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中生物细胞结构知识梳理(最新20篇)

浏览

3494

文章

356

篇1: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细菌特征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例题】与植物叶肉细胞相比,细菌细胞缺少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成形的细胞核⑤叶绿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解析:本题需要运用对比和筛选的学习方法。首先要将细菌细胞与植物细胞进行对比,得出细菌细胞缺少的结构是成形的细胞核和叶绿体,然后对各选项的组合进行筛选。这时要注意审题,得出正确答案。答案:D

练习1:酸脆可口的泡菜是利用下列哪种生物制作的?()。A.链球菌B.根瘤菌C.醋酸菌D.乳酸菌

2.下列哪组产品的生产与发酵技术无关?()。A.酒精、香料B.青霉素、维生素C.蒙牛酸奶、金健酸奶D.双汇火腿肠、石门腊肉

3.细菌的以下特点与它们的广泛分布有关。(1)细菌的个体___,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2)进行___生殖,速度快,数量多。(3)能形成休眠体___,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而且还能四处飘散,落在适宜的环境中,又能萌发成___。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关注心血管健康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例】吸烟对心脏的影响不包括()

A使红细胞数量增加B使血液粘稠C使血管腔变窄D加重了心脏的负担

解析:烟草中的尼古丁能使血管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变稠,增加心脏负担。血管腔变窄血压升高主要由一些脂肪物质沉淀在血管壁上造成。

答案:C

练习:1.下列有关心血管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青少年无关B.只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就不可能得心血管疾病?

C.出现低龄化倾向D.吃好喝好就不会得心血管疾病?

2.酒精对于水蚤心率的影响是,酒精浓度增加会导致()。?

A.心率增加B.心率降低C.心率忽快忽慢D.心率先慢后快最新考题考纲解读:1.以图表形式解读血常规化验单,分析贫血、化脓和伤口流血后凝固现象。2.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血型的类型和输血的原则。3.以识图分析的形式考查三种血管的判断及血液在三种血管内的流动情况。4.填图分析的形式考查心脏的结构与功能适应的特点。5.以识图形式考查血液循环的知识,解释动脉血与静脉血的转化。

编辑推荐: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克隆技术的应用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克隆技术应用

克隆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动物体细胞繁殖技术,其技术在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克隆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相关领域.如:利用克隆技术,可以快速的培育出具有优良品质的作物和家禽品种;克隆技术在制造基因工程药物方面也有着十分诱人的前景;应用克隆技术可以将转基因动物大量繁殖,从而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产量;克隆技术为拯救濒危动物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克隆技术可以克隆一些器官,进行器官移植.因此在繁育优良家畜,治疗人类遗传病,保护珍稀、濒危野生生物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故答案为:繁育优良家畜;治疗人类遗传病;保护珍稀、濒危野生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传粉和受精

全文共 972 字

+ 加入清单

【例1】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一般必须完成两个主要的生理活动,他们是()。A.开花和传粉B.开花和受精C.传粉和受精D.自花和异花传粉解析: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四个连续的过程,开花是基础,而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必须在传粉和受精之后,子房才能够发育成果实,其内的胚珠才能发育成种子。答案:C【例2】我们在吃玉米果穗时,常会发现有缺粒现象,其原因是()。A.缺乏水分B.缺乏阳光C.缺乏肥料D.传粉不足解析:一个玉米果穗上有若干个玉米粒,每个玉米粒是一个果实,它应该是在完成传粉受精后由子房发育成的。缺粒说明没有果实,说明子房内没有完成受精作用,没受精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传上花粉,所以缺粒是由传粉不足引起的。答案:D【例3】一个西瓜里面有100粒西瓜子,结出这一西瓜的花的柱头上至少萌发了___________个花粉粒,形成这些西瓜子至少需要___________个精子,形成了___________个受精卵。解析: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方式为双受精,即花粉管到达胚珠后释放出两个精子,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极核融合成受精极核。因此形成1粒种子需要2个精子,形成100粒种子需要100粒花粉、200个精子,并形成了100个受精卵。答案:100200100

练习:1.某片桃树园旁新建了一个养蜂厂,那么,这片桃树的产量将会()。A.由于蜜蜂大量增加,会吃掉大量的花粉,因而产量会大量减少B.由于桃花是虫媒花,蜜蜂会帮助桃花传粉,因而产量会增加C.由于桃花是风媒花,蜜蜂对桃子的产量没有影响D.桃子虽然是虫媒花,但蜜蜂对桃子的产量不会产生影响2.玉米开花时,如遇到连绵阴雨,果实产量就会下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雨水多,气温低,所以花粉不能正常形成B.花粉被雨水冲落,影响了风力传播C.因为连绵的阴雨,昆虫不能进行传粉D.因为连绵的阴雨,影响了开花3.花粉除了促进受精过程以外,还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其营养价值比牛奶和鸡蛋还要高,被誉为“黄金般的食品”。花粉在散发前生长在()。A.柱头内B.花药内C.子房内D.胚珠内4.人工辅助授粉的意义是()。A.可以弥补自然授粉的不足B.使植物提前开花、结果,产生种子C.协助植物的自花传粉D.虫媒花在自然环境下授粉的几率很低

