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土壤有没有气味合集20篇

浏览

609

文章

1000

篇1:如何防治化肥对土壤的危害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施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但是过量的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的污染。化肥中会混有各种重金属物质,长期使用会导致重金属的聚集;长期过量而单纯施用化学肥料,会使土壤酸化。土壤酸化后会导致有毒物质的释放,或使有毒物质毒性增强,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土壤溶液中和土壤微团上有机、无机复合体的铵离子量增加,并代换Ca2+、Mg2+等,导致土壤胶体分散,土壤结构破坏,土地板结。

防治化肥对土壤危害的方法

①防止化肥污染,不要长期过量使用同一种肥料,掌握好施肥时间、次数和用量,采用分层施肥、深施肥等方法减少化肥散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②化肥与有机肥配合使用,增强土壤保肥能力和化肥利用率,减少水分和养分流失,使土质疏松,防止土壤板结。

③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增加磷肥、钾肥和微肥的用量,通过土壤中磷、钾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的作用,降低农作物中硝酸盐的含量,提高农作物品质。

④制定防止化肥污染的法律法规和无公害农产品施肥技术规范,使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肥料的使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效控制化肥对土壤、水源和农产品产生的污染。

今天小编对如何防治化肥对土壤的危害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还请关注,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国该如何防范土壤铊污染现象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污染主要来源于含铊矿渣、矿山废水、含铊工业生产废水、大气中铊沉降以及含铊化肥等。对铊污染的预防措施主要有:

1.对(含)铊矿床的开采、选矿过程进行严格控制。降低可能产生含铊废石和废水生产量。对矿山含铊废石进行妥善处理,防止铊进入水体。对铊生产企业的工业废水集中进行处理,去除铊后再进行达标排放。对含铊废弃物中铊的进行回收利用,严格禁止含铊矿渣直接用于水泥制造,减小铊的环境负荷。含铊矿床的开采、选矿和加工企业应远离城市和人口密集区。

2.对产生含铊烟尘的冶炼厂、发电厂的烟囱加装过滤网以及铊回收装置,降低烟尘中铊的含量,阻隔含铊烟尘排入大气,并对这些企业附近大气中的铊含量进行监控。

3.在铊高背景值地区进行普查,对暴露在地表的岩石单元释放铊的潜力进行评价,确定铊从岩石迁移进入水、土壤、植物等环境介质的潜力。建筑工程(如道路等)应避开含铊高的地区和地质体。同时,减少或停止严重铊污染区粮食和蔬菜等的种植。

4.加强对接触含铊物质工作人员的劳动保护。因慢性铊中毒不易被发现,对工作场所进行劳动保护,对工作人员应及时定期进行体检。此外,还应减少含铊化肥的产量。

今天小编对我国该如何防范土壤铊污染现象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有哪些危害还请了解更多上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土壤污染对农作物有哪些影响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常见土壤环境污染物对农作物影响

1.重金属污染及危害

由于使用未经处理的污水、污泥浇地,导致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往往高于背景值。重金属对农作物的危害常从根部开始,然后再蔓延至地上部,受重金属影响,会妨碍植物对氮、磷、钾的吸收,使农作物叶黄化、茎秆矮化,从而降低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2.氟化物污染及危害

农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氟,氟化氢被叶表面吸收后,经薄壁细胞间隙进入导管中,并随蒸腾流到达叶的边缘和尖端,由于卤素的特殊活泼性,使叶的这些部位的叶绿素和各种酶遭到损害,因而使光合作用长时间地受到抑制,或使磷酸化酶、烯醇化酶和淀粉酵钝化。氟化氢对叶的损害首先出现在尖端和边缘。通常受害部位呈棕黄色,成带状或环带状分布,然后逐渐向中间扩展。当受害严重时,使整个叶片枯焦脱落。氟具有在生物体内富集的特点,因此在受氟污染的环境中生产出来的茶、蔬菜和粮食的含氟量一般都会远远高于空气中氟的含量。

3.酚类污染物及危害

酚类污染物主要来自焦化厂、煤气厂、炼油厂、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农药、化学试剂等工业废水。灌溉水中含有的酚类物质会在作物中蓄积,使其具有酚的臭味,使农作物减产或枯死,影响作物产品质量。

