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碱石灰干燥剂能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吗【20篇】

食品中的二氧化硫及其盐类其残留超标主要是人为过量添加导致,另外,如葡萄酒、果酒类等发酵食品,在发酵过程中也会自身产生亚硫酸盐。那么,下面是问学吧小编给你介绍的碱石灰干燥剂能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吗,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2608

文章

957

篇1:有害气体中毒的急救方法

全文共 1866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遇到有害气体中毒该如何急救?下面让小编给大家介绍有害气体中毒的急救方法,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有害气体中毒的急救方法二、煤气中毒的急救

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它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常因使用煤炉漏气或采矿时通风不良而发病。一氧化碳吸入体内,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它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大210倍,而它的解离速度是氧的1/2100。吸入后致使组织缺氧、痉挛和水肿等。当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0.02%时,2~3小时即可出现神经系统损伤、缺氧等症状。当室内环境浓度达到0.08%,2小时即可昏迷。

(一)判断 中毒类型 主症 急救后效果

1.轻型 头痛、头晕、心慌、耳鸣、眼球转动不灵、恶心呕吐,全身无力 立即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很快恢复

2.中型 除上述症状外,常有意识不清、粘膜、口唇、皮肤、指甲出现樱桃红色 抢救及时,数日才能康复

3.重型 肺、脑、心常受损害,呼吸困难、肺水肿、心律不齐、体温升高、皮肤苍白或青紫,昏迷,肢体瘫痪、癫痫发作 抢救康复后遗留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精神失常等

(二)急救不论哪一型煤气中毒,抢救都应是:

1.自己发现有中毒时,可暂时走(爬)出中毒现场,吸新鲜空气,并呼叫他人速来相助。

2.他人发现已中毒者,立即打开窗户,将病人抬离现场,松解衣扣,使呼吸通畅并保暖。

3.如有呕吐应使病人头偏向一侧,并及时清理口鼻内的分泌物。

4.用手导引人中,足三里、内关等穴,及时吸氧。如有窒息立即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见第三章)。

5.很快送医院抢救。

(三)预防

1.平时严格检查煤气管道、阀门是否跑气,应及时检修,严格遵守使用规则。

2.烧煤者的厨房应有风斗,充分通风换气。

3.加强宣教,提高防煤气中毒及抢救的知识水平。

有害气体中毒的急救方法一、硫化氢中毒的急救

硫化氢有自鸡蛋味,为无色气体,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皮革、造纸等行业中,废气、粪池、污水沟、隧道、垃圾池中,均有各种有机物腐烂分解产生的大量硫化氢。如吸入浓度300mg/m3/小时即对呼吸道、眼睛产生刺激症状。吸入2~3小时达1000mg时,可发生“闪电式”死亡。

(一)判断

接触硫化怪的病史,并出现以下症状:头痛剧烈、头晕、烦躁、谵妄、疲惫、昏迷、抽搐、咳嗽、胸痛、胸闷、咽喉疼痛,气急,甚至出现肺水脵、肺炎、喉头痉挛以至窒息,可有结膜充血,水肿、怕光、流泪,进而血压下降,心律紊乱等。

(二)急救

1.速搬运出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

2.有条件时静脉注射50%高渗葡萄糖20ml,加维生素C300~500mg。

3.严重者速送医院抢救。

(三)预防

1.改造工业生产工艺,不跑、不漏硫化氢气体。

2.加强宣教,加强预防措施。

3.戴好防护工具。

有害气体中毒的急救方法三、菜窖里救人

在农村,冬季多在菜窖里储存蔬菜,因窖内通风太差,缺氧,二氧化碳(CO2)蓄积。刚打开窖门,人立即下窖内即会发生二氧化碳中毒。二氧化碳又称碳酸气,为无色、稍带酸味的气体。一般情况下,CO2对呼吸中枢神经系统称兴奋后抑制最后导致呼吸中枢麻痹。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17~18%时,吸入量大时即可发生“闪电式”窒息而死亡。

(一)判断

人头晕痛、心慌、气短、气喘、恶心呕吐等。中毒甚者口唇、指甲青紫,昏迷、意识不清,发生窒息而死亡。

(二)急救

1.发现窖内有人中毒时,打开窖的通风口或用电风扇向里吹风。还可点燃一支蜡烛或油灯,用绳索吊至窖内深处,几佳句内灯自熄,说明窖内仍缺氧,急救人员还应继续通风。如灯火未熄,应立即下窖救人。戴防毒面具或氧气袋,可确保安全。

