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马蹄桥村的来由【推荐20篇】

马蹄莲原产非洲好望角,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只宜作温室栽培或是盆植,以便冬季入室。下面是小编为你推荐马蹄莲的养殖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浏览

6392

文章

169

篇1:汝南马蹄馓子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汝南马蹄馓子是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的特产。马蹄馓子系用清油细面炸制而成,条细色黄,味道醇正,干吃焦酥,看而不腻,熬汤耐煮,柔而不泡,食用方便,易消化,且经济实惠。

汝南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传统习俗和特产美食的制作方法。例如汝南有名的土特产小吃,马蹄形馓子,就是过去过寒食节时必备的节日食品。古时寒食节禁火,要以寒食寄哀思,寒食节这一天不能吃热饭热菜,聪明的汝南人就以清油细面炸制成条细色黄,形似马蹄的食品用来代餐,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汝南马蹄形馓子味道纯正,干吃焦酥,香而不腻,熬汤耐煮,柔而不散,食用方便,易消化,耐久存且经济实惠。由于汝南盛产优质的芝麻、小麦,与其他地区的馓子比较,汝南馓子最大的特点是用香油炸馓子,不仅味道好,而且盘条时,面性柔,易于拉长,故条细。汝南马蹄形馓子虽为油品,但易于消化,是老弱、小孩、产妇的补品,又是亲朋好友交往的礼品,由于经济实惠,还可以作为主食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为什么马蹄糕要叫马蹄糕呢 马蹄糕应该怎么做呢

全文共 786 字

+ 加入清单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糕点但是你真的了解他们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究竟为什么马蹄糕要叫马蹄糕呢,以及马蹄糕应该怎么做呢。

为什么马蹄糕要叫马蹄糕呢

据传,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高宗继位。岭南道节度使素闻广州泮塘马蹄、莲藕、茨菇、茭笋、菱角之名,遂令画匠作“泮塘五秀”图,遣吏献图及五物于朝。高宗见图物喜,令为登基祭祀物。调露二年贤获罪武后废为庶,迫令自杀。贤有三子,光顺、守礼、守义。光顺为乐安王,徙义丰被诛。守义为犍为王,徙封桂阳。贤及光顺逝后,守义得“泮塘五秀”图。垂拱四年守义病,薨前传图嘱长子承敖避武后诛。承敖及后人秉祖训,经贺、梧、安南出海,后晋天福元年入广州,居陇西直街、聚龙里。承敖后裔李讫寻得“泮塘五秀”后,迁泮塘村。其时,恰逢马蹄收获,隆坤按当地习惯鲜食,觉清香甘甜,乃存鲜马蹄若干欲待后分食。不久,鲜马蹄开始腐烂,隆坤遂用焙面法,讲马蹄去皮捣浆置于釜,慢火焙干成粉。将粉水煮成糊分与乡民服食,皆称与鲜食马蹄之感无异。因其用“泮塘马蹄”制作,故隆坤称之为“泮塘马蹄粉”。随后,隆坤就地开办“泮塘五秀”店,沽“泮塘马蹄粉”及“泮塘五秀”制品传售于世。而“泮塘马蹄粉”,即为现今的马蹄糕。

马蹄糕应该怎么做呢

1.锅里加清水500ml,放入冰糖或者红糖,煮成糖水;

2.将马蹄粉加入另外500ml的清水搅拌均匀,放少许油搅匀成粉浆,此为生粉浆;

3.取半碗生粉浆(大约100ml左右)倒入煮好的糖水中,搅拌均匀,做成熟粉浆;

4.在剩下的生粉浆中放入切碎的马蹄并搅拌均匀;

5.将熟粉浆迅速冲入,制成生熟粉浆;

6.糕盘扫油少许,将做好的粉浆倒入糕盘,大火蒸30分钟;

7.蒸好的马蹄糕,放凉,待其彻底冷却才可以切块食用;

8.马蹄糕也可以用油两面稍微煎一下,再吃。

马蹄糕多少钱一斤呢

马蹄糕味道美味,制作复杂所以价格也是比价贵的,现在市面上一般卖30元一斤。

马蹄糕是哪里的特产

马蹄糕是一种广东,福州及闽南地区的汉族传统甜点名吃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健康:生吃马蹄易感染姜片虫 这是为什么?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由于其生长环境和特殊性质所决定的,荸荠生长在水田或沼泽地中,在收成之前需要在土中泡一段时间,以便去除部分泥沙,但是对于一些难以去除的物质,如寄生虫等,却无法彻底消除。尤其是在夏天,气温高湿度大,这些寄生虫更容易滋生和繁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饮食健康,尤其是选择生鲜蔬菜和水果的比例逐渐增加。

有些时令蔬菜虽然美味可口,但是在生吃的过程中容易感染寄生虫,其中就包括荸荠。荸荠是一种水果兼蔬菜,在夏季尤其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生吃荸荠存在什么样的感染风险,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姜片虫。一般来说,买回来的荸荠,人们往往会将食物进行处理,除去表面的脏物和细菌,通过削皮,清水冲洗干净之后在食用,以保证自己身体的健康。

但对于荸荠这样的蔬菜来说,却非常不容易清洗干净。在荸荠中最常见的寄生虫就是姜片虫,这是一种长约1厘米左右的白色细长虫体,它们往往依附在荸荠的表面或者内部。如果将荸荠生吃,虫体很可能会进入人体肠道中,导致胃肠道感染和腹泻等不适症状。而一些盐水浸泡的方式并不能完全杀死姜片虫,只有将荸荠处理干净,或者烧煮炒炸之后再食用,才能避免食物中寄生虫的入侵。

除了荸荠,生吃一些其他常见的蔬菜,如茭白、莲藕、水芹、菱角等,同样存在感染寄生虫的风险。在选择蔬菜时,必须注意哪些是可以生吃的,哪些需要进行加工处理之后再食用,以保障身体健康。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健康、安全地享受美味蔬菜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意思 钱塘湖春行赏析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诗人用一个“乱”字和“浅”字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早春的迷人景象,出自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

最爱的湖东美景百游不厌,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赏析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尤其是中间四句,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钵仔糕可以用马蹄粉吗 不可以这样做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钵仔糕用马蹄粉是做不出来的,要用到钵仔糕粉和水果浓浆才能做出来,喜欢吃钵仔糕的真的可以在家试试。

钵仔糕可以用马蹄粉吗

不可以,下面是做钵仔糕的材料。

1、钵仔糕粉(在食品添加剂商店有售);

2、水果浓浆(也可用浓缩果汁);

