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天皇

天皇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天皇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天皇问题。

分享

浏览

89

文章

30

古代日本天皇选皇后条件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日本皇室选妃条件

古代很多国家都是有着各自独特的制度,我国历史上就是这样,日本也是一样,那么日本在历史中给天皇选取皇后的时候都有些什么要求呢。

首先第一点便是长相了,并不是说长相要多么的好看,有什么脸型的固定标准,而是要那种一眼看过去给的感觉很亲切,仪态端庄大气,不失皇家风度的。第二点便是要有很高的学识,并不是说要有很高的文凭,而是说要有很好的处变的能力,因为作为皇后,那么就会应对到很多的突发情况。

前面的两点对于古代的女子来说是很容易达成的,所以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可以淘汰很多人的一点,就是说皇后的身份必须是尊贵的,也就是必须要是皇室贵族的身份,这一点便是淘汰了很多的女子,那时候的日本皇族很是注重血脉,所以他们认为只有是皇室结亲才能使血脉最纯。

展开阅读全文

日本天皇和日本首相有什么不同,你了解吗?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日本是现今唯一拥有皇帝称号的君主的国家,现在的天皇是明仁天皇,“万系一世”的日本到现在已经有125代了。同时日本还有日本首相一职,官方称为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也就是日本最高的行政长官,那么日本天皇和日本首相有什么区别呢?

一般情况下,日本首相其实就是内阁的首席,日本的首脑领导机关运行,拥有这实际权力。但是其任命方式是由,日本天皇经过国会提名任命。日本天皇,现在更像是国家的象征,精神意义,不能完全的领导人民,但是过着非常富裕的生活。所以日本不是两名统治者,而是只有一位,日本的首相。

日本天皇和日本首相的区别,一般情况下主要体现在日本天皇是国家的象征,而日本首相是内阁的首席,统治着国家,拥有很多的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血泪二战史,劳工逃跑被饿三天,强逼跪在地上请求天皇给饭吃

全文共 965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老兵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被虏到日本的劳工潘景秀,他回忆的一段日寇毒打中国劳工的往事,因为不忍日寇压迫,有两个劳工想逃跑,结果仅仅逃出4个小时就被抓了回去,然后日本人把那两个劳工交给中国人自己处理。就是让中国劳工自己打中国劳工,日寇强逼一个叫吴东佐的劳工去打逃跑的两个人,但吴东佐不忍心对自己的同胞下手,最后三个人一起受处罚,全部被打残。

其实逃跑的事情潘景秀自己也参加过一次,结局也是一样的,我们看看他是怎么回忆这段屈辱往事的。

潘景秀他们当时40多个人一起组织逃跑,但是人生地不熟,又是在海岛上,哪里能逃跑得了,随便被一个日本群众看到都会把他们的行踪报道给日本警察,所以没有多久就全部被抓了回去。

逃跑被抓,自然少不了棍棒挨打,一路上就有不少难友被打残了。但是更惨的还是被押回到矿里以后受的罪。

潘景秀说日本人先强迫他们站在一个及腰深的水坑里冻了一个晚上,在年平均温度只有6℃至10℃的日本北海道,这样冻一个晚上是非常恐怖的,等他们上来时,大伙身上全都结满了冰渣子,腿脚全都冻得失去了知觉,包括潘景秀在内,很多劳工落下了终身残疾。

在劳工们挨完冻以后,日本人又对他们进行刑罚,日本人把筷子和火钩子绑在劳工的手指上,然后让他们用手指尖和脚尖撑在地上,因为之前挨了一个晚上的冻,很多人的手脚已经被冻坏了,如何能撑得了地呢?所以日本人又把他们视为反抗,不服从命令,一阵皮鞭抽打,又有几个难友被得打半死。

日本人还连续三天不给劳工们吃饭,把他们折磨得奄奄一息后,到了第四天终于有一个日本人来找他们,那个日本人让47个劳工全部跪到地上。让他们请求天皇给饭吃。

劳工们没有办法,只能流着眼泪,跪在地上,违心的喊着“天皇陛下给口饭吧”。日本人才让他们吃饭。

经过这样一折腾,很多人病倒了,但不管生什么病,都得去上工,不然没有饭吃,还要挨打。潘景秀说他亲眼看到一位劳工带病去上工回来以后就死了。

看惯了同伴的死亡,其实潘景秀也差点把自己的命丢在日本了,那是一次井下工作面塌方,被压死了几个难友,潘景秀没有被砸死,但被困在了里面,他大声呼救,日本监工和难友们都赶到了,但那监工就是不人让下矿去救潘景秀,还说救回来也没有用了。

最后劳工们通过集体罢工,强烈干涉,日本人才勉强答应让人下矿营救。已经奄奄一息的潘景秀总算捡回了一个条命,并在日本投降后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日本在位时间最长的天皇是哪一位

全文共 2047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知道日本在位时间最长的天皇吗?在日本在位时间最长的天皇是谁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日本在位时间最长的天皇的小知识,欢迎参阅。

人物生平

裕仁生于明治34年(1901)4月29日晚10点10分,父亲是皇太子明宫嘉仁亲王(后为大正天皇)。明治天皇对于这个小孙子宠爱有加,此日马上命令宫内的御用文人为皇孙取名与号。最初的名有三个,为裕仁、雍仁以及穆仁,号则是迪宫和谦宫。最后,老天皇亲自拍板,选择了裕仁与迪宫,分别作为其的名与号。

1.尚武的太子

明治45年(1912年)7月30日,明治“崩御”也就是所谓的驾崩,嘉仁亲王继位成为了大正天皇,裕仁成为 了皇太子。9月11日,也就是明治正式大葬的前两日,乃木希典突然拜见了裕仁。赠给了当日为陆海军少尉的裕仁,由山鹿素行所著的《中朝事实》和《日本帝国史》。两日后,乃木与其妻双双自裁于赤坂的家中为明治天皇徇死。这个事件给年幼的裕仁造成了极大的刺激。祖父的去世和“严师”的自裁,使变得极为自闭孤寂,往往舍弃左右随从,而开始渐渐对无言的生物学感起了兴趣。当其去世的时候,在宫内的“生物学御研究所”里还保存着,裕仁幼年采集的5大箱各式各样的标本。大正三年(1914年),从学习院初等科毕业的裕仁,随即被送往了“东宫御学问所”继续学习了7年。而“东宫御学问所”的总裁则是另一位较乃木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人物―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至此裕仁又被拉回了军国主义的道路之上。

2.大元帅陛下

到了1926年,“病罐子”大正天皇终于“崩御”,裕仁成为了日本第124代天皇,改元昭和。继承大统的裕仁和良子先后诞下了照宫成子、久宫佑子等4个“内亲王”即所谓公主。由于没有男嗣成为继承人,朝中开始了劝解天皇另纳嫔妃,裕仁却对此很不以为然,“朕还有兄弟在,即使自己没有皇子,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到了昭和8年(1933年)12月23日,裕仁和良子总算是有了自己的儿子继宫明仁,了确一桩皇室的麻烦。想来今日之日本皇室也是面对比当日更为严重的尴尬局面。

3.发动侵华战争

在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世界的七七事变,长达8年的侵华战争由此开始。称裕仁为军部之傀儡,理由是他从来没有反对过军部的任何提议,问题是军部的任何提议在送给他之前就经过内大臣 木户幸一的审核,他不愿执行的决议根本就不可能被送到天皇办公室来;而且他掌握了军部的人事大权,他不喜欢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当上陆军首脑,比如他讨厌皇道派的真崎甚三郎和少壮军官接触过密,天皇左右暗示他辞职,真崎还想抵抗一下,结果下场就是被撤职,天皇评论说,这家伙一点常识都没有。侵华战争爆发之际。

陆军大臣 杉山元自信十足地向裕仁表示“中国的战事一个月内即可结束”,他就放纵 朝香宫鸠彦王和 松井石根血洗南京, 东久迩宫稔彦王攻略汉口。当陷入中国泥潭的3年后,日皇已经开始暗地埋怨,低估了中国的军力:“每个人都对战争判断错误,特别是陆军的专责部门应尽快结束战事,并在未来10年重整国防军力。”裕仁甚至暗自批评当时首相 近卫文麿:近卫在任时,好像毫无准备便带领我们进入战争,他在 阿部信行组阁的时候,亲自指令陆军大臣要从 梅津美治郎或者侍从长 畑俊六中挑选。1939年11月8日,在中国战事紧张期间,于富士山附近检阅近卫师团,借以激励士气。

4.二战后

1946年元旦,裕仁发布《人间宣言》,否定了天皇的神圣地位, 承认自己与平民百姓一样也是人,而不是神。美国占领日本后,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是实际上掌控有日本统治权的人。在他的干预下,1947年通过新的日本国宪法,确定天皇为国家的象征,提出最高统治权归人民所有,真正实行立宪民主。

为了与宪法的变化相一致,战后裕仁逐步树立自己民主君主的形象:与平民会面,允许皇族成员被拍照。他还访问过灾区,视察日本的战后建设。他的皇位继承人明仁也打破了传统,和一位普通女性结婚而不是贵族家庭成员。1971年裕仁访问西欧,1975年访问美国,这是第一次以天皇的身份访问外国。因为裕仁是海事类出身,对海洋生物有许多研究,战后把许多精力放在了研究上。

裕仁晚年身体欠佳,1987年手术后更是每况日下。1988年8月15日,裕仁最后一次公开露面并发表讲话,悼念战争遇害者。1989年1月7日上午7时55分,日本政府正式发布“天皇崩御”公告,漫长的“昭和时代”落下帷幕。其子明仁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贡献及荣誉

抛开政治方面不看,昭和天皇还是一位生物学爱好者,他一生发现动植物新品种200余种,主要研究 腔肠动物的分类学,著作有《相模湾产后鳃类图谱》、《那须植物志》和《相模湾产水螅虫类》,因其对海洋生物学研究作出了贡献,英国皇家科学院授予他名誉会员称号。