2.救出时,松解病人衣带,呼吸新鲜空气。

3.取出口、鼻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通畅。

4.用手导引或针刺人中、少商,合谷,涌泉,足三里等穴。

5.呼吸停止时做口对口呼吸和心脏按压并吸氧。

6.速送医院抢救。

(三)预防

下窖前,先打开窖盖,通见或以电扇向里吹风,再用灯火试验,确有安全保障再下窖。

有害气体中毒的急救方法四、氨中毒的急救

氨是无色而有刺激气味的碱性气体。主要用于皮革、染料、化肥、制药等工业的冷冻剂,常由意外事故而吸入中毒。空气中氨气浓度达500~700mg/m3时,可出现“闪电工”死亡。

(一)判断

有接触氨气、氨水的病史,根据下列症状容易判定。

1.吸入中毒:口、眼、鼻有辛辣感觉、咳嗽、流泪、流涎、胸痛、胸闷、呼吸急促、有氨味;甚者皮肤糜烂、水肿、坏死,肺水肿,喉痉挛,呼吸困难等。

2.皮肤接触:可见皮肤红肿、水疱、糜烂、角膜炎等。

(二)急救

1.使患者速离现场,静卧,给氧。

2.眼、皮肤烧伤时可用清水或2%硼酸溶液彻底冲洗。点抗生素眼药水。

3.速送医院抢治。

(三)预防

1.运输时应有严格管理和防护。

2.加强宣传,提高防护、急救知识水平。

3.严格操作规程,预防事故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一氧化碳是什么气体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一氧化碳气体是在古代用来处决希腊人和罗马人,在11世纪一个西班牙医生第一次描述了这种气体。1776年,法国化学家拉索内,通过加热锌白和碳首次制得了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什么气体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刺激性、易燃、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在血液中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严重时死亡。发生一氧化塘中毒应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吸入大量新鲜空气或者进行人工呼吸。

一氧化碳是大气中分布最广和数量最多的污染物,也是燃烧过程中生成的重要污染物之一。在冶金、化学、石墨电极制造以及家用煤气或煤炉、汽车尾气中均有一氧化碳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干燥剂硅胶粉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硅胶粉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能,从多组分溶液中有选择地吸附提纯同分异构体组分。在制备硅胶粉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不同工艺条件生产出平均孔径20A°-20000A°的一系列产品以适应不同性质、分子量和分子结构的物质的分离纯化。干燥剂硅胶粉呢?和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干燥剂硅胶粉

干燥剂硅胶粉为白色均匀颗粒,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具有纯度高,安全卫生之特点。是具有固体特性的胶态体系,由形成凝集结构的胶体粒子构成。胶体粒子是水合状态硅胶(多硅酸)的缩聚物,属非晶态物质。胶体粒子的集合体的间隙形成试剂柱层析硅胶颗粒内部的微孔隙结构。因此,它是一种具有丰富微孔结构,高比表面积、高纯度、高活性的优质吸附材料。干燥剂硅胶粉的主要性能特点--吸附特性,取决于原料硅胶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微孔结构和内孔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怎么制作干燥剂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干燥剂对于很多人来说很熟悉,不过对于里面的化学成分还是很陌生的,干燥剂其实都是用化学物质合成制作的,如果你懂得化学,你就可以很好的了解这些相关的知识,然后进行自己的手工制作,那么怎么制作干燥剂?

干燥剂有两个途径可以自制,价廉物美。

1、所有的医院的手术室都有成堆的干燥剂,是像黄豆大颗粒一样的东西,干燥时是白色的,受潮后是蓝色的。

你去人家医院要一点放在布袋里。布袋最好是棉布的,透气,然后把它放在锅里慢慢烘烤一下,蓝色的变成白色的就能用了。

这有一个好处,下次你经常看看干燥箱里的干燥剂是不是白色的,是白色的就不用烘烤,能继续用。如果是蓝色的,就说明受潮了,烘烤一下能用无数次。不要烤过分了,那就会脆裂、变成粉末。

2、还有最经济的办法就是找一块生石灰。包在布袋里,最好多报几次层,防止石灰粉末出来弄脏你的相机。过一段时间,生石灰就会受潮裂开、或者变成粉末,那就说明吸潮效果不好了,那就再换一块生石灰。

