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甲辰年是公元哪一年【精彩20篇】

浏览

1294

文章

44

篇1:公元1年是中国哪一年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1年,属公元1世纪00年代,此时中国为辛酉年也就是鸡年,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也就是公元元年,也称公历纪年,或称基督纪年;相传公元元年是以耶稣基督诞生年算起的。

正是在这一年佛教传入中国,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开始撰写《变形记》,此时的世界人口达2亿。

公元即公历纪元是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

但要注意不存在公元前0年或公元0年。而且公元前的纪年是倒着数,后面的数目小于前面的数目,例如西汉成立的公元前202年,晚于秦朝成立的公元前221年。

世界各国关于纪年的方法有很多,还有干支纪年法、道教历法、帝王年号纪年法、佛教纪年、伊斯兰教纪年、犹太教纪年等等;我国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组合起来,每60年为一个周期。在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才协商决定纪年采用公历纪年。

公元2019年就是从公元元年开始算起的两千零一十九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光绪二十六年是公元哪一年

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光绪二十六年就是公元1900年。

光绪皇帝是于1847年12月即位的,在1875年的时候将国号改为光绪,所以光绪二十六年就是1900年,计算公式为1875+26-1=1900,距今已经有了一百二十二年的历史,计算公式为2022-1900=122。

光绪是清德宗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的年号,而光绪帝是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定“光绪”为年号的时间为1875年2月25日,光绪帝于1908年11月14日驾崩,在位时间共三十四年。在光绪年间,发生了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重大事件。到了爱新觉罗·溥仪登基的时候,依然沿用“光绪”年号,直到1909年1月21日截止,次日就为宣统元年正月初一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公元前后的划分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前后的划分

公元元年是中国汉帝元始元年,属西汉。以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作为元年的纪年法,此前一年则称为公元前一年,公元无零年。

每十年被称作一个年代,例如2X年为二十年代,9X年为九十年代等等。但每百年的前二十年一般不称“年代”,而称某世纪初。

每百年被称作一个世纪,但一世纪和公元前一世纪为99年,即公元元年~99年为一世纪,100年~199年为二世纪,公元前99年~前1年为公元前一世纪等等。

公历是阳历的一种,于1912年开始在中国正式采用,取代传统使用的中国历法农历(即时宪历),而中国传统历法是一种阴阳历,西历在中文中又称阳历、西历、新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公元1世纪哪个国家最强大?各个地区发生了哪些大事?

全文共 3405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1世纪初期,中国正处于从西汉到新潮到东汉的过渡时期,如果要说当时最厉害的国家,应该也就是汉超了,毕竟刘秀也是一位非常厉害的皇帝。当这次我们也来看看世界各地都在发生哪些变化和变动,当时的欧洲和美洲又是怎样一片景象呢?实际上一世纪还挺精彩的,对于全球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不过中国在之前也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所以从一世纪来看也就不算什么了。

公元1年,也就是基督教历史叙事中耶稣降生之年,恰好是古典时代的一个全球格局分水岭。

在此之前,世界各地的文明依然是在自己原本所属的地区内,建立小范围的多边体系。在此之后,世界各文明都进入了自己历史上的帝国时代。

原来的文明格局是各自建立自己的小范围体系

从文明最初起源到后来的大范围扩散,世界各地其实都存在自己的多边小格局体系。这个局面在古典时代的前半段,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无论是波斯人的世界帝国,还是希腊人的城邦世界,又或是东亚的诸侯家天下,都只是早期苏美尔城市群的不同翻版。这些在内部以小世界形势存在的文明,不仅同外部世界有一定的区别。在他们的内部,同样存在着不同的势力和迥异的样式。

尽管在古典时代的中间阶段,先后出现了庞大的波斯帝国与多个希腊化帝国。但这些庞然大物并不能在境内消除这种小范围的差异。

波斯人的世界性帝国 从未改变过各地相对孤立的局面

一直到希腊化时代的中后期,新世代的文明势力开始崛起。这其中包括了曾经居于希腊文明边缘位置的罗马人,曾经是两河-波斯文明边缘人的帕提亚人,曾经是多文明边界交汇处的中亚东部印欧人,以及远东的周天子麾下诸侯。他们不约而同的在公元1年开始,创建了后来大家所熟知的四个帝国:罗马-帕提亚-贵霜-东汉。

当然,各地区的历史进程与自身属性,都有很大的差别。他们在开始或完成帝国化进程的时间,也不可能全都集中在公元1年这个节点。但就是在这个关键性的年份,他们的历史路径趋势要么已经非常明显,要么就是已经完成了必要的基础铺垫。

罗马人开始建立的道路网络 会成为帝国的血管

先以当时势头最猛烈的罗马帝国来说。其经典的共和国制度在几十年前已经被实际终结。然而,奥古斯都治下的罗马,依然花了很长时间来确保这个初级帝国体系的转化与成功运转。

奥古斯都一方面通过罗马内战的胜利,基本上控制了各地方的军头,也压制了罗马民主时代的遗老遗少代表--元老院。在对外关系上,很多曾经散布在罗马周围的地区强权,纷纷被消灭。奥古斯都自己则是干掉了最后的希腊化帝国--托勒密埃及。然后利用埃及等地提供的巨大资源,进一步稳定内部局势。用军制改革和全国性道路建设来强化意大利对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控制。

奥古斯都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位罗马皇帝

公元1年的罗马,就在奥古斯都的打理下,显出了过去一度消失的强势。他们在莱茵河边境上屡屡击败日耳曼人,收编了大量愿意为罗马防御边境的日耳曼部落势力。在东方,虽然表面上非常和平,却已经控制了一个范围巨大的国际体系。将众多希腊、小亚细亚、犹太、阿拉伯和波斯系文明后裔,控制在自己手里。

