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219

文章

49

篇1:小寒的传统习俗及养生药膳

全文共 2929 字

+ 加入清单

小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此时,天气寒冷,大冷还未到达极点,所以称为小寒。小寒时,太阳运行到黄经285度,时值公历1月6日左右,小寒之后,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寒的传统习俗养生药膳,欢迎阅读!

小寒日常养生药膳

山药枸杞蒸鸡

肉鸡1只(约1000克),北芪15克,党参20克,山药40克,枸杞30克,水发香菇、笋片各25克,调料适量。将肉鸡宰杀,洗净备用;将北芪、党参、山药、枸杞子、香菇、笋片洗净,放入鸡腹内,将鸡的切口缝好,置干净的盘上,上蒸笼大蒸约1小时即成。有补脾益肾的功效。

首乌煲鸡蛋

鸡蛋2个,何首乌30克,山楂15克,陈皮6克,酱油、八角、精盐、白糖、生姜片各适量。将鸡蛋、酱油、精盐、八角、白糖、生姜片一并投入砂锅中,文火煮沸20分钟,取出鸡蛋,浸泡于冷水中,剥去蛋壳,再将去壳的鸡蛋放入砂锅中,煮沸约15分钟,除去药渣即成。有健脾益肾,益气养血的功效。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10克,生姜15克,羊肉500克,精盐、味精、葱各适量。将羊肉洗净,切成小块,与当归、生姜、葱共同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肉烂汤成,加入精盐、味精,再煮片刻即成。有温补脾肾的功效。

太子参炖鹌鹑

鹌鹑肉250克,瘦猪肉100克,党参15克,淮山30克,桂圆肉10克,枸杞子15克,芡实10克。将鹌鹑肉、瘦猪肉洗净,切块,党参、淮山、桂圆肉、枸杞子、芡实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炖煮1小时30分钟,调入精盐即成。有补五脏,益中气的功效。

远志枣仁粥

远志肉10克,酸枣仁10克,粳米50克。将远志、枣仁、粳米洗净,粳米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然后放入远志、枣仁,小火煮至米烂粥稠即成。有补益肝肾,养血安神的功效。

小寒节气吃什么蔬菜

适合小寒吃的蔬菜:莴笋

小寒节气多吃吃莴笋,可增强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进胆汁的分泌。莴笋中含的钾是钠的27倍,而且含有的维生素还有利于促进排尿,维持水平衡,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莴笋中的含碘量高,这对人体的基础代谢和体格发育会产生有利影响。莴笋叶的营养远远高于莴笋茎。莴笋饮食中所含的氟元素,可参与牙釉质和牙本质的形成,参与骨骼的生长。除此之外,小寒节气特别容易感冒咳嗽,多吃莴笋叶,还可平咳。

适合小寒吃的蔬菜:白萝卜

正如中医所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上了街,药铺关门歇”,白萝卜是非常适合寒冷节气食用的养生蔬菜,白萝卜可以润喉、开胃,多吃些萝卜对消化很有好处,其辛辣成分能促进胃液分泌,调理胃肠机能。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可以帮助消除体内的废物,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适合小寒吃的蔬菜:小白菜

小白菜是冬季非常应季的蔬菜,小白菜中含有大量胡萝卜素比豆类、番茄、瓜类都多,并且还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促进皮肤细胞代谢,具有美容的作用。小白菜也是蔬菜中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最丰富的菜,含钙、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均比大白菜高。

适合小寒吃的蔬菜:芹菜

进入小寒节气之后,温度会越来越低,胃口也会大增,对于想要保持一个好身材的女性朋友们来说,芹菜就是不可多得的瘦身蔬菜了,因为芹菜中几乎不含有脂肪,并且是一种高蛋白的蔬菜,因此经常吃点芹菜不仅能有效的补充身体所需的蛋白质,还不用单用发胖哦!芹菜中所含有的叶酸、粗纤维、维生素等成分,摄入体内能很好的促进肠道的蠕动,从而对粪便进行软化,达到缓解便秘的症状。

适合小寒吃的蔬菜:花菜

花菜中的维生素C含量非常高,是大白菜的4倍,西红柿的8倍,芹菜的15倍,尤其是在防治胃癌、乳腺癌方面效果尤佳。同时花菜热量也很低,1个花椰菜热量只有23—32卡,所以想要在寒冷的冬季也能保持美美哒,那就多吃些花椰菜吧!

适合小寒吃的蔬菜:芋头

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因此需要多吃些补中益气的食物来增强自身的体抗力,所以芋头便是不错的选择,芋头中含有丰富的黏液皂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可帮助机体纠正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的生理异常,同时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同时芋头也为碱性食物,能中和人体内积存的酸性物质,调整人体的酸碱平衡,产生美容养颜、乌黑头发的作用,还可用来防治胃酸过多症。

小寒民间传统习俗

民间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在这个全年最冷的时节里,中国各地有着许多相关的节气民俗,比如“画图数九”、“补膏方”和“吃菜饭”。在这些民俗之中就蕴含着很多养生保健的原理。

画图数九

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小寒节气正值三九严寒,所以“画图数九”的民俗与小寒节气有着密切联系。数九计数,书法描红,既能求得消寒,也算是冬日里一种不错的消遣冶情的养生方法。

广东: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补膏方

《黄帝内经》中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万物敛藏,养生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滋补内脏。膏方不仅能够预防和治疗疾病,还具有滋补身体,强壮体质的作用,在冬日里受到民众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膏方进补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腊八粥

饮食上“小寒”节气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上述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我国古人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认为吃粥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张耒的《粥记》中也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南京:吃菜饭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老中医和中药房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居民日常饮食也偏重于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汤最为常见,有的餐馆还推出当归生姜羊肉汤,近年来,一些传统的冬令羊肉菜肴重现餐桌,再现了南京寒冬食俗。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南京人在小寒季节里有一套地域特色的体育锻炼方式,如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挤油渣渣(靠着墙壁相互挤)、斗鸡(盘起一脚,一脚独立,相互对斗)等。如果遇到下雪,则更是欢呼雀跃,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会全身暖和,血脉通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寒节气的传统习俗活动

全文共 1474 字

+ 加入清单

小寒节气传统习俗活动有哪些你知道吗?小寒时期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身体的阴气,使身体内的阴阳平衡滋养脏腑,增加身体的强壮程度。一起来看看小寒节气的传统习俗活动,欢迎查阅!

小寒是第几个节气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以及丑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小寒与大寒、小暑、小寒雪天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对于中国而言,小寒代表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俗话说,冷气积久而寒。此时,天气寒冷,大冷还未到达极点所以称为小寒。

小寒的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本节气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说。这是因为在上一个节令冬至时,地表得到太阳光、热最少,但还有土壤深层的热量补充,所以还不是全年最冷的时候。

等到冬至过后,也是到“三九”前后,土壤深层的热量也消耗殆尽,尽管得到太阳光、热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于是便出现全年的最低温度。

小寒节气的传统习俗活动

1、喝腊八粥

腊八节一般是在小寒和大寒的两个节气之间,所以有了小寒和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吃腊八粥最初是为了庆祝丰收,一直流传到现在。

《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记载0:“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2、吃菜饭

古代的时候,南京人对小寒有一些重视,但随着时代的不断改变,现已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到了小寒的时候,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其实是不一样的,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而且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以和腊八粥相媲美。

3、熬膏方

到了小寒时节的时候,也是老中医和中药房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的时候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4、羊肉汤

很多人平常的饮食也偏重于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汤最为常见,有的餐馆还推出当归生姜羊肉汤,近些年来,一些传统的冬令羊肉菜肴重现餐桌,再现了南京寒冬的食俗。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南京人在小寒的季节里有一套地域特色的体育锻炼方式,如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挤油渣渣(靠着墙壁相互挤)、斗鸡(盘起一脚,一脚独立,相互对斗)等。如果遇到下雪的时候,那么很多人就更是欢呼雀跃,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会全身暖和,血脉通畅。

什么是小寒三候

小寒,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因此民间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说法,而小寒一过,马上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而这也是为什么小寒比起大寒,天气却更为寒冷的原因。

我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喜鹊在这个节气也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了;到了三候,野鸡也感到阳气的滋长而鸣叫。

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数九计数,书法描红,既能求得消寒,也算是冬日里一种不错的消遣冶情的养生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二十四节气小寒习俗有哪些_小寒节气怎么养生保健

全文共 1372 字

+ 加入清单

小寒时节是气温最低的季节,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提醒人们要做好防寒防冻等农事活动,民间有“食菜饭”“糯米饭”等习俗。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二十四节气小寒习俗有哪些,供大家阅读参考。

小寒节气的由来

每年1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285°时为小寒(slight cold),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我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二十四节气小寒习俗有哪些

1.吃腊八粥

腊八一般都在小寒和大寒的之间,到了小寒,就意味着快要过年了。腊八的这天,南北各地都有喝腊八粥的传统习俗,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佛寺,有一次,释A牟尼修行的过程中饥饿难熬昏倒在地,得到好心的牧羊女施予他加了野果的糯米粥,才得以存活下来,这一天是12月初8,佛家于是就在这一天熬粥供佛,这一天熬的粥就被叫做腊八粥,“腊八”也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传到民间以后,一直就流传到了今天。腊八粥的食材也有很多,北方的腊八粥有黄米、红米、白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枣泥等,和水煮,外加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红糖、白糖、葡萄干点缀。南方的腊八粥还会加入莲子和桂圆,北方煮粥的时候并不会吧莲花和桂圆放进去。

2、糯米饭:在小寒节气的时候,广东人一般都会吃糯米饭,大家都知道广东人是最讲究吃的了,它们把腊肉、腊肠、花生、葱白都搭配在糯米饭中食用,不仅美味富含营养,而且还具有非常好的养生保健作用。

3、菜饭:对于南京人来说,小寒节气都会吃一些这叫做菜饭的食物,就是用糯米、板鸭、香肠、青菜肉片等食材煮成的,是一种非常好吃的传统美食。

小寒节气怎么养生保健

1.饮食上多吃温热食物

小寒这是冬天的时候,天气也是非常的干燥,在这个时节,肾为了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功能强健,所以要“防寒养肾”,同时还要补心助肺。当然也有很多人选择在这个时节进补,要注意的是不能想当然的乱补,要想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合理进补才能补充气血,防寒保暖。

所以人们进补的时候应该以食补为主,以温补是最适合的,不妨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如韭菜、大枣、羊肉、猪肝、鸡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葡萄干等,也可以结合药膳进行调补。

