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腾冲火山成因(经典20篇)

日本是一个火山众多的国家,素有“火山之国”之称。据说,日本大大小小的火山,一共有270多座,光是活火山的数量,就达100多处,可以说,日本火山多、分布广、火山活动频发,在世界上,也是独一份的。

浏览

6473

文章

1000

篇1:火山形成的原因_火山爆发时的安全逃生方法

全文共 2226 字

+ 加入清单

火山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火山爆发时的场面壮观浩大,同时也有很多人是好奇火山形成原因及火山爆发时需要掌握的安全逃生方法。下面小编为您解答火山形成的原因。以供参考。

揭秘火山和地震的形成原因

地球先生最近身体不舒服,总觉得自己在发烧还总是打喷嚏。他苦恼极了,这不“阿嚏!”他又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他有些苦恼地说:“我这是怎么了?”它打的这个大喷嚏不仅声音大而且居然喷出了一些红色的液体,看起来像极了烧红的铁水,还带着一团团黑色的雾。

“哎呀,实在不好意思,我这个喷嚏打得有点儿大,让你见笑了,其实我也不想这样。”地球怕火星笑话他,赶紧解释起来。

火星笑着说:“没有关系的,人人都会打喷嚏的。那你现在感觉到舒服一点了吗?”

“嗯,嗯,比刚才好多了。”地球点点头,“可是我还想搞清楚为什么我老是打喷嚏呢?”

“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答案,不过你的孩子——人类很聪明的,你去他们那儿找找答案吧,也许他们知道呢。”火星建议地球。

“对对对,我怎么没想到呢,谢谢你的提醒,火星。”地球脸上露出了笑容。

于是地球跟火星道别了,它们又继续沿着各自的轨道运转着。地球默默地绕着太阳运行,它想听听人类说什么。

果然,对于地球刚才那一个大喷嚏人类都在议论纷纷。有的人说“看新闻了没有呀?刚刚美国一个地方发生了火山喷发,有一些房屋都损坏了呢。真可怕。”还有人说“是呀,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地球心想,原来自己打的喷嚏引起了火山喷发啊。

“火山喷发是怎么回事呢?怎么形成的呢?”小朋友们对这个问题充满了好奇,地球自己也想不通这个问题。我们生活的地球最外层是地壳,它与地幔紧紧相连,分为几个大板块。当炙热的地幔不断移动时,地壳也随之不断运动,不同板块之间不断互相推挤和碰撞。板块发生碰撞,就会出现一块板块将另一块板块压下去的情况。被挤压向下的板块与地幔接触,板块的一部分就会熔化。熔化后的物质就是岩浆。存储在地下空间里的岩浆会冲破地壳薄弱的部分,喷出地面,这就是火山喷发。

哦,原来火山喷发是这样的啊。地球似乎明白了,但还是有点小疑惑:有时候自己打喷嚏并没有刚才那个动静那么大,只是稍微抖动了一下。这个时候人类会感觉到什么呢?当板块与板块碰撞,形成强大的力量,就产生了地震。地震经常发生在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方。

如果发生了地震,陆地就会晃动,地面甚至裂开,有一些不结实的建筑物就会倒塌。尤其是地震发生最早的地方,上方的陆地表面晃动最强烈,遭受的损害也最严重。

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50多万次地震,平均到每一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其中绝大多数的地震都太小或者离我们太远以至于我们根本感觉不到。不过也有一些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哎呀,听到这里,地球不免担心起来,他想着自己一定给人类带来了一些麻烦。

目前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没有办法提前预测到的,人类只能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将伤害减少到最小。比如说,首先要修建坚固的建筑物,能够尽量抵御剧烈的震动。地震发生的时候大家都要最快的找到比较安全的地方躲避起来。如果在室内呢,要躲在桌子或者比较坚固的家具下面。如果地震发生的时候,大家恰巧在室外呢,就要远离树木、电线杆、房屋,立交桥、烟囱、高塔,尽量前往空旷的地方躲避。地球听到人类已经有了一些办法来保护自己,心里比刚才轻松舒服多了。

火星看见地球时问他,“嗨,地球,你现在弄清楚你打喷嚏的原因了吗?”“嗯,清楚了,那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过好像给我的人类孩子们带来了一些麻烦,以后我一定要小心一点。”>>>下一页更多精彩“火山形成的原因”

火山的构造

板块构造学说主张板块的运动,是由于地球内部软流圈的热对流造成的。而当板块互相推挤,密度较大的一边会下降到另一边下方,称作隐没,而发生隐没的带状地区称为隐没带或聚合性板块交界。地底的高温会将隐没的板块熔融,形成岩浆。岩浆借由浮力缓缓上升,最后聚集成为岩浆库,就是火山底部储存岩浆的场所。而当岩浆中的气体压力累积到一个程度,火山就爆发了。例如:环太平洋地区的火山,大多为此种火山。 有些火山分布在板块的张裂性交界上,也就是两个板块分离的带状地区。在这种地区,高温的地函物质会上升,形成海底火山山脉,称作中洋脊。

还有一些火山并不位于板块的交接处,例如美国黄石复式破火山口及夏威夷群岛。火山学家称这些火山是坐落于“热点”上。目前热点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但科学家普遍认同热点是由地函底部上升的“热柱”造成。当板块在热点上做水平移动时,便有一连串的火山生成。这样作用连续发生后,会造成一系列的火山岛群,而离热点越远的火山其生成年代越老。

形成火山的原因

火山是岩浆活动穿过地壳,到达地面或伴随有水气和灰渣喷出地表,形成特殊结构和锥状形态的山体.

在距离地面大约32公里的深处存在大量高温液体,其温度之高足以熔化大部分岩石.

岩石熔化时膨胀,需要更大的空间.世界的某些地区,山脉在隆起.这些正在上升的山脉下面的压力在变小,这些山脉下面可能形成一个熔岩库.

这种物质沿着隆起造成的裂痕上升.熔岩库里的压力大于它上面的岩石顶盖的压力时,便向外冲出地壳薄弱的地段迸发成为一座火山.

