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后壁心肌梗塞是怎么回事优秀20篇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持续痉挛,导致冠状动脉或分枝闭塞,导致心肌因持久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下面就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浏览

1576

文章

248

如何在家急救心肌梗塞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突发心肌梗塞要注意其急性方式,就算拨打120,那么也需要时间,所以说身边的亲属需要对其心肌梗塞患者采取有效的家庭急救措施,那么如何在家急救心肌梗塞?通过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步,让患者稳定情绪、安静休息,避免再受刺激。如果患者当前正在运动或正在劳动,那就立即停止,如果患者情绪激动,一定尽力让他恢复平静。情绪激动和活动会造成心脏耗氧量增加,有些病人是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的。据报道,美国有一个州,平均每10场球赛,就有8名观众发生急性心肌梗塞。

第二步:为患者选择一个他感觉舒服的体位,这么做是为了保证呼吸顺畅,脑供血充足。

第三步:家中如果常备氧气,赶快让患者吸氧,每分钟3~5升。

第四步:根据具体情况嚼服阿司匹林100~300毫克,但有出血性疾病病史禁用。也要提醒有老年人的家庭,家中常备一些急救药品,比如阿司匹林、硝酸甘油,以及氧气等,以备不虞。

第五步: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随时做好心肺复苏准备。

在家急救心肌梗塞办法上面有所介绍,让大家对其急救心肌梗塞家庭急救都有了解,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其突发心肌梗塞该如何正确急救等了解,这些都属于疾病急救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跑步能预防心肌梗塞吗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跑步预防心肌梗塞吗?跑步可以有效的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因为研究发现,只要每天跑步7分钟,不论快慢,就能降低心脏病死亡风险,给大家介绍一下。

跑步能预防心肌梗塞,研究发现,只要每天跑步7分钟,不论快慢,就能降低心脏病死亡风险。因为跑步比平时耗费更大体力,引起肌肉更剧烈的运动,造成心血管系统发生各种变化。正是这种变化,形成人体心血管运动,我们称其为“心血管体操”。它能够大大提高各器官的输氧量,使器官的工作质量得到极大提高。而中长跑能够加速血液循环,预防各种心脏病,包括心肌梗塞。

每天跑步7分钟可预防各种心脏病

1、增强心肌力量,使心脏跳动更加有力。经常进行跑步健身运动的人,心脏肌肉要比一般的人发达,收缩的力量要大一些。因此,那些运动爱好者的心脏要比普通人更强壮有力。

2、心跳变慢,使心脏得到休息。坚持跑步的人,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比一般人少,因此心脏能得到更好的休息,延缓心脏的衰老。

3、使血管直径增大,毛细血管增多。运动可以促进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增大血管直径,改善血液循环,长期坚持跑步锻炼,可以增强血管系统的功能。

4、防治心血管疾病。跑步可以使心肌细胞得到更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起到防治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等心脏病的作用。并且,跑步使血液循环更通畅,可以有效地预防动脉血管硬化,对防治高血压也有积极的作用。

可见跑步是可以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而且还需要对其突发心肌梗塞该如何正确急救等了解,这些都属于疾病急救知识,通过就可以了解这些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方法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后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拨打120这样可以更好的治疗急性心肌梗塞,那么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方法是什么?通过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1、心肌梗塞急性发作时,应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就地抢救,松解领口,室内保持安静和空气流通,不可搀扶病人走动或乱加搬动以免加重病情。有条件可立即吸氧。

2、含服硝酸甘油片0.3—0.6毫克或用消心痛/冠心苏合丸一粒、速效救心丸10粒含服等,有条件可肌注杜冷丁50—100毫克,以缓解疼痛,同时立即呼叫急救中心。

3、如病人发生休克,应把病人头放低,足稍抬高,以增加头部血流。烦躁不安时可服用安定等镇静止痛药。暂不给吃食物,少饮水,要保暖。

4、如病人突然意识丧失、脉搏消失,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病情好转稳定后,安全转送到医院救治。

心绞痛发作时,常有胸骨后或心前区短时或长时间疼痛,常伴有出汗、烦躁不安。心肌梗塞发作后应就地平卧或卧床,不要翻身,不要走动。松开领扣、裤带,保暖。心脏病确诊后,家中应备救心盒、自动注射针、氧气等应急药品以备急用。

