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非典

非典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非典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非典问题。

分享

浏览

3136

文章

64

非典是哪年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说的“非典”也就是SARS事件是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非典症状为呼吸困难、发热、全身疼痛无力等。非典的爆发引起了社会恐慌,导致医务人员以及多名患者死亡,是非常严重的传染性疾病。

非典是哪年

非典发生是2002年。非典是于2002年11月16日在广东顺德爆发的,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

非典病毒是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非典为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传播方式为近距离飞沫传播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

展开阅读全文

2003年引起非典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引起非典的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经过调查研究,果子狸携带这种病毒,而由于部分人吃了果子狸,导致了冠状病毒出现了跨物种之间的传播。其实,果子狸只是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而冠状病毒真正的宿主来自于中华菊头蝠,而导致非典出现的真正原因是因为果子狸捕食了蝙蝠,而人类又捕食了果子狸。

近日新冠肺炎的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蔓延着,这不免让很多人想起了2003年的非典,非典当年的疫情让人闻风色变,一直到今天都深深的烙印在那代人的心里,那么2003年非典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详细内容

1

当年引起非典的病原体其实也是因为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经过调查研究,相关人员表示,引起非典原因是因为一种叫做“果子狸”的野生动物携带这种病毒。而引起的原因是,由于部分人喜欢吃所谓的野味,导致了冠状病毒出现了跨物种之间的传播。

2

但其实,果子狸只是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而冠状病毒真正的宿主其实来自于中华菊头蝠,果子狸捕食了蝙蝠,而人类又捕食了果子狸。也就是说蝙蝠通过果子狸间接的传播给了人类。不得不说生物界实在是太神奇了。

3

无论是这次肺炎还是2003年的非典都提醒大家不要因为贪食或者所谓的美味去吃没有安全防疫的野生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非典是哪一年

全文共 1682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非典是一场于2002年11月在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首发,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疫潮。自7月13日美国发现最后一例疑似病例以来,没有新发病例及疑似病例,本次非典过程基本结束。

此次新冠病毒的爆发牵动着全球人民的心,不禁让人想起曾经的非典,非典也是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下面就来说说非典是哪一年。

详细内容

1

非典,学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新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

2

非典在2002年11月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河源市最早出现(世界卫生组织指源头是在广东顺德)。由于病者出现肺炎病症,所以当时将之归入非典型肺炎。该病经由旅游、商贸、移民人群迅速由广东省扩散到香港,并再扩散至越南、新加坡、台湾及加拿大的多伦多。2003年5月间,北京和香港的疫情最为严重。2003年11月,广州再次出现零星病例。自7月13日美国发现最后一例疑似病例以来,没有新发病例及疑似病例,本次非典过程基本结束。2004年3月,北京再次发现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疑似病例,疑为科研人员在实验室研究该病毒时受到感染,但都没有再次演变成疫潮。直到2004年4月15日,一名24岁的中国女性在一列从布拉戈维申斯克开往莫斯科的列车途中因为严重肺炎死亡,俄罗斯基洛夫州政府担心她可能是患上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致命。与她同行的53名中国人,亦被送往医院隔离观察,而她所在的车厢进行分离并进行消毒。其后经解剖后证实死者只是肺炎,引发肺水肿和脑水肿导致死亡。

3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7月31日期间病例汇总:

(1)死亡病例仅包括死于SARS的病例。

(2)自03年7月11日以来,台湾共有325起病例经核查与SARS无关。135个病人的实验室资料不足或不完整,其中101人死亡。

(3)包括在其他地区患病的医务工作者。

(4)表格基于截至2003年7月31日的数据,之后有所调整。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8月15日公布最新统计数字,截止2003年8月7日,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计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自7月13日美国发现最后一例疑似病例以来,没有新发病例及疑似病例。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数919人,病死率近11%。

最新统计显示:中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5327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另有19例死于其它疾病,未列入非典病例死亡人数中);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加拿大251例,死亡41人;新加坡238例,死亡33人;越南63例,死亡5人。

4

非典临床表现

潜伏期1~16天,常见为3~5天。起病急,传染性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有畏寒,体温常超过38℃,呈不规则热或弛张热,稽留热等,热程多为1~2周;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和腹泻。起病3~7天后出现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肺部体征不明显。病情于10~14天达到高峰,发热、乏力等感染中毒症状加重,并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略有活动则气喘、心悸,被迫卧床休息。这个时期易发生呼吸道的继发感染。

病程进入2~3周后,发热渐退,其他症状与体征减轻乃至消失。肺部炎症改变的吸收和恢复则较为缓慢,体温正常后仍需2周左右才能完全吸收恢复正常。轻型患者临床症状轻。重症患者病情重,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患者的病情似较成人轻。有少数患者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是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5