编辑推荐: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心脏泵血

全文共 958 字

+ 加入清单

心脏泵血过程

心脏泵血过程,左心和右心的活动基本一致。现以左心为例来讨论心脏泵血过程和泵血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1.室缩期

根据心室内压力和容积等变化,室缩期可分为等容收缩期和射血期。

(1)等容收缩期:心室收缩前,室内压低于主动脉压和心房内压,此时半月瓣关闭而房室瓣开放,血液不断流入心室。心室收缩开始后,室内压迅速升高,在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心室内血液推动房室瓣使其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入心房。但在心室内压力未超过主动脉压之前,半月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在此段时间内,由于房室瓣与半月瓣均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容积不变,故称为等客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历时约0.06s,该期的长短与心肌收缩力的强弱及动脉血压的高低有关,在心肌收缩力减弱或动脉血压升高时,等容收缩期将延长。

(2)射血期:随着心室肌的继续收缩,心室内压继续上升,一旦心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心室的血液将半月瓣冲开,迅速射入动脉,心室容积随之相应缩小。此期称为射血期,历时约0.24s。血液射入动脉起初,速度快,血量多,约占射血量的80%~85%;随后心室肌收缩力减弱,室内压开始下降,射血速度减慢,射血量减少。

2.室舒期

室舒期按心室内压和容积的变化可分为等容舒张期和充盈期。

(1)等容舒张期:心室舒张开始,室内压下降,在心室内压低于主动脉压时,动脉内血液逆流推动半月瓣关闭,防止血液返流入心室。当在心室内压还高于心房内压之前,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无血液进出心室,此时心室舒张但其容积不变,称为等容舒张期,历时约0.08s。

(2)充盈期:随着心室继续费张,室内压继续下降,直至心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时,心房内的血液冲开房室瓣而流入心室,心室容积随之增大。血液不断由静脉和心房进入心室的这段时间,称为充盈期。此期历时约0.42s。起初血流速度较快、血流量较多,以后随着心室内血液增多,流入的速度减慢。在下一个心动周期的心房收缩时,血液又较快进入心室。从心室的充盈量来看,通过心房收缩进入心室的血液量仅占30%,其余大部分血液都是由于心室舒张,室内压低于房内压将血液抽吸入心室的。

总的说来,心脏泵血能按一定方向流动是取决于心瓣膜的开闭,而心瓣膜开闭又取决于心瓣膜两侧压力大小;心内压大小取决于心肌的舒缩,特别是心室肌的舒缩活动。现将心动周期中心脏内各种变化。

编辑推荐:心脏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多利的克隆过程

全文共 2290 字

+ 加入清单

多利克隆过程

克隆是英语单词clone的音译,clone源于希腊文klon,原意是指幼苗或嫩枝,以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如杆插和嫁接。

如今,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克隆也可以理解为复制、拷贝,就是从原型中产生出同样的复制品,它的外表及遗传基因与原型完全相同。

1997年2月,绵羊"多利"诞生的消息披露,立即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这头由英国生物学家通过克隆技术培育的克隆绵羊,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身上的一个体细胞,产生出与这个动物完全相同的生命体,打破了千古不变的自然规律。

克隆一词是由clone音译而来,在音译名出现以前曾有一个意译名--无性繁殖系,指由单一细胞或共同祖先经有丝分裂得到的细胞群体或有机群体。

我们通过细胞培养可以得到一个细胞克隆。在微生物实验时,通过倒平皿,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个的菌落,这些菌落其实就是细菌的克隆。可见克隆原来是个名词,指一群细胞或一群个体。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出现了核移植与基因工程之类的操作。核移植操作可以得到重建细胞,重建细胞可以繁殖成一个无性系;基因工程操作可以将某一被选定的基因拼接到质粒的复制子上,随着复制子的复制也能得到DNA分子的无性系。于是,有人就把这类操作称作克隆,即将clone一词由名词转化成动词,并将核移植称为nuclearcloning(核克隆),通过基因工程得到DNA分子的无性系称为molecularcloning(分子克隆)。在这里克隆是一种实现无性繁殖(asexualreproduction)的操作,是一种显微操作或分子生物学操作,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无性繁殖(或无性繁殖操作)。这也许正是克隆一词能够存在而不被无性繁殖替代的原因。