喷发时,炽热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突然冒出.这些物质堆积在开口周围,形成一座锥形山头.“火山口”是火山锥顶部的洼陷,开口处通到地表.锥形山是火山形成的产物.火山喷出的物质主要是气体,但是象渣和灰的大量火山岩和固体物质也喷了出来.实际上,火山岩是被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当岩浆上升到接近地表的高度是,它的温度和压力开始下降,发生了物理和化学变化,岩浆就变成了火山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世界十大火山

全文共 1936 字

+ 加入清单

火山是炽热地心的窗口,地球上最具爆发性的力量,爆发时能喷出多种物质。下面是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有关世界十大火山的信息,欢迎阅读。

1.科利马火山

科利马火山位于墨西哥西部科利马州人口稀少的偏远地区,距墨西哥城约500公里,高度为3860米。科利马火山是墨西哥最为活跃也是潜在破坏力最强的活火山之一,近500年来已经大规模喷发了25次。被称为“火的火山”和“烈焰火山”。

2.默拉皮火山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心附近的火山山峰,在日惹北方约32公里(20哩),距三宝壠以南稍远处。默拉皮火山海拔2,911公尺(9,550呎),陡坡较低的两侧植被茂密。在印度尼西亚130个火山中活动最频繁。最大的喷发之一发生在西元1006年,使爪哇中部到处散布火山尘。其他大喷发分别发生在1786、1822、1872、1930和1976年。近半的默拉皮火山喷发伴随著火成碎屑流,这是大片大片的超热气体和赤热固体粒子。1994年11月22日喷发中释放的火成碎屑流使64人丧生。

3大火山

世界十大火山分别为克利夫兰火山、帕卡亚火山、默拉皮火山、亚苏尔火山、科利马火山、埃里伯斯火山、基劳维亚火山、樱岛火山、斯特龙博利火山、尔塔阿雷火山。克利夫兰火山海拔1730米,是阿留申群岛最为活跃的火山之一,是世界最著名的十大火山之一。

4.苏尔火山

苏尔火山(Mount Yasur)位于瓦努阿图南太平洋的坦纳岛上,亚苏尔火山海拔高度仅仅361米,但是在400米范围内具有很多的火山口。瓦努阿图共和国的亚苏尔火山在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在爆发。亚苏尔火山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带地震带,是世界上最活跃的活火山之一。火山喷发时,滚烫的岩浆发出嘶嘶声,拍打火山口,伴随着熔岩抛向空中。游客更多赶在黎明前观看这一震撼场面,在没有围栏保护的情况下近距离感受热浪迎面扑来的刺激。

5.帕卡亚火山

帕卡亚火山(西班牙语:Pacaya)是一座位于危地马拉的复合型活火山,坐落在沿太平洋的中美洲火山弧上,坐标 14.381°N 90.601°W,海拔2252米,是该国33座火山中最活跃的火山之一。距世界遗产安地瓜古城和危地马拉首都拉奥罗拉国际机场的直线距离各约20公里。帕卡亚火山最早喷发于2.3万年前,自16世纪西班牙殖民中美洲以来至少已喷发过23次。在休眠了一个世纪之后,1965年又开始持续活动。其喷发活动多数属于斯通博利型,但有时也会发生普林尼式喷发。

6.斯特龙博利火山

意大利西西里岛北部的利帕里群岛中,有一个圆锥形的小岛。岛上有一座斯特龙博利火山,海拔926米,火山口直径约580米。数百年来,它每隔二三分钟就响起一阵轰隆声,随即喷发出巨大的烟柱、蒸汽和碎屑,升到数百米的天空。接着,烟柱在天空中弥漫开来,烟和灰尘逐渐消失。这里原来是深达200米的海底,这个小岛是由于火山的不断活动而升起的,所以呈圆锥形。火山爆发时喷出的烟柱,黑夜里被沸腾的熔岩的深红色回光映得通红,一明一暗,在离火山100多公里的海上都能见到。于是,它就成了过往船只明辨方向的标志,被人们誉为“地中海的天然灯塔”。

7.克利夫兰火山

克利夫兰火山海拔1730米,是阿留申群岛最为活跃的火山之一。它属于成层火山,即由多层硬化的熔岩、火山灰及其火山岩复合而成。克利夫兰火山喷发的岩浆由移动的太平洋板块向下切入北美大陆板块所提供。当一个大陆构造板块向另一个板块下切时,下部板块上方的熔化物质会产生,并最终通过火山喷发方式而达到地表,成为熔岩。克利夫兰火山是阿留申群岛中唯一的曾在1944年喷发时导致人员伤亡的火山。

8.埃里伯斯火山

埃里伯斯火山(Erebus Volcano),南极洲上的一座活火山。在罗斯海西南的罗斯岛上,即南纬77°35′、东经167°10′处。海拔3,794米。1900年和1902年都曾有过火山活动,喷火口广约800米,深300米,四壁甚陡。火山口内外都有随时活动的喷气孔。另有两个熄灭的喷火口,硫黄储量大。

9.樱岛火山

樱岛(桜岛、Sakurajima)火山,位在日本九州鹿儿岛县,是鹿儿岛的象征代表,还是一座活火山,至今火山活动仍十分活跃。樱岛火山是由北岳(海拔1117米)、中岳(海拔1060米)与南岳(海拔1040米)所组成,面积约为77平方公里。鹿儿岛是由火山群组成,在鹿儿岛市街头就可以看到的世界著名的火山樱岛,樱岛是鹿儿岛的象征。2013年8月18日下午,日本鹿儿岛县樱岛的昭和火山口发生爆炸性喷发,喷出的烟尘高达5000米,为观测史上最高的一次。

10.基劳维亚火山

基劳维亚火山是夏威夷群岛上的一座活火山,是组成夏威夷岛的5座盾状火山之一。这座火山从1983年开始喷发。为了一睹日落时分火山喷发的壮观场面,大量游客不辞辛苦来到这里。

11.尔塔阿雷火山

尔塔阿雷火山(Erta Ale)也作埃特阿雷火山,位于埃塞俄比亚东北部阿法尔州境内,是东非大裂谷达纳基勒洼地中的一个盾形火山,是埃塞俄比亚最活跃的火山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海底火山爆发的影响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海底喷发是发生在海底的火山喷发。这种喷发的喷出物数量多、规模大。海底喷发一般为玄武岩质熔岩,堆积成海底高原、山脉,它们如出露水面即为岛屿。若在浅海发出喷发而又没有露出水面时,可从海水沸腾、水汽或水柱上升和海面出现浮石等现象推断海底有火山喷发。如喷发在洋底二千米以下发生,有利形成含金属或其它有用物质的热水溶液,是重要的造矿场所。那么,海底火山爆发影响是什么呢?

