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食品污染分哪几类【汇集20篇】

光污染是指燥光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广义的光污染包括一些可能对人的视觉环境和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事物,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光污染形成的原因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248

文章

167

篇1:如何预防动物性食品的污染

全文共 904 字

+ 加入清单

动物食品污染的分类按污染物性质的不同分为:①生物性污染指微生物寄生虫和昆虫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②化学性污染各种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下面小编带您了解一下常见的预防生物性污染动物食品的方法:

1.副溶血性弧菌广泛生存与近岸海水和鱼贝类食物中,温热带地带较多。我国华东沿海该菌的检出率为57.4%-66.5%,尤以夏秋季较高。预防措施:加强对餐饮业人员食物中毒相关知识培训,加大食品卫生监督力度: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应煮熟煮透再吃,隔餐的剩菜在食用前应充分加热,不吃生水产品:食品应低温储藏:防止生熟食物操作时交叉污染。

2.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沙门菌多数存在于动物的排泄物中,可通过水和食物传播,中毒食品主要是肉类、奶类、蛋类食品,常由于食物存放不当,食用前未烧熟煮透所致。肉类食品较易受到污染。预防措施:控制细菌污染源,防止动物生前感染、宰后污染和食品熟后重复污染,加强食品卫生检验,在肉类检疫、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防止食品污染沙门菌。控制细菌繁殖,控制好各类食品储存的适宜条件,防护食品中的沙门菌的生长繁殖。高热杀菌,对污染沙门菌的食品进行加热灭菌,彻底杀死沙门菌。

3.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等疾病。预防措施:防止带菌人群对各种食物的污染:食品加工人员、炊事员或销售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禁止带菌者从事直接食品加工和供应:不要让患有化脓性皮肤病特别是手部患化脓性皮肤病,以及患有乳腺癌、上呼吸道炎症的人从事熟食加工或餐具清洗保洁工作。加强对健康奶牛乳房的检查,防止葡萄球菌对奶的污染,禁止病畜禽肉流入市场。对于容易被葡萄球菌污染的食品,应做到吃多少做多少,最好不剩或剩后立即加热然后迅速冷却,做低温短时间贮藏,吃前加热。

总之预防被微生物污染而感染疾病,最好的办法是高温加热食品,现吃现煮,可以有效的杀菌、灭菌防止食物中毒、感染传染病。

今天小编对如何预防动物性食品的污染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有效防范食品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农药污染食品的途径有哪些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农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保障、促进植物和农作物的成长,所施用的杀虫、杀菌、杀灭有害动物或杂草的一类药物统称。特指在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以及调节植物生长、除草等药剂。目前农药残留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那么农药污染食品途径有哪些呢?

农药的残留性越大,在食品中的残留量越多,对人体的危害也越大。残留在食品中的农药可能会引起人的急性中毒或者慢性毒性,还可能致癌、致畸、致突变及对后代的影响。大量接触以及误食后会造成急性中毒和死亡。

农药施用后,一部分附着于植物体上,或渗入株体内残留下来,使粮、菜、水果等受到污染;另一部分散落在土壤上(有时则是直接施于土壤中)或蒸发、散逸到空气中,或随雨水及农田排水流入河湖,污染水体和水生生物。农产品的残留农药通过饲料,污染禽畜产品。农药残留通过大气、水体、土壤、食品,最终进入人体。

还可以通过生物富集与食物链的途径污染食品。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体从环境中能不断吸收低剂量的农药,并逐渐在其体内积累的能力。食物链,是指动物体吞食有残留农药的作物或生物后,农药子生物间转移的现象。以及在运输和贮存中与农药混放或者施用熏蒸剂。

今天小编对农药污染食品的途径有哪些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防止农药污染食品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如何预防食品生物性污染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食物从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烹调等各环节中,都可能受到环境中各种有害致病因子的侵入;以致降低食品卫生质量与营养价值。如果食用了被污染的食品,就会引起急性或慢性食物中毒。如何预防食品生物性污染呢?下面小编带您了解一下。

为防止食物遭受生物性污染,必须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加强食品卫生管理,落实好食品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过程中预防生物污染的各项措施。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地好食品卫生检验监督工作,一旦发现被污染的食品(包括进口食品),需及时抽样送检。严重污染的食品不得销售、食用,应进行焚毁或掩埋,可食部分必须严格进行消毒。要加强对食品有关人员的卫生管理,认真执行《食品加工、销售、饮食企业卫生五四制》。从事生产经营饮食的商业人员,必须持有卫生防疫部门颁发的健康证,禁止传染病患者参与生产、经营食品的工作。