2.起居要注意保暖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之一,强冷空气活动是非常的频繁,南北方的气温都是比较寒冷的。天气也是非常的寒冷,气血会凝滞,容易引起关节痛、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养生保健专家提醒说,在这个节气,人们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

出门在外的时候要戴帽,睡觉别蒙头。特别是对肩颈部、脚部等部位要加倍呵护。对于老人家,则还要注意通风,密切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介绍

小寒是第二十三个节气,在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是最低的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同时,有同名作词人小寒。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寒有什么传统习俗

全文共 2232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小寒节气到来啦,小寒是我国24节气之一,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这时候太阳黄经为285°,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小寒有什么传统习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小寒这天的忌讳

1、忌不运动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冬季,天气干燥寒冷,宜多进行户外的运动,加强冬季的身体锻炼,比如晨跑、跳绳、打球等,非常忌讳居家室内,不加强身体锻炼,否则就容易造成身体免疫力下降,感冒等现象的发生。

2、忌琐事劳神

小寒时节已经进入数九寒冬,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以在这个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

因此,这个时节忌讳为琐事劳神,特别是老年人,尽量要在精神上静神少虑、畅达乐观,心态平和,增添乐趣。

小寒吃什么传统美食

吃羊肉

民间传说“小寒吃羊肉,大寒吃萝卜”,小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而羊肉也是小寒节气中的一种流行的传统食物。羊肉是温热食物中性价比最高的,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如果用羊肉加点当归、山药、胡萝卜一起煮,吃起来不但不会上火,还可以暖暖地过个冬天。

吃腊八粥

因为腊八节的时间点都在小寒到大寒之间,所以很多地方都有在小寒这一天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的食材很多,像北方的腊八粥有黄米、红米、白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枣泥等,和水煮,外加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红糖、白糖、葡萄干点缀。

吃黄芽菜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吃糯米饭

俗语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在广东地区流行小寒、大寒吃糯米饭驱寒的习俗。传统的腊味糯米饭固定的食材除了糯米、腊肉、腊肠和花生,还有在糯米饭中添加香菇、虾米、瑶柱、香菜、叉烧、鱿鱼等等。一般糯米饭都是在小寒、大寒早上吃,但是由于要上学、上班,没有时间,所以都改到晚上吃。

吃菜饭

古时候的南京人对小寒特别重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经慢慢淡化了。但是小寒节气吃菜饭的习俗还是很流行,贫寒人家或是困难时期,菜饭就是青菜加油盐煮米饭;条件好的,则佐以咸肉、香肠、火腿、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

温补鸡汤

老南京还有逢“九”吃一只鸡、每天一个鸡蛋的进补习惯,所以小寒这天市民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鸡汤和鸡蛋。鸡肉的药用价值很大,民间有“济世良药”的美称。中医认为鸡肉具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的功效。

但用鸡肉进补时需注意雌雄两性作用有别:雄性鸡肉,其性属阳,温补作用较强,比较适合阳虚气弱患者食用;雌性鸡肉属阴,比较适合产妇、年老体弱及久病体虚者食用。

小寒的传统习俗

探梅

此时腊梅已开,红梅含苞待放,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会为之清爽振奋。

冰戏

我国北方各省,人冬之后天寒地诉,冰期十分长久,动辄从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春冬之间,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宋史》有:“故事斋宿,幸后苑,作冰戏。”《钦定日下旧闻考》中记载有:“西华门之西为西苑,榜曰西苑门,入门为太液池,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倚晴阁杂抄》中关于北平旧时风俗,写有:“明时,积水潭尝有好事者,联十余床,携都篮酒具,铺截锐其上,轰饮冰凌中,亦足乐也。”

腊祭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腊的木义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汉应劫《风俗通。义》云:“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祀其祖先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腊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己息,借此游乐一番。自周代以后,“腊祭”之俗历代沿习,从天子、诸侯到平民百姓,人人都不例外。

吃腊八粥

小寒节气中另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古籍记载,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作点染,这些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吃糯米饭

广东民谚“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传统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画图数九

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吃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使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寒最新最全的习俗养生指南大全_小寒节气有何气候特点

全文共 1439 字

+ 加入清单

民间有谚语说:大寒小寒,冷成冰团。中国大部分地方,小寒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才低于小寒。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寒最新最全的习俗养生指南大全_小寒节气有何气候特点.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小寒防寒——护头

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外出记得带帽。因为头部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所在,并且头为诸阳之会,所有的阳经都上达于头部。

小寒防燥——内服加外用

内服

除了多饮温水之外,还应适量补充蛋白质及脂肪,如滋补汤品、牛奶、酸奶、各类粥品,将水分“锁住”。

外用

可以使用加湿器。此外,还可以在暖气片旁边放置清水,或将干净的湿布放在暖气片上。也可以使用喷壶在你觉得干燥时或每隔2小时左右在屋内喷洒干净的清水。如果在清水中添加不同功效的精油,还能除菌、添香。

小寒防外感——常伸腰

小寒是风寒感冒多发的时节。除了注意保暖,还要多做肢体伸展运动,振奋阳气,固表防感。此外,还可在每日洗脸后用双手摩擦面部致生热,可增强御寒能力。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在小寒节气,应该滋养阳气、收藏精微物质,使脏腑功能得到补充,但在进补的过程中,注意合理进补,切勿贪恋油腻、辛辣的食品。

冬季滋补得当,可达到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效果。

小寒进食,有“一饭一汤一菜一粥一壶酒,小寒不寒”的说法。

一饭:菜饭;一汤:山药羊肉汤;一菜:素炒三丝;一粥:核桃粥;一壶酒:黄酒。

“小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酒,晚服杞菊地黄丸。”

寥寥数语,凝结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养生智慧。

冬季泡脚有助于驱寒保暖,科学泡脚还能祛病强身、补肾、通经络。

泡脚时间以30~45分钟为宜,每天或隔天泡1次即可。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的说法。

在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进行户外的运动,慢跑、跳绳、踢毽都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

小寒节气有何气候特点

当太阳黄经达285度时,小寒节气开始。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

小寒节气,东亚大槽发展得最为强大和稳定,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也达到最为强大且稳定,西风槽脊尺度达到最大,并配合最强的西风强度。小寒节气冷空气降温过程频繁,但达到寒潮标准的并不多。

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节气内。但这只是一般规律,少数年份大寒也可能比小寒冷。而人们记忆犹新的1975年冬,气温最低的节气竟是大雪哩!

中国南方地区冬暖显著,隆冬1月,霜雪交侵,常有冰冻,最低气温在零下10℃左右。而华南北部最低气温却很少低于零下5℃,华南南部0℃以下的低温更不多见。中国隆冬最冷的地区是黑龙江北部,最低气温在可达零下40℃左右,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低海拔河谷地带,则是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隆冬最暖的地方,1月平均气温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现0℃以下的低温。加之逆温效应十分显著,所以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能够良好生长。

华南冬季最低气温不低,有利于生产,也适宜发展多种经营。“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柑桔,生长一般要求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5℃、年温高于15℃,华南内绝大多数地区都能满足,副热带植物也几乎应有尽有。只所以如此,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应当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不过天气并不完全靠节气掌控,小寒冷不冷,关键还要看冷空气的声势大不大。昨日的气温还算给小寒“面子”,北方该冷的大部分地区气温却并没有陡降,可昨日南方部分城市气温却是达到了零下几度。

小寒节气,人们还要注意气象台对强冷空气的预报,预防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对春运的影响,注意防寒防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4节气小寒的饮食习俗

全文共 2206 字

+ 加入清单

小寒”时是一年中气候最冷的时候,人们很容易被风寒侵袭,抵御严寒最快速有效的办法不是一件棉衣,而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食物。24节气小寒的饮食习俗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节气小寒的饮食习俗,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目录

小寒习俗吃什么食物

小寒节气今天迎来,多地伴随着大风降温天气,而济南第一场雪悄然降临。小寒寒气逼人一点也不亚于大寒。甚至比大寒更寒冷。俗话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三九天从1月9日开始数至1月17日结束。而小寒节气正接近三九天。自然是即将进入天寒地冻之时。虽然古人比现在当今人更重视小寒节气,但是小寒节气御寒尤为重要,所以小寒习俗饮食流传至今,今天是小寒节气,小寒习俗有哪些呢。

小寒正处三九前后,俗话说:“冷在三九”,其严寒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各地流行的气象谚语,可做佐证。如华北一带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说法,江南一带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说法。

小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小寒节气开始,冷空气降温过程频繁,但达到寒潮标准的并不多。在每年的1月5日或6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开始。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小寒习俗吃什么

小寒吃腊八粥

每逢小寒节气,饮食上“小寒”节气中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穣、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小寒之后腊八节也是同样要吃腊八粥,之后便年味渐浓。食粥是中国饮食文化中一道养生大餐,腊八粥确能起到驱寒补气的效果。腊八在小寒节气前后,在这个时候吃一餐内容如此丰富的热粥,既能刺激食欲,又可以增加机体热量,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

小寒吃黄芽菜

寒节气习俗饮食有很多,吃糯米饭、腊八粥、饭菜、黄芽菜等等。下边为大家介绍关于小寒节气吃黄芽菜习俗吧。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使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小寒南京吃菜饭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小寒广东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都暖乎乎。因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上来说,糯米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小寒吃温补鸡汤

老南京还有逢“九”吃一只鸡、每天一个鸡蛋的进补习惯,所以小寒这天市民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鸡汤和鸡蛋。据说,鸡骨鸡肉在文火的慢慢煲煮中,营养成分大多会溶入汤中,极易于人体吸收,是冬季补气补血的进补佳品,钙质也多

小寒吃羊肉

“小寒”时是一年中气候最冷的时候,人们很容易被风寒侵袭,抵御严寒最快速有效的办法不是一件棉衣,而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羊肉是温热食物中性价比最高的,如果用羊肉加点当归、山药、胡萝卜一起煮,加上大葱和生姜调味,建议每周吃一次,不但不会上火,还可以暖暖地过个冬天。

小寒饮食习俗

南京-吃菜饭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广东-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广东人很讲究食疗。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池晓玲说,所谓“三九补一冬”,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在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

