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时候的姓氏有哪些(最新20篇)

浏览

333

文章

186

中国最古老的4个姓氏是哪4个?经常被误认为是日本姓氏

全文共 922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每一个人的姓氏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从上古时期开始,我国就有着姓氏这么个说法了,但是任谁也不敢保证百家姓中的姓氏他都认识。暂且先不说那些很少见很偏僻的姓氏,就拿姓氏的字数来说,从单字姓到十字姓,都在我们中华大地上出现过。其中有四个姓氏我们一直都以为是日本姓氏,但我们都错了,它们其实都来自中国

第四个是东门。我们一直都知道有一个叫西门庆的人,可是没想到东门也是我们国家的姓氏。东门姓出自于姬姓,源自于春秋时期,当时鲁庄公有个儿子叫公子遂,字襄仲,当时担任鲁国大夫的职位,因为他的家就在东门边,所以大家叫他东门襄仲。后来因为被逐出国家,后世继任家主的人为了纪念他,于是就以祖号“东门”为姓,以后就称为“东门氏”了。

第三个是端木,听到这个名字脑子里往往浮现出”端木磊“的画面,而不认识他的人就会以为这个姓氏是日本姓,毕竟是很少见的复姓。端木是很古老的姓氏,源自于东周时期,据《元和姓纂》记载,端木姓的鼻祖是著名大思想家的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即子贡)。原本端木姓分布十分广泛,但是后来他们大多数都把姓氏改为端姓、木姓、沐姓,所以现在很少有姓端木的了。

第二个是东野姓。东野姓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日本著名小说家东野圭吾,但是他们并没有什么联系。东野姓源于姬姓,当时武王伐纣之后分封众人,姬旦的长子伯禽代父受封,被封为鲁公。鲁公生了三个孩子,他赐给第三个孩子“子鱼”一成的东野田,让他自给自足,因此“子鱼”从此以东野为姓,以田为名,这就是东野姓来历。

最后一个就是新垣了。这个姓氏是最容易让人误会的了,尤其是在新垣结衣那么大的影响下,很多人都不相信这个姓氏来源于中国,可是事实就是这样。新垣姓来自于我国的南朝,徐陵的《广州刺史欧阳頠德政碑》中有记载:新垣既筑,外户无扃。可见新垣的的确确是来自于我国,以后再看见这个姓氏的人就要注意了,不要发生不必要的误会。

其实中国还有很多古古怪怪的姓氏,我们不可能去一一了解,我们能做的只有在发现这些姓氏的时候默默记住,以免把别人搞得很尴尬。比如说“睾”姓和“操”姓,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在骂人,希望大家如果有一天看到了这个姓氏的人,一定不要取笑别人,毕竟姓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要学会互相尊重,大家说是不是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古代皇帝取国号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姓氏?国号有哪些标准

全文共 1309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名称,开国皇帝上位第一件事就是确定国号,开启一个新的朝代。但一般国号和皇帝的姓氏都不一样,那皇帝为什么不以自己的姓给国家命名呢?其原因说法不一,给国号起名有比较多的讲究,一般也不是由皇帝一人决定。中国最早的国号可以追溯至黄帝、舜禹时期,不过当时还不算朝代,只能说是一个部落。那下面就来介绍下古代国号到底怎么取的。国号怎么取?

所谓国号,在古代就是指朝代的名称。一旦国号改了,就意味着朝代也改了。就地位与重要性而言,封号、庙号、谥号这些封建社会必备品与国号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古人相信“天命”,因此,国号往往有非常正式的来源,不能随便取。

历史上“随便”取国号的例子不多,非要列举的话,应该数南朝陈国(公元557年至589年)。以“陈”为国号,是因为南陈的建立者叫做陈霸先,陈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皇帝姓氏作为国号的王朝。

除了南朝陈之外,其他朝代都没有君主把自己姓氏当国号用的情况。比如秦始皇姓嬴,却沿用“秦”为国号、刘邦姓刘,却使用“汉”为国号。一般来讲,皇帝或者诸侯们选取国号时可参照的标准有如下几种:古代国号标准

一,采用吉利字眼、谶语为国号。根据后世学者的考证,明朝的国号取自《易经》:“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显然明朝国号“明”与之前的元朝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这里的“大明”有“太阳”的意思。所以明朝也可以说是“太阳的王朝”,某种层面上有足以超越前朝地位的含义。

二,采用自己的封爵为国号。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简直多不胜数,好比隋朝建立者杨坚,原本是北周随国公,他感觉“随”有不安定的意思,就取了类似的“隋”为国号;唐朝的建立者李渊,同样出身北周官僚贵族,袭封唐国公,打下江山后,就以“唐”为国号。

三,采用源地或者发迹地为国号。好比宋太祖赵匡胤,他原本是后周的武将、担任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想到自己是在宋州发迹的,这个地方原本也属于古宋国,就确定国号为“宋”。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就是照搬之前朝代的国号,这叫“尊崇沿袭”,有种继承前辈光辉岁月、显示皇帝血统高贵、皇族历史久远的感觉。举个例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建立者李昪原本是流浪孤儿,称帝时却自称是李唐皇族后人,理直气壮照搬“唐”为国号。

再比如享国长达791年、向来以礼乐制度严格著称、自带优雅范的周朝,其国号“周”也曾经被武则天(武周建立者)、宇文觉(北周建立者)等人沿用。然而,历史上也有一个非常特别的朝代,虽然历经554年,堪称“长寿王朝”,后世却无一朝照搬它的国号。“商”怎么来的?

这个朝代就是商朝。商,可以解释为商业、商人、经商,如《史记·货殖列传序》记载:“商不出,则三宝绝。”《易经》中也提到:“商旅不行。”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2个世袭朝代,共传了17世31位王,建立者商汤是上古著名贤君,末代君主则是家喻户晓的纣王帝辛。

史书记载,商人的始祖可以追溯到五帝时期。他的名字叫做契,因为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到了商邑,从此,他的部族就以“商”为名。也就是说,“商”作为国号,源出始祖的发迹之地,跟我们现在理解的“会做生意,所以叫商人”是两码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妲己姓什么 妲己的姓氏揭秘

全文共 4574 字

+ 加入清单

大部分朋友心中妲己的形象,都是通过《封神演义》定型的。妲己被妖狐附身,此后魅惑纣王,独霸宠爱,纣王则是变的更加暴虐,使得百姓民不聊生。其实古代有关妲己的传说故事都很多,但这一个应该是最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们就准备来跟各位讲一个和妲己有关的故事,就是妲己究竟姓什么。可能很多人会脱口而出,妲己姓苏!其实妲己并不姓苏,这涉及到古代女性和姓氏之间的关系,下面就来了解看看吧。1、别把古代娱乐当历史

笔者从来以为,《封神演义》只是一部娱乐小说;严格讲,连“文学”都算不上。

好比今天,有人写关于盗墓的探险小说,虽也多有传奇、附会,但好歹也大多还是研习了些相关知识:风水命数、谶语符命、野史掌故,等等;而且大多数(不敢说“绝大多数”)读者,都很明白,那是小说、是虚构。

真较真儿比起来的话,《封神演义》,可以说是完全的胡说八道。简直可以算“垃圾”。甭管写的多热闹,多能自圆其说,都是彻头彻尾的“娱乐垃圾”。茶余饭后当闲话聊都能把人呛咳嗽的那种。

可为什么,竟那么多人那么顽强地将里面的胡话当作“历史”呢?

难道仅仅因为是“古书”?

诚然,我们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并不等于说,古代传下来的一切都是宝,都是“真”的。关于《封神演义》及其叫做“封神榜”的故事基底,之前也写过文章,试图讲讲为什么垃圾如彼却仍能流传,这里就不再多赘,只再就着上述关于妲己的“概要”,简单阐释其“垃圾”、“娱乐垃圾”的“属性”——

首先明确,《封神演义》也好,“封神榜”也罢,其所讲的故事,发生在商末周初,时间轴上,铁定是公元前12世纪晚期到公元前11世纪中叶,距今超过3500年。

建立在这个年代认定基础上,上述关于妲己的说法,几乎就没有成立的地方。

先说出身——

“冀州侯苏护”之说,完全不靠谱。

“苏”,繁体写作“蘇”;是个组合字,即便在以独体字为绝对主体的故事当时已经有了这个字,也不大可能用做“姓”,更可能是地名。

另外,“冀州”也好,什么“州”也好,来自“天下九州”的概念。而这个概念,其实是“妲己”之后的“周”王朝才正式“法定化”确立的。

再就是“侯”——商朝时候,有可能会“封侯”。那时候,封侯,就意味着“封邑”,即被封者享有领地。冀州,如果指的是今河北省为主的地区的话,是根本不可能封邑的。原因很简单,那是商朝部族的发祥地、老窝儿。

这样的话,很容易就能得出判断——所谓“冀州侯苏护”,绝对不靠谱。

“跟西伯侯世子伯邑考定有婚约”这说法,也纯粹胡吣。

西伯侯,指的是姬昌,就是周文王。可是——人家是“西歧伯”好吗,“西歧”这个地方(今陕西省宝鸡一带)的“伯”,也就是被封邑了西歧地方的伯爵。

伯爵是“伯”,“侯”是“侯爵”,比“伯”高一级。“伯侯”是什么鬼?

