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病友

病友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病友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病友问题。

分享

浏览

658

文章

5

哪些疾病可以导致糖尿病病友的疼痛症状

全文共 1187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情况下,糖尿病病友会同时存在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这样反而使得病友对疼痛的敏感性下降,容易导致病友不能及时发现下肢和足部的外伤等,出现糖尿病足病。所以糖尿病病友应该定期到医院进行血管和神经检查,比如血管超声、神经电生理、肢体动脉测量等。病友还可以在家进行自我检查,比如对比两侧肢体同一部位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还可以学习触摸自己的足背动脉搏动。及早发现问题,治疗的效果也会更好,下面来看看哪些疾病可以导致糖尿病病友的疼痛症状吧?

第一,痛风,和糖尿病一样都是代谢性疾病。很多2型糖尿病病友,尤其是男性或肥胖的病友,容易同时患有痛风。典型的痛风发作多在夜间出现,表现为不断加剧的关节痛,痛疼为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发作的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关节活动受到限制。最常见的疼痛部位是足部拇趾的第一个关节,即第一跖趾关节;反复发作的病友,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等关节也可能出现肿痛。长期的高尿酸血症,尿酸在关节和软组织中沉积形成结晶,称为痛风石,可以引起局部疼痛甚至关节肿痛变形;如果尿酸沉积在肾脏,可以导致肾脏或输尿管结石,结石移动或嵌顿会导致腰部和上腹部难忍的剧烈疼痛,称为肾或输尿管绞痛。所以糖尿病友们应该规律检查血尿酸情况,及时发现和治疗血中尿酸升高,尽量避免痛风的发生。

第二,骨质疏松。糖尿病可以加速骨质疏松的出现和进展,不仅绝经后的女性病友容易出现,较为年轻的男性病友也可出现。骨质疏松导致的疼痛常为腰背,沿脊柱向两侧扩展,仰卧时可以减轻,久站、久坐时加剧;当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时,可以出现相应部位的急性疼痛。骨质疏松还可导致驼背、身高缩短等。糖尿病病友,无论性别及年龄都应该定期检查骨密度、维生素D水平等。

第三,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糖尿病病友自身免疫能力下降,容易病毒感染或潜伏感染的病毒发作,最常引起疼痛的就是带状疱疹病毒。初期局部皮肤出现搔痒、疼痛,之后出现串连成带状的红疹、疱疹。面额部、胸背部较为多见,沿单侧的神经分布。也有出现在单侧眼部的,可见眼部红肿、结膜充血、水疱及痂皮;单侧耳部发病的,出现耳部急性的剧疼痛和同侧面瘫、听力下降等。

第四,骨科疾病,肩周炎、退行性骨关节病——颈椎病、腰椎病、退行性关节炎等等。可以是肩部的不适、肌肉酸痛、关节活动受到限制;也可以是上肢发麻、无力、手抖、颈部僵直疼痛;或者是腰臀部疼痛、坐骨神经痛、下肢无力、跛行;还可以是膝关节的疼痛、变形,出现O型腿或X型腿等等。及时就诊骨科,通过医生的功能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诊断。

第五,冠心病。糖友因糖尿病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常并发冠心病。典型冠心病、心绞痛表现为劳累后或情绪波动后出现胸骨后疼痛,多为压榨性,可向左肩背部放射,部分人群可表现牙痛,休息可缓解,而糖友合并糖尿病神经病变时,身体对疼痛的感知下降,即使发生了严重的心肌缺血,亦无明显症状,应尤其警惕。

展开阅读全文

病友自我血糖监测的优缺点都是什么

全文共 906 字

+ 加入清单

糖尿病治疗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将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等控制在接近正常的水平,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延缓并发症的发展。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自我监测、药物治疗糖尿病科学治疗的五驾马车。以血糖监测为主的糖尿病监测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五大原则之一,是最常用和可靠的病情监测方法,良好的血糖控制需要适度频率的血糖监测。血糖监测由于受年龄、病情、顺从性等因素的影响,过去很多糖友往往根据自我感觉来判断自己病情的好坏,很难坚持定期到医院进行血糖监测。现在由于血糖仪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因而可以在家进行自我血糖监测(sbmg),以便更好地了解病情,及时调整治疗,那么病友自我血糖监测的优缺点都是什么呢?