多利羊又称克隆羊,其实是用核克隆技术产生的羊。有人说,只有多利羊才是真正的克隆羊,其他报导,如克隆猪、克隆牛等,由于它们是由胚胎细胞发育而成的,而胚胎细胞是有性繁殖产生的,所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克隆。这是一种误解,是由于对有性过程在时间上把握不准所造成的。有性过程到受精卵、即合子形成时即告结束,合子分裂一旦开始即与有性过程无关了。如果说分裂后的胚胎细胞是有性繁殖产生的,那么,体细胞追究下去也是有性繁殖产生的。但事实上它们都是由合子经有丝分裂逐渐产生的。这就是说,有性繁殖实际上是经过一次有性过程和许多次无性过程,最后产生一个成活的后代而实现的。从胚胎中取出一个细胞使之发育成一个个体,这显然应属于无性繁殖。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杜里舒是克隆技术(细胞克隆技术)的创始人,他的将两分裂球时期的细胞分开,使之发育成两个海胆的实验,是最早的克隆实验。而人类的同卵双生双胞胎,就是经天然细胞克隆化产生的。而克隆猪、克隆牛,如果是经核移植育成的,则不管供核细胞是来自早期胚胎细胞,还是已分化细胞,均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克隆技术,而且是比杜里舒的水平高得多的克隆技术。

这里顺便提一下,因为中文词不能从词形上看出词性,所以,"细胞克隆"一词既可看成名词,又可看成动词。作为名词,细胞克隆指细胞的一个无性繁殖系。作为动词,它与核克隆、分子克隆对应,指用细胞去无性繁殖。为了与前者区别,作者建议该意思可用"细胞克隆化"或"细胞克隆技术"来表达。应用细胞克隆技术,可将细胞克隆成一个无性繁殖的细胞群体,如细胞培养中得到的克隆;也可使克隆后的细胞分化、发育成一个无性繁殖的个体,如杜里舒得到的海胆,某些研究者得到的克隆猪、克隆牛等。

多利羊与其它克隆动物的区别不在于是不是无性繁殖,而在于供核细胞的分化程度。早期胚胎细胞基本上是未分化细胞,即使是成形胚胎的已分化细胞,其细胞分化程度也远低于成年个体的已特化细胞。能将已特化细胞克隆成一个成活的个体,从理论上讲这是一次重大突破。这说明,已特化细胞的遗传结构即使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也不是不可逆的,至少特化至乳腺上皮细胞时还是如此。至于神经细胞、脑细胞的特化是不是不可逆的,也可用核移植的方法检验。不过可以预料,克隆神经细胞,难度肯定要高于乳腺上皮细胞。

话说到这里你一定能理解,为什么说克隆不是复制的同义词了。提起复制,我们最熟悉的就是用复印机复印文件,通过复印得到的复制品与原件是完全一样的。DNA的复制结果就是如此,所以复制用于DNA的合成是一个非常确切的术语。而克隆则是一个过程,克隆产生的个体还需进行胚胎发育和胎后发育,克隆个体与原本之间有一段年龄差异。由于发育过程既受基因主宰又受环境调控,而克隆与其原本尽管基因相同,所处环境却绝不会相同,所以,克隆与其原本是不可能像复制品与原件那样完全一样的。再者,如果克隆个体是由核移植产生的,那么,由于重建细胞的细胞质并非来自原本,而我们知道细胞质中也有遗传物质,它们必然会对个体产生影响,所以,更不能把克隆个体看成是原本的复制品。

克隆个体可以看成是原本的再生,但不是原本的复活。因为:i.克隆个体和原本可以同时存在,ii.尽管从遗传结构上看克隆个体和原本是姐妹(兄弟)关系,但从年龄上看它们却是亲子关系。无性繁殖的生物仍然有"代"的概念,克隆个体也应有"代"的概念。而且,克隆个体的代间界限也是很容易划分的。由原本的体细胞产生的克隆个体是第1代,克隆个体成为成体后从其体细胞再克隆,即可得到第2代克隆个体。理论上讲,正如无性繁殖可以一代接一代地传下去一样,克隆个体的代数也是无止境的。只不过克隆不是自然进行的繁殖,而是人为操作,是否有必要一代代克隆下去值得怀疑。如果没有理论或实际上的意义,可能不会有人愿意做多代克隆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心脏的生理特性