小雪饮食原则

食宜温

冬季,是吃羊肉、鸡肉等温热品的好时候,特别是对于偏于阳虚体质者的人:偏于阴气不足的食补以鸭肉、鹅肉为好。饮食切忌黏硬、生冷食物。而冬季喝热粥也非常适合,如羊肉粥,以温补阳气:麦片粥,养心除烦;核桃粥,养阴固精;红薯粥,滋补肝肾;大枣粥,可使人感觉周身温暖,精力倍增;山药粥,大米烧开之后,放入2两山药,十几颗大枣,有养肾补血的功效。

食宜杂

即食物要多样化,精粗搭配,荤素兼吃。冬天人们有偏嗜高蛋白、高脂和高糖的食物,不吃或少吃粗粮、蔬菜、瓜果的倾向。这不但容易使人患缺铁性贫血、维生素缺乏症、便秘、口角炎、牙龈出血等症。

食宜苦

这时的饮食应减咸增苦,苦味食物可助心阳,减少过亢的肾水,起到养肾的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寒的传统习俗介绍

全文共 3559 字

+ 加入清单

小寒,要从各方进行实现御寒的目标,小寒时节,天气寒冷,多吃些御寒食物,如海带、紫菜、菠菜、大白菜、胡萝卜、山芋等,可提高机体的抗寒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寒的传统习俗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寒节气简介

小寒,太阳到达黄经285°,于每年公历1月5-7日交节。

小寒的天气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俗话有讲:“冷在三九”,由于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小寒节气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讲法。

冬至是北半球太阳光斜射最厉害的时侯,那为什么最冷的节气不是冬至而是小寒到大寒呢?冬至过后,太阳光的直射点虽北移,但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内,直射点仍然位于南半球,我国大部地区白天的热量收入还是顶不住夜间向外放热的散失,所以温度就会继续降低,直到收入和放出的热量趋于相等为止。这类似于一天中最高温度不是出现在中午而是在下午2点左右的原因。

至于小寒和大寒节气哪个更冷?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历史资料统计表明:不同地点、不同年份情况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北方大寒节气的平均最低气温要低于小寒节气的平均最低气温;南方则反之。

小寒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人们叫做“数九寒天”。在我国南方虽然没有北方峻冷凛冽,但是气温亦明显下降。在南方最寒冷的时候是小寒及雨水和惊蛰之间这两个时段。小寒时是干冷,而雨水后是湿冷。

小寒饮食养生宝典

俗话讲:“药补不如食补”,在小寒节气到来之际,小编特别为您提供了以下饮食建议,希望通过健康的饮食方式帮您调理身体,防治疾病。“小寒大寒,冷成冰团”,从字面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实际上确是小寒比大寒冷,因此“三九天”就恰在小寒节气之内。

古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使脏腑的阴阳气血有所偏衰。根据中医“冬主收藏”的说法,在这一寒冷节气我们应该滋养阳气、收藏精微物质,使脏腑功能得到补充。

1、梨

此时令,水果中以食梨为佳。梨,医书记载性寒,味甘,微酸,入肺胃心肝经。主治热嗽,止渴,治客热中风不语,止心烦、气喘。能够调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但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

2、益寿鸽蛋汤

原料:枸杞、黄精各10克,鸽蛋4个,冰糖适量。

做法:1.将枸杞、黄精洗净切碎,待用。

2.锅中注入适量清水,加入以上食材,煮沸后约15分钟把鸽蛋打破后逐个下锅內,同时将冰糖入锅同煮至熟即成。

功效:补肝肾,益气血,润沛滋阴。

3、“腊八粥”

饮食上“小寒”节气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葡萄干,以作点染。”上述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我国古人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认为吃粥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张耒的《粥记》中也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4、鲈鱼

为温养阳气、敛阴津于内,还可食鲈鱼。《本草纲目》记载:“味甘平,入肝脾肾经,有补五脏,益筋骨,治水气,多食宜人,曝干甚香,益肝肾,安胎补中”。

为什么小寒要比大寒冷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小寒时,太阳运行到黄经285°。小寒之后,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俗话说,冷气积久而寒。此时,天气寒冷,大冷还未到达极点,所以称为小寒。

气候观测资料表明,我国大部地区从“小寒”到“大寒”节气这一时段的气温是全年最低的,“三九、四九冰上走”和“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及“街上走走,金钱丢手”等古代民间谚语,都是形容这一时节的寒冷。由于气温很低,小麦、果树、畜禽等易遭受冻寒。

为什么叫小寒而不叫大寒呢?这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位于小寒节气之后的大寒,处于“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并且冬季的大寒恰好与夏季的大暑相对应,所以成为大寒。

小寒吃什么

腊八粥

饮食上“小寒”节气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上述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我国古人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认为吃粥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张耒的《粥记》中也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南京:吃菜饭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老中医和中药房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居民日常饮食也偏重于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汤最为常见,有的餐馆还推出当归生姜羊肉汤,近年来,一些传统的冬令羊肉菜肴重现餐桌,再现了南京寒冬食俗。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南京人在小寒季节里有一套地域特色的体育锻炼方式,如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挤油渣渣(靠着墙壁相互挤)、斗鸡(盘起一脚,一脚独立,相互对斗)等。如果遇到下雪,则更是欢呼雀跃,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会全身暖和,血脉通畅。

小寒的传统习俗介绍

探梅

此时腊梅已开,红梅含苞待放,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会为之清爽振奋。

冰戏

我国北方各省,人冬之后天寒地诉,冰期十分长久,动辄从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春冬之间,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宋史》有:“故事斋宿,幸后苑,作冰戏。”《钦定日下旧闻考》中记载有:“西华门之西为西苑,榜曰西苑门,入门为太液池,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倚晴阁杂抄》中关于北平旧时风俗,写有:“明时,积水潭尝有好事者,联十余床,携都篮酒具,铺截锐其上,轰饮冰凌中,亦足乐也。”

腊祭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腊的木义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汉应劫《风俗通。义》云:“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祀其祖先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腊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己息,借此游乐一番。自周代以后,“腊祭”之俗历代沿习,从天子、诸侯到平民百姓,人人都不例外。

吃腊八粥

小寒节气中另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古籍记载,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作点染,这些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吃糯米饭

广东民谚“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传统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画图数九

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吃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使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寒节气的特点有哪些传统习俗

全文共 2041 字

+ 加入清单

在冬天的时候是有很多节气的,每个节气都有他自己的由来和寓意,并且在每个节气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传统习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寒节气的特点有哪些传统习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寒节气需要注意事项

1、切记不要长期紧闭门窗睡觉

冬天的时候应每天开窗多次,以便家里的空气流通。长期紧闭门窗睡觉,容易患鼻塞、口干、头痛、免疫功能也会随之下降等,并且在冬天的时候空调的温度应该适宜,不能太高。

2、切记不要穿着太过严实

衣服穿得过多、过厚,会使皮肤血管扩张,流向皮肤的血液增多,从而增加散热的作用,这样反而降低了机体对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也会非常容易生病。

3、切记不要长期在室内

长期在室内不仅空气新鲜度是不够的,人体机能的锻炼也会有所减弱。要注重锻炼身体,如进行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以便养筋健骨、舒筋活络、畅通血脉、增强自身抵抗力。

4、切记不要过度食用燥热的东西和油腻食物

在这个进补的季节,过量吃油腻的食物,往往又会产生内热,出现痤疮、烦躁和便秘等症状,这就具备患流感的内部环境。而辛辣的食物又可加重内热,稍不注意之外感风寒,就会容易患上流感。所以饮食要合理,蔬菜水果要多吃一点,如大白菜、萝卜、香蕉、苹果和梨等。

小寒天气气候的特征是什么

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小寒的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本节气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说。中国南方地区冬暖显著,隆冬1月,霜雪交侵,常有冰冻,最低气温在零下10℃左右。而华南北部最低气温却很少低于零下5℃,华南南部0℃以下的低温更不多见。华南冬季最低气温不低,有利于生产,也适宜发展多种经营。“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柑桔,生长一般要求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5℃、年温高于15℃,华南内绝大多数地区都能满足,副热带植物也几乎应有尽有。只所以如此,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应当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低海拔河谷地带,则是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隆冬最暖的地方,1月平均气温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现0℃以下的低温。加之逆温效应十分显著,所以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能够良好生长。

小寒节气的特点有哪些传统习俗

1.探梅

这个时候腊梅已经开,红梅含苞待放,挑选有梅花的绝佳的风景地,细细赏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会为之清爽振奋。

2.冰戏

我国北方的各省,在入冬之后天寒地诉,冰期就会十分的长久,动辄从11月起,直到次年的四月。春冬之间,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都会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

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可以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宋史》有:“故事斋宿,幸后苑,作冰戏。”《钦定日下旧闻考》中记载有:“西华门之西为西苑,榜曰西苑门,入门为太液池,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倚晴阁杂抄》中关于北平旧时风俗,写有:“明时,积水潭尝有好事者,联十余床,携都篮酒具,铺截锐其上,轰饮冰凌中,亦足乐也。”

3.南京:吃菜饭

在古代的时候,南京人对小寒颇为重视,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已渐渐的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到了小寒的时候,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大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的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以和腊八粥相媲美。

到了小寒时节的时候,也是老中医和中药房最忙的时间,一般入冬的时候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这个时候,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4.羊肉汤

居民日常饮食也比较偏重于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汤最为常见,有的餐馆还推出当归生姜羊肉汤,近年来,一些传统的冬令羊肉菜肴重现餐桌,再现了南京寒冬食俗。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南京人在小寒季节里有一套地域特色的体育锻炼方式,如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挤油渣渣(靠着墙壁相互挤)、斗鸡(盘起一脚,一脚独立,相互对斗)等。如果遇到下雪的时候,那么就更是欢呼雀跃,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会全身暖和,血脉通畅。

5.广东: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6.养生

中医认为寒为,最寒冷的节气也是最盛的时候,从饮食养生的角度上来看,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日常食物中属于热性的食物主要有鳟鱼、辣椒、肉桂、花椒等;属于温性的食物有糯米、高粱米、刀豆、韭菜、茴香、香菜、荠菜、芦笋、芥菜、南瓜、生姜、葱、大蒜、杏子、桃子、大枣、桂圆、荔枝、木瓜、樱桃、石榴、乌梅、香椽、佛手、栗子、核桃仁、杏仁、羊肉、猪肝、猪肚、火腿、狗肉、鸡肉、羊乳、鹅蛋、鳝鱼、鳙鱼、鲢鱼、虾、海参、淡菜、蚶、酒等。特别要提出的就是,小寒时节的时候正是吃麻辣火锅、红焖羊肉的好时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小寒有什么气候特征_小寒各地习俗

