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潍坊城隍庙肉火烧经典20篇

潍坊萌族部落是一个游乐园,那么潍坊萌族部落一日游要怎么游玩?请看下文。

浏览

3750

文章

275

城隍爷是什么神?为何中国每个城市都有城隍庙?

全文共 2282 字

+ 加入清单

在希腊的神话当中,女神雅典娜给雅典带了智慧、和平与富裕,成为了雅典城邦的守护神。而在中国也是有着类似的神祗的,百姓为资纪念,每年定期举办祭祀,成为地方民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位大神就是遍及每个城市的城隍神,供奉他的庙宇称为城隍庙。城隍何许人?

“城隍”一词始见于《周易·泰》:“城复于隍,勿用师。”《说文解字》释“隍”曰:“煌,城池也。有水日池,无水日隍。”有关城隍信仰的起源,说法不一。《明史·礼志》指出:“城隍之祀,莫详其始。”《北齐书》最早有了城隍庙的明确记载。天保六年(公元555年),慕容俨驻守郢城(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祷。”

南北朝时,“吴俗畏鬼,每州县必有城隍神。”城隍庙并非吴越独有,《广异记》、《稽神录》、《酉阳杂俎》、《报应录》、《续神仙传》等书中出现的城隍庙,遍及全国州郡。《全唐文》中,张说、张九龄、韩愈、杜牧、李商隐等名家皆撰写过城隍祭文。南宋学者赵与时的《宾退录》中称:城隍“今其祀几遍天下,朝家或赐庙额,或颁封爵。”显然,城隍祭祀在北宋上升为国家祭典之一。

与雅典娜不同,中国的城隍神因地而异,数量也有不同。北宋邕州(今广西南宁)知府苏缄率军守城抗敌,后城破自焚殉国,被邕州人立为城隍神。上海的城隍神原本是西汉名臣霍光;明初是秦景荣为城隍;抗战时期,上海人民又将晚清江南提督陈化成请进了城隍庙,如此一来,上海就有了三位城隍神。守土禳解之神

城隍之所以受到民众的拥戴,是因为他肩负的神职。他最初的使命就是守城安民。上文提到的慕容俨在南梁军队围城之际,顺应士兵心愿,向城隍祷告,“须臾,冲风肤起,惊涛涌激,漂断荻洪”,“如此再三,城人大喜,以为神助”,郢城的水上封锁线随即瓦解。

元朝余阙撰写的《安庆城隍显忠灵佑王碑》详述了城隍显灵的事迹:“至正中,颖、六之盗起,江淮以南郡县陷没者十七、八,及盗之平,所在为墟。舒特与盗竟大小格斗前后百余,民率咨神而后行,卜朝以战则朝而捷,卜夕以战则夕而捷,群盗未尝一日得志而去者。”每逢兵燹变乱,民众在城隍庙祈祷请愿,已成世俗常态。保境安民之神

即使是承平之际,城隍也没闲着。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黄州大旱,刺史杜牧为民请命,两祭城隍,他在《祭城隍神祈雨第二文》中恳求:“今旱已久,恐无秋成,谨具刺史之所为,下人之将绝,再告于神,神其如何。”

清朝时,郴州虎患猖獗,为害一方,“化日光天之下,敢肆爪牙,熙来攘往之市,毁伤肢体”,时人杨撰祭告城隍:“仙旆灵旗,藉神兵暗伸诛讨”。不仅如此,水灾火患、镇疫疗疾之类凶事,民众不约而同地求助于城隍,此类记载,不绝于史。对城隍庙的崇拜,符合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需要。掌管生死之神

时至唐朝,城隍升级为阴间主宰。段全纬的《城隆庙记》中称:“阳之理化任乎人,阴之宰司在乎神。”为城隍业务范围的拓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太上老君说城隍感应消灾集福妙经》记载,城隍手下有十八名判官,分管人生死案、长生注命案、善恶报应案等事务。

《太平广记》里有这样一则故事。唐洪州司马王简易得了重病,梦见鬼使丁郢奉城隍之命,将他索至城隍庙,“城隍神命左右将簿书来,检毕,谓简易日:‘犹合得五年活,且放去。’”《夷坚志》坦言城隍属下有门客、判官和差役等,另负“上天遍命天下城隍社庙各将所部兵马防江”的权力,因此,城隍能够收管人的亡魂,还能缉拿作祟之鬼。城隍庙的具体呈现,体现了人们对自我救赎的普遍诉求。监察官民之神

城隍还掌握着监察官僚、奖善惩恶的职责。宋朝地方官赴任伊始,便要祭拜城隍。《稽神录》中,玉山主薄朱拯“顷补安福令,既至,谒城惶神”。

明朝时,官员谒见城隍,成为约定俗成的官场制度,丘在《大学衍义补》中记述:“(太祖)俾有司到任之初,特与神誓。”朱元璋对此解释:“朕立城煌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可见要求新官向城隍相誓的形式,无形中约束了官员言行,监察在任政绩,达到“稗幽明举不得幸免”的目的。这一制度延续到了清朝,“凡府州县新官到任,必先宿斋城隍庙。”可见其影响力巨大。