日本在位时间最长的天皇:裕仁天皇

裕仁 ,日本第124代天皇,昭和军阀集团的最高领袖,一个绑架日本国家而逃脱了审判的战犯。一个把自己打扮成和平天使的虚伪者。一个以海洋生物学者而闻名的科学家。以他的年号命名的昭和时代(1926-1945)充满了暗杀,血腥和暴力,以他名义发动的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导致了数千万无辜人民的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日本在位时间最长的天皇

全文共 4952 字

+ 加入清单

稍微对日本历史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日本有一位昭和天皇,那么你对他又有多少了解呢?下面就由小编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天皇吧。

1、发动侵华战争

1923年4月16日,应台湾总督田健治郎邀请以皇太子身分搭乘军舰“金刚号”来台湾访问12天,以特造的台铁花车作为交通工具,行程遍及基隆、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澎湖等地,驻台日籍官员严阵以待,建立欢迎牌楼,在南北各地兴建豪华行馆,例如“金瓜石太子宾馆”、“阳明山草山行馆”、“菁桐太子宾馆”、“高雄寿山馆”、“角板山太子宾馆”等,这些行馆及其造访之地,都受到妥善的保存及维护,惟寿山馆已遭拆除,遗址位于今国立中山大学校内范围。

在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世界的七七事变,长达8年的侵华战争由此开始,有人称裕仁为军部之傀儡,理由是他从来没有反对过军部的任何提议。

问题是军部的任何提议在送给他之前就经过内大臣木户幸一的审核,他不愿执行的决议根本就不可能被送到天皇办公室来;而且他掌握了军部的人事大权,他不喜欢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当上陆军首脑,比如他讨厌皇道派的真崎甚三郎和少壮军官接触过密,天皇左右暗示他辞职,真崎还想抵抗一下,结果下场就是被撤职,天皇评论说,这家伙一点常识都没有。

侵华战争爆发之际,陆军大臣杉山元自信十足地向裕仁表示“中国的战事一个月内即可结束”,可是中国军队在华北撤的太快,决战未遂后他指示,“在要塞地区集中大量兵力实施压倒性的打击不更好些吗”于是日本开始转移兵力于上海附近,突破中国军队防御后,他放纵朝香宫鸠彦王血洗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4日,裕仁天皇面谕:“中支那方面陆海军各部队,在上海附近作战持续勇猛果断,乘胜追击,使(中国)首都南京陷落,我很满意,此旨传达给全体将士们。”

第二天的《东京日日新闻》报道:“在攻克南京之际,天皇陛下考虑到陆海军将士的辛苦,特赐褒奖并下诏慰问,天皇专门召见了很久没见的(日军)总参谋长闲院,军令部总长伏见两官”。

14日下午一时,大本营陆海军部发出公告,将天皇的面谕通报全体侵华日军官兵,1938年,冈村宁次和东久迩宫稔彦王攻占汉口,深入到中国的腹地,当陷入中国泥潭的3年后,他不认为是自己判断错误,反而开始埋怨诸位臣僚低估了征服中国的难度。

裕仁甚至暗自批评当时首相近卫文麿:近卫在任时,好像毫无准备便带领我们进入战争,他在阿部信行组阁的时候,亲自指令陆军大臣要从梅津美治郎或者侍从长畑俊六中挑选,1939年11月8日,在中国战事紧张期间,于富士山附近检阅近卫师团,借以激励士气。

2、少年时代

裕仁生于明治34年(1901)4月29日晚10点10分,父亲是皇太子明宫嘉仁亲王(后为大正天皇),明治天皇对于这个小孙子宠爱有加,次日马上命令宫内的御用文人为皇孙取名与号,最初的名有三个,为裕仁、雍仁以及穆仁,号则是迪宫和谦宫,最后,老天皇亲自拍板,选择了裕仁与迪宫,分别作为其的名与号。

裕仁的父亲也就是大正天皇,从小多病,心身发育不佳,终生为病痛所困,而裕仁幼时也似乎了继承了其父的遗传缺点,日本皇室自孝明天皇之后,天皇的配偶都必须从皇族公卿的“五摄家”中选择,这种过于狭窄的婚配范围,往往也就造成了劣性遗传的可能,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了欧洲的哈布斯堡家族。

明治41年(1908)裕仁6岁入学的时候,被发现其右手的手指活动不便,被怀疑是遗传的产物,其课程中的美术和音乐两门因此被迫被放弃,除了手指的问题外,裕仁也有着先天近视的毛病,虽然自小就进行校正,但是效果一直不佳。

作为一个充斥军国主义思想国家的准皇储,裕仁从小就被有意识地培养尚武的性格,其刚刚出生70天后,就被寄养在了海军中将川村纯义的家里长达四年,6岁的时候,裕仁进入了“皇室”学习院,而他的院长则是日俄战争中的“肉弹将军”乃木希典陆军大将,明治天皇亲自指示乃木要努力将裕仁培养为“质实刚健”之辈。

如此教育之下,裕仁自小就被种下了崇尚武力的祸根,而且自己也对乃木极为尊敬,总是称其为“院长阁下”,大概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裕仁开始摆脱了给人的“病弱”印象而开始向他的祖父看齐。

明治45年(1912年)7月30日,明治“崩御”也就是所谓的驾崩,嘉仁亲王继位成为了大正天皇,裕仁成为了皇太子,也就是明治正式大葬的前两天,乃木希典突然拜见了裕仁,赠给了当日为陆海军少尉的裕仁,由山鹿素行所著的《中朝事实》和《日本帝国史》,两日后,乃木与其妻双双自裁于赤坂的家中为明治天皇殉死。

这个事件给年幼的裕仁造成了极大的刺激,祖父的去世和“严师”的自裁,使其变得极为自闭孤寂,往往舍弃左右随从,而开始渐渐对无言的生物学感起了兴趣,当其去世的时候,在宫内的“生物学御研究所”里,还保存着裕仁幼年采集的5大箱各式各样的标本。

大正三年(1914年),从学习院初等科毕业的裕仁,随即被送往了“东宫御学问所”继续学习了7年,而“东宫御学问所”的总裁则是另一位较乃木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人物―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至此裕仁又被拉回了军国主义的道路之上。

大正七年(1918年)在“御学问院”度过了第四个春秋的,已经17岁的裕仁步入了青年期,他的婚姻大事也被理所当然地提了出来,久弥宫良子被内定为太子妃,计划于此年完婚,然而当日权倾朝野的元老级人物山县有朋却以良子母亲为色盲为由,反对这门婚事,认为良子的家族遗传不佳,结果这场婚事的骚动,互不相让的足足闹了一年半之久,结果裕仁力排众议还是决定良子为妻,而山县有朋却由于这次事件而被迫下野,不过,之后裕仁马上就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

大正10年(1921年),裕仁刚满20之时就开始其长达的欧洲之旅,当裕仁刚刚决定此事之时,皇后贞明害怕安全问题表示反对,裕仁费尽口舌这才将其说服,这次访问主要是访问英、法、比、荷、意5国。

3月3日,裕仁一行搭乘“香取号”军舰启碇,途经香港、新加坡(在新加坡他还以皇室特权步行勘测了英军的防御工事,为二战日军突破要塞做准备)、科伦坡、雅典,地中海,5月7日抵达英国朴次茅斯港。

一战后的欧洲,百废待兴,选择君主立宪的老前辈英国为访问地,颇有些裕仁毕业旅行外加实地考察的味道,当日英王乔治五世亲自前往伦敦火车站迎接作为皇太子的裕仁,日后裕仁曾经如此回忆:“当时英国王室中,大都与我同辈,处生其中,简直令我有‘第二家庭’的感觉,特别是英王乔治五世,亲自与我长谈指点有关君主立宪之下的君主概念。”

不过,裕仁在巴黎的时候却闹了一个笑话,其当时微服出行,有生以来第一次自己付钱买车票,独自搭乘巴黎地铁,晚年谈到这件事,其自己也还是不禁失笑“我当时第一次搭乘地铁,什么手续也不知道,手紧紧地握住车票,入闸的时候检票员要在票上打孔,结果我紧张地深怕被他夺取,握着车票不放,双方就这样来回拉扯了数分钟,结果惹得检票员大怒,这张车票也被我一直保存着。”

访问期间,裕仁不仅学习西方的政治结构,同时也对军事表现出了极大兴趣,数次访问了一战时期的历史遗迹,当时的法国将军们对这位年近20岁的太子,对于军事的精通程度表现出了极大的赞叹,裕仁自己还特地去了拿破仑墓地所在残废军人院访问,并带回了一个拿破仑的半身像,之后将其摆在自己书房内(战后多摆了一个林肯像,后来又摆了达尔文像)。

也就是在这次出巡中,他接见了驻欧洲的十几个日本武官的参拜,获得了以永田铁山,小畑敏四郎,冈村宁次为首的日本青年军官来誓效忠,这样他以这些人为班底,开展了向军中元老夺权的行动。

访问凡尔登的时候,裕仁一身戎装骑在一尊大炮的炮管之上,一幅悠然自得的表情,其尚武之心可见一斑,虽然访问行程紧密,但裕仁却还是亲自为自己未来内定的妻子良子挑选了一条珍珠项链,打算返国就和其成婚,不过这件婚事还真是多灾多难。

欧行后两个月,大正天皇重病,裕仁开始了摄政,主持大局,婚礼被迫推迟,然而之后,皇族中最年长者东伏见宫依仁亲王去世,婚事再次被迫推迟到1921年底的12月1日,但随后又发生了“关东大地震”,如此国难,婚事又被迫推迟,结果到了大正13年(1924年1月26日),这才正式举行婚礼。

