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腾冲火山成因合集20篇

日本是一个火山众多的国家,素有“火山之国”之称。据说,日本大大小小的火山,一共有270多座,光是活火山的数量,就达100多处,可以说,日本火山多、分布广、火山活动频发,在世界上,也是独一份的。

浏览

6465

文章

1000

篇1:长白山天池火山成因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边陲,在中国一侧的主峰是白云峰,海拔2691m,是中国东北最高峰。长白山天池及其周围地区,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三江之源。天池水面海拔2189.7m,最深处达373m。长白山风光奇绝,它那完整的垂直景观和原始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大自然综合体,是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那么,长白山天池火山成因是什么呢?火山的形成是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主要是地球内部存在的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在自然状态下衰变,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无法散发到地面,温度不断升高,直至把岩石融化,形成地球内部的高温融化状态。这些岩浆一旦冲破地壳喷出地面,就形成了火山。

长白山天池火山是目前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生代多成因复合火山。

长白山天池又称白头山天池,坐落在吉林省东南部,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湖的北部在吉林省境内。长白山位于中、朝两国的边界,气势恢宏,资源丰富,景色非常美丽。在远古时期,长白山原是一座火山。据史籍记载,自16世纪以来它又爆发了3次,当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火山口处形成盆状,时间一长,积水成湖,便成了现在的天池。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腾冲火山还会喷发吗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云南西南毗邻缅甸的腾冲是热门的旅游之地,腾冲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大陆板块交汇处,地壳运动活跃,带来频繁地震,剧烈地震又引发火山爆发。火山喷发停止后,岩溶冷却,形成了无头的山——火山。腾冲共有休眠期火山97座,其中火山口保存较完整的火山达23座。这些火山有穹状火山、截顶圆锥状火山、盾状火山、低平马尔式火山4种类型,其中有23座火山的火山口保存较完整,这使腾冲火山以类型齐全、规模宏大、分布集中、保存较完整而著称于世,腾冲也因此被誉为“天然火山地质博物馆”。

那么,腾冲火山还会喷发吗?估计要很久去了。腾冲火山腾冲坝子处于火山群环抱之中,在南北长90公里,东西宽40公里的狭长区域内排列着70多座火山。科学家已探明腾冲火山最近喷发年代从前人认为距今5万年拉近到距今3800年,现在是它的休眠期。

通过对腾冲火山区的垂直形变和重力变化资料的分析可知监测区由于覆盖面积广,并有多个断层通过监测区,点位形变和重力变化特征比较复杂。

总体来看,火山锥体及断层附近的点位仍是活动性比较大的地方,垂直形变和重力变化量较大。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最活跃的地区是哪里的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日本多火山喷发的成因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火山喷发地质学专业术语,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那么,日本多火山喷发的成因是什么呢?

日本国,简称日本,位于东亚、国名意为“日出之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7200多个小岛组成,日本列岛位于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由于太平洋板块,密度比较大,位置较低。当太平洋板块向西水平运动遇到亚欧板块时,就会俯冲至亚欧板块的下面,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之下,板块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等运动,产生火山爆发现象与地震。

日本是世界著名的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全国约有大小火山270座,以富士山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出八条火山带,其中九州岛附近的阿苏火山是世界上火山口最大的火山,火山口方圆80多千米。日本的火山占世界火山总数的十分之一,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火山带--环太平洋火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火山喷发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腾冲火山群会喷发吗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云南西南毗邻缅甸的腾冲是热门的旅游之地,腾冲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大陆板块交汇处,地壳运动活跃,带来频繁地震,剧烈地震又引发火山爆发。火山喷发停止后,岩溶冷却,形成了无头的山——火山。

腾冲火山群是云南保山市的A级旅游景点腾冲火山群位于云南省横断山系两段的高峰贡山西侧,主要集中分布在和顺、马站一带,为我国西南最典型的第四纪火山。因为地处欧亚大陆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当剧烈的地震发生时,山崩水涌,岩溶喷出地表,待地震停止,岩溶冷却,就形成了一座座形状独特的火山。腾冲火山群会喷发吗?有可能会喷发吧。

腾冲火山群是我国著名的新生代火山群之一。它共分4个喷发期,第一期为2.93Ma,第二期为0.81Ma,第三期为0.31Ma,第四期为0.13Ma。该火山群为典型的钙碱性系列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弧火山岩组合。它喷发于晚上新世—晚更新世,但这一时期腾冲地区已为大陆板内环境,它可能与末怒江洋壳俯冲作用有关。因此,腾冲弧火山岩的形成至少在俯冲作用停止以后60Ma,属于一种新的火山作用类型——碰撞后弧火山或滞后型弧火山。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最活跃的地区是哪里的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世界火山湖的成因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火山喷发后,喷火口内,因大量浮石被喷出来和挥发性物质的散失,引起颈部塌陷形成漏斗状洼地,即火山口。后来,由于降雨、积雪融化或者地下水使火山口逐渐储存大量的水,从而形成火山湖。

