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早产儿

早产儿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早产儿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早产儿问题。

分享

浏览

6685

文章

508

早产儿如何补充营养

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早产儿由于孕龄的不同,即使体重相若,他们的热量、水份、电解质、矿物质以及维他命的储备,也是不同的。当然他们无论在吸收,消耗和代谢速度各方面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早产儿如何补充营养?早产儿如何度过危险期?一起和看看吧。

一般认为早产儿对热量的要求高于成熟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热卡110~150千卡。因早产儿安静代谢率,指肺呼吸的作功比成熟儿大,但吸收能力低于成熟儿,所以热能的供给还是以稍低开始为宜。视情况逐步加多。

氨基酸:正常儿必需氨基酸为9种,早产儿为11种,因早产儿缺乏有关的转化酶,不能将蛋氨酸转化成胱氨酸,苯丙氨酸转化成酪氨酸,因此胱氨酸、酪氨酸成为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蛋白质:成熟儿从母乳中摄入的蛋白质占总热量的6~7%,早产儿摄入的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0.2%,高于正常儿。

无机盐:早产儿比成熟儿需要的多,因为胎儿的很后阶段,是无机盐增加的阶段,如:钙、磷、铁都要增加,不足月的,早产儿体内就会缺乏无机盐。

维生素:早产儿缺维生素E,易出现溶血性贫血,早产儿对脂肪的吸收率不如成熟儿,并可能缺乏脂溶性维生素及其它营养素。早产儿食配方食品还是以母乳喂养好,待研究。总之早产儿的营养应因人而异。因情况不同,个体差异,营养上应结合个体情况细致考虑。

爸爸妈妈要多学习孕婴安全小知识,帮助孩子补充营养,爱护早产儿的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早产儿打卡介苗会怎样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早产儿的各项发育相比足月的孩子是没有那么完善的,加之出生后早产儿需要一直住院或者在保温箱里,即便体重已经满足,但是如果身体健康情况或者器官原因的话就不要勉强。早产儿打卡介苗会怎样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接种卡介苗,可以增强宝宝对于结核病的抵抗力,预防严重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减毒活疫苗,安全有效。宝宝在出生后,就要及时接种卡介苗。

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早产儿出生时大部分体重很低,且生长发育状况明显滞后于足月儿,特别是免疫系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所有孩子都应按时接种疫苗,早产儿接种疫苗的起始月龄、程序、禁忌症与剂量等均与足月儿相同。但如果体重低于2500克,则抵抗力低、易被疫苗中的病原体感染。我国目前暂定,对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的早产儿暂缓接种卡介苗(体重达到2500克以上时再接种),对其他疫苗的接种可按常规进行。因为随着早产儿月龄的不断增长,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愈趋成熟,接种疫苗效果更好。

早产儿打卡介苗会产生危害,危害性不可预知,可引起接种部位和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脓疡、破溃,甚至危及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早产儿黄疸高会怎样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早产儿出现黄疸高怎么办?早产儿的黄疸情况一般会比足月儿明显,一般情况下都会出现得比较早,而且时间长,黄的指数高,消退晚。早产儿黄疸高会怎样?早产儿如何度过危险期?一起和看看吧。

早产儿黄疸高怎么办

早产儿黄疸高怎么办呢?在一些非溶血性黄疸的早产儿人群中,如:窒息、缺氧、感染、高碳酸血症和低蛋白血症等。这些早产儿的胆红素水平尚未达到传统意义上的病理性黄疸水平,也有形成胆红素脑病的可能。所以早产儿病理性黄疸不一定都是超过生理性黄疸标准的高胆红素血症。超过生理性黄疸标准的高胆红素血症大多都应该认为是病理性的。因此对于早产儿黄疸高的问题,早产儿和正常孩子并无太大的区别。要紧的是要弄清当时孩子发黄的原因。

爸爸妈妈们对早产儿黄疸高的问题应该保持冷静,注意给宝宝保暖。供给足量热卡以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及时纠正酸中毒及低血糖,避免应用引起溶血或抑制肝酶活性的药物(如维生素k、磺胺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母乳喂养,考虑母乳性黄疸,主要是由于母乳中富含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可水解结合胆红素为非结合胆红素通过活跃的肠肝循环形成。可带宝宝到医院检查,询问医生是否需要暂停母乳喂哺,改喂配方奶粉,暂停哺乳期间,一定要按时把母乳吸出来,待宝宝完全恢复后可再重新喂哺母乳。

发生黄疸家长不要着急,要冷静对待宝宝的病情。如果无法判断可以去正规的医院让医生给出诊断,多学习孕婴安全小知识很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早产儿黄疸怎么降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小孩一出生没几天,就不对劲,眼睛有点浑浊,整个小脸蜡黄蜡黄的。这是新生儿黄疸早产儿黄疸怎么降?早产儿如何度过危险期?一起和看看吧。