日本在位时间最长的天

昭和天皇(1901年4月29日-1989年1月7日),本名裕仁 ,称号迪宫,日本第124代天皇、1926年-1989年在位,日本帝国皇帝兼陆海军大元帅,法西斯主义者,日本帝国主义的总代表,是日本最长寿以及在位时期最长的日本天皇,执政长达63年。

昭和天皇对日本侵华和发动太平洋战争间接有最高责任,他在制定日本侵华战略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裕仁1901年生于东京,是大正天皇嘉仁的长子,1914年学习院初等科毕业,后在东宫学问所读书,1916年11月被立为皇太子,大正十年(1921年)因父亲大正天皇患病而出任摄政王,大正十五年(公元1926年)继位,以《尚书》中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改元昭和。

昭和20年(公元1945年8月)发布“终战诏书”,代表大日本帝国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因美国的干涉战后免除了审判,帝统得到保留,战后在位期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促成神武景气,他对生物分类学有研究,发表有《相模湾产后鳃类图谱》、《相模湾产海鞘类图谱》以及《那须植物志》等著作,1989年1月7日,因患十二指肠癌死于东京,终年88岁。

4、军戎生涯

到了1926年,“病罐子”大正天皇终于“崩御”,裕仁成为了日本第124代天皇,改元昭和,继承大统的裕仁和良子先后诞下了照宫成子、久宫佑子等4个“内亲王”即所谓公主,由于没有男嗣成为继承人,朝中开始了劝解天皇另纳嫔妃,裕仁却对此很不以为然,“朕还有兄弟在,即使自己没有皇子,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到了昭和8年(1933年)12月23日,裕仁和良子总算是有了自己的儿子继宫明仁,了确一桩皇室的麻烦,想来今日之日本皇室也是面对比当日更为严重的尴尬局面。

昭和3年(1928年),张作霖由于“不听话”而遭到关东军暗杀,同年6月,裕仁在出巡又遭遇激进分子的“预谋行刺未遂”,结果,此两件事引发了当时在野的日本政党的极大反弹,纷纷就此攻击田中内阁,此年7月裕仁公开对此进行指责,结果导致田中义一内阁被迫引咎辞职。

虽然炸死张作霖的事件上,裕仁斥责当时的内阁,不过在32年春天,溥仪被扶植为满洲国伪皇帝后,裕仁不再是不理“军略”的皇帝了,当年亲自为攻占东三省的将领授勋,当他得知关东军突破长城后,生怕引起列强干涉,命令关东军不得越界攻击。

关东军司令武藤信义立即收兵,只有在侍从长本庄繁和陆军大臣荒木贞夫保证不会扩大战线后他才批准第二次越过长城。后来在谈到上海事变时他说道:“在上海,将战区作某种程度的限制,以防止事件的扩大,这并不是依据参谋本部的奉敕命令,而是因为我已特地命令白川不得扩大事端。”

在1935年9月,裕仁借题发挥趁着陆军参谋长闲院宫载仁亲王上奏,对军部势力过于膨胀大发雷霆“传林铣十郎来!有关时局的问题总是出在军部,尤其是陆军省,身为陆军大臣,如果任由部下牵着鼻子走,岂不要下克上不成?!”他命令在宫中开设大学寮,用大川周明的思想培训青年将校,力图把军队掌握在自己手里。

他启用闲院宫载仁亲王和伏见宫博恭王対掌陆海两军, 把皇族军人的势力抬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载仁亲王后来罢免了陆军皇道派军官,博恭王则清洗了海军的军政派),到了昭和11年(1936年)6月,裕仁更是将在颁发的勋章“勋记”上将“日本国天皇”改为了“大日本帝国皇帝”,其野心的膨胀也可窥一二。

同样的在1936年的所谓皇道派和统制派的对立中,也显现出了裕仁的对于军部的控制能力,二·二六事件皇道派陆军军官以“打破体制”为号召,发动了军事政变,1400多名叛军在2月26日清晨,开始了行动,占领国会,袭击首相府等等重要地区,裕仁在事件爆发40分钟接到了报告,马上就换上军装,召见陆军大臣,命令镇压。

当时的陆军大臣川岛义之则回答“请陛下念在起事将校之行为,完全是为了精忠报国的赤诚,希望陛下谅解。”

裕仁听后,拍着桌子,盛怒道:“先不管他们精神何在,这种胡作非为必须尽快镇压,尽快!” 到了次日下午4时,海军第一舰队的“头牌”长门号战列舰接到裕仁的直接指令驶入东京湾,主炮对准了被叛军占领的国会,面对陆军镇压迟迟不动,裕仁结果对这武官大喊“难道要我亲自带着近卫师团去镇压他们么?”结果这次叛乱终于在29日下午被平定,以叛军投降而告终。

展开阅读全文

为什么日本要设天皇?

全文共 683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646年,日本开始了自上而下的政治、经济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这是日本依照我国唐朝实行封建统治的开始。公元701年,文武天皇颁布《大宝法令》,将以往的"大王"一律改称为"天皇"。公元712年和公元720年编篡的《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有一段"天皇神话"。神话说"在天界‘高天原’,有男女二神,他们创造了日本国土,还生了三个神,其中一个女神便是象征太阳的‘天照大神’。‘天照大神’就是日本皇室的祖先,她派孙子天孙降临日本,‘天孙’的曾孙就是日本的第一位天皇一一神武天皇。"这个神话显然是编造的,是为了神化天皇的统治地位,这和中国皇帝称为"天子"一样,表示皇权神授。直到1946年,裕仁天皇发表《人间宣言》,承认天皇是人而不是神,关于天皇的神话才被否定。

小编科普:天皇名称由来

天皇一说来自中华道教中的天皇大帝,即神化了的北极星(天皇太一)。大和国(倭)君主的正式称呼原本是“大王”(治天下大王)。故中国南朝的正史中称五位遣使朝贡的倭国君主为倭王,史称倭五王(赞、珍、济、兴、武)。隋炀帝时,大和的推古天皇派小野妹子出使隋朝,在国书中有“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之句,是首次在外交场合使用“天皇”一词。不过,隋书对此类国书的纪录为「日出处天子致日落处天子」。(实际上,『日本书纪』缺乏可信性,被国际学者认为是伪书。)。

日本君主使用天皇称号,大概是在相当于中国唐朝的时期。唐高宗在674年使用天皇称号,与天后武皇后并称二圣,这可能影响到日本天皇称号的采用。日本天皇名称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天武天皇制定的689年颁布的《飞鸟净御原令》 。明治时期之后天皇一词在日本国内广泛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徐茂公本是武则天皇后位的大功臣,为何被其掘墓戮尸体并灭族?

全文共 1845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很多的功臣,但是功臣受到的待遇却不尽相同,而且功臣们在生前和死后的待遇也未必都是相同的。今天我们要来说说唐朝时期徐茂公,他是唐朝初期的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地位很高,尤其是他为武则天做过很多事,他死后也是受到了很高的待遇的,但是为什么后来却被武则天掘墓戮尸,还要被灭族了呢?1.徐茂公简介

李勣(jì)(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

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后又大破东突厥、高句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他出将入相,功勋卓著,被朝廷倚为干城,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历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师等职,累封英国公。

总章二年(669年),李勣去世,年七十六。册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后配享高宗庙庭。

李勣兼通医学,曾参与编纂《唐本草》(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并自撰《脉经》一卷,今已佚。2.徐茂公有什么荣耀

徐茂公也就是唐代名将李勣,和李靖并称“二李”,一个出将入相的传奇人物,谋略过人,智勇双全,立三朝而不倒,并且他是有功于武则天的。然而他却有一个喜欢冒险的孙子李敬业,将李勣的生荣死哀毁了个一干二净,仕途不顺的李敬业起兵反武,武则天镇压叛乱,并收回由李勣开始世袭的爵位,并对李勣掘墓砍棺。把李姓也收回了,重新恢复姓徐。

徐世勣在投唐之后被李渊赐了李姓,从此改名为李世勣(后为了避李世民的名讳,去掉了“世”,下文中一概说李勣),李勣跟随李世民平天下,立下大功,之后又和李靖成为对抗突厥的主要力量。

李勣虽是武将出身,其政治谋略却是很高的,总能在纷繁的政治斗争中屹立不倒,最初,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争储,李勣选择中立,谁也不帮,玄武门之变后,李勣仍然受到重用,并继续镇守并州,在637年获封英国公,世袭蕲州刺史。

649年,李世民去世前夕,为太子李治安排辅政大臣,文官便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而武官就是李勣,但李世民知道李治对李勣没有恩惠,怕他会有叛心,便决定将李勣贬官,告诉李治倘若李勣没有犹豫就去赴任,继位后再把他召回来,他必尽忠,倘若他对去外地赴任有怨言,就杀了他。结果李勣听到调任后马上就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然后片刻不停就去赴任。所以他在高宗一朝仍旧是谁都撼动不了的人物。

后来李治决定废王立武,遭到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激烈反对,而李勣一句轻飘飘“此乃陛下家事。”给李治和武则天送去了希望,武则天因此坐上了皇后之位。

李勣的明哲保身和沉稳低调让他立三朝而不倒,而且武则天也确实很感激李勣,并且愿意善待李勣的姐姐。669年,李勣去世,李治辍朝七日,让其陪葬昭陵,按照汉朝卫青和霍去病的先例为他修坟。可谓生荣死哀。3.为什么徐茂公被掘墓

但李勣却有一个和他的性格截然相反的孙子李敬业。《隋唐嘉话》记载一个故事,说高宗时期,蛮群聚集为寇,官兵讨伐但一直处于劣势,后来就把李敬业派去了,李敬业是个有冒险精神的人,他只带了两个官吏就去了贼寇的巢穴,表示朝廷知道你们是被逼的,还是赶快回家种地吧,最后不走的就是真正的贼寇。然后把贼首打了一顿板子,然后就太平了。李勣知道后,说了一句话:“吾不办此。然破我家者必此儿。”意思是这个娃很有胆量,做事和我不同,将来李家一定会毁在他手里。