如果找生石灰不方便,那就把原来的生石灰放在锅里连布袋一起,慢慢烘烤。不要温度太高,把布袋烤焦就不好了,把煤气灶调小了,放在炒锅里就行,锅里放块筛子。那就把原来的生石灰放在锅里的筛子上连布袋一起,其实最好就是把布袋包好的生石灰放在电饭煲里,保温档就行了,很简单。等水分蒸发后,又可以用了。

通过上面的介绍,你是否也想自己动手试验一下,其实只要你看懂上面的介绍,制作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这种食品添加剂小知识在人们生活中还是很常见的,就是很多人没有及时的发现,如果想要了解食品安全检测仪使用知识和儿童误食干燥剂怎么办这样的问题,就可以帮助你找到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二氧化碳的用途 二氧化碳的作用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高纯二氧化碳主要用于电子工业,医学研究及临床诊断;固态二氧化碳广泛用于冷藏奶制品、肉类、冷冻食品和其它转运中易坏的食品;气态二氧化碳用于碳化软饮料、水处理工艺的pH控制、化学加工、食品保存;液体二氧化碳用作致冷剂。

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气体,溶于水和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二氧化碳还是碳氧化合物之一,是一种无机物,不可燃,通常不支持燃烧,低浓度时无毒性。二氧化碳属于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处于碳元素的最高价态,故二氧化碳具有氧化性而无还原性,但氧化性不强。

但二氧化碳对自然环境方面也存在着危害,比如天然的温室效应、增强的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煤气罐着火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吗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二氧化碳灭火器要定期检查喷嘴是否堵塞,使之保持通畅。每半年检查灭火器是否有工作压力。对空气泡沫灭火器只需检查压力显示表,如表针指向红色区域即应及时进行修理,二氧化碳灭火器需要年检吗?查看二氧化碳灭火器合格证,看年检的合格证是不是到期了,如果到期了就该年检;另外检测二氧化碳灭火器它的钢瓶有没有腐蚀情况,如有腐蚀应该立刻报废,这很危险的会爆炸的,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煤气罐着火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吗?

当然可以的,二氧化碳灭火器有流动性好、喷射率高、不腐蚀容器和不易变质等优良性能,适用范围有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适用于扑救B类火灾,(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适扑救C类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扑救E类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许多市民认为,如今楼房的灭火等级较高,而且大多小区配有消防设施,家中再配置灭火器纯属“画蛇添足”。对此,南京市公安消防局相关人士表示,此种观点可以理解但无法认同。

据消防部门统计,80%的火灾都是家庭电气火灾。为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居民家中自备灭火器是非常有效的办法。灭火器并不是国家专业特别配备的器材,更不属于控制类器材,在专业的消防器材销售点都可以买到,而且花费不过几十元。灭火器的使用也很方便,只要拔下保险栓按下把手就可以使用了。家用灭火器对付一般电线短路火灾、油锅起火等小型火灾,还是比较有效的,可以快速阻止火势蔓延。

虽国家无硬性规定,但是出于自身安全考虑,家庭自备灭火器都非常有必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药瓶里的干燥剂有毒吗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与药密不可分,我们打开药瓶,里面都有一小团棉花或一小袋干燥剂。对于干燥剂大家都会认为它是有毒的,那么药瓶里的干燥剂有毒吗?接下来就有小编来为您解答这一易爆物品知识。

据小编了解药瓶里的干燥剂一般是硫酸钠或是其他的一些吸水的物质,吃下去会有一段时间的身体的不舒服,但是因为其中没有重金属成分,所以对人体是不会有太大伤害的。

虽然药瓶里干燥剂没有什么毒,并且可以吸水,保证药品干燥,延缓其变质,但是并不能让它继续留在药瓶里。药瓶内的棉花和干燥剂,在开瓶后必须立刻丢弃,否则可能吸附水气,让水气留在药罐内,反而容易使药品潮湿变质。

