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九下文言文曹刿论战翻译(热门20篇)

英语是现在的国际通用语言,学习英语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许多地标、产品上都会标注英语,但有时候我们看见英语单词会觉得很熟悉,却想不起来到底是什么意思,今天就来了解一下monster的意思吧。

浏览

531

文章

1000

赵氏孤儿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赵氏孤儿文言文原文原文及翻译

全文共 3111 字

+ 加入清单

赵氏孤儿原文

晋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初,赵盾在时,梦见叔带持要而哭,甚悲;已而笑,拊手且歌。盾卜之,兆绝而后好。赵史援占之,曰:“此梦甚恶,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然亦君之咎。至孙,赵将世益衰。”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篃告诸将曰:“盾虽不知,犹为贼首。以臣弑君,子孙在朝,何以惩谸?请诛之。”韩厥曰:“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今诸君将诛其后,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妄诛谓之乱。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屠岸贾不听。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韩厥许诺,称疾不出。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

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

“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

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藳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及索,儿竟无声。已脱,程婴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柰何?”

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

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

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

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曰:“天乎天乎!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

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

居十五年,晋景公疾,卜之,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景公问韩厥,厥知赵孤在,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夫自中衍者皆嬴姓也。中衍人面鸟噣,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绝祀。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唯君图之。”景公问:“赵尚有后子孙乎?”韩厥具以实告。于是景公乃与韩厥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诸将入问疾,景公因韩厥之觽以胁诸将而见赵孤。赵孤名曰武。诸将不得已,乃曰:“昔下宫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君命,并命髃臣。非然,孰敢作难!微君之疾,髃臣固且请立赵后。今君有命,髃臣之愿也。”于是召赵武、程婴篃拜诸将,遂反与程婴、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复与赵武田邑如故。

及赵武冠,为成人,程婴乃辞诸大夫,谓赵武曰:“昔下宫之难,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之后。今赵武既立,为成人,复故位,我将下报赵宣孟与公孙杵臼。”赵武啼泣顿首固请,曰:“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程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

《赵氏孤儿》翻译

晋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贾要诛杀赵氏家族。当初,赵盾还活着的时候,他曾经梦见他的叔叔抱着他的腰痛哭,非常伤心;之后又大笑,还拍着手唱歌。赵盾因为这个梦就去占卜,龟甲上烧出的裂纹中断,但后来又恢复了。

赵国一位名叫援的史官判断说:“这个梦是凶梦,不应该应验在您的身上,而是在您儿子身上,但是由于您的过错。到您孙子那一代,赵氏家族将更加衰落”。

屠岸贾一开始是受到灵公的宠爱和信任,到景公的时候他就做了司寇,将要发难,就先惩治杀灵公的逆贼以便牵连出赵盾,同时通告所有的将领说:“虽然赵盾没有意识到,他仍然是叛军的领袖。我们如何惩罚罪人?请杀了他们”。

韩厥说:“当赵盾在战场上死去时,我们的第一个皇帝认为他是无辜的,所以他没有杀他。现在你要屠杀他的后代了。这不是祖先的意愿,而是滥杀,滥杀是暴乱。对于一个部长来说,有一个伟大的事件,但不是君主。”屠岸贾不听。韩厥就告知赵朔赶快逃跑。

赵朔不肯逃跑,他说:“您一定能不使赵氏的香火断绝,我死了也就没有遗恨了。”韩厥答应了他的要求,他谎称有病不出门。屠岸贾不请示国君就擅自和将领们在下宫攻袭赵氏,杀死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并且灭绝了他们的家族。

赵朔的妻子是成公的姐姐,有赵朔留下的身孕,她逃到景公宫里躲藏起来。赵朔的一位门客名叫公孙杵臼,杵臼对赵朔的朋友程婴说:“你为什么不死?”程婴说:“赵朔的妻子有身孕,如果有幸是男孩,我就奉养他;如果是女孩,我再慢慢去死”。

过了不久,赵朔的妻子分娩,生下男孩。屠岸贾听到后,到宫中去搜查。大人把婴儿放在裤子里,祷告说:“赵氏宗族要是灭绝,你就大哭;如果不会灭绝,你就不要出声。”搜查到这里的时候,婴儿竟然没有声音。

脱险以后,程婴对公孙杵臼说:“今天一次搜查没有找到,以后一定要再来搜查,怎么办呢?”公孙杵臼说:“扶立遗孤和死哪件事更难?”程婴说:“死很容易,扶立遗孤很难啊。”公孙杵臼说:“赵氏的先君待您不薄,您就勉为其难吧;我去做那件容易的,让我先死吧”!

于是两人设法得到别人家的婴儿背着,给他包上漂亮的小花被,藏到深山里。程婴从山里出来,假意对将军们说:“我程婴没出息,不能养活赵氏孤儿,谁能给我千金,我就告诉他赵氏孤儿藏在哪里。”将军们很高兴,同意派程英去攻打公孙杵臼。

杵臼假意说:“程婴,你这个小人哪!当初下宫之难你不能去死,跟我商量隐藏赵氏孤儿,如今你却出卖了我。即使你不能抚养,怎能忍心出卖他呢!”他抱着婴儿大叫道:“天哪!天哪!赵氏孤儿有什么罪?请你们让他活下来,只杀我杵臼可以吧”。

将军们拒绝立即杀害他们,杀死他们和孤儿。将军们认为赵的孤儿已经死了。他们非常高兴。但赵的孤儿还活着,程婴终于和他一起躲在山上。

过了十五年,晋景公生病,进行占卜,结果说是大业的子孙后代不顺利,是这个原因在做怪。

景公问韩厥,韩厥知道赵氏孤儿还在世,便说:“大业的后代子孙中如今已在晋国断绝香火的,不就是赵氏吗?从中衍传下的后代都是姓嬴的了。中衍人面鸟嘴,来到人世辅佐殷帝太戊,到他的后代辅佐的几位周天子,都有美好的德行”。

他说:“再往下到厉王、幽王时昏庸无道,叔带就离开周王朝来到晋国,侍奉先君文侯,一直到成公,他们世代都建立了功业,从未断绝过香火。如今只有君主您灭了赵氏宗族,晋国人都为他们悲哀,所以在占卜时就显示出来了。希望您考虑考虑吧”!

