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唐山千佛寺万福园佛教墓地(精彩20篇)

唐山位于河北省东部,是河北省的地级市,那么大家知道唐山周边适合自驾游玩的地方有哪些吗?接下来这篇指南将告诉你答案。

浏览

3690

文章

570

篇1:阿掖山卧佛寺

全文共 1949 字

+ 加入清单

阿掖山卧佛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阿掖山东北方下侧有一座千年古刹,名曰卧佛院,又称下寺。《日照县志·寺观》曰:"佛院即俗名下寺院也,是我市形成规模最早的寺院。

卧佛院建于唐代。据收集的碑文中记载:自前唐时建于尉迟公(敬德)实平辽屯兵报捷处也,此记与安东卫志相符。

卧佛院座北朝南,三面临峰,峰高林密,古树参天,四周溪水环绕,经年四季长流不断。环境幽雅清静,是佛家弟子修身养性的极好处所。

院内佛殿三座,前殿塑有十八尊罗汉,尊卧佛,佛殿宏伟壮观,塑像栩栩如生。殿内设有供奉的平台,幔帐高挂,灯烛常明。善男信女,过往香客,在此拜佛求福。平日香火不断,每逢佛事大典,参拜者更是络绎不绝,院内外人头攒动。供炉内香火燃烧,火焰高达丈余。佛堂内红烛高照,信香袅袅,整个寺院烟雾缭绕。此时磬钹齐击,诵经之声悠扬婉转。钟鼓楼上,巨钟鸣奏,浑厚有力的钟声,在山谷中回响,十里之外仍余音袅袅。善男信女顶礼膜拜,接踵而至,好一派佛事盛景。因其香火旺盛,一度成为一方佛国圣地。

中殿为佛事殿,是庙中主持和众僧-参禅之地。诵经之时坐于殿内,或手把念珠,或双手合十,闭目养性,参禅悟道。如有施主前来作佛事,众僧便击磬诵经,有时经月不息。

后殿为藏经殿,供有释迦牟尼之像,藏经千余卷。至开元年间即公元713年之后,藏经多达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其后续又有增加,可谓佛院盛况空前。

卧佛院内东西各有一排厢房,是僧人休息和当值之所。

山门一侧分别为碑亭和钟楼,碑亭内立有唐碑一座,碑文记载了卧佛寺修建的概况。但元大德年间约1303年左右,毁于大火,后重修于大德九年,有潘文炳书“重修卧佛碑”碑文为证。

钟楼之内悬巨钟—口,春夏秋冬四季长鸣。每当曙光初露,山门大开之时,钟声便响起一百零八下。随着钟声,太阳从海中冉冉升起,当曙光初照山川之时,钟声也戛然而止,只有袅袅余音在山谷中回响。明代文人赵应元有《山寺晨钟》一涛,专述当年卧佛院晨钟盛景:

开门梵宇晓山空,一击鲸音万壑通,

啸月野猿归别涧,避烟驯鹤仓松。

老僧犹坐残灯畔,行客俄惊逆旅中,

百八频敲声欲尽,朦胧色光渐生东。

卧佛院内现存千年古银杏树两株,大株高二十九米,小株高二十八米,粗数须数人合围。两树主干挺拔,枝繁叶茂,树冠覆盖整个寺院,给人以古朴幽静之感。

银杏树虽经千年,但从未见结出果实。相传尉迟敬德平辽报捷之后,回朝拨专款修建卧佛院以纪念屯兵于此。寺院建成之后,庙中主持向其索要镇寺之宝。尉迟敬德从怀中掏出雌雄二枚银杏,原意要方丈将其全部种下,但方丈心存私念,将一粒埋人寺中,另一粒藏于密室,以作传寺之宝,岂知种下的一粒为雄株,因而也只能根生雄株进行繁衍,却不能结出果实。

卧佛院历经千年沧桑,至今仍向人们展示大唐盛世在这里留给人们的珍贵遗存。人们也回敬了卧佛院众多动人心神的传说,每个传说都能把人引入如缕如烟的神奇与遐思之中。

相传,卧佛院建院初始,有一高僧云游至此,环视地势赠语:寺若香火千年旺,需卧佛一尊,头当沉香木、体宜檀香木,为此,寺院方丈决然只身江南化缘。经过一十八载千辛万苦,于云贵化得沉香、檀香二木。木重路遥,运作艰难,无奈之际,适遇一商船北归,遂告求捎回。有道是,人心难测。这商人见物起贪心,途中将沉香、檀香偷偷换出,后又买通官府,栽赃方丈借钱不还,捉拿进县衙施以重刑。老和尚失木、遭打、又毁清誉,气得六神离宫,三焦失衡,从此一病不起。

