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宝宝发热处理办法【汇总13篇】

围困火中时千万不能慌乱,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清醒意识,牢记自身所处的环境,然后尝试平时掌握的或耳闻目睹的逃生技巧,安全脱离险境。下面是问学吧小编整理的宝宝发热处理办法,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3923

文章

13

篇1:手机发热发烫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热是很正常的,手机也不例外。下面,我们来看看手机发热发烫的原因处理办法吧。

操作方法

1

使用耗能的APP

使用手机玩游戏或者看电视,等一个小时后会发现手机烫的吓人,因此,不宜长期用手机使用那些耗能的APP。

2

后台程序过多

打开太多的进程,也会导致手机发热,因此,对于那些暂时不使用的进程应该关闭掉。

3

手机保护壳

有些手机保护壳很厚,影响了手机的散热,从而导致手机发烫。因此,应该更换下手机壳。

4

边充电边看影片

手机边充电边看视频,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烫。因此,要等充满电量之后再看视频,否则会影响手机的使用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正确处理宝宝发热的7大细节

全文共 994 字

+ 加入清单

对待发热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还是及时就医,配合医生做必要的检查,以查明病因,从而能及时准确地给予治疗,而不是盲目害怕和滥用药物,下面来看看正确处理宝宝发热的7大细节是什么吧?

1.不要随便应用抗生素

门诊上经常会遇到主动要求应用抗生素和激素的发热患儿家长。很多妈妈只求能快速给孩子降温,而不考虑发热原因及后果。其实这种做法是很不恰当的。首先,孩子发热未必是感染所致,还有一部分是非感染的发热,如孩子劳累后出现的气虚发热。即使是感染性发热也分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抗生素仅对细菌感染有效。而激素仅是通过抑制致热原的释放,降低体温中枢的敏感性达到暂时的退热效果,虽然其退热很快,但是长期滥用却会带来很多弊端。比如激素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功能,致使病情恶化,尤其是对于病毒感染的患儿。另外激素会刺激孩子的消化道,使孩子出现恶心、反酸、食欲不振等,还会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2.做好病情观察

宝宝发热时,妈妈千万不可惊慌失措,除了要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如精神、胃口、呼吸、大小便)、监测体温外,还要保证室内保持空气的流通。正确的调护对孩子病情的好转是很重要的。

3.注意体温变化

减少孩子的衣服,用30℃左右的温水擦浴,采用冰或冷水敷额部、腋下及双侧腹股沟,冰敷时冰袋外需要包裹一层毛巾,以防局部皮肤冻伤。

4.补充充足水分

多给孩子饮水,以补充体内蒸发的水分,而且饮水后可以促进排汗、排尿,这些均可帮助退热。

5.正确使用退热药

一般宝宝体温<38.5℃时,不需要使用退热药,只需做好物理降温及密切观察病情就行。但如果宝宝体温≥38.5℃时或者伴有明显不适,如精神不振或易激惹、烦躁不安等,应选用有效的降温药物治疗。家中应常备一些安全、有效,专为儿童设计的小儿退热药,如对乙酰胺基酚的糖浆制剂等。另外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配合医生查明病因,根据病因给予准确无误的治疗。不可以在不明病因的情况下就给孩子服用抗生素和激素。

6.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发热时宝宝往往胃口不好,家长常怕孩子因营养缺失而无力抵抗疾病,而给孩子吃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应该注意的是这些食物除不好消化外,分解产热也高,常影响孩子的早日康复,中医在2000多年前就注意到在外感发热时吃肉易引起“食复”,使发热反复,所以在孩子发烧时饮食宜清淡。

7.特殊情况要特殊处理

如果宝宝有热性惊厥史,一定要及时退热,防止惊厥的再次发生,对宝宝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正确处理宝宝发热的7大细节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宝宝发热该如何处理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发热是指宝宝体温的异常升高,妈妈的手不是体温计,不能准确测量宝宝的体温;而宝宝的正常腋下体温应为36℃~37℃,只有超过37。4℃才可以认为是发热。但是,宝宝的体温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也会升高或者降低,这点父母应小心注意。爸爸妈妈们如果发现宝宝发热该如何处理呢,下面教给大家一些方法。

新生儿发热时,不要随便使用退热药,以免产生各种毒性反应。给新生儿退热既安全有效而又很方便的方法就是物理降温。

1、多通风,注意散热。保持室内温度在21℃~23℃。

2、让患儿卧床休息,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敞开包被或脱去过多的衣服,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