食品生物性污染防治办法

1、水体生物性污染:应避免水体的富营养化,尽量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2、入侵类生物性污染:加强检疫,提高法律意识等等

3、控制致病的细菌、病毒等排入水体和土壤,也是预防生物性污染的重要措施

今天小编对如何预防食品生物性污染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什么是食品生物性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什么是食品放射性污染

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几年,我国随着工业化等发展,食品污染非常严重,大家知道,一旦食品污染严重就势必会对我们人体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而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食品放射性污染,那么什么是食品放射性污染呢?

什么是食品放射性污染?

食品的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放射性物质的开采、冶炼、生产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与排放。特别是半衰期较长的放射性核素污染,在食品安全上更为重要。

食品中的放射性物质有来自地壳中的放射性物质,称为天然本底;也有来自核武器试验或和平利用放射能所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即人为的放射性污染。由于生物体和其所处的外环境之间固有的物质交换过程,在绝大多数动植物性食品中都不同程度的含有天然放射性物质,亦即食品的放射性本底。天然放射性本底是指自然界本身固有的,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电离辐射水平。它主要来源于宇宙线和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

某些鱼类能富集金属同位素,如137铯和90锶等。后者半衰期较长,多富集于骨组织中,而且不易排出,对机体的造血器官有一定的影啊。某些海产动物,如软体动物能富集90锶,牡蛎能富集大量65锌,某些鱼类能富集55铁。

食品放射性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由于摄入污染食品后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内各种组织、器官和细胞产生的低剂量长期内照射效应。主要表现为对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的损伤和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2011年4月初,卫生部门从京津豫地区露天种植的菠菜中抽检发现微量的放射性碘-131,由于含量低并不危害人体健康。此外,日本近海鱼类也被检测出放射物超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物理性污染食品的途径有哪些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理性污染主要指食品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放射性物质源于宇宙射线和地壳中的放射性物质。核试验及和平利用原子能产生的放射性核废料,如处理不当可污染食品。食品的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放射性物质的开采、冶炼、生产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与排放。特别是半衰期较长的放射性核素污染,在食品安全上更为重要。那物理性污染食品的途径有哪些呢?根据污染食品的有害因素的性质,可概括为以下三大类:

(1)生物性污染

1)微生物污染:如细菌及其毒素的污染,霉菌及其毒素的污染。

2)寄生虫及虫卵的污染:如蛔虫、绦虫、旋毛虫等。

3)昆虫污染:如粮食中的甲虫类、蛾类、螨类等。肉、鱼、酱、咸菜中的蛆、蝇等;某些干果、糖果中害虫等。

(2)化学性污染

1)重金属等:汞、镉、铅、砷、氟等。

2)有机物:有机磷、有机氯、除虫菊酯、激素、食品添加剂等。

3)无机物:亚硝酸盐、亚硝胺、食品添加剂等。

4)食品违禁添加物等

(3)放射性污染。

(4)物理性污染:一些金属异物、玻璃等物理性异物。

(5)毒素类;植物或动物体内产生或残留的部分毒素:黄曲霉毒素、PSP、DSP等。

今天小编对物理性污染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什么是食品物理性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如何预防食品铅污染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人体内正常的铅含量应该在0.1毫克/升,如果含量超标,容易引起贫血,损害神经系统。幼儿大脑受铅的损害要比成人敏感得多,一旦血铅含量超标,应该采取积极的排铅毒措施。如何预防食品污染呢?下面小编带您了解一下。

首先要特别强调环境治理。如改变铅矿开采、冶炼、加工的工艺,减少排出的粉尘、污水、提倡使用无铅汽油、降低汽车尾气的危害;在家庭中慎重使用油漆、蓄电池等含铅量大的产品;加强对日用品的检测等。玩具、学习用具和学习用品中所含的可溶性铅对人体的吸收率较高,最高达76%。国内一些食品中铅含量也过高,如爆米花、皮蛋等,应该对儿童及家长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让儿童尽量少吃这些食品,同时改进传统的加工工艺以降低铅含量。