急性心肌梗塞急救方法上面有详细的讲解,让人们对其急性心肌梗塞急救方法有所了解,那么突发心肌梗塞该如何正确急救?这里有很多疾病急救知识可供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如何识别非典型心肌梗塞的异常表现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不典型的心肌梗塞,由于表现多样,常会造成误诊和漏诊,应引起人们的警惕。那么如何识别非典型心肌梗塞的异常表现?通过小编来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无痛性心肌梗塞多见于老年病患者,发病后常无明确的胸痛表现,而仅表现为面色苍白、神志淡漠、食欲减退或者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这是由于年迈疼痛反应迟钝,或因病情来势凶猛,心肌突然大块坏死,不能引起疼痛所致。为此,对于老年患者,一旦出现这一反常态的表现(不一定自诉心脏不适),即应做心电图检查。

以胃痛表现的心肌梗塞也多见于老年人,自诉上腹部不适,并可含糊诉说恶心、呕吐、返酸、烧心等,便仔细询问,病人平素缺乏“胃病”史,胃病与进食无明确关系,却与劳累或情绪变化有关,对于这类病人要注意有心肌梗塞的可能。

以心慌、气短、咳痰表现的心肌梗塞心肌梗塞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肌坏死而影响心脏的收缩功能,甚至将引起心力衰竭。因此,凡遇到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突然出现胸闷、咳嗽、吐白色痰、不能平躺者,应考虑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

以突然晕倒或抽搐表现的心肌梗塞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肌梗塞类型。由于心肌受损后,心电活动紊乱,极易造成心律失常,如室外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等,会使病人发生晕厥或抽搐,遇到这种情形,应立即予以体外心脏挤压,待病人苏醒后,立即送医院诊治。

其它特殊表现的心肌梗塞临床实践中,尚有部分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极为隐蔽,如表现为咽喉疼痛。牙痛、颈背痛、腹泻等,似乎与心脏病风马牛不相及,但对于中年以上的病人,如果反复出现或上述症状突然加重时,也应想到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

以上对其识别非典型心肌梗塞的异常表现都有详细的讲解,如果你还想要了解突发心肌梗塞该如何正确急救,可以关注,这里有很多疾病急救知识可供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措施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需要对其急性心肌梗塞疾病需要及时救治,那么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措施是什么?通过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1.心电监护:确诊或高度疑是急性心梗应立即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备好各种抢救仪器及设备,药品准备充分、齐全,除颤仪待机备用状态。观察心电图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24h内是及时发现异常心律、心率、血压、心电图的关键。如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多源性早搏,连续出现两个以上早搏,室性早搏出现在前一搏动的T波上,显著的心动过缓是危险信号,应立即采取措施。监测血压q1h,若收缩压低于90mmHg以下,说明心脏排血量不足。

2.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活血化瘀,速度控制在20~30滴/min,24h输液总量在1500ml内,以免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绞痛和心衰等。

3.吸氧:有利于提高动脉血氧含量,改善心肌缺氧,减轻疼痛,急性期可给予持续48h高流量(3~5L/min)氧气吸入,减轻心肌缺血损伤。

4.止痛:疼痛是本病最突出的症状,有明显疼痛和放射痛。若疼痛不缓解,可引起发射性冠状动脉收缩加重坏死区的缺血缺氧,须尽快用镇痛剂解除,如吗啡或度冷丁皮下或肌肉注射。

以上是小编关于急性心肌梗塞护理措施的详细介绍,让人们对其急性心肌梗塞护理措施有所了解,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其突发心肌梗塞该如何正确急救等了解,这些都属于疾病急救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心肌梗塞的主要症状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心肌梗塞是当今社会中严重威胁人们生命的疾病之一,并且发展速度很快,所以及时的治疗是非常的重要的,那么心肌梗塞的主要症状有哪些?通过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1、疼痛

这是心肌梗塞最常见的症状,并且也是起病的初始的症状,并且此病一般都发生于乳后或心脏的前部,有时会伴有剑突和腹部的压榨性的疼痛,会伴有紧缩感,症状和部位和心绞痛差不多,唯一不同就是此病的疼痛一般是很让人难以忍受的,并且服硝酸甘油和休息对此病没有作用。