3、给患儿频频喂温开水或维C果汁,一晚250毫升。

4、用冰袋敷额头。

5、高烧你可以用酒精檫宝宝关节处、洗个温水澡,将患儿置于比体温低4℃~6℃的温水中浸浴5~10分钟,然后用大毛巾将全身擦干并轻轻按摩皮肤至发红为止;还可用32℃~34℃的温水,以大人手腕内侧皮肤不烫为宜,给患儿洗澡,重点擦洗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四肢,整个擦浴时间10~15分钟,直至患儿体温降到38℃便可等,这种物理降温法效果很好。

6、补充水分,脱水热时,应喂5%或10%的糖水,必要时可静脉补液。

7、慎用退热药,各种退热药如阿司匹林、非那西丁等在新生儿期易产生毒性作用,或药物剂量稍大,引起虚脱,在新生儿期应慎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新生儿黄疸如何处理 宝宝黄疸的处理办法

全文共 2226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是每一个父母手中的宝贝,父母们都对于宝宝的照顾也是细致入微的,那么大家知道新生儿黄疸如何处理吗,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呢,新生儿黄疸症状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生理性黄疸高的治疗方法

喝白开水

每天早上和晚上必须给孩子喂的白水30ml,在白天,喝适量的水,让孩子自己尽快排出黄疸的身体。如果是一个很好的母乳喂养,如果是喝配方奶粉,要补充水分。

喝葡萄糖

发现新生儿黄疸指数高的时候,给孩子喝点儿葡萄糖水,把葡萄糖加入水中,喂给孩子喝就可以,这是去黄疸的有效方法。

晒太阳

每天早上十点左右,阳光不是很厉害的时候给孩子晒太阳,要尽量多的晒到孩子的皮肤,但是不要晒到眼睛。

停止母乳

如果上述方法均无效,则停止母乳喂养2至三天,因为黄疸的原因可能是母亲的乳汁,因此停止母乳喂养后,黄疸指数将下降。

病理性黄疸高的治疗方法

吃药

到医院测量黄疸指数,如果还是高,医生会给开控制黄疸的药,比如妈咪爱或者茵栀黄一类的。

照蓝光

如果用完以上方法都不管用,而且孩子出生已经一两个月了,黄疸仍然很严重,建议到医院让医生诊断,如果是病理性的,就需要在医生的指教下住院照蓝光,就是让新生儿在保温箱里照蓝光进行治疗。

新生儿黄疸有两种类型,一般患上了生理性黄疸,这是一种正常的,但如果患上了,病理性黄疸,就要及时科学规范治疗,目前这办法非常多,请看文章,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光照疗法

光的照射的治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新生儿使得新生儿体中的高胆红素血症得治疗。光疗法通常能缓解新生儿黄疸,因为紫外线可以通过体外培养的婴儿尿液中更容易地改变胆红素。

二、药物疗法

1、葡萄糖及硷性溶液

葡萄糖可供给黄疸宝宝热量,营养心、肝、脑等重要器官,减少代谢性酸中毒。

2、血浆或白蛋白

供给与胆红素联结的白蛋白,可使游离的非结合胆红素减少,预防胆红素脑病。

3、酶诱导剂

能诱导肝细胞滑面内质网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降低血清非结合胆红素。

4、肾上腺皮质激素

能阻止抗原与抗体反应,减少溶血;并有促进肝细胞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对胆红素的结合能力。

三、换血疗法

如果新生儿黄疸比较严重或经过光照疗法后胆红素水平仍持续升高,宝宝就必须要进行换血疗法。另外,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帮助宝宝减退新生儿黄疸。比如,确保宝宝能够吃到足够多的母乳或配方奶,这样就能多排便。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工作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严重影响到小儿健康的疾病,所以在这方面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还有就是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进行。下面小编就这方面具体事项详细介绍一下。小儿的健康需要我们关心。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病理性黄疸对小儿智力有一定影响。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就是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的皮肤、巩膜黄染,第4~6天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表现。

查血时,血清胆红素值低于205μmol/L。病理性黄疸表现为小儿黄疸可能发生在生后24小时以内,或持久不退,或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或黄疸进行性加重。查血时,血清胆红素值超过205μmol/L,小儿还有其他疾病的表现。

