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河豚多少钱一条观赏鱼(精品20篇)

浏览

2810

文章

237

篇1:调节观赏鱼水质的要点解析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观赏鱼

观赏鱼生病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和水质有关,在观赏鱼饲养过程中不时调节水质使水族箱内的生态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小编就来教你三个调节水质的方法。一、换水换水一个较快改变水质的方法,通过换新水可以稀释缸中的有毒物质,降低其浓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换水用的新水中不要含有氯。二、升温缸中有些细菌和寄生虫不是很耐热,当温度升高后会将它们杀死,而升温也可提高鱼只的新陈代谢。在升温时要注意不要突然一下升高太多,且温度要在鱼只能承受的范围呢。三、下盐加盐的目的是调节水的渗透压,降低水对鱼体的渗透,减轻腮和肾脏的负担,降低渗透调节系统的压力,提高鱼的抗病能力。下盐可以降低升温带来的负面结果,虽然升温可以使细菌繁殖加快,但是下盐后水的渗透压降低,可以最大限度的阻挡细菌进入鱼的体内,所以升温和下盐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河豚中毒怎么办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河豚是一种集美味与剧毒于一身的鱼类,中国人吃河豚少说也有200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吃河豚的鼻祖。河豚中毒怎么办呢?和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河豚中毒怎么办

河豚中毒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在食用河豚的过程当中,没有对其进行妥善的处理所导致,其中毒的机制是因为河豚毒素对神经中枢和神经末梢有麻痹作用。在临床表现上,患者往往在食后不久便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的症状,可同时或者是继发出现口周麻木、感觉异常,以及渐进性出现的四肢无力、行走不稳及共济失调等表现。随着中毒症状的进一步加深,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等表现,如果不及时救治,患者最终将会死于呼吸和循环衰竭。在治疗上,当患者出现不适表现,怀疑有河豚中毒的可能时,应该立即给予催吐、洗胃和导泻的治疗,以减少毒素的再吸收,加重中毒。同时可以在洗胃后给予活性炭等吸附剂使用,以减少肠道内毒素再吸收。因河豚毒素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制剂,除上述治疗外,可以给予输液、利尿、激素应用等,以促进毒素的代谢,提高组织的耐受性。其他治疗则是在维持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稳定的前提下,所进行的对症支持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观赏鱼生病期间的喂食要点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招财鱼(详情介绍)

我们都知道,在生病的过程中,精心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观赏鱼也是一样的。观赏鱼在生病期间,合理的喂食以及食物的营养都是影响其恢复健康的重要指标。

鱼在患病期间会导致食欲下降,所以会有残饵的存留,温度在28度以上的饲养温度下残饵容易腐烂变质,从而影响水质,进一步的导致鱼病情的恶化,还容易诱发其他病症,例如肠炎等。治疗期间下药的过程中会破坏缸内的硝化细菌系统,导致氨浓度的升高,从而加重鱼的病情。

如果鱼有进食欲望,可以采取少量喂食(肠炎除外),增加鱼的体力,有助于治疗。建议使用对水体污染较小,便于吸收的红虫(经过消毒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骨咽鱼科观赏鱼饲养方法

全文共 1498 字

+ 加入清单



过背金龙(详情介绍)

骨咽鱼科是一种下颌具须,体侧扁,腹部有棱突的古老淡水鱼种群,因为其体形长,有须,类似龙,所以在华人中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观赏鱼。龙鱼性格凶猛,以小鱼、青蛙、昆虫为食,生活水温要高,繁殖期间,需保持27-28℃,亲鱼将卵含在口中孵化。



一、珍珠龙





珍珠龙

珍珠龙又称澳洲龙,珍珠龙原产地在澳洲,24~29℃,pH6.5~7.5。此品种是非常强壮的,体型较小、修长,长达 50 ~ 60 公分,鳞片中央、尾鳍、背鳍、腹鳍有红色的斑点,有的鳞框为红边,侧线有35鳞片,臀鳍梗骨有31支,尾鳍梗骨有21支,胡须既短又小,生性好斗,常导致胡须断裂。 

卵粒直径约1公分,每次产卵50~200粒。身体为淡褐色,龙须为黑色且柔软短小;幼鱼呈现出银白色的色泽,背部为铜褐色,且背部有些弯曲;成鱼时尾部有明显的红色喷点,鳞片则为浅蓝底浅红色的环纹,如果从幼鱼便喂食增红的饵料,则会有尾鳍红色斑点,此种的龙鱼性情略显凶爆,饥饿时,会寻找可吃的鱼,包括体形较大的鱼。

二、青龙



青龙

青龙鱼幼鱼期时本色彩型特有的暗色斑纹会显现在鳞片上,随着成长该斑纹会在鳞片上呈现U字型或马蹄型。斑玟带有一点点青色味道,成鱼以后鳞框不会有金色属光泽呈现,鳞片为银色带些灰色及绿色,色泽不亮丽,大部份为灰白色。鳍幼鱼为略带黄色,与金龙相似,和印尼产的血红龙比起来体高偏低,形体和马来西亚产的过背金龙类似,成鱼的头部和其他亚洲龙鱼比起来偏小。

