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葬在河南的古人有【精彩20篇】

浏览

5886

文章

999

古代长明灯工作原理,古人是如何做到让灯不灭的呢?

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一定都看过以古墓为主题的电视剧、电影或者小说吧!反正小编是看过不少,而且对其中的一些情节也是相当的好奇,相信大家也是如此。另外但凡是提到古墓的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关于“长明灯”的描述,那么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去围观一下,看看咱们智慧的古人是如何做到让灯不灭的呢?

古墓长明灯的场景在很多国家都有出现过,比如咱们中国、印度、埃及等拥有古老文明的国家。长明灯在小说中的描写一般都比较的神秘,比如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墓道里,竟然能看到一盏灯光投影在墙壁上,让人不禁有种请君入瓮的感觉......

虽然流传的关于长明灯的故事有很多,但是却并有任何一盏完好无缺的保存下来。7世纪中期,一个瑞士的士兵就曾偶然发现了一个古墓的入口,进去之后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但是却有一盏正在燃烧的灯。于是他小心的将这盏灯送到了修道院,修道院的僧侣们发现这盏灯至少已经燃烧了千年......不过几个月之后这盏灯被一个僧侣打碎了。

公元1534年亨利八世的军队冲进了教堂,解散了宗教团体,且还挖掘了很多古墓。在挖掘的过程中他们在一处坟墓里竟然发现了一盏还在燃烧的灯,可是该墓主人已经死了有1200年多年了!而后来这盏灯的下落也不知所云,想来大体也是被毁灭了......

像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很多很多,好像冥冥之中有什么在守护着长明灯的秘密一样,只要一现世就会被毁灭!近现代以来很多人模拟过长明灯的原理,但是都没有成功。于是大家就纷纷争论,有的猜测说可能是我们还没找到秘诀,也有的说或许世界上本就没有不灭的灯,只不过是古人开的玩笑罢了。

不过最终有一个猜测被大部分人都认可了:那就是在密闭环境下灯是没有燃烧的,因为没有氧气,但是当后世有人进入墓穴之后,有了氧气,长明灯也就会自然而然的再次呈现在我们眼前了,而这也就是我们所以为的“长明灯”。这个说法在咱们目前看来也是最科学的一种解释,各位对此你们怎么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河南干旱地区适合种什么

全文共 1068 字

+ 加入清单

河南地区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冬季寒冷雨雪少,那么河南干旱地区适合种什么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河南干旱地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大蒜、大葱、胡萝卜、茄子、栀子、莲藕等。

一:大蒜

大蒜对土壤要求不是很严,但富含有机质、疏松透气、保水排水性能强的肥沃壤土最适宜种植。大蒜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保护肝脏,调节血糖,保护心血管,抗高血脂和动脉硬化,抗血小板凝集。营养学专家发现,大蒜提取液有抗肿瘤的作用。

二:茄子

茄子适于在富含有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中栽培,它对光照时间强度要求都较高,在日照长、强度高的条件下,茄子生育旺盛果实产量高,着色佳。茄子生产田必须建在地势高燥、地力均匀、土层深厚、通风透光、土质肥沃而疏松、排灌方便、稳产保收的沙壤土或壤土上。茄子的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还具有清热活血化瘀、利尿消肿、宽肠之功效。

三:胡萝卜

胡萝卜喜欢冷凉气候,适宜生长温度是15-25度之间,喜欢强光的光照和相对干燥的空气条件,土壤要求干湿交替,水分充沛,并疏松、通透、肥沃。胡萝卜是一种质脆味美、营养丰富的家常蔬菜,素有“小人参”之称。胡萝卜富含糖类、脂肪、挥发油、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花青素、钙、铁等营养成分。美国科学家研究证实:每天吃两根胡萝卜,可使血中胆固醇降低10%-20%;每天吃三根胡萝卜,有助于预防心脏疾病和肿瘤。

四:莲藕

莲藕适于在炎热多雨季节生长,藕田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微酸性或近于中性的粘质土。莲藕有清热凉血作用,可用来治疗热性病症;莲藕味甘多液、对热病口渴、衄血、咯血、下血者尤为有益;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含量也很丰富,有明显的补益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

五:栀子

栀子为灌木,其生于海拔10-1500米处的旷野、丘陵、山谷、山坡、溪边的灌丛或林中,喜温暖湿润气候,好阳光但又不能经受强烈阳光照射,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轻粘性酸性土壤中,抗有害气体能力强,萌芽力强,耐修剪。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l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

六:花椒

花椒适宜温暖湿润及土层深厚肥沃壤土,耐寒、耐旱、喜阳光、抗病能力强、隐芽寿命长,故耐强修剪。中医认为,花椒性温,味辛,有温中散寒、健胃除湿、止痛杀虫、解毒理气、止痒祛腥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积食、停饮、呃逆、呕吐、风寒湿邪所致的关节肌肉疼痛、脘腹冷痛、泄泻、痢疾、蛔虫、阴痒等病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古人如何应对瘟疫 两百多年前《温疫论》注书告诉你

全文共 2366 字

+ 加入清单

瘟疫一直是人类的噩梦,这个命题在2020年再次被证明。世界与瘟疫的斗争从未停止过,中医学者也不例外。在抗击鼠疫的过程中,留下了一系列鼠疫研究经典的足迹。其中,最全面的莫过于晚明医典和吴有科出诊时编纂的流行病理论。

吴有科温病学说(来源:南海网)

由于种种原因,被誉为中国第一部传染病专著的《温病学》起初并未得到广泛传播,也鲜为人知。几十年后,一部诠释《温病论》的医学著作问世,最终改变了这一局面。该书系统全面地阐述了鼠疫的治疗方法,至今仍为鼠疫治疗提供参考。

医生喜欢感叹“温病论”

清朝康熙年间,四海太平,人民幸福。在这种背景下,中医再次兴盛起来,医学研究者们研究了上一代医典中普通人的治疗方法。江南傣家人行医已有几代,至今已出现了一个多才多艺的傣张甜。

戴生于上元(今江苏省江宁县)。他被称为“北山先生”,因为他在晚上被命名为北山。十几岁的时候,林清磊学习古典文学和历史,并通过了所有学生的考试。他既有天赋又聪明,年轻时就懂得天文、地理、历史、书法和绘画。他擅长射击和击剑,在南方很有名。他似乎具有明代“江南四才子”的风格。

淡泊名利的戴不喜欢科举,却喜欢医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阅读了古代医书,治愈了许多病人,成为了一名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临床专家。他上一代最喜欢的医学书籍是《温病论》。在他看来,瘟疫是疾病最严重的“杀手”,每一个回合都要杀死成千上万的人,称职的医生应该向瘟疫宣战。为此,他首先研究了文献目录,找出它是“流行病”还是“瘟疫”。先秦时期的古代医书本来有瘟疫的记载,但当时的名称是"瘟疫、瘟疫"等。后世医家认为瘟疫的“疫”来自于“热”和“温”,明代张介宾的《经岳全书》就是证明。吴有科继承了前人的用词习惯,拟就了《温病论》。

《京悦全书》(资料来源:史圣收藏网)

戴对《温病论》的解读有时令人震惊,有时令人惋惜。虽然这本书“贯通古今,吸收经验,可以说是创造一个广阔的宇宙,把太阳和月亮暴露在天空中的一种独特方式”,但在医生中“有些人不相信他们的书,有些人知道但不使用它们”,所以他们仍然坚持在临床实践中治疗伤寒的方法。其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明清之际,人心不稳,医书难以传播;第二,鼠疫是流行病中的一种严重疾病。普通医生可以不碰它就摸它,以免给自己带来麻烦。戴自然不能容忍这样的情况。

古典主义最好的文化遗产是写一本书并解释它。戴也不例外。他决心写一部注释《温病论》的专著,结合临床实践讲解瘟疫的防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研究这本书。

