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后壁心肌梗塞是怎么回事【精选20篇】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持续痉挛,导致冠状动脉或分枝闭塞,导致心肌因持久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下面就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浏览

1579

文章

248

心肌梗塞有哪些症状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心肌梗塞泛指急性心肌梗塞,中国近年来心肌梗塞患者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到了生命安全,那么心肌梗塞有哪些症状?给大家介绍一下。

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稳定型心绞痛变为不稳定型,或继往无心绞痛,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疼痛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突然发作剧烈持久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休息和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少数病人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部分病人疼痛位于上腹部,被误认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脑卒中样发作可见于年龄大的患者。

全身症状:发热、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

胃肠道症状:多见于下壁梗死病人。

心律失常:见于75%~95%病人,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发生,发生率为32%~48%,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紫绀、烦躁等症状。

以上是小编关于心肌梗塞症状的介绍,让大家对其心肌梗塞症状有所了解,除此之外,还要掌握突发心肌梗塞该如何正确急救办法,对其预防心肌梗塞也是有好处的,这些都属于疾病急救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发生心肌梗塞要如何急救?

全文共 2607 字

+ 加入清单

在生活当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有人突发心肌梗死的现象,这个时候一般人们都会非常的慌乱,不知道要怎么急救,这样就耽误了病人的救治,威胁他们的生命安全。那么如果碰到这个情况要怎么办呢?又如何判断急性心肌梗死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发生心肌梗塞如何急救?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患心肌梗塞有哪些前兆?

心肌梗塞的前兆一、疼痛

疼痛是心肌梗塞为明显的症状,常发作于安静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久,有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用硝酸甘油无效。常伴随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但也有少数病人没有疼痛。

心肌梗塞的前兆二、心律失常

心肌梗塞的患者中约75-95%的病人伴有心律失常,这种症状一般起于病后1-2周,尤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也不少见,室上性心律失常较少发生。前壁心肌梗塞易发生束支传导阻滞,下壁心肌梗塞易发生房室传导阻 滞,室上性心律失常多见于心房梗塞。

心肌梗塞的前兆三、休克

心肌梗塞起病后一周内可能会出现休克,同时伴有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10.7KDa(80mmHg),甚至昏厥。

患心肌梗塞的危险

尽管急性心肌梗塞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可怕,但它的起病急促,死亡快速,常使人“谈虎色变”。确实有不少资料表明,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较高,尤其在发病一小时内占死亡率的60~70%,病人往往死于家中和送医院途中。但是,也有不少资料和临床实践证明,如果现场急救得当,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可以显著下降。

一般来说,患有心肌梗塞的病人常有多次心绞痛发作的病史,或以前经过心电图检查有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表现,发病多在剧烈劳动、体育运动、精神紧张、饱餐、大便之后,但也有不少病人并无诱因,在安静睡眠时发生。在发病季节上,似以天气突然转寒的时候和冬季发病为多。

引发心肌梗塞的原因

1、过劳

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2、激动

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

3、暴饮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4、寒冷刺激

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

5、便秘

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

6、吸烟、大量饮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心梗患者要学会这些饮食原则

1、注意钠、钾平衡,适当增加镁的摄入,以防止或减轻并发症,尤其是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一般建议低盐饮食,但急性期若小便中钠丧失过多,则不必过分限制钠盐。膳食中钠、钾、镁的摄入,应据病情随时调整。

2、饮食应平衡、清淡且富有营养,以改善机体,包括心肌细胞的营养供给,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应避免过量和刺激性食物,不饮浓茶、咖啡。避免进食大量脂肪,因为有可能因餐后血脂增高、血液粘度增加,导致血流缓慢、血小板聚集而引起血栓形成。

3、控制热量的摄入。临床资料表明,心肌梗塞患者身体超重或肥胖的较多,因脂肪过多环绕心脏,压迫心肌,致使心肌功能进一步减弱。因此,要限制饮食总热量,以控制体重。

4、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功能不全时,常有胃肠功能紊乱,饮食更应注意。发病开始的1~2天,仅给热水果汁、米汤、蜂蜜水、藕粉等流质饮食,每日6~7次,每次100~150毫升。若患者心功能好转,疼痛减轻后,可逐渐增加一些瘦肉、蒸鸡蛋白、稀米粥等饮食。随着病情的恢复,病后6周可采用冠心病的饮食治疗,但饮食仍需柔软,易于消化。

5、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日常饮食应尽量以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作烹调用油。上述植物油为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胆固醇。应多吃豆制品,少食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高的动物内脏。每日胆固醇的总摄入量应控制在300毫克以下。

6、补充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维生素C具有加强血管弹性、韧性,防止出血的作用,又可促进创面愈合。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主要是蔬菜和水果,尤其是猕猴桃,柑桔、草莓、新鲜大枣等。微量元素中的碘、镁对降低血清胆固醇有重要作用,可减少胆固醇脂和钙盐在血管壁内的沉积,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海产食物中的鱼、虾、蟹、海带、海蜇、紫菜等含碘量均较多,日常饮食中可经常交替食用。镁可以提高心肌的兴奋性,若体内缺镁,会出现心律紊乱,胸闷气短、并影响冠状动脉血流,进一步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对于有病的心肌更加不利,甚至可使病情再次复发。镁在绿叶蔬菜中含量较多。

家中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家庭,应常备: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镇静药、心痛定和阿司匹林等应急急救药物,当发生心血管事件时,应给与患者及时并按量服用。

发生心肌梗塞如何急救?