方丈自知不日归西,便着徒弟于寺内外布满香火,自己七日绝谷闭目,魂游太虚。一日,他再度睁开眼招众弟子于榻前,含泪训戒道:为师心愿未了,却要归西,尔等记住,十八年后的今天,为师还会回来,雪此奇耻大辱。”弟子道:“师傅,有何为凭。方丈再言:到时,山门自开,钟鼓齐鸣。言罢,咬下左手中指递与大弟子保存,便撒手西去。

物换斗移,转眼十八年已过。一日,山门前落下一顶官轿,从中走出一知县。这时,山门自开,钟鼓齐鸣。众和尚正暗自惊诧,未解何故。内有一僧顿悟禅机,高叫道:‘』师傅回来了!师傅回来了!边喊边跑去门外,众僧亦慌忙挤出山门,齐刷刷跪倒一片,高呼:弟子恭迎师傅。

知县肃容曰:“众位长老,我乃新任知县童某,今日慕名来访,你们缘何如此称呼。一小僧立述原委。童知县道:长老以何为凭。另一僧人忙将老方丈断指呈上,知县伸左手去接,众僧望去,见其独缺中指。知县见断指仍鲜活如初,就缓缓按于空缺处,霎时,便长了上去,伸屈自如。知县亦幡然顿悟,了然前生,高声道:阿弥陀佛!吾即汝师,众弟子久违了。众僧大喜,簇拥师傅至厢房,倾诉一十八载酸苦。随后,童知县亲审此案,严惩奸商,追回佳木,选能工雕塑卧佛,沉香为头,檀香作体,供于大殿。卧佛院一名即源出于此。后,童知县因佛缘未了,遂剃度为僧,回卧佛院做方丈。清灯熬黄卷,银杏伴秋风,享天年而去,归葬寺院以东,民称童太爷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唐山福山寺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唐山福山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福山寺座落于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古赵路与古范路交叉口的西侧,它是于2003年,在孙宏文先生的倡导下,集合了古冶区各大中小企业首脑及广大善男信女的捐款后,群策群力兴建而成的。重建后的福山寺有门前广场,法物流通处,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寮房配殿等建筑。建筑形式采用明清古建,古朴典雅。

据史料记载,福山寺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当时当地只有一些散落的村落,其中一财主晚年衣锦还乡,相中了这块宝地于是就修建了这个寺庙,并取名福山寺。现今的福山寺是本世纪出在旧址上新建起来的,不是原物。史料上没有明确注明福山寺,只是简单的一带而过。所以没有人知道旧址原福山寺的确切样子,如今的情形是今人假借的产物。据老人们讲是他们的老人讲的是毁于一次战火……

福山寺内共有三层殿,正对山门是天王殿,中间供奉着弥勒古佛,后为韦驮护法,两侧是四大天王。弥勒古佛笑口常开笑迎天下客,韦驮护法英姿勃发,四大天王威风凛凛。第二层殿是大雄宝殿,内供三世如来及阿难、伽叶二位尊者,周围则是十八罗汉,各个栩栩如生,形神俱备。第三层殿分为二层,一层是观音殿,二层是藏经阁。观音殿内中间供奉着千手观音,真是有求必应、灵验异常,同时殿内还供奉着罕见的玉观音及药王菩萨、经法师开光的诸多佛像等。藏经阁内都是佛家至宝,各种经书数百种,藏书总数万余册。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古赵路与古范路交叉口的西侧

乘车线路:唐山市内乘201、203、204、211、217、218等路公交在北寺公园站下车即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刀背山墓地

全文共 1643 字

+ 加入清单

刀背墓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墓地简介

名称:刀背山墓地

时代:新石器时代

地址:刀背山墓地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西郊乡太阳升村东北约3千米刀背山西坡中部二级台地上,穆棱河绕刀背山西北麓而过,其地理位置座标为东经131°55′31″,北纬45°39′18″,海拔352米。

刀背山墓地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西郊乡太阳升村东北约3千米刀背山西坡中部二级台地上,是黑龙江省仅见的大积石冢群。

墓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自1981年以来,原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领导、专家多次来此视察和调查。1980年,鸡西市文物管理站从已被破坏的一座墓中清理和征集到部分文物计70多件,其中二级文物3件,三级文物30件。

刀背山墓地是黑龙江省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属于新石器时-古文化中较为独特的类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政治意义。

