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中语文材料作文的写作技巧(最新20篇)

浏览

4243

文章

350

初中文言文‖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陈涉世家》

全文共 5875 字

+ 加入清单

陈胜、吴广率领区区数百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却能挑战兵多将广、武备精良的秦朝,揭开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是因为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吼出了无数被压迫者的心声?还是因为秦朝不施仁义、专行奇政,最终为自己挖掘了坟墓?阅读课文,相信你能感受到陈胜、吴广的胆识与智慧,也能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陈胜者,阳城2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3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4,辍耕之垄上5,怅恨6久之,曰:“苟7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8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9曰:“嗟乎1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11!”

【1〔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中华书局2014年版)。(有删节)

2〔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

3〔阳夏(jiǎ)〕今河南太康。

4〔尝与人佣耕〕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

5〔辍耕之垄上〕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之,去、往。

6〔怅恨〕惆怅、怨恨。

7〔苟〕如果。

8〔若〕你。

9〔太息〕长叹。

10〔嗟乎〕感叹词,相当于“唉”。

11〔燕雀安知鸿鹄(hú)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燕雀,小鸟,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天鹅,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二世元年1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2,九百人屯3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4,为屯长5。会6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7。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8亦死,举大计9亦死;等10死,死国11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12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1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4。扶苏以数谏故15,上使外将兵16。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17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18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19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20,宜多应者21。”吴广以为然。乃行卜22。卜者知其指意23,曰:“足下24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25?”陈胜、吴广喜,念鬼26,曰:“此教我先威众27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28,置人所罾鱼腹中29。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30。又间令31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32,夜篝火33,狐鸣34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35,皆指目36陈胜。

【1〔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秦始皇死后,他的小儿子胡亥继立为皇帝,称为二世。

2〔发闾(lǘ)左適(zhé)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闾左就用来指代贫苦人民。適戍,强迫去守边。適,同“谪”。

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

3〔屯〕停驻。

4〔皆次当行(háng)〕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次,编次。当行,当在征发之列。

5〔屯长〕戍守队伍的小头目。

6〔会〕适逢、恰巧遇到。

7〔失期〕误期。

8〔亡〕逃走。

9〔举大计〕发动大事,指起义。下文的“举大名”意思与此相同。

10〔等〕同样。

11〔死国〕为国事而死。

12〔苦秦〕苦于秦(的统治)。

13〔立〕指立为国君。

14〔扶苏〕秦始皇的长子。

15〔以数谏故〕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数,屡次。谏,古代下级对上级提意见或建议。

16〔上使外将(jiàng)兵〕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上,臣下对皇帝的敬称,这里指秦始皇。

17〔项燕〕楚国大将。秦灭楚时,他被秦军围困,自杀。

18〔怜〕爱戴。

19〔诚以吾众〕如果把我们的人。

20〔唱〕同“倡”,首发。

21〔宜多应者〕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22〔乃行卜〕就去占卜。用占卜来预测吉凶,是古人的一种迷信做法。

23〔指意〕意图。

24〔足下〕指对方,古人对于别人的敬称。

25〔卜之鬼乎〕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卜之鬼,就是“卜之于鬼”,“于”字省略。

26〔念鬼〕考虑卜鬼的事。念,考虑、思索。

27〔威众〕威服众人。

28〔乃丹书帛曰“陈胜王(wàng)”〕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王”(三个字)。丹,朱砂。书,写。王,称王。

29〔置人所罾鱼腹中〕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罾,鱼网,这里作动词,指用网捕。

30〔固以怪之矣〕自然就诧怪这事了。以,同“已”。

31〔间令〕暗使。间,私自、偷着。

32〔之次所旁丛祠中〕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次所,这里指军队驻扎的地方。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丛祠,神祠。丛,树木,鬼神所凭寄的地方。

33〔篝火〕用笼罩着火。这里的意思是用篝火装作“鬼火”。篝,笼。

34〔狐鸣〕作狐狸嗥叫的凄厉声音。

35〔往往语〕到处谈论。

36〔指目〕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3。将尉4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5尉,令辱之6,以激怒其众。尉果笞7广。尉剑挺8,广起,夺9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10曰:“公等11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12,而戍死者固十六七1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4!”徒属皆曰:“敬受命15。”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16也。袒右17,称大楚。为坛而盟18,祭以尉首19。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20。攻大泽乡,收而攻蕲21。蕲下22,乃令符离23人葛婴将兵徇24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25皆下之。行收兵26,比27至陈28,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29,独守丞30与战谯门中31。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32、豪杰33与皆来会计事34。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35,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36,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37。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38,杀之以应陈涉。