1)晒太阳治疗黄疸

利用太阳中的蓝光和绿光来治疗减轻宝宝的黄疸,这是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治疗办法。刚出生的宝宝比较娇嫩,在晒太阳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

①首先要保护宝宝的眼睛,可以自己在家用黑布制作一个眼罩,给宝宝戴上;

②要做好外生殖器的保护,在晒太阳的时候给宝宝穿上尿不湿(有专用蓝光尿不湿)就有防护作用;

③隔玻璃晒,减少紫外线对新生儿皮肤的伤害;注意每次晒的时候注意换体位,先仰晒,再翻过来晒;

④晒太阳的时间一天需要累计2-4个小时;

晒完太阳后,需要多给宝宝喂一些奶或水,利于宝宝体内胆红素的排出。

2)蓝光治疗黄疸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一种简便、疗效好、见效快的方法,就是通过照光,能让体内的胆红素转换成其他物质,使得体内不断堆积的胆红素找到另一个出口,黄疸症状就能逐步改善,最终全部消退。

3)药物治疗

口服茵栀黄:

对于治疗黄疸有一定作用,但是吃完后有的孩子会腹泻,如果黄疸不见好,孩子又腹泻严重,就停止使用;

生理性黄疸不影响打预防针,即使是病理性黄疸,如果胆红素降到安全范围内,也是可以打的,所以一旦早产儿有黄疸要对症下药,避免病情加重,多许欸小孕婴安全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早产儿哪几天是危险期

全文共 790 字

+ 加入清单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小于260天),出生体重不足2500克,身长在46厘米以下的婴儿。据资料显示,我国早产儿出生比例为6%~8%,广东省每年出生的新生儿有1048万。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住客”里,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占了较大比例。随着中国又一轮生育高峰的到来,庞大的出生人口基数导致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数量日益增多。早产儿哪几天是危险期呢?早产儿如何度过危险期?一起和看看吧。

这是需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况,时间是因人而异的,遵医嘱。一般是在一周左右的。

对早产儿的护理主要是针对并发症护理的,除按正常新生儿护理外,早产儿必须至少过呼吸、喂养、感染三道关。

第一关——呼吸关

早产儿因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出现频繁的呼吸暂停或呼吸衰竭。另外,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要保持张开状态而不萎陷,需要一种称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参与,早产儿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较少,容易出现肺泡萎陷,通气降低,出现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

因此早产儿应在医院中接受治疗,进行气管插管并注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早产儿出院后,家长也要密切注意孩子的呼吸,由于早产儿比较容易出现呼吸暂停,因此一旦早产儿‘忘’了呼吸时,家长要及时刺激他,如弹弹他的脚板底,提醒他呼吸。

第二关——喂养关

一般早产儿第三天过了呼吸关后,接下来要过的就是喂养关了。早产儿的胃肠道功能是随胎儿年龄的发育而不断成熟的。所以,离开母体越早的早产儿,这些胃肠功能越不成熟,喂养就越是困难。

正常的足月儿一般用的是全奶,即按配方奶的比例配置的奶,而早产儿的喂养通常是由稀释奶开始,逐渐增加浓度,奶量也逐步增加,循序渐进,以适应其未发育成熟的胃肠道。

第三关——感染关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细菌感染的危险性大于足月健康的新生儿。

早产儿只要度过这三关应该问题就不大了,家长要科学的照顾早产儿,掌握基本的孕婴安全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早产儿脑出血会有什么后遗症吗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早产儿出血会有什么后遗症吗?颅内出血(ICH)又称为出血性脑血管病或出血性卒中,系因脑血管破裂使血液外溢至颅腔所致。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ICH可分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硬膜下出血等。早产儿如何度过危险期?一起和看看吧。

脑出血

系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常见于大脑半球,幕下脑出血(小脑或脑干)较少见。发病前可有外伤、过度兴奋等诱因。起病较急,常见表现有突发头痛、呕吐、偏瘫、失语,惊厥发作、视物模糊或偏盲、感觉障碍,血压、心率、呼吸改变,意识障碍等。重症患儿一般均有明显的生命体征的改变,并易伴发消化道出血,心肺功能异常,水、电解质紊乱,特别严重者可伴发脑疝死亡。血肿破入蛛网膜下腔者常有明显的脑膜刺激征。脑室出血常表现为深昏迷、四肢软瘫、早期高热、双侧瞳孔缩小、去脑强直样发作。