二、历史沿革

1980年冬季,鸡西市市政工程处在刀背山西坡采路基石时,张喜山同志在碎石堆积中发现一批石器、陶器、玉器和部分人体碎骨,并向鸡西市文物管理站报告,市文管站闻讯后马上派刘焕新、武威克同志前往,除征集全部出土文物外,又发现采集了部分陶片和人体碎骨。

1981年黑龙江省考古队朱国枕同志和市文管站部分同志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勘查,研究表明,刀背山墓地属新石器时代肃慎人的墓地,初步定为新开流上层文化类型。

1982年春季,市文物管理站对该遗址进行了测量及绘图。

1983年3月23日,刀背山墓地被鸡西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春,文物管理站同志为刀背山墓地立了保护标志说明碑。

1990年8月,西郊乡成立以乡长为组长的刀背山墓地保护小组,以对墓地实施有效的保护。

1990年12月29日,刀背山墓地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7月,市文物管理站同志为刀背山墓地立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说明碑。

1998年5月,鸡西市文物管理站将由牡丹江市文管站转运的省文物局下拨的新文物保护单位界碑按指定地点立于刀背山墓地。

三、刀背山墓地遗址概况

刀背山墓地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西郊乡太阳升村东北约3千米刀背山西坡中部二级台地上,穆棱河绕刀背山西北麓流过,墓地位于刀背山西坡一条东西宽100米左右、南北长200米左右的狭长地带上,地形分南北两部分。南部有约1垧的平坦耕地,靠近北部的一土石包已被破坏,从0土70多件文物,北部依山势纵向排列三个较明显的由碎石堆积而成的土石包,经专家认定,此四座土石包均系积石冢。这四座积石冢呈正南北向,纵向排列,其上植被疏而薄,漫布榛树丛,自北向南第一、二座积石冢座落在黑土上,第三、四座座落在土石相间的玄武岩碎石堆上。四座积石冢势如一体,但封堆分明,第三座的封堆最高,约3米,第四座的封堆最矮,约1米,第一、二座的封堆高约2米。第四座积石冢即前述文物出土地。

在四座积石冢的西部,狭长地带边缘有一道南北走向的石墙,筑在黑土之上。石墙长约200米,平面呈蝌蚪状,南北向,两端较低矮,中间部分高约1米,西侧高约4米,其横剖面基本呈梯形,上宽1米,下宽3—5米,墙上植被较薄,亦漫布榛树丛。

1980年冬,鸡西市市政工程处采石时将第四座积石冢破坏,从中陆续发现文物70余件,其中有带纹饰的陶片59件,鼓腹罐、陶钵各1件,石斧4件,石锛2件,玛瑙质雕刻器1件,双孔青玉瑗、玉瑗、玉璜、玉环、玉壁各1件。此外还收集了部分人体碎骨,如肢骨、下颚骨、头盖骨、牙齿等。

地址: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

西郊乡:鸡冠区西郊乡位于鸡冠区东北部,管辖六个行政村,农户2668户,农业人口9420人。农业主要是以蔬菜种植业为主,年产量在4万吨左右。在蔬菜种植中大棚反季蔬菜种植占有一定比重。全乡大棚蔬菜种植户约有1500户,一般都是以家庭为组织单位进行种植生产,没有形成整体规模,在市场发生变化时,外销竟相压价,内耗较大,影响收益。鸡冠区供销社围绕立足于服务“三农”求发展,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竹田湖商代墓地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竹田湖商代墓地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竹田湖商代墓地位于津市监狱四大队的一处台地上,是一处商代晚期墓地。1990年9月农场修建安全台时从淤泥下部深处挖出M1,出土铜觚、铜爵各一件,青铜器上饰饕餮纹、云雷纹等精美纹饰,造型和风格具有典型的中原商文化晚期风格,在墓葬填土中还发现有陶片。该墓地发现的商墓是湖南发现的第一座商代铜器墓。墓0-土的青铜器风格与中原地区同时期同类器一致,其组合形式也是中原商墓最基本的组合形式。竹田湖商代墓地对于研究商代文化对南方的影响,以及湘西北地区在我国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都有重要价值。

2019年3月,竹田湖商代墓地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峨眉山是道教还是佛教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峨眉山目前是佛教圣地,与五台、普陀和九华一起,被誉为中国的4大佛教圣地,传说是普贤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峨眉山位于北纬30°附近,四川省西南部,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

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有植物3200多种,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1/10。峨眉山还是多种稀有动物的栖居地,动物种类达2300多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为该山一大特色。

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山上多古迹、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胜迹,是中国旅游、休养、避暑目的地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唐山大地震是哪一年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唐山地震是1976年。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23秒。

