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纪年

纪年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纪年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纪年问题。

分享

浏览

3538

文章

14

公元纪年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公历纪年是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原称基督纪元,又称西历或西元,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 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

扩展资料

已知公元××××年,换算该年为民国多少年,则公式为公元××××年-1911年=民国××年;已知民国××年,换算成公元××××年,则公式为公元××××年=民国××年+1911年。

公历纪年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辛亥革命爆发后次年(1912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采用公历作为国历,纪年方面,公元纪年法与民国纪年法并行。1949年9月27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和公元作为历法与纪年。

展开阅读全文

纪年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纪年是人们给年代起名的方法。

纪年,年代起名的方法,主要的纪年有帝王纪年、公元纪年、岁星纪年和干支纪年等。在我国,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之前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历法。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使用的是“干支纪元法”,也就是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组合起来,每60年为一个周期。

在共和行政的初期,周定公和召穆公一同执政,制定了纪年,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是共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公元则是“公元纪年”的简称,同时也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历史中常见的有两种纪年法,一种是公元纪年法,另一种是干支纪年法。

展开阅读全文

公元纪年法的来历是什么?

全文共 975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525年,一个叫狄奥尼西的僧侣,为了预先推算七年后(公元532年)“复活节”的日期,提出了耶稣出生于古罗马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284年的说法,主张以耶稣出生之年作为起算点的纪年方法。公元532年,教会把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的284年作为公元元年,并将此纪年法在教会中使用。虽然格里历改革是以宗教原因为出发点,但改革的重头贡献是给文明社会提供了一个准确又可靠的公务与民用的日历系统。

公元,即公历纪元,原称基督纪年,又称西历或西元,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 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

它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在儒略历与格里高利历中,在耶稣诞生之后的日期,称为主的年份,而在耶稣诞生之前,称为主前。现代学者为了淡化其宗教色彩以及避免非基督徒的反感而多半改称用公元(Common era,缩写为C.E.)与公元前(Before the Common Era,缩写为 B.C.E.)的说法。

西元纪年在八世纪以后才被西欧基督教国家应用。即使教皇也一直是用在位期间为纪年记录文件的。到了十一至十四世纪的时候,西元的概念才普及。而西元成为世界主流也是欧洲殖民的结果,同时也传播了格里历,成为国际通行的纪年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法、纪年采用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西元纪年,但仍然并用我国传统农历,这是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协商决定的。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应采用现代世界大多数国家公用的纪年制度,即用西元为新中国的纪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四项决议的第二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西元”。

世界各国关于纪年的方法有很多,还有干支纪年法、道教历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天文纪年法、历史纪年法等。另外,还有佛教纪年、伊斯兰教纪年、犹太教纪年、日本纪年、希腊纪年等。

在中国,早在公元前4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历法。从黄帝纪年开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组合起来,每60年为一个周期,至今是中国传统历法开元4712年。

由于公元纪年的起点是公元1年,所以大多数对公元纪年有充分了解的科学家和世界上大多数权威天文机构,都明确支持21世纪始于2001年的说法。

展开阅读全文

古人是如何掌握节气与纪年的?

全文共 986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高表测影法古人发现了太阳高度变化造成的物体影长变化与岁月周期变化的相关性,进而确立了最早的几个节气——夏至、冬至、春分、秋分。而两次冬至或夏至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一个回归年。在确定了回归年周期之后,人们把一年的时间再二十四等分,即得出了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对指导古代劳动人民掌握农时,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据史料记载,我国在秦汉时期已经总结出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而二十四节气中的两分、两至日在更早的战国时代已有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日公转时在黄道(即公转轨道面)上的位置确定的。把地球绕日轨道平均分为二十四份,每隔15°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在没有现代天文学知识及精密观测仪器的情况下,古人是如何做到准确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日期呢?这就要从一种简单易行的观测方法和一种相应的观测仪器说起。这种观测方法称为高表测影法,相应的仪器就是圭表。所谓高表测影法,通俗的说,就是垂直于地面立一根杆,通过观察记录它正午时影子的长短变化来确定季节的变化。垂直于地面的直杆叫表,水平放置于地面上刻有刻度以测量影长的标尺叫圭。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正午时处于最高的位置。但季节不同,正午太阳的高度也不相同,夏季时太阳高一些,冬季时低一些。

因此,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现了太阳高度变化造成的物体影长变化与岁月周期变化的相关性,进而确立了最早的几个节气——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由于我国主要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当正午时,太阳始终位于正南方,圭表中的圭尺朝南北方向放置,垂直的表因太阳照射形成的影子正好落在圭尺上。到了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低,影子最长;而到了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高,影子最短。经过长期的反复观测记录正午日影,确定了一年中影子最长最短的位置,因此确立了夏至与冬至。

