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主要内容精彩20篇

浏览

1729

文章

1000

篇1:生物知识点: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1)、流动的组织——血液(描述血液的成分)

血液(被称为“流动的组织”)组成: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成分主要是水,还有血浆蛋白、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等,作用:①运载血细胞,②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含血红蛋白(含铁的蛋白质),作用: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有细胞核,形态较大,数量少,作用:防御、保护、吞噬细菌;

血小板:无细胞核,形态微小,形状不规则,作用:止血、凝血。

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过少叫做贫血。白细胞数量增多意味着体内可能有炎症。

(2)、血管的管道——血管(分析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血管管壁特点管腔血流速度功能

动脉壁最厚,弹性大大最快把血液从心脏送向全身

静脉壁较厚,弹性小较大慢把血液从全身收回心脏

毛细血管壁最薄最小最慢血液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心脏结构:心脏四腔相连血管:右心房—上、下腔静脉(流静脉血)、右心室—肺动脉(流静脉血)、左心房—肺静脉(流动脉血)、左心室—主动脉(流动脉血),(静脉连心房,动脉连心室)。

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的壁最厚。

房室瓣和动脉瓣保证了血液能按一定的方向

流动,即心房→心室→动脉。

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液。

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3)、简述血液循环过程

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

—体内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内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4)、输血与血型

人类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O型。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万能献血者:O型;万能受血者:AB型。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一次失血1200~1500ml危及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物质运输的载体

全文共 889 字

+ 加入清单

【例1】有一位成年男性刚从青藏高原归来,下列哪一项可能是他的血常规化验结果?()

A.RBC4.9×1012/LWBC8.2×109?/LHB132g/LPLT216×109/L?

B.RBC7.9×1012/LWBC7.2×109/LHB232g/LPLT203×109/L?

C.RBC4.9×1012/LWBC18.2×109/LHB112g/LPLT276×109/L

D.RBC2.9×1012?/LWBC8.2×109/LHB89g/LPLT276×109/L?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人体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以及人体对外界低氧环境的适应。正常的成年男性各项血常规应为:RBC(4.0~5.5)×1012?/L,WBC(4~10)×109/L,HB120~160g/L,PLT(100~300)×109/L。而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由于长期适应低氧环境,机体内红细胞数量会明显高于正常水平。

答案:B?

【例2】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B、D两支试管中放入抗凝剂。下图是静置24小时后的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凝剂的作用和血液的成分。血液加入抗凝剂后会自然分为两层,上层是血浆,下层是血细胞,而不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则会出现凝固现象,凝固后的血块周围渗出的液体是血清。

答案:C

练习:1.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个视野中看到数量最多的是()。?

A.白细胞B.红细胞C.血小板D.细菌

2.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运输水分B.运输养料C.运输氧气D.运载血细胞?

3.人体受伤出血时,有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功能的是()。?

A.血小板B.红细胞C.白细胞D.血红蛋白?

4.患有急性肺炎的病人验血时,往往会出现下列哪一现象?()?

A.白细胞增多B.红细胞增多C.血小板增多D.血红蛋白增多

5.某成年男性,血常规化验结果是:RBC3.59×1012?/LWBC14×109/L

HB127g/LPLT140×109/L。根据此化验结果判断,此人可能患有()。?

A.贫血B.炎症C.正常D.贫血、炎症

编辑推荐: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物质运输的器官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例1】与对应的静脉相比,动脉的主要特征是()。?

①管壁较厚②管壁较薄③弹性大④弹性小⑤管腔大⑥管腔小

⑦管内血流速度快⑧管内血流速度慢⑨不具瓣膜⑩常具瓣膜?

A.①③⑤⑦⑨B.②④⑥⑧⑩C.①③⑥⑦⑨D.②④⑤⑧⑩?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动脉与静脉血管的结构特点,以及血流速度等方面的区别。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部分的血管,管壁较厚,管腔小,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通常无瓣膜,动脉瓣是属于心脏的瓣膜。?

答案:C?

【例2】现有一只新鲜的猪的心脏,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出它的左右?()?

A.手捏心室壁B.将心脏切开C.手捏心房壁D.向心脏内灌水?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脏的结构特点。与心脏的功能相适应,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四腔,左心室壁心肌最发达。

答案:A?