3、白砂糖;

4、洁净饮用水;

5、绿豆或红豆等辅料。

钵仔糕粉的比例是多少

水和粉的比例因粉的质量而定。每个公司生产的用量都不一样,拿九九香小吃培训的专用钵仔糕粉来说,是1:1.5,其他的有1:2的,也有1:3的。

钵仔糕好吃吗

好吃,糕体晶莹雪白,表层油润光洁、细腻嫩滑,味甜洌而清香——

很多顺德人早、晚茶不可缺少的一种甜食——水晶钵仔糕。水晶钵仔糕入口感觉滑爽、软绵,吃起来有韧性而不粘牙,深受年轻人和小朋友的喜爱。

钵仔糕小知识

钵仔糕是广东传统小吃之一,首创与广东省台山县,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清朝咸丰间(公元1851—1861年)成书的《台山县志》载:“钵仔糕,前明士答复每不远百丽,泊船就之。其实,当时驰名者只一家,在华丰迂桥旁,河底有石,沁出清泉,其家适设石上,取以洗糖,澄清去浊,以钵盛而蒸之,非他人所用。”故后人采用钵仔来蒸糕之法一直传下来,成就如今的广东钵仔糕,以至风靡全国,甚则海内外。

还有一说是钵仔糕是从香港流行起来的一种小甜品,是台湾和广东传统小吃,是一种深受年轻人和小朋友喜爱额甜品,做出来的成品糕体晶莹雪白,表层犹如被光洁、细腻嫩滑,吃起来有粘韧性而不粘牙,且有多重风味可以选择。钵仔糕因巨星刘青云和袁咏仪主演的《新不了情》而一炮走红。金币在全国各大城市已经开始流行,吃的人越来越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选田马蹄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选田马蹄产地为宅梧镇选田村,故名。马蹄,学名荸荠,草本植物,宜在浅底沙质田中种植。选田地区具此必备条件。80年代初,由广州市郊引进,经精心培育及不断总结、推广科技管理后,大面积推开,效果极佳:果实个大、型好,皮薄、肉甜、爽脆、味优;用以制成马蹄粉,则晶莹、洁白,蒸成糕点,则鲜明碧透,食之幼滑口香,清心润肺,被视为至尊点心,名驰远近。自1994年始,村民联办马蹄粉加工厂,年加工鲜马蹄过1000吨,且用彩虹岭水库山水漂洗沉淀,粉质特别纯正洁白,产品极其畅销。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马蹄黄

全文共 217 字

+ 加入清单

马蹄黄形态特征是蔷薇科马蹄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30厘米。根粗壮,圆锥状,木质化。茎直立,常不分枝,被毛。基生叶为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5-10对,连柄长5-16厘米,被白色毛,小叶无柄;小叶片长圆形,全缘。

7-8月开花,花多数成总状花序;花梗长1-2厘米,花苞片常3裂;花直径约2厘米;萼片卵状披针形,副萼片基部联合成短筒,有8-12个不等的小裂片。花瓣黄色,倒卵状长圆形,比萼片稍长。瘦果近球形,直径3-4毫米,包藏在萼筒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马蹄糕怎么切菱形 马蹄糕的切法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马蹄糕想要切成好看的菱形,其实并不复杂,首先找到合适的宽度,将马蹄糕切成长条状,然后斜着切就可以切出自己想要的菱形了。

马蹄糕怎么切菱形

1.先用刀将原料按所需规定的宽度,切成劈成宽条。

2.然后,刀刃紧贴着原料,将刀面向左转,与原料的顶端成45度,将原料切或劈断。

3.加工第二刀时,仍要沿着第一刀的位置向左作平行移动,这样所成的形态就菱形块。

马蹄糕怎么切好看

马蹄糕比较常见的切法有菱形和长方形两种,这两种形状都是非常好看,在切马蹄糕的时候,下刀一定要快准狠,不然马蹄糕很容易烂掉。

马蹄糕的做法

1、选用新鲜马蹄(又称荸荠,或地梨),削去皮、洗净,切成 小方丁。山楂糕用力捏成泥状。

2、锅放炉火上,放入开水一斤,投入荸荠丁、山楂泥、白糖烧 开,见糖溶化,即用湿淀粉加水调匀后淋入锅中勾芡,并用 手勺轻轻推搅几下,见再烧开即成。

马蹄糕营养价值

第一、马蹄中的磷含量是所有茎类蔬菜中含量最高的,磷元素可以促进人体发育,同时可以促进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调节酸碱平衡。

第二、马蹄虽含大量的淀粉,但热量比白米饭低,以100公克马蹄(十颗)为例,大约是四分之一碗白米饭的量。其富含水分,亦含多种维生素A、B2、C和矿物质钙、磷、镁等。

第三、马蹄也是“含钾大户”,每100克马蹄含有450毫克的钾,相当于水蜜桃的4倍、冬瓜的3倍,有助于生津止渴、利尿排淋,对降低血压有一定效果。

第四、马蹄的肉质鲜嫩多津,可治疗热病津伤口渴之症,对糖尿病尿多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芳林马蹄

全文共 953 字

+ 加入清单

芳林马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芳林马蹄是贺州的传统名牌产品,也是主要产业之一,因其最初种植地起源于贺州市平桂管理区沙田镇芳林村,且当时其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及认可,因此人们习惯称其为芳林马蹄。芳林村清代就已经有种植马蹄的习惯,一直以来,贺州历届政府非常重视这一传统名牌产品的发展壮大。 发展潜力与品牌提升方向:经多年发展,目前芳林马蹄在贺州种植面积已有4878公顷,年产马蹄160593吨,种植面积最多的年份达到5347公顷,产量181883吨。在贺州市辖区内拥有以马蹄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加工企业5家,年加工生产能力70000吨,其中有1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龙头企业,1家企业被认定为广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嘉宝、贺兴、大成等企业生产的清水罐头等系列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国家,深受各地消费者的推崇,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马蹄(荸荠)是贺州市平桂区大宗农产品,主产于沙田、鹅塘、莲塘、贺街等镇,2003年全区马蹄种植面积5.89万亩,总产10.47万吨。八步马蹄是果蔬兼用型保健食品,既可鲜吃,又可加工成马蹄罐头、马蹄粉、马蹄糕等系列产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降压的功效。“芳林马蹄”是八步的名优特产,其球茎扁圆形,表面光滑,成熟后呈深栗色或枣红色,果大,单果重大的可达55.6克,皮薄细嫩,肉白色、脆甜多汁、富含淀粉、化渣爽口,风味独特而闻名,亩产量2000-3000公斤左右,八步区年种植马蹄6万多亩,11月底上市,可年产鲜马蹄10万多吨。产品畅销两广、湖南、海南、福建以及东南亚等地。1996年以来,八步区通过外资企业对马蹄进行加工出口,从而促进了马蹄产业的发展。目前,已有大成食品有限公司(台资)、富翔食品有限公司(美资)、嘉宝食品有限公司(闽资)和鹅塘罐头厂从事马蹄加工生产,加工后“清水马蹄”罐头远销欧美及日本市场,价格一直看好。今年又有鼎盛机构食品公司(美资)以洁净的鲜品马蹄销往美国市场,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

