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宝宝怎样吃牛油果好【经典20篇】

浏览

564

文章

1000

11个月宝宝的育儿知识

全文共 1586 字

+ 加入清单

育儿水平反映着同时期的人类文明水平程度,如何增加父母的育儿知识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11个月宝宝的育儿知识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二)成长发育特点

1.认知能力

1) 认识动物特点: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2) 认识身体部位:让宝宝认识自己的身体,喜爱自己的身体

2.语言能力

1) 学说单词、句:在宝宝学会称呼大人之后,宝宝开始用单音来表达自己意愿

2) 学动物叫:一般1岁宝宝都会学猫、狗、鸡、鸭或牛、羊等动物的叫声

3.大运动能力

1) 练习独走:全身协调性,提高宝宝独走的程度

2) 做不倒翁:宝宝站立的稳定程度

4.手部精细动作

1) 放球入瓶:宝宝手眼协调能力

2) 用蜡笔画写:宝宝能在1岁时画出长线,鼓励宝宝多练习,用多种方法画写,使双手配合良好,手腕活动灵活,为宝宝以后学画和写字打基础

5.交往能力

1) 随儿歌节拍做动作:宝宝对儿歌和节拍的理解程度。按节拍做动作,为以后律动游戏做准备

2) 同小朋友一起学走:提升宝宝交往能力。因为学步时是宝宝交往的最好时机

6.自理能力

1) 戴帽子,穿鞋袜:宝宝穿衣自理能力。大人要给宝宝创造环境,让宝宝逐渐练习自理

2) 自己用勺子吃饭:宝宝吃饭的自理能力。如果家庭许可宝宝上桌子吃饭,宝宝就会学得很快,有利于宝宝吃饭自理

(三)喂养与护理

1.科学喂养

1) 体重不增长的原因

a) 有些宝宝从9个月起体重增加不足,甚至连续几个月完全不增加体重,这些宝宝基本上都是因为乳制品食用不足

b) 奶量减去太多,就会使宝宝体重增加不足或停止

2) 优质辅食应含足够的蛋白质

a) 辅食中蛋白质占总热量的30%。由于膳食中蛋白质供应不足,会导致宝宝身体总热量不足,体重减轻,免疫力降低,经常患感冒和腹泻,因为合成抗体的原料缺乏

3) 断奶后宝宝的饮食特点

a) 宝宝的饮食基本过渡到以粮食、奶、蔬菜、鱼肉、蛋为主的混合饮食

b) 奶仍是宝宝饮食中的重要成份,每天要保证600毫升以上的摄入量

4) 保证宝宝的营养需求,合理烹调宝宝膳食,让宝宝接受新添加的食物。

5) 一日三餐定时进餐。宝宝自己用勺吃饭,多吃一些粗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做到细、软、烂。适量、按时添加些辅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2.生活护理

1) 宝宝的出牙

a) 此阶段正常宝宝牙数应为2~8颗

b) 乳牙在胎儿期就已经形成,孕妇的营养情况会影响乳牙的形成

c) 哺乳期母乳的营养也会影响乳牙的萌出

2) 上呼吸道感染

a) 有90%是病毒引起的,如果是细菌感染,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

b) 平时要多饮白开水,多吃蔬菜水果以去除内热,也可促进毒素从尿中排出

c) 维生素C有利于康复,也可增加喂奶的次数,以补充营养

d) 注意脚部的保暖

3) 玩具的卫生

a) 玩具上沾染有许多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

b) 玩具应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杀灭玩具上的细菌病毒等

c) 防止用口直接咬嚼未经消毒的玩具

d) 摆弄玩具时,不要让孩子揉眼睛,更不能用手抓东西吃,边吃边玩

e) 孩子玩过玩具后,要及时给他洗手

(四)育儿要点

1. 断奶后的合理膳食

2. 手里抓着东西蹒跚学步

3. 学涂画、认“红色”

4. 竖起食指表示自己“1岁”

5. 听指令拿东西2~3种

6. 用点头摇头表达自己的意见

7. 当心病从口入

8. 乙脑疫苗:满周岁的宝宝如果赶上是5月份就应注射乙脑疫苗,10天后再注射第二次,因为此乙脑流行期在7~9月份,做好基础免疫后一个月才开始有免疫性预防

9. 流脑疫苗:满6个月后,如果赶上12月份,就应注射流脑疫苗,流脑在2~4月份流行,在流行前1~2月注射才更有效

10. 水痘:如果居住地附近有水痘疫情,家长可带宝宝去接种水痘疫苗,以避免感染。

看过“11个月宝宝的育儿知识“

(一)生理发育指标

1.体重:男10.69 ± 1.11千克 女10.29 ± 0.99千克

2.身高:男76.2 ± 2.5厘米 女74.6 ± 2.4厘米

3.头围:男46.7 ± 1.2厘米 女45.6 ± 1.4厘米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宝宝挤眼睛怎么回事

全文共 1345 字

+ 加入清单

当人们感到眼干涩、眼痒或情绪紧张等的时候,都会反射性地眨眼。眨眼能保护眼睛避免异物、光线等的刺激,同时使泪液均匀分布,保护眼球表面。新生儿每分钟眨眼2次,长大后通常每分钟眨眼15次左右。如果眨眼次数大大超出这个频率就不正常了。

眼科门诊经常会遇到频繁挤眼睛的小朋友,很多小朋友久治不愈,或者反复发作,爸爸妈妈们非常着急。下面就和爸爸妈妈们聊聊导致孩子频繁挤眼睛的常见原因以及对策。

1. 过敏性结膜炎

除了挤眼睛,孩子会感到明显的眼痒,眼睛内有粘粘的丝状白色分泌物,有的孩子会同时伴有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性鼻炎的表现。可能是因为孩子对花粉、粉尘、螨虫等过敏。此时,滴用抗生素眼药水效果较差,需要眼科医生开具抗过敏的滴眼液,同时可以配合眼部冷敷。

2、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包括远视、近视、散光,如果不矫正,会造成眼睛疲劳引起反射性挤眼睛,通过挤眼睛调整眼球曲率,使泪液均匀分布眼球表面,使视觉清晰。应该首先矫正屈光不正,避免长时间用眼。

3. 眼部感染

有些孩子卫生习惯不好,没有勤洗手,经常用脏手揉眼,导致麦粒肿、细菌性或病毒性结膜炎、角膜炎等。孩子眼睛发红、发痒、分泌物增多、流泪、频繁挤眼。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眼药水。

4、干眼症

随着手机、ipad、电脑、游戏机等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小朋友干眼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屏幕图像刺激、画面闪烁、快速转换,不仅导致儿童神经过度兴奋,也使孩子眨眼次数减少,导致眼干。爸爸妈妈应该陪伴孩子多做户外运动、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合适的人工泪液缓解眼干。

5、先天性眼睑内翻和倒睫

先天性睑内翻多见于婴幼儿。大多由内眦赘皮、睑缘部轮匝肌过度发育或睑板发育不全所致。有些婴幼儿比较胖,再加上鼻根部发育欠饱满,也可造成下睑内翻。睫毛倒伏在眼球表面,婴幼儿睫毛细软,可以把眼睑轻轻外翻到正常位置,用胶布贴在局部的皮肤上牵引固定。随着年龄增长,鼻梁发育,先天性睑内翻、倒睫常常可以自行消失,不必急于手术。如果已经5~6岁,睫毛明显刺激角膜,可以考虑手术矫正。

6、习惯性眨眼

有些孩子因为曾经有以上某一种原因导致频繁挤眼睛的病史,通过治疗,在病因消失之后,仍然保留着频繁挤眼的习惯。还有的孩子喜欢模仿周围其他人频繁挤眼睛。爸爸妈妈们应以适当的方式帮助孩子自我控制。

7、与心理精神因素有关

这种情况与刺激、压力、心情等有关,换个环境或者帮助孩子减轻压力缓解紧张情绪等,孩子就不再频繁挤眼睛了。如果孩子长时间频繁挤眼睛,同时伴有面部抽动、挤眼、耸肩、皱鼻、歪嘴、发怪声音,甚至说出秽语,行为异常等,这种情况叫做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该病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应及时到儿科、心理科就诊,配合医生治疗,切勿训斥打骂孩子。

可见,导致孩子频繁挤眼睛的原因较多,治疗也不同。家长一旦发现孩子频繁眨眼,应该及早到眼科就诊,全面检查视力、角膜、结膜、眼睑、屈光状态、眼底、眼压,以免造成误诊。没有眼科问题的,要及时转神经科和儿保科进行及时治疗。

家长发现孩子经常眨眼,挤眼时,首先要仔细询问孩子眼睛有什么不舒服,是否发痒及有异物感等,然后再请眼科医生检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必要时眼部可点滴抗生素眼药液,拔除倒睫,清除角膜,结膜异物.还要停止看电视,不玩电脑.如为不良习惯的眨眼,挤眼,家长不要一味训斥孩子,要教育孩子尽量不要有意识地眨眼,挤眼,并逐步克服眨眼,挤眼的坏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宝宝白天总磨牙怎么回事

全文共 964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磨牙是由于咀嚼肌的持续收缩引起的,宝宝在长牙时期,出现咀嚼、磨牙的现象。家长应该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针对宝宝磨牙防治措施:

①有夜磨牙症的孩子,家长要注意使其精神放松,尤其在睡觉前1-2小时,不要做一些紧张激烈的活动。

②注意调节好饮食,吃一些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晚饭不要吃得过饱。

③发现有肠道寄生虫,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驱虫。

④有牙齿排列不齐、咬颌关系错乱的要进行矫正。 ⑤如果夜磨牙不能纠正,可到医院口腔科作一个称为磨牙矫治器的牙垫,晚上睡觉时戴在上下牙之间,防止夜磨牙和保护牙齿。

(1)肠道寄生虫

引起磨牙 这类磨牙多由蛔虫和蛲虫所致。蛔虫仍是人体中最常见的寄生虫,尤其是儿童,由于平时不注意卫生,常常有蛔虫寄生。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不仅掠夺人体的营养物质,还会刺激肠壁,分泌毒素,引起消化不良,脐腹周围隐隐作痛,以及出现失眠、烦躁和磨牙。蛲虫平时寄生在人体大肠内,当人入睡以后,它便悄悄地爬到肛门口产卵,引起肛门瘙痒难忍,使人夜寐不宁,也常常会出现磨牙。对此进行驱虫治疗,往往能使磨牙消除。