理论和临床创新理论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修订,戴的《温病论》注释、更新和编辑本于1722年初步完成。它被命名为“广义瘟疫理论”,也被称为“区分瘟疫”。从标准化写作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把“流行病”称为“瘟疫”。

这本五卷本的书《论大瘟疫》内容简洁明了,其中许多内容有深刻的见解,为后人提供了辨别温病和感冒、防治瘟疫的“经典而重要的方法”。在书的开头,瘟疫的概念就指出:“如果瘟疫是天地之气的混合体,不令人不快,不腥臭,不烧焦,不腐烂...如果知道是瘟疫而不是伤寒,那么头痛和发烧就是症状。”由此,我们知道瘟疫是由温暖的空气引起的,并且具有与伤寒相同的发热症状。

论大瘟疫(来源:孔子旧书网)

《论广义鼠疫》第一卷“辨证”一章指出了伤寒与鼠疫的区别和早期症状的区别。“辨证”分为八种类型:气、血、舌、神、脉、疫、风寒、异气。诊断是通过看、嗅、问和切来进行的。例如,在"辨气"一节中,书中指出人体应该有香味,而瘟疫病人则散发气味。遭受冻伤的病人通常不会散发气味,但是他们的身体在患病几天后会腐烂。气味不同于腐烂的气体。医生可以通过“嗅”来区分它。如果他们在知道病人散发气味的情况下坚持开伤寒药,那只会延缓病情的发展。“气、血、舌、神、脉”八法是戴在学习《温病学》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对当时的气血五法进行辨证的,这在以前是没有的。后来的学者称之为“戴五辩”,并在鼠疫研究专著或文章中多次引用。

弄清了鼠疫和伤寒的区别后,应该做的是预防和治疗。广义瘟疫理论将伤寒的防治结合起来,提出了治疗瘟疫的五种方法:发汗、降逆、清化、调和、补中。正如在“可汗”方法一节中指出的,伤寒通常是在体外表现的,因此建议使用温和的药物。瘟疫通常深入肌肉,需要刺激性和清凉的药物。这些都是戴的经历。基于证据、原则、方法和规定的立法是一致和相互呼应的。它们是中医史上唯一的“戴五法”。

无论是戴的“五辩”还是戴的“五法”,都是戴在学习吴有科瘟疫学说的基础上的创新。它是对《文怡论》的总结和改进,对瘟疫科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也是“广义瘟疫论”能够流传至今的真正原因。

附言

据说戴在修改《大瘟疫论》手稿后不久就病死了。这家人把手稿交给托存图书馆保存。后来,安徽歙县的一位书商郑典偶然得到了这份手稿,并以“区分瘟疫”的名义出版了它。

几十年后,在甘龙十八年(1753年),戴祖琪,戴张甜的孙子,谁是一个成功的候选人在科举考试,重新印刷和分发的名称为“大瘟疫”的基础上“区分瘟疫”。此后,该书又有两部基础著作,即《广疫论》和《疫辨》,其中前者相对较多。这本书很受后世医生的欢迎。这两本书已经被编辑过几十次了。到目前为止,全国中医图书目录已有60多个版本,显示了“广疫论”的广泛传播。

区分瘟疫(来源:孔子旧书网)

“广义鼠疫理论”的广泛传播,反映了古代“医生”在鼠疫治疗中的贡献。事实上,在中医史上,成功治疗鼠疫的案例并不少见。人们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清初的瘟疫流行理论,作为流行病理论的专业诠释,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

[参考]

1.《学术思想探析》,陈,中国医学史,2003年第1期。

2.从戴看的学术思想,作者陈大顺,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4年第3期。

3.《戴辨证论治要点》,姜勇主编,中国基础中医杂志,2012年1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3:18首小暑的诗歌,看看古人都被折磨成什么样子了!

全文共 1628 字

+ 加入清单

炎热的夏季又来了,到了小暑就热的让人喘不过气来了,现代社会人们还好,有空调有电扇的,夏天的炎热对大家都是一个考验,来看看诗人们是怎么理解炎热的小暑的吧!

夏天过的最难受的应该属大诗人陆游了!他的诗是这样写的:

《苦热》

宋 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看完以后,感觉真的是这个夏天没法活了,屋顶上的瓦热的和火龙似得,一坐下来汗就出来了,人就像坐在蒸炊釜甑中。在这样炎热的季节,诗人不拿高温补贴给大家写诗也真是很辛苦了。

《小暑六月节》

唐 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炎热的夏季循着小暑的节气而来,竹子的喧哗声已经表明大雨即将来临,山色灰暗仿佛已经听到了隆隆的雷声。正因为炎热季节的一场场雨,才有了门户上潮湿的青霭和院落里蔓生的小绿苔,鹰感阴气,乃生杀心,学习击搏之事;蟋蟀至七月则远飞而在野矣,肃杀之气初生。

《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唐 李频

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 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唐 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依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唐 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韶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消暑》

唐 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纳凉》

宋 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

诗人携杖出户寻觅的纳凉胜地,画桥南畔,绿柳成行,月明之夜,笛声参差而起,在水面萦绕不绝。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幽香散溢,沁人心脾,诗人心境悠然,气定神闲。

《夏夜追凉》

南宋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

《桑茶坑道中》

南宋 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

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

一牛吃过柳阴西。

《中伏日妙觉寺避暑》

北宋 梅尧臣

绀宇迎凉日,方床御绤衣。

清淡停玉麈,雅曲弄金徽。

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

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

佛寺清幽,能摆脱俗虑,自然心静生凉,加上清谈玄理,“时有僧鼓琴与座上”,故清茗一杯就胜于去北方酣饮避暑。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幸有心期当小暑》

唐 韩翃

翩翩马上郎,执简佩银章。

西向洛阳归鄠杜,回头结念莲花府。

朝辞芳草万岁街,暮宿春山一泉坞。

青青树色傍行衣,乳燕流莺相间飞。

远过三峰临八水,幽寻佳赏偏如此。

残花片片细柳风,落日疏钟小槐雨。

相思掩泣复何如,公子门前人渐疏。

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能迎小暑开》

唐 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玉溪小暑却宜人》

宋 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小暑才交雨渐晴》

宋 方回

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

《小暑戒节南巡》

南北朝 庾信

百川乃宗巨海。众星是仰北辰。

九州攸同禹迹。四海合德尧臣。

朝阳栖于鸣凤。灵畤牧于般麟。

云玉叶而五色。月金波而两轮。

凉风迎时北狩。小暑戒节南巡。

山无藏于紫玉。地不爱于黄银。

虽南征而北怨。实西畧而东宾。

既永清于四海。终有庆于一人。

《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

唐 张说

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

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馀。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

助阳尝麦彘,顺节进龟鱼。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

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古人对雪的雅称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雪是大自然的杰作,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人对雪有着深厚的情结。在浩瀚的诗海中,文人墨客不惜笔墨,给雪冠以不少雅称,别有情趣。你知道几个呢?