地域范围

芳林马蹄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范围包括:平桂管理区的黄田镇、沙田镇、羊头镇、鹅塘镇、公会镇、望高镇、西湾街道、水口镇、大平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5′至112°03′,北纬23°39′至25°09′。地域保护范围的面积4878公顷,年产量160953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元宵节猜灯谜习俗的来由

全文共 2278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总是有猜灯谜习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元宵节猜灯谜习俗的来由,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元宵节猜灯谜习俗的来由

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在元宵节猜灯谜的习俗。

很久以前,有个姓胡的财主,家财万贯,横行乡里,看人行事,皮笑肉不笑,人们都叫他"笑面虎"。这笑面虎只要看见比自己穿得好的人,便象老鼠给猫捋胡子──拚命巴结;对那些粗衣烂衫的穷人,他则象饿狗啃骨头──恨不得嚼出油来。

有一年春节将临,胡家门前来了两个人,前边那人叫李才,后边那个叫王少。李才衣帽整齐华丽,王少穿得破破烂烂。家丁一见李才,忙回房禀报,笑面虎慌忙迎出门来,一见来客衣帽华丽,就满脸堆笑恭敬相让。李才说要"借银十两",笑面虎忙取来银两。李才接过银两,扬长而去。笑面虎还没回过神来,王少忙上前喊道:"老爷,我借点粮。"笑面虎瞟了他一眼,见是衣着破烂的王少,就暴跳如雷地骂道:"你这小子,给我滚!"王少还没来得及辩驳,就被家丁赶出大门。

王少越想越气,决定要整整这个财主。

元宵节将临,各家各户都忙着做花灯,王少也乐哈哈地忙了一天。到了元宵灯节的晚上,各家各户街头房前都挂上各式各样的花灯,王少也打出一顶花灯上了街。只见这花灯扎得又大又亮,更为特别的是上面还题着一首诗。王少来到笑面虎门前,把花灯挑得高高的,引得好多人围看。笑面虎正在门前观灯,一见此景,忙也挤到花灯前,见灯上题着四句诗,他认不全,念不通,就命身后的帐房先生念给他听。帐房先生摇头晃脑地念道:

“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秤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一听,只气得面红耳赤,怒眼圆睁,哇哇乱忠: "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喊着,就命家丁来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老爷,咋见得是骂你呢?"笑面虎气呼呼地说:"你那灯上是咋写的?"王少又朗声念了一遍。笑面虎恨声说:"这不是骂我骂谁?"王少仍笑嘻嘻地说:"噢,老爷是犯了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笑面虎一想:可不哩!只气得干瞪眼,没啥说,转身狼狈地溜起了。周围的人见了,只乐得哈哈大笑。

这事后来越传越远。第二年元宵灯节,不少人都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观灯的人猜测取乐,所以就叫"灯谜"。以后相沿成习,每逢元宵灯节,各地都举行灯谜活动,一直传到现在。这就是元宵节猜灯谜习俗的来历。

元宵节(灯节)的起源与元宵节放灯的习俗的来历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庆典元宵节,又叫“灯节”。元宵灯节是什么时候起源的呢?

关于灯节的起源,民间的传说很多:

元宵节的起源传说一:隋炀帝色迷心窍,欲娶自己的妹妹。妹妹硬扭不过,借托除非正月十五出现繁星满地的奇迹,才可成婚。隋炀帝下令京城四周百姓到十五日晚每户燃灯火,违令者斩。至十五日晚,妹妹登楼见满地都是灯火,误以为真是繁星落地,纵身投河自戕。为了纪念这位不甘凌辱的女子,民间百姓每逢正月十五都燃起了灯火。

元宵节的起源传说二:灯节源于汉武帝。当时宫女元宵正月过后想念家中父母,宫深禁严,怎么外出相会呢?足智多谋的东方朔得知后很同情,便设计成全她们,他先散布谣言,说火神君将派员火烧长安城,城里宫内一片恐慌。后又向武帝献计,十五晚上宫廷内人员一律外出避灾,满城大街小巷,庭院屋门,都挂上红灯,好像满城大火,以骗过天上观望监视的火神。武帝允诺,宫女们元宵遂趁机与家人相会。从此,每逢正月十五都要放灯。

元宵节的起源传说三:元宵灯会源于民间的“放哨火”等农事习惯。每年正月十五左右,春耕即将来临,各地农民忙于备耕等工作。一些地区的农民就在这天晚上到地里把枯枝杂草拢在一起,放火烧掉,以除虫害。

元宵节放灯的习俗来源还有几种比较有依据但同时有争论的说法:

一种意见认为元宵节形成了唐代。《七修类稿》云:“元宵放灯,起唐开元之间,……从十四至十六夜,后增至五夜。”林达祖的看法与《七修类稿》稍有不同。他在《唐宋时代元宵看灯的盛况》一文中根据《旧唐书》有关睿宗的记载:“景龙四年,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看灯,因幸中书令萧至忠之第。至丁卯夜又微行看灯。”认为“元宵节在明皇的父亲睿宗朝代已盛行了”。