长大后会转为蓝绿带灰色,如果要区分比较容易,头部较短小,下巴灰暗、无色泽。体形较其它龙鱼短小,在侧线鳞数,背鳍、臀鳍的条数、脊椎骨数和其他亚洲龙鱼相同。在水质方面和其他亚洲龙鱼相同,性情方面也和其他亚洲龙鱼一样,两只鱼很难在空间不够宽敞的环境里和平共存。

三、过背金龙

鱼体与红尾金龙差不多,但金色鳞片越过背部,显得较为漂亮。自然繁殖少,有些品相好的价格仅低于红龙,个别品种甚至和红龙同价。过背金龙幼鱼时特征为蓝呈绿底浅红带点内金色细框,成长后浅经的鳞框会转变成金黄色,且金黄色蓝或绿底的鳞杠会达到鳞片的第五排,越过整个墨绿色的背部,背及尾鳍的上半部则应呈现出深蓝色,其余各鳍均呈金红色。饲养方法与所有的龙鱼一样。过背金龙比红龙来得纤细,水质稍有一点恶化,就会很容易罹患皮肤病,而且,鱼鳞的边缘也会遭受腐蚀,成为锯齿状,样子变得很难看。



四、南美鳍龙



南美鳍龙,又有人叫排骨龙,因体侧的纹路像排骨,因而有此名。本种然给人的印象,面恶心恶,一定是吃鱼的,不过南美鳍龙没有想象中那么凶,要它吃鱼,可能只有快挂的鱼它才吃得到,平时吃红虫或底栖鱼饲料就可以了,不用特别拿鱼给它吃,可能饿死了,一只鱼都没吃到。同种间的地域性非常的强,这点要非常的注意。相似种印度鳍龙,其尾鳍较长,以此可判断。



五、纳米青龙



因为地区性湖泊靠近Nami这个小镇,因为当地人想要猎鱼时,都会想到Nami的关系,因而得名。实际上这个湖是Muda水库的一部份。小的时候这种鱼并没有啥么特色,没有特殊的花纹或是闪亮的腮盖等等。饲养的头一年里,他们会有很好的胃口并且成长快速。长大后,腮盖与鳞片开始有蛇纹般的花纹,眼睛成红色,胸鳍有闪亮斑点,现在已经开始有人工饲养,相信依照他们的养殖技术可以很成功的推广且人工繁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河豚能吃吗?河豚可以吃吗

全文共 1120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吃河豚的历史古代就有人吃,不过因为其有剧毒,如今很多人都不敢吃,但是并不代表没有人不敢尝试。那么,河豚能吃吗?河豚可以吃吗?

河豚能吃吗

河豚虽然有剧毒,但其肉鲜美柔嫩无比,人们常把河豚鱼片与日本绘画相提并论,柔和细腻,回味无穷。

河豚鱼肉含的毒较小,而卵巢、肝脏和血液都含有较多的毒素。在中国,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国家明文规定不准饭店供应河豚鱼。而在日本吃河豚则有着悠久的历史,几乎成为其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河豚鱼加工是十分严格的,一名合格的河豚厨师至少要接受两年的严格培训,考试合格以后才能领取执照开张营业。每条河豚的加工去毒需要经过30道工序,一个熟练厨师也要花20分钟才能完成。

河豚一般是养在池里的,吃之前用网兜将河豚网出来,用小刀割去鱼鳍,切除鱼嘴,挖除鱼眼,剥去鱼皮,接着剖开鱼肚取出鱼肠、肝脏、卵巢和肾等含剧毒的内脏,再把河豚的肉一小块一小块的放进清水中将上面的毒汁漂洗干净。洗净后的鱼块洁白如玉,晶莹剔透。接着,将其切成像纸一样薄的片,再将这些鱼片摆成菊花或仙鹤一样的图样。吃的时候夹起鱼片蘸着碟子里的酱油和辣椒放进嘴里慢慢地咀嚼。吃完鱼片后,再喝上一碗河豚鱼汤,真是爽心可口。

河豚可以吃吗

河豚,也叫球鱼、充气鱼、膨胀鱼、气球鱼,是热带海洋中普通的但又有些让人猜不透的鱼类。因为它可以把身体膨胀到原来的二三倍而得名。当它受到惊吓、打搅或兴奋时,它就把水或空气压入体内的一个袋子里,以此威吓敌人,阻止捕食者的进攻。

河豚鱼由于要使身体收放自由,所以它没有肋骨和骨盆,也没有鱼类的流线型体形。河豚属于四齿类,它鹦鹉般的嘴里长着四颗牙齿。这有助于它撕碎螃蟹、软体动物、珊瑚、海胆和海星,但无法帮助美化它那笨拙畸形的外表。在100多种河豚中,许多还是有毒的。

然而河豚是美食家眼中的上品,尽管它非常丑陋而有剧毒,人们还是用柔软、细嫩、丝一般软滑来赞美它,说它是难以形容的美味。

河豚可食用的部分是它的肉,只要它没有受到肝、卵巢、肠、肾、眼睛的污染就可以。有资格烹饪河豚的厨师一定要经过严格的训练,通过严格的考试,学徒3年以后才可以开业。

不过即使经过仔细的清理,河豚体内还会有微量河豚毒素,少量食用会引起轻微的麻醉效果。“河豚醉”的感觉表现在嘴唇轻微发抖,指尖微微发麻,这是吃河豚最愉快的感觉。没有人认为这种反应会导致死亡。