玉沙 天风淅淅飞玉沙,诏恩归沐休早衙。——宋 《兴龙节侍宴微雪与子由同访王定国》

琼芳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唐 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玉鸾 雪妃月姊宴群仙,珠阁银楼集玉鸾。——宋 《早朝紫宸殿贺雪呈尤延之》

铅粉 雾散琼枝出,日斜铅粉残。——唐 刘禹锡《终南秋雪》

素液 清辉映幕,素液凝庭。——南朝 《塞客吟》

银栗 独往独来银粟地,一行一步玉沙声。——宋 《雪冻未解散策郡圃》

凝雨 独有凝雨姿,贞畹而无徇。——南朝 沈约《雪赞》

青盐 雪飘飘,雪飘飘,翠玉封梅萼,青盐压竹梢。——明 《凌濛初 》

璇花 琼树留宸瞩,璇花入睿词。——唐 《游禁苑幸临渭亭遇雪应制》

冰霰 万里云沙涨,平原冰霰涩。——唐 王昌龄《从军行》

瑞白 宣和初载元冬尾,瑞白才消尘不起。——元 马熙载《预赏元宵曲宴近臣诗》

玉花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宋 苏东坡《和国博喜雪》

素尘 旭日开晴色,寒空失素尘。——唐 李商隐《残雪》

雨冻 雨冻轻轻下,风干淅淅吹。——唐 吴融《赋雪十韵》

乾雨 同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唐 《大雪歌》

仙藻 欲验丰年象,飘摇仙藻来。——唐 张说《奉和圣制应制》

碎琼 微於疎竹上,时作碎琼声。——元 张宪《听雪斋》

积素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唐 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玉絮 开门枝鸟散,玉絮堕纷纷。——宋 《雪霁登普贤阁》

梨花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剪水花 东君未破含春蕊,青女先飞剪水花。——宋 范成大《春后微雪一宿而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古人为什么说万恶淫为首?其实万恶淫为首真正意思被曲解

全文共 1477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古代人经常性的说“万恶为首”这个词语,放在现在来看其实就是指的那女那点事嘛,但是这事未必比杀人还要可怕吗?为什么古人说这个是为首的呢?其实这个词语中的一些字的意思并不是这样的,话说有些字和古代一分析发现有着天差地别的区别,所以下面我们就着这个话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

原来我们都曲解了先人的意思,“万恶淫为首”原来是这样解释的。

被曲解了的“淫”字

在古代人的认知 中,“淫”并不是指潘金莲这样一类淫荡之人,“淫” 字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

孟子有言“富贵不能淫”中的淫字应当理解为过分,即富贵权势不能使自己的行为举止过分,违背了伦理道德;

另一种解释为”迷惑“,即不受富贵权势所迷惑。而我们现代人基本都将”淫“释为”淫色“、”荒淫“,已经曲解了古人的本意。

笔者认为“万恶淫为首”的淫当然包括淫欲(即性欲),但这里的“淫”字最切切地解释应当指的是欲念过多,放纵之意。

古人很注重自律,伦理纲常自然不能违背。但宋代朱熹提倡的“灭人欲”,自然有些不符合人的发展规律。

欲望每个人都有,并且可大可小,人的欲望是无限大,但我们可以控制欲望,使其不偏不倚地发展。

将贪欲、淫欲、等不好的欲望扼杀在摇篮里,而使志远正当的欲望发展起来,这样既能做到不灭人欲而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又能培育出正人君子,这样的方法才算是比较好的。

而全句“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出自清代著作《围炉夜话》。孝居百行之先自然不难理解,但邪念一旦产生,所有的恶果都会随之而来。

那么为何人们渐渐将“淫字曲解,使之单指为“淫欲”呢?

掩饰一切罪恶的来源

人若无欲,则六根清净,也就没有了任何念想,而满足于当下。所有的东西也就都真正地顺其自然,自然也就没有改造自然与控制自然一说,更不会有去获得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利、死在花下做鬼也风流的杂念。

说来说去,一切的根源都源于欲望二字,有欲望才会有所行动,有所行动才会产生后果。但人的欲望使不能泯灭的,人没有了欲望,也就没有了意识。

你可能说佛没有欲望,但我认为我们可以说佛的欲望少之又少,看破红尘,了无牵挂。但我们不能说佛没有欲望,佛要修成正果,到达极乐世界,这便是佛的欲望。

万物皆有欲望,人无欲犹如死灰。既然欲望不能被磨灭,但又是一切罪恶的根源,那应该如何是好?

受伦理纲常影响极深的人,便把罪恶的根源推给了“淫欲”,到底是什么样的魔力把“淫欲”推向了罪恶的刀尖之上呢?

惨痛的历史教训

“万恶淫为首”的淫字逐渐被曲解为性欲,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的。

常说红颜祸水,但祸水未必是红颜,而是君主不思进取,不知节制,放荡自己的性欲。

褒姒一笑百媚生,但褒姒并未曾要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一切不过是周幽王性情放荡,过于沉迷于女色,荒废了朝政,误了大事,断送了周朝,也亲手断送了自己最宠爱的妃子。

小说里都说妲己是狐狸精附了身,但世界上哪里来的妖魔鬼怪,归根结底还不是商纣王过于贪恋女色,不思进取。

竟昏庸无能到将自己朝中大臣的心挖出来给自己的爱妃当药引子,这样残暴是非不分的君王,朝廷内部怎会不瓦解?国家怎会不灭亡?

不节制性欲而断送江山的君主数不胜数,爱美人,毁江山,不是美人之过,而是淫欲所祸。

受伦理纲常影响极深的儒士经常静坐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做错的事情以及对历史教训加以反思并引以为戒,从而达到心理上的我约束的结果。

所以那么多因为“淫荡”而葬送江山史实摆在他们面前,随着历史的发展,“淫”也就逐渐将“淫”字曲解为“淫欲”。

不管“万恶淫为首”中“淫”字都底为何意,总之节制“淫”总是对的;也不管“万恶淫为首”这句话到底对不对,总之“百善孝为先”总是没有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河南旅游攻略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河南旅游资源丰富,有郑州新郑黄帝故里、登封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开封宋都御街、包公祠、安阳殷墟、文峰塔、马氏庄园、三门峡函谷关、南阳武侯祠、张衡墓、淮阳太昊陵等名胜古迹。来看一下网小编奉上的上海到河南旅游路线及景点推荐吧。

旅游攻略

*历史景区年代久远,要注意自身安全。

*商铺要价很高,要学会砍价。

*河南夏季比较炎热,暴雨比较多,避免暴雨天气出行。

*河南文物遗址众多,注意保护文物。

上海到河南旅游路线及景点推荐:

第1天 上海——郑州 动车

第2天 郑州——登封 汽车(90公里,行车约1.5小时)洛阳(70公里,约1小时)早餐后,赴中华武术之乡登封,参观中国佛教禅宗与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寺】(少林寺常住院,五百罗汉堂,达摩石像,塔林、武术表演,总参观约 2.5个小时)。

后赴洛阳,游览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的【龙门石窟】(参观约2小时),参观中国佛教石窟雕刻艺术之巅峰之作。

第3天 洛阳——焦作 汽车(130公里,行车约2小时)

早餐后,赴焦作,参观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游览约4小时,含景区交通)游览有“潭瀑苑”之称的小寨沟(情人沟、丫字瀑、水帘洞、不老泉、龙凤壁等),小寨沟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似跳动的音乐,流动的画卷;游览落差居亚洲之冠的云台天瀑“泉瀑峡”(老潭沟),云台天瀑垂直落差314.34米,堪称华夏第一高瀑,游览“峡谷极品”红石峡(温盘峪)。

第4天 郑州——开封 汽车(70公里,约1.5小时) 动车回上海

早餐后,赴七朝古都开封,游览纪念包拯所修建的官祠——【包公祠】(参观约1小时),看碧波荡漾包公湖。之后游览北宋时期有“天下第一塔”之称的开封【铁塔】(参观约50分钟),外观开封为数不多的真正保存下来的古文物、具有近一千年历史的13层琉璃砖塔,后开封D288次上海抵达)结束愉快旅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古人描写端午节的经典诗句大盘点 小学生常见的描写端午节的诗句

全文共 831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祝福朋友不能忘;挂艾草,粽子香,招纳百福福满堂。古人描写端午节诗句有很多,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端午节的经典诗句,大家一起来参阅吧!

