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嘉定合约前因后果(合集20篇)

如果你是一个商品期货交易者,那么基于历史期货数据对交易策略进行测试时,要克服的主要障碍之一即是期货合约有限的使用期限。下面问学吧小编来告诉大家嘉定合约前因后果。

浏览

2058

文章

325

篇1:在OKEx如何购买比特币合约?

全文共 1111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比特币合约?在OKEx如何购买比特币合约?比特币和比特币合约虽然是两码事,但是都可以通过交易的方式来投资,既然要交易,就需要交易平台,OKEx就是一个交易平台,可以在OKEx平台上进行比特币或者是比特币合约的交易。想要进行比特币合约的交易,就要了解在OKEx如何购买比特币合约。

在了解OKEx如何购买比特币合约之前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比特币合约。比特币合约可以看作是比特币的衍生品。比特币合约相当于平时所说的期货合约,从本质上来说,比特币合约和期货合约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都是通过预估涨跌的方式进行投资,但是比特币合约的收益性和风险性比传统的期货交易都要大很多。风险和收益往往是相互依存的,风险越大,可能收益也越大。

想要购买比特币合约,先要选择靠谱的比特币合约交易平台。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比特币交易平台,有些平台不支持比特币合约交易,有些平台支持比特币合约交易,要选择靠谱的且支持比特币合约交易的平台。OKEx作为一个支持比特币合约交易的平台,也是一个比较靠谱的平台,是可以选择的。那么通过OKEx如何购买比特币合约呢?

在选择OKEx如何购买比特币合约之前,先了解一下OKEx交易平台的优势有哪些。OKEx交易平台,功能比较全,支持多个币种交易,尤其是热门的币种交易,包括比特币合约交易。在安全性方面,OKEx有专业的技术团队,24小时保障交易平台的稳定性,一旦出现问题,都有专业人员及时解决。在风险控制方面,采用当前最先进的风险控制系统,能够把交易平台的风险降到最低。在交易类别方面,支持各种类型的交易,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交易需求。

关于OKEx如何购买比特币合约,网上有很多用户都会分享自己购买比特币合约的经验,想要知道OKEx如何购买比特币合约,可以在网上搜索经验分享进行参考。OKEx网站上也有资深用户发表的对于购买比特币合约的经验分享,这些经验分享不仅仅分享在OKEx上购买比特币合约的步骤,还会对购买比特币合约的风险和利弊进行分析,方便其他用户分享了解。OKEx交易平台也有对如何购买比特币合约的操作步骤和说明,想要在OKEx上购买比特币合约的用户,可以直接在OKEx交易平台上根据具体的步骤和说明操作即可,还是比较方便的。

以上就是关于OKEx如何购买比特币合约的一些信息的分享。相对来说,投资比特币合约的风险和收益都比投资比特币大,所以在选择投资比特币合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风险评估与控制,不建议大量投资比特币合约,可以先进行少量的投资作为尝试,如果风险控制得比较好,获得了较好的收益,再继续进行投资也是可以的。千万不要盲目冒进,如果不进行风险的评估和控制,大量投资的话,很可能会导致更大的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5分钟了解比特币合约技巧

全文共 1735 字

+ 加入清单

对比特币期货感到困惑?你不是一个人。

这就是为什么我整理了一个5分钟的指南,告诉你了解比特币期货合约需要知道的一切。

什么是期货?通常,当您购买某物时,交易会立即“结算”。我给你5美元,你给我一个三个茄子,我们完成了。期货合约略有不同 – 我们同意在未来的特定时间以特定金额结算。

期货合约有两部分 – 价格和交割日期。

因此,如果我同意在周一给你5美元的传家宝西红柿 – 这是一份期货合约。您需要了解更多细节 – 但这才是最重要的。

谁使用期货?有两个主要的期货买家群体。

1:想要对冲的相关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例如,如果您种植烟草,您可能会出售烟草期货,这样您就可以锁定价格,以防烟草价格在您将烟草推向市场时下降。在比特币的情况下,矿工属于这一类。

另一方面,如果您生产卷烟,您可能会购买烟草期货,因此您可以锁定您的投入成本。

在这两种情况下,您都使用期货来对冲未来的价格变化。

购买 期货对冲价格上涨,并且 销售 期货套期保值再次下跌。

2:想要猜测期货价格走势的交易者。买卖期货的另一组是投机者,如日间交易员,投资组合经理,对冲基金和其他机构。投机者因其高杠杆率和相对快速的价格变动而被吸引到期货。

投机者实际上并没有提供相关资产(我可以在没有实际计划交付一桶石油的情况下出售石油未来)。相反,合同通常只是以现金结算。

交易期货有什么好处?期货具有高杠杆率,这意味着交易者只需将全部合约的一小部分作为保证金 – 但可以从完整合约的价格波动中获利。这允许交易者用少量资金控制大头寸。

此外,期货市场允许交易者采取空头头寸 – 如果资产价格下跌,基本上可以获利。虽然您可以卖空传统股票或加密货币,但您必须首先借入相关资产并支付利息 – 而不是期货。因此,期货大幅减少卖空的摩擦。

期货是否受到杠杆?是的,如上所述 – 期货的一个令人信服的方面是,您可以用少量现金控制大量资产。这种方法的工作方式是,您需要在保证金账户中维持期货合约价值的一定比例。对于CME比特币期货,设定为35%。

我可以买比特币期货吗?是的,但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合约规模是5比特币,因此,例如,今天的价格为14,000美元,每份合约为70,000美元。

如果需要35%的保证金,您需要保留24,500美元的余额才能持有一份期货合约。

请记住 – 如果价格对您不利,您将需要增加保证金余额以使其保持在截止点之上。有关保证金如何在期货合约上运作的更多信息 – 请参阅可汗学院的视频。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大量零售交易商的期货市场将无法获得经济利益 – 它更适合那些能够在没有退缩的情况下承受1万美元以上跌幅的深陷个人和机构。期货价格如何与比特币的价格相关?通常,期货价格接近“现货”价格。(现货价格=标的资产的当前价格)。

可以这样想:如果期货合约的成本高于比特币,你可以购买比特币,同时卖掉未来的合约,然后,当合约到期时,你按照商定的价格交付比特币,从而获利差异。这被称为“现金和携带”套利。

在极少数情况下,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 例如,如果商品供过于求,或者预计未来会出现短缺。

典型的情况是期货价格会略高于现货价格。这是因为持有资产需要付出代价 – 例如,您必须安全地存储资产(有时候比特币不容易)。

此外,您可能会失去购买资产所用资金的潜在利息。

因此,当您购买期货合约时 – 您可以获得其他人为您持有资产的利益,并且您可以在其他地方使用您的现金来赚取平均时间的利息 – 这就是为什么通常会(但并非总是如此!)a比现货贵一点。

期货将如何影响比特币的价格?从长远来看,期货应该会提高市场效率并降低波动性。

但从短期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波动性增加,因为一批新参与者现在可以进入市场 – 无论是多头还是空头。

关于期货市场如何影响黄金的调查,请参阅我的文章:“ 期货会比特币对黄金做了什么吗?

还有更重要的细节吗?是的,还有一些你应该知道的事情:

每份合约的最小尺寸为25美元 – 这意味着价格不能以每个合约小于25美元的价格波动(每个比特币5美元)

Ther是每日价格波动上限,比前一天的结算价格高出或低于20%。因此,应该限制失控的闪存崩溃,这在当前的加密货币交换中太常见了。

对于所有合约细节和交易时间 – 这是官方的CME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合约玩季度的还是当周的?玩合约要注意什么

全文共 848 字

+ 加入清单

比特币交易的方式非常多,除了我们所说的挖矿和炒币,还有比特币合约。可是比特币合约玩季度的还是当周的?合约玩季度的还是当周的比较容易赚钱呢?比特币合约其实不属于数字货币投资,只是数字货币衍生品交易。但是因为比特币合约非常好玩和刺激,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玩比特币合约。下面一起讨论下,比特币合约玩季度的还是当周的?玩比特币合约要注意什么?

合约玩季度的还是当周的?玩合约要注意什么

一、比特币合约玩季度的还是当周的比特币合约玩季度好,还是当周的?因为比特币合约的流动性非常好,所以很多人都选择做比特币合约季度的。因为合约机制其实是一种撮合交易的机制,当你你卖的时候有人卖,或者你卖出的时候有人买进才行,所以尽量压选择流动性大的。玩季度的合约比当周的时间要多一些,这样可以多一些时间进行周旋。若是进行当周的,对于新手来说时间真的太短了,所以不建议新人做当周的合约。另外合约交易的风险相对高一些,所以大家玩合约要注意。二、玩比特币合约需要注意什么不论你比特币合约玩季度的还是当周的,你都要选对交易的平台,若是平台不够靠谱,无论你玩什么合约都会亏钱。比特币合约的风险比挖矿和炒币要高一些,所以大家玩合约时要时刻盯着行情变化,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而且合约交易时,不要为了贪图赚钱而投资自己所有家当,尽量采用多次少量的投资方式,这样可以将风险减小一些。若是个人进行合约交易时,都拿回比较关注短信的收益,这样赚钱比较快速。所以当有钱赚时就要及时收手,千万不要贪心想赚更多,有时候贪心就会输掉更多。看到这里你应该知道合约玩季度的还是当周的,毕竟当季的合约时间要长一些,这样新人若是遇到问题还有时间进行周旋。比特币合约虽然赚钱比挖矿要快速,但是风险也比挖矿要高很多。若是你不冒太大风险,你可以选择相对更稳妥的比特币挖矿。而且除了可以挖比特币,还可以选择挖以太币和比特币现金等等。不论大家选择怎样投资比特币,都要下载OKLink,因为OKLink上可以随时查看比特币的发展状况和最新挖矿行情,能够帮助大家做出合适的投资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八. USDT交割合约账户结构及盈亏计算

全文共 1557 字

+ 加入清单

1. 全仓保证金模式

全仓保证金下,每个用户都会有一个单独的“合约账户”,该账户用于合约交易的USDT的资金担保与结算,并且每一个币种的USDT合约有单独账户,账户之间可以进行划转。

“合约账户”和“币币,法币,资金账户等随时可以互转。“合约账户”内USDT转出至其他账户,在合约未交割清算前,只允许转出账户权益中超过保证金的部分。例如当前用户账户权益为10 USDT,保证金为2USDT,即允许转出至其他账户的BTC数量为10 - 2= 8 USDT。已实现盈亏在合约结算/交割前不能转出合约账户。