一、血糖监测的优缺点

血糖监测的优点:

1、测试血糖不受肾糖阈变化的影响,较测尿糖更准确,能更准确反映机体血糖即时水平,为治疗的调整提供直接依据。

2、血糖测试不仅可反映高血糖,而且可反映低血糖,因而更适合注射胰岛素病人及时发现低血糖。

3、sbmg可以让我们随时监测血糖,把握自身的微小变化,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生活的节奏、饮食的种类,了解各种治疗的效果,以摆脱糖尿病的困扰,强化控制血糖达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血糖监测的缺点:

1、采血为有创伤的检查,引起疼痛。

2、不能发现酮体。

3、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诊断某人是否患有糖尿病时必须依据静脉血糖,而且进行自我监测的糖尿病病友也需定期去医院抽血查血糖,以了解血糖仪是否准确。

二、常用血糖时间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空腹或餐前血糖水平为4~6mmol/l,餐后2小时的血糖值应不超过7.8mmol/l。影响血糖水平的因素通常有:饮食、运动、药物、情绪以及应激情况(疾病、手术、外伤、怀孕、分娩)等。一项为期10年的糖尿病控制并发症实验(dcct)研究显示:理想的血糖控制可使眼睛病变减少76%,肾脏病变降低50%,神经病变减低60%,对已患此类并发症的病人,理想的血糖控制可延缓一半以上眼病及肾病的恶化。血糖控制的良好指标是使全天的血糖值尽可能地维持在正常或可接受的范围。因此,血糖监测的时间包括全天24小时任何时候的血糖,一般来讲,包括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随机血糖,必要时加测凌晨1~3点时的血糖等。

展开阅读全文

糖尿病病友治疗需要花多少钱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糖尿病病友治疗需要花多少钱呢?糖尿病目前仍是终身性疾病,治疗的基本目标是把血糖、尿糖控制正常,不因为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而影响寿命,这是目前基本上可以完全做到的,治疗的理想目标是通过正规的连续的治疗逐步减量或停药,仅需要定期复查血糖即可。但事实上糖尿病患者常年正规就医者为数不多,达到长期理想控制水平的病人更是寥寥无几。出现这种就医不足的原因之一是患者的经济考虑。就医生而言,笔者强调:“一要看病,二要吃饭”,所以选用病人经济能力可以接受的最佳治疗方案,降低费用,无疑可以改善病人的最终预后。

糖尿病一级医疗花费

糖尿病一级医疗花费是指预防糖尿病发生所投入的费用。一级医疗花费的特点是“无本万利”。无任何经济投入,仅减少肥甘厚味、忌嗜酒、多运动、避免肥胖就可以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发生。这种无投入、高收益的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虽为时过晚,但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子女尚可防患于未然。一定要避免“花钱致病,花钱治病”的恶性循环。为此我们专门开设了糖尿病预防门诊!

糖尿病二级医疗花费

糖尿病的二级花费是指糖尿病患者用于预防和延缓并发症发生所有的医疗花费,二级医疗花费包括获取糖尿病知识,长期控制血糖的诊疗、检验和药物的花费。按省级医院水平中等程度糖代谢紊乱患者每月随诊一次计算,糖尿病患者年花费下限为每年500元,上限为每年7000元左右,月平均费用为300元以上,如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时,相应级别费用增加1/3-1/2。这种医疗消费,多数病人是能够支付的。糖尿病二级花费的特点是成本/效益比值较小,即糖尿病患者的正规治疗可以延迟并发症的发生,这种无形收益往往被病人所忽略。因此要提醒病人加大二级医疗花费的投入比例。

展开阅读全文

寒露之时 腰突病友如何防寒

全文共 891 字

+ 加入清单

寒露之时,记得已经是秋季了,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每每看到大街上仍然到处的凉鞋、洞洞鞋,看到街上身带腰托,拄着拐杖踽踽独行的孤独老人,不禁有些悲秋。

无疑,腰突患者受到的医嘱也好,家庭常识也好已经不少,当然在这里足部的保暖是第一要务了,秋冻但不是受寒。这个季节乍暖乍寒,冷空气来的时候需要及时添衣服了。腰突病友的腰部血脉并不通畅,身体的阳气输入不足,不足以抵抗外部乍来的寒气,寒气入侵则阳气对于血行的推进、汽化作用更少,阳气不足,则体内阴液失调,进而影响五脏的运行失调导致更多的慢性症状。

身体是一个五行的平衡系统,气候变冷则需要从食物,从经络运行方面去找新的平衡,

食物方面:

1、首先避免过度食用性寒的食物,也就是属于凉性或寒性食物比如:海鲜、冰品、西瓜、水梨、葡萄柚、柚子、橘子、椰子汁、荞麦、玉米、白萝卜、冬瓜、蘑菇、芹菜、莴笋、油菜、橙子、苹果、奇异果、柿子;山竹、莲藕、绿豆、白萝卜、大白菜、苦瓜、香瓜、丝瓜、黄瓜等各种瓜类及空心菜、苋菜、绿豆芽、蕃茄、小米、绿豆、海带、绿豆芽、苦瓜、西红柿、黄瓜、香蕉、西瓜、甜瓜等等。

2、对应的平性食物可以从饮食平衡方面去考虑

大米、黄豆、黑芝麻、花生、土豆、白菜、圆白菜、胡萝卜、洋葱、黑木耳、柠檬猪肉、主题、鸡蛋,鱼肉中的鲤鱼、鲫鱼、泥鳅、黄鱼、鲳鱼。另外我们日常里饮用的牛奶也属于平性食物。

3、酒类:

秋天是橘黄蟹肥的时候,美味佳肴,对酒当歌,啤酒和葡萄酒也是性属寒凉的,都应该避免过度。

经络运行方面:

主要是从激发体内阳气入手来弥补腰病带来的阳气不足

艾灸或者按摩,避免使用针灸来保健。

关元穴:小肠募穴,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所,肝经、肾经、任脉的交会穴。每日一次每次15分钟

足三里:胃经合穴、多气血、促进肠胃蠕动,一周灸一次,每次20分钟

三阴交:肝脾肾三条阴经交会之所,从阴补阳,对肝脾肾都有补益固摄作用祛湿、降血脂。

肾腧穴:温补肾阳

除了艾灸,还可以每晚临睡,用双手劳宫穴对准关元穴,意守入睡,取劳宫心包经与小肠经之火温补任脉之阴。

关于药补:

根据本人经验,取八味地黄丸,日服;夜服六味地黄丸,根据日升温补肾阳,日落补肾阴的原理,阴阳双补。

展开阅读全文

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母亲的病友名单

全文共 2533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现代分类汇编——记叙文

眉山

母亲病友名单

朱成玉

母亲在肿瘤医院住院期间,认识了一些老姐妹,慢慢地,她们建立了一种相依为命的情感。回家那天,眼神不好的母亲,让我把她们相互留的电话号码工工整整地抄下来。长长的一排,算上母亲自己,一共12个危在旦夕的生命。

从此,家里的电话忙得不可开交,几乎每天都有母亲的病友打来电话,她们互相询问病情,嘘寒问暖,相互鼓励,俨然成了天底下最知心的莫逆之交。母亲每天都会守着电话,害怕错过每一个病友的问候。

我们特地为母亲买了个手机,让她可以随时随地接听病友的电话。我把那11个人的号码挨个儿存进了母亲手机的通讯录里,仿佛存进去一笔巨额财产。

那是一群在死亡线上挣扎着的人,她们共同筑起了一道生命的墙。不仅是母亲,她们每个人都有一本通讯录,那是她们要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生命名单,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要拯救的对象。

起初,母亲是悲观的,治疗上不太配合,我们用尽了各种办法使她振作,可都无济于事……

后来,我们发现只要母亲和那些病友通过电话之后,就变得开朗了许多,心情舒畅。我们为母亲的手机多备了几块电池,保证母亲的手机一天24小时开着。

杨姨是12个人中最乐观的一个,其实也是病情最严重的一个。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了全身。但每次母亲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打电话过去,杨姨都会兴高采烈地给母亲讲一些她的“奋斗”经历。通过电话后,母亲都会开心好一阵子,因为生命又有了新的希望。

又一个阴雨天,母亲疼得厉害,心情变得很坏。我们赶紧替她拨通了杨姨的手机,杨姨爽朗的声音很快传了过来:“喂,老姐妹好啊。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昨天去医院复查,医生说我的癌细胞控制住了,活个十年八年的不成问题。我现在忙着打太极呢,不和你说了,改天再聊吧!”杨姨的话像连珠炮一样,没等母亲问什么,那边就挂断了。虽然母亲没说什么话,但知道自己的病友又一次胜利了,心里顿时敞亮了很多,感觉身体也不那么疼了。

直到有一天,母亲打电话给杨姨,这次换成一个年轻人接电话:“我妈去世已经半年了,她临终前几天让我们替她在手机里录制了几段录音。告诉我们不能关机,免得你们打不进来电话。”说到这些,年轻人有些哽咽,“阿姨,我不能再瞒您了,这半年来,你们听到的,都是我妈妈的电话录音……”

挂了电话,母亲的手开始抖了起来。她拿过那本通讯录,用笔轻轻地把杨姨的名字圈了起来。那一堵生命的墙,忽然就裂开了一个缺口。我听到母亲喃喃地说着:“他杨姨啊,你先走了,等些日子,我去陪你。”

我们的心跟着凉了。母亲一直依赖的希望没有了,她的心会不会就此沉进谷底呢?