其次,尽快建立一个完善的普查机制。从孕妇胎儿血到幼儿出生、成长的各个时期,建立档案,定期普查,跟踪调查,掌握血铅的确切流行率,一旦幼儿血铅超过标准,及时加以干涉,做到早防早治。

第三,幼儿的父母应该认识到预防儿童铅危害的意义,尽量减少孩子铅的暴露。例如,避免孩子在公路两旁(公路两旁的土壤灰尘中含有大量的铅)玩耍,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注意纠正孩子不良的手口行为。保持幼儿经常活动范围的清洁卫生,并避免使用含铅高的食品、玩具、文具。清洗手和脸,以免回家和孩子亲热时使其接触过多的铅。此外,有研究证明,补充钙、锌、铁、硒可以降低儿童肠道对铅的吸收。家长注意利用钙、锌、铁、硒等微量元素对铅的抑制作用,加大这些微量元素的补充,以抵御铅的危害。

今天小编对如何预防食品铅污染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有效防范食品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食品中铅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食品中铅污染一直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尤其是畜禽肉类、蛋类、奶类铅污染问题非常突出。铅通过食品进入人体内,可造成机体多个器官的损害,而且具有蓄积性,较难除去,尤其是对儿童的身体可构成严重危害。因此食品中的铅污染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就食品铅的污染现状,铅的污染来源,我国对食品中铅的限量标准和检测方法铅的危害以及防控措施做一综述。

铅对环境的污染,一是由冶炼、制造和使用铅制品的工矿企业,尤其是来自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所排出的含铅废水、废气和废渣造成的。二是由汽车排出的含铅废气造成的,汽油中用四乙基铅作为抗爆剂(每公斤汽油用1~3克),在汽油燃烧过程中,铅便随汽车排出的废气进入大气。世界上已有两亿多辆汽车,每年排出的总铅量达40万吨,成为大气的主要铅污染源。

铅污染的危害有:

1.急性毒性;

2.亚急性毒性;

3食物铅污染:泌尿系统炎症,血压变化,死亡,妇女胎儿死亡;

4慢性毒性:长期接触铅及其化合物会导致心悸,易激动,血象红细胞增多;

5.致癌

铅的无机化合物的动物试验表明可能引发癌症。另据文献记载,铅是一种慢性和积累性毒物,不同的个体敏感性很不相同,对人来说铅是一种潜在性泌尿系统致癌物质。

6.致畸:没有足够的动物试验能够提供证据表明铅及其化合物有致畸作用。

7.致突变:用含1%的醋酸铅饲料喂小鼠,白细胞培养的染色体裂隙-断裂型畸变的数目增加,这些改变涉及单个染色体,表明DNA复制受到损伤。

今天的小编对食品中铅污染的来源及危害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含重金属的食物还能吃吗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吃下核污染食品后果有多严重

全文共 1730 字

+ 加入清单

今日正式启动!日本核废水排放今天预计排放200吨!在人类的历史上,使用核武器的战争、核电站的重大泄漏事故,每一次都将核辐射的恐怖之处清晰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那么,吃下核污染食品后果有多严重呢?

如何保证涉日食品安全?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发生后,我国就已经开始对日本福岛县等可能遭受核污染影响的日本进口食品进行入境管理。2011年,原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禁止部分日本食品农产品进口的公告》,公告明确指出,禁止进口日本福岛县、栃木县、群马县、茨城县、千叶县的乳品、蔬菜及其制品、水果、水生动物及水产品。

同年,原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从日本进口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监管的公告》,对地区范围有更加严格的规定,除上述地区外,还禁止从日本宫城县、山形县、新潟县、长野县、山梨县、埼玉县、东京都进口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

今年7月7日,中国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表示,为防范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日本食品输华,中国海关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10个县(都)食品,对来自日本其他地区的食品特别是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严格审核随附证明文件,严格实施100%查验,持续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检测监测力度,确保日本输华食品安全。

10个县(都)包括日本福岛县、群马县、栃木县、茨城县、宫城县、新潟县、长野县、埼玉县、东京都、千叶县。

专家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日本进口食品时,应选择有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市场信誉度较高、经营状态稳定的商家,并妥善保存消费凭证。同时,要关注进口食品是否有中文标签,中文标签标示的内容是否齐全,留意所购食品的原产地。如果消费者发现购买到食品产地为禁入区域,可以保留相关证据并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保护自身的权益。

