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公转

公转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公转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公转问题。

分享

浏览

370

文章

32

地球的公转方向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

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地球的公转遵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速度和地球公转的效应等规律。地球自转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北半球看地球公转的方向是顺时针的,而南半球看正好相反,是逆时针的。地球走完大约约9.4亿公里的一圈路程要花365天又5小时48分46秒,即大约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是多少

全文共 224 字

+ 加入清单

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个恒星月。

正是因为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因此我们总是望不到月球的背面——这是行星对卫星长期潮汐作用的结果。其实在远古时代,月球自转比现在要快,月球的各种位置都能正对地球,也就是说,那时候,我们能看到月球背面,而不必非要飞上太空。

再说月球的所谓“自转”和“公转”,本质上是月球对地球地心公转的相对运动,我们仅是站在月心参照系的角度上去观察,如果去掉此参照系,也就没这些概念了。

展开阅读全文

金星的公转方向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金星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金星公转的方向跟地球一样,都是围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地公转,如果金星的公转方向不是自西向东,那么我们就不会在早上看见启明星,也不会在晚上看见长庚星。金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224.107天,它的公转半长径大约是10520万千米。

金星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是从太阳向外的第二个行星,没有天然的卫星。金星表面的大气压力是地球的92倍,表面的平均温度是462摄氏度,它是太阳体系中最热的行星,比靠近太阳的水星还要热。

金星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太白、明星或者大器,早晨出现于东方称启明,晚上出现于西方,称长庚。在西汉时期,《史记·天官书》作者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太白为白色,与“无形”学说联系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为金星。

金星在夜空中的亮度仅次于月球,是第二亮的天体,视星等可以达到-4.7等,足以在地面照射出影子。由于金星是在地球内侧的内行星,它永远不会远离太阳运行:它的离日度最大值为47.8°。金星是一颗与地球相似的类地行星,常被称为地球的姊妹星。

展开阅读全文

海王星的公转周期是多少年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海王星公转周期是164.8年,自转周期是16时6分36秒。宇宙中还拥有许多的天体,并且它们的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都是不相同的。比如水星的公转周期是87.70天,自转周期是58.65天;地球的公转周期大约是369天6时9分10秒,自转周期是0.9973天;而金星的公转周期是224.7天,自转周期是243.01天。

这些天体有的自转速度比较快而有的天体自转速度比较慢,是因为它们的转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自身的质量、太阳的潮汐锁定等。

从地球上观察,海王星的冲日周期为367天,这些周期使它在2010年4月和7月以及2011年10月和11月接近1846年它被发现时的坐标,到2010年8月20日,海王星将于发现它的1846年中的同一天再度冲日。

海王星有14颗已知的天然卫星,其中最大的、也是唯一拥有足够质量成为球体的“海卫”在海王星发现的17天后,被威廉·拉塞尔发现了。这颗卫星与其他卫星不同,其运行于逆行轨道。

展开阅读全文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

全文共 1208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就是地球公转周期,笼统地说,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常用的周期单位有恒星年、回归年和近点年。

地球公转就是地球环绕太阳的运动,那么你知道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有多久呢?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就是地球公转周期。笼统地说,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因为太阳周年视运动的周期与地球公转周期是相同的,所以地球公转的周期可以用太阳周年视运动来测得。由于所选取的参考点不同,则“年”的长度也不同。常用的周期单位有恒星年、回归年和近点年。

恒星年

地球公转的恒星周期就是恒星年。这个周期单位是以恒星为参考点而得到的。在一个恒星年期间,从太阳中心上看,地球中心从以恒星为背景的某一点出发,环绕太阳运行一周,然后回到天空中的同一点;从地球中心上看,太阳中心从黄道上某点出发,这一点相对于恒星是固定的,运行一周,然后回到黄道上的同一点。因此,从地心天球的角度来讲,一个恒星年的长度就是视太阳中心,在黄道上,连续两次通过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

恒星年是以恒定不动的恒星为参考点而得到的,所以它是地球公转360°的时间,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恒星年长度为365.2564日,即365日6小时9分10秒。

回归年

地球公转的春分点周期就是回归年。这种周期单位是以春分点为参考点得到的。在一个回归年期间,从太阳中心上看,地球中心连续两次过春分点;从地球中心上看,太阳中心连续两次过春分点。从地心天球的角度来讲,一个回归年的长度就是视太阳中心在黄道上,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