鉴别诊断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诊断必须排除其他可以解释患者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经过的疾病。临床上要注意排除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细菌性或真菌性肺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肺部感染、军团菌病、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非感染性间质性肺疾病、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呼吸系统疾患。

6

权威发布

2018年2月,世卫组织公布了本年度病原体名录,列出了十种对人类健康造成“紧急”威胁、需开展密切追踪的致命病毒,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名列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2003年非典感染人数是多少

全文共 1352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8月15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截止2003年8月7日,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计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

非典是一种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当年经历过非典的那一群人,都已长大或老去。面对来势迅猛的新冠疫情,他们是否会回想起当年的非典场景?今天我们来说说2003年非典感染人数是多少。

详细内容

1

非典,学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新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非典是一场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首发,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疫潮。

2

SARS在2002年11月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河源市最早出现(世界卫生组织指源头是在广东顺德)。由于病者出现肺炎病症,所以当时将之归入非典型肺炎。该病经由旅游、商贸、移民人群迅速由广东省扩散到香港,并再扩散至越南、新加坡、台湾及加拿大的多伦多。2003年5月间,北京和香港的疫情最为严重。2003年11月,广州再次出现零星病例,自7月13日美国发现最后一例疑似病例以来,没有新发病例及疑似病例,本次非典过程基本结束。2004年3月,北京再次发现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疑似病例,疑为科研人员在实验室研究该病毒时受到感染,但都没有再次演变成疫潮。直到2004年4月15日,一名24岁的中国女性在一列从布拉戈维申斯克开往莫斯科的列车途中因为严重肺炎死亡,俄罗斯基洛夫州政府担心她可能是患上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致命。与她同行的53名中国人,亦被送往医院隔离观察,而她所在的车厢进行分离并进行消毒。其后经解剖后证实死者只是肺炎,引发肺水肿和脑水肿导致死亡。

3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8月15日公布最新统计数字,截止2003年8月7日,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计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自7月13日美国发现最后一例疑似病例以来,没有新发病例及疑似病例。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数919人,病死率近11%。

最新统计显示:中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5327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另有19例死于其它疾病,未列入非典病例死亡人数中);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加拿大251例,死亡41人;新加坡238例,死亡33人;越南63例,死亡5人。

4

非典临床表现

潜伏期1~16天,常见为3~5天。起病急,传染性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有畏寒,体温常超过38℃,呈不规则热或弛张热,稽留热等,热程多为1~2周;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和腹泻。起病3~7天后出现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肺部体征不明显。病情于10~14天达到高峰,发热、乏力等感染中毒症状加重,并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略有活动则气喘、心悸,被迫卧床休息。这个时期易发生呼吸道的继发感染。病程进入2~3周后,发热渐退,其他症状与体征减轻乃至消失。肺部炎症改变的吸收和恢复则较为缓慢,体温正常后仍需2周左右才能完全吸收恢复正常。轻型患者临床症状轻。重症患者病情重,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患者的病情似较成人轻。有少数患者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是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展开阅读全文

非典死亡率是多少?

全文共 1708 字

+ 加入清单

病死率近11%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8月15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截止2003年8月7日,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计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自7月13日美国发现最后一例疑似病例以来,没有新发病例及疑似病例。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数919人,病死率近11%。

非典,学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新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非典是一场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首发,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疫潮。

SARS在2002年11月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河源市最早出现(世界卫生组织指源头是在广东顺德)。由于病者出现肺炎病症,所以当时将之归入非典型肺炎。该病经由旅游、商贸、移民人群迅速由广东省扩散到香港,并再扩散至越南、新加坡、台湾及加拿大的多伦多。2003年5月间,北京和香港的疫情最为严重。2003年11月,广州再次出现零星病例,自7月13日美国发现最后一例疑似病例以来,没有新发病例及疑似病例,本次非典过程基本结束。

2004年3月,北京再次发现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疑似病例,疑为科研人员在实验室研究该病毒时受到感染,但都没有再次演变成疫潮。直到2004年4月15日,一名24岁的中国女性在一列从布拉戈维申斯克开往莫斯科的列车途中因为严重肺炎死亡,俄罗斯基洛夫州政府担心她可能是患上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致命。与她同行的53名中国人,亦被送往医院隔离观察,而她所在的车厢进行分离并进行消毒。其后经解剖后证实死者只是肺炎,引发肺水肿和脑水肿导致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7月31日期间病例汇总:

注:

(1)死亡病例仅包括死于SARS的病例。

(2)自03年7月11日以来,台湾共有325起病例经核查与SARS无关。135个病人的实验室资料不足或不完整,其中101人死亡。

(3)包括在其他地区患病的医务工作者。

(4)表格基于截至2003年7月31日的数据,之后有所调整。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8月15日公布最新统计数字,截止2003年8月7日,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计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自7月13日美国发现最后一例疑似病例以来,没有新发病例及疑似病例。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数919人,病死率近11%。

