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箭头垭红军烈士墓汇编20篇

长征,又称为二万五千里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要长征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箭头垭红军烈士墓,欢迎阅读分享。

浏览

243

文章

770

篇1:循化西路红军革命旧址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循化西路红军革命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现代(1939-1946年)重要史迹。位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红光村。纪念馆座北向南,东西宽46.1米,南北深44米,占地面积2030平米,一九八七年由青海省海东行署拨款修建,院内栽种了17棵柏树。大门为简易砼体结构,瓷砖面门楼,安两扇铁栅门,大门门额上镶铜字“西路红军纪念馆”,进入大门十米开外是西路红军纪念碑,砼体结构,水泥抹面,由四面出踏跺的园形基座,方形碑身,尖顶置铁制红星组成,高11米。纪念碑后是高2.3米的简易的西路红军失散人员经历碑,砼体结构,正面刻有西路红军在河西走廊战役中失利被俘。再后面是三间混凝土结构简单的陈列室。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赖武村赖文兴住宅红军标语旧址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赖武村赖文兴住宅红军标语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赖武村赖文兴住宅红军标语旧址位于清流县赖坊乡赖武村48号村民赖文兴住宅正厅上。

1934年7月,红9军团为护送红7军团北上抗日,途经清流赖坊、沙芜等地强渡九龙溪进入罗坊一带,与红7军团一道对永安守敌实施钳形包围,给敌予极大震慑。同年八九月间,红9军团完成护送任务后沿原路再返赖坊,并在这里宣传、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斗争。现存于赖文兴住宅中的红军标语,即为红9军团在此开展群众工作时所写,共有3版块,依然清晰可辨的有4条(幅),其内容分别为:“工农群众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工农大众起来建设工农兵的苏维埃政权。”“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赖文兴住宅为一层民房,为民国时期建筑,外墙为砖砌,内为木质结构,面积160平方米。

信息来源:三明市委党史研究室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查湾红军标语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查湾红军标语为祁门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查湾红军标语位于芦溪乡查湾村,时代为民国。

查湾红军标语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查湾村:查 湾 村 概 况 ——芦溪乡面积最大、党员最多的村 查湾村位于芦溪乡东南部,总面积41.55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57378亩,茶园面积1758亩,耕地面积1006亩。全村共辖碣上、查茗、查一、查四、查五、查六、尚田、中港8个村民小组,414户,总人口1589人。农村经济以林、茶为主,近年来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部份,20。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红军医院旧址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医院旧址为紫金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军医院旧址位于紫金县苏区镇炮子村。

红军医院成立于1928年5月,有病房5间,简易手术台1张,是当时苏维埃政府为救治战斗中受伤的战士而办。医院最多一次接收伤病号30多名。1930年,因-军队进犯,医院转移到迎牌石、梅子坑山上。

旧址原建筑为简易砖瓦房,2011年重建,建筑面积100多平方米。

2009年3月,被紫金县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月,被紫金县委、县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11月,被河源市委、市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6月,被广东省委宣传部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灌阳红军亭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灌阳红军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亭红军亭位于文市镇政府旁的灌江两岸,始建于清代,是红军长征过灌阳时在文市镇抢渡灌江的渡江点和战斗地点,该亭基脚为大四方石料,护有岸坡、阶梯、水埠,亭内地面铺以长形、方形石料,盖小青瓦,为木石结构,亭高5.2米,宽3.4米,造形、装饰古雅,富有地方特点,具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作用。2006年5月25日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灌阳县人民政府网

文市镇:文市镇 辖:文市、大湾、西就、吉田、吉头、瑶上、月岭、玉溪、清塘、桂岩、勒塘、集全、北流、陈家坪、同仁、王道、昭仪、会湘、马莲、达溪、联合、月岭、瑶山23个村委会。 文市镇位于灌阳县境内东北部,东与湖南道县交界,西北与全州县接壤,处在湘桂边界的两省(区)三县六乡镇相邻的中心地带,有“金三角”之称。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距县城39公里,辖21个村委会、1个居。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罗迎祥烈士墓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罗迎祥烈士墓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罗迎祥烈士墓位于莆田市仙游县钟山镇麦斜村白榴岭。