海底火山,是大洋底部形成的火山。海底火山的分布相当广泛,海底火山喷发的溶岩表层在海底就被海水急速冷却,有如挤牙膏状,但内部仍是高热状态。

绝大部分海底火山位于构造板块运动的附近区域,被称为中洋脊。尽管多数海底火山位于深海,但是也有一些位于浅水区域,在喷发时会向空中喷出物质。在海底火山附近的热气喷发口,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

海底火山爆发会引起海啸,或可形成暗礁。而且喷发出的火山灰不同于烟灰,它是坚硬的小颗粒,不溶于水。吸入火山灰会导致人和动物的呼吸道和肺部受损,导致呼吸疾病。火山灰对机械设备会产生影响,使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受损。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火山喷发后会发生什么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富士山火山喷发原理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富士山位于本州中南部,东距东京约80千米,海拔3776米,是日本民族的象征,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

火山可分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活火山指正在喷发和预期可能再次喷发的火山。那些休眠火山,即使是活的但不是现在就要喷发,而在将来可能再次喷发的火山也可称为活火山。据记载,富士山在最近的22OO年中爆发过数十次之多,最近的一次则发生于1707年,此后便进入了静止期。虽说富士山已有好几百年没有喷发了,但这并不说明它就是一座死火山。在2000年秋和2001年春,富士山地下发生了大量人体感觉不到的低周波地震,由此专家们普遍认定富士山仍然是一座“充满活力”的活火山。那么富士山火山喷发原理是什么呢?

原来,在地球内部充满着炽热的岩浆。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上升。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猛烈的火山爆发会吞噬、摧毁大片土地,把大批生命、财产烧为灰烬。火山喷发出来的火山灰是很好的天然肥料,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日本富士火山周围是人烟稠密的地区,因此日本政府对于富士山进行了严密的监视。

今天小编对富士山火山喷发原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最活跃的地区是哪里等相关的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上更多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实验室火灾成因及预防措施

全文共 3715 字

+ 加入清单

实验室很容易发生火灾,那么你知道如何预防实验室火灾吗?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实验室火灾成因及预防措施,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

对于初期火灾,应首先熄灭附近的所有火源,切断电源,移走可燃物质。小容器内物质着火可用石棉或湿抹布覆盖灭火。较大的火灾应根据着火物质性质选用灭火器扑救。千燥沙土、石棉毯因隔绝空气灭火,用于不能用水灭火的着火物的扑救;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灭油类及高级仪器仪表着火;干粉灭火器适用于灭油类可燃气体、电气设备及精密仪器着火;"1211”灭火器用于扑救电气设备以及贵重精密仪器着火的效果更好。钠、钾、碳化物、磷化物起火,不能用水性灭火器灭火;油浴和有机溶剂着火禁用水扑救,防止其随水流散而使火蔓延;对于锉、钠、钾、镁等类易燃金属起火,以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化学品,应使用特殊的灭火器材和灭火方法;使用水灭火时应采用喷雾水流,少用直流水流,以免冲碎化学品瓶子,增加灭火的难度。在积极扑救火灾的同时,应及时报警。

实验室火灾的成因

一、电气设备引起火灾

电气故障是发生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化学实验室大量使用各类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发生过载、短路、断线、接点松动、接触不良、绝缘下降等故障会产生电热和电火花,引燃周围的可燃物。

二、违反操作规程引起火灾

化学实验室经常进行的蒸馏、回流、萃取、重结晶、化学反应等典型操作,都以危险性大为重要特点。若操作者没有经验,工作前没准备,操作不熟练或违反操作规则,不听劝阻或指导未经批准擅自操作等,均易诱发火灾爆炸事故。

据100起实验室火灾事故的调查结果表明:电气设备引起火灾占21%;易燃溶剂使用不当占20%;各种爆炸事件引起火灾占13%;易燃气体或自燃所致的各占7%与6%。其中71%的事故是由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不慎、操作失误所致;56%的起火发生在下午6时至清晨6时;89%的事故是由于没有必要的灭火器具,无法及时扑灭火源,从而酿成重大灾情的。

1易燃易爆危险品引起火灾

在化学实验中,各种化学危险物品使用极为普遍,种类繁多。这些物品性质活泼,稳定性差;有的易燃,有的易爆,有的自燃,有的性质抵触相互接触即能发生着火或爆炸,在储存和使用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火灾事故。

2明火加热设备引起火灾

实验室里常使用煤气灯、酒精灯或酒精喷灯、电烘箱、电炉、电烙铁等加热设备和器具,增大了实验室的火灾危险性。煤气灯加热过程中,若煤气漏气,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酒精则易挥发、易燃,其蒸气在空气中能爆炸。电烘箱若运行时间长,易出现控制系统故障,发热量增多,温度升高,造成火灾

实验室火灾的预防方法

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是做好实验室防火工作的最基本最可靠的手段。实验室首先要根据各类实验性质,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实验安全操作规程。实验人员应熟悉所使用物质的性质、影响因素与正确处理事故的方法;了解仪器结构、性能、安全操作条件与防护要求,严格按规程操作。实验中要修改规程时,必须经小量实验的科学论证,否则不可改动。

2易燃易爆危险品操作时的防火要求

操作、倾倒易燃液体,应远离火源。危险性大的,如乙醚或二硫化碳操作,应在通风柜或防护罩内进行,或设蒸气回收装置。

危险性操作如能喷出火焰、腐蚀性物质、毒物、爆炸物,容器口应对向无人处。开启试剂瓶时,瓶口不得对向人体;如室温过高,应先将瓶体冷却。

黄磷、金属钾、纳、氢化铝锉,氢化钠等自燃物,数量较大者应在防火实验室内操作;钾、钠操作时应防止与水、卤代烷接触。

久置的有机化合物如醚、共扼烯烃等物质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生成易爆的过氧化物,需特殊处理后方可使用。