另一种意见认为元宵节是汉代传下来的。唐代《初学记》:“《史记·乐书》曰汉家祀太一,以昏时祠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初学记》是受命于唐玄宗,为太子们学习文化而编纂的书籍。书中“令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显然是指玄宗时代。《灯节小史》作者观今从《御览》引《史记·乐书》的说法,又据《曲洧旧闻》所载“唐沿汉武帝祠太乙自昏至明故事”,认为元宵灯节“看来是成于汉初的一种特殊事体,并不认为是一种娱乐”。罗启荣、欧仁煊在1983年9月出版的《中国年节》中认为:“汉文帝是周勃勘平‘诸吕之乱’以后上台的。勘平之日是正月十五。每逢这天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夜’在古语中又叫‘宵’,于是,汉文帝就把正月十五这一天定为元宵节。不过,当时还没有放灯习俗。到了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蔡愔从印度求得了佛法,汉明帝为了提倡佛教,敕令在元宵节点灯,以表示对佛教的尊敬。”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元宵节源于释道的宗教活动。《涅盘经》曰:“如来 维讫,收舍利罂置金床上,天人散花奏乐,绕城步步燃灯十二里。”又《西域记》曰:摩喝陁国,正月十五日,僧徒俗众云集,观佛舍利放光雨花。而《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沿道教的陈规。道教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灯节的起源与发展》一文认为,元宵灯节“最早起源于对火的崇拜”,“原始人发明了火之后”,“认为神秘的火能驱赶走一切妖魔鬼怪”。相沿成习,最先形成仪式活动的,便是“傩”,“傩”是一种持火驱鬼的习俗活动,其“原始形态,可追溯至久远的上古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彼岸花花语及来由传说

全文共 2737 字

+ 加入清单

彼岸花,恶魔的温柔。日本民间传说中自愿投入地狱的花朵,被众魔遣回,但仍徘徊于黄泉路上,众魔不忍,遂同意让她开在此路上,给离开人界的魂们一个指引与安慰。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彼岸花花语及传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彼岸花的来由传说

“摩诃曼珠纱华”原意为天上之花,大红花,天降吉兆四花之一。佛典中也说曼珠纱华(曼殊沙华)是天上开的花,白色而柔软,见此花者,恶自去除。佛家语,荼蘼是花季最后盛开的花,开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开在遗忘前生的彼岸的花。由于「秋彼岸」之时开花,因而称之“彼岸花”。

相关传说1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城市的边缘开满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也就是曼珠沙华。守护在彼岸花身边的是两个妖精,一个是花妖叫曼珠,一个是叶妖叫沙华。他们守候了几千年的彼岸花,可是从来无法亲眼见到对方……因为花开时看不见叶子;而有叶子时却看不见花。花叶之间,始终不能相见,生生相错。可是,他们疯狂地想念着彼此,并被这种痛苦深深地折磨着。终于有一天,他们决定违背神的规定,偷偷地见一次面。

那一年,曼珠沙华红艳艳的花被惹眼的绿色衬托着,开得格外妖艳美丽。可是这件事,神却怪罪了下来。曼珠和沙华被打入轮回,并被诅咒永远也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间受到磨难。从那以后,曼珠沙华又叫做彼岸花,意思是开放在天国的花,花的形状像一只只在向天堂祈祷的手掌,可是再也没有在城市出现过……从此,这种花只开在黄泉路上的,曼珠和沙华每一次轮回转世时,在黄泉路上闻到彼岸花的香味,就能想起前世的自己,然后发誓不再分开,却又会再次跌入诅咒的轮回。

这种花真的很美,无与伦比的残艳与毒烈般的唯美,它好象活的一样。但却很凄凉,感觉和昙花很相似,都是不曾受到祝福的花。正如某些感情不受祝福一样,尽管也很美。

彼岸花太美,有残阳如血似的妖艳,也有洁白如雪般的纯美,但看后心中涌起莫名的悲凉,感觉它和罂粟很像,承受太多不公平的指责,缺少太多真心的祝福!曼珠沙华,又称彼岸花。

相关传说2

从前从前,一个长相奇丑无比的鬼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可正因为他丑,姑娘并不爱他,出于爱恋,他只有把姑娘囚禁起来,后来,来了一个武士,他救出了姑娘并与她相爱,而同时,武士用剑斩杀了鬼。鬼的血溅在乱草丛中,一种红黑相间的花从此便在那里绚丽地绽放开来,这种花的名字叫做“彼岸花”,从那以后,彼岸花便开在了地狱中叫“忘川” 的地方,那里是死去的人忘却今生情缘,转身投胎来世的地方……

爱情,大概也是如此,只因为彼此爱得不同,就要葬送很多很多,也要忘却很多很多。于是,彼岸花成了来自黑暗的爱情使者,因为它见证了一段黑色的死亡。

相关传说3

彼岸花,恶魔的温柔。传说中自愿投入地狱的花朵,被众魔遣回,但仍徘徊于黄泉路上,众魔不忍,遂同意让她开在此路上,给离开人界的魂们一个指引与安慰。

相传彼岸花只开于黄泉,一般认为是只开在冥界三途河边、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彼岸花如血一样绚烂鲜红,铺满通向地狱的路,且有花无叶,是冥界唯一的花。彼岸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在黄泉路上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又因其红得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当灵魂渡过忘川,便忘却生前的种种,曾经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往生者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

相关传说4

曼珠沙华,又称彼岸花。一般认为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 彼岸花,花开开彼岸,花落落黄泉,花繁不显叶,叶绿不生花,花叶两不见,生世永相念。相传此花只开于黄泉,是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

曼珠沙华,出自法华经:本名摩诃曼陀罗华曼珠沙华,意思是,开在天界之红花,又叫做彼岸花、天涯花、舍子花,它盛开在阴历七月,花语是“悲伤的回忆”。

相关传说5

“彼岸花就是开在彼岸的花朵,每一朵都开在黎明与晨曦的交界处。彼岸花所包含的情,不是能够触及的心动,而是远在天涯的爱,他所代表的只是凄凉与悲哀。”

“彼岸花又叫曼珠沙华。是开在冥界忘川彼岸的血一样绚烂鲜红的花,有花无叶。当灵魂度过忘川,便忘却生前的种种,曾经的一切留在了彼岸,开成妖艳的花。我们有一天也终会死在这片土地里,所有的一切也会像曼珠沙华一样,葬在彼岸的路上,葬在这片泥土中。”“再漂亮的花最终也只是开在彼岸,得到的结果也只是葬在这土砾中。”

“葬在这土砾中吗?其实不然。看似结果只是如此,实际上呢?就像眼前这片土地,即使在雨中,也会发光。原因不在于花本身会发光,更多的是因为泥土里葬下的灵魂在发光。我们选择的土砾,就因该是有价值的,即使结果一样,都是死,但有价值的死就是有意义的。”——摘自《和尚的十六笔坐标》

彼岸花花语及介绍

花语

中国花语:“优美纯洁”代表美丽、动人,又有“恶魔的温柔”寓意。

日本花语:“悲伤回忆”

