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罐子

罐子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罐子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罐子问题。

分享

浏览

1682

文章

9

古代装骨灰的罐子叫什么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骨灰罐又称骨灰瓮、骨灰罂、骨灰盅、骨灰壶、骨灰瓮、骨灰坛、金斗瓮又称金塔、洗骨葬用作盛载先人骸骨的容器等。与骨灰盒一样属于殡葬工艺品,多为陶瓷材料的,也有石质的等,与骨灰盒不同的是骨灰坛比较高贵,更能突出逝者身份。

耐酸、耐腐、耐氧化、防潮湿、不怕虫蛀,不怕鼠咬、百年后颜色不变、耐酸碱腐蚀、耐温度变化、耐磨耐压、防潮防虫、埋入土中千年不朽,骨灰放置其中可防霉变,让逝者安睡在九泉之下,不用担心骨灰桶会烂。造型独特,款式庄重,能满足各民族习俗的需要。

陶瓷骨灰桶是,实用器皿与艺术品的完美统一,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具审美价值,与骨灰盒不同的是骨灰桶比较高贵,更能突出逝者身份,尤其是景泰蓝陶瓷骨灰坛。

展开阅读全文

网易云音乐如何开启音乐罐子

全文共 120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网易音乐软件当中有很多流行音乐,大家喜欢听音乐的话,可以下载网易云音乐,那么网易云音乐如何开启音乐罐子呢?具体开启方法如下。

1

首先打开网易云音乐软件,点击我的,点击三道横杠。

2

打开设置。

3

打开消息和隐私。

4

打开新消息提醒。

5

把音乐罐子图标开启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葡萄得了水罐子病怎么办,如何治疗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罐子病是葡萄在成熟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生理病害,发病后果色失常、变软、减产,对种植户带来不少的损失,所以葡萄水罐子病的治疗尤为重要,那么葡萄水罐子病怎么治疗呢?

1、 加强肥水管理,改善土壤环境施肥上要以有机肥为主,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转色肥可采取复合肥与冲施肥交替使用。

2、 要加强果园土壤的深翻熟化,及时中耕除草,合理灌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使根系分布深、树势强。果实接近成熟期要停止追施氮肥和灌水,低洼多雨地区注意排水。

3、 合理负载,增大叶果比严格疏穗,一般1个果枝留1穗果,尽量少留二次果。合理进行修剪,处理好主副梢之间的关系。适当多留主梢叶片,来制造更多的养分。

4、对于已经有发软现象的果立即剪掉,对于单串较大的,出现软果现象,及时降低产量,对于一枝条两串的,已经有发软现象,减去一串。

5、严格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促进尽快上色成熟,只要第一剪刀开剪,其他的会加速上色,大大降低水罐子病的发生。

葡萄水罐子病是生理病害,不能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可以通过加强肥水管理,及时除草,并且严格控制葡萄负载,对软果要及时剪掉,并且严格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促进葡萄上色后就可以降低水罐子病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玻璃罐子太紧了拧不开,有什么方法可以打开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有很多食品是用玻璃瓶包装的,例如水果罐头、蜂蜜、辣椒酱等等,都是方便携带的东西,但是这些食物都是新鲜的时候密封进去的,为了防止变质,采用的是真空包装,打开的时候就需要一些技巧了,那么如果拧不开玻璃罐子要怎么办呢?

1、因为手上会有汗液,而且摩擦力也不够,所以徒手拧玻璃罐子是很难的,可以用比较粗糙的毛巾将瓶子包裹起来,然后再拧就容易了。

2、可以将玻璃罐子倒置在不超过40度的温水中,过上五到十分钟,然后再拧。

3、一手将瓶口朝下拿紧,另一手的掌心使劲拍瓶底几下,这样会使瓶里的空气震荡,瓶盖松动,比较容易拧开。

4、可以用平口的小螺丝刀在玻璃瓶口的螺纹处撬一下,听到声音就说明瓶内进空气了,这时候再拧很容易就打开了。

展开阅读全文

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废墟上缩句 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废墟上改为缩句是什么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两个罐子遗落荒凉废墟上缩句是:罐子遗落在废墟上。这个句子如果要进行缩句只要保留重要的主谓宾,去掉定状补就可以了。

