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外包装

外包装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外包装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外包装问题。

分享

浏览

3731

文章

6

药品外包装属于啥垃圾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药品的包装盒属于有害垃圾

药品的包装盒一般都是由塑料袋制作而成,在废弃物具有渗透的作用下,会对环境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在丢弃有害垃圾的时候,应该注意轻投轻放,如果药品的包装已经破碎,还需要将其包裹住然后进行丢弃;也有的药品包装里面具有容易挥发的物质,还需要将其密封好再进行丢弃。

有害垃圾指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等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

主要类型: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制品,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1、废镍镉电池和废氧化汞电池:充电电池、镉镍电池、铅酸电池、蓄电池、纽扣电池;

2、废荧光灯管:荧光(日光)灯管、卤素灯;

3、废药品及其包装物料:过期药物、药物胶囊、药片、药品内包装;

4、废油漆和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桶、染发剂壳、过期的指甲油、洗甲水;

5、废矿物油及其包装物;

6、废含汞温度计、废含汞血压计:水银血压计、水银体温计、水银温度计;

7、废杀虫剂及其包装:老鼠药(毒鼠强)、杀虫喷雾罐;

8、废胶片及废相纸:x光片等感光胶片、相片底片。

展开阅读全文

兰芝唇膜外包装有几种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兰芝唇膜的外包装有两种,一种是粉色为主体颜色设计的,另一种是白色为主体颜色设计的,两种唇膜只有版本的区别,其中的成分以及使用效果都是完全相同的,功能几乎是完全一样的。在购买兰芝唇膜的时候,理论上来说两种外包装的唇膜都是有可能购买到的。

一、兰芝唇膜的真假怎么辨别

兰芝唇膜的真假可以从兰芝唇膜的外包装以及兰芝唇膜的气味等多个方面进行判断,正常来说正品的兰芝唇膜外包装的字体印刷是非常清晰的,而且能够清晰表述使用效果以及使用方法等信息。但是假的兰芝唇膜表面的字体印刷很模糊,而且整体的颜色也要比正品的字体淡,是比较好区分的。正常来说正品的兰芝唇膜味道是比较清甜的草莓味,但是假的兰芝唇膜的味道是比较刺鼻的工业香精的味道。

二、兰芝唇膜的使用效果

兰芝唇膜的使用效果就是滋润唇部的肌肤,让嘴唇的肌肤长期处于滋润保湿的状态之中,同时还有比较好的淡化唇纹以及唇部色素暗沉的情况,比较适合唇部角质比较厚而且唇纹比较深的人使用。兰芝唇膜是一款夜间修复的唇膜,所以一般都是在夜间护肤的时候使用,长时间涂抹可以给肌肤更多的时间吸收兰芝唇膜中的营养成分,能够起到更好的护肤的效果。

三、不同外包装的兰芝唇膜有区别吗

不同外包装的兰芝唇膜是没有区别的,两种外包装只是用来区分版本的新旧,但是其中的成分配方以及使用效果都是几乎没有区别的,所以在购买的时候只要是正品的唇膜即可达到很好的修复嘴唇肌肤的效果。现在市面上主要售卖的兰芝唇膜的外包装都是粉红色的,但是也有一些白色外包装的兰芝唇膜在售卖,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无论购买到哪个外包装的兰芝唇膜都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

外包装发现新冠活病毒 购买冷链食品需注意什么

全文共 903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对青岛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调查过程中,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新冠活病毒,并证实接触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装可导致人的感染。

而根据之前对新冠病毒的认知,新冠病毒只会在哺乳动物之间传染,是不会在水产海鲜中传播的,而且冷冻海鲜运输时间长、温度低。

为什么在这种低温环境下,新冠病毒依然可以生存?并且还具有传染性呢?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原所副所长刘满清介绍,根据新冠病毒的结构特点,新冠病毒它是耐低温的,在低温条件下并不会导致病毒死亡,相对来说更加定,所以在冷链食品等这些低温条件下,并不会影响病毒的致病性。

根据目前的调查,进口冷冻食品包装上的新冠病毒来自被感染的人,最大的可能性是冷冻产品在仓储、冷链运输、销售过程中,外包装被感染新冠的人员直接接触到,或者整个过程中的其他环境因素存有新冠病毒而造成的。那既然新冠病毒在冷链食品上可以存活,那这些进口冷链食品究竟还能不能放心购买、食用呢?