最新统计显示:中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5327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另有19例死于其它疾病,未列入非典病例死亡人数中);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加拿大251例,死亡41人;新加坡238例,死亡33人;越南63例,死亡5人。

非典临床表现

潜伏期1~16天,常见为3~5天。起病急,传染性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有畏寒,体温常超过38℃,呈不规则热或弛张热,稽留热等,热程多为1~2周;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和腹泻。起病3~7天后出现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肺部体征不明显。病情于10~14天达到高峰,发热、乏力等感染中毒症状加重,并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略有活动则气喘、心悸,被迫卧床休息。这个时期易发生呼吸道的继发感染。

病程进入2~3周后,发热渐退,其他症状与体征减轻乃至消失。肺部炎症改变的吸收和恢复则较为缓慢,体温正常后仍需2周左右才能完全吸收恢复正常。轻型患者临床症状轻。重症患者病情重,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患者的病情似较成人轻。有少数患者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是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鉴别诊断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诊断必须排除其他可以解释患者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经过的疾病。临床上要注意排除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细菌性或真菌性肺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肺部感染、军团菌病、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非感染性间质性肺疾病、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呼吸系统疾患。

权威发布

2018年2月,世卫组织公布了本年度病原体名录,列出了十种对人类健康造成“紧急”威胁、需开展密切追踪的致命病毒,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名列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非典是什么地方引起的?

全文共 1583 字

+ 加入清单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非典是一场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首发,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疫潮。

非典,学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新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

非典在2002年11月初在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首发,由于病者出现肺炎病症,所以当时将之归入非典型肺炎。该病经由旅游、商贸、移民人群迅速由广东省扩散到香港,并再扩散至越南、新加坡、台湾及加拿大的多伦多。2003年5月间,北京和香港的疫情最为严重。2003年11月,广州再次出现零星病例,自7月13日美国发现最后一例疑似病例以来,没有新发病例及疑似病例,本次非典过程基本结束。

2004年3月,北京再次发现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疑似病例,疑为科研人员在实验室研究该病毒时受到感染,但都没有再次演变成疫潮。直到2004年4月15日,一名24岁的中国女性在一列从布拉戈维申斯克开往莫斯科的列车途中因为严重肺炎死亡,俄罗斯基洛夫州政府担心她可能是患上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致命。与她同行的53名中国人,亦被送往医院隔离观察,而她所在的车厢进行分离并进行消毒。其后经解剖后证实死者只是肺炎,引发肺水肿和脑水肿导致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7月31日期间病例汇总:

注:

(1)死亡病例仅包括死于SARS的病例。

(2)自03年7月11日以来,台湾共有325起病例经核查与SARS无关。135个病人的实验室资料不足或不完整,其中101人死亡。

(3)包括在其他地区患病的医务工作者。

(4)表格基于截至2003年7月31日的数据,之后有所调整。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8月15日公布最新统计数字,截止2003年8月7日,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计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自7月13日美国发现最后一例疑似病例以来,没有新发病例及疑似病例。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数919人,病死率近11%。

最新统计显示:中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5327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另有19例死于其它疾病,未列入非典病例死亡人数中);中国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加拿大251例,死亡41人;新加坡238例,死亡33人;越南63例,死亡5人。

非典临床表现

潜伏期1~16天,常见为3~5天。起病急,传染性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有畏寒,体温常超过38℃,呈不规则热或弛张热,稽留热等,热程多为1~2周;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和腹泻。起病3~7天后出现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肺部体征不明显。病情于10~14天达到高峰,发热、乏力等感染中毒症状加重,并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略有活动则气喘、心悸,被迫卧床休息。这个时期易发生呼吸道的继发感染。

病程进入2~3周后,发热渐退,其他症状与体征减轻乃至消失。肺部炎症改变的吸收和恢复则较为缓慢,体温正常后仍需2周左右才能完全吸收恢复正常。轻型患者临床症状轻。重症患者病情重,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患者的病情似较成人轻。有少数患者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是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鉴别诊断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诊断必须排除其他可以解释患者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经过的疾病。临床上要注意排除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细菌性或真菌性肺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肺部感染、军团菌病、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非感染性间质性肺疾病、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呼吸系统疾患。

权威发布

2018年2月,世卫组织公布了本年度病原体名录,列出了十种对人类健康造成“紧急”威胁、需开展密切追踪的致命病毒,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名列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非典各省感染人数是多少?