步骤: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主谓宾进行保留,删掉不重要的部分定状补,进行缩句然后检查是否保留了句子主要的意思,并缩成了最简单的句子。而这个句子中的主语为“松脂”,谓语为“发出”,宾语为“发光”,然后再把主谓宾组在一起就是句子最后能缩成的最简洁的语句了。

在语文中缩句其实,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缩句可以理解为总结句子意思的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谓语-宾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压缩语句在语文中常见,所以只要掌握了这些知识,要想缩句就很容易了。

展开阅读全文

液化气空罐子会爆炸吗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液化气的存放条件有哪些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了解的重要知识。液化气的使用虽然方便了我们的生,也帮助我们减少了环境污染,但是由于液化气一般都是罐装的,所以它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那么液化气空罐子爆炸吗?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可燃气体知识。

液化气空罐子不磕不碰没事,顶多有点残液,残液主要成分是戊烷,不遇明火不会爆炸,没事,只是要注意别随处乱倒,那样危险。

液化气罐使用规定

1、家庭在配置液化气罐及其配件时,必须购买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产品;

2、必须使用取得充装许可证的充装单位提供的气罐;

3、气罐应放在阴凉处,避免潮湿,与炉盘、暖气相隔不少于1米以上,严禁火烤或拿热水浸泡、日晒或倒放使用,移动气罐应关闭角阀,搬运时应严禁撞击、叠放和滚动;

4、液化气罐绝对不能横放、自行倒残液、剧烈摇晃;

5、点火前应注意室内是否有液化石油气味,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有漏气现象,如果液化气有泄漏现象,可用肥皂水涂沫液化气罐各连接处,不要用明火查漏;

6、随时检查减压阀是否失灵,不要自行调节液化气罐的减压阀,要经常教育小孩不要玩弄钢瓶角阀和灶具开关。

展开阅读全文

液化气罐子结冰危险吗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液化气的存放条件有哪些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了解的重要知识。液化气罐是我们日常生活总经常会使用的一种东西,它主要就是在我们的家庭厨房以及各大酒店饭店里使用。那么液化气罐子结冰危险吗?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可燃气体知识。

液化气罐子结冰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液化石油气在泄露的过程中,又液态变为气态,需要吸热,因此漏孔附近的温度迅速降低,所以有可能会结冰。

如何安全使用液化气罐

1、家里的液化气罐、灶具、减压阀、橡皮软管等,必须购买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合格产品。

2、一般来说,液化气罐正常使用寿命为15年,一般家用的15公斤以下液化气罐每4年检一次,50公斤每3年检一次。

3、更换液化气罐时,应按顺序先检查减压阀密封橡皮垫是否完好无损,再接上减压阀,并检查橡胶软管有否老化,然后连接灶具,最后打开气罐角阀。

4、连接软管要经常检查是否老化,最好两年一换。

5、使用液化气时,要有人照看,防止汤水沸溢,浇灭火焰,使液化气泄出,引起火灾爆炸事故。不要自行调节减压阀,更不要让小孩在液化气罐和灶具周围玩耍。

6、如果屋子里能闻到液化气的味道,说明有液化气泄漏的现象发生,赶快把肥皂水涂抹在各连接处,如果有气泡冒出,应该立即扭紧气罐上的阀门,千万不要点燃明火进行查漏。

7、发现灶具或者连接管漏气,要迅速关闭阀门,打开门窗加强通风,严禁一切火种进入室内。

8、如果屋内液化气浓度大,要第一时间撤离到屋外报警求助,千万不要在屋内打手机和开灯。

9、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严禁用开水给液化气罐加热,更不要把罐子放在太阳下长时间烤晒,搬运过程中不能横放和剧烈摇晃。

10、一旦起火,尽量第一时间关掉角阀,用湿毛巾等将小火覆盖熄灭,如果火势较大要尽快离开报警。

展开阅读全文

控制你的盐罐子 做菜如何控制放盐量

全文共 1425 字

+ 加入清单

控制你的盐罐子做菜如何控制放盐量

你控制好你的盐罐子了吗?我们现在都在提倡低盐饮食,但是在饮食中,究竟什么是正确的吃盐方式呢?

一天吃多少盐合适?

