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1746

文章

14

篇1:“杜康”解不了现代人的忧愁

全文共 1343 字

+ 加入清单

当今社会快节奏的发展,人们的烦恼忧愁也越来越多,倾诉的对象也越来越少,科学证明,但是交流可以解忧,小编希望大家多多交流,多多解忧。

曹操传里曾留下一句千古名言:“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读来让人荡气回肠。但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以杜康酒解忧并不正确。那么,何以解忧呢?应当是“唯有交流”。交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语言交流,二是用心灵交流。交流的对象则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与人交流,二是与书交流,三是与大自然交流。

曹操曾留下一句千古名言:“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读来让人荡气回肠。但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以杜康解忧并不正确。那么,何以解忧呢?应当是“唯有交流”。

生活不可能总是一番平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烦恼,每个人都有自己解压的方式,除了自我的调试和平衡,还应该充分交流,来达到释放压力,放松精神的目的。

交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语言交流,二是用心灵交流。

交流的对象则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与人交流。

与人交流,包括友人,亲人,爱人。人是群居动物,人在苦闷、忧愁时,渴望与人交流,把所有的忧愁烦恼、抑郁苦闷等,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其发泄的过程其实也就是解忧的过程。如果能得到对方的同情、理解、开导,那么便能在春风化雨般的心灵抚慰、涓涓流水般的心灵滋养中化解所有忧愁。与人交流,应当视事件的种类和性质,分别找友人、亲人、配偶交流,比如工作上遇到烦恼,可以找年长的友人交流,生活上的难题可以和父母交流,琐琐碎碎的问题可以和配偶交流。尤其是夫妻之间的话聊、牵手漫步的温馨,可以化解你的一切忧愁烦恼。其伟大力量是世上任何美酒佳酿、明珠宝玉无法媲美的。

二是与书交流。

与书交流,小说书,历史书,励志名言,或者天文地理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我们获得知识的源泉。当我们苦闷时,心有千千结时,不妨与书交朋友,从书中去寻找自己希望获得的“标准答案”。如今,各种知识类的书籍汗牛充栋,她们是智者一生智慧的结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地去读那些能够解开心结的书,从中去寻找最佳的“求解方成”。当然,这需要有眼力,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书;这需要有耐心,要钻进去阅读,不要浅尝辄止;这还需要有虚心,抱着虔诚的心态去学习。否则会收效甚微。

三是与大自然交流。

与大自然交流,包括阳光、空气、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甚至所有的动植物等等。人类是大自然的儿女,当我们忧闷悲伤时,与大自然交流不失为上策。我们走出家门,回归大自然母亲的怀抱,接受阳光、空气、水的洗礼,看看神奇的造化,秀美的山川,你的心灵会净化,人格会升华,领略春的萌动、夏的热烈、秋的华丽、冬的宁静,会自然产生一种敬畏和感悟之情,是广袤的大自然向我们敞开了博大的胸怀,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粮食和物质粮食,她无私地给予我们所需要的一切,使我们能够在地球上快乐地生活。与坦坦荡荡的大自然相比,我们还有什么过不去的独木桥,还有什么解不开的心结?

总结:交流也分很多种,但是每种都很容易的可以做到,多多交流可以解忧,这样的低成本解压法,大家何乐而不为呢。(文章原载于《中外健康文摘》,刊期:2012.8A,作者:梅承鼎,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白酒的起源,白酒真的是“酒神”杜康发明的吗?

全文共 116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其间有许多发明创造,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智慧。酒和酒文化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每当有重要的活动,如节日、婚礼、探亲访友,葡萄酒就成了必需品。市场上有很多种酒,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米酒、药酒等。目前,最受欢迎的是白酒。白酒是以谷物为原料,以谷物为催化剂,将谷物中的淀粉分解成乙醇,然后蒸馏得到的溶液。

谁发明了酒?