明朝初立,朱元境“于临御之初,与天下更始,凡城隍之神皆新其命”,两年后,朝廷下令:都城城隍“统各府州县之神,以监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至此,城隍成为官府和宗族约束庶民、整顿社会秩序的重要帮手。凡忤逆不孝、奸盗作伪、欺压良善等恶行,先由“神必报于城煌,发露其事”,再经官府受理惩办。对于尽孝忠厚的善举,“神必达之城陛,阴加护佑”。在官方的推动下,城隍庙神化功能日益加强,对其普及起到促进作用。祭祀民俗之神

城隍信仰的盛行,民间逐渐形成了祭祀城隍的“赛会”民俗。唐朝出现了大量的赛城隍诗文。宋朝的赛城隍会已蔚然成风。陆游感叹:“祈攘报赛,独城隍而已。”赛会在城隍诞辰举办,“或袭邻郡之称,或承流俗所传,郡异而县不同。”蒲松林在《聊斋志异》中表示:“吴俗最重城隍之神,木肖之,被锦藏机如生,……习以为俗,岁无敢懈。”

商人在赛会中嗅出了商机,自发形成城隍庙会。明清的北京城隍庙会规模甚大。明朝时,当地城隍庙会“陈设甚颗,人生日用所需,精粗毕备,羁旅之客,但持阿堵入市,顷刻富有完美。”清乾隆时期,北京“惟于五月朔至八日设庙,百货充集,拜香络绎。”清末,城隍出巡“沿街空巷,逐队而观,甚至有各种香会随之,谓之献神。”祭祀活动的开展,树立了城隍信仰普世推广的基本价值。

《五礼通考》强调:“功施于民则祀之,能御灾捍患则祀之。”这一说法是为城隍神量身定做的。在世情民意的推进下,他由护佑一方的土地神转变为身兼多职的社会神。随着社会秩序和城隍神的相互关联,城隍庙的遍地开花也就不足为奇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马公城隍庙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马公城隍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马公城隍庙亦可称妈宫城隍庙,是位于台湾澎湖县马公市内的古迹庙宇,供奉城隍爷。它是继文澳城隍庙之后澎湖地区的第二个官设城隍庙,为中华民国内政部设定的三级古迹。

马公城隍庙始建于1777年(清乾隆四十二年),1779年(清康熙四十四年)完工。1885年因中法战争,法军占领澎湖,马公城隍庙被烧毁;1886年由通判程邦基在今马公市重庆里重建,其后在1889年,澎湖厅署迁移至马公,马公城隍庙的官祀地位得以巩固。

初建时的马公城隍庙为三进带左右护龙之建筑。因澎湖地区位处海峡中央,多风害,马公城隍庙亦曾多次修建。今天我们所见的马公城隍庙的风貌基础奠定于1932年,为五开间、两进两廊的合院式建筑,三川殿上有通判程邦基所献立之“悔者迟”、“你来了”的匾额。三川殿后有重檐歇山顶的拜亭,正殿神龛供奉城隍爷,左右分立文武判官。正殿左室供奉注生娘娘,右室供奉临水夫人。东西两侧厢房祀有注录司、阴阳司、褒善司、注寿司、速报司以及罚恶司等。

Magong City God Temple

必去理由:澎湖最主要的城隍庙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为什么说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如潍坊萝卜皮?

全文共 1010 字

+ 加入清单

在民间,很多人都知晓山东的烟台苹果莱阳的梨都比不上潍坊萝卜皮这一说法,但是至于原因不知情。

潍坊萝卜皮为什么好

“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如潍坊萝卜皮”,潍县萝卜又称“青萝卜”,或“高脚青”,既是潍县著名土特产,也是山东省著名萝卜优良品种。

它既可做蔬菜,也可生食。做菜凡炒、拌、炖、腌均可,为当地秋、冬、春三季主要蔬菜之一。当地人喜爱生吃,家中来客常以烟、茶、萝卜招待。经常食用有去痰、清热解毒、健脾理气、助消化等功能。

当地有“吃萝卜喝茶,不用找医生把药拿”之说,潍县萝卜含有大量维生素,确有保健作用。潍县萝卜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经过菜农和科技人员的长期培育,形成了大缨、小缨和二缨3个品系。3个品系的特征基本相似,叶均属花叶型,每叶有裂叶8-10对,叶色深绿。肉质根均呈圆柱形,地上部占全长四分之三,为青绿色,地下部占四分之一,为白色。

大缨萝卜生长势较强,肉质白绿色,质松味淡,辣味轻,宜做熟食和腌渍。小缨萝卜长势较弱,皮色深绿,皮薄质脆,味甜带香、品质佳,宜生食。二缨萝卜特征介于大缨和小缨之间,肉质紧密、翠绿、脆、甜、多汁、生食如水果,故又称水果萝卜。潍县萝卜原多产于潍县城城郊,但以北宫地片所产为最佳,故又称北宫萝卜,北宫地属北关,又称北关萝卜。远销香港地区、东南亚诸国及国内各主要大城市,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潍坊的萝卜皮是什么