春分点是黄道和天赤道的一个交点,它在黄道上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每年西移50″。29,也就是说春分点在以“年”为单位的时间里,是个动点,移动的方向是自东向西的,即顺时针方向。而视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即逆时针的。这两个方向是相反的,所以,视太阳中心连续两次春分点所走的角度不足360°,而是360°—50″.29即359°59′9″。71,这就是在一个回归年期间地球公转的角度。因此,回归年不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只表示地球公转了359°59′9″.71的角度所需要的时间,用日的单位表示,其长度为365.2422日,即365日5小时48分46秒。

近点年

地球公转的近日点周期就是近点年。这种周期单位是以地球轨道的近日点为参考点而得到的。在一个近点年期间,地球中心(或视太阳中心)连续两次过地球轨道的近日点。由于近日点是一个动点,它在黄道上的移动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即与地球公转方向(或太阳周年视运动的方向)相同,移动的量为每年11″,所以,近点年也不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一个近点年地球公转的角度为360°+11″,即360°0′11″,用日的单位来表示,其长度365.2596日,即365日6小时13分53秒。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2)昼夜长短变化。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4)四季和五带划分。

展开阅读全文

公转私的十种用途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公转私的用途:支付员工的薪酬、佣金;支付个体户贷款;给员工报销差旅费用;向个人经营者采购;归还个人借款;支付个人赔偿金;股东分红;个独、合伙企业利润分配等。

公转私许多人对这个词有些许的陌生,并且不知道公转私的用途都有什么,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公转私的十种用途。

详细内容

1

(一)代发工资协议和收款人清单。

(二)奖励证明。

2

(三)新闻出版、演出主办等单位与收款人签订的劳务合同或支付给个人款项的证明。

(四)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奖券发行或承销部门支付或退还给自然人款项的证明。

3

(五)债权或产权转让协议。

(六)借款合同。

4

(七)保险公司的证明。

(八)税收征管部门的证明。

5

(九)农、副、矿产品购销合同。

(十)其他合法款项的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自然现象什么的交替是由地球公转产生?

全文共 826 字

+ 加入清单

春夏秋冬四季

自然现象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

地球的公转产生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这一自然现象,在地球上一年是分为了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这4个不同的季节,每个季节是经历三个月,一年正好是12个月。地球上的这一年四季其实就是由于地球在围绕着太阳做公转,所以才会形成的,因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会造成太阳的高度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当然也就会影响不同的区域所获得的太阳能量的多少,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季节,形成了四季的更替,而这四季的更替能够反映出地球上气候、物候等多个方面的不同变化现象。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The Earth revolution around sun)。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地球的公转遵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速度和地球公转的效应等规律。地球公转的时间是一年。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存在两个明显周期,分别为回归年和恒星年,回归年与恒星年的时间不一样。两者一年的时间差称为岁差。

地球公转的时间是一年。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存在两个明显周期,分别为回归年和恒星年。回归年是指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即太阳中心自西向东沿黄道从春分点到春分点所经历的时间,又称为太阳年。1回归年为365.2422日,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这是根据121个回归年的平均值计算出来的结果。

恒星年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在一个恒星年期间,在太阳上看,地球中心从天空中的某一点出发,环绕太阳一周,然后又回到了此点;如果从地球上看,则是太阳中心从黄道(地球公转轨道面截天球所得的圆)上的某一点(某一恒星)出发,运行周天,然后又回到了同一点(同一恒星)。在一个恒星年期间,地球公转360°所需时间约为365日6时9分10秒。

展开阅读全文

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地球自转,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地轴与竖直方向呈23.5度倾斜角,与黄道面呈66.34度夹角,与赤道垂直。从北极点上看自转是逆时针方向,从南极点上看自转沿顺时针方向。自转一个周期是一个恒星日,时间为23时56分4秒,自转可引起昼夜交替、各地地方时的不同以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现象。

接下来我们谈一下地球的公转,地球环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地球的公转,与地球一起围绕太阳旋转的还有其它天体,太阳是它们的共有天体,因此称为公转。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其周期是一个恒星年,也就是365日6时9分10秒。