“世子”的说法,那时候也没有。

更没有“自幼定有婚约”。那时候,就算是商朝最高统治者“帝”(不是“王”),也未必就会跟谁“自幼定有婚约”。那会儿,婚约制度还很不完备。《封神演义》里的语境,是写作的明代时候。不敢说作者不懂历史。但可以肯定,小说里写的,丁点儿没“严肃参照”历史。

至于“九尾狐附体”什么的,就更不靠谱了。

九尾狐是“图腾崇拜”幻化出的神兽,象征“繁衍茂盛”——尾巴象征生殖器,尾巴多到最大单数“九”,寄托“无限繁衍”之愿。人家是“吉祥物”,不是“妖孽”哒。

所以说,娱乐小说,不是历史。具体到《封神演义》,连“具有传奇神话色彩的历史故事”都不能算。

也许,因为年代过于久远,那时候的“历史”,并不怎么太值得关心、较真。但只要涉及,就还是要奋力一呼:《封神演义》绝对不是历史。一丝一毫都代表不了。2、姓、氏及其与女性的关系

关于“妲己”到底姓不姓“苏”的疑问,很早时候,也就是现在高三的女儿还是学龄前儿童、看《哪吒传奇》动画片的时候,我就这样告诉她:妲己不姓苏。就算她爸姓苏,她也不姓苏。不等孩子追问,我就直截了当接着告诉她:妲己没有姓。

是的。没有姓。

别说莫须有的女子妲己,那时候,就连男子,也有好多好多人都没有姓。

《史记·五帝本纪》里明确提到: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连伟大的“黄帝”的儿子,都还有十一个没有得到父亲的姓。

今天,小孩子,拿出生证和父母身份证户口本就能上户口、登记身份证号码,自自然然得起个名字,自自然然就在那名字前面带上了父亲或者其他直系亲属的姓氏,毫无疑义地,孩子与生俱来就有了“姓氏”。

注意,今天说的,是“姓氏”。而“姓氏”,是从古代的“姓”和“氏”演变、发展、融合而来的。三千多年前,姓、氏,可是两码事。那时,姓、得姓,是贵族男子的“专利”,没女性什么事儿哒。说重男轻女也行,说什么也行,但实是历史的真实。

在今天我们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几万个“姓氏”里,真正是源自古老的“姓”,只占很少一部分,而其余绝大多数,都是“氏”。

姓,是古老的部族传承,源自由“母系”向“父系”变迁过程中的界定,带有明显的“向母系社会形态致敬”的痕迹,今天“姓氏”中带“女字偏旁”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古老的“姓”——姬(周王朝姓)、嬴(秦朝姓)、姜(齐国国姓),等等。另外,有些简单的独体字,也是古老的“姓”。比如“子”,是商朝“帝姓”,还有“兒”,在古代属于独体字,读作“倪”,而不是今天简化字的“儿”。

氏,部分由“姓”演变而来,部分是“失姓”者的“自我再认定”使然;演变、再认定的思路、方式,五花八门,比较多的是“因地而氏”,即以地名作为“氏”。这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赵”——周初因“获罪”被“夺姓”的“嬴”部族的一个旁支,被封邑在叫做“赵”的地方(今河北省赵县一带),便“因地而氏”,后世皆以“赵”为氏。

还有很多“氏”,是由“职业”或“职位”、“封号”而来,司马(官职)、司徒(官职)、郭(职业)、韩(封号)、卫(封号)、毕(封号)、毛(封号)……

“苏”这个字,旧文中有两个对应的字——、甦。前者是“地名组合字”,后者是“会意组合字”。出现较早、更可能用做“氏”的,前者可能性更大,属于上述“因地而氏”。

姓也好,氏也好,在三千多年前的上古时期,都跟女子没大关系。

那时,大多数女子,都是在出嫁后附属式地冠以夫家姓氏;最典型一例,当属春秋美女夏姬——她是郑国公主,嫁去陈国,丈夫名叫“夏御叔”,她于是就被称作了“夏姬”——老夏家的“姬”的意思。而如果要按今天“户籍制度”,她应该姓“姬”的。

有些地位高的女子,会在名字中带有父亲的姓氏,但不能就当成她自己的姓氏,而是放在名字后面。比如,姜尚(姜太公)的女儿,名叫“邑姜”;她父亲的“姓”,放在她的名字里;但她是没有姓的,不能叫“姜邑”或“姜邑姜”。

按这个道道,如果真有妲己这么个人,而她父亲竟真的是以“苏”为“氏”,她也不能叫“苏妲己”,最多只能叫“妲己苏”,或者再重新起个名字,把“苏”放在后面,比如“妲苏”、“己苏”,以标榜她是“老苏家的闺女”。3、妲己其人的真伪虚实

到底有没有“妲己”这么个人呢?

从《史记》的只言片语看,应该是有——“帝纣”也就是商朝末代“帝”子辛最为宠爱(甚至可能是唯一宠爱)的姬妾。不过,也只是在《殷本纪》篇章里提了几笔,没具体讲她有没有“姓”或“氏”,也没提她出身如何。甚至,仅从语言角度掰扯,都不能完全确认“妲己”究竟是一个女人的名字还是一类人、一群人的代称。

后世大概还是偏重相信那是一个人、女人、“帝纣”身边的女人,并有了她来自“有苏氏”的说法。或许,就是因为“有苏氏”的“出身”,娱乐小说就附会地说她姓苏。

“有苏氏”,又称“有苏”,是个“部落”名。如同说“黄帝”来自“有熊氏”,“有熊”也是部落名。

“有”这个“有”那个,这个“有”字,应该后人加上去的;在笔者看来,并无很确切含义,有点儿类似“助词”,更是为了说起来“上口”、显得丰富;附带也是弱弱地、含混地,表达一下其“部落”的属性。

部落、部落联盟,在上古时期,是比较普遍的存在。概指具有部分(肯定不完备)“政权”特征而尚不足以称“邦”、“国”的社会集群。简单、武断地说,就是还没有或者根本不能完成“国家化”的“氏族公社”。

不能完成国家化,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三点:

其一是生产落后。

其二是人口少或人口结构(性别比例、年龄段比例)不合理且缺乏自我调整、改善的潜力。

其三是长期受到强大部族、国家的制约,无法自我振兴、完善。

有苏氏,或说“有苏”,今天我们可以称其为“古国”,但其实,它就是一个在“帝国化”的商朝末期还没有完成国家化的部落。

关于“有苏”到底在哪儿,有两种说法。

其中比较权威或说比较为今人更加认同的,是说它地处在今河北省中部。

据考,商朝最早的部族发祥地,在太行山东麓、临滹沱河的地方。

如果上述都大差不差,那么就可以合理推定,有苏,是商朝“老部族”的“邻居”。如是,那么这个部落,有可能长期处在商朝的提防、压迫之下,或者长期被赋予了某种为商朝服务的使命,并因而处于强大的国的庇护之下;又或者,既被信用、庇护,又被压迫、制约。反正,不管究竟关系怎样,都八成千丝万缕、世代相传。那样的话,从他们那儿找个女子“伺候”商帝,似乎很是顺理成章。

对“有苏”地理位置的另一说法,非主流,是说它位于今天江苏省内陆地区。

持这种说法的人,有两条理据。

第一条很简单,就是这个“苏”字——迄今为止,古往今来,似乎始终都跟“苏”字沾边儿的地方,还就是江苏、姑苏(苏州)。

第二条,是从“历史事件”的角度——商朝中后期,直至其灭亡前夕,历代商帝,都在大力清剿“东夷”。“东夷”,“东方之夷”的意思,概指商朝国家权力控制边缘及以外的东部的部族、邦国,其所指代的范围,北起辽东半岛,南至浙闽交界。从商朝的以今河南省为核心的“地缘”看,并参照有关现代研究资料,“征伐东夷”,大抵是由北向南的策略。在“帝纣”的时代,战略重心可能更倾向“东南”。据近现代权威大家考据,这个战略意图,在商朝末期,是基本完成了的。就是说,被妖魔化了的“帝纣”,很可能建树了“平定东南”的历史功绩。真是的话,那么,跟地处商朝中心地带和战略目标区域之间(比如今江苏省内陆地区)的部落、邦国,很可能会成为商朝“平定东南”的“战略合作伙伴”。对这样的伙伴,意图低成本地长期控制、合作,无疑,联姻,会是符合时代特征的有效措施。