今天小编就土壤污染对农作物有哪些影响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关于其他的保护土壤的措施有哪些还请关注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土壤修复的技术有哪些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全国土壤污染超标率达16.1%,在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的同时,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更加堪忧。使用土壤修复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污染的情况。

土壤修复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土壤修复的技术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及其联合修复技术在内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1.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生物联合修复等技术,在进入21世纪后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绿色环境修复技术之一。

2.物理修复是指通过各种物理过程将污染物,特别是有机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或分离的技术。热处理技术是应用于工业企业场地土壤有机污染的主要物理修复技术,包括热脱附、微波加热和蒸气浸提等技术,已经应用于苯系物、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和二恶英等污染土壤的修复。

3.化学修复技术相对于物理修复技术发展的早,主要有土壤固化-稳定化技术、淋洗技术、氧化还原技术、光催化降解技术和电动力学修复等。

今天小编对土壤修复的技术有哪些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什么是土壤修复技术等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还请关注,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改良酸性土壤用什么碱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工业上经常见到的碱是氢氧化钠,能中和酸性物质,但其具有很强烈的腐蚀性,在改良酸性土壤中是不使用的。改良酸性土壤会经常使用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化学式Ca(OH)2,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是一种二元中强碱,具有碱的通性,被广泛的用于酸性土壤改良措施中。

熟石灰取料方便、价格便宜,经济实惠。由于溶解度小,同等程度下对土壤和植物的伤害程度小,并且容易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植物生长。还能为植物提供一些无机盐钙元素,促进植物细胞壁生长。

熟石灰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熟石灰颗粒的粗细影响中和酸度的效果,一般而言,颗粒越小,单位体积内可发挥中和效应的表面积愈大,所以效果愈佳。

2.熟石灰的使用量受土壤性质的影响很大,一般而言,有机质含量及粘粒含量愈高的土壤,即阳离子交换能量(CEC)愈大的土壤,石灰需要量愈大。石灰需要量还应该与调整一公顷土壤的目标深度来估算,一般多以20公分或30公分为目标。

3.由于熟石灰的溶解度、移动性都不大,所以需要使用耕犁的农具将之与土壤混合均匀,以发挥其最大的效果。同时,尽可能远离播种期,以让石灰有充分的时间来发挥其效果。

今天小编对改良酸性土壤用什么碱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其他的改良土壤的方法有哪些等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还请关注,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碱性土壤如何改良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碱性土壤是受自然条件和土壤内在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形成的,其中干旱的气候和丰富的钙质为主要成因;过量地施用石灰和引灌碱质污水以及海水浸渍,也是某些碱性土壤形成原因之一。那么,碱性土壤如何改良呢?

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强土壤的亲和性能,如施入腐熟的粪肥、泥炭、锯木屑、食用用酸性肥料,如硫酸铅、硫酸亚铁、硫磺粉、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等,定向中和碱性。碱化土壤需施用石膏、磷石膏等以钙离子交换出土壤胶体表面的钠离子,降低土壤的PH值。设立灌、排渠系,排水洗盐、种稻洗盐等,改良盐碱土;盐碱地改良,主要是通过脱盐剂技术盐碱土区旱田的井灌技术、生物改良技术进行土壤改良。

如果是花卉盆栽,碱性土壤常用的改良方法有以下几种:

1、施用硫酸亚铁:露地花卉可每10平方米施硫酸亚铁1.5千克,施后可降低0.5单位的pH值;对于粘重土壤,用量可增加1/3。

2、施用食醋液:施用的醋必须是食用米醋,对于pH值大于7的盆土,可用150~2004音食醋液浇灌,每15~20天一次。

3、施用硫磺:此法很适于地栽植物,特点是降低pH值较慢,但效果持续时间长。

4、掺用针叶土:掺施针叶土是改良碱性土壤的最根本方法。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酸性土壤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如果您还想了解如何改良土壤的酸碱性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国土壤盐碱化现状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盐碱土的可溶性盐主要包括钠、钾、钙、镁等的硫酸盐、氯化物、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一般为中性盐,碳酸盐和重碳酸盐为碱性盐。

