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黎平塔石香羊(最新14篇)

黎平县隶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县委书记杨俊,县长唐浩。处于东经108。31’—109。31’,北纬25。41’—26。拥有人口总数58万2012年人。地方邮政编码557300,全县管辖面积为4441平方公里,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口总数最多、面积最为宽广的县,也是贵州省总面积第二大县。黎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地方山清水秀,具有大量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今天小编带给大家的是黎平旅游景点攻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浏览

7965

文章

14

篇1:黎平茶叶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黎平茶叶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的特产。黎平县是中国名茶之乡,截止2012年底,黎平县茶叶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0.8万亩。

近几年来,黎平茶业异军突起,成就了众多新秀品牌,它们在黎平侗乡这片红色的沃土中迅速成长,逐渐成为消费者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品牌。以"雀舌"、"毛尖"、"香绿茶"、"白茶"等品牌为代表的"黎平茶"在国内市场上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并在"中茶杯"、"中绿杯"名优茶评比中荣获金银奖近30次,特别在2010年黎平县喜获"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两项殊荣,该县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上升,更有力的证明了"黎平茶"的卓越实力和无量前途。

在第十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活动上,黎平县森绿茶业对外贸易有限公司、贵州省黎平县侗乡媛茶厂、黎平源森茶业开发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三茶企业分别送样的“森绿牌黎白茶”、“森绿牌黎平雀舌茶”、“ 黔东牌侗乡雀舌”、 “黔贵源森牌黎平雀舌茶” 在绿茶类分别荣获 “一等奖”。这也是黎平县茶叶在“中茶杯” 全国名优茶评比活动上获奖最多的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黎平八舟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黎平八舟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黎平八舟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黎平县高屯镇境内, 距黎平机场1公里,规划总面积596.3公顷 ,湿地面积约为286.2公顷 ,湿地率48.02% 。

贵州黎平八舟河国家湿地公园地处黔、湘、桂三省交界处。公园水系属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也是贵州省第二大河流清水江的主源,是清水江乃至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屏障,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公园内生态良好,古朴自然,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悠久的湿地文化。河流、沼泽、水库、稻田等湿地与森林组成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在我国云贵高原东南边缘的喀斯特低丘河谷区具有独特性和典型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黎平国家森林公园

全文共 861 字

+ 加入清单

黎平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黎平国家森林公园

黎平国家森林公园于2003年12月获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隶属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黎平位于黔、湘、桂三省交界,面积4441平方公里,人口50万,侗族人口32万,为中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县、贵州省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中国侗族文化生态旅游中心。这里有四项基尼斯之最——肇兴鼓楼群、高屯天生桥、述洞独柱鼓楼、杉阴沉木;

有中挪文化合作项目——中国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坪风雨桥;有毛泽东在黎平重新崛起的历史见证——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会址;有蜚声海内外、正在申报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2004年1月,整合了以上旅游资源的“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黎平国家森林公园和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交相辉映,形成黔东南一大旅游亮点。

黎平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5475公顷。其中德顺楠竹林场太平山景区距黎平县城55公里,面积4573公顷;东风林场景区距县城16公里,面积902公顷。公园山峰重叠、峰形奇秀、青山如黛,竹木如海,森林覆盖率94.5%,海拔高在500-1256米之间,最高海拔1256米,属中亚热带温暖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左右,境内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适宜的气候和多样的地质地貌类型孕育了公园丰富的物种资源,且因公园太平山景区范围人烟稀少,管理较早、较严,人为破坏极少,绝大多数森林尚处原始状态,森林覆盖率94.5%,共有以乔木为主的森林植物76个科,224个属,521种(含变种),分布有大量的珍稀树种和名贵药材及珍稀野生动物。

公园风景资源丰富多彩,有古朴、自然、和谐的山水风光,有大面积富于季相变化的森林和色彩丰富的绿林山野,有风光秀丽的河流、瀑布,有气象万千的日出、云海,有太平山脚极富特色的民族村寨,有太平山上众多的佛教文化遗址,有东风林场树木园、杉木种子园、秃杉种子园、鹅掌楸培育园。组合性好,特色鲜明,景点景区的互补性强,集休闲度假、观光健身、科普探险等多种功能为一身。

地址:黔东南州黎平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黎平香禾糯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黎平香禾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黎平香禾糯主要产于贵州黔东南州,尤以黎平县为主。“黎平香禾糯”是一种宝贵而独特的中国本土农作物品种遗传资源,保护范围为黎平县岩洞、双江、地坪等1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经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审查合格并公告批准,从2009年12月28日起,“黎平香禾糯”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黎平香禾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贵州省黎平县岩洞镇、双江乡、口江乡、水口镇、雷洞乡、龙额乡、地坪乡、肇兴乡、永从乡、九潮镇、茅贡乡、坝寨乡、尚重镇、大稼乡、德化乡、平寨乡、罗里乡、孟彦镇等1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黎平天生桥