“有苏”这个“古国”,应该是有的。无论在哪儿。

妲己这个人,十有八九,也是有的。无论美丑善恶。

但妲己是不是来自“有苏”,就不好说了。

能肯定的是,即便她来自“有苏”,也肯定不姓苏。

后世为妲己立庙,奉其为“碧霞元君”。

因为在史书上没留下好名声,真正供奉“碧霞元君”的地方,并不多,主要集中在今河北、山东两省。由此不妨猜测,妲己其人,出身在河北、山东或毗邻山东的江苏内陆地区,都有可能。

有说北京也有过碧霞元君的庙。有过。后来荒废掉了。

荒废掉了的北京碧霞元君庙,据传,不吝承认所供奉的“元神”就是商末帝妃妲己。

好像还有个挺温情挺浪漫的传说——妲己爱美,帝纣专宠,为其在“故地”以北的“燕山”寻到可以研磨后敷在肌肤上的“脂”,是为“燕脂”,就是“胭脂”的由来。

作为北京人和多多少少懂得敬畏历史的后来者,不管肯定不姓苏的妲己到底是否有、善恶美丑如何,都真心希望,这个传说,是真的。

【作者简介】刘宏宇,常用笔名毛颖、荆泓。实力派小说家、资深编剧、北京作协会员,“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获奖者。著有《管得着吗你》《红月亮》《武王伐纣》《深水爆破》等多部长篇小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为什么古时候出家很难?

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在古代,出家必须持有度牒。度牒是官府发给的用以证明僧尼合法身份的凭证,是被朝廷所认可的出家资格证明。几乎历朝历代的官府为了增加国库收入,都不会无偿发放度牒,而是明码标价出售度牒,买到它可不是一笔小的开销,所以穷人是不能够出家的。

出家听起来似乎是很简单的事,只要把头发剃光,换上袈裟,便是皈依佛门了。但真正的“出家”其实很难。

古语有这样一句话:“出家乃大丈夫事也,非王侯将相所能为也!”是说,“出家”是大丈夫的事情,就是将军宰相也未必能做得到。这话听起来很夸张,因为将军可以凭武功平定贼寇祸乱,保卫国家,宰相可以凭其才能处理政务,使国家太平。将相几乎掌握着天下的大事,怎么偏偏“出家”例外呢?之所以说“出家”难,是有原因的。

在古代,“出家”的内在条件具备后,即具有强烈的出家的主观愿望,还必须持有度牒。度牒是官府发给的用以证明僧尼合法身份的凭证,是被朝廷所认可的出家资格证明。度牒一般由尚书省下的祠部颁发,故亦称祠部牒。

度牒上一般会写明所度僧尼的法名、俗名、身份(指明童子或行者及其职衔)、籍贯、年龄、所住或请住持寺院(入何寺院名籍)、所诵经典、师名等,并有祠部的批文、签署日期和官署名等。僧尼有了度牒,便有了合法的身份,才能算得上一个正规僧人。留居本寺或行游其他地方便不会被为难,可免赋税和劳役、兵役等义务,并有政府的保护。

要得到一本度牒可是很不容易的。几乎历朝历代的官府为了增加国库收入,都不会无偿发放度牒,而是明码标价出售度牒,买到它可不是一笔小的开销,所以穷人是不能够“出家”的。在宋代,有一段时间,曾停止印制度牒,要得到它就更难了,想“出家”也更不易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古时候太后讨厌华妃吗?为什么华妃一走太后便点檀香去味?

全文共 799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古时候的华妃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华妃是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一位皇帝。在当时的朝廷上还是有很大的地位的,看过甄嬛传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当时的华妃非常坏,简直是深恶痛绝,不管是做什么都有华妃,在甄嬛传中,有一件特别搞笑的事情,那就是华妃一走太后便点檀香去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太后讨厌华妃吗?具体的一起来看看!

华妃从王府是便很受皇上宠爱,可自从甄嬛得宠后,皇上对华妃就冷淡了许多,这让一向视恩宠如生命的华妃很难接受,而且皇上还赏给甄嬛很多珍贵的礼物,当皇上把螺子黛赏给甄嬛时,气的华妃大骂甄嬛,后来皇上又赏给甄嬛一双蜀锦玉鞋,惹得华妃醋意大发,特意穿着素服到太后宫中告状。 华妃虽然脑子不太好使,但也知道求人办事的礼节,还把她哥哥在青海平乱时打猎得到了两张墨虎皮做成的大氅送给了太后。其实华妃一进门,太后就知道她时因为什么来的了,虽然太后不喜欢华妃,但因为她哥哥的原因也只能安抚,所以还没等华妃说什么,太后就开始说皇上心里有多么的在乎她,赐给她的欢宜香别的宫里可是没有的,只有她独一份,说的华妃乐呵呵的。

后来,太后还把自己是德妃时带着的一支步摇给了华妃,并亲自给她戴上。太后此举真是高明,非但没有替华妃出气,但却让华妃感觉太后是看重她的,离开太后宫中后,还对颂芝说太后能够这样对待本宫也实属难得了。就在华妃走后,太后马上命人点起了檀香,还诵读起了法华经,那为何华妃刚走,太后就命人点檀香去味呢?

当时竹息姑姑说:“太后也觉得这屋子里太酸了,要点檀香驱一驱”,这是其一,其二华妃吃错的样子让太后想起了她还是先帝妃子时候后宫的争斗,心理很难不舒服,所以要诵读法华经平复内心,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华妃常年使用欢宜香,她就是行走的麝香,太后也是女人,担心麝香对自己的身体有影响,所以就命人点了檀香去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寻根问底,中原姓氏有哪些

全文共 1044 字

+ 加入清单

中原地区在古代华夏华夏族部落集中的区域,也是姓氏的发源地,从中原发源的姓氏也是有很多的。中国排名前100的大姓中,全部源自河南省或部分源自河南省的共有73姓。本期的中原文化带你去了解中原姓氏有哪些。

中原在古代是华夏族部落集中分布的区域,因此姓氏的萌芽、形成和发展,都与河南息息相关。姓最早起源于母系社会,是氏族血统的代表,姓的产生时间远远早于文字,早期的姓源自于氏族的图腾,距今约有5000年的历史,而当时,中原地区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河南仰韶文化就是母系社会繁荣阶段的代表。夏商时期是中国姓氏全面发展的阶段,而这两个朝代人类活动的中心均在中原一带。

氏是古代贵族用来标示宗族系统的符号,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是从夏朝中期开始的。当时中原地区氏族林立,这成千上万的氏族、部落便是“氏”的渊薮。周朝时产生了很多姓氏,它是中国历史上姓氏相对定型和普及的一个重要时期。周武王灭商之后,重新确立了姓与氏的关系,因此,西周初期是姓和氏之间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而中原地区又是这一关键时期的关键的地区。据近代统计,中国排名前100的大姓中,全部源自河南省或部分源自河南省的共有73姓。

方氏

方起源于禹州市方山

来源有三:

1、出自姬姓,以字为氏。西周后期宣王时有大夫方叔(姬姓,字方叔),因功受封于洛(今河南洛阳),他的子孙以他的字为氏,称方氏。史称方姓正宗。

2、出自方雷氏及方相氏之后裔。传说神农有后裔开始得雷姓。传至8代孙帝榆罔之子雷,黄帝伐蚩尤时,因功被封于方山(大致为今河南叶县南),其后子孙有以地为氏姓方。又有方相氏,黄帝时嫫母之后。亦为河南方氏。

3、出自姬姓,为翁氏所分。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后以邑名为氏姓“翁”。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6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6姓。其中第4子分姓方,其子孙也姓方。

戴氏

戴起源于商丘、封丘县

分布:河南、浙江、山东、安徽、湖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广东、台湾

戴姓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以谥好为氏。据《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周初,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商丘南),建立宋国。宋国第11位君主(前799年-前766年),史佚其名,死后被谥为戴公。戴公传子宋武公司空(前765年-前748年)其子孙遂以谥号“戴”为氏,是为河南戴氏。

你可能也喜欢:

世界十大鬼片排行榜 近年无人能超越

中原文化图腾是什么?中国象征吉祥的神龙

关于岭南文化的起源知识是?