【3〔多为(wéi)用者〕多为(他)用的。这里的意思是说,戊卒多愿听吴广的差遣。

4〔将尉〕押送(戊卒)的军官。

5〔忿恚(huì)尉〕使尉恼怒。恚,恼怒。

6〔令辱之〕使(尉)责辱他。之,指吾广。

7〔笞(chī)〕用鞭、杖或竹板打。

8〔剑挺〕剑拔出鞘。

9〔并〕一起。

10〔召令徒属〕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

11〔公等〕你们诸位。公,对对方的敬称。

12〔藉第令毋斩〕即使能免于暂刑。藉,第,令,都是“即使、假若”的意思。

13〔十六七〕十分之六七。

14〔王侯将相宁(nìng)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宁,难道。

15〔受命〕听从(你的)号令。

16〔从民欲〕依从人民的愿望。

17〔袒右〕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

18〔为(wéi)坛而盟〕(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盟,盟誓。

19〔祭以尉首〕用(两)尉的头祭天。

20〔都尉〕次于将军的军官。

21〔收而攻蕲(qí)〕召集大泽乡的军队,攻打蕲县。蕲,在今安徽宿州南。

22〔下〕攻下,攻克。

23〔符离〕今安徽宿州。

24〔徇〕攻占(土地)。指率军巡行,使人降服。

25〔铚(zhì)、酂(cuó)、苦、柘(zhè)、谯(qiáo)〕秦时地名,铚、谯,在今安徽。酂、苦、柘,在今河南。

26〔行收兵〕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

27〔比〕等到。

28〔陈〕秦时县名,在今河南淮阳。

29〔守令皆不在〕郡守、县令都不在。秦时,陈县属于砀(dàng)郡,是郡府、县府的所在地,所以有守有令。

30〔守丞〕守城的当地行政助理官。

31〔谯门中〕城门洞里。

32〔三老〕封建社会里掌管教化的乡官。

33〔豪杰〕这里指当地有声望的人。

34〔与皆来会计事〕一起来机会议事。

35〔身被坚执锐〕身穿着战甲、拿着武器,意思是亲自作战。被,同“披”。坚,指铁甲。执,紧握着。锐,指武器。

36〔社稷(jì)〕国家。社,土地神。稷。谷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37〔号为张楚〕对外宣称要张大楚国,即复兴楚国之意。号,宣称。一说定国号为“张楚”。

38〔刑其长吏〕惩罚当地郡县长官。刑,惩罚。】

思考探究

一熟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文中所写事件的发展过程。

少有大志→谪戍渔阳→失期当斩→……

二读史要细,只有关注历史叙事的内在逻辑和精彩细节,才能品出历史的

“滋味”。细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可以再找一些你觉得有意思的问题,与同学交流。

1.起义的成功发动与陈胜、吴广的性格有怎样的关系?

2.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策略有什么高明之处?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等死,死国可乎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4.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四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将陈胜列入主要记述王侯将相事迹的“世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陈涉世家》全文,想一想,司马迁为什么给予陈胜这么高的评价?

1.重点句子翻译题

(1)苟富贵,无相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分析选择题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表明陈胜从小就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B.第二段在写法上以人物动作描写为主,揭示了陈胜吴广起义的阶级根源和社会基础。

C.从分析当时形势和所提策略口号中和为起义做舆论准备及发动起义,可以看出陈胜具有卓越的组织才能和超人的胆略。

D.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可看出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是一项是()

A.“天下苦秦久矣”一句中“苦”“久”二字,抓住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点明了起义的必然性。

B.“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C.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D.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根本原因是:失期,法皆斩。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胜、吴广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篝火狐鸣,鱼腹置书。

B.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吴广的智谋依次表现在抓住时机、故意使自己受辱、激怒众人。

C.文中写陈胜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D.“将尉醉”的“醉”在该段的情节发展中起铺垫作用。