(2)自主神经紊乱引起磨牙 患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孩子,由于体内钙、磷代谢紊乱,可引起骨路脱钙、肌肉酸痛和自主神经紊乱,常常会出现多汗、夜惊、烦躁不安和夜间磨牙。如果给这些孩子补充鱼肝油、钙片,平时多让他们晒晒太阳,那么,夜间磨牙的情况会逐渐减少。

(3)精神因素导致磨牙 有些人平时晚上并不磨牙,但如果临睡前刚看完恐怖紧张的武打影视片或小说后,由于神经系统过于兴奋,也会出现夜间磨牙。有时晚上蒙被睡觉过久,因大脑组织中二氧化碳积聚和氧气供给不足,这种刺激也可引起夜间磨牙。故临睡前不宜看过于紧张的电影、电视或读物;并注意睡眠卫生,不要蒙头睡觉。

(4)神经质导致磨牙 这种磨牙其发生原理与梦游相同,是一种觉醒障碍。来自机体内、外的觉醒刺激,经激活系统使脑干咀嚼运动区激活,导致咀嚼肌活动而引起。

(5)晚餐过饱引起磨牙 近年来由于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渐渐加快,以致“早餐马虎,午餐应付,晚餐过饱”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膳食分配不合理,不仅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而且会增加消化道的负担。以至入睡时,胃肠道里还积存着大量末被消化的食物,整个消化系统还需被迫“加夜班”,连续工作,甚至连咀嚼肌也被动员起来,不由自主地收缩,而引起磨牙。因此,晚餐不宜过饱,饭后注意适当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宝宝脑膜炎怎么形成的

全文共 1657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脑膜炎在足月儿中的发病率为2/10000,在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发生率为2/1000,男性居多,发生在大约25%败血症的新生儿中。为什么宝宝会出现脑膜炎的情况呢?

脑膜炎的治疗

主要目标是快速达到脑脊液无菌。细菌消失的速度与对病原菌的抗生素在脑脊液中的杀菌浓度有关。达到最小杀菌滴度10倍时脑脊液可以无菌,常用于治疗新生儿脑膜炎的抗生素的脑脊液水平/血清水平不同比率见表260-8。

GBS脑膜炎的治疗依然有争议。许多早发型和晚发型GBS感染的病例都有复发和再发的报道。大多数与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使用剂量过低有关。另外,约有4%的GBS证明对青霉素耐药(最小杀菌浓度>32倍最小抑菌浓度),但尚未清楚地显示其临床意义。体内外动物研究表明,氨苄青霉素和庆大霉素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但将此资料应用于人类婴儿上尚停留于等待证实。对怀疑为GBS脑膜炎者,建议开始治疗时使用青霉素G20万u/(kg。d)静注;或氨苄青霉素300~400mg/(kg。d)静注加庆大霉素7。5mg/(kg。d)静注。如果临床症状改善或证实脑脊液无菌,就可停用庆大霉素。

肠球菌或单核细胞增多性利斯特菌引起的早发型和晚发型新生儿脑膜炎均用氨苄青霉素加庆大霉素治疗。

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脑膜炎,其治疗相当困难。典型病例用氨苄青霉素加一个氨基糖苷类药物治疗可导致有20%~30%的死亡率,而且存活者预后差。治疗脑膜炎和随后并发的脑室炎,在腰椎蛛网膜下腔内鞘注一种氨基糖苷类药物,或静注氨基糖苷类药物并未显示有超过单独全身用药的优越性。抗菌活性好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效(有低的最小杀菌浓度),并能渗透入脑脊液(在脑脊液中产生杀菌的高峰),且毒性作用小。尽管未显示造成脑脊液快速无菌或改善预后的优越性,但证明了拉氧头孢(由于出血性问题,不在新生儿中使用)至少有和氨苄青霉素加一种氨基糖苷类药物一样的效果。因此应该考虑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氨噻肟)治疗确定的革兰氏阴性菌脑膜炎(或败血症),或可能性极大的败血症。如果担心抗生素耐药,可同时使用一种氨基糖苷类药物和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直至知道病原菌的药敏结果。然而这不应该作为常规应用,因为在第三代头孢菌素应用时,某些革兰氏阴性病原菌可诱导产生β-内酰胺酶,以致发生快速耐药。

治疗方案可能需要调整,例如生后1周内怀疑有败血症的新生儿,接受了全程氨苄青霉素和庆大霉素治疗。数周后发生败血症和脑膜炎,应考虑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耐药,或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也应考虑真菌感染。对这样的新生儿,应联合使用万古霉素加另一种氨基糖苷类药物或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氨噻肟)。根据体外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脑膜炎的全程治疗至少为14天,对严重的革兰氏阳性菌脑膜炎或革兰氏阴性菌脑膜炎至少治疗21日。

宝宝脑膜炎的原因:

新生儿脑膜炎的75%由GBS(主要Ⅲ型),大肠杆菌(主要是那些含K1多糖的菌株)和单核细胞增多性利斯特菌引起。

肠球菌,非肠球菌属D组链球菌,α-溶血性链球菌和其他革兰氏阴性肠道病原菌(如克雷白菌,大肠杆菌和差异柠檬酸杆菌)也是重要的病原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奈瑟脑膜炎菌和肺炎链球菌引起新生儿脑膜炎的报道也有增加。

预后

预后是根据出生体重,病因和临床表现决定的。未经治疗的新生儿脑膜炎死亡率高达100%。即使经过治疗,革兰氏阴性菌的新生儿脑膜炎死亡率为 20%~30%;革兰氏阳性菌(如GBS)的新生儿脑膜炎死亡率也为10%~20%。某些坏死性脑膜炎或脑脓肿病例,死亡率高达75%。存活的新生儿脑膜炎病例20%~50%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积水,听力丧失,智力发育落后)。由革兰氏肠道阴性菌引起的新生儿脑膜炎的预后更差。

预后部分取决于在诊断时通过菌落计数而得到的在脑脊液中出现的细菌数量。脑脊液培养阳性持续时间与并发症直接有关。总体来说,GBS脑膜炎经抗生素治疗24小时脑脊液无菌,革兰氏阴性杆菌脑膜炎,脑脊液细菌阳性可持续3天半。

GBS脑膜炎的死亡率比早发型GBS败血症显著为低。

展开阅读全文

篇4:8个月宝宝总是摇头怎么回事?

全文共 1189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为什么总爱摇头晃脑?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分析科普一下。

1.妥瑞氏症

一岁大的男婴,妈妈说最近开始出现摇头晃脑的动作,有时还会出现怪怪的眨肯睛,时好时坏,有时都没有,有时又很密集的出现,动作好像是无法受控制。看他摇头晃脑时,拿玩具吸引他,还是照摇,似乎转移注意力也没有用。男婴除了摇头晃脑以外,吃喝玩睡都很平常没两样,与其他孩子看起来也没有不同。

说明:

医生在诊间并没有看到宝宝摇头晃脑的动作,经过检查,似乎又都很健康,建议家长继续追踪。经过一段时间的追踪之后诊断为妥瑞氏症,这是以不自主运动为症状的疾病,不一定是摇头晃脑,也可以是眨眼睛、耸肩、扮鬼脸、发出怪声等,发生在18岁以前,较多在6岁左右,时常在压力大时出现症状和变化,有时会合并如过动或强迫行为等问题,药物的控制有一定的效果,大多会随着年纪增加而改善。

2.点头性痉挛

8个月大的男婴,最近时常在睡醒以后有点头的动作,就好像大人在同意别人意见时的那种上下点头的样子,但是比较用力的感觉。点头的动作持续时间并不久,有时不到一分钟,刚开始时不注意还不会发现。不一定每次睡醒都有,没有一定的出现时间,因此拖了约十多天才来看医生,宝宝没有其他发烧或感冒生病的样子,辅食吃的不太好,到现在还不会坐。

医生在诊间并没有当场看到宝宝出现点头的动作。在经过肌肉与神经发育的理学检查后,发现宝宝的发育有明显的迟缓现象,怀疑有脑部问题,因此安排了脑波的检查,最后诊断为婴儿点头性痉挛。 这种疾病大多发作在3到9个月大的宝宝,算是癫痫的一种,除了点头外,有时还会伴随手部与躯干的动作。此病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脑部受伤、出血、感染,更早为怀孕过程中的母亲感染、缺氧等等,可以药物治疗,但效果因人而异,时常合并发育迟缓或智力问题。

宝宝摇头晃脑的情形有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觉得摇头晃脑是件有趣事,可以引起别人注意,或神经肌肉尚未发育完全,所产生的动作;另外则可能是病态的,如婴儿点头式痉挛或委瑞氏症,此时,最好到医院请专科医生做进一步检查。

3.中耳炎

10个月大的男婴,感冒好几天了,咳嗽、流鼻水都有,平常都在保母家,周末才接回来,回来后就觉得宝宝不断的摇头、抓耳朵,没有特定的时间,好像是想到就摇头或抓抓耳朵,食欲变得很不好,还有轻微的发烧。

说明:

医生在诊间观察宝宝的动作,就可以发现他一副躁动不安的样子,时而摇头、时而抓耳朵,脾报导变的很不好,还很爱哭。经过检查以后,除了原本的上呼吸道感染喉咙发炎以外,二侧耳朵都有中耳炎的现象。 中耳炎有时会合并感冒出现,尤其是对耳咽管功能还不太好的婴幼儿,更容易发生。治疗只要使用适当的抗生素一段时间,便可以痊愈,但下次还是有可能会再发生。因此曾有过中耳炎的孩子感冒时耳朵的检查是不可省略的步骤,该名男婴在经过药物治疗后,就不再有摇头的动作,且恢复以前的可爱活泼。

4.正常现象

孩子头,颈部正在发育。如果动作不是很剧烈,注意观察,过段时间孩子就没有了这种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北极熊为什么不吃企鹅宝宝

全文共 2315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本周末广州小学招生报名时间的日渐逼近,不少准小学生家长之间盛传着各种各样的面试神题,如被家长称为急转弯的代表题:为啥北极熊不吃企鹅宝宝呢?北极熊吃企鹅吗?为此,家长们临阵磨枪,用各自的方法训练孩子,以求能在面试中脱颖而出。那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解答吧。