食用河豚究竟是否致命

如今日本的大多数河豚都是人工养殖的,经过适当处理即可食用。而野生河豚的卵巢、血和肝脏含有剧毒,料理时稍有不慎便容易致人身亡。好在如今日本烹饪河豚的厨师都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执业资格,也几乎已没有河豚中毒的危险性。

人工养殖的河豚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而野生河豚的食用季节则是在10月至4月左右。而在没有野生河豚的时节,多古安做的是海鳗料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河豚怎么吃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河豚鱼的吃法有很多:白汁河豚、红烧河豚、河豚刺身、三色鱼片、糟香豚肝河豚鱼干、清蒸河豚鱼、清炖河豚鱼、河豚肉炒白菜等。

但是特别注意河豚有毒,其制作过程相当严格,一般不要自己烹制。河豚鱼肉含的毒较小,而卵巢、肝脏和血液都含有较多的毒素。在中国,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明文规定不准饭店供应河豚鱼。河豚虽然有剧毒,但其肉鲜美柔嫩无比,人们常把河豚鱼片与日本绘画相提并论,柔和细腻,回味无穷。在日本吃河豚则有着悠久的历史,几乎成为其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一名合格的河豚厨师至少要接受两年的严格培训,考试合格以后才能领取执照开张营业。每条河豚的加工去毒需要经过30道工序,一个熟练厨师也要花20分钟才能完成。

总之食用此鱼,必须特别小心,严防中毒事故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河豚鱼干有毒吗 可能有残留毒素

全文共 1013 字

+ 加入清单

河豚鱼干其实如果处理的不是很干净的话,确实是有毒的,可能会有一部分残留毒素还留在鱼干上面,所以喜欢吃河豚鱼干的朋友在烹饪的时候要注意了。

河豚鱼干有毒吗

河豚干可能有毒。

河豚是一种除了肌肉外,全身都含有毒素的动物,去除内脏后需要彻底清洗,然后将其充分加热,河豚晒干后很难将其内脏和肉质分辨出来,容易误食。而且食用河豚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不同品种的河豚毒性大小和带毒的部位都不一样,有的鱼肉带毒,有的鱼皮带毒”。而我国沿海的野生河豚有40多种,自然捕捞上来的品种往往多种多样,无法一一确定毒性大小和带毒的部位。

河豚鱼干毒素介绍

河豚鱼中所含毒素为河豚毒素,简称TTX,是一种毒性极强的蛋白质毒素,毒素主要存在于河豚鱼的性腺、肝脏、脾脏、眼睛、皮肤、血液等部位。虽然河豚的肉一般不含毒素,但河豚死后毒素可以从内脏渗入肌肉中。当人食用有毒河豚鱼后1~2小时有呕吐,口、唇、舌尖、手指感觉发麻等初步中毒症状,随后舌端感觉迟钝,步履言语困难,进而导致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终至致命,致死时间为1.5小时到8小时,一般多在4~6小时。目前治疗河豚毒素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

河豚鱼干的营养价值

1、含有丰富的钙、磷、铁元素,对骨骼发育和造血十分有益,可以有效治疗贫血。

2、富含蛋白质及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还是含有大量牛黄酸的一种低热量食品。可抑制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缓解疲劳,恢复视力,改善肝脏功能。所含的多肽和硒等矿物质有抗病毒、抗射线作用。

3、河豚鱼干的营养价值还不仅仅体现在它本身的价值,鱼干也可以和其它的食材一起混合来做出各种美味的佳肴,不同的菜品也有不同的营养价值。鱼干可以和韭菜、猪蹄、蒜和排骨等食材混合食用,这些菜品味甘咸、性平,可益气强筋、滋肝肾、补血脉、愈崩淋、利胎、调经血。

河豚鱼干的家常做法

材料:河豚鱼干二条、芸豆200g、猪肥肉、葱、姜、蒜、韭菜末、红辣椒

步骤:

1、河豚鱼干洗净后切成块状,放入清水中浸泡三、四个小时;

2、芸豆用手掰成条状;

3、锅中加油,将泡好的河豚鱼干擦净表面水份,入锅小火煎制;

4、将鱼块煎制成金黄色为好,盛出备用;

5、锅中加油,将猪肥肉片入锅小火煽制,将肉中的肥油都煽出来;

6、肥肉煽好后,再将葱、姜、蒜、红辣椒煽炒;

7、佐料炒香后再加二勺蒜蓉辣酱炒制;

8、辣酱炒香后再将煎好的鱼块入锅炒制;

9、加入一点生抽,再将芸豆入锅炒制,炒制几分钟后加入清水;

10、再加适量的盐、糖、料酒,水烧开转小火后盖上锅盖焖制;

11、焖制20分钟后,再转成大火收汁,出锅前撒上一点韭菜末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河豚最毒的部位是哪里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河豚的血液和内脏部分含有剧毒,其中以卵、卵巢和肝脏最毒,其次是肾、血液、眼睛、鳃和皮肤,河豚的肌肉并没有毒素。河豚的毒素是一种神经毒,只要食入0.5mg-3mg就能致死。