中国盐渍土或称盐碱土的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类型多。土壤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主要分布于辽、吉、黑、冀、鲁、豫、晋、新、陕、甘、宁、青、苏、浙、皖、闽、粤、内蒙古及西藏等19个省区。按自然地理条件及土壤形成过程,划分为滨海湿润-半湿润海浸盐渍区、东北半湿润-半干旱草原-草甸盐渍区、黄淮海半湿润-半干旱旱作草甸盐渍区、甘新漠境盐渍区、青海极漠境盐渍区及西藏高寒漠境盐渍区等8个分区。

中国在建国初期对盐渍土的水盐运动规律认识不足,在开发大型灌区、发展灌溉、扩大灌溉面积中,也曾使大面积土壤出现过严重的次生盐质化,造成了不良后果。例如1956年一1961年间,在华北平原大搞引黄灌溉便是一例。冀、鲁、豫三省平原有老盐碱地320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l0%左右(滨海区除外)。解放后,不少老盐碱地经过排水冲洗,挖沟种稻,引洪放淤,结合适当的农业措施,得到了改良利用。但是自50年代末期在黄淮海平原上大量引黄河水灌溉和平原蓄水而忽视了排水,曾导致平原北部大面积土壤盐渍化,使盐渍土面积由2800万亩增加到4800万亩,经过很长时间的治理才能得到恢复。

今天小编对我国土壤盐碱化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防治土壤盐碱化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土壤腐植酸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万物要生长得好,土壤的肥沃程度是主要的决定因素之一,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决定土壤的肥沃程度。那么土壤中腐植酸作用有哪些呢?接下来来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土壤有机质中一般以上是腐植酸,在腐蚀质中腐植酸是主体及其与金属离子相结合的盐类,腐植酸是有机质中最活跃、最有效的部分。

(1)腐植酸的直接作用

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

(2)间接作用

①物理作用

A.改善土壤结构。

B.防治土壤裂化和侵蚀。

C.增加土壤持水量,提高抗寒能力。

D.使土壤颜色变暗,有利于太阳能量吸收。

②化学作用。

A.调节土壤PH值。

B.改善和优化植物对营养和水份的吸收。

C.增加土壤缓冲能力。

D.在碱性条件下,是一种天然螯合剂(与金属离子螯合,促进期被植物吸收)。

E.富含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有机质和矿物质。

F.提高有机肥料的溶解性,减少肥料的流失。

G.使营养元素转化成易被植物吸收的状态。

H.能加强植物对氮的吸收,降低磷的固定,能把深入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元素,保护盒贮存于土壤中,并能加速营养元素进入植物体的过程,提高无机肥料的应用效果,所以说,腐植酸是植物营养元素和生理活性物质的“储备库”。

③生物作用

A.刺激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植。

B.提高植物自然抗病、抗虫害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华北土壤盐碱化的防治措施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华北土壤盐碱化防治措施

(1)建立完善的灌溉系统,使地下水深度保持在临界深度以下,即为2.5~3m以下。

(2)建立现代化排水系统:①水平排水,主要以明沟、暗管的形式进行,既能降低地下水位,又可以排出土壤中的盐份;②垂直(竖井)排水,竖井排水价格低、不占地、水量大、水质好、控制调节性地下水位灵活、维修工作少,同时又可以和灌溉相结合,竖直设井以梅花型布井效果为最好。

(3)种植水稻对碱土的改良较有效。因为种稻的田间要经常保持水层,这样就能使土壤中的盐分不断遭到淋洗,随着种稻年限的延长,土壤脱盐程度不断增加,据黄淮各地经验,即使含盐量达0.6~1.0%的盐碱土,种植水稻二年以后,1m土层中的盐分即可降低到0.1~0.3%。

(4)向土壤中注入聚丙烯酸脂溶液,与土壤形成0.5cm的不透水层,从而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减少盐份随毛管水蒸发向表土累积,使作物产量明显增加。

(5)利用咸水灌溉。咸水灌溉虽然能增加土壤中盐份,但也能增加土壤湿度,降低土壤溶液中的浓度。美国和前苏联为利用咸水灌溉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6)种植耐盐碱的树种特别是能固氮的耐盐树种和草木植物,既可以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防止土壤表面积盐,又可以降低地下水位和盐份,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增加有机质和土壤微生物,降低土壤pH值,从而彻底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

