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苏联打的过日本【汇总12篇】

日本是个很注重礼仪的国家,要和日本人交际往来,就一定要了解日本的风俗礼仪习惯。下面是问学吧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日本的风俗礼仪习惯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浏览

766

文章

12

篇1:苏联打日本很轻松,但是为什么美国打日本就很吃力?

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日本美国其实也还是挺有趣的一个两个国家的,本来盟国的两个人最后也还是打到了一起了,话说其实苏联打日本其实非常的轻松的,但是换成美国之后却变得十分的尴尬了,因为美国打日本非常的吃力,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不要错过了!

首先这个比较没有可比性,当时的战场环境不同,日军的战斗力也是不一样的。

美国当时与日军较量的是海军,而苏联交手的是陆军,也叫关东军。日本的军事主要发展的是海军,装备精良,日本的陆军各方面实力都是弱于海军的,不管是装备、整体素质、士兵整体实力。另外,苏联与日军交战的时候是日本快要投降的时候。

当时日本在前线战场上大面积溃败,而此时苏联的士气大涨。装备方面,日本的远远难以与当时的苏联抗衡。而另外一方,在美国切断石油供给渠道后,日本不得不被迫袭击珍珠港,打了美国措手不及,来自日方的自杀式袭击给美军士兵留下了阴影。美国在结束珍珠港袭击后,再与日军交战,士气方面大打折扣,而日本的武士精神,不怕死的战斗气势,吓到了美军,所以前期美国与日军交战时十分艰难。

在很多人眼里,以及事实表面看来,二战期间,苏联打日本是更加容易,美国看起来好像打的很艰难。苏联当时用的兵是从欧洲战场上调过来的,个个都是精兵,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而日本在海上与美军较量,整体的美国军队实力比日本还是要强上很多的,但是这种差距也是相对的,美国在赢得的几场战役中,都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而当时日本是最经不起消耗战的,这也是日本被投降的重要原因。

退出二战来谈这个问题:

1. 个人认为苏联对抗日本进行陆战,还是苏联会赢。“你不怕死,我也不怕”。

2. 如果双方补给足够的前提下,美国对抗日本,美国会赢。装备差距较大。

3. 美苏军事实力对比上来讲,肯定是美国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苏联日本沉没计划真的可行吗 揭秘苏联日本沉没计划

全文共 157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波及范围最广,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场战争。根据史料的不完全统计,在这场战争中,军民伤亡人数高达9000多万人,损失达到了5万多亿美元。这场战争客观上也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其中原子弹更是成为二战末期首屈一指的炸弹。

1945年的日本,依旧拥有数百艘潜艇,数千艘舰艇,500万陆军以及自己引以为傲的神风敢死队,日本在国内大规模宣传“一亿玉碎”计划,动员全民准备和登陆日本本土的同盟国军队决战本土。

德国投降的前夜,1945年,李梅将军带领的美国空军展开了大规模地针对日本本土的轰炸步骤,在8月初,在两枚原子弹分别投向广岛、长崎后,日本裕仁天皇颁布发表了无条件投降宣言。

因而有人就说,若是没有这两枚原子弹,盟军若是想获得二战的胜利,恐怕还得像攻克柏林一样付出几十万人的伤亡。但是事实上苏联则拟定了一个更大胆的计划——轰炸富士山,这是一个针对日本国的一个灭国计划,比原子弹更使人谈之色变,如果这项计划胜利实施,估计日本连投降的时间都没有了。

在1945年年初,苏日没有宣战之时,苏联秘密建立了雄鹰飞翔中队,针对日本国本土复杂的地形吗,专门训练驾驶苏联自我研发的PE-8型长途战略轰炸机。这也是为了履行一项绝密使命,将苏联研发的近似于美国小型核弹的航空炸弹长途抛掷到日本富士山上。

这项计划是否可行,针对史料和日本地理和富士山地质条件,进行专门的分析:

1.首先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

富士山位于静冈县与山梨县之间,是日本文化的核心地之一,在日本民众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富士山属于一个相当危险的活火山,不仅是日本的象征,也是日本最高的山峰,只是已经休眠2500多年。在地理位置上期位于亚欧板块、鄂霍次克板块与北美板块连接处,地质结构很不稳定。在日本古代史中记载,一旦日本国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很可能会再次引发富士山的喷发。

2.从地质构造分析:

作为一座活火山,富士山主要由悬垂曲线容貌的玄武岩质层构成。七层叠加的玄武岩组成其山体。其内部有一个直立向上的巨大熔岩的通道,四周密布树枝状细小的通道。在中央熔岩通道的顶端的火山顶部,是由玄武岩的碎屑和火山灰沉积而形成。因此山顶是最薄弱的部位。

由于山顶的玄武岩多气孔且质地松散,且喷发物主要为碎屑状。大量火山灰日积月累堵住了熔岩通道,使火山短期内不再喷发。由于富士山是永久性活火山,地下岩浆库压力非常高。

一旦人为引起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足以使松散富士山山顶产生大规模裂隙,使大量的高压岩浆找到机会大规模喷涌而出,这就会造成连锁反应,使山顶最终在一声巨响中被岩浆粉碎!

了解地理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火山爆发给人造成的最大危害就是火山灰的影响。

富士山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5度附近,处于盛行西风带方向。很多国家都会受到影响,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日本可能是最大的受害者,但不会是唯一的一个受害者。

因此一旦受到大规模的冲击,毋庸置疑,必然会导致富士山彻底爆发。经二战苏联军事专家反复计算,完成这次任务需要800枚炸弹,只需要连续不间断空投必然会导致富士山喷发。则足以在小范围内制造小型地震。

更严重的是,一旦火山喷发会引起日本列岛大规模的地震、海啸,远胜于1923年关东大地震,这种通过人为军事轰炸而制造天灾的进攻,其杀伤力和影响力远远大于美国投掷的两颗原子弹。届时日本将直接退回到原始社会时代,当时苏联专家已经预料到,一旦成功实施该项计划,日本国本土将直接沉入太平洋里,天皇完全没有投降的时间。

计划在准备实施的8月底,美国在月初提前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了2枚原子弹,迫使日本提前投降,苏联的计划自然不了了之。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公开的一批绝密文件中,不仅有卡廷森林惨案,还有引爆富士山计划。苏联人的计划对日本造成的伤害比原子弹更大。一旦日本沉没,是不可逆的趋势。可以说,原子弹间接地挽救了日本。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苏联与日本是宿敌,为何会承认伪满洲国?

全文共 1464 字

+ 加入清单

了解过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苏联日本的仇怨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由来已久。这两个国家为了扩张,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以及战争,可以说苏联和日本素来有仇难以化解。可是,在日本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成立后不久,苏联竟然离奇地承认了伪满洲国,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太让人意外了。那么,素来与日本有仇的苏联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苏日仇怨

日本对中国觊觎已久,特别是明治维新以后,国内军国主义迅速崛起,其“大陆政策”也就立马纳入到了日程,急于海外扩张。于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这场战争不仅让清王朝丧失了对朝鲜的宗主国地位,还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日本获得了辽东半岛。

然而,这正与沙俄的“黄俄罗斯计划”发生了激烈冲突。于是,俄国多方撺掇制造了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日本无奈把已经到嘴里的肉又吐了出来。三国干涉还辽让日本对苏俄恨得咬牙切齿,也为1904年的日俄战争埋下了伏笔。然而,日本在日俄战争胜利后,又夺回了中国东北。这也使苏俄对日本怀恨在心。

还有就是苏俄刚刚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时,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与德国媾和后退出了一战,这让当时的协约国大为不满,加上对共产主义的仇视,于是,一战结束后,在英法美张罗下,组织了十四国干涉军企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扼杀在摇篮里,当时表现最为积极的是日本,出了将近七万人的军队,而且在干涉军基本都退出苏联的情况下,日本还想赖着不走。日本的意图苏联不会不明白!世界态度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为了长期占领中国东北,并掩人耳目,就想出了扶持傀儡政权的办法,于是,在1932年3月1日建立了伪满洲国。对于伪满洲国,中国政府坚决不承认,连当时的国联也不承认。但是,在日本的鼓捣下,世界上仍还有23个政权承认了伪满洲国,并建立了外交联系。

首先承认的是日本的盟国及其盟友。其实,谁都知道伪满洲国的背后是日本,为此像德国、意大利、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芬兰、西班牙、泰国等少不的日本盟友站出来支持。