在罗马的边境之外,硕果仅存的本都王国、卡帕多西亚王国,成为罗马戍边的同盟者。仍然保持独立的罗德岛和吕西亚半岛,已经是罗马霸权的保护下的吉祥物。东方的犹太和亚美尼亚等国,都是罗马战略防御体系的一部分。罗马对这些地方势力的残余,都有政治支配权和一边倒的军事优势。

帕提亚人在公元前后维持着自己的帝国

紧挨着罗马国际体系的是帕提亚帝国和他的帝国体系。帕提亚人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伊朗语系成员与波斯文明的分支。但在占据整个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之后,他就成为了两河、波斯、阿拉伯、东方希腊和东方游牧等小格局之上的总代理人。

虽然他们的军队曾经在卡莱击败过罗马人的一支偏师,并反攻到了叙利亚等地。但很快就被重整旗鼓的罗马军队又从这些地方打了出去。此后,双方在表面上维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但帕提亚人国力,不足以同控制地中海大部分地方的罗马相比。所以在当时,甚至出现了罗马代理人执掌帝国的事情。

穆萨王后曾经建立过帕提亚历史上唯一的女主政治

由奥古斯都亲自送给帕提亚王室的穆萨王后,将自己的儿子送到罗马当人质,然后在帕提亚国内实行了多年的女主政治。她身边的幕僚,无疑都是罗马派的支持人。虽然帕提亚人还是在通过控制贸易路线,赚取罗马贵族的黄金,却不再会向过去那样进行大规模渗透。这等于就是在国际体系的较量中,给罗马让步。

当然,穆萨王后的统治时间并不长。她那个由罗马教育培养出来的儿子,在回国后也无法有效的进行长期统治。但公1元年前后的特殊时期,的确对于世界格局产生了很大影响。受不了罗马化君主的帕提亚地方贵族,都在蠢蠢欲动。

帕提亚内部斗争催生了向东征服的印度-帕提亚王国

其中就包括了由臣服塞人为主的苏伦家族。他们在公元1年前后,一直遭到帕提亚中央权力的排挤,不得不向东寻找出路。结果是帕提亚人的帝国体系,开始向东进入今天的阿富汗与印度河流域。

位于帕提亚帝国以东的巴克特里亚地区,在这一年失去了国王萨帕德比泽。他的病死实际上预示着月氏人在阿富汗北部的统治地位结束。由于他们本来就是利用局势动荡而鸠占鹊巢的外族,实际上的根基非常不稳地。你从他们发行钱币的纯希腊风格就能看出,他们非常依赖过去希腊统治者带来的技术与传统。而在他们之前南下的塞种人,已经在印度河流域建立了更大的印度-斯基泰王国。

萨帕德比泽的钱币风格 说明了月氏人极度依赖希腊人的技术

也是在这一年,赫拉欧斯继位,他是贵霜帝国真正的奠基人。虽然他此时还仅仅是大月氏人安排在地方上的众多副王之一,却注定要将自己的势力发展为中亚东部到印度北部的巨大帝国。

月氏人的势力衰微,给了他最好的机会。他也积极向外寻求可以帮助自己成功的盟友。前文说到的帕提亚东进势力,就是他的最佳助力。他们向东击溃了大部分塞种王公和希腊城市统治者,建立了国运不足50年的印度-帕提亚王国。

赫拉欧斯 贵霜帝国的真正奠基人

赫拉欧斯就主动到新霸主的王庭拜会,成为了印度帕提亚人的附庸。后来也正式依靠这些帕提亚旁系的支持,他开始了对巴克特里亚内部的兼并战争。被兼并的巴克特里亚土著、希腊城市与月氏部落,将成为贵霜帝国的基本盘。公元1年的这次权力更替,可以说是悄无声息却意义深远。后来的贵霜帝国,也将在国际体系中,帮助罗马夹击帕提亚的势力。

大汉王朝在当时遇到了很大麻烦

最后是统治东亚的汉王朝。与之前所说的众多势力不同,这个王朝已经到了即将崩溃的边缘。皇室的衰微、宫廷官僚与外戚集团的争斗,加上各种频繁发生的天灾人祸,都在预示着灾难的降临。西汉王朝也从过去那个一度控制了西域及草原南部的庞大强权,逐步走向瘫痪。

更可怕的是在帝国的上层内部,出现了野心勃勃的王莽。他在汉哀帝死后,扶持了年幼的汉平帝继位,但后者年仅14岁就病发身亡。这就给了王莽篡权以一波又一波的政治红利与时间窗口。只是汉王朝过去在各地方的经营成果,会超出王莽的预计。所以他后来的篡权在很短时间内就被农民起义与地方豪强所共同掀翻。

王莽的政治投机 给东亚世界带来了浩劫

这些大规模的动乱,在实际上也形成了内部大清洗效果。在西汉与新朝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东汉王朝,一直被人诟病为对地方豪强势力失去了控制。但实际上,每个阶层都已经因严重内耗而变得更加依赖彼此。这种依赖或者说联合,将在后来立即转化为对周边地区的新一轮征服行动。对象包括北方的匈奴、西北方向的西域城市、西面的羌人,以及长江以南的百越后裔。

著名的夜郎国,其实就是在公元1年后才被汉帝国给吞并的。至于更为偏远的滇国,也是在之后才形成了粗糙的中央权力管制。从这个方面来看,公元1年后的东亚大陆,也是走上了进一步建设帝国体系的道路。