景公问道:“赵氏还有后代子孙吗?”韩厥就把实情完全告诉了景公。于是景公就与韩厥商量立赵氏孤儿,先把他找来藏在宫中。将军们进宫问候景公的病情,景公依靠韩厥的众多随从迫使将军们同赵氏孤儿见面。赵氏孤儿名叫赵武。

将军们不得已,只好说:“当初下宫那次事变,是屠岸贾策动的,他假传君命,并且向群臣发令,不然的话,谁敢发动变乱呢!如果不是您有病,我们这些大臣本来就要请赵氏的后代了。如今您有这个命令,正是群臣的心愿啊”!

当时就让赵武、程婴一一拜谢各位将军,将军们又袭击了程婴和赵武,杀死了他的家人。景巩把赵武原本属于赵的封地送给了他。

到赵武行了冠礼,已是成人了,程婴就拜别了各位大夫,然后对赵武说:“当初下宫的事变,人人都能死难。我并非不能去死,我是想扶立赵氏的后代。

如今赵武已经承袭祖业,长大成人,恢复了原来的爵位,我要到地下去报告给赵宣和公孙杵臼。”赵武啼哭叩头,坚持请求说:“我宁愿使自己筋骨受苦也要报答您一直到死,难道您忍心离开我去死吗”?

程婴说:“不行。他以为我能成就大事,所以他先于我死去;现在,如果我不重返生活,我会认为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所以他自杀了,赵武为程婴守孝三年,安排了祭祀之地。春秋祭祀是无止境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王子猷看竹文言文翻译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文言文王子猷看竹讲述了王子猷经过吴中看竹园的经历。故事看似搞笑,其实大有深意,说明在王子猷眼里,对于自然物如修竹的纯粹的审美,其重要性远在世俗的人际关系之上。由此可见,王子猷爱竹,绝不是附庸风雅,而是爱到近乎痴迷的程度了。

原文内容:

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扫施设,在听事坐相待。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主已失望,犹冀还当通。遂直欲出门,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闭门,不听出。王更以此赏主人,乃留坐,尽欢而去。

全文翻译

王子猷有一次经过吴中,知道一个士大夫家有个很好的竹园。竹园主人已经知道王子猷会去,就洒扫布置一番,在正厅里坐着等他。王子猷却坐着轿子一直来到竹林里,吟唱了很久,主人已经感到失望,还希望他返回时会派人来通报一下,可他竟然要一直出门去。主人很不能忍受,就叫侍从去关上大门,不让他出去。王子猷因此更加赏识主人,这才留步坐下,尽情欢乐了一番才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胡翰传》

全文共 1420 字

+ 加入清单

胡翰传

胡翰,字仲申,金华人。幼聪颖异常儿。七岁时,道拾遗金,坐守待其人还之。长从兰奚谷吴师道、浦江吴莱学古文,复登同邑先达之门。同郡柳贯▲文章名天下,见翰文,称之不容口。游元都,公卿交誉之。或劝之仕,不应。既归,遭天下大乱,避地南华山,著书自适。文章与宋濂相上下。

太祖下金华,召见,命之会食。后侍臣复有荐翰者,召至金陵。时方籍①金华民为兵,翰从容进曰:“金华人多业儒,鲜习兵,籍之,徒糜饷②耳。”太祖即罢之后聘修史书书成而归。爱北山泉石,筑其下,徜徉十数年而终,年七十有五。所著有《春秋集义》,文曰《胡仲子集》,诗曰《长山先生集》。

(选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五,有删改)

示顺生③

胡翰

明招④山中人,高义无等伦。

恨子弗见之,一去五百春。

我学如赘疣⑤,未成先误身。

误身身不淑,误世心不仁。

【注释】①籍:这里指征召。。下同。②糜饷:浪费粮食,耗费粮饷。③顺生:人名。④明招:武义明招山麓,晋元帝时阮孚曾在此筑屋修行。⑤赘疣:长在皮肤上的肉瘤,比喻多余无用之物。

14.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2分)

太祖即罢之后聘修史书书成而归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或劝之仕()②既归()

③时方籍金华民为兵()④鲜习兵()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七岁时,道拾遗金,坐守待其人还之。

译文:

17.文中“”处原有一字,请根据上下文推测,最有可能的一项是(2分)

A.于B.以C.而D.乃

18.诗中“恨”字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2分)

答:

19.胡翰“避地南华山,著书自适”,结合诗文分析其中的原因。请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答:

三、古诗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4-19题。答案:14.太祖即罢之/后修史书/书成而归

15.①有人,有的;②已经;③正;④少。16.七岁的时候,(胡翰)在路上拾到了金子,坐在路边等丢金子的人,把金子还给他。17.B。18.表达了作者对顺生未能见到山中人的遗憾之情,期望顺生做山中人那样品德高尚的人,也流露出自己对山中人的仰慕之情。

19.自认为学问不深,品行不高,恰逢天下大乱;热爱山水;向往隐居生活;好读书。善作文。

附资料:【译文】胡翰,字仲申,金华人。幼时聪明超常。七岁时,在路上拾金,坐待失主来取。长大后从兰奚谷吴师道、甫江吴莱学古文,又向同乡许谦登门求教。当时,同郡黄晋、柳贯以文章远近闻名,而看了胡翰的文章后,满口赞誉。漫游至元朝都城,公卿交口称赞。他与武威余阙、宣城贡师泰为至交。有人劝他去做官,他不去,回到家乡。元末天下大乱,他避乱于南华山,著书立说,自有乐趣。其文章与宋濂不相上下。

太祖攻下金华,召见他,命与许元等

在中书省任职。后来侍臣中又有人向太祖推荐胡翰,太祖召他至金陵。当时朝廷正在金华征民为兵,翰从容谏劝道:“金华人多是读书人,很少练习武艺,征他们为兵,是徒费军饷!”太祖立即下令停征,后聘他参与修纂《元史》,书成后,受赏而归。他喜爱北山的泉石,筑屋于山下,留恋于此十数年而终,年七十五岁。学术著作有《春秋集议》,其文有《胡仲子集》,其诗有《长山先生集》。

【选诗赏析】《示顺生》:在招远山中隐居这一人,品德高尚无人能比。遗憾的是你没能见到他,这一离开不知多久才有见到的机会。我学的东西多余无用,未能成功立业却先耽误了自己的人生。耽误了自己使自己没有高尚的品质,耽误影响了社会,就不仁义了。