1976年7月28日凌晨3:42.因为在晚上,所以很多人不知道,造成死伤人数更多,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一带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此次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整个唐山市顷刻间夷为平地,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中断。

10年的重建,重塑了一座城市,修筑了心灵的城墙。简易城市存在了10年,1986年唐山大地震10周年的时候,市区有98%的居民搬进了新房,1988年10月则全部迁入新居”。人们就是居住在简易房里,开始了唐山的重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唐山特产及名吃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唐山是河北省的一个地级市,还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那么大家知道唐山的特产及名吃都有哪些吗?接下来这篇指南将告诉你答案。

操作方法

1

棋子烧饼,北方人都喜欢吃面食,而烧饼就是面食的一种代表,棋子烧饼是唐山地区特有的,馅料包含各种肉类,十分丰富。

2

唐山酥糖,都说南方人喜欢吃甜的,但是唐山人可是例外,唐山酥糖采用天然的糖浆熬制,再加入花生粉末就可以做成这个十分酥脆的唐山酥糖。

3

唐山板栗,板栗虽说是全国都有的,但是唐山的板栗,因为日照环境较好,所以个头饱满、果肉丰富,做成糖炒栗子之后十分美味。

4

万里香烧鸡,这个烧鸡是非常可口的,而且口感比较松软,外观也好看,吃到嘴中更是有一种入口即化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南佛寺修故伽蓝碑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佛寺修故伽蓝碑为原平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佛寺修故伽蓝碑,位于原平市东社镇赵村村民委员会库房内。占地面积1平方米。青石质,螭首,方座。碑身高1.66米,宽0.8米,厚0.19米,座长0.8米,宽0.5米。唐长寿二年(693)立石。额题“为金轮圣神皇帝修故伽蓝之碑”。22行,满行36字,碑文记述了张合堡等村民修浮屠及武德年间重修伽蓝之事。1974年将其移至村中保存。1981年,原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赵村村:赵村地处半丘陵,位于市区东偏南30公里处,地理坐标:北纬38°41′,东经113°00′。建村于唐朝以前,以姓氏名。全村共有260户,746人,2859亩农业用地,以农业及梨果生产为主,此处有唐代修故伽兰碑古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千佛寺石窟,佛像们的世界

全文共 1251 字

+ 加入清单

佛教对中华民族的影响颇为深远,从古至今,信奉佛教的人依旧占大多数。民间有关佛教寺庙众多,还有一些石窟里面有佛像的遗址。延安就有一处千佛寺石窟,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延安文化里看看。

千佛寺石窟位于俘丘山碧霞宫西北角。此处有岩突兀,顶平壁峭,人称山上山,石山西南角建“即武当”石坊。石山四壁有摩崖题记(字)2余处。西南壁间凿满大小佛龛、佛像,石山西壁有两个石窟,窟内造成像均为四壁三铺式,一佛居中,两侧侍立二弟子,二菩萨。

南角有一尊菩萨保存完好,高发髻,窟口呈不规则拱形,穹窿顶,钸有藻井,窟内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尊式组合。右壁力士保存较好,窟壁雕龛44个,像120尊,题记5处,千佛寺石窟始凿于唐永隆元年。1963年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中国佛学、雕刻艺术研究有较高价值。

又称万佛寺、石空寺、千佛洞等。位于延安市黄陵县西四十公里处的双龙镇峪村西,石窟开凿于半山石崖间。此窟窟檐为陕西石窟中保留完好的原物,是研究宋代建筑的珍贵资料。石窟平面呈“凸”形,坐西向东,窟口为方形,宽2。4米,深2。6米,有佛像60余尊。窟口左右有佛龛各一个,以二园柱与洞口隔成三间,成檐廊。上有二层斗拱。

这是宋代的仿建筑雕凿,极为壮丽、精巧。中间是入口,走廊两壁浮雕观音菩萨像。石窟内高5。3米,宽9。3米,深12米。正中为佛龛,高3。38米,宽5。9米,深4。73米,内有大佛坐像12尊。中央坐释迦牟尼,两边站立文殊、普贤二菩萨和迦叶、阿难两弟子。窟项正中雕有千手千眼观音一尊。窟内东西两壁雕有高2。8米的立佛九尊,其中东壁有姿态优美的赤足持碗雕像。后壁有五百罗汉和一百徒从脬雕像,场面宏大,气势恢宏,并间以佛说法图、磐涅图。