合约账户由账户权益,账户余额,已实现盈亏,未实现盈亏组成。

账户权益:是指用户账户中实际剩余资产。账户权益= 账户余额 + 已实现盈亏 + 未实现盈亏

账户余额:是指用户在合约账户存入的担保物数量,即币币、法币、资金账户等其他账户转入合约账户的USDT等币种的数量。清算时,客户合约交易所产生的已实现盈亏将在该项上增减。

已实现盈亏:为合约结算/交割清算前,用户已平仓仓位产生的盈亏。

未实现盈亏:为用户当前所持仓位产生的盈亏,也称浮动盈亏。

保证金:为用户当前所持仓位所需要的保证金数量,将会根据价格和仓位的变化而变化。

2. 逐仓保证金模式

逐仓模式下,每个用户都会有一个单独的“合约账户”和逐仓“子账户”。“合约账户”由账户余额组成 。

只有合约“账户余额”和“资金、币币、法币、永续合约账户”随时可以互转。 “已实现盈亏”,也只有逐仓仓位结算转入合约“账户余额”后,才能转入币币等其他账户余额:合约账户中的担保物数量,可用于转入逐仓子账户,追加保证金。

已实现盈亏:逐仓仓位结算前,用户已平仓仓位产生的盈亏。可以为逐仓持仓所需的“固定保证金”与挂新开仓单所需的“冻结”提供担保。

冻结:为逐仓仓位下未成交的开仓委托单所需要的保证金。委托单成交后,所需的保证金才增加至“固定保证金”。由合约“账户余额”与“已实现盈亏”提供担保。

固定保证金:为逐仓仓位的保证金,可以在持仓处手动增加,否则平仓或开新仓前固定不变。

3. 盈亏计算

在合约交割到期之前,用户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和个人意愿,自愿地决定买入或卖出合约。已实现盈亏为用户在实际平仓时所发生的损益。

合约已实现盈亏:

买单方向:合约已实现盈亏= (合约面值*平仓价格– 合约面值 *结算基准价) * 平仓数量

例如某用户以结算基准价5000USDT/BTC 买入开多200张BTC合约,合约面值0.01BTC,然后以价格10000 USDT/BTC卖出平多100张合约,则合约已实现盈亏= (0.01*10000 —0.01*1*5000) * 1 00= 50USDT

卖单方向:合约已实现盈亏= (合约面值*结算基准价– 合约面值 *平仓价格) * 平仓数量

例如某用户以结算基准价500 0USDT/BTC 卖出开空1000张BTC合约,然后以价格 10000 USDT/BTC买入平空800张合约,则合约已实现盈亏= (0.01*1*5000- 0.01*1* 10000) * 8 00= -400USDT

合约未实现盈亏:

买入:合约未实现盈亏= (合约面值*最新标记价格– 合约面值*结算基准价) * 持仓量

例如某用户以结算基准价500 USDT/BTC 买入开多600张BTC合约,现在最新标记价格为600 USDT/BTC,则合约未实现盈亏 = (0.01*1*600 -0.01*1*500) * 600 = 6USDT

卖出:合约未实现盈亏= ( 合约面值*结算基准价 - 合约面值* 最新标记价格) * 持仓量

例如某用户以结算基准价1000 USDT/BTC 卖出开空1000张BTC合约,现在最新标记价格为500USDT/BTC,则合约已实现盈亏= (0.01*1*1000—0.01*1* 500) * 1000= 50USDT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什么是智能合约?

全文共 4518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谷歌的关键词搜索趋势图可以看出,智能合约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而我们需要一个更加清晰的定义。目前,与人们对智能合约的兴奋相伴的还有对这一术语含义的困惑。Peter Todd–比特币核心(Bitcoin Core)的开发者之一–非常准确地总结了智能合约的现状:

“从智能合约讨论中得到的结论:没有人理解智能合约究竟是什么,如果我们要实施智能合约,应该需要预言机(oracles)。”

在本文中,我尽力进一步阐明智能合约的本质。我的首要目标是,使得隐藏在智能合约背后的假设明确化,并澄清人们对与法律系统相关的神秘现象的误解。然而,这只是我我第一次尝试找到一种方式,将智能合约的理念系统化。我希望得到社区的反馈,从而我们能够得到比现在更加清晰的理解。

声明

说到法律术语,我要指出,虽然我是一名律师,但是我并不熟悉英语世界的法律术语,也不熟悉英美普通法(common law)系统。我是一名德国法律系统的学者,我学习德国法律和在法律领域工作将近十年了(译者注:英语世界法律大部分属于英美普通法,德国属于大陆法系,故作者特别强调)。虽然,我借助谷歌搜索的能力,选择我所知的最好词汇,但是不精确是在所难免的。如果你有能力,请指出我对术语的误用。从积极的角度看,德语对法律术语的严苛,在这里也许有些帮助。

另外,我不是一名计算机科学家,虽然我个人写代码的时间长达12年了。如果你发现计算机领域的错误,请指出来。谢谢!

溯源

“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这个术语至少可以追溯到1995年,是由多产的跨领域法律学者尼克·萨博(Nick Szabo)提出来的。他在发表在自己的网站的几篇文章中提到了智能合约的理念。他的定义如下:

“一个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promises) ,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

让我们更加详细地探讨他的定义的意思。

承诺

一套承诺指的是合约参与方同意的(经常是相互的)权利和义务。这些承诺定义了合约的本质和目的。以一个销售合约为典型例子。卖家承诺发送货物,买家承诺支付合理的货款。

数字形式

数字形式意味着合约不得不写入计算机可读的代码中。这是必须的,因为只要参与方达成协定,智能合约建立的权利和义务,是由一台计算机或者计算机网络执行的。

更进一步地说明:

(1)达成协定

智能合约的参与方什么时候达成协定呢?答案取决于特定的智能合约实施。一般而言,当参与方通过在合约宿主平台上安装合约,致力于合约的执行时,合约就被发现了。

(2)合约执行

“执行”的真正意思也依赖于实施。一般而言,执行意味着通过技术手段积极实施。

(3)计算机可读的代码

另外,合约需要的特定“数字形式”非常依赖于参与方同意使用的协议。

协议

协议是技术实现(technical implementation),在这个基础上,合约承诺被实现,或者合约承诺实现被记录下来。选择哪个协议取决于许多因素,最重要的因素是在合约履行期间,被交易资产的本质。

再次以销售合约为例。假设,参与方同意货款以比特币支付。选择的协议很明显将会是比特币协议,在此协议上,智能合约被实施。因此,合约必须要用到的“数字形式”就是比特币脚本语言。比特币脚本语言是一种非图灵完备的、命令式的、基于栈的编程语言,类似于Forth。

从理论到实践

剧透:如果你了解比特币协议、比特币货币和智能财产的概念,你可以跳过这一章节。

当萨博在近二十年以前,在网络提出了智能合约理论时,实践一直严重地落后于理论。一直没有如何将这个理念转变现实的清晰路径。

现在,技术已经赶上萨博富有远见的头脑,智能合约开始变得可行。在这二十年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简而言之,萨博在他的智能合约定义中建立的协议,已经被进一步开发。它们已经以比特币协议的形式出现,或者更加一般地说,这些协议能够实现中本聪共识(Nakamoto consensus)。

在这些协议被开发的同时,我们获得了另一个必需的构件:第一种真正的、原生的数字资产,即作为货币的比特币。没有这种资产,智能合约也将不可行,因为金融部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对任何创新抱有极端的敌意。

最后,另一个还没有结出果实的概念是智能财产。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计算和连接无所不在的时代,通俗地讲,就是物联网。物理实体能够从互联网中检索信息和向互联网发送信息,它们也能够通过软件控制它们自身的使用(想想数字版权管理吧),这使得我们能够建立萨博所指的嵌入式合约(embedded contracts)。

“智能合约的基本理念是,许多合约条款能够嵌入到硬件和软件中。”

萨博认为嵌入式合约最初的应用实例是自动贩卖机、销售点终端、大公司间的电子数据交换和银行间用于转移和清算的支付网络SWIFT、ACH、FedWire。另一个嵌入式合约的例子是数字内容消费–例如音乐、电影和电子书–领域的数字版权管理机制。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智能合约是赛博空间(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实体空间)之间的桥梁。

智能VS法律

人们对智能合约概念的最多的困惑,源于它的名字和用于描述它的语言。人们似乎从“合约”这一术语中,推断出智能合约一定与法律概念中的合约有某种联系。那么,根据这个逻辑,智能合约是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加上其它因素(X),X使得协定变得“智能”。

从法律的角度,这一推测是错误的。根据参与方选择的智能合约实施,参与双方或者多方完全可能进入一个不满足合法的合约所必需条件的“智能合约”。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智能合约必须被归类为与法律相关的行为。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法律管理和控制的世界,所有可能的经济交易也被法律管理和控制。合约法只是组织经济交易的一种可能的工具。原理图如下:

Legally relevant behaviour :与法律相关的行为; contract law:合约法; smart contracts:智能合约

让我们看一下合约法和智能合约的交集部分。我们能否发现一个能够描述这两个系统的合约行为的概括呢?引用萨博的论文:

“合约–一套达成共识的协定–是形成关系的传统方式。”

萨博告诉我们的是,“合约”的抽象概念是在个人、机构和他们拥有的东西(财产)之间形成关系的一种公认的工具。然而,上面的引用并不清晰,参与方如何达成协定,如何形成协定,没有讲到。

我建议下面这个普遍的合约模型:

Agreement:协定; Formalization:形式化 ;Execution/Enforcement:执行

如果这个模型应用到智能合约和法律意义上的合约中,让我们看看它怎么起作用。

协定

协定是一个完全的理想情况,从它在正式系统中的实施中抽象而来。当然,事实上这是一个脆弱的抽象。在法律系统中,在许多情况下,具有法律约束力,不要求形成一个协议。与此相反,对智能合约来说,在许多情况下,在形式化以前,没有事前协定。

形式化

形式化在这里的意思是,在一个正式系统实施理想的协定的行为。有两个相关的正式系统。一个是合约法,另一个是你选择的智能合约系统。这两个系统都服务于相同的目的:当违约行为发生时,使得协定能够执行。

从一般角度理解,对于合约是怎么形式化的这一问题,有人认为它只是实施细节。然而,事实证明,合约的实施的确事关重大。

现在有两种本质上不同的、形成一种合约关系的方式。这两种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它们需要不同的执行方式。

执行

因为一图顶千言,所以来看下面这张我从Lawrence Lessig那里“剽窃”来的信息图,出于本文的需要,我对图片做了轻微的修改。

Market:市场 ; contract:合约 ;Norms:惯例、常规 ; Architecture :架构 ; law:法律; ex ante:事前; ex post:事后