药瓶未开封前,干燥剂则是为了在有少量水气进入药瓶时,可将其吸附。药瓶一旦开封,这两个“帮手”反而会变成吸附水气的“凶手”,最好把它们赶快丢掉。在这里小编要提醒大家药品怕光照、潮湿、高温,一旦开封后,最好能够放在干燥箱内,最忌讳放在浴室、厨房等地方,这些潮湿的场所容易使药品坏得快。还要提醒的是,药品开封后最好尽快服用,不要长期存放。药瓶上标示的保存期限是“未开封”状态下的期限,一旦开封后,保存期限就会缩短。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脱氧剂跟干燥剂区别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脱氧剂干燥剂都可以防止包装中的食品出现霉变的现象,食品霉变基本都是在一个潮湿和有氧气的环境下才会导致霉菌会快速的生长,所以说这种情况下脱氧剂和干燥剂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过很多人脱氧剂跟干燥剂区别不是很理解,还是请的老师来详细的介绍一下。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食品里面放干燥剂或脱氧剂都是为了保证产品不霉变。而霉变是因为霉菌在一个潮湿和有氧的环境中会快速繁殖生长(食物里有它们生长所需的营养)。而干燥剂和脱氧剂都是通过控制霉菌赖以生存的印刷来达到防霉的,可以用食品安全检测仪就能清楚的知道食品中哪一个是干燥剂,哪一个是脱氧剂。

食品用干燥剂有很多种,主要是生石灰干燥剂,矿物干燥剂,硅胶干燥剂等。其通常在密封环境下通过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来达到一个细菌无法生产的环境。

脱氧剂则是通过使其环境处于一个无氧环境来达到这个作用。

综上所述人们对于脱氧剂和干燥剂的区别有了一定的了解,像这样的食品添加剂小知识在是很多的,比如儿童误食干燥剂怎么办?都是可以及时的找到相关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茶叶干燥剂有毒吗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茶叶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为了使茶叶永保清香,都会放一点干燥剂在里面,那么大家知道茶叶干燥剂有毒吗?今天就有小编来为您解答疑惑。

茶叶里面放的干燥剂一般都是硅胶干燥剂是没有毒的,大家可以放心使用,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说一说硅胶的详情。

硅胶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通常是用硅酸钠和硫酸反应,并经老化、酸泡等一系列后处理过程而制得。硅胶属非晶态物质,其形状透明不规则球体,其化学分子式为mSiO2.nH2O。

硅胶的化学组份和物理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许多其它同类材料难以取代的特点:吸附性能高、热稳定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等。硅胶干燥剂的内部为极细的毛孔网状结构,这些毛细孔能够吸收水分,并通过其物理吸引力将水份保留住,作为干燥剂被广泛应用到航空部件、计算机器件、电子产品、皮革制品、医药、食品等行业的干燥防潮。即使将硅胶干燥剂全部浸入水中,它也不会软化或液化。它具有无毒、无味、无腐蚀、无污染的特性,故可以与任何物品直接接触。

硅胶干燥剂最适合的吸湿环境为室温(20~32℃)、高温(60~90℃),它能使环境的相对湿度降低至40%左右,因此干燥剂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哪种干燥剂遇水会爆炸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现实生活中干燥剂的种类非常多,比较常见的有生石灰、蒙脱石干燥剂等。虽然干燥剂都不能使用,但并不是所有干燥肌剂都会给身体造成危害,哪种干燥剂遇水会爆炸?下面小编为您权威解答。

石灰干燥剂在食品中使用广泛,用生石灰作为主要成分的干燥剂一直在食品、茶叶、电器等行业中被广泛使用,是因为这种干燥剂具有极好的干燥吸湿效果,而且价格较低。干燥剂中起干燥作用的是生石灰,这个物质遇水有强烈放热化学反应,生石灰干燥剂遇水变强碱性溶液,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另外,这种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碰触到容易烫伤、烧伤皮肤。

虽然,并不是每种干燥剂多会产生爆炸,但石灰干燥剂遇水之后极易发生爆炸。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氧化钙在遇到水后会产生急剧的化学反应,瞬间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如果装在塑料瓶内的石灰量比较大,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会使塑料瓶迅速膨胀,严重的会使塑料瓶爆裂。如果塑料瓶里的石灰量比较少,紧贴塑料瓶内壁的石灰就可能把塑料瓶烫变形。

希望大家看过上面的介绍之后,能够对生石灰干燥剂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使用时干燥剂应该注意什么?除了要多掌握一些易爆物品知识之外,生活中千万不能将生石灰干燥剂投入水中,一旦发生爆炸很容易伤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石灰干燥剂成分有哪些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石灰干燥剂价格低廉,而且实用性很强,既然生石灰干燥剂吸水能力很强,那么石灰干燥剂成分有哪些?通过小编来对其详细的讲解一下。

