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史记

史记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史记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史记问题。

分享

浏览

5920

文章

37

史记是一部什么体的史书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拓展资料: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司马迁的史记共有多少篇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全书共130篇,有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记载了起于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可谓是一部著作。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司马迁的史记共有多少篇。

详细内容

1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2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3

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展开阅读全文

史记作者是谁

全文共 898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被后人称为历史之父。

史记是我国一本著名的史书,这本书对后人研究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后人对这本书的历史价值评价很高,那么史记这本书的作者究竟是谁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1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

公元前91年(征和二年),《史记》全书完成。 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3

司马迁借老子之口说出了被他改造过和发展了的至治理想。保留了道法自然的内核,有意识地剔除了反映原始社会“小国寡人”和奴隶社会“使民”如何的思想,体现了深得道家精髓的“与时迁移”思想。其核心是天道自然,要旨是人民的足欲。

4

司马迁继承父亲遗志遗业,完成“推古天变”之任务,并明确表述为“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其结论表述在《天官书》中,即据春秋242年之间日食三十六、彗星三见等星象,联系点天子衰微、诸候力政、五伯代兴及到战国及秦汉之际的社会变乱动荡,而总结出天运三十年一小变,一百年一中变,五百年一大变,三大变为一纪,三纪而大备的“大数”,最后才认为“天人之际续备”。这是司马迁天文学之应用的最重要之范例,在整个星学历史上占有最高地位。

5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有专篇介绍司马迁。鲁迅认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司马迁写文章“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因而《史记》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的评价成为《史记》评论中的不朽名言。

展开阅读全文

史记中的10个经典故事有哪些?

全文共 1711 字

+ 加入清单

1、负荆请罪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战国时期,廉颇和蔺相如一起在赵国当官。蔺相如比廉颇的功劳大,所以官位也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气,数次侮辱蔺相如。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不与廉颇计较。后来廉颇感到惭愧,于是光着上身,背上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请罪。后来用“负荆请罪”表示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责罚。

2、鸿鹄之志

陈涉叹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秦朝末年,有个叫陈涉的人。陈涉小时候家里很穷,以被人雇佣耕田赚钱。一天,他在休息时,对当下社会不公平的现象越想越是气愤,就对一旁一起做工的人说:如果有一天我变得有钱了,一定不会忘记你们的。同伴听了他的话,都笑他白日作梦。他不禁叹息说:唉,燕雀怎能理解鸿鹄的远大志向呢!后来用“鸿鹄之志”比喻胸怀远大志向。

3、毛遂自荐

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毛遂是战国时代赵国平原君的门客。秦攻打赵国,平原君到楚国寻求帮助,毛遂便主动要求跟着一起前去。到了楚国,平原君跟楚王谈了一上午也没有得出结果。这时毛遂挺身而出,与楚王讲述了利害关系,楚王立马答应派兵去救赵国。后来用“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

4、破釜沉舟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带领全军渡过河后,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行动:把所有的船都沉入河底,砸破做饭的的锅,烧掉宿营,每个士兵只带三天的粮食,以此表示决心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后来用“破釜沉舟”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5、韦编三绝

读《易》,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晚年喜好研究《周易》。孔子反复阅读《周易》,看的多了而导致简册的绳子多次断开。后来用“韦编三绝”比喻读书勤奋,学习刻苦。

6、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越王忍受了许多折磨和屈辱,才被吴王释放回国。他一心想要报仇。为了激励自己,他在晚上睡觉时不用被褥,直接躺在柴铺上,警示自己国耻末报,不能贪图舒服;在房里挂着一个苦胆,睡觉前拿到嘴里尝一尝,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被俘的痛苦和耻辱。后来用“卧薪尝胆”表示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刻苦自励,激励自己奋发图强。

7、一言九鼎

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毛先生一到楚国,而使赵国重于九鼎大吕钟名。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过百万雄师。后来用”一言九鼎”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8、一字千金

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史记·吕不韦列传》

吕不韦让他的门客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撰写了有二十多万字册子。吕不韦觉得其中详细记述了天上地下世间万物从古至今的事情,称为《吕氏春秋》。让人在咸阳的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请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后来用“一字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也指书法作品的珍贵。

9、约法三章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史记·高祖本纪》

父老乡亲们苦于秦朝的严苛法律已经很久,但是偷偷议论的要被处以死刑。先入关的人就称王,现在和父老乡亲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杀人的判处死刑,伤人的要坐牢。剩下的法律全部取消,所有官宦和平民都能一样生活。后来用“约法三章”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10、纸上谈兵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括从年轻的时候就学习兵法,对于如何用兵打仗有自己的一番见解,认为没有人能够比他还要厉害。曾经与父亲赵奢谈论战事,赵奢无法难倒他,但是父亲就是不承认他有军事才能。母亲问赵奢原因,赵奢说:“事关生死的事情,赵括把它说得太简单。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让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的一定是赵括。后来用“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史记是一部什么体史书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史记是一部什么体史书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

展开阅读全文

史记中勾践是怎样的一个人?它是怎样简要概括此人的?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关于越王勾践的生平,不过很多人不是很清楚,下面给大家把史记勾践简要概括一下,让大家能够更好的了解。

越王勾践,姒姓,本名鸠浅,又名菼执,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前496年,越王勾践即位,同年,在檇李大败吴师,越王勾践三年,被吴军败于夫椒,被迫向吴求和,三年后被释放回越国,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 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越王勾践十五年,吴王夫差兴兵参加黄池之会,以彰显武力率精锐而出,越王勾践抓住机会率兵而起,大败吴师,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与勾践连战惨败,不得已与越议和,越王勾践十九年,勾践再度率军攻打吴国,在笠泽之战三战三捷大败吴军主力,越王勾践二十四年,破吴都,迫使夫差自尽,灭吴称霸,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迁都琅琊,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展开阅读全文

鲁迅称对史记的评价是什么

全文共 1008 字

+ 加入清单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后世通称《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本历史著作。今日《史记》的版本,与司马迁的原稿差别很大。东汉明帝、魏明帝曹睿等君主都曾痛批司马迁诽谤汉武帝。例如班固在他的著作《典引》称,永平十七年某日,汉明帝曾在云龙门召见他、傅毅、贾逵、杜矩、展隆及郗萌等人,派个宦官拿了篇司马迁的《秦始皇本纪》,询问他们是否觉得司马迁的史论有不对的地方,班固指司马迁引述贾谊《过秦论》:“假设子婴有中人之才,秦的社稷还可以保住”,这番话相当有问题。

鲁迅对它赞誉有加,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大概是从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两个方面来评价的。“史家之绝唱”是指其历史价值,“无韵之离骚”乃指《史记》的文学价值。

《史记》是一部传记文学名著,有着很高成就的文学优势。它继承了《诗经》、《离骚》以来的现实主义精神,继承了先秦散文语言生动准确、叙事简练明达的优秀传统,奠定了史传文学的坚实基础,在散文发展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司马迁具有高度的驾驭语言的本领,尤其善于刻画人物的性格,塑造形形色色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上自皇帝,下至平民百姓,人各一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血肉丰满,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从而也使当时的历史得以生动地再现。司马迁还十分讲究文章的结构,使一幅幅广阔的社会生活图卷有层次地展开,引人入胜,有着高度的艺术魅力。这时,从《史记》中选出的人物及其故事,按原著的次第排列。这些章节,固然是《史记》的精华所在,但远不是它全部精华。

而且,司马迁不囿于圣人是非,十分尊重历史事实,所以在评价人物、论断史事方面比较高明,为其他封建史家所不及。比如,他充分肯定了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把陈胜写入世家。又如项羽,虽然他最终兵败身亡,并没有建国称帝,但是在秦、汉之际约有四五年的时间里,“政由羽出”,他的实际地位相当于皇帝。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而是从历史实际出发,专为他列了《项羽本纪》。至于社会的其他阶层中,那些在国家危险时挺身而出的人物,那些不畏强暴、为维护国家尊严而视死如归的人物,虽然他们社会地位很低,司马迁照样为他们立传。司马迁不对一些统治者的昏庸暴虐,大胆圆心揭露和鞭挞学习《史记》不仅让懂得历史,明白事理;而且横溢的文才足以让你终身受用。

这一切的一切成就了这部史家绝唱,无韵离骚!所以鲁迅这一句话,司马迁的《史记》也是当之无愧的!

展开阅读全文

司马迁要忍辱著《史记》的原因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司马迁要忍辱著《史记》的原因是: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朝的太史令。父亲死后,他继承了父亲的官职。司马迁饱览史书,游历全国,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素材, 在他继任太史令后, 就开始着手写一部记录中国历史的巨著。但就在这时, 由于公开为战败而不得已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 司马迁被汉武帝处以残酷的腐刑(阉割)。司马迁多次想自杀。但是,他从历史上许多发愤成就事业的例子中受到了鼓舞。他想,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 ,左丘明眼睛瞎后,写成了《国语》 ;孙膑被砍了膝盖骨,写出了《兵法》 ,我为什么不能把这部史书写出来呢?司马迁辛辛苦苦十几年,终于完成了历史巨著——《史记》 ,详细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时期共计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共103篇,50多万字,史学价值极高。

司马迁 (西汉时期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百科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1] 。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

展开阅读全文

郭解是个怎样的人 《史记》为什么要给这位黑老大立传

全文共 192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郭解其实大家都应该知道这个人其实真的不简单的,话说他是一位大侠,也是一位江湖人士,也被誉为是黑老大了,但是这个人并不简单的,他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比很多帝王的文字记载都要多,所以为什么司马迁对一位黑老大这么的感兴趣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主要记叙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历史中历代帝王政绩、诸侯勋贵兴亡)、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等。游侠,在古代是一种号称好交游、重信义、轻生死,能帮助人解救急难的人,类似于当今的黑社会。太史公司马迁在七十列传中专撰游侠列传,游侠列传中又把郭解作为代表人物大书特书,占了整个篇幅的60%以上。3000多年的历史长河,流淌着多少王侯将相,多少才子佳人,太史公为什么对游侠情有独钟,对郭解厚爱有加,让一个黑社会的老大流芳万世。我们先了解一下郭解是何方神圣。

郭解是河内轵县(今河南省济源市南)人,个子矮小,不喝酒,不善谈。少年时鸡鸣狗盗、行凶放火、私铸钱币、盗挖坟墓的事做了不少,他还很残忍,杀了很多人。他很讲义气,常救人于急难,到了年长,行为更检点,行善不图回报,甚至以德报怨。当时的人们对他仰慕得不得了,把他看成神一样的存在。

有几个个事例很能说明问题。一次,郭解的侄子请人喝酒,强行把人灌醉,这个人很生气,失手把他的侄子杀死了,单凶手把情况跟郭解说后,郭解认为凶手没错,是侄子有错,放了凶手,收葬了侄子。又一次,郭解看到有人对他很傲慢,就暗中嘱托尉史对这个人特别关照,不让他服役,这个人事后得知情况后很羞愧,登门请罪。这种委屈自己成全别人,尤其成全仇人的事情太多了,于是,他的人脉越来越广,什么难办的事情都能办成。各路英雄豪杰纷纷登门拜访,半夜排在家门口的车就有十几辆。郭解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已能以一个平民百姓的力量左右地方官员的决策,他的门客更是无法无天,谁冒犯得罪了郭解,就断手断脚,甚而草菅人命。一次,一儒生说郭解“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就是说郭解这种为人处世称不上贤,就被其门客杀害并断舌。

特别是在迁茂陵这件事上,郭解的威望达到了顶峰,震动了当朝的汉武帝,让汉武帝不寒而栗。元朔二年,汉武帝迁徙豪杰和财产三百万以上的豪强到茂陵,郭解在当时不符合迁徙条件,他不是不法分子,他又是穷人没有三百万的财富,可他当时的社会威望使地方官不敢不把他迁徙去茂陵。这时卫青按照当地杨县椽的举报,对汉武帝说郭解家贫,不够迁徙的标准,汉武帝说一个布衣的威望竟然让将军出来说话了,这表明他不贫穷。于是郭解被批准迁往茂陵,各处豪强赠送他的财物多达千万,他到茂陵后,关中的众多豪强都前往欢迎他。而举报郭解迁茂陵的杨县椽被郭解的门客灭门了。门客是瞒着郭解做的,郭解什么也不知道,官吏叫郭解交人,郭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于是,官吏向上禀告,说郭解无罪。这个时候,御史大夫公孙弘说了:“郭解以平民身份为侠,玩弄权诈之术,因为小事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判处郭解大逆无道的罪。”武帝也意识到了皇威的就把郭解的家族给族灭了。所以,班固在《汉书》中谴责郭解“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于诛矣”。

了解了郭解是何方神圣再回到正题。太史公为什么要给郭解立传。我想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中国先秦及西汉时期,流行侠客精神,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荆轲在战国时代,就是一位“侠”,燕太子丹慕名求他刺杀秦王,他不顾生死前往,虽然失败了,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古人。二是游侠风气有市场,主要是当时的国家机构尚不完整,法律也不够健全,特别是春秋战国时候的乱世,游侠按自己的标准和行为规范判断是非,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太史公年轻时遍游各地,贪赃枉法的事听得多、见得多,一些游侠行侠仗义得到当地老百姓拥护的事听得也多、见得也多,说不定自己年轻时候也萌生过做一名游侠替国分忧的情愫。三是太史公很不幸,遭遇了李陵之祸,陷入困境时时无人救助,他在《报任安书》中说:“家贫,财贿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之者?”所以,他对游侠守承诺、急人所难、舍己为人的精神是推崇的,他当时多么希望有一个郭解似的游侠救他于急难啊。但,太史公又是清醒明智的,他也清楚游侠的危害,不一味从主观情感出发歌颂游侠精神,也客观地叙述了游侠违犯法禁,不轨于正义等社会破坏性,以及被打击、消除的必然性。忍不住感慨“‘人貌荣名,岂有既乎!’于戏,惜哉!”(“‘人可用光荣的名声作容貌,难道会有穷尽的时候吗?’唉,可惜呀!”)