世界的动荡 迫使商人更多走向海洋

最后,伴随着世界四大帝国体系确立的,还有国际间更为频繁的贸易。帕提亚的人弱势与东方的持续动乱,迫使地中海地区的商人逐步增加海上贸易比重。他们也因此在阿拉伯半岛南部、印度次大陆与东非海岸上,促成了大量贸易城市的诞生。每一个贸易城市本身,还会带动周边内陆的小范围贸易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人,从海上带着金银去到越南南部,也让中原帝国更有了要控制中南半岛沿海的欲望。

公元1年的历史发展 促成了后来的四大帝国

可以说,公元1年的世界,尽管各地皆有纷乱,总体是在步入了帝国时代。这种新的格局设定,将左右之后数百年的历史发展。任何帝国的兴衰,都能从这个方面寻找到一定比例的原因。一个新的世代从此开始,不得不说是命运的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数学年谱之公元元年至1000年

全文共 1158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一年到公元1000年

从公元50年到100年,西汉的张苍、耿寿昌对《九章算术》进行了删改、增补和修订,东汉开始编纂《九章算术》。这是中国最早的数学专著,收集了246个问题的解答。

公元75年,古希腊的海伦研究了面积、体积计算方法和开方方法,并提出了海伦公式。

大约一个世纪前,古希腊的梅内劳出版了《球学》,其中包括球的几何,并伴随着对球形三角形的讨论。

古希腊的赫伦写了一本关于几何、计算和力学的百科全书。在其中的“公制理论”中,三角形面积的“海隆公式”是用几何方法计算的。

大约100年前,古希腊的尼可玛写了一本名为《算术导论》的书。从那时起,算术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大约150年前,古希腊的托勒密写了《数学纲要》,发现圆周率是3.14166。他还提出了透视投影法和球体上经纬度的讨论。这是古代坐标的一个例子。

在第三世纪,古希腊的丢番图写了13卷代数书《算术》,其中6卷至今仍未出版,许多定式和不定式都已解出来。

从3世纪到4世纪,在魏晋时期,中国的赵爽在他的《勾股圆方记》中列出了关于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21个命题。

中国的刘辉发明了“包皮环切术”,并计算出周长比为3.1416。《岛屿计算经》一书讨论了测量和计算岛屿距离和高度的方法。

4世纪,帕普斯的几何著作《数学整合》出版,这是一本古希腊数学研究手册。

大约463年前,中国的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的第七位小数,比西方早一千多年。

从466年到485年,张秋俭舒静完成于中国三国时期。

在5世纪,印度人阿雅巴塔写了一本关于数学和天文学的书,在书中他讨论了不定方程的解、计量学、三角学等。,并制作了一个正弦表。

公元550年,中国南北朝时期的贞栾写了《五草经》、《五经经》和《算术笔记》。

在6世纪,当中国处于六朝时,中国的祖先(日衡)提出了祖师定律:如果两个固体高度的截面积相等,那么两个体积相等。直到17世纪,西方才发现了同样的定律,即卡瓦列里原理。

在隋朝的黄济历法中,“内插法”被用来计算日和月的正确位置(刘坤,中国)。

公元620年,中国唐代王晓桐为解决大型土木工程中提出的三次方程的正根问题,写了《古籍整理》。

628年,印度的婆罗门教研究了固定和不定方程、四边形、圆周率、梯形和序列。给出了方程ax+by=c(a,b,c为整数)的第一通解。

公元656年,中国唐代李、等人为国子监计算博物馆出版了《十算注》作为教科书。“十算”是指周璧、九章算术、岛屿计算、张秋俭计算、五经算术等。

727年,中国唐朝初年,桑一行编制了大雁历,并建立了不等插值公式。

820年,阿拉伯荆棘子模块出版了印度计数算法,使西欧熟悉了十进制。

850年,印度的莫克斯皮罗提出了岭算法。

大约920年前,阿拉伯阿尔巴塔尼提出了正切和余切的概念,制作了从0o到90o的余切表,用正弦标记正弦,并证明了正弦定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公元的由来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产生于公元6世纪。当时,为了扩大教会的统治势力,信徒们几乎把任何事情都附会在基督教上。公元525年,一个叫狄奥尼西的信徒,为了预先推算七年后(公元532年)“复活节”的日期,提出了耶稣出生于古罗马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284年的说法,主张以耶稣出生之年作为起算点的纪年方法,这个主张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

用法

公元,是纪年法称谓,为纪年体系。该纪年法是以耶稣诞生为公元元年,公元元年之前的称公元前。所谓的公元2020年就是从公元元年开始算起的两千零二十年。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0是自然数,但并不存在公元前0年或公元0年。公元前1年之后的一年,是公元1年,为公元元年。虽然公元前的纪年是倒着数,后面的数目小于前面的数目,例如西汉成立的公元前202年,晚于秦朝成立的公元前221年,但具体到每一年的月份,还是正着数,1月在前,12月在后,日期也如此,初一在前,十五在后。

起源

现行西历即格里历,又译国瑞历、额我略历、格列高利历、格里高利历,称西元。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里利乌斯(Aloysius Lilius)改革儒略历制定的历法,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颁行。“公元”产生于公元6世纪。当时,为了扩大教会的统治势力,信徒们几乎把任何事情都附会在基督教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人类人口爆发的原点约在公元元年

全文共 1341 字

+ 加入清单

“越来越多的人活得越来越长的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公共健康的改善,”埃默里大学人类学副教授亚伦·斯图兹说。“如果你回顾一下1500年至2000年前的历史,在今年年初,你会发现这是政治和经济组织的一个关键时刻。”