全文共 1851 字

+ 加入清单

截止2013年5月28日数据统计,非典各省感染人数为湖北6例、广东1514例、浙江4例、河南15例、湖南6例、重庆3例、江西1例、安徽10例、山东1例、北京2434例、四川17例、上海7例、福建3例、江苏7例、广西22例、陕西12例、辽宁3例、河北210例、山西445例、天津176例、甘肃8例、内蒙古289例、宁夏6例、吉林35例。

非典,学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新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

非典在2002年11月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河源市最早出现(世界卫生组织指源头是在广东顺德)。由于病者出现肺炎病症,所以当时将之归入非典型肺炎。该病经由旅游、商贸、移民人群迅速由广东省扩散到香港,并再扩散至越南、新加坡、台湾及加拿大的多伦多。2003年5月间,北京和香港的疫情最为严重。2003年11月,广州再次出现零星病例。自7月13日美国发现最后一例疑似病例以来,没有新发病例及疑似病例,本次非典过程基本结束。2004年3月,北京再次发现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疑似病例,疑为科研人员在实验室研究该病毒时受到感染,但都没有再次演变成疫潮。直到2004年4月15日,一名24岁的中国女性在一列从布拉戈维申斯克开往莫斯科的列车途中因为严重肺炎死亡,俄罗斯基洛夫州政府担心她可能是患上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致命。与她同行的53名中国人,亦被送往医院隔离观察,而她所在的车厢进行分离并进行消毒。其后经解剖后证实死者只是肺炎,引发肺水肿和脑水肿导致死亡。

截止2013年5月28日数据统计,非典在中国内地各省感染人数为湖北6例、广东1514例、浙江4例、河南15例、湖南6例、重庆3例、江西1例、安徽10例、山东1例、北京2434例、四川17例、上海7例、福建3例、江苏7例、广西22例、陕西12例、辽宁3例、河北210例、山西445例、天津176例、甘肃8例、内蒙古289例、宁夏6例、吉林35例。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7月31日期间病例汇总:

注:

(1)死亡病例仅包括死于SARS的病例。

(2)自03年7月11日以来,台湾共有325起病例经核查与SARS无关。135个病人的实验室资料不足或不完整,其中101人死亡。

(3)包括在其他地区患病的医务工作者。

(4)表格基于截至2003年7月31日的数据,之后有所调整。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8月15日公布最新统计数字,截止2003年8月7日,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计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自7月13日美国发现最后一例疑似病例以来,没有新发病例及疑似病例。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数919人,病死率近11%。

最新统计显示:中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5327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另有19例死于其它疾病,未列入非典病例死亡人数中);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加拿大251例,死亡41人;新加坡238例,死亡33人;越南63例,死亡5人。

非典临床表现

潜伏期1~16天,常见为3~5天。起病急,传染性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有畏寒,体温常超过38℃,呈不规则热或弛张热,稽留热等,热程多为1~2周;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和腹泻。起病3~7天后出现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肺部体征不明显。病情于10~14天达到高峰,发热、乏力等感染中毒症状加重,并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略有活动则气喘、心悸,被迫卧床休息。这个时期易发生呼吸道的继发感染。

病程进入2~3周后,发热渐退,其他症状与体征减轻乃至消失。肺部炎症改变的吸收和恢复则较为缓慢,体温正常后仍需2周左右才能完全吸收恢复正常。轻型患者临床症状轻。重症患者病情重,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患者的病情似较成人轻。有少数患者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是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鉴别诊断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诊断必须排除其他可以解释患者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经过的疾病。临床上要注意排除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细菌性或真菌性肺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肺部感染、军团菌病、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非感染性间质性肺疾病、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呼吸系统疾患。

权威发布

2018年2月,世卫组织公布了本年度病原体名录,列出了十种对人类健康造成“紧急”威胁、需开展密切追踪的致命病毒,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名列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非典后来为什么消失了 非典为什么突然消失了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冠状病毒又在肆虐,虽然这场战役打得比较艰难,但是最后也是一定能打赢的,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回头看看这个非典时期的时候非典,很多人都在问,这个非典时期的非典当时是怎么消失的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

非典消失的原因的很简单,那就是春暖花开了,气温升起了,非典就自动的突然消失了,当然了,人类的作用也是最为重要的,没有人类当时的努力,后果不敢想象,也可以说是人类给削灭的。

说到这个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可怕的传染病,那么可能大家会想起当年的非典了。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为一种由SARS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而且当年的非典,也是席卷全球了,令人闻风丧胆的地步了。

根据当年的数据显示,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数919人,病死率近11%。因为这个非典的传染性很强,加上死亡率非常高,导致了当年的人们,每天也是提心吊胆的。那么,这么可怕的病毒,最后是怎么突然消失了呢?