【提分巧练:掌握辨错规律,练就火眼金睛】

请找出下面各项中对《陈涉世家》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地方,勾画错处并说明理由。

(1)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天下苦秦久矣。

(2)“苟富贵,无相忘”一句展现了陈胜的远大理想。

(3)作者选择了“陈涉少时”“与人佣耕”的典型事例,通过“辍耕之垄上”的细节,主要运用人物的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揭示出陈涉年少时的个性。

(4)第二段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写谋划起义,第二层写起义原因,第三层写制造舆论。

(5)第三段中“召令徒属”慷慨陈词,几句话简洁精炼,说理中肯,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号召力,再次体现了吴广的胆识和才智。

(6)第三段中“攻”“下”“收”“皆下”等动词,表明陈胜、吴广起义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结尾一句与陈胜、吴广并无直接关系,没有作用,可以删去。

参考答案

陈涉世家

2.(1)B(“动作描写为主”有误,应改为“语言描写为主”。)

(2)D(直接原因应是: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应是:天下苦秦久矣。)

(3)C(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应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提分巧练

(1)内容分析有误。导火线应是遇雨失期,失期当斩。

(2)内容分析有误。“苟富贵,无相忘”应是表明了陈胜不甘贫穷,要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才展现了其远大理想。

(3)写作特色分析有误。应是主要通过对话描写,揭示出陈胜年少时的个性。

(4)写作顺序有误。应是第一层写起义原因,第二层写谋划起义。

(5)张冠李戴。应是再次体现了陈胜的胆识和才智。

(6)内容分析有误。结尾一句进一步反映起义的影响之大,并非没有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初中语文文言文基本篇目知识汇总之曹刿论战 左传

全文共 804 字

+ 加入清单

一、通假

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通遍,遍及。

二、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福":"保佑,赐福,名词活用为动词"。

2、公将鼓之。"鼓":"击鼓",名词活用为动词

三、古今异义

1、狱:小大之狱。狱:古义,诉讼案件,罪案;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

2、再:一鼓作气,再而衰。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

3、忠:忠之属也。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

4、鄙:肉食者鄙。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

5、间:又何间焉。间: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不连接,中间,空间,或时间。

6、可以:可以一战。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许可,可能。

7、情:虽不能察,必以情。情:古义,实情;今义,感情。

8、牺牲:牺牲玉帛。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引申为舍弃某种利益,也指损害一方的利益。

9、师:十年春,齐师伐我)古义:军队。今义:老师,或军队中一种编制。

10、齐师伐我古义:讨伐,攻打。今义:砍伐。

11、弗敢加也古义:虚夸,以少报多。今义:增加

12、虽不能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13、必以信古义:言语真实。今义:书信

四、重点实词

1、既克,公问其故:已经。//战胜。//原因,缘故。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参与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可凭借

4、肉食者鄙鄙:浅陋,这里指目光浅短

5、望其旗靡靡:倒下

6、公将驰之驰:(驱车)追赶

7、弗敢专也专:独自享有,独自专有

8、小信未孚孚:为人所信服,信服

9、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以:用、凭。对曰:回答。

10、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不;//独占。

11、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

12、虽不能察:弄清楚。

13、齐师败绩:溃败。

14、下视其辙: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

15、遂逐齐师:就,于是。//追击。

16、一鼓作气:振作。

17、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18、难测也,惧有伏焉:推测,估计;///埋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语文标点符号专项练习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1下列句子使用问号有错误的一句是:()

A.延安的革命传统结出了丰硕之果,有谁不万分欣喜呢?

B.只有古柏知道这昔日的野岭荒山,恶水险川,是怎样变成了今天的繁华世界?

C.我们的饺子是亲手包的,亲手煮的,怎能不最好吃呢?

D.与天文祥、卓别林、诺贝尔相比,一个青年人才瑕瑜互见,就不至于大惊小怪了吧?

2下列句子使用感叹号有错误的一句是:()

A.让我们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双手营造出千千万万片森林,尽情地享受"森林浴"吧!

B.石的感情是多么地沉郁、厚实、丰富,跟人们心心相印啊!

C.真美啊!桂林的山水。

D.保守落后的人就是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人!

3下列句子使用顿号、逗号、分号有错误的一句是:()

A.一来一去,来的时候凶猛;去的时候又多么平静啊!