怎么样处理河豚

1、先用小刀割去鱼鳍,切除鱼嘴,挖除鱼眼,剥去鱼皮。

2、接着剖开鱼肚取出鱼肠、肝脏、卵巢以及肾等含剧毒的内脏。

3、再把河豚的肉一小块一小块的放进清水中将上面的毒汁漂洗干净。

建议

不要自己处理河豚,因为河豚的内脏以及血液含有剧毒,需要严格的培训合格之后才可对河豚进行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水草养殖不当可导致观赏鱼疾病

全文共 1640 字

+ 加入清单

水草

养殖观赏鱼的时候我们习惯性的会养殖一些水草,不仅美观好看,让家里充满生机,而且对于鱼类也有一定的好处,但是有时候水质会因为植物的生长问题而受影响,所以对于水草的养殖要注意以下几项问题。

一、鱼类改变水族箱中的水质

加入水中的人工饲料,对鱼类及水质都有绝大的影响。鱼类会消耗氧气并释放(排泄)大量的化学物质,如:尿酸、氮化合物(氨、亚硝酸盐)等。水中的细菌会分解这些物质的大部分,并将之转化为矿物质。当然,在分解的过程中亦得消耗大量氧气。慢慢地,水中的硝酸盐和磷酸盐含量就会升高,而碳酸盐硬度及酸碱值(pH值)就会下降。

二、水草改变水族箱中的水质

蔓生的绿色植物,尤其是茎状植物在白天会消耗二氧化碳,而全天都会消耗氧气以及有机矿物质。光合作用白天会释放氧气并吸收二氧化碳而导致水中pH值的升高,叶面上也会出现碳酸钙的沉淀。水中饵料过多的话,有时会导致植物生长停滞,待植物死亡后,其中贮藏的养分如淀粉等会释放于水中,致使水中养分增高,氧气含量则锐减。

三、何谓水族箱中的生态平衡

很多人深信。只要在水族箱中放养一定的鱼和植物。水族箱内的生态便可永保平衡稳定。其实并非如此。如果照那种方法来做的话。水族箱里的生态绝对是一种倾斜--面倒的现象。第一种可能是:鱼类占据了整个水族生态的优势。它们藉着充分的养料(如:硝酸盐和磷酸盐)而大量繁殖,所排泄的过多废物和毒素却阻碍了植物的生长。混浊的水质更促成了蓝藻、菌类及鞭毛藻类的过度繁衍,最后,这些藻菌会压倒植物而和鱼类称霸整个水族箱。 第二种可能是:植物占了优势。它们消耗掉大部分的二氧化碳,造成碳酸化合物增加,而鱼类及细菌的养分都大量减少,最后整个水族箱生态均被迫停止生长。

为什么一开始妥善的安排,竟会演变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呢?那是因为我们根本就不该奢望能一劳永逸地保持水中生态的平衡。

如果水中的生态失衡而呈一面倒的现象,用肉眼是很容易辨识出来的,问题是那时已"回天乏术"了,所以,一有失衡的倾向时,就应该密切注意。若要测知目前水中的优势是鱼类、藻菌或植物,可用滴定检验法。当水中磷酸盐含量高于0.1ppm且硝酸盐含量大于30ppm时,表示鱼类占了优势;反之则表示植物占了优势。

水中缺氧时,最明显的现象是早上发现鱼缸里飘浮著死鱼,或是鱼儿们在水面痛苦地挣扎呼吸。水中若是缺乏二氧化碳,则会在植物叶面或底部发现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同时水的pH值也会升高。

四、氧气的需求

在植物占优势的水族箱内,要加装水流循环装置,促使植物形成的氧气完全溶解于水中,让鱼类及菌类都能得到供应,并可保持水质的清澈。而在鱼类占优势的水族箱中,则要加装流通式滤水设备、喷水装置以及渗透(或回转)式装置,一方面可过滤水中过多的排泄物及毒素,一方面则可增加水和空气接触的机会。

五、二氧化碳的需求

如果水中栽培的植物不多,而照明设备微弱,那么水中的二氧化碳倒是不虞匮乏;但若种了太多生长快速的绿色植物或色彩鲜丽的植物,最好定期在水中放置少量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以防二氧化碳之不足。

六、植物所需之有机肥

在鱼类占优势的水族箱中,含有大量主要的有机矿物性养分,此时植物需要一些稀有微量元素肥料,如铁化物等,以促进其生长。反之,在植物占优势的水族箱中,几乎没有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存在,因此必须小心施放饵料(切勿过量),以促进鱼类之生长。但是不要使用含氮、磷质的饲料,因为这些成份太强,会杀死水生植物。

七、水族箱中的过滤工程

装置过滤设备有几个好处,其一是它能清除水中污浊的成分,使水质看起来美观清澈;再者它可以防止污泥或细砂粒沉积在植物表面;此外,它还能促进水的持续流动,使鱼类及植物所需的养分,均可充分地散布水中;负责分解排泄物和毒素的细菌,也会寄居在过滤设备上(若无过滤设备,它们极不易在漂动的水中繁随),而不致散布水中,对鱼类产生威胁。

很多人认为换水是极其麻烦的事情,所以一味的疏忽鱼缸的水质,其实对于对于观赏鱼来说还有什么比水更重要的吗?所以定期的换水对鱼儿和水草都有一定的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龟鱼和河豚是同一种动物吗?两者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养护/习性