其实也是离不开政府和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首先第一点,就是传染源被严格控制。其实第一例非典是在广东的佛山市出现的,之后也是整个广东蔓延了起来。但是政府是非常重视这件事情,马上采取了紧急控制措施。对于疑似非典的人员,立马进行了隔离的举动。

还有就是传播途径都被切断,也正是因为隔离治疗这个原因,曾经大面积爆发的非典最终得以控制,最后消失了,很有可能是因为当患者隔离治疗后,他缺乏新的感染人群,当被感染患者治愈或者死亡后,病毒也会经过消毒死亡,这个原因是非典消失的主要原因。

不过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气候变暖的原因了。SARS病毒在高温高湿度的环境里死得快,这也是为什么热带国家比较没有大规模疫情。后来还有研究显示,比起气温高的日子,气温低的日子里SARS发病率高出18倍。

另一点,那就是直到现在,其实非典疫苗都没有研制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非典是哪一年 非典首发于哪里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非典是人们对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简称。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为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主要传播方式为近距离飞沫传播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非典事件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顺德首发,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

由于非典初期的症状与感冒相似加之当时对非典认识的匮乏,使得非典得以快速扩散。直到2003年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SARS的致病原为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并命名为SARS病毒,人们才对非典有了新的认识。2003年7月13日,经过数月的努力全球非典患者人数、疑似病例人数均不再增长,本次非典过程基本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非典型肺炎是哪一年 非典发生的时间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非典肺炎出现于2002年。早期是在2002年12月的广东地区发现了首例,随后在2003年的时候,该病毒在全国蔓延开来

非典型肺炎是哪一年 非典型肺炎首发的病例患者是于2002年12月5-6日发现的在深圳打工的河源市人黄杏初,其有着呼吸困难、发热、全身疼痛无力等症状,与流行感冒的症状相似。 因此,当时人们并没有对此十分关注。直到12月底的时候,非典型性肺炎开始爆发,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 截止2003年8月16日,中国确诊非典型性肺炎的患者就有5327例,属于当时比较严重的情况,且死亡人数为349人,占全世界总死亡人数的二分之一。

在2003年2月12日之前,大众普遍认为这次的疫情并不严重。直到2003年3月份的时候,疫情的不可收拾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同时,该病毒也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并向全球人民发出了警告。在2003年3月15日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病命名为SARS。 在十七年后的今天,与非典型性肺炎同为呼吸道疾病的新型病毒肺炎再一次威胁了全世界人民的安全。同样是大自然在警告人们,远离野生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非典型肺炎在哪一年 非典型肺炎在哪年

全文共 279 字

+ 加入清单

非典肺炎发生在2002年。最早是在2002年12月的广东地区发现了首例,随后在2003年,该病毒在全国蔓延开来,后来扩散东南亚一带,直到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

非典型肺炎又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SARS,是由SARS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方面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其传播速度非常快,传染性很强,最初是在中国广东以及香港一带所爆发,后来扩散东南亚一带,直到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

截止2003年8月16日,中国确诊非典型性肺炎的患者就有5327例,属于当时比较严重的情况,且死亡人数为349人,占全世界总死亡人数的二分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2003非典感染人数 非典有多少人感染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截止2003年8月16日,中国内地非典累计诊断病例5327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8422例,涉及了32个国家和地区。

非典是2003年在中国广东发生的一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当时涉及了3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内地病情最为严重,也重灾区,累计诊断病例5327例,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8422例。本病为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传播方式为近距离飞沫传播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

典型症状

1、起病3~7天后出现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肺部体征不明显。

2、病情于10~14天达到高峰,发热、乏力等感染中毒症状加重,并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略有活动则气喘、心悸,被迫卧床休息。这个时期易发生呼吸道的继发感染。

3、病程进入2~3周后,发热渐退,其他症状与体征减轻乃至消失。肺部炎症改变的吸收和恢复则较为缓慢,体温正常后仍需2周左右才能完全吸收恢复正常。轻型患者临床症状轻。

展开阅读全文

非典有多少人感染 非典感染人数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截止到2003年8月7日,全球共有8069人感染非典病毒。其中死亡人数达774人,中国地区就占了将近一半。在2003年的非典,中国感染非典的人数就有5327人。

非典有多少人感染 非典又名非典型肺炎、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非典型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其英文名称为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简称SARS)。这种病毒在2003年之前从未在人类身上被发现。 SARS的主要症状有持续发烧、咳嗽以及常伴全身和呼吸系统的症状,其发病十分迅速。自从2002年11月开始,广东等地陆续出现该病例,后来逐渐波及全国各地。

中国感染非典的人数就有5327人,死亡人数为348人。中国是最严重的感染地区,其次就是中国香港地区,该地区有1755人感染非典。 其后共有32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了SARS病例。但是在第二年几乎没有新增病例增加,自2005年起就没有非典病例出现。根据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表明,SARS冠状病毒起源于蝙蝠中的病毒重组,这也就说明,非典的主要来源是蝙蝠。也就是说,非典和新型冠状病毒都在揭示一个问题——吃野味。