在Lessig的最初版本中,是一个人位于信息图的中间,不是一个合约。这位了不起的思考者用他的信息图,努力教给我们这些凡人的是,有四种最基本的约束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这四个约束本质上截然不同的,但是以复杂的方式交织在一起。

我对原版的信息图做出了修改,用合约取代了人,这里的合约是指双方或者多方之间达成的协定。有趣的是,做出修改以后,这个信息图仍然有效。这四个约束就像管理着人一样,管理着合约关系。

另外,我着重强调这四个约束中的两个约束,即架构和法律。这两个约束是合约能够被执行的两个最基本的动力。根据参与方选择的协定实施的系统,合约将通过法律系统执行,或者通过架构执行。这两种合约执行模式显著不同。

Lessig认识到合约执行的两个特征,可以帮助我们谈论两种合约执行模式的不同。一个是代理(agency),另一个是时间性(temporality)。在法律意义上,合约的执行,只有当一些人选择这样做时,才会发生。此外,执行只发生在违约以后,例如事后。

智能合约的执行在这两个方面,本质上不同于传统合约。为了理解是如何不同的,我们需要首先理解Lessig所指的架构是什么意思。

Lessig在他的《代码:网络空间的法律》一书中,为了解释代码在赛博空间中的作用,引入了架构的概念。物理空间的形状,就是你的身体穿梭其中的空间,是由它的架构决定的,例如建筑环境(建筑物、街道等)。如此类似,赛博空间的形状是由代码决定的,人们使用的应用和协议就是建立在这些代码上面的。因此,代码是赛博空间的架构。

法律和架构都有方法管理参与方的行为。法律依赖于个人将规则内化,个人据此调整自己的行为,或者该系统允许法律追索权(例如法庭)。然而,架构通过塑造空间本身管理行为。架构不是关于允许什么,而是什么是可能的。架构既不依靠个人将规则内化,也不依靠起诉系统。

根据我们衡量合约执行的质量的标准,例如代理和时间性,因此架构明显地不同于法律。架构执行合约时,不需要任何个人或者组织(代理,agency)决定如何执行合约,你可以称架构执行为自我执行(self-enforcing),虽然我不喜欢这种叫法。另外,架构事前执行,违约甚至不可能发生。

未来展望

有一件事确定无疑:智能合约已经扎下根了。它们是真正的全球经济的基本构件,任何人都可以接入到这一全球经济,不需要事前审查和高昂的预付成本。它们从许多经济交易中,移除了对第三方的信任必要,在其它情况下,将信任转移到可以信任的人和机构。

我在这篇博客中尽力想说明的理念是,智能合约怎样与合约法共存。本质上,它们是解决相同问题–以一种方式形成一种关系,使得承诺可以执行–的两种不同方法。就这一点而言,智能合约似乎是更好的解决方案:智能合约事前执行,不像法律系统一样,事后执行。然而,这是一种谬误。最后一次引用全能的萨博:

“合约法的成功和取代合约法所需的高额成本,使得保存和利用合适的原则,仍然很有价值。但是,数字革命正在剧烈地改变我们能够拥有的各种关系。在这个赛博时代,我们来之不易的法律传统中的哪一部分,将仍然具有价值?将这些法律原则应用到我们的线上关系设计,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在合约法中,有许多已建立的原则,仍值得保存。其中包括法律默认规则,我将在另一篇博客中写这个问题。

因此,为了实现最优的结果,同时利用合约法和智能合约,好像是有利的行为。我将在另一篇博客中,告诉你怎么实现这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法国巴黎银行通过DAML智能合约连接主要证券交易所

全文共 773 字

+ 加入清单

法国巴黎银行证券部已与数字资产合作开发使用基于DAML-一些实时交易和结算的应用智能的合同,该公司宣布 9月15日。

新的DAML驱动的应用程序将把法国巴黎证券服务与主要的全球证券交易所连接起来,例如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SX)和香港交易所(HKEX)。

这些应用程序将为亚太地区的市场参与者提供对ASX和香港交易所即将推出的基于区块链的交易和结算平台的实时访问。法国巴黎银行将特别连接到澳交所的以区块链为动力的股票交易平台,该平台称为票据交换所电子子登记系统或CHESS。

该公告指出,除了连接各种基于区块链的平台外,新的DAML应用还将面向尚未集成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市场中的客户使用。

其中一个应用程序包含用于公司行动的智能选举服务。该应用程序将于2021年面世,旨在提供对所有公司行动链数据的即时访问,例如股息再投资或购买要约决策。有望减少处理时间并提高运营效率,并使投资者能够根据最相关的市场数据做出决策。

DAML 于2016年4月推出,代表数字资产建模语言,代表一种表达性语言,旨在供金融机构通过DLT和智能合约建模和执行协议。

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均已成为数字资产的合作伙伴。在2019年,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SX)和数字资产(Digital Asset)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指出该证券交易所将支持DAML作为其CHESS区块链注册表的一部分。据报道,ASX的CHESS系统将于2021年问世。

2018年10月,香港交易所与Digital Asset合作加快交易后流程并降低结算风险。

DAML智能合约语言正在全球主要的区块链计划中实现更多实施。9月14日,中国的国家区块链项目“区块链服务网络” 宣布了DAML支持,以在其平台上开发去中心化应用程序。9月初,新加坡主要的投资控股公司新加坡交易所发行了首只由DAML支持的数字债券。

展开阅读全文

篇7:iPhone 6国内最快19日开售 运营商将取消合约机

全文共 1969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苹果新一代智能手机iPhone 6发布时间的临近,国内三大运营商iPhone 6的销售战再次白热化。在一个接一个的发布iPhone 6预订页面后,官方的国内交付时间已经基本确定。

腾讯科技从知情人士那里了解到,今年国产iPhone 6将像去年一样从全球开始,中国移动将成为第一家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开始的运营商。目前,中国联通已经开通了iPhone 6的预售,其最早到达时间也已揭晓,预计将于9月19日率先发货。

与此同时,腾讯科技还从湖南移动官方网站的iPhone6预订页面发现,iPhone 6将分为4.7英寸和5.5英寸两个版本。4.7英寸版本的iPhone 6将先于5.5英寸版本发布,并将于9月19日正式上市。

最早将于19日在中国开始销售。

9月1日晚,中国移动率先推出了iPhone6预订页面。根据预订规则,参与此次预订登记的客户可以享有优先购买中国移动新机器4G版的权利。

自那以后,9月4日,中国电信也开通了iPhone 6预订。中国电信的预订页面不仅提供了iPhone 6的外观,还展示了iPhone 6的一些参数。根据北京电信的预订页面,成功预订并最终购买的用户也可以获得200元的电信预付卡。

同一天,中国联通也推出了iPhone 6预订,在预订的口号中,打出了“双倍4G,双倍100万亿”的口号,暗示了联通FDD/TDD双网的优势。

后来,腾讯科技再次从中国联通获悉,将于9月9日凌晨开始iPhone 6的预售。当天结束时,从广东联通的网上营业厅可以看到,iPhone 6的预售页面已经上线。

根据广东联通网上营业厅公布的政策,用户只需支付200元就可以享受双倍礼金:成功预订的用户将优先购买iPhone 6,10月31日前正式订购的用户将获得400元的预付卡。

据了解,虽然三大国内运营商已经宣布同时推出iPhone 6,但大部分具体交付日期尚未公布。

据来自广东联通的消息,根据去年的iPhone 5s预售操作,广东联通将在预售期结束后立即开始发货。换句话说,预售截止日期19日将是交付时间。

在湖南移动的官方网页上,除了19日的正式开通日期,iPhone 6的细节一目了然。如下所示:

4.7英寸的iPhone6有16GB、32GB、64GB和128GB四种配置,以及金/白/黑三种颜色。屏幕由蓝宝石玻璃制成,主屏幕分辨率为1134x750像素。苹果A8四核处理器;IOS8.0操作系统;8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21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手机尺寸138x67x7mm;纳米SIM卡、单卡和多模块;支持防水防尘。容量扩展、不可拆卸电池等。不支持。目前,5.5英寸iPhone6的参数不可用。以上产品信息仅供参考,以苹果公司正式发布的信息为准。

然而,与发布时间相比,外界更关心的是运营商在受到政策影响后将如何销售iPhone 6,从而降低营销成本和终端补贴。

作为回应,知情人士透露,过去,运营商向iPhone提供巨额补贴,这是苹果享受的最大红利。然而,由于政策的影响,三大运营商可能都将采用裸机销售模式,即不再销售代工机器,也不再直接补贴iPhone 6。

目前,运营商不再为其他品牌终端推出“零元手机充值”活动。尽管如此,由于需要抢高端客户,事实上,运营商仍然采用间接补贴的方式购买终端发送电话费或终端发送流量。

至于价格,4.7英寸的iPhone 6的起始价格(16G)是5288,5.5英寸的iPhone 6的起始价格(16G)是6288,以及5.5英寸的iPhone 6是否会在第一批中推出还有待确定。

网络成为竞争焦点

据了解,苹果对iPhone 6上三个运营商的支持模式这次基本相同。六个国家和香港版本的iPhone都是七种模式(GSM、EVDO、WCDMA、TD-SCDMA、CDMA2000、FDD LTE、TDD LTE),包括三大运营商从2G、3G到4G的所有模式,所以在任何一款手机上购买的iPhone实际上都是一样的。

然而,由于没有合同机器的概念,裸机iPhone 6的价格将基本保持不变,因此买家最终考虑的是互联网。

目前,中国移动的4G网络覆盖面相对较广,已经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测试。它比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有一定的优势。

根据三大运营商披露的数据,中国移动TD-LTE拥有超过40万个基站,覆盖300多个城市,4G已经商用了半年多。然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TD-LTE的建设在实质上进展缓慢。例如,中国联通只有不到6000个TD-LTE基站。在频分双工方面,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刚刚于8月底批准扩大试点,并在40个城市进行了时分/频分混合组网试验。4G目前正处于试商用阶段。

然而,也有人说,中国移动的iPhone 6不是7款,而是5款。如果这是真的,这意味着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频分双工/时分双工双网仍然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套期保值是什么意思?如何通过比特币虚拟合约进行套期保值?