罗迎祥(1911.10—1947.7),化名郑杰,仙游县钟山镇麦斜村郑洋自然村人,1929年参加革命,以教书为掩护,积极从事地下革命活动。1931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被调到仙游城区开展活动,发展党员,建立支部,并积极筹建和发展反日委员会、反帝大同盟、互济会、赤色工会、红军之友社等党的-组织,使城区的革命斗争出现了新的局面。次年任中共仙游县委委员,在仙游县领导--和农-动。1934年4月仙游党组织遭敌破坏后,赴莆田参加游击队,积极投入创建闽中游击区工作。1935年春派回仙游负责党的工作,恢复和发展了一批党团支部。1938年6月随闽中游击队参加新四军,赴皖南前线抗日,先后任连队文书、江北指挥部参谋、军部作战科科长。1946年下半年派回福建开展敌后武装斗争,几经周折与闽中党组织接上关系,投入筹建游击队工作。1947年2月在沿海成立莆田人民游击队,任队长。4月,该游击队与福清游击武装合并,整编为闽中游击纵队(亦称戴云纵队),任纵队参谋长。7月5日,闽中游击纵队在南安县诗山山门与国民党军队发生激烈的战斗,罗迎祥在掩护主力队伍转移中,不幸中弹牺牲。

建国后泉州市南安县人民政府在山门修建了烈士墓,1953年烈士遗骸移回仙游,1966年7月,仙游县人民委员会在烈士家乡白榴岭重建了烈士墓,为石构式陵墓,占地面积100平方米。

信息来源: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

麦斜村:麦斜村位于仙游县钟山镇驻地北侧2.5公里,四面依山,境内有仙庄公路贯村通过,交通便捷。东至钟山镇朗桥村,南至钟山镇呜和村、钟山村,西至钟山镇香山村、梅洋村,北至游洋镇双峰村。全村区域面积15.1平方公里,总人口3548人,是钟山镇第一人口大村。下辖:郑洋、后珠、岩前、厝后、新岭、正面垅、梅埔、后垅、前厝、马铺、顶墘、刘塘、新厝、东洋、桥头、汾水16个自然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巴山红军公园

全文共 914 字

+ 加入清单

巴山红军公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城区项山路89号

联系电话:0818-5231183

精简概述:置身巴山红军公园,往高处极目远眺,草木葱茏,繁花似锦,石梯纵横,令人心旷神怡。往低处扫描全景,前河、中河、后河三河汇集,犹如一根玉带飘动。巴山红军公园不仅是一个休闲放松的好去处,更是一本积满革命故事的书籍。

景区简介:

巴山红军公园,原名项山公园,面积300亩,三面环水,形若半岛。公园依山就势,栽花种树,建阁筑楼,绿树成荫,环境幽雅宁静。

一个革命纪念博物馆

巴山红军公园由两条逶迤相遇的山脊构成。沿最东的山脊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王维舟将军跃马挥戈,驰骋疆场的大理石塑像,背景衬托以宣汉儿女踊跃参军、支持红军、英勇奋战的群雕。主体与背景水0融,相得益彰,为人们展现出一段血雨腥风的的历史。伫立仰视,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人们仿佛看到了70 多年前,英雄的宣汉人民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勃勃英姿,隐约听到了州河沿岸一片“打土豪、分田地”的怒吼……

巴山红军公园,以革命教育和红军文化为主题,除王维舟纪念馆外,公园还有“巴山秀才”英雄袁廷蛟深浮雕、白莲教起义浮雕墙、巴人文化遗址出土文物陈列室、恐龙陈列室等景点。