1、持续呼叫患者的名字,让患者保持清醒,绝对别让他(她)睡着了。身上最好准备一小瓶沉香油。沉香油是急救之王。心脏名药“救心”即是沉香所提炼的。可以将沉香油滴几滴到患者的舌头上。

2、用手指压人中,压到患者眉头皱起为止。(人中:位于鼻柱下,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的交界处。)

3、握空拳,反复滚压膻中到华盖这个区域,刺激心脏肌肉。(膻中:位于胸骨正中线上,与第4、5根肋骨交界的地方,两乳头的正中间。华盖:位于人体的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1肋骨间)

4、以右手握空拳,左手叠合其上,用身体的力量从右到左滚压胸腔,压、滚时,提醒患者吸气,手放开时吐气。直到患者两肩会动,脸色转好为止。

自救措施:

一个人若是心脏不能正常跳动,并且开始感到快要昏过去时,他大概只有10秒钟的时间,然后就会失去知觉,不省人事。若是四周没有旁人能帮忙急救,患者要立刻把握这10秒钟的短暂黄金时间自己救自己。

首先不要惊慌,要不停咳嗽,用力的咳,每次咳嗽前,都要先深深吸一大口气,然后,用力地、深深地、长长地、不停地咳,好像要把胸腔深处的痰咳出来一般,每间隔大约两秒钟,要做一次吸、一次咳,一直要做到救护车赶到时,或者已经感到恢复正常,才能休息。

原理

深呼吸:把氧气吸进肺部。咳嗽:以这个动作压挤心脏,进而促进血液循环,也可以帮它恢复正常脉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心肌梗塞预防吃什么药好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心肌梗塞是一种非常严重而且棘手的病症,它的发作通常可以要人命。每年美国有1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也有50万人次每年,并且不断呈上升趋势,那么心肌梗塞预防吃什么药好?

持续胸痛患者若无低血压可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所有无禁忌证的患者均应口服阿司匹林,置入药物支架患者应服用氯吡格雷一年,未置入支架患者可服用一月。应用rt-PA溶栓或未溶栓治疗的患者可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或肝素静脉注射3~5天。

对无禁忌证的患者应给与ß阻滞剂。对无低血压的患者应给与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氨酶抑制剂(ACEI),对ACEI不能耐受者可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对β受体阻滞剂有禁忌证(如支气管痉挛)而患者持续有缺血或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伴快速心室率,而无心力衰竭、左室功能失调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情况下,可给予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所有患者均应给与他汀类药物。

心肌梗塞患者在接受疾病治疗的同时,还应该知道患者的一些临床症状,因为对于心肌梗塞患者的疾病有效治疗来说,如果我们不能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疾病症状的话,患者的舒适度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还会加重心肌梗塞的程度。

温馨提示,以上对其心肌梗塞预防吃什么药物进行了介绍,让大家对其心肌梗塞预防药物有一定的了解,还需要对其突发心肌梗塞该如何正确急救等了解,这些都属于疾病急救知识,就是最好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心肌梗塞的急救方法

全文共 1150 字

+ 加入清单

当遇到有人突发心肌梗塞的现象时,我们通常不知道怎么样去解决,尤其是在身边没有懂得急救措施的人到时候,更会手足无措,这样就耽误了病人的救治,威胁他们的生命安全,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心肌梗塞的预防方法

心肌梗死后必须做好二级预防,预防心肌梗死再发。患者应采用合理膳食(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心态平衡。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β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及ACEI制剂,控制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定期复查。

对公众及冠心病患者应普及有关心肌梗死知识,预防心肌梗死发生,万一发生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除上述二级预防所述各项内容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过度劳累

尤其避免搬抬过重的物品。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可能诱发心肌梗死。

2.放松精神

愉快生活,对任何事情要能泰然处之。

3.洗澡时要特别注意

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冠心病程度较严重的患者洗澡时,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

4.气候变化时要当心

在严寒或强冷空气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患者要注意保暖或适当防护。

5.要懂得和识别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并给予及时处理

心肌梗死患者约70%有先兆症状,主要表现为:

(1)既往无心绞痛的患者突然发生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的患者发作突然明显加重,或无诱因自发发作;

(2)心绞痛性质较以往发生改变、时间延长,使用硝酸甘油不易缓解;

(3)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或明显心动过缓或过速;

(4)心绞痛发作时伴气短、呼吸困难;

(5)冠心病患者或老年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或晕厥等情况时都应想到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上述症状一旦发生,必须认真对待,患者首先应卧床,保持安静,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喷雾吸入硝酸甘油,若不缓解,5分钟后可再含服一片。心绞痛缓解后去医院就诊。若胸痛20分钟不缓解或严重胸痛伴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晕厥,应呼叫救护车送往医院。

心肌梗塞的急救方法

1、家人突发心肌梗塞,不要惊慌,快速把患者平放在地上,或者是床上,然后解开患者的领口,把患者的头偏向一侧,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切记,秒得突发后心肌梗塞后扶病人走动或者是挪动。

2、把患者处理的同时,让家里其他人快速拨打120急救电话,记得,一定要快速拨打,不要相信自己的急救手法,因为我们不是专业的医生。

3、等待医生到来前,也可以自己进行一些安全的措施,把患者的头放低,双足稍抬高,这样,患者头部的供血量就会大。不要给患者吃东西,喝水,但要确保患者身体暖和。

99药剂师温馨提示在突发心肌梗塞的时候,做任何的抢救措施都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在这个时候身边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千万不能慌了阵脚,因为那样会给患者的生命带来更大的威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心肌梗塞的原因

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心肌梗塞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我们又该如何预防?接下来由小编告诉你吧!