展开阅读全文

《史记》中,为什么韩信的评价并不高?

全文共 1404 字

+ 加入清单

韩信,身为刘邦建立汉朝的功臣,同时也是“汉初三杰”之一,在军事方面,韩信的确是有着过人的能力,如果没有韩信,刘邦统一天下的愿望就太难实现了。然而,在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时候,同为汉初三杰的萧何和张良都被列入“世家”,但是韩信却只能入“列传”,这是为何?为何在司马迁的眼中,韩信的地位和评价都不怎么样呢?

史记有五个体例:本纪、书、表、世家、列传。除了书是记录制度方面的之外,剩下的四个体例都是以人物为中心。本纪主要记录的是宰治天下者,世家是功臣或者诸侯,列传是传奇人物。虽然大体上是这么个标准,但是也有例外,这种例外也隐含着司马迁对他笔下人物的褒贬。

1.萧何完全有资格列入世家。史记之中的萧何不是萧丞相世家,而是萧相国世家,说明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后,萧何的朝廷之中的位极人臣。而且萧何也是本身汉朝功劳最大的功臣。萧何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是他的家族之中的十几口人都跟着刘邦出生入死。

刘邦的每一次失败都是萧何在关中向前线输送兵卒和粮草,才能保证刘邦在元气大伤的情况下一次又一次的满血复活。陈豨谋反,位于长安的韩信想要和陈豨里应外合,吕后听从萧何的计谋才除去韩信,再一次稳定住了大汉的江山。

他的眼光非常有远见,他为刘邦举荐了韩信,才有了后来的大汉;入关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抢夺珠宝,唯独萧何收集秦留下来的典章制度以及天下地图,有了这些,刘邦才不至于像项羽一样疲于奔命。凡此种种功绩,列入世家绰绰有余。

2.张良是韩国的贵族,而且几次解救刘邦于危难之中。刘邦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他手下人几乎都遭受过他的辱骂,唯独张良是一个例外。刘邦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几乎都是第一个想到张良,然后非常恭敬的对张良说:为之奈何?(该怎么办啊),张良每次都能让刘邦从危难之中摆脱出来。因为出身富贵之家的缘故,张良这个人对金钱和财富都不是很在意。

刘邦封给他的地,他不接受,送给他的珠宝,他全部都赠与别人。他仅仅接受了留侯的称呼。因为戚夫人的缘故,刘邦三番五次想要废除刘盈而立赵王如意为太子,最终张良暗中运作,才让刘盈地位得以保留。帝王家和普通家庭不一样,太子的废立直接关乎到国家的命运,但是汉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实在是禁不起折腾了。张良的功绩列入世家也是绰绰有余。

3.韩信为汉打下了三分之二的天下,创立了不世之功业,按照常理因该是楚王信世家或者淮阴侯世家,但是他的传记是淮阴侯列传。公平吗?或许不公平,但是把他降为列传隐含着一种批评。

韩信的出身贫寒,却是一个贵族。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忍让,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显露自己的才华,所以宁愿受胯下之辱,却能在死刑的时候临危不惧,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勇气。他为了报答刘邦的知遇之恩,在自己实力最为强大的时候都没有选择背叛汉,但是天下太平了,他却想着造反。

他所做的一切都违背了常理,自立为齐王的时候,蒯通苦口婆心的劝他逐鹿天下,他总是回绝,说明他四军事天才,但是对于时局的把握是那样的不敏感。最后因为反叛,落的三族尽灭。他一次又一次的错过机会,虽然留下了名字,但是不能成为智者,于是司马迁将他降为列传也是有一定的道理。

通过三个人的对比,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三个人性格的不同。萧何是一个圆滑的人,很精明,对于大局的判断很有眼光;张良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知道怎么应用自己的智慧去帮助刘邦,知道怎么样功成名退;韩信是一个骄傲的人物,他有才华与天赋,却不能够在时局之中做出正确的判断,一再延误了机会,以至于年纪轻轻就断送了性命。

展开阅读全文

金介屎是谁?为何朝鲜人这么痛恨金介屎?甚至骂进史记当中

全文共 1356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金介屎,先不说很多小伙伴对这个名字比较陌生,看着这个名字就觉得很奇怪。而事实上,这个名字确实是带有着侮辱性质的。金介屎是朝鲜历史上著名的妖姬,拉仇恨拉到了极致,在朝鲜只要一提起金介屎这个人,人人都是唾弃与痛恨。那么这个金介屎到底做了什么让人如此痛恨呢?甚至为了骂她,还专门写进史记当中。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金介屎这个名字取得非常奇怪。“介屎”在韩语里被念成“개똥이”,意思是“狗屎儿”,“이”是她的名字,通常译为“某伊”,全名就是金狗屎儿.某伊。这样的名字,比叫阿猫、阿狗还不如,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个名字的真实性。因为小编没有证据,所以退一步讲,就算是个名字好了。或许是她的父母为了好生养她,特意给她取个贱名吧,然而,后来金介屎名震两朝了,肯定是要改名字的呀。但史官却不以其好听的名字记载她的事迹,只能说明她的名声太臭了,连史官在写她的事迹时,都要趁机骂她一下。

据记载,金介屎籍贯、家庭情况不明。野史上说,金介屎入宫时是个宫女,后来被宣祖皇帝宠幸。史记《朝鲜王朝实录》则记载有,宣祖皇帝最后死于金介屎饭中下毒。但是这种宣祖皇帝之死的说法,被后来的仁祖皇帝否认了。仁祖皇帝说,宣祖帝是吃药饭时不小心噎死的。史记和仁祖帝的说法截然相反,导致后人不知道要相信哪个。在无法完全排除嫌疑前,金介屎将永远背负弑君的骂名。不知这种结果,是不是那个史官所希望的。

所知的是,宣祖皇帝死前,金介屎通过世子嫔柳氏的引荐,也得到了世子李珲(光海君)的临幸。由于她拥有“房事秘方”,光海君很快就拜倒在她的裙下,不可自拔。在光海君即帝位后,金介屎宠冠后宫,权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这个时候的金介屎,实际地位和权力能比肩王后,因此,她早年勾结的朝臣也自然成为最有权势的朝廷命官。这个人就是李尔瞻。他们相互勾结,盛气凌人,“凶谋秘计,无不与同”,后宫和朝廷被搞得到处弥漫着乌烟瘴气。金介屎利用王的宠爱,主管着后宫的财物分配,甚至控制着光海君的房事,光海君也无话可说,导致后宫佳丽无不争相巴结金介屎,换来与光海君的宠幸。朝廷方面,金介屎和李尔瞻控制着朝廷官员的任免权,大搞排除异已,大肆出售官职,收受钱财。史称她们“争媚妬宠,招权纳赂,各结朝贵,自立党援,卖官鬻狱,宫门如市,甲第连云,堆金积玉,气焰赫然,道路以目”。

金介屎还十分荒淫,但又极力想掩护自已。她安于“尚宫”之名,不再让光海君为她加宫封爵,意在对外表明自已优秀的品德。但是,其实她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方便出宫,偷会情人。据史记记载,她与侄女婿郑梦弼通奸。虽然想标榜自已的品德,却行为大胆,偷情之事成是当时社会上的公开秘密,除了这个公开情人外,她还经常独自出入包括诸多朝臣家中,也时有丑闻传出。光海君对此的态度,也是听之任之。

公元1623年,光海君幽禁了嫡母仁穆大妃,处死了兄弟临海君、永昌大君等多名王族,导致政局动荡,不满光海君、拥护仁嫔金氏孙子李倧的李贵、李适、金自点等西人党趁机发动政机。在政变前,李贵、金自点用金钱行贿金介屎,贪得无厌的金介屎,于是在光海君身边为西人党说好话,使光海君疏忽大意。发动政变前夕,光海君还和金介屎等后宫一起游宴。没有及时防备的光海君,在李倧的反正军在内应的帮助下,很快下台。金介屎在政变中趁乱逃匿到民间,但很快被逮捕并斩首。朝鲜历史上把她称为“妖女”。

展开阅读全文

司马迁的史记当中为何要抬高项羽贬低刘邦呢?

全文共 4503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度过司马迁史记中的《史记·项羽本纪》的朋友们都会有一种感受,完全就是一篇荷尔蒙爆棚的雄文,可以看的出司马迁是多么的喜欢项羽!相比之下再来看看刘邦的《高祖本纪》寡淡无趣,而且这一篇还是在项羽的后面,但是明明是刘邦打败了项羽。司马迁这样对项羽的偏爱导致了后世的舆论,刘邦击败项羽就被弄成了刘邦对英雄的胜利。

但真相真的如此吗?

在“成王败寇”的传统思维下,项羽却被司马迁和后来者成功塑造为美学意义的悲剧英雄,尤其是大宋才女李清照一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荡气回肠,令人欷歔感叹。

项羽身材高大,勇武过人,“力能扛鼎”,可谓秦末乱世中一等一的高手,年纪轻轻,就率军起事,巨鹿之战,其他人畏缩不前,他却以破釜沉舟之壮举,大破秦军精锐,“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震慑一群友军,“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此时不过25岁,端坐军中,享受膜拜,俨然已是霸主风范。

他在战场叱咤风云,却又侠骨柔肠,深爱着一个纤弱的女子,即使到了崩溃边缘,还演了一场传诵千古的“霸王别姬”。

他人生最后的谢幕,堪称英雄史诗的辉煌高潮:看重名节而放弃渡江逃跑,身陷重围仍坚持血战到底,拿剑杀死汉军数百人,自身也受了十几处伤,但他仍然没有力战而死。

他在残酷的搏杀中,认出了敌军一个熟人,于是,他喊道:听说你们赏千金、封万户来买我的头颅,我成全你吧!“乃自刎而死”,年仅30岁。汉军涌上来抢夺他的遗骸,居然互相残杀又死了几十人。

这就犹如古希腊神话中英雄阿喀琉斯之死,他中了致命一箭,仍在狂吼搏杀,“特洛伊人听到他的吼声,浑身打战,以为他并没有负伤。突然,他的肢体僵硬起来。他倒在其他尸体的中间。他的盔甲和武器掉在地上,大地发出沉闷的轰响。”

阿喀琉斯倒下后,特洛伊人疯狂涌上来抢夺他的遗体,“阿喀琉斯的死敌帕里斯第一个看见他倒了下去。他喜出望外,不由得欢呼起来,即刻激励特洛伊人去抢夺尸体。许多原来见了阿喀琉斯的长矛都赶快逃避的人都围拢过来,想剥取他的铠甲……”但阿喀琉斯的战友,拼死保护了他遗体的完整。

项羽的部下,却已经全部战死了。项羽轰然倒下,敌人如嗜血的鬣狗一般围拢上来,互相打斗,结果,一人抢到他的头颅,四人抢到他的身体。这五人,后来都封了侯。

这就是凡人与神人、俗人与英雄、酸文与史诗的区别。英雄失败了,他失去生命的躯体,还能给敌人一场大富贵,他的传说并未因为他的死去而湮没,因司马迁神来之笔,流传至今,脍炙人口。

相形之下,司马迁写刘邦,毫无激情可言,纯属流水账。他是西汉史官,写西汉开国之君刘邦,虽竭力遵守政治正确,文字中却仍隐现着对刘邦的不屑,比如刘邦年轻时的流氓行径,“好酒及色”;又如,楚汉之战初期,他被项羽打得各种逃跑,甚至让一群女人来当替死鬼冒充前锋引开楚军主力,自己从另外一个方向偷偷逃跑。

项羽是贵族之后,刘邦则出身市井,后人因此固化了他俩的形象:一个光明坦荡的贵族,与一个不择手段的平民。最终平民赢了贵族,而贵族却赢得历史的尊重。

但撇开对项羽的歌颂礼赞,能够发现,项羽输掉天下,最重要的原因不是他的个性,而是他在无限接近权力巅峰时,进行了错误的制度设计。

公元前206年,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拥雄兵40万,而刘邦军仅10万。项羽自认为已经掌握了最高权力,屠咸阳后,遂自行分封天下,一口气封了18个诸侯国,给自己的封号是“西楚霸王”——一听这霸气的称号,就知道他当时自我感觉有多么好!他那时只有26岁,意气风发,以为整个大地都匍匐在他的脚下,却没料到自己已经埋下了日后败亡的隐患,那就是“分封制”。

项羽是楚国贵族,他迷恋着春秋时诸侯林立的国际格局,憧憬着楚国一枝独大,其他诸侯众星拱月。他分封的诸侯,大多是秦之前的列国贵族,当然,贵族太多,不可能一一分封,所以选了些有战功的,除了贵族,也有刘邦这种他压根儿瞧不上的农民。

但是,项羽没有想到,他自己感觉良好的春秋、战国模式,却远远不适合他所处的时代了。

秦国灭六国实现了大一统之后,有大臣建议采取分封制,授各地贵族予世袭的诸侯名分,但身为廷尉的李斯站出来说:不可!他认为分封制是周朝诸侯混战的根源,周天子当年制定的这个政策,已经证明是一个政治灾难,诸侯们一旦取得了他们的土地,立刻互相疏远,发动战争,而天子却无力阻止他们。李斯建议:实行郡县制。秦始皇采纳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由此确定,延续至今。

从历史意义来说,秦朝郡县制的设立,废除了春秋战国旧贵族时代的世袭特权,基本上解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对封建中央政权的威胁,同时也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已经要求破除裂土封侯的旧时代,迎接一个大一统中国的新时代。但项羽却想重新分裂中国,回到封建割据、大国小国打得不可开交的春秋战国,绝对是开历史的倒车。

项羽分封诸侯,吃力不讨好,六国贵族要求无条件恢复故国,项羽不愿意,那些立下军功的非贵族更不愿意:“我们流血送命,居然是为你们打工?”项羽按军功分封,把一些旧贵族封到故国之外的土地,他们认为项羽不公平,把他们从“善地”给整到了“丑地”,一个个怒火万丈。项羽期待的自己当大哥、带一群小弟互相制衡的格局没有出现。楚汉之战爆发后,那些分封的诸侯,尤其是旧贵族,纷纷翻脸,往他身上捅刀子。

这个过于自信的勇夫,站在历史的大钟前,伸着两支肌肉虬张的胳膊,努力想把时针往回扳,但可能吗?