还就是日本及其盟友扶持的傀儡政权。正所谓惺惺相惜,当时就出现了傀儡政权支持傀儡政权的情况。像德国在欧洲扶持的克罗地亚、斯洛伐克、维希法国,日本扶持的印度临时政府、缅甸巴莫政权、菲律宾劳雷尔、汪伪政权、蒙疆自治政府,都出来承认伪满洲国。

再就是一些目的不纯的国家。有刷国际存在感的萨尔瓦多、多米尼加、丹麦,还有苏联、蒙古国。苏联承认伪满洲国原因

这里边,最让人意外和难以理解的是苏联,因为它与日本有宿怨。事实上,苏联这样做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1、是苏联当时处境艰难,西方国家把红色政权的苏联看成是洪水猛兽,在一片敌视中过活,处境可想而知。所以,苏联急于打破这种困境,就把承认伪满洲国作为摆脱困境的一个突破口,想以此讨好日本及其盟友德国,使自己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2、当时德国纳粹法西斯正盛,尤其是与日本结盟后,苏联倍有压力,因为这样一来,苏联的西面是纳粹德国,东面是日本军国主义。苏联极为担心东西两面同时受挤压,于是为缓解与日、德的关系,所以就承认了日本的伪满政权。

3、苏联也扶持了傀儡政权蒙古国,也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这样苏联首先承认伪满洲国,以换取对蒙古国的承认,并在1941年4月13日,签订《苏日中立条约》,誓言相互尊重满洲国、蒙古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但这却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践踏。

就这样,苏联决定承认伪满洲国的合法性,并与伪满洲国互派公使。其实要站在苏联的角度,也不难理解,正所谓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苏联承认伪满洲国并与之建交,纯是利益的交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日本投降的时候为何我国能从苏联接手大量关东军武器 苏联从哪弄来的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数以万计的士兵献出了生命,他们都为了自己的国家奋战。当时的苏联在世界上拥有着较好的重工业基础和先进的武器装备,并且还与德国死磕了好几年,最终还赢得了战争。在1945年的5月,德国投降,成为了战败国,还面临着巨额赔款。

等到欧洲的战争全都结束之后,苏联终于将矛头对准了具有很强侵略性的日本,日本在二战中不仅侵略我国,另外还有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缅甸、泰国等国家。日本关东军驻防在东北,于是苏军决定对日军兵分三路进行袭击。

在苏军面前,在当时的日本陆军中,关东军的实力堪称最强,就连装备用的也是最好的。有着“皇军之花”的称号。日军当时对东北早就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侵略计划,甚至想要将其大力发展,之后全国移民到东北。但是在苏军的面前,却不堪一击。在不到半个的时间内,很快就选择了向苏军投降。

而东北也在这个时候迎来了解放的时刻,日本关东军在投降之后,很快就将自己的武器上缴。那么这些装备应该怎么处理呢?当然是被我军的第四野战军给接收了。它成立时间是在1949年的3月11日,也参过不少的战役,比如说锦州战役、沙岭战斗、以及四平保卫战等等。这么多关东军武器,肯定对于四野军队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好处。

那苏联军队为何要把这大量关东军装备留给我军呢?主要有以下这三点原因。第一点,苏军装备很先进,已经比日军的装备要精良不少,比如说伊尓-4,是二战中最好中型轰炸机的一种,在夜袭柏林一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外,还有纳甘M1895左轮手枪、以及莫辛-纳甘栓动步枪等等。所以苏军对日军装备提不起兴趣,就很大方地交给我军战士来管理了。

第二点,苏军在撤退之间,在东北拆走不少的机械装备,这其中就包括了钢铁厂、还有日军的水电厂、火电厂、甚至是飞机制造厂等等,全部拆卸,一直到1946年春,苏军才彻底从东北撤军。在他们的眼中,以及把日资工业看成是一种战利品,所以他们必须要把这些东西全部搬走,甚至连一些配套的设施,列如钢轨、机车之类的东西,也都全部拆除,带回苏联,这就导致了工业上损失了8亿多美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二战德国攻打苏联曾请求日本出兵,为何日本70万关东军按兵不动?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苏联的掌权,在国内进行着大清洗运动,导致二战初期的时候苏联非常的虚弱。1939年苏联与芬兰之间的战争,虽然说苏联最后答应了,但也自身死伤惨重,而且干翻这仅仅总人口300万人的芬兰却用了4个月的时间,不得不说这场战争让苏联颜面尽失。苏联的衰弱被整个欧洲都看在眼里,痒在心里。见到苏联已经是这幅熊样了,于是希特勒决定铤而走险,突然袭击了苏联,意图彻底征服这头红色巨熊。