全文共 895 字

+ 加入清单

套期保值虚拟合约产品最主要的金融功能之一,指的是利用虚拟合约对冲合约标的的商品价格的波动,从而避免此期间商品价格的波动导致的风险。套期保值分为多头套保和空头套保,分别适用于希望在未来买入该商品的客户和希望在未来卖出该商品的客户。

套期保值的原理:

当客户当前持有某种商品,或者是在未来将会以固定的成本获得某种商品时,商品价格的波动将会产生盈亏。为了规避这种风险,客户需要建立反向的合约仓位,使得价格波动时商品本身产生的盈亏和合约产生的盈亏正好相反,商品+虚拟合约组合的整体盈亏始终保持不变。

套期保值的案例:

某矿工根据当前的算力产出效率预测自己在一个月后可以获得10BTC的挖矿收入,当前BTC的价格为500美元/个。若以当前价格卖出挖矿所得的BTC,则矿工的挖矿所得将会超过挖矿成本,若BTC价格下跌,则可能导致矿工亏损。因此,矿工需要用比特币虚拟合约来锁定最终的挖矿收益。

假设当前的btc价格是500美元/个,btc虚拟合约的价格同样为500美元/个。矿工需要锁定的收益=10BTC*500美元/BTC=5000美元,而每张合约的市值是100美元,因此该矿工需要开空的合约数量=5000美元/100美元=50张。

假设在一个月后,BTC的实际价格为600美元/个,

虚拟合约的收益为(100美元(合约面值)/600美元(平仓价格) -100美元(合约面值)/500美元(开仓价格))*50(合约数量)=-1.6667个,即btc期的亏损为1.6667个btc,则该矿工实际可以卖出的btc数量为10-1.66667=8.3333个btc,按照600美元/个的价格卖出后,其实际收益=600*8.3333≈5000美元。

假设在一个月后,BTC的实际价格为400元/个,

虚拟合约的收益为(100/400-100/500)*50=2.5BTC,即虚拟合约的盈利为2.5btc,矿工可以卖出的总btc数量是10+2.5=12.5btc,卖出价格为400usd/个,卖出后的收益为12.5*400=5000美元。

如上所述,通过提前建立对应的虚拟合约仓位,矿工可以通过套期保值锁定自己的最终美元收益。

目前火币及OKEx都支持套期保值交易!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以太坊合约地址怎么查?

全文共 1034 字

+ 加入清单

以太坊合约地址是什么,以太坊合约地址怎么查?这是很多热衷于数字货币投资的投资者们想要知道的问题。大家对以太坊一定不陌生,以太坊是在2013年-2014年之间出现的一个拥有智能合约功能的区块链平台,这里说的以太坊合约地址里的合约指的就是智能合约。以太坊合约地址是什么?怎么查?成为了很多投资者关心的问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以太坊合约地址是什么?怎么查?

以太坊合约地址是什么?首先要了解以太坊智能合约是什么?以太坊智能合约指的是以太坊上的一段程序,当买卖双方达成交易意向时,就可以签订一份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可以对买卖双方的信息做出反应,可以储存价值和传输信息。简单点来说,就是甲乙双方在进行交易前,需要签订一个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对甲乙双方的交易时间、金额、内容等信息进行约定。制定好智能合约之后,甲乙双方就需要把交易的资料传送到区块链上,到了智能合约约定的时间,区块链平台就会把交易资料发送到甲乙双方的手中,让甲乙双方可以接收到所需的东西。假设甲方没有提交资料到区块链平台,那么甲方则拿不到乙方的资料。以太坊智能合约保障了交易的安全性,保障了甲乙双方的交易安全。

以太坊合约地址是什么?在上文中,小编对以太坊智能合约进行了介绍,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以太坊智能合约是什么,下面就要说一说以太坊合约地址了。以太坊的账户分为外部账户和合约账户两种,合约账户使用Solidity程序语言,由一组代码和数据组成,比如在以太坊上进行交易,需要创建一个合约账户,这时生成的地址就是合约地址。

以太坊合约地址怎么查?首先需要打开以太坊的官网,然后在搜索框内把需要查询的合约地址输入,点击查询。接着就会进入到合约地址的详情页面,在这个页面当中就可以看到合约名称、代码开源情况等。点击合约名称还可以看到双方制定的合约详情。其实以太坊合约地址查询是比较简单的,相信大家看完上述的介绍就已经学会了。

以太坊合约地址是什么?以太坊合约地址怎么查?小编在上文已经做了详细的介绍。以太坊作为区块链技术平台,在近年来发展迅速,深受广大投资者的喜爱。区块链技术也是发展迅猛,我国的众多企业都对区块链技术开展了研究,同时区块链技术也被运用到了各个行业当中。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颠覆性技术,它的兴起也带动了很多企业的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数字货币市场的火爆,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众多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比如OKEx交易平台就是世界领先的交易平台之一,热衷于数字货币的投资者们可以选在OKEx交易平台进行交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以太坊智能合约安全吗?在以太坊进行交易有哪些优势?

全文共 851 字

+ 加入清单

以太坊是一个去中心化系统,这个系统都是通过智能合约进行约束的。以太坊智能合约安全吗?很多人都想问这个问题,今天就拉了解一下以太坊智能合约安全吗。以太坊这样的系统在众多的去中心化系统中算是比较庞大的一个了。相比于传统的服务系统,以太坊系统的优势还是非常大的。那么,在以太坊进行交易有哪些优势呢?下面就来好好的了解一下,让你更懂以太坊这个系统。

1、以太坊智能合约安全吗?以太坊这个系统上面进行任何交易都是通过智能合约调用进行的。以太坊智能合约安全吗?自然是安全的。如果没有达到智能合约触发的条件,那么,智能合约是不会是生效的。而智能合约生效完成交易是会进行全网广播的,所以不会有任何的安全隐患。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人看重以太坊区块链系统,主要就是因为安全性足够高。在以太坊进行交易不仅交易速度非常快,而且交易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这样没有中心管理者的系统真的非常的有用,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人们对以太坊的了解加深,以太坊会变得越来越流行,越来越大。

2、在以太坊进行交易有哪些优势?以太坊和传统的服务系统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以太坊是没有中心管理者的,没有这个管理者的系统是更好的,因为有人为管理就会有作假嫌疑。以太坊进行交易是不存在撤回的,生成的信息也是不能修改的。也就是进行了的交易就进行了,全网都是知道有这个交易的,任何人都可以查询到这个交易的存在。所以这样的交易是不会有数据更改这样的作假风险的,非常的安全,还能打假。以太坊智能合约安全吗?看到这里,相信你能够肯定的说出以太坊是安全的。

3、以太坊多少钱一枚?以太坊的价值是非常大的,现在一枚以太坊价值一千美元。像以太坊这样值钱的数字货币全球并不多。以太坊智能合约安全吗?自然是安全的。以太坊的价值不仅仅是存在于网络上的,还是可以兑换成为现实中的货币的。你可以直接联系想要购买以太坊的人将以太坊卖掉,也可以直接上交易所通过币币转化将以太坊兑换成为人民币或者美元进行线下花销。当然,无论怎么兑换以太坊,上OKLink看看以太坊价格动态都是第一步要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电信套餐合约到期后怎么办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电信套餐合约到期后怎么办?小编来告诉你,请看下文。

操作方法

1

套餐合约到期后,可以办理新的套餐,或者重新办理这个套餐,操作方法如下:

在搜索引擎上搜索“中国电信”,然后进入“中国电信”官网,然后点击你所在的地区。

2

然后在中国电信官网的首页找到“业务”,将鼠标放在“业务”上,在弹出的新菜单中点击“套餐办理”。

3

接着就进入套餐选择的界面,在众多的套餐中选择你想要的套餐,然后点击它。

4

然后在弹出的新界面中点击“新用户办理”,最后在弹出的新菜单中点击“立即订购”,并填上你的信息就可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CME未平仓合约创纪录,意味着机构投资者看涨比特币

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比特币期权市场终于在芝商所(CME)起飞。由于机构投资者纷纷买入了看涨期权,过去十天的总交易量超过了1.4亿美元。

看涨期权的买方可以在预定日期以固定价格获得比特币。为了获得这种特权,投资者需要向看涨期权卖方支付一笔预付款。

随着比特币减半的不确定性风险减少,机构投资者开始建立看涨头寸。尽管期权比期货交易更为复杂,但期权市场允许投资者在不存在清算风险的情况下利用头寸进行杠杆操作。

未平仓量是一个相关性更强的指标

简单来说,未平仓合约是市场参与者持有的合约总数。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价值7000万美元的看涨期权在一周内交易,然后在下一周成交。买卖双方都将结清头寸并承担风险。尽管交易了1.4亿美元,但这种情况下的市场敞口(未平仓权益)将为零。

根据上面的图表,最近两周的交易量与未平仓量相当。这表明到目前为止尚未平仓。大多数交易是短期看涨期权合约。

请记住,CME的合约数量显示出未平仓权益。由于每份CME合约单位为5 BTC,因此10,000美元行使价的最低交易名义金额为50,000美元。这使CME市场有别于其他市场,在其他市场,人们可以进行低至0.10BTC的交易。

在5月29日到期时,有1,800张看涨期权合约成交,相当于9000万美元。6月26日到期的未平仓合约为800张,名义价值约为4000万美元。行使价从9700美元到13000美元不等。

期权看涨的因素

CME最近的看涨期权变动导致该指标达到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截至目前,88%的未平仓合约是看涨期权。Skew统计的范围包括LedgerX,Deribit,BAKKT,OKEx和CME。

看涨期权的买家有很大的动力来在每次到期时推高比特币的价格。对于备兑看涨期权卖家来说,将市场从行使价进一步推高没有任何好处,但也不会压低行使价。

随着期权市场的相关性增强,围绕每个到期日的额外价格压力都有潜在的诱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dYdX平台比特币永续合约受热捧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dYdX 的比特币永续合约(bitcoin perpetual swap) 是在5月14日推出的。推出之后受到市场的热捧,在市场当中总的交易量达到 2290 万美元以上,永续合约市场控制着 120 万美元的 USDC,这些USDC占流通供应量的 0.17%。

dYdX是一家去中心化的交易平台,由风投公司 a16z(Andreessen Horowitz) 和 Polychain Capital 支持创办,据统计2020年以来17%的市场份额来源于这家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在推出这款比特币永续合约的正式版本之前,dYdX 在4 月 20 日为其新的比特币永续合约产品推出了私人 alpha 版。

永续合约仍是与加密货币相关的最具流动性的金融工具。dYdX 的永续合约市在发行的第一周交易量超过 2290 万美元,并且在5 月 19 日单日成交1290万美元,创造交易量的最高纪录。

在 dYdX 的永续合约中,有价值逾 120 万美元的 USDC 抵押品,5 月 13 日的日流入额最高,达到 32.8 万美元。

在活跃用户如此之少的情况下,dYdX 的永续合约市场能够实现如此高的交易量,这表明该市场有更专业的交易员阶层的参与。5 月 19 日,每名交易员的平均交易量超过了 25.4 万美元。相比之下,Uniswap 是一家更专注于零售而去中心化的交易平台,5 月份平均每位用户的交易量为 8213 美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嘉定新城城市规划展示馆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嘉定新城城市规划展示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展示馆改扩建工程为旧厂房改造再利用,总建筑面积10750平方米,其中改建6283平方米,扩建4467平方米。展示馆改扩建工程在建筑节能上采取了国内先进的技术和建筑设计本身空间构造相结合的方式。展示馆的工程获得了2009年度上海市政工程“白玉兰“奖(市优质工程),上海市工程建设优秀QC成果一等奖,CIOB杰出建设项目管理奖等。展示馆在展示新城建设和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址:伊宁路999号

邮编:201814

电话:39517390

传真:39517588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

公共交通:轨道交通11号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比特币合约模拟交易app哪里找?比特币哪种模式投资更好?