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病理性黄疸并不是全部对小儿智力有影响。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当血中胆红素浓度超过340μmol/L时,血中间接胆红素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影响脑细胞的能量代谢,脑细胞因能量不足有变性坏死,其中以大脑基底节、下丘脑及第四脑室底部黄染明显,此病变称为核黄疸或胆红素脑病。

核黄疸发生时,小儿黄疸明显加重,开始表现为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减退。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部分患儿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儿常有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因此,在新生儿出现黄疸时,我们可以喂葡萄糖水帮助退黄。黄疸较重时,应及时将患儿送往医院治疗,防止核黄疸的发生,避免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

我们平时一定要多关注小儿的身体变化,出现黄疸症状不要自己盲目使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治疗,这样是不可取的,也是对小儿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一定要科学有效的治疗才是第一选择。

新生儿黄疸的饮食

1、鸡骨草煲红枣

鸡骨草60克,红枣8枚,水煎代茶饮。适用于阳黄、急黄。

2、溪黄草煲猪肝

溪黄草60克,猪肝50克,水煎服。适用于阳黄、急黄。

3、丹参灵芝煲田鸡

丹参30克,灵芝15克,田鸡青蛙250克。将田鸡去皮洗净同煲汤,盐调味饮汤食肉。适用于阴黄。

黄疸吃什么对身体好

应吃营养价值高的牛奶、蛋、果汁、冰淇淋等食品,每次的次数要多。

黄疸最好别吃什么食物

1、忌食辣叔、榨菜、大蒜、肉桂、丁香、茴香、葱、韭、生姜等辛辣之品。

2、忌食糯米、大枣、荔枝等黏糯滋腻之物;

3、忌食马铃薯、豆瓣等易致胀气的食物;

4、忌食动物油、肥肉、狗肉、海鱼、虾子、以及黄芪、紫河车、黄精等补益之品。

5、阴黄之人还应忌食螃蟹、螺蛳、蚌肉、柿于、香蕉、莼菜、生地瓜、生菜瓜、苦瓜等生冷性凉食物。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新生儿黄疸如何治疗也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吧,新生儿是没个父母手中的珍珠,父母们对于新生儿的照顾是花尽了心思的,如果宝宝出现了什么疾病状况的话,父母就会很担心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宝宝出现一些小症状后的处理办法有哪些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夏季悄悄来临,很多只有在这个季节宝宝才会出现的问题已经悄然有了苗头。很多新手家长在处理宝宝的问题时由于经验不足,免不了手忙脚乱。小编这就带您先来学习一下夏季中,宝宝出现一些小症状后的处理办法有哪些?

宝宝食用温度过低的食物后,食物首先进入胃部,寒气就在胃上积聚起来,中医讲:“寒则滞。胃受寒邪,故运化不及”。西医的观点就是消化功能变弱了。胃消化不了那么多食物,自然会把多余的食物吐出去,这是身体的一种本能。

低于体温的食物进入肠胃后,身体会自动恒温食物,以利于肠胃接受(受纳)并吸收运化。对于食物性质性阴、性硬、温度过于寒凉的食物,可以定义为难以“克化”,也就是说需要身体大量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参与代谢和消耗。

冷饮在进入身体,并进行“克化”的过程中,身体也可以通过打冷颤的过程产生热量,以对食物加热并适应身体需要。打冷颤从本能的角度来说,是利非弊。

家庭解决方案

1、姜汁驱寒法:

姜汁具有散寒、止呕的功效,不仅对寒食后的缓解,对宝宝肚子、脚丫受凉引起的腹泻、呕吐、咳嗽同样非常有裨益。

操作方法:新鲜生姜去皮切片,取2片加100毫升温水入料理机打碎。用纱布过滤成汁,给宝宝服用。

小编叮咛:冷食首先通过食管进入胃部,克化寒气的第一站就在胃部。因宝宝呕吐过后肠胃清空。直接服用姜汁会穿胃而过直入肠道,所发挥的辛热驱寒效果不过一二成,姜汁进入肠道反而会引起宝宝肠道燥热。所以建议家长先给宝宝吃点东西(呕吐的厉害宝宝可以先喝大麦茶舒缓镇静并暖胃健脾)后再服用。隔饭服用后姜汁就会停留在胃中,充分发挥暖胃驱寒的功效,宝宝恢复的也会快一些!