藏传佛教10条基本礼仪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庞侯是不是姓氏?是复姓吗?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庞侯不是复姓。在中国的复姓大全中没有关于庞侯的记载。常说的复姓指的是由两个及以上的汉字组成的姓氏。如欧阳、皇甫等。复姓的来源比较久远而且众多,例如官名、封邑、职业等,有些就可以追溯到烧水民族改姓。

我们这里说的庞侯,绝大部分原因是父母在给起名字的时候,父母双方一方姓庞,另一方姓侯,商量后出现了我们所提的庞侯。

这里需要重点提的是,在一些源自少数民族的姓氏, 特别是一些得姓历史不长的民族, 由于后来某种原因改姓, 有的很快消失不见。如阿布、朱邪诸姓, 其代表成员曾先后被赐姓李, 或者其他姓氏。还有的因久为汉俗所影响自己改姓。这些历史的演变都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形势的复杂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意识的提高。像我们提到的庞侯,虽然不是复姓,但是同样出现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古时候的礼仪

全文共 2031 字

+ 加入清单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方面的内容。礼仪是我们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学习礼仪,更是做人素质的最基本需要。从古至今都一如既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古时候的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1、古时候的礼仪

1. 待客不得不大,持家不得不小。

2. 把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更有力的还击。

3. 人活在这个世上,首先要学会一个“忍”字。

4. 任何时候对任何人不要轻易告诉对方你的秘密。

5. 钱不是靠攒的,会花才会赚。

6. 学无止境,不仅仅是学书本知识,更要学会怎么待人处事,社会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7. 不要跟同事议论上司或其他同事的是非,你的无心之言很可能成为别人打击你的证据。

8. 做事情,做好了是你的本分,做的不好就是你失职。

9. 只有错买,没有错卖。不要只顾着贪小便宜。

10. 有时候孤单是正常的,不要害怕,要自己调剂。

11. 打电话接电话第一句话一定要是“喂,您好”;挂电话的时候等别人先挂。

12. 一次不忠百次不容。

13. 不随地吐痰扔东西,如果没有垃圾箱,就拎回家扔垃圾筒里。

14. 多看书对心灵有益,你会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15. 是你去适应社会,不是社会来适应你。

16. 不要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要笑在人前笑,要哭一个人躲起来哭。

17. 走路手不要插在口袋里。

18. 简单的事情复杂做,复杂的事情简单做。

19. 说道就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就不要承诺。

20. 不要贪小便宜不要贪财,钱再多也有花完的时候。

2、古时候的礼仪

1. 屋里有人的时候,出门要轻手关门。

2. 这个世界不相信眼泪。

3. 与其花空心思留住男人,不如让男人花空心思留住自己。

4. 人穷志不短。

5. 盛饭或端茶给别人时,如果中间隔了人,不要从别人面前经过递,而要从别人后面绕过递。

6. 自己有本事才是真的本事。

7. 别人给倒水时,不要干看着,要用手扶扶,以示礼貌。

8. 别人对你说话,你起码要能接话,不能人家说了上句,你没了下句,或者一味的说着啊啊啊,是是是。

9. 有人盯着你看的时候不要直视对方,假装没注意到。

10. 心情不好,再好的护肤品和化妆品也补救不了皮肤。

3、古时候的礼仪

1. 给人递水递饭一定是双手。

2. 坐椅子不要翘起来。

3. 吃饭要端碗,不要在盘子里挑拣。

4. 最后一个进门要记得随手关门。

5. 送人走要说:“慢走。”

6. 遇到那种往里往外都能开的门,拉而不是推。

7. 君子可寓意于物,但不可留意于物。

8. 出门在外能忍则忍,退一步海阔天空。

9. 擦桌子的时候要往自己的方向抹。

10. 生活中会遇见各式各样的人,你不可能与每个人都合拍,但是有一点是四海皆准的: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

4、古时候的礼仪

1. 去别人家里,不要坐在人家的床上。

2. 在酒桌上与别人碰杯,自己的杯子一定要低于对方的,特别是对方是长辈或领导。

3. 晴带雨伞,饱带干粮---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4. 如果问别人话,别人不回答你,不要死着脸皮不停的问。

5. 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要发出声音。

6. 捡东西或者穿鞋时候要蹲下去,不要弯腰撅屁股。

7. 洗了手不要随意甩手,水会甩到人家身上很不礼貌。

8. 递刀具给别人要记得递刀柄那一端。

9. 不揭别人的短处。

10. 听别人说话的时候,眼神不要游移。这样显得很没礼貌。

11. 帮别人倒茶倒水之后,壶嘴不要对着别人。

12.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13. 别人批评你的时候,即使他是错的,也不要先辨驳,等大家都平静下来再解释。

14. 做事情要适可而止,无论是狂吃喜欢的食物还是闹脾气。

15. 到朋友家吃完饭,要主动帮忙洗碗清理桌子-----主人做饭已经很辛苦了,不能事后还让主人清理。

16. 有真正的朋友,但不知你有没有福气遇到。不管有没有遇到,都不要否认它。不要算计别人,尤其不要算计自己喜欢的人。对自己喜欢的人,不要使用手段去得到。

17. 最勇敢的事情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不要害怕欺骗,但要知道世界上存在欺骗。

18. 借钱的时候,心里要有个底,就是要想着这个钱是回不来的。所以借出去的钱永远要在自己能承受的损失范围之内。可以承受的数字以内,即使回不来,也是心里早准备好的。自己不能承受损失的数目,就不能借。

19. 最好的朋友之间,除非他穷的吃不了饭了,否则最好不要有经济往来。许多可贵的友谊都败坏在钱上。

20.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天上不会掉馅饼。

21. 不管什么条件下,仔细刷牙,特别是晚上。

22. 早上一定要吃早餐,没有早餐喝杯水也一定要。

23. 少说别人是非,把自己管牢。

24. 你是无价之宝。

25. 女生,和男孩子出去要自己买单。

26. 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怨天由人,在做之前要想想应不应该,出了事要学会自己解决。

27. 进入有人管理的电梯,应主动后进后出。进入无人管理的电梯时,则应当先进去,后出来;先进去是为了控制电梯,后出来也是为了控制电梯。

28. 乘自动扶梯时,尽量站在右侧,把左侧让给有急事需要通过的人群。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姓氏赵的由来是什么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赵姓的来源主要包括:

1、源于嬴姓:赵姓出自嬴姓,嬴姓的出现是因为舜帝赐姓给他的女婿伯益为“嬴”,并把自己姚姓的女儿嫁给他。虽然使用嬴姓的祖先是伯益,但赵姓的具体始祖是赵父;

2、源于帝王赐姓:在中国古代,对于一些建功立业的少数民族的人民就会赏赐一些比较具有汉族文化的姓氏

3、外族改姓:相传,蒙古族人成吉思汗的三弟以及后裔为了躲避战乱,就以母亲的姓氏为主,从而改为赵姓;

4、据说清王朝灭了之后,清官职的子女为了躲避其他民族的复仇,就将其爱新觉罗等满族姓氏改为汉族的赵姓。

赵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赵姓在北方地区是常见的姓氏之一,赵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山东半岛和淮河流域,每平方公里的赵姓人口达到7.5人以上,有的地区达到11人以上;其次在河南、河北、东北三省、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中部、四川北部,每平方公里的赵姓人口达到6人以上。

姓氏在一定程度上主要体现了民族血缘纽带,通过姓氏就可以很好的来进行区分不同的身份,同时还能够拉近两人之间的距离,因此从总体来看,姓氏对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袁姓氏起源和来历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姓氏起源有不同的说法:1、源于姬姓,出自轩辕氏皇帝居所辕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2、源于改姓,属于长者赐姓为氏。3、源于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今满族、瑶族、彝族、白族、朝鲜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袁氏族入分布。

袁姓简介

袁姓发源于河南太康,西汉初年,孙袁爰,举家迁回阳夏定居,并成为当地望族。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许多居于中原的袁姓士族渡江南下,历东晋、宋、齐、梁、陈,多因仕宦而散居江南各地。宋末,袁姓又徙居于今湖北丹阳,安徽庐江,江苏无锡、扬州、南京等地。

袁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59位。据2016版《姓氏名人故事》,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33位,人口约有700万,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54%。在近代史上,袁世凯妻妾成群,家族庞大达千人,分居全国各地,侨居美、英、法、德、日、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港、澳、台。至此袁姓人已遍布海内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血统最高贵的姓氏排名,中国血统最高贵的姓氏分别有哪些?

