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新生儿泪囊炎用药(精品9篇)

浏览

1849

文章

9

篇1: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用药有哪些

全文共 1183 字

+ 加入清单

据小编了解到,新生儿毒性心肌炎重症病例比较少,病毒性心肌炎轻症病例比较多,只要妈妈及时送去医院治疗,都会很快恢复,那么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用药有哪些呢?一起往下看文章,你会知道。

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注意改善心功能,防止演变为心肌病。减轻心脏负担。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早期可用三氮唑核苷、无环鸟苷,丙氧鸟苷等进行抗病毒治疗。抗自由基治疗、激素治疗、控制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治疗等其他治疗。

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详细治疗

目前无特效治疗,提倡早期治疗,防止病毒持续存在,注意改善心功能,防止演变为心肌病。

1.减轻心脏负担

良好护理,避免剧哭,躁动等。

2.抗病毒治疗

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早期可用三氮唑核苷、无环鸟苷,丙氧鸟苷等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防止病毒持续存在,但由于心肌炎时,病毒已进入心肌细胞内,而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大多不能进入细胞,因而疗效有限。也有报告用旷干扰素、牛磺酸、苦参等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需要进一步验证。

3.抗自由基治疗

①VitC150mg/(kg?d)静脉滴注连续1个月,能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②维生素E50~lOOmg,每日2~3次。

4.激素治疗

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使病毒滴度增高,抗体滴度下降,死亡率增多,不宜应用。但在暴发型心肌炎合并心源性休克,或急性期出现Ⅲ房室传导阻滞时,早期静滴激素能使病情迅速好转,因而适宜应用。在慢性期病例,是否使用意见不一,但如果使用其他治疗无效时也可以试用激素。

5.控制心力衰竭

包括镇静、强心、利尿及血管扩张药使用等参考第八章第九节。

6.心律失常治疗。

7.其他治疗

如心肌营养药物的应用,感染的预防等。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饮食

1、有营养易消化: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要调补气血;饮食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之品。

2、须少食多餐,不宜进食过饱,尤其晚餐,以免增加心肌负担,可选用莲子、大枣、山药、桂圆、甲鱼等。黄梅天气,病人往往症状明显,可以沙参加玫瑰花,老鸭汤。

3、要多吃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之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可用一些食疗。黄芪加红枣;百合加玉米须;莲子猪心汤。

4、避免油腻刺激性食品,特别是急性期禁食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辣椒。多食用纤维之品。

5、心肌炎病人尽量保持大便通畅,所以多进食粗纤维之品。

心肌炎患者在饮食上没有过多的忌口。但要视身体状况逐渐的进行温补。温补指食性温热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黄鳝、甜食、红枣、桂圆、荔枝以及葱姜辛辣的食品等。体弱多病怕冷的女性常吃这类食品可帮助升火,改善怕冷的感觉,从而增强体质。患有心肌炎、冠心病者,宜服一些人参粉,可以安神强心,降压通脉。

看完以上文章的妈妈,是否应对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用药有所了解,不过这些用药妈妈只能用来参考,具体用药跟用药量都要听从医生的安排哟。如果你对怎样正确给婴儿喂药等有关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新生儿用药护理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新生儿用药禁忌与喂药技巧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刚出生的新生儿,家长在的时候需要额外的注意,对于新生儿用药也是不能盲目的,也是有需要注意的事项的,下面就介绍一下新生儿用药禁忌与喂药技巧

新生儿不宜用的药物

(1)四环素族药物较易沉积于骨组织中,阻碍骨骼的发育,服用数日可使牙齿变黄,不宜用。

(2)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治疗不要超过10天,以免损伤听神经及肾功能。

(3)链霉素对听神经亦有影响,对肾脏也不利,故不宜用。

(4)氯霉素可抑制骨髓,并发灰色综合征,不宜用。

(5)维生素K3、K4、磺胺类药物、新生霉素、三乙酰竹桃霉素、伯氨喹啉等易引起新生儿黄疸现象,不宜用。

(6)杜冷丁、吗啡、可待因对敏感者易引起中毒,应慎重使用。

新生儿喂药方法

新生儿的味觉是很敏感的。给新生儿喂药,应注意以下5方面:

(1)苦味药物应放少许糖以减少苦昧,使新生儿不致拒食。

(2)喂药前不要哺乳,以免拒食。再则饱食后喂药易引起呕吐,故不宜饱食后喂药。

(3)喂药时禁忌捏鼻孔强行灌入,以免药物呛八气管而致窒息。可用小匙盛药后,顺着口腔的颊侧慢慢地喂入嘴内,这样不易呛咳。

(4)喂完药后,可喂一点温开水,让口腔中的药物全部进入胃内。

(5)注意药片要磨成细粉,调成糊状才能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新生儿用药应注意什么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生病吃错药比不吃药还严重,尤其是对于免疫力功能欠缺的新生儿。那么新生儿用药,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地方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睹为快!