根据许慎《说文解字》中记载的“杜康是酿酒的始祖”,可知杜康是酿酒的始祖。有这样一个关于酿酒过程的故事。我国夏朝时,杜康是掌管粮仓的官员。有一天,杜康无事可做,想开发一种美味的饮料,但他想不出一个办法。晚上,杜康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梦里,一位老人走过来对他说:“杜康,你以水为源,以粮食为原料,把粮食浸泡在水中,然后在第九天在酉时找到三个人。每人取一滴血,滴入其中,就成了美味的美酒。”然后老人消失了。

白酒(360doc.com)

杜康醒了,听从了老人的指示。酉时九日(5 ~ 7点),他去路边找三个人。首先出现的是一位温和、谦虚、有礼貌的学者。杜康急忙上前解释他来的目的。出乎意料的是,这位学者欣然同意,割破了手指,往桶里滴了一滴血。那位学者离开后,一支由一位英勇无畏的将军率领的部队到达了。杜康上前解释他为什么而来。将军还捋了捋胳膊和袖子,割破了手指,往桶里滴了一滴血。见尤氏已经快结束了,但杜康还没有找到第三个人。他有点担心。他碰巧看见一个愚蠢的人睡在树下。他吐了口,而且很脏。杜康按住他,刺破他的手指,在桶里滴了一滴血。

有了这三滴血,杜康终于做出了他理想的饮料。从远处,他能闻到饮料的香味。他忍不住尝了尝。他感到芳香可口,身心放松,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但是他又开始担心了。他叫什么名字?他想:这饮料里有三个人的血,是从尤氏滴下的。写“酒吧”。你怎么看的?这是在第九天做的,所以拿着同音字读酒(9)。

刘玲醉酒地图(中国古董网)

因为学者、战士和傻子的三滴血在起作用,人们喝酒时通常遵循这三个程序:在第一阶段,人们举杯互相问候和劝诫,就像学者互相背诵诗歌一样。在第二阶段,酒经历了三个回合,当感觉到胜利的时候,他什么也没说,而是像战士一样一饮而尽。在第三个阶段,喝醉的人是疯狂的,或者躺在地上呕吐,或者拿着脸盆呕吐,或者躺在任何地方,而那些看起来愚蠢的人是无意识和无耻的。

后人以杜康为酒名,以纪念杜康对酿酒的贡献。例如,曹操的诗“短宋行”写道:“杜康是唯一能解决问题的人。”

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葡萄酒不仅是沟通感情的纽带,也是化敌为友的利器。葡萄酒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完全不同。有些人谈论放荡,好像他们是蛇和蝎子。有些人对酒精上瘾,一日三餐是必不可少的。科学数据证明,适度饮酒对身体有益,过度饮酒对人体的危害和隐患不容忽视。请适量饮酒。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白水杜康和洛阳杜康的区别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白水杜康洛阳杜康的区别在于两者的产地不同、酿造原料不同、香型不同。

产地不同:一般我们常说的杜康,大多指产自洛阳的洛阳杜康酒。白水杜康酒是产于陕西白水县,因此得名白水杜康。

酿造原料不同:白水杜康以当地大麦、小麦、豌豆制曲,精选关中高粱为原料,沿用老土泥池发酵,采用传统酿造配方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经制曲发酵而成。洛阳杜康选用其当年造酒的天然泉水——酒泉之水,以高品质的小麦、糯米为原料,采用古老的传统工艺和现代化科技精酿而成。

香型不同:杜康酒属于浓香型曲酒,具有“清澈透明、浓郁芳香、醇正甘美、回味悠长”的独特风味。白水杜康酒,属清香型白酒,酒液清澈透明,芳香纯正,入口绵甜,醇厚柔和,五味协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杜康造酒醉刘伶

全文共 1895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个村里,有这么个酒店,门口挂着一个酒幌,上边写着:“喝上三碗醉三年,不醉三年不要钱。”这个卖酒的是谁呢,口气这么大?他的名字叫杜康

说来也怪,有一个非常爱喝酒的人,他名字叫刘伶。这一天,他从酒店门前路过,一看那酒幌就来气了,心想:什么好酒,一醉醉三年,我进去看看。他刚刚进屋,杜康急忙迎上前来问道:“喝酒来啦?”刘伶气乎乎地说:“废话,不喝酒难道上你这来喝茶?”杜康笑呵呵地说:“火气还不小,你喝多少?”刘伶冷着脸说:“先来三碗尝尝。”杜康一听,说:“客官,喝三碗可要醉三年呢,还是少来点吧!”刘伶气乎乎地说:“喝死我愿意,喝酒我给钱,该你啥事?”杜康一听,说:“好样的,你喝三碗吧,你喝完三碗你就走,我三年以后再去你家要钱。”说完就端给了刘伶三碗酒。刘伶也没管那套,端起来“咕嘟咕嘟”地一扬脖就喝进肚去了,喝完把碗一扔。杜康说:“快回家吧,等三年以后我去要酒钱。”刘伶看了看杜康,一转身真就回家了。