菩提树下悟道、普济众生等佛传故事。东南壁雕有佛像24尊,东北壁有16尊。雕像比例协调,刀法流畅,质感强烈,尤其是头、手、足的造诣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是雕塑艺术珍品。窟北壁前侧为药师佛,高2。55米。药师佛左手持钵,右手施“疗病印”,旁为七级浮屠,塔下为两比丘,作昂首仰望状。药师佛上方为相向驭风而行的飞天像。一飞天右手托钵,一飞天左手托钵,均乘如意云朵。

从残存碑刻和清代碑记考稽,千佛寺当建于胜唐。因寺内有千佛洞而得名。窟之洞有佛像千余,故称“千佛洞”。内供三世佛,仰覆莲花须弥座,洞壁有唐代唐高宗、武后年间的题词,洞口有书法家程淓题“佛国”二字。洞前有卷棚顶拜殿为清代所建。千佛寺前院,有一孤山有石峰,高约4米,面积150平方米,南北两端凿石阶数级。供游人攀登。

峰西南下建有一石坊,横额书“即武当”三字。石峰巅有旧庙一间,内讫真武。千佛寺石窟历史悠久,为中国石窟艺术瑰宝。1963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郭沫若同志亲笔指示,要保护好千佛寺石窟,2001年与大石佛一起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你可能也喜欢:

大庆五马沙陀——野餐的好去处

连环湖景区:泛舟湖面波光粼粼

双鸭山现代名人盘点,一个比一个牛

什么是道教,道教文化的基本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岗上楼上墓地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岗上楼上墓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岗上墓位于辽宁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城子镇,是春秋时期的一座古墓。1997年成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后牧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岗上墓地所在的土岗不难找到,且周围围有围墙,很好辨认。岗上墓地是以青铜短剑为特征的氏族公共墓地。墓地东西长28米,南北宽20米。岗上墓地0-土随葬器物有陶器、铜器、石器和装饰品。重要的是发现了斧、剑柄、凿和泡饰的铸铜滑石范,具有强烈的地方土著特征,也表明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冶铸工艺水平较前有了提高。年代为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岗上墓地是大连地区乃至东北亚重要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存,火葬葬俗具有鲜明特点,出土的曲刃青铜短剑等文物具有显著特征,对研究东北亚积石墓及青铜短剑的渊源和继承关系有重要意义,为研究辽东青铜短剑墓的葬制、葬俗、文化特质和年代分期提供了重要的资料。1997年公布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围墙内及围墙外墙基外20米以内。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30米以内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泉州铜佛寺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泉州佛寺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泉州铜佛寺历史悠久,寺宇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由清朝施琅曾孙施国宝重修时易今名。

现存大殿为三开间宽18米,五进深19米的悬山顶抬梁式砖木结构,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内供奉清顺治十二年至十六年期间铸造的铜佛十六尊,佛像高四、五尺,佛相庄严,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可谓雕技精湛,以此著名。近年又于大殿之后新建双层楼阁式歇山顶弥陀殿一座。大殿前露庭曲栏、东侧曲桥跨池,紧接百源川池,绿木成荫,风光绮秀。

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曾于1941年冬至1942年3月在此挂锡-,为寺门撰联曰:“教门干百喻如梵网,佛道本源其唯戒光”,百源寺名藏于联中。

近几年来香火日趋兴盛,来此观览参拜的游客信士络绎不绝,每逢初一、十五为「绕佛日」,各地香客齐聚寺中,梵呗之声不绝于耳,钟鼓之音响彻云霄。为泉州市的佛教胜地。

(图片来源:中国寺庙)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佛教打坐的正确姿势 佛教怎样打坐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佛教打坐正确姿势为将左脚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脚置于左脚上,脊椎自然挺直,两肩舒张但不挺胸;右手掌置于左手掌上,两拇指轻轻接触,自然放松置于腿上;头不俯仰、不歪斜,双眼半开,以能见体前三米左右的距离为宜,最后舌头的前半部轻舔上腭。

佛教打坐的正确姿势

佛教最理想的打坐姿势是“七支坐法”。实际上,七支坐法主要是对身体的七个要求,分别为双足跏趺、脊直、肩张、手结定印于脐下、头中正、双眼微闭、舌舔上腭这七个。对于佛教打坐的姿势来说,有着男女之分。其中,男士主要将左脚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脚置左脚上,称为“金刚坐”;而女士需要将右脚置左腿上,再将左脚置右足上,称为“如意坐”。