民间顺口溜说的潍坊萝卜皮,一般就是指潍坊青萝卜,是潍县著名土特产,也是山东省著名萝卜优良品种。当地人喜爱生吃,家中来客常以烟、茶、萝卜招待。经常食用有去痰、清热解毒、健脾理气、助消化等功能。潍县萝卜含有大量维生素,确有保健作用。肉质紧密、翠绿、脆、甜、多汁、生食如水果,故又称水果萝卜。远销香港地区、东南亚诸国及国内各主要大城市。

正宗潍县萝卜怎么区分

正宗潍县萝卜掰开里面是翠绿到淡绿的颜色变化。而普通萝卜颜色则没有这么鲜亮好看,一般是淡绿到中间发白的颜色。

正宗潍县萝卜长短粗细都是比较合适的尺寸,一般长度在20-30公分之间,粗细适宜。普通萝卜则粗细不一,过粗,形状不规则,比较难看。

正宗潍县萝卜相比其他萝卜则比价甜,辣中带一点甜味。辣味一般是绿皮儿的味道,因为萝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物质,对人体有极大的益处。尝尝就知道啦

正宗的潍县萝卜,炸出的萝卜丸子也是翠绿的,不会像普通的萝卜发灰色的那种颜色的。

潍县萝卜即使在自然干燥后也会保持器翠绿的特色,下图中是潍县萝卜中的萝卜脆。

潍县萝卜相比于其他的萝卜更容易保存,不坏,不会像普通萝卜那样容易糠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卢氏城隍庙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卢氏城隍庙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城隍庙位于卢氏县城中华街北侧。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宣德年间毁于战乱之中。天顺八年(1464)至成化二年(1466)重建。嘉靖二十九年(1550)又遭火灾,至万历九年(1581)修复扩建,即成现有规模。建国后多次拨款整修,庙院面貌一新。现存建筑有正殿五间,座北向南;香祭亭转角楼和乐楼各三间;东西厢房各十间;左右香积厨各两间;门前三间,均系黄龙脊,绿瓦与种种脊兽相映成趣。整个建筑,金碧辉煌,檐牙飞翘,工艺精美,朱门高柱,明丽豁敞,是研究古代建筑艺术的科学依据和模样。

为县文化馆驻地,是全县人民的文化活动和文物收藏中心。

城关镇:一、城关镇基本情况城关镇位于卢氏县城区,地处卢氏盆地中部洛河北岸,东西长3.1公里,南北宽2.7公里,总面积848.54公顷。气候四季分明,春秋较短,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为12℃-13.4℃,年平均降水量为692.9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18小时。全镇共有耕地560亩,林坡1.42平方公里,绿化面积0.487平方公里,人均绿地面积为32.8平方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兴城城隍庙

全文共 196 字

+ 加入清单

兴城城隍庙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辽宁境内保持最为完好、最为古老的明代建筑——兴城古城城隍庙。建筑风格独特的兴城古城城隍庙始建于明代正统七年间,已经有近六百年的历史,明朝嘉靖和清朝康熙、嘉庆、同治和光绪年间都曾经进行过大规模维修,是辽宁如今保持最完整的城隍庙。

保护范围:围墙内及围墙外墙基外,东15米,南10米,西5米,北20米以内。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兴城古城墙以内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普宁城隍庙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普宁城隍庙为普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普宁城隍庙,位于广东省普宁故城洪阳镇东北侧,旧县衙东北约三百米处,与文昌阁毗邻。普宁城隍庙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普宁置县之时,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为古建筑物。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普宁城隍庙是普宁八百余乡共同拥有的,是古普宁县乡民庆贺丰年、祈求太平、联系乡情、结交友谊的民间庙会,是难得的古建筑物,极具文物价值。

普宁城隍庙历经明、清两代数次重建、修建。清康熙三十四年,知县赵勉周重修中堂及门楼廊庑。

康熙四十八年知县安定枚重建后堂,两廊六司房舍,成为三厅二天井宫殿式古式建筑。计东西宽27米,南北深60米,总建筑面积1620平方米。前厅为三山门,门楼左右供奉马官,门内左右为千里眼、顺风耳。中厅正以工代赈供奉伯府大人(俗称城隍公)。后厅分殿,分别供奉城隍夫人、十八罗汉和千手观音。正殿与后厅中间有放生池,放养龟鳖,植水棉树(水杉)。池中间有拱桥,两旁围白石栏干。