回到家里,刘伶一头倒在了炕上。媳妇一见这样,就问:“怎么了,闹病啦?”刘伶说:“没有,我喝了杜康三碗酒,就觉着有点困。”说完话,他就躺在炕上睡过去了,一直睡了多少天也没醒过来。

转眼过了三年。这一天,杜康背着钱搭子找上门来说:“这是刘伶家吗?”刘伶媳妇见外边有人说话,说道:“是呀,快到屋里坐。”杜康进屋一看刘伶还睡着呢,便来到炕边推了推刘伶,说:“兄弟起来吧,三年都过去了,我要钱来了。”刘伶躺在炕上蒙蒙胧胧地说:“什么?三年,真到三年了吗?”他媳妇说:“那还有假,三年都多啦。”刘伶这才爬起来翻身说道:“好酒,果然是好酒。”杜康接过话来说:“既然是好酒,那就给钱吧。”刘伶听见说话人是杜康,急忙拉住他的手说:“哎呀,我的好兄弟,你的酒太好了,我还得喝。”杜康说:“算了吧,三年前喝的酒你还没给钱呢。”刘伶这才想起,急忙拿出钱来,如数还清了酒帐。

杜康收完了钱以后,说:“这回行了,你说吧,这次你要喝多少都行。”刘伶说:“好,来吧!”

他这回可就喝开了,你看他左一碗,右一碗,一口气一连喝了一百零八碗。他媳妇一看,哎呀,这不是完了吗?她知道这酒真就一碗醉一年那,这一百零八碗就得醉一百零八年呢,可抓瞎了,这可怎么办那?这时候杜康说话了:“嫂子,我看你也和他一样,多喝点和他一块睡吧,要不然将来姑娘儿子们都死在你前边,那可就没人管你啦。”刘伶媳妇一听也对,喝就喝吧,她也喝了几十碗,不一会,两口子就全都睡着了。

杜康一见两口子都睡过去了,便找来了他们的姑娘儿子商量说:“你们二老这一睡就得一百零八年,将来你们都要死在他们前边,不如趁着现在,你们就把他们老两口子埋了,也省得以后麻烦。至于一百多年后,我想会有人来救他们的。”孩子们一听这也是个理,就和杜康一起,把父母双双埋进地里,还立下了一个墓碑。上面写着:刘伶之墓。

转眼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一天,杜康蹓蹓跶跶地来到了刘伶的坟上,拿锹把土挖开,打开棺材,推了推刘伶说:“兄弟,快起来吧,又该还账了。”睡在棺材里的刘伶,这一下睡了一百多年,酒劲也真过了,听见有人喊,急忙翻身起来一看是杜康,就说:“兄弟,这回可不给你钱了,这一百零八年就这么快?”杜康说:“果真是一百零八年了。”刘伶说:“算了吧,你唬人。”说着话一看,哎我怎么还在棺材里呢?再一看老婆也在棺材里。这时候,他老婆也醒过来了。两口子爬出来以后,杜康说:“你们回去打听打听,要是够了一百零八年,你们就拿钱给我;要是不够,你们就不用给钱。去吧。”刘伶一想也对,就和媳妇回家了。

来到家里一看,早已面目皆非,院里出来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刘伶见出来人了,走上前去深施一礼说:“老先生,这可是刘伶的家吗?”老人说:“是啊,是刘伶的家,他是我的祖太爷,早已经死了一百多年了,我这还是小时候听我爷爷说的呢。”刘伶一听完了,心想这可去找谁要钱呢,怎么和孩子们张嘴呢?最后就跟媳妇合计说:“算了吧,咱们的重孙子都比咱们老了,这个家咱怎么呆?酒钱咱又还不上,干脆咱们俩还回去就真死了吧。”媳妇一看也没有法,只好走这一条道了,又来到了坟上。。夫妻二人也没啥可恋心的事,双双撞在石碑上。本来应该什么也不知道了,可刘伶却见着有人在他后背拍了一掌。回头一看是杜康,刘伶说:“我们两口子还不起你的酒钱,双双都撞死了,怎么你还不算完?”这时杜康哈哈地笑着说:“你两口子回头看看就明白了。”刘伶回头一看,哎哟,原来他和他媳妇二人的尸体都躺在了墓碑下。