那么我们如何改防患于未然呢?

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是发生心梗的最主要因素,一般一年做一次预测性检查,但对于已经发生过心梗的病人,为预防再次心梗的发生,可能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要做一次检查,将危险降到最低点。

为了预防血栓形成,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和调节生活方式外,很关键的是进行抗栓治疗,心脏梗塞病人长期口服小剂量的阿司匹林0.05~0.3g/d或双嘧达莫50mg3次/d对抗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被认为有预防心肌梗塞复发的作用。

绝对不搬抬过重的物品。搬抬重物时必然弯腰屏气,这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与用力屏气大便类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诱发心梗的常见原因。

洗澡要特别注意。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水温太热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可造成心脑缺血。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洗澡间闷热且不通风,在这样环境中人的代谢水平较高,极易缺氧、疲劳,老年冠心病人更是如此。冠心病程度较严重的病人洗澡时,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

气候变化时要当心。在严寒或强冷空气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并继发血栓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气候急剧变化,气压低时,冠心病病人会感到明显的不适。国内资料表明,持续低温、大风、阴雨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之一。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适当加服硝酸甘油类扩冠药物进行保护。

及时而积极地治疗先兆症状先兆症状的出现可能为心肌梗塞濒临的表现。宜建议病人住院,及时而积极地按治疗心肌梗塞的措施处理,可减少这些病人发生心肌梗塞的机会。

心脏通过冠状动脉供血才能够搏动。然而,出现动脉硬化时,冠状动脉的内腔变得狭窄,就会出现心绞痛。当变狭窄了的冠状动脉又被血栓所阻塞(多因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体力劳动过累、饱餐),输送往心肌的血流就会完全地断流,这时就会出现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说白了,就是心脏的某根血管堵住了,这根血管所营养的心肌因为没有血液滋养的原因,所以坏死了,你到医院检查经诊断得了这种病,你就得注意身体了,不能太过劳累,连续的紧张劳累,都容易使心脏不舒服。保持好的心情,激动、紧张、生气都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心肌梗塞患者的饮食原则需要注意哪些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主要并发症,合理的饮食,对心肌梗塞治疗有重要意义。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要严格卧床,营养不宜过多,进食时要注意以下问题,下面看一下心肌梗塞患者的饮食原则需要注意哪些?

(1)限制热量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尤其是发病初期,应少食多餐,以流质为主,并避免过冷过热的膳食。随着病情好转,可适当增加半流食,并爱步增加热能。允许进食适量的瘦肉、鱼类、水果等。经常保持胃肠道通畅,以防大便时因过分用力加重病情。

(2)饮食应平衡、清淡且富有营养,以改善机体,包括心肌细胞的营养供给,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应避免过量和刺激性食物,不饮浓茶、咖啡。避免进食大量脂肪,因为有可能因餐后血脂增高、血液粘度增加,导致血流缓慢、血小板聚集而引起血栓形成。

(3)注意钠、钾平衡,适当增加镁的摄入,以防止或减轻并发症,尤其是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一般建议低盐饮食,但急性期若小便中钠丧失过多,则不必过分限制钠盐。膳食中钠、钾、镁的摄入,应据病情随时调整。

(4)急性心肌梗塞伴心功能不全时,常有胃肠功能率乱,饮食更应注意。发病开始的1-2天,仅给热水果汁、米汤、蜂蜜水、藕粉等流质饮食,每日6-7次,每次100-150毫升。若患者心功能好转,疼痛减轻后,可逐渐增加一些瘦肉、蒸鸡蛋白、稀米粥等饮食。随着病情的恢复,病后6周可采用冠心病的饮食治疗,但饮食仍需柔软,易于消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心肌梗塞病人的急救

全文共 1182 字

+ 加入清单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心肌梗塞的相关急救方法,供大家参考。

心肌梗塞急救常识

1、六大原因会诱导急性心梗

(1)突然的寒冷刺激

(2)过重的体力劳动,连续紧张劳累等

(3)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

(4)暴饮暴食

(5)吸烟、大量饮酒

(6)老年人便秘

2、心肌梗塞的五大前兆

在心肌梗塞发生前一两个月,通常都会出现胸闷现象,时好时坏;而病发前一两天,人会特别累,并且感觉很闷。

(1)夜间或休息时心前区出现一阵持续性的胸痛

(2)心绞痛加剧。心绞痛患者出现比一般心绞痛更剧烈、范围更大、更持久的症状,并且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胸痛症状不能有效缓解。

(3)突然出现心慌憋闷、呼吸困难,咳嗽、呕吐,咯粉红色或白色泡沫样痰。

(4)剧烈疼痛伴血压急剧下降,可达80毫米汞柱以下,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脉细快、尿少等休克表现。

(5)心脏有停跳或间歇,伴头晕、乏力、昏厥等。最严重的是发生心室颤动,引起心脏骤停。

3、身边人突发心肌梗塞该怎么办?