全文共 871 字

+ 加入清单

黎平天生桥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黎平县境内,在黎平县城德凤镇东北16公里处,距贵州省会贵阳460公里,清水江支流福禄江穿流而过。天生桥与八舟河景区和黎平城关人文景区(历史文化名城)紧密相连,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内主要景点之一。

黎平天生桥为天然石拱桥,全长256米,主拱横跨福禄江上,跨度138。4米,桥宽118米,拱高至水面36。64米,拱顶岩层厚40米;附拱拱跨78米,高28米,宽119米。仅主拱跨度就远大于目前世界基尼斯记录美国犹他州天生桥雷思博桥(跨度88米,高30米),黎平天生桥在2001年1月15日正式获得吉尼斯世界之最证书。

黎平天生桥雄伟壮观,气势宏大,其结构之精致,拱弧之圆率,拱底之光滑、拱顶岩层之规整,丝毫不假人手,纯天然而成,不能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生桥桥身有石洞数个,有的可通桥顶,有的则深浅不一,洞中有无数蝙蝠栖息其中。桥顶和桥壁两侧石柱、石笋、石岩千姿百态,有似长夜明灯、有似威猛武士,有的则像天马行空隐然欲去。绝壁之上,古松怒立,植被葱茏,环境幽深绝伦。天桥之下,流水潺潺,波光粼粼;碧潭之内,山光树影,倒映其中。每当阳光斜照,鸟语、松风、流水声,相互晖映。古人曾有诗赞“人凿难施鬼斧穷,天心穿出地玲珑,两山壁上鼍梁架,巧妙争传造化工。”黎平天生桥的确是举世无双的天然石拱桥。

交通:八舟河风景名胜区位于黎平县城东北16公里,在黎平汽车站乘往锦屏的班车,在八舟河下车即可。

住宿:

可在黎平县城住宿、用餐。县城接待条件较好的宾馆有恒昱宾馆、林业宾馆、黎阳百通酒店、金叶宾馆,还有两家星级宾馆装修在建。黎平的地方特色餐馆主要集中在平街脚兴黎商贸城右侧。

东风林场位于省道黎平——锦屏公路两侧,距县城仅16公里,交通极为方便;太平山景区公路正在建设改善之中。进入黎平县可由湖南怀化市靖州县、通道县,广西三江县,贵州凯里等地进入。黎平机场2005年5月1日已正式通航,距桂林、贵阳等周边城市均只有1小时左右的航程。

用时参考

1小时

交通

在黎平县汽车站乘至高屯的班车,路过黎平天生桥

门票

免费

景点位置

贵州省黔东南黎平县高屯镇境内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黎平侗乡风景区

全文共 2227 字

+ 加入清单

黎平侗乡风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黎平侗乡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境内,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景区中心黎平县城距省城贵阳467公里,黔东南州府凯里271公里,距枝柳铁路靖州站81公里,距广西桂林风景名胜区320公里,距舞阳河风景名胜区242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旅游的窗口和主要景区。景区总面积约为159平方公里,含“四区两点一群”,即肇兴——地坪、茅贡——坝寨、岩洞——口江、八舟河——天生桥四个景区、尚重、洪州两个独立景点和德凤翘街古建筑景群。景区内侗族建筑群古朴完整、侗族文化悠久迷人、民俗民风淳朴浓郁、岩溶天桥举世无双、红色旅游文化经典、风光绚丽多姿、气候舒适宜人,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有机融合,鼓楼、花桥和侗族民居等人文景观美不胜收,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和侗戏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进行观光游览和文化教育活动的胜地。

地坪至肇兴景区距县城67公里,地坪景点距321国道高安公里,黎平至高安二级油路穿过景区。该景区包括肇兴侗寨、地坪风雨桥、纪堂芦笙节、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厦格泥人节、己流银饰等9个景点。其中肇兴侗寨以错落有致的5座鼓楼、5座花桥、5座戏台和鳞比节次的侗族民居构成的建筑群名列基尼斯世界纪录,在2005年《中国地理杂志》“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

目前肇兴侗寨各项旅游接待设施较为完善,每天晚上5座鼓楼轮流进行精彩的侗族歌舞表演。地坪风雨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54.6米,宽4.5米,桥上三座桥楼,壁板绘有民族风情、耕织及历史人物故事彩画。它不仅可便利行人通过,而且还可供行人休息、避雨、会友和观赏江面风景,衬托村寨,是一种多功能的侗族建筑,2004年7月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水摧毁,经侗族人民在洪流中冒死抢救出80%的构件,目前正在重修。堂安侗寨四面青山,峰峦叠嶂,阡陌纵横,梯田层叠,是中国和挪威王国共建的侗族生态博物馆。该景区民族民间节日较多,春节、五一、十一等均有大型侗族节日活动。