朝鲜花语:“相互思念”。又有“分离、伤心、不吉祥、死亡之美”的意思。

介绍

曼珠沙华 (梵语)又名彼岸花(Lycorisradiata),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球形鳞茎,外包暗褐色膜质鳞被。叶带状较窄,色深绿,自基部抽生,发于夏末,落于秋初。花期夏末秋初,约从7月至9月。花茎长30-60厘米,通常4-6朵排成伞形,着生在花茎顶端,花瓣倒披针形,花被红色、白色。向后开展卷曲,边缘呈皱波状,花被管极短;雄蕊和花柱突出,花型较小,周长在6厘米以上。

曼珠沙华经常长在野外的石缝里、坟头上,所以有人说它是“黄泉路上的花”。花开时看不到叶子, 有叶子时看不到花, 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诅咒人们生生世世都不能在一起。

彼岸花的文化

由于石蒜往往在墓地附近繁盛,色泽鲜红似血,花期又近秋分(日本的祭礼节日),因此在日本被附会成《法华经》中的接引之花曼珠沙华,或名彼岸花。加之石蒜叶落花开,花落叶发,永不相见,因此在日本传说中,此花便带上了死亡和分离的不祥色彩,较常用于丧礼。

此外,因为这花开的时候不见叶,有叶子就看不到花,所以这花带有孤独的意味。

“彼岸花,开彼岸,只见花,不见叶。”

“花与叶,生生世世不能相见。”

然而在中国传统中并无此种说法,石蒜反因其鲜艳色彩而成为常见的喜庆用花。 韩国称此花为“相思华”。 一般认为曼珠沙华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 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 春分前后三天叫春彼岸, 秋分前后三天叫秋彼岸,是扫墓的日子。 彼岸花开在秋彼岸期间, 非常准时,所以才叫彼岸花。

彼岸花是开在黄泉之路的花朵,在那儿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又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而人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与阳间分离......。

此外,日本歌手山口百惠也有歌曲以《曼珠沙华》为名,而香港已故歌手梅艳芳也有演唱这首歌曲的粤语改编版本。

猜你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桂林马蹄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马蹄又名荸荠,生长在水田里。广西各地均产马蹄,但以桂林的最为有名。桂林马蹄形状扁圆,外皮棕红鲜亮,肉质雪白细滑,清甜无渣,爽脆可口。 当年鲁迅先生在给广西陈此生的信中曾赞羡说:“桂林荸荠,亦早闻雷名,惜无福身临其境,一尝佳味,不得巳,也只好以上海小马蹄(此地称荸荠如此)代之耳。”桂林马蹄自古就享有盛誉,在清代还被当作贡品奉献皇帝享用。马蹄是人们爱吃的美味水果,它含有淀粉、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等成分,能当药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它“主治消渴痹热,温中益气”,“开胃下食”,“厚人肠胃”,“消宿食,饭后宜食之”。此外,马蹄还能作各种菜肴的配料,如炒猪肝、炒肉片、炒鸡、炒鸭,放点马蹄,别有风味。( 桂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马蹄的功效与作用

全文共 1630 字

+ 加入清单

马蹄,学名荸荠,沙草科荸荠属,又称水栗。在食用上,具有怎样的功效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马蹄的功效与作用,供大家参考!

山楂马蹄汁

[原料] 山楂10个、白糖适量、鲜马蹄10个。

[制法]

1. 山楂去核洗净,鲜马蹄(即荸荠)去皮洗净,一起榨成汁,倒入杯中。

2. 将白糖加入山楂、马蹄汁中,搅拌均匀,即可饮用。注:山楂又称红果,有促进胃肠消化、瘦身的作用。

马蹄草莓球

材料:马蹄15个 鸡蛋1.5个 面粉35克 淀粉2大勺 糖适量 面包糠20克 草莓酱适量

做法:

1、马蹄削去皮,切片切丝再切成细碎粒后装入碗中。

2、加入半个鸡蛋、面粉1-2大勺、淀粉2大勺、糖。

3、用筷子顺一个方向搅拌几分钟。

4、用手抓起适量马蹄碎团成团,尽量团圆团实点,团好整齐码放在盘中。

5、另取一个小盘装入面粉30克、鸡蛋1个、面包糠20克、草莓酱口味,将马蹄球周身裹上一层面粉。[5]

6、接着粘一层蛋液,再裹一层面包糠。

7、锅入油烧5成热,小火将马蹄球表面炸棕黄,吃时蘸些草莓酱。(注意炸的时候要用小火,才能保证马蹄草莓球的营养和口感。)[6]

马蹄学名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清脆可口,马蹄甘寒,能清心降火,补肺凉肝,消食化痰。马蹄对治疗秋燥咳嗽,咽喉不适,口干欲饮等病症有较好的效果,是秋季的养生佳品。

炒素四宝

材料:胡萝卜、荸荠、水发黑木耳、荷兰豆

做法:四种材料都洗净切成片,先下胡萝卜小火翻炒出香味后,放入其它原料,最后撒入适量的盐和味精起锅。

4、南荠草莓饼

原料:荸荠500克,草莓酱100克,面包渣100克,白糖50克,水淀粉25克,干淀粉10克,鸡蛋清50克,油适量。

制法:

1.将荸荠去皮后用刀背拍碎,块大的再剁一剁,用豆包布包好拧干水分,加入干淀粉搅拌均匀,和成面团。

2.将面团分别包上草莓成球状,逐个粘上鸡蛋清、面包渣拍实。

3.起锅放油投入荸荠饼坯,炸至金黄色捞出码盘按扁。

4.净锅加入水、白糖烧开,用水淀粉勾玻璃芡,淋明油,浇在饼上即可。特点菜式美观,酸甜适口。

马蹄的功效与作用

荸荠甘、寒

能清肺热,又富含黏液质,有生津润肺、化痰利肠、通淋利尿、消痈解毒、凉血化湿、消食除胀

主治热病消渴、黄疸、目赤、咽喉肿痛、小便赤热短少、外感风热、痞积等病症。

荸荠具有清热泻火的良好功效

应用于肺热咳嗽,痰浓难咳:荸荠汁1杯,川贝1.5克(研成粉),拌匀服,每天2~3次。既可清热生津,又可补充营养,最宜用于发烧病人。

扬州狮子头

上好的五花肉剁碎后不加水不搅拌,在容器里像农村摔土坯一样来回地摔,或者用板子拍打,待其上劲后加鸡蛋清和切碎的马蹄(即荸荠),放入调料再摔打,最后做成坯子,在滚油里稍炸至表面团结,入锅炖约一小时左右。放酱油少放水就是红烧,多放些水不放酱油就是清炖。红烧选用冬菇或冬笋做菜底显档次,用大白菜也可以。清炖不放菜底,而在沙锅里炖烂后放青菜心,看上去清清爽爽味道也佳。