其实,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没当成皇帝但距离天子之位最近的一个人,可以说半边屁股都坐上龙椅了,却被刘邦给硬生生扯了下来。

假如,项羽实现了他理想的制度设计,成为众诸侯拱卫的周朝天子一般的霸主,又会怎么样?只能说,那将是历史的一大悲剧,这些诸侯国之间满怀恨意,互相攻击,或许项羽在世时,尚能约束各方,但他身后,必定烽火连天,狼烟遍地,经过漫长的时间后,等到下一个类似秦国的诸侯在尸山血海中崛起,重新实现统一。还好,项羽分封诸侯四年后,刘邦胜利了,没有让漫长的杀戮持续下去。

刘邦统一全国,建立汉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大时代。西汉继承了秦朝的郡县制,刘邦将六国的后裔,以及地方的名门望族,共十几万人全部迁到关中居住,置于中央控制之下,消除了后顾之忧。

中国也因此进入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的“中国模式”:中国历史具有漫长的跨度,它表现为一个大一统国家的理想不断变成现实,中间又不断被一些分裂和混乱的局面所打断,文明却始终未断裂。

汤因比在他的名著《历史研究》第七章《希腊模式与中国模式》中写道:“中国模式同希腊模式一样,在历史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果把这两种模式相互联系起来加以观察,它们则更加光彩夺目。”他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即城邦林立、互相攻伐的希腊模式广泛适用于各文明史的早期阶段,中国模式则广泛适用于各文明史的晚后阶段。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历史大势,刘邦顺势而为,而项羽逆流而上,在他们做出选择时,结局或早已注定。

当然,历史洪流中,出现一些漩涡,也在所难免,西汉初期,曾分封诸侯王而形成“郡”、“国”并存的局面,结果诸侯造反但郡县稳定,刘邦就是在平定异姓王英布叛乱时中了箭伤,到了长安病情加重,公元前195年,刘邦崩于长乐宫,享年62岁。

项羽,刘邦,两人一起反抗暴秦而后又一起逐鹿天下,至此全部退出历史舞台。刘邦的继任者,继续逐步消除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而项羽死后,他的族人得到刘邦优待,一个也没杀,有些还封侯,并赐姓刘。

相比刘邦,项羽过于嗜杀。《史记·项羽本纪》,简直就是一部西楚霸王的杀戮史,各种杀法:活埋、斩首、活活烧死,居然还有“烹死”。

项羽屠咸阳后,有智者劝他定都关中,但他想的却是回老家显摆,“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于是劝说他的这个人就长叹息:“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羽听了之后,大怒,“烹说者”,就是活活煮死。

他烹死过不少人,有一次他抓住刘邦老爹,威胁刘邦也要烹了,刘邦心理素质很好,居然说:咱们曾约为兄弟,我爹也是你爹,如果你煮了咱们的爹,给我分杯羹。项羽气得要死,又无可奈何。

此事也是后人不屑刘邦的原因之一,认为他刻薄寡恩,为了成功不择手段,连老爹都可以放弃,进而衬托了项羽的高大英雄形象,但是,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思考:项羽如此嗜杀,又怎么不影响他的英雄形象呢?

项羽酷爱屠城杀俘,“阬襄城”,“屠城阳”,“屠咸阳”,“烧夷齐城郭室屋”,他又屡屡阬杀降卒,如“阬秦卒二十余万新安城南”,“皆阬田荣降卒”。韩信当时就认为项羽必败:“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慑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

刘邦向项羽宣战的一大理由,就是他活埋了二十万秦军降卒——这个数字应该有所夸大,但项羽杀戮太重,无疑让更多的人投向了刘邦一边。

项羽好杀,是继承了战国传统,以尽可能减少对方国家青壮年男子数量为战略目标,打了胜仗就奴役战俘,觉得奴隶太多没有办法处置就屠杀了事。刘邦采取的,却是“招降纳叛”,依靠收编战俘、收编其他地方军的政策,使自己的军队成为一支不突出地方特性的“联军”,得以屡败屡战,最终获得胜利。这也是刘邦超越项羽、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体现。

所以,刘邦固然谈不上君子,而项羽也难言高尚。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专门写有《英雄时代》一节,说的是文明相对落后但军事能力突出的“蛮族英雄”:“蛮族驰骋在前一个文明的破碎山河之间,享受了一个短暂的‘英雄时代’;但是与高级宗教不同,这种时代没有开辟文明史的新篇章。蛮族是一把大扫帚,从历史舞台上清扫了僵死文明的碎片。这种破坏工作就是他们的历史任务。他们的神话和诗歌热情赞颂这种业绩,以至于后人几乎无法认清其真相。”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项羽就是乱世中的“蛮族”,还带着部落气息。他擅长打仗,却不懂政治,楚汉之争对峙阶段,他太想迅速结束这场战争,却一直奈何不了刘邦。

无奈之下,他居然站到两军阵前,叫嚷要与刘邦单挑决斗,这种小儿科的要求,刘邦岂会理睬?刘邦还借此进行了政治宣传:项羽胡乱杀人,我才不跟你这野蛮的罪人决斗呢!

项羽与刘邦临终之际,都说到了“天”。项羽战死沙场前,认为“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刘邦病死长安,当时医生表示能够治好他的病,遭到他的痛斥:“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他拒绝治疗,但给医生赐黄金五十斤,打发他走了。

是的,相比顺应天命的刘邦,自认为逆天而行的项羽,更容易成为美学的偶像、史诗的主角、悲剧的英雄,除此之外,司马迁对项羽充满了感情,或许还因为自己的遭遇,看中了项羽的孤独,历史洪流,浩浩荡荡,他却逆流而向,试图以一身武力,把历史拉回到注定不可能再回到的旧时代,最终粉身碎骨。

刘、项作古将近千年之后,唐朝大家柳宗元针对当时藩镇割据一方的隐患,写了《封建论》,否定封建制,肯定郡县制,反对复古、泥古与倒退,认为郡县制代替封建制,是历史一大进步。他反复强调,一项新制度出台,取代前一项制度,“非圣人之意也,势也”,不在于人有多么高明,而在于历史大势。

项羽若生在春秋战国,他无疑将称霸天下。然而并非如此。

这就是项羽被刘邦打败的真正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司马迁写史记的过程简介 司马迁写史记经历的磨难有哪些

全文共 1779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司马迁还是非常有难的一个人,一个人历尽千辛万苦才写出了今天的旷世其作《史记》,大家可能不知道司马迁有多难,这个问题什么的起身也需要好好研究一下的,下面就一起来分析看看这个司马迁写这个史记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吧,还有这个司马迁写史记都经历了哪些磨难呢?下面都一起来分析看看吧!司马迁写史记的过程简介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及后来称为《史记》的写作。但是,事出意外,天汉三年(前98年),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司马迁因向汉武帝解释事情原委而被捕入狱,并处以宫刑,在形体和精神上给了他巨大的创伤。出狱后任中书令,他忍辱含垢,继续写作《史记》。前后经历了14年,《史记》的写作终于完成。司马迁写史记经历的磨难有哪些

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

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尽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杀了五六千名匈奴骑兵,但是匈奴兵越来越多,汉军寡不敌众,后面又没救兵,最后只剩了四百多汉兵突围出来。

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 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震动了朝廷。汉武帝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儿都下了监狱,并且召集大臣,要他们议一议李陵的罪行。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

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他吆喝一声,就把司马迁下了监狱,交给廷尉审问。

审问下来,把司马迁定了罪,应该受腐刑(一种肉刑)。司马迁拿不出钱赎罪,只好受了刑罚,关在监狱里。司马迁认为受腐刑是一件很丢脸的事,他几乎想自杀。但他想到自己有一件极重要的工作没有完成,不应该死。

因为当时他正在用全部精力写一部书,这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

原来,司马迁的祖上好几辈都担任史官,父亲司马谈也是汉朝的太史令。司马迁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到了长安,从小就读了不少书籍。为了搜集史料,开阔眼界,司马迁从二十岁开始,就游历祖国各地。他到过浙江会稽,看了传说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领开会的地方;到过长沙,在汨罗江边凭吊爱国诗人屈原;他到过曲阜,考察孔子讲学的遗址;他到过汉高祖的故乡,听取沛县父老讲述刘邦起兵的情况……这种游览和考察,使司马迁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又从民间语言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给司马迁的写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以后,司马迁当了汉武帝的侍从官,又跟随皇帝巡行各地,还奉命到巴、蜀、昆明一带视察。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承父亲的职务,做了太史令,他阅读和搜集的史料就更多了。

在他正准备着手写作的时候,就为了替李陵辩护得罪武帝,下了监狱,受了刑。他痛苦地想:这是我自己的过错呀。 现在受了刑,身子毁了,没有用了。

但是他又想:从前周文王被关在羑里,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还有《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古人在心情忧愤的情况下写的。这些著名的著作,都是作者心里有郁闷,或者理想行不通的时候,才写出来的。我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时候把这部史书写好呢?

于是,他把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为止的这段时期的历史,编写成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的巨大著作《史记》。

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对古代一些著名人物的事迹都作了详细的叙述。他对于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给予高度的评价;对被压迫的下层人物往往表示同情的态度。他还把古代文献中过于艰深的文字改写成当时比较浅近的文字。人物描写和情节描述,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活泼。

因此,《史记》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司马迁出了监狱以后,担任中书令。后来,终于郁郁不乐地死去。但他和他的著作《史记》在我国的史学史、文学史上都享有很高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史记中卫青霍去病为何是奸佞?是司马迁对他们有什么意见吗?