核辐射的危害

核泄漏一般的情况对人员的影响表现在核辐射,也叫做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引起内辐射,γ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

内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一般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轻度损伤,可能发生轻度急性放射病,如乏力,不适,食欲减退。

中度损伤,能引起中度急性放射病,如头昏,乏力,恶心,有呕吐,白细胞数下降。

重度损伤,能引起重度急性放射病,虽经治疗但受照者有50%可能在30天内死亡,其余50%能恢复。表现为多次呕吐,可有腹泻,白细胞数明显下降。

吃下核污染食品后果有多严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核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核辐射是一种高能粒子,可以对人体细胞造成严重的损害。当核辐射进入人体后,会破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细胞死亡或癌变。此外,核辐射还会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使人更容易感染疾病。

在遭遇核辐射后,人体会出现以下恐怖变化:

皮肤炎症:核辐射会导致皮肤出现炎症、脱皮、溃疡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皮肤癌。

免疫系统受损:核辐射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使人更容易感染疾病,并且难以治愈。

遗传突变:核辐射会导致人体基因突变,增加后代患遗传性疾病的风险。

癌症:核辐射会导致各种癌症,如白血病、淋巴瘤、肺癌等。

神经系统受损:核辐射会对神经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头痛、失眠、焦虑等问题。

除了直接遭遇核辐射外,食用被核辐射污染的食物也会对人体造成影响。食物中的核辐射污染物会被人体吸收,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这些污染物会在人体内长期积累,增加患癌症和其他疾病的风险。

从遭遇核辐射,到DNA断裂

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

举个极端的例子,就是原子弹爆炸后铀或者钚从原子层面裂开,大量的原子核内物质,质子、中子以极快的速度跑出来,到处乱撞。

福岛核污染水中有多少放射性物质

福岛核污染水中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例如氚、碳-14、碘-129等,其中很多放射性核素尚无有效处理技术,而日本却一直在做出“问题只在于氚元素”的误导。

氚这种元素从外部对人体造成辐射的可能性不大,但大量进入人体后,轻则导致疲乏无力、嗜睡、食欲减退等;累积到一定剂量后可能引起慢性放射病,甚至致癌。

而碳-14会在海洋生物,也就是鱼类的体内聚集,碳-14聚集的丰度或浓度可能是氚的50倍。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食品汞污染的危害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汞是一种对人类和动植物具有毒害作用的金属元素,汞污染食品、人体和环境都造成了严重影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些食品汞污染的危害的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

汞俗称水银,呈银白色,是室温下唯一呈现液体的金属,在室温下具有挥发性。汞在自然界中主要有元素汞和汞化合物两大类。汞及汞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如土壤、水、生物体甚至食品中都可以检测出微量的汞。由于微量汞在体内的摄入量与排泄量基本保持平衡,一般不引起对健康的危害。

汞化合物可以用于电器仪表、制药、造纸、油漆、颜料等工业,造成工业“三废”中大量的汞进入环境,成为较大的汞污染源。汞污染食品主要通过含汞的工业废水污染水体,使得水体中的鱼、虾和贝类等受到污染;含汞农药的使用,直接污染植物性食品原料,同时,农田淤泥中含汞过高,也会导致农产品或其他水生生物受到汞的污染

汞被吸收后一方面可以与血浆蛋白等血浆和组织中的蛋白的巯基结合成结合型汞,另一方面可以与含巯基的低分子化合物如半胱氨酸、辅酶以及体液中的阴离子形成扩散型汞。人体吸收的汞随血液循环分布于全身的组织、器官,但以肝、肾、脑等器官的含量最高。

今天的小编对汞污染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含重金属的食物还能吃吗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农药通过哪些途径污染食品的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农药污染指农药或其有害代谢物、降解物对环境和生物产生的污染,农药污染食品的主要途径主要有:

1、农田等施药后农药对作物的直接污染。农药本身残留于作物上,作物等经过加工后仍然会有残留。施用不同类型的农药,残留情况不同。农药残留于作物上,可能粘附在农作物体表,也可能渗进植物表皮蜡质层或组织内部,也可能被作物吸收、输导分布在植物各部分汁液中。