一个血肉凝铸的纪念碑

在公园内有一座高13米的纪念碑,碑顶雕塑着鲜艳的红军战旗,碑身正面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军成立纪念碑”16个大字熠熠生辉。曾在宣汉战斗过的许世友、张爱萍、王波等老红军战士也在上欣然题词。纪念碑高耸入云,四周松柏环绕,鲜花簇拥,异常庄严肃穆。数万将士用血与肉凝铸成的这座丰碑,将永远激励宣汉人民团结奋斗,奔向幸福的明天。

一个集纪念与休闲于一体的公园

公园林荫蔽日,以香樟为主的树木270余亩,有塔柏、铁树、黄角等观赏树木和规模不一的紫薇园、芙蓉园、桃园、梅园、桂花园等植物园。园内曲径通幽,亭阁掩映,建有爽心亭、四角亭、六角亭、红心亭和园艺馆等。公园每年清明节举行扫墓活动,建军节举行大规模的瞻仰纪念活动。

博物馆、纪念碑、苍天绿树。这些都是我们在巴山红军公园所能看到的真是景象,而那些从未经历过的革命历史和从未遇见过的革命先烈,我们唯有翻看黄页、仰望丰碑、驻足沉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红军攻克三河尖战斗遗址

全文共 1069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攻克三河战斗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军攻克三河尖战斗遗址位于固始县城北25公里处三河尖镇黄营村。

1932年2月,红四方面军取得了鄂豫皖苏区红军反围剿战争中第二大战役商潢战役胜利后,红四军北上围攻固始,攻克淮河重镇三河尖。三河尖地处淮河中游,航运发达,是大别山山货、农副产品外销和日用工业品购进转运的货物集散地,商贸云集,贸易繁荣,素有小上海之称。国民党不仅在三河尖驻守一个营的正规军,还驻有税警营、警察等武装。按照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的命令,红十军王宏坤团,十二师一部由十二师师长陈庚指挥,攻打三河尖。按照命令,红军在固始独立团和赤卫队配合下,分别从固始东南黎集和西南瓦庙集出发,在夜幕掩护下,沿史河、灌河向北直奔三河尖。经一夜急行军,红军于拂晓前在桥沟集地区集结。王宏坤前锋团在青泥滩消灭敌人一个连,俘虏80多人。在三河尖西南制高点大王庙坝头一带红军将四十五师凤鸣营全部消灭。

红军攻克三河尖后,打开了巨商富豪的粮库,开仓济贫。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共产党的政策,镇压了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和反动官吏,工农群众欢欣鼓舞,庆祝胜利。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三河尖地区开展了轰轰烈烈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区苏维埃政权象雨后春笋般在淮河岸边建立。这一胜利使鄂豫皖根据地向北推进了几十公里,扩大至淮河两岸。红军在当地赤卫队的帮助下,将缴获的大批食盐、粮食等物资装上一百多只木船、竹排,沿着史河、灌河逆流而上,运往鄂豫皖苏区腹地。

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8月22日,刘邓大军三纵在-司令员的率领下,进抵淮河北岸黄岗寺,23日午后,解放军前卫团一营和炮兵连直插三河尖,在我军强烈炮火攻击下,敌四十六师全线溃败,我军胜利抢占三河尖东西两岸。部队征调百余只木船和一艘“民生号”轮船,抢渡淮河。23日午夜,三纵两万多人马和辎重从三河尖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

红军攻克三河尖战斗的青泥滩、大坝遗址尚存,三纵渡淮码头沿用至今。每年当地数万名青少年学生和党员干部在此举行各种活动,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遗址已成为固始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河尖镇:固始县辖乡。1950年建三河尖区,1961年设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37公里,东西北三面与安徽省接壤。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3.1万。通公路。史河、泉河在乡北端汇入淮河,有望岗码头。辖建湾、三淮、黄营、王家楼、汤岗、蚌山、翁棚、黄寨、王棚、-、常岗、望岗、周营、韩井、万围、港口、谷营17个村委会。工业有柳条编织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赖坊村黄国民住宅红军标语旧址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赖坊村黄国民住宅红军标语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赖安村黄国民住宅红军标语旧址位于清流县赖坊乡赖安村文昌巷23号黄国民住宅内。