后遗症

可致偏瘫、失语、惊厥发作、偏盲、感觉障碍,意识障碍、反复窒息发作等,严重者可伴发脑疝死亡。并易伴发消化道出血,心肺功能异常,水、电解质紊乱,脑积水等。

建议新生儿一旦出现了持续性的不适时,应当尽快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以免错过了最佳治疗的时间,家长也要多学习孕婴安全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早产儿患脑膜炎原因

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脑膜炎在全球范围中的发病几率已经逐渐降低。但由于早产儿免疫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身体抵抗能力普遍比较弱,因此早产儿脑膜炎的发病率还是有一定可能的。早产儿患脑膜炎原因是什么?早产儿如何度过危险期?一起和看看吧。

引起早产儿脑膜炎有很多原因,经过了解与资料整理,接下来妈妈网百科主要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些常见的、很可能会发生的一些诱因。

1、早产儿脑膜炎发生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早产儿免疫功能不成熟,尤其是早产儿,过早娩出未能从母体获得足够的免疫球蛋白,导致出生后极易发生低免疫球蛋白血症而引起严重感染出现脑膜炎病症。

2、早产儿血脑屏障功能差,血液循环相对旺盛,病原菌极易通过血脑屏障形成化脑(即早产儿脑膜炎)。

3、如果早产儿身上有小脓点,皮肤有破溃史,又或是口腔黏膜受到大人的人为擦伤,亦或是大人用口嚼食物喂无母乳的婴儿,引起腹泻并且久治不愈,这会导致失衡的肠道菌群进入血液到达脑膜也会引起脑膜炎。

4、早产儿头皮有血肿,用针刺破抽放血液而感染成脑膜炎也是有可能的。

早产儿中常见的脑膜炎是化脓性脑膜炎,以发热、头痛、呕吐、烦躁等症状为主要症状。起病急的患者,高热可达39℃以上,有剧烈头痛、精神差、乏力、食欲减退、呕吐频繁情况。发病时儿童一般是神志清醒,病情进展后可发生嗜睡、神志模糊、言语杂乱、不能正确辨别方向等情况。病情严重者在发病后24小时内就出现抽风及昏迷。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儿童还会出现颈部僵硬、头向后仰、背部僵硬、整个身体向背后弯曲似“弓”样等症状。

早产儿患脑膜炎是有后遗症的,家长要及时发现治疗,爱护早产儿的身体,学习基本的孕婴安全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早产儿头围会偏小吗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来讲,新生宝宝的头围大约在34公分左右,头6个月里宝宝的头围增长最快了,可达10公分!其中,第一个月的增长更可达到3公分,是增长幅度最快的一个月,早产儿头围会偏小吗?早产儿如何度过危险期?一起和看看吧。

通过头围大小了解宝宝发育情况

通过宝宝头围的大小,可以间接了解宝宝脑发育的状况。一般来讲,新生儿的头围是34厘米,出生后的前半年长8厘米,出生后的后半年长3-4厘米,1岁时长2厘米,2-4岁时长1.5厘米,5-10岁共长1.5厘米。一般可以根据这一头围的增长速度,来衡量头围的大小。妈妈可以用软尺测量宝宝头围,如果实际头围比正常平均值小两个标准差,则可诊断为小头畸形。

引起头围偏小的原因很多。首先是母亲妊娠早期的感染、营养不良、中毒、放射线等有害因素的影响,这些都会在母体内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导致胎儿颅脑发育异常。宝宝在出生过程中或出生后受到外伤、感染等则可引起脑萎缩,也可使头围变小。如果宝宝本身患有代谢病、染色体畸变等也可造成宝宝的小头畸形。遗传也是导致宝宝头围偏小的重要因素,被称为家族遗传性的小头畸形。

如果宝宝头围偏小,同时宝宝的其它表现如抬头、坐、走、讲话等均不能跟上同龄宝宝,那医生就要判断,宝宝的脑发育是否迟缓。一旦宝宝的头围小于3个标准差的话,医生会对宝宝进行发育评估和智力检测,以最后确诊。

这种情况下的头围偏小,表示宝宝的大脑被过小的颅骨所限制或发育不良,预示宝宝的脑发育有一定问题。如果宝宝的头围小于同年龄、同性别宝宝的头围2个、甚至3个标准差,那么也可能存在着一些器质性的疾病,如先天性小头畸形、脑发育落后、脑萎缩等,需要到专科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头围偏小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但妈妈可以通过营养补充让宝宝身体健康,学习基本的孕婴安全小知识,保护孩子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早产儿吐奶是怎么回事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早产儿吐奶是怎么回事?新生儿吐奶严重有生理和病理两方面的原因,宝宝的胃容量小,食管肌肉的张力低,食物很容易吐出。也可能是感冒便秘等引起,喂养姿势不对,喂奶过快,过早添加辅食等也是造成新生儿吐奶严重的原因。早产儿如何度过危险期?一起和看看吧。

