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掷果盈车比喻什么(经典20篇)

我们在学语文课的时候,就会用到很多比喻,但是比喻分为三种:明喻、暗喻、借喻。那么怎么区分这三种比喻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浏览

672

文章

116

篇1:成语一龙一猪用来比喻两个人什么?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相差悬殊高下立判

一龙一猪,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lóng yī zhū,意思是:一是龙,一是猪;比喻同时的两个人,高下判别极大。出自《符读书城南》。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一龙一猪,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lóng yī zhū,意思是:一是龙,一是猪;比喻同时的两个人,高下判别极大。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有《韩昌黎集》传世。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韩愈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时人有“韩文”之誉。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

韩愈是位重要的思想家。在宋儒眼中,孔、孟之下,便是韩愈。他在儒学式微,释、道盛行之际,力辟佛、老,致力于复兴儒学,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其实就是复兴儒学的重要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厉兵秣马比喻什么生肖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厉兵秣马比喻生肖马,马年出生的人崇尚自由、无拘束的生活。 其独立心强、为人坦率,属直线型思考模式。具有乐天的人生观,颇能得到朋友和部属的信赖。独缺乏恒心,容易半途而废。

午马,十二生肖之一,地支的第七位。马六畜之首,身体强悍,鬃毛亮丽,胆识高超,勇往直前,午时,一般动物都躺着休息,只有马还习惯性地站着。马除用作交通运输,还是强大的军事装备。战国以万乘之国,千乘之国等马拉战车的数量来形容国力强弱。昭陵六骏历代君王将帅以拥有骏马为荣。周穆王拥八骏。汉武帝为取得大宛汗血宝马两次远征大宛。唐太宗钟爱六骏, 飒露紫、拳毛騧、青骓、什伐赤、特勒骠、白蹄乌,刻在昭陵以表彰战功。

北方游牧民族特别祟马。保安族流传神话雪白马神;达斡尔族称神马为温古,该神马不准女人骑;满族也有供奉神马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运筹帷幄比喻什么人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运筹帷幄比喻有才能、有计谋、指挥若定的人,也就相当于是核心人物。运筹帷幄是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运筹帷幄最初是刘邦形容张良的,西汉初年,天下已定,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的宴会,喝了几轮酒后,他向群臣提出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取得胜利?而项羽为什么会失败?”汉高祖刘邦听了众人的回答,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但是最重要的取胜原因是能用人。他称赞张良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张良

张良字子房,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谋臣,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先辈在韩国任过五代韩王之国相。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季父项伯,使得刘邦顺利脱身。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册封为留侯。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枯木逢春比喻什么动物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枯木逢春比喻动物是鸡。枯木就是死去的树木,遇到春天可以发新芽,枯木逢春指枯干的树木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有柳暗花明之意。引申为来得及时,也就是贵有,然而贵有的谐音为癸酉,所以对应生肖属鸡。

关于枯木逢春的典故

枯木逢春,佛家禅林用语,本意是指枯木逢到春天又有生机,又要开花,语出《五灯会元·卷十四含珠哲禅师法嗣》:僧问:枯树逢春时如何?师(大乘山和尚)曰:世间希有。意思是说,有人问“枯木逢春”是悟道的内容吗?大乘山老师说:是的。真如佛性道理不是世俗之理,是出世间之理,就像枯木逢春那样为世间稀有。

如果将枯木比喻为佛性的话,那么逢春则是随上了机缘,开花则为妙用。“枯木逢春”和“铁树开花”是同类比喻,都是说明真如佛性随缘而生妙用之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什么是铲屎官,比喻的是什么人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猫狗是很多家庭中常见的宠物,喜爱它们的人不把它们当动物看待,而是把它们当做家庭的一份子,同住,有些还同睡,帮它们穿漂亮的衣服,替它们洗澡澡,如果爱宠生病了,主人难受得很。铲屎官是在宠物身上诞生词,那么铲屎官比喻什么人?

猫狗也离不开吃喝拉撒,如果是放养,它们还可以在外面找个隐秘的地方解决便便问题,比如沙堆和草丛草缝里。可是成为宠物后,就开启圈养模式了,除了主人下班有时间带出去溜达一下,其余时间就乖乖待在房子里。猫狗虽然可爱,但还是低等动物,不会自己去厕所拉屎拉尿。

聪明猫狗虽然会在主人为它们指定的地方解决大小便,但还是要定期把便便铲掉,有些不听话的猫猫和狗狗还会和主人作对,到处便便,这自然也要主人为它们擦屁股,把便便铲走。所以铲屎官比喻那些爱狗人士或者爱猫人士。爱狗爱猫人士把自己比作铲屎官,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方式。猫猫狗狗那么可爱,看到它们卖萌的样子,心都融化了,哪怕做一辈子的铲屎官,也值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的意思 动若脱兔比喻人是何意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静若处子,动如脱兔”这个成语常用于比喻训练有素的军队的行动,当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一样沉静,一旦军队开始行动时就像逃脱的兔子一样敏捷。这个成语中的“处子”指的是未出嫁的女子,“动如脱兔”用于比喻人的行动敏捷。