正常成人每天钠需要量为2200mg,我国成人一般日常所摄入的食物本身大约含有钠1000mg,需要从食盐中摄入的钠为1200mg左右,因此,实际在每天食物的基础上,摄入3g食盐就基本上达到人体钠的需要。不过由于膳食习惯和口味的喜爱,我们每天盐的摄入都远远超过3g的水平。

吃盐的六点注意事项

1、少买及时吃

少量购买,吃完再买,目的是防止碘的挥发。因碘酸钾在热、光、风、湿条件下都会分解挥发。

2、忌高温

在炒菜做汤时忌高温时放碘盐。炒菜爆锅时放碘盐,碘的食用率仅为10%,中间放碘盐食用率为60%;出锅时放碘盐食用率为90%;凉拌菜时放碘盐食用率就可以达到100%。

3、忌在容器内敞口长期存放

碘盐如长时间与阳光、空气接触,碘容易挥发。最好是放在有色的玻璃瓶内,用完后将盖盖严,密封保存。

4、忌加醋

碘跟酸性物质结合后会被破坏。据测试,炒菜时如果同时加醋,碘的食用率即下降40%~60%。另外,碘盐遇酸性菜(比如酸菜),食用率也会下降。

5、炒菜时晚放盐

众所周知,盐具有较强的脱水作用。专家指出,肉类菜肴等熟透或临出锅放盐,这样烹调出来的肉嫩而不老。若过早放盐,肉中的蛋白质容易凝固,使肉质变硬,体积缩小。炒蔬菜时盐放得太早,盐与菜共同翻炒时会造成锅内菜的渗透压升高,蔬菜失水使得炒出来的菜外观“干萎”,而出锅前放盐则会使蔬菜脆嫩可口。凉拌菜时放盐过早,会使其汁液外溢,失去脆感。

炒菜时早加盐会使蔬菜中维生素C的损失量高于晚放盐。这是因为炒菜先放盐,会让食材出水带走维生素C。事实上,水带走的不仅仅是维生素C,还有其他水溶性维生素,包括叶酸、维生素B1、B2等。在细胞当中,它们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传热较慢,损失较小。一旦跑到汤汁里,它们会直接受到高热,并失去其他细胞成分的保护,损失会明显增大。

6、猪油炒菜应该先放盐

如果用猪油、鸡油、未达到精选花生的花生油等油炒菜,宜先加入少量的盐再炒菜。这对未能达到完全精选花生的花生油而言,盐中的碘化物可以去除存在于花生油内极微量的黄曲霉毒素;对动物油来说,先加入少量的盐有利于消除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

如果我们炒菜用的油是其他植物油,不存在黄曲霉毒素的问题,应在菜出锅前加盐最佳。这样能减少蔬菜中维生素及其他营养物质在烹调时的损失,又能有滋味。

在做菜时如何控制放盐量

做菜时,用酱油、豆酱、芝麻酱调味,或用葱、姜、蒜等香料提味。5克酱油、20克豆酱所含的盐分才相当于1克盐,而且做出的菜比直接用盐味道更好。

北方人日常饮食多为咸香味,可适当改善口味,用甜、酸、辣味代替咸味。比如灵活运用蔗糖烹制糖醋风味菜,或用醋拌凉菜,既能弥补咸味的不足,还可促进食欲。克里斯认为,具有天然酸味的柠檬、橘子、番茄等都可以使用。

可以利用蔬菜本身的强烈风味,如番茄、洋葱、香菇等,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提味,如番茄炒蛋。

青菜少放盐,否则容易出汤,导致水溶性维生素的丢失。此外,尽量改变青菜的烹调方法,能生吃生吃,不能生吃就凉拌,实在不行再炒,既省油、控烟,还能调节用盐量。而克里斯则表示,剩下的菜汤可以冷冻起来,以备后用。

鲜鱼类可采用清蒸、油浸等少油、少盐的方法;肉类也可以做成蒜泥白肉、麻辣白肉等菜肴,既可改善风味又减少盐的摄入。

最后一道汤最好喝淡汤,完全不需放盐,用蘑菇、木耳、海带等提色提鲜就足够了。

展开阅读全文

肚子减肥拔罐子拔哪个穴位

全文共 3158 字

+ 加入清单

不仅是女性,很多男性朋友也非常迫切需要减肚子,今天我们说的是采用拔罐子方法的时候应该拔哪些穴位呢?