练习:1.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曾作过这样一个实验:用丝带扎紧人的上臂时,发现丝带上方(靠近肢端的一方称下,近心端称上)的血管变化情况:是血管①膨胀起来,血管②变扁。在丝带下方发现:血管③膨胀起来,血管④变扁。试判断血管①②③④依次是()。?

A.动脉、动脉、静脉、静脉B.动脉、静脉、动脉、静脉?

C.静脉、动脉、静脉、动脉D.动脉、静脉、静脉、动脉?

2.成年人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实际上是()。?

A.肌腱B.动脉C.静脉D.老年斑?

3.下列血管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的是()。?

A.肱动脉B.颈动脉C.股静脉D.毛细血管?

4.某人因事故导致血管破裂,鲜血从血管里喷射出来,则破裂的血管可能是()。

A.静脉B.动脉C.毛细血管D.下肢静脉

编辑推荐: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物质运输的途径

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例1】某人得了急性扁桃体炎,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从臀部吸收到达扁桃体的过程中,血液经过心脏和肺的次数依次是()。

A.2、1B.1、2C.1、1D.0、0?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循环途径。注射的药物在臀部吸收进入毛细血管,由下腔静脉回到右心房,然后进入右心室,入肺动脉,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由肺静脉回到左心房,再进入左心室,经主动脉输送到咽部扁桃体。共2次经过心脏,1次经过肺。?

答案:A?

【例2】右图是有关循环系统某部分的示意图,根据要求填写空格。(a、c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

(1)如果B依次代表的是左心房和左心室,则a是_______血管,C是_______血管。

(2)当心室舒张时,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叫做_______,位于_______血管的近心端。

(3)如果b处为毛细血管网,当a流的是静脉血,c流的是动脉血时,则b是缠绕在_____上。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脏结构、与心脏相通的血管,以及血液循环的有关知识。左心室与肺静脉相连,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

答案:(1)肺静脉主动脉(2)动脉瓣主动脉(3)肺泡

练习:1.肺循环的起点和体循环的终点分别是()。?

A.右心室右心房B.左心室左心房?

C.右心室左心房D.左心室右心房?

2.血液循环过程中,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部位是()。?

A.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B.心脏?

C.肺部的毛细血管D.肝脏?

3.下列血管中流动着静脉血的是()。?

A.肺静脉B.主动脉C.肝动脉D.肺动脉

编辑推荐: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生物知识点: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一)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组成:由心脏和血管所组成,在心脏和血管内还流动着血液。

功能:运输养料和废物。

1、血液的成份:由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所组成。

(1)血浆: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约占55%)

①成分:水(约占91%~92%)、蛋白质(约占7%)、葡萄糖

(约占0.1%)、尿素、无机盐CO2等(约占0.9%)。

②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2)血细胞:①红细胞:呈两面略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数量最多。

功能:主要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②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数量最少。

功能: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作用。

③血小板:形态最小而且不规则、无细胞核,数量少。

功能: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作用。

2、动脉血与静脉血的主要区别:

(1)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叫做动脉血。

(2)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叫做静脉血。

(二)人体内三种血管的主要区别:

(三)、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概念:指血液在心脏和全身血管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

1、心脏的位置:

心脏位于胸腔中部,略偏左下方,夹在两肺之间;它是血液循环系统的主要器官。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四)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个途径。

1、体循环的途径和血液成分的变化:

(1)体循环途径:血液从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

(2)血液成分的变化:由动脉血→静脉血。(3)发生变化的部位:全身毛细血管处。

2、肺循环的途径和血液成分的变化:

(1)肺循环途径:

血液从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进入左心房。

(2)血液成分的变化:由静脉血→动脉血。(3)发生变化的部位:肺泡处毛细血管。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1)、流动的组织——血液(描述血液的成分)

﹡血液(被称为“流动的组织”)组成: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成分主要是水,还有血浆蛋白、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等,作用:①运载血细胞,②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含血红蛋白(含铁的蛋白质),作用: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有细胞核,形态较大,数量少,作用:防御、保护、吞噬细菌;

﹡血小板:无细胞核,形态微小,形状不规则,作用:止血、凝血。

﹡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过少叫做贫血。白细胞数量增多意味着体内可能有炎症。

(2)、血管的管道——血管(分析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血管管壁特点管腔血流速度功能