全文共 1891 字

+ 加入清单

按顺序小寒是24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腊月迎春中的一个节气。小寒时,太阳视运行到黄经285度,时值公历1月5日或6日,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小寒有什么气候特征_小寒各地习俗,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寒各地习俗

广东: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南京:吃菜饭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老中医和中药房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居民日常饮食也偏重于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汤最为常见,有的餐馆还推出当归生姜羊肉汤,近年来,一些传统的冬令羊肉菜肴重现餐桌,再现了南京寒冬食俗。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南京人在小寒季节里有一套地域特色的体育锻炼方式,如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挤油渣渣(靠着墙壁相互挤)、斗鸡(盘起一脚,一脚独立,相互对斗)等。如果遇到下雪,则更是欢呼雀跃,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会全身暖和,血脉通畅。

小寒有什么气候特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小寒的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本节气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说。

“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和“街上走走,金钱丢手”两句古代民间谚语,都是形容这一节气的寒冷。同时这时正值“三九”前后,俗话说“冷在三九”。这是因为在上一个节令冬至时,地表得到太阳光、热最少,但还有土壤深层的热量补充,所以还不是全年最冷的时候。

等到冬至过后,也是到“三九”前后,土壤深层的热量也消耗殆尽,尽管得到太阳光、热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于是便出现全年的最低温度,在此节气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人们叫做“数九寒天”。在我国南方虽然没有北方峻冷凛冽,但是气温亦明显下降。在南方最寒冷的时候是小寒及雨水和惊蛰之间这两个时段。小寒时是干冷,而雨水后是湿冷。

小寒吃哪些食物最养生

1.红薯

红薯富含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钾、镁等多种营养素。天冷时,喝一碗刚出锅的红薯粥或吃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都有助于抵抗寒冷。

2.牛肉

锌在饮食中非常重要,它可以促进白血球的生长,进而帮助人体防范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即使是轻微缺锌,也会增加患传染病的风险。牛肉是人体补锌的重要来源,因此在冬季适当进补牛肉,既耐寒又可预防流感。

3.胡萝卜

胡萝卜可增加抗寒能力。寒冷气候使人体维生素代谢发生明显变化。增加摄入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增强耐寒能力和对寒冷的适应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胡萝卜包含多种胡萝卜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因此被称作平民人参。在干燥的季节里,吃点胡萝卜,还有滋润皮肤的作用。

4.羊肉

羊肉是冬季餐桌上的常见菜,在小寒节气适宜多进补。羊肉属热性,有补肾助阳的作用,羊肉还能缓解腰膝酸软的症状。在寒冷冬季,吃上一顿羊肉,无疑是一大乐事。

5.鹌鹑肉

鹌鹑肉具有补益五脏、清热利湿、利水消肿等功效。鹌鹑肉很适合老弱病人食用,还可辅助治疗贫血、糖尿病、神经衰弱、肾炎水肿、肺结核等疾病。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在冬季如果能恰当选择既美味,而又具有补益身体的食物,自然是人生一大乐事。

6.西红柿

西红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番茄红素。番茄红素能抗氧化,保护低密度脂蛋白免受氧化破坏,从而降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7.红枣

红枣又称大枣,是很常见的药材,现代人甚至将其当作食材使用,其味甘性温,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养血安神、调营卫及缓和药性的功效,对于因血虚所导致的面黄肌瘦、头晕眼花,或是因中气不足、脾胃虚弱导致的身体疲劳及倦怠皆有帮助。

8.鱼肉

鱼肉可温养阳气、补益筋骨,其中以鲈鱼的价值最大。《本草纲目》记载:味甘平,入肝脾肾经,有补五脏,益筋骨,治水气,多食宜人,曝干甚香,益肝肾,安胎补中。

9.栗子

栗子有千果之王的美称,还是益肾宜气的补药,老少咸宜。栗子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各种维生素,对心脑血管都十分有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寒时节都有哪些习俗

全文共 1928 字

+ 加入清单

小寒时节是气温最低的季节,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提醒人们要做好防寒防冻等农事活动,民间有“食菜饭”“糯米饭”等习俗。那么你知道小寒时节都有哪些习俗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小寒时节三大饮食原则要牢记

食宜温

冬季,是吃羊肉、鸡肉等温热品的好时候,特别是对于偏于阳虚体质者的人:偏于阴气不足的食补以鸭肉、鹅肉为好。饮食切忌黏硬、生冷食物。而冬季喝热粥也非常适合,如羊肉粥,以温补阳气:麦片粥,养心除烦;核桃粥,养阴固精;红薯粥,滋补肝肾;大枣粥,可使人感觉周身温暖,精力倍增;山药粥,大米烧开之后,放入2两山药,十几颗大枣,有养肾补血的功效。

食宜杂

即食物要多样化,精粗搭配,荤素兼吃。冬天人们有偏嗜高蛋白、高脂和高糖的食物,不吃或少吃粗粮、蔬菜、瓜果的倾向。这不但容易使人患缺铁性贫血、维生素缺乏症、便秘、口角炎、牙龈出血等症。

食宜苦

这时的饮食应减咸增苦,苦味食物可助心阳,减少过亢的肾水,起到养肾的功效。

小寒时节都有哪些习俗

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小寒正处三九前后,俗话说:“冷在三九”,其严寒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是这样记录的:“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了。在我国,二十四节气都有着不一样的民间习俗,例如:冬至吃汤圆水饺、霜降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等等。那么在小寒时节又都有着哪些习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小寒习俗之一:画图数九

二十四节气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小寒节气正值三九严寒,所以“画图数九”的民俗与小寒节气有着密切联系。数九计数,书法描红,既能求得消寒,也算是冬日里一种不错的消遣冶情的养生方法。

小寒习俗之二:吃菜饭

小寒吃菜饭是老南京的习俗。南京人对小寒颇为重视,人们会用糯米加生姜、矮脚黄、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一起煮成菜饭。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节气,也是阴气最盛的时期。

南京菜饭中糯米补中益气,健脾暖胃,能增强机体抵御寒邪的能力;生姜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温肺散寒之功效。再加上南京特产矮脚黄、香肠、板鸭,药食双补,美味可口,冬日里吃完后特别暖和,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老中医和中药房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居民日常饮食也偏重于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汤最为常见,有的餐馆还推出当归生姜羊肉汤,近年来,一些传统的冬令羊肉菜肴重现餐桌,再现了南京寒冬食俗。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南京人在小寒季节里有一套地域特色的体育锻炼方式,如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挤油渣渣(靠着墙壁相互挤)、斗鸡(盘起一脚,一脚独立,相互对斗)等。如果遇到下雪,则更是欢呼雀跃,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会全身暖和,血脉通畅。

小寒习俗之三: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小寒习俗之四:腊八粥

饮食上“小寒”节气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上述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我国古人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认为吃粥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张耒的《粥记》中也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小寒节气推荐食疗

当归枸杞炖羊肉

用料:当归15克,桂圆10克,枸杞1 5克,羊肉500克。

制法:羊肉切块,加生姜用开水稍煮,水漂沥干,加入各药、上汤,隔水炖熟,饮汤吃肉。

功用:羊肉温热,含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维生素(A、B)等,有补阴壮阳、补虚劳益气血的作用。桂圆补益心脾,可去羊肉膻味。当归补血养血、活血化瘀。当归枸杞炖羊肉可补阴壮阳,补益心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寒节气的传统习俗

全文共 2911 字

+ 加入清单

小寒代表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小寒节气传统习俗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寒气候谚语

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

小寒大寒,冷成冰团(江南)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广西)

小寒不寒寒大寒

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

小寒暖,立春雪

小寒寒,惊蛰暖

小寒蒙蒙雨,雨水还冻秧

小寒雨蒙蒙,雨水惊蛰冻死秧

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湖南)

小寒无雨,小暑必旱(山东)

小寒鱼塘冰封严,大雪纷飞不稀罕,冰上积雪要扫除,保持冰面好光线。

小寒要注意什么

饮食应减甘增苦

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所谓“三九补一冬”,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在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生冷的食物寒性大,在这个时候吃的话容易直接刺激胃部,使得它不正常的收缩,轻则引起食欲不振,重则还可能会导致呕吐、抵抗力降低等等。同理,辛辣的食物一样是具有强刺激性的,大量食用容易导致急性胃炎的发生。

起居要保暖

在小寒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尤其是对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对于老人家,则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密切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运动宜在日出后

生命在于运动。民谚亦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善于养生的人,在冬季更要坚持体育锻炼,以取得养肝补肾,舒筋活络,畅通气脉、增强自身抵抗力之功效。比如瑜伽、太极拳、散步、慢跑、跳绳、踢毽、打球、做操、练拳舞剑等,都是适合冬季锻炼的`项目。小寒正处于季冬之月,此时阳气潜伏。在精神调养方面,应宁神定志,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保持心态乐观,莫要劳神忧事。运动项目可以选择长跑、滑雪、跳绳、踢毽子等冬天是个非常适合养肾的时节,肾之经脉起于足部,足心涌泉穴为其主穴,冬天很好的办法就是泡脚,有时间还可以晒一晒“日光浴”,以助肾中阳气升发,最后在精神上宜静神少虑、乐观面对生活,就可以达到很好的养生效果。

二十四节气小寒含义

每年公历1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285°时为小寒,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也是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以及丑月的`起始。

小寒节气开始,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始降温,都是一派严冬的景象。

小寒节气的特点

小寒,太阳到达黄经285°,于每年公历1月5-7日交节。小寒的天气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俗话有讲:“冷在三九”,由于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小寒节气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讲法。

至于小寒和大寒节气哪个更冷?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历史资料统计表明:不同地点、不同年份情况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北方大寒节气的平均最低气温要低于小寒节气的平均最低气温;南方则反之。

小寒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人们叫做“数九寒天”。在我国南方虽然没有北方峻冷凛冽,但是气温亦明显下降。在南方最寒冷的时候是小寒及雨水和惊蛰之间这两个时段。小寒时是干冷,而雨水后是湿冷。

中国南方地区冬暖显著,隆冬1月,霜雪交侵,常有冰冻,最低气温在零下10℃左右。而华南北部最低气温却很少低于零下5℃,华南南部0℃以下的低温更不多见。中国隆冬最冷的地区是黑龙江北部,最低气温在可达零下40℃左右,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低海拔河谷地带,则是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隆冬最暖的地方,1月平均气温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现0℃以下的低温。加之逆温效应十分显著,所以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能够良好生长。