专家介绍,因为我市进口冷链食品,都经过了层层的检测,如入关、进入武汉市需要检测,每到达一个冷库、超市、集贸市场也要检测,检测是阴性才能到市民手上,所以市民可以放心购买。

购买冷链食品需要注意什么?

疾控专家也明确指出,在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上,那些特定条件下尚存的病毒可能导致缺乏有效防护的接触者被感染,而这些人主要为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消费者因接触被污染的冷链海产品而感染的病例,因此我国消费者感染风险极低。那市民在购买加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专家介绍,购买冷链海产品时,最好不要裸手,用手去翻看生鲜的食品,买回家加工处理时候,生熟一定要分开,砧板刀子这类用具也一定要分开,尤其是肉类水产动物性食品,接触后在彻底的清洗之前,不能直接接触脸部口鼻这些地方。

此外,新冠病毒怕热,消费者把食物充分加热熟透再吃,可以有效地防止被感染。

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加大了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检测消毒等措施,专家认为,咱们普通老百姓,通过接触或食用冷链食品而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概率很低,大家平时注意保持清洁即可有效预防。

展开阅读全文

把外包装当食品销售的行为如何处罚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外包装食品销售行为如何处罚?在座的朋友们可能都上过包装欺诈的当,的记者也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以为权威部门的专家,做出了一些文字性的总结,请大家过目。

食品包装是食品商品的组成部分。食品工业过程中的主要工程之一。它保护食品,使食品在离开工厂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过程中,防止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外来因素的损害,它也可以有保持食品本身稳定质量的功能,它方便食品的食用,又是首先表现食品外观,吸引消费的形象,具有物质成本以外的价值。因此,食品包装制程也是食品制造系统工程的不可分的部分。但食品包装制程的通用性又使它有相对独立的自我体系。

2009年2月28日通过的《食品安全法》破解了这道难题。《食品安全法》第十章附则第九十九条中,预包装食品是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食品安全法》把《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04)中预包装食品的定义(预包装食品是指给预先定量包装,或装入(灌入)容器中,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食品)进行了完善、补充。那么,这一类标注“计量方式:零售称重”的食品本来就是预先制作在包装材料中的食品,现在《食品安全法》把它明确定位为预包装食品。

把外包装当食品销售的行为如何处罚是指法律作出的赔偿数额超出实际损害数额的赔偿,是加重赔偿的一种原则,也是严厉性程度最高的一种民事责任形式。我国食品安全法中规定的10倍赔偿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3倍赔偿,都是惩罚性赔偿原则在法律中的具体运用,其主要作用是威慑和教育生产者和经营者,使其不敢也不愿意生产和销售不合格食品。

以上商业欺诈安全小知识有的小编整理,大家如果有不同的看法,欢迎来多提宝贵意见,商品包装欺诈行为有哪些?明天精彩呈现。

展开阅读全文

食品外包装不规范怎样处理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食品外包装规范怎样处理?我们看一下下面的案例:

2015年3月,老徐在厦门一家超市购买了标注“某食品公司”经销的葡萄酒32瓶,共消费金额2997元。

老徐购买上述葡萄酒后,认为该葡萄酒的标签标注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立即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随后,工商部门作出答复,认定上述食品标签上标注“配料:葡萄汁,微量二氧化硫”,未标注二氧化硫的具体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相关规定,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构成了销售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的违法事实。

不过,鉴于当事人销售的上述食品是有合法来源的食品,案发后积极配合调查,及时下架上述食品。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工商部门对当事人不予行政处罚。

但是,老徐将案涉葡萄酒的销售者与经销商都告上了法院,请求判令:超市退还其购物款2997元,食品公司承担连带责任;食品公司向其支付赔偿金29970元,超市承担连带责任。

针对消费者的起诉,被告超市答辩说,其销售的产品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检验合格,质量没有问题,销售也不存在问题,不应承担责任。