对于如何防治土壤盐碱化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生物土壤修复剂有哪些作用

全文共 584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土壤修复剂含有丰富且高价值活性菌,具有改良土壤结构的功效。生物土壤修复剂由多种益生菌组成,具有繁殖快速、生命力强、安全无毒、耐高温,在造粒烘干过程中不失活,能长期保存等特点。可以使土壤内有益菌群大量增加恢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透气性加强,有效解决土壤板结问题,改良土壤微生态环境。

生物土壤修复剂的作用

1.激活土壤、提高作物存活

产生丰富代谢产物等活性物质,强力促生根,根白、根长,毛细根数量;形成保护膜,保水保肥,增强植物根系吸收能力,从根本上提高产量。能有效改善土壤板结状况、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降低土壤容重,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土壤肥水渗透力。

2.提高肥效、降低成本

分泌有机酸类等物质溶解土壤中作物不易吸收之钙、磷、钾、铁磷、铝磷等化合物;分解土壤中不易分解的有机质,配合有机肥料使用能显著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肥料用量,降低成本。

3.抑菌抗虫、减少病害

分泌植物生长素及多种酶,以增强作物对一些病害的抵抗力;也抑制其他病原菌的生长,补充土壤中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保护作物根系,减轻土传病害,减少植物病害。

4.提高品质、增加收入

抗倒伏;提高作物质量、改善品质,有效恢复农作物原生态等,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成活率。

今天小编对生物土壤修复剂有哪些作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什么是土壤修复技术等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还请关注,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土壤板结危害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土壤是蔬菜作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壤中养分的多少及土壤的透气性强弱对蔬菜的生长尤为重要。而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是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有机质含量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和通透性降低,易造成土壤板结。那么土壤板结危害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危害1、植株根系呼吸受阻

土壤板结或长期水淹的情况下,植物根部细胞呼吸减弱,而氮素等营养又多以离子态存在,吸收时多以主动运输方式,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呼吸减弱,故能量供应不足,影响吸收。

危害2、植株根系不能正常发育

土壤团粒结构是土壤肥力重要指标,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致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及通透性降低,造成土壤板结,处于这种状态的植株根系会因缺氧而导致活力下降。

危害3、造成植株缺素症

植物缺素症状的表现,不一定是土壤中缺少这种元素,而是因为土壤板结、土壤酸碱度不适宜、或者是土壤水分供应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引起的根部吸收能力下降导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怎么处理有蓟马的土壤

全文共 951 字

+ 加入清单

蓟马口器刺吸寄主植物的叶、芽、花或果的汁液,造成嫩叶皱缩卷曲,甚至黄化、干枯、凋萎,花器呈白斑点或变成褐色,果实留下创痕,甚至造成疮疤。该害虫尤其喜欢在花内或在叶片上栖息,取食植物花粉或花的子房造成畸形、发育受阻或果实褪色。另外,蓟马还可传播多种病毒病,造成重大损失。,那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的一种方法。首先要注意保护害虫的自然天敌,提高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尽量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条件,或者采取人工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害虫天敌,以增加天敌的数量,抑制虫害的发;利用害虫的致病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其致病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类群。以菌治虫是一种十分安全的防治手段,对人、畜、农作物和微生物都没有危害,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且防治效果非常好,下面来看看怎么处理有蓟马的土壤吧?

1、土壤处理:幼苗移栽前对土壤用辛硫磷颗粒剂进行处理,按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1.5千克兑细土50千克制成毒土均匀施入土壤中,结合栽苗实施地膜覆盖,可防治土壤中越冬成虫并兼治其他地下害虫。

2、灌根处理:作物移栽前对苗床进行药剂喷淋处理,或移栽后对幼苗进行灌根处理,对于防治苗期蓟马类、粉虱类以及叶螨等刺吸为害的害虫,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综合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且省工省力。选用具有内吸性的药剂,如新烟碱类的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嗪等。灌根的时间可选在定植前1~2天或移栽缓苗后进行,在育苗盘中直接灌根处理后再移栽更为方便,如将内吸杀虫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稀释成3000~4000倍液,每株用30~50毫升灌根;或将喷雾器的喷嘴去掉,直接喷淋育苗盘幼苗的根部,以淋透苗盘中的土为适宜。灌根的防治效果优于喷雾,持效期长达1个月,在维管束发达的作物上效果更好。