而两次冬至或夏至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一个回归年。在确定了回归年周期之后,人们把一年的时间再二十四等分,即得出了二十四节气,古人把这种方法叫“平气法”。因为冬至时影子最长,其相邻几天的影长变化最为明显,更利于观测记录。

我国古人利用冬至日间隔来计算回归年,所测量计算的结果十分精确。而且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所测定的回归年时间精度一直位居世界第一。由于圭表中表的高度与测量精度呈正比,所以,在我国有一部分的圭表设计的非常高大,比如河南的登封观星台。

展开阅读全文

天干地支纪年法怎么计算?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天干地支纪年的口诀是:公元年数先减三,除10余数是天干,基数改用12除,余数便是地支年。以2021年为例,年份减3得基数2018,除以10得余数8,对查天干次序得“辛”,再将基数2018除以12得余数为2,再循环对查地支次序得“丑”,故2021年为辛丑年。

我国古代是用干支纪年的,近代史上提到的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名词就是干支纪年。所谓干支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天干、地支按照一定规则(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或者说单配单,双配双)可以搭配成60对,也就是一个甲子(60年),周而复始记录时间。

天干:

十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为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为乙、丁、己、辛、癸为阴。

地支:

十二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为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天干地支纪年的口诀是:

“公元年数先减三,除10余数是天干,基数改用12除,余数便是地支年。”

以2021年为例,年份减3得基数2018,除以10得余数8,对查天干次序(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得“辛”,再将基数2018除以12得余数为2,再循环对查地支次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得“丑”。故2021年为辛丑年(若得0可理解为1之前即12)。

展开阅读全文

干支纪年法如何计算?为什么每个轮回只有六十年?

全文共 1426 字

+ 加入清单

干支纪年法很多人一定都知道,这是古人创造的用来纪年的一种方法,天干与地支相对应,一个一个就组成了干支纪年法中的年份。但是,很多人并不清楚天干和地支是如何对应的,如果用数学的方法去计算,那么应该一甲子是120年才对,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60年,为何会少了一半?古人用的干支纪年法究竟是如何计算的?那六十年去哪了?

中国的干支纪年方式,已经持续了几千年了,相比于其他的纪年方式,干支纪年法,从甲子开始轮回60年,再次回到甲子年,周而复始,不会出现任何的差错,可见我国古人的智慧。

这是因为天干地支纪年法,是根据星象而定的,相比于阳历、阴历的纪年,更加的准确。可是你有没有发现,在天干地支纪年中,却从来没有"甲丑年"、"乙寅年"等,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一、天干地支的属性

首先得从天干地支的属性说起,中国的文化讲究阴阳,所以天干地支,同样也是按照阴阳区划分的。天干中有"甲、丙、戊、庚、壬"属"阳",剩下的"乙、丁、己、辛、癸"属阴。同样的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属"阳",剩余的"丑、卯、巳、未、酉、亥"全部属"阴"。这就是天干地支的阴阳划分,了解了这些,再去介绍天干地支纪年,就更加清楚了。

二、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地支纪年法的原则就是"阳对阳,阴配阴",就是说用天干的"阳"和地支的"阳"配合,再用天干的"阴"和地支的"阴"像配合,最终形成了这种天干地支的纪年方法。比如天干的属阳的"丙",和地支属阳的"辰",组成了丙辰年。但是由天干的属阳的"丙",和地支属阴的"丑",组成的丙丑年,就是不存在的。

如果各位有疑问的话,可以任意按照阴阳去组合,看下能不能组合成"甲丑年"、"丙卯年"、"戊亥年"了。

扩展阅读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干支纪年以每年立春换换年。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符号叫地支。

干支纪年可对历史时间上推下推、顺推逆推,以致无穷。但也确有人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个开辟天地的起点。干支纪年传说出自黄帝时代。实际是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以后。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已用干支纪年。其实,是岁星纪年,采用岁阳岁阴结合以纪年。岁阳: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岁阴: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如“太初元年,岁名‘焉逢摄提格’,月名‘毕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

岁星是颗真实的天体所以用岁星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岁星约85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刘歆提出)。此时,干支纪年也有使用,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由此知,西汉时期的干支纪年存在与太岁纪年转换的一些混乱。

到东汉时,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在太始二年表面一样。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从此干支纪年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未再混乱。因此,东汉人以此用干支与岁星纪年对应进行了了前推,以至于有了我们现在的历史年表。