全文共 2238 字

+ 加入清单

卫青和霍去病,在很多人看来,他们都是西汉时期非常有名的大将,尤其在抗击匈奴这一方面,更是有着非常大的功劳,这样的人,写入史书当中的话,必然会是名将中的一员吧。但是实际上,很多人都不明白的是,在《史记》中记载的卫青霍去病的文章,是放在《佞幸列传》当中的,换句话说,在司马迁眼里,卫青和霍去病根本就是奸佞之臣,这可与我们所认识的卫青霍去病是完全不一样的,司马迁为什么要这样记载呢?难道是因为司马迁对他们两人有什么意见?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司马迁为何将卫青霍去病写进佞幸列传

史记是司马迁经过14年才写出的历史巨作,这个历史资料上所记载的历史长达3000多年,上至上古时代,下至汉武帝,著名作家鲁迅还曾大肆夸赞这部历史资料,在历史与文学上都给予了这部书非常高的评价。还被人当作二十四史之首,可以说是非常正统的正史,里面记载的事迹与观点在史学界非常有权威。

但虽然被人称为正史,但这正史也是人写出来的,所以在这里面很有可能掺杂了许多个人主义与情感,虽然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但也只是一个凡夫俗子,所以他也给予了许多人偏见,而被他持有偏见的不是别人,正是历史上两位有名的大将军,卫青与霍去病。虽然说司马迁不喜欢这两个人只是我们的猜测,但也不是没有证据,因为他将这两个人写进了“佞幸列传”。

这本书是司马迁专门为奸佞之臣所编写的传记,在这里面揭露了许多人的罪行,这本书里一共记载了10个人,在这10人当中,有8个是皇帝的“男宠”,另外两个就是卫青与霍去病,而司马迁将他们这些人写到一起,就不得不令人生出许多怀疑。他们是两位非常厉害的大将军,曾为攻打匈奴作出了许多贡献,身上的战功无数,也非常受百姓们的爱戴,即便现在也是非常受欢迎的历史名将。

那么这两位是如何被写进“佞幸列传”的呢?其实我认为主要是司马迁认为他们的出身太低,卫青原先只是公主府上的一个马奴,主要负责喂养马匹,以及为公主牵马,而他的姐姐则是一个舞姬,后来汉武帝去到公主府上见到了他的姐姐卫子夫,于是就喜欢上了这个舞女,后来还将她封为了皇后,这个时候汉武帝也正准备着手攻打匈奴,在了解卫青之后,认为他是一个可塑之才,于是就派他率领兵马,前去攻打胸部。

而这霍去病则是卫青的外甥,从小父母就对他不管不顾,父亲不管他的是因为他是一个私生子,而卫青与自己的外甥一样,也是母亲与人私通之后所生下来的,所以他们两个不仅没有什么家境,出身还这样不光彩,而司马迁是撰写历史的人,经常对他人评头论足,所以对卫青与霍去病这样出身不太光彩的人才会持有偏见。2、佞幸列传介绍

《佞幸列传》是西汉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该传是记述汉代佞臣邓通、赵同和李延年等的合传,揭露了他们无才无德,却善承上意,察言观色,专以谄媚事主,甚至不惜丧失人格,吮痈取宠,以及他们恃宠骄横,奸乱永巷的丑恶行径和肮脏的灵魂,进而婉转地讽刺和鞭挞了文、景、武等帝的任人失当,重用奸佞的弊端。司马迁在文章中对此深表感慨,表现了他对汉代现实政治的失望和对未来政情的忧虑。

该传是记述汉代佞臣邓通、赵同和李延年等的合传,揭露了他们无才无德,却善承上意,察言观色,专以谄媚事主,甚至不惜丧失人格,吮痈取宠,以及他们恃宠骄横,奸乱永巷的丑恶行径和肮脏的灵魂,进而婉转地讽刺和鞭挞了文、景、武等帝的任人失当,重用奸佞的弊端。佞臣与酷吏都是专制政治的必然产物,反转来它对封建政治也必然造成严重的恶果,这从历代封建王朝佞人乱政的大量史实中可以得到验证。司马迁在文章中对此深表感慨,表现了他对汉代现实政治的失望和对未来政情的忧虑。

文章短小,叙事简洁而有条理,尤其是寓感慨于叙事之中的写法,以及篇末直抒胸臆的写法,使感情跌宕婉转,“通篇一气,直贯到底”(吴见思《史记论文》),很有艺术的感染力。3、司马迁为何看不起卫青霍去病

司马迁对卫青还是霍去病的偏见,根源在于司马迁对李家的同情和对汉武帝的不满。特别是,李家几代人的死亡,都和卫青集团有关系,这更加让司马迁产生不满的情绪。但是,不满归不满,作为太史公不能不如实把卫青霍去病的功劳写下来,这就造成了《卫将军骠骑列传》里的“别扭”。

司马迁被汉武帝阉割的原因就是司马迁为(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开脱,李陵仅率五千步军与三万匈奴骑兵死战8天8夜被俘,后援没到位,汉武帝颇为自责,派人去接李陵回来,可是有个叫公孙敖的家伙道听途说,说是李陵正在为匈奴练兵所以就折返回来向汉武帝复命了(其实为匈奴练兵的是李绪),汉武帝大怒,司马迁替李陵辩解,而汉武帝正好在气头上,所以司马迁就悲剧了。

在司马迁的眼里卫青的初步发迹是通过皇后卫子夫的裙带关系而非个人努力。其实这种观点有失公允,马邑之战后,武帝第一次四路人马北击试探匈奴,也只有卫青获胜还袭击了匈奴的祖宗发祥地龙城,第一次作战第一次就胜了,通过这一战也让武帝知道了卫青的战争指挥水平,同时也让整个武帝朝那些以为卫青是靠裙带关系走上政治生涯的人闭嘴了。连匈奴大单于都说“卫青不只是皇上的小舅子”。卫青是中华五千年第一个靠军功当上大司马的外戚。如果司马迁活到现在他就可以见证卫青是第一人,当然这是一句玩笑。历史不会因为司马迁的狭隘和偏激而埋没任何一位英雄。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古人编书的一个基本态度,司马迁在编篡《史记》时也或多或少受其影响。但对卫青和霍去病没有遵循这一原则而是依据个人喜好,实不可取!不过这也不会影响《史记》作为一部伟大的史书而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赢政是吕不韦的儿子吗 史记上是怎么说的

全文共 1598 字

+ 加入清单

《大秦赋》的热播,又将一个千古谜题带进了人们的讨论中,那就是关于秦始皇嬴政的身世。而人们所争议的无非就是两个人,嬴异人和吕不韦。因为赵姬原本是吕不韦的姬妾,后来被送给了嬴异人,而之后赵姬生下了嬴政,因此对于嬴政到底是嬴异人的儿子还是吕不韦的儿子,就产生了很大的争议,那对于这件事情,距离当时最近的史书《史记》上面又是怎么记载的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民间流传的嬴政的身世

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中,秦赵为了维持局面稳定,秦国安排公子异人留在赵国都城作为“质子”。

大商人吕不韦看准时机,准备“投资”异人,于是他与异人交好。异人在吕府中相中了吕不韦的爱姬。为了自己的雄图大业,吕不韦忍痛割爱,将爱姬赵氏赠送给秦公子异人。但是当时赵氏已经有了身孕,她在嫁给异人后生下了嬴政——后来的秦始皇。

根据这个故事,秦始皇的亲爹应该是大商人吕不韦。这件事,不仅在民间流传很广,而且在司马迁撰写《史记》时,同样采取了这种说法: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后来,因为雄才大略的始皇帝长大亲政后,又把吕不韦罢黜,这很好地证明了始皇帝发现自己的真实身份,他不愿接受,所以才会惩罚吕不韦。这样的故事,“自圆其说”地形成了一个闭环。

但在这个故事里,司马迁其实留下4个字留下了线索。2、史记中的线索

秦始皇到底是谁的儿子?这像是一个千古迷案,因为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录,几乎让人认定了秦始皇是吕不韦与赵氏私通所生。但其实,司马迁还是在《史记》中留下了线索。这条线索就在他的记录中,司马迁在讲上面的故事时,留下了这4个字——至大期时。

“大期”,就是指足月出生。怀胎十月,一朝分娩。“至大期时,生子政”,到了足月,才生下嬴政,这说明秦始皇的亲爹只能是公子异人,也就是后来的庄襄王。

这里想想也能明白,哪怕当年异人“色令智昏”,没有发现赵氏已经有孕,但在他身边还是有很多照顾他的人,这些人不可能不慎重。而且,后来异人返回秦国,当决定册立赵氏为夫人的时候,向来重视血统的秦王室不可能不对赵氏的身份进行勘察。种种线索都说明,赵氏不可能带着身孕嫁给异人。

所以,秦始皇的亲爹只能是异人。司马迁知道这件事的前因后果,那他为什么还会写下“献有孕之姬”的故事呢?这里面,就隐藏了“秦始皇身世之谜”的真相。3、嬴政身世的真相

当年,秦王嬴政挥兵灭掉六国,完成统一,他认为自己的功绩远超过以前的三皇五帝,于是他就给自己起了一个崭新的称号:始皇帝。

从秦始皇的丰功伟绩来看,他的确称得上是“千古一帝”。为什么后来在历史上的秦始皇成了“暴君”呢?这就是司马迁被迫“篡改”始皇帝出身的原因。

大家知道,在历史上,后一个朝代灭掉上一个朝代之后,总要为自己的“接任”找一个说得过去的借口。所以每一个朝代最后的君王注定是昏庸无能的“暴君”。夏桀如此,商纣如此,秦始皇也是如此。

但秦始皇被“妖魔化”,并不是从汉初开始的,因为汉朝的建立者刘邦和秦始皇只相差3岁,他对始皇帝非常敬仰。另外,“汉承秦制”,既然接受了秦始皇制定的各项政策,也不好一开始就“污蔑”他。

这种情况一直到了另一个“千古大帝”汉武帝时。汉武帝同样雄才大略,他利用董仲舒提出了“君权天授”的理论,既然是“天授”,那以前的帝王秦始皇能够统一天下说明他也是“天授”。都是“天授”,你老刘家凭啥就代替人家呢?

所以汉武帝必须找一个借口证明始皇帝“血统不正”,这个借口就是——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这样就能理解司马迁为什么会在《史记》里记录这样一个“不着调”的故事,因为没办法啊。

还记得汉武帝对司马迁做了什么吗?所以司马迁不得不写下了“献有孕之姬”的故事,但出于自己作为“太史公”的良知,他还是将真相用4个字做了揭示。这就是秦始皇身份的真实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竹书纪年》与《史记》有哪些不同的地方?《竹书纪年》在当今史学界的地位如何?

全文共 3692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竹书纪年》,这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著作的一部编年通史。《竹书纪年》于西晋咸宁5年,被汲郡人不准盗发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墓葬发现,亦称《汲冢纪年》、《古文纪年》(秦以前文字),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竹书纪年》对史学界的震撼,在于它所纪录的史料与《史记》所描述的不单只内容不同,而且价值取向相异。

竹书纪年描述了从夏朝到战国时期历代所发生的血腥政变和军事冲突,根据《史记》所记载,商朝太甲被伊尹囚禁3年后,伊尹见太甲改过自新,便郑重的将国家交给他。太甲复位后,沉痛接受教训,成为了一个勤政爱民、励精图治的圣君。不过,《竹书纪年》对此却有不同的描述:伊尹放逐太甲后,自立为王,7年后,太甲潜回杀掉篡位的伊尹,并改立伊尹的儿子伊陟和伊奋继承伊家。杜预说“此为大与《尚书》叙说大甲事乖异,不知老叟之伏生,或致昏忘,将此古书亦当时杂记,未足以取审也。”

竹书纪年早在汉代时就已经散佚。279年的西晋,一个位于今日河南省的魏王墓被盗挖,盗墓者被捕之余,亦同时让墓里的大批竹简出土。当时国家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晋武帝命令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和峤负责翻译竹简(因为魏国文字和秦国的小篆差异颇大),竹简长度为古尺二尺四寸,每简四十字,凡十三篇,起于黄帝[4],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期间又遇上八王之乱等多次政治纷扰,秘书丞卫恒在从事“考正”时际被杀,使整理的进度大受打击,由卫恒的好友佐著作郎束皙续成。最后负责官员把史书纪录的部份整理好,并将之命名为《竹书纪年》。《竹书纪年》多记晋国与魏国之事,一般将此书看成是魏国的史书。

由于《史记》采用纪传体来记述事件,竹书纪年的出现,可以从另一角度审视史记内容,如“夏启杀伯益”、“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共伯和干王位”,与史书有极大差异。又如《竹书纪年》记载:“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可能是指公元前899年4月21日,郑(今天的陕西凤翔或华县)地区清晨时发生的日全蚀,可据此推定周懿王元年的真实年份(也有学者对这个说法存疑)。王国维在《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中指出今本纪年中的周幽王六年(前776年)日食出自《诗经·小雅》“十月”和《新唐书·历志》“大衍历议日食”,本是周代的无年代日食纪录和唐代以前的计算结果。

《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二十一·束皙》:

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纪年》十三篇,记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事接之,三家分,仍述魏事至安釐王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书,大略与《春秋》皆多相应。

其中经传大异,则云夏年多殷;益干启位,启杀之;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王寿百岁也;幽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摄行天子事,非二相共和也。

其《易经》二篇,与《周易》上下经同。《易繇阴阳卦》二篇,与《周易》略同,《繇辞》则异。《卦下易经》一篇,似《说卦》而异。《公孙段》二篇,公孙段与邵陟论《易》。《国语》三篇,言楚、晋事。《名》三篇,似《礼记》,又似《尔雅》、《论语》。《师春》一篇,书《左传》诸卜筮,“师春”似是造书者姓名也。《琐语》十一篇,诸国卜梦妖怪相书也。《梁丘藏》一篇,先叙魏之世数,次言丘藏金玉事。《缴书》二篇,论弋射法。《生封》一篇,帝王所封。《大历》二篇,邹子谈天类也。《穆天子传》五篇,言周穆王游行四海,见帝台、西王母。《图诗》一篇,画赞之属也。又杂书十九篇:《周食田法》,《周书》,《论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大凡七十五篇,七篇简书折坏,不识名题。

冢中又得铜剑一枚,长二尺五寸。漆书皆科斗字。初发冢者烧策照取宝物,及官收之,多烬简断札,文既残缺,不复诠次。武帝以其书付秘书校缀次第,寻考指归,而以今文写之。皙在著作,得观竹书,随疑分释,皆有义证。迁尚书郎。

附一《束皙其人》:

束皙:晋代学者,“二十四史”之一《晋书》的《帝纪》就是出自他的手笔。据载,他是当时多闻博识而精于古文的学者,他生性恬淡,不慕名利,曾作《玄据释》以拟《客难》,从不拿学问作为争取荣华富贵的工具。因此,其学术造诣颇深,他撰写的《七代通志》、《三魏人士传》、《五经通论》、《发蒙记》等鞯著作,均被后世学者推崇备至。

