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仁爱

仁爱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仁爱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仁爱问题。

分享

浏览

4768

文章

6

曹彬仁爱的文言文翻译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文言文曹彬仁爱讲述了武惠王曹彬的故事。讲述了曹彬是位知书达理、仁厚清廉的儒将。他平时能以同僚和下属友好相处,礼遇小吏,待人接物心平气和,不言人过,不记人嫌,不以富贵骄人,唯以谦恭自处,还常助人于危难之中,在士大夫中获得极高的声誉。

原文内容:

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尝曰:“自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其仁心爱物盖如此。

全文翻译

武惠王曹彬,国家的名将,创下了鼎盛的战绩,没人比得过他。他曾经说:"自从我当了将领,杀了很多人,然而(我)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喜怒哀乐而乱杀一个人。"他的住所旧了,弟子请求修理,曹彬说:这个时节正值大冬天,墙壁与瓦石之间,有上百只虫子在这里冬眠,不可以伤害它们的生命。"他的仁爱原来是这样啊!

中心思想:

短文用两件事表示了他的仁心。他身为武将,作战杀人是使命,却没有为私怨戳人命;日常生活有仁心,蝼蚁小虫也爱惜。真是好样的大将曹彬!

展开阅读全文

仁爱医院旧址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仁爱医院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仁爱医院旧址

年代:民国

红会医院位于下城区环城东路38号,前身是仁爱医院,又名圣心医院。1922年法国天主教仁爱会修女郝格肋捐出部分家产在刀茅巷的石板巷创办了仁爱医院,医院由外籍修女出任院长。1928年秋天,英籍大姆姆彭(修女,俗称白帽子姆姆)出任医院院长时,在原有修女楼屋住宅、男女病房楼屋各1幢及医师住宅1所的基础上,又修建了1座哥特式教堂和X光室、施诊所、免费病室、海星小学校舍等。1949年以后,医院由人民政府接管。1955年6月医院改名为杭州红十字会医院。

仁爱医院是由外国教会组织创办的,以西医体系建立的医院。院中的教堂建筑为哥特式,建筑用材考究,注重细部装饰,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而比邻于四周的四幢红砖楼房同为仁爱医院时期建筑,保存较好,与教堂建筑形成了一个具有历史人文内涵和统一环境氛围的整体。

2019年10月7日,仁爱医院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

展开阅读全文

仁爱街近现代建筑群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仁爱近现代建筑群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仁爱街近现代建筑群位于济南市市中区杆石桥街道,年代为中华民国。

2015年6月23日,仁爱街近现代建筑群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杆石桥街道:济南市市中区杆石桥街道办事处于2001年5月由原经七路、杆石桥、岔路街三个办事处合并而成,地处市中区中北部,东到民权大街,西至小纬六路,南至经十路,北到经六路,面积2.3平方公里,总户数1.98万户,总人口5.86万人,是山东省委、济南市委、市中区委三级党政领导机关所在地。辖区内驻有银河大厦、济南房产大厦,东方大厦等高层商业建筑,有金融证券保险机构35家,有。

展开阅读全文

高县武装起义会商地遗址仁爱乡老王场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高县武装起义会商遗址仁爱乡老王场)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仁爱乡老王场——高县武装起义会商地遗址,位于高县文江镇仁爱解放村,距高县县城19公里。

仁爱乡老王场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54师160团的驻扎地,是解放军和张洪湖起义部队研究决定解放高县的会议地点。1949年11月,西南战役打响。此时,高县的武装起义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武装起义队伍有1000余人,已掌握全县的基本武装力量。全县18个乡(镇)的武装力量分为3个集中点。第一个集中点置于落润场,辖落润、四维、陈村、羊田、蕉村、龙潭等7个乡;第二个集中点置于县城,辖天星、可久、梁河、腾龙、玉皇、文江6个乡(镇);第三个集中点置于老王场,辖仁爱、籁棚、云山、趱滩、中心5个乡。12月16日,解放军160团由团长范铁波、政委徐达文率领部队到仁爱乡与钱寿昌、张洪湖领导高县起义部队会合。决定:以解放军为主力,起义部队配合,分两路进攻高县县城。一路解放军经籁棚、怀远佯攻东门,主力则经云山渡黑水。至嘉乐又分两路:一路直取东门,一路猛攻驻落润的许亚殷部。17日战斗结束,高县解放。

仁爱乡老王场房屋为泥石结构建筑,房屋现系当地村民居住,屋基还在,但大部分已进行了改建。

文江镇:【基本情况】文江镇位于高县中东部,属县城南城,幅员面积 102.65 平方公里,辖 25 个村 4 个社区 204 个村民小组 56 个居民小组。总人口 63158 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24319 人。城区面积 3.5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35969 亩,其中:田 14981 亩,土 17078 亩。森林覆盖率 35% 。南广河、南广河穿流而过,地势复杂,。