除此之外,手结定印于脐下也有男女之分。男士主要为将右手掌置于左手掌上,而女士是将左手掌置于右手掌上。需要注意的是,饱胀或饥饿时不宜打坐,而在室内静坐时应保持空气流通,但不可当风而坐。再就是,在室外打坐时要注意保暖,也不要直接坐在湿地上。打坐最重要的就是,意识的放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内江大佛寺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内江佛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内江市东兴区大佛寺座落沱江东岸挂榜山右侧,连接大千城市广场,依山傍水,环境优美。

大佛寺庙始建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占地七百多平方米,原有殿堂在内共十三间,三百多平方米。建筑规格系砖木结构串架毛屋、常年有僧人居住,香火顶盛。解放后政府关闭寺庙,改为居民住房。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落实党的宗教政策,1996年经政府批准开放。

根据我国的宗教政策,和广大信教群众的要求经内江市东兴区民族宗教事务办公室批准,由信教群众集资,重新改建大佛寺,在办理完建筑手续后,于1998年6月10日开工改建,2000年8月10日竣工,现有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五楼一底60多个角的钢筋混泥土结构仿右庙建筑,装饰上采取圆柱翼角翘飞檐,木雕刻花门窗,敖角、屋面有游龙飞凤塑像,寺内佛像重新塑造,全部金身,起目一看大佛寺,雄伟壮观,来往游人和信教群众络绎不绝,寺外的大千广场,已成为内江市旅游休闲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佛教不吃肉的来历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佛教传入中国汉地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从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梁朝起,中国汉传佛教的信徒才开始倡行素食。

佛教不吃肉的来历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笃信佛教,自称“三宝奴”。想当和尚,想得几乎发疯。竟然先后四次,擅离职守,跑到同泰寺,把身子舍给庙里,去当和尚。“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大臣们三番五次地从国库提出现款,找同泰寺洽商有关赎回皇帝的事宜,才把他赎回来继续当皇帝。

萧衍既能体悟佛陀的本意,还善于借题发挥。他干脆不准吃肉,还彻底免除了佛陀最初允许比丘吃三净肉的给予托钵僧生活的方便!肉不能吃,看你杀生还有什么用?一经决定,立即行动。紧急传旨:臣民提倡吃素。和尚一律不准吃肉。天地神明祖宗,享受和尚待遇。何谓和尚待遇?即祭祀天地神明祖宗的供品,不准再用三牲猪头,统统改成面粉做的猪头猪肉。

萧衍以皇帝的权威向天下颁行断酒肉。此后不食众生肉的戒规逐渐为出家僧尼所奉行,乃至许多虔诚的在家信徒也终身茹素。佛教素食的提倡此后又与儒家“仁爱”“恻隐之心”的思想一道在中国孕育出素食、护生的文化习俗,成为中国社会伦理实践的重要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薛瑄家庙及墓地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薛瑄家庙及墓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薛瑄家庙及墓地

时代:明

地址: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

薛瑄(1389—1464年),明代学者。字德温,号敬瑄,贞子。河津县(现万荣)里望乡平原村人。官至礼部右侍郎,谥文清。学宗程朱,有“河东派”之称。著作有《薛文清公全集》。村中有“薛夫子家庙”及故居。

家庙原有前后两院,现存前院,坐南朝北,南北长31.6米,东西宽13.4米。庙内存有《薛文清公全集》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木雕书版1080块。2块明代石碣,1通薛瑄线刻像碑。木刻对联三幅,傅山所书一幅。故居坐西朝东,南北长14米,东西宽11.8米,西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保存完整。

“文清祖茔”在村西300米处,坐南朝北,由北向南有砖影壁、牌楼、栓马石柱、石虎、石羊、石马。墓地南北长160米,东西宽101米。周围有土墙,现存19通明代石碑,墓冢百余座。薛瑄墓在墓地东侧,冢高1.50米,周长18米。保存完整。

2013年5月,薛瑄家庙及墓地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曲踏墓地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曲踏墓地位于札达县,2014年发掘5座并列的带竖井墓道的洞式墓。墓道狭窄,两侧壁掏出成排的脚窝。墓道下挖约2.5米左右出现二层台,上面横置一排青石板封顶,将墓道分为上下两段。墓道底部向山体方向开挖圆拱形墓门,墓室有单室和双室两种。单室墓较小;双室墓较大,为多人合葬墓。墓室内都有保存较好的长方形箱式木棺、成组的陶器以及大量的马、羊等动物骨骼。木棺内有墓主骸骨及大量随葬品。墓主均为侧身屈肢,其周边摆放大量随葬品,包括彩绘木案、方形木梳、带柄铜镜、刻纹木牌、纺织工具以及大量玻璃珠、长方形木盘、草编器物和彩绘陶器等。