该庙在平面布局上,大胆地将池、拱桥等园林建筑融合于庙宇布局之中,建筑结构保留了明代风格和地方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建筑科研价值,1998年10月被列为普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洪阳镇:洪阳镇位于普宁市东北部,面积6 6 . 3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 . 5 万亩,山地面积3 . 2 万亩,辖3 2 个村委会和2 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4.4万人,是著名的果乡、侨乡,有侨胞和港澳台同胞5 万多人。现有镇区建成面积约8 平方公里,人口约3 . 5万人。洪阳交通便捷,省道1 9 3 0 线和占棉线、白马线穿镇而过,镇区距揭普高速公路出口2 。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汀州府城隍庙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州府城隍庙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汀州府城隍庙位于龙岩市长汀县汀州镇兆征路。建于唐大历四年(769)。占地面积5800平方米,砖木结构。由门楼、前殿、正殿、后殿、厢房组成。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单檐歇山顶,穿斗抬梁式木构架。卷棚式前步廊,雕刻精美。2005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汀州镇:长汀县汀州镇位于福建省西部,汀江上游,武夷山脉南端,是县人民政府驻地。辖区划10.6平方公理,设九个居委会,6.26万人.自唐以来就是州、君、路、府的所在地,是客家人祖地。是历史悠久的著名手工业城市,为闽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赞美汀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市之一",1931年中央苏区设"汀州市",有红色小上海之称,一九九二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白肉罩火烧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据传,义春楼的前身是座肉铺,开始经营廉价的猪头肉锅罩火烧,很受穷苦劳动人民的欢迎。冯玉祥幼年时代,家境贫寒,进城时,吃不起大饭馆,总到义春楼吃猪头肉锅罩火烧,对该饭馆产生了好感。冯玉祥当上将军之后,每次回到保定,必到义春楼吃罩火烧,从此,义春楼的罩火烧声誉大振。

选料精细,肉罩选用的新鲜猪肉必须是前夹心或正肋。先将肉打成方块,用冷水浸泡,冲洗数次后,将血水洗出,用刀把猪皮刮净再下锅。先用旺火将水烧开,氽出肉中的污渍,除去浮沫,再放花椒、大料、老葱、老姜、老蒜、丁香、桂皮、白芷、三艾、小茴香和盐,把汤熬成乳白色,再慢慢煮。火烧外脆里嫩,撕开后层层迭迭,把火烧按层撕成云彩片,将煮熟软的肉切成薄片,把大葱切成段,盛在碗内,用开锅头汤将火烧浇数次,必须罩透,略盛少量汤汁。吃的时候在碗内放些白酱油,如配上糖蒜及酱虾油、什锦小菜。肉鲜、汤清、味香、肥而不腻,软而不烂。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呼兰城隍庙

全文共 881 字

+ 加入清单

呼兰城隍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城隍庙旧址位于呼兰区呼兰街道办事处建设社区码头街60号,始建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由呼兰商务会募资,在旧城守尉府址修建。初建为正、后殿两座,东院正房三间。民国以后,地方商绅复又集资重建,扩至三殿,并立重建呼兰城隍庙碑一座,记载建庙经过,残碑至今犹存。现存有三座建筑;前殿、中殿、后殿。前殿,东西长8.43米,南北宽7.2米,建筑面积60.48平方米,高5.9米。面阔3间,进深2间。中殿,东西长9.4米,南北宽7.5米,建筑面积70.5平方米,高6米。面阔3间,进深2间。后殿,东西长8.5米,宽6.7米,建筑面积56.95平方米,高5.8米。面阔3间,进深2间。三座建筑占地面积为187.93平方米。城隍庙三层殿建筑均座落在一个中轴线上,系坐北朝南。其建筑结构为青砖、青瓦、硬山、挑脊、单檐,双排插扉子式椽头,在建筑的南侧正面房檐下,在横梁过木上方的凸出柁头上刻着立雕龙头。现城隍庙占地面积为420.75平方米。它们的建筑初时,在三层殿的东院有配房三间,庙其面积100平方米,画栋雕梁。城隍庙的建筑布局静穆森严,建筑结构严紧朴素。在1947年呼兰县城内进行商业改造时,庙堂停止宗教活动,便为民宅。为保护文物古迹,彰显呼兰古城深厚历史文化,2016年对城隍庙进行修复,2017年9月3日正式开园,现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有大殿三座、配殿四座、八角楼两座、门牌楼一座、长廊二条。现存三座建筑,前殿、中殿、后殿。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七架单檐前后廊硬山式建筑,中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七架单檐前檐廊硬山式建筑,后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六架单檐无廊硬山式建筑。在城隍庙的中轴线上,文昌殿、城隍殿、慈航殿三座大殿依次排列。城隍庙是呼兰区内的古建筑之一,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突出。

呼兰城隍庙是哈尔滨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唯一的城隍古建筑,经过修缮复建,于2017年9月3日正式开门迎客。城隍庙的建筑历史及建筑风格,对研究呼兰历史文化具是有很大价值,同时也对研究哈尔滨市的地方文化和民俗经济等历史有着重要意义。

地址:呼兰区码头路60号

信息来源:呼兰区人民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芒种火烧天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1999 字

+ 加入清单

芒种要除草,也很有必要搞好蕾期管理,防治盲蝽象、棉蚜虫、红蜘蛛等害虫,追施有机肥争取多结桃;整修棉田排水系统,防雨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芒种火烧天是什么意思,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芒种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着升高。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芒种时节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西南地区从6月份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此时,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区冰雹天气开始增多。

芒种后,中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宋人范成大的《芒种后积雨骤冷》诗:“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播秧寒。”绘出了阴雨连绵不止,河满沟平,农夫冒着寒冷身披棉絮播秧忙的画面。