有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1、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2、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3、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4、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5、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

6、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

7、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

8、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9、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10、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11、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12、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13、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14、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15、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16、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17、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18、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19、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20、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2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22、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23、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24、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25、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26、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27、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

28、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29、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30、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

31、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32、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

33、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34、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35、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

36、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37、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38、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

39、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

40、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古人言女大三抱金砖 古代这么强调有什么用意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言“女大三抱金砖”,为什么这么说

没有太多的用意,无非就是希望能够给自己博一个吉利,慢慢的就成为大家生活中茶余饭后的一种娱乐,没有太多的意义。

一、是一个形象的比喻

用通俗的话来说是指男女之间年龄相差三岁,女的要比男的大三岁,这就意味着好事就可能会发生。对于一个女子如果选择比自己小三岁的男人,这意味着两人在结婚之后能够彼此帮助,因为年龄比较大,也会懂得该如何去照顾丈夫,因此就能够减少更多的争执。

二、无非是讨一个吉利

与一个比自己大三岁的女子进入到家门,可能是为了以后的日子幸福为满可能是为了让自己拥有安安稳稳的生活,因为从年龄这一方面来看,肯定是年龄越大更加的懂事。古代的人为了能够讨一个好兆头,必然就会选择这么做,而在现实的生活中类似的情况也会比比皆是。

伴随着女人的年龄逐渐的增长,自然就会明白家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安分守己,应该做一个贤妻良母,可以相夫教子,成为一个善解人意的妻子,这些女子一般都会很懂得珍惜自己的姻缘,还会懂得去处理好家庭关系。

三、真爱无极限

当然如果两个人相恋年龄并非是问题,身高也并非是距离,两人在结婚之后照样也可以活得如同神仙眷侣一般。许多人之间的年龄也会有一些差距,好像人们也会觉得没有什么太多的问题,对于老一辈留下来的这一些语言,大家可以选择听一下,但是并不需要盲目的效仿,因为这个生活的一个总结。可能就是老人对自己子女的一种美好祝愿,希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能够拥有着一个更好的发展,相信这慢慢的就会得到无数人的认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河南云台山两日游攻略

全文共 2008 字

+ 加入清单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和山西省陵川县交界处,景区面积240平方公里,含百家岩、红石峡、子房湖等主要景点。如果周末想去河南云台山玩两天的朋友,不妨先来看看以下小编整理的河南云台山两日游攻略,对你的出行绝对有帮助哦!

河南云台山两日游攻略介绍

DAY1:云台山—潭瀑峡—泉瀑峡—红石峡—万善寺

DAY2:云台山—茱萸峰—叠彩洞

1、景区内门票实行分景点验票的验票制,门票两日内有效,游览的过程中须妥善保管好门票,以备查验。

2、盛夏游览云台山需注意防暑、防晒。

3、春天的云台山绿意浓浓,丝丝暖意沁人心脾,但是,景区里面昼夜温差稍大,请您带些备用衣服。

4、七八月是云台山的雨季,需要随时备好雨具,但雨中登山不存在危险,可以放心登山游览。

5、建议前往云台山穿着防水的衣服和防滑的鞋,不用必须穿旅游鞋。

6、云台山有一种外型似蜜蜂的小虫,一定要小心。

7、住在云台山的话最好不要点菜,这里一般的荤菜都需要50元左右。这边河南的传统小吃比较多,像武陟油茶和烩面等,人均10元左右。

8、时间紧的情况下,万善寺和猕猴谷可以不游览。

9、云台山用电紧张,停电事件经常发生。

10、自驾游建议在去茱藇峰途中的观景亭停一下,那里是观赏云台山全景最好的地方。

11、停车场位于云台山山门广场前,拥有5000个停车位,跟据车型收费:小型车(9座以下)10元∕车、次;中型车(9—19座)15元∕车、次;大型车(19座以上)20元∕车、次。停车时间超过24:00,加收一次。

特色看点

云台山区各种地方特产与秀美的山水同享盛名。这里有被列为国家优良羊种的修武黑山羊,驰名中外的“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是养病滋补的佳品。“闹汤驴肉”是云台山的又一大特产,因其味道香浓可口而深得游客赞誉。

小编推荐:

景点推荐:云台天瀑泉瀑峡红石峡茱萸峰百家岩叠彩洞青龙峡峰林峡

1、云台天瀑:在泉瀑峡内,达到314米,是全国乃至亚洲最高的大瀑布。远远望去,瀑布上吻蓝天,下蹈石砰,犹如擎天玉柱,宛如白练当空,似银河倾泻,吼声震耳,地裂天崩。

2、茱萸峰:是历代文人墨客,僧道修行的圣地,这里植被茂密,古树参天,有千年名树红豆杉,五角枫树,太行花,森林覆盖率高达93%,有天然氧吧之美誉。登上海拔1308米的茱萸峰顶,但见群山连绵,峰涌云动,使人顿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慨。

风俗节庆

焦作山水国际旅游节每年8月左右,在河南焦作开幕。

焦作位于河南西北部,自然风光秀美多姿,拥有千余处景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由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青龙峡、峰林峡五大景区组成的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

河南云台山旅游景点

1.云台山

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作为儒、释、道景观并存的宗教名山,有汉献帝避暑台和陵墓,也有中国山水园林文化鼻祖“竹林七贤”的隐居地,至今还有刘伶醒酒台、稽康淬剑石、孙登啸台等遗迹。有唐代药王孙思邈采药炼丹的洞府,还有唐代大诗人王维吟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佳话……可谓名副其实的“避暑有楼,醒酒有台,载文咏诗有碑碣”。

在中国历史上,凡名山大川与宗教无关者甚少。云台山作为旅游文化名山,从汉末至今的两千多年间,不但引来了众多的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的青睐,佛教、道教也接踵而至,并在此互相影响,生根开花,演绎出灿烂的云台山宗教文化,使云台山成为一座底蕴厚重的宗教名山。

佛教自后赵时期印度高僧佛图澄在这里创建元极寺以后,多有释家弟子到此禅栖修行,并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隋初净影寺慧远法师,一生著书立说,第一个提出净土分类说,成为净土宗初祖;又如唐代中期百岩大师,师承马祖,北上弘法,来到百家岩后在讲禅说法,在当时的朝野引起极大的震动,并到京城与发难者激烈辩论,最终将禅宗发扬光大、传播天下,成为中国佛教界的主流。

2.万善寺

云台山山势嶙峋,岩壁层深,多有凡人罕至之处,加之这里泉瀑飞流,林幽景美,是道家所倡导的理想修行之处,因此道教在汉末形成后,就将云台山列为七十二福地之一。事实上,也多有得道高人在此活动。魏晋时期的王烈和孙登始终是竹林七贤的倾慕对象,王烈食黄精、石髓,寿达三百多岁;孙登穴洞而居,无喜无愠,一声长啸,引得凤凰来仪。

此外,西晋魏华存首创“吐纳”、“导引”、“咽津”、“存思”、“服气”及“三丹田”的道家修行之说,她所著的《黄庭经》成为上清派的修行要义,其本人也被道教尊为紫虚元君、南岳夫人。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佛、道在云台山还呈现了合流的趋势。虽然民国时期和““””期间,宗教建筑遭到了极为严重的人为破坏,但20世纪80年代恢复宗教政策特别是对云台山景区进行开发以后,寺院道观大都得到了复建甚至扩建,重新恢复了宗教名山的本来面貌,景区岩谷之间梵刹严整,峰洞上下庙宇宏伟,历代碑刻、佛塔更是散落林立其中。

3.子房湖

从古到今,山水美景都是一种文化。凡游览名山胜水者,在享受耳目之娱的同时,内心也必有所感所悟,甚至形诸笔墨。所以大凡秀山丽水,也就必有佳文名句与之相伴。

河南云台山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荆芥为什么只有河南人吃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荆芥对于河南人来说是一种家乡的味道,它不但可以用作调味,还能够当蔬菜食用;但是荆芥含有一种特殊气味,其他地区的人可能一时间会难以接受。