全文共 2485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小编并不太想说这些血统啊,姓氏啊,其实这些都是一些比较陈旧的思想,现在就讲一个平等,不存在什么高贵不高贵的,都不是问题,但是有的时候需要做一些研究,看看这些血统说到底存在不存在,所以大家看看就好,不要太当真,最近给大家把中国的血统最高贵的姓氏做了一个排名,大家速度来看看分别是哪些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呀!一、中国血统最高贵的姓氏

1、周姓

周姓主要源自于姬姓,周姓的始祖就是周文王姬昌,是黄帝的后裔。

当年周公东征胜利之后,便开始大规模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人大多改以国名、地名及祖父名号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国所灭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宗室子孙及周朝遗民以周为氏。

2、李姓

李氏系由理氏所改,是嬴姓颛顼的后裔。

颛顼高阳氏的后裔皋陶在尧舜时任大理(掌管刑法的官)之职,以官命族为理氏。商朝末年,理徵因直言犯谏触怒了纣王,得罪而死,其子理利贞为避难逃至伏牛山区的伊河流域,靠吃木子(木本植物的果实)得以保全性命。

为感谢“木子”保命之功,又因理、李同音之故,遂改理氏为李氏,后定居于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不断发展繁衍。据唐人林宝《元和姓纂》记载,道家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的老子即是李(理)利贞的11世孙。

3、陈姓

陈姓祖根在河南淮阳,始祖妫满。

西周初年,虞舜后裔妫满被封于陈(今河南淮阳),其子孙有的以国为氏,姓陈。陈国共传20世、26王,其间陈国公子完曾避难奔齐,改姓田。数代后取得齐国政权。田齐政权灭于秦后,齐王田建第三子田轸迁至颍川(今河南长葛市),恢复陈姓,所以有的陈姓人奉陈轸为始祖。另外,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鲜卑族三字姓侯莫陈氏为单姓陈。

4、王姓

王姓之源可分为子姓之王、姬姓之王和妫姓之王。

(1)子姓之王产生最早,始祖为比干,祖根在河南卫辉。商纣王的叔父比干直谏被杀,葬于汲郡(今河南卫辉市),其留守汲郡看守墓地的子孙以王为氏。

(2)姬姓之王,有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之后、东周灵王太子姬晋之后、东周考王弟姬揭之后等三支,其中第二、第三支源出河南洛阳。

(3)妫姓之王为陈国公子完之后。陈国公子完避难奔齐,改姓田氏。田齐灭于秦后,王室子孙一部分改姓王氏。

5、黄姓

黄姓的主源有两支,均系以国为氏:

(1)一支出于金天氏少昊。传说上古时少昊的裔孙台骀,任水官之职,帝颛顼在位时,被封在汾水(在今山西省汾水流域),成为汾水中的水神。台骀的子孙后来分别建立了沈、黄等几个小国。其中的黄国在春秋时为晋所灭,黄国的子孙以国为姓,奉台骀为黄姓始祖。

(2)另外一支出于嬴姓伯益。伯益在虞舜时为东夷部落的首领,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赐姓嬴氏。相传伯益的后裔有14支,合称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黄氏在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公元前648年,黄国为楚所灭,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姓黄。有的姓氏书中说这支黄姓是陆终的后代。

6、刘姓

刘姓之源有三:

(1)其一出自祁姓,始祖为刘累,祖根在河南鲁山。帝尧裔孙刘累被夏王孔甲封为御龙氏,后刘累隐于鲁山,后代以刘为姓,此为刘姓主源。

(2)其二出自姬姓,也源于河南。春秋时期,周匡王姬班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号刘康公,其后以刘为姓。

(3)其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鲜卑族的独孤氏为刘氏。这支刘姓也源于河南。二、中国最聪明的13个姓氏

1、李姓

唐朝国姓,名人众多,有:李牧、李广、李世民、李隆基、李煜、李白、李时珍、李鸿章等。

2、刘姓

西汉国姓,历史名人有:刘家皇帝、刘备、刘向、刘徽、刘裕、刘义庆、刘伯温、刘墉等。

3、张姓

人口位于中国第三位,历史名人有:张仪、张衡、张良、张飞、张道陵、张仲景、张角、张居正、张廷玉、张作霖等。

4、孙姓

三国时期东吴的国姓,历史名人有:孙武、孙膑、孙权、孙康、孙思邈、孙传庭、孙承宗、孙中山等。

5、王姓

主要源自姬姓,历史名人有:王翦父子、王昭君、王莽、王羲之一家、王昌龄、王安石、王重阳、王守仁等。

6、赵姓

曾是晋国六卿之一

中国约有将近三千万人口,历史名人有:赵简子、赵武、赵雍、赵奢、赵云、赵姓皇帝、赵普等。

7、吴姓

最早起源于炎帝姜姓,历史名人有:吴起、吴广、吴道子、吴权、吴承恩、吴三桂、吴敬梓、吴昌硕等。

8、杨姓

隋朝、南吴的国姓,历史名人有:杨雄、杨震、杨坚、杨素、杨业、杨万里、杨玉环、杨士琦等。

9、陈姓

主要源自妫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历史名人有:陈胜、陈平、陈汤、陈寿、陈霸先、陈陶、陈叔宝、陈洪绶、陈庆之、陈嘉庚、陈圆圆、陈云、陈毅等。

10、闵姓

出自姬姓,历史名人:闵马、闵损、闵业、闵纯、闵贡、闵鸿、闵延言、闵顼、闵逊、闵如霖等。

11、沈姓

主要源出于嬴姓、姒姓、姬姓和芈姓,历史名人:沈戎、沈约、沈括、沈钦韩、沈复、沈德潜、沈钧儒、沈雁冰、沈从文等,

12、韩姓

为后宋国姓,历史名人:韩非、韩信、韩擒虎、韩愈、韩瑗、韩休、韩滉、韩偓、韩令坤、韩延徽等。

13、曹姓

三国时期魏国国姓,历史名人:曹操、曹刿、曹参、曹丕、曹植、曹冲、曹雪芹、曹汝霖等。三、29个稀有姓

中国的29个稀有姓氏分别是:天、操、青、淦(gàn)、神、问(wēn)、打(dǐng)、杀、黑、粪、屎、死、难、老、是、我、母、醋、雒、迮、昝、禤、爨、荡、毒、暴、双、相、叱干。

除此之外,中国还有很多我们熟知的字,也是作为姓氏的,例如:

1、器官名称为姓氏的:头、骨、心、肾、肠、手、爪;

2、动物名称为姓氏的:鸭、鸽、羔、狼、鸡、猴、狗、蛇;

3、气象名词为姓氏的:雪、风;

4、日常用品为姓氏的:瓜、桃、琴、窗、盒、筷、葫、柴、米、油、盐、茶;

5、性别名词为姓氏的:雌、男、嫂;

6、数字为姓氏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百、千、万、亿、兆;

7、动词为姓氏的:笑、揉、猜、拣;

8、色彩名词为姓氏的:赤、橙、黄、绿、青、蓝、紫;

9、朝代名称为姓氏的:夏、商、周、秦、汉、魏、蜀、吴、晋、隋、唐、宋、金、元、明、清。

中国地大人多,而且少数民族也有很多,至于我国到底有多少个姓氏,至今也尚未有一个非常精确的统计,据专家估计,我国姓氏大约有18000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姓氏是当过皇帝的?

全文共 102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所学习的语文教科书当中,相信很多人都有学过《阿房宫赋》这篇文章了,其中有一句:“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简单的来说就是秦国会爱护原来六国的人们,那就可以依次传到三世,还可以万世做皇帝,又有谁能灭掉他呢?

但结合历史发展来看,又有哪个封建王朝能长久存续下去呢?“家天下”所带来的弊端,让举国权力集中在一人一家手里,或许短期能够提升国力,但时间一长,内部也必然会产生腐败现象。

回到今天的主题上来,“皇帝”这个称号起源于秦朝嬴政,自号为“始皇帝”,意思很明显,希望江山社稷从自己这里是一个开始,以后可以百世、千世、甚至万世的传承下去,却没想到秦朝在他手里既是开始也是巅峰,只传了一代,二世就亡国了。自此以后开始了两汉三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的发展脉络,当然中间还存在一些小的政权,下文会一一进行细数,那么两千多年的历史下来,在百家姓里有五十五个姓氏做过皇帝,分别是哪些呢?