没想到一语成谶,李勣去世后,李敬业承袭了英国公,任眉州刺史,但到了683年,李敬业和其弟李敬猷获罪贬往扬州,而同样是这一年,李治去世,太子李显继位,武则天摄政,不过两个月,武则天将中宗李显废为庐陵王,而扶立李旦为帝,武则天临朝听政。

远在扬州的李敬业聚集了一大批仕途不顺的官员,打着帮庐陵王复位的旗号造反,欲让武则天交出权力,骆宾王为此写下著名的《为李敬业讨武曌檄》。

李敬业为庐陵王抱不平,又弄出个假的李贤来,自然吸引了众多追随者,很快居然就聚集了十万之众,但李敬业这个人,富于冒险却缺乏谋略,最要命的是才华撑不起他的野心,所以他放弃了可能会取得胜利的作战路线,很快被武则天派出的平叛大军给打败了,李敬业也让部下给杀了。

李敬业虽然死了,但武则天的气却没有消,于是她朝着李敬业的祖父李勣和父亲李震撒气,把他们的爵位和官职都给追撤了,而且还对李勣的坟墓进行掘墓砍棺,让他们恢复徐姓。

直到神龙之变后,李显复位。才恢复李勣的官爵,为其起坟改葬。

展开阅读全文

日本天皇为什么没有姓氏?天皇家为什么没有军人?

全文共 1019 字

+ 加入清单

日本天皇,虽然在历史上曾经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但是现在的天皇,已经成为一个象征,手中并没有什么权力。但是天皇也是日本一个很特殊的存在,很多国家的人都是有名有姓的,但是天皇却偏偏只有名字,没有姓氏,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而且天皇家族当中尽管人数众多,却没有一个是能够参军当军人的,这又是为什么?

日本天皇确实是没有姓氏,也不算军人。日本宪法规定:天皇是日本国和日本民众整体的象征。很久之前的日本,站在权力顶尖的人被称为“大王”,在7世纪时开始使用“天皇”的称号称当时的“君主”。经过漫长岁月的变迁,虽然天皇制度一直保留,但是实际权力却越来越小,直到现在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象征性人物。

天皇为何没有姓氏

普通的日本民众称天皇一般是“天皇様”,其实日本不仅仅是天皇,连同皇族同样也不存在姓氏。在众多新闻报道之中,经常会出现“XX宫”的字样,比如现在日本今上天皇的二儿子被称为“秋篠宮”(あきしののみや),而“秋篠宮”并并非是他的姓氏,而是“宫号”。“宫号”是日本皇族男丁结婚独立以后被赐予的形式上的称号。(之前也有单身的皇子男丁创立宫家的例子),那么天皇为何没有姓氏呢?

在古代,天皇是处于“赐予他人姓氏”的一个角色,天皇的地位是超过姓氏的,没有人能够给天皇封姓氏,并且日本人很多,但是天皇自古以来就有一个,所以也没有必要有姓氏。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日本天皇家族被称为“万世一系”,并未出现过第二个天皇家族,其他国家的朝代更替必然皇帝也会出现更换,日本天皇没有和其他人进行比较的机会,所以天皇就一直没有姓氏的状态。

天皇是不是军人?

这个问题相当有趣,二战时期,日本军队号称“天皇军队”,可以想象天皇应该是军队的最高统治人。在旧的日本宪法中规定,天皇定位为“陆海军大元帅”的位置,而皇太子以及其他皇族也会被任命为不同的将官。

旧日本陆海军中有一些皇族成员,这些人被称为“皇族军人”。

在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效仿英国王室的制度推行了皇族参军的行动。但是严格意义上讲,日本天皇并非实际的“军人”,明治、大正、昭和的前期(从1868年~1945年),历史进程上来看,从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到日本战败的这段期间,天皇可以称为“军人”,而其皇族也是可以参军的。

但是战后,在GHQ的主导下,修改了日本的宪法,规定了日本天皇包括皇族在内的成员不能够加入自卫队或者担任自卫队任何职务。从根本上也杜绝了天皇家族参军的可能,所以自此以后天皇不再称为“军人”。

展开阅读全文

麦克阿瑟是如何羞辱天皇的?天皇是如何被拉下神坛的?

全文共 1105 字

+ 加入清单

1945年8月15日的上午,整个日本的广播当中播放了日本裕仁天皇的《终战诏书》,这是裕仁天皇的声音第一次在日本的普通民众中播放,在播放的时候,日本很多普通民众都忍不住哭出了声音,因为他们无法压抑住第一次听到天皇声音的激动心情。但同时也无法接受日本战败的消息。

裕仁天皇在这一次讲话当中大量使用了汉语中的文言文,很多普通老百姓根本就不清楚裕仁天皇到底是想表达什么,同时裕仁天皇在广播中业从未提及到日本投降的事情,只是说明了日本命中,他们必须要忍受着难以忍受的现实。

二战结束后,包括苏联在内很多国家都要求废除日本的天皇制度,但是美国由于考虑到战后的利益关系,美国想要将日本打造一个能够限制苏联的前沿阵地,再加上对日本眼下的考虑,他们最终决定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度。

在这之后,美国接管了日本,杜鲁门命麦克阿瑟上将成为了盟军驻日本的最高司令。说实话,麦克阿瑟与日本的梁子结的还是挺深的。当年在菲律宾与日本人作战的时候,麦克阿瑟险些被日本人打得自杀,后来是罗斯福总统强制性的命令麦克阿瑟撤离前线,将指挥权交给了文莱特上将。而文莱特也是战斗到无法再继续战斗的情况下才选择了投降。后来在我国东北的战俘营中遭到日本人的各种虐待。

在日本签署投降书仪式上的时候,麦克阿瑟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的时候使用了5支金色钢笔,这第一支就送给了被日军虐待成瘦猴子的文莱特上将。麦克阿瑟对日本的天皇很是不屑,从他做的以下三件事中我们就能够很明显的看出来。

第一件事就是麦克阿瑟与裕仁天皇的那种合影,麦克阿瑟双手叉腰,表情很是傲慢。我们完全可以脑补一下,当日本民众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表情和心情。

第二件事情就是他竟然与裕仁天皇握手。当时麦克阿瑟刚刚进入到盟军司令部办公室的时候,日本裕仁天皇就在第一时间前来拜访。在这之前,日本宫内厅多次向麦克阿瑟嘱咐到:你不能与裕仁天皇握手。这言下之意就是说麦克阿瑟只是个“平民”,一个平民是没有资格与天皇进行握手的。但是麦克阿瑟根本就不鸟这些人的嘱咐,也不惯着天皇的臭毛病,一见面二话没说就伸出了右手。当时的裕仁天皇还楞了一下,无奈只能也把自己的右手也伸了过去。这个握手的意义非常重大,当时的美国媒体立即就播报了裕仁天皇已经从“神”变成了“人”。

但是麦克阿瑟要做的可不仅仅只是握手这么简单了,下面也就是他做的第三件事,他强烈“建议”裕仁天皇对日本的全体国民发布一份宣言,要承认自己仅仅只是个人,并不是人间的“神”。这也就是后来著名的《人间宣言》。1947年的时候,日本在美国人的帮助下颁布了《和平宪法》,其中非常明确的规定了“主权在民”。于是日本就成为了真正的君主立宪国家,而天皇也只能成为了日本的一种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日本天皇宝座有什么历史,为和上面有9只中国神鸟?

全文共 1617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日本天皇的事情,最近小编也关注了下,其他的事情小编不感兴趣,但是有一件事情小编十分的感兴趣,话说这个日本天皇宝座好像非常的有意思啊,上面还有9只中国神鸟,话说这个日本天皇宝座的历史也非常的悠久,那么有的人了,这个日本天皇宝座到底有什么故事呢?为何上面有中国9只神鸟呢?下面我们继续来借米分析看看吧!

当地时间22日下午,日本第126代天皇德仁在东京皇居正殿举行“即位礼正殿之仪”,向国内外宣告即位。在此次即位仪式中,德仁天皇所登上的宝座“高御座”备受关注。

今年4月30日,日本明仁天皇宣布退位,5月1日,德仁皇太子即位,成为日本第126代天皇,日本正式进入“令和”时代。

共同社称,出席即位仪式的有194个国家和行业的代表等2000多人,包括外国元首、王族、政府高官,以及日本国内的皇室成员、三权之长、知事等。

即位仪式沿袭传统

据共同社消息,下午1时,“即位礼正殿之仪”正式开始。天皇身穿传统装束“黄栌染袍”进入皇居正殿“松之间”,他身后是捧着国玺、天皇私玺,以及日本皇室神器草薙剑和八尺琼勾玉的侍从官。

随后,天皇登上宝座“高御座”,侍从官将剑、玉、玺等安放在御座前的桌上。雅子皇后则身穿十二单衣站在旁边的“御帐台”。

向来自国内外的宾客致敬后,德仁天皇宣布即位并发表讲话。

“上皇陛下30多年的在位期间,始终祈愿国民幸福和世界和平,无论何时都与国民苦乐与共,身体力行地展示其内心,我对此再次深切感念。”

他表示,“我立誓在始终祈愿国民幸福和世界和平,贴近国民的同时,遵循《宪法》,作为日本国与日本国民统合的象征履行职责。”

天皇结束发言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读名为“寿词”的贺辞,然后携一众官员三呼“万岁”。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即位仪式结束后,新天皇、皇后本应坐着敞篷车上街,参加庆祝游行接受民众祝福。但由于超强台风“海贝思”造成的影响惨重,原定于22日举行的庆祝巡游将延期至11月10日举行。