附二《束姓来历》:

从《晋书·束皙传》记载考证,束姓是西汉高士汉疏广是后裔。王莽末年,疏广的曾孙孟达,对王莽篡政不满,莽“立新”后,孟达避难逃至东海沙鹿山,改姓束,自此出现了束姓。望族居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县)。束姓名人还有:宋代有枢密都承旨束嘉,元代有画家束宗庚,明代有清官万载县令束清。

附三《汤饼赋》:

晋代束皙的文章《汤饼赋》曰:“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凝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弱似春绵,白若秋练。气勃郁以扬布,香气散而远遍。行人失涎于下风,童仆空瞧而斜眄。擎器者舐唇,立侍者干咽”。

汤饼,如今叫面条。汉刘用《释名》说:“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蒸制者日“蒸饼”,煮制者日“汤饼”或“煮饼”,炸制者日“油饼”,还有一种从西城引进的烤制饼,称胡饼。至晋时,汤饼已有成细条状的了。束皙之《讲赋》中描述下汤饼的情景:“于是火盛汤涌,猛气蒸作,振衣振裳。握〔溺字换成提手边〕拊搏,面弥高于指端,手索遇而交错,纷纷驳驳,星分雹落。”束皙称汤饼“弱如春绵,白若秋练”。后庚阐《恶饼赋》有“王孙骇叹于曳绪,束子赋弱于春绵”之句,傅玄《七谟》有“乃有三牲之和羹,蕤宾之时面。忽游水而长引,进飞羽之薄衍,细如蜀茧之绪,靡如鲁缟之线”之说细如蜀茧之绪,靡如曾缟之线,实在已经很细了。

西晋初年,河南省汲县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个叫不准(音读“否标”)的盗墓贼,偷偷地掘开一座古墓。墓穴被打开后,由于墓中漆黑,不便寻找随葬品,他满地一划拉,摸得一把竹片。点着竹片用来照取宝物,并没像他所期待地那样发现金银财宝,呈现在眼前的是成片成捆的竹片,不准大失所望,因为对他来说这些东西毫无用处。他在失望之余,非常不甘心,于是,将竹片翻个底朝天,把一些值钱的物品拿了,随手将竹片扔了。

村民们看到被打开的古墓和散落的竹片,便告知官府。来了几个官员,看到竹片大小一样,上面有字,字迹整齐,数量巨大。于是把竹片拾掇到一起,装了几车运走。谁知这几车竹片,揭开了中国历史上惊世骇俗、惊天动地一件大事。这就是《汲冢书》《竹书纪年》。

这批竹简由汲县运到京师洛阳,晋武帝命中书监荀勗、中书令和峤负责整理。竹简长度为古尺二尺四寸,以墨书写(或作漆书,亦即墨书),每简40字。对竹简文字当时说法不同,一说为“小篆”,一说为“科斗文字”,一说为“古文”,应是一种较为规范的战国文字。整理工作首先是排比竹简的次第,其次是用当时的文字写出释文,最后是撰著提要。通过对竹简的研究,人们发现,原来盗墓贼挖开的墓是战国时代魏王冢,带字的竹片竟是前所未知的典籍,因它是汲郡人不准在盗墓冢时发现,故这批竹简被称为汲冢书。《竹书纪年》是《汲冢书》中价值最大的史料。

西晋一流的学者们整理了汲冢书,其中居然就发现了魏国的史书,这部再现于世的珍贵史书被称为《竹书纪年》。起名《竹书纪年》当然也有它自己的道理。原来古时无纸,著书立说,破竹刮平为简。字写在竹简上。多简编为一书,所以叫竹书。纪年是将史事按年编次,成为史书一种体裁。此所谓“竹书纪年”就是表明它是一部史书。

虽然大家一致确认,汲冢书是由于盗墓被发现,但是关于汲冢书出土时间史学界一直有争议。一种说法是咸宁五年(279),这一说法以《晋书·武帝纪》为代表,《汗简·略叙》、张怀《书断》也持此说。

另一种说法是太康元年(280),最早有这一说法的是当时的大学者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后序》,孔颖达疏引王隐《晋书》也赞同这种观点。《北堂书钞》卷101引王隐《晋书》、今本《晋书·卫恒传》《晋书·律历志》以及《隋书·经籍志》也都是这种观点。

还有一种说法是太康二年(281),主持整理汲冢书的荀勖在为另一本汲冢出的书《穆天子传》写的《序》中发表过这种看法,《晋书·束皙传》《太平御览》也都对这种观点表示支持。另外,太康十年汲令范阳卢无忌立石的《齐大公吕望碑》也是这样说的。

太康初年说则较为可信。情况很可能是太康元年不准盗掘了汲冢,而汲冢书上缴官府则在太康二年。

在河南省新乡市汲县县城(现卫辉市)西南10公里,孙杏村乡娘娘庙(村)南,另一说法在辉县市西南赞城镇大梁冢村(大梁冢即魏安釐王墓)。因墓地在汲得名(汲县古称汲郡)。为战国时墓冢。共七处(自东到西按天、地、五行编号)。西晋太康两年(公元281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3号“金”字墓,得竹书数十车,经束晳整编出《竹书纪年》一书,是中国最早(学术界一直有争论)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曾为中国文化史四大发现之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至于汲冢墓主是谁?同样存在不同说法。晋代汲郡,如今的河南汲县西南,战国时是魏的封地。根据《晋书·武帝纪》、《律历志》、荀勖《穆天子传序》、卫恒《四体书势》,魏襄王是墓主。而王隐《晋书束皙传》则认为墓主当是魏安厘王。直到现在,这个问题依然还没有明确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史家之绝唱《史记》 也是一本地理学名著下

全文共 2724 字

+ 加入清单

前一篇文章回忆说,《史记》是历史学家的杰作,也是一本著名的地理书(中)

司马迁旅行后回到北京,他想尽全力编纂史书,但朝廷招他为“大夫”。这位“医生”不是医生,而是负责朝廷出入车辆的低级官员。汉武帝巡视郡县祭祀五帝,守省内风俗,封泰山时,大夫成了车的服务员。对司马迁来说,这是一件大好事。因为旅游过去是私人旅游,但现在是官方旅游,不仅可以继续游览祖国的大江大河和大山,观察市场和人民,而且还不需要考虑费用。

在接下来的20年左右,司马迁跟随汉武帝经过甘泉(陕西淳化县西北)、荥阳、固原等地,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借助旅行,他掌握了世界古往今来的大趋势,这是他在历史、文学和地理方面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

忍受死亡,成为杰作

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承了他的父亲,成为皇帝。我父亲多年前因病去世。死前,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诚实的历史学家。

司马迁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实现他长期以来的愿望,即编纂从古到汉初的史书。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工程:首先,时间跨度很大,总计超过3000年;其次,古代数据,尤其是古代数据,非常稀缺。第三,历史学家过去常常写断代史,没有这样的方法来记录许多朝代的历史。第四,中国太大,地理知识的收集不完整。它还需要经常去其他地方。幸运的是,司马迁已经从他的旅行中养成了不畏艰难的品质。他从游行收集的数据开始了漫长的编纂之旅,并与国家历史博物馆中的书籍相结合。

转眼之间,就到了公元前98年,编辑书籍的第10年,连续旅行的第10年。从18岁到48岁,司马迁在野外度过了30年的大部分时光。

司马迁的肖像(来源:万维网)

史书未编,祸从天降:汉武帝因在李陵事件中为光将军的后代说句公道话,被激怒,受到了贪污的惩罚。他想死几次,但最终他不得不羞愧地活着,因为历史书还没有完成。“那些忍受苦难,隐居在泥土中,拒绝放弃,憎恨自私,做任何事的人”,努力工作,努力创造了一部52万字的通史名著《史记》。

货殖光辉传记

《史记》在世界历史、文学、天文学、地理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自汉代以来,专家学者们就著书立说,讨论历史和文学。由于与地理的关系,相关著作仅在明代出现。事实上,《史记》在地理学上非常有价值。这是中国地理学史上不可替代的杰作。

《历史学家记录》复印件

《史记》的地理内容不仅收录了精彩的人物传记,而且专门用《货殖列传》详细描述了汉初国家经济发展的情况和过程,概括了当时国家经济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密度、社会风俗和经济特点。这对中外学者研究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边疆地理仍然是有价值的资料。

顾名思义,货殖的意思是“货币再生产”,即利用商品的生产和交换进行商业活动并从中获利的过程。《货殖传》作为《史记》中专门论述经济和地理的一章,根据地理位置将全国30多个城市分为几个经济区。最重要的是关中经济区。关中是一个平原地带,土地肥沃,农业种植历史悠久,农业生产高度集约化。关中经济区的主要城市包括咸阳和长安,以长安为龙头。交通便利,商业发达,长安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长安包括北部的荣寨、东部的三晋、东部的韩、赵、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西南部的甘肃、蜀、四川、陕南、甘肃、清代等少数民族地区。它人口密度大,文化水平高,经济适应性强。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它的管理。

关中经济区南部有巴蜀区,成都是其代表城市。北有天水、陇西四县,相当于现在的甘肃地区。关中经济区的重要性,正如书中所说,“关中是世界三分之一的土地,人口不超过三人,但数量丰富,数量是六人”。

三河经济区是第二大经济区,主要包括山西南部和河南北部。这三条河是指河东(山西西南部)、河内和河南(河南北部)。三河经济区是中原地区的商业和交通枢纽。《货殖传》说:“过去,唐朝的人住在河东,殷的人住在河南,周的人住在河南。世界三河,若鼎”。洛阳是三江中最重要的城市,是交通的必经之地,控制着关中通往华北平原的通道。这里有许多商人,经济也很发达。

汉代四大经济区地形图(照片来源:精英网)

《货殖传》还介绍了赵岩、齐鲁、楚岳经济区的地理、产品和重要人物。它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2000多年前中国经济地理的轮廓,反映了当时每个经济区最本质和最重要的地理特征以及每个经济区的地位。这些描述对此后的经济思想和区域地理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介绍经济区,《货殖传》还创造性地研究了“人地关系”。即人类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的相互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两大因素。司马迁在他的著作中把人的劳动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前提。丰富的地理环境并不意味着经济繁荣。地理环境更差,但可以充分发挥该地区的其他优势。例如,在他的第一次旅行中,他发现虽然江南“没有饥饿和饥饿,但却“没有积累和贫困”。对这种人地关系的理解相当先进。正如地理专家侯仁之所说:“货殖传记创造性地说明,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上,地理环境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这方面,司马迁无疑是研究人地关系的先驱。

地理研究之路漫漫

《史记》地理研究直到明代才出现,这并不奇怪,因为重视文学而忽视理性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在研究明代通史的地理学家中,凌志龙更为著名。他用“太史公评淮南、衡山之计为谋反,荆楚风俗薄,表勇轻猛”来说明《史记》已开始全面描写地理风俗。到了清代,学者们开始正视《史记》的地理角色。清朝的初学者潘永济睁开眼睛,大胆地把《史记》当作一幅地图。他想:“这张地图上既有项的传播,又有传的错误,这真是一个化学工业。”

《史记·林萍》复印件(来源:孔子旧书网)

明清以后,对《史记》与地理关系的研究趋于沉寂。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用现代方法对《史记》与地理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的工作才相继出现。有两本书值得一提,一本是2005年1月出版的“研究整合”系列。《历史研究》系列第八卷收录的论文集中于《货殖传》的专业研究,引起学者和专家的关注。另一本是吴宏岐和王元林的《司马迁与中国地理》。本书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6年9月出版。它有5章,超过22万字。其内容涉及《史记》、《史记》与中国人文地理、《史记》与中国区域地理和地图学的地理思想。它系统地揭示了这位“中国历史之父”历经30年的旅行和屈辱而编撰的这部著名历史著作的地理价值和研究意义。

—————————————————————

[参考]

1.专著《司马迁与中国地理》,作者吴红旗、王元林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

2.李慕南主编:《明人古地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1月。

3.论文《地理补编》,李惠康主编,《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9月。

4.论文《地理研究的精品》,颜博主编,天水大学学报,2007年5月。

展开阅读全文

史记吴太伯世家读后感 史记吴太伯世家原文翻译及注释

全文共 14773 字

+ 加入清单

《吴太伯世家》在历史上也是非常著名的一篇文言文,小编记得小编小的时候好想学过,但是现在已经忘记这篇文章讲了什么故事了,今天就给大家带来这个《吴太伯世家》的读后感,还有这个《吴太伯世家》的翻译注释,有需要的网友别错过了!史记吴太伯世家读后感

能让司马迁赞誉的人不多,吴太伯是其中一人。《吴太伯世家第一》记载吴太伯乃勾吴国之始君王、吴文化之始祖,民间也一直盛传着泰伯三让天下的动人佳话。

第一让,生一让(太王病,采药不归):按照当时的惯例,王位应传长子,泰伯身为长子,本是无可争议的当然继位人。他觉得“季历贤”,当他知道父亲希望有贤能的子孙继承他的事业时,毫无怨言,顾全大局,自己就干脆避让,托词为父采药为名,与二弟仲雍奔赴西镇吴山(今宝鸡陈仓区)隐居起来。