全文共 819 字

+ 加入清单

心脏生理特性

心脏的生理特性包括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前三者为电生理特性,后者为机械特性。

1.自动节律性

心脏在离体和脱离神经支配下,仍能自动地产生节律性兴奋和收缩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心脏的自律性源于心肌自律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由于心脏特殊传导系统各部分的自律细胞4期去极化速度快慢不一,因而各部分的自律性高低不同。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约为100次/min;房室交界次之,约为50次/min;心室内传导组织最低,约为20~40次/min。正常心脏的节律活动是受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所控制,因而窦房结是心脏兴奋的正常起搏点。其他特殊传导组织,其自律性不能表现出来,称为潜在起搏点。当窦房结的自律性异常低下,或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过高时,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就可表现出来,成为异位起搏点。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称为窦性节律;由异位起搏点引起的心脏活动,称为异位节律。

2.传导性

心脏特殊传导系统和心肌工作细胞都有传导兴奋的能力。其传导兴奋的基本原理和神经纤维相同。

正常心脏内兴奋的传导主要依靠特殊传导系统来完成。当窦房结发出兴奋后,通过

心房肌传布到整个右心房和左心房;同时,沿着心房肌组成的“优势传导通路”迅速传到房室交界。心房内传导历时约0.06~0.11s。房室交界是正常兴奋由心房传入心室的惟一通路,但其传导速度缓慢,尤以结区最慢,因而占时较长,约需0.1s,这种现象称为房室延搁。房室延搁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它使心房与心室的收缩不在同一时间进行,只有当心房兴奋和收缩完毕后才引起心室兴奋和收缩,使心室得以充分充盈血液,有利于射血。心室内特殊传导组织的传导速度快,历时约0.06~0.1s,其中以浦肯野纤维最快,只要兴奋传到浦肯野纤维,几乎立刻传到左、右心室肌,引起两心室兴奋。兴奋从窦房结传到心室肌,总共约需0.22s。

传导系统任何部位发生功能障碍,都会引起传导阻滞,导致心律失常。

编辑推荐:心脏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胚胎发育和营养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胚胎营养

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特别提醒:

①胚胎发育的初期营养物质由卵细胞的卵黄提供。

②胎盘呈局圆形一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送行物质交换。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神经系统保健措施

1、体育锻炼,对神经系统影响:通过调节会使自身得到锻炼,使神经系统功能进一步完善;改善脑的营养,使脑功能增强

2、积极的休息是用一种活动替换另一种活动。这样可以使大脑皮层各部分得到交替活动和休息。

3、睡眠几乎对整个大脑皮层和某些皮层以下中枢有保护性抑制作用,它使脑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4、善于用脑,注意劳逸结合、动静交替,还要变换脑力活动的内容,勤于用脑,注意遇事多想多问、先想后问,可以使神经系统充分发挥作用,使人的思维更敏捷,记忆更深刻。

5、烟中的烟碱等毒物,对神经系统有损害。长期吸烟,还能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

6、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转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基础,我们应当好好地珍惜它、呵护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科学用脑的好处:

(1)要善于用脑:学习时要精力高度集中,讲究方法,有劳有逸,提高学习效率。

(2)要勤于用脑:大脑皮层的信息贮存量时巨大的,学习要积极主动,勤于思考,遇事要多想多问,不要懒于动脑。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自己成为勤于学习、积极进取、有所作为的人,体现出自己人生的价值,要多为他人、集体和国家着想,待人处事心胸宽广,这样使大脑的幸福和抑制保持平衡,有助于神经系统的健康和调节功能的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人粪尿无害化处理

(1)沼气发酵

沼气发酵是一种将人畜粪尿、植物秸秆与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利用厌氧微生物(主要是甲烷细菌)分解成一种可燃性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称沼气)的技术。在密闭的沼气池里,那些能够生活在缺乏氧气条件下的细菌会大量繁殖。它们将人粪尿、禽畜粪尿和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并且产生沼气。沼气是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是清洁的燃料。这些有机物在分解时,释放出的能量形成高温,高温可以杀死各种病菌和虫卵。沼气池中的残渣和残液中含有无机盐,可以作肥料。

(2)高温堆肥

高温堆肥就是将人粪尿和秸秆等堆积起来,使细菌和真菌等大量繁殖,细菌和真菌等可以将有机物分解,并且释放出能量,形成高温。高温可以杀死里面的各种病菌和虫卵。高温堆肥是生产农家肥料的重要方式。