延伸使用:葱白、大蒜、芫荽(香菜)等辛散食性的同理食材均可延伸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宝宝不同情况的发热怎样处理好?

全文共 1919 字

+ 加入清单

做父母的最怕宝宝生病了尤其怕宝宝发烧!因为许多严重的病症都伴随有发烧的症状而且宝宝一旦发起烧来一般的打针吃药很难控制病情!那么宝宝不同情况发热怎样处理好?

◆宝宝发热的几种情况和处理方法

1.一岁半以内的宝宝发烧怎么办?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前囟门还未完全闭合,家长可以在孩子睡着后,用手心捂住孩子的前囟门,一直捂到孩子的头微微出汗,这时再看小婴儿,鼻子通了,呼吸平稳了,温度也降下来了。这时,家长再把宝宝叫醒,多给喂一些温开水或红糖水,宝宝很快就能恢复如初。2.多数孩子还是受凉感冒引起的发热,发热时手脚发冷、舌苔发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家长可以用生姜红糖水给孩子祛寒,效果是不错的,如果生姜红糖水里再加上2~3段切成一寸长的葱白,效果会更好。若孩子怕辣,可以在给孩子煮的稀饭里面加上两片生姜、两段葱、几滴醋,煮好后,去掉姜、葱,喂给孩子吃,能祛寒、发汗,退热的效果不错,孩子也愿意吃。家长可以一天给孩子喂2~3次,孩子退热后就不要加葱了,舌苔不再发白时,姜也可以不放。

3.如果孩子发烧时手脚不冷,但面色发红,咽喉肿痛,舌苔黄或红,小便颜色黄、气味重,眼睛发红,则说明孩子身体内热较重,就不能喝生姜红糖水了,家长应该让孩子大量喝温开水,也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盐,冲成淡盐开水给孩子喝,能消内热。孩子只有大量喝水,多解几次小便,让身体的内热随着尿液排出,体温才会下降,上火的症状也才会好转。

4.如果孩子白天、晚上都发热,则说明体内有内热或炎症,家长可以用苦瓜切成薄片,取10片,加水煮5~10分钟后给孩子喝,一天2~3次,到孩子白天不发热时,就不要再喝了。同时尽量给孩子多喝水,吃新鲜的水果,饮食要相对清淡,不能吃鱼、虾,只能吃其他肉类及蔬菜。

5.如果孩子白天体温正常,一到傍晚就升高,到早晨又退热,说明孩子发热是身体内寒重及亏虚引起的,这时仍要给孩子喝生姜红糖葱水,最好再配合艾叶水泡脚祛寒,而且可以让孩子喝肉汤和淡淡的鸡汤,固元膏可以一天吃2次,一次小半勺,给孩子及时补充营养,同时让孩子多喝水。

6.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家长可以帮孩子按摩。先搓孩子的脚心,把热往下引,等脚搓热了,再搓小腿,上下来回搓,把小腿搓热后,再搓孩子的小手、胳膊、后背和耳朵,最后搓孩子头顶正中的百会穴。

家长在帮孩子按摩时不可太用力,要轻轻地搓,搓的速度不能太快,要一下一下慢慢地搓,不能着急,一边搓,一边让孩子多喝些温开水。如果孩子烧还不退,可用温水把孩子全身擦一遍,用毛巾把孩子的皮肤擦红、擦热,让孩子的身体自行散热。如果孩子还是手脚发凉,则说明受寒较重,家长可连续给孩子多喝几次生姜红糖葱水,这样处理后,孩子多半都能降温。

◆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送医

1.高烧39.5℃以上。

2.孩子已不能喝水,或出现惊厥。

3.孩子精神差,嗜睡或不易叫醒。

4.孩子呼吸时有喉喘鸣声。

5.感冒后孩子呼吸加快(2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呼吸次数每分钟60次,2个月至1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50次,1~4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40次),可能引发了轻度肺炎。

6.孩子呼吸加快并出现上胸凹陷(指孩子吸气时胸壁下部凹陷,这是由于肺部组织弹力差,吸气费力所致;若孩子吸气时仅有肋间或锁骨上方软组织内陷,则不是胸凹陷)。有此特征说明孩子已经出现了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可能是重度肺炎。