有名的火山湖有长白山天池──中国最深的湖泊,长白山火山的几次喷发都比较温和,但到了距今大约200万年,长白山火山转为以现在的天池为中心的喷发。火山喷发的总能量虽然减弱了,由于喷出的岩浆由基性转为酸性,粘稠度加大,当饱和气体的岩浆又常常堵塞火山喷发管道的时候,巨大的力量冲破阻力,喷发便以爆发式进行,因而变得更加猛烈了。

长白山火山有过多次喷发,也有过长时间的间歇。从16世纪开始活动到现在曾分别在1597年8月、1688年4月和1702年4月有过三次喷发。

长白山火山喷出的物质堆积在火山口周围,使长白山山体高耸成峰,形成为同心圆状的火山锥体。火山口积水而成一湖,即著名的长白山天池,又叫龙潭,图们泊,是我国最大、最深的火山口湖,也是中朝两国的界湖。

世界第二火山堰塞湖,中国最大火山堰塞湖镜泊湖是数万年前火山爆发后锁住牡丹江水而形成的火山堰塞湖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世界火山湖的成因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火山碎屑流的成因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表面的岩石圈可分为若干个大板块,各板块间存在相对运动:一是扩张,一是隐没。地球内部的温度很高,岩浆老是想逃出去。平时,地底下的岩浆被地壳紧紧包住,遇到地壳结合得比较脆弱的地方,岩浆就冲出地面,造成火山喷发。火山碎屑流是大规模火山喷发比较常见的产物。容量从几百立方米到一千立方体公里也有,并且更大部分可能旅行上百公里。公元79年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喷发就是火山碎屑流灾害的典型实例,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火山喷发事件之一。

火山碎屑流是火山专业术语,用来描述火山爆炸后形成的岩石火岩浆碎块。火山碎屑流是气体和碎屑的混合物。它不是水流,而是一种夹杂着岩石碎屑的、高密度的、高温的、高速的气流,常紧贴地面横扫而过。火山碎屑流温度可达1500°F,速度可达每小时100-150英里,它能击碎和烧毁在它流经路径上的任何生命和财物。火山碎屑流起因于火山爆炸式喷发或熔岩穹丘的崩塌。火山碎屑流指的是热气体和火山灰混合而成的高速气流,火山碎屑流是主要的火山杀手之一,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致命性。由于其速度很快,因而很难躲避。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火山碎屑流的成因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火山喷发后会发生什么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成因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全球有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两大地震带,前者约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70千米)、几乎全部的中源(70~300千米)和深源(300~700千米)地震。它围绕着太平洋分布,从南美洲的南端开始,沿西海岸向北延伸,到北美洲阿拉斯加,折向西经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到日本。那么,大家是否了解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成因呢?

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直接成因是板块的移动和碰撞,其东部是由于纳斯卡板块和可可斯板块潜没于向西移动的南美洲板块之下;太平洋板块的一部分以及细小的胡安德富卡板块则潜没于北美洲板块之下。向西北移动的太平洋板块的东北部分潜没于阿留申群岛弧之下,较西的部分则潜没于堪察加-千岛群岛弧之下;太平洋板块的南面部分情况较复杂,一些面积较小的板块从马里亚纳群岛、菲律宾、布干维尔岛、汤加和新西兰与其碰撞。印尼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及阿尔卑斯带之间,东北部的岛屿包括新几内亚靠近环太平洋火山带;南部及西部的苏门答腊、爪哇、峇里、弗洛里斯岛及帝汶岛则靠近阿尔卑斯带。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火山爆发的成因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火山喷发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逸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

因岩浆性质、地下岩浆库内压力、火山通道形状、火山喷发环境(陆上或水下)等诸因素的影响,使火山喷发的形式有很大差别,一般有这样一些分类:

1、裂隙式喷发

岩浆沿着地壳上巨大裂缝溢出地表,称为裂隙式喷发。

2、中心式喷发

地下岩浆通过管状火山通道喷出地表,称为中心式喷发。这是现代火山活动的主要形式,又可细分为三种:

宁静式:火山喷发时.只有大量炽热的熔岩从火山口宁静溢出,顺着山坡缓缓流动,好象煮沸了的米汤从饭锅里沸泻出来一样爆烈式;火山爆发时,产生猛烈的爆炸,同时喷出大量的气体和火山碎屑物质,喷出的熔浆以中酸性熔浆为主。中间式:属于宁静式和爆烈式喷发之间的过渡型.此种类型以中基性熔岩喷发为主。若有爆炸时,爆炸力也不大。

3、熔透式喷发

岩浆熔透地壳大面积地溢出地表,称为熔透式喷发。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火山爆发的成因以及喷发形式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腾冲火山的形成原因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腾冲火山区是我国活火山区地热显示最显著的地区,如热海地区的水温都在100℃左右,近年的水热活动似有增强趋势,发生多起水热爆炸事件。深部地球物理探测表明腾冲火山区的热海热田附近上地壳有明显的低速异常。腾冲火山区位于腾冲火山位于印度板块向北和向东碰撞带交界的雅鲁藏布大拐弯附近,目前各种构造活动很激烈,这自然也增加了人们对腾冲火山再次喷发的忧虑。专家认为,腾冲火山有继续喷发的潜在危险。那么,腾冲火山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