北极有企鹅吗

目前自然界中的企鹅大约有18种,主要生活在南极洲一带。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同样气候酷寒、冰天雪地的北极却见不到企鹅那可爱的身影呢? 实际上,很久以前,北极地区曾经生存过一种企鹅,只是现在灭绝了。这种企鹅,人称“北极大企鹅”,身高60厘米,头部棕色,背部的羽毛呈黑色,很像穿着夜礼服的外国绅士。它们生活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加拿大和俄罗斯北部的海流地区,以及所有北极和亚北极的岛屿上。最多时,数量曾达几百万只。

大约1000年前,北欧海盗发现了大企鹅。从此,大企鹅的厄运来临。特别是16世纪后,北极探险热兴起,大企鹅成了探险家、航海者及土著居民竞相捕杀的对象。长时间的狂捕滥杀,导致北极大企鹅彻底灭绝。 如今在南极一带生活的企鹅,其祖先管鼻类动物是在赤道以南的区域发展起来的。科学家推测,它们不继续向北挺进到北半球的原因,可能是企鹅忍受不了热带的暖水。它们分布范围的最北限与年平均气温20℃区域的连线非常一致。温暖的赤道水流和较高的气温形成一个天然屏障,阻隔了企鹅跨越赤道北上。它们必须呆在由来自南极的冰雪融化的水或由深海涌来的较冷的水流经过的海域里。现在世界上约有20种企鹅,全部分布在南半球,以南极大陆为中心,北至非洲南端、南美洲和大洋洲,主要分布在大陆沿岸和某些岛屿上。

南极企鹅有7种:帝企鹅、阿德利企鹅、金图企鹅(又名巴布亚企鹅)、帽带企鹅(又名南极企鹅)、王企鹅(又名国王企鹅)、喜石企鹅和浮华企鹅。这7种企鹅都在南极辐合带以中繁殖后代。

南极地区以外的企鹅有加岛环企鹅、洪氏环企鹅、麦氏环企鹅、斑嘴环企鹅、厚喙企鹅、竖冠企鹅、黄眼企鹅、白翅鳍脚企鹅和小鳍脚企鹅等10多种,属于温带和亚热带种类,其个体都比南极企鹅小,有的背部带有白色斑点。 南极企鹅的共同形态特征是,躯体呈流线型,背披黑色羽毛,腹着白色羽毛,翅膀退化,呈鳍形,羽毛为细管状结构,披针型排列,足瘦腿短,趾间有蹼,尾巴短小,躯体肥胖,大腹便便,行走蹒跚。不同种的企鹅具有明显的特征,很容易辨认,南极7种企鹅的主要特点如下。南极企鹅的种类并不多,但数量相当可观。据鸟类学家长期观察和估算,南极地区现有企鹅近1.2亿只,占世界企鹅总数的87%,占南极海鸟总数的90%。数量最多的是阿德利企鹅,约5000万只,其次是帽带企鹅,约300万只,数量最少的是帝企鹅,约57万只。

“大企鹅”主要分布在欧洲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亚洲和北美洲,以及北冰洋的一些岛屿上,数量曾经以百万计。然而在距今三四百年前,欧洲掀起了一股到北极探险的热潮。随着探险家和移民的到来,“大企鹅”成了人们竞相捕杀的对象,它们的数量急剧下降,当最后一只“大企鹅”被捕杀后,北半球就再也没有企鹅了。这就是为什么北极没有企鹅的原因。

看过“北极熊为什么不吃企鹅宝宝”

北极熊不吃企鹅宝宝真正原因

企鹅生活在南极,北极熊生活在北极!路途遥远没机会见面呀! 南极和北极是地球纬度最高的地方,同时也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但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却有不同的动物群。北极有令人畏惧的凶猛的北极熊;南极有数量庞大的企鹅家族,南极洲附近海域还游弋着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D?D蓝鲸。

然而,细心的读者却会发现,北极没有企鹅;而南极大陆也没有北极地区常见的现存最大的陆生食肉动物?D?D北极熊。这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与熊类的起源和演化、动物地理学、地质学、冰川学以及生态学有密切关系。

动物的地理分布,与地质发展史也有密切关系。南、北极的自然地理环境有明显不同。北极是被大陆围绕的洋盆,处于欧亚大陆、北美洲大陆中间的大洋? 南极则完全不同,南极洲是一个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的大陆。在3亿年前,即石炭纪末和二迭纪初,整个地球的陆块曾经组合为两个联合古陆。大约距今2亿5千万年前的古生代末,联合古陆开始分裂,到了至今6000万年前,南极洲便完全与周边大陆分离,从此成为独立的大陆。

熊类是杂食、适应性强的陆生动物,从北极到热带均有分布。第三纪由于地球上出现寒冷气候,南北极形成冰川。来不及由极地往温暖地区迁移的喜温动物都灭绝,仅一些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在冰川边缘生活。原来以北极植物为主食的穴居熊绝迹了,而一种毛皮厚、肉食,并且体温调节能力、越冬生理以及生物化学都适应严寒的熊类在北极生存下来,这便是以后的北极熊。它们以海豹、幼海象、鱼类、鸟蛋以及搁浅鲸的腐肉为主食,成为严格食肉动物。

而南极洲早在熊类祖先出现之前便是一个海洋环绕的大陆,不与其他大陆相连。大洋的隔断使陆生熊类根本不可能往那里迁移,所以南极不可能发现北极熊的踪影。在这个面积1400万平方公里的大陆上,却没有大陆区系的动物,所有动物均划归海洋动物区系。

北极熊不吃企鹅宝宝原因

千百万年前,全球气候变化使半数植物灭绝、恐龙消失。今日,全球气候的变化也使许多物种岌岌可危。科学家推算,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还将上升4℃。科学家对17个种群的570种现存脊椎动物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17个种群中,15个种群的平均适应率慢于1℃/百万年。科学家指出“适应速度慢并不一定意味着灭绝,迁徙也是一条生存之路。”

新知·点评:北极熊为什么不吃企鹅宝宝?因为北极熊从北极迁往南极的途中,最挑食的因为吃不到冰鲜饿死了,体力稍差的由于没有浮冰趴着喘气淹死了,好摆谱的在赤道一带没有脱下裘皮大衣中暑热死了,最后几头熊坚强爬上南极大陆后,却绝望愤懑而死——他们发现企鹅的留言:这太热!我们去北极避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宝宝放臭屁的原因

全文共 1261 字

+ 加入清单

放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需要,对人的健康有利。但如果宝宝老是放臭屁就需要注意了,宝宝为什么会放臭屁呢?这可怎么办呢?以下就是小编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宝宝放臭屁怎么办:

饮食方面

1.少让宝宝摄入高蛋白食物。

如果宝宝吃了过多的高蛋白食物,比如鸡蛋、豆制品等,会导致肠胃产生大量硫化氢,放出的屁就有很大的臭味。长此以往会影响宝宝的正常消化吸收更能。因此家长要控制好宝宝的高蛋白食物摄入。

2.适当的给宝宝吃油炸、肉类食物。

宝宝吃多了肉类、油炸油腻等食物,也会放臭屁,吃的越多放的屁越臭,因此这就是信号,提醒爸爸妈妈要控制宝宝的肉类摄入了。不要每天都给宝宝吃大量的肉,一般可根据宝宝年龄安排肉类饮食。3岁以内每周吃1--2次肉类即可,3岁以上可以每2天吃一次肉,尽量给宝宝吃肉丸或肉丝,比较容易消化。

3.延长喂奶的间隔时间,或把配方奶粉的比例稀释

如果宝宝还在吃母乳或者喝奶粉,添加辅食后放臭屁,说明宝宝吃的过多、奶粉太浓。可以适当的少喂几次奶,并缩短喂奶时间,或者稀释一下奶粉,看看效果如何。

4.多给宝宝喝白开水。

宝宝经常放臭屁,说明有些消化不良了,这时就要多给宝宝喝白开水,能增加肠蠕动,宝宝放臭屁的情况会慢慢改善的。很多宝宝不喜欢喝水,家长要想方设法的让他多喝,比如实物奖励法、争抢法等都不错。

活动方面

1.多让宝宝运动。

如果宝宝连续放臭屁,那就多让他活动活动,比如家长和宝宝一起练体操、玩捉迷藏等,宝宝跑开了,消化好了,慢慢就不会老放臭屁了。宝宝运动尽量在饭后半小时以后进行,刚吃饱了不宜剧烈活动。

2.揉揉宝宝小肚子。

如果宝宝放屁臭,肚子胀起来了,家长给他顺时针方向轻轻的揉揉肚子效果不错,能缓解宝宝胀肚子的不适,增加肠蠕动。

起居方面

让宝宝早睡早起。

如果宝宝经常放臭屁,还可能是起居不规律,晚上不睡觉早上不起床。家长要让宝宝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有助于宝宝肠胃的健康,这样坚持下去,宝宝的放臭屁情况会有所改善的。早上起床后,还要让宝宝养成空腹喝杯白开水的习惯。

宝宝放臭屁的原因

1、吞入过量空气:宝宝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胃小而平,大量空气通过肠道时,宝宝会感到十分不舒服,如果排气较多,妈妈要更多地让他打嗝,每次喂奶之前以及在喂奶中都要让他打嗝排气。喂奶时将宝宝半坐位抱在怀里,让宝宝把乳头、乳晕一起含在嘴里,奶流不要太快,也不要间断;橡皮奶头刺孔不要过大,或过小,也不要空吸人工奶头。

2、乳汁过多综合征:特征是吸奶时哭闹,屁多、腹绞痛。原因是婴儿摄入大量前奶而摄入的含脂肪酸的后奶较少,胃就会迅速排空,并向肠道排入过量乳糖,这就导致肠道发酵增加和腹绞痛症状。每次只应给婴儿喂一侧的奶,然后过1.5—2小时才能在另一侧吃奶。

3、妈妈饮食中的刺激成份:母乳喂养的妈妈暂不要吃大量水果、果汁、咖啡、酵母、某些鱼、花生、花生酱以及一些产气的蔬菜如豆角、包菜和洋葱等。

4、宝宝想要排便: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宝宝想要排便,那么放屁也是宝宝排便的一个信号,有一句顺口溜说的好:风在雨头,屁在屎头,说的就是人在排便之前必然会放屁,根据这一点妈妈就可以及时把一下宝宝,让宝宝排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宝宝睡觉打呼怎么回事

全文共 1094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睡觉打呼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小编就介绍一下宝宝睡觉打呼五大原因,宝妈们可以看一下!