(1)密切注视生命征候同时呼叫救护车;

(2)应解松病人的衣服,让病人保持感到最舒服的体位,一般为仰卧,并适度的垫高脚跟;

(3)持续呼叫患者的名字,让他保持清醒,绝对不可以昏迷过去;身边最好准备一小瓶硝酸甘油,此时先将硝酸甘油滴到患者的舌头上。

(4)用手指压患者人中,压到患者眉头皱起来。

(5)握空拳,反复流压患者胸口从膻中到华盖区域,刺激心脏肌肉。

(6)以右手握空拳,左手叠合其上,用身体的力量从右到左滚压患者胸腔;压、滚时提醒患者吸气,手放开时吐气。持续这样做,直到患者两肩会动,脸色转好。

4、突发心肌梗塞10秒自救法

一个人若是心脏不能正常跳动,并且开始感到快要昏过去时,他大概只有10秒钟的时间,然后就会失去知觉,不省人事。所以务必学会10秒自救法:

深深吸一大口气,努力把氧气吸进肺部→→→→→→用力地、深深地、长长地、不停地咳,好像要把胸腔深处的痰咳出來一般。

每间隔大约两秒钟,要做一次吸、一次咳,一直要做到救护车赶到时,或者已经感到恢复正常,才能停息。

看过“心肌梗塞病人的急救”

心肌梗死的急救办法

1、拨打120:尽快与医院、急救站联系,请医生速来抢救或送医院抢治。

2、就地平卧:立即让病人就地平卧,双脚稍微抬高,严禁搬动,因为任何搬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危及生命。

3、镇静:如有家用常备药箱,立即取出硝酸甘油片让病人含化,或将亚硝酸异戊酯1支,用手巾挤碎捂鼻吸入。同时口服1-2片安定片,使病人镇静下来。周围的人也不要大声说话。

4、吸氧:如有供氧条件,应立即给予吸氧。

5、人工呼吸:如病人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家人切不可将其抱起晃动呼叫,而应立即采用拳击心前区使之复跳的急救措施。若无效,则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直至医生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心肌梗塞的预防药物有哪些

全文共 734 字

+ 加入清单

心肌梗塞发作时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所以说日常需要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可以通过一些药物来预防心肌梗塞,那么心肌梗塞的预防药物有哪些?给大家介绍一下。

服用抗血小板等聚集药物

专家指出,防止血栓形成是避免心梗再发的关键,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药是心梗患者的一线用药。其中,每日75~100毫克的小剂量阿司匹林备受推崇,疗效可靠、经济、用法简单,是心梗患者的必备药之一。

应防消化道不良反应

长期应用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是消化道不良反应,如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尽管患者所用阿司匹林为最低剂量,并且是对消化道刺激作用很小的肠溶性缓释片,却依然存在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有以下几种情况的患者风险更大:

1、有消化性溃疡病史或近年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的患者。

2、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憩室病患者。

3、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

4、服用糖皮质激素超过5日的患者。

5、需要双重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如合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的患者。

联用阿司匹林和奥美拉唑有益

怎样帮助患者降低服用阿司匹林的出血风险,是全球医学界一直关注的重要课题。经过多年来的反复验证,学者认为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等与阿司匹林联用,可大大降低患者的出血风险。

为此,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学基金会等多家医学权威机构于2008年底联合发布了共识意见,推荐心梗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同时加服质子泵抑制剂。国内学者推荐将奥美拉唑用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心梗后患者。

具体用法为:早晨吞服20毫克,每日1次,一个疗程为6~8周。新的疗程可在暂停数月后再开始。

心肌梗塞的预防药物上面有所介绍,让大家对其心肌梗塞预防药物有所熟悉,如果你还想要了解突发心肌梗塞该如何正确急救,想要了解更多的疾病急救知识,可以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心肌梗塞怎么提前预防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心肌梗塞是目前很难提前发现的疾病,做好预防措施可以减少突发心梗的发生,那么心肌梗塞怎么提前预防?通过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避免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体力,另一个是脑力。比如:长跑、体力活、攀岩运动等。

情绪激动

平时生活中遇到问题不要发生争执,最好和平解决,冲动是魔鬼。

暴饮暴食

突然间进食大量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使得血脂浓度突然增加,极易诱发心肌梗塞。

寒冷刺激

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心肌梗塞,因此冬季要注意保暖。

便秘

便秘常见于老年人,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塞的老年人不在少数,所以老年人因特别注意。

吸烟饮酒

吸烟喝酒使得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心肌梗塞。

以上是小编关于心肌梗塞提前预防的方法,要多加了解,不仅要了解上面这些疾病急救知识,还需要对其突发心肌梗塞该如何正确急救等了解,就是最好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什么是前壁性心肌梗塞