板块构造理论建立以来,很多学者根据板块理论建立了全球火山模式,认为大多数火山都分布在板块边界上,少数火山分布在板内,前者构成了四大火山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带、大洋中脊火山带、东非裂谷火山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板块学说在火山研究中的意义在于它能把很多看来是彼此孤立的现象,联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但以这个学说建立的火山活动模式也并不是十分完美的,如环大西洋为什么就没有火山带;板内火山不在板块边界上,用地幔柱解释它的成因似乎依据也不够充分。

腾冲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大陆板块交汇处,地壳运动活跃,带来频繁地震,剧烈地震又引发火山暴发。火山喷发停止后,岩溶冷却,形成了无头的山——火山。腾冲有70多座火山。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火山地震成因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火山地震可产生在火山喷发的前夕,亦可在火山喷发的同时。其特点是震源常限于火山活动地带,一般深度不超过10公里的浅源地震,震级较大,多属于没有主震的地震群型,影响范围小。火山地震一般较小,为数不多,数量约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关联,通常发生在板块的生长边界。火山爆发可能会激发地震,而发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发。全球最大的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

形成原因

据地质学家估计,大板块每年可以移动1-6厘米距离。这个速度虽然很小,但经过亿万年后,地球的海陆面貌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当两个板块逐渐分离时,在分离处即可出现新的凹地和海洋;大西洋和东非大裂谷就是在两块大板块发生分离时形成的。当两个大板块碰撞挤压时,就可出现高山、高原,喜马拉雅山就是三千多万年前由南面的印度板块和北面的亚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而形成的。地震、火山多发生在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因地层构造发生变化,能量迅速释放而形成。有时还会出现另一种情况:当两个坚硬的板块发生碰撞时,接触部分的岩层还没来得及发生弯曲变形,其中有一个板块已经深深地插入另一个板块的底部。由于碰撞的力量很大,插入部位很深,以至把原来板块上的老岩层一直带到高温地幔中,最后被熔化了。而在板块向地壳深处插入的部位,即形成了很深的海沟。西太平洋海底的一些大海沟就是这样形成的。

今天小编对火山地震成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超级火山成因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超级火山是指能够引发极大规模爆发的火山。虽然对于爆发规模没有严谨的界定,但极大规模爆发都以瞬间改变地形,瞬间改变全球天气及全球性的生命灾难。

一般情况,通过鉴别火山灰的成分来辨识、定位火山,或者通过冰层与海洋的信息来推测附近是否有火山喷发过,再进行实地勘察也行。而超级火山的喷发,可以将火山灰喷洒到方圆6400公里的范围内,火山灰中的含硫物质散布于空中,经过物理化学变化形成高浓度硫酸,可以导致大气中含有2000兆至4000兆吨硫酸,大致相当于全球每年所有工业含硫物质排放总量的25倍多,还可以使海水温度骤降6摄氏度左右,破坏力极其可怕。

在、岩石的巨大重压下,随着时间推移,岩浆房里逐渐聚集了更多的岩浆,压力由此产生了。当受压的岩浆托顶上面的地壳,使地壳破裂,产生垂直延伸到地面的裂隙时,一次超级喷发就诞生了。一股股的岩浆沿着新出现的裂隙喷涌而出,最终形成一个环形的喷发口群。当这些喷发口彼此合并时,环状中心巨大的地块柱失去了支撑。这个坚固的岩石"屋顶"坠下,要么整块掉下去,要么碎裂成许多大石块落下,填入下面岩浆留出的空位。就像四周墙壁倒塌的房屋屋顶下坠一样,这种坍塌使环状边缘有更多的岩浆和气体猛烈地释放出来,从而形成了大量的环行山谷。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超级火山成因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全球火山地震带成因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较小,数量约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关联。火山爆发可能会激发地震,而发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发。那么,全球的火山地震带在哪里?全球火山地震带成因是什么呢?

全球有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两大地震带,据地质学家估计,大板块每年可以移动1-6厘米距离。这个速度虽然很小,但经过亿万年后,地球的海陆面貌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当两个板块逐渐分离时,在分离处即可出现新的凹地和海洋;大西洋和东非大裂谷就是在两块大板块发生分离时形成的。当两个大板块碰撞挤压时,就可出现高山、高原,喜马拉雅山就是三千多万年前由南面的印度板块和北面的亚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而形成的。地震、火山多发生在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因地层构造发生变化,能量迅速释放而形成。有时还会出现另一种情况:当两个坚硬的板块发生碰撞时,接触部分的岩层还没来得及发生弯曲变形,其中有一个板块已经深深地插入另一个板块的底部。由于碰撞的力量很大,插入部位很深,以至把原来板块上的老岩层一直带到高温地幔中,最后被熔化了。而在板块向地壳深处插入的部位,即形成了很深的海沟。西太平洋海底的一些大海沟就是这样形成的。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火山爆发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火山地震带成因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火山是一个由固体碎屑、熔岩流或穹状喷出物围绕着其喷出口堆积而成的隆起的丘或山。

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较小,数量约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关联。火山爆发可能会激发地震,而发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发。

全球有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两大地震带,前者约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70千米)、几乎全部的中源(70~300千米)和深源(300~700千米)地震。它围绕着太平洋分布,从南美洲的南端开始,沿西海岸向北延伸,到北美洲阿拉斯加,折向西经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到日本。那么,大家是否了解火山地震带成因呢?

