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生物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笔记【汇总20篇】

心脏病突发是很危险的,严重可致猝死,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非常重要。接下来就跟着问学吧小编一起去看看生物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笔记吧。

浏览

2682

文章

1000

生物入侵可控吗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当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当地环境以后,通过各种人为的干预是可以控制的,但是控制其蔓延的治理费用也是相当昂贵的。在英国,为了控制12种最具危险性的外来入侵物种,在1989~1992年,光除草剂就花费了3.44亿美元,而美国每年为控制“凤眼莲”的繁殖蔓延就要花掉300万美元,同样,我国每年因打捞水葫芦的费用就多达5~10亿元,由于水葫芦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接近100亿元。

生物入侵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人工防治、机械去除、替代控制、生物防治等方法。

1.人工防治

依靠人力,捕捉外来害虫或拔除外来植物。人工防治适宜于那些刚刚传入、定居,还没有大面积扩散的入侵物种。

2.机械去除

利用专门设计制造的机械设备防治有害植物。机械防除有害植物对环境安全,短时间内也可迅速杀灭一定范围内的外来植物。通过物理学的各种途径防治也可控制外来有害生物,如用火烧控制有害植物,黑光灯诱捕有害昆虫,等等。

3.替代控制

替代控制主要针对外来植物,是一种生态控制方法,其核心是根据植物群落演替的自身规律用有经济或生态价值的本地植物取代外来入侵植物。

4.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从外来有害生物的原产地引进食性专一的天敌将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控制在生态和经济危害水平之下,类似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今天小编对生物入侵可控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物入侵到底有多可怕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第一次生物大灭绝原因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次生物灭绝又称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奥陶纪大灭绝,时间:为距今4.49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一次的物种灭绝事件,然而第一次生物大灭绝原因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生态破坏小知识:

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4亿4万年前的奥陶纪末期,由于伽马射线暴击中地球导致球气候变冷和海平面下降,生活在水体的各种不同无脊椎动物便荡然无存。

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三大的物种灭绝事件,约70%的物种灭亡。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伽马射线暴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在大约4.4亿年前,现在的撒哈拉所在的陆地曾经位于南极,当陆地汇集在极点附近时,容易造成厚厚的积冰---奥陶纪正是这种情形。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球的温度下降了,冰川锁住了水,海平面也降低了,原先丰富的沿海生物圈被破坏了,导致了60%的物种灭绝。

提醒您:大家一定要多了解一些环境污染知识和生态破坏知识来保护环境,这样才能保证物种灭绝事件不会出现,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和面对物种灭绝我们能做什么等相关的问题可收藏本网站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水族生物蓝藻简介

全文共 200 字

+ 加入清单

蓝藻

蓝藻是原核生物,又叫蓝绿藻、蓝细菌;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粘藻。在所有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蓝藻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核,但细胞中央含有核物质,通常呈颗粒状或网状,染色质和色素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中。该核物质没有核膜和核仁,但具有核的功能,故称其为原核(或拟核)。在蓝藻中还有一种环状DNA质粒,在基因工程中担当了运载体的作用。和细菌一样,蓝藻属于“原核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健康心脏离不开的17个新招

全文共 2694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我们生活、工作脚步的加快,人们注意自己身体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了,那么去医院检查身体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那我们要怎么保护我们的心脏呢?不过没关系,今天本网小编就为您带来了有关保护心脏的新方法和心脏病人饮食准则,感兴趣的朋友们赶快来看看啊。

保护心脏的新方法

细节决定成败,我们的健康也是如此,保护心脏,要从细节做起。可能改变一下您的生活方式就有利于减少心脏病的概率。来自美国《男性健康》杂志最近很流行的一个刊文是有关“保护心脏的17个新招”的。

1.每周同房两三次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刊登一项研究发现,每月同房不足1次的男性比每周同房两三次的男性心脏病危险高出45%。与运动一样,同房能对心血管系统起到保护作用。

2.每天半杯核桃

加州心血管疾病专家拉里·桑特拉博士表示,核桃中富含的α亚麻酸(一种欧米伽3脂肪酸)具有抗氧化功效。耶鲁大学研究发现,每天吃半杯(约半个拳头大小)核桃可改善血管功能。

3.关注起床心率

来自美国的心脏病的专家皮埃尔·西奥多博士给大家一些建议,在您早上醒来还没有下床之前,可以先通过测试您脉搏测测每分钟心跳次数才判断您的心脏是否健康。

健康人群心跳次数应该小于等于70次/分钟。如果心跳过快持续一周或更长时间,应该看医生。

4.避开污染空气

华盛顿大学研究发现,吸入超细污染颗粒会导致颈动脉血管壁增厚,诱发心脏病。《大气环境》杂志刊登一项研究发现,空气中污染颗粒在冬天清晨达到峰值,因此,下午室外跑步或骑车锻炼更好。空气污染严重时,最好在室内运动。

5.每天吃1杯豆类食物

美国《内科医学档》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吃1杯富含膳食纤维的扁豆、黑豆或鹰嘴豆等豆类,坚持三个月可使收缩压降低4毫米汞柱。

6.常捏握力器

来自美国《高血压杂志》的刊文的一项新的研究结果可知,人们可以通过握力器训练一个月可以降低10%的血压。就是需要您每周手捏握力器至少四次,并且每次捏握力器训练时间至少两分钟。

7.每天跑2英里

每天跑步2英里,每周坚持。如果跑步后心跳由平时的165次/分钟,增加到185次/分钟,可能是动脉阻塞或者心衰的迹象,应向医生咨询。田纳西大学研究发现,每天多走4000~5000步,血压可降低11毫米汞柱。

8.半分钟6次深呼吸

研究发现,深呼吸锻炼几分钟,血压可降低4毫米汞柱。

9.每周两三次有氧运动

美国《身心医学》杂志刊登瑞士一项研究发现,运动过量伤害心脏。每周做2~3次有氧运动可使运动过量男性心脏病危险降低57%。

10.接种流感疫苗

美国《心脏》杂志刊登一项研究发现,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使心脏病危险降低一半。

11.每天补钾1000毫克

美国疾控中心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多摄入1000毫克钾可以降低收缩压。一根香蕉含钾约420毫克,一根中等大小的红薯含钾540毫克。

12.每周晒太阳20分钟

苏格兰科学家发现,晒太阳20分钟可促进体内一氧化氮的产生,进而降低血压。每周晒太阳两次,每次10分钟即可。

13.常做蹲伏锻炼

力量训练有助于提高好胆固醇水平,降低心脏病危险。蹲伏运动可训练最大肌肉群,效果最佳。

14.多吃橙色食物

芬兰一项研究发现,血液中β胡萝卜素水平最低的男性参试者患阻塞性心衰危险增加3倍。多吃橙子、胡萝卜、南瓜等橙色食物有助补充胡萝卜素。

15.多吃牛排

牛肉富含硒元素和B族维生素,前者可以抗压,后者可以清除血液中的高半胱氨酸(破坏动脉血管内壁的元凶)。牛排中50%的脂肪是对心脏有益的单不饱和脂肪。

16.每天冥想20分钟

托马斯杰弗逊大学研究发现,每天冥想打坐20分钟可使焦虑抑郁降低至少25%。而减轻压力有助降低冠心病死亡危险。

17.击打沙袋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通过击打沙袋等发泄的男性,心脏病危险可降低一半。

心脏病人饮食准则

食盐的限制

当某些病人发生心力衰竭,出现全身浮肿,血压升高以及心脏扩大伴心功能不全的情况下,体内水份和钠离子潴留。

此时,如不忌盐,钠离子增加,加重水的潴留,使浮肿更明显。因此限制盐的摄入是防止体内水份潴留的关键。心脏病人应当注意像调味品、腌制品、腊味、罐头以及速食面等食品。

进食量宜少

老年人由于机体衰败,消化系统大不如以前,所以一天之总热量应限制。每天饮食量应该要平均适宜、亦或者采用少量多餐的进食方法,减轻身体负担。

“每餐七分饱,健康活到老”,也不是没有道理,吃七分饱就可以保证营养摄进,只要长期坚持,不仅有助控制体重,还有利于头脑保持清醒。

高胆固醇、油脂的限制

高胆固醇、油脂等食物选择不当或进食过量都会增加心脏病发病风险。肉类尽量用瘦肉部份,勿食肥肉、家禽皮以及动物性内脏。避免像油炸、油煎的食物,烹饪时最好采用植物油,比较健康。

