那么滑冰对体重限制吗?

滑冰对运动员的体重没有限制,原则上是任何体重的人都可以。而且滑冰还可以减肥,溜冰可以使腿、手臂乃至全身得到锻炼。

因为滑冰的下半身运动量较大,所以可以减掉大腿、小腿的多余脂肪,使得腿部曲线优美。并且,滑冰能增强平衡感,使身体变得敏捷,进而增强运动能力。滑

冰技巧掌握好了,不仅不会感觉太累,而且会很有趣。用全身感受速度,在广阔的冰场滑冰的时候,一点也不会感到厌倦。另外,滑冰对膝盖的冲击也不会太大,所以很值得肥胖者尝试。

滑冰30分钟燃烧425卡路里,体验滑冰的愉快的同时也在消耗热能。滑冰当之无愧的位于减肥攻略的榜首。这种大量的热能消耗源于大腿和臀部肌肉的反复运动。同时注意力将全部集中在保持身体平衡上。

此外,在减掉脂肪的同时没有让膝盖和其它关节承受太多的负荷。滑冰时保持高速平稳。不要忘记戴上头盔、护腕和护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