今晚,日本皇宫还会举行庆祝宴会“飨宴之仪”,天皇夫妇将与外国宾客等共进晚餐。明日,他们将邀请外国的国王等王室成员到皇居交谈。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将忙碌起来。他将同约50个国家的政要举行单独会谈,开展每天会见十几人的“马拉松式会谈”。

“宝座”装饰中国神鸟

在此次即位仪式中,德仁天皇所登上的宝座“高御座”备受关注。

“高御座”是天皇权力的象征,从大约公元8世纪开始,就一直用于天皇的加冕典礼和其他重要的皇室仪式。

此次亮相的“高御座”是1915年为大正天皇即位礼制作的,它高约6.5米,重约8吨。

“高御座”(左)与“御账台”

“高御座”全座未使用钉子,均用榫卯结构接合,其黑漆底座上竖起的8根圆柱支撑起整个大顶。

日经中文网称,“高御座”顶上有大小9只灵鸟和凤凰的装饰,是古代中国传说中在品德出众的天子的治世之下才会出现的神鸟。

此外,雅子皇后登上的“御账台”则是在大正天皇即位礼的时候首次设置的,比“高御座”略小巧一些。

由于自上次使用以来老化严重,在本次即位礼开始之前,宝座被拆分成将近3千个部分,于2018年9月用卡车运送到了东京的皇居,由专业人士对其进行了重新刷漆等修缮工作。

日本政府编列了约5亿日元(约3200万元人民币)预算,用于修复及运送宝座。

安保等级“史上最高”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为确保即位仪式的安全,东京的安保措施升至最高等级。

据日本《每日新潮》杂志介绍,日本政府在时隔20年后再次组建了“最高警备本部”,本部长由日本警视厅总监担任。

此外,日本从全国各地的警察局抽调了精锐警护官,他们将开着巡逻车、警护车,结伴在机场、酒店、大使馆等重要位置反复巡逻。安保等级堪称日本“史上最高”。

知情人士透露,这次德仁天皇即位庆典跟警备相关的预算超过38亿日元,比29年前明仁天皇即位时的54亿日元减少了约30%。

但并不意味着这次的警备力量打了折扣,因为这次使用的最新装备都是2016年G7伊势志摩峰会召开时购买的,还有一些预算划入到了明年东京奥运会的警备费用当中。

展开阅读全文

日本关东军为何可以不停天皇调遣?日本关东军与日本陆军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992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历史上的抗日战争时期,这是咱们中华儿女用血与肉所谱写出来的华丽篇章。在长达14年的侵略战争期间,日本人在中国的大地上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面对日本先进武器,中方牺牲相当严重,在这些侵略的日军当中,有一支特殊部队。这支部队被称为“皇军之花”,他们在日军当中拥有最强的战斗力,最先进的武器,以至于到后面连日本天皇都难以调动这支队伍,他们就是侵略中国大地的“日本关东军”。

八国联军时,俄国军队兵分七路,六支队伍进犯东北,他们为了让中国出现白俄罗斯、小俄罗斯这里的俄国领土,就在东北展开了“黄俄罗斯”计划,然而他们的野心却让日本和英国感到棘手。

1904年2月,日本在美英的支持下,对俄国发起了战争,日本在名义上是为中国收复了领土,但日本又驻兵东北,并将辽东半岛改为关东州,还在旅顺设立关东都督府,下设民政部和陆军部。

1919年,日本又往辽东半岛调入1个陆军师、6个独立守备营,配置最先进的武器,日本天皇车十分重视这支部队,就给予一定的自治权,司令官立花小一郎,撤销都督府,设立关东厅,成立关东军。

关东军直属天皇,但随着后期加紧推行侵略政策,位于前线的关东军更多听从关东军司令命令,就好比1928年的“皇姑屯”事件,日本天皇当时跟张作霖正在谈“满蒙铁路”,但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和陆军大臣密谋炸死了张作霖。

1931年,日本关东军又炸毁了沈阳铁路,开启了14年抗日战争,自从战争打响之后,他们一直都在囤积兵力,1931年,关东军仅有3个师团,1932年达到6个,1933年到1936年保持到了5个师团的兵力。

到1940年,关东军达到了12个师团,日本的急剧扩张,也并不代表着师团关东军很强,他们为了达到这个人数,强制调回了20多万退役的士兵,编入一些由老人和小孩组成部队。

就连大部分的武器都是使用伪军的,这根本就算不上最好的武装,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为了配合德国进行牵制计划,关东军的主力都被调到了太平洋战场,随着战事深入,太平洋的关东军逐渐被歼灭。

1945年5月8日,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之后,苏联出兵远东地区,守在辽东一带的关东军都是老弱病残,根本没有能力跟苏联抗衡,日本大本营甚至下达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撤退的命令。

然而关东军为了维护“皇军之花”的脸面负隅顽抗,不肯投降,就算日本天皇宣布条件投降之后,关东军依旧还在抵抗,直到关东军最后一任总司令山田乙三提出停战谈判,关东军才选择投降。

展开阅读全文

德川幕府和天皇的关系是怎样的?天皇制度为什么没有被推翻

全文共 1573 字

+ 加入清单

德川幕府是日本最后一个由大将军统治的时代。很多朋友会奇怪,既然大将军已经成为了全国的首领,为什么他没有推翻天皇或者替代天皇呢?虽然天皇在名义上是日本的最高统领者,但在历史中,天皇手中真正握有实权的时间短的可怜,所以天皇对幕府不会造成任何威胁,只是一个象征意义而已。幕府将军和天皇之间的关系,就像是皇帝和丞相,当皇帝并没有任何实权,国内朝政一切都要听丞相的,所以德川幕府根本就没有必要取代天皇的位置。

日本天皇“万世一系”从血统上来说没有过改朝换代,但自从镰仓幕府建立后1185年到1867年,长达700年间天皇没有实权,作为国家统一的象征,靠手下权臣的接济过活。

而德川幕府在日本历史上的真实地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长达265年的统治,深刻改变了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说一说德川幕府时期一些影响重大的事件,管中窥豹一番。

一、政治

想要了解德川幕府的政治形态,就要对日本社会结构有所了解。日本与中国不同,古代日本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力非常差,可以说,只要中央权威衰败,地方豪强(大名)立刻会独立,这也是日本战国为什么能打200多年的原因,从本质上来说,日本自古就是个分裂的国家,仅仅依靠相近的民族性凑在一块过而已。

而德川幕府建立后,施行了古代日本历史上最为苛刻的集权手段。比如要求各地豪强(大名)自行拆毁城堡,一个省(国)只能有一个城堡,是为“一国一城法”,此举大大削弱了地方军事势力。

每当幕府要修建什么国家性工程了,各地豪强(大名)要按照实力大小,向幕府捐款,实际上就是摊牌。而且捐款数额也不是按照实力,而是按照亲疏。跟幕府关系好的大名就少捐点,关系差的就多捐点,什么?没钱捐?不要紧,可以向东京的富商贷款嘛,分期付款。

同时,各地豪强(大名)不得全年待在地方,一年中至少有半年时间要住在东京(江户),以便加强对他们的人身控制。

德川幕府规定“喧哗两成败”。简单说就是,如果两个武士产生了冲突,拔刀相向,无论谁对谁错,只要动刀见血了,双方就都有错,都要接受惩罚,这就给好斗的武士带上了一个“紧箍咒”,社会治安大为好转。

二、经济

德川幕府时期,日本经济最核心的问题是米价。由于国家统一,货物可以自由流通,商业经济空前发达。以东京和大阪为代表的商人阶层,手握巨量资本,可以操控米价,这是前代幕府不曾遇到过的问题。

德川中期的几位将军,都被米价折磨过。一旦米价暴涨,社会就会动乱,稳定米价就是稳定幕府统治。德川吉宗在位期间,开启“享保改革”,鼓励开垦更多土地,要求各地大名多多交粮就可以缩短待在东京的时间。同时裁减幕府供养的军队(旗本)数量,发展与中国和荷兰的贸易,增加幕府收入,只要市场上米价异动,幕府立刻出面打压米价,使幕府大得人心,人称“米将军”。

商人阶层的崛起也影响到武士,商人有钱没地位,武士没钱有地位。商人为了获得和财富相等的社会地位,乐于给武士放贷,一旦武士还不起贷款,就会被要求将武士身份卖给商人,以至于德川幕府中后期,将军三番五次下令武士身份不得更改,但社会上贩卖武士身份的活动屡禁不止,“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开始松动。

三、文化

德川幕府时期的文化成就很高,为后来明治维新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首先,幕府提倡儒学,以藤原腥窝为代表的日本儒学家进入政府高层,参与决策。武士幼年学校也普及了儒学教育,但要指出的是,日本儒学跟中国有不少区别,比如他们积极提倡“忠”而不是“仁”,很多地方颇具日本特色。

幕府在封杀基督教的同时,仍然欢迎荷兰人来日本经商。荷兰人带来的西方学识让日本人大开眼界,被称为“兰学”。跟中国人比起来,日本虽说也是锁国政策,但一直对西方科学进步有清醒的认识。

这一时期,日本本土文化非常繁荣,俳句、能剧、漫才、浮世绘等独具日本特色的艺术形式百花齐放,这些文化语言将日本人从思想上统一在了一起,民族国家的概念逐渐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日本为什么能保留天皇制?在日本古代天皇只是一位傀儡皇帝

全文共 959 字

+ 加入清单

日本天皇被称为“万世一系”,因为日本天皇制千年以来从没有被中断过,也是世界上历史最长的君主制度。为什么中国每隔几百年就能改朝换代一次,而日本的天皇就能一直延续下来呢?因为天皇在日本古代大部分时间里,都只能算是一位傀儡皇帝。日本之所以能够完成明治维新和君主立宪,就是因为天皇手上并没有什么实权,战国时期的将军才是整个日本的最高统治者。不过日本的历任统治者也都没有因为天皇手上没有实权,就将在任的天皇赶下台,让自己当天皇后者皇帝,从这点来看也是日本能够保存天皇制的原因之一。