治疗宝宝睡觉打呼的方法

1、平时注意搭配宝宝的饮食,均衡营养。要给宝宝及时的添加一些辅食,增加食物的多样性,合理喂养。

2、要开窗通风,保持屋内的空气流通,减少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风险。多带宝宝出去进行户外活动,比如去公园散步,带他玩滑梯,多晒晒阳光,呼吸新鲜空气。

3、宝宝如果有流鼻涕的话,要及时拿纸巾或棉签帮他清理干净,以保持鼻子的呼吸畅通,这样会减少宝宝打呼噜 。

4、宝宝如果在睡觉的时候打呼噜,可以尝试给宝宝转下体位,让宝宝侧着睡,这样对打呼噜会有所缓解。

5、宝宝过度肥胖也是会导致睡觉打呼噜的,肥胖会导致呼吸道变窄,晚上睡觉就会呼吸不畅,导致打呼噜。如果你的宝宝很胖,睡觉还打呼噜的话,要想办法给他减肥了。

6、如果宝宝睡觉时打呼噜的声音很大的话,要及早带他去医院检查治疗。若果是因为腺样体肥大严重而导致的睡觉打呼噜,也可选择手术治疗。

宝宝睡觉打呼的原因

1、睡姿问题。宝宝如果常仰卧睡,易引起舌根后坠,造成咽腔狭窄,引起打鼾。

建议:睡姿主要取侧卧位,与仰卧位相比,侧睡可以减少舌根后坠,减轻打鼾症状。妈妈可以在宝宝睡衣背侧上方缝制一个软的弹性小球,有利于控制睡眠姿势,减少仰睡的机会。另外,打鼾的宝宝普遍对于环境的刺激比较敏感,所以要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外界刺激。

2、枕头高度问题。枕头高度不合适,同样会使颈部过屈,导致气道不通畅。

建议:3个月大的宝宝开始学习抬头,脊柱也开始向前自然的生理弯曲,同时随着躯体的发育,肩渐渐变宽,为了能使睡眠时体位合适,宝宝3个月后可以开始使用枕头,高度一般为4厘米即可。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枕头高度。

3、疾病。腺样体、扁桃体在幼儿时期发育很快,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是儿童时期特有的疾病。当气温变化、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或上呼吸道感染时,炎症累及扁桃体、腺样体而引起进一步肿大,堵塞后鼻孔及口咽部,导致气道不通畅而引起打鼾。

建议:一般来讲,如明确为扁桃体或腺样体肥大引起的鼾症,切除术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4、吞咽。婴儿在吃奶时未完全吞咽或喂奶后妈妈立刻把宝宝放下,让他睡觉,这样可能造成宝宝口中的奶块淤积堵塞喉咙,引起打呼噜。

建议:喂奶后,可以拍拍宝宝背部,促进吞咽,然后喂点清水,避免口中淤积奶块。如宝宝出现鼻塞症状,可用含生理盐水的鼻喷剂喷鼻。

5、肥胖。宝宝口咽部脂肪垫增厚,因重力作用,睡眠时喉头及舌后空间变窄,脂肪垫堆积加重了气道空间变窄,易引起打鼾。

建议:肥胖不仅容易引起打鼾,还会加重心脏负担,影响生殖器发育。研究显示,肥胖患儿如能减至标准体重,可改善睡眠中低氧的状态,减少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宝宝屁多是怎么回事

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宝宝的屁特别多,经常吓到妈妈或宝宝自己,会不会是肚子里有虫呢?

一个月的宝宝胃很小,加上吃奶,奶是涨气的东西,所以排气是正常的现象,如果屁过多,与吃了过多的淀粉类食物有关,如甜食、红薯、土豆等。多吃面食也会放屁多,这类食物使肠菌产气过多,导致放屁增多,粪便量加大。此时应当减少淀粉类食物,增加蛋白质、蔬菜类食物,使饮食达到平衡。 所以,建议多给你的宝宝添加蔬菜和水果,适量口服合生元益生菌,如果是母乳喂状,妈妈也要注意一下饮食。

尽量不要在给宝宝喂食的时候吃到空气,这样可以减轻宝宝屁多的状况。

肠道排气多,主要是因胃肠产气增多

婴儿放屁多的4种护理方法:

1、按摩法:

手掌向下,平放在宝宝脐部,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揉。这不仅可以加快宝宝肠道蠕动进而促进排便,并且有助于消化。

2、注意饮食:

母乳喂养的妈妈不要吃辛辣、油腻、生冷、刺激性的食物,还要多给宝宝饮水。

3、拍嗝法:

如果宝宝放屁多的话,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吃完奶后,将宝宝直立抱起,用空心掌轻轻拍宝宝的后上背位置,或轻轻的抚摸背部,让宝宝打嗝排气,排气后宝宝就会舒服很多,减少哭闹情况。

4、借助药物:

如果是因为婴儿肠绞痛造成两个月的宝宝放屁多,并且哭闹的话,家长也要帮宝宝排气,实在严重,可以借助药物。

大致由下面几个原因引起:

1、消化不良:

饮食不当,或进食过量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肥肉、黄豆、花生、玉米等,可使脾胃功能受损,引起消化不良,使肠道细菌产生异常发酵,引起产气与排气增多。

2、与饮食习惯有关:

如常吃产气的食物,如红薯、洋葱、豆类及豆制品等,可使排气增多;

3、功能性排气增多:

多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经常排气,伴有肠鸣,是因肠蠕动过快、肠道内气体过多的表现。这些症状大多数是功能性的,可伴有焦虑等,或伴有嗳气、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

篇9:5岁宝宝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全文共 775 字

+ 加入清单

在生活中如果孩子流鼻血,常常会让爸爸妈妈手足无措,为什么5岁小孩会流鼻血呢?以下就是小编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预防宝宝流鼻血,该怎么做?

控制剧烈活动,避免鼻外伤:

空气干燥时节,饮食上应少吃煎炸肥腻食物,多吃新鲜蔬果。并注意补充水分。

注意饮食:

小孩鼻出血除了鼻腔局部炎症所致以外,剧烈活动也会使鼻黏膜血管扩张,或者导致鼻腔发痒。小孩挖鼻腔也容易引起鼻出血,除了避免剧烈运动之外,还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随意抠挖鼻孔。

流鼻血相关

宝宝鼻子出血时,应该怎么做?

宝宝血鼻出血属于急症,一旦发生要及时止血。简单的方法是将出血的鼻孔塞上经消毒的棉花球或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双侧鼻翼;也可以用食指压迫患侧鼻翼5-10分钟,进行压迫止血。

此时应尽量使宝宝安静,避免哭闹。最好让宝宝取坐位,头稍向前倾,尽量将从鼻咽腔咽到口腔的血吐出,这样既可以知道出血量的多少也可以避免将鼻血咽进胃里,刺激胃部引起腹痛及呕吐。如果出血量较大,有面色苍白、出虚汗、心率快、精神差等出血性休克前兆症状时应采用半卧位,同时尽快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3岁小孩鼻子出血的原因

1. 气候条件差,如空气干燥、炎热、气压低、寒冷、室温过高等都可以引起鼻出血。

2. 有的小儿有用手抠鼻孔的不良习惯,鼻粘膜干燥时很容易将鼻子抠出血。

3. 在饮食上挑食、偏食、不吃青菜等不良习惯,也可以造成因维生素的缺乏而致鼻出血。

4. 外部伤害是小孩流鼻血的一个主要原因,小孩好动顽皮,不小心撞到硬物,是有可能流鼻血的,还有就是要教育孩子不要随意的挖鼻孔,挖鼻孔可能造成鼻粘膜破损,从而导致流鼻血。

5. 鼻粘膜糜烂、鼻中隔偏曲等,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原因,建议到耳鼻喉科进行检查确诊。

6. 血液中的血小板减少,建议检查一下血常规,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并发症,父母们千万不要当做小事。

7. 同时,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发热、高血压、动脉硬化、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可以引起鼻出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0-6岁聪明宝宝食谱

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0-6岁聪明宝宝食谱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0-6岁聪明宝宝食谱 ,希望你喜欢!

四鲜素烩:南瓜片、山药片适量,烧熟后加入番茄片、黄瓜片。食疗功效:此方祛热润肠、健脾通便,适于大便干结的孩子。

白玉鲈鱼片:鲈 鱼1条,鸡蛋1个,山药50克,荷兰豆25克,梨1个。鲈鱼常规打理后切成薄片,用少许盐、鸡精、蛋清、淀粉上浆;山药削皮切片;荷兰豆切段;梨削皮去核 切小片;葱姜洗净,温水泡15分钟成为葱姜汁。炒锅烧热,倒入油,烧至三成热,放入鱼片,轻轻拨散,至熟捞起;放入山药、荷兰豆、生梨,一起炒熟取出。炒 锅中留少许油放入葱姜汁,加少许盐、黄酒、鸡精,烧开投入全部原料翻炒均匀,用淀粉勾芡即成。

食疗功效:此方为孩子抗秋燥的特效菜。6个月-1岁的宝宝宜食鱼茸或鱼泥。1岁以上的孩子才宜食鱼粒、鱼片、鱼丝。

陈皮芋头鸭:鸭 腿肉350克,芋头150克。洗净鸭腿,去骨切块;芋头削皮切丁,葱与陈皮切丝。锅中加油,烧热后放入葱丝、姜块,煸出香味,放入鸭肉;鸭肉炒至表面呈熟 色,加酱油、茴香、适量水,大火烧滚,再放入黄酒,盐、白糖、陈皮丝,盖上锅盖,改为中小火焖烧。鸭肉将酥时,加入芋头丁,焖烧到芋丁、鸭肉均酥烂后,改 用大火收浓汤汁,拣去姜块、茴香,出锅装盘。

食疗功效:此方滋阴润燥、养胃理气,可提升孩子的抗病能力。

萝卜菠菜黄豆汤:白萝卜250克,菠菜250克洗净,黄豆100克。黄豆先浸泡30分钟,大火烧开后小火焖酥,放入萝卜,煮至酥烂后加入切碎的菠菜,再烧开调入少许盐即可。

食疗功效:此方为经典的宝宝抗秋燥保健营养汤。2岁前的孩子宜饮汤。大孩子可直接食用。

萝卜黄豆蛋花汤:取白萝卜250克,黄豆100克,鸡蛋1只。将黄豆浸泡30分钟后用小火焖酥。放入萝卜煮至酥烂,再将鸡蛋打匀后放入汤中,加盐少许,煮数分钟即可食用。萝卜可通气润肠;黄豆含有较多纤维素,可通便;鸡蛋营养丰富。适用于秋季易便秘的小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夏季宝宝易患病