均衡的饮食

均衡饮食,全面满足身体需要,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和健康。这不仅仅是心脏病人需要,想拥有健康身体正常人都应该均衡饮食,摄入食物像蔬菜、水果、五谷类、鱼肉(瘦)、蛋、奶以及豆类等。

用芹菜、草莽、西红柿等食物,可降低血压。心脏病患者宜多食山渣、金樱子、草萄果等水果。

预防肥胖

肥胖的时候,外周的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容易诱发高胰岛素血症,同时还容易发生高脂血症,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冠心病的发病因素。避免摄取过多的醣类及淀粉,注意食物如砂糖、糖果、馒头、面包、蕃薯、芋头以及玉米等。

多摄高纤维的食物

心脏病人便秘是相当危险的。心脏病发作时主要症状为胸闷和胸痛,有些人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头晕、昏迷,甚至发生抽搐。而解决这样的办法,可以多吃蔬菜,水果,玉米,红薯等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取量,

心脏病人吃什么好

黑芝麻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对维持血管壁的弹性作用巨大;另外,其中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也能起到降低血压、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燕麦

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B族维生素,可以防止动脉硬化的粥样斑块形成;同样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纤维素,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

鱼类

比大多数肉类所含的脂肪和饱和脂肪酸都低,能增加血液中“好”的胆固醇,协助清除“坏”的胆固醇。

黄豆及其制品

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能促进体内脂肪及胆固醇代谢,保持心血管通畅。

菠菜和胡萝卜

菠菜中富含叶酸。有研究表明,服用叶酸可以降低25%罹患心脏病的风险;而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保持血管畅通从而防止中风。

黑木耳

由于黑木耳具有独特的止血和活血双向调节作用,所以又有“天然抗凝剂”之美称,对防治冠心病和心脑血管病十分有益。

结语:看了小编上文的介绍,您是不是已经知道保护心脏的新方法有哪些了呢?您是不是也已经知道心脏病人饮食准则有哪些了那?那您一定知道心脏病人吃什么好了吧,那小编希望您可以把今天学到的有关心脏的知识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们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心脏复苏的八大步骤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心脏复苏是急救最佳的选择,跟其人工呼吸同样重要,但是很多人对于心脏复苏法没有详细的了解,下面小编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下心脏复苏的八大步骤有哪些。

心脏复苏的八大步骤如下:

第一、呼叫并拍打患儿,了解患儿是否有意识;

第二、大声呼救,请求帮助,有第二位施救者时,请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第三、观察患儿有无胸廓的起伏(即有无自主呼吸)。

第四、触摸中央动脉搏动(颈动脉、股动脉、肱动脉)5~7秒,判断有无心跳。

第五、若患儿丧失意识,无自主呼吸,触摸无脉搏,立即给予高质量心外按压30次。

第六、30次心外按压后,给予两次人工呼吸,因此单人心肺复苏,心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若有两人实施,则比例为15:2(指儿童。成人始终为30:2)。

第七、如此进行5个循环的心肺复苏,再次判断有无自主呼吸和心跳。

第八、如果没有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请继续予以心肺复苏;若恢复呼吸和心跳,给予侧位的复苏体位。

心脏复苏八大步骤上面都有详细的了解,让更多人对于心脏复苏步骤有一定的认识,所以说要多关注,关注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尤其是做人工呼吸时需要注意什么等知识要多加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宇宙智慧生物

全文共 3906 字

+ 加入清单

宇宙智慧生物

早在 1953 年, 芝加哥大学化学系一位青年学生斯坦利·米勒

曾产生过一个当时被人认为是荒诞的想法: 世界基本物质中的矿

物元素能否必然产生生命 ? 要是米勒不去大胆地进行实验, 这个

一时受嘲弄的所谓“不可思议”的设想恐怕只能永远成为争论的话

· 31 ·

题。他的老师尤赖耻笑地叫米勒试试, 并跟他打了 1000 美元的

赌 , 担保他“不会成功”。

斯坦利·米勒的设想和实验似乎过于简单, 因此, 尤赖教授的

怀疑态度是可以理解的。米勒设想, 把构成我们地球的最原始的矿物质放在一个庞大的试管里进行实验。这些矿物元素有甲烷、氨、氢和水气。米勒排除了种种干扰, 勇敢地开始了探索。他在试

管里把这些无机物质混和在一起, 然后向试管通电, 放出电火花。

大家知道, 40 亿年前, 构成地球的所谓“原汤”上空, 经常发生强大

的雷雨。经过一个星期的操作, 米勒停止了实验。当他仔细观察

试管时, 发现底部有一种淡红色的奇异物质。米勒又惊又喜, 立即对这物质进行了化验分析, 结果证明, 那是氨基酸。大家都晓得,

氨基酸是生命的要素。当然, 米勒从无机物质中没有创造出生命

来 , 甚至连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命形式也没有制造出来。但是他发现了一个化学程序, 可能导致生命的出现。请不要忘记, 米勒的实验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而地球却花了 40 亿年的功夫才有生命的出现

应当说, 是前苏联生物化学家奥帕里涅于 1924 年提出的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假设, 才导致了米勒的极其天才的实验。奥帕里涅对地球上出现生命的过程做过如下描绘: 40 亿年前, 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 地球表面出现了第一批氨基酸, 这些生命的原始物质掉进了海洋, 便形成了所谓的“原汤”。随着时间的推移, 生命的原始物质不断地进行结合, 其结构越来越复杂, 最后就产生了生命。这位前苏联生物化学家认为他的这个描绘并非是想入非非的事。他自己曾观察到, 在注入大量溶剂的浓胶状态溶液中, 蛋白质很容易结合起来。米勒 1953 年的实验表明, 科学家们的思想已有了一个飞跃。当时有许多科学家认为, 生命是只产生于我们地球表面的、自发的、例外的现象。米勒的发现极大地震撼了这些科学家的心灵。米勒以实验证明, 一定物质的化学结合, 必然会导致生

· 32 ·

命的出现。这个理论使生命是自发和例外地出现的学说倾刻间瓦解了。

继米勒之后,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梅尔文和卡尔文把实验推

进了一步, 他们用回旋加速器发射的电子来代替紫外线。后来, 另一名科学家福克斯又对“原汤”的各种条件进行了模拟实验。40亿年以前, 火山爆发向地球表面喷吐着大量的火焰, 熊熊燃烧着的

岩浆直接流入了海洋。福克斯把模拟的“原汤”同岩浆接触, 然后

加热, 使温度升到 107℃, 同时加进 18 个氨基酸分子。得到的结果

表明, 生命是必然出现的, 因为福克斯的实验产生了类似多肽的物质。换句话说, 他获得了由几百个分子组成的氨基酸链。从此就

形成了一门新学科: 生源说。自 1953 年以来, 实验室的实验越来

越复杂了, 科学工作者人工制造出了越来越高级的氨基酸和分子。

到了 1970 年, 人们竟研制成了去氧核糖核酸分子。

在取得这些地面新发现的同时, 天体物理学家们也在宇宙空间找到了各种各样的分子。随着这些新的发现, 也出现了一门新

的学科: 天体化学。这是一门完全崭新的学科, 它产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确, 天体物理学家们 1972 年在宇宙间发现了 24 种分子, 而在 1977 年又找到了 45 种分子。

1977 年 5 月 23 日, 星期一。天文学家雅克·勒凯向法兰西学院介绍了在宇宙里发现的最新的分子, 即由 6 个原子组成的分子: C2 H2 CN。这个宇宙化学的新证据是默东天文台于 1977 年 5 月 22

日分析得出的, 它表明宇宙中会产生越来越复杂的化学反应和化

学结合。

不过, 有人曾经认为, 除原子和粒子外, 宇宙不会孕育出别的

东西来。可是事实恰恰相反, 科学家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的物体。有人甚至认为已经发现了由 83 个原子组成的卟啉分子, 但至今没有得到证实。业已发现的相当高级的分子

在宇宙里的生命发展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它们像蘑菇的孢子一

· 33 ·

样 , 驾着宇宙里的风或坐着冰冷的彗星迁居到各个星球上去。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是十分可靠的假设。结论是: 像地球上一样, 化学在宇宙里似乎必然会导致一个越来越复杂的结构, 这个结构又必然会导致生命的出现。

20 世纪的地球居民, 并不是宇宙中惟一的智慧生物———这个

说法能令人信服吗 ?