天皇在日本被誉为是国家统一的象征,最早的天皇并不是人而是神,所以人们要将天皇给供奉起来。不过‘’神”终究只是一个伪命题,当被揭穿的那一刻,天皇的地位就从神坛跌落到了谷底。日本第一位在考古学上有考证的天皇是崇神天皇,在位时间于公元前98年7月13日—前30年12月5日,一共68年。不过这个数字目前来看还是值得怀疑的。因为日本第一系的天皇在位时间都很长,甚至有在位百年的记载,以当时的条件来说一个人想活到一百岁的几率并不大,所以只能确定崇神天皇他存在过,具体年龄就不得而知了。

此后千年天皇一直都是日本最高的君主,不过当中国处于秦汉时期时,日本还仅仅是石器时代,所以他们有个天皇基本上也没什么用。直到唐朝建立,日本多次派学者到大唐学习,这才让日本有了自己的文字和文化,而且日本能够发展下去基本上就是因为对唐朝的各个方面都做了深度的学习和研究。此后天皇的地位不断受到挑战,先是被各种大臣们给架空,有点类似于三国时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凡是天皇的继任者年纪偏小,基本上都会被架空,根本没有任何实权。

直到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日本进入到了幕府政权时期。天皇好不容易不用被各种门阀贵族控制,又改成被幕府将军们给控制了,此后日本经历室町幕府和德川幕府,中间又爆发了内乱形成了战国时代,一直到明治维新,日本天皇被整整架空了676年之久。也就是说日本虽然有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但实际情况却是一个傀儡皇帝,而且生活过的非常拮据,幕府将军给天皇的生活费也仅仅只够吃饱饭。

所以天皇早就习惯手上无权的日子了,也正是因为这样,此后不管是明治维新还是君主立宪才能够顺利过渡。如今日本天皇也只是名义上的象征,对政治没有任何发言权,主要负责参加一些礼仪性外交事务活动和国家仪典等。

展开阅读全文

日本都是幕府将军有实权,为什么他们不取代天皇呢?

全文共 1199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日本时期其实很多人应该知道的,那就是其实日本真正有权利的是幕府将军这些人,真正的天皇是没有实际权力的,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那为啥这些幕府将军们不取代天皇做最高的统治者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这就是日本特有的文化。

由于岛国的特点,军阀之间要尽量妥协,不能彻底玩命。

因为在大陆,比如蒙古人打到中国,逼死了皇帝,自己做皇帝。后来被汉人厉害了,又打垮了蒙古人。但蒙古人也不是死路一条,他们直接逃到蒙古高原就没事了。

再往之前,比如匈奴、突厥、契丹之流,也有跑掉的可能。蒙古高原不能去,也可以逃到西域去。

但日本没这个条件,蛋大的地方,又是岛国,你往哪里逃?根本无路可去。

如果日本军阀仿效中国这样,我把天皇杀死,自己作为天皇。

那么,未来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像中国一样群雄逐鹿,争夺天皇的宝座。

但是,就像罗马只有死掉的皇帝,没有退位的皇帝一样。

群雄逐鹿的结果是,一旦有人胜利推翻前一个皇帝,务必要将前一个皇帝及其家族斩尽杀绝。

如果不是这样,后一个皇帝自身就有危险,要时刻恐惧前一个皇帝可能复辟。

这样杀来杀去,会造成可怕的报复性的滥杀,动辄1个家族彻底灭亡。

如果小小的日本也这么来,那么岛国永无宁日,到处都是血雨腥风,大家一同毁灭。

所以,就像同为岛国的英国一样,日本需要一个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所有军阀名义上都服从这个最高统治者,以实现表面上的和平。

而实际操纵大权的则是幕府将军,也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作为军阀来说,他们顶多是推翻幕府而已,不可能推翻天皇。

日本历史上,直到明治维新时期,其实国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即便是幕府时期,地方军阀也有很强的实力,只是没有幕府那么强大而已。

然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军事上也没有百分之百的事情。

幕府一旦衰败,地方军阀就有可能联合起来推翻幕府。即便幕府不衰败,和地方军阀正面打仗,也未必有必胜的把握,毕竟人家是地头蛇。

所以,大家说白了还是敌人,但又不能始终拼的你死我活,就以天皇制度和幕府制度维持表面上的和平。

即便推翻幕府,幕府也留有一定余地,必要时说我把权力还给天皇,放弃幕府也就行了。

实际上,日本历史上只有三个幕府,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

其中,除了镰仓幕府的北条高时死不放权,最后全族被迫自杀以外,另外两个幕府都是善终。

室町幕府的足利义昭和德川幕府德川庆喜,最后都不过是被流放而已,两人都是善终,家族也没有被株连。

另外,则是日本是神道教国家,老百姓都非常迷信,相信天皇是神。

天皇家族存在已经有1000年历史,这种想法早已根生日本民众内心,成为一种信仰。

那么,就算要杀天皇,只能暗算,不能公开杀。杀尚且很困难,更别说推翻天皇了。

如果哪个幕府将军敢于这么做,老百姓就会大惊,不会继续支持他。

诚然,也许幕府将军可以用强硬手段给予压制,最终获胜。

关键,谁敢去试一试呢?

其实幕府将军已经拥有全部权力,就是实际上的天皇,还需要冒险推翻这个符号干嘛?

展开阅读全文

天皇山

全文共 801 字

+ 加入清单

天皇山自然风景区亦称五道壶石窟旅游区,位于河北省怀来县东北部,东距北京市延庆县古崖居1公里,东南距八达岭长城30公里。该区总面积5平方公里,以石窟民居群落、石刻和生态环境闻名。山上群峰环绕,怪石嶙峋,草木葱郁,潭溪瀑布众多,常年水流不断。山顶有北魏时期的石窟数处,令人叹为观止;山下是国家级科教兴村示范单位--方家冲,数千亩果林饱饮山泉润泽,惠承科学栽培,酿得春季花香四溢,夏秋果实累累。

天皇山景区自然景观很多,从停车场沿山间小径蜿蜒而上,头顶云雾缭绕,脚下溪水潺潺。巨石堵住溪流,为瀑,为潭,共有五重,古人称之“五道壶”。《怀来县志.山川》篇曾记此溪水源头“泉由盆出,不溢不竭,足供百人之饮”。今有地质学家考证:此泉形成于四至五亿年前,此水是品质极佳的矿泉水。至冬季,潭、瀑皆化作冰潭,其似凝似流的精彩神韵,其银河直落的浩然气势,令人无不神往。行至五道壶尽头,便见一座石府建于悬崖峭壁之上。据专家考证,此原为北魏时期凿成,是奚族可汗州的州府,后改为寺院。寺内一切设施均凿石而成,上下贯通其雕梁画柱,规模庞大,气势雄伟,古朴神秘。沿着蜿蜒的山间小径,依次可观赏到雾云洞、功德碑、转佛石、古松榆、龟蛇朝拜、飞来石、雷劈石、一线天、古辗、造钱炉、天星瀑、仙境阶等数十处自然景观。山下是五千亩生态观光园。到了天皇山,既能领略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又能体会到中华民族古老文化遗产的悠远和博大,还可以吃住在农家,到生态观光园赏花、采摘。

多少年,它就是这么深藏山谷,如今才从被遗忘的角落里走出,来到世人面前。这些石窟,先用于居住,后来改做庙宇。无论是凿于何时,论年代都已经很是久远。如今,人们乘车从远处跑来看这里的山川、石窟、清泉、流水,它也由此重新找到了自我,有了自己新的价值。

地址:怀来县北辛堡镇方家冲村

行车路线:京张高速沙城出口向右行至110国道,左转直行24公里至北辛堡镇高速路口,左转直行2公里进入方家冲村。

展开阅读全文

唐武宗千年诅咒吓退日本天皇

全文共 2462 字

+ 加入清单

日寇密谋夺碑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消息传到苏州后,当时盘踞在那里的侵华头目松井石根欣喜若狂,他亲率百余护卫策马狂奔到寒山寺,在《枫桥夜泊》诗碑前合影。这块诗碑是由清代着名学者俞樾手书的。

松井石根知道日本天皇裕仁喜欢《枫桥夜泊》一诗,便将这张照片寄给了裕仁。裕仁接到照片后大喜,表示想一睹寒山寺诗碑的真容。于是,日军参谋次长多田骏出了一个馊主意,让裕仁下诏书给松井大将,把《枫桥夜泊》诗碑从苏州运往日本。松井石根接到敕电后,想到诗碑在苏州乃至华夏民众心目中的地位,不能强行掠碑,于是他召见了日本大阪朝日新闻社随军记者长谷川信彦,商议如何“巧取”诗碑。

经过一番密谋,诡计出笼。他们在《苏州新报》发表一条消息,以大阪朝日新闻社举办东亚建设博览会的名义,要将寒山寺碑运至大阪陈列。随后,松井石根命部下特高课课长小丘策划了一个“天衣行动”,组织精干特工乔装成海盗,随时待命;另派干练特工在日本本土博览会结束时对《枫桥夜泊》诗碑进行掉包,用假碑换下真碑。待运碑船启程返回途中,待命的“海盗”特工迅速采取手段,使运碑船和假碑同沉汪洋,而真碑则被留在日本。

法师刻碑瞒敌

刊登在《苏州新报》上的有关诗碑的报道,寒山寺住持静如法师也看到了。这位爱国法师立即请苏州石刻大师钱荣初到寺。静如向钱荣初奉上20根金条,请其刻一假碑,以瞒日寇。钱荣初一听当即答应,且不收一文。