中国的各个城市都有当地的特色美食,但由于南北方的口味很不一样,所以对于一些当地特色美食也会有抗拒之心,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荆芥为什么只有河南人吃。

详细内容

1

大部分河南的地区都保持种荆芥和食荆芥的传统,每到盛夏季节,河南很多人的餐桌上都会有荆芥的身影,特别是凉拌荆芥,香气扑鼻,能够很好地刺激食欲,开胃健脾,是河南人夏季餐食中不可或缺的一物。

2

荆芥的清爽辛香最是熨帖河南人的胃口,河南人爱吃荆芥,俗语中也有荆芥的影子,称赞谁有能耐、谁受到礼遇,便说他是“吃过大盘荆芥”的人,说“真是不吃荆芥尽荆芥”则是碰壁者的自嘲。

3

荆芥有着柔和的柠檬般香气透着薄荷及姜的辛香,可研谓消惯,消暑秋,还可提香去油腻,我们在烹饪时可以选择生吃、凉拌或者与面食相搭配。

4

荆芥除了是一种菜,也是一种可以泡茶饮用的中药,有驱风、芳香、健胃及发汗作用。

5

全草入药,治胃痛,胃痉挛、胃肠胀气、消化不良、肠炎腹泻、外感风寒、头痛、胸痛、跌打损伤、瘀肿、风湿性关节炎、小儿发热、肾脏炎、蛇咬伤,煎水洗湿疹及皮炎;茎叶为产科要药,可使分娩前血行良好;种子名光明子,主治目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河南科技大学是几本

全文共 163 字

+ 加入清单

河南科技大学是二本。

河南科技大学在河南省既有本科第一批次招生也有本科第二批次招生,在其他全国大部分省份均为本科第二批次招生,因此我们通常认为河南科技大学是二本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坐落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是国家国防科工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省属重点大学,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河南三大小吃是什么?河南好吃的小吃有哪些

全文共 2729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时候我们外出旅游,都会提前搜罗一下旅游地的人文美食,对于河南除了郑州的烩面为人们熟悉以外,河南好吃小吃还有哪些呢?河南三大小吃是什么?

河南三大小吃是什么

洛阳水席、开封包子、郑州烩面。

河南好吃的小吃有哪些

郑州:鲤鱼三吃

郑州也喊振兴豫菜,但又自嘲:凡是需要振兴的东西,离灭亡也就不远了。鲤鱼三吃是郑州的名菜,从前那鲤鱼是要号称黄河鲤鱼的,饭馆买回鲤鱼来,必须在清水池里面养两三天,把土腥味吐干净,才可以捞出来下锅。现在这种讲究就有点奢侈了,不过一鱼三吃还是让人食指大动。一半干吃,一半糖醋瓦块,头尾杂加萝卜丝做汤,最有意思的是把糖醋汁拌一窝线面条吃,跟杭州西湖醋鱼拌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开封:芝麻翅中翅

到开封你要吃正宗的豫菜——这里可是千年开封府啊!豫菜的用料一般都很家常,妙在调味和火候。芝麻翅中翅其实就是腌鸡翅外裹蛋汁再蘸芝麻,放油中炸。炸熟的蛋汁酷肖蝉翼。豫菜中难得有这样美丽又美味的菜。

洛阳:连汤肉片

洛阳喜欢吃水席,几十道菜,汤汤水水下来,吃得人连呼过瘾。连汤肉片是水席中不可缺少的名菜,又以主营豫菜的老店“真不同”所做为最佳,它以精瘦肉为主料,木耳、金针、大绿豆等为辅料精心制作而成,肉片滑嫩,微酸利口。

安阳:扣碗酥肉

中原地带安阳,口味偏淡,但近年来川菜、粤菜、东北菜接连进入,到饭馆吃饭,安阳人喜欢各种菜式都点一点。当地的传统菜式八大碗依然受欢迎,红白喜事尤其少不了。以现在的口味而论,扣碗酥肉最具继续传扬的潜力。传统小吃三不粘、粉浆面其实最能代表安阳饮食的特色。

合记“烩面”

合记烩面是一种荤、素、汤、菜、饭兼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而享誉中原。94年5月荣获“全国清真名牌风味食品”称号,97年12月又摘取“中华名小吃”桂冠。合记羊肉烩面,选用上好鲜羊肉,经反复浸泡后下锅,撇出血沫,放入全大料,将肉煮烂。另用精制面粉,兑入适量盐碱和成软面,经反复揉搓,使其筋韧。下面时,锅内放原汁肉汤,将面拉成薄条入锅,放上羊肉,配以黄花菜、木耳、水粉条。上桌时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其味更鲜,成为郑州有口皆碑的佳肴,外地人也经常慕名前来品尝。受合记烩面的影响,经营羊肉烩面的国有、集体、个体饭店林林总总,遍布全市的华街冷巷,人称郑州为“烩面城”。

道口烧鸡

道口烧鸡是河南滑县道口镇“义兴张”烧鸡店所制,是该省着名的特产。创业于清朝顺治十八年(1616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开始制作不得法,生意并不兴隆,后从清宫御膳房的御厨那里求得制作烧鸡秘方,做出的鸡果然香美。道口烧鸡的制作技艺历代相传,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1981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特优产品。

浆面条

浆面条,既经济、又可口,是河南人普遍喜食的一种风味小吃。它是将豆浆置于适当的温度下,发酵变酸,然后放入锅内加热到80度左右,液面便有一种蘑菇状的浆沫。这时加入少许的香油,反复搅拌,待滚沸,将面条下入,最好是杂面条。拌面糊使之呈糊状。然后,将调制好的盐、葱花、青豆、芹菜、韭菜、辣椒加入。洛阳浆面条,制作简单,成本低、味道美、易于消化,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地方名食。

阎家羊肉汤

阎家羊肉汤,已传四代人,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第二代人阎顺生,对羊肉汤进行了创新,使调料配置适当,汤味更加鲜美,从此,阎家羊肉汤闻名豫西城乡。阎家羊肉汤的特点是:用鲜羊肉,当天用肉,当天宰羊;香料齐全、量大。用胡椒粉而不用辣椒,咸淡适口,汤味鲜美。

张家馄饨

张家馄饨,又称“马蹄街馄饨”。创始人为张须,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1920年,张家馄饨第二代传人张坤对配料和品种加以创新和改进,以白面鸡肉、鸡血、薄鸡蛋饼、虾仁、水粉丝、榨菜等为主料;而以大油、胡椒、酱油、鸡汤、猪肉汤、陈醋等为辅料,冬天配韭黄、大葱,春天配嫩韭、香椿。从而使张家馄饨具有制作精细、味道鲜美、喷香适口、酸辣具全的特点。

尚记牛肉汤

尚记牛肉汤有甜咸两种,其特点是:肉肥汤鲜,煮汤辅料全,用油炸过的辣椒和大蒜,渗一起捣碎,味道尤鲜。洛阳人早晨爱吃牛肉泡馍。拿馍去泡,或将汤买回泡,吃牛肉泡馍的人甚多,今日,不管早中晚均有吃牛肉泡馍的。

潘金和烧鸡

潘金和烧鸡在洛阳久享盛名。创始人潘根生,1941年其子潘金和开始营业,以其风味独特,经营灵活,故生意兴隆,远近驰名。如今经营潘金和烧鸡的是金和之子栓柱。配料有丁香、草果、豆蔻、大回、小回、花椒等。潘金和烧鸡制作精细,味道纯正、皮色黄中透红。肉质外焦里嫩,食后满口余香。

不翻汤

洛阳不翻汤,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创始人刘振生,现已传三代人,名刘呼栏,年70多岁。配料有绿豆粉、胡椒、味精、酱油、醋、木耳、粉丝、海带、虾皮、紫菜、韭菜、锦珍、食盐。其特点是味道纯正、酸辣利口、油而不腻。