B.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

C.如果不是碰上了花店的一场争执,知道了它的生长规律,这一盆万年青,不但不会变成两盆、三盆,恐怕是弃置在一边,不再过问,久而久之,也就枯死了,岂不冤哉!

D.伟大的东西总是围以辉煌的光彩,辉煌的光彩就会激起虚荣心,而虚荣心又很容易引起激动或我们心目中的激动;谁要是为名利的恶魔所诱惑,他就不能保持理智,就会依照不可抗拒的力量所指引给他的方向扑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点:课堂口语交际训练策略

全文共 1255 字

+ 加入清单

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设计出师生、生生之间的口语交际训练。师生互动可以在师生间构建一座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也是师生双方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表现。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设计一些与学生互动的训练内容。如开展师生问答,师生共同演示,师生一起讨论,师生对话等形式。要在一个轻松的谈话环境中开展,让学生放下包袱,以一个完全放松的心态进行交流。

生生互动是促进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可组织安排一些如讨论、复述、辩论、评价等方式,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思考,互相促进,互相提高。这也是让每位学生开口说话的很好的机会。

(1)利用课前“三分钟”说话,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在每节语文课开始时,让学生讲讲当天的趣事或者见闻,每天两个学生,全班学生按组逐一上台,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有两到三次登台的机会。由于人人都上台,并且事先有准备,学生基本没有心理压力,不管是内向的学生还是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都敢于登台,有不少学生还有出色的发挥。这种方法对那些怯场的学生是一种有力的支持。随着锻炼的次数增多,那一部分学生也敢于在课上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三分钟说话法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口语表达环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产生积极的思维情势,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利用课文,找准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契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中可以穿插一系列的训练活动,如朗读、复述、讨论、讲解,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新课标”注重鼓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锻炼说话能力,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就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去“说”,去“议”,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感悟文本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课文的“美”点,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在学习朱自清《春》中的“春之五图”时,教师先和学生共同学习“春花图”,其它四幅图交给小组进行阅读交流,先在组内交流,交流好后再选代表在全班交流,这样每个学生不但积极参与了对课文的学习理解,还很好地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既凸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在作文训练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结合写作教学进行口头作文。在写人记事作文训练中,可以要求学生自我介绍,或对班次上的某一个同学进行外貌描述,让同学们判断是谁。学生参与的兴趣很浓。

结合习作评讲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每次作文都是由学生先四人一组互相评议,每个同学都要对该小组的四本作文进行“会诊”,每个人都要对作文做出评语。

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在全班交流、评议,最后学生评价,教师补充。通过评议、修改,培养语感,矫正语病,提高说话的严密性与条理性,实现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共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语文文言文字义得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得”字是会意字,甲骨文上边是“貝”字(即贝),表示钱财,下边是“又”字,象人手。合起来指手持钱财。表示取得、获得。

①取得,获得。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关雎》)

②心得,收获。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

③得意,满足。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

④通“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⑤能够。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⑥融洽。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记王忠肃公翱事》)

⑦适宜,得当。此言得之。(《六国论》)

děi

必须,应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语文文言文猜读八法之标志确认法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标志确认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如能牢记课文中出现过的这些有代表性的词,便有助于快速解题。文言句式有两大类: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特殊句式,除较易识别的判断句、被动句外,重点是倒装句。如主谓倒装“……矣,……”(“甚矣,汝之不惠。”)、定语后置“……之……者”(“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状语后置“……以……”(“覆之以掌”)等。固定句式较多,须熟记的如:“不亦……乎”(“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无以……”(“军中无以为乐”)、“何……为?”(“多多益善,何为为我擒?”)、“如……何?”“若……何?”“奈……何?”(“如太行、王屋何?”)、“所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编辑推荐:初中语文文言文猜读八法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语文文学常识顺口溜之归纳记忆法

全文共 212 字

+ 加入清单

在分类的基础上把某些有相同点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

①按标题归纳,如有“记”字的文章按时间先后可归纳为:《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登泰山记》《病梅馆记》。

②按题材归纳,如《范进中举》《孔乙己》都取材于受封建科举制度迫害愚弄的旧知识分子。

③按文体归纳,把同一体裁的作品,不管古今中外,全部集中在一起复习,既有利于文体知识考试,又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各类文体的写作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部编版 |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词语注音与解释: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1.意境yìjìng:指文艺作品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2.惆怅chóuchàng:伤感,失意