◆感冒发烧饮食六忌

感冒发烧时煮点白粥喝,患者应该尽量多休息,多喝开水,保持室内通风,在饮食方面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不存在尽量多吃食物一说,保持足够的能量即可。一般以清淡食物为主,并搭配一些新鲜水果,没有必要在食物的量上做过多计较。

1.忌多吃鸡蛋:鸡蛋所含营养的确丰富,但不宜在发烧期间多吃鸡蛋,这是因为鸡蛋内的蛋白质在体内分解后,会产生一定的额外热量,使机体热量增高,加剧发烧症状,并延长发热时间,增加患者痛苦。

2.忌多喝茶:喝浓茶会使大脑保持兴奋的状态,且使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进而使患者体温升高烦躁不安。同时,茶叶水会影响药物的分解吸收,降低药物的疗效。

3.忌多喝冷饮:如果是不洁食物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导致的发烧,胃肠道功能下降,多喝冷饮会加重病情,甚至使病情恶化而危及生命。

4.忌多食蜂蜜:发烧期间应以清热为主,不宜滋补。蜂蜜是益气补中的补品,如果多服用蜂蜜,会使患者内热得不到很好的清理消除,还容易并发其他病症。

5.忌多食辛辣:由于体温升高,体内新陈代谢旺盛,在此情况下乱吃姜蒜辣椒之类的温热辛辣食品,会以热助热,加重病情,不利于退热与早日康复。

6.忌强迫进食:有些孩子发烧时,家长往往认为发烧消耗营养,不吃东西那就更不行了。这种做法适得其反,不仅不能促进食欲,而且还会倒胃口,甚至引起呕吐腹泻等,使病情加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宝宝发热引起寒战要如何处理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宝宝生病后很多方面都需要注意的,包括饮食、生活习惯等,这是很有必要的,要不然宝宝病很难好,宝宝发烧对身体影响比较大,如果发烧很严重可能会造成身体很大伤害。那么宝宝发热引起寒战要如何处理呢?

1、减少衣被:发烧时切记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盖太厚的被子。这种传统捂汗”的方法不利于散热退烧,反而会因过热导致高热惊厥。对于许多小婴儿来说,只要减少衣被就能使体温降低。

2、多喝水:有助于发汗散热,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机体丢失的水份。

3、冷敷法: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对年长儿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更好。

4、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孩子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可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另外水份由体表蒸发时,也会散失一部分热量。

5、低温室法:将病儿置于室温约为26℃的环境中,使体温缓慢下降。为使其皮肤与外界空气接触,以利降温,需少穿衣服。有条件者,可采用空调降低室温。这种方法适用于1个月以下的小婴儿,特别是夏天,只要把婴儿的衣服敞开,放在阴凉的地方,他的体温就会慢慢下降。如果宝宝发烧时伴随有畏寒、寒战,就不能使用低温室法。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宝宝发热引起寒战要如何处理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宝宝高烧退烧处理办法推荐 家长时刻关注宝宝情况

全文共 191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婴幼儿的免疫力是比较差,大人们稍微不注意些,可能就会导致宝宝比较容易发烧,宝宝发烧的时候可不是吃点退烧药就能解决的,尤其是碰到了高烧不退的情况。就不说宝宝了,正常的大人平时生个病发个烧,身体都很虚弱,抵抗力也会降低,就不要说是一个还没长大的宝宝了,所以这个时候家长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时候如果家长们不能做好护理工作,宝宝的身体可是会大受伤害的。所以大家平时家里有孩子的,一定要关注宝宝的情况,妈妈们必须抓紧时间采取措施,帮助孩子的身体不受到影响。和本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宝宝高烧不退怎么处理

1、减少衣被:发烧时切记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盖太厚的被子。这种传统捂汗”的方法不利于散热退烧,反而会因过热导致高热惊厥。对于许多小婴儿来说,只要减少衣被就能使体温降低。

2、多喝水:有助于发汗散热,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机体丢失的水份。

3、冷敷法: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对年长儿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更好。

4、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孩子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可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另外水份由体表蒸发时,也会散失一部分热量。

5、温酒精拭浴:酒精擦浴将70%酒精兑自来水1/1,稀释后的水温约为37℃—40℃,放在小碗中。擦浴时将门窗关好,用纱布或柔软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儿手心、脚心、腋窝和上臂内侧和大腿根部,再擦拭四肢及背部。不能直接用酒精擦拭,此法不适于1岁以内的婴儿。

