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海宁安澜园遗址【汇编20篇】

马坝人遗址包含石峡遗址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西南3公里处的狮子岩,是两座石灰岩孤峰,远看像伏地的狮子,现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科学普及性和娱乐性的旅游区。

浏览

4600

文章

1000

篇1:小桥畔遗址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小桥畔遗址为靖边县文物保护单位。

小桥畔遗址位于靖边县东坑镇小桥畔村,时代为旧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

小桥畔遗址为靖边县文物保护单位。

小桥畔村:小桥畔村位于靖边县城西35公里处,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紧靠红柳河沿岸,太中银铁路、青银高速横贯东西,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总土地面积13.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5069.6亩。辖8个村民小组,有822户3102人,有党48人,低保户40户95人,截止2019年该村有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户24户63人:其中贫困户7户15人,脱贫巩固户17户48人;全村以玉米、洋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定边海螺城遗址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定边海螺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定边海螺城遗址

2009年7月30日,榆林市普查队10队在王盘山乡宋山村前天池自然村东南约500米处的城子梁上发现一处城址。城址平面略称不规则长方形,自南向北延伸渐宽,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110米。

关于新发现的这处城池究竟该如何命名,我们仔细翻阅了现有的资料。正在彷徨难定时,看到了黄龙程同志刊登在《定边县志》第十八篇附录下,《‘定边县南部山区宋代城堡考’》一文。遂仔细拜读,暂定为“海螺城”。

城址四面墙体大致以城子梁山周围沟壑走向及边缘为界修筑,通体夯筑而成,墙基宽约10米,顶宽0.6~2.8米,残高0.8~7.6米,夯层厚7~11厘米;城址南、北端现残存有瓮城,北瓮城轮廓基本清楚,南瓮城破坏严重;城址南墙西南部有雨水侵蚀形成的豁口;四面墙体上分布有马面六个,东墙三个,西墙两个,南墙一个,四面筑有角楼,西南处角楼已冲毁;城墙内外散见大量陶器残片、素面板瓦、残砖块、瓷器残片等。

据县志记载,北宋时,定边县东南大部分地区属西夏,西夏不断南侵扰乱。宋为防御广筑堡寨,驻兵扼守,海螺城概乃此时修筑。海螺城的发现,为研究宋、西夏时期军事历史、堡寨修筑规格、布局等提供了实物依据,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甑皮岩遗址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甑皮岩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甑皮岩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西桂林市甑皮岩路26号,地处桂阳公路与万福路交汇处,距市中心约8千米,公交车可直达,是岭南地区唯一一个国家级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文物景区。1986年1月28日,-同志曾专程考察。

景区于1978年对外开放,占地50000平方米。甑皮岩遗址包括主洞、矮洞、水洞,洞穴面积约1000平方米,1965年发现,1973年、2001年进行两次考古发掘,共出土了成千上万件石器、骨器、蚌器、角器、牙器和陶器残片;发现了中国最原始的陶器和新石器洞穴遗址最早的石器加工场;发掘了32具古人类骨架,其中大部分为奇特的屈肢蹲葬;出土了古人类食后遗弃的113种水、陆生动物遗骸,其中哺乳类的“秀丽漓江鹿”、鸟类的“桂林广西鸟”是首次发现的绝灭种属;鉴定出植物孢粉和炭化物近200种,其中发现了中国最早、距今约10000年的桂花种子。遗址的遗迹遗物记载和展示了距今12000——7000年的桂林史前文化发展轨迹,被考古界称为“华南及东南亚史前考古最重要的标尺和资料库之一”,有“史前明珠”之誉。景区由洞穴遗址保护区、出土文物展示区、独山生态保护区、考古模拟园等四大园区构成,主要景观有《万年前的桂林人》文物展馆、甑皮岩洞穴、甑皮岩人“复活”、水洞探险、模拟考古、独山奇景、考古碑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真守村遗址

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真守村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新石器时代古遗址户县渭丰乡真守村南堡东北、西南侧1957年5月31日第二批位于户县渭丰乡真守村南的断崖上,北为鄘坞岭,东南有涝河故道流过。南北长约550米、东西宽约70米,是以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为主的遗址。1957年、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调查,发掘高、宽均2米的灰坑二处。1980年发掘大灰坑二处、房基地面和制陶窑址各一处,遗物有石斧、骨笄、彩陶盆、彩陶壶及鹿角、蚌壳、兽骨等;之后又出土尖底瓶、素面钵、彩陶钵、平底瓶等完整的珍贵文物。