3.真挚zhēnzhì:真诚恳切。

4.渲染xuànrǎn:画国画时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5.身临其境shēnlínqíjìng:亲自到了那个环境。临:到、来。

6.胸有成竹xiōngyǒuchéngzhú:这里强调画家作画前,对于所画的对象已经有了整体把握,非常熟悉。

7.朝朝暮暮zhāozhāomùmù: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指短暂的时间。

8.浮光掠影fúguānglüèyǐng: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语文字音字形专题训练

全文共 1160 字

+ 加入清单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胆怯(qiè)旌旗(jīng)夙夜(sù)咬文嚼字(jué)

B.狡黠(xiá)荣膺(yīng)诘难(nán)两肋插刀(lēi)

C.喷薄(pēn)顷刻(qǐng)戏谑(xuè)战战兢兢(jīn)

D.间或(jiàn)拘泥(nì)挣脱(zhèng)吹毛求疵(cī)

2.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拘泥(nì)潺水(chān)腈纶(jīng)夹七夹八(jiā)

B.卓越(zhuó)攲斜(jī)拾级(shè)恹恹欲睡(yāng)

C.颠簸(bǒ)怂恿(sóng)扎付(zhá)镗镗鞳鞳(tāng)

D.唠叨(láo)嗥鸣(háo)罅隙(xià)珠两悉称(chèn)

3.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惩(chěng)罚星宿(xiù)因地制(zhì)宜忍俊不禁(jīn)

B.栈(zhàn)桥附和(hè)根深蒂(dì)固谈笑风生(shēng)

C.诀(jué)别木讷(nè)脍(kuài)炙人口妇儒(rú)皆知

D.庇(bì)护遒劲(jìn)叱咤(zhà)风云引经剧(jù)典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豁免(huō)执着(zhe)眼花缭乱(liáo)杳无音信(yǎo)

B.聆听(líng)拘谨(jǐn)万恶不赦(shè)凛然生畏(lǐn)

C.诺言(luò)吮吸(shǔn)神采奕奕(yí)中流砥柱(dǐ)

D.打量(liàng)溺爱(nì)目光灼灼(shuó)抑扬顿挫(cuò)

5、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相rú以沫()(2)niān轻怕重()

(3)销声nì迹()(4)根深dì固()

(5)qiè而不舍()(6)陶yě情操()

(7)众星gǒng月()(8)心旷神yí()

(9)如火如tú()(10)jiē来之食()

(11)鞠躬尽cuì()(12)yí笑大方()

(13)惩前bì后()(14)接zhǒng而至()

(15)好wù高远()

【答案】:

1、【答案】D

【解析】

A.咬文嚼字(jiáo)。

B.诘难(nàn)、两肋插刀(lèi)。

C.战战兢兢(jīng)。

D.正确。

2、【答案】D

【解析】

A.潺水(chán)。

B.攲斜(qī)恹恹欲睡(yān)。

C.怂恿(sǒng)扎付(zā)。

3、【答案】B

【解析】

A.Chéng

C.儒—孺

D.劲jìn---jìng剧---据。

4、【答案】B【

解析】B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

A豁免(huò),执着(zhuó)。

C诺言(nuò),神采奕奕(yì)。

D打量(liang),目光灼灼(zhuó)。

5、

(1)相濡以沫

(2)拈轻怕重

(3)销声匿迹

(4)根深蒂固

(5)锲而不舍

(6)陶冶情操

(7)众星拱月

(8)心旷神怡

(9)如火如荼

(10)嗟来之食

(11)鞠躬尽瘁

(12)贻笑大方

(13)惩前毖后

(14)接踵而至

(15)好高骛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语文考试必考文学知识

全文共 1145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常识(二)

1.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5.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6.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7.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

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15.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16.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17.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品德辞令仪态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媒婆师婆(巫婆)牙婆虔婆药婆接生婆

2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黄帝颛琐帝喾尧舜

22.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释;九流:儒家道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

23.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4.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25.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26.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27.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28.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29.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三军: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

30.三吴:吴郡吴兴会稽(丹阳)三国:魏蜀吴

31.三秦:雍王(西)塞王(东)瞿王(陕西北)