2、心力衰竭

心肌梗塞也会影响左心衰竭,这病人一般会出现呼吸障碍伴随着咳嗽和紫绀的症状,严重的患者会引起肺水肿,从而有会引起右心的衰竭,所以就会严重的威胁到人的生命。

3、心脏性哮喘

这种症状一般发生于广泛前壁的心肌梗塞时,并且多发生在心肌梗塞发作24h内,同时也是初期死亡的重要理由之一。

心肌梗塞的主要症状上面有介绍,让大家对其心肌梗塞的主要症状有一定的认识,要时刻关注,多了解疾病急救知识,还需要了解突发心肌梗塞该如何正确急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慢性心肌梗塞治疗方法

全文共 943 字

+ 加入清单

心肌梗塞属于心血管内科,属于急危重症,下面和小编具体了解下慢性心肌梗塞治疗方法

慢性心肌梗塞治疗方法之常用药物

1)哌替啶肌注或吗啡皮下注射,最好和阿托品合用。

2)轻者可用可待因或罂粟碱。

3)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舌下含用或静滴,注意心率加快和低血压。

4)中药制剂。

5)心肌再灌注疗法亦可解除疼痛

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办法

慢性心肌梗塞治疗方法之一般治疗

1)休息卧床休息1周,保持环境安静。

2)吸氧鼻管面罩吸氧。

3)监测,对ECG,BP,R监测至少5-7天,必要时监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压

4)护理

慢性心肌梗塞治疗方法之血运重建治疗

(1)急诊治疗:

– 首次医疗接触到记录首份心电图的时间≤10 分钟;

– 首次医疗接触到实施再灌注的时间:

– 溶栓 ≤ 30 分钟,直接PCI ≤90 分钟 (如果症状发作在120分钟之内或直接到能够实施PCI的医院,则 ≤60分钟)。

(2)再灌注治疗:

所有症状发作 12小时或仍然有胸痛和心电图变化,有指征实施再灌注治疗(优先选择直接PCI)。

① 直接PCI治疗:

如果是有经验的团队在首次医疗接触后120分钟内实施,与溶栓治疗相比,优先建议实施直接PCI;在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有指征实施直接PCI,除非预计PCI相关的延迟时间长并且患者是在症状发作后早期就诊;与单纯球囊成形术比较,直接PCI时优先考虑支架术;

直接PCI围术期应给与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②溶栓治疗:

在症状发作12小时之内没有禁忌症的患者,如果没有有经验的团队在首次医疗接触后120分钟内实施直接PCI,建议溶栓治疗;与非特异的纤维蛋白制剂比较,建议优先使用特异的纤维蛋白制剂(替奈普酶、阿替普酶和来替普酶);必须口服或静脉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适用于与阿司匹林合用;在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建议进行抗凝治疗,直到实施血运重建治疗(如果实施)或住院期间连续8天;抗凝药物可以是依诺肝素静脉注射后皮下注射(与普通肝素比较优选);或给予普通肝素,根据体重调整静脉注射和滴注剂量;对所有接受溶栓后的患者,溶栓后有指征转运到能够实施PCI的中心;溶栓失败(60分钟时ST段回落

对于反复发作的缺血或溶栓成功后有再次闭塞证据时,有急诊PCI的指征;

在合并心力衰竭/休克的患者,溶栓后有指征实施旨在进行血运重建治疗的急诊血管造影;

溶栓成功后有指征实施旨在进行梗死相关动脉血运重建治疗的急诊血管造影;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老人得了心肌梗塞要注意哪些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心肌梗塞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块(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下面来看看老人得了心肌梗塞要注意哪些吧?

心肌梗塞是过劳

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

心肌梗塞是激动暴饮暴食

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塞是寒冷刺激

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

心肌梗塞是便秘

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

心肌梗塞是吸烟、大量饮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吃什么可以预防心肌梗塞

全文共 1267 字

+ 加入清单

心肌梗塞是一个很严重的心脏病,较轻的患者有的会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患者窒息甚至是死亡,所以对于心梗患者来说日常生活中的保健预防是必须的,那么吃什么可以预防心肌梗塞?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1、核桃

核桃这种脂肪酸的健身的益处,可能有人认为核桃中含有大量的油脂,这对于健康会很不利,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核桃中所含的油脂绝大部分是不饱和脂肪,适当吃一些对于身体的健康有益无害。核桃的食用方法很多,既可以每天单独吃1或2个,也可以放在粥内或添加到其他食物中食用。