展开阅读全文

公元纪年法 公元纪年法是什么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纪年法是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在儒略历与格里高利历中,在耶稣诞生之后的日期,称为主的年份,而在耶稣诞生之前,称为主前。现代学者为了淡化宗教色彩,并且避免非基督徒的反感而多半改用公元与公元前的说法。

根据公元纪年和中国历史纪年对照换算,公元元年是我国西汉末年时期,所以西汉及西汉以前的历史年代为公元前的年代,东汉及东汉以后的历史年代为公元后的年代。

辛亥革命爆发后的第二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决定采用公历作为国历,在纪年方面,公元纪年法和民国纪年法并行。

1949年9月27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和公元作为历法和纪年。但是也并没有废除农历,现今的中国传统节日还是以农历为准。

展开阅读全文

天干地支纪年法

全文共 1280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十进制是我国的主流,但仍有一些其他的。例如,在古代,我们记录时间,一天分为12个小时。

这次使用的12个词是:

子、周、尹、毛、陈、思、吴、魏、沈、尤、徐、海。

这十二个字叫做“地球分支”。

从晚上11点到1点,它被称为午夜,现在每个小时是两个小时。通过类比,你可以愚弄你自己,印石,石矛等等。任何对此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计算出他是如何“何时”出生的。

石海一过,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这就是新的滋事。这12个字被反复使用,反映了一种循环现象,一种周期性的运动。

然而,它也可以被视为“每12位小数”,这是一种十进制记数法。

有些人可能会说,进入这个“每12个中有一个”的较高者的“数字”在哪里?

让我们在这里做一个类比。例如,如果您有一个自动日历,您将在每晚12点(即“午夜”)单击以在日历框中更改新的一天。然而,时间仍然是从0点钟开始。你看,新的一天不等于新的一天?

然而,在古代中国,一天首先被分为100个季度,10个箱子被用来记录时间。后来,这一天被划分为12天,由12个土地分支代表。

十个工作,也称为天堂工作,总共有10个词: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任、桂。

魏晋时期,也有“夜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的说法,相当于后世的一只表、两只表、三只表、四只表、五只表。这表明在记录时间的时候使用干燥的日子更容易,因为一天扔十个干燥的日子更容易。

那天怎么样?早在夏朝,人们就用十个字来表示这一天。

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形态每十天变化一次,这太短了以至于不能混淆这几天。

后来,人们想出了一种把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依次组合起来的方法,如“甲子”、“一丑”、“丙寅”、“丁卯”等。

如果你碰上这样一场比赛,你会发现一些小问题:

天干只有10个字,而地支有12个字。当天干中的最后一个字“癸”和地支中的第十个字“酉”匹配成“癸酉”时,天干中的十个字已经用完,地支中还有两个字“蜀”和“海”。

我该怎么办?天干十字依次重复使用,组合成“徐佳”、“义海”、“炳子”、“定州”等。在未来,无论是“干”还是“枝”,最后一个词将被使用,它将从一开始就被回收。

那么,在这样的比赛中会出现多少种不同的情况呢?第一个“甲子”什么时候会再次出现?

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它是一个寻找最小公倍数的问题: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60。

因此,上面的正确答案是60,可以组合成60组并回收,称为“60家子”。

这种树干和树枝的组合首先被用来纪念这一天。殷商时期(大约公元前13世纪),一个完整的60岁的儿子被刻在牛的肩胛骨上。

后来,在东汉建武30年(公元54年),它开始用于约会。直到现在,在我们的中国日历上仍然有这种约会方式。今年也是一个60年的轮换,这就是为什么它被称为“60花甲子”。因此,如果一个人一生中遇到两个甲子年或另外两个阴历年同名,那么他一定超过60岁。

不用说,大家都知道,这60轮当然也可以被视为“60位制”。

因此,中国的计数方法既先进又丰富。世界上不仅有占主导地位的十进制记数系统,还有其他记数系统,如“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等。事实上,可以说它历史悠久,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纪年数轴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是当今世界上一种常见的约会方式。你知道药品管理局是怎么建立的吗?

在古代,不同国家的日历非常不同。后来,著名的欧洲牧师德·奥尼西建议耶稣出生的那一年应该是公元第一年。这一建议得到了大多数国家基督教教会的支持和采纳,至今仍在使用。

在公元第一年的元旦之前,它被称为“公元前”。在公元第一年的元旦之后,它被称为“在公元之后”.

每100年被称为一个世纪,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

根据德·奥尼西的计算,他提出上述建议的年份是耶稣诞生后532年。

人们经常把时间描述成一条奔流的河流。如果你把这条“时间长河”想象成一条年轴,你能在这条“年轴”上画出德·奥尼西建议的一年的大致位置吗?“时间轴”和数学轴一样吗?