全文共 829 字

+ 加入清单

比特币的价值很大,进行比特币投资一定要搞清楚比特币投资模式。比特币合约模拟交易app是很关键的软件,那么,比特币合约模拟交易app在哪里可以找到呢?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让你能够轻松的找到你想要找到的软件。比特币的投资模式还是很多的,投资的过程中选择一个自己适合的模式很重要的,比特币那种模式投资更好呢?

1、比特币合约模拟交易app哪里找?

比特币合约交易是有风险的,很多人都是没有接触过比特币合约交易的,但是他们又非常想知道这样的交易应该如何进行。比特币合约模拟交易app能够大大的帮助我们了解比特币合约交易。所以,很多想要着手投资比特币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有这样的软件可以试手。其实这样的软件是真实存在的。我们直接在网上进行比特币合约模拟APP搜索就可以找到这样的软件了。进入网页下载了相关软件以后,你就可以开始模拟进行比特币合约交易了。比特币合约交易模拟的时候和你正常交易是一样的,只是收益跟你无关。

2、比特币哪种模式投资更好?

比特币现在很多人都在投资,要进行比特币投资一定要搞清楚比特币的投资模式才行。只有搞清楚了比特币的投资模式,进行比特币投资的时候才不会盲目随便下手造成自己的巨大亏损。比特币可以进行现货投资,也可以进行合约投资。合约又可以分为长期合约和短期合约,还有永续合约。只有将这几种投资方式都搞清楚了,进行比特币投资才不会盲目进行。在众多的投资模式中,每个投资模式都是有各自的好处的。你只有更了解这些模式,才能选对模式。

3、比特币发行价格高吗?

比特币现在的价值是很大的,但是不得不说比特币发行的时候价格是非常低廉的。比特币合约模拟交易app你可以下载一个去尝试一下。比特币发行的时候一枚价值是不足一美元的,那个时候1300枚比特币才价值一美元,但是现在一枚比特币价值一万美元。这样的价值差异是大家投资比特币的最初动力。投资比特币是有风险的,无论是它发行的时候还是现在。进行比特币投资不能盲目,先上OKLink了解一下比特币行情再去投资才是明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期货合约的内容包含哪些部分

全文共 898 字

+ 加入清单

期货合约的内容包含哪几部分,这些内容都由什么构成的呢?下面小编来告诉大家。

期货合约的主要类型:

①商品期货是指标的物为实物商品的期货合约;

②外汇期货是指标的物为某种外币的期货合约;

③利率期货是指标的资产价格依赖于利率水平的期货合约;

④股票价格指数期货是指标的物是股价指数的期货合约。

期货合约的相关概念

期货合约是由交易所设计,经国家监管机构审批上市的标准化的合约。期货合约的持有者可借交收现货或进行对冲交易来履行或解除合约义务。

期货合约它是期货交易的对象,期货交易参与者正是通过 在期货交易所买卖期货合约,转移价格风险,获取风险收益。期货合约是在现货合同和现货远期合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们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期货合约条款的 标准化。在期货市场交易的期货合约,其标的物的数量、质量等级和交割等级及替代品升贴水标准、交割地点、交割月份等条款都是标准化的,使期货合约具有普遍性特征。期货合约中,只有期货价格是唯一变量,在交易所以公开竞价方式产生。

期货合约的内容包含哪几部分:期货合约由期货品种代码+到期月份组成,期货合约中,与交易有关的一些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部分:

以SR1601合约为例,SR代表白糖,1601代表2016年1月合约到期。

1、合约单位:期货的最小交易单位是一手,一般农产品一手是10吨,有色金属一手是5吨。具体合约单位参考:期货全品种交易信息汇总表。

2、合约价值:每手合约的实际价值。以白糖为例,现在白糖期货合约的价格是5600元/吨,那么一手白糖的合约价值就是5600*10吨=56000元。此外,用合约价值乘以保证金比例,可以算出开仓需要的保证金金额,比如白糖的保证金比例是6%,那么开仓一手白糖需要的保证金就是56000*6%=3360元。

3、最小变动价位:指的是期货行情价格跳动时的最小变动单位,农产品一般是1元/吨,工业品一般5元/吨或10元/吨,以开仓一手白糖为例,白糖价格每波动1元钱,账户金额将变动10元。

4、每日涨跌停板:类似于股票的涨跌停板,只是幅度不同,商品期货的涨跌停板一般在5%左右。

5、最后交易日:一般是合约到期月份的第10个交易日,普通交易者在此之前必须平仓,机构法人投资者可以选择到期实物交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什么是智能合约? 《区块链社会》节选

全文共 1290 字

+ 加入清单

本文节选自《区块链社会-解码区块链全球应用与投资案例》,本书由中信出版社出版。通过对区块链社会蓝图的勾勒和细致描绘,分析了最真实的区块链全球应用与投资案例,对区块链的投融资数据、法律监管及对未来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阐释。目前在京东、当当、亚马逊和淘宝等电商平台均有出售,更多精彩知识敬请期待。

对于什么是合约,在历史上有过多种表述。合约常被定义为在法律上具有强制执行力的许诺或协议。1803—1804年公布的《法国民法典》说。“合约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他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从本质上说,合约是双方当事人的合意。双方当事人以发生、变更、担保或消灭某种法律关系为目的的协议,就叫合约。”

可见,所谓合约,就是市场交易双方或多方之间,基于各自的利益要求所达成的一种协议。订立合约的各方是自主自愿的。订立合约的目的是为满足各自的需要,因为交易者每一方所拥有的全部商品,不可能都满足自己的各方面需要,但其中的一些商品可能满足对方的需要。于是,通过合约,双方各自让渡了自己的部分产品或所有权,同时又从对方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因此,合约是双方之间的一种合意。这种合意从根本目的来说,是受功利目的驱使的。通过合约,双方都扩大了自己的需要。因此,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合约是不存在的。

合约作为一种商业手段,不仅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中,还以法律的形式出现在法典中。《罗马法》对合约的定义、合约的分类和合约的执行均做了明确的规定。13世纪至15世纪的法国,在商业领域已经极为广泛地使用合约了。15世纪中叶,法国最著名的银行麦第奇银行已经有了使用合约的高超的专门技术。麦第奇银行签订过许多设置分行的合约,它们是在某个时期内以合伙经营的方式达成的协议。这些协议中详细载明了合伙人的资本股份、分行经理的报酬、业务范围的限制,以及有资格处理所有有关纠纷的法庭。麦第奇银行的贷款合约,以及为了对付一些人的旨在逃避对高利贷查禁而伪装贷款的许多合约,也都表现出了其拟定合约的技术能力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智能合约的理念可以追溯到1994年,几乎与互联网同时出现。曾经为比特币打下基础,从而备受广泛赞誉的密码学家Nick Szabo首次提出了“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这一术语。他对于智能合约的定义是,“一个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promises) ,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

从本质上讲,这些自动合约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其他计算机程序的if-then语句。智能合约只是以这种方式与真实世界的资产进行交互。当一个预先编好的条件被触发时,智能合约执行相应的合同条款。

这里的“智能”,在英语中对应的单词是“smart”,而不等同于“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Smart代表的意思是聪明的,能够灵活多变的,但还没有能够达到“人工智能”这样的级别。所以有些人仅仅从中文字面上理解,认为必须要达到“人工智能”才能算是智能合约,其实就和“智能手机”一样,这里的“智能”仅仅是是指可以灵活定义和操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一文了解智能合约近期的五大科技突破:标准化、系统化、合规化、架构化、工程化

全文共 11972 字

+ 加入清单

前言

智能合约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认同,例如德国银行协会(Association of German Banks)在 2019 年认为脸书 Libra 最厉害的机制是“可编程经济”(Programmable economy),而这就是智能合约带来的革命。由于可编程经济带来的是一个新的金融生态, 和传统金融生态不同。如果普林斯顿大学提出的“数字货币区”(Digital Currency Areas) 理论正确,世界正在走向一个基于平台的可编程经济体系,这也会是世界各国科技发展的重要依据和竞争广场。因此,智能合约技术是极其重要的。2020 年 8 月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报告再次提醒我们智能合约新科技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供应链金融和保险上的应用。

编写《智能合约:重构社会契约》目的在于研究开发合规智能合约的理论基础。在2013 年世界开始的是链上代码的工作,2016 年开始重视合规智能合约。由于“The Dao 事件”,许多单位包括法学院、律师事务所、金融研究机构、区块链研究院等立刻开始研究合规智能合约技术和法规。这些单位包括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Commission, CFTC) 、 英国央行、 欧洲央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德国银行协会、世界银行(World Bank)等。经过 4 年的研究,上述单位对智能合约的技术和相关法律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例如 2020 年 8 月世界银行发布白皮书认为智能合约有助于普惠金融。我们在《智能合约:重构社会契约》[1]书中介绍了相关重要研究结果。

过去 4 年国外在智能合约上的研究发展还是非常快速[2],大量律师事务所都发布白皮书,讨论相关的法律问题。而“币圈”在过去几年也邀请大量律师加入其团队,甚至邀请前监管人员加入,以保障其业务合规,以至于不论是合规市场或是“地下币圈”市场都走向合规的道路。

另外,由于《智能合约:重构社会契约》一书需要对这领域发展进行系统性的介绍, 笔者重读了一些经典论文,同时间也研读了近几年的学术研究报告。研究过程中,笔者总结了智能合约近期五大科技突破。这五大突破不但指出研究方向,提出产业发展方向,而且可以评估和预测现在项目的发展将来会遇到的瓶颈和可能采取的解决方案。例如 ISDA的工作就可以预测Defi 和脸书Libra 将来的发展,这两个是现在区块链界热门课题。