1941年,纳粹德国撕毁了与苏联的互不侵犯条约以及各方面的合作条约,筹集了总计550万的大军闪击了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初期,德国的进军时非常顺利的,直到打到了斯大林格勒,在此役中遭到挫败,纳粹德国的精锐力量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而当时急于求胜的希特勒为了能够扳回局面,于是便发电报请求日本驻我国东北的70万大军出发,夹击苏联,形成日德联合夹击之势,将苏联彻底击垮。然而日本在得到消息后并没有重视,仅仅只是象征性的派遣了少了的部队响应了希特勒的请求,真正精锐的70万关东军则是按兵不动

其实日本按兵不动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主要战场处于东欧苏联境内,日本军队若是要从东北出征的话,那需要走很远而且很崎岖的路,要穿过大雪覆盖的西伯利亚高原,这样的远征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后勤补给根本无法保证。

在就是当时的日本在亚洲的战局也是不容乐观的,中国战场陷入了长久持久战的泥潭,在东南亚也开始吃紧,关东军早就已经到了无法抽身的地步。与其去冒险攻击苏联,还不如集合兵力打下东南亚地区,把握住重要的航线。而当年的日本政府和军方也是这么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日本的板载冲锋与苏联的乌拉冲锋有什么区别?乌拉与板载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791 字

+ 加入清单

反应战争的电影相信大家都有看过不少了,苏联红军的“乌拉冲锋日本的“板载”冲锋相信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么这个“乌拉”与“板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苏联红军的“乌拉”冲锋与日本的“板载”冲锋又有着什么区别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先来说说两种冲锋相同点。乌拉冲锋和板载冲锋都是步兵突击战术,前者代表着苏联军队,后者代表着日本军队。苏联军队的步兵冲锋的时候常常喜欢喊一句“乌拉”,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万岁”。无独有偶,日本军队冲锋的时候喜欢喊“板载”,其意思和“万岁”也差不多。在有关抗日题材的影视剧中,我们偶尔也是可以看到“板载”的声音。

虽然看起来乌拉冲锋和板载冲锋都是一群人往敌方阵地猛扑,但是它们还是有着实质性的区别。苏联红军的乌拉冲锋属于“物力”攻击,鬼子的板载冲锋属于“魔法”攻击。苏军的乌拉冲锋在遇到强敌的时候,一旦爆发,战斗力将会暴涨。鬼子的板载冲锋的时候,就像着了魔一样,但战斗力涨度有限。

乌拉冲锋并不是单指苏联红军的某种冲锋方式,而是覆盖所有的步兵冲锋。在二战时期,苏联红军著名的“人海”冲锋也可以被称作乌拉冲锋。除了“人海冲锋”,苏军还有波浪冲锋,步坦协同冲锋等都可以被称为乌拉冲锋。反观日本的板载冲锋则是单一的步兵冲锋方式,其实就是日版“人海冲锋”。在整个二战时期,日本的步兵战术都非常的呆板和僵硬。

苏联红军的乌拉冲锋爆发的一种信仰的力量。有点“为了祖国前进”的味道,当然也会付出重大的牺牲。那句经典名言“俄罗斯虽大,但我们已经无路可退,我们的身后就是莫斯科”,就出自苏联军队。日本往往会在战略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对敌人发动板载冲锋。日军的这种冲锋方式,更多是为了他们心中所谓的“天皇”,而不是祖国。在二战的太平洋岛屿争夺战,经常可以看到日军发动板载冲锋。在美军的强大火力面前,日本的板载冲锋无异于自杀性行为。相比之下,乌拉冲锋就显得非常理性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二战日本投降后苏联为何还要攻击日本?千岛群岛对于苏联有何意义?

