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考古学家

考古学家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考古学家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考古学家问题。

分享

浏览

7428

文章

8

考古学家每次考古出来的骷髅会怎么处理?

全文共 881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考古学家其实他们也真的不容易的,话说他们整天的考古的话也会遇到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那么最近有网友就非常的好奇了,其实正常的考古把文物收集起来就好了,那么如果遇到了骷髅怎么办?一些无名尸体要怎么办?其实这些也都是很有趣的问题了,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在考古工作中,如何处理人骨,既是学术问题,也是伦理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值得被反复讨论。

在考古工作中,我们主动发掘墓葬并不多,大多数是因为配合基建,比如说水库工程、铁路工程等原因而去发掘墓葬的,这些墓葬,包括了史前的土坑墓,也包括了东汉以后的砖室墓,总之,墓葬的形制很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墓葬都能保留人骨的,据我的经验,墓葬中出土人骨其实占所有墓葬发掘的比例并不算多。

当然了,在某些情况下,人骨还是有出土的。从出土的形态来看,包括了较为完整的整具人骨,但绝大多数是人骨的残部。但不管怎么样,这个遗物都是人类自身的遗骸,我们需要冷静客观的对待他们。

一般来说,人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可以通过人骨来判断其年龄、性别、族属等重要信息,配合同位素和古DNA的研究,能够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同时,人骨在墓葬中的埋葬形式,也提供了当时人类意识形态上的线索。所以人骨是考古学家用来研究人类社会的最好的材料之一。

除了作为科研用,很多人骨被研究所和博物馆收藏,这既是为了更好的保存这些人类骸骨,也为了以后的研究。有些时候,为了普及历史,让大众了解中华文明以至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人骨也被用来在博物馆进行展览和宣教。但用来展览的人骨是很少的一部分。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骨都能被研究所和博物馆收藏,毕竟这两个地方的容量有限。所以有些时候,我们会选择将其重新埋藏,让他们沉睡在自己曾经踏过的土地里,可能是他们最好的归宿之一。

最后补充一句,很多人对考古工作有误解,觉得这帮人在破坏祖先的宁静,实际上这样的说法过于片面了,试想,如果没有考古学家的贡献,我们将对人类起源、国家起源、文明起源等重要的问题一无所知,而这些问题,关乎到人类从何而来,又最终走向何方。当然了,如果你对这些都不感兴趣,我也没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农村父子盖新房,却挖出一只“猪”,考古学家到了后说"继续挖"。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历朝历代以来,埋藏在底下的古董数不胜数。先不说已经出土的一些文物,据估计还有成千上万的古董还没有被找到。曾经在湖南农村就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父子两重修新房子,在打地基的时候挖出来一头铜猪,而铜器盛行于中国古代商周时期,这一发现惊动了考古学家。现在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下吧。

商周时期,青铜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青铜器的用处不仅仅在于装载物品,更重要的是有祭祀的作用。商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国家,也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对于祭祀十分看重。而这些青铜器就有盛放祭祀物品和雕刻铭文记录国家大事的作用。

在上世纪80年代,湖南的一位农民在盖房的时候就挖到了一件青铜器,这个农民叫做朱桂武。当时他带着他的儿子在农村边上的空地上建房子,在挖地基的时候却碰到了一块大土疙瘩,两人以为是石头,花了好半天才将它给挖了出来,这才发现不是石头。在对这土疙瘩一番清洗后,发现这是一块锈迹斑驳的猪形铜器,这件青铜器栩栩如生,兽面纹、鳞甲纹、云雷纹和夔龙纹附于其上,显得十分大气。

这让朱桂武有些呆了,当了一辈子农民的他哪里有什么见识,反倒是他的儿子读过书,认为这可能是一件文物,于是决定好好保管起来。朱家父子挖出铜猪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小镇,很快就有一个陌生人找上了他们,想要购买此物,他答应朱桂武只要把这个青铜器给自己,建房子的钱就由他出了。朱桂武显然对这有些动心,但好在他的儿子识大体,在其劝说之下朱桂武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经过一番思量,父子两人决定将这青铜猪交给政府,于是在县政府的帮助下,两人来到了长沙,将这件文物交给了省博物馆。在专家们的鉴定下,核实这件青铜猪尊是商代后期的产物,用于祭祀,于是湖南省考古专家赶到了朱桂武家中,他们想要知道这里是否有墓葬,他们将这刚建的新房拆掉了,继续深挖,只可惜却一无所获。这件青铜猪尊只是窑葬品,并不是墓葬品。