全文共 759 字

+ 加入清单

心肌梗塞的发生部位不同类型也是不同的,包括前壁心肌梗塞以及下壁心肌梗塞等等,那么什么是前壁性心肌梗塞?前臂心肌梗塞是怎么回事?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前壁心肌梗塞与下壁心肌梗死相反,与前壁心肌梗塞关联的传导疾病与迷走神经张力的提高不相关,而是心肌内传导系统坏死。出现这种情况,几乎专有地存在左前降支近段堵塞和中隔坏死。在急性前壁心肌梗塞由于房室结缺血P-R间期延长是罕见的,因为多数病人房室结由右冠状动脉供血。更加常见的是,中隔坏死由于累及房室结以下传导系统与PR间期轻微延长关联。

前壁心肌梗塞伴有双束支传导阻滞产生与差不多30%过分危险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关联。在前壁心肌梗塞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关联的死亡率,伴或不伴在前的右束支传导阻滞和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可能高达80%。死亡率很大程度上与作为广泛心肌坏死的结果进行性泵衰竭有关系。

介入治疗和外科搭桥是治疗前壁心肌梗塞的重要方法,具体是介入还是外科搭桥,那么得看病变血管是单支还是多支血管病变,病变长度如何,介入治疗的难度如何等,一般简单的病变不太弥漫的首选介入治疗,否则是外科搭桥为宜。前壁心肌梗塞的介入治疗放置支架或者外科搭桥,都是针对最狭窄的部分进行的治疗。外科搭桥目前多以动脉接动脉,比如内乳动脉就是最常用的,这样桥血管10年以后的再闭塞率大大下降了。具体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治疗前壁心肌梗塞好,要听从权威专家的正确建议,才能最大保证治疗方法的安全有效。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前壁心肌梗塞的常识,这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疾病,前壁心肌梗塞应该早发现早治疗,可以选择外科搭桥手术来治疗,大家一定要全面的了解前壁心肌梗塞。

以上是小编关于什么是前壁心肌梗塞的相关介绍,让大家对其前壁心肌梗塞有详细的了解,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其突发心肌梗塞该如何正确急救等了解,这些都属于疾病急救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发生心肌梗塞如何自救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心肌梗塞是近年来导致危害性非常大的疾病,如果心肌梗塞没有尽早治疗,会引起严重的后果,那么发生心肌梗塞如何自救?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发生心肌梗塞自救措施:

一个人若是心脏不能正常跳动,并且开始感到快要昏过去时,他大概只有10秒钟的时间,然后就会失去知觉,不省人事。若是四周没有旁人能帮忙急救,患者要立刻把握这10秒钟的短暂黄金时间自己救自己。

首先不要惊慌,要不停咳嗽,用力的咳,每次咳嗽前,都要先深深吸一大口气,然后,用力地、深深地、长长地、不停地咳,好像要把胸腔深处的痰咳出来一般,每间隔大约两秒钟,要做一次吸、一次咳,一直要做到救护车赶到时,或者已经感到恢复正常,才能休息。

发生心肌梗塞自救原理

深呼吸:把氧气吸进肺部。咳嗽:以这个动作压挤心脏,进而促进血液循环,也可以帮它恢复正常脉搏。

发生心肌梗塞自救方法上面都有介绍,让人们对其发生心肌梗塞自救法有一定的了解,如果你对其疾病急救知识感兴趣,比如突发心肌梗塞该如何正确急救等,就是最好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心肌梗塞吃什么急救药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急性心肌梗死是最危重的心脏急症,是导致中老年人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家庭因为不懂急救措施,酿成无法挽救的后果。那么心肌梗塞吃什么急救药?

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的病人中约50%在发病后1小时内于院外猝死,死因主要是可救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显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从发病到治疗存在时间延误。其原因有病人就诊延误,以及院前转运、入院后诊断和治疗准备所需的时间过长,其中以病人就诊延误所延误时间最长。

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院前急救的基本任务是帮助病人安全、迅速地转运到医院,以便尽早开始冠状动脉再灌注治疗;重点是缩短病人就诊延误的时间和院前各种延误时间。帮助已患有心脏病或有急性心肌梗死高危因素的病人提高识别急性心肌梗死的能力,以便自己一旦发病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停止任何主动活动和运动;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5分钟后可重复使用,若无禁忌立即口服水溶性阿司匹林或嚼服肠溶阿司匹林150-300mg,含服硝酸甘油3片仍无效则应拔达999或120急救电话,由急救中心派出配备有专业医护人员、急救药品和除颤器等设备的救护车,将其运送到附近能提供24小时心脏急救的医院。

心肌梗塞吃什么急救药上面有详细的讲解,所以说对其心肌梗塞吃的急救药要多加关注,不仅要了解上述疾病急救知识,还需要对其突发心肌梗塞该如何正确急救等了解,就是最好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预防心肌梗塞的药物有哪些

全文共 957 字

+ 加入清单

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是非常大的,所以也是最好一定要及时的治疗,不然的话就会危害到人体的生命安全。那么预防心肌梗塞药物有哪些?给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类: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此类药物是用来预防血栓形成。冠心病急性心梗就是由冠脉内形成血栓堵死冠脉血管造成的。长期应用此药的目的就是预防再次血栓形成。