宝宝发烧的原因

1、感染性:

包括由病毒、细菌、立克次体、原虫、螺旋体、霉菌等所引起的急性感染,对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败血症和各种急性传染病等,都是引起发热的常见原因。

2、非感染性:

(1)无菌组织被破坏或坏死:如白血病、血管内栓塞、烧伤、骨折、血肿、腹腔或胸腔内血液的吸收等。

(2)大量失血或失水:可使有效血循环量减少而致散热障碍,因而体温升高,但如发生循环衰竭,则正常代谢停滞,而产热过少,反而体温不升。

(3)产热、散热异常:如惊厥及癫痫持续状态所致的产热过多;由于广泛性鱼鳞病、广泛性皮炎、无汗腺症或包盖太严过厚所致的散热障碍等。

(4)生物制剂或药物反应:如血清、菌苗、异体蛋白或某些药物(如磺胺类、巴比妥类等)过敏。

(5)中枢调节失调:如某些功能性低热及体温中枢调节失调,夏天室内温度过高,新生儿汗腺发育相对不足,散热差,易导致发热。

家长们在日常一定要注意做好宝宝的护理工作,避免宝宝因为发烧等疾病让身体受到永久的伤害,最后也希望宝宝们都可以健康成长。

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

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可将幼儿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儿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脱掉过多的衣物:

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温水拭浴:

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睡冰枕:

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多喝水:

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使用退烧药:

当婴幼儿中心温度(肛温或耳温)超过38.5℃时,可以适度的使用退烧药水或栓剂。

注意事项

擦浴前最好先在患儿头部放置一个冰袋,这样既有助于降温,又可防止由于擦浴时表皮血管收缩,血液集中到头部引起充血。

胸部、腹部及后颈部对刺激非常敏感,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和腹泻等不良反应,不宜做温水、酒精擦浴。

小朋友发烧切忌使用含阿司匹林的药物,幼儿更是忌用冰敷或睡冰枕,以免引发抽筋。发烧是民众经常碰到的问题,所谓的发烧,是指体温(通常指口温)超过摄氏三十七点五度。不过,因大多数的人都习惯以抚摸前额温度,判断是否发烧,这其实不是正确的方法,最好还是使用体温计测量。

小编结语:孩子往往因为咽痛而流涎、拒食、哭闹。婴幼儿因为不能诉说咽痛,常把手指伸入口腔,也是本病的体征。该病常伴发热。这个时候家长们,就要关注一下宝宝,给宝宝量个体温,看是不是发烧了,在这个季节就是这样,容易突然发烧,也容易反反复复,家长平时要多多注意宝宝体温情况,如果烧的不是很高,可以用医用酒精给宝宝手心,脚心和腋下擦擦,可以间隔时间段的擦擦,适量的给宝宝补充水分,注意保暖预防。如果还持续烧着,就不能再等了,要带孩子前去看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宝宝扭伤时的急救处理办法,妈妈一定要学会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幼儿生性活泼好动,整日跑跑跳跳,非常容易受到意外伤害。那么,宝宝扭伤时的急救处理办法妈妈一定要学会。就让的小编和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表现:

●疼痛与触痛,随着患部的活动而增强。

●受损的关节肿胀,限制活动。

●肌肉痉挛(肌肉发紧,由非主观性收缩引起)。

●如果波及到腿,就会出现跛行。

●几天后伤处还会出现青肿。

处理:

冷敷

早期将扭伤处垫高,采用冷敷、施压,避免患处活动。在伤后48小时内,不可对患部做热敷。冷敷可减轻肿胀,同时用绷带包扎压迫扭伤部位,不仅保护和固定受伤关节,也可帮助减轻肿胀。

按摩

按摩一般在1~2天后父母可在患处进行按摩,促使血液循环加速,肿胀消退,有条件的还可进行理疗。

活动一般12天后,肿胀与疼痛开始减轻,患肢也可以做些轻微活动。经过以上治疗以及相应的肢体锻炼,一般扭伤的肌肉和韧带都能痊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专家提醒:

由于扭伤常常伴有骨折和关节脱位,尤其幼儿容易发生桡骨头半脱位,所以当患儿疼痛日渐加重,应去医院就诊。

遇到严重的急性扭伤,关节活动受限制,应该立即送医院拍X线片排除是否有骨折。如果你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好处等有关儿童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儿童早期安全教育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宝宝发热怎么处理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气温变化较大,不少儿童专科医院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你家宝宝有有没中招?遇到发烧等情况要怎么办?下面小编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常识。