修剪周期

1年

龟鱼和河豚是同一种动物,两者没有区别。龟鱼是河豚的别称,在广西地区叫做“龟鱼”,江苏、浙江等地叫做“气鼓鱼”,广东地区叫做“乖鱼”、“鸡泡”,福建地区叫做“街鱼”,河北地区叫做“蜡头”等等,这些都是各个地区对河豚的别称,其实指的都是河豚。

河豚原本是叫做“河鲀”,一般泛指鲀形目中二齿鲀科、叁齿鲀科、四齿鲀科以及箱鲀科所属的鱼类。因为被捕获出水时会发出类似猪叫的声音,因此得名“河豚”,豚就是猪的意思,因为这一称呼传播广泛,所以就都叫做河豚了。

河豚是暖温带及热带近海底层的鱼类,常栖息于海洋的中、下层,有少数种类进入淡水江河中,当河豚遇到外敌时,腹腔的气囊会迅速膨胀,使整个身体呈球状浮上水面,同时皮肤上的小刺竖起,用以自卫。因此俗称气鼓鱼、气泡鱼、吹肚鱼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观赏鱼水中氧气的四大来源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锦鲤(详情介绍)

观赏鱼在水中也是需要氧气的,饲养观赏鱼的水中就含有氧气,而这些氧气也正是观赏鱼氧气的来源。饲养观赏鱼的水质中缺氧和氧气含量过高都是不好的,那么水中的氧气究竟都是哪里来的呢?

一、气泵

一般很简易的鱼缸也都会配备一个气泵、潜水泵等器械来进行充氧,现在水族市场上有很多形式的气泵,还有的会将水泵和气泵结合在一起。

二、换水

饲养过一段时间观赏鱼的水中氧气含量一定会降低,观赏鱼的排泄物、水中的生物都会占用掉部分的氧气,这时候更换一部分的新水可以起到增加氧气的作用。

三、水生物

如果你的水族箱中有种植水草,那么这些水草会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一定量的氧气,而水中的浮游植物也会释放出氧气。一般草缸在白天的溶氧量会高于裸缸。

四、空气

我们都知道,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所以与空气接触的水面也会将空气中的氧气溶于水中,特别是在大气压高的环境下,氧气溶于水中的速度也就会加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河豚塔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河豚塔位于江苏省扬中市,造型是一条金光灿灿,摇头摆尾的“河豚”(实为河鲀),黄铜披身,建成以后将成为扬中市的新地标,同时也是第八届江苏省园博会的重要标志。根据官方媒体的介绍,河豚塔目前是国内最大的异形钢结构城市雕塑,体积则创下世界之最,正在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巨型“河豚”两只圆滚滚的眼睛望向北方,夕阳照射在鱼鳞状铜片上,通体闪闪发光,河豚肚子下方还有几个大字:“中国河豚岛·扬中”。这只“河豚”长90米,宽44米,高62米,是对着河豚标本,按比例放大设计建造的。整个建筑重约2100吨,外表由8920块铜板片拼接而成。

“河豚”距地面42米,相当于15层楼那么高,今后游客可以乘电梯直达它肚子里的观景平台。“河豚”的肚子里面完全是空的,主要靠各种钢结构支撑,尤其在鱼头、鱼尾位置,更是密密麻麻布满了钢管。观景平台位于“河豚”的肚子中间,面积大约有1300平方米。站在平台上,透过任何一个空隙,都可以窥见西沙岛周边的景色,还可以看到对岸的主副场馆。而到了晚上,随着外部LED灯光设备的开启,岛上的这只“河豚”还会变色。开园期间,这里将是灯光秀和烟火秀的重要场地。圆博园闭园后,可以免费进入游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长期使用加氧泵对观赏鱼的影响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观赏鱼

加氧泵对于饲养观赏鱼的家庭应该不陌生,一般都会24小时长期开着,那么使用加氧泵对观赏鱼有哪些影响呢?加氧泵虽然有好处,但是不宜长期进行使用。这是因为长期使用加氧泵鱼的适应性就差,耐底氧的能力减弱。鱼是靠鳃来吸入水中氧气的,在有加氧泵的高氧量水 中,鳃细胞的需氧量增强,红血球增多,促使鱼的呼吸加重,这时停泵,氧量突然降低,鳃细胞的红血球也会突然降低,造成鱼严重缺氧,呼吸困难,严重者会因窒 吸而死亡。在不使用气泵的鱼缸中,水中的含氧量正常,鳃细胞吸氧量也正常,不会出现过度性的变化,缺氧时鱼靠浮头就能解决,但是对于容鱼量过多的鱼缸,浮头不能解决问题时就要使用气泵。所以,使用气泵要适当,最好的方法是气泵和换水配合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观赏鱼日常生活中所需营养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斗鱼