全文共 1014 字

+ 加入清单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了,这边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结束。然而仅仅3天之后1945年8月18日,苏联对日本做了一件事情,致使日本这几十年以来直到现在都记恨在心,不论是在什么情况下,国际会议上也好,只要是日方见到了俄罗斯的高层领导人就肯定会谈起当年这件事,要俄方给出个说法。那么这到底是一件什么事情呢?值得日本一直怀恨在心?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般情况来说,日本既然已经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了,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个时间之后就不应该再动武了。但是苏联毛子可偏偏就是不按套路出牌,派出了海军到了当时日本的千岛群岛,对着岛上驻扎的日本军队二话没说就是一顿狂轰滥炸。日本军队心想都已经投降了,根本就没有做战斗的准备,这突如其来的战争打的日本军队是云里雾里,措手不及,根本就没怎么抵抗就投降了。

苏联之所以违规强行出兵千岛群岛,这主要是因为他们面临着一个非常头痛的问题,那就是地域太辽阔。横框欧亚板块,愣是找不出一个好的出港口。南方是美国所占领的海参崴,地中海被土耳其控制着,虽说北边无人无主,但那是北极啊。所以日本的千岛群岛就成了苏联人一心想要得到的香饽饽了。

从千岛群岛一出去就是太平洋,没有什么军事威胁,所以当时日本也是很看重千岛群岛的,还在岛上建立了不少的军事基地。事实上,在战争结束前,千岛群岛早就在暗中分配给苏联了,因为当时整个盟军都已经做好了登陆日本本土作战的准备。当时为了想让苏联也参与其中,所以便拿千岛群岛作为了筹码。不过美国一向很狡猾,不会明着帮苏联去抢千岛群岛,这个还是得靠苏联人自己来抢了。而日本肯定也不会傻乎乎的就这么拱手相让了,为了防止突发情况,所以苏联就二话不说的攻击了千岛群岛。

当年日方知道这件事情之后非常的生气,不过当时又由于刚刚战败,军事力量完全处于劣势,无法与当时正强大的苏联抗衡,也没能力与苏联谈条件,所以这件事一搁就搁到了现在。虽说前苏联已经解体了,日本如今也足够发达,但是跟俄罗斯比起来还是差了一大截,从国土面积来看就很显然了。

如今的日本想要找俄罗斯讨回个公道,想要俄罗斯归还千岛群岛。期初俄罗斯答应可以归还两个岛屿,但是日方并不答应,要求所有岛屿全部归还。这俄方肯定是不愿意了,所以这事就只能一直拖着,这也成为了日俄交好的一个很大的障碍。只要双方领导人一碰面,这是肯定就会谈及到,日本希望俄罗斯正面应对,但是俄方的普金普大帝也是很霸气的回到:“有本事自己来拿”。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当时苏联解体的时候日本在干什么?为什么不去占便宜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近代,可以说当时的中国因为军事综合国力弱小,有很多的国家不愿意和中国进行建交。当时的中国无依无靠,也证明了一句话弱国无外交。不过,当时的苏联是唯一一个愿意和中国进行外交的国家,当时的苏联还是非常的发达的,但是,后来,苏联因为内部矛盾是瓦加最后解体了。小编也是看到有不少的人在问小编,当时苏联解体的时候日本在干什么呢?为什么不去占便宜?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当时日本的美国主子在奉行软化俄罗斯战略,为的是欺骗俄罗斯,让俄罗斯去改革,然后再添乱,这样俄罗斯国内就会分成两个团体内斗,欧美目的是让俄罗斯解体,一旦俄罗斯受到外界攻击,俄罗斯将可以迅速转移国内矛盾,一致对外,则软化战略将失败。日本怎么敢破坏美国的战略大计呢!

其次,日本只能拥有自卫队,不是军队!自卫队是不能跨出国门打仗的,即便是在本国,没有受到攻击也是不能首先开火的!一旦日本违反这个规定踏出国门打仗,将首先受到全世界的激烈反对,而当时的日本不具备与全球为敌的实力!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俄罗斯继承的是苏联帝国的军工力量。当时苏联的策略就是大打打核战。甚至连精确制导武器都懒得发展,因为苏联的目的是用战略轰炸机临空轰炸,直接灭城灭国!苏联帝国直到解体他的兵工厂都还开足火力在生产军火,这些武器全部被扔在仓库里,至今还没被销毁!一旦当时的日本有异心,那正中俄罗斯下怀。直接请日本帮忙保管弹药,买一枚送一颗!绝对不手软!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苏联为何允许日本战俘与本国女性通婚?