全文共 1233 字

+ 加入清单

炎热的暑假,游泳是孩子消暑和锻炼身体的不二选择,但在公共游泳池游泳很容易染上一些疾病,如红眼病、皮肤病等,因此,夏季带孩子游泳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以防感染疾病。

夏季宝宝患病三:皮肤病

娃游泳会得脑炎?当心夏季游泳3种病

病魔简介:一旦孩子带着外伤伤口、或者在游泳的时候弄伤,那么很可能感染皮肤类疾病。一种是真菌性皮肤病,类似脚气这样的;一种是跖疣(脚长出小肉瘤),被游泳池附近地上脚垫所伤;三是游泳池肉芽肿,一旦患上自行消退需要2~3年……主要是患者手或脚上被划破后又接触水源感染所导致,手或脚上形成结节的包块,有时伴有红肿;四是皮肤晒伤,如果防晒措施没做好,孩子脆嫩的皮肤是极容易晒伤的哦。五是如果氯浓度过高,对消毒剂过敏的人就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出现潮红、荨麻疹等症状,有些孩子在接触到不干净的水源后,也会出现皮肤瘙痒的问题。

主播小贴士:只要孩子皮肤本身没有破损,那患皮肤病的可能性就不高了。平日,辣妈要叮嘱孩子要小心注意,一旦皮肤出现破损,就不要下水游泳。如果孩子本身对消毒剂过敏,就不应到泳池游泳了。没有破损再加上选择良心经营的游泳池,孩子自然可以开开心心玩耍去了。

结语

一个好的夏天,怎么少得了游泳池的身影!只是辣妈一定要多多注意,小心别让孩子受到病痛的困扰哦!

夏季宝宝易患病一:急性中耳炎

娃游泳会得脑炎?当心夏季游泳3种病

病魔简介:顾名思义,中耳炎就是一个耳部疾病。轻则听力下降,过几天后才感觉耳痛,并伴随发烧、流鼻涕、打喷嚏的症状。急性中耳炎若不及时治疗,会转换成慢性中耳炎,严重的话会导致鼓膜穿孔、听力永久受损,甚至可能发展成脑炎!尤其因为孩子耳部结构发育不完全,很容易感染细菌。因此,中耳炎又是小儿耳鼻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频率仅次于感冒。

主播小贴士:“呛水”是导致孩子耳道积水的元凶之一!刚学游泳的小孩们,容易呛水而吸入大量的水进耳朵。因此,可以给孩子配备专业的耳塞和鼻夹!

游完泳之后,要立即处理耳朵的积水!不要用力掏耳朵!可用棉棒放在耳朵口将水吸出,或者歪头将耳朵向下,并向后外方单脚蹦跳几下,直到感觉耳朵没有积水为止。

平常也要注意不要让孩子过于频繁和用力挖耳朵,一旦造成外耳道损伤,更容易在游泳时引起炎症!

夏季宝宝易患病二:急性结膜炎

娃游泳会得脑炎?当心夏季游泳3种病

病魔简介:急性结膜炎就是俗称的“红眼病”,也是游泳病之一。除了在游泳后,平日如果用脏手频繁揉眼睛,也会导致眼睛的结膜组织急性发炎。一旦发炎,孩子的眼睛将会变得红肿,感觉眼睛有异物感、烧灼感,并伴随着发痒以及分泌物(眼屎)异常增多。夏季细菌病毒通过水滋生、传播得更快,因此泳池水不干净,很容易让孩子遭殃。

主播小贴士:想要预防红眼病,要从两方面下手。

一是佩戴好泳镜,隔绝水对安静的刺激;

二是选择水质好,污染少的游泳池。一定要选择依法经营的游泳池!好的游泳池一般是清澈见底的,捧起来闻时,有淡淡的消毒味道。此外,辣妈还可以观察泳池池壁有无藻类生长和污垢,来判断泳池的洁净程度。

最后,可以观察泳池底部或出水口,是否有水源源不断流出!这样才说明水循环消毒装置在运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宝宝不吃奶粉怎么回事

全文共 154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宝宝们每天都在成长着,但是宝宝们如果出现不吃奶粉的情况,妈妈们就非常的担心了,为什么宝宝们不吃奶粉了吗?是生病了吗?下面小编来给各位妈妈答疑解惑。

如何解决宝宝不吃奶粉

1、选择合适的奶嘴:虽然再好的奶嘴和吃妈妈奶的感觉仍会不一样,但可以选择接近一点的奶嘴。还有一种说法是把奶嘴多煮煮,让它变软,可能宝宝会接受一点。

2、及时添加辅食:如果有些宝宝真的很不喜欢奶粉,那么到了4个月,妈妈就可以考虑给宝宝添加辅食了,米粉、蛋黄、肝粉、果泥逐渐到菜肉粥、烂面条等,能吃辅食后,就好多了,至少能从其他方面吸取营养。不过辅食吃得多了会影响奶量,要注意一下。

3、看宝宝是不喜欢奶嘴还是不喜欢宝宝奶粉的味道:试着挤出母乳在奶瓶里给宝宝吃,如果他接受了,可能他不喜欢宝宝奶粉的味道,可以换一个牌子试试。另外可以把宝宝奶粉调淡一点或冷一点或热一点试试。

4、给母乳多点信心:如果宝宝太小还没吃辅食,就要多吃母乳。很多妈妈都觉得自己母乳很少,实际上母乳可能比你想象的多。在宝宝不愿吃奶粉的时候,更要发挥母乳的作用。

5、奶嘴口弄得大点:把奶嘴口开大,漏到嘴里宝宝也会吃点。虽然比较慢,但总比不吃的要强。

6、在宝宝面前吃吃喝:到了一定阶段,宝宝会对外界很新奇,看到你在吃什么会很馋,也想要尝尝。所以有时故意在他面前喝东西或假装喝奶,他会一直看着,然后快给他吃,有时会吃一点,这个对吃辅食也适用。

7、尝试除了奶瓶外的东西:大多数宝宝会接受小勺,但也有宝宝不接受。这时妈妈可以试试用学饮杯,或者奶瓶上面的盖子,或者小滴管等。

8、饿饿:可以稍微饿饿宝宝,比一般喂食的时间晚点,才给他吃奶粉,宝宝饥肠辘辘就会吃点。

9、少食多餐:一顿吃很少的话,就多吃几顿。妈妈可以在平时多培养宝宝吃奶粉的兴趣,有机会就喂宝宝吃,宝宝不吃就算了,也不要强迫,多试几次宝宝就会接受了。

10、其他方法:睡觉时迷迷糊糊地吃,或吃着母乳突然换成奶瓶,被认出来再赶快换回来,这个方法多数宝宝可以。洗完澡宝宝口干可以趁机给他吃奶粉。补钙补锌,宝宝缺少微量元素时也会产生厌食的情况。

宝宝不吃奶粉可以吗?

宝宝不吃奶粉可以吗?答案是可以的,但前提是宝宝已经满一岁了。

一岁之后的宝宝就可以喝鲜奶了,有的小宝宝对鲜奶有过敏反应,可以延迟到两岁。鲜奶含钙比配方奶多,是补充钙的最佳来源,另外还含有优质蛋白质、乳糖、维生素A、D及钾、锌、铜、碘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最初给孩子喝鲜奶的时候先少量喂,如果没有不良反应慢慢加量。如果对鲜奶有过敏反应可以喝少量酸奶。

很多纯母乳喂养的宝宝都不能很好的转喝配方奶粉,临床还是建议尽量保持断奶后继续配方奶粉喂养,一岁后的宝宝每天奶量为300毫升左右,分早晚两次,并保证每天三餐饮食合理均衡。喝配方奶的主要功效是预防钙和其他微量元素吸收不足。但值得说明的是不喝配方奶粉不能直接影响宝宝任何生长发育指标。奶爸奶妈们可根据宝宝请款酌情喂养。

宝宝不吃奶粉的原因

1、母乳宝宝不喜欢吃奶嘴。这是最常见的原因,而且大多数的母乳宝宝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在我们满足地喂着宝宝的同时,往往没有料到让他接受奶嘴是这么困难的一件事情。

2、不喜欢奶粉的味道。宝宝虽小,也有自己的主意,有自己的口味,他可能不喜欢这个奶粉的味道。

3、厌奶期。到4个月左右,宝宝逐渐成熟,一方面,他可能添加了辅食,比较喜欢新口味的食品,而对奶粉暂时失去了兴趣。4—6个月的宝宝,体内乳糖酵素开始减少,舌头的味觉也开始产生变化,胃口开始改变。另一方面,他的听觉视觉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使得他对外界更感兴趣,往往一有风吹草动就去管闲事,心思不在吃奶上了。

4、有口腔或其他疾玻偶尔长时间不吃奶粉,或有哭闹、精神不振等,可能身体有问题。

5、喂奶方式不对。因为奶瓶的角度不当,压到舌头,使宝宝喝不到奶,最好将奶瓶以45度角轻放到宝宝的嘴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7个月宝宝喉咙哑了怎么回事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会发现自己6、7个月的宝宝喉咙哑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十分担心孩子的健康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各位爸爸妈妈准备的资料,帮助父母解决这个常见的问题。

宝宝喉咙哑了,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问题。

1、补充水分。这是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建议家长平时一定要注意给宝宝多喝白开水,补充身体水分,少接触冰冷食物和辛辣有刺激的食物。

2、药物治疗。宝宝的抵抗力较为的低下,容易受到细菌的侵入,特别是季节交替的时候,天气变化大,容易受凉,病毒会使得宝宝生病,嗓子发炎。喉炎也是引致宝宝嗓子哑、喉咙疼痛的因素之一。

3、应急措施。不要大声说话。幼儿大声说话、喊叫的毛病。家长更要注意,不要经常无端引起宝宝大声哭闹。减少宝宝大声喊叫,可以起到保护宝宝嗓子的作用。

4、情绪稳定。一般情况下,宝宝身体处于发育阶段,发声器官尚未成熟,加上一般情况下宝宝的情绪容易激动,喜欢大声喊叫,高兴的时候大喊大叫表达自己兴奋的情绪,哭闹的时候也习惯大声啼哭,这些行为都极容易引起声带肿胀发炎的情况,所以宝宝容易声音哑,喉咙痛。声带发炎后大量充血会使得其局部薄膜变厚,薄膜不均就闭合不拢,使声音变得嘶哑或是失声。