2、作物对污染环境中农药的吸收。在田间晒药时,大部分农药是晒落在农田中,有些残存在土壤中,有些被冲刷至池塘、湖泊、河流中,这样造成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在有农药污染的土壤中栽培作物时,残存的农药又可能被吸收而造成污染;池塘、湖泊、河流等被污染后,被鱼等水生生物吸收而造成水生食品的污染。

3、农药微粒等在空中随雨雪降落:喷洒农药后,有一小部分以极细的微粒漂浮于大气中,长时间随雨雪降落到土壤和水域,也能造成食品的污染。

4、生物富集与食物链。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体从环境中能不断吸收低剂量的农药,并逐渐在其体内积累的能力。食物链,是指动物体吞食有残留农药的作物或生物后,农药子生物间转移的现象。

5、运输和贮存中与农药混放或者施用熏蒸剂。

今天小编对农药通过哪些途径污染食品的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防止农药污染食品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怎样辨别农残污染食品

全文共 726 字

+ 加入清单

在农业生产中施用农药后一部分农药直接或间接残存于谷物、蔬菜、果品、畜产品、水产品中以及土壤和水体中的现象。农残是农药使用后一定时期内没有被分解而残留于生物体、收获物、土壤、水体、大气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导致和影响农药残留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农药本身的性质、环境因素以及农药的使用方法是影响农药残留的主要因素。施用于作物上的农药,其中一部分附着于作物上,一部分散落在土壤、大气和水等环境中,环境残存的农药中的一部分又会被植物吸收。残留农药直接通过植物果实或水、大气到达人、畜体内,或通过环境、食物链最终传递给人、畜。

辨别农残污染食品主要是通过化学检验的方法进行辨别:

1、农药残留酶抑制法,依据国家GB/T5009.199.2003(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残毒快速检测方法),能快速检出蔬菜、水果、粮食、茶叶、水及土壤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2、重金属依据二硫腙法检测各种食品、茶叶、土壤等含有的镉、铅、铬、砷、铁、锌、汞等重金属的量。

3、亚硝酸盐依据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GB/T5009.33-2003)来检测熏制品、腊制品等食品中含有的亚硝酸盐。

4、二氧化硫依据国家标准《食品中的测定》(GB/T5009.34-2003)和《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GB/T15262)来检测莲子、银耳等食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硫含量。

5、甲醛、吊白块依据国家标准《食品中甲醛的测定》(NY5172-2002),可快速检测出水产品中含有的甲醛以及米面等制品中含有的吊白块。

今天小编对怎样辨别农残污染食品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辨别食品是否受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食品放射性污染的特点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食品放射性污染是始终存在的,只是存在程度不同而已。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关于食品放射性污染的相关内容。首先放射性污染的来源有:原子能工业排放的放射性废物,核武器试验的沉降物以及医疗、科研排出的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废气、废渣等。试验。在这些研究工作中都有可能造成放射性污染。

食品中的放射性物质有来自地壳中的放射性物质,称为天然本底;也有来自核武器试验或和平利用放射能所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即人为的放射性污染。放射性对生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放射性损伤有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如果人在短时间内受到大剂量的X射线、γ射线和中子的全身照射,就会产生急性损伤。轻者有脱毛、感染等症状。当剂量更大时,出现腹泻、呕吐等肠胃损伤。在极高的剂量照射下,发生中枢神经损伤至直死亡。放射能引起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变化。在染色体异常中,用双着丝粒体和着丝立体环估计放射剂量。放射照射后的慢性损伤会导致人群白血病和各种癌症的发病率增加。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衰变过程放出α、β、γ射线的现象,俗称放射性。由放射性物质所造成的污染,叫放射性污染。

今天小编对食品放射性污染的特点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什么是食品放射性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食品垃圾污染水源的危害

全文共 976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堆放的生活垃圾,不仅侵占大量农田,而且大量塑料袋、废金属等有直接填埋或遗留土壤中,难以降解,严重腐蚀土地,污染土壤、危害农业生态。那么大家知道食品垃圾污染水源的危害吗?今天就由的小编来为大家说一说这个问题。

据小编了解食品垃圾是会污染土壤的,食品垃圾直接施用于农田,或仅经简易处理后用于农田会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理化性质和保水、保肥能力。特别是塑料袋、塑料布,如果埋在农田内,庄稼的根就不能生长,农田就会减产,可供人们食用的粮食就会减少。接下来小编给大家说一说其他的危害:

第一、占地过多。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现在北京人每人平均年产垃圾440公斤,全市年产400万吨左右,相当于两个半景山。北京的垃圾堆放场地已有4500余处,占地超过1万多亩。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烟头、羊毛织物1—5年;橘子皮2年;经油漆的木板13年;尼龙织物30—40年;皮革50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为此,我们既要少制造垃圾,更要注重垃圾的分类,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少用一次性筷子、水杯、饭盒等制品,多用可重复使用的制品,减少宝贵的森林资源消耗;少用塑料袋,改用购物布袋,减少城市“白色污染”的危害;购买无氟冰箱、空调等环保电器,保护大气臭氧层;少用高浓度洗涤剂,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

第二、污染水体。垃圾中的有害成份易经雨水冲入地面水体,在垃圾堆放或填坑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同时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垃圾污染源产生的渗出液经土壤渗透会进入地下水体;垃圾直接弃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您看:颐和园、北海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香山、八大处林间山路上散落着和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一些游客只图自己方便,造成旅游环境污染。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不仅会伤及健康,甚至会导致死亡。

第三、火灾隐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随着城市垃圾中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变为集中堆存,而在长期堆存中只采用简单覆盖致使垃圾产生沼气的危害日益突出,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造成重大损失。

第四、有害生物的巢穴。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也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食品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

全文共 803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将物理性污染分为两类,即食品的杂物污染和食品的放射性污染。

一、食品的杂物污染及其预防

食品的杂物污染的主要途径有:生产时的污染、食品储存过程中的污染、食品运输过程的污染、意外污染、掺杂掺假

预防措施

1.加强食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过程的监督管理,执行良好生产规范。

2.通过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设备和检验设备,如筛选、磁选和风选去石,清除有毒的杂草籽及泥沙石灰等异物,定期清洗专用池、槽,防尘、防蝇、防鼠、防虫,尽量采用食品小包装。

3.制定食品卫生标准,如GBl355—1986《小麦粉》中规定了磁性金属物的限量。

二、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及其预防

食品放射性污染是指食品吸附或吸收了外来的(人为的)放射性核素,使其放射性高于自然放射性本底,称为食品的放射性污染。

食品放射性污染的来源有核爆炸试验、核废物排放不当、意外事故核泄漏等,食品放射性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在于长时期体内小剂量的内照射作用。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放射性核素有帅90Sr、137Cs和131I等。

预防措施

1.加强卫生防护和食品卫生监督

食品加工厂和食品仓库应建立在从事放射性工作单位的防护监测区以外的地方,对产生放射性废物和废水的单位应加强监督,对单位周围的农、牧、水产品等应定期进行放射性物质的监测。

2.严格执行国家卫生标准

我国1994年颁布的《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标准》(GBl4882-1994)中规定了粮食、薯类、蔬菜水果、肉鱼虾类和鲜奶等食品中人工放射性核素的限制浓度,应严格执行。

3.妥善保管食品

战时应充分利用地形或构筑食品掩蔽工事贮存食品;选择坚固,不易燃烧、表面光滑和防护性能好的包装材料包装食品;在没有掩蔽条件下堆放的食品应严密覆盖;受放射性污染的食品必须消除污染后方可食用。

今天小编对食品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有效防范食品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食品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什么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食品污染是指人们食用的各种食品,如粮食、蔬菜、水果、鱼、肉、蛋等,在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运输、销售和烹调等过程中,被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所污染。在食品生产(种植、养殖)、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烹饪以及进食等过程中,不经意地混入食品中的、外来的、不利于食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的物质,称为食品污染物。有害物质污染食品后,可以造成各种危害,表现为,有的使食物变质,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有的使人食物中毒;有些危害是长期的、慢性的,如致癌、致畸、致突变及慢性中毒等。食品污染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三类。食物污染可分为生物污染和化学性污染两大类,使用被污染的食品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食品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来自四个方面:

一是工业废弃物污染农田、水源和大气,导致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聚积;

二是随着农业产品使用量的增加,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残留在农产品中;

三是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一些化学色素、化学添加剂的不适当使用,使食品中有害物质增加;