接触可引起燃爆事故的性质不相容物,如氧化剂与易燃物,不得一起研磨。过氧化纳、钾不得用纸称量。蒸馏或回流实验中,必须预先放置助沸物(沸石、素瓷片或一端封闭、适宜长度的毛细管等)。严禁向近沸液体中添加助沸物,应先移去热源泉,待液体冷却后再加,以免大量液体从瓶口喷出起火。

蒸馏较大量易燃液体时,宜用滴液漏斗不断加人,避免使用大蒸馏瓶,以减小燃烧的危险性。当所需馏分蒸出后,应停止蒸馏,防止蒸干,烧瓶烧破而发生事故。

使用易燃溶剂重结晶时,应采用蒸汽浴、液浴或密闭电热板加热,用锥形瓶盛装,不得用烧杯。

设置专用贮器收集废液、废物,不得弃人废物缸或下水道,以免引起燃爆事故。如有溅散,应即用纸巾吸除,并作适当处理。

3减压操作时的防火要求

真空系统所用容器应有足够的强度与厚度,材质均一。减压蒸馏时应选用圆底烧瓶作接受器,不可用平底烧瓶蒸馏或用锥形瓶接受,以免炸裂。烧瓶的坚固性次序为:圆底烧瓶>平底烧瓶>锥形瓶。

进行真空操作时,应严防空气突然进人热的装置,引起爆炸。真空泵应接附有单向阀或两通开关的安全瓶,通过安全瓶使空气充满装置,待系统内压力平衡后,再切断真空泵电源。

抽真空时,容器外面宜用铁丝网罩或布包裹,以备玻璃炸裂时防护。

4加压时的防火要求

高压釜应设置在专门的室内。高压釜应由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制成,耐压强度应为工作压强2一3倍,压力表的指示范围宜为工作压力的2倍(至少超过1/3)。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漏气,操作时应严格控制温度、压力等参数,用毕应待釜自冷,先开阀门,余气排尽后,再打开釜身;严禁用水冷却。

5使用加热设备的防火要求

点燃煤气灯时,附近不得放置易燃易爆物品。为防止煤气爆炸,应按规定次序点燃、熄灭煤气灯。点燃时次序是:闭风,点火,开启煤气阀,调节风量。熄灯时次序是:闭风,关煤气阀。停气时,应将所有开关关闭。煤气系统应严密不漏,煤气管道、灯具应勤检查,漏处应及时修理,未修好之前不得使用。禁止用火焰在煤气管道上寻找漏气的地方,应用肥皂来检查。可用可燃气体浓度测定仪测定空气中煤气等可燃气体的含量,以确定其危险程度。

使用酒精灯和酒精喷灯时,酒精的添加量不应超过灯具容量的2/3,切勿倒满以防酒精外溢。应用火柴点燃,不得用另一正在燃的酒精灯来点,以免失火。燃着的灯焰应用灯帽盖灭,以防灯内酒精气燃。灯内酒精量使用到约1/4容量时,即应添加酒精,以免瓶内发生爆炸。

用电烘箱烘烤物料时,应根据待烘物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严格控制烘烤温度与时间。烘箱宜带自动温度控制装置,且应注意检查其工作是否可靠,以免控制失灵而造成事故。升温时宜逐渐提高温度,避免升温过快。带有易燃液体的物件不得放人烘烤。易燃易爆物严禁放入烘烤。工作结束或停电时,应切断电源,防止长时间运行,温度升高引燃物料。

常用的小型电炉,其电热丝外露,不能用于形成易燃蒸气的物料加热。使用电炉加热时,应垫石棉铁丝网,使被加热物料受热均匀。当熔化石蜡、松香等可燃物时,应特别注意控制温度,防止大量冒烟或受热温度超过自燃点。加热易燃液体,应用液浴,油浴温度不得超过自燃点。

高温电炉应配设温度控制器,必要时应装报警装置,控制失灵时不得使用。高温电炉周围不得放置可燃物、腐蚀物以及其他危险物品,以防引起火灾或因炉体腐蚀而产生事故。易熔、可燃、挥发、腐蚀、爆炸物不得放人炉内加热。试样应用合适的耐高温增涡盛装,包有滤纸的湿沉淀应经烘干、灰化后再送人炉膛内灼烧。熔样时应根据溶剂性质合理选择增涡材料。为防止污损,炉膛底部应填石棉板。

电烙铁操作时,应搁在远离易燃物的不燃基座上。

6使用电器设备的防火要求

对实验室内的各类电气设备应严格管理,电气线路的敷设、电气设备的安装、保护和维修都应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范。

有些电气设备功率较大,使用时应注意防止过载。接线应牢固,绝缘要良好,开关、导线均应符合要求,并宜使用单独的供电线路。

经常使用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实验室的电气设施应达到整体防爆要求。

电气设备及线路应及时检查和更新,避免带隐患运转。

7加强防火安全管理

操作时若有易燃物沾污体表,应立即洗除,切勿近火。如有氧化撇蘸叮绿野照霆,r安全32005年第4期剂沾污衣物,也应如此,否则稍微受热即易着火。

烧着的余尽火柴梗,不得乱丢或丢入废物桶,应使完全熄灭后,才可弃人桶内。

灼热的增涡、磁舟,不得放于橡皮、塑料或纸等可燃物上,应远离可燃物质,放于石棉板等不燃物体上。

操作爆炸危险性物质时,不应使用磨口玻璃瓶,以免由于启闭磨口塞时摩擦火花而引起爆炸事故。可用软木塞、橡皮塞或塑料塞。

操作可燃物或受热分解物品的实验室,应挂窗帘以防日晒。勿将易燃物质与玻璃器皿放于日光下,防止由于玻璃弯曲面的聚焦作用产生局部高热而引起燃爆事故。

8易燃易裸化学物品储存要求

易燃易爆物品应分类、分项存放,严防跑、冒、滴、漏现象发生。存放危险品的位置应远离热源泉、火源、电源、避免日光照射。危险品应严格密封保存,防止挥发和变质引起事故。任何物品一经放置于容器后必须贴上标签,发现异常应及时检查验证,不能盲目使用。