杜康引着刘伶和他媳妇飘飘遥遥地脚踏祥云走了。从这以后,杜康就成了酒神,被造酒人供奉为师祖。而刘伶呢,也变成了品酒大师,所以民间才流传着这么一句佳话,就是“杜康造酒刘伶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汝阳杜康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汝阳杜康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杜康酒:选用杜康优质矿泉水及小麦、高梁等原料酿就,其酒清澈透明,浓郁芳香,醇正甘美,回味悠长。汝阳杜康集团总公司年生产能力8万吨。梅花玉:汝阳梅花玉世上独有,其玉底色如墨、晶莹剔透,梅花隐嵌,佳趣天成,花纹奇特,色泽绚丽,质地细腻坚硬,其图案形如梅花朵朵,是生产高档工艺品及饰面板材的稀有原料,主要产品有健身球、手镯、茶具、酒具等。总储量达3000万立方米。

河南省汝阳杜康酿酒有限公司——原汝阳杜康(集团)总公司位于杜康当年造酒遗址——杜康村,是在改造民间酿酒作坊的基础上兴建的现代化国家大型一档酿酒企业,下设杜康酒厂、杜康实业有限公司、矿泉饮料厂、山南分厂等二级企业。总占地面积15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9亿元,年生产固态白酒8万吨,食用酒精3万吨,为国家重点出口创汇企业。公司以上乘小麦和高粱为原料,以优质杜康矿泉水为酿酒水源,把传统工艺和现代化技术相结合,精酿而成的高、低度杜康酒均获国优,被外交部确定为国宴用酒和馈赠外宾的专用礼品酒。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杜康是哪里的酒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杜康酒是洛阳市杜康村的酒。

杜康酒是中国历史名酒,因该酒是杜康制作的,所以叫做杜康酒。该酒有着“仙酒”、“贡酒”之誉。历代的墨客文人和它结下了不解之缘,常以诗咏酒,以酒来酿诗,诗增酒意,酒助诗兴,华章汗牛。魏武帝曹操赋诗:“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后来这种流芳千古的美酒,早已销声匿迹,就连它的酿造方法也失传了。

酿制杜康酒的泉水是酒泉,酒泉水清冽碧透、味甜质纯。每到夏季,就能闻到一股天然的酒泉香。杜康酒是一种浓香型酒,以优质小麦采制高中温混合使用,又以精选糯高粱为酿酒原料,采取香泥封窖、低温入池、长期发酵、混蒸续槽、量质摘酒等先进工艺制作而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白水杜康墓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白水杜康墓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杜康墓

时代:不详

地点:白水县杜康镇康家卫区村

保护范围:以杜康墓围墙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A区外延10米。

2008年,白水杜康墓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杜康镇:白水县辖镇。1992年析北井头、大杨、城郊等乡部分地设杜康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4公里。面积17.4平方公里,人口0.5万。罕(井)东(坡)铁路及白(水)宜(君)、白(水)云(台)公路穿境而过。辖通积、汉积、和家卓、康家卫、石狮5个村委会。煤炭资源丰富。农业主产小麦、玉米。工业以煤炭、建材、服务业为主。辖区内有陕西省杜康酒厂、凉水泉煤矿、通积变电站、县纸箱。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杜康是哪个朝代人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说文解字》中记载:“杜康始作秫(shú)酒。又名少康,夏朝国君,道家名人。”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后世多以“杜康”借指酒。所以曹操写《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史记》记载杜康是夏朝的国君。杜康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实际上,对于历史上真实的杜康到底是谁一直有争议。另外一个说法是在黄帝的时期,有一个叫杜康的人,专门负责管理粮食。当时的粮食每年都获得大丰收,吃不完只能储存在山洞中,山洞阴暗潮湿,粮食全都腐烂了。杜康想出一种储粮方法,将粮食倒进干燥的树干中。过几日盛粮的树干裂开逢,不断往外渗水。杜康凑过去一闻,只觉得清香扑鼻,这便酿成了酒,在民间普及开来。不论何种身份,从历代典籍的记载看,杜康的贡献主要也是作秫酒。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酒圣杜康的传说故事

全文共 1884 字

+ 加入清单

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说文解字》载杜康始作秫酒。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资料记载,杜康又名少康,夏朝人,是夏朝的第五位国君,夏后氏相的儿子。