3、生长期喷雾:蓟马初生期一般在作物定植以后到第一批花盛开这段时间内,应在育苗棚室内的蔬菜幼苗定植前和定植后的蓟马发生为害期,选用2.5%多杀霉素悬浮剂500倍液5%虱螨脲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7~10天喷一次,共2~3次,可减少后期的为害。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怎么处理有蓟马的土壤的内容,一旦发现有此虫害时土壤也要及时进行处理,否则来年虫害会更严重,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那就继续浏览本网的其他栏目内容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如何检测绿化土壤氮磷钾含量

全文共 882 字

+ 加入清单

氮、磷、钾这三种元素是植物需要量和收获时带走量较多的营养元素,而它们通过残茬和根的形式归还给土壤的数量却不多,因此往往需要以施用肥料的方式补充这些养分。而检测绿化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可以有效的保证正确施肥,下面带您了解一下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测定方法。

1、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称取通过2mm孔径筛的风干试样于塑料瓶中,加入乙酸铵溶液(土液比为1:10),盖紧瓶塞,摇匀,在15℃~25℃下,150r/min~180r/min振荡30min,干过滤。滤液直接在火焰光度计上测定或经适当稀释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

2、土壤有效磷测定

称取通过2mm孔径筛的风干试样,置于塑料瓶中,加入无磷活性炭,加入25℃±1℃的碳酸氢钠浸提剂,摇匀,在25℃±1℃温度下,于振荡器上用180r/min±20r/min的频率振荡30±1min,立即用无磷滤纸过滤于干燥的150mL三角瓶中。吸取滤液于比色皿中,加入显色剂,慢慢摇动,排出CO2后加水定容至刻度,充分摇匀。在室温高于20℃处放置30min,用空白溶液为参比,用1cm光径比色皿在波长700nm处比色,测量吸光度。

3、土壤有效氮测定

称取通过0.25mm筛孔的风干土样和硫酸亚铁粉剂均匀铺在扩散皿外室,水平地轻轻旋转扩散皿,使土样铺平。在扩散皿的内室中,加入2%硼酸溶液,再加1滴定氮混合指示剂。然后在扩散皿的外室边缘涂上碱性胶液,盖上毛玻璃,旋转数次,使毛玻璃与扩散皿边缘完全粘合,然后小心地用橡皮筋二根交叉成十字形圈紧。再慢慢转开毛玻璃的一边,使扩散皿外室露出一条狭缝,迅速加入1.2MNaOH液于扩散皿的外室中,立即将毛玻璃旋转盖严。在实验台上水平地轻轻旋转扩散皿,使溶液与土壤充分混匀;随后小心放入40%的恒温箱中。24h后取出,用微量滴定管以0.01M的盐酸(或硫酸)标准液滴定扩散四内室硼酸液中吸收的氨量,其终点为颜色由蓝色变为紫红色。滴定时应用细玻璃棒搅动内室溶液,不宜摇动扩散皿,以免溢出。

今天小编对如何检测绿化土壤氮磷钾含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还请关注网站其他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希望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土壤被气体污染该怎么办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及飘尘可以通过自然沉降或者降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土壤污染。受污染的土壤可以通过改良和修复的方法,逐步去恢复土壤的功能,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1、土壤改良

土壤改良是针对土壤的不良质地和结构,采取相应的物理、生物或化学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以及改善人类生存土壤环境的过程。

土壤改良过程共分两个阶段:

①保土阶段,采取工程或生物措施,使土壤流失量控制在容许流失量范围内。如果土壤流失量得不到控制,土壤改良亦无法进行。对于耕作土壤,首先要进行农田基本建设。

②改土阶段。其目的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改良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改土措施主要是种植豆科绿肥或多施农家肥。当土壤过砂或过黏时,可采用砂黏互掺的办法。中国南方的酸性红黄壤地区的侵蚀土壤磷素很缺,种植绿肥作物改土时必须施用磷肥。

2、土壤修复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制定并开展了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计划,因此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土壤修复行业。

今天小编对土壤被气体污染该怎么办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还请关注,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放射性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的危害