第二让,死一让(太王死,丧事后远奔):泰伯到达吴山后不久,其父周太王去世。他与仲雍奔丧回到岐邑。在此期间,季历和众臣求他接位。泰伯坚决不从,料理完父亲丧事之后,即远奔江南吴地(今无锡梅里一带),使三弟季历得以顺利地继承王位。

第三让,又一让(断发文身,示不可用,终不归):季历继承王位之后,果然不负众望,大展雄风,整肃朝政,拓土开疆,使周人迅速发展起来。但却遭到商王文丁的嫉恨,趁季历进贡献俘之机,将其软禁致死。泰伯得知噩耗,再次返回岐邑奔丧。料理完丧事后,众文武又一次要他继承王位。他拿定主意,依然没有答应,而是坚决支持侄儿姬昌继承王位。姬昌即大名鼎鼎的周文王,果如周太王所预料的那样,文王把周人带上了兴盛之路。

五百多年之后,当孔子得知泰伯三让天下的感人事迹和高风亮节时,在《论语》中非常感慨地赞美道:“泰伯可谓至德也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即泰伯三让天下的行为,达到了最高道德境界,民众被感动得不知如何称颂才好。泰伯因此被美称为“三让王”,又被赞颂为“至德”之人,其功德千秋传颂,万古流芳。

现在江苏省无锡梅里的中华德城,就是为纪念泰伯而修建的,阊门内下塘的泰伯庙亦称为至德庙。泰伯“三让天下”的德行,为历代文人学士、骚人墨客所景仰、赞颂。

老吴感叹,人最大的困难是克服自己的贪欲,历代君王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夺得江山当上皇帝,但比这更难的是,面对到手的皇位而毫不动心,太伯恰恰做到了这点。史记吴太伯世家原文翻译及注释

【提示】吴太伯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他决意把君主的继承权让给三弟季历,以便季历传其子周文王姬昌,于是偕二弟仲雍避居句吴,成为吴国的始祖。周武王追封为吴伯,故史称吴太伯。司马迁为表彰吴太伯的让德及其创立吴国的功绩,便以“吴太伯”命名吴世家,并列为三十篇世家之首。

本篇记述太伯始创吴国(约在公元前十二世纪)至公元前473年夫差亡国于越的吴国历史。记载了吴太伯十九世传至寿梦而称王,又六传王位至夫差的传代家世,并以此为主线,编年记录这个时期诸侯列国史事。而重在表述太伯让国、创吴的“至德”和功业,以及吴王寿梦的幼子季札(即延陵季子)的贤德。另一方面,又着重记叙了公子光(即吴王阖庐)为争王位发动宫廷政变,及夫差骄淫拒谏以致亡国身死的史实。两方面形成鲜明对照,蕴蓄着丰富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此外,并强调了武王克殷所封中原的虞国和在蛮夷之地的吴国同是吴太伯的后裔,从而证实了吴文化与中原的渊源关系。

本篇用笔,繁简咸宜,开合有致。简则数言以纪实,繁则淋漓而尽意。描述专诸刺王僚的紧张情景及伍子胥屡次进谏的个性化语言等,均极成功。

吴太伯[1],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2],而有圣子昌[3],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4],文身断发,示不可用[5],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6]。荆蛮义之[7],从而归之千馀家[8],立为吴太伯。

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仲雍卒,子季简立。季简卒,子叔达立。叔达卒,子周章立。是时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9],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虚[10],是为虞仲,列为诸侯。

周章卒,子熊遂立。熊遂卒,子柯相立。柯相卒,子彊鸠夷立。彊鸠夷卒,子馀桥疑吾立。馀桥疑吾卒,子柯卢立。柯卢卒,子周繇立。周繇卒,子屈羽立。屈羽卒,子夷吾立。夷吾卒,子禽处立。禽处卒,子转立。转卒,子颇高立。颇高卒,子句卑立。是时晋献公灭周北虞公,以开晋伐虢也。句卑卒,子去齐立。去齐卒,子寿梦立。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

自太伯作吴[11],五世而武王克殷[12],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13];其一吴,在夷蛮。十二世而晋灭中国之虞。中国之虞灭二世,而夷蛮之吴兴。大凡从太伯至寿梦十九世[14]。

【段意】写太伯偕其二弟仲雍,为把王位继承权让给三弟季历,以便季历传位给其子周文王姬昌,二人避居句吴,成为吴国的始祖,并叙自太伯兴建吴国,五传到周武王战胜殷商时,封其后代为二国:中原地区的虞国传了十二代为晋所灭;夷蛮地区的吴国则在虞灭亡后两代兴盛起来。从太伯到寿梦总共十九代。

【注释】 [1]吴太伯:周太王的长子。太伯,一作“泰伯”。 [2]贤:德、才兼备。[3]圣子:指周文王姬昌。圣:智慧、道德极高。[4]荆蛮:原为周朝人对楚国的贬称。西周时吴地并不属于楚国的范围,这里指战国时楚国的疆域。[5]文身断发,示不可用:刺刻皮肤为花纹,截短头发,这是古代吴、越之地的习俗,太伯、仲雍这样做,表示自己不可以做国君,以让位于季历。[6]句(gou)吴:即吴国。句,为发声词,也写作“勾”。 [7]义之:以之为义,认为他们这样做是“义”。义:合理,适宜,这里是意动用法。[8]从而归之:即从之、归之,跟从并归附他们。 [9]君吴:做了吴的国君。 [10]故夏虚:过去夏代故都的所在地。在今山西平陆东北。虚,通“墟”,故城废址。[11]作:兴建。 [12]五世:五代。指太伯、仲雍、季简、叔达、周章五代。 [13]中国:这里指中原地区。 [14]大凡:总共。

王寿梦二年,楚之亡大夫申公巫臣怨楚将子反而奔晋[1],自晋使吴,教吴用兵乘车,令其子为吴行人[2],吴于是始通于中国。吴伐楚。

十六年,楚共王伐吴,至衡山[3]。

二十五年,王寿梦卒。

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馀祭,次曰馀眜,次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4]。

王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5],让位季札。季札谢曰[6]:“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7],将立子臧[8],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君义嗣[9],谁敢干君[10]!有国,非吾节也[11]。札虽不材,愿附于子臧之义。”吴人固立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12]。秋,吴伐楚,楚败我师。

四年,晋平公初立。

十三年,王诸樊卒,有命授弟馀祭[13]。欲传以次[14],必致国于季札而止[15],以称先王寿梦之意[16],且嘉季札之义,兄弟皆欲致国,令以渐至焉[17]。季札封于延陵[18],故号曰延陵季子。

王馀祭三年,齐相庆封有罪[19],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之县[20],以为奉邑[21],以女妻之,富于在齐。

【段意】本段着重从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延陵季子)几次谦让王位来突出其仁德。寿梦想立季札,季札不同意;季札之长兄诸樊要让位给他,吴国人都坚决拥护,季札以弃家室去种田来避让;吴王诸樊去世前有遗言传位给弟弟祭馀,目的则在最终传位给季札,而季札只受封于延陵之邑。

【注释】 [1]申公巫臣:巫臣本姓屈,曾为申县之尹,故称申公巫臣。按,楚国县令称公。[2]行人:春秋时称国与国之间的使者为行人,此指申公巫臣之子为吴国行人之职。 [3]衡山:古山名。在今渐江吴兴南(一说在今安徽当涂东北)。非今之南岳衡山。[4]摄行事当国:代理执行职务,掌握国家政权。摄:代理。 [5]除丧:即“除服”。服丧期满,除去丧服。 [6]谢:推辞。[7]不义曹君:认为曹君不义。曹君:指曹成公负芻。他是曹宣公的庶子,杀宣公太子而自立为君。[8]子臧:也是曹宣公的庶子,负芻的庶兄。他见负芻杀太子,逃亡到宋国。 [9]义嗣:合法继承人。 [10]干:冒犯。[11]有国,非吾节也:享有国家,不是我的志节所在。 [12]舍之:指放弃立季札为王的主张。 [13]有命:指诸樊有遗嘱。[14]以次:按顺序。[15]致:传给。 [16]称(chen):符合。 [17]兄弟皆欲致国,令以渐至焉:此谓希望兄弟都能执政并转让王位,以此使得渐次轮到季札。[18]延陵:邑名。在今江苏常州。[19]庆封:齐国大夫。崔杼杀齐庄公,拥立景公,他和崔杼分任左相、右相。后来庆封灭崔氏,专国政,景公遂与大臣合谋诛之。庆封投奔吴国。以后楚灵王伐吴,他被擒灭族。[20]朱方之县:朱方县。故城在今江苏丹徒。 [21]奉邑:即“俸邑”。

四年,吴使季札聘于鲁[1]。请观周乐[2]。为歌《周南》、《召南》[3]。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4],然勤而不怨[5]。”歌《邶》、《鄘》、《卫》[6]。曰:“美哉,渊乎[7],忧而不困者也[8]。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9],是其《卫风》乎?”歌《王》[10]。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11]?”歌《郑》[12]。曰:“其细已甚,民不堪也,是其先亡乎[13]?”歌《齐》[14]。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15]!表东海者,其太公乎[16]?国未可量也。”歌《豳》[17]。曰:“美哉,荡荡乎[18],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19]?”歌《秦》[20]。曰:“此之谓夏声[21]。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22]?”歌《魏》[23]。曰:“美哉,渢渢乎[24]。大而婉[25],俭而易行,以德辅此,则盟主也。”歌《唐》[26]。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风乎[27]?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28],谁能若是!”歌《陈》[29]。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30],无讥焉[31]。歌《小雅》[32]。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33],其周德之衰乎[34]?犹有先王之遗民也。”歌《大雅》[35]。曰:“广哉,熙熙乎[36],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歌《颂》[37]。曰:“至矣哉[38],直而不倨,曲而不诎,近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厎,行而不流[39]。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40]。”见舞《象箾》、《南籥》者[41],曰:“美哉,犹有憾。”见舞《大武》[42],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见舞《韶护》者[43],曰:“圣人之弘也,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44]!”见舞《大夏》[45],曰:“美哉,勤而不德[46],非禹其谁能及之?”见舞《招箾》[47],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焘也[48],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无以加矣。观止矣[49],若有他乐,吾不敢观[50]。”

去鲁,遂使齐。说晏平仲曰[51]:“子速纳邑与政。无邑无政,乃免于难。齐国之政将有所归;未得所归,难未息也。”故晏子因陈桓子以纳政与邑,是以免于栾、高之难[52]。

去齐,使于郑。见子产[53],如旧交。谓子产曰:“郑之执政侈[54],难将至矣,政必及子。子为政,慎以礼。不然,郑国将败。”

去郑,适卫[55]。说蘧瑗、史狗、史、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曰:“卫多君子,未有患也。”

自卫如晋[56],将舍于宿[57],闻钟声,曰:“异哉!吾闻之,辩而不德,必加于戮。夫子获罪于君以在此,惧犹不足,而又可以畔乎[58]?夫子之在此,犹燕之巢于幕也[59]。君在殡而可以乐乎[60]?”遂去之。文子闻之,终身不听琴瑟。

适晋,说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曰[61]:“晋国其萃于三家乎[62]!”将去,谓叔向曰[63]:“吾子勉之[64]!君侈而多良[65],大夫皆富,政将在三家。吾子直,必思自免于难。”

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66]。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67],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68]。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69]?”季子曰:“不然[70]。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71]!”