(3)生态厕所

生态厕所是自身具备良性循环的厕所。生态厕所一般具有生态建筑的三个特点:一是地下要设有沼气净化池,而不是普通的沼气池,这是一个核心设施;二是屋顶要覆土(用于种植或蓄水养殖)或安装太阳能利用装置;三是墙体垂直绿化。这样,经过多年后,生态厕所就会成为一个绿色的生态建筑。生态厕所的类型主要有园林式、综合式(与住房、办公和营业用房合为一体)、棚架式(种植葡萄或藤萝等)、普通式和风景游览区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科学家再度海洋大揭秘

全文共 1607 字

+ 加入清单

数百物种浮出水面

蓝色的海洋隐藏着多少秘密?神秘的海底还有多少陌生“朋友”?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由世界70个国家1000多名科学家参与的首次海洋生物普查项目终于取得了令人心动的初步成果。最近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这项耗资10亿美元的项目已经为我们发现了近300种海洋新物种。当然,在深深的海底世界,还有陌生的面孔等待人类去认识。

探索新物种无止境

地球70%的表面被海洋覆盖,但多年前海洋科学家就指出,现有的海洋地图甚至不及金星表面地图详细。基于对人口增长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关心,科学家们发起了这个为期10年的海洋物种普查项目。

继去年发现了178种新的海洋鱼类和数百种海洋植物和其他动物后,科学家今年又发现了106种海洋鱼类,相当于每周发现两种。

11月22日公布的报告介绍了在关岛水域新发现的金斑红纹虾虎鱼。它和一种咬在其尾巴上的虾共生。当虾为了修筑它们的“安乐窝”努力挖洞时,虾虎鱼像哨兵一样忠实地守卫在旁边。

另一个发现是红榴石海藻球。这种坚硬的红色海藻球在洋流和海浪的推动下漂流,直到长至足够重能够附着在海床上。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罗纳德博士说:“如此流动的景象真令我惊讶,一定是植物发明了车轮。”

“即使在海岸边上也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物种。”罗纳德博士说。经过多次考查的欧洲附近水域,物种的数目仍在增长。去年普查小组登记了13万种生物,而今年增加到38万种。该项目负责人兴奋地说:“正在快速进行的海洋物种新发现目前看来没有止境。”

科学家在澳大利亚、中国、加拿大、欧洲、印度、日本、新西兰、南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共9个地区建立起地区网络,准备绘制新的“海洋信息图”。

跨海大迁徙揭密

本次普查可谓“兴师动众”。大至潜艇、巨轮,小至电子追踪器等统统派上用场。科学家通过在海洋生物身上安装电子追踪器,“跟踪”跨海大迁徙的海龟、金枪鱼等海洋生物,首次绘制出了迁徙路线“海洋高速公路”图。

罗纳德博士说:“海洋生物的大规模迁徙远比人类想像的普遍得多。”

金枪鱼喜欢“横冲直撞”。科学家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域给金枪鱼安上电子追踪器,结果在日本海域发现了它,随后它又游回到加利福尼亚。罗纳德博士说:“以前人们就知道金枪鱼会横穿大西洋,但是它们在太平洋横穿的宽度是大西洋的3倍。”

海龟则擅长“兜圈子”。科学家在赤道附近给绿海龟安装好追踪器后,发现它“坚持不懈”地做“环太平洋圆周运动”,不过这个圈子有点大,长寿的海龟一生也只能绕三圈。

加拿大西部珍稀绿鲟鱼的产卵地点比往年向北移动了1000公里。罗纳德博士说,有人认为这是全球变暖引起的。他同时指出这种体型较大的鱼要花好几个星期才能横穿太平洋。

向海底世界进军

“这次我们仅仅考察了海洋表面。”本次普查活动指导委员会主席、美国拉特格斯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格拉斯尔说,“人类考察过的海洋不超过5%,即使是经过我们探索的地方,还有很多生物太微小而没有被发现。因此,我们有机会发现新物种,丰富我们的海洋知识,了解众多的海洋物种及其分布。”

目前,分类学家已经命名并描述了大约23万种海洋生物,据估计还有约200万种海洋“怪物”等待确认。被发现的物种中,95%生活在海洋表层,不到0.1%生活在海洋下半部分水域。据科学家推算,在水下2000米发现新物种的可能性是表层50米的50倍。

罗纳德博士说:“居住在水下3000米的生物可能有50%是新物种。”

现在人类已知的鱼类有15482种,浮游动物6800种,还有5000种鱼类等待被发现,未来10年中可能会发现6000种浮游动物。

新物种不断涌现的同时,现有物种的生存却正在遭受巨大威胁。普查小组通过比较历史记录和最新统计发现,很多珍贵的海洋生物数量正在减少。过去50年中,墨西哥湾的白尾鲨已经锐减99%。大规模的商业捕捞使得北大西洋鳕鱼、金枪鱼和鲸的数量急剧下降。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不仅使海洋变暖,还使海水酸度增加,由此威胁珊瑚虫和甲壳类生物以及以它们为食的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传染病预防措施