按照这些方法进行调整后,问题仍得不到解决,父母务必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孩子的健康是最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宝宝没吃饱的信息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出生后,就开始张着小嘴嗷嗷待哺了。可是,母乳喂养的新妈妈因为看不见宝宝究竟吃了多少奶,总怀疑自己的奶水不足,宝宝没吃饱。因此,怎样通过观察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是需要新妈妈尽快掌握的。

宝宝没吃饱的信息1

宝宝出生5天后,乳房仍不能很轻松地挤出乳汁。

宝宝没吃饱的信息2

出生后4天~4周,每天排便次数少于3~4次。

宝宝没吃饱的信息3

宝宝表现得异常“乖”,极少哭闹,连续睡眠超过4~6小时。

宝宝吃饱了的4个信号

1、每天要吃8~12次母乳,每次吃完母乳后,妈妈至少有一侧乳房已排空。

2、在吃母乳时,宝宝会发出有节律的吸吮声,并伴有听得见的吞咽声音。

3、在宝宝出生后的头两天,至少排尿1~2次。如果宝宝出现粉红色结晶尿,这种尿应该在出生后第3天就能消失。从出生后第3天开始,每24小时排尿达到6~8次。

4、每24小时至少排便3~4次,每次大便多于1大汤匙。出生第3天后,每天可排软黄便达4(量多)~10(量少)次。

宝宝没吃饱的信息5

出生3天后,每24小时排尿少于6次。

宝宝没吃饱的信息6

出生3天后,仍然排黑色、绿色或棕色大便。

宝宝没吃饱的信息7

虽然妈妈的乳房能分泌母乳,但宝宝在吸吮时听不到吞咽的声音。

特别提醒:

不要一哭就喂

宝宝一出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需求,但表达各种需求的唯一方式就是哭。有些新妈妈认为宝宝一哭就是饿了,赶紧喂奶。其实,很多时候,宝宝是因为尿布湿了、需要爱抚、困了或不舒服而哭的。要先搞清楚宝宝究竟为什么哭,不能一哭就喂,否则很容易造成喂养过度。

给乳房足够的刺激

宝宝出生24小时后,最好每隔2~3小时进行母乳喂养一次。否则,妈妈的乳房得不到足够的刺激,会影响乳汁的分泌。

宝宝没吃饱的信息9

母乳喂养次数在24小时内少于8次。或者虽然喂养次数不少,但宝宝总是哭闹和不安。

宝宝没吃饱的信息10

大多数时候,宝宝在吃奶时,妈妈都会感觉到乳头疼痛,而且乳头充血明显(喂养前乳头较硬,喂养后也不变软)。

宝宝没吃饱的信息11

出生5天后,宝宝每天体重增长少于15~30克,生后10天,宝宝的体重还不能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16个月宝宝尿频怎么回事

全文共 1203 字

+ 加入清单

尿频”是一个主观的症状,是指小便次数增多。宝宝尿频父母也是着急,那么让我们来普及一下尿频方面的知识吧!

宝宝尿频治疗方式

儿童精神性尿频的治疗,首先应该是心理治疗。所以,首先应该弄明白病因是什么,其次才是行为治疗,也就是“憋尿训练”。

爸爸妈妈们一定会感到纳闷,憋尿不是不好吗,为什么还要教孩子进行“憋尿训练”?其实“憋尿”和“尿频”应根据尿量而定,只有把膀胱撑满(400毫升以上)才算憋尿,至于二三百毫升,不过是膀胱正常的储尿过程,也是膀胱有效收缩所必需的。因为膀胱要胀到一个相当程度(200毫升以上),排尿才会有力,否则尿量过少(膀胱不够胀),反会造成排尿的细弱、无力和余尿感,并激发下一次尿频,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憋尿训练”就是要用“憋尿”来控制尿意,以增加膀胱储尿量,但要以不超过膀胱容量400毫升为原则。当然,“400毫升”是无法去测量的,所以爸爸妈妈们要通过观察孩子每次排尿的多少、尿液排出时的速度,来判定该让孩子憋尿到何种程度。

宝宝尿频原因

宝宝出现了尿频,一般多认为是有神经性尿频、尿量感染等疾病,单纯的尿频多考虑是有神经性尿频,是由于饮水过多后宝宝经常有尿液,如果伴有了尿急、排尿不畅等,多认为是有尿路感染。

1、儿童精神性造成的尿频

孩子的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容易受外界环境、暗示性语言等影响,其控制力、抗压力及表达能力还比较差。所以,只要是受到轻微刺激,包括残尿对包皮和阴部的刺激、不舒适的衣裤的摩擦、潺潺的水声、口哨声等都会令宝宝产生尿意。还有父母的习惯和人格特质对孩子的影响,如大人有尿频问题、父母过度强调“不能憋尿”、父母常紧张兮兮提示孩子“要不要尿尿”等,以及孩子承受着功课、家庭和人际关系诸多压力或是孩子具有性急、紧张的个性,这些都会造成儿童精神性尿频。

2、尿路感染造成的尿频

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极少数可由真菌原虫病毒)直接侵袭所引起,临床表现比较广泛,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根据有无尿路功能或器质上的异常,又有复杂性和非复杂性尿路感染之别;根据炎症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尿路感染。

3、膀胱疾病造成的尿频

膀胱疾病所造成的尿频,主要特征是总有尿意,所以排尿次数多,但尿量却很少,一般情况下都少于200毫升,经常只有数十毫升,甚至几毫升而已。常见疾病包括:膀胱炎、尿路感染、摄护腺肥大和神经性膀胱。对于这类尿频疾病,必须根据医生的诊断用药物来进行治疗。

宝宝尿频饮食调养注意

1. 多饮水,每天1500--2000毫升以上。饮水可增加尿量,对感染的泌尿道有“冲洗”和清洁作用。

2. 宜吃清淡、富含水分的食物,忌食韭菜、葱、蒜、胡椒、生姜等辛辣的刺激性食品。

3. 进食各种蔬菜、水果,因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有利于炎症消退和泌尿道上皮细胞的修复。

4. 选择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功效的食物,如菊花、荠菜、马兰头、冬瓜等。

5. 忌食温热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兔肉和其它油腻食物,以免炎症加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宝宝咬手指甲怎么回事

全文共 2284 字

+ 加入清单

咬指甲也称咬指甲症或咬指甲癖,是指反复咬指甲的行为。咬指甲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不良习惯,多见于3~6岁儿童,男女均可发病。多数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咬指甲行为可自行消失,少数顽固者可持续到成人。

纠正孩子咬指甲的方法

1、一般疗法

家长首先应认识到这是一种病症,单纯地采取打骂或惩罚非但无益,反而会使病情加重。其次,要积极寻找引起紧张和忧虑的因素,并及时改善儿童的生活环境,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此外,应给孩子定期修剪指甲,防止指甲感染和表皮损伤。

2、心理疗法

主要采用行为限制和正面引导。所谓行为限制,即当幼儿咬指甲时,父母应耐心地教他把手指慢慢地从嘴里移开,并用微笑、点头或夸奖的口吻表示赞允,通过一件有意义的事或玩具,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正面引导,则是对合作的年长儿讲清道理,使其意识到咬指甲是一种行为偏离和咬指甲的危害性,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完全可以纠正的。同时鼓励患儿多参加集体活动和户外锻炼,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身心健康发育。

咬指甲癖的治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矫治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故家长不但自己要有信心,而且还要增强患儿的信心。采取父母监督和孩子自我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就能戒除咬指甲癖这一行为偏离。

更多纠正孩子咬指甲的方法>>纠正宝宝经常咬指甲的秘诀儿童期咬指甲父母须警惕

咬指甲易混淆的症状

咬指甲是主要行为表现,须注意是否同时伴随有焦虑症、多动症及其他行为问题。

孩子表现为反复咬指甲。轻者仅啃咬指甲,严重者可将每个指甲咬坏,甚至咬坏指甲周围的皮肤,少数小儿还咬脚趾甲。部分儿童常伴有其他行为问题,如睡眠障碍、多动、焦虑、紧张不安、抽动障碍、吸吮手指、挖鼻孔等。症状顽固者夜间也出现咬指甲行为。

更多咬指甲易混淆的症状>>小儿菌痢易与哪些疾病混淆?同时学中英文会混淆吗?

咬指甲的预防方法

首先要消除造成小儿紧张的一切因素是预防和育治疗的关键。父母对患儿以鼓励为主耐心说服教育,调动患儿克服不良习惯的积极性。多让小儿参加娱乐活动,转移其注意力。当孩子出现咬指甲时,家长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讲故事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经常修剪指甲。用苦味或辣味剂涂搽指甲等强制方法效果差。频繁出现可到医院进行矫正,行为矫治疗法如强化济、消退法、厌恶法等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般由医生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设计出行为治疗方案,由家长协助实施,同时给予支持性心理疗法。行为疗法的效果取决于医生、家长和患儿三方面的密切配合,并要持之以恒。

更多咬指甲的预防方法>>奶粉的常见缺陷和预防方法宝宝拉肚子护理及预防方法

咬指甲的临床表现

咬指甲的程度轻重不一。大多数情况不严重,但因常咬指甲而使儿童的指甲顶端凹凸不平,不能覆盖指端。少数较严重者,可将指甲或指甲周围的皮肤咬出血,严重者可合并感染如甲床炎、甲沟炎,有的甚至引起整个指甲脱落或变形。

什么是咬指甲

咬指甲(nailbitting)是指儿童反复出现的自主或不自主的啃咬手指甲的行为。有的也可表现为咬脚趾甲。常见于10~18岁儿童,但也可早至4岁发病。国外报道大约50%的儿童在某一时期会出现这种行为,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冲下降。至18岁仍有23%的人咬指甲。虽然在5~10岁这个年龄组内,发病率无显著性的性别差异,但在这个年龄组以上,则男性咬指甲更为常见。在30岁以上的男性中有10%的比例有这种习性障碍。咬指甲常有家庭倾向。

更多什么是咬指甲>>孩子7岁了老爱咬指甲怎么办孩子咬指甲并依赖毛巾(上)

为什么喜欢咬指甲

咬指甲也称咬指甲症或咬指甲癖,是指反复咬指甲的行为。咬指甲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不良习惯,多见于3~6岁儿童,男女均可发病。多数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咬指甲行为可自行消失,少数顽固者可持续到成人。