地壳上地幔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产生部分熔融,熔化的岩浆通过孔隙或裂隙向上运移,并在一定部位逐渐富集而形成岩浆囊.随着岩浆的不断补给,岩浆囊的岩浆过剩压力逐渐增大.当表壳覆盖层的强度不足以阻止岩浆继续向上运动时,岩浆孔隙或裂隙喷出地面,从而形成火山喷发.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两大火山地震带成因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环太平洋地震带约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70千米)、几乎全部的中源(70~300千米)和深源(300~700千米)地震。它围绕着太平洋分布,从南美洲的南端开始,沿西海岸向北延伸,到北美洲阿拉斯加,折向西经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到日本。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所释放的地震能量占全球地震总能量的15%,主要是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缺乏深源地震。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与环太平洋地震带几乎是正交的,地震的顺序表明地球表层形变的必然过程,可以通过历史地震记录来寻找规律。南北对称,东西呼应,这是一般规律。一处的破裂为另一处的破裂创造条件。

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成因:环太平洋是以太平洋板块为中心的板块交界地带,其中,太平洋板块的西北是亚欧板块,西南是印度洋板块,南面和东面是南极洲板块,东北是美洲板块。而板块的运动主要是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美洲板块又向太平洋板碰撞,所以环太平洋地带是地震很活跃的地带。若干年后,太平洋将会慢慢变小,因为太平洋处于板块消亡边,地中海也会消失。而处于板块生长边界,大西洋则会不断扩大。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撞形成的,造成该地区地壳比较活跃,是火山、地震多发地带。

今天小编对两大火山地震带成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哪些地区是地震的多发地带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成因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太平洋火山带(又称环太平洋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或火环)是一个围绕太平洋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地区,全长40,000公里,呈马蹄形。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包括太平洋东面、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西部山地,以及南、北美之间的加勒比—安的列斯地区。环太平洋火山带上有一连串海沟、列岛和火山,板块移动剧烈。地球上90%的地震以及81%最强烈的地震都在该地带上发生。板块移动剧烈。环太平洋火山带共有活火山512座,占全球活火山数量的80%。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地壳运动频繁。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直接成因是板块的移动和碰撞,其东部是由于纳斯卡板块和可可斯板块潜没于向西移动的南美洲板块之下;太平洋板块的一部分以及细小的胡安德富卡板块则潜没于北美洲板块之下。向西北移动的太平洋板块的东北部分潜没于阿留申群岛弧之下,较西的部分则潜没于堪察加-千岛群岛弧之下;太平洋板块的南面部分情况较复杂,一些面积较小的板块从马里亚纳群岛、菲律宾、布干维尔岛、汤加和新西兰与其碰撞。印尼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及阿尔卑斯带之间,东北部的岛屿包括新几内亚靠近环太平洋火山带;南部及西部的苏门答腊、爪哇、峇里、弗洛里斯岛及帝汶岛则靠近阿尔卑斯带。

今天小编对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成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哪些地区是地震的多发地带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火山熔岩地貌成因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由地壳内部岩浆喷出堆积成的山体形态。这种山体称为火山。看到的图像就是火山地貌

火山地貌有:火山锥、火山口、火口湖、火山喉管等;熔岩地貌主要有:熔岩高原、熔岩丘、熔岩垅岗、熔岩盖、熔岩隧道和熔堰塞湖等都是典型的熔岩地貌,还有比较好看的玄武岩柱状节理。

火山地貌景观主要由火山锥、火山湖、熔岩台地组成。阿尔山市火山多为中心式喷式,因此形成一些圆形或近圆形的火山锥。高位火山口湖共七个,其中多数为世之所稀的玛珥湖,典型的玛珥湖有:天池、驼峰岭、老三号沟、双沟山等。壅塞湖多达十几处,据地质专家介绍,在一个火山区有如此类型齐全、数量之多湖泊在国内实属罕见。阿尔山市熔岩台地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最为壮观的是大黑沟一带的熔岩石塘,在面积2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犹如波涛汹涌的海洋,形成多种多样的熔岩形态,有翻花石、熔岩垄、熔岩绳、熔岩碟、熔岩丘、喷发锥等,其中熔岩丘是目前全国唯一能在这里见到的玄武岩地貌形态。阿尔山市火山规模大、时代新、地貌多种多样,最为典型和精彩的是火山湖和熔岩丘。这一火山遗迹已被命名为国家级地质公园。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云南自驾游景区推荐-腾冲地热火山

全文共 1117 字

+ 加入清单

腾冲地热火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云南省西部国陲,与缅甸接壤,面积129.9平方公里。地势属横断山南段偏西部分。东部高黎贡山和西北部姐妹山形成天然屏障,向西南急骤降低,呈长马蹄状盆地。腾冲县,西汉称滇越,1913年(民国二年)称腾冲县至今。