动脉壁最厚,弹性大大最快把血液从心脏送向全身

静脉壁较厚,弹性小较大慢把血液从全身收回心脏

毛细血管壁最薄最小最慢血液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心脏结构:心脏四腔相连血管:右心房—上、下腔静脉(流静脉血)、右心室—肺动脉(流静脉血)、左心房—肺静脉(流动脉血)、左心室—主动脉(流动脉血),(静脉连心房,动脉连心室)。

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的壁最厚。

房室瓣和动脉瓣保证了血液能按一定的方向

流动,即心房→心室→动脉。

﹡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液。

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3)、简述血液循环过程

﹡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

—体内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血

变成静脉血);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内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4)、输血与血型

﹡人类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O型。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万能献血者:O型;万能受血者:AB型。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一次失血1200~1500ml危及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人体需要主要营养物质

人体所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营养物质和废物也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

故答案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无机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海上运输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全文共 1050 字

+ 加入清单

海上货物运输对于跨国大额交易来说,是最常用也是最便宜的一种运输方式。那么,海上运输的主要作用是什么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海上运输的主要作用:

1、海洋货物运输是国际贸易运输的主要方式

国际海洋货物运输虽然存在速度较低、风险较大的不足,但是由于它的通过能力大、运量大、运费低,以及对货物适应性强等长处,加上全球特有的地理条件,使它成为国际贸易中主要的运输方式。我国进出口货物运输总量的80%~90%是通过海洋运输进行的,由于集装箱运输的兴起和发展,不仅使货物运输向集合化、合理化方向发展,而且节省了货物包装用料和运杂费,减少了货损货差,保证了运输质量,缩短了运输时间,从而降低了运输成本。

2、海洋货物运输是国家节省外汇支付,增加外汇收入的重要渠道之一

在我国运费支出一般占外贸进出口总额10%左右,尤其大宗货物的运费占的比重更大,贸易中若充分利用国际贸易术语,争取我方多派船,不但节省了外汇的支付,而且还可以争取更多的外汇收入。特别把我国的运力投入到国际航运市场,积极开展第三国的运输,为国家创造外汇收入。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沿海的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建立自己的远洋船队,注重发展海洋货物运输。一些航运发达国家,外汇运费的收入成为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3、发展海洋运输业有利于改善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国际贸易出口商品的结构

海洋运输是依靠航海活动的实践来实现的,航海活动的基础是造船业、航海技术和掌握技术的海员。造船工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它的发展又可带动钢铁工业、船舶设备工业、电子仪器仪表工业的发展,促进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的改善。我国由原来的船舶进口国,近几年逐渐变成了船舶出口国,而且正在迈向船舶出口大国的行列。由于我国航海技术的不断发展,船员外派劳务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我国的远洋运输船队已进入世界10强之列,为今后大规模的拆船业提供了条件,不仅为我国的钢铁厂冶炼提供了廉价的原料、节约能源和进口矿石的消耗,而且可以出口外销废钢。由此可见,由于海洋运输业的发展,不仅能改善国家产业结构,而且会改善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结构。

4、海洋运输船队是国防的重要后备力量

海上远洋运输船队历来在战时都被用作后勤运输工具。美、英等国把商船队称为:"除陆、海、空之外的第四军种",原苏联的商船队也被西方国家称之为"影子舰队"。可见,它对战争的胜负所起的作用。正因为海洋运输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海上航运事业,通过立法加以保护,从资金上加以扶植和补助,在货载方面给予优惠。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海上运输的主要经营方式有哪些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

海上运输实现了货物的跨国界的空间移位,它具有货物运输量大、通过能力强、运费低廉、对货物的适应性强等特点。那么,海上运输的主要经营方式有哪些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海上运输的主要经营方式:

一、班轮运输

船舶沿固定的航线,经固定的港口,按事先宣布的固定船期运输货物,按事先宣布的费率收取运费的船舶运输方式。

二、租船运输

租船运输又称不按期船运输,没有预定的船期表、航线、港口,船舶按租船人和船东双方签订的租船合同划定的条款完成运输服务。

1、航次租船

航次租船又称为定程租船,是以航程为基础的租船方式。在这种租船方式下,船方必需按租船合同划定的航程完成货物运输服务,并负责船舶的经营治理以及船舶在航行中的一切开支用度,租船人按商定支付运费。

2、单程租船

单程租船也称为单航次租船,即所租船舶只装运一个航次,航程终了时租船合同即告终止。运费按租船市场行情由双方议定,其计算方法一般是按运费率乘以装货或卸货数目或按照整船包干运费计算。