展开阅读全文

考古学家通过陶器发现中世纪英国民众饮食习惯的证据

全文共 736 字

+ 加入清单

布里斯托尔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声称首次发现中世纪英格兰普通人食用食物的直接而准确的证据。根据对在北安普敦郡劳兹郡西门村出土的陶器碎片中发现的食物残渣的化学分析,以及历史文献和遗址遗迹,布里斯托尔团队发现了中世纪英国烹饪、畜牧业和屠宰场的证据。

考古学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揭示历史由于某种原因而忽略的过去。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对记录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兴趣不大。这项研究集中于中世纪普通英国人的饮食习惯。少数记录显示他们吃肉、鱼、各种乳制品、水果和蔬菜,但以前很少或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这一点。

“从历史上看,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细节,比如食物和衣服,往往是未知的,”团队负责人朱莉·邓恩说。“传统上,我们关注重要的历史人物,因为这些都是古代文献中讨论过的人。人们对贵族和教会组织的中世纪饮食习惯了解很多,但对中世纪农民消费的食物却知之甚少。”

为了获得他们饮食的直接证据,布里斯托尔的团队集中研究了大约500年前的威斯特科特陶器,它在1450年左右被遗弃。

陶器对这种研究非常有价值,因为它不仅被广泛使用——尤其是用于储存和烹饪食物。大多数陶器的多孔性意味着它很容易吸收有机残留物。

在西棉花陶器的案例中,研究小组搜寻了脂质的痕迹,包括脂肪、油和天然蜡,希望能鉴别反刍动物,如牛和羊的肉,以及多叶蔬菜,如卷心菜和韭菜——我们今天称之为炖菜。尽管猪肉可能已经被大量食用,但研究小组承认,猪肉在样本中可能没有得到充分的代表。

此外,研究中四分之一的罐子仅用于乳制品,表明农民食用了大量新鲜奶酪,但可能是未经挤压、干燥或老化的新鲜奶酪。

“当我们开始开发有机残留物的方法时,西科顿是我们研究的第一批考古遗址之一——通过应用最新的方法,我们可以提供历史文献中缺失的信息,这是非常特殊的,”埃弗舍说。

展开阅读全文

考古学家在以色列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啤酒厂

全文共 887 字

+ 加入清单

以色列工作的考古学家发现了他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酿酒厂。这些啤酒厂可能早在13700年前就开始酿造啤酒了。任何喜欢喝酒的人都应该感谢这些酿酒厂的祖先。

最初,人们认为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开始酿造啤酒,但这一新证据反映了更早的时间——这可能意味着人类比我们预期的更早开始酿造葡萄酒。

此外,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证明一些谷物已经被驯化,并被维持啤酒流动性的需要所驱使。所谓的谷物驯化是指有目的地种植某种植物。至少在一些地区是这样。

加州斯坦福大学研究小组的研究员之一刘莉说:“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酒精记录。”

“这一发现表明,酿酒不一定是农业生产过剩的结果,而是为了仪式目的和精神需求而发展起来的。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它发生在农业之前。”

根据考古学家的说法,你可能不想品尝这种啤酒。事实上,啤酒只要酿造出来就没有味道。13000年前的啤酒更像是稀粥,远不如今天的啤酒有效。

以色列海法附近的一个洞穴被古代的北约夫人用作墓地。通过调查洞穴中的遗骸,研究人员发现了淀粉和植物硅酸体植物颗粒的证据——所有这些都与小麦和大麦转化成啤酒有关。

为了验证他们的假设,研究小组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模拟古代北约夫人酿造啤酒的方式:将小麦或大麦变成麦芽,捣碎并加热,然后用空气中的野生酵母发酵。

实验室对淀粉颗粒的仔细研究表明,这确实是当时当地酿造和饮用啤酒的方式。当时,那图夫人在葬礼上酿造和饮用啤酒,也许是为了纪念她已故的亲戚和朋友。即使在13000年前,葬礼后醒来仍然是一种传统。

斯坦福大学团队研究员王嘉靖说:“啤酒酿造是仪式和宴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等级社会的一种社会调节机制。”。