嬴,芈,刘,赵,王,公孙,曹,孙,司马,李,石,冉,慕容,张,段,苻,姚,冯,乞伏,赫连,吕,秃发,沮渠,桓,萧,陈,侯,拓跋,元,高,宇文,杨,武,安,史,黄,劝,朱,郭,柴,钱,马,孟,郑,耶律,完颜,侬,大,蒲鲜,韩,徐,明,爱新觉罗,吴,袁一共五十五个姓氏的人做过皇帝,笔者也把其中一些比较生涩的姓氏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芈姓,存在背景秦末时期,项梁起义时为了师出有名,拥护芈姓熊心为帝;赵姓,存在背景为西汉时期的南越;公孙,定都于四川,属于境内一小国;石姓存在于后赵,冉姓存在于冉魏;慕容姓存在于前燕;乞伏为西秦,赫连本姓为刘,后来改姓所致,创立夏(非奴隶制那个夏朝);像一些例如秃发、沮渠等都是活跃在我国境内或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宇文姓存在时间短,为隋唐之间的过渡阶段;韩、徐、明三姓都是当年与朱元璋争江山的人,为了师出有名,他们都自立为帝,爱新觉罗后面的吴姓为吴周,属于康熙年间吴三桂举兵反清,创立吴周。

而要论起皇帝的数量,恐怕要从王朝存续时间来看,因此排名前列的应该是刘、李、朱,所对应的王朝为两汉、大唐、明朝,都是在中华历史上对内主权态度极为强硬的大国。其中汉武帝为华夏民族收复了秦末大乱丢失的宁夏、浙江、两广、贵州诸地,并将甘肃、云南、福建、西域、内蒙诸地收入中国版图。大唐国力之强盛可令八方来朝,尊李世民为“天可汗”。明朝从建朝伊始就有一个传统:“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看完了笔者上面的姓氏介绍,是否能在众多“皇姓”中找到你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世界上最大姓氏

全文共 1836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那你们知道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姓是哪一个吗?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当今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姓——李

李姓是当今中国头号大姓,也是世界第一大姓。据统计,全国汉族姓氏中以李姓最多,约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九,即世界上姓李的超过8700万人。 那么,李姓源于何时何地何人,是 怎样形成的呢? 说来很有意思。李姓本来是以官职为氏的。臬陶是传说中的东夷部落首领,活动地点在今天山东曲阜市一带。尧为炎黄夷联盟首领时,臬陶担任理官一职,掌管刑法,他的后代就因袭他的官职命族为理氏。臬陶以正直著称,舜继尧位后,继续受到重用。 后人理征在商朝为官,敢于直谏,得罪了商纣王,受罚而死。他的妻子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往伊侯之墟(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隐藏在那里,靠采食木子(李树果实)得以活命。于是从利贞起,改理氏为李氏,以此纪念使理姓保全下来的李子。 大名鼎鼎的老子,据称就是李利贞的第11世孙。到了唐朝,李为“国姓”。唐朝初年,跟随李渊、李世民打天下的诸将全部被赐李姓,大大扩充了李姓人丁。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称皇三百余年,李姓最为显贵,李姓人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明朝初年起,李氏开始迁徙至海外。清朝及民国时期,李氏族人移民海外的就更多了。

当今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姓——《百家姓》排名

目前中国百家姓前一百名排名为:1李,2王,3张,4刘,5陈,6杨,7黄,8赵,9周,10吴,11徐,12孙,13朱,14马,15胡,16郭,17林,18何,19高,20梁,21郑,22罗,23宋,24最近对百家姓很敢兴趣..不止一百个姓氏 中国共有4100个姓 实际上,对中国姓氏的调查早在20年前就曾经进行过,但当时调查的抽样率很低,只统计了57万人,找到了3000多个姓氏。“当时的抽样率太低,因此结果并不可信。” 此次尤以河南、山东多此姓,两省任姓约占全国汉族任姓人数的25%。 061、范姓2014-08-30 成姓排中国姓氏中第几名 3 2013-06-05 宋朝的《百家姓》百家姓就像十万个为什么一样,就是一种称呼罢了,根本不止题目说的那么一点。百家姓 内容简介《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年,原收集中文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当今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姓——李 《世界李氏通天宗谱全书》

《世界李氏通天宗谱全书》第一部第一卷经过十余年收集海内外大量资料经过艰辛地整理考定,巳由国家华龄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该书大十六开,全部彩版印刷。其主要内容包括历史上著名李氏谱序、祖像、祖地影像、李姓源流考辩、人口分布、迁徙、血缘文化;通天世系图(1)、始祖先贤像(1)、世系附录等,是一本集珍贵历史资料和族谱资料及调查资料自古至今不可多得的家谱通书。(《世界李氏通天宗谱全书》共分十二部,计九百九十九卷,现第一部已编纂完成,第一部分为六卷,第一卷巳出版、发行全球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据有关专家和有关档馆和海内外名人名家的评判,一致认为,第一卷不论从史料价值和族史资料价值都是—本前所未有、图文并茂、史料科学祥实不仅仅是李氏家族的宝典,也是一本全球独一无二的家族史料宝典。巳被上海、北京等七家博物馆和图书收藏。《世界李氏通天宗谱全书》后十一部的编纂大纲草案巳撰写完成,正广泛征求意见。有意参与的李氏文化爱好者请来信来函索取相关资料。凡各支派李氏都应有人参与《世界李氏通天宗谱全书》的编辑工作,如不及时与参与,造成漏编,该支该族在《世界李氏通天宗谱全书》上就留下空白,成为族籍的“弃儿”,本编写办公室概难负责。凡有志于李氏文化研究的李氏宗亲和李氏网宗亲不管你家在何方,源自何枝何派,都是一祖同胞,《世界李氏通天宗谱全书》都会有你的一片天空。后续十二部,九百九十九卷离不开一点二亿全球李氏宗亲的大力支持,《世界李氏通天宗谱全书》是一部空前的巨著,不亚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量,是—部容家族史、国家史、人文、自然村史、产业史、文化史等多方多面的浩繁工作,整体工作需八至十年完成。参加编撰和为此作出贡献的宗亲和外姓朋亲都将永载史册,永留芳名。有志者速联系!2006年11月20日上午,《世界李氏族谱全书》第一部第一卷首发式在浙江省武义李纲纪念馆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社会各界人士和谱学专家、社会学者以及李氏宗亲等一千余人参加首发式。这期间还收到海内外三十多个宗亲组织的贺电。

《世界李氏族谱全书》母子谱的形成,是一部空前的巨著,不亚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量,是—部融汇家族史、国家史、人文、自然村史、产业史、文化史、平民史等多方面的浩繁工作,整体工作需八至十年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古时候将领说话如何保证全部士兵都能听到?古代人工喇叭了解一下

全文共 939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有一个问题可能很多小伙伴都有想到过,在古代并没有话筒和扩音器这些东西,如果面对百人以上的发言,发言人是如何保证每个人都能听清楚他在说什么的呢?可能这样一个场景,最常见的一个地方就是在军队,将领时不时就需要面对全军士兵发表演讲,不论是鼓舞士气还是整顿军风,都必须确保将领说的每一句话都进了士兵们的耳朵,那这个声音问题究竟是如何解决呢?在没有话筒的情况下,可能百米以外就很难听见了,面对成千上万的士兵,这个传话的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不过我们也别小看古人的智慧,一起来看看他们当时都是怎么做的吧。

在去年热播的三国电视剧《虎啸龙吟》中,司马懿和诸葛亮第一次正面交锋,双方军队相隔百米,司马懿要和诸葛亮隔空喊话还能正常交流就是靠的人工喇叭。只见几位看似肺活量很大的士兵,分别站在一座座搭建好的高台之上,司马懿说一句,他们便重复一句,音量的确很大,确保能传到诸葛亮耳中。不过中间却闹出了一个笑话,就是这些传话兵将司马懿每一句话都给传了出去,几乎毫无分辨之力,不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

其实这些传话兵并没有错,他们平时受到的训练就是把将领口中的每一句话如实的大声传出去,如果他们还要斟酌哪些话不该传哪些话该传,那就达不到一个整齐划一的效果,声音变小不说还会变乱。所以将领在讲话的时候,需要将每一句话都给斟酌好在说出口,以免传话兵传错。当然这是古代最常见的一种办法,但效果也不能说100%就好,有些将领会采取传话的方式,让第一位士兵把原话传给第二位,这样依次传下去,但效率低不说,还影响流畅性。

所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制定专属的口号。口号既简单又好记,最重要的是通俗易懂,毕竟大多数士兵都没怎么念过书,要是讲一些太过高深的东西大家也不一定听的懂,所以在鼓舞士气的时候直接喊口号是最好的办法。就算后面的士兵第一遍没听到,也能慢慢传到后方,跟着喊话这个大家肯定都会。其余的东西只要在私下提前告知各位士兵就行。

所以古人的智慧还是非常强大的,没什么能难得到他们,讲话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当然,在那些真正需要讲话的场合,可能群众就没必要安排太多了,而且传话也不好用,会经常打断影响表达。可能西方国家更喜欢演讲,他们就专门设计了一种在室外能够扩大演讲人音量的场所,这种方法也是非常聪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李姓氏的由来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有关李姓的源流和得姓始祖, 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

一、以官名为姓。

皋陶之后,世为大理(掌管刑法的狱官之长),以官为姓,春秋时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李为氏,称李耳。

二、据北史所载,赵郡李氏,为赵将武安君之后,李左车其先也。

三、据魏书所载,后魏有代北鲜卑族复姓叱李氏,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四、唐朝皇室姓李,李遂为国姓。

唐初开国元勋诸将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董,罗,朱邪共十六姓(其中五家为复姓)赐与国姓李。此外还有许多家族改为李氏,由此李氏人丁大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古时候的长安是如何解决生活用水的问题的?