2、燕麦

燕麦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并且含的糖分很低,从而能够持续地给机体补充能量,并能够使人产生长久的饱满感,故现在已经成了一种减肥瘦身的流行食物。除此之外,它还能够软化血管,所以对于防治心脏病也是身手不凡。注意在食用燕麦时,最好再同时吃一些葡萄干、苹果以及蜂蜜等食品,这样既能够增添一些风味,又能添加一些营养素,更增强了心脏的功能。

3、大麦

全粉大麦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与不可溶性纤维,对于防治大便干燥十分有益。作为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大麦还能给我们提供大量的矿物质与微量元素,这些营养物质对于预防动脉硬化及心脏病的发生,意义非同一般。

4、豆腐

大豆做成的豆腐,能够降低LDL(坏)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饮食中如果有25克大豆蛋白,就能够提供50或60毫克大豆异黄酮,这种黄酮类物质能够显着降低LDL水平,由此维护了心脏的健康。

5、菜豆

菜豆是一种低脂、高纤维的蛋白质来源,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并且糖的含量很低,也不含有胆固醇,所以是一种很适合心脏保健的食物。

此外,鹰嘴豆这种低脂、高蛋白豆类,也是一种补充营养的选择,并且因为其味道甘美,可以与任何一种食物搭配食用。鹰嘴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铁质以及维生素E等成分,对于保持心脏的健康与活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6、杨梅

杨梅是纤维素与铁质的出色来源,并且研究表明经常吃一些杨梅能够降低血液中LDL胆固醇水平,因而杨梅也是心脏的益友。此外,杨梅还具有防治癌症的作用,对于结肠癌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如果你不喜欢杨梅,那可以吃一点李子,因为李子与杨梅有相似的作用,并且还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因而对于防止动脉硬化更具疗效。

7、苹果

常吃苹果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经常吃苹果或喝苹果汁的人,患心脏病的几率得以明显下降。这是因为苹果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这种物质能够防治心脏的动脉硬化以及减少(坏)胆固醇LDL在血液中的含量,从而降低了心脏发病的危险性。

8、香蕉

香蕉中含有大量的钾镁离子,其中钾离子具有调节体内水和电解质平衡,利用蛋白质修复被破坏的组织,制约神经肌肉的兴奋冲动以及保护血管、降低血压和中风发生率等作用,镁离子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有助于降压及减少患心脏病的危险,并能防治各种心率失常。因而,凡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均应经常食用香蕉。

吃上述食物就可以预防心肌梗塞,预防心肌梗塞可以多吃上述等食物,要时刻关注,多了解突发心肌梗塞该如何正确急救等知识,这些都属于疾病急救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心肌梗塞的发病情况

全文共 1045 字

+ 加入清单

心肌梗塞(myocardialinfarction)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下面来看看心肌梗塞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吧?

〔发病情况〕

本病在欧美国家常见。who报告1986~1988年35个国家每10万人口急性心肌梗塞年死亡率以瑞典、爱尔兰、挪威、芬兰、英国最高,男性分别为253.4、236.2、234.7、230.0、229.2,女性分别为154.7、143.6、144.6、148.0、171.3。美国居中男、女性分别为118.3和90.7。我国和韩国居末二位,男性分别为15.0和5.3,女性分别为11.7和3.4。美国随访26年的资料显示,35~84岁人群中本病年发病率男性为71‰,女性为22‰。其中55~64岁组男女性分别为91‰和25‰,65~74岁组分别为119‰和51‰,75~84岁组分别为168‰和90‰。每年约有80万人发生心肌梗塞,45万人再梗塞。本病在我国过去极少见,近年逐渐增多,据北京、上海、哈尔滨、广州、河北、辽宁、黑龙江等地70和80年代的资料,年发病率为0.2‰~0.6‰,其中城市高于农村,各地相比较以华北地区尤其是北京、天津两市最高。北京地区16所大中型医院每年收住院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例,自1972年开始逐年增多,1979~1980年达到高峰,1981年后有所下降,1984年起又上升,1991年(1492例)病例数为1972年(604例)的2.47倍。上海10所大医院自1970年以来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病人也逐年增多,1979~1981年达到高峰,1982年后有所下降,1985年后又上升,1989年(300例)病例数为1970年(78例)的3.84倍。