境内分布着气泉、热泉、温泉80多处,以及90多座火山锥,为我国第二大热气田。著名的温泉有硫磺塘大滚锅、黄瓜箐热气沟和澡塘河高温沸泉。

主要景点有:大滚锅、黄瓜箐、鼓鸣泉、珍珠泉、眼镜泉,美女池等。大滚锅从县城驱车往西南行24公里,登上山坡,只见热气袅袅,淡淡的硫磺味扑鼻而来。坡头灌木林中有一眼硫磺塘沸泉,呈圆形,直径约6米,深1.5米,周围用8块半圆形石板围成,终年热波喷汹,气浪腾腾,水温高达96.6℃,俗称“大滚锅”。

景点特色

硫磺塘位于腾冲县城西南16公里的一个山坳平台的中央。圆形水池直径3米左右,深1米多,池底无处不冒气喷水,水温达96℃。整个水池白浪翻滚,热气腾腾,一片热雾缭绕。

黄瓜箐热气沟位于硫磺塘以南2公里处。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小山沟,沟底有条小溪,虽没有温泉,地面上却到处都在冒着热气,温度高达95℃左右。 澡堂河位于硫磺塘和黄瓜箐热气沟之间。这里因火山喷分的熔岩沿澡堂河河谷奔泻而下,蜿蜒起伏,形似一条黑色大蟒,俗称“火山蛇”。河谷高温沸泉水温达95℃,气沟之中有蛤蟆口喷泉,狮子头热泉,加上河床上喷涌的大量热气、热泉,团团浪花从河谷冉冉升起,白雾迷茫,煞是好看,在冬春两季,河水流量小,小河水温一般在40℃左右,到处可以洗澡,可谓名副其实的澡塘河。

位于高黎贡山山麓的腾冲,是著名的地热之乡,大面积的热海、热田景观奇特,类型多样,热泉对多种疾病有疗效。火山群规模大,保存完好,形态各异,怪石林立,浮石、火山蛋、火山熔洞典型,被誉为“天然的地质自然博物馆”。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有人赞誉高黎贡山是“植物王国的大花园”、“横断山中百花园。”不管怎么说,高黎贡山是我国杜鹃花、山茶和木兰科植物的分布中心。杜鹃为四大高山名花之首,这里的“杜鹃王”更是稀世珍宝。有一棵被命名为大树杜鹃的杜鹃王,树围2.6米,树高25米,树龄280多年。人文景观有侨民居和辛亥革命元老李根源故居、哲学家艾思奇故居等。

景点交通

交通:到热海有专线旅游车,票价5元,也可包车前往,往返60元。此外,游览腾冲火山群和地热景观,有旅游专线车直达,每日从早到晚可在腾冲县城乘中巴往返。

温馨提示

1、最好清早赶去热海景区,趁着天气凉爽的时候游览,景区内地热丰富,温度很高,中午前往恐怕吃不消。

2、热海周围建有多家疗养院、浴室、娱乐设施,前来旅游、治疗的人络绎不绝。景区有很多提供温泉浴服务的场所,不过大滚锅是不能洗澡游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如果我们将垃圾倒入火山会发生什么

全文共 184 字

如果我们将垃圾倒入火山发生什么

首先由于距离的原因

会产生高昂的运输成本

其次

火山并不能达到完全燃烧垃圾的温度

所以部分垃圾不会完全融化

甚至

还会把火山口变成另外一个垃圾场

堵住岩浆出口

导致地表压力增加

还可能会造成火山爆发

然而

没有被完全分解的垃圾喷发出来

还会污染周边土壤和水源

燃烧垃圾产生的危险有毒成分

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那么处理垃圾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关注我下期科普海啸是如何形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吉布提的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全文共 1483 字

+ 加入清单

吉布提,其东临红海进入印度洋的要冲曼德海峡,因此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国内有美军在非洲最大的军事基地和法军在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但其国内自然资源贫乏,工农业基础薄弱,加上政局不稳,所以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不过为什么吉布提形成火山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吉布提的旅游:

吉布提市出名的景点是阿萨尔湖,阿萨尔湖位于吉布提市西北面,方圆10多平方公里,湖面低于海平面150米,是非洲大陆的最低点。阿萨尔湖也是一个天然大盐田,含有丰富的钾盐、溴。每升水含盐达330克,其盐量之丰富,是世界上罕见的。站在湖边山岗上,观赏那闪烁的天然盐层,犹如一片银色的世界。吉布提境内沙漠占全国面积的90%,出现这样一个湖泊,被人们视为聚宝盆。事实也是这样,盐是吉布提最主要的天然资源之一,也是主要的出口物资之一。

市郊有天然国家动物园、阿贝湖、阿尔都科巴火山、达依原始森林、朗达兴吉瓦莱瀑布等。境内山高谷深,跌岩起伏,景物奇异,素有地质学“活标本”之誉。

火山相关

吉布提形成火山的原因:

吉布提,位于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扼红海入印度洋的要冲,东南与索马里接壤,西南、西部和西北部三面毗邻埃塞俄比亚,北部和厄立特里亚接壤。