石灰干燥剂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CaO),其吸水能力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的,因此吸水具有不可逆性。不管外界环境湿度高低,干燥剂都能保持大于自重35%的吸湿能力,更适合于低温度保存,具有极好的干燥吸湿效果,而且价格较低。可广泛用于食品、服装、茶叶、皮革、制鞋、电器等行业。

石灰干燥剂注意事项:

原料生石灰(CaO)的原料与水反应发热。如发现有烧伤的征兆时,请找医生观察。如果误食了吸湿后成粉末状的消石灰时一般只要漱口就行了。消石灰无毒(氢氧化钙),可以用于食品添加剂的物质。但是其水溶液有强碱性,会刺激粘膜,所以误食后请喝大量水或牛奶后找医生观察。

在家庭内作为不燃烧垃圾处理,因石灰干燥剂的原料生石灰与水接触有立即发热的可能性,严禁抛弃于水分多的地方。

石灰干燥剂成分有所了解,同时还对其石灰干燥剂的注意事项有一定的讲解,所以说要多关注,加强易爆物品知识的学习,而且还可以对其生活中常见的干燥剂有哪些等知识进行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儿童误食干燥剂后有哪些症状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就越来越开放,现在的家庭几乎都只有一个小孩,因此小孩成了家里的宠儿,家人都是想法设法保护儿童的健康,但是经管如此,宝宝总是还会出现意外,比如;误食干燥剂,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儿童误食干燥剂后有哪些症状的小常识。

据小编了解误食不同的干燥剂有不同的症状,详情如下:

1、小孩误食生石灰干燥剂:灼伤口腔误食生石灰干燥剂会灼伤口腔或食道,导致皮肤和粘膜受损一则因为氧化钙遇水会形成氢氧化钙,并放热而使口腔有灼热感或灼伤;二则因为氢氧化钙本身是碱性的,所以会造成嘴唇、舌头、口腔黏膜、食道的腐蚀性灼伤;若接触到眼睛,可能会造成结膜甚至角膜细胞的变形,而导致眼睛的伤害。

2、小孩误食硅胶干燥剂:阻碍正常消化硅胶中的颜色是加入了氯化亚钴,用来指示功效。硅胶在胃肠道不能被吸收,可能会阻碍正常的消化功能。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不管是什么样的干燥剂都是不可以食用的,都会是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的,所以各位家长平时在家里都需要注意了,及时扔掉不需要的干燥剂。让儿童远离干燥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化学知识点之气体的除杂和干燥

全文共 191 字

+ 加入清单

气体的除杂和干燥

(1)水蒸气:取样品冷却后与无水硫酸铜混合,硫酸铜变蓝

除杂方法:生石灰、浓硫酸、固态的氢氧化钠、无水氯化钙等,需要具体分析

(2)除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

(3)二氧化碳中除一氧化碳或氢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若除去氢气则还要进行干燥

(4)除二氧化碳: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5)干燥剂:固态氢氧化钠和生石灰: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碳

(6)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二氧化碳灭火器存放温度是多少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进行灭火器知识的学习,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常识,提升应对危险的技能,更好地保证家庭安全。关于灭火器存放的内容,小编进行了归纳整理。

二氧化碳灭火器怎么储存?以下四点注意事项供你参考。

1二氧化碳灭火器存放温度是多少?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放置明显、取用方便的地方,不可放在采暖或加热设备附近和阳光强烈照射的地方,存放温度不要超过55°C。

2定期检查灭火器钢瓶内二氧化碳的存量,如果重量减少十分之一时,应及时补充罐装。

3在搬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防止撞击。在寒冷季节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阀门(开关)开启后,不得时启时闭,以防阀门冻结。

4灭火器每隔5年送请专业机构进行一次水压试验,并打上试验年、月的钢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干燥剂为什么遇水会发生爆炸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很多人都知道干燥剂的危险性,干燥剂为什么遇水会发生爆炸?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热量释放不出就很容易爆炸。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解答。

许多食品、衣服、鞋子等包装盒里,都有一小包干燥剂,目的是为了降低盒子里的湿度,防潮防霉。但是,这种干燥剂如果保存不当,或者遇水之后就很容易发生意外。因为,氧化钙遇水瞬间释放大量热量,易发生爆炸。