32.三楚:港陵-南楚吴-东楚彭城-西楚33.三原色:红绿蓝

34.三坟五典:三坟:伏羲神农黄帝五典: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

35.三体石经:尚书春秋左传//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书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语文关于人生的名言名句

全文共 1233 字

+ 加入清单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2.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5.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吴承恩《西游记》

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争报恩》

7.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鲁迅《鲁迅杂文选》

8.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杨绛《我们仨》

9.人生有三种根本的困境。第一,人生来只能注定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第二,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第三,人生来不想死,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这意味着恐惧。——史铁生《命若琴弦》

10.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丰子恺《豁然开朗》

11.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路遥《平凡的世界》

12.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老舍《小病》

13.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周遭的人对我满意而已。为了搏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席慕蓉《独白》

14.要是没有离别和重逢,要是不敢承担欢愉和悲痛,灵魂还有什么意义,还叫什么人生?——舒婷《赠别》

15.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那么反过来,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余秋雨《借我一生》

16.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海明威《老人与海》

17.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自己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8.一个人只要有意志力,就能超越他的环境。——杰克·伦敦《马丁·伊登》

19.站在痛苦之外规劝受苦的人,是件很容易的事。——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20.盲目可以增加你的勇气,因为你无法看到危险。——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21.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蒙田《随笔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语文古诗词名言名句:读书

全文共 243 字

+ 加入清单

读书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4.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6.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

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8.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三国志》)

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0.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语文名言名句战争篇

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8、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0、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1、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1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语文标点符号知识点:引号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标点符号是新增加的考点,也是难点。其中尤以引号的考查为最难,下面给出一则规律的总结,以飨读者。

规律: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情况1.直接引用,一般引号冒号都用。

①“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情况2.间接引用: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为行文的一部分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引号外面或不用。注:引文末了是问号、感叹号的,无论直引、夹引均放在引号内。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②“留住济南”图片展深深吸引了观众。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了难以寻觅的影子--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

③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④他看她脸上泪浸浸的便说:“你哭了?”

⑤我一进教室,就看见“你在浪费时间吗?”的标语。

情况3.表示着重指出或突出强调的词语,可以加上引号。

⑥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情况4.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如:

⑦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⑧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⑨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皆备,充满生机”。

⑩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语文文言文字义疾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疾jí

“疾”是会意字,甲骨文上边是“大”字,象人的正面,下边是“矢”字,象箭。合起来指人被箭射中。表示伤病。

①疾病。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祭十二郎文》)

②疼痛。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梁惠王下》)

③恨,痛心。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

④憎恶,怨恨。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张衡传》)

⑤通“嫉”,妒忌。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孙膑》)

⑥快。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⑦强,猛烈。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⑧锐利。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观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语文文言文基本篇目知识汇总之出师表 诸葛亮

全文共 1046 字

+ 加入清单

一、通假

1、必能裨补阙漏。阙通缺,缺点。

二、词类活用

1、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名词用作动词。

2、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毛,长庄稼(长草木),名词用作动词。

3、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恢弘,发扬,形容词用作动词。

4、亲贤臣,远小人。亲,和……亲近;远,和……疏远,形容词用作动词。

5、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良实,善良、诚实的人,形容词用作名词。

6、攘除奸凶,兴复汉室。奸凶,奸邪、凶恶的敌人,形容词用作名词。

三、古今异义

1、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时。今义:四季中的秋季

2、痛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为仇恨

3、涕:临表涕零。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4、感激:由是感激。感激:古义,感动,激动;今义,感谢。

5、奖:当奖率三军。奖:古义,勉励,鼓励;今义,奖励,嘉奖。

6、开张:诚宜开张圣听。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店铺)开始营业。

7、义:引喻失义。义:古义,适宜,恰当;今义,意义,含义。

8、异同:不宜异同。异同:古义,差异,偏义复词;今义,不同与相同。

9、所以: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所以:古义,用来……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10、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道德品质十分恶劣。

11、否:陟罚臧否古义:恶,坏。今义:表示否定

12、猥:猥自枉屈古义:辱,有降低身份之意。今义:卑鄙下流

13、庶:庶竭驽钝古义:希望,期望。今义:众多

14、开张:诚宜开张圣听古义:扩大。今义:指商店开始营业

15、晓畅:晓畅军事古义:精通,熟练。今义:通顺

16、布衣: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古义:平民。今义:用布做的衣服

17、谨慎:先帝知臣谨慎古义:严谨而慎重。今义:小心慎重

四、重点实词

1、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2、当奖帅三军(激励)