天生桥—八舟河景区距县城5公里,包括天生桥、八舟河、石龙山森林、少寨田园风光、少寨红军桥、鸬鹚架等19个景点。天生桥、溶洞、崖壁等喀斯特地貌是该景区一绝,清新秀丽的自然山水与宁静和谐的田园风光交相掩映,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黎平天生桥是目前发现的举世无双的天然石拱桥,该桥巧夺天功,集雄、奇、险、秀为一体,桥宽118米,跨度103.71米,拱腹距水面33.4米,名列基尼斯世界之最。石龙山位于黎平县城西北5公里,面积16平方公里,山中植物繁茂,古木参天,苍翠欲滴,已发现伯乐树、香果树、伞花树、仁木、香木莲、闵楠等1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林中长着数量繁多的奇花异草和名贵中草药材,是天然的珍稀植物园。景区三面环水,有大小溪流26条,高低瀑布36处,山脚是如诗如画的十里库区,让人醉不思归。

茅贡—坝寨景区距县城18公里,302省道穿境而过,包括地扪千三欢聚节、高进戏楼、腊洞吴文彩墓、定八侗族服饰、登岑构皮造纸等5个景点。该景区是侗戏的发源地,是侗戏鼻祖吴文彩的故乡,以侗族戏曲与侗族民居为观赏特色。地扪侗寨距离茅贡乡所在地4公里,是黎平侗乡仅次于肇兴侗寨,侗族风情文化保存古老而完整的代表性侗寨,已有700余年的历史,花桥3座,鼓楼2座,戏台3座。

地扪侗族风情浓郁,主要节日有每年正月十一至十五的千三欢聚节,节日的主要内容有5项:合歌祭祖、踩堂唱歌、演唱侗戏、聚会叙情、斗牛取乐。登岑侗寨距离地扪1公里,有传承至今已500多年用树皮造纸的技术,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禾仓群,有中日友谊鼓楼。腊洞侗寨是侗戏鼻祖吴文彩的故乡,吴文彩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坝寨乡青寨至茅贡乡高近,公路沿线十里十余个村寨全部是侗族,保存完整的鼓楼、花桥、寨门、民居、禾仓、水井、鱼塘、石板路、田园、古树等无不体现了侗族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喻为“侗族风情长廊”。

岩洞—口江景区位于黎平西南部,距县城28公里,包括岩洞侗族大歌、黄岗“抬官人”节、述洞独柱鼓楼、四寨摔跤节、银朝侗族服饰等5个景点。该景区以侗族大歌与民族节庆为观赏特色。侗族大歌自1986年几位侗族姑娘在法国金秋艺术节上唱响巴黎以来,已走出侗族社区,唱响中国,走向世界,近年来在国内国外多项演唱赛事上屡获殊荣,被誉为“清泉般闪亮的音乐”。岩洞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科院的“侗族大歌保护基地”,在侗寨里,经常是大家围座在鼓楼边,老是教歌,青年人唱歌,幼儿学歌,歌声如蝉鸟鸣叫、溪水奔流,自然和谐。独柱鼓楼位于黎平县岩洞乡述洞村,始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该楼只有一根“楼心柱”直贯顶端,承受整座鼓楼的主要压力,是侗族社区仅有的一座独柱鼓楼,也是鼓楼的雏形,名列吉尼斯世界记录。

德凤翘街古建筑景群包括黎平会议旧址、翘街古建筑群2个景点。以革命遗址与历史古建筑为观赏特色。黎平会议是遵义会议系列的首次会议,她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基础,被称为遵义会议的前奏,黎平会议旧址已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独立景点有尚重盖定独立景点和洪州平架独立景点。

黎平侗乡犹如披着神秘面纱的羞涩少女,千百年来而不为世人所知晓。随着面纱的渐渐拂去,黎平侗乡引起了国内外游客、学者、专家的高度关注和重视。黎平侗乡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自驾车游客的天堂。

信息来源:铜仁市人民政府网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黎平旅游攻略

全文共 4141 字

+ 加入清单

黎平县隶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县委书记杨俊,县长唐浩。处于东经108。31’—109。31’,北纬25。41’—26。拥有人口总数58万(2012年)人。地方邮政编码557300,全县管辖面积为4441平方公里,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口总数最多、面积最为宽广的县,也是贵州省总面积第二大县。黎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地方山清水秀,具有大量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今天小编带给大家的是黎平旅游景点攻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黎平旅游景点攻略

黎平县城正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进一步开发全国最大的侗寨——肇兴古镇,2012年黎平县投入8.29亿元全力打造肇兴景区。肇兴景区按4A标准进入申报程序,改造了一批民居旅馆,新的旅游停车场、表演场等建设项目已全面启动。翘街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全方位开展旅游宣传促销,黎平知名度不断提升。2008年,黎平各旅游景区景点接待海内外游客87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3.6万人次),同比增长15.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16.4%

黎平会议会址:1934年12月18日,党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确定了向贵州转兵的战略决策,毛泽东的正确意见终于被党中央采纳,避免了陷入重围的危险,使红军争取了主动。黎平会议是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战略转变的关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黎平会议会址原为“胡荣顺商号”,是一座四周建有风火墙,内套木结构,分三进,前底后高的明清建筑四合院。这座占地1000平方米的建筑物于80年代初为陈列馆;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对外开放的窗口。