展开阅读全文

元代仿木结构纪年壁画墓葬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元代仿木结构纪年壁画墓葬为文化旅游景点。

元代仿木结构纪年壁画墓葬位于平乡县治西南约15公里,西郭桥村北偏东约200米处。两墓皆遭破坏,为坐北朝南向,墓道在南。

M1为仿木结构圆形单室砖室墓,由墓道、门楼、甬道、墓室4部分组成。墓室最大内径3.2—3.5、残存深2.54米。墓底为高0.38米的“凹”字形棺床。墓壁共分3层,墙基周壁砌17个壶门;墓壁下层砌砖倚柱14颗、假门5座、灯檠1个、椅子2把,柱头枋上砌柱头铺作14朵,补间铺作10朵;上层砌大铺作6朵。

M2位于M1的东南侧1.4米,为仿木结构的八角形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墓门、墓室等组成。墓道平面为长方形,底部南部为台阶,北部为平底。甬道为单单券拱券形顶。墓门正面在甬道翼墙上层上内缩起砌假门,其上原砌有门楼,今毁。外口砌菱角牙子形封门砖。墓室平面做八角形。砖壁内侧东西3.9、南北3.8米,残存最高2.58米。

墓壁基部以叠涩式砌法并装饰以壹门,基上每角都砌有覆斗形柱础,上砌高大的倚柱,倚柱上承托普柏枋,枋上有转角大铺作8朵,补间铺作7朵。柱头枋上的拱眼壁间砌小铺作。

每面壁上除南面砌甬道外,其余皆砖砌高1.8、宽1.2米左右,结构相同的门楼式仿木建筑。各建筑上层斗拱的拱眼壁之间皆有题记,题记以竖行、楷体题写在一墨画出的双线竖方框内。门楼下所表现的内容各异,其中西南壁为一同墓砖大小的砖质碑刻,表面阴刻竖行楷体字9行63字,记载了墓主郭达的籍贯、寿年、立碑人的姓名和立碑的时间。题记为“碑楼”。西壁为一粮仓,面部正中墨画一单线竖长形方框,方框内竖行楷体“粟麦盈仓”,题记为“口盈之仓”。西北壁为一直棂窗,题记因脱落,不能读出。北壁砌妇人启门,题记为“郭进之宫”。东北壁亦为一直棂窗,题记为“寿荣之亭”。东壁北部为一高足立柜,正面对角墨画一单线斜形长方框,内写楷体“绫罗满柜”,柜南为一凳子和灯檠,题记为“郭口之亭”。东南壁为一蹄足高桌,题记为“逍遥之亭”。

展开阅读全文

南朝纪年砖室墓

全文共 971 字

+ 加入清单

南朝纪年砖室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两座墓葬位于邵阳市郊神滩村姜家山的引桥公路上,东距资江河1公里,墓前是狭长的山冲。70年代初平整土地时,墓葬遭到毁坏。1996年1月,湖南邵阳市文物局在对所发现的两座南朝纪年砖室墓葬进行了发掘清理,此次清理只出土3件青瓷器,但墓葬形制还基本保存,并出土大量模印纪年、官职、姓氏文字和多种图案花纹的墓砖。

墓葬形制

M5为券顶砖室墓,由很长的排水沟、南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方向40度。墓室平面为长方形,长8.6、宽3.2米。前为南道,中间为主墓室,后为一小墓室。后室地面高于前南道,便于自然排水。在南道和墓室左右两壁以及后壁,设有排列对称的小龛26个。铺地砖砌为人字形。排水沟位于墓室前,残长9.5米,一端起自墓室底部,为阴沟,以泄墓内积水,一端直抵墓前低洼之地。

M6位于M5南侧1米,墓室长5.9、宽2.6米。排水沟长11.2米。M6规模比M5小,只存底部部分,但墓葬朝向、墓本形制、墓砖文字和图案与M5一致。两墓为同一墓坑,坑内填土明显为经过人工细筛的黏性很强的红色胶泥状土,与墓坑周围土质区别明显。

随葬器物

M5出土随葬青瓷器3件,M6因毁坏严重未发现随葬器物。两墓葬出士大量相同的文字、图案墓砖。

青瓷碗

3件。分2式。I式2件,残。口沿外侈,浅腹,饼足。黄褐色釉,施釉不到底。口径9.8、底径5.4、高2.6厘米。II式1件,口沿内敛,腹微鼓,饼足。黄褐色釉,施釉不到底。口径10.2、底径6.4、高3.4厘米。