新生儿用药应注意什么

1.应注意解热镇痛剂的使用:一般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因为这类药物可引起新生儿青紫症、贫血,以及肚脐出血、吐血、便血等。所以一般不用这些药物如小儿退热片、APC片,除非万不得已,不可采用,即使应用,剂量切忌不可过大,用药时间不可过长。

2.注意某些抗生素的使用:如四环素类药物,都容易引起黄斑牙;氯霉素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可使服药的新生儿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缺乏症;新霉素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耳聋。

3.尽量少用药:对于新生儿,应注意护理,避免生病,尽量少用药,在新生儿发热、炎症时尽量采用中药制剂,清热解毒药,有很好的疗效,选用一些中成药冲剂和糖浆制剂服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给新生儿用药有哪些需要注意?确保安全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成长过程中,总是免不了会生病,尤其是出生后6个月至6岁,胎儿期由妈妈体内获得的免疫因子已消失而自身的免疫系统又尚未发育成熟,抵抗力比较低。那么给新生儿用药有哪些需要注意确保安全

新生宝宝用药要注意哪些问题?

当宝宝降生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从母体也带来了一定的免疫力,这会让宝宝在6个月前不是那么容易生病。不过,有时也会发生一些小意外,那么,当新生宝宝生病需要用药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新生儿处于生长发育期间,一些器官和组织尚未发育成熟,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需要的时间短,吸收、排泄都比较快,抵抗力弱,容易生病,对药物的反应敏感性强,用药不当,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一般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因为这类药物可引起新生儿青紫症、贫血,以及肚脐出血、吐血、便血等。所以一般不用这些药物如小儿退热片、APC片,除非万不得已,不可采用,即使应用,剂量切忌不可过大,用药时间不可过长。

如四环素类药物,都容易引起黄斑牙;氯霉素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可使服药的新生儿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缺乏症;新霉素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耳聋。

对于新生儿,应注意护理,避免生病,尽量少用药,在新生儿发热、炎症时尽量采用中药制剂,清热解毒药,有很好的疗效,选用一些中成药冲剂和糖浆制剂服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新生儿药瘾症,都怪妈妈用药不当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药瘾症,都怪妈妈用药不当

新生儿药瘾症的产生是由于孕妇因患病而长期使用度冷丁、可待因、吗啡类和巴比妥等镇痛药物或吸毒成瘾,药物或毒品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造成药瘾。孩子出生断脐后因药物中断而产生药瘾症状。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植物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系统两大症状,如呵欠、喷嚏、出汗、流泪、高热、震颤、兴奋、尖叫、吸吮和吞咽不协调、膝反射亢进、肌痉挛和抽搐等。此外,有些新生儿可表现为呕吐、腹泻和呼吸加快等症状。症状的出现与药物作用的时间有关。孕妇分娩前已停药一个月以上者,新生儿可无症状。若不停药,则可在出生后的数天到2—4周就出现成瘾症状,而尖叫、震颤和肌阵挛等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症状可延续4—6个月之久。尤其是用海洛因等毒品的孕妇,新生儿的药瘾症状不仅重,而且会影响胎儿的营养和生长发育,出生后的新生儿体重也常常低于正常孩子。

因此,对于新生儿出现上述扑朔迷离的症状时,应想到药瘾或毒品成瘾的可能,需详细了解孕妇的服药和是否有吸毒病史。一旦确诊,应将新生儿置于安静、光线暗淡处。有吐泻、出汗、呼吸加快和活动过多的症状,应注意保证水分、能量和电解质的供应。对于吗啡等药瘾的新生儿,可用替代疗法,口服复方樟脑酊等,宜找到适当剂量,待稳定后再逐步减量,直至完全停用。若有烦躁不安的可用安定、苯巴比妥类药物镇静,以达到逐步解除药瘾的目的。

这并非是危言耸听。所以父母们千万不要以为只有成人才会对药物成瘾,在怀孕时候一定要用药得当,避免新生儿患上药瘾症。如果你想掌握更多儿童误服药物后怎么办的方法这方面知识,请锁定接下来的的持续更新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新生儿用药指南,条条是重点!