四是贮存、加工不当导致的微生物污染。

今天小编对食品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什么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食品污染的途径都有哪些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如何预防食品物理性污染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通常指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杂质超过规定的含量,或食品吸附、吸收外来的放射性核素所引起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一般包括食品的杂物污染和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又该如何预防食品物理性污染呢?不同的污染源,应该有不同的预防措施。

(一)食品的杂物污染预防措施

1.加强食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过程的监督管理,执行良好生产规范。

2.通过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设备和检验设备,如筛选、磁选和风选去石,清除有毒的杂草籽及泥沙石灰等异物,定期清洗专用池、槽,防尘、防蝇、防鼠、防虫,尽量采用食品小包装。

(二)食品的放射性污染预防措施

1.加强卫生防护和食品卫生监督

食品加工厂和食品仓库应建立在从事放射性工作单位的防护监测区以外的地方,对产生放射性废物和废水的单位应加强监督,对单位周围的农、牧、水产品等应定期进行放射性物质的监测。

2.严格执行国家卫生标准

我国明确规定了粮食、薯类、蔬菜水果、肉鱼虾类和鲜奶等食品中人工放射性核素的限制浓度,应严格执行。

3.妥善保管食品

战时应充分利用地形或构筑食品掩蔽工事贮存食品;选择坚固,不易燃烧、表面光滑和防护性能好的包装材料包装食品;在没有掩蔽条件下堆放的食品应严密覆盖;受放射性污染的食品必须消除污染后方可食用。

今天小编对食品物理性污染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什么是食品物理性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食品放射性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食品化学性污染涉及范围较广,情况也较复杂.主要包括:①来自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污染物,如农药、兽药、有毒金属、多环芳烃化合物、N-亚硝基化合物、杂环胺、二恶英、三氯丙醇等;②食品容器、包装材料、运输工具等接触食品时溶入食品中的有害物质;③滥用食品添加剂;④在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如酒中有害的醇类、醛类等;⑤掺假、制假过程中加入的物质.

食品放射性污染对健康影响(1)急性毒性污染物随食物进入人体在短时间内造成机体损害,出现临床症状,称为急性中毒.(2)慢性毒性,食物被某些有害物质污染,其含量虽少,但由于长期持续不断地摄入体内并且在体内蓄积,(3)致畸、致癌、致突变某些食品污染物通过孕妇作用于胚胎,使之在发育期中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不能正常进行,出现畸胎,甚至死胎.放射性损伤有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如果人在短时间内受到大剂量的X射线、γ射线和中子的全身照射,就会产生急性损伤。轻者有脱毛、感染等症状。当剂量更大时,出现腹泻、呕吐等肠胃损伤。在极高的剂量照射下,发生中枢神经损伤至直死亡。放射能引起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变化。在染色体异常中,用双着丝粒体和着丝立体环估计放射剂量。放射照射后的慢性损伤会导致人群白血病和各种癌症的发病率增加。

今天小编对食品物理性污染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什么是食品放射性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霉菌对食品的污染及其预防方法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霉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对食品污染多见于南方多雨地区,目前以知的霉菌毒素约有200余种,不同的霉菌其产毒能力不同,毒素的毒性也不同。与食品的关系较为密切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毒素、杂色曲毒素等。

预防方法

1.土法防霉 在100公斤的大米中放1公斤海带,可有效杀灭害虫、抑制霉菌。虽然防霉变的方法很多,但要消除霉菌毒素的危害是有限的,因此对一些已霉变的食品,不要吝惜,一定要及时丢掉,千万不要持侥幸心理食用,否则会引起食物中毒。

2.低氧保藏防霉 霉菌多属于需氧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氧气,所以瓶(罐)装食品在灭菌后,充以氮气或二氧化碳,加入脱氧剂、将食物夯实,进行脱气处理或加入油封等,都可以造成缺氧环境,防止大多数霉菌繁殖。

3.食物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较好。

4.低温防霉 肉类食品,在0℃的低温下,可以保存20天不变;年糕完全浸泡在装有水的瓷缸内,水温保持在10℃以下,即可防霉变。

5.加热杀菌法 对于大多数霉菌,加热至80℃,持续20分钟即可杀灭;霉菌抗射线能力较弱,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杀灭霉菌。但黄曲霉毒素耐高温,巴氏消毒(80℃)都不能破坏其毒性。