1957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西安市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南湾遗址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南湾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湾遗址

时代:战国—秦汉

地址: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南湾村

保护范围:东至南湾村村东200余米的断崖,南至遗址区南部王北公路北侧,西至南湾村庄东侧,北至南湾村北约80米处的千河南岸二阶台地断崖。

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扩100米。

2018年,南湾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贾村镇:贾村镇,古称龙川镇,地处渭北贾村台塬中心,陈仓区西北,距宝鸡市13公里,东临千河与凤翔县相望,南接金台区蟠龙镇,西连金台区金河乡、陈仓区县功镇,北依清凉山与千阳县接壤。东、西、北三面依山环水,地域起伏辽阔,是宝鸡大城市建设战略北上的延伸带和副中心,镇域面积126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247个村民小组,12569户,52758人,耕地面积76910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铁边城遗址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边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北宋

铁边城遗址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延安城西北吴旗县城西北45公里处,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处。

铁边城为西夏毅宗奢单都二年(1058)所建,初名定边城,明英宗正统二年(1437)改名铁边城。背靠东山,西、东、南三面临川,开有三门,周长2500米。遗址夯筑城墙最高处残高9米,最宽处7米,城墙北面大部分有窑洞,保存完整。

城东北角有水牢一座,现只留残墙断壁,长39米,宽15米。城东南角有一完整的烽火台,宽6米,高9米。北城墙外有校场和点将台,占地近1公顷。

古城内文化堆积层厚2米,地面有大量砖石、骨头、瓦片、宋瓷片等。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明代永乐古堡遗址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明代永乐古堡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永乐古堡位于贵阳市东部近郊的永乐乡,古堡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为屯兵所筑,平面布局呈八卦图形,为内外两城,有东、南、西、北四城门,占地面积1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今残存西城门和城垣(矮墙)数段,长1650米,高3米,厚2米。古堡整体布局:整体上分为内堡和外堡两部份, 分别修建有富丽建筑物和围墙(城墙),内城墙围绕永乐山的山顶部分而建,内堡是内城墙围绕的部分,原建有玉皇殿、马王庙、五显楼等主要建筑、在“0”中被毁,内城墙沿东、西、南、北面的山腰而建、有东、南、西、北四道门与堡外连通,外城墙与内墙之间的区域,内居住权贵阶罢,而外堡侧多是平民百姓。这种布局符合属中国传统城池布局的特点,体现了防御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永乐乡: 永乐乡地处贵阳市东郊, 全乡总面积57.9平方公里,辖罗吏、柏杨、水塘、干井、永乐、羊角、石塘7个行政村,47个村民组,居住着汉、苗、布依等民族3756户,13035人。乡政府所在地距市中心22公里,离贵阳机场9公里,东、北与龙里县接壤,南与贵阳机场相连,西与情人谷、阿栗杨梅园风景区毗邻。永乐乡区位优势明显,人文历史厚重,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是贵阳。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碾子坡遗址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碾子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碾子坡遗址

碾子坡遗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148公里处长武县冉店乡碾子坡村,南距黑河约300米。先周文化遗址。1959年发现,遗址面积约16万平方米。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曾在此地的8个不同地点进行了长达10年的考古发掘工作,共揭露居址面积500多平方米,清理古墓葬300余座,其中先周古墓达200多座,出土文物数千件,有鬲、豆、罐、盂和瓮等。

碾子坡遗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148公里处长武县冉店乡碾子坡村,南距黑河约300米。先周文化遗址。1959年发现,遗址面积约16万平方米。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曾在此地的8个不同地点进行了长达10年的考古发掘工作,共揭露居址面积500多平方米,清理古墓葬300余座,其中先周古墓达200多座,出土文物数千件,有鬲、豆、罐、盂和瓮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芦山峁遗址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芦山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芦山峁遗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芦山峁村西北侧的梁峁上,西邻延河支流陈团沟、新尧沟两条河沟,整体地形呈“山”字形,分布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属于超大型史前聚落遗址,始建年代为庙底沟二期晚段,距今约4500年,将延安的筑城史至少向前推了2300年。

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1965~1967年,这里曾先后出土了一批玉器,其中的玉刀、玉虎、玉笄造型别致,较为珍贵。1988年经勘察,该遗址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发现有1~2米厚的文化层,有灰层、灰坑、居住面、墓葬等。采集的标本十分丰富,主要为夹砂灰陶和夹砂红陶。纹饰为篮纹、附加条带纹和交错绳纹,可辨别器型有罐、瓮等,同时还发现了石镰等器物。