两湖会馆:黎平原隶湖广,后属贵州,星聚虽属黔人,云游尤多楚客,为使云游的楚客“辄思促膝谈心欣旧”之念,遂于嘉庆二年(1791年)冬月,有识之士倡修会馆,作为湖南湖北客商栖身之所。会馆内有禹王宫、佛殿、庑厅、阁楼、洞庭宫、水榭等建筑物。占地面积3479平方米,建筑面积741.9平方米。1984年县政府立即于当天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黎平 南泉山寺:在黎平县城南1.5公里南泉山中。《黎平府志》载:“南泉叠嶂丛林,明建三寺于山,游人络绎不绝,为最名胜。南泉山行道,皆以鹅卵石铺就,纵横曲折,从山脚逶迤而上。山腰行道旁有一平地,竖碑一方,上刻”南泉福地“,顺道直至大佛殿,殿前侧面有一八角亭,亭外有四方水池三眼,一供饮用,二备盥洗。泉水清澈,四季长流。 南泉山公园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是黎平市区最大的公园!南泉山表演场也将是2009年黎平“两节一会”的开幕场! 高屯天生桥:位于城东北12公里的湾寨右侧处,这座由地下伏流自然形成的天生桥历来为游客之游览胜地。此桥在清朝《黎平府志》中就有记载:“天生桥崇严直跨两岸,中有一硐,双江口诸水径此,达高屯可以行舟。上则仍然平地也,往返甚便,不假修筑之力故名。”对于这种石灰岩地貌自然形成的 天生桥,明代杰出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其《游记》中赋予了它十分正确的科学名称 “石梁”。被收录于《吉利斯世界记录》中(世界最大的天生桥)。

八舟河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集中了我省南部侗族地区自然景观,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的精华,别具特色。

黎平国家森林公园:目前公园正处于开发建设阶段。公园面积: 5475公顷

地坪风雨桥: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地坪乡,俗称花桥,始建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历史上曾多次修葺。桥长57.61米,宽5.2米,该桥横跨南江河之上,桥身距正常水位10.75米,河中立一青石桥墩支撑木梁结构的桥身,其下部有两排各为八根粗大的杉木穿榫连成一体,架通两岸。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挪 侗族生态博物馆:这里有着深远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有着侗族文化以及侗族风情研究价值,有着侗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人类生态保护价值。(中国与挪威合建,位于肇兴镇堂安村,距肇兴5公里。)

飞龙洞:与被称为世界之最的高屯天生桥景点连成一体,同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奇观,具有观赏价值。

肇兴侗寨: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寨内吊脚楼鳞次栉比,戏楼、歌坪点缀其间,全寨共1100余户,4500余人,是全国最大的侗寨,有“侗乡第一寨”之美称。2005年,在《中国国家地理》主办,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中国网、凤凰网、南方网等全国34家媒体协办“选美中国”评选活动中被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古镇”,2007年,中国《时尚旅游》杂志社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共同评选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肇兴侗寨作为贵州省唯一景点入选。肇兴最出名的是五座鼓楼、五戏台和五座风雨桥。

岩洞侗寨:距黎平县城28公里,着有优越、浓郁、古朴、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距县城较近,交通便利。东接肇兴鼓楼群和地坪风雨桥景区,南连从江县往洞乡增冲鼓楼景点,西邻茅贡乡高近、地扪、腊洞等“侗戏之乡”,北与黎平古城、高屯天生桥风景名胜区相通。岩洞是侗族风情、侗族文化传承的核心地带。是侗族大歌的原生地,清代侗歌宗师吴朝向就出生于岩洞宰拱,悠久的侗族文化遗产,要数“述洞独柱鼓楼”、“竹坪青石桥”、“竹坪款禁碑”、宰拱“万麻墓”,各村寨的青石板水井和青石凿成的瓢井。民间工艺品有用楠竹制成的蒸笼、饭笼、提篮等别具一格,民间刺绣十分美观、艳丽,特别是岩洞侗族服饰已成为侗族地区服饰的代表之一。

杉阴沉木:黎平文馆所收藏之阴沉木基径2.36米,据中科院考古所测定,该木生长于1402+35年,以埋于地下3591+85年,生长及埋藏至今约5000年历史,是迄今世界出土保存的树体最大、埋藏年代最久远的杉木遗体而列入基尼斯世界之最。

翘街古城:黎平县德凤镇二郎坡及东门街,两头高中间低,形如扁担,俗称"翘街"。这里保存有明清时期古建筑群。一座座四合院,一排排封火墙,鳞林栉比。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历史画卷;城内72口古井星罗其间,给古城以灵气。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德凤镇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德凤镇:历史文化名城德凤镇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中心区,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居住着侗、汉、苗、瑶等民族8万多人,是黎平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历经上千年的颠沛,近十个世纪的沧桑,铸就了黎平县德凤镇厚重悠远、古色古香的历史。

秦溪白塔:也称秦溪凌云塔,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城西35公里,坐落在敖市镇西南4公里的秦溪村。塔的第一层往上镶嵌着一方竖匾,行书“凌云塔”3字。门楣有联一副:

锁 水口,祯凌塔巍峨,从此一乡蔚起文人登凤阁

妆沙脚,有云宫耸秀,至今诸佛经扶士子步龙楼

高近古戏台:位于贵州省黎平县茅贡乡东部高近村中,是目前侗族地区所发现保存最古老的一座戏台,吸引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前往考察、研究。戏台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古戏台格局和清代的京剧戏台相仿,包括三部分,主戏台、厢房和看戏场。

堂安侗寨:堂安侗寨的鼓楼、戏楼、吊脚楼民居、石板路、古幕葬群、古瓢井以及水碾、石碓、纺车等古朴典雅的实物,每个角落,都蕴藏着深厚的侗族文化内涵的实物,堂安侗寨是人类返璞归真的范例,从这个寨子的实物细细品味,完全可以证实它的历史悠久性。这里有着深远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有着侗族文化以及侗族风情研究价值,有着侗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人类生态保护价值。

弄相山森林公园:弄相山位于贵州黎平县地坪乡境内,总面积15000亩(1000公顷)。其中,原始森林面积9755亩650公顷)。初步查明,有乔木树种48科158属372种,灌木树种22科56属130种,苔藓植物16科29属62种,蕨类植物22科38属190种,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是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资源宝库,被称为探寻古生态的理想场所。

神鱼井:长方形的水井用方整的白石围成0.45米高的井舷,结构坚实牢固,美观大方,具有明代建筑风格。四角和前后两方立0.8米高的方形石柱6根,柱头凿成菱形,旁开榫,嵌入白玉石6块,前后左右对称。它之所以最有名,水源很丰富,可供半个城居民用水,且冬暖夏凉,没有干枯的季节。

少寨溶洞 群:位于贵州黎平县高屯镇少寨山,共有3 个洞,在少寨山脊右边叫绾凤洞,在左侧绾鸾洞,两洞相通,故称“姊妹洞”。绾凤洞洞口椭圆宏阔,入洞 20 米处又分东西两洞。洞内溪水潺潺,多钟乳石,形态各异,似柱、似笋、似观音、似菩萨,更有梯田层层等,可谓奇绝,故又名“仙人洞”。绾鸾洞洞口狭小,深里许,洞内钟乳石似宝塔、似鼓楼、似猕猴、似雄狮,惟妙惟肖,整个溶洞群,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洞内地形复杂,是游玩历险的好去处。

迎龙风雨桥:位于贵州省黎平县茅贡乡东部高近村,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 造型十分古朴,是村子里的风水桥。该桥以青石板为桥的层面,两块青石板长5.5米,宽1.2米,厚20公分,桥上楼亭为木质结构,共16根柱子,每根柱子落地处都有石雕鼓盘作为基脚,雕刻有狮子等,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重修,有碑文为证。1980年高近村民众自发捐款捐物再次重修此桥,该桥型古朴美观,是侗族人民传统建筑中魂宝,它以其独特的造型享誉海内外,1998年中国邮政曾以该桥为图案发行一枚纪念邮票,名为“田间风雨桥”。

黎平鉴泉: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城北门外福禄江西岸,俗名“磨刀湾”。水自石岩缝隙渗出,傍崖凿井,二尺见方,水质甘甜。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黎平进士胡长新邀集当时名士聚会泉边,品尝泉水,题记刻于石上,至今字迹清晰,保存完好。泉石镌“鉴泉”两个大字,取“以泉为镜,明鉴心志”之意,故名。另刻有“同治癸亥十月胡长新题”一行小字。

西佛崖石刻:西佛崖是明末抗清英雄何腾蛟墓地,历来为游览胜地。民国十六年(1927年),湘军上校周 曰痒率部进驻黎平,瞻仰何腾蛟墓。对何公民族气节高度赞颂,即题“浩气常存”四字,并具礼物,亲登黎平书法家李伯先生宅,拜请代书。由周出资雇匠,摩刻于西佛崖。四大字为横行楷书,笔力遒劲洒脱,阴刻于石壁上,每字见方60厘米,两侧直行小楷阴刻,上首“民国丁卯冬月立”,下首落款:“陆军上校湘西周曰痒”。整个摩崖题刻长2.75米。 “浩气常存”摩崖至今完好,属于何腾蛟墓地的附属文物之一,被列为贵州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黎平茯苓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黎平茯苓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黎平茯苓

近年来,黎平县成立了县茯苓协会,引导做大做强茯苓产业。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干鲜茯苓集散地”,已具有完整的茯苓菌种培育、种植、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现有茯苓加工企业1家,茯苓菌种生产厂8个,带动了周边省、县、市10余万人从事茯苓种、加、销产业。全县茯苓种植户达4000余户,年种植茯苓300万窖左右,年产鲜茯苓4000吨左右,成为全国茯苓产量大县。