拔罐减肥是什么

拔罐减肥是什么?拔罐减肥的原理对于很多朋友来说应该有些复杂,它是中医中常用的减肥方法。通过拔罐时强大的吸拔力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使体内毒素、废物加速排出,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拔罐是将罐内空气抽出,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附皮肤表面,牵拉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通过对局部部位的吸拔,能疏通经络,平衡气血,调整内分泌,加速血液循环及淋巴液循环,可促进肠胃蠕动,使机体新陈代谢加快,产热及脂肪消耗增加,既可减去体表脂肪又可减去体内深层多余脂肪。拔罐减肥是一种安全、保健、不伤害生理的快速减肥法。

中医认为,拔罐不仅能辩证施治、调节整体,疏通经络,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取得整体减肥的效果,还能够根据肥胖的位置选择穴位,局部取穴循经疏导,促进局部代谢,消除局部脂肪,达到局部减肥的目的。这也就是不少女性朋友梦想的“想瘦哪里瘦哪里”,通过拔火罐就可以帮你实现。

拔罐减肥穴位

背部穴位:

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上拔罐,留罐10~15分钟,每周2~3次。

【脾俞穴】功效:发散脾胃之热。

【三焦俞穴】功效:将全身水湿气通调至膀胱经,再排出体外。

腹部穴位:

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留罐20分钟,每周2~3次。

【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方)功效:聚集及传导水液和脂肪。

【大横穴】(位于肚脐右侧)功效:通腹去脂,调理脾胃。

【关元穴】(肚脐下面)功效:募集小肠经气血、传导任脉水湿的效用。

下肢穴位:

以下穴位选择适宜体位,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l5分钟。每周2~3次。

【血海穴】功效:减肥,清血利湿。

【足三里穴】功效:通经活络、补中益气。

拔罐减肥的利弊

拔火罐减肥虽然效果显著,但是需要专业的中医才能进行,拔罐减肥也并非有利无弊。建议想要瘦身的朋友先提前了解一下拔罐减肥的利弊再决定是否要选择这种方法。拔罐减肥的主要好处就在于安全、健康,而不利之处就是禁忌比较多,尤其是需要注意把握拔罐的时间间隔。

1、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2、排除体内毒素

拔罐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使体内毒素、废物得以加速排出。

3、温热作用

中医认为火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平衡阴阳。经络有行气血,营阴阳,儒筋骨,利关节的生理功能,如经络不通则经气不畅,经血滞行,可出现体弱多病、体形臃肿、脸上起斑、痘、皱、干燥等多种症状及皮肤问题。通过火罐对皮肤、毛孔、经络、穴位的吸拔作用,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使气血得以调整,从而达到健身美体、祛病疗疾的目的。

4、快速瘦身

火罐内压对局部部位的吸拔,能调整内分泌,加速血液及淋巴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从而改善消化功能,使机体新陈代谢加快,产热及脂肪消耗增加,即可减去体表脂肪,又可减去体内深层脂肪,从而达到安全快速减肥的目的。

拔罐减肥的适宜人群

拔火罐是一种传统的养生、调理方式,而现在中医拔火罐的减肥功效也被充分认识。中医拔火罐从调理人体的新陈代谢着手,达到减肥的目的,其安全、健康、不伤害生理的优点被人们所认可,因此很多朋友都选择这样的方式来减肥。但是,拔罐减肥也并非人人适宜尝试,哪些人更适宜拔罐减肥呢?

拔罐减肥适合于长期减肥无效,或者药物减肥体内产生抗药物性的肥胖患者。

1、减肥无效或反弹的朋友:尝试过各种减肥方法却无法完全解决问题,让肥胖者几乎绝望。

2、身材臃肿的朋友:身材并不肥胖,但腰部、臀部过度隆起,可以尝试拔罐减肥。

3、产后肥胖的朋友:原来身材苗条,但产后臃肿,也可以试试这种减肥方法。

4、想要重塑体型的朋友:本身身材匀称,但觉美中不足。

5、天生体型欠佳的朋友:大腿粗壮,胳膊浑圆,局部肥胖严重,拔罐减肥都能帮到你。

拔罐减肥的注意事项

减肥是不少女性朋友的终生事业,很多人为了减肥变得不理智,拔罐减肥这种减肥方法需要减肥者理智地选择,不然减肥不成还可能会伤身。拔罐瘦身可不像是运动或者其他减肥法,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下面我们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拔罐减肥的注意事项。