张记烧鸡

榆树园张记烧鸡,为洛阳经营烧鸡的后起之秀。创始人张新忠,其子张铁林于1962年承其父志,经营烧鸡。张记烧鸡现为洛阳名牌烧鸡。主料有丁香、大茴、小茴、草果、芘、桂子、凉姜、当参、挂皮、肉蔻、陈皮、沙仁、花椒、草蔻。其特点是:烂、嫩、香。不腥、不硬、不腻、一抖,肉就会掉下来,离骨异常。

新安烫面饺

新安烫面饺,已有70多年的历史,在千里陇海线上闻名。新安烫面饺,用精白粉作皮,猪前胛后臀肉作主馅,配适量大葱、韭黄、白菜心、生姜,佐以白糖、料酒、小磨油、食盐、味精等。把面烫好,擀成薄皮,包成如新月型的面饺,上笼清蒸,十分钟即可。其特点是皮薄如纸,色泽如玉,五味具全,鲜香不腻。

胡辣汤

胡辣汤是河南别具风味的小吃,已有百年历史。精烹细作、味道鲜美、经济实惠、方便群众、闻名城乡。始于老城,现遍及大街小巷。主料有精粉面、粉条、肥猪肉。配料有花生仁、芋头、山药、金针、木耳、葱花、蒜片、面筋泡。

洛阳水席是什么

洛阳水席,是河南洛阳一带特色传统名宴,属于豫菜系。洛阳水席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

洛阳水席有两个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汤汤水水;二是热菜洛阳水席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洛阳水席的特点是有荤有素、选料广泛、可简可繁、味道多样,酸、辣、甜、咸俱全,舒适可口。

全席共设24道菜,包括8个冷盘、4个大件、8个中件、4个压桌菜,冷热、荤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上菜顺序极为考究,先上8个冷盘作为下酒菜,每碟是荤素三拼,一共16样;待客人酒过三巡再上热菜:首先上4大件热菜,每上一道跟上两道中件(也叫陪衬菜或调味菜),美其名曰“带子上朝”;最后上4道压桌菜,其中有一道鸡蛋汤,又称送客汤,以示全席已经上满。热菜上桌必以汤水佐味,鸡鸭鱼肉、鲜货、菌类、时蔬无不入馔,丝、片、条、块、丁,煎炒烹炸烧,变化无穷。不过,在民间的水席做法仍然有很多种,比如有的最后一道菜是八宝。历史悠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河南大学濮阳工学院是几本

全文共 106 字

+ 加入清单

河南大学濮阳工学院是河南大学的二级学院,有些专业是本科。学校位于河南省濮阳市黄河路西路249号,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本科技能型人才。学院占地1162亩,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5亿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古人纳妾行房妻子为何要站在一旁

全文共 104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古代的一些习惯和规矩,真的是让现代的人有点无法理解啊,比如说,古代的人纳妾,这个在现代就不可能!还有更离谱的是,古人纳妾行房的时候正妻要站在旁边观看!这就有点离谱了,这样还行房的下去?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古人纳妾行房妻子为何要站在一旁

既然家里的孩子都有区别,那正妻和小妾的地位更是有天壤之别了。一个男子可以有很多个小妾,但是正妻只能有一个。而小妾在家庭中的地位也仅仅是比奴仆高一点,也属于可以买卖和交易的那一种。也正是由于小妾的地位低下,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正妻欺负小妾的桥段了。小妾的地位到底有多低呢,我们来看看小妾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各种规则就知道了。

首先,不管在什么时候,小妾都只能从后门或者是偏门进入家里,而且不允许穿正红色衣服,只能穿粉红色。因为妻子是后院的女主人,所以小妾必须要尊敬妻子,不能尊卑颠倒。而且要好好伺候妻子,更不能惹妻子生气。还有就是小妾没有单独和丈夫过夜的权利。

当妻子和丈夫在家行房时,小妾要在旁边伺候并学习观看。因为对于家里人来说,小妾没什么地位,只是用来满足丈夫的欲望的。即使是丈夫再怎么宠爱小妾,小妾的名字也不会被写入这个家族的家谱。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即使,丈夫在纳妾的当天晚上行房的时候,正妻和丫鬟都会参与其中。妻子会让丫鬟在床上放一块白色的布匹,来验证小妾是否是清白之身。妻子和丫鬟也会在一旁观看,因为小妾由于年龄较小,对这方面的事情不太了解,妻子在旁边可以起到一个监督指导的作用。想必年龄尚小的小妾在面对这种场面的时候,一定会很羞涩了,但是即使是再羞涩也不能拒绝。

2、古代纳妾数量规定

古代纳妾有规定:一要父母同意;二要大老婆同意;三要履行仪式——举办婚礼。先向小老婆家送少量财物,既“纳妾之资”。然后,一顶青衣轿装着小老婆,从侧门或者角门进屋,不拜天地,父母,只向大老婆磕头,进茶。

中国古代的纳妾制度,是典型的一夫多妻制。也就是说一个丈夫可以娶若干妻子一起生活。其特点是夫妻之闻不平等,妻妾之间也不平等,妾往往处于家庭的最底层。“妾”在《释名》中的解释是:“妾,接也,以贱见接幸也。”“次妻”、“旁妻”、“副妻”、“侧室"、“外室”、“小姿、小妇”等也被称为“妾”。

三妻四妾指“妻妾众多”,如《庄子》记载:“灵公有妻三人,同滥而浴”。根据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的记载,汉人除了“嫡妻”外还有“偏妻”、“下妻”、“御婢”等,可见“三妻四妾”的习俗由来已久,《陔余丛考》考证:“小妻、傍妻、下妻、少妻、庶妻,皆妾之称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古人七夕都送什么礼物?每一样的寓意值得永流传!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1.梳子

在我国古时候,送梳子有私订终身,欲与你白头偕老的意思,另外,古代的女子出嫁前有家人为其梳头的习俗,所谓“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既包含了家人的美好祝愿,也有爱意的传递。

2.头发

古人对身体部位十分看重,认为这也是“孝”一部分。将自己身体一部分送给心上人,表达无以复加爱意,头发自然最合适不过。所以古时候,女子经常会剪落一束青丝赠送给情郎做定情物。

3.荷包香囊

据《礼记.内则》:“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缨,以适父母舅姑。”就是说青年人去见父母长辈时要佩戴“衿[jīn]缨[yīng]”即编织的香囊以示敬意。又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

4.同心结

《诗源》里说文胄与邻妇姜氏相爱,并送姜氏一枚百炼水晶针为信物,姜氏启履箱,取连理线,贯双针,织同心结回赠文胄。素缕表示纯洁,而针谐音同贞。

5.簪子

簪又称搔头,是古代女子常用定情物。也有象征“正室”尊严意味。

6.玉佩

玉在我国古代是君子象征,君子讲究恭敬平和,温润悠远之爱,正与玉寓意相符。所以古代高雅从容谦谦君子们喜欢用玉来作为定情物,显得节制有礼,既不猴急,又不疏远。

7、送镯子

手镯在古代有很多的称谓,“跳脱”就是其中一种。古代女性腕上的玉镯常常背负着盟誓的重托。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汉·繁钦《定情诗》

8、送指环(戒指)

指环(戒指),古代未婚女子均不戴戒指,因为戒指是定亲或定情信物,所以这个最小的信物在女子心中的分量却是最重的。

龙香小柄琵琶弯,切玉玲珑约指环。试按花深深一曲,海棠开后望郎还。——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9、送罗帕