早产儿吐奶原因

1、生理因素

导致早产儿吐奶的原因有哪些呢?早产儿吐奶是怎么回事?导致早产儿吐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早产儿生理因素导致的,我们知道早产儿就是提早生产,所以早产儿的各项机能都还未发育完善,尤其是早产儿的肠胃消化功能还很弱,所以出现乳奶症状也是很正常的。

2、溢奶

早产儿吐奶还有可能是因为溢奶的原因,什么是溢奶呢?也就是说家长们在喂养的时候宝宝吸入了空气,所以会出现溢奶的情况,专家建议为避免早产儿溢奶的话建议妈妈们尽量选择抱着喂养,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早产儿溢奶症状。

3、喂养方式不正确

导致早产儿吐奶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因素就是妈妈们的喂养方式错误导致的,比如妈妈们在喂奶的时候翻动宝宝或者是在宝宝大哭的时候喂奶这都是不正确的,所以新妈妈们应该格外注意下早产儿喂养方式。

4、喂奶过多

早产儿吐奶还有可能是因为妈妈们喂奶过多造成的,早产儿本身肠胃就比较好而且消化功能也不好,所以早产儿喂奶妈妈们尽量选择少量多餐为主,以免造成早产儿吐奶症状。

早产儿吐奶家很有可能是因为你的喂养姿势出现问题,所以家长们应该注意保持高抬的姿势,这样可以有效预防早产儿吐奶症状的出现,家长要掌握基本的孕婴安全小知识,科学的喂养早产儿。

展开阅读全文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原因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早产儿呼吸暂停原因是什么?有些早产儿会有呼吸暂停的情况出现,令家长担忧不已。早产儿呼吸暂停并非小事,不容小觑。那么到底哪些原因会造成早产儿呼吸暂停呢?早产儿如何度过危险期?一起和看看吧。

早产儿呼吸暂停有哪些表现?

早产儿的呼吸暂停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暂停超过20秒或不足20秒,并伴有心率减慢、皮肤苍白或青紫等症状。

是什么让早产儿出现呼吸暂停的状况?

早产儿呼吸暂停常见于两种情况,一种是原发性呼吸暂停,原发性呼吸暂停在早产儿中的发病率大约是20~30%,常见于胎龄小于34周、体重小于1.8kg的早产儿,在生后3-5天左右更易发生,并且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其发生的几率就越高,据有关数据统计,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呼吸暂停的几率甚至可高达50%,这是由于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引起呼吸调节障碍所致。

另一种是继发性呼吸暂停,引起早产儿时期继发性呼吸暂停的原因较多,如:脑缺氧损伤、气道阻塞、胃食管返流、血容量不足、感染、颅内出血和内环境紊乱等,均可导致继发性呼吸暂停的发生。

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成熟,体温调节功能较差,体温易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都可能会导致早产儿发热或体温太低,引起继发性呼吸暂停,因此,婴儿房的室内温度要适宜,最好是控制在24~28℃,湿度保持在50~65%,当外界温度比较低时,要注意给宝宝做好保暖工作,当外界温度过高时,则应注意降温,给宝宝松开包被,注意多喂温白开水等。

家长时刻关心孩子的健康,避免孩子呼吸不通畅,学习基本的孕婴安全小知识很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早产儿长大后会多病吗

全文共 836 字

+ 加入清单

早产儿一般指孕28周至孕37周出生的小宝宝。早产儿出生时,身体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较足月儿来说,差异比较明显,所以早产儿需要特殊护理才能提高存活率。很多人担心早产儿长大后会有后遗症,早产儿长大后会多病吗?早产儿如何度过危险期,一起和看看吧。

智商偏低

智商偏低是早产儿长大后最常见的后遗症。因为早产儿是不足月就出生的,当时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好,所以大多数的早产儿智商较常人偏低。而且,早产儿的社交能力也比同龄人差,这都是大脑发育不成熟造成的后果。智商偏低的早产儿,一般都是孕28周—孕33周这段时间内出生的婴儿来说的,如果早产儿在孕34周及以后出生的,这种智商偏低的后遗症非常少见。

可能脑瘫

脑瘫也是早产儿长大后较为多见的后遗症。主要是因为早产儿出现脑损伤所致,如果脑损伤根治不了,就会造成脑瘫。脑瘫的常见症状就是智障、癫痫、听力障碍、视觉障碍等。脑瘫这种疾病会伴随终生,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所以,孕妇在孕期一定要做好预防早产的措施,这样才能将早产的危险降到最低。