小寒时北京的平均气温一般在一5℃上下,极端最低温度在—15℃以下;东北北部地区,这时的平均气温在—3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可低达—50℃以下,午后最高气温平均也不过—20℃。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45°N以北的地区及藏北高原,平均气温在—20℃上下,40°N附近的河套以西地区平均气温在—10℃上下。到秦岭、淮河一线平均气温则在0℃左右,此线以南已经没有季节性的冻土,冬作物也没有明显的越冬期。这时的江南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5℃上下,虽然田野里仍是充满生机,但亦时有冷空气南下,造成一定危害。

小寒节气的传统习俗

1、探梅

此时腊梅已开,红梅含苞待放,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会为之清爽振奋。

2、冰戏

我国北方各省,人冬之后天寒地诉,冰期十分长久,动辄从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春冬之间,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宋史》有:“斋宿,幸后苑,作冰戏。”《钦定日下旧闻考》中记载有:“西华门之西为西苑,榜曰西苑门,入门为太液池,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倚晴阁杂抄》中关于北平旧时风俗,写有:“明时,积水潭尝有好事者,联十余床,携都篮酒具,铺截锐其上,轰饮冰凌中,亦足乐也。”

3、腊祭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腊的木义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汉应劫《风俗通。义》云:“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祀其祖先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腊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己息,借此游乐一番。自周代以后,“腊祭”之俗历代沿习,从天子、诸侯到平民百姓,人人都不例外。

4、吃粥

小寒节气中另有一项重要的`就是吃“腊八粥”。古籍记载,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作点染,这些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5、吃糯米饭

广东民谚“小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传统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6、画图数九

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7、吃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使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寒下雪有什么寓意以及习俗

全文共 1738 字

+ 加入清单

小寒是农历冬季的第5个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中它排行倒数第二,那么为了方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小寒下雪有什么寓意以及习俗大全,欢迎阅读!

小寒农事

这时节要继续抓好春花作物的培育,做好防冻、防湿工作,力争春花好收成。要防止积雪冻雨压断和竹林果木,冬季多大雾、大风天,海上或江湖捕鱼、养殖作业需特别注意安全。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从降水的季节分布状况来看,我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也就是东南季风盛行的时候。在冬季,我国盛行来自亚欧大陆内部的西北季风,水汽含量很少,形成的降水也不多。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降水最少的两个节气。

小寒下雪有什么寓意

一、村子里的老人希望在小寒节气时下雪,其实就是盼望着冬天的天气能冷一些。如果在小寒节气前后下雪的话,在小寒到大寒这段时间天气会越来越冷,天气寒冷、降雪多,对农作物生长有很大的好处,在寒冷的天气下,潜伏在庄稼地里的害虫虫卵和病菌都会被冻死,雪花在融化后形成雨水,可以补充庄稼生长所需水分。此外雪花中还含有丰富的氮元素,是庄稼返青时必不可少的养分,所以农民在小寒节气前后会特别期盼降雪,因为在小寒降雪也就意味着明年庄稼有个好收成。

二、其实在小寒节气前后降雪不仅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好处,也对我们的生活有好处。近几年一到了冬天大家都会被雾霾困扰,降雪会使天气变的寒冷,冷气流也会很活跃,可以将天空中的雾霾吹开,还大家一个清新的世界。此外降雪后空气也会变的潮湿,也可以减少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小寒吃什么传统美食

1、吃羊肉

民间传说“小寒吃羊肉,大寒吃萝卜”,小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而羊肉也是小寒节气中的一种流行的传统食物。羊肉是温热食物中性价比最高的,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如果用羊肉加点当归、山药、胡萝卜一起煮,吃起来不但不会上火,还可以暖暖地过个冬天。

2、吃腊八粥

因为腊八节的时间点都在小寒到大寒之间,所以很多地方都有在小寒这一天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的食材很多,像北方的腊八粥有黄米、红米、白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枣泥等,和水煮,外加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红糖、白糖、葡萄干点缀。

3、吃黄芽菜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4、吃糯米饭

俗语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在广东地区流行小寒、大寒吃糯米饭驱寒的习俗。传统的腊味糯米饭固定的食材除了糯米、腊肉、腊肠和花生,还有在糯米饭中添加香菇、虾米、瑶柱、香菜、叉烧、鱿鱼等等。一般糯米饭都是在小寒、大寒早上吃,但是由于要上学、上班,没有时间,所以都改到晚上吃。

5、吃菜饭

古时候的南京人对小寒特别重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经慢慢淡化了。但是小寒节气吃菜饭的习俗还是很流行,贫寒人家或是困难时期,菜饭就是青菜加油盐煮米饭;条件好的,则佐以咸肉、香肠、火腿、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

6、温补鸡汤

老南京还有逢“九”吃一只鸡、每天一个鸡蛋的进补习惯,所以小寒这天市民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鸡汤和鸡蛋。鸡肉的药用价值很大,民间有“济世良药”的美称。中医认为鸡肉具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的功效。

但用鸡肉进补时需注意雌雄两性作用有别:雄性鸡肉,其性属阳,温补作用较强,比较适合阳虚气弱患者食用;雌性鸡肉属阴,比较适合产妇、年老体弱及久病体虚者食用。

小寒气候概况

小寒,太阳到达黄经285°,于每年公历1月5—7日交节。所谓小寒,意思是说天气寒冷,但是却还没有到极点。冬至是北半球太阳光斜射最厉害的时候,那为什么最冷的节气不是冬至而是小寒到大寒呢?虽然在冬至节气的时候北半球太阳光斜射最厉害的时候,但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却是在冬至节气以后的小寒、大寒节气。这是因为冬至节气以后,太阳光的直射点会逐渐的北移,但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始终还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热量始终处于散失的状态,白天吸收的热量还是少于夜晚释放的热量,因此冬至之后,北半球的温度还在持续降低,小寒、大寒就成为一年中最冷的两个节气。民谚:“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这说明了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4节气小寒的由来及习俗

全文共 1956 字

+ 加入清单

小寒节气开始,北京的平均气温一般在-5℃上下,极端最低温度在-15℃以下;中国东北北部地区,真是一个冰雕玉琢的世界。都是一派严冬的景象。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24节气小寒的由来习俗,供大家阅读参考。

小寒的由来

小寒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位于小寒节气之后的大寒,处于“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并且冬季的大寒恰好与夏季的大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大寒。

小寒生活习俗

生活上,除注意日常保暖外,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饮食上,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尚。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使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 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日常食物中属于热性的食物主要有鳟鱼、辣椒、肉桂、花椒等;属于温性的食物有糯米、高粱米、刀豆、韭菜、茴香、香菜、荠菜、芦笋、芥菜、南瓜、生姜、葱、大蒜、杏子、桃子、大枣、桂圆、荔枝、木瓜、樱桃、石榴、乌梅、香椽、佛手、栗子、核桃仁、杏仁、羊肉、猪肝、猪肚、火腿、狗肉、鸡肉、羊乳、鹅蛋、鳝鱼、鳙鱼、鲢鱼、虾、海参、淡菜、蚶、酒等.特别要提出的是,小寒时节正是吃麻辣火锅、红焖羊肉的好时节.

什么是小寒三候

小寒,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因此民间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说法,而小寒一过,马上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而这也是为什么小寒比起大寒,天气却更为寒冷的原因。

我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喜鹊在这个节气也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了;到了三候,野鸡也感到阳气的滋长而鸣叫。

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数九计数,书法描红,既能求得消寒,也算是冬日里一种不错的消遣冶情的养生方法。

小寒时各地习俗

1、南京:吃菜饭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2、广东: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3、民间习俗腊八粥

饮食上“小寒”节气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穣、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上述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我国古人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认为吃粥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张耒的《粥记》中也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小寒的历史由来

每年1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285°时为小寒(slight cold),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我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寒的养生粥及习俗食物

全文共 3094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小寒与冬季“数九”中的三九相交,因此进入小寒也意味着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根据气象部门报道,东北地区小寒节气里的平均气温在-30℃左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寒的养生粥及习俗食物,欢迎阅读!

小寒的习俗食物

小寒吃什么:小寒南京吃菜饭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老南京讲究吃菜饭,其来源估计与天冷进补有关系。所谓菜饭就是青菜和米饭一起翻炒,加入咸肉、香肠、火腿、板鸭丁。其中矮脚黄、板鸭都是南京的着名特产,极具南京特色。这些在今日看似平常之物,过去则是家庭条件较富裕的人们才能享用的,经济条件不太好的人家是舍不得加肉的,会往菜饭里埋一勺猪油,那时候平时饭菜没有多少油水,因此“猪油拌饭”吃起来格外香。

小寒吃什么:小寒广东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都暖乎乎。因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上来说,糯米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小寒吃什么:小寒北方吃腊八粥

小寒节气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腊八在小寒节气前后,在这个时候吃一餐内容如此丰富的热粥,既能刺激食欲,又可以增加机体热量,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

《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上述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朋友们可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以及身体状况选择腊八粥的配料,熬出的腊八粥会更适合自己的体质。

小寒吃什么:小寒吃温补鸡汤

老南京还有逢“九”吃一只鸡、每天一个鸡蛋的进补习惯,所以小寒这天市民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鸡汤和鸡蛋。据说,鸡骨鸡肉在文火的慢慢煲煮中,营养成分大多会溶入汤中,极易于人体吸收,是冬季补气补血的进补佳品,钙质也多。

母鸡炖汤,搭配点养生材料会更好。家里有什么就放点什么,红枣、莲子、枸杞、桂圆等等的,也可搭配香菇、山药、虫草花,或者干贝、海米都行,味道都鲜美平和。小火慢慢煲煮2-3个小时,然后将上面的油脂撇去,鸡去骨拆肉,直接吃喝,做火锅汤底,或者早晨用鸡汤煮面都不错的。

小寒吃什么:小寒吃刷羊肉

“小寒”时是一年中气候最冷的时候,人们很容易被风寒侵袭,抵御严寒最快速有效的办法不是一件棉衣,而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羊肉是温热食物中性价比最高的,如果用羊肉加点当归、山药、胡萝卜一起煮,加上大葱和生姜调味,建议每周吃一次,不但不会上火,还可以暖暖地过个冬天。