此类药的代表药物有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目前大多数指南均建议急性心梗后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或联用替格瑞洛1年,然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不论是否植入冠脉支架。

第二类:降低胆固醇药物

此类药物用来降低胆固醇。胆固醇含量增高易于引起冠状动脉狭窄,狭窄加重进一步就会引起血管闭塞,进而血栓形成就发生心梗。所以此类药物主要是从冠心病发病的根源上来治疗。

此类药的代表药物是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温馨提醒大家冠心病患者即便胆固醇不高,也要服用此类药物。

第三类:β受体阻滞剂

此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是通过减慢心率来降低心肌耗氧、抗心律失常、改善心梗后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急性前壁心梗患者建议尽早应用,因为前壁心梗急性期易于发生室早、室速、乃至室颤,此药是预防和治疗此情况效果最佳的选择。急性下壁心梗急性期易于发生缓慢心律失常,但等患者缓慢心律失常恢复或没有发生缓慢心律失常心律已稳定,也要尽早应用此类药物。

此类药中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是倍他乐克,但建议大家最好应用倍他乐克缓释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下面三种情况慎用此药:患者合并支气管哮喘、血压低于90/60mmHg、心率低于60次/分。

第四类:ACEIorARB

ACEl类药物的中文名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研究已明确表明此类药有助于改善心肌重构、减少病死率和心衰。

ACEl类的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福辛普利、贝那普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等。此类药常见副作用是干咳,当应用此类发生干咳,退而求其次,选用ACEl的替代药ARB(血管紧张素ll受体拮抗剂)。ARB的药理作用与ACEl类似。

很多患者都会把此类药物当成降压药,对医生应用此药提出疑问。患者心梗后应用此类药,主要作用不是降压,是改善心梗预后,即使血压不高也要应用。

温馨提示,预防心肌梗塞药物上面都有介绍,不仅要了解上述等知识,还需要对其突发心肌梗塞该如何正确急救等了解,这些都属于疾病急救知识,登录就是最好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心肌梗塞的发病情况

全文共 1045 字

+ 加入清单

心肌梗塞(myocardialinfarction)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下面来看看心肌梗塞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吧?

〔发病情况〕

本病在欧美国家常见。who报告1986~1988年35个国家每10万人口急性心肌梗塞年死亡率以瑞典、爱尔兰、挪威、芬兰、英国最高,男性分别为253.4、236.2、234.7、230.0、229.2,女性分别为154.7、143.6、144.6、148.0、171.3。美国居中男、女性分别为118.3和90.7。我国和韩国居末二位,男性分别为15.0和5.3,女性分别为11.7和3.4。美国随访26年的资料显示,35~84岁人群中本病年发病率男性为71‰,女性为22‰。其中55~64岁组男女性分别为91‰和25‰,65~74岁组分别为119‰和51‰,75~84岁组分别为168‰和90‰。每年约有80万人发生心肌梗塞,45万人再梗塞。本病在我国过去极少见,近年逐渐增多,据北京、上海、哈尔滨、广州、河北、辽宁、黑龙江等地70和80年代的资料,年发病率为0.2‰~0.6‰,其中城市高于农村,各地相比较以华北地区尤其是北京、天津两市最高。北京地区16所大中型医院每年收住院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例,自1972年开始逐年增多,1979~1980年达到高峰,1981年后有所下降,1984年起又上升,1991年(1492例)病例数为1972年(604例)的2.47倍。上海10所大医院自1970年以来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病人也逐年增多,1979~1981年达到高峰,1982年后有所下降,1985年后又上升,1989年(300例)病例数为1970年(78例)的3.84倍。

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国内资料比例在1.9∶1至5∶1之间。患病年龄在40岁以上者占87%~96.5%。女性发病较男性晚10年,男性患病的高峰年龄为51~60岁,女性则为61~70岁,随年龄增长男女比例的差别逐渐缩小。60%~89%的病人伴有或在发病前有高血压,近半数的病人以往有心绞痛。吸烟、肥胖、糖尿病、和缺少体力活动者,较易患病。本病在春、冬季发病较多,与气候寒冷、气温变化大有关。发病时大多无明显诱因,常在安静或睡眠时发病;部分病人则发病于剧烈体力劳动、精神紧张或饱餐之后。此外,休克、出血与心动过速,用力大便亦可诱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老年人如何进行心肌梗塞疾病的急救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对于一些发作起来会严重危及生命安全的疾病要十分的注意,像心肌梗塞就是这样的危险疾病,急性心梗的死亡率在发病之后24小时内最高,所以我们在这里对于老年人如何进行心肌梗塞疾病的急救进行相关的介绍。

死亡原因大多由于心律失常。

病人急性心肌梗死在家发病时,不要马上移动病人,以免增加患者心脏负担,加重心肌缺氧。让病人卧床休息、吸氧、口含硝酸甘油,待病情稳定后,用车急送医院治疗。在医院监护下治疗,死亡率明显下降。因此,病人发病后,周围的人要及时与医院联系,出诊抢救。勿耽误时机,自作主张延误诊治。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的诊断和处理:泵衰竭包括急性左心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发生泵衰竭者多数梗死范围较大(25%~40%),坏死心肌超过40%者易出现心源性休克。其血流动力学特点是:心肌收缩力明显减低,室壁顺应性差(梗死区无运动或矛盾性膨胀),导致心排出量急剧下降,左室舒张末压增高,导致肺淤血和或肺水肿;另一方面心肌收缩力的急剧降低又引起心排血量、动脉血压下降和周围脏器灌注不足,严重时可导致心源性休克。