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国内资料比例在1.9∶1至5∶1之间。患病年龄在40岁以上者占87%~96.5%。女性发病较男性晚10年,男性患病的高峰年龄为51~60岁,女性则为61~70岁,随年龄增长男女比例的差别逐渐缩小。60%~89%的病人伴有或在发病前有高血压,近半数的病人以往有心绞痛。吸烟、肥胖、糖尿病、和缺少体力活动者,较易患病。本病在春、冬季发病较多,与气候寒冷、气温变化大有关。发病时大多无明显诱因,常在安静或睡眠时发病;部分病人则发病于剧烈体力劳动、精神紧张或饱餐之后。此外,休克、出血与心动过速,用力大便亦可诱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心肌梗塞有哪些症状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心肌梗塞泛指急性心肌梗塞,中国近年来心肌梗塞患者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到了生命安全,那么心肌梗塞有哪些症状?给大家介绍一下。

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稳定型心绞痛变为不稳定型,或继往无心绞痛,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疼痛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突然发作剧烈持久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休息和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少数病人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部分病人疼痛位于上腹部,被误认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脑卒中样发作可见于年龄大的患者。

全身症状:发热、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

胃肠道症状:多见于下壁梗死病人。

心律失常:见于75%~95%病人,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发生,发生率为32%~48%,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紫绀、烦躁等症状。

以上是小编关于心肌梗塞症状的介绍,让大家对其心肌梗塞症状有所了解,除此之外,还要掌握突发心肌梗塞该如何正确急救办法,对其预防心肌梗塞也是有好处的,这些都属于疾病急救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措施是什么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急性心肌梗塞急救措施是什么呢?大多数急性心肌梗塞死亡发生于发病后1~2小时以内,其主要死因为严重心律失常。病人出现急性心肌梗塞症状时应:①必须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平卧休息,就地抢救,通知冠心病活动监护单位前来救治;②立即给予含化硝酸甘油0.3~0.6mg或消心痛10mg,也可用上述药物气雾剂;③镇静止痛,可用吗啡5~10mg,皮下注射或度冷丁50~100mg,肌肉注射;④吸氧4~6升/分,⑤当心率<50次/分,可用阿托品0.5mg,iv或1mg,im;⑥发现心跳骤停时,立即行心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院前急救对减少病死率,挽救缺血的心肌,限制和缩小梗塞范围,减少并发症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冠心病活动监护单位(包括特殊配备的救护车和经过训练能识别及治疗心肌梗塞的人员),对挽救病人生命显得越来越重要,它能保证在转送病人途中继续监护病情变化并作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心肌梗塞吃速效救心丸有用吗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觉得心肌梗塞发病时,需要马上服用速效救心丸,但是大家对其速效救心丸是否对其心肌梗塞有效却没有了解,那么心肌梗塞吃速效救心丸有用吗?

提起速效救心丸,大家都不陌生。它在缓解心绞痛方面效果显著,是许多心脏病患者的常备良药。不过许多人其实并不知道速效救心丸到底该怎么用,乱用、错用药的情况非常普遍。

很多人知道速效救心丸是治疗心脏病的药,但是,别看它叫“速效”救心丸,它的作用对急性心梗来说没用,甚至还会耽误治疗,造成患者死亡。

救心丸的正确使用方法

1.使用前,应掌握心绞痛发作的规律,当出现胸闷、心前区不适、左肩酸沉等先兆症状时,迅速含服,不宜等到心绞痛发作后再含服。

2.开始服用剂量宜小,一般为4粒。

3.将药丸放在舌下含服。有时为了更快地发挥药效,可先将其咬碎,再含在舌下,加快吸收速度。

4.服药时,应取半卧位。不要站着服药,不要躺着服药。

5.每次服药4~6粒,约5分钟后起效。若用药10分钟后,症状仍未缓解,可酌情再服一次。若连用两次仍不能奏效,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6.注意药品质量。速效救心丸是一种棕色滴丸,有特殊香味。不用时,应将瓶盖紧闭,以防气味散发。用药时,一旦发现药品失去了应有的苦辣味和凉麻感,说明药物已失效,应另换新药。

心肌梗塞吃速效救心丸对其治疗心肌梗塞是没有太多的效果,所以说要多关注,多了解疾病急救知识,对其突发心肌梗塞该如何正确急救等都要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老年人患上心肌梗塞应该怎么解决呢?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因为体质比较差,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需要经常锻炼身体,不然的话很容易就会患上心肌梗塞这种疾病,老年人患有心肌梗塞这种疾病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治疗的话,将会给老年人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那么老年人患上心肌梗塞应该怎么解决呢?