出现这种现象常与精神紧张有关,在生活节奏改变比如孩子入托、入学时孩子特别容易出现紧张,在生病时也容易诱发此症,部分小儿由于模仿他人而形成。具有内向、敏感、焦虑素质等性格特点的小儿容易患此症。部分患儿诱因不明。

孩子表现为反复咬指甲。轻者仅啃咬指甲,严重者可将每个指甲咬坏,甚至咬坏指甲周围的皮肤,少数小儿还咬脚趾甲。部分儿童常伴有其他行为问题,如睡眠障碍、多动、焦虑、紧张不安、抽动障碍、吸吮手指、挖鼻孔等。症状顽固者夜间也出现咬指甲行为。

更多为什么喜欢咬指甲>>宝宝咬指甲,妈妈别大意孩子咬指甲并依赖毛巾(下)

咬指甲的心理分析

咬指甲并不是小孩的专利,很多成人也会咬指甲的经历。在心理学上来说,其实啃咬指甲,有时反映出一种心理情绪。往往与情绪紧张、抑郁、沮丧、自卑感、敌对感等情绪有关。

我们在不经意间咬指甲,如果有意识的注意一下,就会知道,一般来说我们都是在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之下,不由自主的去咬指甲。法国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民意测试以检查什么人爱咬指甲和咬指甲是在什么情境下。研究显示,法国人爱咬指甲大都与他们的工作有关。26%以上的人称,在考虑与他们工作相关的事情时爱咬指甲。奇怪的是,购物是咬指甲的第二个原因:咬指甲可能代表作抉择的折磨。考虑经济形势和对父母和孩子的关注排为第三。

也就是说,我们咬指甲,是因为我们有压力,通过咬指甲来放松压力,同时我们考虑一些难以决择的问题时,也会咬指甲。

心理学家认为,咬指甲来缓解压力是由于在小时候这种行为被强烈的提醒,来源于父母强烈的提醒,“咬指甲”这个行为,可能反倒被保留下来,甚至越演越厉害,那么慢慢这个行为就成了这个孩子一个固定的情绪的一个释放和一个关系的再现。惩罚也可以强化,一个孩子因为一件事情被骂被打,这可能是一种强化,这种强化就会让他这个行为变本加厉。这种行为可能延续到成年。

更多咬指甲的心理分析>>心理分析剩男原因剖腹产产妇的心理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八个月宝宝发烧还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全文共 1864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宝宝发烧拉肚子,看着宝宝受苦妈妈也心痛,别急,小编马上带您来看看原因及对策。

1个月宝宝发烧拉肚子的对策。

一、及早补充身体丢失的水分

很多妈咪只要宝宝一腹泻,便急着往医院跑。其实,宝宝在腹泻一开始时,多为轻度脱水。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完全可在家里进行治疗。这样既及时又方便,还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对宝宝恢复病情很有利处。那么,妈咪首先要做的是判断宝宝是否是轻度脱水。轻度脱水的宝宝有口渴感,口唇稍干,尿比平时要少,颜色发黄,并且表现出烦躁、爱哭。

妈咪可从以下几种补液方法中选择一种:用自制的糖盐水补液,即在5000毫升的温开水中加入1.75克精食盐和10克白糖,1.75克精食盐相当于啤酒瓶盖的一半,10克白糖相当于2小勺;用自制的米汤加盐液体补液,即在500毫升温开水加入1.75克的精食盐;用医生给开出来的ORS(口服补液盐)补液,ORS补液盐是已配好的干粉,使用时按说明书配成液体即可。

然后,在最初4小时里,按宝宝的每公斤体重给予20—40毫升液体。此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喝多少。2岁以下的宝宝可每隔1—2分钟便喂上一小勺,大一点的宝宝则可用小杯子喝。如果宝宝呕吐,待10分钟后再慢慢地喂;一旦宝宝出现眼睑浮肿,表明补液有些过量,应暂时改喝白开水或母乳。

爱心提示:不要把ORS补液盐加在奶、米汤、果汁或其他饮料中,并且按说明配制完毕之后,不能再往里加糖,否则影响补液效果。

二、给宝宝丰富的食物以防止营养不良

传统的腹泻治疗方法,主张让患儿禁食一段时间。然而,这样有碍于身体的营养补充,容易发生营养不良。现在主张不要让腹泻的宝宝禁食,但需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每日至少进食6次。母乳喂养的宝宝继续吃母乳,但妈咪的饮食含脂量要低些,否则会使腹泻加重;6个月以内人工喂养的宝宝,可按平时量喝奶;6个月以上已经添加离乳食品的宝宝,可进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烂面条、鱼肉末、少量蔬菜泥、新鲜水果汁或香蕉泥,直至腹泻停止后2周。

三、 对宝宝的小屁屁要倍加呵护

由于宝宝排便的次数增加了许多,所以会不断地污染小屁屁。而且,腹泻时排出的粪便对皮肤刺激较大。因此,宝宝每次排便后,妈咪都要用温水清洗小屁屁,特别是注意肛门和会阴部的清洁,最好用柔软清洁的棉尿布,且要勤换洗,以免发生红臀及尿路感染。如果小屁屁发红了,应将它暴露在空气中自然干燥,然后涂抹一些尿布疹膏。

四、严密观察宝宝病情的发展

如果宝宝烦躁不安加重,囟门和眼窝出现凹陷,哭时眼泪少,看上去口干舌燥,并且,用手捏起大腿内侧的皮肤然后马上松手时,皮肤皱褶变平的时间超过2秒。这种情况表明宝宝的身体脱水已经较重了;或在家已经治疗了3天,但病情总不见好转,出现频繁的大量水样便,呕吐、口渴加剧,不能正常进食进水,补液后尿仍很少,宝宝发烧及便中带血等症状,则需赶快带宝宝去医院进行诊治。

为何宝宝容易发生腹泻?

缘由1 由于1—2岁的宝宝生长发育特别迅速,所以,身体需要的营养及热能较多。然而,消化器官却未完全发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较少。因此,消化能力较弱,容易发生腹泻。

缘由2 由于神经系统对胃肠的调节功能差,所以,饮食稍有改变,如对添加的离乳食品不适应、短时间添加的种类太多,或一次喂得太多、突然断奶;或是饮食不当,如吃了不易消化的蛋白质食物;气温低身体受凉加快了肠蠕动、天太热,消化液分泌减少及秋天温差大、小肚子易受凉等,都可引起腹泻。

缘由3 由于全身及胃肠道免疫力较低,所以,只要食物或食具稍有污染,便可引起腹泻;宝宝因抵抗力较低而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在患感冒、肺炎、中耳炎时,也常可引起腹泻。

3个月宝宝发烧拉肚子是怎么回事呢?

发烧是宝宝在跟细菌做斗争呢!!只要不是很高就不会有事。

几乎每个宝宝都不止一次地发生过腹泻,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宝宝。所以,它是宝宝们最容易患的“小儿四病”之一。宝宝上吐下泻时,妈咪们的心里都很着急,恨不能让宝宝快快地好起来!于是,一股脑儿地给服用各种药。然而,宝宝非但不见好,反而越来越止不住地泻,甚至拖至几个月不愈,使宝宝的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有时甚至危及生命。为了宝宝平安健康长大,妈咪对宝宝腹泻病的防治及护理应该多多了解。

小儿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及多种病因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患儿大多数是2岁以下的宝宝,6—11月的婴儿尤为高发。腹泻的高峰主要发生在每年的6—9月及10月至次年1月。夏季腹泻通常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多为黏液便,具有腥臭味;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引起,以稀水样或稀糊便多见,但无腥臭味。腹泻的发病率仅次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死亡率也很高。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是腹泻所导致的身体脱水和体内电解质紊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12个月的宝宝贫血的原因

全文共 1254 字

+ 加入清单

12个月的宝宝发生贫血的情况,宝爸宝妈估计会很着急吧。今天小编就和你们一起看一下贫血的原因以及12个月的宝宝贫血可以吃什么。

12个月的宝宝贫血的原因:

● 先天性储铁不足:正常情况下,准妈妈每日提供给胎宝宝的铁不但足够生长之用,还有富余储存在胎儿的肝脏里面。如果母亲在孕期患有严重的缺铁性贫血,孩子就容易出现贫血。

● 早产儿、双胞胎、低出生体重:由于胎宝宝铁的储存主要是在最后3个月,所以早产儿体内储存的铁相对较少。双胞胎从母体内应获得的铁的总量要超过一般宝宝1倍。如果母亲供应不了,双胞胎体内储存铁就会不足。

● 宝宝需要量增加:生长发育速度快的孩子,血容量增加也快,因此对铁的需要量也多。

蛋黄是6个月宝宝补铁的首选吗?

妈妈们都知道母乳里带有一定量的铁质,足够供应宝宝出生时到6个月左右的铁质的补充。6个月之后,母体带的铁质被宝宝利用殆尽,此后就需要额外补充铁质了。尽管妈妈们热衷于在宝宝6个月左右的时候煮鸡蛋,碾碎蛋黄,开始给宝宝补充铁,但是这样的补充是微不足道的。为什么呢?

一是蛋黄里的蛋白质对于宝宝娇嫩的肠胃来说,是大分子物质,由于宝宝的肠道壁通透性非常大,就容易滤过蛋黄里的蛋白质,成为引起宝宝过敏的过敏原,造成宝宝的过敏反应;其二:虽然蛋黄属于血红素铁,其被人体吸收利用率高些,但也不过在15%左右。试想想,1/4的蛋黄中能被小宝宝吸收的铁质又有多少呢?还要冒着过敏的危险。因此,当宝宝需要额外补充铁质时,妈妈首先考虑的是让宝宝既能避免过敏,还能有效地补充铁质,提高铁质在宝宝体内被吸收利用的效率,有效地预防缺铁性贫血。所以,我建议选择强化铁的婴儿米粉。

如果铁补充不足,就容易出现贫血。

●饮食因素:食物中摄入铁量不足,这是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最主要原因。

● 疾病因素:失血性疾病,如肠息肉、钩虫病、慢性腹泻、反复感染等都可以造成缺铁性贫血。

哪些食物含铁丰富?