编辑推荐: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Chrome怎么关闭自动翻译栏

全文共 994 字

+ 加入清单

chrome有一个很实用的功能就是网页自动翻译,当检测到你浏览的网页语言不是你设置的浏览器语言时,会自动在网页顶部弹出一个翻译栏,提醒用户可以将网页翻译成你所使用的语言。

但纠结的是,每次访问外国语网页都会弹出这个对话框,很是麻烦,很多人都想关闭这个功能。这里给大家分享三种关闭的方法:

1、当弹出翻译栏时,点击选项——一律不翻译{语言};

2、点扳手——选项——高级选项——更改字体和语言设置,点击语言选项卡,添加你不想翻译的语言到语言列表中,这样就不会翻译这种语言了;

缺点:未添加到语言列表的外国网页依然会弹出翻译栏,除非你全部都添加。

3、点扳手——选项——高级选项,找到“翻译”字段,将【对不是用我所用语言撰写的页面进行翻译】前面的复选框去掉。

软件简介

Google Chrome,中国大陆官方译名:谷歌浏览器(据最新消息,Chrome的中文名可能叫做:酷容浏览器),台湾官方译名:Google Chrome,香港官方译名:Google浏览器,是一个由Google开发的网页浏览器,“Chrome”是化学元素“铬”的英文名称;过去也用Chrome称呼浏览器的外框。

官方的正式宣布预定在2008年9月3日举行,并将寄给记者和博客一则解说新浏览器特色和研发动机的漫画,该漫画由史考特.迈克劳德(Scott McCloud)所绘制,并在创作共用的“姓名标示-非商业性-禁止改作2.5”版权协议下发行。由于要送往欧洲的信件提早寄出,因此德国“Google Blogoscoped”博客的作者菲利普·蓝森(Philipp Lenssen)在2008年9月1日收到漫画后就扫描并放上自己的网站。随后Google就将这则漫画放到Google Books和Google网站上,并在自家的博客中说明了提早释出的原因。

类似于Android在中国的通俗名字叫“安卓”(取意 安全卓越 之意), Chrome在中国的通俗名字,音译是 kuomu,中文字取“扩目”,取意“开阔你的视野”的意思, 因为扩目系统是除了 windows之外又一新的系统,的确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软件名称:谷歌浏览器(Google Chrome)软件版本:最新官方中文版软件大小:24.41MB软件授权:免费适用平台:WinXP Vista Win7下载地址://dl.pconline.com.cn/download/51614.html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塞翁失马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塞翁失马古文翻译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靠近边境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有一次,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邻居都前来慰问他,那个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几个月后,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邻居都前来祝贺他们一家,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坏事呢?”他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得大腿骨折。大家都前来安慰他们一家,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境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靠近边境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死了。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注释

塞上:长城一带。塞,边塞。

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善:擅长。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如看相,占卜,算命等。

胡:指胡人居住的地方

故:缘故。

亡:逃跑。

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

居:过了。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前面,指经过的时间。

将:带领。

为:是。

富:很多。

好:喜欢。

堕:掉下来。

髀:大腿骨。

大:大举。

引弦:拿起武器。

近塞:靠近长城边境。

十九:十分之九;指绝大部分。

跛:名词,指腿脚不好,走路失去平衡,一拐一拐的;瘸腿。

保:保全。

化:变化。

极:尽。

《塞翁失马》原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文言文‖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木兰诗》

全文共 2896 字

+ 加入清单

一、全文讲解

诗歌对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还乡、家人团聚的内容写得详细。对出征前的准备及十年的征战内容则写得简略。这样处理详略,不只为了求得行文的变化,使结构疏密有致,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

以细腻的心理刻画来塑造人物形象。第二段中对木兰心理刻画是全文最精彩的部分:“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段描写展示了木兰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表现木兰那少年缠绵的情怀。思念之情与爱国之情交织在一起,刻画出木兰毅然离家保国,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刚强的性格。

用词精当。如木兰辞官还乡,同亲人合家欢聚一节,文中用一系列动词:“开”、“坐”、“脱”、“著”、“理”、“铁”,含蓄地展示了木兰此时的心理——急于恢复女儿装,表现了木兰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归来后喜不自禁的心情,刻画出了木兰天真活泼、淳朴可爱的性格。

二、重点复习

重点词语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机杼zhù可kè汗hán鞍鞯jiān辔pèi头溅jiān溅啾jiū啾柝tuò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木兰当户织当:对着。(2)惟闻女叹息惟:只。(3)愿为市鞍马市:买。(4)赏赐百千强强:有余。(5)出郭相扶将郭:外城。(6)著我旧时裳著:穿。(7)双兔傍地走傍:靠近,贴近。(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只。(9)万里赴戎机戎机:战争。(10)旦辞爷娘去旦:早晨。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贴上

重点句子

1.用原文填空。(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3)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4)表现将士苦寒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表明木兰功劳之大、赏赐之多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胡人战马的嘶鸣声。点拨:重点理解“但”“闻”“溅溅”等词语。(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点拨:重点理解“戎机”“度”等词语。(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雌雄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点拨:重点理解“傍地走”“安”等词语。(4)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可汗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回答不想做官。点拨:重点理解“问所欲”“不用”等词语。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通假字

“帖”通“贴”,“火”通“伙”

修辞手法

顶针、互文、对偶、反复(P68练习二、三)

重点句子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解析:这一句写木兰停机叹息,设置了悬念,使读者产生疑问,自然引出下文。“不闻”“惟闻”两句对偶。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解析:反复写“无所思”、“无所忆”,反映了木兰从军前复杂的心理活动及严肃认真的态度。“女亦”两句是复沓句。复沓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女亦”两句,以及“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也是复沓。

3.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解析:一方面写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大刀阔斧地表现出出征健儿的豪迈气概;一方面以宿营地的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细针密线地刻画年轻女子的细腻情怀,从而揭示出生活的骤然变化在木兰性格中引起的特殊矛盾。这两句写出了儿女情深和英雄气概。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解析:这句话紧承第三自然段,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也把行文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上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解析:此六句写了家人的不同举动,符合每个人的身份、性格、年龄特点,描写出家中的欢乐气氛,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

重点段落

对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解析:最后一自然段是个生动的比喻,以此比喻表现木兰的机智聪慧,和伙伴们的惊讶;也是吟唱者对木兰的赞颂之词。此外,以雄兔雌兔比喻人之男女,恰恰是民歌语言运用的特点。