1934年7月,红9军团为护送红7军团北上抗日,途经清流的赖坊、沙芜等地强渡九龙溪进入罗坊一带,与红7军团一道对永安守敌实施钳形包围,给敌予极大震慑。同年八九月间,红9军团完成护送任务后沿原路再返赖坊,并在这里宣传、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斗争。现存于黄国民住宅中的红军标语,即为此一时期红9军团在此开展群众工作时所写,红军标语书写于其大厅内墙上。共有4个板块,其中依然清晰可辨的有3个版块,13条(幅)标语,其内容分别为:“粉碎敌人五次围剿。”“消灭蒋介石的主力军队。”“截断敌人的退路。”“断绝敌人的交通。”“欢迎-弟兄拖-到红军中来。”“欢迎-弟兄打土豪分田地。”“欢迎农民自动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士兵杀死你们--官长同红军联合起来打日本帝国主义去。”“-士兵暴-动-起来杀死喝血军阀,自己举出负责人来成立红军参加苏维埃革命。”“-士兵你们不是想回家吗?那就赶快拖-到红军来发给路费。”“消灭大刀会。”“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打倒国民党政府。”

黄国民住宅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为一层木结构的简易民房。

信息来源:三明市委党史研究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沟村中央红军医院旧址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小沟村中央红军医院旧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小沟村中央红军医院旧址

时代:1936—1937年

地址:志丹县双河镇小沟村

保护范围:东至李良东家窑洞西侧,南至旧址本体外扩10米,西至旧址本体外扩50米,北至旧址本体外扩20米。

2018年,小沟村中央红军医院旧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双河镇:双河镇位于志丹县城南7.5公里处,北靠周河,南连永宁,西接旦八,东临安塞。全乡辖的17个行政村94个村民小组2126户9636人(农业人口9415人)分布在周河两岸“一川两岭”289.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乡总土面积43.38万亩,其中现耕地56490亩,人均8亩(“三田”面积28245亩,人均3亩),林地面积10.4万亩(经济林57490亩,人均6亩),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庚子革命烈士墓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庚子革命烈士墓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庚子革命烈士墓在武昌洪山东部北麓山坡上,进省军区八一路北门即到。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为反对慈禧-,以求改良中国政治,自立军准备在汉口起事。事泄,首领唐才常、傅慈祥、林圭等遭清廷杀害,唐才常等7位烈士被草葬于洪山北麓。1912年4月孙中山来鄂,为了表彰自立军的历史功绩,安抚烈士遗孤,将唐才常等21位自立军烈士合葬于此,立“铁血精神庚子革命烈士之墓”石碑,并建陵园。庚子烈士墓座南朝北,依山而筑,由牌坊、墓道、墓冢组成。其牌坊位于武昌八一路路北的中科院武汉分院宿舍区内,距墓冢百余米。牌坊四柱三门,宽约11米。四柱边围各为0.8米,上有莲花浮雕,高约10米。中门上方弧形石匾阳刻“庚子革命先烈墓道”八个大字。1956年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唐才常等领导的自立军起义,是戊戌变法后在长江流域掀起的有10多万人参加的武装斗争,锋芒直指掌握清朝实权的后党顽固派,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志士折戟,命有不归,使徘徊于改良、革命之间的人士幡然领悟,想让清廷来拯救中国,无异于“与虎谋皮”。他们转而大声疾呼,唤醒世人毋为奴隶,抛弃改良的幻想,毅然走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结果促使保皇派分化,推动革命力量迅速发展,为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怎样用手机上的美图秀秀画箭头

全文共 16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怎样用手机上的美图秀秀箭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操作方法

1

首先在我们的手机桌面上找到美图秀秀并点击它,如下图所示。

2

然后点击美化图片,如下图所示。

3

接着选择一张要画箭头的图片并点击它,如下图所示。

4

然后点击涂鸦笔,如下图所示。

5

接着选择涂鸦笔的类型,如下图所示。

6

最后给图片画上箭头并点击屏幕右下方的√,如下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怎么删除桌面图标以及桌面图标的小箭头