由于宝宝大脑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高热是小儿急症中最常见的症状。小儿高热好发年龄为6个月至3岁,是临床各种疾病的严重反应,治疗不当会引起各种严重并发症(如高热惊厥等)。小儿高热一般发作突然,来势凶猛,容易手忙脚乱,同时也可能因为处理不恰当而加重或掩盖病情,造成不良后果。所以,了解小儿高热,并掌握正确的应急措施和得当的护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高热可使大脑皮质过度兴奋,由于婴的大脑发育不完善,高热的刺激更易导致宝宝惊厥。高热惊厥在婴幼儿中的发生率占4%-5%,常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

惊厥表现:宝宝惊跳、烦躁不安、精神恍惚、摇头等先兆症状,但大多数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面色苍白或发青,两眼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面肌及四肢抽搐。发作时间短暂,仅数秒至数分钟,较长者可达10-30分钟以上。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者约半数在日后发生癫痫,故应迅速处理以减少后遗症。

1.室内要保持安静,经常通风换气,但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温18℃-24℃、湿度50%-60%为宜。

2.注意皮肤和口腔卫生。发热宝宝易患口腔炎,喂奶及饭后要用白开水漱口,保持口腔湿润清洁。

3.让宝宝安静休息,多饮温开水有助于补充水分、排除体内毒素和降温。哺乳期宝宝应增加次数,同时补充一些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和水果、蔬菜等食物,以保证宝宝营养、水分的需要,增强机体抵抗力。

4.降低体温,在宝宝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经常更换;保持毛巾的温度不要过高,或用热水袋装凉水或冰水,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宝宝的枕部、颈部、大腿根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平时宝宝不爱和人沟通 家长处理的办法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不愿与人沟通怎么办

沟通能力是现代社会的生活。或者工作必备的技能,如果孩子的沟通能力缺乏,对于孩子长大以后的人际交往会有很大的影响。宝宝平时不爱和人沟通也是有原因的,家长可以查看一下宝宝为什么不爱和人沟通的原因,比如孩子的语言能力不行,不知道该怎样和人沟通,表达能力差,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的词汇量积累得足够多以后就会积极主动沟通。

对于不爱和人沟通的宝宝爸爸妈妈,平时可以多表扬多鼓励,让孩子主动去和人说话,不要总是说孩子。没出息,太老实,没自信之类的话,也不要说孩子怕人或者是胆子小,这些都是在给孩子贴标签,孩子总是听到父母对自己这一类的评价,会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更加的不愿意和人沟通,所以平时父母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主动去和人交流。当孩子有进步,敢于说话的时候,爸爸妈妈也要对孩子适时的夸奖。

平时家长出去也可以带上孩子,比如去亲戚朋友家也带着孩子一起去让孩子开阔视野,多见识一些人或者和同龄的小孩子去接触。有时候孩子不愿意跟大人沟通,对于同龄的小孩子也是特别愿意沟通和一起玩。同时让孩子在接触各类人和事的时候,学会一些社交必备的礼仪和规矩。

对于孩子不愿和人沟通的问题,家长不要操之过急,要有耐心的去引导孩子沟通交流。可以多带孩子去外面玩,也许碰到同龄的小朋友他们玩得很开心,也给了孩子创造了和人沟通交流的机会。咱俩也可以给孩子看一些沟通方面的书籍或者动画片,对于比较小的孩子来说,萌鸡小队就是特别好的动画片,能教会孩子沟通能力和很多礼貌。平时在孩子看动画片的时候,可以让孩子看这部。然后再根据动画片里的内容引导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手机拍照发热怎么处理 手机拍照发热解决办法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手机最大的发热源就是来自于处理器(CPU),而处理器大负荷运转就会产生热量。手机拍照时处理器是需要进行大量优化运算的,手机的好多拍照功能都是需要处理器来做优化处理的,比如说如果一台手机采用了双摄像头,那这台手机就必须要搭载支出双镜头的处理器。

相机功能越多的手机越容易发热,在这里给大家一些建议能有效减少拍照发热的情况:

1、相机设置里面有调辨别率大小的,一般建议把辨别率调小一点,2560*1440的辨别率就足够了。

2、把相机中的位置信息关闭,减少GPS的启动既能减少耗电也能减轻处理器的压力。

3、闪光灯一般都是LED的光源,而LED的发热是比较大的如果长时间运用闪光灯也会导致发热严重。还有手电筒也尽量不要长时间运用。

4、拍照尽量采用手机自带的相机、不要用第三方的相机拍照,特别是女孩子喜欢的美颜相机。

5、如果你的手机是采用的高通810这款处理器,估计就没救了!骁龙810真的成了高通的劫难。iPhone的64位攻势之下急匆匆上马,却不料功耗和发热量却蹭蹭地上去了,全功率运行手机根本无法承受,而高通采用ARM公版架构就是元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宝宝干咳嗽怎么办 宝宝干咳的处理办法

全文共 1114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出现干咳的情况的时候,家里人总是很担心,不知道宝宝出现了什么样的状况,那么大家知道宝宝干咳怎么办吗,宝宝干咳是什么药呢,宝宝干咳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宝宝干咳嗽怎么办

化橘红泡水

我的宝宝总是咳嗽啊,没有痰,奶奶会用天然柚皮浸在水给她喝,如果咳嗽是由风、寒引起的也很有用。

热水袋热敷BB颈部后背

用热水袋热敷宝宝颈部后背的倒立小三角区,注意水温,每次热敷20分钟左右即可,我也说不上是什么原理,但是对干咳挺有效的。

炖点川贝鳄鱼汤

6个月大的宝宝可以喝点汤水了哦。不妨炖点川贝鳄鱼汤给宝宝试试吧。(材料:鳄鱼肉、川贝。百合。玉竹。沙参。枸杞。淮山等药材适量)鳄鱼肉炖汤的汤水很清,而且润肺止咳。

宝宝没到天气出现变化的时候就容易出现上火的情况,半夜哭闹,可以炖这个汤给宝宝喝,效果还是不错的哦。

南北杏龙利叶煲瘦肉汤

南北杏龙利叶煲瘦肉汤俾BB喝就好啦,过年前我BB感冒同咳嗽喝了两三天汤就好了咳嗽。你不妨试试!

中西药、多喝水,多管齐下

我儿子咳嗽一个半月了,打吊针,西药中药全吃过,还有些别人说的土方子都试过却越咳越厉害,实在没办法了,就让孩子停止去幼儿园,并且给他吃霍香正气丸,因为之前外婆咳嗽,在胸科医院看别的病时顺便给开了这个药,外婆吃几天就好了,所以试试给儿子也吃,没想到真的不咳了,对,期间还不断给儿子喝热水,也不知是哪个起了作用,反正现在好了,大家也可以试试。

萝卜汁水和蜂蜜

萝卜汁水和蜂蜜,用温开水冲开,效果不错,味道也不错。

宝宝干咳是怎么回事

宝宝出现干咳的时候,如果没有痰或者是痰比较少的话,就是干咳了,宝宝出现干咳的时候大多是在白天,这样就主要由鼻部的炎症导致的。

宝宝鼻炎经常会出现阵发性的干咳,伴有搓鼻子、揉眼睛、鼻塞、咽喉痒等现象,但是精神正常,不会感到明显的身体虚弱。

宝宝干咳一般是由鼻炎所致,咳嗽无痰或痰量较少

警惕原发性肺结核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有的原发性肺结核早期也会有干咳的症状,而且此时胸片可能并无结核症状。随着病情加重会急速咳嗽,慢慢有痰等。

大家讲解下宝宝的干咳情况

干咳,没有痰,鼻塞,很烦躁

咳嗽没有痰,是干咳,今天严重了点,鼻塞也严重了点,宝宝才50多天,她不舒服总是乱动很烦躁,不知怎么办好。

干咳,没有痰音,精神饮食无太大变化

我家宝宝前天起每天早上醒来后就干咳一阵,没有痰音,精神饮食都和平时一样。

睡前咳嗽,没有痰,精神好

昨天开始宝宝有点干咳,睡觉的时候咳嗽几次,醒的时候就是干干的咳嗽,没有痰,精神挺好的!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宝宝干咳怎么办也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吧,宝宝出现干咳的时候,就要及时的治疗,及时的查明原因是很关键的哦,宝宝的身体素质的提高也是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