天文学家们估计, 在望远镜所及的范围内, 大约有 102 0 颗恒

星, 假设 1000 颗恒星当中有 1 颗恒星有行星, 而 1000 颗行星当中有 1 颗行星具备生命所必需的条件, 这样计算的结果, 还剩下 101 4

颗。假设在这些星球中, 有 1‰颗星球具有生命存在需要的大气层, 那么还有 1011 颗星球具备着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 这个数字仍

是大得惊人。即使我们又假定其中只有 1‰已经产生生命, 那么也有 1 亿颗行星存在着生命。如果我们进一步假设, 在 100 颗这

样的行星中只有 1 颗真正能够容许生命存在, 仍将有 100 万颗有生命的行星

毫无疑问, 和地球类似的行星是存在的, 有类似的混合大气,有类似的引力, 有类似的植物, 甚至可能有类似的动物。然而, 其

他的行星非要有类似地球的条件才能维持生命吗 ?

实际上, 生命只能在类似地球的行星上存在和发展的假设是

站不住脚的。以往人们认为被放射物污染的水中是不会有任何微

生物的, 但是实际上有几种细菌可以在核反应堆周围的足以让多

种微生物致死的水中存活。

有两位科学家把一种蠓在 100℃的高温下烤了几个小时后,

马上放进液氦中( 液氦的温度低得和太空中一样) 。经过强辐照

后 , 他们把这些试验品再放回到正常的生活环境中。这些昆虫又恢复了活力, 并且繁殖出了完全“健康”的后代。

这无非是举出了极端的例子。也许我们的后代将会在宇宙中发现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各种生命, 发现我们在宇宙中不是惟

· 34 ·

一的、也不是历史最悠久的智慧生物。

地球外的茫茫宇宙中, 究竟有没有生命 ? 究竟有没有类似地球人甚至更文明的高级外星人 ? 随着空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这个富有神话色彩的猜测, 越来越激励着人们去探索。对这个亘

古未解之谜, 目前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最近, 日本著名的宇航学

教授佐贯亦男与地外生命学专家大岛太郎, 发表了有关地外生命

的对话, 论点新颖, 妙趣横生。

科学家能够提出地球外有生命, 甚至推测存在着比我们更聪

明的外星人, 是很了不起的。因为有些人会用地球上生命形成与存在的传统理论来衡量外星球, 忘却了他们之间在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上的不同。

科学家希柯勒教授在实验室里创造了一种与地球环境截然不

同的木星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成功地培养了细菌与螨类, 从

而证明生命并不是地球的“专利品”。我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也不

是按照同一个模式生活的。氧是生物进行新陈代谢的重要条件,

但是有一种厌氧细菌, 就不需要氧, 有了一定的氧反而会中毒死

亡。高温可以消毒, 会使生命死亡, 但海底有一种栖息在 140℃条

件下的细菌, 温度不高反而会死亡。据估计, 地球上不遵守生命理论而存在的生物有好几千种, 只是我们没有全部发现而已。

有些人妄断地球的环境是完美无缺的, 什么只有一个大气压,

温度、湿度正常 其实, 这些标准是地球人自定的。事实上, 地

球上的各种生命不一定都生活在“自由王国”之中, 它们必须受到各种限制。我们不应该以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去硬套外星球,

各个星球有自己的具体条件。如果表面温度为 15℃至零下 150℃

的火星上存在着火星人, 他们也许会认为在地球这种温度条件下

根本无法存在地球人。

于是, 在生命理论的研究领域中, 行星生物学应运而生了。它

主要研究地外各种行星的自然条件, 是否存在适宜于这些环境条

· 35 ·

件的生物, 地球生物是否可以移居到地外行星上去, 以及发现行星

生物的新方法。因为生物往往具有一种隐蔽的本能, 即使存在也不一定能轻易被发现。例如地球空间中存在着许多微生物, 但又

有谁能用眼睛去发现它们呢 ? 目前, 对火星、金星、木星等的探查

工作刚刚开始, 断言这些星球上不存在任何生命, 似乎为时过早。

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及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提出在地球以外的星体上存在生命甚至高级文明社会的问题

不足为怪。科学家们为好奇心所驱使, 极力想探索出个究竟来, 于是在二十多年前就产生了寻找“地外文明”的科学探讨方向。

在地球以外广大的宇宙中是否有智慧生命的问题上, 科学家

们分成了两大派。一派说, 既然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个最普通

的行星, 那么有智慧的生命就应当广泛地存在和传播于宇宙中。另一派却说, 尽管生命可能在宇宙中广为存在和传播, 但能使单细

胞有机体转变成人的进化过程所需的特定环境出现的可能性是极

小的, 因此在地球外存在智慧生命就不大可能了。就科学的发展来看, 这样的争论是正常的、有益的, 而且会推动对“地外文明”的探索。

外星人的传闻日益增多, 不管男女老幼, 对此都很感兴趣。除

了我们地球的人类之外, 其他天体上到底有无类似人的生命 ? 这

个问题已成为当代科学的第一大谜。

为解开此谜, 1987 年 10 月, 世界上有 69 位著名科学家联合发

出呼吁, 要求对外星智慧生物进行世界性的探索。

宇宙中的“人造”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生物多样性的评判标准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多样性分为8级:生物多样性极丰富(86~100),生物多样性丰富(76~85),生物多样性较丰富(66~75),生物多样性一般(56~65),生物多样性较贫乏(46~55),生物多样性贫乏(36~45),生物多样性极贫乏(26~35),生物多样不可逆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评判标准如下:

1.遗传多样性评价标准:在对遗传多样性评价时,采用数量遗传方法依据表现型性状分析,遗传基因特征表现分为种型情况、特有情况、古老残留情况三方面评价生物多样性动态指标。

2.物种多样性评价标准:物种多样性属群落组织水平特征,包括群落中物种数、总个体数、物种多度、物种均有度等多个评价生物多样性动态指标。

3.生态系统多样性评价标准: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甚至整个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基本条件,包括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动态等方面,具有生态类型多样性、生态稀有性、自然性、面积适宜性、生态系统稳定性、人类威胁等多个评价生物多样性动态指标。

评价标准根据各指标在评价中的影响力差异给予不同的分值,确定满分为100分。遗传多样性30分;物种多样性40分;生态系统多样性30分。

今天小编对生物多样性的评判标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什么意义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胃和肠的结构特点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胃的结构特点

胃(如图):

位于腹腔的左上方,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胃呈囊状结构,由外至里依次由浆膜,肌肉层、黏膜下层,黏膜4层绀成,黏膜具有腺体,能分泌盐酸和胃蛋白酶等

胃具有暂时储存食物并蠕动进行物理性消化.以及利用盐酸、蛋白酶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肠的结构特点

(1)小肠:小肠盘曲在腹腔里,长约5~6米,开始的一段叫十二指肠。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段,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壁也分为4层,与胃壁相似。小肠黏膜的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小肠绒毛(如图)。小肠绒毛间的黏膜凹陷形成肠腺,可以分泌肠液消化食物。小肠内表面具有的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地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2)大肠:大肠开始的一段叫盲肠,盲肠上有一细小突起叫阑尾,肓肠位于腹腔右下部,所以患阑尾炎时.右下腹部疼痛。大肠无消化能力,但有较弱的吸收能力,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生物知识点:脂质体的组成与结构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脂质体的组成:类脂质(磷脂)及附加剂。

1、磷脂类:包括天然磷脂和合成磷脂二类。磷脂的结构特点为一个磷酸基和一个季铵盐基组成的亲水性基团,以及由两个较长的烃基组成的亲脂性基团。

天然磷脂以卵磷脂(磷脂酰胆碱,PC)为主,来源于蛋黄和大豆,显中性。

合成磷脂主要有DPPC(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E(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DSPC(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等,其均属氢化磷脂类,具有性质稳定,抗氧化性强,成品稳定等特点,是目前国外首选的辅料。