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的出处

“静若处子,动如脱兔”出自孙武的《孙子兵法·九地篇》,原文如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这句话的意思是:战争开始的时候,军队像处女一样庄重、娴静,让敌人没有防备;而战争打响后,就像脱兔一样风驰电闪地行动,让敌人来不及抵抗。

《孙子兵法》的简介

《孙子兵法》一共有十三篇,是春秋时期的军事理论思想著作,作者为春秋时期吴国的孙武。《孙子兵法》的《九地篇》主要讲述了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成语马前泼水是用来比喻什么呢?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夫妻离异无法挽回

马前泼水,汉语成语比喻夫妻离异,无法挽回,也是京剧经典曲目之一。出自钱钟书《围城》:“虽然‘马前泼水’,居然‘破镜重圆’。”

马前泼水用来比喻夫妻离异无法挽回,汉朝书生朱买臣年轻时家里十分贫穷,每天靠打柴卖维持生计,但他坚持好学,经常边走边背诵书本。他的妻子以此为耻辱就离他而去。后来朱买臣考学当上太守,他的前妻要求复婚,他将水泼在马前,叫她收回就复婚。

据《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满腹才华,却未取得功名,再加上贫富悬殊,妻子崔氏经常调侃怒骂他,认为他一辈子都不会发迹,并坚决索要休书。后来朱买臣衣锦归乡, 任家乡会稽郡太守,前妻又来求和,朱买臣把一盆水泼在地上,并说如果坚持要重续婚姻,除非把地上的水全收起来。

西汉时,书生朱买臣家贫如洗,妻崔氏不耐清贫,遏买臣写休书,改嫁暴发户瓦工张三。朱发愤苦读,中第,任会稽太守。赴任时,已沦为丐妇的崔氏跪于马前,请求收留。朱命人取盆水泼于地,若崔将复水收回盆内,即可收留。崔知其意绝,羞愧撞死。汪笑侬据《烂柯山》传奇改编,为汪派代表作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奥吉亚斯的牛圈的比喻什么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奥吉亚斯的牛圈。出自希腊神话。奥吉亚斯是海神的儿子,他养了无数的牛,粪秽堆积如山。比喻累积成堆或肮脏腐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奥吉亚斯的传说

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赫拉克勒斯(Heracles),亦称海格立斯(Hercules),是宙斯同底比斯国王之女阿尔克墨涅所生的儿子,自幼在名师的传授下,学会了各种武艺和技能,神勇无敌,成为遐迩闻名的大力士。他因受到心胸狭窄的天后赫拉的迫害,不得不替迈锡尼国王欧律斯透斯服役十几年。赫拉克勒斯拒绝了“恶德”女神要他走享乐道路的诱惑,而听从了“美德”女神的忠告,决心在逆境中不畏艰险,为民除害造福。他在十二年中完成了12项英勇业绩,其中之一就是在一天之内将奥吉亚斯的牛圈打扫干净。赫拉克勒斯先在牛圈的一端挖了深沟,引来附近的阿尔裴斯河和珀涅俄斯河的河水灌入牛圈,而在另一端开一出口,使河水流经牛圈,借用水利冲洗积粪。这样,他在一夜之间将30年没有打扫过的肮脏不堪的牛圈,打扫的干干净净。奥吉亚斯曾许诺事成之后把牛群的十分之一给赫拉克勒斯,作为劳动报酬,后来当他获悉赫拉克勒斯是奉欧律斯透斯之命来完成这项任务的,竟自食其言(食言),于是被赫拉克勒斯杀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日月同辉比喻什么意思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日月同辉比喻国家、民族有吉祥的大事发生的意思。日月同辉指的是日月的光芒交相辉映,或者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日月同辉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地球绕太阳与月球绕地球的转动周期不同造成的。

日月同辉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出现日月同辉的现象需要太阳和月亮同时在地平线以上。理论上,只要大气条件比较好,除了农历十五都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

但是还要第二个条件,就是天空的极限星等(能看到最暗的天体)不能太低,所以一般来说在太阳初升或者将落的情况下天空的亮度容易满足这个条件(即使是城市)。

所以在农历上半月(初四以后)在太阳降落时可以看到月相,依次从西方到东方。

在农历下半月(二十七以前)在太阳升起后也可以看到月亮,依次从西方天空到东方天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鸿门宴比喻是啥意思 鸿门宴比喻的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鸿门宴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原指在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两支抗秦军的领袖项羽及刘邦。这次宴会在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皆发生重要影响,被认为间接促成项羽败亡以及刘邦成功建立汉朝。