7、马蹄丸子

主料:肉馅 、荸荠、豌豆尖、鸡蛋

调料:葱、姜、醋、蒜、水淀粉、盐、鸡精、香油、高汤、白糖、熟猪油、老抽、料酒

做法:

1、将荸荠去皮洗净剁成末,葱、姜、蒜洗净切成末;

2、取一器皿放入肉馅、荸荠末、鸡蛋、料酒、盐、鸡精、水淀粉搅拌均匀做成丸子;

3、坐锅点火放油,油至6-7成热时,倒入丸子炸至金黄色捞出;

4、将高汤、盐、老抽、料酒、醋、白糖、水淀粉放入碗中勾成芡汁;

5、坐锅点火放油,油至7—8成热时放入蒜末炒出蒜香末,加入葱姜末煸炒,倒入芡汁,倒入炸好的丸子翻炒上汁,放入豌豆尖淋上香油即可装盘特点:色泽深红,松嫩肉鲜,味酸甜。

马蹄关

8、马蹄辣子鸡丁

材料:鸡脯肉1块荸荠6两 毛豆(或青豆)3大匙 姜末2大匙辣豆瓣酱1大匙。

调味料:酒、糖、黑醋各1大匙酱油、水各2大匙 太白粉1小匙 麻油、味精各少许。

腌料:酱油、酒、太白粉各1大匙 水6大匙。

作法:

1.鸡胸肉去皮、切丁,加入腌料拌匀,腌20分钟。

2.荸荠煮熟切丁,毛豆烫熟。

3.锅中加2碗油,烧至八分热时,投入鸡丁快速过油至色白,立刻取出。

4.起油锅,用3大匙油炒香姜末,沿锅边炝酒,再加入辣豆瓣酱、荸荠、鸡丁、毛豆及调味料炒匀,盛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阿根廷”这个名字的来由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阿根廷坐落于非洲地区东南部地区,东濒比斯开湾,南与南极大陆相临,西同智力交界,北接厄瓜多尔、巴拉圭,东北部地区与巴西和比利时为邻。阿根廷总面积278万公顷,海域长4000余公里,是南美洲的第二强国,仅次巴西,其北京首都是布宜诺斯艾利斯。

“阿根廷”的名字源于十六世纪的西班牙侵略者。1527年,西班牙冒险家塞煤层气蒂安·卡沃托带领一支远征队抵达南美洲内地后,从一个宽敞的河口溯流而上,深层次到国内。冒险家们发觉本地印第安人佩带着许多 银质的饰品,认为本地出产白银,便将这一条河取名为拉普拉塔(白银)河,将这一地域称之为拉普拉塔区。西班牙殖民者执政者之后又将拉普拉塔区改成省。1816年7月9日,拉普拉塔省宣布独立,并将国家名字宣布列入阿根廷,这代表着当初西班牙殖民者的发财梦。由于在西班牙语中,“阿根廷”与“拉普拉塔”两词实际意义同样,均为“白银”,喻意“贷币”、“財富”。

她们当时认为这儿是一个出产白银的福地,是她们一心憧憬的传说中的“白银帝国”,但是,这一切仅仅理想罢了,由于阿根廷并不产白银。阿根廷虽不产白银,但拥有 富饶的土壤层、茂盛的大草原、优良的气侯,这使它变成“全球的粮库和肉库”。占有此处后,西班牙人得到 了绵绵不绝財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乐昌马蹄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乐昌马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乐昌素有“马蹄之乡”的美称。马蹄是乐昌较大宗的土特产之一,总种植面积达一万多亩, 产量也超过一万多吨。以乐城和北乡为主要产区,廊田、河南、长来、九峰等乡镇也有种植。乐昌马蹄以个大肉嫩、清甜多汁、爽脆无渣为特点而闻名省、港、澳市场,其品质最优者为乐城田洞150亩产区出产的马蹄,总产约240吨。每年的冬末春初马蹄上市季节,乐昌马蹄产品成行成市,形成长达一公里多的“马蹄街”,众多的外地商贩纷至沓来,把马蹄街围得水泄不通。乐昌马蹄除少量在本地区销售外,大部分销往外省、市,港澳市场也享有盛誉。( 乐昌)

乐昌已有近百年的马蹄种植历史,素有“中国马蹄之乡”的称誉,其中以北乡镇出产的尤为佳品。据当地村民介绍,乐昌北乡马蹄之所以品质比其它马蹄要好,是与其得天独厚的环境密不可分的。乐昌位于粤北边陲,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雨资源丰富,这里秋冬季节,日照光线强,昼夜温差大,因为入秋之后,开始结马蹄,夜间温度要低冷,马蹄才能结得够爽甜。这里三面环山,其河流源于西坑山泉水,用水质清甜的山泉水灌溉的马蹄自然特别甘甜;北乡垌是一片部积盆地,水田上面有一层十五至二十厘米灰黑肥沃的泥土,下面是黄钯沙土, 是马蹄最适宜生长的土壤。因此结出来的马蹄个头大。

北乡马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广东省乐昌市乐城街道办、北乡镇、廊田镇等3个镇、街道办现辖行政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马蹄和山药能一起煲汤吗?山药和马蹄能一起吃吗?

全文共 1103 字

+ 加入清单

马蹄山药是常见的食物,那么,马蹄和山药能一起煲汤吗?

马蹄和山药能一起煲汤吗

嗯,可以。山药有补脾益肾、养肺、止泻、敛汗之功效。荸荠,又名马蹄,具有清热化痰、开胃消食、生津润燥、明目醒酒的功效。

荸荠和山药一起吃有什么好处

杀菌

荸荠中含有荸荠英,是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食物,特别是能针对于肠道中的各种致病菌等,因此荸荠和山药一起食用可以杀菌。

补充营养

荸荠和山药中都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食用荸荠和山药具有补充营养的作用。

润肺止咳

荸荠性寒,味甘,入肺经,具有滋润肺部,去除肺燥的作用,山药性平,味甘,如肺经,还含有丰富的黏液蛋白,因此食用荸荠和山药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

健脾养胃

山药入脾经,荸荠入胃经,因此食用可以促进脾脏和胃部的健康,所以荸荠和山药一起食用可以健脾养胃。

降血压

山药和荸荠中都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因此食用可以调节体内的渗透压,因此具有降血压的作用。