全文共 984 字

+ 加入清单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推动着网络的建设,网络如今已经变得至关重要,人们的生活根本无法离开网络,而网络最广泛应用的传播媒介便是电脑。电脑因为网络的发达进驻了各家各户,让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电脑实现共享信息。电脑对于人们来说是新生的事物,而且还在不断的更新中,所以大家经常会受到一些问题的困扰,好比桌面上的图标,它的删除问题就有很多人不会,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怎么删除桌面图标

1、显示桌面。

2、然后再找到需要删除的图标,单击右键。在它的下方有一个删除的选项,单击左键。

3、跳出一个对话框,单击左键,选择“是”。

4、这时,删除的文件就到了回收站里面了,如果还想要把它找回来还是可以的。双击“回收站”进入,再找到删除的文件,单击右键后选择“还原”就可以恢复了。

5、那如果我们以后不再需要被删除的文件了,找到“回收站”,单击右键,接着选择“清空回收站”即可。

6、如果我们要删除的文件是好几个,不需要按上述步骤一个一个的删除,只需要按“Ctrl”键,把需要删除的文件全部选中,或是直接按着鼠标左键拉出选择框,同时选择需要删除的图标,再按照上述步骤操作即可。

怎么删除桌面图标的小箭头

使用DOS去掉小箭头

1、选择“开始”-“运行”或者输入“win键+R”。(这里以“win键+R”为例)

2、在“打开"或”运行“里输入如下的命令符:cmd /k reg delete "HKEY_CLASSES_ROOTlnkfile" /v IsShortcut /f & taskkill /f /im explorer.exe & start explorer.exe(输入上面后的命令符点击”确定“)。

3、在新弹出的命令cmd.exe后,表明你的去掉小箭头已经成功了。

使用杀毒软件去掉小箭头

1、由于杀毒软件各不相同,但是主体上的操作还是一样的,这里以电脑管家为例。打开杀毒软件,选择“安全诊所”。

2、选择“快捷方式”

3、选择“去除快捷方式小箭头”

桌面是大家打开电脑最先看到的,自然就希望它可以看着简洁明了一点,因此,桌面上的图标尽可能的放一些经常使用的,不经常用的可以将其删除,这样使用起来才会更加方便。删除软件类的图标仅是删除快捷的启动方式,并不是删除软件。有的软件的快捷图标还带有小箭头,为了美观,它也是可以去掉的。另外,大家要注意桌面不宜存放太多的图标,它会影响电脑的反应速度和开机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红军101团指挥部旧址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101团指挥部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101团指挥部旧址位于清流县长校镇长校村南门头。

1931年1月中旬,红12军34师101团(团长杨遇春、政委连勋)进驻清流里田、长校一带协助福建省委工作团开展工作,帮助地方建党、建政和开展分田、分地运动,并在长校一带先后建立起荷坑、茜坑、留坑、下谢、黄石坑、长校和江坊等乡苏维埃政权,其中长校乡苏维埃和红军101团团部就设于李日长兄弟住宅内,直至1932年3月101团随红军东路军东征漳州离开清流止。嗣后,红12军所部、由福建红19军改编的红34师等红军在此活动时,亦曾先后将指挥机关设置于此。现旧址内仍存有红军宣传标语50余条(幅),其中清晰可辨的就有49条(幅),是清流现存红军标语最多之处。

红军101团指挥部旧址始建于民国初年,有一进二厅、左右厢房、天井并横屋,大小20余间,面积约400余平方米。房屋四周为民宅,门前有一废旧池塘,周边均为农田或旷野。