除了实验室测试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谷物种子在酿造现场被压碎并被石臼压碎的证据,这也证实了啤酒确实是在那里酿造的假说。

鉴于文化、庆典和人们对酒精的热爱之间的密切联系,每一个这样的发现都让我们对啤酒本身和当时的啤酒爱好者有了更多的了解。

"如果我们是对的,这将是世界上最早的酒精生产证据."以色列海法大学的考古学家达尼·纳德尔说。

这项研究已经发表在《考古科学报告》上。

蝌蚪工作人员从科学警报,翻译晴空燕,转载必须得到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先秦电池是什么?考古学家在秦始皇祖坟中挖出先秦电池是什么心情?

全文共 1080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皇帝,估计很多朋友们第一反应就是什么康熙、雍正、乾隆什么的了,毕竟他们开创了康乾盛世。当然也有人会想到唐太宗,因为大唐的强大让全世界都知道在东方有一条巨龙。还有的朋友可能会想到了第一位统一天下的秦始皇了,他结束了纷争的春秋战国,促成了我国首次大统一。今天的主题,不是秦始皇,而是它的祖墓,秦东陵。

当秦始皇陵被发现后,研究人员就开始了对秦国发源史的研究考证,通过对古墓的挖掘研究来考证历史。秦东陵之所以之前没有被发现,是因为陵区的地面建筑,经秦末的兵变,早已荡然无存。魏晋时,又有进一步的破坏,此后似乎连陵寝的确切位置也不甚了然,宋代《长安志》所记载的管辖四十村的东陵乡,可能大致还在陵区一带。但东陵乡始建于何时,不清楚;反正是到清顺治年间修县志时,已湮没无闻了。甚至连东陵所在地的原芷阳县(汉曾改为霸陵县)县治的旧址,是在灞水西岸,还是东岸,也因历代学者各执一词,而难以确断。

秦东陵的重新被发现,是在1986年县文管会进行文物普查时。1986年春,油王村村民王学良提供的线索,是他们修渠时发现了夯土层,情况颇像西杨村之发现秦俑坑。后经文物考古单位共同勘探,又证以史籍,断定这一带确系秦东陵。并且,对一号陵园两个并列的亚字形大墓进行了重点钻探,查清了它们的形状,收集了大量文物标本。

当时的研究人员没有立即进行考古挖掘,是考虑到对古墓的保护,而在外围发现旅游业,想要以此保护墓室的完整。可没想到的是,盗墓分子发现古墓巡查人员较少,没有办法全面保护时,在古墓留下了21个直达主墓室的盗洞后扬长而去。

研究人员被迫对被盗的古墓进行考古挖掘,后经证实,这是宣太后芈月之墓。要知道,这种规格的古墓随葬品都是非常丰富的,墓中都会塞满各种青铜、金银珠宝。可墓室里的随葬品却被偷盗一空。最让研究人员气愤的是,偷盗者在墓室里留下了偷盗用的线绳,菜刀,编织袋和照明用的电池。出土这先秦“电池”后,考古家都非常的气愤,有的考古家一直在骂盗墓者,而有的考古家气得说不出话。有考古人员自嘲到“这是先秦的电池,很有研究价值的”。可想而知当时在场工作人员的心情。珍贵的文物不仅不见了,还被那些黑心的盗墓者故意留下盗墓用具“示威”。

这在考古界已经不是第一例了,许多的古墓都被盗墓者光顾过。不仅仅是秦东陵,还有秦国的另一座祖陵“秦公园陵”也受到了盗墓者的光顾。不仅如此,他们还倒卖文物,致使我国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给我国的文物研究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对我国的历史文物造成的损害是不可估量的,芈月墓中被盗的文物具体有多少无人知道,但至少也是千件以上,最后警方仅追回了21件流失法国的黄金文物。

展开阅读全文

考古学家挖出来的那些美食,敢吃吗?

全文共 2089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减肥被提上日程,我不记得我吃了多少餐是煮鸡蛋。我几乎感觉到情绪崩溃,怀疑自己的生活...讲一个鬼故事,刚才我还在微博上刷鸡蛋呢!

哦?这些鸡蛋非常严重。它们是在2500多年前的西周古墓中出土的。考古学家说:这是什么?从未见过这个世界!看看我们挖出了多少美味的食物!