“由此产生的政治和经济平衡是经济增长的爆发点:这种平衡使更多的人能够获得资源,建立成功的家庭,并为下一代创造足够的资本。”

◇十亿马克

人口变化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1798年,英国学者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发表了一篇有争议的文章。他认为,尽管资源充足时人口会爆炸式增长,但在饥荒和疾病的影响下,人口将不可避免地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马尔萨斯认为,人类的力量并不比生产资料和生活在土地上的力量更强大。这个理论被称为灾变论或突变理论。就在全球人口达到10亿之前,突变理论诞生了。

虽然人类花了几十万年才繁衍到10亿人口,但仅仅120年后,10亿人口就变成了20亿。在过去的50年里,人口已经接近80亿。

“这个速度令人难以置信,”斯图兹说。“人类种群的变化模式不同于任何其他动物种群。我们没有停留在任何可以作为典型利基的平衡点。”

经济史学家和人口学家一直在研究工业革命期间的社会变化。他们认为这就是人口增长超过指数的原因。为了找到人口增长的秘密,斯图兹希望向过去寻求答案。

“考古学家喜欢观察人类社会早期的变化,”斯图兹说。“除了查看数据,我们还挖掘了一些人类房屋、社区庭院、农田、港口等等。”基于这些材料,我们可以从历史的角度研究人类社会和环境因素之间的长期影响。"

Stutz发现,不管环境恶化、权力冲突和疾病爆发,人类人口增长的原因是竞争和组织之间微妙的相互作用。

当这种互动达到某个临界点时,个人可以对群体的生死和繁荣获得更多的控制,从而打开经济翻番的大门。

罗马帝国短暂的一生

Stuze引用了持续了500年的罗马帝国的例子。他说罗马帝国是跨越这个临界点的典型例子。

作为历史上最大和最繁荣的帝国之一,罗马帝国在经济规模、政治组织、文学繁荣和建筑工程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但是每个人的预期寿命都不是很长。为了生产足够的剩余商品来支撑毛衣和建立帝国,农场工人和矿工过着悲惨的生活,寿命非常短。年轻人必须参军去镇压叛乱。

“在罗马统治时期,大多数人只生活在20多岁和30出头,”斯图兹说。“许多人为经济和政治发展献出了生命。他们的劳动使高民主有可能在小范围内进行更多的竞争。”

“相反,这导致了更复杂的代际人口变化。人们可以更好地照顾他们的后代,甚至为他们留下一些资源。”

血汗工厂与不平等

斯图兹说,一旦达到这个临界点,即使罗马帝国崩溃,这种趋势也会继续下去。

“经济和政治实体的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中心的概念正在逐渐消失。从公元一年到公元1500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世界为一些个人、国家,甚至像英国、法国和中国这样的大国提供了经济规模翻倍的机会。”斯图兹说。

人口变化的基础框架已经得到改善,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经济和政治组织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也许最终我们会回到旧路,回到人口增长只为少数人提供劳动力的时代,”斯图兹说。“你完全可以责怪发展中国家的血汗工厂。然而,美国的收入不平等在过去几十年中变得越来越严重,这得到了充分的证据的支持,这是人口变化趋势的另一个非常可能的例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公元是什么意思 公元的意思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即公历纪年法,是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是由意大利的一个医生兼哲学家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公历纪年以耶稣诞生年作为元年算起,以这一年为界,在此以前的时间称为公元前,在此以后的时间称为公元后,简称公元年。后由于精准度较高,而成为国际通用。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使用的还是传统历法——阴历,也被称为“殷历”、“古历”、“汉历”、“黄历”、“夏历”等。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与世界接轨,我国开始使用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纪年作为历法和纪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公元元年是哪一年

全文共 159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元年,也称公历纪年,或和基督纪年。公元元年在我国是西汉汉平帝刘衎元始一年。公元1年,属公元1世纪00年代。中国为辛酉年,汉平帝元始元年。

公元元年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即公元元年作为历史算起,在中国这一年正好是西汉平帝元始元年。以这一年为界,在此以前的时间称公元前多少年,在此以后的时间和公元多少年,或直接称XX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公元纪年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公历纪年是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原称基督纪元,又称西历或西元,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 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

扩展资料

已知公元××××年,换算该年为民国多少年,则公式为公元××××年-1911年=民国××年;已知民国××年,换算成公元××××年,则公式为公元××××年=民国××年+1911年。

公历纪年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辛亥革命爆发后次年(1912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采用公历作为国历,纪年方面,公元纪年法与民国纪年法并行。1949年9月27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和公元作为历法与纪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数学年谱之公元1800--1899年

全文共 2055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1800年到1899年

1801年,德国的高斯发表了《算术研究》,开创了现代数论。

1809年,法国加斯帕尔·蒙日出版了第一本微分几何的书,“分析在几何中的应用”。

1812年,法国的拉普拉斯发表了“分析概率论”,这是现代概率论的先驱。

1816年,德国的高斯发现了非欧洲的几何,但没有发表。

1821年,法国柯西出版了《分析教程》,严格定义了函数的连续性、导数和积分,研究了无穷级数的收敛性。

1822年,法国铅笔系统研究了射影变换下几何图形的不变性质,建立了射影几何。

法国的傅立叶研究了热传导问题,发明了傅立叶级数来求解偏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在理论和应用上都有很大的影响。