疑难解惑

1.如何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解析:木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理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2.作者为什么对《木兰诗》进行这样的繁简处理?解析: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另外,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的诗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木兰诗》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7.《木兰诗》中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8.《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0.《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借星夜哨兵为战场上的木兰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1.《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2.《木兰诗》中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且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3.《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4.《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强烈愿望诗句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还故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陈万年教子文言文翻译 陈万年教子原文及翻译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陈万年教子》的翻译为:陈万年是朝中的重臣,有一次病了,召唤儿子陈咸到床前,训诫他,讲到半夜陈咸睡着了,头碰到屏风。陈万年很生气,想要拿棍子打他,说:“你的父亲教你、告诫你,你却打瞌睡,不听我的话,为什么?”陈咸赶忙跪下,叩头道歉说:“您说的话我都知道,主要意思是教我奉承别人。”陈万年不敢再说了。

《陈万年教子》的原文

《陈万年教子》的原文为:陈万年乃朝中显官,尝病,召子咸教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陈万年教子》的道理

《陈万年教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会深深影响孩子的成长,如果父母喜好结交权势,对他们卑躬屈膝,并教导孩子们也会如此行事,就只能成为孩子的坏榜样。这篇文章中父亲陈万年教儿子拍马屁学奉承,儿子揭露了陈万年内心的虚伪。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橘逾淮为枳文言文翻译 橘逾淮为枳全诗翻译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译文如下:

晏子将要出使去楚国。楚王听到这消息后,对身边的侍卫、大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将要来了,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

身边的侍卫、大臣回答说:“在他到来时,请让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说:‘这人是做什么的?’我们就回答说:‘这是齐国人。’大王再问:他犯了什么罪?’我们就回答说:‘他犯了盗窃罪。’”

晏子到了楚国,楚王赏赐给他酒喝。他们喝酒喝得正高兴时,两个官吏捆绑着一个人来谒见楚王。楚王说:“捆着的人是做什么的?”官吏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罪。”

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吗?”

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过这么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北就变成枳树,它们仅仅是叶子相似,但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淮南淮北水土不同啊。现在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可进入楚国就偷盗,莫非楚国的水土让人变得善于偷盗吗?”

楚王(尴尬地)笑着说:“圣人是不可以随便戏弄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庐山云雾文言文翻译

全文共 2184 字

+ 加入清单

庐山云雾文言文翻译是:庐山处于浔阳江和鄱阳湖交会的地方,围绕着它的三面都是水。凡是大山得到水的衬托,能抵得住它的气势,让它涌荡腾跃,就称得上灵气所钟。而江和湖的水,吞吐进出,平稳宽阔,与海水不一样。所以靠海的山岭大多显得雄壮深沉,而庐山具有清逸动人的景致。

嘉庆十八年三月十二日,我因有事渡过鄱阳湖,泊船左蠡。十三日,船停靠在星子县境,于是便前去游览。这一天前往白鹿洞,眺望五老峰,穿过小三峡,停驻于独对亭,打开锁,在文会堂止息。那里有一棵桃树,桃花正开;右边有一株芭蕉,蕉叶才刚刚抽出。月出以后,沿着贯道溪,经过钓台石、眠鹿场,转向右走到后山。成千上万棵松树和杉树像屋顶上的桁梁那样,横贯在五老峰的山脚处。

十四日,经由三峡涧,登上欢喜亭。亭子已经残坏,道路非常危险。寻找李氏山房的遗址,没有找到。登上含鄱岭,大风在岭后面呼啸着,沿着通道吹来。风停后,爬上太乙峰。向东南方遥望南昌城,向北远眺彭泽县,都隔着鄱阳湖,湖水清亮亮地闪烁着波光。过了一会儿,地面就象收卷席子那样,由远而近渐次隐没;再过一会儿,暗影已移到湖面中央;再过一会儿,延伸到湖岸,然后连山脚都看不清了。这才知道是云朵遮蔽了天空,由远而来。这时候四周围的山峰都一派云气腾涌的样子,而大块的浮云不计其数,成群结队,从山岭后涌起,互相奔驰追逐,布满空中,看样儿将要下雨。因此没有到达五老峰而改行下山。观看玉渊潭,在栖贤寺小歇。回头望五老峰,只见夕阳透过云层的空隙照射下来,像是跟峰峦互相依靠着似的。回家在文会堂过夜。

十五日,走过万杉寺,在三分池喝茶。离秀峰寺还有一里路左右,就望见瀑布悬挂在半空中间。等进了寺门,于是朝西面瞻望青玉峡,仔细地观望香炉峰,在龙井洗手。寻求李白的读书堂,未能找见。返回,在秀峰寺内过夜。

十六日,去瞻云峰,迂回取道绕行过白鹤观。随即到了归宗寺,观赏了王羲之的墨池。再往西去,探访东里的陶渊明卧醉石,卧醉石比屋子还高大,正对着涧水。途中寻访简寂观,但没有前去。返回,住宿在秀峰寺,遇见了一微头陀。

十七日,吴兰雪带着廖雪鹭和小和尚朗园来,大声喧笑着,推门直入。于是大家一起上黄岩峰,侧身踮着脚步越过文殊台,俯身欣赏瀑布飞流直下,一直望到看不见为止。登门求访黄岩寺,踩着乱石去探寻瀑布的源头,迎着汉阳峰向上,直到路行不通了才停下脚步。重又返回宿于秀峰寺。吴兰雪去瞻云峰,而一微头陀去九江。这天夜里下起了大雨。算来在山中已经五天了。

十八日,早晨望瀑布,比下雨之前大了一倍。出山五里左右,到了神林浦,望瀑布更为清澈。山深沉沉的,一派浓郁的深青色,岩谷象用刀削过一般平直。不一会儿,香炉峰下一缕白云袅袅上升,于是成团的白云互相衔接着出现;又一会儿,满山都见团团的云朵;再一会儿,云团互相汇合成为一体。山的半腰都被云围封住了,而山腰以上和以下仍然是一色浓重的深青,这是我生平所从未见到过的。云,是水的象征,是山的灵气外泄的结果。所以我对于这次游览所经过的地方,都只大体上记述一下,而唯独对于云,特地记下它象这样的变幻奇巧,足以悦人心性、散和情兴,以留给以后的感兴趣者。