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其流行便终止。因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

(1)控制传染源。由于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已达到最强程度。因此,对患有传染病的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以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切实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带有病原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并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等,使病原体失去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3)保护易感人群。人们进行的预防接种,就很好地起到了保护易感者的作用。易感者也应注意不要与患病的人或动物接触;平时应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的能力。

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美科学家培育出超级老鼠

全文共 2046 字

+ 加入清单

一种超级老鼠可以不知疲倦地奔跑数小时、寿命更长、拥有更强繁殖能力、吃得而不增加体重……美国科学家培育出的这种转基因老鼠震撼了世界,引起人们的遐想:培育超级老鼠的技术手段能否应用于人类,改善人类的能力?

英国《独立报》网站2日介绍了这种超级老鼠的强悍能力。

鼠辈精英

且让我们看看这种超级老鼠强在何处。

首先是耐力强。这种老鼠最多能以每分钟20米的速度奔跑6公里,也就是说,它能连续不间断奔跑5个小时甚至。科学家说,这相当于一个人不间断地高速骑自行车翻越阿尔卑斯山,只有人类顶级运动员可以做到,比如环法国自行车赛七冠王兰斯·阿姆斯特朗。

其次是能吃而不重。这种老鼠饭量比普通老鼠大60%,但体重只有普通老鼠的一半左右,还非常具有攻击性。

第三是性能力和繁殖能力强。这种老鼠长寿,最长可活3年。雄鼠可在高龄时依然频繁交配。普通老鼠一般在一岁以后就无法再生育,而一些超级老鼠几乎可以在近3年的时间内保持生育能力。

出乎意料

超级老鼠由美国凯斯—西保留地大学生物化学教授理查德·汉森领导的15人研究组培育出。研究结果于本月1日首次在《生物化学杂志》上发表。

第一只超级老鼠诞生于大约4年前。如今,科学家已经培育出500只超级老鼠。

研究目的为加深对一种与代谢有关的激酶的了解。研究组将高度活跃的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EPCK-C)基因注入老鼠胚胎。

基因转化的老鼠在运动时有效利用身体脂肪产生能量,同时避免产生大量乳酸。乳酸可导致肌肉痉挛,即使耐力最强的运动员也会发生肌肉痉挛。

汉森教授1日说,超级老鼠主要利用脂肪转化能量,体内只产生非常微量的乳酸,它们不吃不喝也能跑4到5个小时。

PEPCK-C主要存在肝、肾中。转基因结果之一是,超级老鼠肌肉内PEPCK-C含量最多可为普通鼠的100倍。

汉森说:“实验目的是了研究老鼠的能量代谢和在代谢方面意义重大的单一酶在组织中的作用,这种酶的含量通常没有这么高水平的表达。”

他说,转基因老鼠的身体和行为变化完全超出预计。

不适于人

超级老鼠的诞生只是源于对于有关代谢的单一基因的转化实验。人类也拥有这种代谢基因,因此实验结果更令科学家震惊。

科学家强调,这项研究不是为了强化人类基因做准备。汉森说:“人类确实有这种基因。但这不是你应在人身上做的事情,这完全错误。我们不认为这种老鼠可以为人类基因疗法提供合适范例。现在不可以往人体肌肉中注入基因,尝试这么做也有违道德。”

一些制药公司可能会利用这项研究结果开发强化肌肉能力的药物,也许对一些特定患者有益。汉森说:“这非常有可能。但向人体注入基因是一种不同的方法。我只有在帮助某些患有囊性纤维化等病症的患者时才会去做。”

科学家说,进一步研究这种老鼠可以揭示高热量食物与癌症、低热量食物与长寿之间的联系。汉森说:“我们的老鼠活得更长,吃得,这是研究的范例。”

美国科学家培育出一种“超级老鼠”,它们可以每分钟20米的速度连续跑5个小时不休息;其食量比普通老鼠多出60%,但丝毫不会长胖;它们的寿命也比普通老鼠长,而且,从成年到老年都能有积极的性生活。美国科学家对这种“超级老鼠”的研究报告11月2日发表在《生物化学》杂志上。

不吃不喝奔跑四五个小时

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西北保留地大学”生物化学教授理查德·汉森说,可以与这种“超级老鼠”的体质媲美的只有一流运动员。以汉森为首的15名科学家于4年前培育出第一只“超级老鼠”,如今,“超级老鼠”的数量已经达到500只。