观赏鱼需要的营养,是不同於食用鱼,跟食用鱼相比,观赏鱼更着重于健康和漂亮。所以营养素的均衡摄取,是非常重要的。一、蛋白质所需量肉食性或偏肉食性观赏鱼需要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杂食性观赏鱼35%左右即可;偏素食性观赏鱼由於其肠道较长可让食物储藏较久,蛋白质含量可低些,约30%左右适当。二、动植物蛋白质肉食性或偏肉食性观赏鱼较喜欢动物性蛋白质,偏素食性观赏鱼较喜欢植物性蛋白质,杂食性观赏鱼两种混合即可。三、主要来源脂肪脂肪是观赏鱼活动能量的主要来源。观赏鱼饲料内应含充分的ω-3、ω-6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平常可蓄积于皮下脂肪使体表光泽更具细腻感。四、纤维素的含量一般来说,鱼类利用碳水化合物的能力较其他动物低。其中,淀粉是较容易消化的物质,纤维素却不易消化,但对肠道的蠕动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杂食性或偏素食性鱼类,其纤维素的含量是不可或缺的。五、矿物质的成分矿物质大部分为骨骼构成成分,一部分为血球或酶的成分,更有参与酶作用时之必须因数或渗透压的调节等。六、矿物促进生长观赏鱼饲料中的矿物质可提高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促进鱼体骨骼肌肉等组织的生长,提高食欲、增进鱼体健康及生长。七、维生素重要性维生素对观赏鱼鱼体来说要求不多,但他却是保证鱼体健康,维持动物体的代谢和正常生理机能,有着及其重要作用且不能为其他营养物质所替代的重要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观赏鱼用水需要注意什么

全文共 1858 字

+ 加入清单

观赏鱼

饲养观赏鱼最重要的一点就观赏鱼的用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导致观赏鱼的存活几率,所以在饲养观赏鱼的时候,保证水质的清洁非常重要,那么在观赏鱼用水方面我们该注意哪些呢?

一、什么是生水、新水、老水、陈水和回清水?

1、生水指刚刚放出来未经曝晒处理的自来水或井水。其水温通常与养鱼池(缸)中的水温相差较大,特别是自来水中含氯较多,对观赏鱼危害极大,使用后轻则出现中毒,引起歪头、脊柱弯曲、感冒、诸鳍末梢充血等,重则很快中毒死亡。

2、新水(伏水)就是自来水、井水或泉水,经过曝晒静置沉淀2-3天,与鱼池(缸)水温相似的干净水。

3、陈水 就是鱼池(缸)中底部含有粪便、污物的脏水,包括池(缸)中长期末换用的养殖用水。

4、老水 就是鱼池(缸)中清洁而呈嫩绿色、绿色、老绿色或绿褐色水的统称。其中以嫩绿水最佳。在老水中浮游的绿藻较多,它们是观赏鱼很好的辅助饵料。这种水腐败分解的有机质少,溶氧较多,常以嫩绿色而清洁的老水养鱼。此外,有种池壁青苔丛生、日久澄清的水也属老水一类。这种水如果观赏鱼自幼已适应,则投饵多少可按一般老水处理;如果观赏鱼不适应,则应减少投饵。

5、回清水 如果发现原来的老绿水突然变成澄清水,许多绿藻沉淀缸底,这种水称为回清水(俗称咬清水)。这是由于池(缸)中过剩的红虫以绿藻类为食,或是因为水质败坏和观赏鱼患病用药,或者水瘦绿藻缺乏营养等,引起绿藻大批沉淀死亡的缘故。这种水很容易引发鱼病,必须及时彻底换掉。

观赏鱼

二、如何保持水的清澈

其实有一句自古传下来的话,水至清则无鱼。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我们经常看到鱼友家或者自己家的鱼缸内水清澈无比,缸里跟没有水一样,鱼儿都凌空悬挂,煞是好看。其实这也只是表面现象而已,因为水中充满了大量的有益菌,是这些细菌在为您服务,为水服务,如何培养和维护这些菌就成了水是否清澈的关键。

光羡慕不是解决办法,如何自己能达到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水的培养首先过滤系统要足够,很多文章都说滤材达到水容量的%3-%5是最少的,但是这样仅仅是可以满足消化细菌生长,能够达到最低的要求,我认为最少要达到缸里容量的%10以上才可以达到众多鱼友水清澈的基本要求,而且还要鱼的密度小,投放饲料少才可以。最好是要达到水容量的%30以上,不光物理过滤要跟上,生化过滤也要完善。消化细菌属于喜氧菌,为了维护硝化细菌生长需要良好的环境,最好是在防治玻璃环的地方加装气条,24小时供氧不间断。

三、缸底的鱼便如何达到7X24小时无残留

设备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有合理功率的泵,对于这个方面我觉得是宁大勿小,很多朋友都问,您看我泵用15W的合适还是20W的合适?其实相差这5W对于用电和费用上来讲差别微乎其微,但是效果上却可以上一个台阶。

不光要设备跟上,缸内很好的造流是必不可少的。有再好的设备不会用,哪基本等于白瞎。要让水流在缸内形成循环,从出水口到进水口的水活起来,动起来。水流从出水口流出自然带动鱼便走向吸水口,接近吸水口的位置时,被水泵抽起,这个才是合理的流程。如果出水口的水流不够,可以考虑给吸水口对面的位置加装一个小泵,利用外力的吹力达到循环效果。