1824年,挪威的阿贝尔证明了用根公式求解五次方程的不可能性。

1826年,挪威的阿贝尔发现连续函数的级数之和不是连续函数。

俄罗斯的罗巴切夫斯基和匈牙利的波霍改变了欧几里德几何中的平行公理,提出了非欧几里德几何理论。

从1827年到1829年,德国的雅可比、挪威的阿贝尔和法国的阿德尔共同建立了椭圆积分和椭圆函数理论,并在物理和力学中得到应用。

1827年,德国的高斯建立了微分几何中的曲面系统理论。

德国的莫比乌斯发表了《重心计算》,并首次引入了齐次坐标。

1830年,捷克共和国的波尔扎诺给出了一个没有导数的连续的所谓“病态”函数的例子。

法国伽罗瓦在研究代数方程能否用根公式求解时建立了群论。

1831年,法国的柯西发现了解析函数的幂级数收敛定理。

德国高斯建立了复数代数,用平面上的点来表示复数,打破了复数的神秘。

1835年,法国斯特姆提出了一种确定代数方程实根位置的方法。

1836年,法国的柯西证明了具有解析系数的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

瑞士的施泰纳证明了在所有已知周长的封闭曲线中,包围最大面积的图形一定是圆。

1837年,德国的狄利克雷首次给出了三角级数的收敛定理。

1840年,德国的狄利克雷将解析函数应用于数论,并引入了“狄利克雷”级数。

1841年,德国的雅可比建立了行列式的系统理论。

1844年,德国人格拉斯曼研究了许多变量的代数系统,并首次提出了多维空间的概念。

1846年,德国的雅可比提出了从对称矩阵的特征值中寻找真理的雅可比方法。

1847年,布尔代数由英国布尔创建,在后来的电子计算机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848年,德国库马尔研究了各种数值域中的因式分解,并引入了理想数。

英国的斯托克斯发现了函数极限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致收敛,但未能严格表述。

1850年,德国黎曼给出了“黎曼积分”的定义,并提出了函数可积性的概念。

1851年,德国的黎曼提出了保角映射原理,该原理在力学和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尚未得到证明。

1854年,德国的黎曼建立了一个更广泛的非欧几里德几何——黎曼几何,并提出了多维拓扑流形的概念。

俄罗斯的切比雪夫开始建立函数逼近理论,用初等函数逼近复杂函数。20世纪以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函数逼近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

1856年,德国的Wilstrasse在极限理论中建立了一致收敛的概念。

1857年,德国的黎曼详细讨论了黎曼曲面,并将多值函数视为黎曼曲面上的单值函数。

1868年,德国的拉布将一些新概念引入解析几何,提出直线、平面等概念。可以用作基本的空间元素。

1870年,挪威人李发现了李群,并用它们讨论微分方程的求积问题。

德国的克朗格给出了群论的公理化结构,这是后来研究抽象群论的出发点。

1872年,数学分析的“算术化”用有理数集定义了实数(德国的迪特里希、康托和维尔斯特拉斯)。

德国的克莱因发表了“艾龙根程序”,它把每一个几何都看作是一个特殊变换群的不变量。

1873年,法国隐士证明了E是一个超越数。

1876年,德国的威尔斯特拉斯发表了《解析函数论》,建立了基于幂级数的复变函数理论。

从1881年到1884年,美国的吉布斯提出了向量分析。

从1881年到1886年,法国庞加莱相继发表了关于“微分方程确定的积分曲线”的论文,开创了微分方程的定性理论。

1882年,德国林德曼证明圆周率是一个超越数。

英国的重数公式运算微分产品,这是一个简单的方法,解决一些微分方程,并经常应用于工程。

1883年,德国康托建立了集合论,发展了超贫基础理论。

1884年,德国弗莱格出版了《数论基础》,这是数理逻辑中量词理论的开端。

从1887年到1896年,德国达布出版了四卷《曲面通论讲义》,总结了过去一个世纪曲线曲面微分几何的成就。

1892年,俄罗斯的李雅普诺夫建立了运动稳定性理论,这是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1892年到1899年,法国庞加莱创立了自卫功能理论。

1895年,法国庞加莱提出了同调的概念,并开创了代数拓扑。

1899年,德国希尔伯特的《几何基础》出版,提出了严格的欧几里德几何公理体系,极大地影响了数学公理化思潮。

Rayleigh等人首先提出了montecano方法的思想,这是一种基于统计概念的计算方法。在20世纪20年代,库朗(德国)、冯·诺依曼(美国)和其他人开发了这种方法,并广泛应用于电子计算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公元1年是谁定的?公元前后都是怎么划分?

全文共 1808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对这个纪年比较的感兴趣的,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纪年还是有很多的知识点可以学习的,比如说这个公元1年到底是规定的呢?他为森什么要这样规定呢?还有就是这个公元前后都是怎么划分的呢?下面对这几个问题有感兴趣的可以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来学习看看!公元1年是谁定的

公元即公历纪元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由来基督教在欧洲的创立兴起,以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纪年,所以也有人称为基督纪元。它是由意大利哲学家Aloysius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制定的一种历法,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颁行。公元前与公元后以公元为准。

公元纪年是全世界公认的纪年方式。当时中国的是西汉平帝刘衎(kan)元始一年。公元前后都是怎么划分

公元常以 A.D.(拉丁文 Anno Domini 的缩写,意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则以 B.C.(英文 Before Christ的缩写,意为“基督以前”)表示。