3、臣本布衣:平民。

4、躬耕于南阳躬:亲自。

5、后值倾覆值:遇,遇到。(恰逢,适逢,碰到)倾覆:兵败。

6、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7、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发扬扩大。

8、引喻失义义:适当,恰当。

9、宫中府中宫中:皇宫中。府中:朝廷中。

10、陟(奖)罚(惩罚)臧(善)否(恶)。

11、论其刑赏刑:罚。

1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给予。

13、夙夜忧叹夙夜:早晚。

14、庶竭驽钝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15、攘除奸凶攘除:排除、铲除。

16、以彰其咎彰:表明。

17、则责攸之、依、允等之慢慢:怠慢、疏忽。

18、以咨诹善道咨诹:询问

19、察纳雅言雅言:正言

20、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理: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语文文言文字义及

全文共 192 字

+ 加入清单

及jí

“及”是会意字,甲骨文上边是“人”字,下边是“又”字,象人手。合起来指手从后面抓住人。表示赶上。

①追赶上。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屈原列传》)

赶得上,比得上。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到。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③推及,涉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梁惠王上》)

④和,以及。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语文文学常识之四书

全文共 1337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常识(三)

1.经典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2.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语文

3.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

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6.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

8.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9.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元-赵孟頫10.书法四体:真(楷)草隶篆

11.文房四宝:湖笔微墨宣纸端砚

12.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的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

13.古代秀才四艺(文人雅趣):琴棋书画14.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15.书四库:经史子集16.兄弟四排行:伯(孟)仲叔季

17.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18.五花:金菊花-卖花女木棉花-街上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酒楼上的歌女火辣花-玩杂耍的土牛花-某些挑夫

19.八门:巾-算命占卦的皮-卖草药的彩-变戏法的挂-江湖卖艺的平-说书评弹的团-街头卖唱的洞-搭蓬扎纸的聊-高台唱戏的

20.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21.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千阮瑀应瑒刘桢

22.七政(七纬):日月金木水火土23.战国七雄:赵魏韩齐秦楚燕

24.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25.七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

26.神话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27.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8.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东汉魏宋晋齐梁陈隋

29.四时八节中的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30.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31.八股文中的八股: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32.扬州八怪指;汪士慎李鳝金农黄慎高翔郑燮罗聘

33.九州指: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

34.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父本身子孙曾孙玄孙

35.九章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36.九歌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37.十家指;九流加上小说家

38.中国历史上十女诗人指:班婕妤(班固之祖姑)蔡琰左芬(左思之妹)苏惠谢道韫鲍令晖(鲍照之妹)薛涛李清照朱淑贞秋瑾

39.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赵氏孤儿》《精忠旗》《清忠谱》《桃花扇》《汉宫秋》《琵琶记》《娇红记》《长生殿》《雷峰塔》

40.中国十大古典喜戏:《救风尘》《玉簪记》《西厢记》《看钱奴》《墙头马上》《李逵负荆》《幽阁记》《中山狼》《风筝误》

41.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42.中国十部著名歌剧:《白毛女》《王贵和李香香》《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洪湖赤卫队》《草原之歌》《红霞》《刘三姐》《红珊瑚》《江姐》

43.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4.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猪

45.十二时: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脯时日入黄昏人定

46.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47.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48.七夕指:七月七日

49.十恶不赦中的十恶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大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段落的作用

全文共 1712 字

+ 加入清单

目标:

(1)掌握文章开头段的作用

(2)掌握文章中间段的作用

(3)掌握文章结尾段的作用

一、开头段作用

1.总领全文或总领下文或引起下文

①总领全文的识别方法:第一步,阅读全文,明确文体,大致明确全文的主要内容。第二步,阅读开头,概括出开头部分的内容。第三步,考虑开头部分的内容与全文内容的关系:如果开头部分的内容对全文内容做了概括,是全文的总起,那么该开头的作用就是总领全文。其常见形式有:①中国名著的开宗明义式,如《三国演义》的开篇: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②外国名著的开宗明义式,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然而不幸的家庭却有各自的不幸。”