2019年3月29日,“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陕西延安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入选。

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咸阳遗址博物馆为文化旅游景点。

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位于咸阳市渭城区窑店镇牛羊村北,距咸阳市13公里,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一个以文物遗址和历史地段构成的全面反映秦代社会文化的综合性遗址博物馆。该馆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0平方米。1992年成立文管所,1995年建成博物馆并对外开放,是以收藏和展示秦咸阳城遗址为主的专题性历史博物馆。

1988年秦咸阳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馆现收藏文物316件,其中二级文物3件,三级文物18件,一般及未定级文物295件。现有三个陈列室,陈列面积约350平方米。

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外形设计上小大下,平顶四阿的覆斗形,风格独特,古朴独特,整个馆内环境优雅。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主要反映秦代的辉煌历史,展示秦代文化物精品,再现秦城昔日风貌。向人们展示了秦咸阳宫遗址保护和遗址公园的发展前景。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将都城从栎阳迁至今窑店镇附近的咸阳大地上,直至公元前207年秦王朝灭亡,在长达140多年的时间里,这里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对东到柏家嘴,西至任家嘴,南临草滩农场,北达-渠,东西9.60公里,南北7.50公里,面积达72平方公里的秦咸阳城遗址进行了测绘,发现了以窑店地区为中心的秦宫殿建筑遗址、作坊遗址以及其它遗迹230多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面积约15000平方米的秦咸阳一、二、三号宫殿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各类文物5000多。

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共分为三个陈列室:

第一陈列室主要陈列秦咸阳城沙盘模型,集中反映秦代咸阳周边及关中地区宫室、城市、苑囿星罗棋布的壮观景象。

第二陈列室主要介绍秦咸阳城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展出宫殿遗址出土地的部分珍贵文物,其中龙凤纹空心砖、秦诏版、秦壁画等都是秦咸阳城出土的精品。

第三陈到室主要为秦咸阳宫遗址保护规示意沙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孟姜女哭泉遗址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宜君哭泉

哭泉在宜君县南部的210国道旁边,距县城20多公里,说的是孟姜女的故事。

孟姜女,秦朝人。住在现今铜川王益区,生卒年月不祥。王益区现建有姜女祠。

哭泉的来历说的是孟姜女去长城边找丈夫。哭倒长城后,不知道哪一个白骨是丈夫的。孟姜女就划破手指,用滴血的办法看哪一个白骨能和自己的血相粘,相粘的白骨就是丈夫的。找到以后,她背着丈夫遗骸往家赶,走了一月又一月。当走到哭泉这个地方时有渴又累,找不到一点解渴的东西,她嚎啕大哭。她的遭遇感动了上苍,突然,乌云翻滚,天崩地裂,地下冒出了一股泉水。为了纪念孟姜女感人的故事,后人就将这眼泉命名为哭泉。

这眼泉水流经了二千多年,经久不衰。一直到现在,哭泉镇的居民还在饮用着它。

宜君县人民政府现在把哭泉保护了起来,在泉边塑了一尊汉白玉的姜女像,盖了一座纪念亭并刻石以记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岐山东坡遗址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岐山东坡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东坡遗址(岐山)·新石器时代、西周·岐山县大营乡东坡村。

保护范围:东至大路,西至二级台地边沿以东50米,南至下崖小路,北至村三组抽水站水渠。

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台塬边沿,西至二级台地边沿,南至上塬大路,北至村北塬边。

2003年,岐山东坡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营乡:大营乡位于岐山县城东南5公里处,北临西宝公路北线与凤鸣镇、故郡乡相连,东与故郡乡、枣林镇毗邻,南以雍水河与雍川镇为界,西隔横水河与凤鸣镇相分。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境内塬面广阔,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利条件较好,横水、雍水两河穿境而过,大枣公路贯穿南北,交通便利;信息网络健全,通讯发达;文化、教育、卫生设施齐全。全乡辖9个村57个村民小组,4652户,18。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万象城遗址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万象遗址在弄璋镇姐闷掌寨,“姐”傣语,意为城,“闷”为万,“掌”为大象,“姐闷掌”意为万象城,为干崖土司第十任至十三任宣抚使驻地。相传弄璋上下一带地方有很多大象,有9999头之多,至今还保留许多与大象有关的地方,如大象寨(芒掌)、放大象的地方(纳掌)、大象洗澡的水塘(弄掌)、大象打滚的塘子(汤掌)等等,大象是傣族人民心目中吉祥的象征。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至十一年(1583年)间,干崖地区屡遭战乱,司署驻地龙口城(今旧城)被焚,宣抚司印失落。为此,万历十二年(1584年)干崖第十代土司刀帕王宣龚职时,选择大象多的地方重建司署,以求吉祥如意,当时,大象已有9999头,于是又用纸裱了一头,使大象是一万头,因此得名“万象城”。