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孔颖达疏引汉应劭《世本》:“杜康造酒,”后世因以“杜康”借指酒。

黄帝大臣

传说在黄帝的时候,有一个叫杜康的人,专门负责管理粮食。当时,随着农耕的发展,粮食每年都获得大丰收。可是,粮食多了吃不完,只能储藏在山洞里,山洞阴暗潮湿,时间一久,粮食全部腐烂了。杜康见状,开始苦思冥想储粮的方法。

这一天,杜康来到树林里散步,发现了几棵枯死的大树,只剩下粗大空荡的树干。杜康灵机一动,把粮食全部倒进了干燥的树干里。过了一段时间,杜康来到树林里查看粮食,他惊奇地发现:储粮的枯树前,横七竖八地躺着一些野猪、山羊和兔子,一动不动,好像死了一样。他连忙走近看个究竟:原来盛粮的树干裂开了几条缝,由里向外不断渗水。看来,这些动物是舔吃了这水才躺倒的。可这究竟是什么水呢,杜康凑过去一闻,只觉一股清香扑面而来,他不禁尝了几口这浓香水,顿觉神清气爽。

后来,杜康把浓香水带回家,请大家品尝,大家你一口,我一口,都说好味道。就这样,酒在民间逐渐普及开来,杜康也被人们尊称为“酒神”。

酒的传说

民间有如下传说:杜康某夜梦见一白胡老者,告诉杜康将赐其一眼泉水,杜康需在九日内到对面山中找到三滴不同的人血,滴入其中,即可得到世间最美的饮料。杜康次日起床,发现门前果然有一泉眼,泉水清澈透明。遂出门入山寻找三滴血。第三日,杜康遇见一文人,吟诗作对拉近关系后,请其隔指滴下一滴血。第六日,遇到一武士,杜康说明来以后,武士二话不说,果断出刀慷慨割指滴下一滴血。第九日,杜康见树下睡一呆傻之人,满嘴呕吐,脏不可耐,无奈期限已到,杜康遂花一两银子,买下其一滴血。回转后,杜康将三滴血滴入泉中,泉水立刻翻滚,热气增腾,香气扑鼻,品之如仙如痴。因为用了九天时间又用了三滴血,杜康就将这种饮料命名为“酒”。

因为有了秀才、武士、傻子的三滴血在起作用,所以人们在喝酒时一般也按这三个程序进行:第一阶段,举杯互道贺词,互相规劝,好似秀才吟诗作对般文气十足;第二阶段,酒过三巡,情到胜处,话不多说,一饮而尽,好似武士般慷慨豪爽;第三阶段,酒醉人疯,或伏地而吐,或抱盆狂呕,或随处而卧,似呆傻之人不省人事、不知羞耻。

酒醉刘伶

古书云:“天下好酒数杜康,酒量最大的数刘伶。饮了杜康酒三盅,醉了刘伶三年整。”说的就是“杜康造酒醉刘伶”的故事。

刘伶是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出名的好喝酒,能喝酒。酒量之大,举世无双。他对当朝统治不满,到处游历,走到哪儿喝到哪儿。一次,刘伶来到洛阳龙门南府店镇杜康酒坊门前,抬头看到门上有一副对联,写的是:www.360changshi.com

“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三盏海底眠”

横批是:

“不醉三年不要钱”。

刘伶一看这副对子就生气了,心里说:你未曾开酒馆先访访,谁不知刘伶酒量大,从南喝到北,从东喝到西,东南西北都喝遍,也没把我醉半天。你竟敢夸下这么大口气,不醉三年不要钱。刘伶带着气进了酒馆,杜康拿出酒来让他喝。喝了一杯还要喝,杜康就拿来第二杯,刘伶喝了之后还要喝。杜康说,别喝了,再喝就醉了,他不听,又要了第三杯。三杯酒下肚,刘伶说:“头杯酒甜如蜜,二杯酒比蜜甜,三杯酒喝下去,只觉得天也转、地也转、头晕目眩。”他喝醉了。这时杜康过来对刘伶说:“怎么样?先生喝够了吗?”刘伶醉醺醺地说:“够了,够了,真是琼浆玉液。”说着便向兜里掏酒钱,一摸,钱袋是空的,便支支吾吾地说:“掌柜的,我忘记带钱了,先记个账吧,改天送还你。”