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大,可以选择的辅食也会越来越丰富,妈妈可选择的余地也就越来越宽了。

铁质可分为血红素铁(红肉和鱼类等动物性食品中含有的)和非血红素铁(海藻、蔬菜、大豆等植物性食品中含有的)。

肉类如牛肉、羊肉、动物肝脏和血、鱼类等含铁比较丰富。蔬菜如苋菜、雪里红、小白菜、芥菜等深绿色蔬菜都是铁的良好来源。此外,如蛋、黑芝麻、全谷类、干果类等也是补铁不错的选择。

加强铁质补充的5点小注意

● 对七八个月以上的宝宝来说,补充铁质的同时,可以适当喝些带酸味的果汁,如橙汁、猕猴桃汁、番茄汁等等,这些带酸味的果汁富含维生素C,能够促进宝宝体内铁质的吸收和利用,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

● 给宝宝制作辅食,可以选择使用铁锅。在制作辅食的时候滴几滴柠檬汁,会让铁锅本身所含的铁质渗透到食物中,从而增加食物的含铁量。

● 水煮食物时,煮的时间不要过久。原因是当食物以水煮的方式烹调时,容易造成铁质的流失。

● 喝牛奶的时候,不要同时补充含铁质的食物,因为牛奶会影响铁质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妈妈们喂养宝宝时,错开喝牛奶和补充含铁质食物的时间就可以啦。

● 铁不是补充得越多越好。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铁的摄入量,0~6个月,6毫克/天;6~12个月,10毫克/天;1~3岁,12毫克/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4个月宝宝早教知识

全文共 1493 字

+ 加入清单

早期教育是指对0~6岁,特别是0~3岁小儿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促进正常小儿的智力发育,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4个月宝宝早教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个月宝宝早教游戏

1. 毛毛虫变蝴蝶培养技能:语言表达能力,运动能力你需要准备:不需要准备任何东西。盘腿坐在地上,让宝宝背向你坐在你的腿上。你的双臂向前伸,腰部以上向前弯曲,让你的身体像个“茧”一样把宝宝裹起来。鼓励宝宝和你一起向前弯腰。慢慢地轻声说:“小毛毛虫,你现在醒过来了。”然后慢慢把胳膊抬到自己的头顶上,说:“现在,你要从茧里出来,变成蝴蝶啦。”然后坐直,轻轻拉着宝宝的胳膊也向上伸。胳膊伸向两侧慢慢上下挥动,同时说:“你伸开翅膀——变成蝴蝶了!”多次重复这个游戏之后,你的宝宝也能学会挥动着双臂“变成蝴蝶”了。

2. 敲敲打打培养技能:听力,节奏感,对因果关系的认识 你需要准备: 空冰淇淋桶,或其他有硬纸盖或塑料盖的容器,保鲜膜。做几个能发出不同声音的小鼓,让宝宝学习分辨高低音的区别。用几层结实的塑料保鲜膜,或一张厚纸蒙在罐头罐或其他圆形容器的口上并粘紧。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把饭盒、奶粉罐等当鼓敲。用胶带把不同的小鼓粘在一起,做成一套“架子鼓”。坐在地板上,让宝宝坐在你两腿中间,把鼓放在宝宝面前。用你的手掌、手指和掌根给宝宝演示怎样敲鼓,你还可以一边敲鼓一边用嘴发出节奏,让宝宝体验不同的节奏。 如果你的宝宝能抓握了,你也可以用面巾纸包住筷子的一头做个鼓槌。

3. 过山车培养技能:大动作你需要准备:充气塑料球、健身球或圆柱形抱枕你用手稳稳地扶在宝宝身体一侧的肋骨处,让宝宝脸朝下趴在球或抱枕上,然后把宝宝前后或左右滚动。提醒:不要把球充太足的气,这样球既能滚动,又有往下按的空间。圆柱形抱枕能让宝宝趴得很舒服,但是却不能让宝宝左右滚动。

4. 看看谁在这里!培养技能:对因果关系和“物体恒存性”(看不到的东西依然存在)的认识。你需要准备:能把你“藏”起来的东西让你的宝宝坐在安全的小椅子上,你先躲到宝宝看不见的地方,然后带着夸张的笑脸突然蹦出来,看看你能不能逗得宝宝咯咯笑。反复藏起来再跳出来,每次换个表情,但不要吓到宝宝。变化一下你的头露出来的位置,比如椅子上方或两个侧面。你也可以遮挡脸,来和宝宝玩“藏猫猫”。慢慢他就会明白,虽然你的脸消失了,但是你还是存在的,他会主动去寻找。

看过“4个月宝宝早教知识“

2个月宝宝早教注重重点

1. 语言学习虽然宝宝还不会说单字,但是他已经在不断尝试与你沟通。通过游戏来增进宝宝对学习语言的兴趣吧,比如假装打电话,或者配合身体的动作讲故事等。和宝宝说话时,你需要注意尽量和他面对面,放慢语速,嘴型夸张,这样有利于他模仿和学习。

2. 手的抓握多给宝宝机会去抓拿物体,这样可以有效地刺激大脑的发育。先从容易抓住的开始,比如手绢、带柄的玩具等,慢慢增加练习机会。宝宝的大拇指从手心中解放出来时,就可以完成4指抓握了,这是手的能力发育中一个重要的阶段。

3. 听觉训练宝宝已经不满足于你制造的声音了,给宝宝机会,让他在敲敲打打中去体会不同的声音和节奏,以及事物的因果关系。

4. 大动作宝宝已经可以稳稳地抬起头了,现在他开始学习怎样控制和利用上半身,来为学习坐起、翻身和最终站立做准备。本月,除了给宝宝更多的机会练习趴卧和翻身之外,也可以借助一个充气的大球做运动。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多多练习吧。5. 物体永恒刚开始对事物因果关系有所理解的宝宝总会很高兴地看到有什么东西突然出现在眼前。意外地看到你的脸,会让宝宝咯咯笑个没完,被遮挡的玩具又出现了,他也很开心。这些游戏可以帮助宝宝理解物体是永恒的,有助于未来帮他缓解分离焦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宝宝总是肚子痛怎么回事

全文共 1536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过肚子痛的经验,并不好受,何况是发生在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小孩身上。很多妈妈都会发现宝宝偶尔会有一些疾病出现,特别是肚子疼更是让妈妈担心不已,甚至有的宝宝总是肚子疼,而妈妈却不知道怎么回事,对此也是束手无策。

1.其他感染

可能很多人不信,感冒和流感也会引起宝宝肚子痛,这是因为上呼吸道疾病产生的粘液顺着喉咙流下,会刺激肠胃,而呕吐能帮助他们清除这些粘液,并且缓解疼痛。此外,尿路感染,有时甚至耳朵感染也可能会引起肚子痛,甚至恶心、呕吐。

2. 急性肠胃炎

如果宝宝肚子痛并伴有呕吐或腹泻症状,则很可能是急性肠胃炎,也称肠胃感冒,这是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常见的病症。

如果急性肠胃炎引起了宝宝呕吐、腹泻、发烧或食欲不振,则很容易导致宝宝脱水,因此一定要确保宝宝摄入足够得液体,可以是母乳或配方奶,如果发现孩子有脱水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3. 胃食管反流

很多宝宝在吃奶或喂食后会吐出来一点点,有的甚至会呕吐,如果你的宝宝经常这样,则他可能是胃食管反流。当发生反流时,宝宝的食道和胃之间的阀门不能正常工作,胃里的食物和胃酸会返流到喉咙,从而造成胃部的不适,以及喉咙和胸部的灼烧感。胃食管反流主要发生在1岁以内的宝宝身上。

如果你认为宝宝有可能发生了胃食管反流,一定要告诉医生,因为医生会教你怎样减轻症状,并同时对宝宝进行监测,以防发展成胃食管反流病(GERD)。

4. 晕车、晕船

如果宝宝在乘车或乘船时烦躁不安或出现呕吐症状,则他可能是晕车(晕船)了。这是因为在孩子4岁以前,前庭功能正处在发育阶段,因此比大人更容易晕车(晕船)。

为了避免宝宝晕车(晕船),在长途旅行中途一定停下来休息,让孩子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在开始旅程前让孩子吃点东西,不要空腹乘车。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私自给孩子服用晕车药,服药前一定要咨询医生。

5. 便秘

别是当宝宝超过3天没有排便,并且排便时非常痛苦,那么他可能是便秘了,此外,如果宝宝大便干燥,排便困难也是便秘的症状。

如果宝宝已经开始吃固体食物,为了缓解便秘,可以多给宝宝吃能让大便松散的食物,如麦片、杏子、李子、梨、豌豆等,并减少容易造成大便干结的食物,如香蕉、苹果、苹果酱、胡萝卜、米饭、南瓜等,同时应该注意多给孩子喝水。此外,运动可以帮助肠道运动,也能有助于排便。

6. 中毒

如果宝宝不小心误吞了有毒物质,如药品、有毒植物或化学物品,也可能会引起呕吐、腹泻和腹痛,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此外慢性铅中毒(来自土壤、水或油漆等)也会引起肚子痛,如果你怀疑孩子可能铅中毒,也一定要及时就医。

7. 疝痛

疝痛是婴儿腹痛及哭闹最常见的原因。到底什么是疝痛?疝痛对健康婴儿不可控的哭泣症状的一种描述,如果宝宝月龄不到5个月,每天哭泣超过3个小时,每周三天或以上时间出现这种哭泣症状,并持续3周以上,没有查出其它的医学原因,这他可能是疝痛。

非常不幸的是,这种疝痛目前还没有办法治疗,只能靠父母安抚孩子来缓解他的眼泪和痛苦;而好消息是,这种疝痛在宝宝5个月以后一般会自行消失。

8. 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也会引起呕吐、腹泻和肚子痛。如果你的宝宝肚子痛,同时伴有血便或发痒的皮疹,则很可能是食物过敏。

如果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当他吃该种食物时,身体会自动启动免疫系统,从而一起你或轻微或严重的过敏症状,如果宝宝出现呼吸困难、脸或嘴唇肿胀、严重呕吐或腹泻时,应及时送医。如果宝宝吃完食物后2小时内过敏症状一直持续,则应咨询医生,或可给孩子做个过敏原测试。

9. 胀气痛

在出生前3个月内,宝宝胀气痛是很常见的,这是因为他们的肠道发育还不够成熟;在宝宝6-12个月时,因为添加辅食而不停的尝试新的食物,也可能会引起胀气痛。

10. 肠梗阻

如果宝宝痛得打滚,在抬起他的腿时哭得更厉害,尤其是当孩子肚子痛的强度和频率不断增加,同时伴有呕吐症状时,一定要就是送医,因为这些症状预示着孩子极有可能是肠梗阻或肠套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