1。腊甲遗址的面条

时代:大约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地点:青海省喇家遗址五区小广场东南角F20室

描述:在建筑工地的东北面,有一个倒置的陶碗。碗没有盖。碗中的沉淀物在地上形成一个碗状的圆桌。在圆桌的顶部可以找到弯曲的淡黄色面条。面条厚度均匀,直径小于0.5厘米,长约50厘米。这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面条。

腊甲遗址甲:带面条的陶碗位于建筑工地的东北角。打开之前,先把倒置的陶碗打开。c:打开陶碗后,在圆台顶上的面条。d:截锥的特写镜头。(中国知网)

面条功能(见水印的来源)

等等,作为食物,我最关心的是面条是用什么做的!

要知道面条遗迹的原料,其实就是要了解它的“母体植物”,在植物考古学中有一个快速的方法——植硅体分析。

一些高等植物可以从地下水中吸收可溶性二氧化硅(gludong ~ gludong ~),并在植物细胞中形成水合二氧化硅颗粒,即植硅体。

然而,不同植物细胞中所含植硅体的大小和形状是不同的。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检测出腊肠面的成分。

据测试,“小米植物硅体”占拉嘉面条的95%以上,也就是说,拉嘉人把小米磨成面条来做小米面条!

2。马王堆汉墓莲藕汤

时代:大约2100年前的西汉早期

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

描述:马王堆一号墓出土了一件食具——云纹漆鼎。鼎高25厘米,体积约4.3升。考古学家揭开了鼎的顶盖,发现鼎内盛有汤和近10片莲藕,显然是丁一西汉时期的莲藕汤。

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当云纹漆鼎被移到墓外时,鼎中的大部分莲藕片消失了。当云纹漆鼎被运到博物馆时,鼎中所有的莲藕片都“消失”了。由于事故是突然发生的,只留下黑白照片,学者们无法知道莲藕片消失的确切原因。

云纹漆鼎(考古中国)

《摩崖画鼎》中的西汉莲藕汤

一些专家认为当时每个人都被骗了。那时发现的不再是莲藕片。2000多年后,莲藕片内的纤维早已被腐蚀消失。人们看到的是莲藕的空壳,就像内脏被抽干的“标本”。莲藕出土后,氧化作用加剧,随着运输的冲击,空壳立即“塌陷”并溶解在“汤中”。

如果我没有,我也不敢尝。......

3。Xi枣园汉墓古酒

地点:陕西省Xi市北郊文景路枣园遗址西汉早期的一座大墓

时代:大约2200年至2100年前的西汉早期

描述:在古墓中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凤鸟纹青铜钟(一种古酒器,功能类似现代酒杯)。它含有26公斤的绿色液体,这是西汉的古代酒。

枣园古墓酒甲:盛有古酒的铜钟乙:古酒的颜色和形状

由于长期埋藏和密封在地下,由铜锡合金和酒制成的青铜器有跨越数千年的“密切接触”。青铜器中的金属离子肆无忌惮地在酒中“漫游”,创造出古代酒的绿色,这不难解释。

食物...哦不,酒鬼必须把唾液直接吞进肚子里,啊,2000多年前的酒,70年的茅台酒,这酒能喝吗?你没有任何想法吗?

首先,乙醇是易挥发的。2000多年后,古代葡萄酒中的乙醇含量变得很少,从而失去了饮用价值。

第二,正如我们前面说过的,2000年来,青铜器与葡萄酒有着密切的联系。葡萄酒中含有大量重金属离子,如铜离子,会危害人体健康。

第三,可能还有其他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质,如乙醛。此外,水合铜离子本身是蓝色的,呈绿色,这表明葡萄酒中还添加了含有氯离子的防腐物质。

总而言之,你最好喝70年茅台。但是禁欲更健康!

4。Subaihi工厂的“乳制品”

地点: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苏白亥遗址3号墓地

时间:公元前3至5世纪

描述:墓中发现一个编号为M27:9的陶碗。在陶碗中发现了大量黑色残留物。残留物很硬。

苏拜希墓地出土的单耳彩陶(中国社会科学网)

苏白亥墓地出土的面食和小米应果(新疆网)

新疆的吐鲁番地区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干燥多雨的气候。这种环境是古代蛋白质有机遗迹的“温床”,如皮革和毛织品,在这种环境中可以保存得相对较好。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乳制品中的蛋白质也很可能被保存下来。此外,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早在秦汉时期,新疆的祖先就开始吃牛奶和奶酪。因此,专家大胆推测,这种黑色残留物可能是乳制品?