一般情况下,干燥剂与水结合,会马上出现化学反应,石灰干燥剂里含有氧化钙成分,氧化钙遇到水后,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释放热量。另外,满足爆炸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密封空间,二是放热生成大量气体,两者缺一不可。新闻报道里的男孩因误将干燥剂放入保温杯中,满足了以上两个条件,才发生了爆炸。

据了解,干燥剂有很多种,例如无水硫酸钠、氯化钙等,制作食品干燥剂的原料主要有两种:硅胶和生石灰。比较安全的要数硅胶干燥剂了,硅胶干燥剂无水时为蓝色颗粒状,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的颗粒,但价格贵一些,应用不多。如果在密封容器内遇到水,瓶内的氧化钙量比较大,反应产生的热量会使瓶子膨胀,严重的会使瓶子爆炸。

相信大家看过小编的介绍之后,已经了解了干燥剂遇水会爆炸的具体原因。使用时干燥剂应该注意什么?这就需要大家平时多关注易爆物品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儿童误食干燥剂怎么办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干燥剂广泛用于各种食品中,且干燥剂也被弄成各种各样,有的弄成了糖果状、有的弄成了药品颗粒状,一般小孩子都会干燥剂当成糖果来食用,但是大家都知道干燥剂是有毒的,那么儿童误食干燥剂怎么办呢?现在就由小编来为您解答疑惑。

据小编了解误食不同的干燥剂会有不同的症状以及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详情如下;

1,小孩误食生石灰干燥剂:灼伤口腔误食生石灰干燥剂会灼伤口腔或食道,导致皮肤和粘膜受损一则因为氧化钙遇水会形成氢氧化钙,并放热而使口腔有灼热感或灼伤;二则因为氢氧化钙本身是碱性的,所以会造成嘴唇、舌头、口腔黏膜、食道的腐蚀性灼伤;若接触到眼睛,可能会造成结膜甚至角膜细胞的变形,而导致眼睛的伤害。

解决方法:稳定情绪,镇定处理,千万不要催吐。先不要着急去医院,应立刻给宝宝喝水或者牛奶,喝水也不宜过多,以免造成呕吐再次灼伤食道。有个简单的办法来控制饮用量:按每公斤体重10毫升服用,上限是不能超过200毫升,要避免过量造成呕吐,然后再送入医院进行治疗。注意:若是不小心皮肤沾染了石灰干燥剂,则需要用大量的清水冲洗;一旦有石灰干燥剂溅入眼里,更应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以上。

2,小孩误食硅胶干燥剂:阻碍正常消化硅胶中的颜色是加入了氯化亚钴,用来指示功效。硅胶在胃肠道不能被吸收,可能会阻碍正常的消化功能。

解决方法:如果误食了这种干燥剂,家长则不必太担心。因为它在胃肠道不能被吸收,可经粪便排出体外,对人体没有毒性。除非宝宝出现了头晕、呕吐等特殊反应,一般不需要做特殊处理也无须就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NASA正在寻找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的办法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希望每个人都能帮助它开发人类在火星上生存所需的新技术。这种技术的目的之一是充分利用火星上的自然资源来生产人类在火星上生存和生活所需的材料。火星上最丰富的资源之一是二氧化碳

美国宇航局最近宣布,将启动一项“百年挑战计划”——二氧化碳转化挑战——希望参与者能找到新的方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等有用的化合物。有了这项技术,我们可以利用当地资源在火星上进行生产和制造。

美国宇航局还指出,这种技术也可以在地球上使用,从大气中的废气和二氧化碳中“变废为宝”。美国宇航局说,我们不能把人类需要的一切都带到火星上,所以这种技术对我们在火星上的生存至关重要。碳和氧是碳水化合物分子的基本原料。

如果二氧化碳可以转化为葡萄糖,地球的生物制造技术也将从中受益。碳水化合物由碳、氢和氧组成。由于其高能量含量,碳水化合物非常适合作为微生物的能源。因此,糖可以用作这种生物系统的原料,帮助它们生产更多的产品。挑战是针对葡萄糖的,因为葡萄糖最容易被生物体代谢,并且具有最高的转化率。

比赛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要求参与团队提交设计说明,介绍他们自己设计的转化系统,并详细描述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的物理和化学方法。最多五支队伍将获得5万美元的奖金,获胜者将在2019年4月宣布。第二阶段是建设和展示阶段。获胜者将获得最高75万美元的奖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干燥剂不能扔垃圾桶吗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干燥剂要是过期或者是失去了原有的使用效果,那么都需要进行处理,那么干燥剂不能垃圾桶吗?不是所有的干燥剂都可以仍进垃圾桶,通过来对其讲解下。