小寒吃什么:小寒吃黄芽菜

寒节气习俗饮食有很多,吃糯米饭、腊八粥、饭菜、黄芽菜等等。下边为大家介绍关于小寒节气吃黄芽菜习俗吧。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使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小寒时节养生粥

1、海带豆腐汤

材料:海带、豆腐各250克,姜片、葱丝、盐、鸡精适量。做法:将海带洗净切丝,豆腐切块,先用炒锅将姜片、葱丝爆香,加入豆腐、盐,翻炒至豆腐微黄,再放入海带,翻炒约1分钟,加水(漫过主料1厘米),加入鸡精,武火烧10分钟,剩少许汤即成。

2、枣杞乳鸽汤

材料:乳鸽2只、葱1段、大枣10颗、姜3片、枸杞20颗、盐1小勺、香油1/2小勺。

做法:鸽子处理干净,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烧开一壶水,将鸽子汆烫下并清洗,处理好的鸽子放进锅里,放入切好的葱段、姜片,加入大半锅水开火,红枣和枸杞事先用清水浸泡;等到锅里水烧开,用大勺将锅中的浮沫打出,放入大枣转最小火慢慢炖煮2小时;2小时后,鸽子基本炖好,将泡好的枸杞放入锅中,加入1小勺盐和几滴香油,接着炖煮15分钟,15分钟后,即可关火喝汤吃肉。

3、生姜黄芪炖羊肉

材料:生姜、黄芪各50克,羊肉250克,食盐各适量。做法:先将生姜、黄芪、羊肉切块洗净。羊肉汆水后捞出,并撇去浮沫。加入适量冷水至另一砂锅中,水开后放入羊肉、姜片和黄芪,然后用文火炖2小时,最后加入适量食盐即可。

4、花生猪手汤

材料:花生80克,猪手300克,淮山50克以及适量盐、葱、姜、料酒。做法:先将猪手洗净、切块,将淮山切块。将所有材料及适量的葱、姜、料酒放入锅中,加清水小火炖1小时20分钟左右,加入盐稍煮。

5、山药小排汤

材料:小排400克,枸杞10克,胡萝卜30克,生姜3片,山药150克,家乐浓汤宝猪骨汤1块,3碗水,约750毫升。做法:先将排骨洗净,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沫,接着,将山药、胡萝卜洗净、去皮、切成滚刀块。然后,在锅内倒3碗清水,加入姜片,直至水煮开,将浓汤宝放进锅中,搅拌至完全融化。最后,将小排、胡萝卜、山药和枸杞一齐放入,待水沸腾冒气后扣上盖子加热15分钟。

小寒养生防病

防心梗

寒冬是心肌梗塞的发病高峰,这是因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血管收缩,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形成血栓,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重者发生心肌梗塞。因此,老年人在寒冬季节要加强户外体育锻炼,重视防寒保暖,室温最好控制在15℃~18℃,以防寒邪侵袭,诱发新病。亦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溶栓降脂、扩血管和防治心肌缺血缺氧的药物。

防瘙痒

老年人皮肤退行性萎缩,皮脂腺机能减退,遇寒冷干燥气候极易产生皮肤瘙痒,该症往往夜间加重,常使人难以入眠。因此,老年人寒冬季节应注意饮食调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禁食辣椒、大蒜等刺激性食物,亦可选用养血益气、润肤止痒的中药治疗,如黑芝麻、六味地黄丸及枸杞地黄丸等。

防胃病

隆冬季节,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血液中的组织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机体抗病力及适应性也随之降低,故有胃病的老年人冬季就容易旧病复发,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所以,冬季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饮食宜选温软、淡素及易于消化的食物为好,并做到少食多餐,忌食生冷,戒除烟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胃肠血液循环,减少胃病发病机会。

防感冒

老人感冒是寒冬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说起来该症不算什么大毛病,但若治疗不及时,就容易诱发多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肺炎、肺心病、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等。

据报道,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死亡率高达36%。故在寒冬季节,老年人要注意加强耐寒锻炼,调理好饮食,最好每天用冷水洗脸,热水洗脚,以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力,防止感冒发生。

防中风

据资料报道,约70%中风患者多在冬季发病,故被专家称为“冬季神经科的流行病”。为什么冬季好发生中风呢?这是因为冬季气温低,人体受寒冷刺激后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循环外周阻力加大,左心室和脑部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促进血栓形成,导致中风发生。中风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故在寒冬季节要切实做好中风的预防工作。

防中风首先要做好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原发病的治疗,其次是注意及时发现先兆症状,如突发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遇此症状应速送医院诊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寒节气: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来临,小寒有哪些习俗?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小寒节气的到来,意味着这一年最冷的时候就要来了,那面对凌冽的寒风,人们会用怎样特别、热闹的方式来迎接这个节气呢?

据说早年在黄河流域,这里的人们每逢小寒,家家户户都会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于是就有了“画图数九”的习俗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腊的木义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

在小寒时节,冰戏也非常受欢迎,在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称为冰戏。小寒节气腊梅已开,红梅含苞待放,这时候正是踏雪寻梅冬游的好时候,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精神上也会感到清爽振奋。

小寒节气的饮食习俗有很多,吃糯米饭、腊八粥、饭菜、黄芽菜等等。老南京还有逢“九”吃一只鸡、每天一个鸡蛋的进补习惯,所以小寒这天大家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鸡汤和鸡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小寒的民间习俗及养生药膳

全文共 2820 字

+ 加入清单

小寒是第二十三个节气,在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是最低的的节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欢迎阅读!

小寒养生药膳

小寒养生药膳1:羊肾红参粥

材料:鹿肾(或羊肾)1只,红参3克,大米100克,调料少许。

做法:将羊肾切开,剔去内部白筋,切为碎末,红参打为碎末,大米洗净,加入适量水及调料,煮1小时食用。

功效:有益气壮阳、填精补髓的作用,适用于虚弱无力、腰膝酸软、畏寒怕冷、耳聋耳鸣、性功能减退等肾阳不足的人群。

小寒养生药膳2:腊八粥

材料:糯米1杯、小红豆100克、葡萄干、花生仁、莲子、红枣、桂圆干、松子各50克、砂糖300克。

做法:糯米洗净,浸泡一个晚上,小红豆洗净,浸泡约4小时。小红豆、莲子、花生仁放入内锅,烟叶水6杯,移入电锅中,外锅加水1杯,蒸至开关跳起;加入糯米,外锅再加水1杯,续蒸至开关跳起;再加入红枣、桂圆干,外锅加热水半杯,继续蒸至开关跳起,再拌入松子、葡萄干及砂糖300克即可。

功效:腊八粥具有健脾益肾、滋补虚损的功效。其中糯米具有温脾益气的作用,适于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花生具有润肺、和胃、止咳、利尿等多种功能。

小寒养生药膳3:桂圆粥

食材:干桂圆30克,粳米50克,白砂糖适量。

做法:将粳米洗净后放入锅中,干桂圆待用。加适量清水煮粥,快熟时放入龙眼肉煮数沸,加白砂糖即可。

功效:桂圆能够入药,中医认为,其性温,味甘,入心、脾经,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体虚等症。

小寒养生药膳4:生姜大枣粥

材料:生姜、大枣、大米、红糖。

做法:将米放入锅中,简单干炒一下,再放入水,用勺子将米搅拌均匀后,放入大枣和生姜片,文火慢煮,直到粥煮熟,放入少许红糖。

功效:姜对散寒有效;红糖具有祛风散寒、解毒的功效。大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是营养价值极高的果品。

小寒民间传统习俗

民间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在这个全年最冷的时节里,中国各地有着许多相关的节气民俗,比如“画图数九”、“补膏方”和“吃菜饭”。在这些民俗之中就蕴含着很多养生保健的原理。

画图数九

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小寒节气正值三九严寒,所以“画图数九”的民俗与小寒节气有着密切联系。数九计数,书法描红,既能求得消寒,也算是冬日里一种不错的消遣冶情的养生方法。

广东: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补膏方

《黄帝内经》中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万物敛藏,养生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滋补内脏。膏方不仅能够预防和治疗疾病,还具有滋补身体,强壮体质的作用,在冬日里受到民众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膏方进补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腊八粥

饮食上“小寒”节气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上述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我国古人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认为吃粥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张耒的《粥记》中也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南京:吃菜饭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老中医和中药房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居民日常饮食也偏重于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汤最为常见,有的餐馆还推出当归生姜羊肉汤,近年来,一些传统的冬令羊肉菜肴重现餐桌,再现了南京寒冬食俗。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南京人在小寒季节里有一套地域特色的体育锻炼方式,如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挤油渣渣(靠着墙壁相互挤)、斗鸡(盘起一脚,一脚独立,相互对斗)等。如果遇到下雪,则更是欢呼雀跃,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会全身暖和,血脉通畅。

小寒节气吃什么蔬菜

适合小寒吃的蔬菜:莴笋

小寒节气多吃吃莴笋,可增强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进胆汁的分泌。莴笋中含的钾是钠的27倍,而且含有的维生素还有利于促进排尿,维持水平衡,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莴笋中的含碘量高,这对人体的基础代谢和体格发育会产生有利影响。莴笋叶的营养远远高于莴笋茎。莴笋饮食中所含的氟元素,可参与牙釉质和牙本质的形成,参与骨骼的生长。除此之外,小寒节气特别容易感冒咳嗽,多吃莴笋叶,还可平咳。

适合小寒吃的蔬菜:白萝卜

正如中医所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上了街,药铺关门歇”,白萝卜是非常适合寒冷节气食用的养生蔬菜,白萝卜可以润喉、开胃,多吃些萝卜对消化很有好处,其辛辣成分能促进胃液分泌,调理胃肠机能。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可以帮助消除体内的废物,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适合小寒吃的蔬菜:小白菜

小白菜是冬季非常应季的蔬菜,小白菜中含有大量胡萝卜素比豆类、番茄、瓜类都多,并且还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促进皮肤细胞代谢,具有美容的作用。小白菜也是蔬菜中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最丰富的菜,含钙、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均比大白菜高。

适合小寒吃的蔬菜:芹菜

进入小寒节气之后,温度会越来越低,胃口也会大增,对于想要保持一个好身材的女性朋友们来说,芹菜就是不可多得的瘦身蔬菜了,因为芹菜中几乎不含有脂肪,并且是一种高蛋白的蔬菜,因此经常吃点芹菜不仅能有效的补充身体所需的蛋白质,还不用单用发胖哦!芹菜中所含有的叶酸、粗纤维、维生素等成分,摄入体内能很好的促进肠道的蠕动,从而对粪便进行软化,达到缓解便秘的症状。

适合小寒吃的蔬菜:花菜

花菜中的维生素C含量非常高,是大白菜的4倍,西红柿的8倍,芹菜的15倍,尤其是在防治胃癌、乳腺癌方面效果尤佳。同时花菜热量也很低,1个花椰菜热量只有23—32卡,所以想要在寒冷的冬季也能保持美美哒,那就多吃些花椰菜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寒节气的习俗吃什么

全文共 3931 字

+ 加入清单

小寒时节,一定要注意血管病,因为人在吸入冷空气后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随之增大,血压逐渐升高,进而特别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寒节气习俗吃什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寒节气养生原则

小寒节气养生原则一:起居上要注意保暖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之一,此时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

“中医认为‘寒性凝滞,寒性收引’,天气寒冷,则关节痛、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对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对于老人家,则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密切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小寒节气养生原则二:适当锻炼 强身健体防病

民谚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在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进行户外的运动,如晨早的慢跑、跳绳、踢毽等。还要在精神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心态平和,增添乐趣。在此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小寒节气养生原则三:小寒养生要以养肾为先

中医上有一年四季中“春应肝,夏应心,长夏应脾,秋应肺,冬应肾”的原则,所以冬季最应该养肾,而且也是养肾的最好时机。那么,面对如此寒冷的天气,究竟如何养肾呢?