公转会引起季节的变化,公转造成太阳在地球的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游移,当太阳直射点射到北回归线时,可以造成北极圈及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而此时南极圈及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直射点到地球的南回归线时,可造成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现象,而此时北极圈及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为什么行星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一致的?视频

全文共 1179 字

+ 加入清单

天文学最大的魅力之一是“形象化”重力。你想看一颗星星在另一颗星星上筑巢吗?这是真的。人类大脑无法理解的成千上万个星系的剧烈碰撞又如何呢?这也可以在宇宙中找到。但是试着只观察一个恒星系统——例如我们自己的太阳系——你会发现一个有纪律的系统:八名士兵,快速行进,围绕他们的核心向同一个方向旋转。但是,如果太阳系过去是由随机运动的气体和天体碎片组成的,它们是如何形成目前有序的运行模式的呢?

为了找到答案,你需要一把可旋转的办公椅。为了使原理尽可能直观,找到两个重量相同的东西,分别用双手握住。双手水平举起,坐在椅子上,然后开始转圈。重心在中间,你可以平稳地旋转。感受你旋转的速度,然后慢慢地,把你的手放回你的胸部。你会发现你手中的物体离你越近,你转得越快。

这个原理叫做惯性矩(或称惯性矩),有两层含义:一是系统中质量的分布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转动,二是系统的转动会影响系统中质量的分布。因此,由于万有引力,气体云和尘埃将逐渐形成今天的太阳系,然后太阳系旋转系统的角速度将增加。更简单地说,一旦太阳系形成,每个部分都会转得越来越快。

革命的方向一开始是随机的,物质来自各个地方和各个方向。然而,一旦物质之间的碰撞被叠加,形成具有足够引力的云,将它们吸引在一起,“旋转椅子”将开始工作。

在旋转系统中,材料开始时是向不同的方向旋转,但向一个方向旋转的材料比向其他方向旋转的材料多一点——在惯性矩的影响下,材料不断地集中在系统的中间,这个方向的力变得越来越大,并逐渐成为主导。在不同方向上运动的粒子在相互碰撞时不断改变速度,并且由于系统的收缩,最终趋向于与大多数粒子在同一方向上。

当恒星和行星开始形成时,什么都不能改变。新进入系统的物料质量太小,无法改变系统的运行方向。不仅所有的行星都围绕太阳向同一个方向旋转,几乎99%的小行星和其他物质也是如此。剩下的1%刚刚被我们的太阳系捕获。

太阳系中唯一独特的东西是金星,它围绕太阳从西向东旋转,但它的旋转方向相反。可能的解释是,在一次巨大的碰撞后,太阳的引力逐渐受到影响,停止运动,最终逆转了金星的旋转方向。或许最广为接受的解释是,金星实际上正朝着正确的方向旋转,而公转方向被迫改变。在未来能够探测到金星大气层内的情况之前,没有人能够确定原因是什么。海王星也绕着一个倾斜的轴旋转,这也被认为是由巨大的碰撞引起的。

这些旋转定律也是太阳系中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运行的原因。由于早期太阳系形成了一个占主导地位的旋转方向,旋转的物质自然在那个平面上展开。注意到太阳系的平面与银河系并不重合,我们可以知道独立的恒星旋转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不会受到银河系的影响,但是由于相同的惯性矩,恒星系统围绕银河系核心的旋转方向必须相同。

以下视频展示了同向旋转系统是如何形成的。

(原文转载自geek.com,原作者格雷厄姆·邓普顿,蝌蚪君编译。请注明转载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地球君的临终日记:停止公转后我是怎么死的

全文共 1408 字

+ 加入清单

第0天

上帝的手挡住了我。它一停下来,就开始向太阳落下。

第六天

天啊,我的体温上升了8℃,从1880年到现在,人类花了30多年才完成的事情,我只用了6天就完成了。

第21天

今天,体温已经上升了10℃到35℃。我断断续续地感到发烧(世界各地都出现了极其强烈的热浪,就像2003年欧洲发生的那样)。我似乎已经烧光了人类的食物(持续的高温会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问题)。

第35天

自从我们奔向太阳已经一个多月了,我们之间的距离缩短了20%。太阳看起来真的又大又耀眼。今天的体温已经达到58℃,这几乎与地球历史上测得的最高温度56.7℃相同。我觉得我从未患过如此严重的发烧。

我可以看到,现在没有空调,人体就无法生存...电力系统已经开始崩溃...许多森林着火了,难怪我觉得肺有点不舒服。许多无法在地下逃脱的动物,包括昆虫,已经灭绝了。水温太高,鱼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因为氧气太少,氨太多(对鱼有毒)。然后,我身体表面的整个食物链崩溃了,我没有看不见的保护层来生存...