2、胆固醇:胆固醇与磷脂是共同构成细胞膜和脂质体的基础物质。胆固醇具有调节膜流动性的作用,故可称为脂质体“流动性缓冲剂”。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环节动物门

全文共 1812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在了解其它环节动物的基础上,理解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与讨论,对环节动物门特征的概括,继续培养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

3、通过了解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特点,培养“结构与功能”“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通过环节动物与其它动物的比较,进行生物进化的观点教育;通过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观察蚯蚓”的实验,并通过实验了解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从教材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在接触活体动物的过程中去了解它并思考问题是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好方法,所以,指导学生认真做好实验的每一个步骤是本课的重点,观察的过程就是学生对蚯蚓的系统了解过程,通过观察学生自己可以发现许多问题,例如,“蚯蚓没有脚,是靠什么来运动呢?”“蚯蚓没有眼睛可为什么能够对光线做出反应呢?”等等,同时,通过观察也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发下不知不觉地接受着科学方法的训练:

观察→发现问题→提出见解(假说)→实验验证(反复多次)→得出结论

这样的实验虽然从“观察水螅”就开始了,但是,由于水螅的结构简单,个体又小,学生对其又不熟悉,兴趣性不高。所以,其效果是不明显的,而对蚯蚓的观察则大不一样。首先是学生对蚯蚓很“熟悉”,有着极大的兴趣;其次是实验的过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很强;如将蚯蚓分别放在粗糙的纸上和玻璃板上来观察其运动的变化,从而使学生提出疑问等等。这样仔细地观察蚯蚓即使是对那些非常“熟悉”蚯蚓的学生来说也是第一次。因此,引导学生做好实验的每一步并充分理解该步骤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是认真按照实验要求去做的话,那么,其收获将超出教材的要求,因为在实验中,学生会观察到许多有趣的现象并提出许多问题,从而使他们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当然,这些知识不仅仅是有关蚯蚓的,其更多的知识可能是有关生物实验方面的。例如,“将浸过醋的棉球放在蚯蚓的前端附近……”棉球浸多少醋?浸什么样的醋?放在蚯蚓的前端附近是近一点好还是稍远一点好?……等等。通过实验过程学生会在实际操作方面得到很大的收获。也许有些学生会逐渐总结出自己的一套实验操作方法,它可能会与教材或老师的要求有差别,但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更简练,更精确。所以,重视实验,尤其重视学生分组实验是达到本课教学目标的重要方面,决不能以讲述为主,而要以学生实验为重点。

本课的难点有二:其一是实验方面的,例如,在实验的三个步骤中,每一步都要求学生得出结论,但由于实验材料的个体差异,每条蚯蚓的运动和对刺激产生反应的情况都会有所不同,在实际观察中学生会产生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做为老师应该有充分的准备,包括知识及实验操作两个方面,而把握这两个方面最好的方法是做好准备实验,随机地从学生的实验材料中选取一条或二条蚯蚓,按实验步骤认真进行,从中既可发现在学生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许多问题,做到胸中有数;另外,在学生观察时会出现一些错误,应及时予以纠正,例如:抚摸蚯蚓身体腹面,应该感觉到比较粗糙,因为腹面有较多的刚毛,但可能会有些学生没有这种感觉。这时,老师就应该帮助学生正确进行操作,首先要从颜色上分辨蚯蚓的背腹面(背面颜色深,腹面颜色浅)。然后在抚摸时要稍用力才能感觉到粗糙。这些细节,在准备实验时都应充分想到,否则,学生就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其二是有关蚯蚓结构和生理知识方面的。这里有二个问题,第一是关于蚯蚓的体腔,前几章内容都没有提及体腔问题,是不是腔肠动物、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没有体腔呢?学生会自然产生这样的疑问。作为老师应该做科学的解释,但不宜展开,对初中生应充分注意量力性的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将水螅、绦虫、蛔虫和蚯蚓做一简单的比较:

通过比较使学生看到蚯蚓的结构比前几种动物要复杂,从而得出蚯蚓比前几种动物更高等的结论。由于蚯蚓出现了真体腔和身体分节的现象,所以,蚯蚓在动物进化的历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第二个是蚯蚓索状神经结构的功能特点。这里出现了“神经节”的概念。教材中说明:“神经节是由许多神经细胞集合而成的”,……那么,由神经节和其发出的神经所构成的索状神经系统与前面学习过的水螅的网状神经系统有何不同呢?神经细胞集合成“节”与分散成网相比有什么意义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冬至食补吃葱姜蒜 促进血液循环

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的12月22日是今年的食补的最佳时节冬至,在今天将会是整年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而气温也将从今晚进入最冷的时刻,民众普遍喜欢在这一天吃汤圆象征团圆,并且吃其它食物补补身准备度过最冷的时节。

中医认为冬至是阳气初生的时期,如同刚萌发的新芽,需小心呵护让阳气能渐渐壮大,因此冬至後是进补的最佳时段,补对了,体内阳气充足,来年就能少受疾病侵袭。

食补重点促进血液循环

由长庚医院营养治疗科团队所着的《营养师教你跟着四季吃健康》提醒,此时要注意防寒保暖并小心皮肤乾燥,建议需适当补充水分。此外,也可以多能促进血液循环并提升抗寒能力的食物,例如蒜、葱、韭菜、老姜、牛羊肉、乌骨鸡、鳝鱼等。美味食谱:黄金咖哩牛肉材料:牛腱肉150克、胡萝卜210克、洋葱160克、马铃薯380克、咖哩粉3大匙、咖哩块5块、油7小匙、水1500毫升作法:

1将所有食材洗净,胡萝卜、马铃薯略切成小块状,洋葱切片状备用。

2备一滚水锅,将洗净切块的牛腱肉汆烫备用。

3在锅中加入油,锅热之後将牛腱肉先炒至变色後取出,并稍微沥油一下。

4随後在锅中放入洋葱爆香,加咖哩粉一同拌炒,炒到上色均匀。

5接着放胡萝卜、马铃薯块及适量水一起煮,水量稍盖过食材即可。

6沸滚之後加入咖哩块,搅拌至完全融化,最後放入牛腱肉一同煮熟。

踮踮脚尖补肾养身

除了饮食进补,生活起居也要注意,《跟着四季节气一起瘦》作者彭燕婷中医师建议冬季容易久坐、吃太多的现代人,可以进行「踮脚尖养肾法」可增加排毒功效、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身体代谢。作法:

1打赤脚站直,屁股夹紧,先在原地缓慢踮起脚尖10次,帮脚部暖身打底。

2踮起脚尖走30步,初次进行时脚力不够或平衡感不好,可扶着墙壁。

3稍作休息後,可视体力及身体状况重复几次。速度维持缓慢轻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全文共 3901 字

+ 加入清单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使科学教育从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而传统的生物教学一直是抽象的、科学世界中的生物学,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生物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所以我们要强调生物教学要回归自然,要紧密联系生活世界。

本节课是在学生们初步了解了生物的概念、分类以及生物类群之后,对他们周围生物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指导他们进一步了解生物与其周围世界的关系,激发学生们探求生物学知识的欲望。这节课主要通过同学们日常生活中能够经常观察到的动物和植物的生活习性和形态,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从知识结构上看是把同学们已知知识的内化和延伸。从智能培养上讲,是对观察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和打造,同时也是对科学研究的尝试和感悟。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的积累与疏导:设计、实施“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尝试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和操作过程,通过数据的处理和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从而知道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技能掌握与指导:在自行设计的探究方案指导下,通过有效的探究活动,综合归纳、自主获得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3、智能的提高与训导:通过组内讨论、组间交流,培养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表达能力。

4、情意修炼与开导:在自然现象中发现问题,在疑问驱使下尝试思考和解决问题,激发探究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5、观念确认与引导:通过实验和举例确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以及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课前准备:

学生:各小组捕捉鼠妇20只,装入盛有湿土和树叶的透明的可乐瓶中(注意透气)。

教师:培养皿、吸水纸、纸板等。鼠妇的生活环境、蚯蚓生活环境等挂图,有关教学录像资料、投影资料、统计表、曲线图。

课时分配:1课时

课堂设计

师:同学们请打开教科书第8页,观察节头情景图“沙漠的仙人掌”,大家知道,野生的仙人掌能够很好的生活在沙漠里,而高大的乔木和农作物却不能在沙漠里生活,哪位同学说出其中的原因??