全文共 1114 字

+ 加入清单

新是指新生儿从出生到28天这一阶段。在此期间,胎儿脱离母体转而独立生存,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在生长发育和疾病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特殊性,本文小编就介绍一下新生儿用药指南,条条是重点

给新生儿用药应注意下列儿点。

1.乳母需镇用的药

乳母服药对新生儿有一定影响,应注意哪些药物能通过母乳影响新生儿。影响最大的是乳中药物浓度高于乳母血中药浓度,如四环素、红艰素、林可霉素等;其次,乳中的药浓度与乳母血中药浓度相似,如麦角胺、苯巴比妥、异烟脐、氯丙嘴、碘化物、苯妥英钠、乙胺啼睫等;再次是乳中的药浓度小于乳母血中药浓度,如可待因、咖啡因、青霉素、水杨酸盐、保泰松等。对于乳中药浓度大于乳母血浓度的药物最好不用,或用量要小,那些不易进入母乳的药物也要加以选择应用,如可待因、咖啡因虽在乳中量小,但因哺乳量大,新生儿又对这类药物特别敏感,还是易引起中毒,以不用为好。

2.用药要注意新生儿的特点

新生儿处于多变化期,器官及组织发育尚不完全,所以应注意特点用药,如新生儿体内脂肪含量少,对脂溶性药物不易结合而易发生中毒,因此维生素A一类药物不宜用量过大;新生儿体内白蛋白不高,所以药物蛋白结合率低,对蛋白结合率高且毒性大的药物,如苯妥英钠应减少用量;新生儿体液量要比成人大一倍,所以对水溶性药物如苯妥英钠,若以千克计算比成人大一倍才能达到有效血浓度;有些药物易透过新生儿血脑屏障引起严重的核黄疸,致使发生脑瘫等严重后遗症,这些药物有磺胺类、阿斯匹林、氯霉素、消炎痛、西地兰等,所以在禁用之列;新生儿肾排泄功能低下,由肾排泄的药如峡喃类药要少用;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对某些药物感受性差,必须加大剂量才能达到效果,如巴比妥类、新斯的明等。

3.容易引起中毒的药要慎用

一些容易引起新生儿中毒的药物如小儿退热片、APC等易致新生儿青紫症、贫血、便血、吐血,最好不用,如万不得已非用不可,剂量需小,用药时间要短。某些药物可引起晚期毒性,如四环素可引起以后的黄斑牙;抓霉素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新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可引起耳聋,均要经过一段时期才表现出来,

由于药物对新生儿副作用较大,应尽量少用药。平时注意护理,避免生病,如果生了病,有了发热,尽量用物理降温,或加用清热解毒中药,副作用小,疗效也不错,如用金银花5克,连翘5克,荆芥5克,防风5克,板蓝根5克,芦根10克,生甘草1.5克,煎汤30毫升,分3次服用.又如宝宝腹泻可用烃葛根5克,黄岑3克,获荃10克.诃子3克,山药10克煎汤30-50毫升,分3次服用。

刚出生的新生儿,家长在护理的时候需要额外的注意,如果您对儿童误服药物后怎么办的常识感兴趣,就请到我们来查询搜索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新生儿感染性腹泻用药注意事项

全文共 1747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一旦孩子生病了,家人会担心,而新生儿感染腹泻是一种疾病,那么新生儿感染性腹泻用药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下面就让跟着的步伐一起进入下文了解一下新生儿感染性腹泻用药注意事项吧!

新生儿感染性腹泻的原因

2~3个月的婴儿尤易在夏季得感染性腹泻。一是因为夏季温度极适宜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如小阳得病可能就是因为奶瓶,因为奶瓶容易污染,不易清洗消毒,特别是橡胶奶头,很容易污染病菌,导致小儿腹泻。

有资料显示,在20℃~30℃条件下,病菌在米饭、猪肉、西瓜等食品中8小时可增1万~2万倍;在黄瓜、萝卜等中也可增长20~200倍,一旦误食被污染的食品便可发病;其次,这时期的婴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局部抗感染能力差,加上儿童生长发育迅速,需要的营养物质相对较多,胃肠道的负担较重,消化功能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因此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患上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