6月份,无论是我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黄淮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但一般不是持续性的高温。 在我国华南的台湾、海南、福建、两广等地,6月的平均气温都在28℃左右。如果是在雷雨之前,空气湿度大,确实是又闷又热。有时需要向公众发布高温预报,提醒人们预防中暑、空调病和急性肠胃炎。

芒种火烧天是什么意思

“芒种火烧天”是一句民间流传已久的民谚,后一句是“夏至雨绵绵”,意即芒种过后就进入了了仲夏,天气开始炎热起来,因此民间有“火烧天”的夸张说法。如果芒种未入梅,天气会持续晴好,迟至夏至节气才入梅,届时将会阴雨绵绵。

芒种节气一般在公历的6月5日前后,前半月天气多晴少雨,有时还伴随初夏高温,形成“火烧天”的天气。后半月多雨,有些年份还有连阴雨,形成“夏至雨连连”,造成气温偏低。

如西安常年6月份降水量是52毫米,而有些年份6月份雨水特别多,如1952年87毫米,1956年184毫米、1990年106毫米、1994年90毫米其中雨量多分布在后半月。

芒种过后,昼长夜短的趋势更加明显,又加上梅雨季节马上要到来,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人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使人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因此中午小憩一下,可助恢复疲劳。夏季天气炎热,人易出汗,为避免中暑,衣衫要勤洗勤换,但是切不可在大量出汗以后就立刻洗澡,这样容易引起感冒。在食物方面,市民仍要以清热去湿为主,冬瓜、绿豆等都是这个时候的佳品。

芒种节气养生保健

饮食宜清淡

饮食调养方面,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告诫人们食勿过咸、过甜。

在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汗易外泄,耗气伤津之时,宜多吃能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老年人因机体功能减退,热天消化液分泌减少,心脑血管不同程度地硬化,饮食宜清补为主,辅以清暑解热护胃益脾和具有降压、降脂功能的食品。

多补水,要午休

我国有些地方的谚语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这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在这个时节的懒散。医生提醒,首先要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夏日昼长夜短,午休可助恢复疲劳,有利于健康。芒种时气候开始炎热,是消耗体力较多的季节,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水。

勤换衣,勤洗澡

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出汗,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阳热”易于发泄。但须注意的一点,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洗浴以药浴最能达到健身防病之目的。

芒种的气候特征

对中国大部分地区来说,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收、种、管交叉,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长江流域“栽秧割麦两头忙”,华北地区“收麦种豆不让晌”,真是“芒种芒种,样样都忙”。

这时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芒种前后若遇连阴雨天气及风、雹等,往往使小麦不能及时收割、脱粒和贮藏而导致麦株倒伏、落粒、穗上发芽霉变及“烂麦场”等,使眼看到手的庄稼毁于一旦。“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的农谚正形象地说明了麦收季节的紧张气氛。

芒种节气的含义

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农民间也称其为“忙着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左河水的《芒种》诗称其气象和农忙的情况为“艳阳辣辣卸衣装,梅雨潇潇涨柳塘。南岭四邻禾壮日,大江两岸麦收忙。”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75°时交芒种节气。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泰州城隍庙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泰州城隍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州城隍庙位于泰州海陵区邑庙街二十二号。

泰州城隍庙又称邑庙,是江苏省境内现存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城隍庙,泰州地区规模最大的道观。

始建于唐代,北宋以来曾经五次翻修。

整座建筑坐北朝南,南北总长124.47米,占地5300多平方米。大门外八字墙分列两侧,前后以子午线为中轴,分山门殿、审事厅、大殿三进。山门殿,审事厅各五间,大殿十间,二十四司三十间和地方庙、三班六房、土地福神祠二十二间,共七十二间房屋。其中山门殿、审事厅、二十四司为明代建筑,大殿为清初建筑。每进连接天井的左右两侧皆建有对称的厢房,从而使每进殿宇都自然形成一组四合院落。

泰州城隍庙建筑风格和体量均与泰州旧州衙相似。第一进山门殿,设有三个方形的山门,山门殿内东西侧各塑一尊马神像,遥对山门,街南立有旗杆和影壁墙。第二进四值功曹殿,殿内供奉四大功曹的神像。功曹殿前左右各有厢房五间,分别为“赞化厅”、“班房”和“土地祠”等。第三进审事厅,厅内置紫檀木公案,厅前甬道上砌有一座砖牌坊,甬道两侧各建有一排约七八间的执事用房。第四进正殿,天井曾建有一座戏楼,与正殿相对;两边各有厢房十五间,为城隍爷下属的为二十四司。正殿为庙内主殿,殿中供奉泰州城隍爷神像,金脸,五绺胡须,神态儒雅。腰系玉带,脚蹬乌靴,头戴钩金彩冠,身着绣花红袍。城隍爷坐像前,置有一张条形大经桌,上设香炉、烛台,殿内东西两边塑有文、武判官像,东南角置钟鼓,殿前廊外月台正中,置放着一座大铜鼎。