吉布提境内地形复杂,有高耸的火山,深陷的湖泊,大部分为海拔不高的火山高原,沙漠与火山占全国面积的90%,有低洼平原和湖泊。南部多为高原山地,海拔在500~800米之间。东非大裂谷经过中部,裂谷带北端的阿萨尔湖低于海平面150米,为非洲大陆的最低点。北部穆萨·阿里山海拔2010米,为全国最高点。吉布提位于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东经41°-43°,北纬11°-13°,地处东北部亚丁湾西岸。扼红海进入印度洋的要冲曼德海峡,东南与索马里接壤,西南、西部毗邻埃塞俄比亚。西北毗邻厄立特里亚。海岸线全长372公里。国土面积23200平方公里。有“地质学上的活标本”之称。

吉布提国土面积虽小,但境内地形复杂。全境大部分为火山岩物质的高原山地,沿海多为平原和高原,内地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塔朱拉湾呈楔形在亚丁湾深入内地,将国土分成南、北两个不同的部分。在塔朱拉湾以北地区,分布着多重山脉。只有在曼德海峡与塔朱拉湾沿岸之间延伸着一条狭窄的平原带,但多为沙漠。在内陆的北部和中部,纵横着一些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和凹地,其间点缀有平原、河流和湖泊。湖泊中的阿萨尔盐湖(Lac Assal)和阿劳勒湖(Lac Allols)都低于海平面,其中阿萨尔湖面低于海平面155米,是非洲最低点。沿海平原与凹地之间是陡峭的高原和山地,一般海拔800米左右。

西北部与埃塞俄比亚分界的穆萨阿里山(Moussa Ali)海拔2021米,为全国最高点。塔朱拉湾以南地区,多为高原山地,海拔500-800米。由于受地球板块运动的影响,处在东非大裂谷末端的吉布提,其地壳厚度比邻近地区薄,不仅全境大部分地区系由火山岩物质构成,而且地震的频率也较高。距今最近的火山群是1978年11月在阿萨尔湖与古拜特湾(Goubet)之间喷发形成的,名为阿尔杜科巴(Ardoukoba)火山。地震虽多发,但震级较低,一般为里氏2-3级。

气候由于吉布提位于阿拉伯半岛近旁,又处于印度洋西岸,故其气候深受阿拉伯半岛干燥气候影响,同时也受印度洋气团的影响,包括沿海地区在内的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属热带沙漠气候,内地则近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境终年酷热少雨,4月至10月为热季,平均气温37℃,最高气温达45℃以上。11月至翌年3月为凉季,气温通常在23℃到30℃之间,平均气温27℃。雨量稀少,年平均降雨量为150毫米。雨量多寡变化无常,地区差别也很大,内陆地带几乎毫无降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火山的基础知识起源是什么

全文共 4746 字

+ 加入清单

火山是炽热地心的窗口,是地球上最具爆发性的力量。说起火山的时候我们对其都有一丝惧怕。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火山基础知识,仅供大家参考!

火山基础知识

板块构造理论建立以来,很多学者根据板块理论建立了全球火山模式,认为大多数火山都分布在板块边界上,少数火山分布在板内,前者构成了四大火山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带、大洋中脊火山带、东非裂谷火山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板块学说在火山研究中的意义在于它能把很多看来是彼此孤立的现象,联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但以这个学说建立的火山活动模式也并不是十分完美的,如环大西洋为什么就没有火山带;板内火山不在板块边界上,用地幔柱解释它的成因似乎依据也不够充分。新近又有学者(李鸿业,1993)提出两极挤压说,揭开了地球发展的奥秘,他认为在两极挤压力作用下,地球赤道轴扩张形成经向张裂和纬向挤压,全球火山主要分布在经向和纬向构造带内。下图为全球火山和强震分布图,图中红色为全新世火山,数据取自 Smithsonian 研究所,白色为7级以上强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目录绘制。

一、环太平洋火山带

环太平洋火山带(又称环太平洋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或火环),南起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经北美洲西部的落基山脉(科迪勒拉山系),转向西北的环太平洋火山带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向西南延续的是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以及印度尼西亚群岛,全长4万余公里,呈一向南开口的环形构造系。环太平洋火山带也称环太平洋火环,有活火山512座,其中南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安第斯山南段的30余座活火山,北段有16座活火山,中段尤耶亚科火山海拔6723m,是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再向北为加勒比海地区,沿太平洋沿岸分布着著名的火山有奇里基火山、伊拉苏火山、圣阿纳火山和塔胡木耳科火山。北美洲有活火山90余座,著名的有圣海伦斯火山、拉森火山、雷尼尔火山、沙斯塔火山、胡德火山和散福德火山。在阿留申群岛上最著名的是卡特迈火山和伊利亚姆纳火山。在堪察加半岛上有经常活动的克留契夫火山,向击千岛群岛和日本列岛山岛弧,著名火山分布在日本列岛,如浅间山、岩手山、十胜岳、阿苏山和三原山都是多次喷发的活火山。琉球群岛至台湾岛有众多的火山岛屿,如赤尾屿、钓鱼岛、彭佳屿、澎湖岛、七星岩、兰屿和火烧岛等,都是新生代以来形成的火山岛。火山活动最活跃的可算菲律宾至印度尼西亚群岛的火山,如喀拉喀托火山、皮纳图博火山、塔匀火山、坦博拉火山和小安的列斯群岛的培雷火山等,近代曾发生过多次喷发。