曲踏墓地的年代为距今1800年左右。该墓地很有可能是另一处象雄部族的贵族墓地。这5座墓葬是迄今在阿里地区主动发掘中首次发现的洞式墓群,由于随葬品种类特别丰富,为研究古代象雄部族的社会-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材料。墓室的形制很有可能是模仿当时的洞穴居址修建的。这种墓室结构与古格时期普遍流行的穴居遗迹非常接近,为考察象雄时期的建筑形式及其使用的详细情况提供了参照。墓室内随葬大量青稞种子和牛、羊、马动物,说明当时象泉河流域半农半牧的-方式以及经济的繁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明秦藩王家族墓地

全文共 788 字

+ 加入清单

明秦藩家族墓地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明秦藩王家族墓地·明代·西安市长安区杜陵乡、大兆乡。

共6座王墓及其陪葬墓。

1、愍王朱樉墓·杜陵乡大府井村东北。

保护范围:主墓:封土东西54米,南北48米。神道东西30米,南北225米。

西侧陪葬墓:封土东西36米,南北33米。

东侧陪葬墓:M1封土东西30米,南北30米;M2封土东西40米,南北36米;M3封土东西30米,南北30米;M4封土东西27米,南北27米。

以上区域四面外延40米范围内。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均外延60米。

2、隐王朱尚炳墓·大兆乡东伍村北。

保护范围:主墓:封土东西33米,南北42米。神道东西20米,南北180米。东、西两侧陪葬墓:2座封土均为东西20米,南北20米。

以上区域四面外延40米范围内。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均外延60米。

3、康王朱志墓·大兆乡康王井村北。

保护范围:主墓:封土东西15米,南北21米。神道东西30米,南北198米。西北侧陪葬墓:封土东西12米,南北12米。

以上区域四面外延40米范围内。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均外延60米。

4、惠王朱公锡墓·大兆乡庞留井村北

保护范围:主墓:封土东西24米,南北24米。神道东西18米,南北231米。东侧陪葬墓:封土东西20米,南北18米。

以上区域四面外延40米范围内。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均外延60米。

5、简王朱诚泳墓·杜陵乡简王井村北。

保护范围:主墓:封土东西40米,南北40米。神道东西38米,南北180米。

以上区域四面外延40米范围内。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均外延60米。

6、宣王朱怀埢墓·杜陵乡三府井村东北。

保护范围:主墓:封土东西30米,南北27米。神道东西25米,南北230米。

以上区域四面外延40米范围内。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均外延60米。

2003年,明秦藩王家族墓地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荥经石佛寺摩崖造像

全文共 840 字

+ 加入清单

荥经佛寺摩崖造像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石佛寺摩崖造像坐南向北,面积约120平方米。造像位于寺庙内两座高4.4米、宽10米的天然岩石上,雕刻面积约44平方米。造像共67龛,243尊。雕刻内容为佛家和道家的代表尊神。佛家主要为:佛福、菩萨、菩萨众弟子、比丘、金刚力士。道家主要为:“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1号龛为敞口平顶龛,龛刻内容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龛高2.64,宽1.73,深0.8米。该造像始于唐至明清各代均有补凿,主龛凿于唐贞元六十一年(公元795年),为典型的唐代造像,为研究唐代雕刻工艺和技法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历史价值

石佛寺摩崖造像最早刻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经宋代、明代、清代的增凿,形成现在的规模,并且保存较为完好,佛像及题记文字记录了韦皋抗击吐蕃等重要的历史事情为我们研究荥经“茶马古道”、严道古城历史和西南民族史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

石佛寺摩崖造像雕刻于唐、宋、明、清共四个朝代,虽然规模不大但造型精美、雕刻精湛、形象深动、比例适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石佛寺管理用房为迁建清代建筑,主体结构稳定,建筑比例适当,施工技术较为规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科学价值

石佛寺摩崖造像主龛雕刻于唐代,后经宋代、明代、清代的増刻,石刻内容丰富,佛像和题记蕴含着荥经地区重要历史和石刻工艺水准,为我们研究“辟支佛”和小乘佛教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同时也是我们研究唐代以后四个朝代石刻工艺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石佛寺管理用房原为清代民居建筑,建筑风格朴实,迁建时主体结构未作大的变动,为我们研究荥经清代民间建筑提供了实物例证,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社会价值

石佛寺摩崖造像始凿于唐代,经历了几次增凿,时间跨度达几百年,宛如石刻工艺的博物馆,向人们展示荥经的历史文化和佛教历史,成为构成荥经历史文化古城的基石之一,同时石佛寺也是周边信教群众从事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万福币传销的人群有哪些

全文共 1227 字

+ 加入清单

前不久的,万福传销闹得沸沸扬扬的,其传销本质给了投资者重重的一击,那么,万福币传销的人群有哪些呢?