早护理早产儿的同时哪些是需要父母注意的

早产儿少受风

早产儿多数情况之下都要在保温箱里过上一段时间,等各项体能特征发育正常之后,医生才会让父母带回家中抚养。因为他们过早地来到这个世界,各个器官发育尚未发育好,特别地娇嫩,一不小心就可能感染风寒。所以,妈咪们一定要注意,早产儿吹不得风,吹风容易受寒,早产儿不比足月生产的婴儿,抵抗力好,受寒后最是容易感冒发热。

母乳喂养

早产儿肠胃发育不全,不能完全消化吸收母乳,妈咪们可采用专门针对早产儿配制的早产儿配方奶粉混合母乳一起喂养。有些妈咪因为早产,孩子不能喂奶,母乳就停了,其实这样子不好,新生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就是母乳,如果孩子早产妈咪们要坚持每天把奶水挤掉,这样虽然很辛苦,但为了孩子,妈咪们要坚持,想到孩子能喝上自己的母乳,妈咪们也就不会觉得痛苦了,母爱的伟大就体现在这些地方。

家长在早期护理好也是可以和正常的孩子一样的,家长学习基本的孕婴安全小知识,爱护孩子的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如何给早产儿喂奶

全文共 901 字

+ 加入清单

早产儿刚出院回到家,家中应为孩子创造温馨的环境,首先父母要克服焦虑的情绪,将全部的精力用于科学合理的养育孩子,让孩子吃好睡好,快速成长。如何给早产儿喂奶?早产儿如何度过危险期?一起和看看吧。

正常婴儿哺乳时间是每侧乳房10分钟,两侧20分钟已足够了。

从一侧乳房喂奶10分钟来看,最初2分钟内早产儿可吃到总奶量的50%,最初4分钟内可吃到总奶量的80%~90%,以后的6分钟几乎吃不到多少奶。

虽然一侧乳房喂奶时间只需4分钟就够了,但后面的6分钟也是必须的。通过吸吮刺激催乳素释放,可增加下一次的乳汁分泌量,而且可增加母婴之间的感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它还能满足早产儿在口欲期口唇吸吮的需求。

每次哺乳时间过长的不利影响

1从一次喂奶的成分来看,先吸出的母乳中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以后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脂肪含量逐渐增高,容易引起婴儿腹泻。

2喂奶时间过长,早产儿会吸入较多的空气,容易引起呕吐、溢奶、腹胀等不适。

3早产儿含乳头时间过长,妈妈的乳头皮肤容易因浸渍而糜烂,而且也会养成宝宝日后吸吮乳头的坏习惯。

如何让宝宝吃奶加速度

如果遇到早产儿边吃边睡或含奶头而不吸乳时,可用手指轻揉几下小儿的耳垂,轻拉早产儿的小手指或小脚趾,试试取出乳头等方法,以刺激早产儿加快吃奶速度。

早产儿喂养的正确姿势:

一、摇篮抱法

用您手臂的肘关节内侧支撑住宝宝的头,使他的腹部紧贴住您的身体,用另一只手支撑着您的乳房。因为乳房露出的部分很少,将它托出来哺乳的效果会更好。

优点:通常最简便易学的姿势;多数父母最常用的姿势。

二、交叉摇篮抱法

动作分解:和使用摇篮支撑法的位置一样,但这一次用对侧的手臂,这样就可以用手来支撑宝宝头部,用前臂支撑身体。这样您可以更多的控制宝宝头部的方向。

优点:使用手支撑颈背部,较使用前臂会对婴儿头部形成更好的控制;当用来为早产儿或叼牢乳头有困难的婴儿哺乳时尤其有效。

三、足球抱法

让宝宝在您身体一侧,用前臂支撑他的背,让颈和头枕在您的手上。如果您刚刚从剖宫产手术中恢复,那么这样是一个很合适的姿势,因为这样对伤口的压力很小。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早产儿的喂养方法,家长最好使用母乳喂养,学习基本的孕婴安全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早产儿脑瘫怎么治疗与预防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早产儿脑瘫是属于早产儿比较严重的一种并发症,随着医生的诊断证明,给家庭带来的是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那么早产儿脑瘫怎么治疗预防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早产儿脑瘫的症状

早产儿脑瘫有以下表现,妈妈们可以对比下,自己给宝宝做个筛查。

1.身体发软或发硬: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脑瘫或肌肉系统疾病会有身体发软、自发运动减少或身体发硬的表现,这些表现如果在宝宝出生一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出现,并且持续4个月以上,那么妈妈们就要马上带宝宝到医院做系统的检查了。