②总领下文的识别方法:如果开头部分的内容仅仅是对下文内容做了概括,是下文内容的总起,那么该开头的作用就是总领下文。

③引起下文的识别方法:开头的最后一句话直接点出了下一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或上文说明某道理,下文往往回答:“为什么这么说”;或上文流露出某感情,下文具体阐释这种情感的来由。那么,该开头就有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2.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3.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4.欲扬先抑。即以退为进,先抑住某个人物或事物,后确立自己的观点或主题,达到突出主题的目的。

识别方法:一般情况下,采用这种手法的文章,作者先表达对所描写的事物或人物的不满之情。接着在一两件小事的叙述中,突然转变了对这个事物或人物的看法。这就是欲扬先抑。

5.设置(造成)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识别方法:如果能够根据文章开头提出“为什么谁会怎么做”的回题,或能够让读者产生到底是怎公回事的疑问,并吸引着读者,使读者一读开头的内容就有往下读的欲望,那么,该开头的作用就是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张之路的《羚羊木雕》:“’那只羚羊木雕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6.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识别方法:第一、阅读全文,明确文章是写人还是叙事或是写景状物。第二、明确主要写作对象是什么。第三、看开头部分是否对主要写作对象提前做了基础性的描写,或为行将来临的事物做了衬托,如果是,那么该开头的作用就是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7.直抒胸臆,尽情赞美。

8.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9.埋伏笔。

10.推动情节发展。

识别方法:看开头和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之间是否为因果关系,如果是因果关系,那么开头的作用就是推动情节发展。

11.与下文相照应。

二、结尾段九种常见作用及其识别方法

1.总结上文、总结全文。

2.照应开头(或照应文题,或与前文某处相照应)。

3.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4.深化中心(深化主题),或强化作者感情,或使读者觉得某人的形象更高大。

5.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或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或委婉含蓄,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识别方法:含蓄性结尾就是把要说的话、表达的真情隐藏起来,使文章结尾留有空白,常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和空白艺术,耐人寻味,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余地,能把读者引向更深远的境地,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奇效。

6.造成悬念。识别方法:如果结尾段作者已把即将发生的事有意地交代出来,或预示了即将发生的事件作为概况,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关心着事件的发展,尤其关心着这事件对文中人物所产生的各种反应。那么该结尾段的作用就是造成悬念(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使情节的发展变得合理。

三、中间段四个常见作用及识别方法

1.承上启下(过渡)。

2.插叙。识别方法:如果一篇记叙类文章在记叙的过程中,为了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或是通过人物的联想,或是通过入物的叙说,如用上”听人说”、“据说”、“有人说”等字眼,或是直接在文中用上“原来”、“过去”等表示时间概念的词等,插入有关的另一故事片断或事件,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或说明等,且在这一部分内容叙述完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这种叙述顺序就叫插叙。

插叙的作用是:

①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

②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③使文章脉络清晰。

④使文章结构紧凑,完整。

⑤推动情节发展,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

⑥突出主题等。

3.与某部分(文题、开头、前文某处、后文某处、结尾)相照应。

4.衬托或铺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语文病句快速辨析切入点:看副词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一些表时间、地点、范围、程度或心理活动的副词作修饰语时,要特别注意与后面的中心语是否有语意重复毛病。

1.专家们特别指出:推广普通话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目前的当务之急。

解析:“目前”与“当务之急”语意重复,应删去“目前”。

2.“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

解析:“可以”与“堪称”语意重复,应删去“可以”。

像这类短语常见的有:真知灼见的意见、常常屡见不鲜、来自于、这其中、此个中、令人堪忧、被应邀、过分溺爱、过分苛求、过高奢望、多年夙愿、过分溢美之词、随便苟同、好像如芒在背、特别穷凶极恶、三令五申地强调、非常奇缺、迅速立竿见影、显得相形见绌、您的垂询、不可叵测、俩个、杜绝不要、切忌不要、避免不要、非法走私活动、基本上根除、坏毛病、目的是为了、原因是因为、不透明的暗箱操作、从来没有过的空前盛况。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中语文常用修辞手法:借代

全文共 215 字

+ 加入清单

1.定义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本体事物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

2.表达效果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借代的作用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3.典型例句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3)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