例如食品干燥剂一般使用的是硅胶干燥剂,硅胶无毒无味无腐蚀性,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拆开食品包装后如果不需要到干燥剂可以丢到垃圾桶里,但是有一些食品不会一次性吃完,可以留下干燥剂重新包装,有利于食品防潮,延长食品品质哦。

如果是CaO的干燥剂(大量,以吨计算),可以回收到硫酸工厂,进行污水处理。或者用其来改良酸性土壤。

原因:CaO+H2O=Ca(OH)2

如果在空气中防止了很长时间,可以回收到工厂进行高温煅烧等加工。

要是环保的干燥剂就好处理多了直接扔掉就好了,要是硅胶的那要回收处理的,不能做垃圾处理。

干燥剂最好不要仍垃圾桶,不过还是需要看是哪一种干燥剂才可以,不是所有的干燥剂都可以仍垃圾桶,通过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下,让更多人对这些易爆物品知识有所了解,同时还需要对其生活中常见的干燥剂有哪些等进行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误食茶叶干燥剂怎么办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因而很多人喜欢喝茶叶,但是大家都知道茶叶放久了就会变质,变质的茶叶又不能喝,但是扔了又会觉得可惜,随着茶叶干燥剂的出现,为大家解决了一切烦恼,那么大家对于茶叶干燥剂又了解多少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一说误食茶叶干燥剂怎么办的安全小知识。

首先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茶叶干燥剂用途:天然茶包吸附剂主要用于各种橡胶成品的异味吸附,如塑料杯,婴儿奶壶,以及各种瓷器,铁质品的防氧化,气味吸附。如高档保温杯,礼品盒。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品质的要求。茶包吸味剂已然在工业生产中越来越收欢迎。

茶叶干燥剂一般来说是硅胶干燥剂硅胶干燥剂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通常是用硅酸钠和硫酸反应,并经老化,酸泡等一系列后处理过程而制得。硅酸属于非晶态物质,其化学分子式mSiO2、nH2O。不容于水和任何溶剂。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除强碱、氢氟酸外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各种型号的硅胶因其制造方法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微孔结构。硅胶的化学组织和物理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许多与其它同类材料难以取代的特点:吸附性能强、热稳定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等。

那么当无视了茶叶干燥剂该怎么办呢?其实这种干燥剂虽然看起来成分复杂,但是即使吃到肚子里也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因为肠胃根本不会吸收这种物质,当然也就谈不上毒性,最后会随着排泄物排出。但是如果有其他不良症状发生,还是要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物质中毒的可能。所以大家也不必太担心了。

根据以上内容,我相信大家对这期的讲座已经了解的够清楚了,如果大家还有生活中不明白的内容,那就登陆我们的,里面不仅有易爆物品知识,还有更多的使用干燥剂应该注意什么等着您哦,希望可以为您排忧解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碳氢化合物气体有毒吗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不断对石油资源加以利用,大量原本存在地下的碳氧化合物被释放出来,特别是在机动车密集的城市地区尤为明显,这就形成了碳氧化合物污染的情况,那么,碳氢化合物气体有毒吗?

我们都知道,碳氢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的一种。这种化合物只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包含烷烃、烯烃、炔烃、环烃及芳香烃,是许多其他有机化合物的基体。

碳氢化合物成分相当复杂,组分化也很大,其中大部分对人体的健康无直接影响,但其中的多环芳香烃是种很强的致癌物质。碳氢化合物(HC):碳氢化合物(也称烃类)包括未燃和未完全燃烧的燃油、润滑油及其裂解产物和部分氧化物,如苯、醛、烯和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等200多种复杂成分。饱和烃危害不大,不饱和烃危害性很大。其中,甲烷气体无毒性。当甲醛、丙烯醛等醛类气体浓度超过1×10-6时,就会对眼、呼吸道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浓度超过25×10-6时,就会引起头晕、恶心、红血球减少、贫血,超过1000个25×10-6时会急性中毒。苯是无色气体,但有特殊气味。应当引起注意的是带多环的多芳香烃,如苯丙芘及硝基烯,是强烈致癌物质。

因此碳氢化合物气体是有毒的。更多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以及环境污染安全小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