润肠通便

荸荠性寒,食用具有滑利性,而荸荠和山药都含有丰富的水分和纤维素,食用可以促进肠道的运动,因此山药和荸荠一起食用可以润肠通便。

滋肾益精

山药中的黏蛋白能预防和治疗中老年男性易患的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增生。黏蛋白具有激活雄性激素的作用,因此食用山药和荸荠具有滋肾益精的作用。

增强免疫

山药中含有丰富的粘液蛋白和果胶,因此食用可以促进体内的有毒有害金属离子排出,并且荸荠中含有具有杀菌作用的荸荠英,因此食用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马蹄山药排骨汤

主料:尾骨400g、铁棍山药350g、马蹄8个

辅料:盐适量、姜5片、料酒适量

步骤:

1.材料准备好、

2.排骨绰水去腥洗净备用。马蹄削皮洗净,姜切片备用,山药削皮切块泡在加了白醋的清水里、

3.除了山药以外。其他的全部倒入锅里、加足需要的清水,然后再加点料酒、

4.通电大火煮一个小时。

5.一个小时后加入山药。再继续煮一个半小时、

6.加点儿盐,再煮两分钟、

7.可以吃咯

马蹄的营养价值

1、马蹄口感甜脆,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铁、钙、磷和碳水化合物。可以生吃,也可以用来烹调,可制淀粉,还可作中药。

2、马蹄中含的磷是根茎类蔬菜中较高的,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的需要,对牙齿骨骼的发育有很大好处,同时可促进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调节酸碱平衡,因此荸荠适于儿童食用。

3、英国人曾经对马蹄有过研究,发现马蹄中有一种“荸荠英”,“荸荠英”对黄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及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还能够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而且还对癌肿有防治作用。

4、马蹄含有粗蛋白、淀粉,能促进大肠蠕动。马蹄所含的粗脂肪有滑肠通便作用,可用来治疗便秘等症。马蹄质嫩多津,可治疗热病津伤口渴之症,对糖尿病尿多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马蹄可以治咳嗽吗 可以缓解肺热咳嗽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引起咳嗽的原因有很多,不同原因引起的咳嗽针对治疗的方法也不同,俗话说要对症下药。那么,马蹄可以治咳嗽吗?马蹄怎么吃治咳嗽?

马蹄可以治咳嗽吗

荸荠它的功用:清热止渴,利湿化痰,降血压。用于热病伤津烦渴,咽喉肿痛,口腔炎,湿热黄疸,高血压病,小便不利,麻疹,肺热咳嗽,矽肺,痔疮出血。地上全草:清热利尿。用于呃逆,小便不利。

但注意:荸荠可以治疗咳嗽,但那是肺热咳嗽,而不是什么咳嗽都治,风寒引起的咳嗽它不治。

马蹄怎么吃治咳嗽

1、荸荠百合羹(专治:咳嗽)

用料:荸荠(马蹄)30克、百合1克、雪梨1个,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荸荠洗净去皮捣烂,雪梨洗净连皮切碎去核,百合洗净后,三者混合加水煎煮,后加适量冰糖煮至熟烂汤稠。

温热食用。

功效主治:荸荠味甘,性微寒,能清热生津,凉血解毒,化痰消积等作用,含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C和荸荠素等成分,荸荠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梨能清热生津,润燥化痰;百合润肺止咳。三者合用则起滋阴润燥,化痰止咳的作用。

治疗痰热咳嗽,痰黄稠,咽喉不利。用于婴儿慢性气管炎见痰热症者。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咳痰清稀者不宜选用。血虚体弱的婴儿忌用。

2、马蹄水

做法:3-4颗马蹄去皮,切成薄片。加一碗水煮5分钟左右。给宝宝喝水,马蹄也可以吃。马蹄能清肺热,有生津润肺化痰作用。

治咳嗽偏方

1、冰糖雪梨

材料:雪梨一个,冰糖若干(看你自己的口味)

做法:雪梨削皮,用小刀将雪梨的内核去掉,使其呈空心状,然后在空心的位置放入冰糖,少许的水。将做好的雪梨放入瓷碗里,然后放入锅里蒸一小时即可。

适用于:肺热导致的咳嗽,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2、萝卜姜片汤

材料:萝卜一个,姜一块,冰糖一两

萝卜喝姜都要切片,烧水至水沸,放入冰糖等到融化的时候,放入萝卜片5片,姜片5片,小火熬制半小时即可饮用。

适用于:咳嗽痰多

饮食禁忌

1、儿童和发烧病人最宜食用。每次10个左右。

2、荸荠不宜生吃。因为荸荠生长在泥中,外皮和内部都有可能附着较多的细菌和寄生虫,所以一定要洗净煮透后方可食用。而且煮熟的荸荠更甜。

3、荸荠属于生冷食物,对脾肾虚寒和有血淤的人来说不太适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马蹄山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马蹄

在距托库孜色来古城20公里处,有一座石山,山上有两个酷式马蹄的大坑,在距马蹄50米处的山顶端有一个长约12米的马槽。故此山称为马蹄山。传说马蹄印是唐僧坐骑天马的前蹄印,后蹄印在今乌什县,所以有天马行空之说。相传唐僧西天取经时路过此地,他远远看见一处驿站——即唐王城,就想在此打尖休整一下,他一勒胯下天马,天马的前蹄印便踏在这形成了现在的马蹄印。马蹄山因受到唐僧灵气感化,在周边无水源的情况下长成了几棵千年胡杨树,其中最大的一棵要4-5人才能环抱。更为奇特的是其中一棵胡杨树因天马曾在此树上拴过,树上的叶子长成了五六种形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马蹄是热性还是凉性的食物

全文共 1903 字

+ 加入清单

马蹄属于一种凉性食物,因此,不可以过量食用,否则会对胃肠道造成一定的损伤,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的现象。特别是脾胃虚弱的人群,更不可以经常吃这种食物,否则会加重脾胃虚弱的程度。

马蹄的种植时间

马蹄的种植时间一般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具体时间如下:

春季:春季是马蹄的主要种植季节,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进行。

夏季:夏季是次要种植季节,一般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行。

秋季:秋季也是次要种植季节,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进行。

马蹄的品种

在种植马蹄之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马蹄品种。常见的马蹄品种有:

金丝马蹄:果实大,肉质鲜嫩,口感好,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紫皮马蹄:果实较小,外皮呈紫色,肉质细腻,味道鲜美。

绿皮马蹄:果实较大,外皮呈绿色,肉质细嫩,口感好。

马蹄是热性还是凉性的食物

马蹄是属于凉性的水果,不建议一次性吃得太多。马蹄通常被人们叫做荸荠,是一种寒凉性的食物,因此不要一次性吃得太多,吃得太多就有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一定的负担,从而会出现腹胀或者是腹痛以及腹泻的情况,并且还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特别是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士不建议吃太多。