据悉,“黎平茯苓”人工栽培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曾被国家轻工部评为“出口免检产品”,远销世界各地。该县下步重点打造“茯苓标准化种植”,计划到2018年发展茯苓菌种繁育基地3个,茯苓种植稳定在350万窖以上。

贵州省黎平县德凤镇、中潮镇、永从乡、德顺乡、洪州镇、水口镇、岩洞镇、双江镇、口江乡、九潮镇、茅贡乡、坝寨乡、高屯镇、罗里乡、孟彦镇、顺化乡、敖市镇共1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黎平县人民政府关于申报黎平茯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黎府函〔2013〕179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黎平茯苓生产技术规程》(草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黎平古城墙

全文共 1318 字

+ 加入清单

黎平城墙为文化旅游景点。

落日似火,残阳如血……

当夕阳在山的时候,我又一次登上黎平古城的南门古城墙,背靠巍峨苍翠的南泉山,看红红的太阳从山头跌落下去,悲壮地跌落下去,古城高低错落的房屋静穆地沐浴在晚霞的余晖里,风翻开一页页线装的历史,撩拨我的记忆,顷刻,一片片红云化成浮雕,战马的嘶鸣声,刀剑的撞击声响成一片……

城墙是保护城池的墙,保护城内人民生命和财产不受外来的侵占和掠夺,但天下哪一座城墙的一砖一石不浸透人民的鲜血和泪水?哪一座城墙不蘸着一段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辛酸和痛楚?城墙是有门的,城墙的门是供人们进出的,既然,城里的人出得去,城外的人也进得来,尤其是为战争而修建的城墙,攻城的人迟早要攻进城去,黎平的古城墙自然不例外。

黎平的古城墙是唯一见证黎平600年历史的文物古迹,而今,黎平的古城墙只剩下东门和南门两阙城墙,那一阙也不过10米长,7米宽罢了。黎平城已不是往日那个小小的城池,早已超出城墙之外,东边蔓延到万福山,西边已扩展到詹家台,方圆6.5公里。从仅剩的两阙城墙看,一块块方正的石灰岩垛石,依然坚固地垒砌着,严严实实的没有一丝缝隙,俨然牢不可破,黎平从来未遭受大炮的轰击,风剥雨蚀是不可能消失的,那为什么,现在只剩两个城墙拱门呢?

据《明史》记载,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春,黎平上黄中蓝寨的侗族农民吴勉率领侗苗人民起义,大规模-明王朝。朱元璋费10余年的精力镇压,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在此设立五开卫指挥使司,留兵弹压,总兵周骥于次年(1386年)在双凤山、锦屏山、南泉山的西北麓,福禄江的东南岸,指挥创筑土城。洪武十三年(1390年)指挥使姜瞻主持在土城外砌石筑城墙。城垣外,还开掘宽11米,深4.33米的护城河。这城墙够壁垒森严,看来姜瞻为了城池的坚固真是煞费苦心!

姜瞻劳役黎平的老百姓凿石、抬石、砌石,官兵们腰挎长刀,手拿皮鞭,在工地上监视,有人坐下来休息了,鞭子就甩过去,猛抽一顿,衣衫褴褛的民工便皮开肉绽,有的甚至一命呜呼!

明朝官军役使老百姓修城墙来防御农民起义,实际上能防御得了吗?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到郡县都筑城墙御外防内,但那个王朝是靠城池的坚固而长治久安的呢?大凡让人家打到了京师脚下,这个王朝的气数也就差不多哟了,即使据皇城而固守,又能苟延多少时日?一座府城的城池再坚固又能顶鸟用?吴勉率领的义军攻下黎平城,并直捣靖州、零溪。洪武三十年(1397年)三月,林宽领导农民武装-,又一次攻进黎平城。此后李自成进黎平,吴三桂过黎平,石达开过黎平,滇军过黎平,都是你来我去,没有一个人能守住这座古城。古城一度被攻破,城墙一度修复,不知耗尽多少人力财力,最终还是没有完整的保存下来,只留下两个城门凭吊那段历史,凭吊在修筑城墙中死去的亡魂。

我站在南门古城墙上,看着辉煌的落日把桔黄色的光辉撒向古城,一栋栋高楼的一扇扇玻璃窗反射耀眼的光芒。古城墙留给后人思索的是什么呢?我叩问夕阳,夕阳无语,叩问西门河,西门河的水只顾哗哗北流,多少年后,我才在线装书里领悟到,人心为肉所长,是柔软的,城墙为石所砌,坚不可摧,然而,这刚与柔,就像滴水穿石,得人心自然拥有城池,一旦失去人心,城池亦将倾颓,真正得人心又何须要城墙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黎平侗乡油茶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黎平油茶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的特产。黎平县是贵州省油茶主产区之一,已被列为国家油茶发展重点县,生产的“侗乡茶油”获国家“名优品牌”和“放心油”证书。

黎平县是贵州省油茶主产区之一,油茶栽培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种植油茶的乡镇已达17个,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州、全省前列。该县引进的长林、湘林系列优良品种,试种后效益明显,每亩平均产油量达30公斤以上,亩产值达1800余元。