全文共 1335 字

+ 加入清单

在二战期间,日本不单单只是与中国有着火力冲突,在这之前也曾与苏联发生过军事冲突。大家都知道,日本军人非常的可恶,烧杀抢虐,强奸,无恶不作。当时有非常多的女性遭到了日本军人的强奸,真的是一个非常好色的国家。当日本与苏联战斗的时候,苏联俘虏了很多日本军人,但是日本军人的色性不改,对苏联的女性也是垂涎三尺。但是这种现象苏联却没有阻止,反而允许他们通婚,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二战中,法西斯国家德国,日本,意大利十分猖狂,竟然敢于联合起来挑战整个世界。战争结果不出意外的自然是他们败了。意大利比较明智,提前就倒戈了,但是德国和日本却死磕到了1945年。特别是日本,不是被美国投放原子弹的话恐怕还想坚持。

1945年,二战后期日本可以说是腹背受敌,连最强的美国和苏联都纷纷收拾起了他。1945年8月,日军终于投降了。他们分布在我国东北和朝鲜地区的百万关东军被苏联俘获。苏联要求日军近60万的战俘去苏联服役,日本只好答应。日本战俘去苏联的时候,只有少数人是被火车拉过去的,大多数采取的是徒步行走,穿过严寒之地到更严寒的西伯利亚。但是日本人意志力确实强,死亡率并不高。

日本战俘到达苏联后,很快就被投放到了各项劳动之中。但是他们服务意识都很高,表现也很好。不论是在轻松的地方工作还是在采煤场里工作,日本人都勤勤恳恳的。还有很多人把分内之事做完还主动干别的活。苏联人对这群日本战俘的工作还是挺满意的,但是有一点就很恼火了。日本战俘很色,哪怕在工作中,一遇到俄罗斯女子就不正常了,各种色眯眯的看,仿佛口水都流出来了。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勾搭那些女子。

说来也怪,有很多苏联妇女竟然也吃小日本那一套。甚至还有女看守员和日本男战俘发生关系的事例。还有女看守直接就在监狱里和战俘同居了。不过这个事情有一个客观原因,就是苏联男女比例太失衡了。男人在苏联属于稀缺动物。

一切都是战争造成的,苏联在战前男女比例为1:1.1,虽有偏差但是问题不大。可是战后就很可怕了,大批男子因为参战而死,男女比例成了1:2.7。这个说明当时苏联战死的男士竟然达到全国的一半,真的很佩服也很赞叹这个战斗的民族,他们为二战做出的贡献和牺牲应该被永远铭记。所以很好理解了,苏联妇女愿意和日本战俘在一起就是为了抚慰自己空虚脆弱的心,也为了满足生理需求。毕竟在本国竞争太大了。这个事情的发生渐渐由个例变成了比较普遍的一个事情。苏联当局发现之后很是重视这个问题。

苏联政府下达了禁令,不让女看守与犯人发生关系,并且规定一经发现就开除她们。何况这样的事情也会受到舆论的指责,影响很不好。加上日本战俘在监狱生活环境差,健康也可能有问题。所以苏联妇女和他们勾搭在一起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可惜尽管这样,先前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有的苏联女子坚持说自己遇到的是爱情,不应该遭受惩罚。渐渐的政策竟然宽松了,还有允许战俘与本国女子结婚的特例出现。

当然这种特例是有原因的,被允许加入苏联国籍并且娶苏联女子的日本战俘通常都是优秀且表现好的那种人。有记载就称哈萨克地区曾批准了19名日本战俘加入苏联国籍并娶了苏联女子留在了苏联,这几个人就都是因为表现优异。所以一切都是有原因的,苏联允许日本战俘娶自己国家女人是有条件的。大部分的日本战俘还是最终被遣送回了自己的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二战期间日本为何不先打苏联?为何要冒险打美国呢?

全文共 1252 字

+ 加入清单

1939年二战初期,日本拟定了两套作战方针,一是南下,二是北上。一开始日本是看中了苏联丰富的战争资源,拟定了一套入侵苏联,占领西伯利亚的计划。不过1939年5月至9月的诺门槛战役,苏联凭借着强大的军事装备以及先进的军事思想和战术,愣是被苏联打怂了。