小编了解到,万福币传销的人群有从事保险(放心保)、金融投资业务的群体、从事美容、美发业群体、下岗职工、待业大学生等群体以及小行业经营者、零售商群体。

那么,万福币是怎么进行传销的呢?

警方介绍,万福币的CEO刘某为进行传销活动,获取高额利润,宣称“万福币”是由美国证监会和银监会批准,由美国未来城公司发行的全球第一枚国家认可的虚拟数字货币。“万福币”可以在国际大盘交易,可以提现,还可以在线下购物,已获得20多个国家的认可,且即将在国内申请直销牌照。

而据警方查证,“万福币”作为虚拟数字货币在国内申请直销牌照并无法律依据,纯属虚构。

为吸引他人投资“万福币”项目,在虚构种种光环之外,刘某还制定了极具诱惑力的奖金制度。

警方查获的相关资料宣称,投资者只要交纳一万元人民币即可注册成为会员,待其所购买的“万福币”价格上涨后,“躺着就能赚钱”。据称,“万福币”一年收益率稳赚在三倍左右,这还只是静态奖。

“万福币”的传销本质通过其“动态奖”机制体现得十分明显。会员要想赚更多钱,则必须发展下线以获得“招商直推奖”、“招商级差奖”等动态奖。“万福币”根据会员发展人员的多少分为1至5星、1至5金、1至5钻的3阶15级。每个级别对应不同的奖金回报,发展了下线就能获得提成,并可层层提成。

警方介绍,“万福币”最低的1星级会员可获得下线会员交纳资金10%的提成,发展会员达到一定数量就可以晋升级别,获得更多提成。5钻级会员可以获得下线会员交纳资金提成的比例高达80%。

“如带团队对接刘某本人,则可直接从钻级会员做起。这样,级别越高,级差就越大;团队越大,获得的奖金提成越多。”赵勇介绍。

一些投资者正是被刘某虚构的种种光环和极具诱惑力的奖金制度吸引,投身“万福币”项目。受害者张某向警方坦言,之所以投资“万福币”,一是看了网上宣传刘某有那么多头衔和光环,相信他的实力;二是投资回报率高,让人心动。

然而,据警方调查,“万福币”中所谓的“国际大盘”其实是由刘某操纵。项目启动时,为诱惑他人投资,刘某将其设置为“只涨不跌”。一旦刘某想收手跑路了,他可以将其设置为“只跌不涨”。

为发展更多会员,刘某于3月8日、3月29日、4月22日分别在印尼巴厘岛、香港等地举办了声势浩大的招商大会,吸引了国内数千人参加。

警方介绍,受高额奖金诱惑,国内传销网头袁某、彭某等人纷纷改换门庭,直接带团队投靠刘某,加入“万福币”项目。为防止这些团伙恶意竞争,搞乱市场,刘某把这些传销网头收编后,整合为国内九大系统。每个系统发展人员少的有6000多人,多的达3万多人。

此外,刘某安排其公司高管孟某为其国内代理人,在深圳、重庆、贵阳、北京等地注册了深圳保利融投基金等13家空壳公司,目的是取得公司对公账户,以便向会员收取传销资金。

稍后,我们将要介绍的内容是常见的金融传销有哪些,欢迎关注这部分传销陷阱安全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陈敬棠及其家族墓地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陈敬棠及其家族墓地为文化旅游景点。

陈敬棠及其家族墓地,位于忻府区秦城乡胡家垴村西北2000米的东西银洞梁沟之间。陈敬棠(1872—1937),字芷庄,别号云渲野夫,嘉禾村人。民国二年(1913),当选为第一届国会参议院议员,七年任山西六政考核处股长,十年任山西村政处副处长,十五年晋处长,十七年任山西省政府委员。生平喜欢收集金石碑版,著有《忻县古迹名胜诗文录》、《秀容诗文存》、《映雪堂诗文抄》等。墓地东西40米,南北50米,分布面积约2000平方米。封土夷平。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陈敬棠(1873_1937),山西忻州人。1909年被推举为山西咨议局议员。1911年参加山西民军起义。1913年被选为山西省议会议员。1917年人山西省政府考核处股长。后曾任山西省政府村政处副处长、处长。1929年1月22日任山西省政府委员。1937年日军入侵其家乡,遂服毒自杀。陈敬棠,(—),字芷庄,晚号云滨野史,(今忻州市忻府区奇村镇加禾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