全篇原文:

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泊左蠡。庚辰,星子,因往游焉。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文会堂。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月出后,循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焉。

辛巳,由三峡涧,陟欢喜亭。亭废,道险甚。求李氏出房遗址,不可得。登含鄱岭,大风啸于岭背,由隧来。风止,攀太乙峰。东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壖,而山足皆隐矣。始知云之障自远至也。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窥玉渊潭,憩栖贤寺。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返,宿于文会堂。

壬午,道万杉寺,饮三分池。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见瀑布在天中。既及门,因西瞻青玉峡,详睇香炉峰,盥于龙井。求太白读书堂,不可得。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绕白鹤观。旋至寺,观右军墨池。西行,寻栗里卧醉石。石大于屋,当涧水。途中访简寂观,未往。返,宿秀峰寺,遇一微头陀。

甲申,吴兰雪携廖雪鹭、沙弥朗园来,大笑,排闼入。遂同上黄岩,侧足逾文殊台,俯玩瀑布下注,尽其变。叩黄岩寺,跐乱石寻瀑布源,溯汉阳峰,径绝而止。复返宿秀峰寺。兰雪往瞻云,一微头陀往九江。是夜大雨。在山中五日矣。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作者简介:

恽敬(1757—1817),字子居,号简堂,江苏阳湖(今常州)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举人,阳湖文派创始人之一。曾任咸安宫宫学教习,浙江富阳、江西瑞金等县知县,官南昌同知、署吴城同知,失察被劾罢官,有《大云山房文稿》。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送灵澈上人刘长卿古诗及翻译 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古诗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送灵澈上人》的全诗: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送灵澈上人》的译文:

竹林寺掩映在深青色的山林里,远远可以听见报时的钟响声。

他背着斗笠,身披斜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渐行渐远。

注释

灵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后为云门寺僧。上人,对僧人的敬称。

苍苍:深青色。竹林寺:在现在江苏丹徒南。

杳杳:深远的样子。

荷笠:背着斗笠。

赏析

《送灵澈上人》记叙了诗人在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诗人心中的寂寞之情以及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前两句“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也寓之以情,表现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写灵澈辞别归去的情景,将目送友人远去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多半黯然情伤,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和作者的寂寞心情。

创作背景

《送灵澈上人》写于作者送灵澈返回竹林寺的途中所见所感。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出家,诗中的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语文文言文翻译——《鱼我所欲也》

全文共 1076 字

+ 加入清单

鱼我所欲也

选自《孟子》

鲜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两样东西不能一齐得到,(只好)放弃鲜鱼而要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生命本是我喜欢的,(可我)喜欢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肯干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本是我厌恶的,(可我)厌恶的东西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遇到)灾祸也不躲避呀。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那么,一切可以避开祸患的事情,哪有不采用的呢?靠某种不义的手段就可以苟全生命,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靠某种不义的门道就可以避免祸患,有的人却不肯去干。这样看来,喜欢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东西,不仅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精神,每个人都有这种精神,不过有道德的人能够最终不丧失掉罢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碗米饭,一盅肉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便饿死。(可是)恶声恶气地递给人家,(就是)过路的(饿汉)都不会接受;踩踏过才给人家,讨饭的叫化子也不屑看它一眼。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有人对优厚的俸禄却不区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只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我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吗?过去宁愿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自己却去做这种事:这种不符合礼义的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性。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编辑推荐: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

全文共 1933 字

+ 加入清单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也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本文是小编整理的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有两种形式:一是直译,即用现代汉语对原文进行机械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 能文意相对;一是意译,即不采取实词虚词字字都落实的办法,仅是根据文章的意思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但无论是采取直译还是意译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真领会原文,把词放入句中去理解,把句放入篇中去理解,不要望文生义。比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绝境”就不能望文生义地理解为现代汉语的“没有出路的境地”。因为从全文看,那里是“世外桃源”,不存在生活无着落的问题,因此,“绝境”应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二)翻译时要落实好关键词语。如翻译《狼》中的“其一犬坐于前”,关键是弄清“犬”在句中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像狗一样”,才能正确翻译出这个句子。关键词语落实了,句子翻译就比较顺利。

(三)文言中省略句较多,翻译时应注意补充。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译为“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泄尽了。”这里的“再”“三”后应补译上“鼓”(击鼓)。

(四)一般用直译,如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则用意译。如“明察秋毫”,直译为“能看清楚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这样翻译无法表意,应意译为“能看清楚很细小的问题”。

(五)有些词可以略去不译。在文言文中,有的助词只起表达语气的作用,有时可以不译;有的助词只是表示停顿,也无需译;有的字在句中没有意义,只是为 凑足音节,可略去不译;有的字只是起某种连接作用,也可不译。如“夫战,勇气也”,此处的“夫”是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又如“久之,目似瞑”,此处的 “之”是音节助词,用在表示时间的词之后凑足音节,无需译。

(六)凡属地名、人名、官名、年号、帝号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都可照抄不译。如“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侍中”“侍郎”是官名,“郭攸之”“费祎”“董允”是人名,“等”古今意义相同,因此,都可照抄不译。

(七)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使之与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相同。如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等。如“屠惧,投以骨”(《狼》),应译为“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啃)”。

另外,还应注意的是,译文要保持原文的语气,是陈述的应译成陈述语气,是感叹的应译成感叹语气,是疑问的应译成疑问语气。

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

一、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如: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韩非子.说难》)可译为:“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使墙倒塌了。”

二、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例如: “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齐国军队攻打我国。

对于省略了某些句子成分或内容的句子,翻译时,要做必要的补充,意思才完整,语句才流畅。补充的部分应该用括号加以标注。如:“问:‘何以哉?’”(《曹刿论战》)“问”缺主语和直接宾语,应做补充。译文则为: “(曹刿)问(庄公): ‘凭借什么作战?’”