信息来源:三明市委党史研究室

长校村:长校村地处长校镇政府所在地,东邻本镇黄石坑村,南连江坊、下谢、茜坑村,北临沙坪、黄坑村。耕地面积2890亩,山林面积24600亩。全村31个村民小组,2012年全村796户,人口3245人,全村除几户姓黄、邱外,其余均为李姓。李姓系宋之裕三年(1088年)由宁化县治平乡下坪村迁入长校。长校村古时认长安“长”,绕村而过的校溪为“校”而得名长校。民国21。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胡驭垓烈士墓塔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胡驭垓烈士墓塔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胡驭垓烈士墓塔位于威远县严陵镇东1公里处的东堡山上,墓塔座东北向西南,塔基呈正方形,左右两边有垂带式踏道8级,两级塔身为正四边形,与塔基形成逐级上收。塔顶为窮窿形三连珠攒尖顶。墓为石室塔形夫妻合葬墓,高6米,全部用条石砌成。第一层塔身四面嵌碑文,记烈士传略等内容。第二层塔身正面楷书“胡驭垓烈士墓塔”七字。墓塔四周围以石栏,墓园总占地353.21平方米。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现石栏杆外延2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水口镇红军标语、漫画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水口镇红军标语漫画为南雄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水口镇红军标语、漫画

(一) 保存在南雄水口镇弱过陈屋村院墙上。石灰白字,全长13米,字方大80×90厘米,离地高2米。写于1932年夏“水口战役”期间。

内容是:

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红军□□□

(二) 保存在钟屋村院墙上。全长18米,石灰白字,字方大70×90厘米,离地高2米。标语中的“粤”字已脱灰,但印迹仍很清楚,署名中最后一字看不清楚,写于1932年“水口战役”期间。

内容是:

粤军弟兄是农工出身不要替军阀来打自家的工农红军

红军I45(甲□)

1982年南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岳云贵烈士墓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岳云贵烈士墓为忻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岳云贵烈士墓,位于忻府区奇村镇石家庄村。坐北向南,东西30米,南北50米。岳云贵(1932—1947),解放战争时期为石家庄村儿童团长,1947年农历十二月初九牺牲,年仅15岁。1949年后被追认为少年小英雄,并建立岳云贵烈士陵园。园内墓1座,纪念碑1通,纪念堂三间。2007年6月6日,忻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石家庄村:石家庄村位于忻府区西北30公里处云中河畔,村庄占地面积1500亩,辖5个村民小组,1115户,3315人,村党支部有党员90人,分布于5个党小组,耕地7120亩,2010年人均收入4000元。石家庄村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适应多种农作物的生长。种植业以玉米为主,兼种西瓜制种、西葫芦制种,养殖以鸡、猪、牛、羊为主,村内现有年加工8000吨淀粉企业1个,粉条加工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红军南门迎薰门战斗遗址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南门(迎薰门)战斗遗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南门(迎薰门)战斗遗址位于建宁县濉溪镇复兴社区。

在1931年5月31日红军攻打建宁城战斗中,红12军为攻城右翼部队,从溪口镇的枧头村直插南门,在南门外控制水车岭以南的一片山头,截断国民党军撤往宁化、归化的道路,并在南门下抢渡濉溪,占领水南以东山头。下午,红12军从南门攻入城内,与红3军团协同作战,18时结束战斗,攻占建宁城。1934年5月16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保卫建宁战中,国民党军于9时30分从万安桥、东城门进入建宁城,闽赣省机关及中共建宁县委、建宁县苏维埃政府等从南门撤出建宁城,向建宁西南的均口伊家、客坊及宁化等地转移,红军在此阵地掩护闽赣省机关等转移。

红军南门(迎薰门)战斗遗址为建宁古城南门,是红军第二次反“围剿”战争建宁城战斗和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建宁保卫战的关键阵地之一。

信息来源:三明市委党史研究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国红军城

全文共 153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红军城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四川省北部和陕西省汉中市接壤的旺苍县,是一九三二年到一九三四年红四方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根据地。当时0川陕省委,川陕苏维埃政府,0西北军事委员会,红四方面军总部所在的,大约两平方公里的旺苍老县城,也就成了当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第二大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被国内外称之为旺苍红军城。