全文共 863 字

+ 加入清单

放射性废物不恰当的管理会在现在或将来对人来健康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放射性废物管理必须履行旨在保护人类健康和管理的各项措施。下面大家就把时间交给,一起进入今天的互动话题:放射性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危害

土壤污染物有下列4类:

①化学污染物。包括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前者如汞、镉、铅、砷等重金属,过量的氮、磷植物营养元素以及氧化物和硫化物等;后者如各种化学农药、石油及其裂解产物,以及其他各类有机合成产物等。

②物理污染物。指来自工厂、矿山的固体废弃物如尾矿、废石、粉煤灰和工业垃圾等。

③生物污染物。指带有各种病菌的城市垃圾和由卫生设施(包括医院)排出的废水、废物以及厩肥等。

④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存在于核原料开采和大气层核爆炸地区,以锶和铯等在土壤中生存期长的放射性元素为主。

核能日益成为许多国家的主要能源之一,且核技术也在放射示踪和核医学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核能的利用给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核武器试验的落灰、核电站事故和正常废物的排放、在核爆炸时放射性物质向周边的扩散,均给环境中注入了大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对环境(水、气、土壤)产生辐射污染。

放射性污染的间接防治法是先采用机械物理、化学、电化学和物理化学联合去污等方法对放射性污染水源、大型设备、车辆等去进行去污。然后将放射性物焚烧、固化、掩埋,不让放射性污染物进入土壤。

而目前比较直接的处理方法主要是自然衰减消除法,化学处理法和物理填埋法。自然衰变可使放射性污染土壤降至可接受的程度,适用于偏远的试验区和核事故的现场。对于小规模的放射性土壤的处理可用化学处理法,其造价昂贵且会产生二次污染。物理填埋法理论上比较简单但在处理大规模低剂量的污染物有较多困难。

近年来随着技术发展可利用土壤放射性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土壤生物修复放射性核素污染土壤可利用耐辐射的微生物、超积累植物和森林的吸附、拦截作用。

更多固体废弃物安全小知识,尽在,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这一期的讲座,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点击我们的相关链接进行查询。下期看点:放射性固体废物有害健康吗?请注意收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云南省土壤污染来源有哪些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云南土壤中重金属偏高主要是来源于自然界,并且与云南省矿产资源的分布密切相关。与此同时,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剧了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增加。

云南是一个产矿的大省,云南省的锌、锡、铜、铅、铝、磷、锰、锗、铟、银、铂族矿产资源储量在全国位居前列,矿业经济发展较快,磷、锡、锌、铜、铅、锑、锗等矿产品的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前列。在储量表统计的83种矿产中,已开采利用的有62种,占74.7%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

但是矿产开采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矿渣、废气、污水造成了环境的污染。1999年,矿业企业总资产占全省工业总资产的33.6%,矿业总产值(采、选、冶、加工)占工业总产值的31.06%,矿业企业职工人数占工业企业职工人数的一半以上,矿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出口贸易总额的47.5%。以有色金属和磷化工为主的矿业在全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把矿业确定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从云南省矿产资源现状看有以下特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蕴藏量大、分布广、种类丰富、开发利用程度高;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吸纳社会就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严峻;矿产资源新体制和管理体系尚未形成;给周边水、空气、土壤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今天小编对云南省土壤污染来源有哪些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还请关注网站其他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希望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重金属土壤修复技术有哪些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重视对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研究,并开展广泛的研究工作。根据处理方式,处理后土壤位置是否改变,污染土壤治理技术可分为原位治理和异位治理。异位治理环境风险较低,见效快且系统处理预测性较高,但成本高、对环境扰动大。相对来说,原位治理则更为经济实用,操作简单。

根据治理工艺及原理的不同,污染土壤治理技术可分为工程治理措施和物理化学修复两大类。工程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客土、换土、去表土和深耕翻土等措施;物理化学修复主要包括:固化/稳定化、电动修复、络合淋洗、蒸汽浸提、氧化还原、农业修复、生物修复等。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主要有:植物修复、原位化学淋洗、异位化学淋洗、土壤性能改良、固化修复技术、物理分离修复技术、玻璃化修复、热力学修复、热解析修复、电动力学修复、换土修复等。