五大突破简介

正确的需求分析:国际掉期和衍生品协会 (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ISDA)是这方面最大贡献者 [10]。他们最近非常活跃,他们的报告改变了现在智能合约的定义和流程,也改革了平台的设计和基础设施,以及相关法律。另外他们的智能合约标准居然没有一行智能合约代码,令人惊讶。如果我们细读他们制定的标准,这将对智能化科技和产业有重大影响,而且可以预测现在许多系统会遇到的问题,这是近期智能合约工作中最大的突破。

正确的研究路线:当我们重新读李嘉图合约(Ricardian Contract)的时候,竟然发现合规智能合约发展路线居然走的是李嘉图合约路线,而不是原来萨博(Nick Szabo) 的路线,因为几乎所有合规智能合约的工作都是从李嘉图合约出发的。因此,对合规智能合约发展路线的研究需要更新、迭代历史观点,突出实际贡献者的作用。以李嘉图合约出发,智能合约工作走在正确路线上。

正确的定位:美国 CFTC 报告[9]在这方面是最精彩的,虽然只有 PPT,但是思路清晰、观点犀利,对于这领域提出正确的路线。如果有人想了解智能合约技术、应用、相关法律以及方向,这份报告是首选。但是如果细读该报告,就会发现其不只是介绍智能合约,还有重大方向性突破,他们提出的概念将彻底改变未来智能合约的发展,例如智能合约以后会以碎片化、标准化、服务化和共享化的方式发展,而不是以往传统的整体式、孤岛式发展,这已经与传统智能合约的概念有很大的不同。而其中的碎片化则是现在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创新的架构:英国央行在 2020 年 3 月提出的将来三个可能的智能合约设计,打破了传统智能合约的架构,例如以太坊的架构[11]。由此,智能合约的架构不再是传统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系统 1 对 1 的架构。这在系统架构方面的重大突破,对学术界和产业界具有巨大的影响。

创新的合约语言和实验:雅阁项目(Accord Project)也是我们遇到的另外一大惊喜, 由于该项目提出的形式化合规语言和模版,和计算机界智能合约工作大不相同。

在计算机界,形式化语言和验证方法未考虑到合规问题,以至于不论如何严谨的开发智能合约代码,仍然无法确保所开发的产品具有法律效力。而雅阁项目提出的合同模版和模型语言(这些从合规端点出发),落地在计算机语言和验证方法上,这是巨大创新,是法律和计算机结合的一个案例。虽然这工作还有许多地方可以继续进步,但这表示这方向是可行的,不是不可能的任务,这是重大科技突破。

上述五大突破改变了学者对智能合约的认知,也改变了学术研究方向,有的甚至改变了未来产业的发展。本文将围绕这五大突破来讨论。

这五大突破都是国外的贡献。在讨论这些亮点后,我们也提出中国的皋陶模型,该模型是融合上面五大突破的优势的模型。

突破 1—标准化:ISDA 让我们明白什么才应该是智能合约的流程

ISDA 协会在 2018 年开始这方面的工作。而这个工作一个特别让人惊讶的地方,就是智能合约标准里面没有代码。从 1994 年智能合约起源,智能合约的工作都有代码,例如从李嘉图合约,到近代的以太坊智能合约,到斯坦福大学“CodeX 项目”,可计算的合同(Computable Contracts),都有代码。可是 ISDA 智能合约标准里面没有一行代码,这使得我们对智能合约的认知产生了巨大的改变。这表示部分智能合约的工作和代码没有直接的关系,而这部分的工作重要,且需要标准化。

智能合约分为两种: 1)一种是有法律效力的,也是实际的智能合约; 2)链上代码(Chaincode),就只是运行在区块链上的代码,没有法律效力。在国外第一种也称为“法律智能合约”(Legal smart contracts),以此来区别没有法律效力的链上代码。我们一向使用“智能合约”和“链上代码”来区分这两种机制。

我们专注于智能合约,而不在链上代码。但是这两者的差异在哪里?一些计算机学者也提出需要法律考量,但是法律考量是做什么却不清楚。ISDA 的工作解答了该问题。ISDA 认为智能合约代码与智能法律合同(由软件表示法律合约或法律合约的要素)是有区别的,由此ISDA 提出了智能衍生合同的概念。

(1) 认知上的改变

ISDA 的工作就是研究在现在法规下,智能合约如果需要自动执行,应该如何进行? 这流程应该是如何?ISDA 在其发布的白皮书中提到智能法律合同的两种不同模型:外部模型和内部模型。在外部模型中,编码条款保留在法律合同的外部,仅代表自动执行合同的机制。在内部模型中,自动执行的条款已包含在法律合同中,但用比自然语言更严谨的表示形式进行了重写。计算机可以采用这种更为形式化的表示并自动执行这些条款。智能衍生合约基于内部模型,某些条款可以自动执行,这些条款以一种能够实现高效自动化的形式表示,而其他不能自动执行的条款用自然语言表示。

ISDA 认为直接将现有的金融交易流程转成代码是不明智的。因为现有流程有部分是人工作业的,以保持流程的灵活度。但是如果这些人工流程也自动化,这流程就需要非常严谨的分析。因为一旦自动化,以前“灵活度”必须嵌入智能合约代码内,不然可能会出问题。

ISDA 在其白皮书中提到了其主协议的 5 个主题,分别是:事件、付款和交付、出清轧差、争议和合同订立与法律关系。例如事件这一主题,ISDA 举例说明了事件的种类和概念。虽然ISDA 没有提供系统设计,但该概念却提供了很大启发。

事件的种类:“事件” 是指除了针对特定交易的合同条款外,还会发生大量外在事件,这些事件可能会影响合同当事人继续履行一项或多项交易下的义务的能力。即要对进 行正常交易的合同,要针对其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事件采取对应措施,并定义在合同条款 内。注册事件有各网点提交完成,即为合同参与方,其中要考虑的事件又分为正常交易事 件和非正常交易事件,而非正常交易事件处理起来更为复杂,又分为违约事件和终止事件。

外在和内部事件互相启动:一个外在事件可以启动一个智能合约的自动执行,执行中有可能产生内部事件,可是这些内部事件对于其他机构或是同一机构内其他账户,可能就是外在事件,自动启动其他相关智能合约的执行。于是,一个复杂事件启动的动态网络就出现了, 并且同时间可能会发生大量的事件产生以及许多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的情况。

事件处理的复杂性:ISDA 一直在提醒读者,这样的系统会非常复杂,并且该模型建立的系统应该将整体视为金融交易基础设施,与许多机构,金融或是非金融机构进行交互。在此基础设施上,例如一个金融机构出现新事件,该事件要经过该基础设施传送到其他单 位,包括在这些单位运行的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系统。其他单位可以是监管单位,而且同一件事件在这些区块链系统或是智能合约系统都代表同样信息,不能被更改。该模型的参与单位可以是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金融机构、公证处、监管单位,CSD(中央证券托管系统)、市场监管局和国税局等,这些金融机构、监管单位等共同参与合约条款的制定, 涉及不同的现实交易活动。

事件和智能合约的交互:事件模型的主要功能是由合同参与方注册事件,将自然语言合同以事件标准化,即在合同的内部处理逻辑下(以软件代码形式表述,主要是条件语 句),对合约进行预处理,将包含事件属性、合同属性的数据分别打包存储,并通知公证 处、第三方电子存证机构等介入进行公证、电子存证。事件启动后根据事件身份证找到对 应事件数据包和合约数据包提交智能合约系统进行交易自动化处理,同时涉及账户资产的 信息提前提交到核心账本系统进行资产核对或资产证明,并查找相应账户的征信(或信用) 记录。若存在资产造假、或参与方在失信名单之列等情形,可通知合约参与方或监管机构, 启动终止事件,终止合约履行。

图 1事件模型图

事件处理系统是智能合约系统的根本:上图可以清楚看出,合规智能合约系统需要一个基础设施,而这基础设施就是“事件处理系统”(event-processing system),不是传统智能合约系统。传统智能合约系统是需要接受事件处理系统传送过来的数据才开始执行。

表 1 智能合约标准化认知的改变

表 2 智能合约可实现的工作

(1) 学术上的影响

我们认为ISDA 的研究是最近几年来智能合约最大的突破,这研究使智能合约的工作产生本质的改变,不但改变了我们对智能合约的基本认知(上表),也改变了系统架构

(事件处理系统和预言机的加入),还改变了开发流程(从更新现在金融流程开始,而不是编译现在流程到智能合约代码)。在我们书中(《智能合约:重构社会契约》)也表达了该观点,后面的学术工作现在才开始。

ISDA 的研究工作,开启了对智能合约的一个更为广大知识领域的研究,也是一个新型交叉研究课题,这课题包含 3 个领域,法律、金融、计算机。这工作以法律为出发点, 但是却需要(最终)落实到计算机建模语言、系统、基础设施上。在建模的时候,金融知识和法律知识为主导,但是后来却由计算机来实现。从合规流程开始,逐步向法律智能合约靠拢,最终实现智能合约法律化。

ISDA 是以现在金融市场流程出发,连接现在机制。而我们提出的比特犬智能合约模型,表示合规流程需要有以下特性: 1)基于过程的原则;2) 投管机制;3)预言机原则; 4)共识机制;5)问责原则;6)回滚原则[1]。这些都是在现在法规下金融交易的原则, 也代表大部分的智能合约代码都需要处理上面 6 个机制。比特犬模型强调要通过领域分析来开发智能合约模板,同时所提供的模板可以在开发过程中复用。代码从智能合约模型自动生成,并运行于区块链平台。智能合约模型生成代码可以做到完全自动化,对于没有在智能合约模型中描述的外部合约,不能自动生成代码。在这种情况下,将生成智能合约与外部智能合约交互的接口。

根据 ISDA 的研究,事件处理是一项重要工作。基于该理论,我们提出基于事件处理的烽火台模型和石榴模型。烽火台就是古代的事件预警系统,而石榴是多籽复杂系统,代表事件处理系统的紧迫性和复杂性。

(2) 产业上的影响

我们预测未来一些新型产业会出现来服务智能合约业务。ISDA 中提到的智能合约衍生品是一个前景巨大的发展方向,可帮助股票、利率等期货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完全自动化交易。每一种期货对应一种或多种智能合约衍生品,每一种智能合约衍生品包含该种期货的交易规则和法律,其本质上来说,所谓的衍生品也是智能合约模版。但以后产业不会限制在衍生品交易上,在其他许多领域都可以应用。