据说当时万象城十分繁华,有占地数十亩的御用花园,城内主要街道就有7条之多,各路商贾云聚。大象被人工饲养,用来作为战争和各种劳役的工具。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明永历皇帝逃缅途经盈江时,曾留宿万象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被农民起义军大西军孙可望部焚毁。从建至毁历时107年,今遗址只存有完整石狮一对,石桥一座。1987年,盈江县人民政府于此立有“万象城遗址”石碑一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樊家义和遗址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樊家义遗址为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义和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镇樊家村义和组东,遗址南至石川河二级台地上,北至西韩线。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义和遗址位于西安市阎良区关山镇樊家村义和组东,石川河北二级台地上,沿石川河断面上可见大量陶片、大多数为红色、褐色;灰色很少,同时可见文化层,不同程度的有厚1-3米深的许多灰坑,并夹杂有各类花纹的陶片、陶罐片及动物遗骨等物,对研究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分布、区域类型、文化谱系具有一定价值。

2001年2月义和遗址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西安市文物局

樊家村:樊家村位于康桥街西2.5公里处,下辖樊家、南周、北周、义和4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因内有樊家庄而得名,村委会设在村小学。明清时这里属临潼县永丰乡张北里管辖。民国时属临潼县康桥镇。1950年归临潼县九区四乡。1958年属阎良公社新兴管区联丰大队。1959年为樊家大队,归相桥公社康桥管区。1961年归康桥公社。1984年改名樊家村。1987年划归阎良区。石川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卡约文化遗址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卡约文化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卡约村遗址

位于湟中县李家山乡卡约村内及北部。李家山乡统辖整个云固川,云固川河发源于金蛾山,上游分为东西两河,两河之间是一南向北高南低鱼脊形的大缓坡川地,当地俗称为鳖跌沟。东西两河由北向南流至卡约村南汇成一河,卡约村坐落在两河交汇的三角处。卡约村遗址是1924年瑞典人安特生发现的,是卡约艾化的命名地。遗址面积较大,除包括整个村庄外,还延伸到村北耕地。遗址可分南、北、西三区,南区基本都压在村庄之下,大部都是农民庄院,南边缘处有少量的墓葬,北区为纯居住区遗址,西区是葬地。南区在庄院墙基下见有较厚的灰层和烧土外,很多庄院墙内都夹有杂骨和碎陶片。北区距村庄约40米,地势略高,70年代前保存完整,并于1958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秋为扩大耕地,用推土机将遗址推平,填人北部小沟内,1982年复查时尚未耕种,地面上到处是碎石、杂骨、陶片,文化层已裸露,见有灰坑、红胶泥掺细砂铺设的房屋居住面和残灶等遗迹,部分地区已见生土层。1983年已耕种小麦,遗址随之消失。西区是葬地,安特生曾在此发掘墓葬数座。由于历年取土致使西部破坏无余,东部则压在村庄之下。1983年,青海省文物考古队曾在东部农民庄院内,清理残墓葬1座,系长方形立坑偏洞墓,单人二次扰乱葬式,随葬陶器3件及一些装饰品。卡约村遗址不但是卡约文化的命名地,从卡约文化分布情况看,云固川内的卡约文化遗存非常密集,是卡约人聚集地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坝梅寺遗址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坝梅寺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坝梅寺遗址