“鸿门宴”这个故事发生在陈胜吴广起义后的第三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各地云起响应,其中有楚国贵族出身的项梁、项羽叔侄,有农民出身的刘邦。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梁扶楚怀王的孙子名叫熊心的人作了楚王,刘邦也投靠了项梁。

在鸿门宴当日,范增布下天罗地网,定要把刘邦人头留下,谁知刘邦竟以一跪化解了项羽之怨恨,范增便再命“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一心要在席中把刘邦刺死,可是还是被项伯和樊哙给刘邦解了围,刘邦终于逃遁而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路灯像什么的比喻句有哪些?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1、路灯像不知疲倦的战士一样,无怨的守护着过往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2、路灯像太阳的使者,帮助人们走过那漫长的黑夜。

3、路灯像胜利的旗帜。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

4、路灯像梦境里的灯塔,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憧憬。

5、路灯像月光宝盒,给人们送来珍贵的宝物。

6、马路两边的路灯像齐举着火炬的排排士兵整齐划一。

7、马路两边的路灯像妈妈一样张开双臂拥抱我们。

8、一盏盏路灯就像萤火虫发出的光。

9、路灯像黑暗中的卫士,守护着一片光亮。

10、路灯像太阳,播洒光明,照耀我们回家的路。

11、大桥两旁路灯闪亮,在漆黑的夜空中,好象一条火龙穿过海面

12、马路两边的路灯像夜晚指路的老人。

13、路灯像不知疲倦的战士一样,无怨的守护着过往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14、马路两边的路灯像一个个智者,帮助人们找到方向。

15、马路两边的路灯像一排排齐举着火炬的运动健儿,蓄势待发。

16、马路两边的路灯像一座座灯塔,指引人们前进。

17、马路两边的路灯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给我们美好的希望。

18、一排排路灯就像一个个站岗的士兵,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19、马路两边的路灯像太阳的使者,帮助人们走过那漫长的黑夜。

20、马路两边的路灯像一颗颗参天大树,帮助人们安全出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新岁可以比喻生日吗为什么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新岁可以比喻生日,“新岁”指的是新年。

新岁指的是新年的意思。其出处就是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郊义》,“郊因于新岁之春”。前蜀的韦庄也曾在《岁除对王秀才作》中写到“岂知新岁酒,犹作异乡身”。

贺新岁指的就是农历正月初一,为农历的岁首,也被称之为“春节”。春节是一个除旧布新的日子,中国民间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无尽的希望与祝愿,所以这一天就特别正式和隆重。在初一的这一天,一般就要五更起床,焚香,放纸炮,也要互相拜访,不问出身与贵贱,奔跑往来要好几天的时间,所以叫做“贺新岁”。

生日指的是人出生的日子,也是每年满周岁的那一天。但也有些地方的民俗认为,这同时也是母亲的“受难日”。因为以前的科技不像如今的日新月异,那时的母亲生孩子,有“一只脚在棺材里,一只脚在棺材外”的说法,所以他们觉得那天应该以孝敬父母为主。按照民间的说法,生日可以分为公历和农历生日,也就是阳历和农历的生日。

关于生日的出处有:

1、汉代班固《白虎通·姓名》:“殷以生日名子何?殷家质,故直以生日名子也。”

2、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降诞》:“近代风俗,人子在膝下,没生日有酒食之会。”

3、《红楼梦》第二三回:“二十一是薛妹妹的生日。”

4、老舍,《骆驼祥子》一:“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

5、汉代孔融《杂诗》:“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替罪羊比喻什么样的人

全文共 139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各地都习惯于用“替罪羊”一词,比喻代人受过的人。羊是古代祭祀中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祭品。羊除了用作献祭上帝的牺牲,还承担了一项任务,就是给人类“替罪”。

替罪羊往往是一个弱者,这种目标转移在于寻找一个替代者以满足自已的防卫侵犯,消除挫折或烦恼。人们应尽力克服这种不良的心理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什么是比喻句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比喻句,通俗地说,就是为了让读者更明白你要说的意思,把一个很平常的东西说得不一样一点,另类一点,就是把不是的东西比做是的。用另类而形象的句子来打一比方,这样的句子就是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隐喻之分。 什么是比喻句?其实比喻句就是把本体比喻成喻体组成的。什么叫本体和喻体呢?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这样就叫比喻。所以,就把他们叫做了本体和喻体。有本体、喻体、喻词的句子叫比喻句。

比喻句的作用

(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清楚明白.

(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温馨提示:在习作中,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能够突出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刻画得入木三分。

比喻句,其实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 借喻之分。

运用比喻句应该注意

(1)比喻要有感情色彩。应当表现当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以书做比喻:

教育家说:"书是智慧的钥匙."