实验剩余或常用的少量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总量不超过5kg时,应放置到金属柜内由专人保管,超过5kg应及时交回危险品库房储存。禁止把实验室当作仓库使用。

实验室使用的各类气源钢瓶应设专库储存,使用管道供气。瓶库应有良好的通风、降温、防爆、防静电等安全措施。大量使用可燃气体的实验室应根据规定设置可燃气体泄漏报瞥装置。

电冰箱内不得存放低闪点类易燃液体。存放可燃液体时也应完全封闭,防止液体挥发遇冰箱启闭火花引发爆炸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肾阳虚的成因有哪些

全文共 1861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医临床上,很多患者经常会听到肾阳虚、肾阴虚等词,对此,很多患者都是云里雾里。为什么会得肾阳虚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肾阳虚的成因有哪些,欢迎大家阅读。

肾阳虚的成因2:过恐伤肾

《素问 调经论》曰:“肾藏志”。《灵枢 经脉》云:“肾足少阴之脉……气不足则善恐。”肾藏志,在志为恐,故肾虚患者多有情绪不稳、烦躁不安、善恐等症。反之,过恐亦伤肾,可致肾气耗损,精气下陷,升降失调。《灵枢·本神》说:“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而骨酸痿软,精时自下。”故过恐亦伤肾。

肾阳虚的成因3:素体阳虚

素体阳虚就是指因先天体质累及肾脏,使其阳气衰弱从而导致肾阳虚;

肾阳虚的成因4:房劳过度

中医认为房劳过度会耗损肾阳、伤及肾气,除了会引起腰膝酸软、精神萎靡等症状,还会导致各脏腑功能减退、未老先衰,甚至会导致不育;

肾阳虚的成因5:人老肾亏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其中七八为56岁,八八为64岁,由此可见,肾脏的年轻程度决定着人体的年轻程度,反之,随着人体的衰老,人的肾脏也开始走向衰弱。

肾阳虚的症状有哪些

1、腰膝酸痛、筋骨萎软

《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提到:“腰者,肾之府”;《诸病源候论 腰痛候》曰:“肾主腰脚。”肾藏精,其精有濡养腰膝筋骨的作用,故肾气不足会导致腰膝酸软、腰背冷痛、筋骨萎软等。

2、性功能障碍

《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中提到:大气者,精之御也。精者,神之宅也。神者,气与精之华也。各生于五脏,而五脏之中,又各有所主……是故气之主,主于命门;精之主,主于肾。《上古天真》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六节脏象》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管子 水地》曰:“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综上所述,肾藏精,其精气能够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人体的生殖功能与肾精是否充盈密切相关,若肾虚则会导致各种性功能障碍,表现为性功能减退,男子为阳痿、早泄、精少不育、前列腺等炎症;女子为经少闭经、宫寒不孕等。

3、畏寒怕冷、四肢发凉

《素问 调经论篇》中说:“阳虚则外寒。”肾阳虚患者亦是如此,常常出现畏寒怕冷、四肢发凉等症状,对一些重症患者,在夏天也会觉得寒冷,尤其是在空调间的时候,更觉不爽。

4、神疲易怠、活力低下

《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说:“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这句话的直译是肾为耐重劳,动作强劲有力之官,有精巧灵敏之特点。当人体肾阳虚时,精、志等不能为肾所藏,患者就会出现神疲乏力、活力低下、精神不振、易疲劳等症状。这与肾的藏精,主骨,生髓功能密切相关。

5、身体发沉、四肢无力

《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说:“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明中医马莳对这句话的注解为:“惟肾为能作强,而男女构精,人物化生,伎巧从是而出。”意思是说若肾气充旺,则精盈髓足,人便精神健旺,精巧敏捷,而且筋骨强劲,动作有力。反之,若肾虚,则肾气不足、身体无力发沉。

6、其他

肾通五色之黑,通五官之耳,通五味之咸,通四季之冬,与六腑膀胱互为表里,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合骨,生髓,其华在发。故肾虚还会导致头发易脱、早白;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多梦;易患骨质酥松、关节痛;面无光泽。

结语: 肾为先天之本,阴阳之根,命门之所,肾的健康程度直接决定着人体的健康、生殖与美丽,故健康与年轻始于养肾。在平时生活中,面对肾虚、补肾之前,朋友们一定要弄清自己到底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对症下药方能有效。

肾阳虚的成因1:久病伤肾

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为命门之所居。明代孙一奎在《医旨绪余》中指出:“命门乃两肾中间之动气”;《难经·三十六难》说:“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明代张景岳《类经附翼》说:“命门总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于命门”;各家对命门解释皆有出入,但命门与肾息息相关。命门内寓先天之水火,为元气之所系,而久病伤人体元气,故中医中,亦有“久病伤肾”之说。

什么是肾阳虚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即使是夏天也会感到寒冷,且手脚冰凉,这多半就是肾阳虚。肾阳虚,为中医名词,在中医临床上,肾阳虚一般是指机体因肾阳虚衰,温煦失职,气化失权而引起多种虚寒证候。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黄石火山如再爆发 美大部分领土将被灰覆盖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黄石公园的大棱镜泉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最新研究报告称,如果黄石国家公园的超级火山再次爆发,美国大部分领土可能会被火山灰覆盖,该国的交通和运输干线也可能被切断。

根据报告,一旦火山爆发,怀俄明州300英里(480公里)以内的城市可能会被大约1米厚的火山灰覆盖。火山释放出大约10立方千米的物质,其中一些将到达东部的纽约和西部的洛杉矶,覆盖整个美国。

研究人员还表示,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灰云可能足以改变北美盛行的西风,淹没北美大陆的日常气流,并改变整个地区的气候。美国东西海岸之间的电子通讯也将被切断。