近年来,黎平县为把山林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出系列举措发展油茶产业。目前,全县油茶林总面积达16.4万亩。已被列为国家油茶发展重点县,国家林业局已拟定黎平为油茶科技示范县。

黎平县拥有绿源油脂有限公司和黔香园油脂有限公司两家龙头企业,现已具备年产1500吨和4300吨食用油的生产能力,可延伸拉长产业链,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格局。其中,绿源油脂公司生产的“侗乡茶油”获国家“名优品牌”和“放心油”证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如诗如画 美如仙境 贵州 黎平肇兴侗寨

全文共 1116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贵州乡村自然景区旅游业发展迅速,很多人都被贵州自然景区的独特风光所吸引。那么大家是否去过位于贵州黎平的5A级景区“肇兴侗寨”呢?接下来就让城市文化来为大家解说当地的美景特色吧,一起来看看!

黎平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黎平县东南部,地势处于两座山脉之间的谷地,村寨呈船形状。海拔410米,向西北面68公里到黎平县城,向西52公里到从江县城,向东南102公里到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公路沿寨而过,是黎平县通往两广最为快捷的陆路通道。

就侗族南部而言,肇兴侗寨是屈指一数的,有“千家肇洞”和“侗乡第一寨”之美誉。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

侗族乡素有“七百贯洞,千家肇洞”之说。七百贯洞,指从江县贯洞;千家肇洞,指的便是肇兴。想要感受南部黎、从、榕地区侗家人气的旺盛、侗族文化的根深叶茂,就非得来肇兴不可。论规模之大,苗家有西江大寨,侗家有车江大寨、肇兴大寨。相比较车江大寨,肇兴大寨因为五座村寨难分彼此地团结在一起而在气势上更胜一筹。且不说别的,单是五鼓楼、五戏台、五座风雨桥,聚集在一起所造就的风景,就不只是美丽,而是壮丽了。再加上那些鳞次栉比的吊脚木楼、歌坪、禾晾、禾仓、石子路,走在被溪流环绕分割的寨子里,甚至会有失去方向、没有尽头的感觉。

主要景点

五大团鼓楼

寨子虽为一体,但按侗家一个族姓一座鼓楼的规矩,肇兴大寨五个大团都有自己的鼓楼即“仁、义、礼、智、信”五座鼓楼,被称为“肇兴鼓楼群”。楼之最,蔚为壮观。肇兴侗寨在穿寨而过的小河上,还建有五座小型拙朴的花桥,以配鼓楼。其仁团、义团的花桥与鼓楼、戏楼,匠心独特。肇兴侗寨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分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肇兴以鼓楼群最为着名,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誉为"鼓楼之乡"。寨中五团,共建有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台五座。五座鼓楼的外观、高低、大小、风格各异,蔚为大观。

仁团鼓楼:七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1.7米,占地面积60平方米。

义团鼓楼:十一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5.8米,占地81.6平方米。

礼团鼓楼:十三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3.1米,占在70.3平方米。

智团鼓楼:九重檐八角歇山顶,高14.9米,占在77.3平方米。

信团鼓楼:十一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5.9米,占在78.3平方米。该鼓楼有一副楹联:“鼓乐声声京城震动雄证当今盛世;楼阁巍巍侗寨欢呼讴歌天下太平”。

鼓楼:侗寨鼓楼是侗族地区特有的一种公共建筑物,是侗寨的标志。在侗族南部方言区,几乎村村寨寨都有鼓楼,是侗寨风光的一大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黎平二日游攻略

全文共 1313 字

+ 加入清单

黎平县,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黎平二日游攻略,供大家参考!

黎平旅游主要景点

肇兴景区:国家级4A景区,是全国最大的侗寨,有“侗乡第一寨”之美称,景区包括肇兴侗寨、中挪侗族生态博物馆、堂安侗寨3大部分;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古镇”,2007年被中国《时尚旅游》杂志社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共同评选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肇兴侗寨作为贵州省唯一景点入选。

翘街景区:景区包括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对外开放的窗口的黎平会议会址、两湖会馆、德凤古城、阴沉木、西佛崖石刻、黎平鉴泉、神鱼井和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翘街;

贵州黎平八舟河国家湿地公园:是八舟河名胜风景区范围内,景区由喀斯特地貌景观、亚热带喀斯特森林景观、河、溪、库水域景观、丘陵草场景观以及村寨田园风光组成。以八舟河为纽带,巧妙地将“平湖飞瀑”、“草坪春色”、仙人岩、少寨溶洞群、桂花台、鸬鹚架、江心岛、红军桥、石龙山、天生桥、飞龙洞、黑滩和西园山庄等景点联串起来;

黎平国家森林公园:2003年12月获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公园绝大多数森林尚处原始状态,森林覆盖率94.5%,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包括德顺楠竹林场、太平山景区、东风林场、弄相山森林公园;