坝梅寺遗址原名承恩堂,位于梵净山西麓,因在坝溪、梅溪之间,故俗名坝梅寺,为明建4大脚庵之一,正殿7间,偏殿及僧房数十间,画栋雕梁,规模宏大,占地4亩,寺产遍及周围二三十里。1958年学生勤工俭学寄住寺内,不慎烧毁。现仅存围墙、屋基及山门外合抱古树数十株。清康熙后,历年所刻石碑及寺附近的和尚墓群尚残存。遗址附近有碑数块,其中康熙十五年(1676)因垣重建承恩堂常住碑,记庙产甚详;嘉庆十年(1805)的重修扷垣碑,记载了该寺扩建始末;光绪二十三年(1879)碑,记载清理庙产经过。1982年9月,与坝梅寺和尚墓群一并公布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澳大利亚监狱遗址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18世纪和19世纪时,大英帝国在澳大利亚设立了数千所监狱。“澳大利亚监狱遗址”选取了其中的11座殖民监狱。它们主要位于悉尼附近和塔斯马尼亚岛上,但也有几所设在诺福克岛和弗里曼特尔市,其所在地大多是原居民已被驱逐了的、肥沃的海岸地区。

这些监狱关押过被英国法院放逐到澳洲殖民地的成千上万名男性、女性和儿童。每座监狱都有自身的用途,它们或是惩罚性的-,或是让犯人通过劳动教养协助殖民的建设。“澳大利亚监狱遗址”是现存的大规模驱逐罪犯出境以及欧洲列强通过流放犯人和强制劳动进行殖民扩张的最佳例证。

Australian Convict Sites

必去理由:殖民扩张的最佳例证

景点所在大洲: 大洋洲【Ocean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澳大利亚[Australia]

景点所在省、州:新南威尔士州、塔斯马尼亚州和西澳大利亚州 [New South Wales, Tasmania and Western Australia]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克拿维考古遗址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克拿维考古遗址位于立陶宛东部,在维尔纽斯西北约35公里处,是该地区人类居住约10000年历史的特别例证。遗址群坐落在涅里斯河谷地,包括克拿维城、堡垒、一些未设防的居住地、墓地和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中世纪时其他的考古、历史和文化遗迹。

克拿维考古遗址面积为194.4公顷,保留有古代土地使用的遗迹,还有五个山上堡垒(大型防御系统的一部分)的残留部分。克拿维是中世纪一个重要的封建城镇。虽然该城在14世纪晚期受到条顿骑士团规约的破坏,但是直到现代还在继续使用中。

Kernavė Archaeological Site (Cultural Reserve of Kernavė)

必去理由:克拿维地区人类居住历史的最好例证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立陶宛[Lithuania]

景点所在省、州:维尔纽斯县 [Vilnius County]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顺泸起义遗址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顺泸起义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顺泸起义遗址位于南充市果山公园内。南充市人民政府于1983年3月8日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又于1988年在果山公园"顺泸起义"誓师大会遗址建立起"顺庆起义"纪念室。

1926年,为了打击反动派,牵制四川军阀出川东下危害武汉国民政府,中共四川省委领导了震撼全川的"顺泸起义"。1926年夏,四川省委书记杨闇公召开会议,研究顺泸起义的行动方案,组成了刘伯承为总指挥的六路起义大军,确定当年冬天顺庆、泸州两地同时起义,然后以顺庆为基地,向绥定(今达县)进攻,消灭最顽固的军阀刘存厚后,与北伐军会师武汉。顺庆方面按原定12月3日打响了顺庆起义第一枪,把何包围在师部,敌惊惶失措,纵火焚烧了四条街(学院街、黉墙街、大东街、正南街)。顺庆起义取得胜利后,12月10日在顺庆的一、二、三路起义军及地方民众团体等2万多人在果山公园举行誓师大会。刘伯承在会上发表演说,号召各路义军和全体民众团结一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整个会场群情激荡。12月16日,不甘失败的何光烈卷土重来,刘伯承亲临指挥,终因寡不敌众,在激战一天后,义军撤离顺庆。"顺泸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掌握军队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它为后来发动大规模起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南充市人民政府于1983年3月8日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又于1988年在果山公园"顺泸起义"誓师大会遗址建立起"顺庆起义"纪念室。

2016年12月,顺泸起义遗址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略阳城墙遗址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略阳城墙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略阳城墙遗址

时代:清

地址:略阳县兴州街道办东关文家坪

保护范围:遗址本体四周外扩20米。

建设控制地带:东、南、北为A区外扩50米,西为A区外扩30米。

2018年,略阳城墙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兴州街道:2015年11月15日在新一轮镇村综合机构改革中,原城关镇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更名为兴州街道办事处。兴州街道办事处地处略阳县城,北邻五龙洞镇、西接横现河街道办事处、南壤白雀寺镇、东临接官亭镇,总面积3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578亩,辖10个社区居委会,15个行政村92个村民小组。辖区内交通发达,“十天”高速、309省道、略徽路、宝成铁路穿境而过,15个村全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