结果完全相反,母亲的做法让我们所有人都感到惊讶。一辈子没跳过舞的母亲,让我们替她报名参加秧歌队!穿着大红大绿的母亲,样子很滑稽,扭起的秧歌也很生硬,但不管在晨曦里,还是夕阳下,我看到的母亲都是最美丽的。我知道,母亲不仅仅是为她自己活着,也为她的亲人们活着,更为那些病友名单上的病友们活着,就像杨姨一样。

近来,躺在病床上的母亲虚弱得很,额头上沁着大颗的汗珠。有一天,母亲的手机响了,她颤巍巍地接过手机,看了看那个电话号码,马上示意我们静下来,然后清了清嗓子,用比平常高了八度的声音对着电话欢快地喊道:“喂,老姐姐,你好吗?我好着呢,刚刚扭完秧歌,你看把我累的,气喘吁吁啦……”

我们含着眼泪听着母亲撒谎。我们知道,杨姨走了之后,母亲终于成了那堵生命的墙上,那一块最坚强的砖。

(摘自《青年文摘》2010年8月下,有改动)

17.从全文看,母亲随着病情的发展变化,心情不一样,请根据方框中的提示,在横线上分别补出体现母亲心情的一个词语。(2分)

18.揣摩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句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分)

(1)她颤巍巍地接过手机,……“喂,老姐姐,你好吗?”

(2)我把那11个人的号码挨个儿存进了母亲手机的通讯录里,仿佛存进去一笔巨额财产。

19.在描绘文中两个主要人物杨姨和母亲时,作者运用了照应的方法,请从文中找出前后相照应的一组句子,并结合内容说说表达作用。(3分)

照应句子:

表达作用:

20.常言道:做人要诚实。文中杨姨和母亲面对病友,都说了假话,对此,你赞同她们的做法吗?请说明理由。(3分)

21.结合文意,说说母亲为什么值得崇敬,再从你的角度谈谈对困难的认识。(3分)

17.后来:开朗(或舒畅),近来:乐观(或豁达,若答“坚强”等不得分)

18.(1)“颤巍巍”反映了母亲的病情严重,(1分),依然接听病友的电话,表现了她的高尚品格(1分)。(2)运用夸张性比喻,把“通讯录”比喻成“巨额财产”,表明通讯录的重要性,是赖以生存的坚强动力,有了彼此的问候、鼓励,生命就有了新的希望,这是无价之宝。(修辞1分,含义理解1分,意同即可)

19.示例1:“通过电话之后……新的希望”照应“母亲一直依赖的希望没有了……沉进谷底呢”;作用:前句写母亲通电话,受到杨姨乐观的影响,从悲观中渐渐看到生命的希望;后句写母亲知道杨姨已死,希望没有了,通过对比来照应,突出我们的担心,为下文起到铺垫作用。

示例2:“我现在忙着……再聊吧”照应“喂,老姐姐……气喘吁吁啦”;作用:杨姨用善意的谎言把乐观传递给母亲,母亲接过杨姨生命散发的火光,把坚强、乐观传递给另外的病友,把无限的希望与美好送给对方。

示例3:“母亲每天都会守着电话……问候”照应“告诉我们不能关机……打不进来电话”;作用:前句体现了母亲与其他病友间的相互关心,深厚友谊;后句体现了杨姨为给病友们传达希望和乐观,死后也不让后人关机,体现了杨姨的高尚品质。

(找准照应的句子1分,作用2分,意近即可,若未找准照应句子,则该小题不得分。)

20.要点:赞同;围绕谎言目的作答,如“善意的谎言,给病友鼓励,让病友看到希望”等,言之成理即可;若答不赞同,理由充分给满分,理由一般,给1分,不充分,不给分。(赞同或不赞同1分,理由2分)

21.示例:因为母亲乐观坚强,生命危在旦夕时,却以关爱和鼓励传递着生命的快乐,让短暂的时光更有价值,所以值得崇敬(1分,意近即可)。我作为一个健康(或健全)的人,也许平时遇到一点点挫折就畏缩不前,如今想来真惭愧,今后,我一定要乐观地面对一切困难,相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把更多的爱和快乐带给别人。(2分,意近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