展开阅读全文

防“非典”:饮食、健身有讲究

全文共 1559 字

+ 加入清单

在预防“非典”的特殊时期,大家都注意到了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以提高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意义。虽然我国人民的传统饮食习惯一向良好,但饮食方面的许多讲究大家还是要注意的。

据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陆广莘教授介绍,防“非典”除了服药预防外,用一根白萝卜、半个橘子皮、三片生姜、两段葱白、几根香菜煲汤喝,也可达到增强呼吸道防护能力的作用。此外,用盐水漱口、冷水洗脸、热水泡脚,也能够增强呼吸系统的免疫力。他一再强调,预防“非典”的关键是增强肺功能,提高自身综合免疫力。

专家还建议大家用多吃萝卜等方法让呼吸道保持通畅。此外,洋葱、大蒜也有杀菌作用,每次炒菜加五至八粒大蒜,连大蒜一起食用。至于洋葱最好生食或半生食用,两者皆有助增强肺功能的作用。

同食疗一样,运动强身是另一个预防“非典”的安全和有效的手段。但在特殊时期,大家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也要有所选择和注意。

首先,最好多从事户外运动。“非典”病毒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在人群聚集的地方传播速度比较快,因此人们在健身时最好选择户外运动,比如公园、小山都是比较好的地方。室内运动时,如果空气不流通,同时人员聚集过多,最好放弃。

其次,气压低时不要外出,千万不要感冒。户外运动受天气影响较大,如果锻炼的时候气压低,最好暂时停止。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引发感冒。很多人都小看了感冒,其实这对健康影响最大,很多疾病都是由于感冒引起的。

第三,减少运动量。大家都知道,健身锻炼是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好方法。在这个时候,人们一定要控制运动量,尽量不要从事大运动量和对抗性强的活动。因为人一旦疲劳,免疫力必然下降,反而达不到预防疾病的效果了。

第四,及时补充水分。在锻炼的过程中,不少人有一个误区,就是少喝水多出汗,以便减肥。其实从提高身体免疫力的角度看,人们在锻炼时不但要及时补充水分,最好能在水中添加部分盐或糖,以便及时补充损失的能量。

第五,保持愉悦的心情。锻炼身体过程中,愉快的心情是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表明,好的心情对于锻炼身体而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事倍功半。赴户外健身的时候,尽量走着去,少坐公共汽车。

本刊编辑整理了以下食疗良方,附于文后,谨供读者参考。

清肺汤

1、银耳、莲子、百合、排骨汤

原料:银耳75克、百合100克、排骨500克;方法:清洗后加水把原料一起放入煲内煮沸;时间:煲3小时。

2、桑百皮、百合、排骨汤

原料:桑百皮50克、百合75克、淮山、排骨或瘦肉500克;方法:清洗干净加水,把原料一并放进煲内煮沸;时间:煲一个半小时。

3、琵琶叶茶

原料:琵琶叶、夏枯草、菊花、黄糖;方法:清洗后加水煮沸;时间:煲半小时。

润肺粥

1、蜜汁山药

原料:山药500克,鸭梨1个,葡萄干5克,苹果1个,桂花酱15克,白糖100克。制法:将山药刮去外皮,清水洗净。将鸭梨、苹果削去皮、切开,除核,切成小丁。将葡萄干洗净。锅中注入清水,上火烧开,放入山药,汆一下捞出,切成长1厘米的段。砂锅中放入白糖,注入250克清水,上火烧开,放入山药段、鸭梨丁、苹果丁,移至微火上煨20-25分钟。当山药糯烂时,捞出山药段,整齐地码入圆盘中,加入桂花酱,将汁熬浓,浇在山药上即成。

2、银耳羹

原料:银耳5克,冰糖50克。制法:将银耳放入盆内,以温水浸泡30分钟,待其发透时,摘去蒂头,拣去杂质。将银耳撕成片状,放入洁净的锅内,加水适量,以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熬2-3小时,加入冰糖,直至银耳炖烂为止。

3、豆浆粥

原料:豆浆1000克,糯米100克,白糖适量。制法:将糯米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慢慢熬煮,煮至米粒开花时,倒入豆浆,继续熬10分钟,加白糖适量即可。

4、鸭肉粥

原料:鸭肉150克、糯米250克、料酒、盐少许。制法:将鸭肉切丁。糯米加水煮粥,然后加鸭肉、少许料酒、盐,至粥熟。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医院试运行非典网络直报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近日新加坡发现SARS病例,日前全国医院开始全面试运行非典病例网络直报系统,这一系统是国内第一个疾病“直报系统”,据央视报道,通过它地方医院将刚发现的疑似病例直接上报中国疾控中心和卫生部。