钱荣初仅用两天时间就将《枫桥夜泊》诗碑仿刻成功。岂料,就在钱荣初仿刻诗碑时,却被大汉奸梁鸿志的远房表弟、特务头目朱君仁盯上了。原来,梁鸿志为向日皇邀宠,怕诗碑被人掉包,便派朱君仁密切监视寒山寺。在静如和钱荣初运仿碑进寒山寺时,将其截住。

梁鸿志得到消息后,派人将仿碑运到南京,并写信向松井石根献媚,建议日军悄悄将苏州寒山寺内的《枫桥夜泊》诗碑用商船运往日本,与此同时,将钱荣初刻制的仿碑当作真碑在南京总统府内展出。

然而,松井石根认为,这是梁鸿志和他在天皇面前争宠,当即否决了梁鸿志移花接木运碑之计,而命令小丘提前执行“天衣行动”。

然而,就在“天衣行动”启动的前一天,一桩诡异的命案发生了,松井立即下令停止行动。

石刻大师殒命

1939年3月20日早晨,一批到寒山寺进早香的香客,在山门外发现了一具尸体。这个消息传遍了姑苏古城。很快,尸体身份确定了,居然是钱荣初。松井石根听到消息后,立即命令日本宪兵队将尸体运回,并让法医对死者进行验尸。法医发现死者上衣口袋内有张纸条,就转交给松井石根。

松井石根打开纸条一看,顿时面如土色,原来这张纸条用鲜血赫然写着:“刻碑、亵碑者死!吾忘祖训,合(活该)遭横事!”这分明是个诅咒呀,看那意思,无论是谁,无论有何原因,只要敢打诗碑的主意,就不会善终。想到这里,松井石根惊出一身冷汗。但是在内心里,松井石根还是很疑惑,这个诅咒是真是假呢?

松井石根立即放下军务,一头扎进故纸堆,查阅有关《枫桥夜泊》诗碑的历史记载。随着他对《枫桥夜泊》诗碑研究的不断深入,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原来,据野史记载,关于诗碑诅咒的传说确实存在,而且,这个诅咒竟然是中国唐朝皇帝唐武宗发出的。www.360changshi.com/gs/minjian/

一个千年传说

传说,唐武宗酷爱张继的那首《枫桥夜泊》诗,迷信长生的他在死前一个月,敕命京城第一石匠吕天方精心刻制了一块《枫桥夜泊》诗碑,当时还说自己升天之日,要将此石碑一同带走。并且,唐武宗临终颁布遗旨:《枫桥夜泊》诗碑只有朕可勒石赏析,后人不可与朕齐福,若有乱臣贼子擅刻诗碑,必遭天谴,万劫不复!

虽然这只是传说,但也并非仅仅是空穴来风。经查证,《枫桥夜泊》诗碑民间(相对于帝王之家而言)始刻于北宋,作者为翰林院大学士郇国公王珪。王珪自刻碑后,家中连遭变故,王珪本人也暴亡。第二块《枫桥夜泊》诗碑的作者是明朝书画家文徵明,诗碑“玉成”不久,文徵明亦身染重疾,含恨辞世。清代大学者俞樾是第三块《枫桥夜泊》诗碑的作者,当时的江苏巡抚陈龙重修寒山寺时,请俞樾手书了这块石碑。俞樾作书后数十天,便倏然长逝了……

夺碑计划中止

时空再回到1939年的苏州。钱荣初的暴毙和相关历史资料让松井石根不得不得出一个结论:此碑真的是烙上了千年的诅咒,只配帝王把玩和拥有。日本天皇虽也是一朝天子,但他是异国之君,万一也难以跳出唐武宗诅咒的怪圈,那该如何是好呢?

松井石根越想越怕,他怕盗夺诗碑的行动会“妨主妨己”,遂将“悟”出的道理电呈裕仁天皇。裕仁经反复权衡,准奏。

于是,松井石根彻底放弃了这个计划。

谄媚的赝品石碑

如今,不仅苏州有《枫桥夜泊》诗碑,在南京的总统府内也有一块。记者探访了这块让人诚惶诚恐又充满神秘的石碑。石碑比人还高,汉白玉质,放在总统府煦园东长廊南端小亭内,碑的正面、背面以及其中一个侧面都有字。记者注意到,碑文的落款是:俞樾。

总统府的这块碑,曾经引发了寒山寺和总统府《枫桥夜泊》诗碑谁真谁假的争论,一时间吵得沸沸扬扬。总统府陈列研究部的陈宁骏揭秘说,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一次较大规模的整修中,在西花园桐音馆东南假山附近发现了这块诗碑,为了保护它,就把它迁到了长廊里。在迁移中,他们发现碑座上刻有七排文字:“大日本帝国陆军省海军省后援,大阪朝日新闻社主催大东亚博览会,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出品,寒山寺诗碑于大阪朝日新闻社……日本石材工作,株式会社谨制”。这说明,总统府的这块诗碑是寒山寺的复制品。

根据之前掌握的资料,这块碑应该就如前文所说,1937年12月,日寇占领长江下游及当时中国首都南京,其头目松井石根在寒山寺与石碑合影后,日本侵略者将喜爱至极变成了丧心病狂的疯狂掠夺,想把这块诗碑运回本国、据为己有。为了保护这块石碑,苏州钱荣初老人连夜刻碑,传出以赝碑迷惑日寇的动人传奇。但是操作途中,汉奸将仿碑截住,用专车运到了南京,密藏在总统府内。但是陈宁骏却说,还有一种说法是,煦园内的这块石碑是1939年3月,维新政府在成立一周年之际,为了博得日本主子的欢心,按原碑大小字样,重新制作的。在当时,这块碑是汉奸们奴颜媚笑、迎合奉承的道具。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日本开国天皇

全文共 2825 字

+ 加入清单

昭和天皇的御弟三笠宫动情地说:“徐福是我们日本人的国父。”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先生多次表示,羽田家族来自中国,祖先是徐福。

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他命令方士徐福出海寻找仙方,从此徐福入海一去不回,留下世人种种猜测和传说,时至今日,当人们来到徐福故里,看一派海天开阔的景象,回想千百年前的过往,能够感受到历史娓娓道来的厚重。

公元前210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携带“五谷子种”,乘船泛海东渡,成为迄今有史记载的东渡第一人。徐福东渡把秦代文明传入日本,促进了日本社会的飞跃。徐福在日本被尊为农耕神、蚕桑神和医药神。日本纪念徐福的祭祀活动历千年而不衰。但是,自从司马迁在《史记》中第一次记载徐福东渡活动以来,也把与徐福有关的疑谜留给了后人。

第一,徐福东渡是否确有其事。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三次东巡琅琊,徐福再次来见秦始皇。因为九年前第一次入海求仙药,花费了巨额钱财未获仙药,恐谴,乃诈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秦始皇因为“梦与海神战,如人状”,占梦的博士又说了对徐福有利的话,秦始皇便相信了徐福的谎言,第二次派徐福出海,并配备了强弩射手,亲自督战。“自琅琊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亦有载:徐福入海求仙药,还为伪辞曰:“臣见海中大神,言曰:’汝西皇之使耶?’臣答曰:’然。’’汝何求?’曰:’愿请延年益寿药。’神曰:’汝秦王之礼薄,得观而不得取。’即从臣东南至蓬莱山,见芝成宫阙,有使者铜色而龙形,光上照天。于是臣再拜问曰:’宜何资以献?’海神曰:’以令名男子若振女与百工之事,即得之矣。’秦皇帝大说,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

此外,《汉书》中也有相应记载:“徐福得平原大泽,止王不来。”(《汉书·伍被传》)

《史记》和《汉书》是中国历史最有权威性的两部史书,尤其《史记》,其年代与徐福东渡时相隔仅百年左右,其可信度还是相当高的。

所以说,徐福东渡是存在的。

第二,徐福故里在哪里,也就是说徐福是哪里的人?在《史记》里,司马迁把徐福记为“齐人”。齐人笼统地说就是山东人吧。

第三,秦始皇为何支持徐福东渡。《史记》上说,秦始皇不惜以巨资支持徐福东渡,是为了寻神山仙药,求长生不死药。但是,史学界有人认为,上述看法可理解,但是派遣徐福东渡的真正目的是“以示强威,服海内”。日本学者奥野利雄先生提出了一种复仇说。奥野先生认为徐福东渡是为了报亡国之仇,消灭族之恨而策划的一次叛离始皇恶政统治的行动。并为实现目标,徐福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始皇一再拨发经费、赏赐宝物、申请船只、组织人员、集结各种有用人士、准备粮食种子,为逃离后的安居乐业做好一切准备。还有的认为,支持徐福东渡的目的是寻找先人的足迹。秦始皇认为自己是赢族的后代,所以派人去瀛洲寻根。有人认为是去进行海外开发:执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以秦始皇的雄才大略,断不会轻信长生仙药之说,他派徐福出海,应有海外开发之意。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在十二年的时间内,他不畏长途跋涉,四次至东方沿海巡视,每次都到山东境内,并在此期间派徐福入海东渡。在秦始皇在山东巡视地区发现的他的石刻中说:“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又说:“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秦始皇所向望的是:凡是日月所照的地方。都是他的疆土;凡是人的足迹所到达的,都是他的臣民。

秦始皇这样多次到沿海一带巡视,说明他对东方大海的极大关心。有的学者说:“秦始皇东巡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东至扶木(今日本)的理想,而徐福探海东渡正是实现秦始皇理想宏愿的具体行动。”

第四,徐福东渡到达何方。多数学者认为,徐福到达的三神山不是什么海市蜃楼,而是指日本列岛。还有的认为,可能去的是吕宋岛。还有的认为是现在美国所管辖的有关岛屿等等。多数学者倾向于日本。

其五是谁是徐福的后裔。现在一些日本人说自己是徐福的后裔。他们的理由是,在日语中,秦与羽田的发音相同。前日本首相羽田就称自己是徐福的后裔。日本昭和天皇的御弟三笠宫动情地说:“徐福是我们日本人的国父。”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先生曾于2002年专程到连云港市赣榆县徐福村祭奠,他多次表示,羽田家族来自中国,祖先是徐福。在日本,徐福是作为日本先民的引导者和日本文化的开拓者的形象出现的,因此日本各地对于徐福的崇敬程度更要超过中国,由这种崇敬心理而引发的祭祀活动,也更是层出不穷,热闹红火。

还有的人认定徐福即日本的神武天皇。历史上率先提出日本开国神武天皇为中国人的是中国清代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5年)驻日公使馆一等书记官黄遵宪。他在所著《日本国志》一书中指出:“至徐福之事……今纪伊国有徐福祠,熊野山有徐福墓,其明证也。日本传国重器三,曰剑、曰镜、曰玺,皆秦制也。君曰尊,臣曰命,曰大夫、曰将军,又周秦语也。自称神国,立教首重敬神;国之大事,莫先于祭;有罪则诵禊词以自洗濯,又方士之术也。崇神立国,始有规模,计徐福东渡已及百年矣,当时主政者,非其子孙殆其党徒欤?至日本称神武开国基,盖当周末,然考神武至崇神,中更九代,无事足记,或者神武亦追王之辞乎?”