环太平洋带,火山活动频繁,据历史资料记载全球现代喷发的火山这里占80%,主要发生在北美、堪察加半岛、日本、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之国”,南部包括苏门答腊、爪哇诸岛构成的弧-海沟系,火山近400座,其中129座是活火山,这里仅1966-1970年5年间,就有22座火山喷发,此外海底火山喷发也经常发生,致使一些新的火山岛屿出露海面。

环太平洋火山带的火山岩主要是中性岩浆喷发的产物,形成了钙碱性系列的岩石,最常见的火山岩类型是安山岩,距海沟轴150-300公里的陆地内,安山岩平行于海沟呈弧形分布,即成所谓的“安山岩线”。另一特点是,自海沟向陆地方向岩石有明显的水平分带性,一般随与海沟距离的增大,依次分布为拉斑系列岩石、钙碱性系列岩石和碱性系列的岩石。这里的火山多为中心式喷发,火山爆发强度较大,如果发生在人口稠密区,则往往造成严重的火山灾害。

二、洋脊火山带

大洋中脊也称大洋裂谷,它在全球呈“W”形展布,从北极盆穿过冰岛,到南大西洋,这一段是等分了大西洋壳,并和两岸海岸线平行。向南绕非洲的南端转向NE与印度洋中脊相接。印度洋中脊向北延伸到非洲大陆北端与东非裂谷相接。向南绕澳大利亚东去,与太平洋中脊南端相边,太平洋中脊偏向太平洋东部,向北延促又进入北极区海域,整个大洋中脊构成了“W”形图案,成为全球性的大洋裂谷,总长8万余公里。大洋裂谷中部多为隆起的海岭,比两侧海原高出2-3公里,故称其为大洋中脊,在海岭中央又多有宽20-30公里,深1-2公里的地堑,所以又称其为大洋裂谷。大洋内的火山就集中分布在大洋裂谷带上,人们称其为大洋中脊火山带。根据洋底岩石年龄测定,说明大洋裂谷形成较早,但张裂扩大和激烈活动是在中生代到新生代,尤其第四纪以来更为活跃,突出表现在火山活动上。

大洋中脊火山带火山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多集中于大西洋裂谷,北起格陵兰岛,经冰岛、亚速尔群岛至佛得角群岛,该段长达万余公里,海岭由玄武岩组成,是沿大洋裂谷火山喷发的产物。由于火山多为海底喷发,不易被人们发现,据有关资料记载,大西洋中脊仅有60余座活火山。冰岛位于大西洋中脊,冰岛上的火山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岛上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30余座,人们称其为火山岛。据地质学家S、Thorarinsson(1960)统计,在近1000a内,大约发生了200多次火山喷发,平均5a喷发一次。著名的活火山有海克拉火山,从1104年以来有过20多次大的喷发。拉基火山于1783年的一次喷发为人们所目睹,从25公里长的裂缝里溢出的熔岩达12公里以上,熔岩流覆盖面积约565平方公里,熔岩流长达70多公里,造成了重大灾害。1963年在冰岛南部海域火山喷发,这次喷发一直延续到1967年,产生了一个新的岛屿-苏特塞火山岛,高出海面约150m,面积2.8平方公里。6a之后,在该岛东北32公里处的维斯特曼群岛的海迈岛火山又有一次较大的喷发。这些火山的喷发,反映了在大西洋裂谷火山喷发的特点。

在太平洋中脊,于南纬6°-14°的太平洋东隆的轴部,新生代以来的裂隙喷发,形成了宽40-60公里,长800公里的玄武岩台地,发现的活火山仅有14座,其活动强度与频度都不如大西洋裂谷火山带。

印度洋,据查有三列走向近SN的海底山脉,即海岭,仅有部分火山出露海面而成火山岛屿,如塞舌尔群岛和马尔克林群岛,它们都是现代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

在大洋中脊以外,仅有一些零散火山分布,它们是以火山岛屿的形式出现,如太平洋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岛屿有夏威夷群岛,即通常所说的夏威夷一中途岛的火山链,有关岛、塞班岛、提尼安岛、帕劳群岛、俾斯麦群岛、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及萨摩亚群岛等。在大西洋,如圣赫勒拿岛、阿森松岛,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也都是一些火山岛,南极洲的罗斯海中的埃里伯斯火山也属该种类型。这些火山岛屿都由玄武岩构成,与大洋裂谷带内的火山岩基本相同。

三、红海沿岸与东非火山带

东非裂谷是大陆最大裂谷带,分为两支:裂谷带东支南起希雷河河口,经马拉维肖,向北纵贯东非高原中部和埃塞俄比亚中部,至红海北端,长约5800公里,再往北与西亚的约旦河谷相接;西支南起马拉维湖西北端,经坦喀噶尼喀湖、基伍湖、爱德华湖、阿尔伯特湖,至阿伯特尼罗河谷,长约1700公里。裂谷带一般深达1000-2000m,宽30-300公里,形成一系列狭长而深陷的谷地和湖泊,如埃塞俄比亚高原东侧大裂谷带中的阿萨尔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50m,是非洲陆地上的最低点。