三、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如:

①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

夫,发语词;也,表示判断的语气词。现代汉语中不用,应删。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

者,起提顿作用。也,表示判断的语气词。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不用这两个虚词,应删。

四、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例如:

①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于长勺”应作“战”的状语,应提到“战”前翻译。

②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涉江》)

“陆离”是修饰“长铗”的, “崔嵬”是修饰“切云”的,翻译时应移到被修饰的中心语前。

五、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如: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室谪守巴堕郡。 (《岳阳楼记》)

②山东豪杰逆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句中画横线的词照录不译。

六、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有了这六字法,相信在以后译文的时候,你会轻松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山市

全文共 3922 字

+ 加入清单

原文

奂(huàn)山山市,邑(yì)八景之一也,然数(shù)年恒(héng)不一见。孙公子禹(yǔ)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míng),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chán)院。无何,见宫殿(diàn)数十所,碧瓦飞甍(méng),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yuán)睥(pì)睨(nì),连亘(gèn)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mǎng)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xiāo)汉。楼五架,窗扉(fēi)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shǔ),楼愈(yù)高,则明愈小。数(shǔ)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àn)然缥缈(piāo)(miǎo),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xiè)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yú)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shū)忽如拳如豆,遂(suì)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sì),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译文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碧绿的瓦,屋脊高高翘起,这才明白原来是(出现)“山市”了。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城墙上面成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像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巷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用亿万来计算。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朗,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一直连接到云霄与天河,(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门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房间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看不清它的层次。(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不一。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

字词解释

1、山市:山市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2、奂山:山名。旧淄川县有涣山,也写作焕山。3.、邑:县。这里指清代淄川县,今属淄博市。4、孙公子禹年:对孙禹年的尊称。公子,旧时用来称呼豪门贵族子弟。5、然数年恒不一见:但是经常是多年看不见一次。恒,经常。然,但是。数年,许多年。5、同人:共事的人或志趣相同的人。6、饮:喝酒。7、青冥:青天,天空。青,形容天空的颜色。冥,形容天高远无穷的样子。8、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9、念:想。10、近中:近处。11、禅院:寺院。禅,佛教用语,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11、无何:不久,不一会儿。12、碧瓦飞甍:青色的瓦和翘起的屋檐飞甍:飞檐。甍,屋檐。两端翘起的房脊。13、始悟:才明白。始:才,悟:明白14、未几:不久,不一会儿。与前边的“无何”含义相同。15、高垣睥睨:高高低低的城墙。高垣,高墙。睥睨,又写做“埤堄”。指女墙,即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16、连亘:连绵不断。17、居然城郭:竟然变成城郭了。居然,竟然。城郭,城池。18、中有楼若者:其中有像楼台的。19、堂若者:有像厅堂的。堂,厅堂。20、坊若者:有像牌坊的。21、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22、以:用。23、莽莽然:一片迷茫的样子24、依稀:隐隐约约。25、既而:一会儿。26、一切乌有:这个词用来形容什么都没有,或者也可以用来形容漏得或者消磨、消耗得所剩无几。现指,所有的(景象)都没有了。乌有,虚幻,不存在。27、危楼:高楼。危,高,高耸。28、直接:一直连接。29、霄汉:云霄与天河。30、窗扉:窗户。31、皆:都。32、洞开:敞开33、裁如星点:才像星星那么小。裁,同“才”,仅仅。34、黯然缥缈:黯淡下来,隐隐约约,若有若无。35、而:连词,表并列。36、往来屑屑:形容来往匆匆。屑屑,忙碌的样子。37、或:有的。38、凭:靠着。39、不一状:姿态不一。40、逾时:过些时候。41、倏忽:突然。42、人烟市肆:人家和商店。市肆,集市。肆,店铺。43、遂:终于。44、孤:孤零零。45、耸:耸立。46、惊疑:惊奇,疑惑。47、碧:青绿色。48、然:但是。49、数:几。50、明(出自文中“则明愈小”):光亮。51、行(出自文中“又闻有早行者”):赶路。(另一说行也为走的意思)52、与世无别: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53、风定天清:大风停止,天空晴朗。54、孤塔耸起:意思是孤零零的一座塔耸立起来。55、直接霄汉:古意:无限接近于天河,形容山高。今意:直直的插入云霄与天河,比喻山高景色美。

通假字

裁如星点:裁通“才”,仅仅,只有,刚刚。一切乌有:乌通“无”,没有。

词类活用

窗扉皆洞开(洞:像洞一样,名词作状语)。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名词作状语依次译为:像楼一样,像厅堂一样,像街巷一样)。

古今异义

恒:古义:经常。今义:永久。顾:古义:看。今义:注意。悟:古义:明白。今义:了解。始:古义:才。今义:开始。危:古义:高,高耸。今译:危险。直接:古义:一直连接到。今译:不经过中间的事物。或:古义:有的人。今译:或者。睥睨:古义:城上的矮墙。今译:眼睛斜着向旁边看,形容傲慢的样子。

赏析纵观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1.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

这是目击者眼中的画面。文章还描写了目击者的心理变化:见孤塔时,彼此“相顾惊疑”,表明它是突然出现的,而且跟实景差不多,使人不得不“惊”,但一想到“近中无此禅院”,又不得不“疑”。待到宫殿出现,才悟出原来这是“山市”。这样写就把读者带到目击者所在的地方了。以下所写仍是目击者所见画面,但读者在感觉上发生了变化:一切都如同亲见。

2.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

先总写一笔:“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颇有恢宏的气象。然后分写:“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虽然寥寥数语,却可以诱发读者想像出一幅跟《清明上河图》相似的画卷来。这幅画卷最后在风中消失,又不禁使人感到怅然。

3.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

因“风定天清,一切乌有”,只剩下一座高接霄汉的危楼,所以楼的形状看得格外清楚,连楼外天空也显现了出来,给人的感觉是距离比先前的城郭缩短了一些。更为特殊的是,楼上还有来来往往的人,或凭或立,与人世无异,这又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观赏的兴趣。最后写幻景的消失,跟影视中的渐隐镜头颇为相似,又使人感到余味无穷。结尾一段写山上的“鬼市”,这是补笔,有照应开头的作用,说明奂山这个地方确实能看到这种奇异的现象。时间的变化:忽——无何——未几——忽——既而——逾时——倏忽景致的变化:孤塔——宫殿——城郭——危楼

主题思想

《聊斋志异》以谈狐说鬼的形式.揭露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对科举制度和礼教也有所批判,并以同情的笔调描绘了青年男女相爱的故事。但书中也存在着一些宣传“忠,孝,节,义”的封建伦理观念和迷信色彩。