事实上,测试结果表明,黑色残留物含有少量的牛酪蛋白,牛酪蛋白是牛奶的一种特殊蛋白质。这表明残留物在制造过程中与牛奶混合。因此,我们可以粗略地推测,这种黑色块状古代残留物是奶制品或牛奶掺假物。

此外,它还表明,当秦始皇统一六国或刘邦、项羽、楚汉争霸时,吐鲁番地区的祖先可能已经“吃奶”了,根本不太高兴!

参考:

青海拉家遗址出土的4000年前条带的成分分析与复制。卢·等主编《科学通报》2015年第8期

马王堆汉墓疑案研究:“莲藕片消失”预示千年无大地震

Xi枣园西汉早期墓葬出土古酒的细菌危害分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6期,冯建等主编。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古牛乳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洪川等,《文物保护与考古学》2011年第1期

《考古学概论》(第二版)考古概论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考古学家在伊拉克水库发现一处3400年前的古代宫殿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有许多神秘的古城遗迹、雕塑和各种古代文物隐藏在水面下,但很难将它们公之于众。然而,最近,据外国媒体报道,伊拉克水库下的一座古代宫殿突然出现,使得考古学大为“罕见”。据报道,废墟位于底格里斯河岸边的摩苏尔大坝水库。废墟被发现只是因为水库的水位因干旱而降低。

考古学家说,遗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世纪,也就是3400年前。这是一座最初属于米塔尼王国的宫殿。

米坦尼王国存在了大约200年,即从公元前1550年到公元前1350年。它的统治中心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北部。它第一次出现在近东的历史舞台上,是作为迦西特巴比伦王朝的入侵者。

考古学家说,“这一发现是近几十年来该地区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废墟内是6.6英尺厚的泥砖墙,几堵2米多高的墙,此外还有红色和蓝色的壁画,这也是发现米达尼时期壁画的唯一历史遗迹。

目前,由于水库水位上升,德国考古队和伊拉克考古队正在加强合作,但估计只剩下三周时间进行挖掘。

展开阅读全文

考古学家发现古罗马士兵工资单

全文共 947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这个工资其实从古至今都是有的,不仅仅是现代,古代也是有的,最近就有考古学家发现了这个古罗马士兵工资单了,那么有人要问了,这个古罗马士兵工资单里面又有什么内容呢?相关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1、考古学家发现古罗马士兵工资单

英国考古学家发现的一份古罗马士兵的工资单显示,该士兵在交完生活必需品的费用后身无分文。

据《太阳报》2月9日报道,该工资单于2019年在以色列马萨达被发现,属于一名古罗马士兵盖尤斯·梅西乌斯(GaiusMessius),时间可追溯到公元73年至公元75年之间。

梅西乌斯的月工资为古罗马货币50第纳尔,不过,被军队扣完多种费用后,梅西乌斯实际上领不到工资,这些费用包括食品、靴子、皮带和外套。

英国利物浦大学考古学家乔安妮·鲍尔(Joanne Ball)表示:“据我所知,统治者会先支付薪水给所有的士兵,然后再想方设法拿回。”2、工资条谁发明的

其实工资条是微软发明的,从公式做出来的。3、古代是谁发明的钱

古钱币的渊源与由来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

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实现货币职能,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充当最早实物货币。

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猪头和下颚骨,表明猪和陶器在原始社会后期曾起过货币财富的职能。但众所周知,流通较广的古代实物货币为“贝”。因为充当实物货币,牛、羊、猪等牲畜不能分割,五谷会腐烂,珠玉太少,刀铲笨重,故最后集中到海贝这一实物货币。海贝可作颈饰,有使用价值,便于携带与计数,因此在长期商品交换中被选为主要货币。

在考古发掘中,夏代,商代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因此中国汉字中和财富,价值有关的字大多与“贝”字有关。如:贵、资、贪、贫、财、购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这在考古发掘中也有出土。

综上所述,原始社会后期至夏、商、周时代主要货币形态是实物货币,流通较广的是天然贝。后期出现少量金属称量货币、铸币,属货币萌芽与形成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