3、来回租船

来回租船也称为往返航次租船,即租船合同划定在完成一个航次任务后接着再装运一个回程货载,有时按往返货物不同分别计算运费。

4、连续航次租船

即在同样的航线上连续装运几个航次。往往货运量较大,一个航次运不完的时候,可以采用这样的租船方式,这种情况下,均匀航次船舶房钱要比单航次房钱低。

5、航次期租船

航次期租船也称为期租航次租船,船舶的租赁采用航次租船方式,但房钱以航次所需的时间(天)为计算尺度。这种租船方式不计滞期、速遣用度,船方不负责货物运输的经营治理。

6、包运合同租船

船东在商定的期限内,派若干条船,按照同样的租船前提,将一大批货物由一个港口运到另一个港口,航程次数不作详细划定,合同针对待运的货物。

7、按期租船

按期租船简称期租,是指以租赁期限为基础的租船方式。在租期内,租船人按商定支付房钱以取得船舶的使用权,同时负责船舶的调度和经营治理。

8、光船租船

光船租船也是一种期租船,不同的是船东不提供船员,只把一条空船交给租方使用,由租方自行配备船员,负责船舶的经营治理和航行各项事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酸雨中的主要有害物质是什么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酸雨的危害很大,那么大家知道酸雨主要成分是什么吗?酸雨中的主要有害物质是什么?接下来请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酸雨中的主要有害物质是什么?小编总结如下:

酸雨的主要成分为稀硫酸、稀硝酸,由于洗车尾气、燃烧煤等释放出硫氮的氧化物在空气中进一步氧化,并与空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稀硫酸、稀硝酸。

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人为因素如汽车尾气,在发动机内,活塞频繁打出火花,象天空中的闪电,氮气变成二氧化氮。不同的车型,氮氧化合物的浓度有多有少,但近年来,我国各种汽车数量猛增,它的尾气对酸雨的贡献正在逐年上升,不能掉以轻心。

工业过程,如金属冶炼:某些有色金属的矿石是硫化物、铜、铅、锌便是如此,将铜、铅、锌硫化物矿石还原为金属过程中将溢出大量二氧化硫气体,部分回收为硫酸,部分进入大气。再如化工生产,特别是硫酸生产和硝酸生产可分别产生可观量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再如石油炼制等,也能产生一定量得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其实还是得归结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不断利用,不断开发,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也排放酸性气体NOx。它们在高空中为雨雪冲刷,与水结合形成了PH值小于7的液体,形成了酸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含铜废水中的主要物质有哪些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污水的水温是污水水质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就污水处理本身而言,水温多低(如低于5℃)或过高(如高于40℃)都会影响污水的生物处理效果。那么含铜废水中的主要物质有哪些?下面和给大家解答下吧。

小编在网上搜索了一遍含铜废水中的主要物质相关资料,没有找到含铜废水中的主要物质有哪些相关资料。

接下来看下水污染成因与污水处理方法?

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铜、镉、汞、砷等化合物,苯、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会毒死水生生物,影响饮用水源、风景区景观。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硫醇等难闻气体,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除了大家熟知的部分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会导致污水排放外,在城市地区,由于地面渗透性差,下雨时,雨水四处横流,过程中带走了大量城市污染物。通常这些雨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通过排水管道排放到河流、湖泊中。同时,城市降雨可能会造成另一个问题——混合污水溢流。混合污水溢流物未经任何处理或仅进行一级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水域里,也会造成水质污染。

按照其作用可分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三种。

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化学性质。常用的有重力分离、离心分离、反渗透、气浮等。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将污水中呈溶解或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分解氧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作用来处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的方法,多用于工业废水。常用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等。

为了用水安全,我们应撑握些水污染安全小知识,同时还可以用便携净水器将水处理使用,这样更有利于健康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有哪些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空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现在空气污染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那么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有哪些呢?