生:沙漠里干旱、缺水;高大的乔木、农作物不适应沙漠环境,而仙人掌适应沙漠环境;高大乔木、农作物需水量大,仙人掌需水量小。?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看起来水是影响生物生活的一种因素,其实,在生物生活的环境中有很多的因素都能够影响生物的生活,比如水、光、温度、空气、土壤和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等,我们把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其中水、光、温度、空气、土壤为非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为生物因素。如熊猫的数量会因箭竹的大量枯萎而减少,这里的箭竹就是影响熊猫的生物因素。课前我发现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带来了所采集到的鼠妇,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是在哪里采集到鼠妇的??

生:同学1在花盆下边。?

同学2在潮湿的砖块和石头下边。?

同学3在一堆烂草下边。?

师:说的很好,由于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知道鼠妇的生活环境,所以很容易就采集到鼠妇。大家思考一下,鼠妇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阴暗、潮湿。?

师:回答很好。在干燥和光亮的环境中是不容易看到鼠妇的。那么鼠妇为什么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呢?看来环境中的一些因素确实能够影响生物的分布,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8页,“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内容,提出探究的问题是什么?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提出的可探究的假设是什么?提示: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指非生物因素而在几种非生物因素中,应该排除那些现有实验条件不计可的探究因素。?

生:提出问题: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提出假设:影响鼠妇生活的主要环境因素可能是水或光??

师: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同学们已经确定。光和水对鼠妇的生活究竟是否有影响?请各小组的同学讨论、合作,共同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加以验证。提示:对于光和水这两个环境因素来说,同学们是否可以分别利用推荐器材和其他器材,各设计一组对比环境,如对光这一因素,可设计一组“光亮和黑暗”的对比的环境,变量是光,其它因素都相同;而对水这一因素,可设计另一组“干燥和潮湿”的对比环境,变量是水,其它因素都相同。并把实验过程中鼠妇活动情况的数据记录到所发下的统计表中,并绘制曲线图。?

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师:请各小组的同学汇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设计情况。?

生:A组我们选一个洁净的培养皿,放在一张白纸上,用书本将培养皿的一半遮住,人为地制造一个“光亮与黑暗”对比环境,然后把20只鼠妇放到光亮处,观察鼠妇的活动,发现大部分鼠妇陆续地爬到光线较暗的地方。?

B组我们用一个白色透明的可乐塑料瓶,瓶的下部用不透光的纸包起来,制造一个“光亮与较暗”的不同环境,然后把20只鼠妇从瓶中放入,把瓶横放着,观察鼠妇的活动,也发现大部分鼠妇陆续地爬到光线较暗的地方。?

C组我们用一个干燥、洁净的培养皿,把一张半圆形的吸水纸放入培养皿内的一半,用滴管吸入自来水,均匀的滴在吸水纸上,将吸水纸均匀地浸湿,培养皿的另一半放一张半圆形的干燥的吸水纸,制造一个“干燥与潮湿”的不同环境,然后把20只鼠妇放入培养皿内的干燥的吸水纸上,观察鼠妇的活动,发现大部分鼠妇陆续地爬到潮湿的吸水纸上。?

D组我们用一个较深的铅笔盒,把一些潮湿的土放在铅盒的一边,另一边放上一些干燥的土,然后把20只鼠妇放入铅笔盒内的干土上,观察发现,大部分的鼠妇也陆续地爬到潮湿的土上去了。?

师:同学们做得成功。同学们在设计实验时都按照要求,分别围绕“光”、“水”这两个变量设计了两组对照实验,对于“光”这个变量,设计了“光亮与黑暗”的对比环境,其他因素都相同;对于“水”这个变量,设计了“干燥与潮湿”的对比环境,其他因素都相同。有哪位同学能说明一下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生:同学1便于进行比较。?

同学2更加突出“光”或“水”两种因素对环境中生物的影响。?

同学3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师:回答的很好。科学探究中,我们常常采用这种方法,即在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条件下,选取一种因素的不同作为变量加以对比研究。好,下面各小组的组长同学把实验过程中的调查表报上来,进行统计。选派两位同学进行统计,在实验5分钟时分布在不同环境中的鼠妇数目,并绘制曲线图。?

生:学生统计结果?

“光亮与黑暗”光亮:x个、黑暗:y个?

“干燥与潮湿”干燥:a个、潮湿:b个?

师:同学们根据这个实验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大家讨论。?

生:学生讨论后回答:?

同学1鼠妇喜欢黑暗和潮湿,不喜欢光亮和干燥。?

同学2光和水这两种因素能影响鼠妇的分布。?

师:同学们这个探究活动做得很成功。那么,在我们的探究活动结束后,大家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鼠妇呢??

生:同学1随便扔掉

同学2放回大自然

师:大家认为该怎么办??

生:放回大自然。?

师:我也赞成放回大自然,因为鼠妇也是一种生物,我们提倡珍爱生命,就应该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关心爱护实验生物。通过探究活动,我们认识到光、水、温度等环境因素,确实能响鼠妇分布,那么,这些因素对其他生物的分布有没有影响呢?播放:“环境对生物影响的教学录像资料”,而后阅读教科书第9页,指出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分别有哪些?举例说出这些因素对其他生物分布的影响?并说出草原上的草和鹿群是怎样相互影响的??

生:观看教学录像资料,阅读课文第9页、观察图1-5思考回答。?

同学1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同学2光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温度影响各种生物的生活,如冬眠之前,蛇在天气突然变冷时爬出来晒太阳;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如在潮湿温暖的地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一般比干旱的地区要多。?

同学3草原的繁盛和衰亡关系到鹿群的生活,草是影响鹿群生存的生物因素;同样,草原上的其他生物如鹿群和人类也是影响草生存的生物因素,鹿群个体数的大量增加,或人类的不恰当的建设活动,都可能破坏草原。?

师:回答的很好,每一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要受到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那么生物只是被动地受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吗??

生:不是,生物能够适应环境,还能影响环境。?

师:请同学们观看投影:1?沙漠中的仙人掌。2?土壤中的蚯蚓等图片资料。然后阅读教科书第10页,就仙人掌和蚯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展开讨论:仙人掌和蚯蚓是怎样适应环境的?蚯蚓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生:学生1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减少水的散失;茎绿色肥厚,不仅可以贮存大量的水,还能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根非常发达,能够吸收土壤深层的水;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生活在炎热、干旱的沙漠中。?

学生2蚯蚓生活在潮湿而又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身体表面有刚毛,有助于它在洞穴中运动;身体表面有粘液,有助于它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同时蚯蚓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可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而影响环境。?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每一种生物必须依赖一定的环境,因此,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必须适应环境,同时,生物的活动也影响着环境,生物和它所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密不可分的统一的整体。?

师:生物生活环境中的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能够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同时也能影响环境。生物和环境的关系密切,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爱生物就是关爱我们人类自己。我们应当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交流和表达,同时还要学会合作。?五、笔记与板书提纲

编辑推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生物小题集练之细胞的生活

全文共 2264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生物小题集练--细胞生活

1、细胞的体积不能无限增大的原因是()

A.细胞的体积太大太厚重了

B.细胞表面积相对减少,膜不能从外界获取足够的生活物质

C.细胞表面相对减少,膜能从外界获取足够的生活物质

D.细胞与外部环境之间物质交换太快

2、了解了"伞藻嫁接实验"之后,你认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中心是()。

A.细胞膜B.细胞核C.细胞质D.子宫

3、在生物个体发育中,一个受精卵能发育成复杂生物体。生物体之所以复杂,主要是由下列哪一生理过程在起作用?()

A.细胞的成熟B.细胞的分化

C.细胞的生长D.细胞的分裂

4、下图甲①→④表示了变形虫细胞的某种生理过程,乙是再生能力较强的单细胞生物喇叭虫。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示细胞的分化过程,其结果是形成组织以利于变形虫的继续发育。

B.图甲示细胞的分裂,④中的两个细胞与①细胞相比,遗传物质少了一半。

C.若将乙切成如图①、②、③三部分.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①、②、③任一部分

D.若将乙切成如图①、②、③三部分.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②

5、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是()

A.DNAB.蛋白质C.染色体D.DNA和蛋白质

6、玉米的一个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两次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内含有染色体的数量是()