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首先应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戒烟、戒酒,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心情舒畅。饮食结构应合理调配。在当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全民都要认识到合理进食的重要性。

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从儿童时期就应养成科学、合理的进食习惯,做到防患未然。心肌梗死的病人发病前、发病后及恢复期的治疗除应用对症的药物外,配合复合r-亚麻酸对降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凝、抗血栓有较好的保健治疗效果。

对于一些疾病的急救方法一定要注意,很多的老年人患有的疾病,平时的时候不发作,然后就不去注意,其实这样是不对的,要保持一定的忧患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如何做才能有效的预防心肌梗塞发生呢?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在老年人群中,心脏病是很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对于心脏病最重要需要预防的就是心肌梗塞的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生活的一点一滴,那么如何做才能有效的预防心肌梗塞发生呢?

预防心肌梗塞要做到以下六点。

预防心肌梗塞的方法一:日常生活中绝对不搬抬过重的物品;

预防心肌梗塞的方法二:做到精神放松;

预防心肌梗塞的方法三:平时要适度锻炼;

预防心肌梗塞的方法四: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冠心病较严重的病人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洗澡;

预防心肌梗塞的方法五: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适当加服扩冠药物进行保护;

预防心肌梗塞的方法六:冠心病人日常生活中各种保护措施非常重要,所以要做好日常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心肌梗塞的前兆是什么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心肌梗塞前兆是什么呢?急性心肌梗塞约2/3病人发病前数天有先兆症状,最常见为心绞痛,其次是上腹疼痛、胸闷憋气、上肢麻木、头晕、心慌、气急、烦躁、自觉心前区闷胀不适、钝痛,钝痛有时向手臂或放射,伴有恶心、呕吐、气促及出冷汗等。其中心绞痛一半为初发型心绞痛,另一半原有心绞痛,突然发作频繁或疼痛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诱因不明显,硝酸甘油疗效差,心绞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急性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或血压有较大波动。

心肌梗塞的病因

心肌梗塞前无心绞痛病史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一般都在70%以下,原管腔较为通畅,该动脉供血的区域无有效的侧支循环,血栓使管腔突然完全堵塞,受此血管供血的心肌急性坏死。该类病人发病急骤,症状严重,心肌坏死常自心内膜下至心外膜下贯通心室壁全层。其梗塞部位室壁常变薄向外扩张,在发病1周内易并发心脏破裂。

心肌梗塞的鉴别诊断

梗塞区延展与梗塞壁扩展前者指梗塞范围扩大,亦即坏死心肌数量增加。后者指梗塞早期梗塞区心肌持续的不成比例的变薄和扩张,但不伴有坏死心肌数量的增加。前者实际是一种早期再梗塞的表现,其临床重要性显而易见。急性心肌梗塞24小时后出现复发性胸痛、心律失常或临床情况恶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老人突发心肌梗塞的急救方法有哪些呢?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会在路上突发心肌梗塞,尤其是那些老年人,很容易在发病时得不到治疗就离开了人家,那么老人突发心肌梗塞的急救方法有哪些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

心肌梗死就是心脏缺氧,会导致血液凝固,从而因无法将氧气输送至脑部,导致脑死亡。心肌梗死的抢救时间,只有30秒。首先要留心的是,在心肌梗死发生前一两个月,通常都会出现胸闷现象,时好时坏;而病发前一两天,人会特别累,并且感觉很闷。这时候就要特别注意了。

当心肌梗死发生时,急救的方法是:

Step1:持续呼叫患者的名字,让他保持清醒,绝对不可以昏迷过去;身边最好准备一小瓶沉香油--急救之王,此时先将几滴沉香油滴到患者的舌头上。

Step2:用手指压患者人中,压到患者眉头皱起来。

Step3:握空拳,反复流压患者胸口从膻中到华盖区域,刺激心脏肌肉。

Step4:以右手握空拳,左手叠合其上,用身体的力量从右到左滚压患者胸腔;压、滚时提醒患者吸气,手放开时吐气。持续这样做,直到患者两肩会动,脸色转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突发心肌梗塞的急救药有哪些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心肌梗死的发生是由许多征兆的,并且可通过药物等治疗达到长期的控制,即使在急性发作时,也可以通过放置支架得到缓解,那么突发心肌梗塞急救药有哪些?给大家介绍一下。

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病人中约50%在发病后1小时内于院外猝死,死因主要是可救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显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从发病到治疗存在时间延误。其原因有病人就诊延误,以及院前转运、入院后诊断和治疗准备所需的时间过长,其中以病人就诊延误所延误时间最长。

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院前急救的基本任务是帮助病人安全、迅速地转运到医院,以便尽早开始冠状动脉再灌注治疗,重点是缩短病人就诊延误的时间和院前各种延误时间。帮助已患有心脏病或有急性心肌梗死高危因素的病人提高识别急性心肌梗死的能力。