空气污染物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另一种是气体状态污染物。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烟液滴、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气溶胶系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他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直径约为从0.002-100微米大小的液滴或固态粒子。具体又可以分为(1)总悬浮颗粒物(TSP):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是分散在大气中各种粒子的总称,为大气质量评价中一个通用的重要污染指标;(2)飘尘:能在大气中长期漂浮的悬浮物质,其粒径通常小于10微米;(3)降尘:用降尘罐采集到的大气颗粒物,其粒径一般大于30微米。单位面积降尘可作为评价大气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4)可吸入粒子(IP、PM10):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建议将IP定义为粒径10微米以下的粒子;(5)PM2.5(particulatematter):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气体状态污染物主要有以二氧化硫为主的硫氧化合物,以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合物,以一氧化碳为主的碳氧化合物以及碳、氢结合的碳氢化合物。大气中不仅含无机污染物,而且含有机污染物。

更多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有哪些危害,以及环境污染安全小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导致臭氧层破坏的主要物质是什么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臭氧层破坏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由此造成的危害也已经逐渐显现出来,比如居住在距南极洲较近的智利南端海伦娜岬角的居民,只要走出家门,就要在衣服遮不住的肤面,涂上防晒油,戴上太阳眼镜,否则半小时后,皮肤就晒成鲜艳的粉红色,并伴有痒痛。

为此科研人员想搞清楚导致臭氧层破坏的主要物质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从臭氧层被破坏的机理入手。

首先,人类的生活在使用了大量的泡沫塑料、护发摩丝、灭火剂、杀虫剂、致冷剂,这些产品的使用会产生氯氟烃,即氟里昂(CFC)。氯氟烃气体一经释放,就会慢慢上升到地球大气圈的臭氧层顶部。当氟氯碳化物漂浮在空气中时,由于受到阳光中紫外线的影响,开始分解释出氯原子出来。这些氯原子的活性极大,常喜欢与其它物质结合。因此当它遇到臭氧的时候,便开始产生化学变化。臭氧被迫分解成一个氧原子(O)及一个氧分子(O2),而氯原子就与氧原子相结合。可是当其它的氧原子遇到这个氯氧化和的分子,就又把氧原子抢回来,组成一个氧分子(O2),而恢复成单身的氯原子就又可以去破坏其它的臭氧了。

再有,在对流层顶部飞行的民航和军用飞机排出的氧化氮气体,也是破坏臭氧层的催化剂。农业无控制地使用化肥,会产生大量氧化氮,各种燃料的燃烧也会产生大量氧化氮,双电子氮化物(如NO2)与O3发生化学反应,使得奇电子氮化物(如NO3)增加,O3转换为O2。

因此,导致臭氧层破坏的主要物质是氯原子已经氮氧化物。更多大气臭氧层有哪些作用,以及环境污染安全小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一些人因为食用有毒有害食品发生中毒。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来源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会给您答案。

发生食物中毒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生产过程中环境中的有毒物质进入食品。

二、生产过程中施用化肥农药产生残留。

三、加工过程中违规使用添加剂。

四、运输过程中不合理的运输方式掺入有害物质。

接下来我们看看常见的有毒食物有哪些:

1.残留农药超标的蔬菜水果(百菌清、倍硫磷、苯丁锡、草甘膦、除虫脲、代森锰锌、滴滴涕、敌百虫、毒死蜱、对硫磷、多菌灵、二嗪磷、氟氰戊菊酯、甲拌磷、甲萘威、甲霜灵、抗蚜威、克菌丹、乐果、氟氯氢菊酯、氯菊酯、氰戊菊酯、炔蟎特、噻蟎酮、三唑锡、杀螟硫磷等);巨毒高残留农药的张北"无公害"蔬菜;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些生产示范基地打着“无公害”的招牌向蔬菜喷洒甲胺磷等剧毒农药,而这里的蔬菜每天都运往北京等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黄瓜没有了过去的清香,西红柿失去了往日甜美,大棚蔬菜和反季节果蔬繁荣了市场,但因生长期短,营养和口感会有损失。有的农民为抢销售期,大量使用化肥、激素、农药导致农产品超常生长。技术提高了农产品产量、改变了农产品的味道,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2.用硫磺熏制的土豆、毒生姜;

3.用违禁"工业盐"腌制的四川泡菜;苯甲酸钠的用量超标六倍,使用属高残留剧毒农药“敌敌畏”杀虫。使用含有大量亚硝酸钠、碳酸钠等的工业盐,它含有铅、砷等有害物质。所以工业用盐是用于化工原料,在食品加工当中是绝对不能用工业盐来放的。

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以后大家购买食用此类食物时,自己多加注意些,平时多了解些食品安全知识及有毒食品安全知识。做到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其感官性状,是否有腐败变质,还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有厂名、厂址等标识。