1、按摩养肾疗法

按摩疗法是冬季养肾一种很不错的有效方法。推荐两种按摩养肾的疗法:

一:搓擦腰眼。两手搓热后紧按腰部,用力搓30次。所谓“腰为肾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脉,增强肾脏功能。

二:揉按丹田。两手搓热,在用部丹田按摩30-50次。常用这种方法,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强肾固本,延年益寿的作用。

2、冬季养肾早睡晚起

1、冬季养肾要注意起居

冬季养生养肾在起居上宜坚持早睡晚起。避寒保暖,空气新鲜。因为冬季昼短夜长,人们要尽量早睡早起,穿贴身柔和的衣物,多呼吸新鲜空气,多晒晒太阳,以保持人体的体温、体力及正气。

2、药食同源补肾

传统中医认为,“药食同源”,我们平时所食用的食物有很多实际上也是中药,比如:山药、枸杞、核桃、芝麻等,平时也可以多食一些炖羊肉、鸡汤、鸭肉等一类温肾补肾的食物。

中医还认为五谷可以补肾,历代养生家一直提倡健康的饮食,需要以“五谷为充,五果为养”,也就是说人每天必须摄入一定量的主食和蔬菜水果。

主食摄入不足,容易导致气血亏虚,肾气不足;五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因可生吃,可获得更多的营养成分,所以经常食用,可辅助五谷使人体获得更全面的营养。

因此,平时适当摄入一些益肾、养血的食物,对处于亚健康状态下的人们是大有裨益的。

小寒节气养生原则四:饮食保养 滋补防寒

冬季天气寒冷,此时也正是阴邪最盛的时候,也就是中医上所谓的阴邪。

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常用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首乌、枸杞、当归等;

食补要根据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结合食物之性来选择羊肉、狗肉、猪肉、鸡肉、鸭肉、鳝鱼、甲鱼、鲅鱼和海虾等,其他食物如核桃仁、大枣、龙眼肉、芝麻、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以上食物均有补脾胃、温肾阳、健脾化痰、止咳补肺的功效。

当然对体质偏热、偏实、易上火者应注意缓补、少食为好。

小寒养生起居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1、防寒——要护头

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外出记得带帽。因为头部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所在,并且头为诸阳之会,所有的阳经都上达于头部。

2、防燥——内服+外用

内服

除了多饮温水之外,还应适量补充蛋白质及脂肪,如滋补汤品、牛奶、酸奶、各类粥品,将水分“锁住”。

外部保湿

可以使用加湿器。此外,还可以在暖气片旁边放置清水,或将干净的湿布放在暖气片上。也可以使用喷壶在你觉得干燥时或每隔2小时左右在屋内喷洒干净的清水。如果在清水中添加不同功效的精油,还能除菌、添香。

3、防外感——常伸腰

小寒是风寒感冒多发的时节。除了注意保暖,还要多做肢体伸展运动,振奋阳气,固表防感。此外,还可在每日洗脸后用双手摩擦面部致生热,可增强御寒能力。

小寒的养生技巧

起居调养:我们应该知道小寒是一年当中比较冷的节气之一,这个时候在生活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中医认为“寒性凝滞,寒性收引”,在天气寒冷的时候,关节、颈椎,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这个时候保暖就比较重要了,尤其是肩颈部、脚部等容易受凉的部位的保暖,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特别是已经上了年纪的人,在进行保暖的时候也要注意通风,密切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精神调养:小寒正处于季冬之月,这时氧气浮潜,我们在精神调养方面,应宁神定志,不要出现情绪过激的情况,保持心态乐观,宁神定志,莫要劳神忧事。

运动调养:俗话说“冬炼三九”,到了小寒,也是一个锻炼的好时机,但此时运动应在日出后才开始体育锻炼,在运动前要做好准备运动,待身体暖和后再脱掉厚重的冬衣进行体育锻炼。

运动要适度,莫要大汗出,以养胃气;而锻炼后要及时穿衣,避免寒邪侵袭。运动项目可以选择长跑、跳绳、踢毽子等。

饮食调养:小寒正处于隆冬的十二月,此时土气旺,肾气弱,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另外,所谓“三九补一冬”,小寒时节,可适当进补,在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

“百病从寒起,寒从足下生。”,一到寒冬,人们都会很注意保暖,但是不少人却会忽视脚部的保暖。中医学认为,双脚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经络的重要起始部位。脚部对于温度比较敏感,如果受凉,就会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容易引起感冒。

多阴天雾霾,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每天晚上好用热水泡脚,可以预防感冒。因为,用热水泡脚不仅可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而且能够消除疲劳,改善睡眠,但泡脚的水以能够浸到踝部为宜。在浸泡的过程当中,还要不断地添加热水,浸泡10分钟到15分钟,至脚面发红或者身上微微出汗为止。

小寒习俗吃什么

小寒吃腊八粥

每逢小寒节气,饮食上“小寒”节气中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穣、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小寒之后腊八节也是同样要吃腊八粥,之后便年味渐浓。食粥是中国饮食文化中一道养生大餐,腊八粥确能起到驱寒补气的效果。腊八在小寒节气前后,在这个时候吃一餐内容如此丰富的热粥,既能刺激食欲,又可以增加机体热量,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

小寒吃黄芽菜

寒节气习俗饮食有很多,吃糯米饭、腊八粥、饭菜、黄芽菜等等。下边为大家介绍关于小寒节气吃黄芽菜习俗吧。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使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小寒南京吃菜饭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小寒广东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都暖乎乎。因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上来说,糯米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小寒吃温补鸡汤

老南京还有逢“九”吃一只鸡、每天一个鸡蛋的进补习惯,所以小寒这天市民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鸡汤和鸡蛋。据说,鸡骨鸡肉在文火的慢慢煲煮中,营养成分大多会溶入汤中,极易于人体吸收,是冬季补气补血的进补佳品,钙质也多

小寒吃羊肉

“小寒”时是一年中气候最冷的时候,人们很容易被风寒侵袭,抵御严寒最快速有效的办法不是一件棉衣,而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羊肉是温热食物中性价比最高的,如果用羊肉加点当归、山药、胡萝卜一起煮,加上大葱和生姜调味,建议每周吃一次,不但不会上火,还可以暖暖地过个冬天。

小寒习俗吃什么食物

小寒节气今天迎来,多地伴随着大风降温天气,而济南第一场雪悄然降临。小寒寒气逼人一点也不亚于大寒。甚至比大寒更寒冷。俗话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三九天从1月9日开始数至1月17日结束。而小寒节气正接近三九天。自然是即将进入天寒地冻之时。虽然古人比现在当今人更重视小寒节气,但是小寒节气御寒尤为重要,所以小寒习俗饮食流传至今,今天是小寒节气,小寒习俗有哪些呢。

小寒正处三九前后,俗话说:“冷在三九”,其严寒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各地流行的气象谚语,可做佐证。如华北一带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说法,江南一带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说法。

小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小寒节气开始,冷空气降温过程频繁,但达到寒潮标准的并不多。在每年的1月5日或6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开始。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小寒节气养生汤_小寒节气饮食习俗

全文共 1897 字

+ 加入清单

小寒,是天气最寒冷的一段时期的开始。小寒养生尤其重要。小寒养生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小寒节气养生汤_小寒节气饮食习俗,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寒节气饮食习俗

进入小寒节气,也已进入数九寒天,饮食以冬季进补为主。冬季干冷的时候,医学专家提醒人们注意冬日养生,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养肾防寒”:要补血、补气、补阴、补阳。民谚也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足见冬日养生进补的重要性。

俗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是一种补,而民俗中在冬日有适当多吃点羊肉、狗肉的习惯,也是一种补。但不要千篇一律,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顺其自然为好。因此,一定要注意,千万别贪恋油腻、辛辣的食品,应以补气润燥为主。当然,民谚也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冬日养生为重要的还是加强身体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专家们提倡,要根据各自的身体情况适当进行一些体育活动,特别是在阳光出来时锻炼为佳。强身健体,增强御寒能力,这才是重要的养生途径。

小寒节气四款滋补粥

羊肉粥

选瘦羊肉250克,洗净,切成肉丁,与1个萝卜同炖,去膻味。然后取出萝卜,放粳米150克熬粥。

羊肉性温热,系高蛋白、低胆固醇食品,冬季常食羊肉粥可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还能益肾壮阳。最适宜贫血、慢性胃炎及虚寒证患者食用。

核桃粥

取核桃仁50克、捣碎,与粳米100克煮粥食,可温补精髓。

核桃仁热量高,含丰富的亚油酸,有补脑养血、养胃健脾、补肾壮腰之功效,适合肾虚畏寒、腰膝酸软无力者食用。还可辅助治疗慢性胃炎及慢性结肠炎。

韭菜粥

先把粥煮熟,再将适量韭菜切碎投入,稍煮片刻便可食用。

韭菜内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B、C和钙、磷、铁等物质。熟韭菜甘温补中。经常食用韭菜粥可助阳缓下、补中通络。适合背寒气虚、腰膝酸冷者食用。