2006年泰州城隍庙作为明至清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泰州市海陵区邑庙街22号

类型:古迹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电话:0523-866122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台中市城隍庙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台中城隍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台中市城隍庙位于台中市南区城隍里,邻近忠孝夜市,最早创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是台湾省城(该城后来因省治移至台北,仅为台湾府城)的城隍庙。它最初坐落在台中市东区乐业里(现在的台中糖厂旧址),日治初期庙堂被日军占据作为军营使用,后来又被改建为糖厂,直至1919年,当地人士在东区轻便车站莲雾脚附近搭建临时庙堂,1921年迁建到现址。

台中城隍庙所奉祀的城隍爷是管理原省辖台中市的地方官,由于民间的信仰笃定虔诚,城隍庙至今香火仍非常鼎盛,而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则为城隍爷的祭典日,也是当地宗教盛事,庙方会举行隆重的祝寿祭典。从农历六月初起,庙中便涌入从各地而来的大批香客,除了祭典,也会有-、演戏等民俗活动,因此庙前的戏台也会锣鼓喧天上演酬神的戏码,呈现一番热闹的景象。

Taichung City God Temple

必去理由:台湾最热闹的城隍庙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剁了辣椒手像火烧一样怎么办 剁了辣椒手像火烧一样应该怎么缓解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剁了辣椒之后,可以用涂抹牛奶、酒精、风油精或是肥皂水、热水洗手等方法去除辣味。辣椒中产生辣味的物质是一种统称为辣椒素的辣椒碱。切辣椒的时候,辣椒素沾在皮肤上,会使微血管扩张,导致皮肤发红、发热,同时还会刺激痛觉神经。

1、涂抹牛奶:辣椒素只与脂肪、油类及酒精相结合,日常缓解辣味最好的食物是牛奶,同理用牛奶洗手也可以缓解辣椒水对手的伤害。

2、涂抹酒精:用酒精棉签反复擦拭,可以消除手上的灼痛感。

3、涂抹风油精:虽然短时间内有点辣,但是过会儿就会好的。盐水和淘米水都可以减轻辣椒对皮肤造成的辣椒味和灼痛感。

4、肥皂水:因为辣椒碱可溶于碱性水溶液中,肥皂水可以稀释辣椒的辣味。

5、热水洗手:因为辣椒碱会在高温下产生刺激性蒸发,虽然不如酒精和食醋的效果,但比冷水要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焌米茶、火烧粑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焌米茶、火烧粑是潜江夏天最具特色的风味主食。焌米茶的制作方法是把大米放在锅里用小火炒,一直炒到金黄色为止,然后盛起来,要吃的时候取少量用冷水煮,跟煮粥似的,只是煮焌米茶的水要多放一些,等米煮到开花了就可以吃了。焌米茶一般凉后食用。大米在炒制过程中能量被大量消耗,所以,焌米茶是一种热量极低的食品,既能消暑解渴,又不会增加身体的能量,具有非常好的减肥功效。焌米茶虽然爽口,但对于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来说,却不耐饥,因此产生了焌米茶和火烧粑搭配的吃法。火烧粑的制作方法是把面粉和好发酵,放点糖,然后将发酵好的面团揉成小碗大的坨,表面撒点芝麻,贴在锅里用桔梗作燃料烧烤,十几分钟就熟了。火烧粑外壳焦黄,内瓤雪白有弹性,和焌米茶一起食用,既能消暑又能充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台湾府城隍庙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台湾城隍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台湾府城隍庙是奉祀台湾府城隍威灵公的道教庙宇,位于台南市青年路,属国家二级古迹。它始建于明郑永历二十三年(1669年),当时被称为承天府城隍庙,是台湾最早的官建城隍庙,也是全台最知名的城隍庙。

台湾府城隍庙主祀台湾府城隍威灵公,配祀有城隍夫人、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注生娘娘、天上圣母、福德正神、月下老人、十八罗汉、文武判官、范谢将军、甘柳将军、二十四司、门神等-,门神彩绘是彩绘大师潘丽水的作品。寺庙的正殿挂有大算盘,是善信陈江山于1937年所献的,上框刻“台南府城隍庙”六字,下框刻“丁丑年陈江山奉献”,左右刻联“善恶权由人自作,是非算定法难容”,这些字句,象征城隍爷以算盘计算世人功过,有戒恶扬善的意味。

除此之外,台湾府城隍庙还以“尔来了”的大匾闻名于世,与台南天坛的一字匾、竹溪寺的了然世界匾合称“台南三大名匾”。

Taiwanfu City God Temple

必去理由:台湾最早的官建城隍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城隍庙旅游区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城隍庙旅游区为文化旅游景点。

•参观豫园和老城隍庙,品地道上海小吃,穿梭熙熙攘攘的人群,领略老上海民俗风情。

城隍庙旅游区坐落着豫园和老城隍庙两个主要景点,是初到上海的游客必去之处。在此可以全面领略到上海的民俗风情,品尝地道的上海小吃和本帮菜。而每到夜晚,仿古建筑群上缤纷的景观灯也使这里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城隍庙旅游区位于市中心黄浦区东部的老城区,是集景点观光、购物、餐饮于一体的大片区域。除了豫园和老城隍庙这两个最主要的收费景点,还有九曲桥和湖心亭等开放性的小景点。这里的南翔小笼包不可错过,也可以坐在绿波廊餐厅内,边品尝上海本帮菜边欣赏楼下来来往往的人群。