1、拔罐时间过长易导致皮肤感染

中医提醒其实拔火罐根据火罐大小、材质、负压的力度各有不同。但是一般以从点上火滑完罐到起罐不超过十分钟为宜。因为拔火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说在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直到拔出水疱,这样不但会伤害到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2、拔火罐后不要立刻洗澡

可以洗完澡后拔火罐,但是绝对不能在拔罐之后马上洗澡。拔火罐后,皮肤是在一种被伤害的状态下,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话,由于皮肤处于一种毛孔张开的状态,很容易受凉。

3、不要同一穴位反复拔罐

有些人在短时间内看不到减肥效果,就对同一部位反复进行拔罐,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对的,反复拔罐一个部位,会导致皮肤出现红肿、破损,这样会伤害到皮肤。因此进行拔罐治疗时,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罐,可在身体多个部位进行拔罐,这样还能全身减肥。

4、并非身上任何部位都能拔罐

很多人认为只要哪里肥胖就拔哪里,比如肚子大,就在肚子上进行拔罐治疗,这种做法是错误的。除了腹部外,胸前也一样不适宜拔罐。拔罐治疗的主要部位是肩膀、背部、腰部、四肢。

日常8个减肚子最有效的方法

1、每天吃水果和蔬菜

收腹离不开全身的减肥,因此,控制摄入的总热量相当必要。多吃水果和蔬菜不仅容易产生饱腹感,还能帮助减少吃甜品的欲望。此外,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能够有效治疗便秘,而便秘则是长小肚子的元凶之一。

2、多喝水,少喝碳酸饮料

起床时,喝一杯白开水、淡蜂蜜水或加了纤维素的水,能够促进肠胃的蠕动,把体内的垃圾、代谢物排出体外,减少小肚腩出现的机会。

正常人平均每天会消耗2000-2500ml的水,要及时给身体补充水分。但也不要在短时间内连续喝太多的水,否则会由于渗透作用,稀释血液,导致血液中所含的氧及营养物质浓度下降。此外,要尽量少喝碳酸饮料和含糖量高的饮料。

3、远离酒类

无论是啤酒、鸡尾酒、白酒,还是其他形式的酒精饮料,都可能是造成腹部长赘肉的主凶。虽然酒不含脂肪,但卡路里却很高。一杯200ml的酒精饮料,所含的热量克达到100千卡。此外,酒会提高身体的皮质醇水平,而皮质醇这种荷尔蒙会使腹部存储更多的脂肪。

4、少吃肥肉

如果你正在为减肥而发愁,就要少吃肥肉。多注意饮食减肥,在平时,少吃含脂肪高的猪肉,选择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和鱼肉,有利于瘦身。

5、仰卧起坐

要想达到减去腹部赘肉的目的,每天练习仰卧起坐是一个不错的收腰腹方法。但要注意控制节奏,避免一开始就做次数过多,要慢慢增加次数,否则会导致肌肉酸痛。同时要注意,控制发力的部位是腰部,而不是腿部或手臂。

6、挺腰直身端坐

纠正坐姿,收腹挺胸,便能减去一下聚积在腹部的脂肪。因此,随时提醒自己要挺胸、收腹、直腰,哪怕不能始终保持,想起来就做,都可能让你从肚子上减掉2斤或更多的脂肪。

7、按摩腹部

想要快速减小肚子,最好的办法是,腹部运动后顺时针或逆时针做环形按揉,促进脂肪代谢。早晚各做一次,早上要刚刚起床时做,晚上则临睡前做。坚持一个月,一定会收到显著的效果。

8、粗盐减肥法

粗盐有发汗的作用,它可以排出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还可以软化污垢、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使肌肤细致、紧绷。

每次洗澡前,取一杯粗盐加上少许热水拌成糊状,再把它涂在腹部。10分钟后,用热水把粗盐冲洗干净,也可以按摩后再冲掉,然后就可以开始洗澡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