等您的缸内造流达到合理的标准时,嘿,鱼便不见了~

四、换水周期如何安排才合理

换水的周期跟您饲养的鱼品种有关系,有的鱼喜欢新水,有的鱼喜欢老水。

新水或多或少都会给鱼造成一点点的不适应,如果一般的家庭过滤系统健全,缸内造流合理,换水周期保持在每周换水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就可以了。每次换水要缓,这个缓是入缸水流要缓,让新水慢慢的融合到老水里面,避免给鱼过大的刺激,影响状态。如果缸底有粪便或者饲料的残留物,用吸管抽上来即可。不过要有合理的缸内造流后,估计就不用吸管了。

五、水的日常维护

水的维护很简单了,定期清洗滤材,每次清洗滤材的数量不要超过滤材总量的%30,而且不用经常清洗,我大概3-4个月才会清洗一次,有时候不清洗,直接就换新的了。另外缸刷是必备的,因为硝化细菌会在缸内留一层菌膜,把这些擦掉对于关上也有很大的帮助,每次换完水后适当的添加适量硝化细菌也是有帮助的。如果有条件上个UV灯,每周使用10小时,绿藻之类的就可以避免了,并且水内的有害菌也会杀死的一干二净。切忌UV灯不可以直接照射滤材和鱼,否则就全完了,因为UV灯是双刃剑,直接照射滤材会让硝化细菌死翘翘,照射鱼话……您就准备抄子捞死鱼吧!

在饲养观赏鱼的过程中,水质固然重要,对于鱼缸的清洁也是必不可少的,饲养观赏鱼的密度也要有所注意,不要盲目的混养或是一个鱼缸养太多的鱼,这样对观赏鱼的健康的无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水族箱的照明系统对观赏鱼有什么作用?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水族箱照明设备

水族箱的照明系统用处很大,不仅仅是为了美观,灯光对于水族箱中生物的生长也是极为有利的,一般来说,光照对于水族箱养鱼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在水族箱中安装照明系统,使人们在观赏鱼时可以不受放置地点和时间的限制。

2、在管理上,可以随时借助照明设备进行工作。  

3、为水族箱提供照明条件,也是观赏鱼和水中其他生物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绝大多数鱼类的生长发育,尤其是性腺发育,需要一定的光周期变化,如光照太强或太暗,长时间光照或长时间黑暗,对鱼类的生长发育都是不利的。  

观赏鱼鲜艳体色的形成不但要饲料好,还得有合适的光照。体色的维持时间的长短,也与光照条件有一定的关系。水族箱中的鱼类,长期处于黑暗条件下,其体色容易失去光泽而变得灰暗,甚至使某些鲜艳斑纹完全褪色。而长期光照,体色会变得洁白而无色彩,抵抗力也会降低,两者都会使观赏鱼失去观赏价值。 

龙鱼(详情介绍)的发色对于灯光的要求也很高,如果你是养龙鱼的朋友,向你推荐海亿龙鱼灯,海亿龙鱼灯采用优质芯片,按照龙鱼生长习性设计,有效促进龙鱼生长发育,颜色立体感强,水质更清澈;多重密封保护,可潜水可陆用;外置式控制电源,输出安全电压,高亮节能,比普通LED具有更稳定,拥有更好的光效,在波奇商城购买还有优惠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如何治疗观赏鱼身上的白点病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你知道如何治疗观赏鱼身上的白点病吗?一起来看看吧

操作方法

1

我先鱼的身上出现白点病很大程度是因为鱼缸内的水质问题所导致的,所以说,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养鱼的时候一定要勤换水,而且换的水一定是太阳暴晒过三天以后的水。

2

一些热带鱼因为温度太低也会导致他们身上出现白点儿,所以说我们还需要保证缸内的温度,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在缸内放一个水温计。

3

还有就是我们不要在同一个缸里养太多的鱼,鱼多了以后势必他们排泄和吃东西也会导致缸里的水质污染较快。

4

在我们发现有缸里的鱼现象出现白点儿以后,一定要及时把它和其他鱼隔离开来,防止出现大面积的传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观赏鱼的养殖对水质有哪些要求

全文共 1293 字

+ 加入清单

观赏鱼

养殖观赏鱼先要养好水,有好的水质才能保证观赏鱼的健康,如果水质受到污染,很可能会导致观赏鱼死亡,所以,对于观赏鱼的养殖一定要了解水质的要求,这样才能养出健康的观赏鱼。

一、水源

1、自来水

热带观赏鱼一般适宜弱酸性或弱碱性的软水,自来水是近乎中性的水,适宜用来饲养热带观赏鱼,但因漂白粉的使用,水体产生游离氯必须除掉才能应用。除氯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曝气法:放水于储水桶中,在室内搁置4~5天或1周,具体时间还应视水温及鱼对水质的要求灵活掌握。含氯量少,温度高,鱼类适应性强,曝气的时间可短些,反之则可长些。如果有气石打气,对去除氯会更有利;二是化学法除氯,自来水放入储水桶中,当即加入硫化硫酸钠(大苏打)(一般用量10千克的水中加入1克的大苏打)搅拌使之溶化均匀即可去氯;三为更可靠更安全,还可直购市售除氯水,厂家在制作中,加入水质稳定剂,使水质有保障。