古代罗帕多用于传情,带着说不清道不尽缠绵之意多有这般场景,再加上这个“道具”质地轻,使用频率高,特别容易掉落,古代的典故中,不少青年男女都是通过拾到罗帕而认识,随后相恋。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拿了颠倒看,横是丝来竖也丝,这般心事有谁知? ——明·冯梦龙《山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国河南出过几个皇帝?他们分别是谁?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这个中国河南出现过几个皇帝也还是挺有意思的,非常的值得大家探讨一下的,河南很大,人数也很多,所以出几位皇帝也应该算是正常的吧,那么这个河南到有没有出现过皇帝呢?出现过的话又分别是哪些皇帝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所以,之前的都不用看。至于皇帝是哪里人,我们如果根据出生地来判断的话,那么,在河南出生的皇帝,共计至少有25位。

1、东汉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出生地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兰考)。

汉明帝刘庄,河南洛阳人。

汉章帝刘炟(dá),河南洛阳人。

汉和帝刘肇,河南洛阳人。

汉殇帝刘隆,河南洛阳人。

汉顺帝刘保,河南洛阳人。

汉少帝刘辩,河南洛阳人。

汉献帝刘协,河南洛阳人。

2、魏晋时期司马家的前几位也是河南人

晋朝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河内温县(今属河南)人。他的祖父司马懿,父亲司马昭,大伯司马师,肯定也是河南人,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招贤镇)人。

晋惠帝司马衷,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

晋怀帝司马炽,河南洛阳人。

晋愍帝司马邺,河南洛阳人。

晋元帝司马睿,河南洛阳人。

3、唐朝

唐玄宗李隆基,东都洛阳人。

唐代宗李豫,东都洛阳人。

4、北宋皇帝基本都是河南人

宋太祖赵匡胤出生于河南洛阳夹马营,是宋朝开国皇帝。

宋太宗赵光义,生于河南开封府浚仪县。

宋真宗赵恒,出生地 东京开封府

宋仁宗赵祯,出生地 东京开封府。

宋英宗赵曙,出生地 东京开封府。

宋徽宗赵佶,出生地汴京(今河南开封)。

宋哲宗赵煦,出生地开封府。

宋哲宗赵桓,出生地开封府。

还有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

5、袁世凯

袁世凯是河南项城人,人称袁项城。袁世凯的功绩是很大的,没有袁世凯,民国不可能这么快就在形式上“统一”中国。他的污点就是称帝了。

这么看,河南皇帝还真不少,超出我的预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河南最有名的十大古镇之南阳赊店古镇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南阳赊店古镇是我国4A级文化旅游景区,有着百年以上的历史。在古镇中依旧保留着古道、古树、古碑、古庙、古井等等都是流传至今的古物。

那么,本期河南文化一起来了解南阳赊店古镇。

南阳赊店古镇

赊店古镇由来已久。清时为河南省四大名镇( 朱仙镇、回郭镇、荆紫关镇 ) 之一。赊店镇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商业古镇,一向有“豫南具镇”之称。古色古香的街道,没有一点人为开发的味道,走在镇内,浓郁的生活气息会让你忘记城市的喧嚣,赊店的烙画葫芦,图案品种繁多,色彩古朴典雅,这种鲜为人知的地方特色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攻略:

地址:南阳市社旗县,处于潘河、赵河交汇处

自驾路线:从郑州出发到郑尧高速 → 永登高速 → 兰南高速在方城/社旗出口下高速。

当地美食:赊店香大锅盔、五香油茶、卤肉火烧、糊辣汤、浆面条、扒猪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库利科沃之战是怎样的?盘点俄国人对蒙古人的报复

全文共 2715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俄罗斯,相信在大家脑海里就会出现一个名词,那就是“战斗民族”,都认为这个民族及其的彪悍善战。但是了解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早在公元13世纪蒙古的铁蹄滚滚西进的时候,俄罗斯人曾经被蒙古人的铁蹄摁在地上摩擦长达200多年。那么俄罗斯人是如何反杀成功的呢?一举成为了蹂躏蒙古人的战斗民族的呢?那就不得不提到那场库利科沃之战了。

库利科沃战役,可以说是堪称东欧历史转折点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中,莫斯科大公国及其盟友与金帐汗国双方倾囊而出,进行了一场决定东欧命运的惨烈战争。此战对于蒙古后裔的金帐汗国来说,无疑是决定他们能否重建自己对东欧的霸权,以及对那些本国地头蛇们的控制;而对于莫斯科大公国来说,这场战役则决定着这个饱受对方摧残的国家,究竟是彻底毁灭,还是重获新生。

▲16世纪有关库利科沃战役的绘画

这场战役爆发的原因,在于14世纪末,已经从蒙古征服阴霾中走出的莫斯科大公国,开始加快对周围小公国和游牧部落的兼并。这一过程,自然引起了莫斯科大公国和其宗主国金帐汗国之间的矛盾。而且大公德米特里也开始尝试挑战金帐汗国的权威。1374年,金帐汗国统治者马麦汗的使者,在经过下诺夫哥罗德时,遭到莫斯科军队的扣押,最后在使者尝试逃脱时,被莫斯科军队连同他的仆从一起杀害。

▲马麦汗,他曾经试图扶持莫斯科来稳固金帐汗国的统治,但是最终却养虎为患。

马麦汗对于莫斯科大公国的反叛自然绝不姑息,况且此时金帐汗国中央权力衰落,分裂的趋势愈发明显。马麦汗继续一场大胜来重振汗国权威。因此在他眼中实力较弱的莫斯科大公国,就成了最好的目标。然而几乎在战争一开始,他手下的米尔扎(意为首领)别基奇就在梁赞附近的沃扎河之战中遭遇惨败。虽然随后马麦汗报复性的摧毁了梁赞公国,但是却让鞑靼人在战争一开始便蒙上了阴影。

▲金帐汗国军队

马麦汗所率领的军队总兵力,根据现代俄罗斯史学界的观点,应该是在6~15万左右。根据编年史的记载,由于马麦汗的常年战争,他手下的鞑靼人早已疲惫,因此他听从了谋士们的建议,招募了大量热那亚人、切尔克斯人、亚索夫人等作为步兵或者骑兵炮灰,来填充自己的军队。但是关于金帐汗国在库利科沃之战中具体的作战部署,目前还争议颇多,有学者认为此战马麦汗将热那亚步兵布置在军队中央,而将精锐的鞑靼骑兵布置在军队两翼。但这些热那亚步兵其实全程划水,只有鞑靼骑兵参加了战斗,因此马麦汗的军队参战的士兵数量,要远小于他的军队总数。

▲热那亚雇佣兵

莫斯科一方军队数量上要少于金帐汗国的军队,并且其来源大多是以莫斯科大公国和弗拉基米尔大公国为主,加之其他罗斯公国,以及来自立陶宛大公国控制下一些罗斯公国的援军。莫斯科和弗拉基米尔的军队,在结构和战术上,类似于金帐汗国,但是骑兵素养以及装备方面,都要落后于金帐汗国的鞑靼骑兵。唯一能够算得上优势的,是莫斯科一方的军队,由于受到来自鞑靼人多年的压迫,因此此时作战意志极为的坚定,并且士气高昂。这一点,也为最后战争的走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装备简陋,但是战斗意志更强的莫斯科军队

为了弥补己方骑兵战斗力的不足,德米特里大公将军队分成四个部分,有自己指挥的中央大团,由自己的堂弟,弗拉基米尔大公弗拉基米尔·安德列维奇指挥,位于右翼的右手团,由格莱布·布莱恩斯基指挥,位于左翼的左手团,还有一支由位于整个军队前方的先锋团。最后,为了防止鞑靼骑兵侧翼包抄,德米特里还特意调集精锐,组成立一支独立的伏击团。