【段意】本段着重从季札作为吴国使节出使鲁、齐、郑、卫、晋等国时的言行来突出其贤德。在鲁,通过评论音乐歌舞表现他尊崇周王室的正统,赞赏勤劳正直等美德;在其余各国,表现出他的与人为善和政治远见。段末补叙季札赠剑给已亡故的徐君,表现他的善于体察人情和重视情谊。

【注释】 [1]聘:奉命为使臣访问友邦。 [2]周乐:周朝王室的乐舞。成王赐给鲁国以天子之乐,所以在鲁国可以欣赏到周乐。[3]《周南》、《召(shao)南》:周、召是周公、召公最初的封地。后来长江、汉水、汝水一带隶属周朝的版图,即由周公、召公管辖,故称这一带地区为周南、召南,自这些地区采集的乐歌被称为《周南》、《召南》。[4]犹未也:还没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 [5]勤而不怨:唱出了百姓辛勤劳作而不怨怒的声音。[6]《邶(bei)》、《鄘(yong)》、《卫》:采自邶、鄘、卫三国的乐歌。邶、鄘、卫都在今河南省境。 [7]渊乎:(音调)深沉啊。[8]忧而不困:情绪忧伤而不困惑。 [9]康叔:卫国始封君,武王之弟。武公:康叔九世孙,卫国贤君。如是:就像这样。[10]《王》:采自王城一带的乐歌。王城是西周的东都,周平王东迁定都于此,当时称雒邑。故址在今河南洛阳以西。[11]其周之东乎:这大概是周王室东迁以后的乐曲吧?[12]《郑》:采自郑国的乐歌。郑都城在今河南新郑。[13]“其细已甚”三句:音乐过于琐细(象征郑国赋役繁苛),说明百姓承受不了了,郑国大概会首先灭亡吧?已:太。[14]《齐》:指采自齐国的乐歌。齐都城临淄在今山东淄博东北。[15]泱泱:深广弘大的样子。大风:大国的风度、气派。[16]“表东海者”二句:为东海各国表率的,大概是太公的国度吧?[17]《豳(bin)》:指采自豳地的乐歌。豳原本是周的旧邑。故城在今陕西旬邑以西。 [18]荡荡乎:广大宽宏的样子。[19]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欢乐而不过度,这是周公东征时的乐歌吧?淫:过分。 [20]《秦》:指采自秦国的乐歌。秦国地在陕西、甘肃一带。[21]夏声:指中原地区的民间音乐。夏,华夏,指中原各国。下句“能夏”,指能接近华夏,去夷狄之音。 [22]其周之旧乎:这大概是周王室故地的乐歌吧。[23]《魏》:指采自魏国的乐歌。魏国都城安邑,在今山西夏县。 [24]渢(fan)渢乎:音调宛转悠扬。 [25]大而婉:粗犷而柔美。[26]《唐》:指采自唐国的乐歌。唐原是晋始祖叔虞的封国,都城在今山西翼城西。 [27]陶唐氏:即唐尧,传说中的古代帝王。晋本唐国故地,所以有尧的遗风。[28]令德:美德。此指具有美德的人。 [29]《陈》:指采自陈国的乐歌。陈地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国都宛丘在今河南淮阳。[30]《郐(kuai)》:指采自郐国的乐歌。郐国都城在今河南密县东北。 [31]无讥:未加评论。[32]《小雅》:《诗经》组成部分,共七十四篇。大部分是西周后期和东周初期士大夫的作品。 [33]思而不贰,怨而不言:有哀思而没有叛逆之心,有怨恨而不直说。[34]其周德之衰乎:大概是周朝德行衰微了吧? [35]《大雅》:《诗经》组成部分,大都是西周初王室贵族的音乐。 [36]熙熙乎:形容乐声和乐。[37]《颂》:《诗经》组成部分,由《周颂》、《鲁颂》、《商颂》三部分构成,共四十篇。大多是歌颂贵族的作品,有少部分是贵族用于祭祀的乐歌。[38]至:好到顶点。[39]“直而不倨”至“行而不流”各句:意谓《颂》的旋律刚直而不倨傲,委宛而不屈服(“直而不倨,曲而不诎”),亲近而不侵犯,疏远而不离心(“近而不逼,远而不携”),变迁而不邪乱,反复而不厌烦(“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伤而不忧愁,欢乐而不荒唐(“哀而不愁,乐而不荒”),行其德而不匮乏,心宽广而不自显(“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惠而不耗费,求取而不贪婪(“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宁静而不停滞,行进而不流荡(“处而不厎,行而不流”)。倨:傲慢。诎:通“屈”,屈挠。携:离异,分离。厎(zhi):终,停滞。[40]盛德之所同也:这些都是圣贤所共同具有的。这些,指上述宫、商、角、徵、羽五声和谐(“五声和”),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音协调(“八风平”),节奏有法度,旋律有规则(“节有度,守有序”)。[41]《象箾shuo》:《南籥(yue)》:象与南是舞名,箾与籥是舞器。箾即竿,籥似管乐器,执竿舞象,执籥舞南,用以模拟武功,宣扬文德。[42]《大武》:即《武》,周代“六舞”之一。相传周公所作,表现、歌颂周武王伐纣的武功。 [43]《韶护(hu)》:周代“六舞”之一。歌颂商汤伐桀功勋的乐舞。[44]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还感觉有惭愧的行为,做圣人真是不容易呢! [45]《大夏》:周代“六舞”之一。相传为夏禹时代歌颂禹的乐舞。[46]不德:不自以为有恩德。[47]《招(shao)箾(xiao)》:即《韶箫》,周代“六舞”之一。相传是虞舜时代的乐舞。箾:此同“箫”。[48]焘:同“帱”(dao),覆盖。 [49]观止矣:看到尽头了。止:止境。 [50]不敢观:不敢再请求观赏了。 [51]晏平仲:齐国贤相晏婴,字平仲。[52]栾、高之难:栾,栾施;高,高强。鲁昭公十年,栾、高欲灭陈桓子、鲍国二氏,陈、鲍先发难攻栾、高,栾、高兵败奔鲁。晏婴在这场变难中守中立,通过陈桓子交还了政权与封邑(即上述之“因陈桓子纳政与邑”),得以安然无恙。[53]子产:即公孙侨。郑国贵族,郑简公十二年为卿,后执政,积极推行改革,对郑国的政治起过很大作用。[54]郑之执政:指当时的郑国执政良霄(伯有)。侈:荒淫无度。 [55]适:去,往。 [56]如:到,往。[57]宿:依《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当作“戚”,卫孙文子的封邑。在今河南濮阳北。 [58]畔:通“般(pan)”,玩乐,作乐。 [59]幕:帐幕。[60]君在殡:君,指卫献公。当时卫献公已死,殓于棺而未葬。 [61]赵文子:赵武,谥文子。韩宣子:韩起,谥宣子。魏献子:魏舒,谥献子。三人都是晋卿。[62]萃于三家:集中在(韩、赵、魏)三家。 [63]叔向:晋国上大夫羊舌肸,字叔向。 [64]吾子:您。子,古代对男子的敬称。勉之:努力去做吧。[65]良:谓良臣。 [66]过:拜见。徐君:徐国的君主。[67]为使上国:因为(还要)出使中原各国。上国:春秋时,对吴楚诸国而言,齐晋等中原诸侯国称为“上国”。 [68]冢树:故墓旁的树。[69]谁予:即“予谁”,送给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70]不然:不对,不是这样。 [71]倍:通“背”,违背。

七年,楚公子围弑其王夹敖而代立,是为灵王[1]。

十年,楚灵王会诸侯而以伐吴之朱方,以诛齐庆封[2]。吴亦攻楚,取三邑而去。

十一年,楚伐吴,至雩娄[3]。

十二年,楚复来伐,次于乾溪[4],楚师败走。

十七年,王馀祭卒,弟馀眜立。

王馀眛二年,楚公子弃疾弑其君灵王代立焉[5]。

四年,王馀眜卒,欲授弟季札。季札让,逃去。于是吴人曰:“先王有命,兄卒弟代立,必致季子。季子今逃位,则王馀眜后立,今卒,其子当代。”乃立王馀眜之子僚为王。

【段意】写吴楚交恶:吴王馀祭在位时,楚灵王会合诸侯,以诛杀自齐国逃来的庆封为由攻吴,吴报复攻楚,夺楚城邑;此后楚又两次征讨吴国。并叙及:楚公子围杀害王夹敖为灵王,公子弃疾又杀害灵王自立为王;吴王馀祭、馀眜相继去世,因季札推让,吴国人拥立馀眜的儿子僚为王。

【注释】 [1]是为灵王:这就是灵王。楚公子围是楚共王庶子,康王之弟。他杀了康王之子夹敖而自立。[2]齐庆封:庆封是齐景公的相国,因其专政骄横,被田、鲍、高、栾四家驱逐,出奔吴,吴将朱方之地给庆封,聚族而居。楚灵王借杀庆封之名来进攻吴国。[3]雩(yu)娄:邑名。在今河南商城东北。 [4]次:停留。 [5]楚公子弃疾:楚灵王之弟。弑灵王自立,是为楚平王。

王僚二年,公子光伐楚[1],败而亡王舟[2]。光惧,袭楚,复得王舟而还。

五年,楚之亡臣伍子胥来奔[3],公子光客之。公子光者,王诸樊之子也。常以为吾父兄弟四人,当传至季子。季子即不受国[4],光父先立。即不传季子,光当立。阴纳贤士,欲以袭王僚。

八年,吴使公子光伐楚,败楚师,迎楚故太子建母于居巢以归。因北伐,败陈、蔡之师。

九年,公子光伐楚,拔居巢、钟离[5]。初,楚边邑卑梁氏之处女与吴边邑之女争桑[6],二女家怒相灭[7],两国边邑长闻之,怒而相攻,灭吴之边邑。吴王怒,故遂伐楚,取两都而去[8]。

伍子胥之初奔吴,说吴王僚以伐楚之利。公子光曰:“胥之父兄为僇于楚[9],欲自报其仇耳。未见其利。”于是伍员知光有他志[10],乃求勇士专诸,见之光。光喜,乃客伍子胥。子胥退而耕于野,以待专诸之事[11]。

十二年冬,楚平王卒。

十三年春,吴欲因楚丧而伐之[12],使公子盖馀、烛庸[13],以兵围楚之六、灊[14]。使季札于晋,以观诸侯之变[15]。楚发兵绝吴兵后[16],吴兵不得还。于是吴公子光曰:“此时不可失也。”告专诸曰:“不索何获[17]!我真王嗣,当立,吾欲求之。季子虽至,不吾废也。”专诸曰:“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公子将兵攻楚,楚绝其路。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18],是无奈我何[19]。”光曰:“我身,子之身也。”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20],而谒王僚饮[21]。王僚使兵陈于道,自王宫至光之家,门阶户席[22],皆王僚之亲也,人夹持铍[23]。公子光详为足疾[24],入于窟室,使专诸置匕首于炙鱼之中以进食[25]。手匕首刺王僚,铍交于匈[26],遂弑王僚。公子光竟立为王,是为吴王阖庐。阖庐乃以专诸子为卿[27]。

季子至,曰:“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28]。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29],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30]。”复命,哭僚墓[31],复位而待[32]。吴公子烛庸、盖馀二人将兵遇围于楚者[33],闻公子光弑王僚自立,乃以其兵降楚,楚封之于舒[34]。

【段意】已故吴王诸樊之子公子光欲取王僚而代之,自楚奔吴的伍子胥知道了,就收买刺客专诸,利用吴伐楚、国内空虚之机,公子光与子胥合谋,派专诸用藏于鱼腹中的匕首刺死王僚。公子光即位为吴王阖庐。季札只好默认了阖庐政变的结果。

【注释】 [1]公子光:诸樊的长子,后来为吴王阖庐。 [2]亡王舟:丢失了先王生前的坐船。[3]楚之亡臣伍子胥:名员(yun)。其父伍奢、兄伍尚被楚平王杀害,故逃来吴国。因功吴国封之于申,又称申胥。[4]即:如果。[5]拔:攻克。居巢:邑名。在今安徽巢县。钟离:邑名。在今安徽凤阳东北。 [6]争桑:为采桑叶发生争吵。 [7]相灭:互相仇杀。 [8]两都:指居巢、钟离。[9]为僇(lu)于楚:被楚(王)杀害。僇:通“戮”。 [10]有他志:有异志,即想称王。 [11]待专诸之事:即等待专诸刺吴王僚。[12]因楚丧:趁楚国办丧事的机会。 [13]盖馀、烛庸:二人为王僚弟。 [14]六、灊(qian):均为邑名。前者在今安徽六安东北;后者在今安徽霍山东北。[15]变:反应。 [16]绝:阻断。 [17]不索何获:不去追求,哪能有收获。 [18]骨鲠之臣:刚强正直的大臣。[19]是无奈我何:这就拿我们没办法,意谓他是没有办法对付我们的。 [20]窟室:地下室。 [21]谒王僚饮:迎请吴王僚(来家里)喝酒。[22]门阶户席:大门、台阶、内门、坐席。 [23]人夹持铍(pi):人人双手都握着短刀。铍:两刃小刀。 [24]详:通“佯”,假装。 [25]炙鱼:煎好的鱼。[26]铍交于匈:数把利刃同时刺进专诸之胸。即吴王僚被刺,他的侍从亦杀专诸。匈:通“胸”。[27]以专诸子为卿:任用专诸的儿子作了国卿。卿,古代天子、诸侯所属的最高级别的大臣。 [28]乃吾君也:就是我的国君。[29]哀死事生:哀痛死去的,事奉活着的。 [30]先人之道也:这是祖宗的常法。 [31]复命,哭僚墓:向吴王阖庐报告自己出使晋国的情况,(再)到王僚墓前致哀。[32]复位而待:回到自己的职位上等待新君阖庐的命令。 [33]遇围于楚:被围困在楚国。[34]封之于舒:把他们(吴公子烛庸、盖馀)封在舒邑。舒,故城在今安徽舒城东南。

王阖庐元年,举伍子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1]。楚诛伯州犁,其孙伯嚭亡奔吴[2],吴以为大夫。

三年,吴王阖庐与子胥、伯嚭将兵伐楚,拔舒,杀吴亡将二公子。光谋欲入郢[3],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待之。”

四年,伐楚,取六与灊。五年,伐越,败之。

六年,楚使子常、囊瓦伐吴。迎而击之,大败楚军于豫章,取楚之居巢而还。

九年,吴王阖庐谓伍子胥、孙武曰:“始子之言郢未可入,今果如何[4]?”二子对曰:“楚将子常贪,而唐、蔡皆怨之[5]。王必欲大伐,必得唐、蔡乃可。”阖庐从之,悉兴师[6],与唐、蔡西伐楚,至于汉水。楚亦发兵拒吴,夹水陈[7]。吴王阖庐弟夫㮣欲战,阖庐弗许。夫㮣曰:“王已属臣兵,兵以利为上,尚何待焉?”遂以其部五千人袭冒楚,楚兵大败,走。于是吴王遂纵兵追之。比至郢,五战,楚五败。楚昭王亡出郢,奔郧[8]。郧公弟欲弑昭王[9],昭王与郧公奔随[10]。而吴兵遂入郢。子胥、伯嚭鞭平王之尸以报父仇。