对于老人来说,一般的治疗方法是不建议用手术的方法,这个时候可以采用保守治疗,也就是用药物控制病情,还有就是采用食疗的方法是比较合适的,在平时要注意躲休息,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老人在平时的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含镁元素比较多的食物,因为镁元素可以很好的抑制心肌梗塞可能引起的心律紊乱的现象,还要注意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可以很好的增强血管的弹性,防治出现出血的现象,还可以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

最后需要注意的就是不可以吃一些含热量比较多的食物,不可以吃含胆固醇比较多的食物和动物的脂肪,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控制不可以吃太多的盐,注意戒烟戒酒,在平时也是需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

注意事项:关于这个疾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有很多都是需要注意的,这样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发生。绝对不搬抬过重的物品。搬抬重物时必定要折腰屏息,其生理效应与用力屏息粪便相似,是晚年冠心病人诱发心肌梗塞的多见缘由。

患有心肌梗塞的人在平时的时候需要常备缓解心绞痛的药物,这样能够随时地服用,如果出现持续性的疼痛或者服药不能够起到缓解的话,一定要立刻去医院进行治疗,小编提醒广大的患者如果有高血压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的服用降血压药药物,从而使血压保持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和预防措施

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急性心肌梗塞治疗预防措施有哪些呢?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绝对卧床1~3天;吸氧;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及血压和呼吸,低血压、休克患者必要时监测肺毛楔入压和静脉压。低盐、低脂、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无并发症患者3天后逐步过渡到坐在床旁椅子上吃饭、大小便及室内活动。一般可在2周内出院。有、严重心律失常、等患者卧床时间及出院时间需酌情延长。

镇静止痛

小量静脉注射为最有效的镇痛剂,也可用杜冷丁。烦躁不安、精神紧张者可给于地西泮(安定)口服。

调整血容量

入院后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前3天缓慢补液,注意出入量平衡。

如何预防心肌梗塞

1、绝对不搬抬过重的物品。搬抬重物时必然要弯腰屏气,其生理效应与用力屏气大便类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诱发心肌梗塞的常见原因。

2、放松精神,愉快生活保持心境平和,对任何事情要能泰然处之;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但应避免竞争激烈的比赛,即使比赛也应以锻炼身体增加乐趣为目的,不以输赢论高低。

3、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水温太高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可造成心脑缺血。时间不宜过长,洗澡间一般闷热且不通风,在这样环境中人的代谢水平较高,极易缺氧、,老年病人更是如此。冠心病较严重的病人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洗澡。

4、要注意气候变化。在严寒或强冷空气的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并继发血栓而引起急性心肌梗塞。气候急剧变化、气压低时,冠心病病人会感到明显有不适。国内资料表明,低温、大风、阴雨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诱因之一。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适当加服扩冠药物进行保护。

5、冠心病人日常生活中各种保护措施。同时,还要懂得和识别心肌梗塞的先兆症状并给予及时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什么药物预防心肌梗塞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心肌梗死由于发生突然、临床表现变异性大、死亡率高等特点,而令人闻风丧胆,并且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肌梗死也越来越年轻化了,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那么什么药物预防心肌梗塞?给大家介绍一下。

1、心肌梗死的发生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脏血液供应中断导致心肌坏死以及心脏正常的泵血功能受损,进而导致全身脏器受影响。以胸骨后疼痛不能缓解、大汗为主要表现,并且往往是在安静的状态下发生的,不过这并代表心肌梗死没有征兆。

2、心肌梗死在发病前数天或者数周有些征兆,如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服用硝酸甘油无效,心绞痛发生不规律,既往无心绞痛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若有以上相关的表现应多加留意,最好在发作时去医院做个心电图。

3、如上所述,心肌梗死的主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脂、吸烟、年龄、过劳、应激、刺激、血液高凝等,目前对于心肌梗死的预防药物有降血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和ACEI药物。

注意事项:

为了预防心肌梗死,除了能辨认征兆,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刺激及应激情况、饮食清淡、少盐少油、减轻体重、戒烟限酒、避免过劳等。药物预防可以降血脂、以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为主。

以上对其什么药物预防心肌梗塞都有详细的介绍,让大家对其预防心肌梗塞的药物有所了解,那么突发心肌梗塞该如何正确急救?这些都属于疾病急救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老人胸闷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导致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胸闷可能急性心肌梗塞导致。很多老人心脏都不太好,心肌梗塞是老人常见的疾病,心肌梗塞最普遍的症状是胸闷。老人如果有此症状可不是个好现象,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