文字、图案墓砖。长条形墓砖,用于砌墙和铺地,规格为长37、宽18、厚6厘米。砖侧面印有文字及鱼纹、莲花等纹样。模印文字有“梁普通十年回月十六日”,“李府君”、“之事本州主簿”、“本州主簿”、“阳王议回”等。方形砖规格为长宽19、厚9厘米。砖正面饰为莲花纹。梯形砖规格为上底14、下底18、高30、厚7厘米。一边凸出一半圆形榫,另一边回进一半圆形。无纹饰。置于墓门处。楔形砖规格为长28、宽17、厚4-5厘米。砖侧面的纹饰多为“⊙”、“○”,以及刻划得粗而深的斜线、竖线纹等。

这两座墓墓砖上模印的梁普通年号,系南朝梁武帝萧衍的年号,普通年号只行7年,(52O-527年),而墓砖上却是梁普通十年。此时梁武帝改年号为“大通”已三年之久,而远离都城南京千里之遥的邵阳,在更改年号三年之后仍然沿用“普通”年号。

展开阅读全文

民国元年是哪一年 民国纪年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职临时大总统,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

元年一指纪年的第一年,二指帝王或诸侯即位的第一年,三指政体改变或政府组织上大改变的第一年。

中国民国是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简称民国。民国坚持共和制政体,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人们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不断,以此为宗旨的思潮和运动接连不断。大批留学生陆续回国,其中大多数人朝气蓬勃,年轻有为,热心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他们大力宣传科学的伟大力量,传播当时西方最新的科学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纪年法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天文部分:

纪年法。

(1)公元纪年法。

(2)皇帝、年号纪年法,庆历四年春。

(3)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除10)4,5,6,7,8,9.,0,1,2,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除12)4,5,6,7,8,9.,10,11,0,1,2,3

计算方法:用公历年代除以10,余数为天干顺序。

用公历年代除以12,余数为地支顺序。

例如:1919年,农历年号,天干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0,余数为1,对表“1”为“辛”;地支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2,余数为3,对表“3”为“亥”,那么1919年为“辛亥”年,故“辛亥革命”发生在1919年。

展开阅读全文

百度百科如何使用公元纪年法

全文共 985 字

+ 加入清单

百度百科中的默认纪年法为公元纪年法。

写年份时请在年份后加上“年”字,避免与其他数字混淆。

陈述历史事实时可使用当时当地的纪年法,在括号中标记公元纪年(如“秦孝公十三年(前349年)”);非特指年份的某时代、某年间等,无需标记公元纪年(如“嘉靖年间”)。

连接两个年份时,请使用“—”符号。不要使用其他符号。

例如:公元1996年;贞观三年;95~98年

修正:1996年;贞观三年(629年);1995年—1998年

百度百科是百度为网友提供的信息存储空间,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

百度百科本着平等、协作、分享、自由的互联网精神,提倡网络面前人人平等,所有人共同协作编写百科全书,让知识在一定的技术规则和文化脉络下得以不断组合和拓展。为用户提供一个创造性的网络平台,强调用户的参与和奉献精神,充分调动互联网所有用户的力量,汇聚上亿用户的头脑智慧,积极进行交流和分享,同时实现与搜索引擎的完美结合,从不同的层次上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

公司简介

百度,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2000年1月创立于北京中关村。

1999年底,身在美国硅谷的李彦宏看到了中国互联网及中文搜索引擎服务的巨大发展潜力,抱着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他毅然辞掉硅谷的高薪工作,携搜索引擎专利技术,于2000年1月1日在中关村创建了百度公司。从最初的不足10人发展至今,员工人数超过18000人。如今的百度,已成为中国最受欢迎、影响力最大的中文网站。

百度拥有数千名研发工程师,这是中国乃至全球最为优秀的技术团队,这支队伍掌握着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搜索引擎技术,使百度成为中国掌握世界尖端科学核心技术的中国高科技企业,也使中国成为美国、俄罗斯、和韩国之外,全球仅有的4个拥有搜索引擎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

作为国内的一家知名企业,百度也一直秉承“弥合信息鸿沟,共享知识社会”的责任理念,坚持履行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成立来,百度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先后投入巨大资源,为盲人、少儿、老年人群体打造专门的搜索产品,解决了特殊群体上网难问题,极大地弥补了社会信息鸿沟问题。此外,在加速推动中国信息化进程、净化网络环境、搜索引擎教育及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等方面,百度也一直走在行业领先的地位。2011年初,百度还特别成立了百度基金会,围绕知识教育、环境保护、灾难救助等领域,更加系统规范地管理和践行公益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