第41天

金星,金色的女神

今天,我经过维纳斯家门前的马路(跑道),向她问好。虽然不是因为我看到她太激动,而是我太热了——我的体温是76℃。我身体上的动物和植物都快死了,但是庞贝虫仍然和我在一起。然而,这个我几乎看不见的13厘米长的小东西不会在我身边停留太久,因为它只能承受80℃的高温。

庞贝蠕虫

第47天

我已经完全离开了能够保持我个人特征的地方——我已经离开了可居住区(太阳系中由于距离适中既不太热也不太冷的部分)。

今天,我的体温升至103℃,我开始流汗(液态水开始蒸发,海洋沸腾)。我感觉我在一个桑拿浴室里(蒸汽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

生命形式越高,就越有可能灭绝。除了生活在深海中的超嗜热生物,我的身体里应该没有活体。因为深海中的高压会提高水的沸点。

水熊

你可能会想起前一场火灾中可怕的水熊。是的,我仍然可以在真空、极低的温度和高能辐射下在外层空间生活10天,当然它现在还在我身边。它是我唯一的宠物。然而,我现在的体质如此异常,水熊也受不了我。它们开始脱水,然后卷曲。唉,我们再也不能一起快乐地玩耍了。虽然这种状态可以让水熊活10年,但它们无论如何都会在10天以上跟着我。

第54天

水熊的确是最后一种生物,但是几天前我忘记了我的体温会继续上升。今天,气温是160℃,熊能承受的最高温度只有151℃。再见,我最后的宠物和伴侣。

第57天

今天,我经过了水星兄弟的后院,这意味着我还有一周的时间。发烧到了200℃,我感到有点神志不清。水星兄弟太热了,不能称自己为水星吗?

水银彩色图像

第64天

今天是我的死期。最近,我一直在跑步。我觉得速度越来越快了。我已经在我的身体里积累了无尽的力量!旅程的最后7%可以在今天下午1点前完成。孙大哥真是又壮又吓人。他不仅比我大得多,也比我强壮得多,而且他的力量(潮汐力)也不一样……我觉得我头上和屁股上的重力不同。所以我被从一个球体拉成了一个鸡蛋的形状,这很尴尬。

孙大哥伤害了我,我流血了...(地球内部的岩浆从裂缝中喷出)。已经中午了。死亡在敲门。我的体温已经达到2000度。我坚硬的外表已经融化,暴露了我脆弱的心...穿过孙大哥的墙(罗氏极限),我再也没有回头(事实上,我早已无法回到我的头上)。

地球穿过太阳的罗氏极限

啊...!尸体被撕成碎片...永别了,宇宙。

蝌蚪君注意:如果你想知道这个手稿中的数据是如何计算的,请在这个Quora链接上盖章。

展开阅读全文

地球公转一圈是多少 地球公转一圈要多久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每年都有春夏秋冬四季天气变化,这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而形成的结果。那你知道地球公转一圈是多少时间、多少距离吗?

地球公转是一种周期性的圆周运动,地球的公转遵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速度和地球公转的效应等规律。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公转轨道半径1.5亿公里,很容易算出周长的。根据圆周长公式s=2πr,可以算出地球公转一圈大约为9.4亿公里。地球以每秒29.79公里的速度,沿着一个偏心率很小的椭圆绕着太阳公转。走完9.4亿公里的路程要花365天又5小时48分46秒,即大约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地球公转一圈大概是多长时间 地球公转一圈需要多少时间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共转一圈需要365日6时9分10秒,也就是大约一年时间。地球公转是一种周期性的圆周运动,它以每秒29.79公里的速度,沿着一个偏心率很小的椭圆轨道绕着太阳公转。

什么是公转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恒星年

地球公转的恒星周期就是恒星年。恒星年是以某一恒星或星系作为参照物,地球绕日公转运动一周的周期。恒星年是以恒定不动的恒星为参考点而得到的,所以它是地球公转360°的时间,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恒星年长度为365.2564日,即365日6小时9分10秒;回归年长度为365.242199174日,即365日5时48分46秒。