公元纪年是和中国古代天干地支不同的一种纪年方法。

耶稣诞生在公元元年公元纪年,也称公历纪年,或和基督纪年。

以这一年为界,在此以前的时间称公元前多少年,在此以后的时间和公元多少年,或直接称XX年(注意,不能写成公元后XX年)。这就是纪年法。我国从1949年起开始采用公元纪年,与公元纪年相关的两个概念是“世纪”和“年代”。

每一个世纪为100年,从理论上讲,公元1年~公元100年为一世纪,公元101年~公元200年为第二世纪,……,以此类推,但是按照习惯的用法,人们常把某个100年的最后一年作为下个世纪之首,如公元100年,人们并不把它作为一世纪的最后一年,而是把它作为二世纪的最初一年。这样公元一世纪中剩下99年,变成公元1年~99年,以后的每一个世纪仍是100年,即二世纪变成公元100年~199年,三世纪变成200年~299年,…….公元前的世纪推算以此同理,所不同者,只是每一个世纪的推算要从绝对值大的年代向绝对值小的年代顺序进行,如公元前一世纪的为公元前99年到公元前1年。

判定某一年在哪个世纪,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即如果这个年份是两位数,即在1--99年间,那么这一年肯定是在公元一世纪里,如果这一年是三位数即在100--999年之间,那么把这一年的第一位数加上1,就可得到这一年所在的世纪。

例如公元618年,第一位数为6,6+1=7,所以这一年是在公元7世纪里,如果这一年是四位数,即在1000以上,那么就以这一年的前两位数加上1,就可得到所在的世纪了。如1840年,前两位数为18,18+1=19,所以这一年在公元19世纪内。

公历的一个世纪中,又分为早期(初期),中期,晚期(未期),或前半期后半期等。早期(初期),一般是一个世纪的前30年;中期,指一个世纪的中间50年。晚期(未期),指一个世纪的后20年;前半期和后半期是指一个世纪的前50年和后50年。从理论是讲,每一个世纪分为几个年代,每一个年代为10年。但是习惯上人们并不具体称每个世纪的前20年(公元后的第一个世纪为19年)为某年代。而是笼统的称之为某世纪初,把以后的20~29年称为20年代,30~39年称为30年代,……,90~99年称为90年代。这样每个世纪实际上只有8个年代。中国年号纪年法

中国是历史上最早使用年号纪年的国家,后来传播到日本、越南、大韩帝国时期的朝鲜、高丽。年号最早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年号为建元。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数,没有年号。

历届新君即位必须改年号,称为改元。之前的很多皇帝常因为各种原因而改元,但明清的皇帝则只有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例如康熙帝。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

公元元年也是公元1年,属公元1世纪00年代。公元1年也是公元元年中国为辛酉年这一年正好是九岁的汉平帝登基,太后王政君收传国玉玺,诏命自己的侄子王莽任大司马,掌管禁军。也是佛教传入中国,丝绸传入罗马鼎盛交流期。

著名的夜郎国,其实就是在公元1年后才被汉帝国给吞并的。至于更为偏远的滇国(倭国日本),也是在之后才形成最初的中央权力管制。公元1年后的东亚大陆,也是走上了进一步建设帝国体系的道路。

公元1年,也就是基督耶稣降生之年,恰好是全球格局分水岭。在此之前,希腊文明边缘的罗马人,帕提亚人,以及远东的诸侯。他们不约而同的在公元1年开始,纷纷崛起创建了自己的帝国。在此之后,世界各国文明都进入了自己历史的帝国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公元元年的由来是什么?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1

耶稣诞生

公元元年是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纪年的起点是公元1年。公元532年,教会把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的284年作为公元元年,并将此纪年法在教会中使用。

2

公元是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原称基督纪元,又称西历或西元,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 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格里历》。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

3

辛亥革命爆发后次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采用公历作为国历,纪年方面,公元纪年法与民国纪年法并行。1949年9月27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和公元作为历法与纪年。

4

公元,是纪年法称谓,为纪年体系。该纪年法是以耶稣诞生为公元元年,公元元年之前的称公元前。所谓的公元2020年就是从公元元年开始算起的两千零二十年。公元525年,一个叫狄奥尼西的信徒,为了预先推算七年后(公元532年)"复活节"的日期,提出了耶稣出生于古罗马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284年的说法,主张以耶稣出生之年作为起算点的纪年方法,这个主张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公元532年,教会把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的284年作为公元元年,并将此纪年法在教会中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光绪四年是公元多少年

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光绪四年是公元1878年。

光绪,是指清德宗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的年号。爱新觉罗·载湉出生于同治十年(1871年)6月28日,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14日暴崩,享年37岁。

光绪年间为1875年~1908年,指清朝光绪帝在位之年。清德宗,名爱新觉罗·载湉,是道光帝的第七子醇亲王奕寰的儿子,慈禧太后外甥。同治皇帝病死后继位。为清入关后第九帝,在位34年。1908年12月2日(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初九日),溥仪即位,沿用“光绪”年号至1909年1月21日。

光绪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挟制,未曾掌握实权。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抵触,光绪帝被慈禧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驾崩于慈禧太后死亡前一天,享年三十七岁,葬于清西陵的清崇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光绪六年是公元多少年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光绪六年是公元1880年。光绪是清代皇帝年号,光绪为清朝第十一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第九位皇帝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的年号,起止时间为光绪元年(1875年)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戊戌政变、庚子国变等。

光绪三年(1877),美国国会要求美国政府与中国改订同治七年签订的《中美续增条约》,美国曾利用该条约扩大招募华工,开发西部资源。

光绪五年(1879),美国卸任总统格兰物利用调停中日关于琉球问题的时机,迫使清政府答应对华工赴美可以“改章办理”。

光绪六年(1880)八月中旬,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奏准筹设津沪电报线时,在天津成立官办的津沪电报总局,委派盛宣怀为总办。

光绪七年(1881)十一月津沪线完工前,正式命名为中国电报总局。津沪电线通报后,经营四个月,亏损甚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西元和公元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学历史的人要记住许多历史事件的内容和时间,因为把事件发展的时间连在一起形成时间线,对于历史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推测历史发展的趋势。在事件发生的事件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公元前或公元多少年这种形式。于是西元和公元的区别是什么呢?