全文共 90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现在每天最离不开的东西,一样是水,一样是电,一旦停水停电,便会觉得生存困难。但是在古代,电就不用说了,水虽然有,却并不像我们现在这么方便,自来水管一打开,就会有水流出来供我们使用。那么,在古代,以唐朝长安为例,我们来看看他们是如何解决用水问题的?

这个话题,就涉及到中国古代城市建设里,一个历代都高度重视的问题:城市供水问题。

早在春秋战国年间的《管子》里,对于城市供水,就有严格的理论: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之写,因大川而注焉。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城市,必须要建立在一个水渠纵横的水网地带,方便供水和排水。

所以,从春秋战国至明清年代的中国城市,基本都遵循这样的建设理论。比如有两千年历史的广州,前身是番禺古城,就建立在有甘溪流过的番山顶上。洛阳杭州南京临淄等古代名城,都是傍水修建。北京老城虽说远离永定河,但接近水源丰富的西山山麓,吃水这才不愁。城市要发展,必须先有水。

而拥有百万人口的唐朝都城长安,在吃水问题上,也是大费苦心。

长安城的水源条件,可以说非常丰富,本身就号称“八水绕长安”。所以隋朝修建长安城的前身“大兴城”时,就依托周边八条水脉,开凿了“龙首渠”“清明渠”“永安渠”三条运河。待到唐朝建国后,又开凿了黄渠和漕渠,整个长安城里,就有五条水渠贯通。然后每一条主干水渠,又分成了若干条支流。这样整个长安城,就成了一个空前水网纵横的城市。从皇城园林到各个市坊,都能看到水流踹急的水渠。这强大供水条件,为之前中国各类城市未见。

除了水渠外,长安城的井水也非常发达,各个里坊里都有水井。长安市民的日常饮水,主要还是以井水为主。而且在当时的长安城里,主要的宫殿周围,也都水井遍布,除了提供饮水外,也有消防应急作用。

如果说水渠和井水,还都属于古代城市的常见设置,那么长安城更有另一个独家供水模式:湖泊。四通八达的长安水渠,也令许多水流汇聚起来,形成大的湖泊,比如芙蓉园的曲江池和大明宫的太液池,在唐朝题材的影视剧里都是熟脸,却也是唐代长安城重要的供水依靠。

水网纵横的水渠,家家水井的布局,外加景色宜人的湖泊,百万人口规模的大唐都城长安,就这样成功解决供水问题,拔地而起为古代东方世界最为繁华的大都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姓氏的由来是什么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图腾,目前学界有3种观点:图腾名称是一个群体共同的名称;图腾是群体的祖先,成员都是由图腾繁衍而来;图腾是群体的保护神。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

同一个祖先繁衍的后代称为宗族。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因此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父子两代不同氏。姓氏与人名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的姓名。“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十大最好姓氏是什么?

全文共 3181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姓名姓氏的问题,有的人就要问了,这个十大最好的姓氏会是什么呢?其实每个人坑定觉得自己的姓氏当然是最好的,所以这个十大最好的姓氏坑定算自己一份了,但是我们今天来说说这个公认的,那么这个公认的十大最好姓氏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吧!1、【王】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

【起源】帝王的后裔称王子,王孙,遂为氏。①出于妫姓,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子孙在陈国,齐王田和为其后人。②出于子姓。③商纣时王子比干之后。④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又周灵王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民,迁居于琅邪(今山东胶南),世人称其为王家,其后亦为王氏。⑤秦灭六国后,各国王族避难散居,至汉朝初年纷纷易姓为王氏。⑥南北朝时,西魏鲜卑族复姓可颇氏。亦改为王氏。⑦赐姓,如燕王丹的玄孙嘉,在西汉末年王莽当朝时被赐姓王氏。⑧冒姓,如隋末王世充本姓支氏。

【家族名人】王子乔、王翦、王昭君、王莽、王羲之、王安石、王阳明。2、【金】

从字义来看:有多金多福的含义,财富的象征。从音调上来看:音调为阴平,音律优美。从受欢迎的程度来看:随着文化的传播,人们对于金姓了解的越来越多,如:金钟国、金希澈、金贤重、金宇彬等等。综上所述,字从整体上出发属于我认为的最好听的姓氏。

【起源】古代东夷族首领少昊,名挚,因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以金德王,故号为金天氏,登帝于穷桑(今山东曲阜)。少昊的子孙中,有一支简化他的号为姓氏,就是金氏。得姓始祖:金天氏(少昊)始祖地:山东曲阜。郡望堂号:彭城、京兆;丽泽堂。

【家族名人】 金圣叹、 金农、 金日磾、金刚智、 金幼孜、 金彦、金仲山。3、【安】

:从发音与字面上认为最好听的姓氏之一。发音为"阴平。给人一种舒适、舒心、乖巧的字面意思。运用在女孩子姓氏中,就可以想到安玥、安琪儿等等好听的名字。

【起源】①黄帝的儿子。远古黄帝有儿子叫昌意,昌意的长子叫颛顼,继承帝位。②出自他姓或赐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时有鲜卑安迟氏改为安姓者;唐时安禄山由康姓改为安姓;明朝时有元人孟格、达色等被赐姓安。③以国名为氏。唐代有昭武九姓之一,以其原安国国名首字为氏。④出自满族改汉姓而来的安姓。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在渤海国时即有此姓。改为安姓的满族老姓包括:安佳氏、额勒赫氏、纳喇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⑤相传先秦时有安国,国君偃姓,是帝尧贤臣皋陶的后裔,其后代也有安姓。

【家族名人】安世高、安国、安清、安禄山、安重荣。4、【虞】

属于神话传说中的兽名。即驺虞,引申为高贵、珍贵、神圣之义。音调为阳平。悦耳动听,朗朗上口。不管运用给男孩,还是女孩起名都给人一种聪明、古典的气息。

【起源】①源于姚姓,是姚姓的分支,出自上古五帝最后一位禅让制帝王舜帝姚重华之子商均,以国名为氏。虞姓源于商均源于子姓,出自商、周时期古矢国,属于以居地或国名为氏。②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年仲雍庶孙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③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虞衡,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④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⑤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氏。⑥源于地名,出自上古地理方位虞渊,属于以宗教信仰为氏。

【家族名人】虞克文、虞万发、虞元吉、虞皎、虞恺、虞睿良、虞睿才。5、【景】

从日至京,指日光,环境的风光的含义。也指佩服、敬慕的含义。发音响亮,寓意美好,与其他名字搭配使其发音更加动听。比如:女演员景甜,运用"甜”字搭配姓氏“景”起名,在发音上给人一种甜美可爱、聪明乖巧等字眼。在寓意上寓意着孩子能说会道、明辨是非、甜美动人。

【起源】①是战国时期,楚国王室三大姓---屈,景,昭,之一,皆为楚国王室分封子孙的食邑地名,后代以之为姓。②是景姓,是战国时齐国君主齐景公的后代,以王父名为姓,相传姓景。③郡望堂号 秦置晋阳县,属-一战国时楚将。

【家族名人】景阳、 景延广、 景幼南。6、【钱 】

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自然是这个“钱”字最最好听了。

【起源】①据《通志·氏族略》、《姓谱》等书记载,钱氏源自彭祖篯铿。《史记·楚世家》:彭祖姓篯名铿,尧封於彭城,为大彭国始祖,他被后人尊称为彭祖。②中国钱姓血脉比较纯正,较少发生外族和外姓的融入。但在元明清时,钱姓开始出现与周边民族融合的现象,今回族、苗族、壮族、傣族、藏族、黎族、土家族、哈尼族、布依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少量钱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为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钱氏。明清云南地区的哈尼族钱姓土司是来自临安的钱姓汉族,其后裔在当地都拥有很大的影响。【家族名人】钱谬、钱起、钱德洪、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7、【龙】

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姓龙的是不是很自豪呀。

【起源】龙姓,汉族姓氏。古老的姓氏,春秋时有龙子,战国时有魏国大将军龙贾,发祥于河南山东间地。商朝有龙母尊、商子龙鼎、子龙壶、子龙爵、子龙斛、子龙觯、商"子龙"铜戈等,周朝有龙伯戟等,清华简《系年》有:"乃归厉王于彻,龙伯和立。"春秋早期有樊夫人龙嬴壶、樊夫人龙嬴盘等(樊国君夫人嬴姓龙氏)。

【家族名人】龙伯高、龙敏、龙章、龙仁夫、龙启瑞、龙云。8、【欧阳】

作为一一个复姓,其最早起源于上古八大姓之-的姒姓。而它的好听程度不用我提及,大家也有着一定的印象。如:欧阳娜娜、欧阳震华等等都是寓意吉祥且姓氏优美动听的好名字。

【起源】欧阳姓源流单纯,出自姒姓,欧阳氏的得姓,大约有2000年的历史。根据《路氏》上的记载说,越王无疆的次子,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边,后代中有欧氏,欧阳氏。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欧阳姓出自姒姓,夏帝少康的庶子,受封于会稽,传至越王无疆时,为楚国所灭,无疆的儿子蹄,改封乌程欧余山南方,为欧阳亭侯,子孙就以欧阳为氏。