6.收割后的粮食要及时晾晒、烘干,储存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在农村地区,如发现储藏的粮食中只有少量霉变,可以采取下面的方法:发霉的玉米、花生等大粒谷物,可用人工方法把发霉的玉米粒、花生粒挑掉;发霉的麦子、大米等小粒谷物可用漂洗的方法将霉粒漂洗掉。

今天小编对霉菌对食品的污染及其预防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有效防范食品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肉毒杆菌除了美容,也污染食品

全文共 922 字

+ 加入清单

肉毒杆菌是一种在常温、低酸和缺氧环境中生长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各个部分,如土壤和动物粪便。它是一种致命的病原体,生殖过程中分泌的毒素是目前毒性最大的毒素之一。根据产生的肉毒杆菌毒素的抗原性,肉毒杆菌毒素可分为8种类型:甲、乙、钙、氯、丁、戊、己和庚。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类型有甲、乙、戊和己,其中甲和乙型最为常见。“肉毒杆菌毒素”用于医疗美容,我们听说过,但我们要谈的是肉毒杆菌毒素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

微生物学告诉我们,孢子是整个生物世界中最耐压力的生物,在耐热性、耐化学性和耐辐射性方面非常突出。肉毒杆菌孢子具有很强的抗性,只有在180℃干热5-15分钟、100℃湿热5小时或121℃高压蒸汽30分钟时才能杀死。

肉毒杆菌生长、繁殖和产毒的最适温度为18-30℃。当酸碱度低于4.5或高于9.0时,或当环境温度低于15℃或高于55℃时,肉毒杆菌孢子不能繁殖或产生毒素。因此,加热和冷藏都可以杀死肉毒杆菌。然而,肉毒杆菌毒素不耐热。在75-85℃加热10分钟或100℃加热1分钟都可以被破坏。

目前,引起肉毒中毒的食品通常是因为食品原料被肉毒杆菌或其孢子污染,并且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没有完全加热和灭菌,导致食品含有肉毒杆菌毒素。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类型的食物导致肉毒中毒:日本有更多的鱼类中毒案例;在欧洲,香肠、火腿和腊肉很常见。在美国,被自制罐头食品、肉类和奶制品中毒的人数很高。我国家庭生产的大部分豆豉和谷物制品,或因储存不当导致的腐肉食物中毒。那么肉毒杆菌毒素是如何攻击人体的呢?

肉毒杆菌毒素被胃肠道吸收,通过淋巴和血液扩散,作用于脑神经、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末梢,导致一系列神经损伤症状,以运动神经麻痹为主要表现,临床表现包括头晕、乏力、视力模糊、上睑下垂、复视、咀嚼无力、张口困难、吞咽困难、头颈无力、蓝头等。潜伏期为6小时至10天,一般为3天。病死率较高,超过30%。经抗毒素治疗后,病死率可降至10%以下,一般患者可逐渐康复,无后遗症。

虽然肉毒中毒一旦发生是可怕的,但肉毒杆菌毒素的生产有严格的条件,如厌氧、适当的温度、酸碱度、水分活度、营养条件等。因此,肉毒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

哪些食物易受肉毒杆菌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食品污染的危害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食品污染是指人们吃的各种食品,如粮食,水果等在生产、运输、包装、贮存、销售、烹调过程中,混进了有害有毒物质或者病菌.食物污染可分为生物污染和化学性污染两大类.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的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污染食品.化学性污染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染食品引起的.各种农药是造成食品化学性污染的主要原因。

食品污染会降低食品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食用被污染的食品导致机体损害,常表现为:

(1)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以及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三致”病变。

(2)造成急性食品中毒。

(3)引起机体的慢性危害。

霉菌污染属于生物污染一类,是各种食品储存过程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污染,霉菌是真菌的一部分,丝状真菌的统称。霉菌可以引起食品霉变或造成人体真菌感染等,部分产生毒素,如黄曲霉产生黄曲霉素。

食品被霉菌污染的危害

(1)使食品发生霉变而变质,食品的营养价值与食用价值降低。非产毒霉菌污染食品也不能食用。

(2)霉菌污染食品后可繁殖产毒,引起霉菌毒素中毒,侵害肝脏,肾脏,大脑神经系统等器官,产生肝硬化,肝炎,肝细胞坏死,肝癌,急慢性肾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出血,神经组织变性等。

今天小编对食品污染的危害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食品污染的途径都有哪些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