“这解释了黄石国家公园通常的火山爆发,那里大量的火山灰可以到达美国西海岸。”研究人员说,火山爆发后,火山本身会产生巨大的风,压倒正常的风向。

尽管超级火山爆发的后果非常严重,但研究人员认为,短期内火山爆发的可能性相对较低。黄石国家公园的超级火山在历史上出现过三次,分别是210万年前、130万年前和64万年前。

去年,科学家在黄石国家公园的超级火山下发现了数千万吨岩浆,比预期多2.5倍。犹他大学的一名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火山爆发将成为一个“全球性事件”,不仅会影响美国或北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为什么火山泥一洗就白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火山泥能够一洗就白其实是因为其强大的吸附能力。使用了火山泥的面膜以后,肌肤内部的污垢能够被吸附出来,从而达到了净肤的效果,就会感觉到肌肤特别的干净了,因此就会有一洗就白的效果了。

火山泥面膜有什么功效

火山泥面膜除了有美白的功效以外,还有以下几大功效:

1、清洁毛孔

火山泥的清洁能力是非常强大的,能够将毛孔内部的污垢以及黑头、白头等油脂吸附出来,有去除老化角质,紧致毛孔的功效。

2、控油

火山泥能将肌肤上多余的油脂吸附出来,减少油脂的分泌,从而是肌肤达到水油平衡,同时还能为肌肤提供丰富的矿物质,让肌肤变得更加的清爽。

3、排毒祛痘

不少朋友肌肤有粉刺或者痘痘,大多是因为肌肤上油毒素的缘故,将毒素清洁干净了,自然就不会有粉刺、痘痘了,这样肌肤就能够变得更加的健康了。

火山泥面膜多久用一次

火山泥面膜是一种清洁面膜,不宜天天使用。要是频繁的使用火山泥面膜会使得肌肤油脂出现流失,这样反而使得皮脂腺受到刺激而分泌更多油脂,于是就会出现了外油内干的肌肤了。

根据肤质的不同,火山泥面膜使用的频率也是不同的。干性肤质应该一周使用一次;中性肤质需根据季节来决定,秋冬季节一周一次,而夏季一周两次;油性肤质冬季一周两次,夏季一周两到三次都可以。

火山泥面膜什么时候用

1、睡前敷

在入睡的时候,肌肤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是排毒养颜的一个黄金时期。在入睡前敷上火山泥面膜,能够将肌肤在白天吸附到的脏污完全清洁干净,让肌肤在晚上排毒以及自我修复的效果也可以达到更好。

2、黑头较多时敷

要知道火山泥面膜的碱性是比较强的,能够将老化角质溶解,将毛孔内部的污垢吸附出来,让肌肤达到洁净。而脸上黑头较多,就容易使得肌肤变得暗沉,这个时候使用火山泥面膜,就能够将黑头吸附出来,肌肤变得更加的白皙透亮。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北京雾霾成因

全文共 909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雾霾于近几年成为北京新的常见气候,并对市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不良影响,因此讨论如何对雾霾进行治理已是当今的重大环境问题。然而治理雾霾成效却不明显,近两年还出现了由于雾霾原因不得不使中小学停课的情况,同时雾霾也对市民的交通安全、身心健康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北京雾霾成因吧。

1、大气污染区域化和生活方式高碳化

2011年,北京市单位能耗约为0.32吨标准油,三次产业结构为0.9:24:75.1,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比例为27.1:32.6:14.4:25.9,基本达到世界大城市标准。北京市环保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影响北京PM2.5污染物(霾天气的重要成因)的首要原因是北京周边地区的影响(24.5%),其次是机动车直接和间接排放(约22%)。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部分城市,部分污染物的外来源贡献率达到40%。

2、自然气候

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秋冬季节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因此,山、河谷地区、平原河湖地区更易形成雾霾天气,而干燥多风地区则不易形成,而基于第一个原因之后北京恰好符合这里的自然气候的条件。

3、“三高”的经济发展方式

2009年我国千美元GDP能耗约0.77吨标准油,是世界平均水平0.31吨的两倍,同年美、英、日的单位能耗分别为0.19、0.12、0.1吨标准油。尤其是我国第二产业能耗较高。2010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为10:47:43,但三次产业及其与居民生活的能源消费比例为2:71:16:11。比产业能耗结构更突出的问题是能源结构。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其中49.5%用于火力发电)、石油、天然气、电力(包括水电、核电、其他能发电,不含火电)比例为71.9:20:4.6:3.5(下文同此口径),同期世界煤炭消费占比不到30%,我国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明显偏低,而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人口众多,起初作为发展的重要地区,只不过后来因为环境、资源等因素才将部分工业逐渐转移到别的地区。

今天小编对北京雾霾成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治理雾霾等常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环境污染安全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火山熔岩和陨石区别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火山熔岩是通过火山或地表裂缝喷发到地球表面的一种熔岩。同时,其凝固成的火成岩也可以称为火山熔岩。

陨石也称“陨星”,是地球以外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宇宙流星或尘碎块飞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未燃尽的石质、铁质或是石铁混合的物质。火山熔岩和陨石区别都有哪些?

1、如何区分陨石的熔壳和火山熔岩的包层。

陨石有一层薄薄的熔壳,这是陨石爱好者众所周知的。这种熔壳有点象新生产的铁掀上的“法蓝”。而对于火山熔岩的包层,怕许多爱好者就不清楚了。火山喷溅出的熔融岩,由于长期与土,沙等物质接触,由于吸积和微结晶作用,会在熔岩表面形成一层包裹层。这层包裹层就叫作包层。按包层的化学成分,包层主要分为硅酸盐包层,方解石包层和斜长石包层以及粘土包层。这层薄薄的包层极似陨石的熔壳。

陨石熔壳和熔岩包层的主要区别是:

A、颜色不同

陨石的熔壳一般是黑或黑蓝色。而熔岩的包层则多呈棕红或棕黄色。

B、外观不同

陨石的陨壳一般象用拇指在面团上按的手印,有的是较光滑的。有的带有熔瘤。用放大镜观察象小圆球。表面光洁。熔岩的包层表面滑腻。用放大镜可观察到发育的细小晶体。

2、陨石有熔融层,而火山熔岩无熔融层。

3、气印之区别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冰岛有哪些火山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冰岛共和国,简称冰岛,是北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位于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汇处,北欧五国之一,国土面积为10.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为32万,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首都是雷克雅未克,也是冰岛的最大城市,首都附近的西南地区人口占全国的2/3。

冰岛地处大西洋中脊上,是一个多火山、地质活动频繁的国家。内陆主要是平原地貌,境内多分布沙质地、冷却的熔岩平原和冰川。冰岛虽然位于北极圈边缘,但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适宜。冰岛有哪些火山?