据了解,这一系统监测能力高于以前的非典监测系统,各地医院只要从网上下载即可。目前卫生部已完成省级系统的师资培训,并在全国医院开始调试运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金水高表示:目前对SARS的传染规律还没有摸清,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进行遏制是最好的办法。这一系统的运行将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另外,记者从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从4月下旬起北京就开始执行非典直报制度,时至今日仍没有中断,北京市一直严密监视着非典的动向,防止其出现反弹。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贺雄介绍,从4月21日刘淇书记来市疾控中心视察提出对非典疫情要实时监控后的第二天,本市的监控直报系统就开始启动。在4月下旬直报系统试运行阶段,各定点医院就实时地向市疾控中心直接上报发现的非典疑似或确诊病例的数字,非定点医院则向各区县的疾控中心直接报告。由各区县的疾控中心负责数字的订正、核实。这一直报系统从未停止过工作,保证了本市对非典疫情的及时获得和信息畅通,一改过去对传染病疫情的周报、旬报甚至月报的状况,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有极大的帮助。目前这一直报系统仍然在健康有序地运行着。

展开阅读全文

日研制出可迅速查非典装置 一小时内即可测定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据《朝日新闻》28日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文部科学省研究小组和荣研化学公司最近共同研制的新型装置,1小时以内即可断定某人是否感染非典病毒。

非典的初期症状有发烧、咳嗽等,与感冒类似,因此难以迅速准确诊断。新装置与目

前常用的基因诊断方法的原理相同,都是先使被检测样本中的非典病毒部分基因增殖,然后再检测出病毒。但是与目前常用检测方法相比,新装置可使增殖速度提高1000倍。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取一些人体血液和喉咙黏液与试剂混合,并在约65摄氏度的环境下放置30分钟。如果混合液中含有非典病毒,混合液就会变白并更加混浊。目前,保存着许多非典病毒试样的香港中文大学以及越南和法国的研究机构都在对上述装置进行测试。

展开阅读全文

非典病毒哪儿去了呢

全文共 670 字

+ 加入清单

非典病毒哪儿去了?SARS离我们而去,说明人不是SARS病毒最佳的宿主,它可能是找到了最适合的宿主,至于宿主是谁?我们不得而知,还需进一步探寻。

SARS——非典——非典型肺炎。

非典病毒去了哪,人们已不关心。但是有一群人一直在研究非典病毒,并试图调查个底儿朝天。

抗SARS药物效果不错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家庭,SARS只是已发现的24种冠状病毒之一,非典暴发后又陆续发现了几种能够引起人类疾病的冠状病毒。这似乎给我们一个错觉,非典冠状病毒虽然走了,有可能还会回来。

如果病毒变异了,那么这个药物还是否管用呢?

病毒要侵入人体,体内没有抗体,那么不会变异。如果有抗体,表面抗原要躲避抗体,他才有可能变异。变异的往往是表面抗原蛋白,病毒里面的蛋白质不易变异。他们设计的药物就是针对病毒内部的主蛋白酶的。

非典病毒是否灭绝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冠状病毒并没有灭绝。

目前已发现的冠状病毒一共有26种,它可感染人和猪、牛、鸡、猫、狗等多种家禽并引起严重甚至致死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

“现在人畜共患的病越来越多,这么多年来,一些新发的病毒往往是从动物身上来的。为什么?就是因为人跟自然界的野生动物靠得太近导致病毒的串种。”

因此说,在生物界,人和病毒是一样,人必须要尊重环境,平等对待生物界的一切生物包括SARS病毒。

“我们在考虑病毒和人体之间的关系。选择一种什么方式,病毒也能活,人也不受伤。这是最好的办法。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生物界,很难把生物体消灭掉。他有自己逃逸和生存方式。所以在病毒防治的思路上,要给它一条生路。”饶院士说。

病毒要生存,就要找到最适合的宿主,如果它寄生在某个宿主上,宿主却死了,病毒也就不存在了,这是病毒不想要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非典型肺炎是什么

全文共 1577 字

+ 加入清单

在日常生活当中,感冒发烧常常会伴随着我们,但是如果感染成为了肺炎那将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肺炎也分几种,其中有一种叫做非典型肺炎,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非典型肺炎是什么?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为一种由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本病为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传播方式为近距离飞沫传播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

非典型肺炎的病因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3年4月宣布SARS的病原为冠状病毒(SARS-CoV),可用Vero-E6细胞孵育分离,电镜下病毒圆形,直径约100nm,周围有包膜,厚度约20nm,呈棒状突起,基底较窄,环形排列,整个病毒颗粒呈日冕状。

病毒颗粒分布于细胞质空泡内及细胞膜内外,由核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质组成,核酸为单链RNA,经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提示为一新型的冠状病毒,而非原有冠状病毒的变异。