写作特点

1、悬念起笔

本文开篇就点明“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引起读者极大兴趣,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可是作者笔锋一转“然数年恒不一见”,又给山市增添了一些神秘的气氛,读者的好奇心被强烈的激发了。

2、融情入景

以情衬景。作者在描写时,是通过孙禹年及其朋友的眼睛来描写山市奇景的。孙禹年在与朋友饮酒时,忽然看见远处奂山山峰上出现了隐隐约约的高耸的“孤塔”,他们不禁“相顾而疑”,因为此处根本就没有寺院,哪来的孤塔呢?这种强烈的惊奇、迷惑的情绪,既是对离奇的山市景色一种烘托,又是感染读者的一种媒介。作者在描述的过程中融入了这种情绪,一步步吸引读者,去揭开山市的秘密。文中伴随着惊异的情绪波动,层层展开描写,使山市的每一景物,每一次变幻都给人以新奇的感觉。接着,“孤塔”旁又出现了数十所华丽的宫殿,直到此时,作者才点明了“始悟为山市”。孙某及其朋友由“惊疑”而“悟”。伴随着“悟”而来的应该是轻松、释然的心情,集中精神观赏难得一见的山市奇观。

3、由粗及细,详略得当

例如文中写城郭,仅仅是“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的九个字,以虚代实,以略代详,粗线条勾勒了城市的规模和轮廓,对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具体事物,一概不做细描,只以“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概括。我们虽不知其详细,却能够产生无限的遐想,那城市是多么的繁荣。紧接着,作者对“危楼”的描述却是实写、细写。作者不仅摹写出楼的高大、雄伟以及它简明的结构,并且运用富有表现力的笔墨,写出楼上各色人的活动,细腻地点染了楼中人物的姿态和神韵。如果说,前面是以粗、虚、略的笔法勾勒了城市的概貌,写起来气势飞动的话,那么后面则是以细、实、详的笔墨,具体描绘了山市中的一楼一景,一人一态,写得极有情味,这样的描写,我们不只是看到了“山市”里的高楼、城郭,而且似乎触摸到了“山市”里人情风俗的气息。同时,也使得本是无中生有的山市蜃景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实感。同时,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点到为止,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像与玩味的空间。4、动静互变。山市景象变幻不定,作者着力捕捉山市的每一次变化,在短短的一百字中,将其描写的生动、形象、令人拍案叫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全文翻译及赏析 李清照关于桂花的诗句古诗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鹧鸪天·桂花》的译文

桂花的色调暗淡、花瓣浅黄、形貌轻柔。它的性情萧疏,远离尘世,只有花香浓郁地久留在此。桂花哪里需要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它原本就是花中第一流。梅花肯定妒忌它,菊花也会感到害羞。在装有华丽护栏的花园里,它在中秋的应时花木中无双无俦。大诗人屈原啊,可真叫无情无义,在写到诸多花木的《离骚》里,为何岩桂不被收?

《鹧鸪天·桂花》的赏析

《鹧鸪天·桂花》全诗托物抒怀,描绘出桂花的独特风韵,以菊花、梅花与桂花作比较,表达了诗人对桂花馥香自芳的品质的赞美。“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形神兼备地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突出了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断定她是“花中第一流”。

《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若石之死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原文

若石居冥山之阴,有虎恒窥其藩。若石帅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入而举辉,筑墙掘坎以守。卒岁虎不能有获。一日,虎死,若石大喜,自以为虎死无毒已者。.于是弛其备,撤其备,墙坏而不葺。无何,有貙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若石不知其为貙也,斥之不走,。貙人立而爪之毙。人曰: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死也宜。

[注释]

1、阴:(山的)北面2、恒:常常3、窥:窥视,偷看4、藩:篱笆5、帅:带领6、警:警惕7、卒:终,完毕8、岁:年9、毒:危害10、弛:放松,放下11、弩(nǔ):装有机关的弓12、备:防备13、修:修补14、决:破裂15、葺(qì):修葺,修补16、无何:不多久17、貙(chū):一种凶猛的野兽,形似狸。18、止:停19、隈(wēi):墙角20、豕(shǐ):猪21、斥:呵斥22、走:跑23、以:用24、人立:像人一样站立起来25、但:只26、宜:应该

[译文]

若石隐居在冥山的山北,有老虎经常蹲在他的篱笆外窥视。若石率领他的家人日夜警惕。日出的时候敲响金属,日落的时候就点起篝火,夜晚就敲铃铛守夜。种荆棘灌木、在山谷筑墙来防守。一年过去了,老虎没有得到任何东西。一天老虎死了,若石很开心,自以为老虎死了就没有对自己形成威胁的动物了。于是放松了警惕,撤除了防备,墙坏了不补,篱笆破了不修理。忽然有一天,有一只貙追捕麋鹿来到(这里),在他家的一角停了下来,听到他的牛羊猪的声音就进入并吃它们。若石不知道它是貙,拼命地叫它走,它不跑开,(又)用土块打它,貙象人一样站立起来用爪子抓死了他。大家说:"若石是只知道一样不知道两样,应有此下场啊!"

[启发与借鉴]

千万不能放松警惕,对生物灾害要常备不懈。

[文言知识]

阴。古代山的北面叫“阴”,山的南面叫“阳”。上文“若石居冥山之阴”,意为若石住在冥山的北面。古代有“华阳县”与“华阴县”,据此可推测“华阳县”在华山的南面,“华阴县”在华山的北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读书之法文言文翻译 读书之法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读书之法》文言文翻译:平时看书要先熟读,让书上的语句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一样。接着,就精心地思考,使得书中的意思就像我想出来的一样,这样读书才会有收获。如果文章有疑难的地方,或解释有不同,就要虚心冷静地思考,不要匆忙地解释,决定对错。

首先假设一个你自己的陈述,然后根据文章思考,验证其思想是否通畅。那么那些没有道理的说法,不等到和其他人说,就已经自己屈服了。再用大家的言论互相反驳,然后寻求稳妥的道理,来考证对错,那么好像是对其实是错的,也会被公众承认的说法所否定而不能成立了。慢慢地停下来看,用平静的心态观察发展变化,比如攻击坚硬的木头,先攻击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再攻击它的关键之处。比如解开缠乱在一起的绳子,有所不通的地方就暂且放在那儿慢点去处理。