2.头围异常:脑损伤的新生儿一般都会有头尾异常的情况,所以妈妈们要密切注意宝宝的头围是否有异常。

3.姿势固定:脑损伤会导致肌张力异常,婴儿引发新生儿的一些姿势较为固定,如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如果宝宝在出生一个月左右出现这些症状,妈妈们就要引起注意了。

4.体重不增加、斜视:如果宝宝吃奶显得无力吃力,体重不怎么增加,并且出现斜视等症状时,也暗示宝宝有可能存在脑损伤的疾病。

早产儿脑瘫怎么治疗与预防

早产儿脑瘫是可以预防的,妈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预防:

1.孕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喝酒,更不滥用麻醉剂镇静剂等药物,做好孕前检查,排查一些不适宜怀孕的疾病。

2.孕中定期做孕期检查,排查各种先天性疾病,注意劳逸结合,预防各种疾病,少接触猫狗等宠物,预防早产难产。

3.分娩前做相关检查,确定适合的分娩方式,切莫让宝宝在分娩过程中造成缺氧。

4.宝宝出生一个月内要做好各项护理,预防脑外伤等。

如果宝宝真的不幸患上了早产儿脑瘫,那么妈妈们需要配合医生治疗。早产脑瘫儿只要积极地干预治疗是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的,有不少早产脑瘫儿经过治疗后也能像正常人一样。所以妈妈们也不要伤心,要坚信自己宝宝是最棒的,是能康复起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早产儿如何保温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些宝宝,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没有足月就提前来到人世间,一般来说,早产儿因在胎内身体尚未生长发育充足,免不了比别的新生儿更弱些,所以照顾早产宝宝,爸爸妈妈要更为精心、细致。那么早产儿如何保温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早产宝宝的保温问题,妈妈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给宝宝洗澡时注意室温。在水里体温散热非常快,所以给早产儿洗澡时,室内温度还是高一点好。洗澡次数可根据情况和习惯来定,只要保证宝宝的清洁就可以了。

2、给早产宝宝换尿布,动作要迅速。最好在最短的时间内搞定,否则宝宝会着凉。开始时如果妈妈不熟练,可以请爸爸帮忙。宝宝大便后要及时用温水洗干净,如果发现臀部红了,要及时处理,否则会引来麻烦的尿布疹,因为早产宝宝的皮肤抵抗力相对足月宝宝来说要差一些。为了小屁股的健康,尿布务必用开水烫一下,放在阳光下晾晒。

展开阅读全文

母乳喂养对早产儿有哪些好处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孕妈妈在怀孕前,经常吸烟、喝酒、饮食不规律等会增加造成早产的可能,怀孕以后,作息不规律、精神压力太大,继续饮酒抽烟等,都会影响胎儿健康,造成早产的情况发生。早产的婴儿其存活率及健康率比足月以后生产的孩子要低很多。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母乳喂养早产儿有哪些好处吧。

早产儿更加需要母乳

早产儿为了“追赶”生长速度,需要更多的蛋白质和热量,而早产儿的母亲身体会迎合这个需要制造出高热量高蛋白的母乳。早产儿的母亲分泌出来的母乳,还含有高于足月儿母亲分泌的母乳所含的抗体以及其他养分,这种差别甚至一直延伸到宝宝出生后6个月。这充分证明了人类母乳为了保证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会根据这种成长的特殊要求而调整改变的,换句话说,早产儿的母乳是“超级奶”。

母乳喂养更能保护早产儿

这种超级母乳中所含有的更加丰富的抗体和养分,会保护宝宝免于受到早产儿更加容易患上的诸多感染。母乳更加容易消化,不会像奶粉那样给宝宝本来就脆弱的肠胃带来额外的负担。宝宝对于母乳中的脂肪和蛋白质的利用率,远远高于奶粉。

母乳还会促进早产儿大脑的发育,一项著名的研究发现,母乳喂养的早产儿比奶粉喂养的早产儿在7岁半至8岁之间,平均智商高出十多个点。传统做法是等到早产儿能够吃奶粉后再进行母乳喂养,但是新的研究表明,对于早产儿来说,吃母乳比吃奶粉省力,母乳喂养的早产儿比奶粉喂养的早产儿成长的更好、呼吸暂停(窒息)的现象明显下降。

早产儿母亲所分泌的母乳,不仅仅在成分上更加超级,甚至在分泌的手段上也远远超出奶粉。当你给早产的宝宝喂母乳时,你在给他提供使他受益终生的喂养。无论多末先进的技术都无法完全复制母乳,母乳是最最完美的婴儿食品。