自中生代裂谷形成以来,火山活动频繁,尤其晚新生代以来更为盛行,据统计,非洲有活火山30余座,多分布在裂谷的断裂附近,有的也分布在裂谷边缘百公里以外,如肯尼亚山、乞力马扎罗山和埃尔贡山,它们的喷发同裂谷活动也密切相关。东非裂谷火山带火山喷发类型有两种,一种是裂隙式喷发,主要发生在埃塞俄比亚裂谷系两侧,形成了玄武岩熔岩高原(台地),占埃塞俄比亚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二,熔岩厚达4000m,它是30-50万a以来上百次玄武岩浆沿裂隙溢流形成的。在肯尼亚西北部,也形成了厚达1000m 的熔岩台地,其形成时间晚于埃塞俄比亚的熔岩台地,大约形成于14-23万a间,在更晚些时候形成的是响岩,在11-13万a间形成了长达300公里的响岩熔岩台地。第二种是中心式喷发,多分布在裂谷带的边缘,主要的活火山有扎伊尔的尼拉贡戈山、尼亚马拉基拉山、肯尼亚的特列基火山、莫桑比克的兰埃山和埃塞俄比亚的埃特尔火山等。有的火山喷发只生成了爆裂火口,或成火口洼地,或是火口湖,如恩戈罗恩戈罗(坦桑)火口洼地直径达19公里,面积304平方公里。

现代火山活动中心集中在三个地区,一是乌干达-卢旺达-扎伊尔边界的西裂谷系,自1912-1977年就有过13次火山喷发,尼拉贡戈火山至今仍在活动;二是埃塞俄比亚阿费尔(阿曼)坳陷的埃尔塔火山和阿夫代拉火山,自1960-1977年曾发生过多次喷发;三是坦桑尼亚纳特龙(坦桑)湖南部的格高雷(Grgory)裂谷上的伦盖(坦桑)火山,自1954到1966年曾有过多次喷发,喷出岩为碳酸盐岩类,有较高含量的碳酸钠,为世界所罕见。位于肯尼图尔卡纳湖南端的特雷基火山在80-90年代间也曾多次喷发。现代火山活动区,温泉广泛发育,火山喷气活动明显,多为水蒸气和含硫气体,这是火山现今的活动迹象。

四、地中海-印度尼西亚火山带

这一带共有共有活火山70余座,其中地中海沿岸有13座,印度尼西亚有60余座。这一火山带喷发的岩浆性质从基性到酸性都有,不同的火山表现不同,同一火山不同喷发阶段也有变化。

全世界有516座活火山,其中69座是海底火山,以太平洋地区最多。活火山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带,地中海-喜马拉雅 - 印度尼西亚火山带、大洋中脊火山带和红海-东非大陆裂谷带。中国境内的新生代火山锥约有900座,以东北和内蒙古的数量最多,约有600~700座。最近一次喷发的火山是位于新疆于田县的卡尔达的火山。火山的分布受控于全球板块构造。

如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希韦卢奇火山。2012年4月17日早晨,希韦卢奇火山强烈喷发,喷发出的火山灰高度高于海平面9500米。报道说,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火山与地震研究所的专业人员在距火山40公里的研究站观测到了喷出的火山灰。火山灰气流在东侧方向绵延100公里。此次喷发是2012年初以来该火山最强烈的一次喷发。尽管火山灰不会给附近居民点带来严重影响,但对当地航空安全造成了威胁。

火山活动是一种宇宙自然现象。宇航探测发现月球、火星、金星、木卫一上均有火山活动。

火山的根源介绍

在距离地面大约32公里的深处存在大量高温液体,其温度之高足以熔化大部分岩石。

岩石熔化时膨胀,需要更大的空间。世界的某些地区,山脉在隆起。这些正在上升的山脉下面的压力在变小,这些山脉下面可能形成一个熔岩(也叫“岩浆”)库。

这种物质沿着隆起造成的裂痕上升。熔岩库里的压力大于它上面的岩石顶盖的压力时,便向外迸发成为一座火山。

喷发时,炽热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突然冒出。这些物质堆积在开口周围,形成一座锥形山头。“火山口”是火山锥顶部的洼陷,开口处通到地表。锥形山是火山形成的产物。火山喷出的物质主要是气体,但是象渣和灰的大量火山岩和固体物质也喷了出来。火山喷发实际上,火山岩是被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当岩浆上升到接近地表的高度时,它的温度和压力开始下降,发生了物理和化学变化,岩浆就变成了火山岩。

火山的形成原因

火山的形成涉及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地壳上地幔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产生部分熔融并与母岩分离,熔融体通过孔隙或裂隙向上运移,并在一定部位逐渐富集而形成岩浆囊。随着岩浆的不断补给,岩浆囊的岩浆过剩压力逐渐增大。当表壳覆盖层的强度不足以阻止岩浆继续向上运动时,岩浆通过薄弱带向地表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溶解在岩浆中挥发份逐渐溶出,形成气泡,当气泡占有的体积分数超过75%时,禁锢在液体中的气泡会迅速释放出来,导致爆炸性喷发,气体释放后岩浆粘度降到很低,流动转变成湍流性质的。如若岩浆粘滞性数较低或挥发份较少,便仅有宁静式溢流。从部分熔融到喷发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的差别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火山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