城隍庙旅游区是个常年人头攒动的地方,因为这里还是个著名的商业区。这里有数栋小商品批发商城和综合性商场,以及非常多的金店、珠宝店,更有众多餐饮老字号,在这里还可以购买到各种上海土特产。

特别提示

1.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左右,城隍庙都有热闹的元宵灯会。

2. 各小商品商城内均有数百家小商铺,以批发为主,通常也可零售,但请一定记得还价。

3. 城隍庙旅游区游客众多,尤其是周末节假日,请注意个人财产安全,谨防小偷。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人民路、河南南路、上海老街、以及安仁路之间的区域

类型:古迹集市

游玩时间: 建议2-3小时

开放时间:

城隍庙旅游区全天开放,但里面收费景点开放时间不一,详见各景点信息。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旅游区无需门票,老城隍庙和豫园两个景点需收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获嘉城隍庙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获嘉城隍庙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获嘉城隍庙位于获嘉县城关镇四街村。年代为明。 获嘉城隍庙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城关镇:城关镇位于新乡市西20公里,总面积11.4平方公里,下辖11个行政村,总人口12825人,全镇耕地面积6449亩。 近年来,城关镇工业企业发展迅猛,第三产业生机盎然,已形成了化工、机械两大行业集团和建材、运输、家电、服装、蔬菜等大型专业市场10余家。全镇现有各类企业101个,其中工业企业37家。乡镇企业工作连续6年获得市委、市政府颁发的登台阶“创业杯”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牛屯火烧

全文共 1216 字

+ 加入清单

牛屯火烧是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牛屯镇的特色小吃。牛屯火烧似烧饼而比烧饼大,像肉盒而比肉盒焦,浑圆如饼、色如紫铜、中间鼓凸、层次分明,素以个大肉多、外焦里嫩、香而不腻、食用方便而备受食客青睐。

火烧是豫北地区独有的一种地方小吃,而安阳滑县牛屯火烧又是火烧家族中一枝独秀。高官大贾,远方来宾,初到牛屯,招待客人除了佳肴美酒外,上几个火烧也是必不可少的。外地人到牛屯不品尝牛屯火烧,大抵如到西安不吃羊肉泡馍,到滑县不吃道口烧鸡,游北京不逛故宫一般,总要引为一桩憾事的。

火烧现于牛屯由来已久。而今漫步牛屯,大街小巷,酒楼饭馆,火烧幽香随处可觅,从业人员或男或女,或老或少,或夫妻搭档,或师徒搁伙,或倚饭店而设,或独立街头摆摊,据粗略统计,现在仅县城火烧摊点即不下百余处。尤其是东街菜市场、西街羊肉火烧店、三里庄伊兴美食城等知名摊点,“食之者众,生之者寡",常出现排队以求现象,来晚了,抱憾而归者也不乏其人。

据介绍,正宗牛屯火烧的做法是颇为讲究的,面粉、油料、作料都必须用上等品,和面用水冬天为“甩手水",夏天用“阴阳水",春秋为“顶手水"。天热时斤面兑水二两许,天冷时斤面兑水半斤,和面时要猛揉慢“醒",做到盆里不留剩水,面里不窝生面,面剂大小适中,打时紧摔慢抻,要求手不离油,面不粘手。将面剂拉得长如腰带,宽约寸许,再卷成陀螺状,旋磨成型后压平。遇火力炙烤,中间则会自然膨胀鼓出。炉槽里要经常存油钱深,火烧入炉后,需猛火粘手。将面剂拉得长如腰带,宽约寸许,再卷成陀螺状,旋磨成型后压平。遇火力炙烤,中间则会自然膨胀鼓出。炉槽里要经常存油钱深,火烧入炉后,需猛火熏,文火闷,不时刷油,出熟放生,循环往复,短需一刻钟,长则半小时,方可下炉。

带馅火烧也是牛屯火烧的一大特点,馅为细碎五花精肉 (回民多为羊肉)、细盐、葱花、孜然、作料面拌和均匀,面伸开后卷入其中。火烧熟后,买者须从侧面利一小缝,以散发其壳内热气,否则,将灼热难以下口。

近年来,牛屯流行的“夹什"火烧更加丰富了火烧内容,或鸡蛋或牛肉或火腿肠或豆腐串或绿豆芽,在炉面上切开摊好,佐以精盐、葱花、麻油、孜然、甜面酱、辣椒面、胡椒粉,煎熟后,将火烧环面切开一半夹入心内,口感香甜适中,麻辣爽口,风味更是别具一格,未及下炉即香气四溢,食者赞不绝口,闻者垂涎欲滴。

牛屯火烧不仅色香味美,而且价格便宜,莫说达官显贵,即便升斗小民,也绝无不堪重负之嫌。在牛屯街头,常见打工力夫引车卖浆者,一个火烧一碗烩面,吃得满面流油,三两元钱,足可填饱肚皮。也有那爱吃零食的少男少女以及上班一族,或时间仓促,或不堪刷锅洗碗之烦,便买一“夹什"火烧,边吃边走,行色匆匆,津津有味,乐此不疲,俨然成为牛屯街头一流动风景。更有那外地车辆,常驻足牛屯街头,徘徊踟蹰迟迟不行,问其何为?乃等买火烧者也。