判别孩子是否得了感染性腹泻,最明显的特征是患儿拉大便次数多,但量小,有时候甚至有浓血便;严重的甚至会有呕吐、脱肛的现象出现。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新生儿患有感染性腹泻的时候,千万别自行用止泻药,服用止泻药不仅不能治愈某些腹泻,相反,对小婴儿还有一定的副作用。顾名思义,止泻药是让腹泻停止,却让病毒排不出来,若长期留在患儿体内,会造成中毒。

新生儿感染性腹泻怎么护理

1、首先宝宝腹泻,不要随便给孩子用止泻药与消炎药这些抗生素,要尽量减轻脾胃负担,使脾胃恢复的正常功能。

2、其次就是按摩法,婴幼儿腹泻的病情相对单纯,所以平时可以给宝宝逆时针揉揉肚脐和腹部,这样对宝宝的腹泻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但是妈妈们在家里给孩子进行腹部按摩时,要注意手法和力度,按摩力度一定要适中。

3、同时还可以给宝宝喝点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含有果胶,有促使大便成形和吸附细菌及毒素的作用。护理腹泻宝宝进食要依据少吃多餐、由少到多、由稀到浓的原则。对于腹泻早产儿来说,合理用药和饮食调节都很重要,所以新妈妈们在宝宝腹泻时不要担心,但千万要注意不要让宝宝稚嫩的胃肠再受到侵害。

新生儿感染性腹泻如何预防

1、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婴儿出生至4个月时大力提倡母乳喂养,母乳营养丰富,易被消化吸收,母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能结合病原微生物,阻止侵入肠黏膜,具有抗感染的能力,并具有增强婴儿免疫力的作用。另外,母乳几乎为无菌食品,直接喂哺,卫生经济。所以,母乳喂养的小儿发生腹泻的比例较人工喂养儿低得多。乳母在饮食上切忌辛、辣、油、腻及生冷过量。

2、按月龄合理添加辅食。从4个月开始逐步添加辅助食品,添加原则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从而在满足小儿营养需求的同时,使小儿的胃肠逐渐适应。避免夏季给小儿断奶,天气炎热容易影响小儿的胃肠功能,引发腹泻。

3、注意饮食卫生。对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及餐具、用具要定时消毒,不用时盖好,保持清洁卫生;给小儿吃的食物要保持新鲜,夏天食品容易变质,最好给小儿吃一顿做一顿,不要把食物储藏太长时间给小儿吃;不能给婴儿喝放置24小时以上的白开水,果汁要现做现吃。给小儿喝的饮料要在正规商店购买。

4、生活中注意手的卫生。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应该充分注意手的卫生。父母在小儿喂食前一定要先把手洗干净,要给小儿勤洗手,保持小儿手的卫生。

5、家长不可嚼饭喂孩子。避免用自己的嘴来试食物的温度,千万不要给孩子嚼饭,口对口给小儿喂食,这样容易把细菌传染给孩子。

6、腹泻流行时更应注意,在腹泻病流行季节,尽量少接触其他孩子,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一定不要接触患有腹泻的孩子。要拒绝患腹泻病的孩子到家里串门,也不要带孩子到患有腹泻病孩子的家串门。

7、妥善处理婴幼儿粪便。婴幼儿腹泻时的粪便,要及时地彻底干净地处理掉,以阻断再感染途径。

新生儿感染性腹泻用药注意事项

一、病毒性腹泻,补液+止泻药

对于病毒性腹泻来说,主要是对症治疗,吐泻比较严重,特别是有脱水者,应当补液治疗,轻者可口服补液,重者则需静脉补液,此外还可给点止泻药。一般2~3天也就可以自愈了。

二、细菌性腹泻,补液+抗菌药

对于细菌性腹泻来说,除了补液以外,常常需要用点抗菌药物。感染性腹泻最常见于夏秋季节。主要是因为吃了不干净的饮食而引起,即所谓病从口入。因此预防的重点应当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新生儿用药与儿童用药有哪些不同

全文共 2346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用药儿童用药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呢?老话说的好话不能乱说,饭不能乱吃,岂止是饭不能乱吃,要更不能乱吃,因为是药三分毒嘛,尤其是对孩子更是不能乱吃,今天的话题就是新生儿用药与儿童用药有哪些不同,一起往下看吧。