火山是一种常见的地貌形态。地壳之下100-150千米处,有一个“液态区”,区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成份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它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火山分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火山是炽热地心的窗口,地球上最具爆发性的力量,爆发时能喷出多种物质。危害有:火山泥石流、熔浆流等。

冰岛大概有:卡特拉火山,克维尔菲亚托尔山,克凡纳达尔斯山,赫克拉山,拉基火山。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最活跃的地区是哪里的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地震带和火山带分布一致吗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带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地球上主要有三处地震带。地震带基本上在板块交界处,在地震带内震中密集,在带外地震的分布零散。地震带常与一定的地震构造相联系。

火山活动的地区。与地壳断裂带、新构造运动强烈带或板块构造边缘软弱带有关,常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世界上有4个主要火山带,分别是环太平洋火山带,地中海火山带,大西洋海岭火山带,东非火山带。

那地震带和火山带分布一致吗?大体一致,但不完全吻合。因为火山和地震现象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那么在地壳上层,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张裂或相互碰撞的地区由于巨大的地应力的积累,在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比较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现象来释放能量。而那些离板块交界地区相对较远的大陆内部多发生整体移动,发生火山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火山地震带是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带,主要在版块与版块相交的地带。世国上有三大地震带:1.环太平洋地震带:即太平洋的周边地区,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鲁,北美洲的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火山喷发什么固体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火山喷发会有三种情况:在火山喷发猛烈时产生的碎屑物多,很少有熔岩流出;较温和的火山喷发中,熔岩多,碎屑物少;有时只喷出气体,不流出熔岩。那么一般情况下火山喷发什么固体呢?下面带您了解一下。

火山碎屑物质是指随着气体爆炸由火山口喷射到空中的大小岩石碎块和由熔浆凝固而成的碎块。火山碎屑物的喷发量往往很大,如1883年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火山碎屑量约有2.5立方千米,最高喷到27km的高空。火山碎屑物按其大小和形状等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火山灰:包括火山爆发时被崩碎的细小岩屑和凝固熔浆的细小浆屑,其直径一般小于0.01mm;比之更细的叫火山尘;比之稍粗但不大于2mm的叫火山砂。火山灰很轻,可以升到高空进入平流层,在更大范围扩散,长期不落。

2.火山砾:粒径为2~100mm的火山碎屑叫火山砾;大于100mm者叫火山块

3.火山渣:一般指火山喷发时由被抛到空中去的熔浆凝固而成的熔渣,多具气孔及尖锐棱角,从砂粒到核桃般大小或更大。

4.火山弹:是由熔浆以高速喷向空中发生旋转、扭曲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块体,大小可从数厘米到数米,形状多为纺锤形、梨形、扭曲形以及扁平状。有的里面具气孔,外皮有龟裂,称面包状火山弹。火山弹常和其他火山碎屑混在一起堆积在距火山口较近的地方。

上述各类火山碎屑物质经胶结、压固等作用可形成各种火山碎屑岩。

今天小编对火山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是如何形成的等相关的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上更多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火山爆发时会喷出灰吗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火山爆发时会喷出灰,我们称之为火山灰,是一种直径小于2毫米的碎石和矿物质粒子。火山灰由岩石、矿物、火山玻璃碎片组成,直径小于2毫米,其中极细微的火山灰称为火山尘。

在火山的固态及液态喷出物中,火山灰数量是最多的,且分布最广,它们常呈深灰、黄、白等色,堆积压紧后成为凝灰岩。在一些火山灰质的混合料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活性二氧化硅、活性氧化铝等活性组分。火山灰在常温和有水的情况下可与石灰(CaO)反应生成具有水硬性胶凝能力的水化物。因此磨细后可用作水泥的混合材料及混凝土的掺合料。

火山灰的主要危害

火山灰被人吸入后,会累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许多疾病。对粗颗粒物的暴露可侵害呼吸系统,诱发哮喘病。细颗粒物可能引发心脏病、肺病、呼吸道疾病,降低肺功能等。因此,对于老人、儿童和已患心肺病者等敏感人群,风险是较大的。火山灰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微米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5微米直径的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2微米以下的可100%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

火山灰造成空气中的颗粒物增多,会空气污染。另外,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还是降低能见度的主要原因,并会损坏建筑物表面。

今天小编对火山爆发时会喷出灰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是如何形成的等相关的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上更多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地震按发生成因可分为哪三类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发生的频率很高,但是其中绝大多数都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

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分为天然地震(自然界发生的地震,含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矿山冒顶、水库蓄水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震)、人工地震(爆破、核爆炸、物体坠落等人类的工程活动而引起的地震。)

1.构造地震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房摇地动,这种地震占世界地震总数的85%致90%左右;

2.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爆发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占世界地震总数的7%左右;

3.塌陷地震是因地下岩洞塌陷、大型山崩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它占世界地震总数的3%左右;

4.诱发地震是由于人类活动如水库蓄水、矿山采矿、油田抽油注水等引发的地震;

5.人工地震是指核爆炸、工程爆破、机械震动等人类活动引起的地面震动。

今天小编对地震按发生成因可分为哪三类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有哪几种类型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哪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板块边缘地带,即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成为火山、地震活动的多发地区。全球的火山带与地震带基本重合,主要有环太平洋火山带、地中海火山带、大西洋火山带、东非火山带。

1.环太平洋火山带:与地震带基本一致,从南、北美洲西海岸、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经堪察加、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以迄新西兰。在本带上,现有活火山300余座,占全球活火山数近80%,其中南美及中美洲西海岸、西印度群岛达100座。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群岛约90多座。西及西南太平洋达200座左右,其中印度尼西亚就有90座之多,它成为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如1991年喷发的日本、菲律宾、智利诸火山,我国东部诸火山,均属于本带之内。