火烧,丰富了牛屯人的生活,厚重了这方热土,提高了这个三等小镇的知名度,现在火烧已成为牛屯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褡裢火烧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提起褡裢火烧,“老北京”没有不知道的。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风味独特,因而一直是人们爱吃的小吃之一,也常被人们作为早点。褡裢火烧因制作成形后,酷似旧时人们腰带上的“褡裢”,因而得名。

“门框胡同瑞宾楼,褡裢火烧是珍馐。外焦里嫩色味美,京都风味誉九州。”这是一位家住北京郊区的老翁得知瑞宾楼恢复这一北京名食供应后,特让儿孙陪同专程到店品尝时,欣然提笔写下的诗句。

特点:它是一种油煎食品,色泽金黄,焦香四溢,鲜美可口。有些人吃韭菜易反胃,但做馅时又喜食韭菜的味道。因此用韭菜的中段儿包在类似锅贴的褡裢火烧里,煎熟后把韭菜抽出食用。这样既得到了韭菜的香味,又不会导致反胃。

此食品宜趁热食用。吃褡裢火烧时配用鸡血和豆腐条制成的酸辣汤,鲜香酸辣,余味无穷。 现在北京的“瑞宾楼”饭庄专供褡裢火烧,制作也愈加精细。

产品特点: 皮薄柔软,金黄油亮,味美香鲜,热食最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兰州府城隍庙

全文共 596 字

+ 加入清单

兰州城隍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兰州城隍庙在市张掖路。建于宋代,有殿3楹,祀奉汉将军纪信,又名纪信庙,明代重修后改易现名。清乾隆年间(1736-1795)毁于大火,后重修。坐北向南,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大门3间,为忠烈侯坊,二门为硬山顶式环廊戏楼,北有卷棚歇山顶式享殿,后为重檐歇山顶式正殿,左右有厢房、钟鼓楼等。回廊下原有壁画,现已不存。1956年辟作兰州市第一工人俱乐部。

住宿:

这里目前是兰州主要的古品集中地,多是些小的古玩玉器、钱币、小人书等。是个怀旧的好地方呢。门前有兰州著名的杜维成灰豆子,还有烤羊肉、酿皮、甜醅子,而且它是处于兰州的商业中心,张掖路上有许多有特色的商店.所以四季皆宜.

交通:

城隍庙位于张掖路步行街中间,没有直达车。

1.乘坐1路、6路、106路、4路、75路、113路、107路、137路公交车到达西关什字站,下车后往东走10分钟左右就到了。

2.乘坐6路、4路、113路、107路、137路公交车到达中央广场站(或省政府站),下车后往西走10分钟左右就到了。

美食:

隍庙周围有许多的小吃摊,如:灰豆子,酿皮子,甜醅子等,还有许多的饭馆:牛肉面、凉面、燥子面、浆水面等兰州特色的美食。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202号

类型:寺庙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931-8465966

开放时间:

9:00-18:0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新竹都城隍庙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新竹都城隍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新竹城隍爷,北港妈祖婆”,在台湾民间信仰里,新竹城隍声威显赫,与北港妈祖的声望不分轩轾。事实上,新竹城隍爷是台澎地区“官阶”最高的城隍祀神,从清代就香火鼎盛;而其城隍庙也有250年以上历史,名列三级古迹。

由于城隍爷灵验昭著,新竹又是人文荟萃、经济繁荣之地,新竹城隍爷之名于是益加威播。直到今天,新竹城隍庙仍然是新竹居民的重要信仰中心,来自各地的香客也终年络绎不绝。

自庙埕进了三川殿门,市街的喧闹立即隔绝在外。黑面长鬓的城隍爷端坐正殿,梁上挂着“理阴赞阳”匾额,清楚说明他的职权。“金门保障”匾额则是光绪皇帝御笔特颁,奖励城隍爷屡次显灵抵御外匪有功。幽暗的庙堂,罗列着文武判官,以及各式面貌狰狞的部将神像,令人心生敬畏。梁上挂着一个偌大的铁算盘,警惕世人善恶终须算总帐。后殿奉祀慈祥的城隍夫人,以及大、二小爷与注生娘娘。

屋顶上剪粘装饰繁复,檐下斗拱金碧辉煌,龙柱则雕工细致;而三川殿门前的青斗石狮,雕刻线条阳刚有力,表情却温驯可人。此外,还有整片石材镂空雕成的石窗、三川殿顶上的层层藻井,都值得细看品味。

每年农历7月15日,城隍爷出巡赈济孤魂,绕境以保平安,是新竹境内年度大事,随着出巡的信徒往往扶老携幼,绵延数里。

乘车风向标:自新竹火车站前搭11、23、25、28路新竹客运,于城隍庙站下;或循中正路步行,经圆环接东门街即抵,全程约700公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