病毒在室内常温条件下,可存活20h,但在室温粪尿中的病毒可存活1~2天,在干燥塑料薄膜表面亦能存活4天,但在56℃10min或37℃数小时,感染性即丧失,易被乙醚、氯仿、吐温、乙醇(70%)、甲醛和紫外线灭活。

非典型肺炎的症状

1、症状:起病急,起病前有疫区居住史或与同类患者密切接触史,潜伏期约2周(2~14天)。

(1)全身症状:发热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伴畏寒、寒战、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明显乏力等。但老年、体弱、有慢性基础疾病或近期手术者,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部分病人有腹泻,严重病例可出现心、肝、肾功能损害的相应临床表现。

(2)呼吸系统症状:早期表现为干咳,或少许白痰,偶见痰血。随病情加重,逐渐出现胸闷、气促,甚至出现明显呼吸窘迫症状,即使吸氧亦无法缓解。一般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鼻塞、流涕等)。

2、体征: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与胸部X线表现不相一致,往往胸部X线示两肺广泛性病变,但胸部体检仍无异常发现,部分病人肺部听诊可闻少许干、湿性啰音或肺实变体征。

1、对症支持治疗

(1)卧床休息,避免用力活动;

(2)发热:超过38℃者可作物理降温(冰敷、酒精擦浴)或解热镇痛药(儿童忌用阿司匹林)。

(3)镇咳祛痰药:用于剧咳或咳痰者,如复方甘草合剂,盐酸氨溴索等。

(4)氧疗:有气促症状尽早作氧疗,可作持续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以缓解缺氧。

(5)营养支持治疗:由于能量消耗及进食困难,患者常有营养缺乏,影响恢复,应注意足够的营养支持和补充,可经肠内或全肠外营养给予,如鼻饲或静脉途径。

(6)心理治疗:患者因受单独隔离,且病情重,常易出现孤独感和焦虑、恐慌等心理障碍,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需要热情关注,并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治疗。

2、抗病毒药

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报道不一,利巴韦林和干扰素的应用报道较多。

3、机械通气治疗

机械通气治疗是对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宜掌握指征及早施行。

非典型肺炎的预防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传染性极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预防,从控制传染原,阻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着手,目前尚未制备预防疫苗,因此个人预防限于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工作生活环境,劳逸结合,均衡饮食,增强体质。

在饮食方面,大家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饮食宜清淡为主,注意卫生,合理搭配膳食。

温馨提示:大部分患者经治疗症状缓解,病情好转,病程持续约4周,但约20%的患者病情持续发展,或初期(1~2周)一度好转,以后病情再度恶化,最终演变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极差,此时患者体内病毒抗体效价已开始降低,因此病情再度恶化可能不是由于病毒复制增殖,而是由于免疫性肺损伤的发展和随后肺纤维化。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非典型肺炎是什么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非典型心绞痛怎么治疗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虽然患上了心绞痛疾病,但是由于心区没有特别典型的绞痛症状,所以就很容易耽误最佳治疗时机,非典型心绞痛怎么治疗?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典型心绞痛发作在临床上比较容易确诊,但有一些不典型的发作,临床上容易误诊,这些不典型的表现所导致的心绞痛就叫做非典型心绞痛。

不典型的表现所导致的心绞痛就叫做非典型心绞痛,有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含服硝酸甘油效果差,临床见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患者;有可能发生心肌梗死。只要疼痛持续、并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不明显的患者,都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治疗上主要用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冠脉流量、防治并发症、对症处理等治疗,平时要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坚持服药。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建议使用硝酸甘油,其次为硝酸异山梨酯、戊四硝酯和单硝酸异山梨酯来治疗。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平时要密切观察自己的病情,如果有异常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相信大家看过上面的介绍之后,已经对非典型心绞痛的治疗方法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突发心绞痛该如何正确急救?这就需要大家平时多掌握一些疾病急救知识,还会对这个问题有更全面的认知。

展开阅读全文

开发商能因非典延期交房吗?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问:2002年2月,与乙(开发商)订了房屋买卖合同,约定合同成立后30日内甲付清全部房款,2003年5月30日前乙交房给甲。合同订立后,甲将全部房款交付给乙。2003年5月30日,乙书面通知甲,受“非典”影响,四月中旬房屋装修工程就处于半停工状态,故不得不延期交房。乙方是否负违约责任?

答:如果合同一方遇不可抗力,可不承担违约责任。但是非典是否构成不可抗力尚有争议,最高人民法院也未就此进行解释。因此须看合同有无相关约定,一般而言,若乙方持有政府部门相关管制文件,应当可以延期交房,这才符合公平原则。当然还得仔细审查其延期是否完全由于非典造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