十年春,越闻吴王之在郢,国空,乃伐吴。吴使别兵击越。楚告急秦[11],秦遣兵救楚击吴,吴师败。阖庐弟夫㮣见秦越交败吴,吴王留楚不去,夫㮣亡归吴而自立为吴王。阖庐闻之,乃引兵归,攻夫㮣,夫㮣败奔楚。楚昭王乃得以九月复入郢,而封夫㮣于堂溪[12],为堂溪氏。

十一年,吴王使太子夫差伐楚,取番[13]。楚恐而去郢徙鄀[14]。

十五年,孔子相鲁。

十九年夏,吴伐越,越王句践迎击之槜李[15]。越使死士挑战[16],三行造吴师[17],呼,自刭。吴师观之,越因伐吴,败之姑苏[18],伤吴王阖庐指[19],军却七里。吴王病伤而死[20]。阖庐使立太子夫差,谓曰:“尔而忘句践杀汝父乎[21]?”对曰:“不敢!”三年,乃报越。

【段意】写吴、楚、越三方的交错斗争:吴王阖庐重用伍子胥、孙武和从楚国逃亡来的伯嚭,多次进攻楚国,终于攻克郢都;吴国征讨曾在楚、秦援助下打败过自己的越国,吴军在姑苏被越王勾践战败,阖庐受伤致死。死前,立太子夫差为王,嘱其报仇。

【注释】 [1]行人:外交使节。 [2]嚭:音痞(pi)。 [3]郢(ying):楚国都。在今湖北江陵西北。 [4]果:果真,到底。[5]唐、蔡:均为国名。并均为姬姓。唐都城在今湖北随县西北,蔡都城下蔡在今安徽凤台。 [6]悉:全部。 [7]夹水陈:沿汉江两岸列阵。陈:通“阵”。[8]郧(yun):一作“䢵”。古国名。此时已为楚所灭,成为楚的一个县。在今湖北安陆。[9]郧公:郧县县令。郧公名辛,其弟名怀。楚平王曾杀郧公辛之父蔓成然,故怀欲杀昭王。 [10]随:楚的附属国,在今湖北隨县。[11]楚告急秦:楚国向秦国告急求援。 [12]堂溪:溪谷名。在今河南西平之西。[13]番:其地不详,或疑在今安徽凤台西北。[14]鄀(ruo):邑名。即鄢郢。故城在今湖北宜城东南。[15]句践:也作“勾践”。槜(zui)李:邑名。一作“醉李”。在今浙江嘉兴南。 [16]死士:敢死之士。 [17]三行造吴师:排成三行到吴军阵前。造:往,到。[18]姑苏:即今江苏苏州。 [19]指:古手足之指皆曰指。此谓脚趾。《左传》定公十四年作“阖庐伤将指。”杜预以为将指指足大指。 [20]病:患。[21]而(neng):通“能”。

王夫差元年,以大夫伯嚭为太宰[1]。习战射,常以报越为志。

二年,吴王悉精兵以伐越,败之夫椒[2],报姑苏也。越王句践乃以甲兵五千人栖于会稽[3],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而行成[4],请委国为臣妾[5]。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昔有过氏杀斟灌以伐斟寻[6],灭夏后帝相[7]。帝相之妃后缗方娠[8],逃于有仍[9],而生少康。少康为有仍牧正[10]。有过又欲杀少康,少康奔有虞[11]。有虞思夏德,于是妻之以二女而邑之于纶[12],有田一成[13],有众一旅[14]。后遂收夏众,抚其官职[15]。使人诱之,遂灭有过氏,复禹之绩,祀夏配天[16],不失旧物[17]。今吴不如有过之强,而句践大于少康。今不因此而灭之,又将宽之,不亦难乎!且句践为人能辛苦,今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听太宰嚭,卒许越平[18],与盟而罢兵去。

七年,吴王夫差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子胥谏曰:“越王句践食不重味,衣不重采[19],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其众。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越在腹心疾[20]而王不先,而务齐[21],不亦谬乎[22]!”吴王不听,遂北伐齐,败齐师于艾陵[23]。至缯[24],召鲁哀公而征百牢[25]。季康子使子贡以周礼说太宰嚭[26],乃得止。因留略地于齐、鲁之南[27]。

九年,为驺伐鲁[28],至,与鲁盟,乃去。

十年,因伐齐而归。

十一年,复北伐齐。

越王句践率其众以朝吴,厚献遗之[29],吴王喜。唯子胥惧,曰:“是弃吴也[30]。”谏曰:“越在腹心,今得志于齐,犹石田[31],无所用。且《盘庚之诰》有颠越勿遗[32],商之以兴[33]。”吴王不听,使子胥于齐,子胥属其子于齐鲍[34],还报吴王。吴王闻之,大怒,赐子胥属镂之剑以死[35]。将死,曰:“树吾墓上以梓[36],令可为器。抉吾眼置之吴东门[37],以观越之灭吴也。”

【段意】吴王夫差攻越包围越王句践在会稽山,不听子胥劝他灭越的谏言,听信太宰伯嚭的话答应与越讲和,留下后患。又不听子胥进谏而多次伐齐以争霸主地位。越王句践假意臣服,夫差很高兴,子胥又劝其灭越。夫差仍不听,并借故赐剑令子胥自刎。子胥死前愤恨地预言越必灭吴。

【注释】 [1]太宰:官名。亦名冢宰。佐王治理国家,类似后代的宰相。 [2]夫(fu)椒:山名。在今浙江绍兴北。又太湖中有夫椒山。[3]栖:鸟类歇宿。泛指居住、停留。会(kuai)稽:山名。在今浙江绍兴东南。[4]种:文种。楚国郢人。与范蠡一起佐句践灭吴,后被句践逼迫自杀。因:借助,通过。行成:求和。 [5]委国:把国家交给人。臣妾:奴隶。男奴隶叫臣,女奴隶叫妾。[6]有过(guo)氏:过,古国名。相传为寒浞之子浇所封之国。在今山东掖县西北。有,语助词。斟灌:夏同姓诸侯国名。在今山东寿光东。斟寻:夏帝太康国都,后封为同姓诸侯国,都城在今山东潍县西南。[7]相:夏启之孙。因丧失国家,依附二斟,被寒浞、浇所杀。 [8]后缗(min):有仍氏之女,缗姓。方娠(shen):正怀孕。 [9]有仍:国名。在今山东济宁。[10]牧正:官名。主管畜牧。 [11]有虞:国名。相传是虞帝舜的后代。都城在今河南虞城县境。 [12]纶:虞邑。在今河南虞城东南。[13]成:古称地方十里为一成。 [14]旅:有众五百为一旅。 [15]抚其官职:重整夏朝的官职。[16]祀夏配天:祭祀时以夏的祖先配享上天。配:配享。按照古代礼节,祭天同时祭祀开国始祖。 [17]旧物:指先代的典章制度。 [18]平:讲和。[19]食不重味,衣不重彩:不吃两样菜,不穿两种色采的衣服。 [20]越在腹心疾:越国是在心腹要害中的祸患。[21]务齐:全力攻打齐国。务:勉力从事。[22]谬:错误。 [23]艾陵:齐邑。在今山东莱芜东北。 [24]缯(zeng):邑名。也作“鄫”。在今山东枣庄东。[25]百牢:牛羊猪各一百只。据《周礼》:王会诸侯享礼十有二牢,上公九牢,侯伯七牢,子男五牢。”吴王召唤鲁哀公索取百牢是非礼行为。牢:牛、羊、猪各一只。[26]子贡:姓端木,名赐,卫国人。孔子弟子。有才辩。 [27]略:侵略,夺取。[28]驺(zou):《左传》作“邾”(驺、邾音近)。古国名,曹姓。在今山东邹县。 [29]遗(wei):赠与,致送。[30]弃:抛弃。[31]石田:多石不可耕的田。比喻无用处。[32]《盘庚之诰》:指《尚书·盘庚》。颠越勿遗:对悖乱无礼的坏人,应当彻底消灭,不留残馀。颠越:仆倒、坠落。引申指干坏事的人。[33]商之以兴:商朝就是奉行这条原则兴盛起来的。以:因而。 [34]齐鲍氏:齐国大夫鲍息。 [35]属镂:剑名。[36]树吾墓上以梓:在我的坟墓上种上梓树。愤激之语,谓可为吴国灭亡时给吴人作棺材(即下句的“器”)用。 [37]抉(jue):剜出。

齐鲍氏弑齐悼公[1]。吴王闻之,哭于军门外三日,乃从海上攻齐。齐人败吴,吴王乃引兵归。

十三年,吴召鲁、卫之君会于橐皋[2]。

十四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3],欲霸中国以全周室[4]。六月(戊)〔丙〕子,越王勾践伐吴。乙酉,越五千人与吴战。丙戌,虏吴太子友。丁亥,入吴。吴人告败于王夫差,夫差恶其闻也[5]。或泄其语,吴王怒,斩七人于幕下[6]。七月辛丑,吴王与晋定公争长[7]。吴王曰:“于周室我为长[8]。”晋定公曰:“于姬姓我为伯[9]。”赵鞅怒[10],将伐吴,乃长晋定公[11]。

吴王已盟,与晋别,欲伐宋。太宰嚭曰:“可胜而不能居也。”乃引兵归国。国亡太子[12],内空,王居外久,士皆罢敝[13],于是乃使厚币以与越平[14]。

十五年,齐田常杀简公[15]。

十八年,越益强。越王勾践率兵(使)[复]伐败吴师于笠泽[16]。楚灭陈。

二十年,越王勾践复伐吴。

二十一年,遂围吴。

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败吴。越王勾践欲迁吴王夫差于甬东[17],予百家居之。吴王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遂自刭死。越王灭吴,诛太宰嚭,以为不忠,而归。

【段意】写骄横不可一世的吴王夫差终于亡国杀身:夫差攻打齐国,失败了,仍欲称霸中原。越王勾践乘机攻打吴国,俘虏了吴太子友(《越世家》说“杀吴太子”)。夫差竟密而不宣,继续与晋争霸失利,只好用重金同越国议和。勾践连续征讨吴国,彻底打败了吴军。夫差后悔不听子胥劝谏,为时已晚,自刎而死。吴国灭亡。

【注释】 [1]鲍氏:指鲍牧(被齐悼公杀死)的族人党徒。 [2]橐(tuo)皋:邑名。在今安徽巢县西北。[3]黄池:地名,在今河南封丘西南。[4]全:保全。 [5]恶其闻:讨厌这个消息被诸侯听到。 [6]幕下:帐幕外。会盟时在郊野,各国自立帐幕。 [7]争长:争做盟主。[8]于周室我为长:吴国的始祖太伯是周太王的长子,所以这样说。[9]于姬姓我为伯(ba):自晋文公之后,历襄公以至悼公、平公都曾称霸。在姬姓诸侯中称霸的只有晋国。伯:通“霸”。 [10]赵鞅:即赵简子。晋国正卿。[11]长晋定公:《史记》中的《秦本纪》、《晋世家》、《赵世家》以及《国语》、《公羊传》都说是夫差为长。此与《左传》言晋为长。疑前说是对的。 [12]亡:丧失。[13]罢(pi)敝:疲惫困乏。罢:通“疲”。 [14]厚币:诸多的贵重的礼物。厚:丰厚。币:古代玉、马、皮、帛皆称币。平:讲和。[15]田常:齐相国。本名恒,田氏原本为陈氏,故又称陈恒、陈成子。 [16]笠泽:水名。即今吴淞江。一说为太湖。 [17]甬东:地名。即今淞江舟山岛。

太史公曰:孔子言“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1],民无得而称焉[2]”。余读《春秋》古文[3],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兄弟也[4]。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5]。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6]!

【段意】司马迁引述孔子对太伯让国的极端称赞来表达崇高的敬意;并对延陵季子的仁德和见识给予由衷的赞扬。又从中原的虞国与荆蛮之地的吴国本是骨肉兄弟,感慨吴文化与中原的渊源关系。

【注释】 [1]三以天下让:三次以君位相让。 [2]民无得而称焉:百姓简直不知道怎样称赞他才好。以上三句引语见《论语·泰伯》。[3]《春秋》古文:指《左传》。 [4]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兄弟也:中原的虞国与荆蛮的吴国是兄弟之国。司马迁的这种说法是民族走向大一统的体现。[5]见微而知清浊:此句谓季札能见微而知著,能预见将来局势的变化。指他出使鲁、齐、卫、晋等国,对各国政局变化的预见性。[6]闳览博物:读书多视野广,知识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史记简介 史记介绍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臣,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十八书。《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展开阅读全文

史记是编年体通史吗 史记的作者是谁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又被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书中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这本书被人们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

司马迁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还是一位对天文星象精到造诣的专家,他把星象学与历史问题结合起来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使人佩服至极。

《史记》简介

《史记》又被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书中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史记》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