A.10条B.20条C.40条D.80条

7、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A.细胞质B.细胞核C.线粒体D.液泡

8、图示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概念的有效方法,如图中的甲和乙分别表示细胞的哪个生理过程?()

A.细胞分裂、细胞分裂B.细胞分化、细胞分化

C.细胞分裂、细胞分化D.细胞分化、细胞分裂

9、受精卵最初分裂形成的细胞是球形的,而组成人体的细胞性状却是多种多样的,这是因为细胞发生了()

A.生长B.分裂

C.分化D.衰老

10、细胞最先开始分裂的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膜

11、细胞的组成成分中,被称为遗传物质的是()

A.蛋白质B.脂类C.核酸D.糖类

12、下图是多利羊的培育过程,你已经很熟悉多利了吧,与它的身世有关的母羊不是一只,而是三只。据图完成下列问题。看来,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储存在细胞哪种结构内?()

A.细胞壁B.细胞膜

C.细胞质D.细胞核

13、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细胞结构中与此相关的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核

C.细胞模D.细胞质

14、环保小组的同学在对轻度污染的水域进行检测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的含量,其直接原因是()

A.细胞壁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B.细胞膜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C.细胞核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D.细胞壁与细胞膜共同作用的结果

15、打开你的影集,你会发现,现在的你,比童年的你长高了许多,其中的缘故是()

A.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结果B.细胞分化的结果

C.细胞分裂的结果D.细胞生长的结果

16、从细胞结构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

A.细胞壁B.细胞膜

C.细胞核D.细胞质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时,最先分裂的是细胞质分成两份

B.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再均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C.多细胞生物体内有很多体细胞,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

D.细胞能够不断的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而持续生长

18、一个细胞有8条染色体,这个细胞连续分裂3次,形成的细胞数目和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A.6个和3条B.8个和2条

C.6个和8条D.8个和8条

19、体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遗传物质()

A.与原来细胞一样B.比原来多一倍

C.比原来少一半D.差不多

20、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遗传物质()

A.和原细胞一样B.比原细胞多一倍

C.比原细胞少一半D.差不多

21、一个细胞连续分裂三次后,可形成多少个细胞()

A.3个B.6个C.8个D.无数个

22、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②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③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等结构,均分成两等份,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

A.①②③B.②①③

C.③①②D.①③②

23、通过"小羊多莉"实验,我们知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在于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24、细胞分裂可以使()

A.细胞体积增大B.细胞数目増多

C.细胞结构变复杂D.细胞的功能不同

25、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细胞结构中与此相关的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核C.细胞膜D.细胞质

26、生物体能由小长大的原因是()

A.细胞的分裂和分化B.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C.细胞的分裂和生长D.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27、人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体细胞经分裂后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目是()

A.23条B.23对

C.46对D.13对

28、打开你的影集,你会发现,现在的你比童年的你长高了许多。这是由于()

A.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结果B.细胞分化的结果

C.细胞分裂的结果D.细胞生长的结果

29、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时意外发现了一种能自由游动的单细胞生物,原来这是再生能力较强的喇叭虫。若将它切成如图①、②、③三部分,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

A.①B.②

C.③D.①②③

30、下列有关组织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B.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的细胞群

C.组织是由形态不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的细胞群

D.组织是彼此不同的细胞通过胞间连丝构成的细胞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步态分析:当下最酷的生物识别技术

全文共 1152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特征的多样性决定了这种生物识别的准确性,指纹、面部、虹膜等都是我们较为熟知的识别方式,然而,一部今年上映的《碟中谍5》,却让我们见识到了一种更新颖的生物识别技术--步态分析。究竟什么是步态分析?神奇在哪?本期我们将为您揭晓。

什么是步态?顾名思义指的就是人行走的姿态,描述人行走特点的周期性现象;而步态分析,则是通过记录、观察、分析身体运动方式,建立步态模型,提取稳定的参数特征,并通过计算机去识别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步态周期又包含了“支撑阶段”和“摆动阶段”两个阶段。

早期的医学研究显示,人体的步态有24种不同成分,包括骨骼长度、肌肉力量、关节柔韧性等等,将这些步态特点综合起来,“步态”就具备了个体特征性。用作身份识别时,只需将拍摄到的影像输入系统,计算机会通过步态识别算法进行匹配,从数据库中寻找匹配对象,并将最终的结果显示出来。

实际上,正如《碟中谍》影片里诠释的那样,步态很难进行掩饰与伪装,且在远距离与低分辨率情况下,都可进行精准识别。下面,我们就生物特征的多样性、稳定性、可采集性三个原则,来聊一聊让班吉彻底绝望的“步态分析系统”。

对于步态分析,存在这样一个假设,即每个人拥有一幅独特的面孔,同时每个人也拥有与他人不同的步态。当然,上述假设得到了医学研究的认可,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步态都是唯一的”。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步态唯一性的物理基础是每个人生理结构的差异性,不同的腿骨长度、肌肉强度、重心高度以及运动神经灵敏度,共同决定了步态的唯一性。

与虹膜、指纹、声音等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同的是,步态分析也存在稳定性问题,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步态会因为伤病、体重增或减甚至是着装舒适度等因素影响而改变。因此,其稳定性上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例如今天脚上穿的鞋子不合脚或者不够舒适,那么穿着者的走路姿态就会跟着发生变化;又或是走路或运动时,不小心将脚踝扭伤,那么此时对于一瘸一拐的你而言,步态分析系统就会认为你是另一个人或导致验证失败。实际上,每种生物识别方式,都有可能因为一些意外而无法验证,因此,建立一套综合全面性的验证体系很有必要,也就是所谓的备选方案。

众所周知,每种生物识别技术都会因为一些“意外”而导致不能完整准确的采集特征信息。步态分析在采集数据上,也存有类似问题。例如长裤平底鞋与长裙高跟鞋的区别,又或是一些信教国家,长袍是其传统服装,腿部被完全遮挡住,一致无法实现步态分析等等。

看到此处,有人或许会说那要它有卵用?实际上,步态分析的优势在于远距离识别,最远可至数百米。此外,步态分析还可以轻松的区分出人的不同模式,例如行走、奔跑、负重等等。未来,将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组合起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用户条件、安全等级自动切换,形成多模态识别技术,将比任何单一生物特征更具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生物知识点: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全文共 199 字

+ 加入清单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分裂(使数量增多)和细胞的生长(使体积增大)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生长、分裂、分化的结果。

2、细胞的分裂过程

①染色体数目加倍(最主要、最重要、最明显的变化)——保证了新细胞和原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保证了遗传信息的稳定

②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③细胞质分成两份;

④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如何用生物方法防治稻纵卷叶螟

全文共 965 字

+ 加入清单

稻纵卷叶螟代别之间有一定差异,据测定;以二、三代较四代为害量为大,第二代平均每条幼虫总食叶面积达17.25~17.50平方厘米,第四代平均为13.14平方厘米。水稻随虫量增加,稻叶刮白面积扩大,那么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物理机械防治虫害方法有多种,包括光学、电学、声学、力学、放射物理等各方面,不过农村普通的种植户,最适宜常采用的还是下面几种:器械捕杀,例如粘虫网、粘虫板等;诱杀,例如灯光、性诱剂等;阻隔,设置适当的障碍物,防治有害生物为害或蔓延;适时正确施药可以减少喷药次数,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率,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率,并且还可以减少对天敌和有益微生物的伤害,维持生态平衡,那么如何用生物方法防治稻纵卷叶螟呢?