母乳对早产儿增进感情

不论是直接喂还是吸出来再喂,母乳喂养对您和宝宝还有其他方面的好处:随着奶的流动,您会感觉到爱的涌动,这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当您为宝宝吸奶或直接哺乳时,您分泌的荷尔蒙能增强您与宝宝的亲密感。这有助于您将宝宝看成一个人,一个属于您的深爱的孩子,而不仅仅是医生的病例。这种紧密感将有助于您和宝宝克服日后的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母乳喂养对早产儿智力有哪些影响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早产儿通常体重不超过5斤,身高不足0.46米。早产对于宝宝而言非常危险,因为他的各个内脏以及器官等都还没有完全成熟,还不能独立的生活,生命力比较地脆弱。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母乳喂养对早产儿智力有哪些影响吧。

1.母乳促进智力发育

早产的宝宝在刚出生的时候都要进行特殊的监护,即使他已经出院,也要长期进行细心地护理。和正常出生的孩子相比,更需要费心费力。妈妈坚持给早产的宝宝吃母乳,会更加有利于他的发育,同时也会促进孩子智力方面的发育。

2.母乳抗病能力佳,营养高

妈妈的奶水对于婴儿来讲,是营养最高的食品,对没有足月出生的宝宝而言更加重要。尽管妈妈提前生产,但不影响妈妈奶水中的营养成分。母乳可以加强早产宝宝抵抗疾病的能力,提高免疫力,对于宝宝的身体各个器官的发育也很有好处。妈妈的奶水中含有一种活细胞,能让宝宝抵抗感染,这对于孩子而言特别的重要。

3.母乳增加免疫力不可替代

没有足月出生的孩子,因为免疫系统不够完善,所以相对足月出生的孩子而言,被感染的危险系数更大。虽然如今市面上有很多标榜各种营养价值的人工奶、

配方奶,但是依旧比不上天然母乳的营养价值。因为妈妈的奶水中含有抗体和其他的保护元素,而这些对于没有足月出生的宝贝而言,非常重要。

4.哺乳还需循序渐进

其吮吸能力比较弱,所以当其能直接吮吸妈妈的奶头时,不要期望太高。也不要希望宝宝可以马上吮吸妈妈的乳头,他需要时间以及耐心来慢慢适应妈妈的奶头。此时,妈妈们在喂养的时候,不要使用奶瓶,因为没有足月出生的孩子很轻松就可以接受奶瓶,而不想吮吸妈妈的乳头。

展开阅读全文

早产儿分哪些种类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比起足月新生儿,早产儿的呼吸中枢很不成热,容易受抑制。临床表现为呼吸节律不整,经常出现无原因的阵阵呼吸暂停和全身皮肤青紫。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早产儿分哪些种类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分娩重量在1500~2500克之间,或胎龄30周分娩的新生儿。由于医学的进步,现在此组的几乎所有的婴儿,只要没有并发症都能存活,且一般发育良好。

分娩重量在1000~1500克之间,或在第27~30妊娠周分娩的新生儿。此组的存活率近90%,不过在存活的新生儿中,10%~15%在发育过程中患有神经方面的疾患,大多数需要治疗。

分娩重量在1000克以下,或胎龄少于27周的新生儿。此组特别是在800~1000克的新生儿中,存活率约为70%~80%。存活的决定性因素取决于在分娩之后是否有高水平的抢救措施。在800克以下的新生儿中20%有身心发育障碍,存活率仅为50%,甚至都会留有长期的神经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早产儿常见的有哪些问题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早产儿在刚出生的时候,并不是不正常,只是因为许多器官或生理功能都未成熟,故有不安的风险。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早产儿常见的有哪些问题吧。

1呼吸暂停

尤其是极低体重婴儿,很容易发生呼吸暂停的现象,跟血压、感染、水与电解质平衡及营养状况等都有关系。

2黄疸

若婴儿血中黄疸测量的指数超过20,这些黄疸色素可能进入脑部,沉积在脑部的神经核,造成永久伤害。但若是黄疸指数并不太高,则对婴儿没有害处,反而是一种抗氧化剂。

3坏死性肠炎

原因并不是很清楚,像缺氧、缺血、感染、放置脐动静脉插管与喂食等都是重要的因素,一旦发生,其死亡率与后遗症发生的几率相当高。

4颅内出血

这是早产儿最可怕的病,极低体重婴儿更易发生。引起颅内出血的原因包括早产儿支持基底膜组织脆弱、微血管未发育成熟与缺氧等。

5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的视网膜血管仍未发展,也不成熟,很容易受到伤害,若到了视网膜剥离阶段,视力将会受损,甚至完全失明。其主要原因包括早产、缺氧、过高的血内氧气分压、感染、酸中毒与组织伤害之后产生的自由离子等。病变轻微的,可以自行痊愈;中等严重度的,只要把握治疗机会,效果也很好。