另外,任何人仔细研究 ISDA 的标准后,会对现在分布式金融(DeFi)的发展有不同的看法。DeFi 的路线就是根据现在金融市场流程来建立的经济体系,和过去比较具有很大进步,但是 ISDA 的报告清楚指出,新数字金融市场不应该根据现在的金融流程,而是根据改进后流程。这也是笔者在《迎接“约满天下”时代的道路:智能合约的蝶变》文章[12]内对于 DeFi 观点的依据。这也解释为什么 DeFi 系统一直在市场上出现问题,解决一个后另外一个新问题又会出现。原因很简单,他们还没有建立基于ISDA 标准的基础设施。

另外包括脸书的 Libra 智能合约系统也还没有考虑到 ISDA 的标准,这表示 Libra 智能合约系统离实际应用还有一大段距离。如果脸书也学习 DeFi 的做法,将现在的流程写成智能合约,Libra 智能合约系统以后也会出现相关问题。

突破 2—系统化:李嘉图合约(Ricardian Contract)引导智能合约研究走入正途

许多书籍和论文讨论智能合约的时候,都会引用 1994 年萨博关于智能合约的文章, 认为这是智能合约的起头。笔者认为萨博的智能合约仅是一个概念,实际上并没有系统设计。而智能合约系统的设计是李嘉图合约的贡献。后来的工作,包括雅阁项目,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可计算合同 CodeX 项目、比特犬模型,都是根据李嘉图合约的路线开展的。可以说今天智能合约的发展是依据李嘉图合约在发展,而不是在原来萨博的智能合约概念上发展。李嘉图合约是伊恩格里格(Ian Grigg)开发的项目。

在网上也有一些文章,在争论萨博和格里格两套合约系统的差异。其实如果以他们二人原来的文章来讨论意义都不大,因为原来的文章都是在区块链没有出来前完成的,现在的智能合约(或是链上代码)和当时他们的文章的概念都相差甚远。我们只能以他们最后留下来的(最新)观点来评估他们的贡献。格里格认为智能合约需要从合同模版出发,由现在合同上模版变成代码来建立智能合约代码,这也是现在主流智能合约开发方法。李嘉图合约从法律观点出发,使用法律术语,可以嵌入法律条款,机器可读,也可以像普通文本书件一样可读,以便律师和签约方可以方便地阅读合约,进行法律协商。区块链的来临无疑为李嘉图合约创建了一个开发平台,且合约涉及到的见证人、买卖双方、金融机构、监管部门等均需作为链上用户区实现合约。

(1) 认知上的改变

李嘉图合约的贡献,在于分解智能合约开发的流程:以前智能合约运行规避监管系统, 从开始开发到完成均以代码为主。李嘉图合约的贡献是开发合规智能合约分为 2 大部分:

先建立一个合规智能合约模版模型,这些模版模型验证后,就是有价值的知识产权;

使用已经开发的模版,创建代码(例如代码自动生成或是人工开发)。

因此 “书写合同”会向“从合同模版到合同模型的建模”转变。而第一步主要在法律上分析、建模、验证,而第二步主要是计算机界的工作。在这 2 步骤都需要法律和计算机的工作。

这路线也是软件工程经常提的重要原则: 先分解问题, 然后克服分解后的难题(Divide and Conquer)。因此笔者认为智能合约这名词是萨博的贡献,但是智能合约技术是格里格的贡献。

(2) 学术上的影响

从 1994 年开始,智能合约一直少受到关注,一直到以太坊出现后,才成为热门课题, 特别是 2016 年“The Dao 事件”后得到许多人的关注。但是合规智能合约的发展是格里格开发的李嘉图合约奠定的基础。斯坦福大学在这基础上,增加了机器学习在可计算合同(Computable contracts)上。同样雅阁项目(亮点 5)开发的新型法言法语建模语言,也是在李嘉图合约基础上开展的。

(3) 产业上的影响

李嘉图合约带来建立合规数字金融市场的可能性,而雅阁项目就是其中一个明证。

突破 3—合规化:CFTC 入门指南突破性地解决技术难题以及提出新产业结构

作为美国一个重要监管单位,CFTC 的金融科技创新中心 LabCFTC 发布了《智能合约入门指南》(简称“指南”)。不要小看这名词“入门指南”,这入门材料包含解开智能合约开发的难题的方法以及将来产业的分工结构。

(1) 认知上的改变

该“指南”所述的主要思想:智能合约要由“逃避监管”变为“监管利器”,且监管机制是智能合约最大的应用。“指南”中肯定了智能合约这一技术在市场中的广泛应用, 首先明确了智能合约的许多风险,包括运行、技术、网络、欺诈等风险,承认以太坊的智能合约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以后要走有法律效力的合同路线;虽然现在智能合约系统有风险而且技术不成熟,但是其还是认为智能合约技术可以在金融交易上使用,特别提出在衍生品交易使用。

CFTC 是监管美国商品期货交易的监管单位,而期货就是一种衍生品。 这是 CFTC 给世界的一个重大信息,CFTC 表示鼓励大家积极研究智能合约。就智能合约的监管机制而言,基于标准化的智能合约的交易算法,是交易所监管单位最好的监管机制,而且是实时监管,也是标准化的监管。监管机制可在适当的时间,由智能合约自动执行 [4,5] 。而CFTC 在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还解决了两大难题:

1) 难题 1:合规智能合约大而且复杂,以至于难开发

CFTC 解决上述难题的方法是不要求智能合约完成一笔交易的全部流程,而是完成部分交易流程。这是一个重要概念。例如现在使用信用卡交易,需要 20 道手续,如果使用智能合约来完成信用卡交易,智能合约会非常大而且复杂。CFTC 认为,该信用卡交易至少可以由 20 个智能合约共同完成,每一步骤由一个智能合约完成。最大程度地简化了智能合约的开发。

2) 难题 2:许多单位都在开发智能合约,以至于融合困难

所谓的标准化是将一个交易拆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由碎片化的标准服务型智能合约实现。这会颠覆之前智能合约的开发流程,即由定制完成整个智能合约开发,到由标准化的原子智能合约集成实现。今后智能合约开发,想要实现一种服务,只需通过将所需的标准化的原子智能合约集成起来,相当于从“零件组装”跨度到“部件组装”,将开发流程简化,方便、高效、快速。

表 3智能合约合规化认知的改变

(2) 学术上的影响

传统上,一个智能合约完成一项工作,例如交易,但是CTFC 将这改为完成部分交易, 而且采取标准化的工作流程。而这工作需要 3 个领域专家合作完成:金融、法律、计算机。

另外 CFTC 的观点也将区块链区分为几种:可交易的链系统,只可以存证的链系统。监管机制的发展还会根据CFTC 的指南而发展。

表 4 不同的链系统及其案例

支持监管但是不能交易的链系统因为交易才需要监管机制,能监管但是不能交易的链没有价值,没有案例

(3) 产业上的影响

根据CFTC 的分工,以后智能合约产业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不同角度进行划分,即: 以应用领域分,也可以以交易步骤分。可能不同的产业之间会用到同一个(微)智能合约的服务,同样,一个(微)智能合约会向多种产业提供服务,处理面向不同行业客户的交易。

交易和监管标准化是 CFTC 提出的最大贡献。以前,每一套系统需要单独验证,以后有可能一套合约系统可以提供服务给许多系统。区块链产业将走向工业化的制度。

突破 4—架构化:英国央行打破传统智能合约架构,走向康庄大道

英国央行在 2020 年 3 月发布了一份报告,讨论零售数字法币(Retail CBDC)的设计。

其中提出 3 种不同的智能合约平台架构。

(1) 认知上的改变

传统上,智能合约系统运行在区块链平台上,1 对 1 对应,而且没有监管单位在上面。但是英国央行以 3 种架构破 2 个传统思维,这 3 大架构解答了一个问题:智能合约平台应该放在哪里?在区块链系统内,还是在区块链系统外并行处理,还是在区块链外但是先处理?[3]

打破传统智能合约只能在区块链里面执行的传统:这里英国央行提出合约传统(S) 和区块链系统(或是账本系统L)关系:

S 在L 里面, 同时进行, 这是传统思维;

S 和 L 可以并行处理,就是智能合约平台和区块链平台同时间处理交易,例如S 做清算,L 做交易;

S 比 L 先处理,就是智能合约系统执行后,交给区块链系统再处理,例如 S

先处理客户信息,确保客户信息正确后才到L 系统交易;

S 比 L 后处理,例如在 L 系统进行交易,交易后,由在外面的 S 系统进行清算。

打破链上代码的传统,智能合约代码有央行(监管单位)控制和执行,而且可以和服务提供商的合约代码一起合作,这个是管理上的创新。

但是英国央行还是停留在 1 对 1 的思维上,只是 L 和 S 的位置和执行顺序改变。由此我们中国团队提出另外的一个创新:

提出多对多的架构, 一个L 系统可以和多个S 系统合作,如下图:

一个L 系统和多个S 系统合作(左图);

一个S 系统可以和多个L 系统合作(中间图);

多个L 系统可以和多个S 系统合作(右边图)。

我们提的三驾马车模型就是多个左图:即部分合约在核心账本内,部分合约在并行系统上,而在接口还有另外一套合约系统,这是 1 个 L 系统和多个 S 系统合作的案例。在这配置下,交易上的完成功能可以在核心系统里面完成,可以独立作业就选择在核心账本外并行处理来减轻核心系统的工作量,而实时监管和交易在接口上再次减轻核心系统的工作量。总之,我们的理念是系统对于金融数据要有监管机制[13]。

图 2 多对多架构(左边是 1 对多,中间是多对 1,右边是多对多,BC 是链,SC 是合约)

明显的,英国央行在智能合约上的思路和美国 CFTC 智能合约思路非常靠近。美国CFTC 认为智能合约 2 个最大应用是完成交易和监管机制,而英国央行推出的 3 个智能合约框架就是执行这 2 个应用。同样,在三架马车架构下,客户的服务可由区块链提交给多个智能合约完成,也可由服务提供商将多个原子智能合约组装起来,部署并使用。这样智能合约不再是技术孤岛,不单单是只是软件验证或是形式化验证,更是参与到完整的系统架构中。

下图就是一个例子,两组智能合约,都是监管合约,一组负责 KYC,一组负责反洗钱(AML),这两组智能合约都进行一笔交易的部分流程,而每月笔交易都要经过 KYC 和AML 智能合约步骤才能完成。

图 3 每一笔交易中进过两组智能合约的监管

(1)学术上的影响

由于S(合约系统) 和 L(账本系统)可以多对多,也可以先行,后行,并行,这样智能合约平台设计比以前复杂但是功能更强大。这样区块链和智能合约,以及和预言机的协议必定需要更新。