“北上”吃了败仗后,进攻苏联占领西伯利亚的梦想化为泡影,就掉头策划“南下”,夺取更大的战争资源(石油)等,以便日后吞并世界储备后继资源。

南洋,当时有英国,荷兰,美国的殖民地,这就给日本南下的计划增加了困难。同时由于日美两国奉行完全对立的东亚政策,日美在东亚必然发生利益碰撞。

1940年春夏南进论在日本有过两次高涨。从1940年春夏南进论的初次高涨到1941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其间一年有半。日本迟迟不敢对美开战,多次取消或推迟南进的预定时间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打乱了日军的侵略部署,迫使日本法西斯不得不多次推迟南进时间。加上石油短缺,不惜冒险一掷,炸掉美国珍珠港。

1940年希特勒策划了对英国的“海狮行动”,要求日军和德国同时对英作战,日军驱除了所有在华的英国侨民,夺取了英国在华利益。日军的做法直接影响了英美两国的利益。

日本从1941年中就开始向东南亚的扩张,引起了这个地区主要强国的不满,为了给日军一点警戒,美国冻结了对日的贸易,其中重要的是高辛烷石油。没有石油,日军的战争机器就无法运转,舰艇抛锚,等于无法继续侵略,为了确保正常侵略,掠夺石油,日军决定冒险一掷。

1941年12月7日,日军成功实施了珍珠港突袭。

可就是日军的这一场成功的突袭,让日军在二战中更显得锐气十足。

加上日本的石油只能维持半年的时间,日本明白,要么从中国撤兵,停止对外扩张,外交上向美国靠拢。要么自组旗帜,南下夺取战略资源,继续加强对外侵略。南洋有美国,英国,荷兰的殖民地,进军南洋就等于向美英荷三国宣战。

太平洋上的珍珠港是交通的主要枢纽,夏威夷东距美国西海岸,西距日本,西南到诸岛群,北到阿拉斯加和白令海峡,都在2000海里到3000海里之间,跨越太平洋南来北往的飞机,都以夏威夷为中续站。日本认为先在太平洋上夺取制空制海权就意味着南下的道路畅通无阻,必须先摧毁珍珠港,于是日本策划了珍珠港突袭。

日本政府决定占据东南亚的资源作为对禁运的回答。他们不能假设,假如他们开始行动了,美国会在一旁袖手旁观?这是山本五十六考虑事前消灭美国在太平洋的力量的原因。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袭击珍珠港的海军基地的计划是实现这个战略目的中的一个战术步骤。

日本资料显示山本于1941年初开始考虑袭击珍珠港。数月后,在做了一些预先考察后,他被批准开始准备这个行动。日本海军内部有强烈的反对这样一个行动的力量。山本威胁,假如这个行动被中止的话,他将引退。

1941年夏,在一次由日本天皇亲自出席的御前会议上,这个行动正式被批准。11月,在另一次天皇亲自出席的御前会议上,出兵太平洋的决定被批准。在11月的会议上还决定,只有在美国完全同意日本主要要求的情况下才放弃这次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为何二战苏联打日本轻轻松松 美国则是困难重重

全文共 1034 字

+ 加入清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意日为首的轴心国像世界诸多国家发起了野蛮侵略。其中日本以东亚地区为主,在这里犯下了滔天罪行,对以中国为主的国家实施了侵略。甚至在二战后期,疯狂的日本还和其他同盟国交手过,然而战争进行的状态却大不相同。当然,这些战斗都是以日本法西斯的失败为结局。

以美苏为例,苏联在二战末期出兵我国东北,可谓是势如破竹,摧枯拉朽;然而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却打得异常艰难。按理来说,苏联和美国都是当时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之一,美国的经济实力甚至还强于苏联,可为什么面对同样敌人,苏联打日本那么轻松,而美国打日本却很艰难?

首先我们要看到这两个国家在遭遇日本时战场的不同。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投降,日本也败局已定。苏联在结束了欧洲战场的战争之后,转而想要瓜分亚洲战场的胜利果实,于是决定出兵中国东北。东北多处平原,宜机械作战,恰巧苏联一向长于装甲战,而日军却没有什么坦克可用。

不止如此,东北的平原地区还非常适合苏军擅长的大型军团作战。在1939年,日军就曾经为了石油资源北上,但在诺门罕战役中被苏联打败,那时候的日军尚算兵强马壮都无法战胜苏联,更不要说早已被战争拖垮的二战末期了,所以苏军在东北战场上基本上都没遇到什么有效的抵抗。