当然,有关具体各团指挥方面,还有其他一些说法,并且也有将莫斯科军队描述成分称五个团的说法。出于对鞑靼骑兵机动能力的恐惧,莫斯科军队在到达顿河时,德米特里命令军队渡河,背对顿河与金帐汗国军队对峙,并且摧毁河上所有桥梁,这样一方面迫使自己的军队背水一战与鞑靼人血战到底,也可以阻止鞑靼人对莫斯科军队进行大的战术迂回,从后方进攻莫斯科军队。并且为了能够鼓舞士气,德米特里大公选择站在大团的第一排中,但是同时也为了保险起见,他和自己的亲信米哈伊尔·布莱诺克互换衣服。

▲亲临一线的大公德米特里

9月8日,早晨整个库利科沃弥漫着浓密的雾气,两军纷纷趁此机会整顿军队排兵布阵。在11点时雾气散去,鞑靼人首先在12点钟时开始对莫斯科军队进行小规模骚然试探。根据一些编年史的记载,在正式开战前,两军进行了一场壮烈的斗阵。莫斯科一方来自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的修道士亚历山大·佩雷斯维特和和一位金帐汗国勇士进行了一对一斗将,结果二人同归于尽,两军接近着展开了交战。

与修道士亚历山大·佩雷斯维特斗将的鞑靼勇士,历史上并无相关姓名记载,最早有关他的名字“楚洛别伊”的记载,是在15世纪的莫斯科文学作品《马麦汗的大屠杀故事》中出现。而且“别伊”一词是克里米亚汗国常用的贵族称呼,而非金帐汗国常用的“米尔扎”。鞑靼骑兵开战后迅速冲散了大团前方的先锋团,然后与德米特里大公率领的大团和左手团混战了一起。与大公互换衣服的米哈伊尔·布莱诺克,很快被鞑靼人误认为是大公本人所击杀,然而大公德米特里本人也深陷混战之中。此时双方军队已经几乎趋于混乱,除了右手团勉强抵挡住了鞑靼人的冲击,大团和左手团完全陷入了和鞑靼骑兵的混战。

▲库利科沃双方布阵和战役图

马麦汗很快发现了他自认为的莫斯科军队破绽。由于莫斯科军队左翼已经陷入混战状态,因此无力对鞑靼骑兵的迂回进行阻扰,因此他果断派遣右翼骑兵对莫斯科左翼进行迂回。鞑靼骑兵顺利的从莫斯科左翼经过,并且迂回到左手团和大团后方,就当他们觉得已经胜券在握时,等待已久的伏击团突然杀出,这些精锐莫斯科骑兵,将迂回的鞑靼轻骑兵直接赶入了顿河。伏击团的出现直接改变了战场的局势,原本迂回左手团的鞑靼右翼迅速崩溃。受此影响,整个鞑靼军队开始出现了恐慌。由于马麦汗并没有准备预备军队,因此原本遭到压制的右手团和士气大振的左手团,开始从两翼对马麦汗大营进行迂回,迫使马麦汗丢下自己的军队逃逸。库利科沃最终以莫斯科的胜利而告终。

▲伏击团击溃了迂回的鞑靼右翼

此战可以说是14世纪整个东欧最惨烈的战役。失败的马麦汗带着少许随从逃亡了克里米亚,这场战争让他失去了几乎全部的军队。很快,他对金帐汗国的控制,也被受来自中亚帖木儿支持的脱脱不花取代,他只能控制波罗维亚草原到黑海北岸地区,金帐汗国内部的新一轮内战就此开始。而莫斯科一方,经过库利科沃一战,莫斯科联军丧失了近乎三分之一的军队,以及五百多位贵族。

就连大公德米特里本人也是在战争中昏厥,直到战后,被其他贵族们在一棵白桦树下发现。至此,这场战争就此结束,然而对于莫斯科来说,他们想要的独立还远没有到来,虽然金帐汗国就此分裂,但是莫斯科也无力再支持下一场战争。因此真正的独立,还需要整整三代人的时间才最终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古人的避暑妙招

全文共 1229 字

+ 加入清单

瓷枕在唐朝时,一般可见到的有三彩、褐釉、黑釉、长沙铜官窑等釉色,而造型则有睡枕及脉枕等。到了宋朝,瓷枕造型更是多样化,特别是陪葬用者,器型增大、样式与纹饰都以含有寓意者为取。此件婴儿枕应为日常生活用品。造型活泼可爱,健康儿穿着衫裤及套上有花纹的锦缎长背心(北京故宫博物院亦有一件造型相同,但背心则素无花纹),趴在锦垫上,双脚往后交*,一副悠哉状,令人疼爱。

此枕以前、后模压制而成,再以刀剔刻脸部五官及衣着线条,使其表情更生动明确。器底平整,左右挖有二小圆洞,这是为避免烧造时因密闭的器内,空气热涨而爆裂。釉牙白略带灰。定窑在烧造时因以煤炭为燃料,窑内为氧化焰气氛而使釉色泛黄略带灰。在器底有几处流釉现象,此即文人们所形容的“泪痕”。此件器底刻有乾隆癸已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春之御题诗款。

古代没有电扇,也没有冰箱、空调,难道古人就度“夏”如年吗?其实不然,古人度夏不借助高科技因而更亲近自然,更有情调,他们也能把夏天过得本本色色、有滋有味。

古代的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纳凉,扇子多是用竹编的,古人称之为“摇风”,又叫“凉友”。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会买用绢帛制成的扇子,摇起来也轻松,如果是文人墨客再在扇面上写诗作画,还真有些情趣。如果是达官贵人,在酷暑则可以享受“人工风扇”带来的惬意。“人工风扇”即在一个轴上装上扇叶,轴心上拴有绳索,仆人手摇轴心上的绳索,扇叶被带动旋转则可产生凉风,当然布衣是享受不起这种风扇的。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在很早我们的先人就知道采用瓷枕解暑,瓷枕的枕面上是釉,脑袋枕着这样的枕头睡觉当然凉快极了。“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久夏天难暮,纱厨正午时。忘机堪昼寝,一枕最幽宜。”这样的诗句都说明了瓷枕是夏季纳凉的极佳寝具。

古人在夏天防蚊虫也用蚊帐,但是他们用起蚊帐来可比现代人有情调。少女们在帐内悬挂茉莉、珠兰等香花,夜帐中沁人心脾、香气四溢,巧手的妇女用花枝编成麒麟、鲤鱼等吉祥物挂在纱帐里,定能做个好梦。古人还有配挂香囊的习俗,许多香囊中的药材都有驱蚊虫的功效,比如霍香、薄荷、菖蒲,这相当于把“蚊不叮”带在了身上。

古人没有电冰箱冷镇食品、制造冰块,官府在冬天大量贮藏天然冰雪于冰窖中,一旦夏天到来有钱人家便买来冰块或者白雪,拿出来摆放在居室当中就成了“冰盘”。冰雪在融化时不断散发凉气,这制冷的效果丝毫不亚于今天的空调,还不耗电,不污染环境。宋代经济繁荣,冷食花样翻新,民间出现了果汁加冰块的冷饮,到了元代蒙古人喜爱乳品,他们把果汁、乳品和冰雪混合在一起食用,这种冷饮算是冰激凌的雏形,后来马可波罗把这种吃法带到了欧洲,经过改进后才有了今天的冰激凌。

古人不但懂得消暑,还深知“烦夏莫如赏夏”,调整好心态应付炎炎夏日才是最好的选择。唐代白居易有《消暑》诗云:“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这种超然脱俗的意境,恐怕只有古人做得到,要是现代人,恐怕早躲进了空调房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河南大学是几本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河南大学是一本。河南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省部共建高校。创立于1912年,始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始建于中国科举考试终结地——河南贡院旧址,1903、1904年最后两场全国会试在这里举行,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在这里划上句号。

河南大学主要有开封明伦校区、金明校区和郑州龙子湖校区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500余亩。其中明伦校区近代建筑群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大学是一所拥有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农、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现有37个学院(教研部),98个本科专业,4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入选国家一流建设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