至近代,香港学者卫挺生教授提出徐福即神武天皇的观点,1950年在香港出版《徐福入日本建国考》一书。他根据中日史籍、古物、古钱及徐福在日本的行踪等,从地理、时代、舟师等方面的十大巧合,证明“秦代使者徐福就是日本开国第一代天皇神武”。第三位撰写专著论述“徐福即神武”的为台湾学者彭双松。他在研究兰花中发现徐福在日本的遗迹,先后八次自费赴日本考察徐福千童百工散落在日本各地的遗迹和传说,并拍下许多珍贵的文物遗迹和民间祭祀活动照片,于1973年出版《徐福即神武天皇》一书,1984年出版《徐福研究》一书,从田野调查角度丰富和补充了卫挺生教授“徐福即神武天皇”的观点。

卫氏《徐福入日本建国考》和彭氏《徐福即神武天皇》两部书发表后,在日本学界和政界曾引起强烈反响,既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反对者多为右翼分子和军国主义者,支持者多为具有正义感和科学精神的学者,并由此形成了国际性研究和纪念“徐福千童百工集团东渡事件”的热潮。日本各地先后涌现出90多个纪念徐福的组织,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日本各界对日本开国史的重新审视,发出重新编撰开国史的呼声。在裕仁天皇之弟三笠宫殿下的支持下,1977年卫挺生《徐福入日本建国考》一书在日本翻译出版,至今尚无人提出系统有据的反驳意见来。

也就是说,现在多数日本人倾向于认为日本开国天皇是中国人徐福。

展开阅读全文

为什么裕仁天皇没有被处死 为什么没有判刑

全文共 2088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二战,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这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而德意日作为作俑者,将被永远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德国元首希特勒,日本天皇裕仁,他们在各自国家都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对战争的发动和进程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同样都是对战争负有主要责任的战犯,他们的结局却迥然不同。

当苏联红军一路平推拿下柏林时,希特勒在地下指挥所里自杀身亡,毕竟对于元首来说,如果像墨索里尼一样,在公众面前被吊死,那是绝对不能接受的结果,而百万苏联红军拿下柏林,他必然会是这个结局。

反观日本,日本也无条件投降了,美军进驻了日本全境,几百万日军也就地复员回家,对于天皇的命运,美军要杀要剐也就一句话的事情,但最终美国人放过了裕仁,裕仁又安安稳稳地做了44年的天皇,连同之前的任期,他总共做了63年的天皇,也成为日本历史上最长寿以及在位时期最长的天皇。

若元首地下有知,得知如此迥异的结局,那是气的棺材板也盖不住的。

要究其原因,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还是实力问题。

1、我们先拿德国说说,为什么希特勒必须死。

要论二战中人口损失最大的国家,当属苏联,军队平民死亡达到2700万,苏联的年轻男性死得实在太多,导致现在的人口比例还是男女失衡。

当然有人会觉得不服气,说咱中国才是伤亡最大的国家,但我们所说的是指伤亡3500万人,死亡人数还赶不上苏联,道理也很简单,德国和苏联都是工业国家,虽然人口都远低于中国,但是军队动员人数都超千万,那时的工业强国之间发生灭国战,那杀人的效率就太恐怖了,苏德战争堪称二战中最血腥的战场,四年中的战事一直很激烈,一直就是互相平推杀戮,8成以上德军死于苏德战场。至于中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战争的烈度和残酷性略低于苏德战场,大多数时候都是战略相持阶段,大的战事主要集中在战争前期。

德国人对苏联实在太狠了,苏联对于德国那是失去了一代人的刻骨仇恨,这血海深仇,对于倡导以牙还牙的苏联人来说,德国是永远还不清的,所以,除了纽伦堡法庭上的那些战犯,在苏军一路向西平推的过程中,只要是有一定劣迹的纳粹分子,被抓住就是立即绞刑的惩罚。

战前的苏联,论实力也就是个欧洲强国,美国英国一时半会还不是很看重,但是战争结束之时,苏联红军已经发展到了1000多万,最强悍的纳粹德国有8成以上的军队是损失在苏军手里的,盟军的主要反击还是在诺曼底登陆之后,那时候的德军早已没有战争中前期的强悍,装备和给养条件也不复往昔,盟军打德国,相对苏联出的力气和鲜血,实在是少得多得多,所以在对德战后处理问题上,英美等国并不具备一言九鼎的权力,还得看斯大林的意见才行。

举个例子,南斯拉夫的解放主要还是靠铁托领导的游击队,苏军起的作用并不大,所以冷战期间,南斯拉夫外交比较独立,对苏联也能时不时来点大嗓门,而其他的被苏联解放的东欧国家不行。

既然苏军拿下了柏林,那自然会去找希特勒算算总账,不管过程如何,希特勒横竖都是死,如果英美不想让希特勒死,那斯大林必然得和美国掀桌子,鉴于当时苏军武力充沛,美国断然不敢和苏联翻脸。

总之,面对愤怒的苏联红军,当时没人救得了希特勒。

2、下面再来看看日本,为什么裕仁就能平安着陆,体面过关。

二战中被日本祸害最深的,主要就是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国家,日本人的暴虐和凶残,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至于英美等国的盟军,主要是对日作战损失。

欧洲战场,被德国祸害得那么多国家,苏联人、法国人、英国人等等都拉着军队平推了德国本土,其他的国家也在战后大规模肃清纳粹分子、把上千万德国平民赶出了所在国。

亚洲和太平洋战场,隔着茫茫大海,亚洲的各受害国却无力派军队到日本本土,最后是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美国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单独改造了日本,并随着冷战局势的发展,把日本打造成了遏制苏联的桥头堡。

面对凶残的日本法西斯,中国人就不想漂洋过海,登陆日本去惩罚战犯吗?怎么不想。

但是,中国没实力啊。

等到日本投降,国民政府的军队主要都在大后方,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武装也没有能力,即使抗日战争打了十几年了,到了收获胜利的时候,到了惩罚战犯的时候,我们也只能望洋兴叹,只能无奈地看着英美等国主导了对日战犯的审判。

日本的关东军可谓是日本最后的家底,关键时候就差迁都中国东北了,但最终被百万苏联红军平推了,关东军的家底,面对我们是坚船利炮,面对苏军就是烧火棍。日本最强的海空军,都被美军打完了打残了,然后美军就直接上了日本本土,最后结果呢,对日的惩罚,美国等国说了算,中国等亚洲国家只能在一边唠嗑。

如果中国也能有一支强大的海空军,也不用很强,就算是战争后期日本被美军打残的时候乘势在东亚海域多消灭一些日本海空军,在日本海空军奄奄一息的时候占一些日本的地儿,为美军的军事行动做好妥妥的后勤保障工作,保障他们的运输线啥的,那东京审判,我们也能有较强的发言权,即使裕仁不死,那也能给个让他痛苦的惩罚。

如果中国当时有如今的国力,那裕仁就别想活了,美国人也救不了他。

最终,因为我们实力不济,美国在对日处理上占据了绝对话语权,最后美国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就放了裕仁一马,日本从此成为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抓手,任美国摆布的棋子。

展开阅读全文

印度洋天皇蝶的喂食要点

全文共 212 字

+ 加入清单

印度洋天皇

由于印度洋天皇蝶是一种以珊瑚虫为食的观赏鱼,所以人工饲养印度洋天皇蝶的时候可以使用训饵的方法让他们习惯吃生饵及冷冻虾肉。需要注意的是,生饵等饵料一定要杀菌消毒后才能给印度洋天皇蝶喂食。

印度洋天皇蝶为杂食性,是一种以珊瑚虫为食的观赏鱼的种类。野生的印度洋天皇蝶喜欢栖息于泻湖和面海珊瑚礁区水深1-25米之间的水域,成鱼通常生活在轴孔珊瑚丛生的区域,尤其喜欢在鹿角珊瑚(Staghorn Acropora)附近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印度洋天皇蝶的品种简介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印度洋天皇

印度洋天皇蝶原产自印度洋的珊瑚礁海域,印度洋天皇蝶的外形非常漂亮,详见印度洋天皇蝶图片。由于印度洋天皇蝶是海水鱼,所以有一定的饲养难度,为它们调配合适的水质是非常重要的。

中文名:印度洋天皇蝶

英文名:Triangle butterflyfish

拉丁学名:Chaetodon triangulum

地理分布:分布在印度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范围包括马达加斯加至安达曼海以及印度尼西亚群岛西部一带海域。479Vl8R-IntoPet.com-2Hx3605

气候带:热带

濒危状态:不在IUCN红皮书中

繁殖方式:散卵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