反观美国和日本的太平洋战争,主要是在海上,还有一些岛屿,这种地形如果打游击战的话,会把战争的时间无限拖长,而日军面对强大的美军就是这样做的,因此让美军非常苦恼,最后不得不用原子弹结束战争。

另一方面,在苏联和日本开战的时候,曾经被称为“皇军之花”的日本关东军已经把大部分精锐军队都调往了其他战场,只有少部分新兵还留守在东北,此外就只剩一些伪军,战斗力大打折扣。其实按战争的发展,日本战败只是时间问题,但苏联认为在战争的最后关头出兵可以得到胜利果实,增加在东北亚的影响力,所以这本就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

而日本从偷袭美军的珍珠港开始,就是一场疯狂的赌博。海军是日本引以为傲的精锐部队,同时美军还遭受了巨大损失,所以这场战争的开始是打得难舍难分,最后还是中途岛一战决定了战争的走向。即使是在损失了海上精锐部队之后,还不惜组建疯狂的“神风”特攻队进行自杀式,企图挽救太平洋战场的危局,可以说美军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这场战争的时间也拖得非常长。

可以说,当时苏联和美国在遭遇日本军队时产生的不同表现并不能简单地用实力来解释,而是和天时地利人和有关系。不过唯一能够肯定的是,疯狂残忍的法西斯主义必将失败,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斗是一定会得到胜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苏联人对待日本战俘与中国人对待日本战俘有哪些不同?

全文共 1082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经慢慢散去,战争给人类所带来的伤痛也开始慢慢愈合起来。不过这对中国人来说,这种伤痛却愈合的尤为缓慢。因为日本方面不承认历史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深的伤害,不过当然,在战后也有不少的日本老兵良心发现,站出来忏悔当年的罪行。

斋藤邦雄,是一个曾在中国战场服役的关东军老兵,他前些日子回忆了从中国到苏联的数年里的经历,这些经历中他最为感慨的事情,就是感慨中国人和苏联人对待战败者的不同

二战行将结束之际,苏联发动了著名的远东战役,苏军以压倒优势的兵力对日本关东军发动了突然袭击,实施重点突破,东西夹击,并在第一梯队集中大量坦克和机械化兵团迅猛推进,在短短的10多天里歼灭了号称百万大军的日本关东军,从而迫使日本最终接受无条件投降。

远东战役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次实施突然袭击、开辟新战场的大规模的战略性进攻战役,完全具备了闪击战的所有特性,虽然日军在二战初期极为顽强,但是到了二战末期,关东军已经变的不堪一击,在苏联雷霆攻势下,大量的日本人选择了投降。据统计在远东战役中日军被击毙8.3万,有59.4万人选择投降

在斋藤邦雄的回忆里,苏联人似乎和强盗是挂钩的,他们对于被俘日军的掠夺堪称疯狂,日军的手表,饰品,财物等在第一时间就被抢夺一空,甚至有很多苏联士兵的胳膊上戴满了手表,当时日军被大量的送到西伯利亚地区从事体力劳动,在运送的过程中,没到一地,日军总要被苏联平民洗劫一番,参与者甚至包括儿童。

虽然负责押运的苏联军人会阻止这样的洗劫,不过苏联老百姓是打着和日本人做生意的旗号而来,他们拿生活物资换取日本兵身上的财物,不过一有机会他们都是拿着日本人东西逃跑,日本战俘也无法追赶,因为一旦追赶将被视作逃跑,很可能被一颗子弹结束性命。

这样的情况几乎发生在每一列运送日本战俘的火车上,苏联人甚至有一套专门洗劫日本人的法子,这让日本战俘有苦难言,只能接受,然后被赤条条的送到西伯利亚从事苦力劳动。

然而同样是战俘,当时日本俘虏在中国的境况就要好的多,日军投降以后,有段时间是滞留在东北各地的收容所里,当时每天都有中国小孩子来跟日军交易鸡蛋和馒头,但这些孩子从来不会多贪一分钱。与日军交易的时候隔着铁丝网,所以只要他们想拿了钱,想跑的话随时都可以,但这种事情却很少发生。

中国人的善良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们一直以来都是农耕文明,相比起游牧民族或者海盗民族而言,地大物博的中国从来都是靠自己辛勤的劳作来生存,从来不靠劫掠为生,以德报怨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美德,善良终究会在未来的一天发光,即使是当年的日军,也会在过后的某一天幡然醒悟,念及中国人的至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