人参粥

取人参3克,置沙锅内,加水文火慢煮20分钟,再加粳米100克煮至粥稠,放入适量蜂蜜或冰糖调味服食。

适合于病后体虚,或畏寒食滞、便溏泄泻的老年人食用。经常食用人参粥,对心肌营养不良、冠状动脉硬化及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症患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小寒节气养生汤

1、杜仲栗子猪腰汤

杜仲20克,栗子300克,猪腰2个,猪瘦肉160克,陈皮10克,精盐少许。

做法:拣选新鲜猪腰2个,分别对半剖开成2片,起去白筋,浸于清水中1小时左右,并不断换水,务求除去猪腰的异味,备用。栗子去壳,去衣,取肉,备用。杜仲、陈皮和猪瘦肉分别用清水洗干净,备用。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沸,然后放入以上全部原料,候水再沸起,改用中火继续煲3小时左右,加入少许精盐调味,即可以饮用。

功效:此汤有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强壮腰脚的作用。

2、竹荪煲鸡汤

材料:竹荪6根、柴鸡半只、大葱4段、老姜4片、小菜心6棵、胡萝卜半根、盐10克。

做法:柴鸡洗净斩成块。竹荪用冷水浸泡10分钟。鸡块放入开水中焯一下。将鸡块放入砂锅中,倒入清水,放入大葱、姜片,待汤沸腾后,转小火煲1小时。竹荪切去头和尾部的网,放入温水中焯烫20秒钟。捞出后,用冷水洗净,放入锅中继续煲30分钟。放入小菜心、胡萝卜片,煮2分钟后关火,放盐调味。

功效:竹荪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具有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的功效;竹荪还能够保护肝脏,减少腹壁脂肪的积存,有俗称“刮油”的作用,鸡汤有预防感冒的功效,多喝可以提高免疫力。

3、栗子乌鸡汤

材料:乌鸡1只、栗子155克、莲子50克、枸杞25克、红枣80克、姜25克。

做法:栗子去壳后,煮一锅沸水,将栗子放入煮约30秒后即刻捞出。沸水烫过的栗子皮轻轻一褪即可轻松褪出。莲子、枸杞、红枣洗净备用。姜洗净去皮后拍扁备用。乌鸡剁块后洗净,用沸水焯去血水后捞出。将鸡装入电砂锅中,放入莲子、枸杞、栗子(红枣先不放),倒入纯净水(以淹没鸡身为准)。插上电后开大火状态,煲煮1.5小时。1.5小时后才加入红枣,继续再煲30分钟即可。

功效:中医认为栗子能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和乌鸡一起煲汤对养胃健脾、补肾强筋、干眼、营养不良、食欲不振者、皮肤粗糙等均有不错的食疗功效哦。

4、山药羊肉汤

材料:羊肉500克,淮山50克,葱白30克,姜15克,胡椒粉6克,黄酒20克,精盐3克,味精适量。

做法:将羊肉去筋膜,洗净,略划几刀,再入沸水中焯去血水;将葱、姜洗净,葱切成段,姜拍破;淮山洗净,将羊肉、淮山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先用大火浇沸后,撇去浮沫,放入葱白、生姜、胡椒粉、黄酒,转用小火炖至羊肉酥烂,捞出羊肉晾凉。将羊肉切成片,装入碗内,再将原汤除去葱、姜,加精盐、味精,搅匀,连淮山一起放入羊肉碗内即成。

功效:山药具有三脏同补的功效,羊肉本身具有良好的温补作用,又能够去寒气,所以是虚寒证的通补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小寒气候有什么特征以及习俗

全文共 1548 字

+ 加入清单

小寒节气,做为冬天比较重要的一个节气,通常预示着大降温的开始,那么为了方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小寒气候有什么特征以及习俗,欢迎阅读!

2021年小寒的准确时间

2021年小寒节气具体时间是:2021年1月5日,上午11点23分17秒,星期二,农历十二月二十二。

小焊接器是一年中的倒数第二个节气,最后一个节气是大寒,表示进入一年的年尾了,这一天表示天气很冷,有很多地方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天,大家要注意防寒保暖。

小寒吃什么传统美食

1、吃羊肉

民间传说“小寒吃羊肉,大寒吃萝卜”,小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而羊肉也是小寒节气中的一种流行的传统食物。羊肉是温热食物中性价比最高的,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如果用羊肉加点当归、山药、胡萝卜一起煮,吃起来不但不会上火,还可以暖暖地过个冬天。

2、吃腊八粥

因为腊八节的时间点都在小寒到大寒之间,所以很多地方都有在小寒这一天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的食材很多,像北方的腊八粥有黄米、红米、白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枣泥等,和水煮,外加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红糖、白糖、葡萄干点缀。

3、吃黄芽菜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4、吃糯米饭

俗语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在广东地区流行小寒、大寒吃糯米饭驱寒的习俗。传统的腊味糯米饭固定的食材除了糯米、腊肉、腊肠和花生,还有在糯米饭中添加香菇、虾米、瑶柱、香菜、叉烧、鱿鱼等等。一般糯米饭都是在小寒、大寒早上吃,但是由于要上学、上班,没有时间,所以都改到晚上吃。

5、吃菜饭

古时候的南京人对小寒特别重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经慢慢淡化了。但是小寒节气吃菜饭的习俗还是很流行,贫寒人家或是困难时期,菜饭就是青菜加油盐煮米饭;条件好的,则佐以咸肉、香肠、火腿、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

6、温补鸡汤

老南京还有逢“九”吃一只鸡、每天一个鸡蛋的进补习惯,所以小寒这天市民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鸡汤和鸡蛋。鸡肉的药用价值很大,民间有“济世良药”的美称。中医认为鸡肉具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的功效。

但用鸡肉进补时需注意雌雄两性作用有别:雄性鸡肉,其性属阳,温补作用较强,比较适合阳虚气弱患者食用;雌性鸡肉属阴,比较适合产妇、年老体弱及久病体虚者食用。

小寒气候特征

按顺序小寒是24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腊月迎春中的一个节气。小寒时,太阳视运行到黄经285度,时值公历1月5日或6日,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小寒的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本节气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说。

“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和“街上走走,金钱丢手”两句古代民间谚语,都是形容这一节气的寒冷。同时这时正值“三九”前后,俗话说“冷在三九”。这是因为在上一个节令冬至时,地表得到太阳光、热最少,但还有土壤深层的热量补充,所以还不是全年最冷的时候。

等到冬至过后,也是到“三九”前后,土壤深层的热量也消耗殆尽,尽管得到太阳光、热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于是便出现全年的最低温度,在此节气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人们叫做“数九寒天”。在我国南方虽然没有北方峻冷凛冽,但是气温亦明显下降。在南方最寒冷的时候是小寒及雨水和惊蛰之间这两个时段。小寒时是干冷,而雨水后是湿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寒节气的习俗及养生原则

全文共 2269 字

+ 加入清单

小寒节气,东亚大槽发展得最为强大和稳定,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也达到最为强大且稳定,西风槽脊尺度达到最大,并配合最强的西风强度。小寒节气冷空气降温过程频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寒节气的习俗养生原则,欢迎阅读!

小寒养生防病

防心梗

寒冬是心肌梗塞的发病高峰,这是因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血管收缩,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形成血栓,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重者发生心肌梗塞。因此,老年人在寒冬季节要加强户外体育锻炼,重视防寒保暖,室温最好控制在15℃~18℃,以防寒邪侵袭,诱发新病。亦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溶栓降脂、扩血管和防治心肌缺血缺氧的药物。

防瘙痒

老年人皮肤退行性萎缩,皮脂腺机能减退,遇寒冷干燥气候极易产生皮肤瘙痒,该症往往夜间加重,常使人难以入眠。因此,老年人寒冬季节应注意饮食调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禁食辣椒、大蒜等刺激性食物,亦可选用养血益气、润肤止痒的中药治疗,如黑芝麻、六味地黄丸及枸杞地黄丸等。

防胃病

隆冬季节,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血液中的组织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机体抗病力及适应性也随之降低,故有胃病的老年人冬季就容易旧病复发,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所以,冬季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饮食宜选温软、淡素及易于消化的食物为好,并做到少食多餐,忌食生冷,戒除烟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胃肠血液循环,减少胃病发病机会。

防感冒

老人感冒是寒冬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说起来该症不算什么大毛病,但若治疗不及时,就容易诱发多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肺炎、肺心病、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等。

据报道,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死亡率高达36%。故在寒冬季节,老年人要注意加强耐寒锻炼,调理好饮食,最好每天用冷水洗脸,热水洗脚,以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力,防止感冒发生。

防中风

据资料报道,约70%中风患者多在冬季发病,故被专家称为“冬季神经科的流行病”。为什么冬季好发生中风呢?这是因为冬季气温低,人体受寒冷刺激后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循环外周阻力加大,左心室和脑部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促进血栓形成,导致中风发生。中风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故在寒冬季节要切实做好中风的预防工作。

防中风首先要做好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原发病的治疗,其次是注意及时发现先兆症状,如突发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遇此症状应速送医院诊疗。

小寒养生原则

1、起居要保暖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之一,此时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天气寒冷,则关节痛、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对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对于老人家,则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密切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运动宜在日出后

小寒正处于季冬之月,此时阳气潜伏。在精神调养方面,应宁神定志,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保持心态乐观,莫要劳神忧事。运动项目可以选择长跑、滑雪、跳绳、踢毽子等。可选择《遵生八笺》里的“十二月坐功”:每晚11时至凌晨3时,正坐,一只手抱住脚,另一只手抱腿朝头上方用力抬,直到抬不上去为止,左右方向各做三至五次,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调息吐纳,津液咽入丹田九次。

3、小寒宜调理肾脏温养阳气

虽然此时节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但进补并非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滋补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注意:今年气温偏高,小寒养生宜平补,切勿补过头。

4、饮食应减甘增苦

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所谓“三九补一冬”,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在饮食上可多吃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

小寒的习俗

1、冰戏

我国北方各省,人冬之后天气比较寒冷。有时候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

2、腊祭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腊的木义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腊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己息,借此游乐一番。

3、吃腊八粥

小寒节气中另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古籍记载,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作点染,这些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4、吃黄芽菜

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5、吃糯米饭

广东民谚“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传统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6、准备年货

小寒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所以小寒到了,也就意味着距离我们的春节不远了。因此,小寒的时候很多地方年味渐浓,家家户户已经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等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