一九三二年十二月,红四方面军由南江,巴中进入旺苍,开展了大规模的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斗争,受到长期经受军阀地主残酷压迫的人民群众拥护。经过大小数十次战斗,打败了-反动派和地方军阀割据势力的围剿,红军队伍又如川时的四个师,一万五千人扩充到五个军,八万余人,创建了以旺苍为中心的川陕苏维埃革0据地。以旺苍为中心的川陕革0据地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第二大区域的指挥中心。红军在旺苍的两年多时间里,由旺苍县城的0西北军委,红四方面军总部指挥的著名反三路围攻战役中,有智取木门镇,青龙寨阻击战,三江坝战斗;有反六路围攻时的快活岭战斗,旺苍坝追歼等有效消灭敌军的战斗。在这些战斗中,红军歼灭敌人三万,活捉敌旅长一人,击毙敌旅长二人,歼灭敌下级军官无数,沉重打击了-反动派和四川地方军阀的反动统治,使川陕革0据地得到恢复和扩大。

当你从旺苍新城的汽车站下车,沿旺苍新城的街道走二十多分钟,穿过东河上连接新城和老城的桥梁,顺着老城窄窄的街道,你就走进了满是红军革命旧址标志的旺苍红军城了。沿着两边低矮瓦檐木板门面的街道,有如走进时间隧道中。那不过五米来宽的街,当年可是走过了千军万马的匆匆脚步。在那窄窄的街道上,不管你是从北向南,还是由东向西,那一个个红军革命斗争旧址的牌子随处可见。“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西北军区政治部旧址”、“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红三十一军军部旧址”、“0川陕省委员会旧址”、“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等牌子不时跳入你的眼帘。在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斗争中,我们在旺苍的文昌街,龙潭街上,不仅看到了革命斗争的军事,政治机关旧址,还看到“革命法庭”、“苏维埃工农银行”、“苏维埃政府财经委员会”、“苏维埃邮政局”、“川陕省工会执行委员会”、“广元县苏维埃经济公社”“妇女独立师第二团”等红军时期的革命政权的经济组织旧址,这些低矮,潮湿,光线不好的房间里,曾经住过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张国涛,-,陈昌浩,曾中生,王树声,-,这里曾经领导了中国革命历史上关系到革命事业成败的著名战役,尤其是红军时期的经济组织,为革命事业筹集资金,管理政权的经济命脉,堪称红色之都的绝妙景观。

文昌街168号的王家院子,是-曾经住过的地方。在这个很普通的木板门墙,青瓦屋顶的四合院,中间的天井大概只有十个平方米大小。房屋的窗户很小,室内光线很暗,可以想像,当年的-总司令在这小小的地方,运筹帷幄,决战千里,指挥了红四方面军同-反动派,军阀割据势力进行的著名“广昭战役”,“陕南战役”,“西渡嘉陵江战役”,歼敌万计,为红四方面军迈向万里长征打开了路途之门。当时的条件之艰苦,环境之恶劣,革命前辈为了革命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动力。

1.旺苍红军城

保护范围:已挂牌的川陕省委、省苏、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红四方面军总部等46个文物点占地范围外延3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至张家湾张家祠堂东侧屋基,南至黄洋河西岸河滩,北至旺(苍)——乐(坝)铁路南侧路基。

2.南峰山石刻标语

保护范围:分布范围向东、西外延10米,南至崖面顶端1米处,北至崖面底部3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红军一条山战役旧址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一条山战役旧址为白银市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一条山战役旧址位于景泰县芦阳镇,年代为现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14年7月4日,红军一条山战役旧址被公布为白银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芦阳镇:芦阳镇地处甘肃景电一期灌区腹地,原属景泰县城旧址,东濒黄河与 芦阳镇靖远相望,南依米家山与中泉分野,西环景泰县城,北连兰化农场。地下地表水丰富,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商业网点星罗棋布,是景泰县最大的工业、建筑和养殖大镇。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0公里。芦阳镇总面积354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73个村民小组,6386户,27243人。芦阳镇有干部职工73人。有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