一、生物防治

1.天敌。稻纵卷叶螟绒茧蜂。稻纵卷叶螟绒茧蜂是专门寄生于纵卷叶螟低龄幼虫期的一种优势种天敌;赤眼蜂螟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是寄生稻纵卷叶螟的主要蜂种。

2.以茵治虫。用杀螟杆菌、青虫菌等细菌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每亩用100~150克(每克菌粉含活孢子100亿以上),加水60~75公斤喷雾(土法生产的菌粉,可按含菌量推算)。喷雾时加入药量0.1%的洗衣粉或茶枯粉(即茶子饼粉)作湿润剂,可提高防治效果。

二、灯光防治

利用昆虫的趋光性,点黑光灯诱杀害虫。据浙江近2~3年来的多点调查袭明。点灯对压低稻纵卷叶螟虫口基数的效果在60%左右,再配合进行“查定”药治,可缩小用药面积,充分发挥灯光防治的作用,是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人工防治

1.在蛾子盛发期间,在晨露未千时,对蛾子密集的地方。用涂肥皂水的脸盆或捕虫网捕杀蛾子。

2.早稻收获期遇到第二代蛾子盛发期,利用蛾子趋荫蔽栖息的习性,随收刈进展,把蛾子赶到田角用药消灭。

3.幼虫盛发期,对处于分蘖期的水稻,每亩滴柴油0.5~0.75公斤,待油扩散后,先扫杀稻虱、叶蝉,到傍晚时再扫一次,使稻纵卷叶螟受惊落水.触油而死。或用稻梳(稻梳宽13.2~16.5厘米,上装6.6厘米长的竹齿9个,齿间相隔6.6毫米左右,梳面上装1.16米的长柄)来回梳破虫苞,使幼虫落水,随即撒石灰耘田,也有较好的杀虫效果。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如何用生物方法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内容,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关于稻纵卷叶螟的知识,那就继续关注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的内容,以便让植物更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生物醇油催化剂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醇油界冠名的乳化剂,实际上从内涵上分析,就是一种添加剂,也可以称为助燃催化剂。什么是生物醇油催化剂呢?和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生物醇油催化剂?

传统的醇基燃料热值低,只有5300大卡/KG左右,达不到燃烧机要求的燃烧值,并且耗量大,达不到省钱的目的,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其次,醇基液体燃料稳定性差,易挥发,大家都知道甲醇是一种非常容易挥发的可燃性化工原料,它在温度64度就会由液体变为可燃性蒸汽。贮存也会因为挥发而减少。因此,必须解决醇基燃料的热量和稳定性。

生物醇油催化剂很好的解决了醇基热值不足,用量大的历史问题,加入0.3%-0.5%即可提高醇基1/3左右的热值;而且,它首次解决了醇基不稳定,易挥发,不安全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技术发展人类未来影响

首先,在生物技术从不成熟向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要经过很多的实验,在做这些实验的时候,难保不会出现问题,说不定会因为一时的失误科学家自己创造出了新的物种,因为这种新物种的适应能力太强了,会取代很多旧的物种,造成生物的大灭绝.并且现代的生物技术已经出现了这种问题,基因工程研究出的新小麦品种,如果给其它品种授粉的话,产生的种子无法发芽或无法正常发芽.

第二,如果未来的某一天,生物技术也可以用于人类的改造,必然会产生一大批新的更适应未来要求的人,那么传统意义上没有经过改造的人类要怎么办呢?也许会因为不再有合适的工作更失业,然后找不到配偶,就这样一点点的被自然界淘汰;也许会出现另一个“希特勒”,对已经落后的传统人类进行一次种族灭绝的大屠杀.

如果更糟的话,这种技术首先被恐怖分子掌握了,制造出新的病毒品种,而现在的医学技术对从未出现过的病毒是无能为力的,一旦新的病毒品种失去控制,被消灭的就不再是一部分人类而是全人类了.也许连地球上的其它生物也会受到波及,因为这种病毒并不是在自然进化的情况下产生的,也许所有生物都会被感染,然后出现几乎所有生物一起灭绝的惨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生态农业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生态农业简介