汉森11月1日说,“在新陈代谢方面,它们和一流运动员很相似,主要利用脂肪酸产生能量,同时产生极少的乳酸。它们可以不吃不喝奔跑四五个小时,奔跑距离长达6公里。而且,它们的寿命更长,最长可以活三年,而普通老鼠的寿命则为25个月左右;它们繁殖期也很长,将近3年,是普通老鼠的3倍。简而言之,它们是一些非同寻常的动物。”

“当然,它们的食量也比普通老鼠多很多,但体重并未因此大增。而且它们都非常好斗。”汉森说。

“超级老鼠”的超级体制让培育出它们的科学家震惊不已。科学家们只是对一个新陈代谢基因进行了改造,而这种基因是老鼠和人类共有的一种基因。

汉森说:“我们的试验目标是研究老鼠的能量代谢,以及一种在新陈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的酶可能会发挥何种作用。”科学家们向一个老鼠胚胎植入了一种高活性的酶基因,结果,经过基因改造的老鼠在身体和行为方面发生的变化完全出乎预料。

这种酶目前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肾脏中。经过基因改造,“超级老鼠”肌肉内这种酶的浓度是普通老鼠的100倍。

有助于增强运动员的体质

科学家们强调,这项研究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改造人类基因。不过他们承认,这项研究可能会被用于研制新型药物或者治疗方法,或者用于增强运动员的体质。

汉森说:“我们并不认为,‘超级老鼠’就是人类基因改造的适当模板,目前尚不可能向人类的骨骼肌肉植入改造基因,即使尝试这么做在伦理上也是不允许的。”

制药公司可能会利用这一发现研制新型药物,增强肌肉能力,用于治疗某些患者。汉森还认为,运动员将来可能会滥用根据这种发现研制的某种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人体的免疫功能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例1】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毒)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A.疫苗B.激素C.抗原D.抗体?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特异性免疫中有关抗原、抗体的区别。人体被SARS病毒感染后会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将其消灭;治愈后患者(甲)的血清中在一定时间内含有相当数量的抗体。当SARS患者(乙)接受了治愈后患者(甲)的血清,该血清中抗体对患者(乙)体内的SARS起到一定的杀伤作用,因此能够提高患者(乙)的治疗效果。

答案:D?

【例2】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B.抗体是抵抗病原体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C.抗体是在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产生的?

D.一种抗体能消灭多种抗原?

解析:抗体是一种能抵抗病原体(抗原)的特殊蛋白质,它的产生是由于抗原物质的刺激,引起淋巴细胞活动产生的,一种抗体只能消灭一种抗原物质,不能消灭多种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人类与动物的关系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动物人类生活的关系

(1)动物与生物反应器

①概念:科学家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可用于生产激素、单克隆抗体、营养蛋白、酶、疫苗、各种生长因子及其他一些药物等。

②乳房生物反应器:目前,最理想的一种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即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如牛、羊)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和分泌人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

③优点: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2)动物与仿生

仿生学是模仿生物的某些外形或结构而制造出新仪器、新设备的科学。仿生学是与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密切相关的边缘科学,仿生学的发展与对生物结构和器官的认识水平的深度息息相关,所以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仿生学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仿生学应用实例:①长颈鹿与抗荷服;②蝙蝠回声定位与雷达;③乌龟的龟壳与薄壳建筑;④飞鸟与飞机;⑤海豚与潜水艇;⑥变色龙与迷彩服;⑦萤火虫与目光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急救的方法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急救方法

足踝扭伤急救法

轻度足踝扭伤,应先冷敷患处,24小时后改用热敷,用绷带缠住足踝,把脚垫高,即可减轻症状。

触电急救法

①迅速切断电源。

②一时找不到闸门,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或砍断电线。

③立即将触电者抬到通风处,解开衣扣、裤带,若呼吸停止,必须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或将其送附近医院急救。

④可用盐水或凡士林纱布包扎局部烧伤处。

动脉出血急救法

①小动脉出血,伤口不大,可用消毒棉花敷在伤口上,加压包扎,一般就能止眩

②出血不止时,可将伤肢抬高,减慢血流的速度,协助止眩

③四肢出血严重时,可将止血带扎在伤口的上端,扎前应先垫上毛巾或布片,然后每隔半小时必须放松1次,绑扎时间总共不得超过两小时,以免肢体缺血坏死。作初步处理后,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骨折急救法

救护骨折者的方法:

①止血:可采用指压、包扎、止血带等办法止眩

②包扎:对开放性骨折用消毒纱布加压包扎,暴露在外的骨端不可送回。

③固定:以旧衣服等软物衬垫着夹上夹板,无夹板时也可用木棍等代用,把伤肢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

④治疗:如有条件,可在清创、止痛后再送医院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生物和细胞

全文共 1790 字

+ 加入清单

第二单元生物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42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五、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p55,

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3、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5、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6、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十、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十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2、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十二、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十三、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十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汗液的形成与排出

全文共 1010 字

+ 加入清单

【例】某人划破了手指导致出血,伤口至少深至皮肤的()。

A.表皮B.生发层C.角质层D.真皮?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肤的结构。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两部分,表皮由角质层和生发层组成,表皮内没有血管和神经,真皮中有大量的胶原纤维、弹性纤维,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伤口流血了,至少已经伤至真皮。?