新生儿用药

新生儿用药相关知识点

项目内容

新生儿药动学特点及用药特点吸收(1)主要在胃内吸收的药物吸收较完全,而主要在十二指肠吸收的药物吸收减少。如口服氨苄西林吸收迅速而完全。

(2)非特殊情况一般新生儿不采用皮下或肌内注射。静脉输液量不能大,输液速度不能过快。

(3)皮肤对外部用药吸收快而多,谨慎使用皮炎激素软膏(新生儿大面积使用可引起全身性水肿)、硼酸、水杨酸、萘甲唑啉等。

分布(1)水溶性药物被细胞外液稀释后浓度降低,排出也较慢,易造成药物中毒。

(2)血浆蛋白结合力低;易导致药物中毒,如新生儿使用苯巴比妥容易中毒。

(3)磺胺类药、吲哚美辛与新生儿血浆蛋白结合能力强,可与血胆红素竞争血浆蛋白,使脑组织黄染。

代谢代谢减慢,使用氯霉素容易引起灰婴综合征

排泄排泄慢、易蓄积中毒:如青霉素G、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氨茶碱、吲哚美辛等

药物不良反应的其他因素用药错误、说明书描述不明确

合理用药原则①明确用药指征;

②明确用药目的;

③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滴剂口服给药、静脉给药等);

④用药谨遵医嘱。

剂量计算方法1、计算药物剂量的基本公式:D=CVd。

D为药物剂量(mg/kg)。

C为血浆药物峰谷浓度差(mg/L),C=预期的药物血浓度-起初的药物血浓度,Vd为表观分布容积(L/kg)。

2、负荷量和维持量的计算方法。

(1)首次负荷量计算公式为:D=CVd。

C为预期达到的血药浓度。

(2)维持量和输注速度计算公式为:K0=KCSS。

K0为滴注速率[mg/(kgmin)],K为药物消除速率常(/min),CSS为稳态血药浓度(mg/L)。

儿童用药

药物对儿童造成的影响归类汇总

改变类型作用类型代表药物对儿童造成的影响

药效学中枢神经系统抗组胺药、氨茶碱、阿

托品昏迷、惊厥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第Ⅷ对脑神经损伤

四环素、维生素A婴良性颅压增高、囟门隆起

内分泌系统糖皮质激素影响代谢,长期服药导致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免疫力低下

人参、蜂王浆等中药影响垂体分泌

促性腺激素影响儿童性腺发育,导致儿童性早熟

对氨基水杨酸、磺胺类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造成生长发育障碍

血液系统氯霉素再生障碍性贫血

水盐代谢苯妥英钠、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脱钙,严重者发生骨折,影响生长发育

四环素牙齿黄染,影响骨质发育

运动系统喹诺酮类软骨损害,影响骨骼发育

药动学(1)吸收:对酸不稳定的药物、弱碱性药物的吸收增加,而弱酸性药物吸收减少。

(2)分布:婴幼儿脂肪含量较成人低,地西泮等脂溶性药物不能充分与之结合,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较成人高,容易发生过量中毒。

(3)代谢:婴幼儿和儿童期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的活性已经成熟,加之肝脏的相对重量约为成人的2倍,因此,婴幼儿和儿童药物的代谢速率高于成人,若不注意,会导致剂量偏低。

(4)排泄:婴幼儿的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排泌能力和肾血流量迅速增加,在6~12个月时就接近成人水平,在随后的儿童期,肾功能超过成年人,若不注意,会导致剂量偏低。

因此,根据体重计算给药剂量时,年长儿童选用剂量的下限,婴幼儿可选择剂量的上限。

儿童用药一般原则及剂量计算

一般

原则1、明确诊断,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中枢神经系统、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尽可能少用或不用。

2、根据儿童特点选择适宜的给药方案。

(1)口服给药是最方便、最安全、最经济的给药途径,但吞咽能力差的婴幼儿受到一定限制。幼儿用糖浆、水剂、冲剂等较合适,年长儿可用片剂或丸剂。

(2)注射给药比口服给药奏效快,但对小儿刺激大。肌内注射多选择臀大肌外上方。

(3)儿童皮肤吸收较好,透皮给药方便且痛苦小。

(4)直肠给药:小儿退热栓剂。

(5)使用单剂量包装。

3、根据儿童的不同阶段严格掌握用药剂量:用药剂量应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进行调整。目前儿童剂量的计算方法有年龄折算法、体重折算法、体表面积折算法等。