2.地中海火山带:有活火山几十座,如维苏威火山,我国的于田火山、腾冲火山均属本带。

3.大西洋火山带:约有22座,许多位于海面以下,冰岛与詹迈扬岛有露出海面的活火山是洋中脊上的产物。

4.东非火山带:沿东非大裂谷分布,它是陆地上的“洋中脊”所在处。地震与火山的分布一样,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今天小编对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哪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最活跃的地区是哪里等相关的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上更多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国哪里发生过火山爆发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从中新世到更新世的2000多万年的地质历史中,中国是个多火山国家,那时中国的火山喷发,尤其是东北地区,并不亚于日本。近代中国火山活动相对较少,仅在1951年5月27日,新疆于田县南部克里亚河源头发生过一次火山活动,诞生了一座新生的火山-卡尔达西火山。火山高达145米,全由褐黑色安山岩-玄武岩熔岩组成,火山口呈圆筒状,深56米。这也是近五十年来中国大陆上最有规模的火山活动。

地质学家们把中国的火山分布和火山活动划分为两大区域:一个区域是沿我国东部的大陆边缘,那里形成数以百计的火山群和火山锥,它们构成了环太平洋火山链的一部分;另一个区域是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火山群。在这些区域内火山分布及火山活动十分普遍,如著名的黑龙江五大连池、镜泊湖;吉林的长白山、龙岗;内蒙古的哈拉哈、汉诺坝;山西的大同;山东的蓬莱;江苏的六合;安徽的嘉山;福建的明溪;台湾的基隆;广东的雷洲;海南的琼北;云南的腾冲等等。至于青藏高原地区,各类火山的分布不同规模的火山活动更为多见。据记载,上述五大连池、长白山、台湾、腾冲、西昆仑等地区400年间都有过火山喷发,长白山查到的历史记录就有三次以上。

今天小编对中国哪里发生过火山爆发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最活跃的地区是哪里等相关的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上更多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火山的喷发物是什么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火山喷出物指火山活动时从地下喷出的物质,它包括火山气体、熔岩和固体的岩石碎屑。在一次火山喷发中,并不是上述三种类型的喷出物都有。一般有三种情况;在火山喷发猛烈时产生的碎屑物多,很少有熔岩流出;而较温和的火山喷发中,则熔岩多,碎屑物少;火山爆发有时只喷出气体,不流出熔岩。但火山爆发往往是三种情况都有,或者一、二种兼有。火山喷出物是形成火山锥的材料,它们凝聚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或火成岩。

火山喷出物分类

1.气体:以水蒸气为主,含二氧化碳、硫、硫化物及少量的氯化氢、氟化氢[1]。

2.液体:熔岩被、熔岩流、熔岩瀑。

3.固体:先冷凝的矿物、熔浆的冷凝物、周围的岩石。

火山喷发物的利用

1.火山的喷发物会形成矿产资源

火山活动搅动了地下炽热的岩浆,冲出地面形成火山岩。这些火山岩浆里饱含着各种矿液,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后,凝结富集成多种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

2.火山爆发的火山灰是极好的天然肥料,它含有多种农作物所需的养分。

3.利用火山喷发的气体制造硼酸、氨水和硫酸化合物。

4.利用火山的巨大热能进行发电,世界上已有几十座热能发电站。

5.还可以利用火山的热能供暖,例如常年被冰雪笼罩的冰岛,已有1/5的家庭通过送来的火山蒸汽取暖供热。

今天小编对火山的喷发物是什么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何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是如何形成的等相关的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更多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火山爆发的泥浆是什么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火山喷出物指火山活动时从地下喷出的物质。它包括火山气体、熔岩和固体的岩石碎屑。火山气体成分中以水汽为最多,一般占气体总体积的60~90%,此外还有H2S,SO2,CO2,HF,HCl,NaCl,NH4Cl等;火山碎屑物按其大小和形状等可以分为火山灰、火山砾、火山渣、火山弹。当水汽上升冷凝成水或者喷发时刚好在喷发处有地下水,这些水会与火山碎屑物中的泥沙混合就形成了泥浆

现今有一种与火山有关的泥土,叫做火山泥。火山泥是火山的产物,是以火山玻璃为主要成分的灰白色、深灰到黑色的无黏性泥。火山泥与火山灰不同,火山泥蕴含三十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硅、铝、镁、钙、铁、钛、硫、磷、钠、铜、锌、硒、钴、锰、钼等。主要分布在海底火山和火山岛周围的浅海和深海底。

火山泥的作用非常多,火山泥除了可以用于传统的冶金、化工,还可以用于医疗理疗、壁材领域。

1.把经过处理后的火山泥涂抹在脸上,有美白美容的效果;

2.还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古人把火山泥涂抹在衣服夹层上,经常穿着可以强筋健骨,预防风湿等疾病;

3.由于火山泥的多种成分渗入人体内部,对于缓解疲劳,减轻压力,消除疼痛有非常好的效果;

4.火山泥壁材自身环保,吸附和分解甲醛,解决装修污染。

今天小编对火山爆发的泥浆是什么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何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是如何形成的等相关的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更多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火山地貌的外力作用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火山喷出口是一条由地球上地幔或岩石圈到地表的管道,大部分物质堆积在火山口附近,有些被大气携带到高处而扩散到几百或几千公里外的地方。火山地貌外力作用呢?和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火山地貌一般分为:

熔岩流和碎屑流,熔岩流主要的喷发物质是火山熔岩流(岩浆),主要以基性的岩浆为主,粘度小,含有挥发分较少;碎屑流主要是火山碎屑火山砂等物质,主要是酸性岩浆,挥发性较多。地壳运动奠定了地貌的基础骨架,流水的侵蚀美化了地貌的形态,火山爆发能造就和改变原来的地貌。三者都是地貌变化的火山地貌的外力作用,但是就三者而言,地壳运动和流水侵蚀作用占火山地貌的外力作用的地位会稍重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