【家族名人】欧阳修、欧阳生、欧阳询、欧阳歙、欧阳通。9、【慕容】

给人一种自信,且气质非凡的特征。不管与什么名字搭配都会给予孩子同样的特性。且发音悦耳动听、朗朗上口。属于人们最喜爱的姓氏之一。

【起源】①源自高辛氏,是帝喾的后裔,远古时,有个黄帝后代叫"封",他取姓慕容,是意在远离中原之地发扬光大传统文化。②出自汉代,以寺庙名称命姓,称慕容氏。③慕容是鲜卑族主要部落之一,以部落名称为氏。慕容氏在北方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等国,前后历时七十多年。④源于鲜卑王朝的赐姓,鲜卑后人的西夏王朝也曾赐汉人功臣慕容姓。

【家族名人】慕容皝、慕容恪、慕容垂、慕容三藏、慕容延钊、慕容彦超、慕容冲。10、【诸葛】

一一个霸气且响亮的复姓,当运用在男孩子姓氏当中之时可以搭配出最好听的名字方案。如:诸葛宇宁、诸葛俊弘等等名字即赋予孩子聪明伶俐、光明磊落之外,发音上也悦耳动听,朗朗上口。

【起源】①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有熊氏之后,属于音讹改姓为氏。据史籍《世本·氏姓篇》记载:"有熊氏之后为詹葛氏,其后齐人语讹,以詹葛为诸葛。②源于嬴姓,出自黄帝后裔葛伯的封国。据史籍《通志·氏族略》的记载,夏王朝时期,黄帝之支庶伯益的后代飞廉被封在葛地(今河南宁陵),建葛国,称为葛伯。葛国灭亡后,其王族子孙和国民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葛氏。原居于琅琊郡诸县之葛氏有一支迁徙至阳都(今山东沂南),因阳都已有葛氏,遂称后迁来的葛氏为诸葛氏。③源于改姓,出自秦末陈胜吴广大将葛婴,属于帝王封赐改姓为氏。秦朝末期,陈胜吴广起义时,属下有大将葛婴,他屡立战功,后来却被陈胜听信谗言所杀害。到了西汉朝时期,汉文帝刘恒感其忠勇,特赐封葛婴的孙子为诸县侯(今山东诸城),其后代遂以诸葛为姓氏,称诸葛氏,世代相传至今。

【家族名人】诸葛生、诸葛祚、诸葛鉴元、诸葛恪、诸葛思祯、诸葛贞、诸葛瞻、诸葛亮、诸葛融、诸葛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如今人口最少的姓氏是哪个姓氏?此姓氏让人听了难为情

全文共 1286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文化遗产和结晶。在这些文化结晶中,其中有一项是每个中国人最深层的情节,因为它现在的我们与祖先们联系在了一起,这就是我们人人都拥有的姓氏。那么有人相关如今哪个姓氏的人最少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在姓氏这个问题上,我们和日本恰好相反。日本是现在全世界姓氏最多的国家,至少有十多万个姓,但绝大部分姓都是明治维新时代才有的,距今也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中国姓氏数量远远少于日本,大概也就四千多个,不到日本二十分之一,但中国的每一个姓都有非常久远的历史。

即使是那些非常少见甚至奇怪的姓,个个也都是上千年的历史。比方说我们之前介绍过中国目前人口最少的姓——难。这个姓不读nan,读作ning(4声),来源于南北朝时期鲜卑族一个名叫“吐难”的部落。后来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吐难部落的人就以单字“难”作姓,并且传承至今。这个姓现在全国只剩下四个小村子,在河南武陟县,这个姓也成了人口最少的姓。

虽然这个姓听起来很奇怪,而且似乎不太吉利,毕竟和困难的“难”同字,但这些都丝毫不影响它在中华民族姓氏大家庭里的地位,每个姓都是平等的。

我们的姓名永远都是姓氏在前而名字在后,这种传统表达了后代子孙对祖先最崇高的敬意,当然了还有一些中国人跑到所谓的西方发达国家生活了,把自己的名字放到了姓氏的前面,不过这只是极小的一部分中国人,当今的中国姓氏由于时代的变化加之受到各种西方文化的冲击,有许多古老的姓氏失去了原有的意思,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中国最阴狠的姓氏,人们一看到这个姓氏就会由内而外地产生一股寒意,此姓氏就是~“毒”姓氏。

“毒”姓氏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比较晚,关于此姓氏的产生有两个传说,其源头是一场千年之前的仇恨,在唐朝时武则天与唐高宗的小女儿~太平公主,同时也是后来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她生平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可谓是唐朝最有名的公主了,当时的宰相窦怀贞和太平公主相恋了,年轻的皇帝李隆基却坚决反对,窦怀贞和太平公主最终决定铤而走险发动政变,最后政变失败只得逃亡,两人在逃亡的路上窦怀贞死了,太平公主却被抓了回来,后来太平公主将遗腹子改姓氏为“毒”,以示不忘皇帝之阴狠。

另一个传说没有太平公主与窦怀贞的爱情,只有窦怀贞一个人,他虽然官居宰相、权倾朝野,但这位窦丞相还预谋夺取江山,推翻李姓皇上,结果被皇上发现,叛乱没有成功,后来气愤难平的皇上为了表示对窦丞相的惩罚,“赐”其及后代“毒”姓氏!这个姓氏,叫起来、听起来都非常阴狠,人们看到就有一股寒意,你想谁愿意和“毒先生”、“毒太太”打交道呢?哪怕这些姓氏的人,再古道热肠,也让陌生人滋生几分畏惧,在台湾的嘉义县就有一户毒姓氏人家,其祖先是清朝的翻译官,几代单传后,已繁衍出了男丁六人,在大陆个别省份也有此姓氏的分布。

唐玄宗赐窦怀贞姓毒这件事,是毒姓唯一的来源,所以你有某个朋友姓毒,那你完全可以确定他就是窦怀贞的后代,他的先祖曾经和太平公主关系密切,一起密谋杀害李隆基。你把这件事告诉他,可能他还会感觉很自豪。实话说,今天讲起这件事,感觉确实很牛逼。姓毒不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欧姓氏的来历是啥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姓氏来历有六大源流,分别是:

源流一:是出自姒姓,是欧阳姓的间姓,大量的欧氏族谱显示大多数欧氏都来源于欧阳氏;

源流二:出自孤氏,因为避难、逃亡、迁徙以及其他的原因,同一祖宗的后人分别有不同的姓氏,到三国时期独孤氏一部分人就改成了欧氏;

源流三:来自孔氏,汉朝时孔氏的一些人为了避嫌就将姓改成了欧氏;

源流四:源于蒙古族,在明朝初期迁居到查海的蒙古贞部中,有一个努日艾里部落,部族人称为欧力氏。蒙古语“努日艾里”的意思就是“靠湖之村”,音译为欧力营子,欧力氏就用居地名称为姓氏,汉化现在称为欧氏;

源流五:源流待考证,老满洲欧寇氏,世代居住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的通辽地区,但人数特别少。奇怪的是,至今满族人都认为欧寇氏纯属于蒙古族的姓氏,而蒙古族人则声称在蒙古族中没有此姓氏;

源流六:源于其他少数民族,现在的壮族、白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都有欧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縻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欧氏,世代相传到现在。

当代欧姓的人口约113万余,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9%,排在全国第一百三十四位。从宋朝至今1000年中,欧姓人口增长率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广东、湖南、四川,这三省大约占欧姓总人口的60%。

其次分布于贵州、重庆、广西、福建、台湾、海南、云南,这七省区市又占了29%。广东为当代欧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欧姓总人口的32%。全国形成了以广东为中心的欧姓聚集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欧阳是哪里的姓氏

全文共 242 字

+ 加入清单

欧阳姓氏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广西西部、湛江北部、河源、江西彭泽县、永丰、万载,以及湖北省的枝江、潜江等地区。其次分布于河南、陕西、湖南、四川、湖北等地区。

欧阳姓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当时夏朝的君主曾封自己的庶子无余于会稽,后来在发展的过程中,越王无疆被楚所灭,无疆于是被赐予欧阳亭候的称号,于是他的子孙后代就以“欧”或者“欧阳”为姓。

欧阳这个姓氏是一个复姓,所谓复姓就是指姓氏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比如上官、西门、东方等;而与复姓相对应的姓氏是单姓,我们最为常见的单姓有王、赵、张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