《读书之法》文言文原文: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大率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使臣失信则不能用人矣翻译 郭进守信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使臣失信则不能用人矣”的意思是:若皇上让臣失信于人,那么我以后就没办法用人了。“使臣失信则不能用人矣”出自文言文《郭进请官》,全文体现了郭进重诺守信的品质。

《郭进请官》

太祖时,郭进为西山巡检,有告其阴通河东刘继元,将有异志者。太祖大怒,以其诬害忠臣,命缚其人予进,使自处置。进得而不杀,谓曰:“尔能为我取继元一城一寨,不止赎尔死,当请赏尔一官。”岁余,其人诱其一城来降。进具其事,送之于朝,请赏以官。太祖曰:“尔诬害我忠良,此才可赎死尔,赏不可得也! ”命以其人还进。进复请曰:“使臣失信,则不能用人矣。”太祖于是赏以一官。君臣之间盖如此。

译文

太祖时,郭进担任西山巡检。有人密报说他暗地里和河东刘继元有交往,将来有可能造反。太祖听后大怒,认为他是诬害忠良之人,下令将他绑起来交给郭进,让郭进自己处置。郭进却没有杀他,对他说:“如果你能帮我攻占河东刘继元的一城一寨,我不但赦免你的死罪,并且还能赏你一个官职。”

一年多后,这个人将刘继元的一个城诱降过来了。郭进将他的这件事上报给了朝廷,请求给他一官半职。太祖说:“他曾经诬害我的忠良之臣,可以免掉他的死罪,给他官职却是不可能的。”下令还是将这个人交给郭进。郭进再次进言:“如果皇上让我失信于人,那我以后怎么用人啊。”于是,太祖就给那人赏了一个官职。君臣之间也是应该守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桃花源记》

全文共 1543 字

+ 加入清单

1.重要实词

缘(沿着)、异(意动用法,以……为异或对……感到诧异)、穷(尽)、具(详尽)、咸(全,都)、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人)、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间隔(隔绝,不通音信)、无论(更不必说)、足(值得)、及(到)、诣(晋谒,拜见)、津(渡口)、鲜美(鲜艳美丽)、属(类)、阡陌(田间小路)、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叹惋(感叹惊讶)、语云(告诉他说)

2.重要虚词

乃:(1)见渔人,乃大惊:竟然

(2)乃不知有汉:竟然

为:(1)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

其:(1)欲穷其林:这

(2)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桃花源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自己的

(4)得其船:自己的

(5)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代渔人

3.多词一义

(1)缘溪行、便扶向路:沿着

(2)便要还家、延至其家:要,通邀,邀请

(3)悉如外人、咸来问讯、皆叹惋:都

(4)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说

4.古今异义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指妻子)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鲜美(古义:颜色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的新鲜美味)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注:今义也有不值得的意思,例如:不足挂齿”)

间隔(古义:隔绝;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

缘(古义:沿着;今义:缘故,缘分)

津(古义:渡口。指访求、探求的意思。今义:唾液)

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局外人)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

开朗(古义: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义:乐观,畅快)

扶(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

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志向)

延(古义:请;今义:延伸,延长)

悉(古义:都;今义:熟悉)

咸(古义:全;今义:一种味道)

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

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

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对…)

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

5.词类活用

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焉(不复出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

志(寻向所志/处处志之):做标记,名词作动词。

果(未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6.一词多义

寻: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②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①便舍船(舍(shě),动词,舍弃。)

②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

中:①中无杂树(“中间”)

②晋太元中(“年间”)

③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志:①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②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之:①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②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③处处志之(助词,起协调音节作用,无实意)

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éi,动词,作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èi,介词,对,向)

遂:①遂迷,不复得路(“最终”)

②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向:①寻向所志(原来)

②眈眈相向(看)

得:①便得一山(看见)

②得其船(找到)

闻:①鸡犬相闻(听见)

②闻有此人(听说)

穷:①欲穷其林(尽,穷尽)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贫穷)

7.四个“然”字

①豁【然】开朗(豁然):开阔的样子

②屋舍俨【然】(俨然):平坦的样子

③怡【然】自乐(怡然):愉快的样子

④欣【然】向往(欣然):高兴的样子

编辑推荐: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陆象山少年时文言文翻译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文言文象山少年时讲述了陆象山少年常常坐在临安的市井中看人下棋的故事。经过观摩他人下棋,善于思考领悟,坚信自己已天下无敌。从棋局胜利的喜悦、得到夸奖的高兴、悟出下棋方法的喜悦。

原文内容:

陆象山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观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官人日曰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象山曰:“未也。”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仰视者两日,忽悟曰:“此《河图》数也。”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乃起谢曰:“某是临安第一手棋,凡来着者,皆饶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象山笑而去。

全文翻译

陆象山少年的时候,常常坐在临安的市井中看人家下棋,这样连续过了好多天。下棋的棋工对他说:“官人每天来看,一定是高手,愿意向你求教一局。”象山说:“不是这样。”约定三天后来,他买来一副棋局,回到家后悬挂在房间里。躺下来仰视着它两天,忽然醒悟说:“这是《河图》之术。”于是前往与棋工对弈,棋工连输二局。于是起身推辞说:“我是临安下棋第一高手,凡是来和我下棋的,我都先饶对方一子,今天与官人的棋局,反而是我被饶一子,官人(指象山)天下无敌了。”象山笑着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语文文言文复习卷《醉翁亭记》

全文共 1443 字

+ 加入清单

环滁皆山也。,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1.

(1)其西南诸峰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3)太守自谓也

(4)野芳发而幽香

(5)佳木秀而繁阴

(6)至于负者歌于途

(7)临溪而渔

(8)泉香而酒洌

(9)山肴野蔌

(10)宴酣之乐

(11)觥筹交错

(12)苍颜白发

(13)颓然乎其间者

(1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5)醒能述以文者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1)

(2)

(3)

内容理解。

1.

概括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1)

全文的核心命意识:

(2)

(3)文章的主旨句式:

课后重点:全文10个“乐”字的内涵都有哪些?

2.

附加一:中山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往来而不绝者

(2)杂然而前陈者

(3)太守谓谁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2分)

附:大连市2020年中考仿真题。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3问题。(8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名之者谁

(3)醉翁之意不在酒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3.选文写“环滁皆山也”“西南珠峰”“琅琊山”“酿泉”有什么作用?(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中文言文知识点:一词多义180个精编1

全文共 1110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一词多义

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备: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