史学家说:"书是进步的阶梯."

政治家说:"书是时代的生命."

经济家说:"书是致富的信息."

文学家说:"书是人类的营养品."

学生们说:"书是不开口的老师."

迷惘者说:"书是心中的启明星."

探索者说:"书是通向彼岸的船."

奋斗者说:"书是人生的向导."

急于求知者说:"书是饥饿时的美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拟人句是比喻句吗

全文共 116 字

+ 加入清单

拟人句不是比喻句,它们使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拟人句是将事物人格化,将没有人的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与人相同的动作和感情。隐喻是另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即用简单、具体、生动的东西代替抽象、难以理解的东西。基本结构主要是本体、隐喻和隐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掩耳盗铃出自哪里?用来比喻什么?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掩耳盗铃”的意思是“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掩耳盗铃的近义词有:自欺欺人、弄巧成拙,反义词有:开诚布公、众所周知。

“掩耳盗铃”的典故出自战国吕不韦的《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翻译:晋国的大夫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没法背。于是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砸了一下那钟就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狡兔三窟比喻什么人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狡兔三窟比喻特别狡猾的人,语出《战国策》的名篇《冯谖客孟尝君》。指的是孟尝君与他的门客的故事。这则成语源于《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刺客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经常作为斗争的工具的来使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一大批刺客出现于人们的视野中,开始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刺客的事迹最先出现于《左传》与《战国策》等书中,对于他们的记述基本上都是历史和文学糅合在一起,很难区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有凤来仪比喻什么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有凤来仪比喻杰出人物的降临。有凤来仪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有奇异美丽的神鸟凤凰来相配,形容极为高贵、神奇和绝妙。凤:一种美丽异常的神鸟,仪:配合。有奇异美丽的神鸟凤凰来相配。形容极为高贵、神奇和绝妙。

有凤来仪是古时吉祥的征兆,箫韶之曲连续演奏,凤凰也随乐声翩翩起舞。多用以比后妃,有凤凰来到这里栖息。有凤来仪、凤仪亭都是针对女性的。前者在红楼梦中指元春探亲,一展凤的风采。后者指三国演义吕布与貂蝉相聚之处,常以此地承托凄美动人的爱情。

出处

有凤来仪出自《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引用《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朋与凤通假。《说文解字》朋:朋党,党羽。所以朋只能解释为《凤》。这里的乐应念成音乐的乐。是庆贺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柳条像什么的比喻句有哪些?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1、翠绿的柳条好像一根根绿色的丝带。

2、柳条像小姑娘长长的辫子。

3、长长的柳条像一位身材细弱的姑娘,微风吹过它就翩翩起舞。

4、长长的柳条像豆蔻少女的芊芊玉手,在风中轻抚着我的脸颊。

5、长长的柳条像一位美丽的姑娘的手臂,在风中舞动。

6、一阵微风拂过,长长的柳条像优雅的舞者般舞动起来。

7、春风在轻抚杨柳,长长的柳条轻轻摆动,就像正在梳头的女孩儿。

8、柳树的枝干上又长出了长长的枝条,柔软的枝条垂下来,像一头浓密的头发。

3、春天到了,柳树的长长的枝条上抽出了嫩芽,像在春天的五线谱上挂满了音符。

10、河岸边长长的柳条随风摇摆想一个天生的.舞蹈者绽放青春的光芒。

11、杨柳枝条上已经鼓出鹅黄色的嫩芽,一个个就像雏鸡的小嘴。

12、柳条儿就好像仙女跳舞的裙带一样在风中摆动。

13、柳条在空中飞舞着,如同少女的长发。

14、嫩绿的枝条就像一群小精灵在空中飞舞着。

15、雨雾纷纷扬扬地洒在柳叶上,沙沙沙,像少女轻抚琴弦,又像春蚕吞食桑叶。

16、柳条变得柔软了,像春姑娘轻轻扭动腰肢在轻盈舞蹈。

17、细雨像微尘般地飘着,湖边的杨柳像新浴出来的少女的头发,滴着晶莹的水珠。

18、长长的柳条儿像少女微扬的青丝,在风中轻舞。

19、春天到了,柳树的枝条上抽出了嫩芽,像在春天的五线谱上挂满了音符!

20、长长的柳条儿像妈妈温柔的手臂,拂过我的头顶。

21、嫩绿的柳条像姑娘们柔顺的头发。

22、柳树的枝干上又长出了密密的枝条,柔软的枝条垂下来,像一头浓密的头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中语文常用修辞方法详解:比喻

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课标与教材对修辞手法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

1.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2.在阅读过程中能判断常用修辞方法的种类并理解其表达作用;

3.在交流和写作实践中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

4.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判断修辞方法运用的正误。

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对比、借代、反语。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