其实西元和公元是没有区别的。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也就是把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通过天干地支的形式组合,用于年份的表达。后来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九月底,党不仅在为建国做驱除祸害因素的准备,也在把国内一些事情统一,纪年时间的确立就是其中之一。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确认中国使用西元,也就是格里元,这是来自西方的纪年方法。公元是公历纪元,取自西方,这在对于当时的中国是不二的选择,因为长期闭关锁国的中国好不容易重新站起来了,一定要向世界展示自己。而统一纪年,方便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另外,中国还保留了农历,这是中国特有的。

因此,西元和公元本质上没有一丝差别,两者都是表达同样的纪年方法、并且纪年的起点都一样,可以替换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公元元年为什么不是耶稣出生的年份?到底是怎么算的?

全文共 2254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可能都以为,公元纪年法是按照耶稣出生来计算的,也就是耶稣出生的那一年就是公元元年,那么公元的年份自然就是耶稣诞生的时长了。但是实际上,公元元年和耶稣出生并没有任何关系,他也不是在这一年出生,也不是因为他出生就将这一年定位公元元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公元元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设定呢?1.耶稣简介

耶稣(约公元前4年—约公元30年)出生于伯利恒 (今巴勒斯坦)为基督教的核心人物,三十岁左右时开始传道,根据《圣经》记载,三十三岁左右时在罗马驻扎犹太行省的总督彼拉多执政时受难,为了全人类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而后被门徒埋葬,第三天死而复活,向门徒显现四十日后升天归位、并预言他必要在世界穷尽的审判之日在荣光中降临、建立荣耀的天国、给善带来最后的胜利。

耶稣生年和具体日期不详,公元354年的一本拉丁文史籍称:"主历元年12月25日,月望,耶稣降生。"但包括教会内部人士在内的不少学者认为推算有误,认为耶稣并非生于12月25日(例如东正教以1月6日为圣诞节),甚至也不是公元元年(另公元前4年、前6年、前8年等多种说法)。

耶稣出生在具有良好教育的木匠家庭,其祖上是显赫的以色列国君主,大卫《弥迦书》5章2节:伯利恒、以法他啊,你在犹大诸城中为小,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里出来,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以赛亚书》7章14节:因此,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意思是“神与我们同在”),《罗马书》1章2~4节:这福音是神从前借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论到他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2.耶稣出生为什么不是公元元年

古代的历法不是一出来就365天一年,而是不断的推演精确的过程。

在开头的时候,古代西方罗马是大国,用的是“罗马历“,罗马历是相当坑爹的一个历法,所以有个说法是——罗马人经常打胜仗,就是不知道哪天打的胜仗。

后来他们有个皇帝名叫“儒略“很惭愧,说,这咱国家这破历太让人笑话了,咱改改吧,于是就有了儒略历,现在东正教还是用这个历法来计算复活节节期。不过这个是后话。

当时”儒略历“新年第一天是春分,但是第一年还不是“儒略元年”,因为儒略改了历法第二年就被暗杀了。但是儒略历一直都在用,有说儒略579年的,有说奥古斯丁485年的,有说格里高利432年的,从哪个皇帝说起点都有(就跟中国说贞观多少年,道光多少年似的,你自己算去吧,)反正也挺乱。

后来到了6世纪的时候,有个叫修士叫乔希尼的,说,这也挺乱的,我们给历法定个起头吧。咱们也别按着皇帝算年份,要是哪个皇帝被推翻了呢?耶稣是万王之王,比皇帝大,咱们把耶稣诞生那年算作历法的开头——这个就是我们说的“公元”——公历的元年。

那么公元怎么算呢?

乔希尼把一个太阳周期(28年一闰),一个月亮周期(19年一闰),再加一个星期(7天)一乘,公倍数是532,那532年前那一年就是元年了——耶稣诞生那年——所以老乔同志计算这个公元元年就是为了方便,取整。

后来过了一千多年,格里高利又改了一遍历法,就是我们用的现在这个公历,也叫“格里高里历”,元年还是用老乔的那个元年,历史学家和圣经学者们也根据犹太历(那也是一个古老历法,古老历法的意思就是——忒不准!)和历史考古初步推算出耶稣大概诞生在公元前,而不是公元元年。

所以,公元的含义,更多的是在历法上的,让人类历史的时间线条更清晰,而不是宗教上的。3.公元元年

公元元年,也称公历纪年,或称基督纪年,它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即公元元年作为历史算起,但耶稣并不是1月1日出生的。在中国这一年正好是西汉平帝元始元年。以这一年为界,在此以前的时间称公元前,在此以后的时间称公元后n年,简称公元n年,或直接称n年。

公元1年,公历(儒略历)平年,共365天,52周零1天;其中1月1日~2月11日为农历庚申年(猴年),2月12日~12月31日为农历辛酉年(鸡年),全年无农历闰月;元始元年。