马蹄的种植方法

(一)萌芽:气温达10~15℃时,80%以上球茎可萌芽,同时抽生发芽茎,并向上抽生叶状茎,当幼苗有5~6根叶状茎时,便向下萌生新根。

(二)分蘖与分株:7月底~8月初移植的荠苗,3~5天返青后,发芽茎顶端的保质茎,向上抽生叶状茎,经不断分蘖分蘖,形成母株丛。与此同时其侧芽向四周发生若干根匍匐茎,伸先3~4节10~15㎝后,其顶端肉质茎的顶芽,继而向上萌生叶状茎,连续分蘖,又形成新的分株。如此反复地分株和分蘖,株丛随之逐渐扩大,叶状茎数直线上升,一株地上茎数可扩大到300~400根。气温在25~30℃时,分蘖分株发生最快。进入9月份后,气温逐渐下降,光合产物的积累量则逐渐增多,匍匐茎的生长由水平方向转而朝土下斜向生长,俗称“下带”。10月上旬以后,不再产生叶状茎,此时所有的匍匐茎先端开始膨大,球茎开始形成。 荸荠的产量取决于球茎的数量和大小,而后者又是由分株的次数及地上茎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正如前述,气温在25~30℃时分蘖分株发生最快,一个分株约10~15天发一档分株。在我地一般可发生分株2~3档,多的可达5~6档,全株共有分株30~40株。9月下旬以后,气温下降明显,不再发生分蘖。因此,争取在适宜气温下,取得一定合理分株数,保证地上叶状茎的数量和质量,荸荠最好要在7月底移栽完,最晚的移植也不能迟于立秋。

(三)开花与结荠:当植株基本上停止分株分蘖,地上茎的同化物质便大量向地下贮藏器官即球茎运送,这时叶状茎顶端抽生穗状花序,进入始花期。与此同时,地下部也相应抽生结荠茎,地上开花盛期,也是地下结荠期。寒露(10月上旬)时球茎已成形,小雪(11月下旬)后,地上茎逐渐由上向下枯黄,球茎此时充分成熟。球茎皮色也由白色转变成黄棕色至红褐色。冬至(12月下旬)至小寒(元月上旬),球茎内糖分含量最高。

(四)对水、肥的要求:荠苗定植后,要求较高土温以利返青分蘖,宜灌浅水稳苗。随着分蘖分株增多,蒸腾量加大,应逐渐加深水层,促进地上茎群体形成。封行后灌深不,控制分蘖分株形成,提早结荠,球茎增多、增大,但应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徒长。荸荠整个生长期都不能缺水,如不徒长不应搁田断水,特别是球茎膨大期,更不宜缺水。 荸荠株丛多而大,结球荠期所需各种养分及同化物质也多,因此基肥要足。在分蘖分株时段要求充足氮肥,更不可缺肥,以保证荸荠够苗株足。进入结球期后,则不宜再施氮,否则徒长,引起倒伏,影响结球,并加重病害的发生。钾素对改善球茎的品质,促进氨基酸、蛋白质析合成和糖分、淀粉的运转积累有重要的作用,除作基肥外,还要在荸荠生长期追肥钾素,此外,充足的钾肥还能提高植株的抗病力。磷肥对荸荠也有类似的效应。所以种植荸荠一定要氮磷钾肥三要素配合,尤其在始花结荠期前后不可缺少磷钾肥。此时如能喷施叶面肥,或磷酸二氢钾等,都可收到球茎粗大、提高产量的效果。

马蹄的功效和作用

马蹄在我国多地均产,以南方的南岭山脉出产者为最佳。其皮薄肉嫩,水分充足,清甜无渣,爽脆可口既做蔬菜也可做水果。它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维生素C,还有钙、磷、铁、质、胡萝卜素等元素,有消热解毒、整肠通便、降血压之功效。

1、消热解毒:马蹄是寒性食物,具有凉血解毒、利尿通便、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等功效,既可清热生津,又可补充营养,最宜用于发烧病人食用。

2、整肠通便:马蹄有润肺化痰,生津作用,所含的纤维素及粗蛋白能促进大肠蠕动,所含的粗脂肪增加了润肠通便的作用。

3、降血压:马蹄富含纤维素和荸荠英等活性物质,对降低血压有一定效果,高血压患者可以适当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秋节节日来由

全文共 1639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你知道中秋节节日来由吗?下面小编就告诉你中秋节节日来由,一起看看吧!

中秋节赏月习俗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世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一年四季皆有明月,为何要在中秋赏?欧阳詹在《玩月》诗序中试图解释了这个问题:“月之为玩,冬则繁霜太寒,夏则蒸云太热,云蔽月,霜侵人,蔽与侵俱害玩。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天道,则寒暑均;取之月数,则蟾魄圆。”他从天气角度给出了解释,这个解释在今天的科学角度看来是合理的,秋季中期,北方干冷气流迫使夏季一直回旋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上空的暖湿空气向南退去,空气中水汽降低,天空中的云雾少了,因而出现秋高气爽、夜空如洗的天气,所以月亮显得分外皎洁,使人产生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感觉。

除了自然原因外,人们选择一年中的“中秋”前后赏月还有历史原因,早期月亮祭祀选择在秋季进行,那时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月亮上,能充分领略到平常习焉不察的月亮之美。而当时上层人士对月亮的认识开始趋于理性,不再是单纯的崇拜,就渐渐把圆月当成了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象进行欣赏。所谓的“良辰美景”心态,便是如此。从历代赏月诗歌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神话的痕迹,桂树、白兔、嫦娥是常见的意象,也证明了古代月亮神话对赏月风尚的浓厚影响。

中秋节饮食文化

1、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2、喝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3、吃藕盒子

中秋食藕,也是寄团圆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将藕切片,每两片间下端相连,中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外拖面煎至金黄,此又称藕饼,与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目前市场上藕的品种主要有两种,即七孔藕与九孔藕。江浙一带较多栽培七孔藕,该品种质地优良,肉质细嫩,鲜脆甘甜,洁白无瑕。中医认为,藕经过煮熟以后,性由凉变温,对脾胃有益,有养胃滋阴,益血的功效。

4、吃田螺

至于中秋食田螺,则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吃田螺,可以明目。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特别热衷于食之呢?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肉质特别肥美,因此是食田螺的最佳时节。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猜你喜欢:

中秋节节日来由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