答案:D练习1:1.皮肤的表皮属于()。?

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神经组织D.肌肉组织?

2.构成真皮的主要组织是()。

A.结缔组织B.肌肉组织C.肌肉组织D.疏松结缔组织

3.常晒太阳,皮肤会逐渐变黑,这是因为()。

A.黑色素细胞增生B.黑色素增多

C.表皮的角质层加厚D.真皮内血管增多

4.某人不小心擦破了皮肤,却没有出血,可能是擦伤了皮肤的()。

A.表皮B.真皮C.皮下组织D.生发层?

5.注射青霉素之前要先做皮试,作皮试的时候,会感觉特别疼,这是因为()中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A.表皮B.真皮C.角质层D.生发层?最新考题考纲解读:1.以选择、综合分析的形式考查肾脏的结构和功能。2.以图表分析的形式考查尿液的形成过程和血浆、原尿、尿液的三者区别及形成原因。3.以选择、识图分析的形式考查肾脏病变的原因及治疗。4.以选择的形式考查皮肤的结构和功能。考题1:(2009,长沙)与尿液形成无关的结构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尿道2.(2009,德城)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A.氧气增加,尿素减少B.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C.氧气减少,尿素增加D.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3.(2009,东营)剧烈运动时,运动员表现为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的功能是A.保护和排泄B.排泄和调节体温C.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D.保护和感受外界刺激4.(2009,福州)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肾脏B.肝脏C.输尿管D.膀胱5.(2009,淮安)下列人体器官中,能形成尿液的是A.小肠B.肾脏C.大肠D.输尿管6.(2009,济宁毕业)若尿液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则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A.收集管B.肾小球C.肾小管D.肾小囊7.(2009,龙岩)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它在人体内的位置是A.腹腔后壁、脊柱两侧B.胸腔,左右各一个C.胸腔中部偏左、左右两肺之间D.腹腔的上方偏右8.(2009,绵阳)人体每天都必须排出一定量的尿液,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A.肾脏B.输尿管C.膀胱D.尿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垂体功能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分前叶和后叶两部分。它分泌多种激素,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素、催产素、催乳素、黑色细胞刺激素。

垂体各部分都有独自的任务。腺垂体细胞分泌的激素主要有7种,它们分别为生长激素、催乳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黑色细胞刺激素。

神经垂体本身不会制造激素,而是起一个仓库的作用。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制造的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通过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神经纤维被送到神经垂体贮存起来,当身体需要时就释放到血液中。

垂体激素的主要功能如下:

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发育,促进蛋白质合成及骨骼生长

催乳素:促进乳房发育成熟和乳汁分泌

促甲状腺激素:控制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刺激甲状腺增生,细胞增大,数量增多

促性腺激素:控制性腺,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等。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控制肾上腺皮质,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和释放,促进肾上腺皮质细胞增生

卵泡刺激素:促进男子睾丸产生精子,女子卵巢生产卵子

黄体生成素:促进男子睾丸制造睾丸酮,女子卵巢制造雌激素、孕激素,帮助排卵黑色素细胞刺激素:控制黑色素细胞,促进黑色素合成

抗利尿激素:管理肾脏排尿量多少,升高血压(由下丘脑产生,储存于垂体)

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有助于分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有机物的制造

全文共 778 字

+ 加入清单

1.解读绿叶光下制造淀粉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可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的。

设置对照:将一片叶子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光照的部位(对照组)和不照光的部位(实验组)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酒精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清水漂洗,滴加碘液染色。

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

结论:淀粉遇碘液变蓝,说明⑴叶片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淀粉;⑵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一是用来构建植物体。二是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概述呼吸作用

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细胞内线粒体上进行的。呼吸作用是生物共同特征。二氧化碳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呼吸作用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公式:有机物(贮能)+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生命活动的能量直接来自呼吸作用。

应用: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如降低温度、晒干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适当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适当加大昼夜温差,降低呼吸作用,可提高作物产量。给教室、地窖山洞通风换气是利于人的呼吸。萝卜存放时间过长会空心是因为呼吸作用分解了有机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