4、密切监护儿童用药,防止产生不良反应。

剂量计算方法1、根据儿童年龄计算。

(1)Fried公式:婴儿药物剂量=月龄成人剂量/150。

(2)Young公式:小儿药物剂量=(年龄成人剂量)/(年龄+12)。

2、根据儿童体重计算。

(1)每千克体重剂量体重=1日或1次剂量。

如口服氨苄西林,剂量标明为1日每千克体重20~80mg,分4次服用。如儿童体重为15kg,即为(20~80)15=300~1200mg,分成4次,即为1次75~300mg。

(2)如不知儿童每千克体重剂量,可按下式计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kg)/70。

(3)如不知道儿童的体重多少,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6个月小儿体重(kg)=月龄0.6+3

7~12个月小儿体重(kg)=月龄0.5+3

1~10岁小儿体重(kg)=年龄2+8

3、根据儿童体表面积计算(最合理)。

体重30kg,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0.035)+0.1

体重30kg,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30)0.02+1.05

抗肿瘤药、抗生素、激素等应按体表面积计算。

4、按成人剂量折算表计算。按年龄折算比例表折算,较安全,总的趋势是剂量偏小。

温馨提示:以上我们分享了新生儿用药的相关知识和儿童用药的相关知识,让我们清楚明白的了解到,孩子的年龄不同,用药的剂量和用药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只有掌握了这些相关的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照顾好自己的孩子。

小编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能帮助到更多的新妈妈们,为了自己的宝宝的安全,妈妈们一定要记住相关的知识哟!如果你对怎样正确给婴儿喂药等有关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新生儿用药护理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新生儿用药易窒息发生严重反应,使用当谨慎

全文共 968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的身体是娇嫩的,也是最敏感的,它敏锐地感触着季节的变换、天气的冷暖,同样对外来药物也十分敏感,一旦护理或用药不当,常常会突然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而新生儿用药易窒息发生严重反应使用谨慎

新生儿用药易窒息发生严重反应,使用当谨慎

新生儿以不用氯霉素为好。若必须使用时,应按每日20一25毫克/公斤体重,严格掌握使用。

新生儿的肾脏也处于发育阶段,肾小球的滤过率只有成人的3040%,如主要由肾脏排泄的四环素,其半衰期由正常的8小时,延长到108小时,极易在血液中蓄积而引起中毒。因此用药剂量应减少,间隔时间应延长。同样道理,使用庆大霉素时按每日每公斤体重35毫克计算,只需每24小时进行一次肌肉注射就可以。

新生儿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较强,但在一般情况下,胆红素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后,是不容易进入脑组织产生毒性作用的。而在服用某些药物后,由于它们能和胆红素争夺白蛋白并与之结合,使未能和血清白蛋白相结合的胆红素---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损伤脑组织,从而可能发生危害患儿生命的核黄疽。

这类药物包括安定、小儿安、消炎痛、新生霉素、磺胺异恶唑、苯甲酸钠咖啡因和水溶性维生素K等,一般都不宜给新生儿使用。

需要指出的是,新生儿血红蛋白还原酶的活性较低,致使血红蛋白较易氧化,若应用磺胺药及氯丙嗪等,可能导致新生儿发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青紫等症状。

另外,新生儿的皮肤和粘膜又薄又嫩,血管也很丰富,对外用药的吸收量较大,有时会引起严重反应,甚至发生全身中毒。如用硼酸软膏、可的松药膏以及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等,有时会出现上述情况。

还有民间的一些习俗,也值得注意。例如新生儿刚出生一两天,有人就给他喂黄连甘草水,据说可以解胎毒。其实,黄连与甘草合用,会失去抗菌作用,只需用黄连服12次即可。也有的妇女将珍珠散洒在自己的乳头上,认为让乳儿吸吮后会使其体质健壮。

但要知道这种药含有朱砂等成分,对人体脏器功能极为有害。还有的人认为让婴儿多吃六神丸可以不生痱子和疮疥。但它含有蟾酥等毒性药物,若超过服用剂量,可引起恶心、呕吐、心跳过缓等症状,严重的会发生心房、心室之间的传导阻滞、惊厥和循环衰竭而死亡,因此千万不能滥用。

总之,新生儿体质弱用药是很有讲究的,安全用药对小儿尤其重要。如果你想掌握更多儿童误服药物后怎么办的这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的近期更新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