6慢性肺病

早产儿需要较长的时间使用呼吸器和氧气,而且肺部病变需要很长的恢复时间,照顾十分困难。造成的原因大多是婴儿的病情严重,需使用高压、高氧浓度使肺泡损坏所致。

展开阅读全文

早产儿的出院标准与正确喂养方式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早产儿的护理至关重要,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早产儿的出院标准以及正确喂养方式是什么?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早产儿的出院标准与正确喂养方式吧。

满足以下条件,早产儿即可出院:

1.早产儿能够正常按时按量吃奶;

2.体重达到2300g;

3.没有查出贫血及其他营养缺乏症;

4.室温下,不借助保温箱等外部因素,宝宝体温维持正常。

早产儿的喂养方式:

与足月出生的孩子相比,早产宝宝吸吮、吞咽能力相对差,表现为没有力气吸允乳头喝奶甚至不会吃奶。此外,因为没有足月出生,其本身胃容量就小,喝奶量有限,极易出现漾奶现象。多喂几口奶或者喂奶不当都可能导致奶水吸入宝宝肺中,造成宝宝不适甚至有性命之忧。所以学会如何给早产宝宝喂奶非常重要。

1.开始喂奶时间

通常在生后6-12h开始喂糖水,24h后开始喂奶,体重小于1000g的婴儿则一般在生后48-72h开始喂奶。

2.奶量及间隔

喂养奶量计算公式:

出生10天内早产儿每日喂奶量(ml)=(宝宝出生实足天数+10)×体重(千克/100)

10天后每日喂奶量(ml)=1/5-1/4体重(千克)

3.哺喂方法及姿势

早产儿最好还是吃易于消化吸收的母乳,若不得不吃配方奶也必须找接近于母乳的专门配方奶,切记奶水浓度过高,而且也只能作为母乳的补充。宝宝出生时体重较重,这种情况下孩子可直接哺乳。若宝宝出生后体重过轻,可考虑滴管或胃管喂养,为了避免呛奶和吐奶可将宝宝抱起来喂奶。如若人工喂养,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奶嘴,太大或太小都将不利于宝宝的正常吃奶。吃奶的时候最好让宝宝休息几秒钟,而且每次给宝宝喂奶后都最好把宝宝抱起来,轻拍宝宝的后背来防止宝宝吐奶。

4.奶粉

对于消化系统不好的未足月早产宝宝,他们更适合饮用母乳或专门设计的早产儿配方奶粉。倘若是奶粉喂养,待宝宝体重恢复正常,达到2500g时,便应该逐步更换为婴儿配方奶粉。

早产儿容易在成长期发生上述的并发症,需要父母格外的护理和保健,对于早产儿一定要时刻注意其成长的变化,如果有不适当的症状及时去医院检查诊断!如果你对早产儿如何度过危险期等有关孕妇分娩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早产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早产儿肠胃常见问题是什么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早产儿没有足月出生,一般情况下,就会比足月的新生儿体质弱,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早产儿肠胃常见问题是什么吧?

吸吮和吞咽反射:婴儿是靠吸吮和吞咽来摄取奶液的,但是,早产儿吸吮和吞咽的协调功能要到34周才能成熟,这些功能如果不成熟,不仅会妨碍经口摄入的充足喂养,而且也容易造成呼吸道吸入。

胃容量:早产儿胃容量很小,胃窦和十二指肠动力也不成熟,两者之间缺乏协调的活动,其收缩幅度、传播速度及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均是降低的,胃的排空也较慢,因此,早产儿比足月儿更易发生胃食管反流。

胃肠动力:胃肠道的蠕动促进食物在胃肠道的消化,早产儿胃肠道动力不成熟,胃肠蠕动往往很弱。胎儿年龄小于31周的早产儿,小肠蠕动幅度低,而且收缩也无规律,几乎没有推进性活动,只有随着胎龄的增加、胃肠功能的成熟,蠕动的频率、振幅和时间逐渐增加,才能将食物向下推动。这就是为什么小早产儿更易出现腹胀、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问题。早产儿结肠动力也不成熟,当有呼吸窘迫或感染时,常可出现类似于巨结肠的动力性肠梗阻。

消化吸收功能:在肠道起着重要的吸收和消化作用的是一些消化酶,早产儿这些酶类分泌少,而且活性液较低,对于营养素蛋白、脂肪、糖的吸收和消化有一定的影响。如乳糖酶在36周时才能达到足月儿水平,因此早产儿常有乳糖不耐受问题。

肠道免疫功能:正常的胃肠道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可以防治细菌的合并侵入,如胃酸、肠黏膜、肠道抗体等,早产儿胃酸低、肠黏膜渗透性高、肠道抗体能力弱,因此早产儿容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早产儿肠胃常见问题是什么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