临床上,越有50%的心肌梗塞患者,会出现胸痛胸闷的症状。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出现胸闷的情况,拖延治疗很容易会诱发急性心肌梗塞。

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症状主要是突然的胸部和相邻部位疼痛,或是胸部不适,常表现为胸部有一种闷堵、压榨、紧束的感觉。一般剧烈胸痛的比较少,而是心口出现一种说不出的难受,并伴有全身症状难以形容的不适或发热,或者是呼吸急促、头晕、昏厥、神志不清和心悸等症状。

过劳

做不能胜任的体力劳动或者体育活动,可使心脏的负担明显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病人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短时间内缺血。缺血缺氧又可引起动脉痉挛,反过来加重心肌缺氧,严重时导致急性心肌梗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老年人心肌梗塞有哪些前兆

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说来,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前数日或数周内,约15%~65%的病人有先兆表现。老年人掌握一些心梗先兆知识,有助于尽早发现心梗症状,及早进行处理。及时有效的处理,可使部分病人避免发生心肌梗塞;或者有效地缩小梗塞面积、减轻病情。那么老年人心肌梗塞有哪些前兆?

老年人心肌梗塞前兆如下:

心绞痛加重:原为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而近日疼痛次数、持续时间及疼痛性质均明显加重。即心绞痛发作较以前频繁,疼痛持续时间长,疼痛程度加重,轻微活动甚至休息状态下也可出现心绞痛。而服用硝酸甘油效果不明显;疼痛发作时,患者烦躁不安,脸色苍白,大汗淋漓。

胸闷:胸闷多与心绞痛同时出现。一些患者在急性心梗前的一个月左右,会在凌晨出现胸部憋闷,有时从睡眠当中憋醒,大约持续5~10分钟,甚至大汗淋漓;还有人在上楼、爬坡或骑车等心脏负担加重时出现胸闷、气短。

左心衰竭:既往有或无轻微心功能不全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等急性左心衰竭表现;有时表现为突然呼吸困难加重,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心律失常:新近出现心律失常。患者自感心慌、气急,触摸脉搏不规整,症状可反复频繁出现。心电图可显示心律失常的类型和程度。

晕厥、休克:有些老年人表现为头晕、突然意识丧失、抽搐,或明明原有高血压,现在血压却突然下降,全身出冷汗。

胃肠症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甚至出现腹部压痛及肌紧张。心电图常显示下壁心肌缺血。

其他心外症状:无诱因的牙痛、肩痛、下颌及咽痛,或左侧肩背部酸痛等,对症治疗效果差;或原有慢性支气管炎,近日突然呼吸困难加重,而不能单纯用肺部感染解释。

心电图改变:胸部疼痛伴S-T段明显抬高或压低,T波冠状倒置或高尖。

老年人心肌梗塞前兆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生活中要多关注,多了解疾病急救知识,尤其是对其突发心肌梗塞该如何正确急救等多加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心绞痛会导致心肌梗塞吗

全文共 828 字

+ 加入清单

无论是心绞痛还是心肌梗塞,一旦出现在自己的身体上之后,都是一种非常难缠的急,心绞痛会导致心肌梗塞吗?这也是很多患者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心绞痛本质上是一种症状,是一时性的心肌相对缺血。在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不太严重时,如果不存在其他诱发因素,其内的血流量还能够满足心肌活动的需要。但是,因某些原因(如血压升高等)使冠状动脉发生了痉挛,导致管腔进一步缩窄,血流量进一步减少,这时,心肌就会因临时性缺血而产生心绞痛症状;或由于劳累、激动而引起心脏工作量增大,心肌耗氧量一时性增高,超过了原已狭窄的冠状动脉所能提供的最大供血量,也可能引起心肌的“相对性”缺血而发病。

所谓心肌缺血是一种“供”与“求”之间的相对或动态的关系,就像市场上某种商品的充足与否,既取决于这种商品的供应量多少,又颇受当时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以及销售、运输等中间环节的影响一样。总之,心绞痛通常是一时性的,可以重新调整,一般不致留下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

而心肌梗塞多数是在冠状动脉硬化基础上发生了难以逆转的重要病变,包括冠状动脉的血栓栓塞、内膜破裂出血等,导致冠状动脉管腔完全闭塞,使相应部位的心肌长时间没有血液供应。这种局面如果不能在几小时内得到解决,就会使一部分心肌坏死,最后留下一个疤痕。