我国科学家采用新型植物修复基因工程技术,在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取得进展。他们首次发现了植物响应重金属镉胁迫信号转导的分子调控机制,使植物在受到重金属镉污染的土壤中仍可以茂盛生长,并将镉吸收后储存至液泡中。他们再对镉的植物进行处理,即可有效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今天小编对重金属土壤修复技术有哪些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什么是土壤修复技术等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还请关注,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天然气泄漏有什么气味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冬季的来临,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天然气连接胶管受冻硬化损裂、燃具使用后没有及时关闭阀门以及使用方法不当等原因,加大了燃气事故发生的概率。那么天然气泄漏有什么气味呢?天然气发生泄漏时该怎样处理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可燃气体知识。

天然气无色,基本无味,但为方便百姓判断其是否泄漏,民用天然气一般都添加一些物质,使它散发出一股类似油漆的刺鼻臭味,人闻多了会有恶心、头昏的感觉。

天然气泄漏后弥漫在空气中,会使人窒息甚至中毒,室内应尽量不留人。如发现起火,可将湿布盖住着火点,或使用灭火器。此外,在安装或维修天然气管道时,应请正规单位的专业人员上门服务。不要私自安装、延长、拆改管阀和管道。按照说明书操作程序使用燃气灶,不用时,要养成顺手关闭总阀门的习惯。长期外出,一定要彻底检查燃气灶的开关及总阀门是否关好。

燃气灶周围不要放易燃易爆物品,勿将重物压在输气管道上。可常检查灶具、管道、连接的软管是否有漏气的情况发生。将肥皂水抹在灶具出气孔处,或管道、软管与灶具的连接口,如有气泡冒出,说明有气在漏出。平时应注意,不要在天然气管道上挂抹布、湿毛巾等潮湿物品。长期晾放这些湿物,管道容易生锈,还会断裂。带有盐或酸性物质的湿抹布,还会腐蚀铁质的管道,缩短管道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镉对土壤污染有哪些危害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在所有重金属污染中,以镉污染最为严重。我国有关农田土壤镉污染的调查工作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的。1980年中国农业环境报告,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面积为9333公顷,随后有人提出镉污染面积为13333公顷,最近又有新的资料显示,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面积已超过20×104公顷,每年生产镉含量超标的农产品达146×108kg。

镉是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危害极其严重,土壤中过量的镉会抑制植物的正常生长,在可食部分的残留还会通过食物链影响到人体的健康。

1、镉对植物的危害

镉是植物生长的非必需元素,当镉进入植物体内并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镉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镉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镉影响植物体中的酶;镉影响植物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镉影响植物的产量和品质。会出现生长迟缓、植株矮小、退绿、产量下降、质量下降等。

2、镉对人体的危害

镉被人体吸收后主要分布在肝与肾中,与低分子蛋白质结合成金属蛋白。镉中毒主要表现为肾脏功能的损害和肺部的损伤,导致肾皮质坏死、肾小管损害、肺气肿、肺水肿,还可以引起心脏扩张和高血压。长期摄入镉将会导致骨质疏松、脆化、腰病、脊柱畸形。此外,镉还可以导致男性生殖系统损害,可引起维索性心外膜炎、心肌变性、间质性心肌炎、纤维素性肝周围炎、肝细胞严重脂变、问质性肝炎、纤维索性肺浆膜。

今天小编就镉对土壤污染有哪些危害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有哪些危害还请了解更多上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次生盐渍化是因受人为不合理措施的影响,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化。主要发生我国的华北平原、松辽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等。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产生原因是什么吧?

土地盐渍化的原因主要有:

一、在比较干旱的地区大水漫灌或只灌不排,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位上升时把地下的盐分带到地表面来,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水分蒸发,盐分留在地表,使地表土壤中盐分增多,出现盐渍化;

二、在沿海地区,人们长期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入侵,使地下水质恶化。再加上灌溉不合理地下水位上升,盐分随着上升,土地盐渍化;所以说,海水入侵可以引发次生盐渍化。

三、在一些比较干旱的地区河流上游的人们大量引水灌溉,使河流流向下游的水量减少、入海水量减少,海水倒灌导致沿海三角洲土壤盐渍化;

四、一些比较封闭的河口地区,在河流进入枯水期时,河口水位低海水上溯形成咸潮,导致河流两岸土地盐渍化。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次生盐渍化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如果您还想了解如何避免土壤盐渍化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