展开阅读全文

仁爱公园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仁爱公园位于台湾新北市永和区中正四路与爱河之间,原为体育场,民国83年对其重新整治成为以休闲、保育为主题的公园,并改名为仁爱公园。它占地面积5.6公顷,是永和区内最大的公园,也是附近居民休憩、运动最主要的场所。

仁爱公园内绿意盎然,种植了许多的植物,例如:木棉、红千层、黑板树、黄槐等,园区的左侧有一座空心假山,可提供小朋友们来这里探险的机会,现在不管是早晨还是黄昏,皆可看到居民大手牵小手的到这里话家常、慢跑、散步等等,是民众假日休闲的最佳活动场所之一。此外,仁爱公园内视野宽广、场地广大,每年除元宵节会张灯结彩举办活动以外,还是很多当红偶像明星举办大型演唱会的最佳户外展演场地。

Renai Park

必去理由:新北市最著名的公园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语文文言文张孝基仁爱

全文共 1803 字

+ 加入清单

原文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去。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甚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选自方勺《泊宅编》)

词解

1.许昌士人张孝基,取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去。富人病且死。●不肖:不成才●斥:指责,斥责●逐:赶●且:将要,快要2.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付:交付,托付●如礼:按照规定礼节、仪式●恻然:同情的样子3.“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灌:灌溉●就:本义为“接近”此指“得到”●稍:渐渐4.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甚幸也。”●怪:对…感到奇怪●出:超过望:希望,盼望●况:何况●甚:更,更加●幸:幸运5.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使:让●颇:很驯谨:顺从而谨慎●徐:慢慢地●故态:旧的坏习惯●故:旧的,原来的6.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遂:于是,就●以:把●所:用来......的●委:委托●归:归还

译文

许昌有个士人叫张孝基的,娶同乡某富人的女儿。富人只有一个儿子,不成才,便骂着把他赶走了。富人生病将要死了,把家产全部托付给孝基。孝基按规定礼节为富人办了后事。过了许久,富人的儿子在路上讨饭,孝基见了,同情地说道:“你会灌园吗?”富人的儿子答道:“如果让我灌园而有饭吃,很高兴啊!”孝基便叫他去灌园。富人的儿子渐渐地能自食其力了,孝基对他的变化感到奇怪,又说道:“你能管理仓库么?”答道:“让我灌园,已出乎我的意料,何况管理仓库呢?那真是太好啦。”孝基就叫他管理仓库。富人的儿子很顺从、谨慎,没犯什么过错。孝基慢慢观察他,知道他能改过自新,不会像以前那样,于是将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还给他了。

参考译文

许昌这个地方有一个读书人,名字叫张孝基,同乡土的一个有钱人见张孝基为人正直诚实,就决定把女儿许配给他做妻子。于是张孝基就和富人的女儿结婚了。那个富人有一个儿子,但是儿子品行不端,经常赌博,还时常出入城里的酒楼和妓院,挥霍家里的钱财,败坏家里的名声。富人用尽了办法,还是不能使儿子悔改,后来把儿子赶出了家门,和他断绝了父子关系。富人后来得了重病,张孝基和妻子尽心照料他,给他请医生买药熬药,可就是不见好转。有一天,富人把张孝基叫到床前,对他说:“我这人命苦,虽然有万贯家财,可是我儿子不争气,我不得不另找一个财产继承人。我暗中观察你很多年,觉得你人品不错,就决定把这个家托付给你。我怕是活不了几天了,今天我就把家里的事交待一下,死也就安心了。”于是,他让管家拿出账本和家里的金钱财宝,一样一样讲给张孝基听。张孝基一一记下,还答应一定帮他管好家里的事。过了些日子,富人真的死了。张孝基遵照老人的嘱咐,把家里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很多年以后,张孝基去城里办事,看见一个乞丐正跪在马路边要饭,仔细一看,原来是富人的儿子。于是就走上前问:“你能浇灌菜园吗?”富人的儿子回答:“如果浇灌菜园能让我吃饱的话,我愿意。”于是张孝基就把他带回家,让他吃了一顿饱饭,然后就让菜农教他灌溉菜园子。富人的儿子很认真地学,不久就已经做得很好了。张孝基觉得富人的儿子正在一点一点变好,想给他一些新的工作,就问他:“你能管理仓库吗?”富人的儿子说:“能够浇灌菜园子,我已经很满足了,这是我第一次靠自己的劳动吃饭;如果能管理仓库,我是多么幸运呀!”此后,富人的儿子很认真地管理仓库,半年时间里从没出过任何差错。于是张孝基就教他管家里的账目,富人的儿子不久也学会了。张孝基觉得富人的儿子已经能够独立管理家里的一切事物了。有一天,张孝基对富人的儿子说:“你父亲临死的时候,托付我帮他管理家里的田产、财物,现在你回来了,也学会独立做事了,我想我该把这个家还给你了。”富人的儿子接管了家里的事以后,勤俭持家,还经常帮助村里的穷人,成为乡里的一个好人。

感想

张孝基对不成材的妻子的兄弟如此相信,说明他是一个宽容的,有博大的胸怀,相信别人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