集美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要求超市退还货款2997元,但驳回了老徐要求支付十倍赔偿金的诉求。

法官分析认为,超市作为产品销售者,未能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对于外包装成分标识违反了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案涉产品进行上架销售,存在过错,消费者要求退还货款2997元的诉讼请求,合法有据。

但是,本案产品外包装标签虽然不规范,但不影响食品安全,也没有对消费者造成误导。案涉产品的外包装不规范的情形并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因此,老徐要求被告支付十倍赔偿金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

所以说食品外包装不规范,只要退回货款就可以,感谢大家对我们的关注,我们将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商业欺诈安全小知识和商品包装欺诈行为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酸奶的营养密码隐藏在外包装的标签上 挑选酸奶小妙招

全文共 1165 字

+ 加入清单

酸奶相信是很多女孩喜欢喝的,试问大家,喜欢喝酸奶吗?不用说,点开此文的人应该都喜欢喝酸奶。不知道大家喝酸奶的目的是什么。因为酸奶营养丰富?因为酸奶能够减肥?还是因为酸奶有保健作用?不管是什么原因,我们在喝之前都需要了解一下酸奶,所以今天就教大家如何挑选酸奶。下面跟随本网了解一下吧!

每一杯酸奶的“营养密码”,都隐藏外包装标签上。想要挑好一杯酸奶,必须看以下三点:产品类型、配料表、营养成分。

产品类型:标有“酸乳”“发酵乳”字样的,就是真酸奶。因为根据我国有关酸奶的标准——只有使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酸奶才能标注“酸乳”;而标注“发酵乳”是因为除了这两种菌之外,还添加了其他菌种。不过有些酸奶在制作的过程中,会添加果汁、果粒等风味物质,这样的就被称为“风味酸乳”或者“风味发酵乳”。

配料表:很多人不想喝酸奶,认为酸奶里有很多添加剂,如果想要喝纯正的酸奶,看配料表里只有“奶+发酵乳”,那就是最纯天然的了,不过这类酸奶价格偏贵,且口味更酸。如果想要喝美味一点的,可以选择“奶+发酵乳+糖”这三种成分的酸奶。乳清蛋白粉,也是酸奶配料表种常见的,这是一种蛋白质,可以提高酸奶的蛋白质含量。很多人会认为这样会使酸奶中的蛋白质含量虚高,其实不然,把乳清蛋白加到酸奶里,其实是好事。

营养成分:很多女孩喝酸奶是为了减肥,但是酸奶里有很多的糖,如果担心长胖,可以注意酸奶营养成分里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含量较低的,就是含糖量比较少的。有些酸奶的营养成分显示,碳水化合物含量达到15克/100毫升。按照2016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成年人的添加糖摄入量,每天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喝一两杯这种酸奶,添加糖摄入量可能就超过一天的推荐值了。

蛋白质:选酸奶时,一定要看看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选择蛋白质含量≥2、3%的产品,吃起来口感黏稠,或者像果冻一样,才是“真酸奶”。有些产品蛋白质含量≥1、0%,是能喝的,一看就很稀,那它们肯定不是酸奶,而是【乳饮料】!

碳水化合物:看到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就大概知道了酸奶里加了多少糖。一般酸奶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10%-12%,假如选择含量过高的酸奶,想瘦就是天方夜谭。

怎么吃酸奶?

1、搭配酸奶牛奶哪个好:酸奶和牛奶最大的区别主要是酸奶加了“乳酸菌”,让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除了这个,酸奶和牛奶的营养价值差不多,想吃哪个就吃哪个。

2、一天吃多少:营养学会推荐牛奶每日摄入250g-300g,大概是一次性纸杯1杯,再加1小盒酸奶(约100g)。

3、可不可以加热:凝固型的酸奶不要加热,因为加热后可能会乳清析出,影响酸奶的质量,口感上也会大打折扣。而通过保加利亚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的搅拌型酸奶可以加热,因为这两个菌种的最佳繁殖温度为40℃-42℃,用50℃左右的温水加热,并不会杀死这些益生菌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