回归年

地球公转的春分点周期就是回归年。在一个回归年期间,从太阳中心上看,地球中心连续两次过春分点;从地球中心上看,太阳中心连续两次过春分点。从地心天球的角度来讲,一个回归年的长度就是视太阳中心在黄道上,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

近点年

地球公转的近日点周期就是近点年。地球绕日运转的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地球中心连续两次经过轨道上的近日点(或远日点)的时间间隔,是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周期。其长度为:T=365.25964日。

展开阅读全文

地球公转对地球有哪些影响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转动。地球环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地球公转。地球公转对地球有哪些影响呢?

由于地球的公转,会发生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四季更替以及五带的划分。

1.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地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则白天长;夜弧长,则白昼短。

3.黄赤交角是影响天文四季的直接原因。这是因为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低纬大而高纬小,春秋二分,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夏至日,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太阳每年直射两次。太阳直射时,相应位置的热量高,形成夏季,反之,则形成冬季。

4.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接受太阳辐射最多。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四季明显。寒带: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

今天小编就地球公转对地球有哪些影响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地球公转是逆时针吗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地球公转具有一定的方向,那么,地球公转是逆时针吗?

按天文学准确来说:

1.从太阳系上方看(地球的北极上方),地球的公转是逆时针。

2.从太阳系下方看(地球的南极下方),地球的公转是顺时针。

3.从太阳系正平面看(九大行星共同轨道面,地球自转逆时针方向),地球的公转是逆时针。

4.从太阳系反平面看(九大行星共同轨道面,地球自转顺时针方向),地球的公转是顺时针。

地球公转是一种周期性的圆周运动,因此,地球公转速度包含着角速度和线速度两个方面。地球的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从黄北极看,是按逆时针方向公转的,即自西向东。这与太阳系内其它行星及多数卫星的公转方向是一致的,自转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在地球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是每秒465米。

遵循宇宙天体规则,地球在太阳运行轨道时,始终保持在固定的取向,为使地球的经线与太阳保持固定的取向,因此地球每天平均想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转动0.9856度即365/360度。

今天小编对地球公转方向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地球公转是如何产生四季的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四季的形成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地球一直不断自西向东自转,与此同时又绕太阳公转。而地球公转的轨道又是一个椭圆的形状,太阳始终位于一个焦点上。地球在不断公转的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始终会保持66°34′的交角,即地球始终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因为地球公转的原因,致使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发生变化。

到了每年6月22日前后,地球就是位于远日点。太阳会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夏至日。与此同时北半球得到的热量最高,白昼最长,而且气候也炎热,属于北半球的夏季,但南半球正处于寒冷的冬季。

由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不停运行,太阳的直射点便会南移。到了9月23日左右,太阳就会直射赤道,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秋分日。现在南半球以及北半球得到的太阳热量都相等,昼夜平分,北半球是秋季,南半球是春季。

地球继续不断运转,到12月22日左右,地球开始位于近日点,太阳便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而此时北半球得到的热量为最少,且白昼时间最短,气候也相当寒冷,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刚好是夏季。太阳直射点北返以后,在3月21日左右,太阳再次直接射向赤道,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春分日。这个时候,是北半球的春季,而南半球却是秋季。地球就这样以一年为周期绕太阳不停运转,从而产生了四季的更替。

今天小编对地球公转是如何产生四季的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地球公转一周多少公里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地球在其公转轨道上的每一点都在相同的平面上,这个平面就是地球轨道面。如果我们把地球看成为一个质点的话,那么地球轨道实际上是指地心的公转轨道。那么地球公转一周多少公里呢?