一旦发病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停止任何主动活动和运动,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5分钟后可重复使用,若无禁忌立即口服水溶性阿司匹林或嚼服肠溶阿司匹林150-300mg,含服硝酸甘油3片仍无效则应拨打120急救电话,由急救中心派出配备有专业医护人员、急救药品和除颤器等设备的救护车,将其运送到附近能提供24小时心脏急救的医院。

突发心肌梗塞的急救药物上面都有介绍,所以说让大家对其突发心肌梗塞急救药物有一定的了解,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其突发心肌梗塞该如何正确急救等了解,这些都属于疾病急救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心肌梗塞怎么急救

全文共 1281 字

+ 加入清单

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那心肌梗死要如何急救?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心肌梗塞方面的急救方法,供大家参考。

心肌梗死要如何急救

1、病人一旦发生猝死,呼吸心跳骤停,就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以挽救生命。

2、应立即打电话通知“120”或附近医疗单位,请其来人前来急救。

3、要让病人就地卧床休息,保持安静,不要乱加搬动。病人若十分烦躁,过分紧张,则可给其口服安定饕以镇静,减少心脏负担,并立即给其口含硝酸甘油1片,如无效,还可口服1片。

看过“心肌梗塞怎么急救”

心肌梗塞的病因

过劳

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便秘

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

激动

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

寒冷刺激

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

暴饮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吸烟、大量饮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症状

1、疼痛

这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常发生于安静或睡眠时,疼痛程度较重,范围较广,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病人常烦躁不安、大汗淋漓、恐惧,有濒死之感。

2、全身症状

主要是发热,伴有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由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出现,程度与梗死范围常呈正相关,体温一般在38℃上下,很少超过39℃,持续一周左右。

3、胃肠道症状

约1/3有疼痛的病人,在发病早期伴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肠胀气也不少见;重症者可发生呃逆。

4、心律失常

见于75%-95%的病人,多发生于起病后1-2周内,尤其24小时内。心电图可呈现弥漫性异常。

5、低血压和休克

疼痛期中,会导致血压下降,可持续数周后再上升,且常不能恢复以往的水平。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低于80mmHg,病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神志迟钝、甚至昏厥者则为休克的表现。

6、急性左心衰竭

可在起病最初数日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 出现。发生率约为20%-48%,为梗死后心脏收缩力显著减弱和顺应性降低所致。心肌梗死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紫绀、烦躁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或进 而发生右心衰竭的表现,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肿痛和水肿等。右心室心肌梗死者,一开始即可出现右心衰竭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心肌梗塞如何预防

全文共 913 字

+ 加入清单

心肌梗塞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突发心肌梗塞造成死亡率越来越高,其实生活中只要有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很好的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那么心肌梗塞如何预防?给大家介绍一下。

1、晨起一杯温开水。

清晨起床之后,先喝一杯温开水,有利于血液循环、降低血压,预防脑溢血和心肌梗死。中年人由于血脂较高,更需要这样做。

2、长期喝绿茶。

每天喝绿茶对心脏有益。心梗的发生率会因此降低。另外,经常喝西红柿鸡蛋汤也有利于保养心脏。

3、早晨坚持“三个半原则”。

醒来,静卧半分钟再起床,起床之后静坐半分钟再起立,起立之后静静站立半分钟再活动。这“三个半”原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心脏压力,减小清晨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4、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摄氏度。

从室外回到车内或者室内,最好不要立即开空调。空调打开之后温度不要低于26摄氏度。室内外的温差最好控制在5摄氏度以内。这能防止气温骤变导致的心梗。

5、不要搬运重物。

搬运重物需要弯腰屏气。这个时候经常会诱发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突发心梗。

6、出现脱发要诊断动脉硬化。

突然出现的脱发,要考虑是不是冠状动脉硬化的先兆。这时候要立即到医院检查一下心脏功能,采取必要措施预防心肌梗死。应该说,因为动脉硬化导致血液循环变差诱发脱发,是动脉硬化相当严重的一种表现,距离心梗等重大疾病不远了。

7、经常洗温水澡。

经常洗温水澡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但是洗澡水温度不要太高,最好以39到40摄氏度为宜。

8、不要独居生活。

家庭和睦对预防心梗有着重要种意义。统计发现,未婚者的心脏最为脆弱,终生过独居生活的的男子,发病率为已婚男子的2倍。失去爱妻的男性,比有妻子的男性,心梗发病率高3倍。另外,心情抑郁也是导致心梗发作的重要诱因。

9、减少打麻将的时间。

急诊科医生们发现,有相当多的心梗病人,是在麻将桌上发病的。这是因为,打麻将时情绪会发生显著变化,精神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诱发血胆固醇水平升高。打麻将时间一长,血小板聚集加重,促进动脉内膜增厚、硬化,使得冠状动脉痉挛,更容易诱发心肌梗死。

心肌梗塞预防办法上面有详细的介绍,让大家对其心肌梗塞预防方法有一定的认识,除此之外,还要时刻关注,多了解疾病急救知识,尤其是对其突发心肌梗塞该如何正确急救等更加要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