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尤其是生吃蔬菜瓜果要清洗干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太阳的主要成分 构成太阳的主要物质是

全文共 219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状天体,其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太阳的直径大约是1392000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2×10³⁰千克。太阳由里向外分别为太阳核反应区、太阳对流层、太阳大气层,其中22亿分之一的能量辐射到地球,是地球上光和热的主要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交通运输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全文共 120 字

+ 加入清单

交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交通运输业的性质、交通运输业的功能、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运输市场的供需、运输市场的供需平衡、运输成本和价格、运输市场和运输企业等。这本书是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的一本书,出版于2009年,作者是蒋惠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哪些?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自由扩散

这种运输方式不需要能量和蛋白质协助,是要顺着浓度差就能进行跨膜运动。

2

协助扩散

在顺浓度的条件下,需要特定的蛋白来运输物质,这种运输蛋白是有一定的特异性,也就是某种物质只能有特定的蛋白运输。

3

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是需要atp分解然后为这个运动提供能量的,可以实现逆浓度差转运物质,与此同时需要特定的运输蛋白辅助才能完成运输。

4

胞吞胞吐

这种方式是特殊的传输方式,是理由蛋白膜的流动性然后是的物质能够进出于细胞内外,当然这个流程也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特别提示

以上几种方式都是高中生物必考的内容,大家可以熟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供给人的机体热能的最主要营养物质是什么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供给人的机体热能的最主要营养物质是糖类。食物中的有机物是供能物质,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人体70%的能量来自糖类。糖类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日常食用的蔗糖、粮食中的淀粉、植物体中的纤维素、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等均属糖类。糖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切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植物中最重要的糖是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中最重要的多糖是糖原。

糖类既是生物体重要的机构物质,也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来源。此外,糖类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在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种食物皆含有丰富的糖类,包括水果、汽水、面包、意式面食、豆类、马铃薯、米糠、稻米及麦类。糖类是生物中的常见能量来源,却不是人类的必须营养。糖类也不是任何其他分子的必须组成部份,而人体也可以从蛋白及脂肪获取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是什么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糖类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而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有机化合物,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糖类主要包括没甜味的淀粉和有甜味的麦芽糖等,是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在人体中起重要作用。

糖类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日常食用的蔗糖、粮食中的淀粉、植物体中的纤维素、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等均属糖类。糖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切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植物中最重要的糖是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中最重要的多糖是糖原。

在化学上,由于其由碳、氢、氧元素构成,在化学式的表现上类似于碳与水聚合,故又称之为碳水化合物。糖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热能。每克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产生4千卡能量,人体所需要的70%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此外,糖还是构成组织和保护肝脏功能的重要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塑料是什么,主要的物质是什么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俗称塑料或树脂。塑料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可以自由改变成分及形体样式。

大部分塑料的抗腐蚀能力强,不容易与酸、碱反应,并且不会发生锈蚀。耐用、防水、质量很轻,是良好的绝缘体。塑料又分为热固性和热塑性两种,其中热塑性的塑料容易被塑制成不同形状。这些是塑料材料的优点,但它们也存在一些缺点,大部分塑料的耐热性较差,容易老化,而回收再利用又比较困难,塑料容易燃烧,燃烧产生的物质有毒性,污染空气,而最大的缺点还是很难自然降解,有的自然降解时间长达100年以上,这使它成为了自然生态的头号敌人。

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塑料器皿,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在底部都会有一个带箭头的三角形,三角形里面有一个数字,而三角形外有一个英文缩写。标注为PET和1的,就是聚酯材料,用于饮用水和碳酸饮料瓶,这种材料不耐高温,而且时间长以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DEHP,也就是邻苯二甲酸二乙基脂,所以水喝完了不建议继续当饮用水容器使用。

标注为HDPE和2的,是高密度聚乙烯,一般用于清洁用品、沐浴用品的包装,标注为PVC和3的,是聚氯乙烯,通常用作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但PVC耐热只有八十几度,受热释放有毒物质,不要用于盛放食物。而标注5号的PP,则是聚丙烯,常用于果汁饮料瓶、微波炉餐盒等,它是唯一可以用于微波加热的塑料,可以重复利用。标注为6号PS的聚苯乙烯,就是我们常见的碗装泡面盒、快餐盒的材料了。这种塑料又耐热又抗寒,但千万不能放进微波炉中,以免因温度过高而释出毒性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