地球公转是一种周期性的圆周运动,地球公转速度包含着角速度和线速度两个方面。如果我们采用恒星年作地球公转周期的话,那么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就是每年360°,也就是经过365.2564日地球公转360°,即每日约0.986°,亦即每日约59′8″。地球轨道总长度是940,000,000千米,因此,地球公转的平均线速度就是每年9.4亿千米,也就是经过365.2564日地球公转了9.4亿千米,即每秒钟29.8千米,约每秒30千米。

地球轨道是椭圆形的,随着地球的绕日公转,日地之间的距离就不断变化。地球轨道上距太阳最近的一点,即椭圆轨道的长轴距太阳较近的一端,称为近日点。在近代,地球过近日点的日期大约在每年一月初。此时地球距太阳约为147,100,000千米,通常称为日距。地球轨道上距太阳最远的一点,即椭圆轨道的长轴距太阳较远的一端,称为远日点。在近代,地球过远日点的日期大约在每年的7月初。此时地球距太阳约为152,100,000千米,通常称为远日距。近日距和远日距二者的平均值为149,600,000千米,这就是日地平均距离,即1个天文单位。

今天小编对地球公转一周多少公里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地球公转的公转周期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笼统地说,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因为太阳周年视运动的周期与地球公转周期是相同的,所以地球公转的周期可以用太阳周年视运动来测得。地球上的观测者,观测到太阳在黄道上连续经过某一点的时间间隔,就是一"年"。由于所选取的参考点不同,则"年"的长度也不同。

常用的周期单位有恒星年、回归年和近点年。

1.恒星年

地球公转的恒星周期就是恒星年。这个周期单位是以恒星为参考点而得到的。恒星年是以恒定不动的恒星为参考点而得到的,所以它是地球公转360°的时间,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恒星年长度为365.2564日,即365日6小时9分10秒;回归年长度为365.242199174日,即365日5时48分46秒。

2.回归年

地球公转的春分点周期就是回归年。这种周期单位是以春分点为参考点得到的。回归年不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只表示地球公转了359°59′9″.71的角度所需要的时间,用日的单位表示,其长度为365.2422日,即365日5小时48分46秒。

3.近点年

地球公转的近日点周期就是近点年。这种周期单位是以地球轨道的近日点为参考点而得到的。近点年也不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一个近点年地球公转的角度为360°11″,即360°0′11″,用日的单位来表示,其长度365.2596日,即365日6小时13分53秒。

今天小编对地球公转的公转周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地球公转产生了什么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交替、昼夜长短变化、极昼和极夜、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的产生,下面带您了解一下。

四季交替

1.天文四季

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2)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3)春、秋:冬、夏两季的过度季节

2.气候四季

北半球: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

昼夜长短的变化

1.夏半年(春分至秋分)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2.冬半年(秋分至次年春分)

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3.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随纬度变化

(1)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东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随季节变化

(1)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最小

(2)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大,夏至日最小

(3)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当太阳直射时,太阳高度最大,为90°,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五带的划分

1.依据:太阳辐射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

2.划分:

(1)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

(2)南、北温带:回归线到极圈之间

(3)南、北寒带:极圈到极点之间

今天小编对地球公转产生了什么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银河系如何运转?太阳绕银河系公转是多少年?银河系的年龄是多少?

全文共 215 字

+ 加入清单

银河系如何运转?太阳绕银河系公转是多少年?银河系的年龄是多少?

银河系是一个巨型旋涡星系,Sb型,共有4条旋臂。包含一、二千亿颗恒星。太阳距银心约2.3万光年,以250千米/秒的速度绕银心运转,运转的周期约为2.5亿年。关于银河系的年龄,目前占主流的观点认为,银河系在宇宙诞生的大爆炸之后不久就诞生了,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我们银河系的年龄大概 在145亿岁左右,上下误差各有20多亿年。而科学界认为宇宙诞生的“大爆炸”大约发生 ...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产生的现象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公转方向周期产生现象

地球公转:

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的旋转成为公转,周期为365.25天。

黄赤交角:

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称为黄道,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同时进行,黄道和赤道之间的夹角始终为23°26′,黄赤交角的存在决定了地球四季的变化。

回归线:

地球上南、北纬23°26′的两条经纬圈。北纬23°26′称为北回归线,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的最北界线。南纬23°26′称为南回归线,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的最南界线。回归线,是太阳每年在地球上直射来回移动的分界线。南北回归线是热带和南北温带间的分界线。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为热带,这里太阳终年直射,获得的热量最多;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北纬)之间的地区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南纬66°34′)之间的地区为南温带。温带地区太阳终年斜射,获得的热量适中。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内,属于温带气候。

地球的公转的特点:

1.地球公转是以太阳为中心,自西向东的旋转;

2.地球的公转轨道同赤道的夹角为23°26′;

3.地球公转的时间为365.25天;

4.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南北半球的四季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