大事记

中国

王莽指示益州以“越裳氏”名义献黑、白雉,以为祥瑞,乃加莽“安汉公”。

王莽上书使孔光任太师、王舜为太保,甄丰封爵广阳侯、官封少傅,甄邯封爵承阳侯,四人皆为四辅。

西汉刘开明为东平王;刘成都为中山王;封汉宣帝的曾孙刘信等三十六人都为列侯;又赐太仆王恽等二十五人关内侯。

王莽下令让诸侯王公等的爵位可由近亲继承,又发退休官员原俸禄三分之一的退休金等,大施政策恩惠天下。

在王莽的运作下,太皇太后王政君下诏说除了封爵之事全权托付给王莽,王莽权力比拟皇帝。

西汉据《周礼》设置羲和官,官秩为二千石

申屠刚反对王莽专权被罢官。

六月二十日,封周公旦后人公孙相如为褒鲁侯,封孔子后人孔均为褒成侯,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王政君诏令天下已定罪的女徒都释放归家,每月出钱三百,雇人代役。

九月,大赦天下,所有囚徒释放。

佛教传入中国。

罗马帝国

提贝里乌斯按照屋大维的命令,开始镇压日耳曼尼亚的叛乱。

盖乌斯·凯撒和卢修斯·埃米利乌斯·保卢斯任命执政官。

盖乌斯·凯撒与小莉薇娅(小安东尼娅和尼禄的女儿)结婚,来努力建立威信。

奎利纽斯为盖乌斯担任亚美尼亚王国首席顾问。

丝绸传入罗马。

亚洲

大月氏王子、贵霜帝国(巴克特里亚)国王萨帕德比泽去世,赫拉欧斯继任王位。

其他

世界人口达2亿。

耶稣出生在伯利恒,传统上以此年为耶稣诞生之年,并为公元纪年之元年。事实上,耶稣的出生年、月、日皆难以考究,也有认为耶稣出生于公元前4年

奥维德开始撰写《变形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公元1年是中国哪一年 公元1年指的是哪年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1年就是公元元年,是公历纪年首年。公历纪年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作为元年算起,以这一年为界,在此以前的时间称公元前,在此以后的时间称公元后,简称公元年,或直接称年。

公元1年正好是九岁的汉平帝登基,太后王政君收传国玉玺,诏命自己的侄子王莽任大司马,掌管禁军。也是佛教传入中国,丝绸传入罗马鼎盛交流期。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开始撰写《变形记》,此时的世界人口达2亿人。

公元即公历纪元,是一种源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但要注意的是不存在公元前0年或公元0年。而且公元前的纪年是倒着数的,后面的数目小于前面的数目,例如:西汉成立的公元前202年,晚于秦朝成立的公元前221年。世界上各国关于纪年的方法很多,但是在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才协商决定纪年采用公历纪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法正不死便无三国 法正有多恐怖 公元219年曹操说了公道话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法正是刘备手下三位著名谋士之一,他的名望甚至超过了庞统,被誉为“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出生在陕西省眉县的一个学者家庭,他自小受到良好的家教和学风的熏陶。初到益州时,他的才华在刘璋面前得不到重用,只担任了一个小县令的职位,感到很郁闷。然而,他与张松成为了好友,二人密谋联合刘备,为后续的计划打下基础。

法正被派去荆州请刘备来益州,他对刘备大加赞扬,表示刘璋对刘备的错失是一个机会,刘备来益州后可以建立全面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回到益州后,法正和张松密谋,提出刘璋应该投降刘备,保住自己的性命,并劝说刘备善待许靖等人以争取更多的人才归附。最终,刘璋投降,法正被封为一等功臣,并任命为蜀郡太守。

法正在刘备身边发挥重要作用,他提出夺取汉中的计划,并给出了三种策略供刘备选择。法正的策略受到曹操的赞赏,同时他也忠心耿耿地为刘备效力。然而,由于长期随军劳累,法正身体垮了,年仅45岁去世,刘备为他痛哭数日,并给予了高度的赞誉。

法正的逝世对刘备来说如同失去了翅膀,形势急转而下。诸葛亮曾感叹,如果法正还在,他能够制约刘备的东征计划,使局势不至于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公元1年是什么朝代 公元1年是中国的哪一年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公元前这个记法还是有很多人了解的,也有很多人不是非常的了解,不了解问题不大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析看看就好了。最近很多人问的就是这个公元1年是什么朝代,也就是换算成我们当时的中国应该是哪一年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看看这个公元1年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吧!

公元1年换算成当时的中国时间的话,应该就是“西汉朝代”。具体的换算下来的话,公元元年应该就是汉平帝元始01元年。

公元1年即公元元年,也称公历纪年,或称基督纪年,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即公元元年作为历史算起。

公元1年在中国的历史上是西汉王朝的汉平帝时期,元始元年。汉平帝公元前7年当上了皇帝,他继位的时候才9岁,政权主要在太皇太后王政君和她的侄子大司马王莽的手里,没过多久,西汉王朝就被王莽篡夺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创新”的王朝- 新朝。

以公元1年为界,在此以前的时间称公元前多少年,在此以后的时间称公元后XX年,简称公元多少年,或直接称XX年。

公元1年时的中国:

1、西汉的王莽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间接的导致了西汉的灭亡。王莽在这一年,通过各种手段窃取了西汉王朝的权力,在这一时期西汉外戚专政已经到了巅峰。这种情况一出来以后,西汉不可避免的走向了灭亡,一时间民不聊生。

2、在文化上,佛教传入了中国,由此我国的文化体系,佛释儒三足鼎立的雏形开始形成。我国的文化体系,在这一时期充分形成,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在军事上,西汉的老邻居匈奴还是贼心不死蠢蠢欲动,继续蚕食着西汉的见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