生态农业简称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生物知识点记忆口诀

全文共 2650 字

+ 加入清单

柿树科

单叶全缘常互生,雌雄常异花单性。宿存花萼果期大,花冠旋转3-7。

雄蕊基生倍数生,子房上位有多室。浆果种子有薄皮,柿与君迁味道鲜。

木犀科

木本植物对生叶,两性花冠无托叶。圆锥聚伞顶或腋,花萼花冠常4裂。

雄蕊2枚常下位,两个心皮房上位。浆核翅蒴种类多,观赏绿化用此科。

马钱科

两性整齐为单叶,花序多歧再排列。花萼花冠45裂,冠生雄蕊常内藏。

子房上位常2室,蒴果浆果核果生。醉鱼草多香美丽,观赏栽培作药行。

夹竹桃科

草木藤本多年生,乳汁水液遍全身。草叶全缘对或轮,托叶常退脉羽状。

大花两性形整齐,萼常5裂冠合瓣。花冠喉部有附属,5枚雄蕊生于上。

子房上位心皮2,浆核朔果蓇葖果。

萝藦科

草本藤本常攀援,块根肉质乳汁粘。单叶全缘脉羽状,聚伞花序成伞状。

花冠合瓣檐5裂,雌雄粘生合蕊柱。子房上位2心皮,侧膜胎座蓇葖果。

旋花科

缠绕匍匐草质藤,常有乳汁叶互生。叶形多样花生腋,梗细常有2苞片。

冠生雄蕊有5枚,漏斗花冠相互生。中轴胎座两胚珠,子房上位蒴果成。

花荵科

互生对生常草本,两性花为5基数。花冠辐状或筒状,雄蕊5枚冠筒上。

花盘环状常5裂,子房上位心皮变。中轴胎座成蒴果,中华花荵绿化多。

紫草科

草本植物被硬毛,单叶互生多粗糙。单歧蝎尾聚散序,5枚雄蕊冠上找。

花萼5枚冠5瓣,喉部常有附属物。两个心皮4深裂,复雌蕊生4坚果。

马鞭草科

单叶对生茎具棱,常无托叶叶对生。花序穗状或聚伞,花萼杯状果宿存。

花冠合生45裂,雄蕊4枚为二强。子房上位两心皮,坚果成熟才分离。

唇形科

茎四棱,叶对生,挥发油脂遍全身。轮伞花序唇形冠,2强雄蕊高处站。

子房上位2心合,留下4个小坚果。薄荷藿香与荆芥,益母黄芩可活血。

茄科

双韧维管叶互生,聚伞花序叶腋成。合瓣花冠常成筒,雄蕊5枚相互生。

中轴胎座两心皮,每室多胚果实生。浆果常可作蔬菜,烟草常用蒴果栽。

玄参科

草多稀有树木生,单叶多为相对生。两性花成各花序,萼片宿存冠合生。

二唇裂片4-5,二强雄蕊冠筒生。子房上位有2室,中轴胎座蒴果成。

唇形与之多相似,茎圆而非四方棱。

紫葳科

乔木灌木稀草本,单叶复叶稀互生。两性花大多美丽,左右对称多花序。

雄蕊5枚生冠基,裂片互生1不育。子房位于花盘上,1至2室多胚珠。

家种梓树与楸树,凌霄攀上是大户。

胡麻科

草本多为叶对生,两侧对称花两性。单生叶腋顶生序,花冠筒状稍似唇。

雄蕊4枚花互生,花盘杯状房上位。中轴胎座花柱1,蒴果坚果核果状。

车前科

草本单叶常基生,基部呈鞘脉近平。穗状花序有两性,花冠膜质花小型。

雄蕊4枚冠筒内,子房上位蒴果坐。全草是宝药效好,叶似辐条容易找。

茜草科

单叶对生或轮生,两片托叶柄基生。花多两性辐射称,45基数样式多。

雄蕊花冠相互生,子房下位常2室。蒴果核果和浆果,胚珠多数至1枚。

忍冬科

灌木缠绕或直立,本质柔软大髓心。对生叶来无托叶,两性花称聚簇生。

花筒子房基处合,雄蕊4-5与互生。子房下位浆核果,药用观赏价值多。

败酱科

常见草本多年生,叶片对生或基生。羽状分裂或全缘,花小两性无托叶。

花序聚伞圆锥状,花萼小而不明显。花冠筒状微具距,雄蕊3枚或4枚。

子房下位有3室,仅有1室可发育。果实常见为蒴果,先端增大形成翅。

葫芦科

藤本植物草本质,侧生卷须可攀援。单叶互生掌状裂,雌雄同异花单性。

花萼5裂花冠合,雄蕊5枚药常曲。子房下位3侧膜,柱头3个胚珠多。

瓠果内质种子多,东西南北瓜水果。

桔梗科

多为草本稀木本,直立攀援汁液多。常单叶生无托叶,聚伞花序单二歧。

两性花常相对称,萼筒子房相合生。花冠5裂样式多,雄蕊同数基处着。

子房下位半下位,中轴胎座蒴果成。

菊科

此乃被子第一科,分布极广用极多。头状花序有总苞,舌花管花萼变毛。

5枚雄蕊常合生,紧抱一起称聚药。下位子房珠室1,瘦果有毛随风跑。

禾本科

此科常有禾与竹,农工绿化功勋著。秆空有节基分枝,单叶互生成两列。

叶鞘舌耳有或缺,脉纵平行好分别。两性花小装小穗,颖包稃片裹浆片。

雄蕊常3药丁字,子房上位一珠室。颖果常作粮食用,稻麦黍粟见四处。

莎草科

草本常有根状茎,地上无节三棱形。叶有三列茎实心,或仅叶鞘闭合生。

各种花序或小穗,毛鳞常见花被退。雄蕊常3雌蕊复,子房上位1珠室。

坚果三棱凸球形,荸荠香附作药行。

棕榈科

木本茎直主干明,叶基宿存常抱茎。鞘片纤维用处广,棕垫棕绳与棕箱。

叶似圆扁簇生顶,掌状分裂皱褶长。花序常为圆锥状,花小整齐性难分。

6片花被6雄蕊,两轮排列单雌蕊。子房上位多3室,浆果核果长圆状。

天南星科

草本常有球根茎,体含乳汁气生根,茎基常有膜质鞘,叶形叶脉样式多。

肉穗花序佛焰苞,宿存早落色彩耀。花小味臭性难分,雄蕊稀1248,

雌蕊1枚心室多,浆果密集穗轴生。

鸭趾草科

多汁草本直或攀,柄基膜质鞘抱茎。互生单叶并行脉,辐射对称花两性。

花被2轮外宿存,6枚雄蕊或2退。两个药室并或叉,1个雌蕊房上位。

中轴胎座或蒴果,种子有棱胚盖圆。

雨久花科

多年草本水边生,根状茎粗或横走。地上茎短叶鞘包,辐射对称花两性。

6片花被覆瓦状,6枚雄蕊缺或退。雌蕊1枚房上位,3室中轴1侧膜。

果实有分蒴和胞,常见凤眼鸭舌草。

百合科

多年草本稀木本,基生单叶基互生。辐射对称花两性,6枚花被两轮生。

同数雄蕊与花对,子房大多安上位。

3室子房中轴座,心皮3数雌蕊复。茎大花美蒴果浆,葱蒜百合郁金香。

石蒜科

鳞茎根茎多年生,线形带状叶基生。伞形花序合两性,常有总苞成膜状。

花被6枚如花瓣,雄蕊6枚两轮转。

3个心皮如百合,子房却在下位安。美丽清香用处广,水仙石蒜君子兰。

薯蓣科

攀援缠绕多年生,块茎肉质常似根。叶常互生稀为对,基部心形掌脉明。

叶柄关节常扭转,雌雄异株花单性。花被6片列两轮,雄蕊6枚或3退。

子房下位有3室,蒴果3瓣有3翅。

鸢尾科

多年草本茎多样,长叶基生套折状。两性对称两轮生,花被皆为花瓣相。

雄蕊3枚基处生,柱头3裂似花瓣。子房下位3心皮,胎座3室中轴长。

蒴果背裂易种植,药用观赏皆为上。

芭蕉科

大型草本树模样,鞘状叶柄茎包上。互生大叶羽脉长,花序穗状圆锥状。

两性单性皆存在,6被2轮不整齐。雄蕊6枚或缺1,下位子房3室生。

丝状柱头常3个,长形浆果为水果。

姜科

多年草本清香气,根茎球茎单生茎。单叶有鞘叶舌在,椭叶线形羽状脉。

花序总状或单生,两性花来左右称。

花被6枚两轮生,雄蕊1育2退去。子房下位有3室,中轴胎座蒴果成。

美人蕉科

粗大芽本多年生,根茎块状叶大型。羽状叶脉中脉起,鞘状抱茎无叶舌。

两性花艳不整齐,两轮花被共6枚。6枚雄蕊如花瓣,也生两轮有重瓣。

子房下位有3室,蒴果具疣种细微。

编辑推荐:生物知识点记忆口诀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单元检测

全文共 2711 字

+ 加入清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单元检测

(满分100时间50分钟)

一单选题(共20题,总分值60分)

1.柳树的树干属于

A.营养器官B.输导组织C.生殖器官D.保护组织

3.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了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并作了如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①洋葱表皮细胞中央有较大的液泡

②口腔上皮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③洋葱表皮细胞中有叶绿体

④视野中有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

⑤视野中光线过强时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⑥要想看到更多的细胞应换用放大倍数更大的目镜或物镜

A.①②④⑤B.①③⑥C.①③⑤⑥D.①③④⑤

4.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不同放大倍数下,观察到甲、乙视野.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甲视野中物像放大倍数比乙大

B.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视野中物像清晰

C.乙视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640倍

D.口腔上皮细胞最外层是细胞膜

5.人体的胃部能不断蠕动,使消化液与食物充分混合.与此功能有关的组织主要是

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神经组织D.结缔组织

6.在动植物细胞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结构是

A.叶绿体B.线粒体C.细胞核D.染色体

7.植物细胞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B.染色体C.叶绿体D.线粒体

8.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先移动玻片再转动目镜,污点都没有移动,则说明污点在

A.目镜上B.载玻片上C.反光镜上D.物镜上

9.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象是"上"和"p",那么玻片标本上的图形是

A."上"和"d"

B."下"和"q"

C.""和"d"

D.""和"q"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B.所有细胞都具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所有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细胞是动物和植物的最小结构层次

11.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要使视野的亮度增加,可将反光镜的凹面换成平面

B.不动其它部分,只将物镜由10×转换成45×时,视野将会变亮

C.当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时,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能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D.用镊子尖轻压盖玻片时,观察到变形的黑边圆形图象是细胞

12.组织是由细胞构成的,组织形成的过程大致是

A.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

B.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生长

C.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细胞分裂

D.细胞分化-细胞分裂-细胞生长

13.某同学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中看到了一行细胞如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则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A.1个B.2个C.4个D.8个

14.动物和植物的营养方式不同,其根本差别在于细胞的什么结构?

A.细胞壁B.叶绿体C.细胞膜D.液泡

15.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细胞质内有叶绿体

B.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形态不同,基本结构也不一样

C.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尿素和二氧化碳

D.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

16.下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按照实验操作过程,将①一④实验步骤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①④③D.④③①②

17.某兴趣小组欲"观察猪的小肠绒毛",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横剖开,放在生理盐水中观察

B.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纵剖开,放在清水中观察

C.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横剖开,放在清水中观察

D.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纵剖开,放在浓盐水中观察

18.用显微镜观察下列细胞,能够看到叶绿素的是

A.洋葱鳞片中内表皮细胞

B.人口腔上皮细胞

C.黄瓜表层果肉细胞

D.根尖成熟区细胞

19.若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A.B.C.D.

20.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沸水成了有菠菜味的菜汤,是因为细胞死亡后细胞内的物质进入到水中;但把菠菜浸在凉水里却做不出菜汤,这是因为细胞中有阻止物质外流的结构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二实验题(共3题,总分值40分)

21.如图1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这些步骤排序正确的是(选填序号)__________.

①CAEDB

②ACEDB

③CADEB

④ACDEB

如图2是显微镜的四个镜头,欲使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____.

22.显微镜是初中自然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问题: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倒像,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黑藻叶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如图1),则其实际流动方向应是______________.

(2)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2甲转为图2乙所示的状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将玻片往________________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

(3)当显微镜视野太暗时,怎样调节显微镜可以提高视野亮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两个方法4分)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_______.

(5)某同学制作了一张植物叶的纵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观察到显微镜视野中右侧的细胞十分清晰而左侧的细胞却很模糊.经检查显微镜仪器正常且操作步骤正确,则导致这种情况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3.如图分别为显微镜结构图(图1)、细胞结构示意图(图2)和一个显微镜视野(图3),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而是在视野的右上方,应该把________向____________移动,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2)A、B所示两个细胞的主要不同之一是:A细胞质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因而能够制造有机物,而B细胞不能.

(3)在"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两个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细胞结构中,[_____]_________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

(5)小红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如图3所示,小红发现视野中有较大的污点,经转动转换器、移动玻片后污点都没有动,则污点最可能在图1的________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