假如把心绞痛比作刮风下雨,那么风雨过后仍旧是晴朗的天空;而心肌梗塞就像是大地震,多少带有一点破坏性。心绞痛与心肌梗塞有大体相同的基础病因,即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管腔改变,但两者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在心绞痛基础上发生心肌梗塞当然是可能的,但从临床实际病例来看,心肌梗塞的发病率要比心绞痛低得多,而且有不少心肌梗塞患者以往并没有长期反复发作心绞痛的病史,甚至从无心绞痛。可见,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肌梗塞者并不多。

综上所述,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心绞痛发展为心肌梗塞的几率并不大,突发心绞痛该如何正确急救?这就要求平时多掌握一些疾病急救知识才会对这个问题有更全面的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老人心肌梗塞该如何抢救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患有心肌梗塞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越来越老年人出现心肌梗塞现象,那么老人心肌梗塞该如何抢救?通过小编给大家介绍心肌梗塞急救法。

1、要打120

一旦出现持续的胸痛可能提示突发急性心梗,患者、患者的家属以及周围的人应立即拨打120急救,不要有任何犹豫和迟疑!在救援到来之前,可做深呼吸、用力咳嗽这些有效的自救方法。

2、要抢120分钟

从发病开始算,理想的时间是120分钟内。因为人体一旦出现心梗,患者每分每秒都有成千上万的心肌细胞死亡,早一秒开通,就多一份希望。为了病人的安危,家属一定要信任医生,并配合医生工作,尽快签字,尽快手术。

3、就地平卧

立即让病人就地平卧,双脚稍微抬高,严禁搬动,因为任何搬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危及生命。

4、镇静

如有家用常备药箱,立即取出硝酸甘油片,或者速效救心丸让病人含化。同时使病人镇静下来。周围的人也不要大声说话。

5、吸氧

如有供氧条件,应立即给予吸氧。实在没有氧气,就把窗户打开,让病人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

6、心肺复苏

如病人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家人切不可将其抱起晃动呼叫,而应立即采用拳击心前区使之复跳的急救措施。若无效,则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直至医生到来。

以上是小编关于老人心肌梗塞抢救办法的详细讲解,所以说对其老年人心肌梗塞患者更应该做好预防措施,还需要对其突发心肌梗塞该如何正确急救等了解,这些都属于疾病急救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常年喝茶叶能预防心肌梗塞吗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患心肌梗塞的人群越来越多,严重者会导致生命危险,生活中有很多方式可以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比如喝茶,那么常年喝茶叶能预防心肌梗塞吗?

茶在我们的饮食结构中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茶叶当中富含氧化、防衰老的物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多喝茶水对于保护心脑血管是很有帮助的。坚持每天喝3杯茶的话,心梗的发病率可以减少70%之多。

还有研究发现,男人如果每天坚持喝茶2杯以上,中风的危险就会降低21%。女人如果每天喝茶3杯以上,血栓危险就会降低32%。茶水的这些益处和茶叶中丰富的类黄酮类化合物密不可分,其具有抗炎、防感染、减少血栓、促进血管的功效、有效的限制血管垃圾形成等作用。

什么茶叶“护心”的效果最好呢?

在人们常喝的茶叶中,保护心脏效果最佳的是绿茶,普洱茶位列第二。

不过饮茶也需要“审时度势”,因为茶会影响人体对于铁、钙、锌等矿物质的吸收,贫血患者、小孩、孕妇喝茶都一定不宜过多。

在所有茶品中,绿茶对营养吸收的干扰最少,因此,从某个角度来开,绿茶是人们最理想的茶品,一天三杯左右为宜。除此之外,茶水中含有较多的咖啡因,容易让人兴奋、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不应喝太多、太浓的茶。

刚开始喝茶的人,要遵循“适量、长期”的饮茶原则,少量饮茶、长期坚持,饮茶对于身体的功效才更明显。

最后要提醒大家,不要喝过烫的茶,超过65度的茶水,会大大增加患食道癌的几率,故此,沸水泡茶后,4分钟之内,是一定不能喝的。

多喝茶还是可以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多喝茶水的好处上面都有介绍,而且还对其什么茶叶护心做了讲解,要多关注,多了解突发心肌梗塞该如何正确急救等知识,加强疾病急救知识的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