原来智能合约三原则,即:1)数据完全来自区块链; 2)计算结果有共识; 3)计算结果完全存在区块链上,还是假设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系统是 1 对 1 对应的。现在在多对多对应下,对于一个智能合约来说,它可以从多个区块链中获取数据,再将数据写回多个区块链中。由于多对多架构,发送链、计算链、和存储链可以是不同链系统。智能合约原则必须更改:

传送原则:合约数据必须来自区块链,即使数据来自预言机,但是数据先需要存留在区块链上才能在智能合约系统运行。但是这里智能合约使用的数据可以来自不同区块链系统,但是每个数据都有数据源(传送链的数字身份证)和时间戳信息。

计算原则:合约计算有共识,这原则仍然成立,每个智能合约系统还是有自己的区块链系统(例如选择其中相关系统为主支撑系统);

写回原则:合约计算结果可以存在不同区块链上,由于合约系统的共识不一定在存储链上进行,这次写等于是一个新的“写”作业,由存储链进行共识后将这数据存下。每个数据写回的数据也都有数据源(计算链的数字身份证)和时间戳信息。

基于以上新的智能合约三原则(针对多对多架构),可保证数据来源真实有效,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最终数据可保存。这些协议已经申请专利。

(2)产业上的影响

现在 1 对 1 的合约系统限制了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的应用和发展,因为智能合约系统被一个系统完全控制,有大量的限制。而且根据CFTC,合约服务应该是碎片化,标准化, (微)服务化的,这样就需要允许不同单位一起参与建立合约库,而且仍然需要有标准化的管理。

基于多对多的S(合约系统) 和 L(账本系统)体系可实现多个交易申请的同时处理, 同时完成多个交易数据的写回,这样大大扩展合约系统,也扩展账本系统。另外外面服务商业提供其他合约服务,和央行合约服务一起配合。这些对区块链和智能合约产业都会产生影响。

例如一个国家可能有 10 万个交易系统,每个交易系统都需要交易服务和监管服务。传统 1 对 1 的配置,这会非常痛苦,但是在多对多的配置下,例如一些 KYC 服务库可以和几万个交易系统合作。例如这个合约库可以复制到这些交易所(使用区块链数据湖[13]的双锁定的方法),在这几万个系统里面有同样的算法。而这合约系统容易扩展,可以支 持大量的系统。这是熊猫模型的精神,算法和数据分开,当我们把算法和数据分开的时候, 系统就可以扩展,而我们把不同算法放在不同合约库的时候,扩展度再一次扩展。这样就 可以支持链满天下,约满天下。

为什么这些创新开启了康庄大道?拿上图 KYC 和 AML 智能合约组来看,如果我们将他们都放在一个系统里面,这系统会多复杂?但是将这些系统标准化,松解化后,系统完全不同。

突破5—工程化:雅阁项目指出智能合约的法言法语可以是形式化建模语言

雅阁项目出发点和李嘉图合约类似,也是少数考虑法律效力的智能合约项目。

(1)认知上的改变

雅阁项目 2位创始人都是法律专业背景,包括法学老师。也由于这一原因,大部分项目讨论都集中从现在法律合同导出智能合约。事实上,他们工具后面有强大的科技支撑, 而这就是形式化智能合约语言 Ergo以及这语言后面的证明系统(proofsystems)。这语言 后面的形式化语言最后是基于 Coq形式化语言,也是函数型编程语言。这样雅阁项目和其他可计算合同项目就有了一个差距,其他项目就是有合同模版,这里也有合同模版,而 且合同语言是基于形式化语言。

智能合约开发可以使用特殊的语言,可以是 Solidity,可以是 Move。为了匹配上述预言机、智能合约、区块链多对多的架构特点,智能合约的开发语言不仅仅只是代码,更需要一种新型的建模语言。雅阁项目的模型就是一个重要参考,其语言 Ergo 后面是强大的形式化语言,编写的逻辑条款可以直接进入形式化验证。而这语言又支持合同和条款语言,所以法务人员可以很快的建立合同条款,然后经过形式化的验证证明这些条款在逻辑上是正确,最终可以翻译成不同的计算机语言。

雅阁项目开发智能合约的思路,从法律的角度出发,创立合同模型,定义形式化语言, 并将自然语言合同转化为该种语言的合同并处理。雅阁项目也提出合同模版,和李嘉图合 约提出基于法律条款的模版类似,不同的是雅阁提出一种语言和合同模型,且以现在合同 模版为出发点是正确的发展方向。

图 4 雅阁项目的架构

(1)学术上的影响

该项目带来重大信息,就是智能合约合规化和软件工程方法没有冲突。雅阁项目也是 我们遇到过最完整的开发流程。这项目里面的一些技术路线也非常创新,会给其他相关项 目一下新思想。计算机界在过去几年提出许多形式化方法来解决智能合约代码安全的问题, 但是在合规上却一直没有实质进展。雅阁项目代表一个新方向。

我们的观点不在于这是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事实上我们认为雅阁项目模型有许多地 方可以改进。但是这项目却是我们遇到第一个以合规作为出发点,而又有形式化语言、建 模工具和验证的系统,这是思想上重大突破,也是以后其他智能合约系统可以参考的地方。

(2)产业上的影响

这项目提出形式化,可执行的法言法语,是一个重要方向。如果被标准化,智能合约的工作可以更加细化保证合约有法律合规性以及软件质量。

总结:皋陶模型

在研究上面 5 大突破后,我们团队提出皋陶模型,融合了上述 5 大点的优势,标准化,服务化。类似于ISDA 实现标准化,像英国央行的一样由监管单位完全控制区块链。标准化又包括平台标准化和智能合约语言标准化。智能合约平台第一需要区块链平台,而区块链必须标准化,特别在中国。另外还加上本土化、制度化、系统化的工作。只有实现制定明确的标准, 才能真正有标准可依,才能让更多人明确规则,遵循规则。智能合约的自动执行,更是需要事先有一套清晰的标准。[1,7,8]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区块链智能合约可以做什么?

全文共 646 字

+ 加入清单

智能合约做什么?

解释智能合约功能的最简单方法是借助示例。如果你曾经在经销商处购买过汽车,则最好知道有很多步骤使它令人沮丧。如果你无法立即支付购车费用,那么你将需要获得融资选择。这将需要进行信用检查,并且你将需要使用凭据填写许多表格以确认你的身份。有了这些,你将需要与众多不同的人进行交互,包括贷方,财务经纪人和销售员。为了补偿他们的工作,汽车的底价中包含了许多佣金和费用。

现在,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可以帮助你简化这个复杂的流程,由于交易参与者之间缺乏信任,因此涉及多个中介。通过将你的凭证存储在区块链上,贷方可以立即决定信用额度。之后,将在交易商,贷方和你的银行之间签定一份精明的合同,以便一旦将资金释放给交易商,贷方将获得汽车的所有权,然后根据商定的条件开始还款。但是,所有权的转移将是自动的,因为该交易记录在区块链上,在成员之间共享,并且可以在任何时间点进行检查。

智能合约如何工作?

智能合约通过遵循简单的“if/when…then…”语句来工作,该语句被写入区块链中的代码中。一台计算机的网络做动作时,预定的情况已经得到了验证。然后,当交易被视为成功时,更新区块链。让我们在供应链示例中看看这是如何实现的。

买方B希望从卖方A买东西,因此他将钱存入托管账户。卖方A将利用托运人C将产品运送到买方B。在买方B收到产品时,代管款项将汇给卖方A和托运人C。万一买方B没有收到产品在日期Z之前,将退还代管的款项。发生此交易时,将通知制造商G创建另一种已售出的产品以增加供应。一切都在区块链上自动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期货合约爆仓,保证金亏完还要倒扣一笔钱给平台吗?

全文共 108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大白给大家介绍为什么期货合约盈利的钱最后会少给一部分,也就是介绍极端行情下的穿仓以及穿仓分摊。

首先,需要大家明白一件事,期货合约本质上是一种零和博弈,也就是说,你赚的钱一定是别人亏的钱,你亏的钱一定是被别人赚走了。由于交易平台还会收取手续费,所以在期货合约市场上,投资者盈利的钱加起来一定会小于投资者所有亏损的钱,这个差额就是被交易平台收走的费用。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极端行情下的穿仓。

假设小黑猜测 Voice 发布,官方放出利好 EOS 消息,到时候 EOS 价格会上涨。于是,小黑开了一个 EOS 的期货合约,看多。假设小黑的这次 EOS 期货合约多单用了 10 倍杠杆,亏损 90% 的时候会被交易平台强制平仓,也就是俗称的爆仓,爆仓价格是 20元。

小黑买入期货合约后,如果 EOS 的价格下跌,跌到 20 元的时候,如果小黑不追加保证金,交易平台会给出一个合理的价格卖掉小黑的期货合约多单。这个价格可能是当时的市价 20 元,也可能低于市价,比如 19 元。

如果是以 20 元价格成交的,小黑的期货合约多单被交易平台强制卖出后,还会剩下 10% 的保证金(10 倍杠杆,一般亏损达 90% 的时候会触发强制平仓)。有些交易平台不会将强制平仓后剩下的钱(比如小黑还剩下 10% 的保证金)还给用户,而是会“充公”,注入交易平台自己的风险准备基金。

如果当时发生的是极端行情,价格暴跌,买方没有多少挂单,小黑的期货合约多单根本卖不出去,或者被交易平台以很低的价格(比如 19 元)才卖出去,导致小黑的期货合约亏损比例超过 100%。换句话说,小黑不仅亏完了全部的保证金,还倒欠交易平台一笔钱。

穿仓,就是指期货合约交易中,用户不仅将保证金全部亏掉,而且还倒欠交易平台钱。

穿仓发生后,小黑倒欠交易平台的这一笔钱,小黑要还吗?换做是你,想必你肯定不乐意还。小黑的保证金已经全部亏完了,交易平台也知道小黑不乐意把这笔倒欠的钱还上,怎么办呢?

目前,业内较为普遍的做法是通过风险准备基金将这个钱补上,如果风险准备基金的钱还不够弥补,就会采用穿仓分摊。

穿仓分摊,当然不可能让亏损的人分摊,所以,某些交易平台会让期货合约交易中盈利的投资者,按照盈利的比例承担。

举个例子,假设某次期货合约交割时,发生了大量的穿仓,需要盈利的用户每人分摊 2% 的穿仓损失。张三是盈利用户,就需要将盈利部分的 2% 交给平台作为穿仓分摊费用,换句话说,张三只能拿走盈利部分的 98%。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次期货合约交割都会有穿仓分摊。大部分时候,交易平台的风险准备基金可以弥补这部分穿仓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