百里侗寨:从堂安—水口天香谷—四寨—黄岗—岩洞村—铜关村—述洞村—地扪村—高近村—青寨—蒲洞村的文化体验长廊,辐射沿线周边其他高寅、三龙、竹坪、寨高、乜洞、额洞、寨头、坝寨、路团等32个传统村落,“百里侗寨“有两张世界级的名片,一张是稻鱼鸭农业文化遗产,一张是侗族大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黎平二日游攻略

D1黔东南:黎平会议旧址 >飞龙洞 >黎平天生桥

放下行李,和自然来一次亲密的接触,甩开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负担,拥抱黎平。第一天的行程安排在黎平飞机场附近,黎平会议旧址、飞龙洞、黎平天生桥等著名景点都集中在这里。

餐饮:牛瘪、酸汤鱼

牛瘪即“百草汤”是深受侗族人民喜爱的食物,有健胃、祛热和助消化的功效。配上该地区最有特色的小黄牛肉,简直是人生的一大享受。最后如果还有肚子的话,一定要点一份侗族酸汤鱼。因为到贵州,不能不吃酸汤鱼,尤其是侗族的酸汤鱼,极品也,千万不要错过。

住宿:

车站出来是一个叫纯银家园的社区,这个社区有无数的招待所,几十块钱就能住一晚。如果你晚上到黎平的话,车站旁边会有人跟你推荐他们家的招待所,不建议你跟着他们入住,但是他们跟其他旅游景点不一样,也不会对着你穷追不舍。

D2黔东南:黎平两湖会馆 >黎平翘街 >纪堂鼓楼

第二天到黎平县城,按顺序餐馆黎平两湖会馆、黎平翘街、黎平肇兴乡纪堂村鼓楼。客商栖身之所黎平两湖会馆,历史文化名街黎平翘街、侗族特色建筑黎平肇兴乡纪堂村鼓楼,都会给你不一样的体验。

餐饮:油茶、腌鱼

油茶可谓是侗族的第二主食,夜市招待客人的传统食物,客人全部吃下代表多谢主人。来到贵州黎平县,不得不尝的就是侗族腌鱼,其以纯香肉脆,味酸回甜而著名,是侗族人招待客人的极品。同时喜欢的游客还可以买压缩好的腌鱼带回家给亲戚朋友们都尝一尝。

住宿:

同样居住在黎平县城,车站附近的纯银家园的社区将会是不错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黎平烈士陵园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黎平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黎平烈士陵园始建于1987年,位于城关南泉山半山腰,共占地200亩,是黎平人民为永远纪念中国红农工军长征途经黎平及解放军平息土匪-而英勇牺牲的120位革命烈士而修建。烈士陵园依山而建,有2米宽的石梯525级,园内景色优美,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松柏常青。

建园以来,陵园充分发挥其辐射力、影响力,坚持“褒扬烈士,教育群众”,走园林化的道路,形成了集宣传、教育、游览于一体的多功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阵地,1987年11月黎平烈士陵园列为贵州省第一批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省内重要的精神文明教育基地。

黎平烈士陵园在省州关怀支持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9年3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并投入520万元资金对陵园纪念设施全面改造,改造后黎平烈士陵园面貌焕然一新。建了89座大石碑的碑林,扩建广场3800平方米,牌坊改造6柱5门并选用高档大理石贴面,设有长征计诗墙和浮雕图案一处,纪念碑进行全面维修,显得更加庄严宏伟,纪念馆建筑风格庄重大器、朴实典雅,陈列内容详生动实,步道全程安装路灯及监控设备,陵园环境也不断得到绿化美化。黎平烈士陵园每年接待前来参观、祭奠的社会各界群众达20余万人次,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基地的作用,成为人民褒扬先烈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2012年11月,被州委命名为第一批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黎平会议会址黎平会议纪念馆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黎平会议会址(黎平会议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34年12月14日,红军长征经黎平,18日党中央召开长征途中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会议肯定了毛泽东西进贵州的正确主张,作出了《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决定》。

会址为一座明清时期建筑,

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黎平县城内旧城区原胡荣顺号店铺内。现正门横匾的“黎平会议会址”几个字为原国务院副总理-同志题写。会址为一座典型的明清建筑,从大门进入后,依次为第一进、天井、第二进和后院。第一进现为到此参观过的名人题字及照片展览厅、第二进左为“红军文物陈列室”和“-住室”,右有“黎平会议陈列室”、“-住室”和“历史图片陈列室”。

“黎平会议会址”于1984年12月18日(会议召开50周年纪念日)正式对外开放,每年约有中外参观者万余人。曾到此参观过的有现0总书记、国家主席-,著名军旅作家、《地球红飘带》《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魏巍,美国著名战地记者、《纽约时报》前副总、《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作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原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后任中国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苏东清,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吕济民,老红军战士、著名苗族作家陈靖等人及中央文物考察团等组织。此外,历任贵州省党政负责人均参观过“黎平会议会址”。

“黎平会议会址”在1982年被确定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94年(会议召开60周年)被宣布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对人民群众和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

景点位置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城德凤镇二郎坡52号

电话:0855-6211073

开放时间:

8:30-17:0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