2、天然水、井水

利用天然水(湖水、河水等)饲养热带鱼宜先煮沸冷却。煮沸为了杀菌,也可以降低水的硬度,但由于沸水和蒸馏水中的氧气已经大大减少,需经大量充气增氧后才能用于养殖。

二、水温

1、水温

鱼为变温动物,它是顺应周围环境温度而变化自身的体温,每种热带鱼都有其适宜的温度范围,一旦水温发生剧变,或水温不适,鱼体机能便失去平衡,导致鱼患病,家庭饲养热带观赏鱼一般水温以22~26℃为宜,繁殖水温以26~30℃为宜,还要根据不同类鱼灵活应用。

2、温差:养殖热带观赏鱼,其昼夜温差不超过4~5℃为宜,繁殖期水温昼夜相差以不超过1~2℃为宜,这就要求换水时需先将备用新水放在水族箱近处预温,待水温相同后注入水族箱内,以防温差过大,引发鱼病。

3、控温

水族箱要注意调节水温,最好是自控式恒温电热管来控制水温,无论是饲养或繁殖期都要注意调节水温到适宜区,要根据所饲养热带鱼要求的温度控制水温。大致分类:

(1)耐低温类水温可控在20℃左右;

(2)不适应低温类,水温可控制在22~24℃;

(3)喜高温类:可保持在26℃左右。

三、水质

1、硬度及调节

热带鱼对水的硬度虽各有所好,但能忍受较大的硬度变化,对硬度的变化不如温度敏感。一般对水质适应性强的品种可不调节硬度,但在繁殖期,水的硬度要调整到该种热带鱼繁殖的要求。对水的硬度调节前,需先测定其硬度,一般用硬度测试剂测试(在一个有刻度的试管中注入x毫升水,并滴入滴定液,直到试管内的颜色改变,由所滴定的滴数来算出硬度)。

水硬度的调低:(1)常用煮沸的水调低硬度;加入的水量与纯水不同,因煮沸水只能排除碳酸化合物,降低暂时的硬度,不能解除硫酸化合物,氯化物等,而降代永久硬度,所以沸水只能降低硬度的1/3~1/2,如水的硬度为20度,要求硬度为10度,则煮沸的冷却水即可。

(2)活性碳吸附水中金属离子,而降低水的硬度,还有杀菌和除腥味的作用。将活性碳放入滤化器水中,把需要调整的水反复通过活性碳,也能降低水的硬度。

(3)配比法调节硬度:即在原有水中加入软水降低原有水的硬度。

导致水质污染的原因有很多,我们要保证观赏鱼的健康就必须管理好水源,而对于观赏鱼的水质我们有很多要求,只要我们达到这些要求一定可以养好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影响观赏鱼吸收维生素的原因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观赏鱼

维生素对于人类的好处我就不用多说了,不仅如此在观赏鱼的生长健康方面作用也很大。如果观赏鱼缺乏维生素,会导致发育缓慢、免疫力下降等症状,但是有时候我们给鱼类补充了维生素,但是效果不佳,影响维生素吸收原因是什么呢?

1.鱼类自身影响:不同的鱼类、不同的生活条件、不同的生长阶段对维生素种类和数量的需求不同。而且鱼体内不能合成vc、胆碱、肌醇和烟酸,它们必须从饲料添加,而且添加量较其他维生素的量要大得多。

2.饲料原料的影响:农作物的产地、施肥及收获物均会影响到其含量,从而影响鱼类饲料中添加维生素的量。如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会增加ve的消耗量。再如某些原料作物含脂肪氧化酶,则会破坏va、ve的活性。

3.加工方法的影响:绝大多数的维生素在加工、贮存过程中,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温度、湿度、光照强度、脂肪酶含量、微量元素种类及多寡、ph值高低等因素均可能损害饲料中维生素的活性,使维生素的含量下降。

4.疾病的影响:疾病的发生,将导致鱼体内酶系统活力改变。这就需要维生素的补给量随之发生变化,同时肠道内的寄生虫和细菌往往破坏其正常吸收功能。vc和ve可缩短鱼类治疗时间。

5.维生素之间的影响:添加维生素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一些易被破坏的维生素应选用包膜制剂。微量元素的存在是维生素失去稳定性的重要原因,例如fe、cu等微量元素与va、vd、ve、vb12、vc等混合,则会加快这些维生素的破坏。vc不能与其他维生素混合,亦不能与无机盐直接混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扬中河豚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扬中河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河豚——“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扬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这是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对盛产河豚时鲜的赞誉。河豚古名“鱼规”,俗名吹肚鱼,能“咕故”作声,体呈纺

锤形,紫鳍青背白肚皮,头圆尾小眼睛细,无鳞有荆刺,无胆含剧毒,盛产于清明前后,历来为“长江四鲜”之首。河豚味美,质地鲜嫩,营养丰富,早在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就有记载。至宋时已成为名贵佳肴、桌上珍品。河豚之肥美,有口皆碑,苏东坡用“值得一死”来形容品尝后的感受。河豚含剧毒,其有毒物质为河豚毒素,卵巢(鱼子)、肝脏有剧毒,其次为血液、眼睛和皮,新鲜鱼肉则基本无毒。仅0.5毫克的河豚毒素就能毒死一个体重70公斤的人。正由如此,河豚长期被禁,美味不能成席中珍甚是可惜。自从人工养殖河豚技术达到国家认可后, 河豚又回到了餐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