刘伶说罢,出了酒坊往回走。一路上东摇西晃,趔趔趄趄走到家,一进门就跌倒在地上,他媳妇赶忙把他扶到床上。刘伶自觉不行了,赶快给媳妇交代说:“我要死了,把我埋到酒池内,上边盖上酒糟,把酒盅酒壶给我放在棺材里。”说完;刘伶真的死了。他一辈子爱喝酒,媳妇就照他的嘱咐把他埋了。

不知不觉,过了三年。这一天,杜康来到村上找刘伶讨酒钱,刘伶媳妇一听是这事儿,心中好恼,说:“他三年前不知喝了谁家的酒,回来就死了。原来是喝了你家的酒呀!你还来要酒钱哩,我还得找你要人哩!’杜康说:“他不是死啦,是醉啦!快领我到埋他的地方看看去。”就这样,他们来到埋葬刘伶的地方,打开棺材一看,刘伶穿戴整齐,面色红润,跟生前一个模样。杜康上前拍拍他的肩膀;叫道:“刘伶醒来!刘伶醒来!”只见刘伶果然打了个哈欠,伸伸胳膊,睁开眼来,嘴里连声说道:“杜康好酒!杜康好酒!”从那以后,“杜康美酒,一醉三年”的话就传开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酿酒始祖杜康

全文共 1417 字

+ 加入清单

杜康,有人说他原是黄帝手下的一位大臣。

黄帝建立部落联盟后,经过神农氏尝百草,辨五谷,开始耕地种粮食。黄帝命杜康管理生产粮食,杜康很负责任。由于土地肥沃,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粮食越打越多,那时候由于没有仓库,更没有科学保管方法,杜康把丰收的粮食堆在山洞里,时间一长,因山洞里潮湿,粮食全霉坏了。黄帝知道这件事,非常生气,下令把杜康撤职,只让他当粮食保管,并且说,以后如果粮食还有霉坏,就要处死杜康。

杜康由一个负责管粮食生产的大臣,一下子降为粮食保管,心里十分难过。但他又想到嫘祖、风后、仓颉等臣,都有所发明创造,立下大功,唯独自己没有什么功劳,还犯了罪。想到这里,他的怒气全消了,并且暗自下决心:非把粮食保管这件事做好不可。有一天,杜康在森林里发现了一片开阔地,周围有几棵大树枯死了,只剩下粗大树干。树干里边已空了。杜康灵机一动,他想,如果把粮食装在树洞时,也许就不会霉坏了。于是,他把树林里凡是枯死的大树,都一一进行了掏空处理。不几天,就把打下的粮食全部装进树洞里了。

谁知,两年以后,装在树洞里的粮食,经过风吹、日晒、雨淋,慢慢地发酵了。一天,杜康上山查看粮食时,突然发现一棵装有粮食的枯树周围躺着几只山羊、野猪和兔子。开始他以为这些野兽都是死的,走近一看,发现它们还活着,似乎都是睡大觉。杜康一时弄不清是啥原因,还在纳闷,一头野猪醒了过来。它一见来人,马上窜进树林去了。紧接着,山羊、兔子也一只醒来逃走了。杜康上山时没带弓箭,所以也没有追赶。他正准备往回走,又发现两只山羊在装着粮食的树洞跟前低头用舌头舔着什么。杜康连忙躲到一棵大树背后观察,只见两只山羊舔了一会儿,就摇摇晃晃起来,走不远都躺倒在地上了。杜康飞快地跑过去把两只山羊捆起来,然后才详细察看山羊刚才用舌头在树洞上舔什么。不看则罢,一看可把杜康吓了一跳。原来装粮食的树洞,已裂开一条缝子,里面的水不断往外渗出,山羊、野猪和兔子就是舔了这种水才倒在地上的。杜康用鼻子闻了一下,渗出来的水特别清香,自己不由得也尝了一口。味道虽然有些辛辣,但却特别醇美。他越尝越想尝,最后一连喝了几口。这一喝不要紧,霎时,只觉得天旋地转,刚向前走了两步,便身不由主地倒在地上昏昏沉沉地睡着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当他醒来时,只见原来捆绑的两只山羊已有一只跑掉了,另一只正在挣扎。他翻起身来,只觉得精神饱满,浑身是劲,一不小心,就把正在挣扎的那只山羊踩死了。他顺手摘下腰间的尖底罐,将树洞里渗出来的这种味道浓香的水盛了半罐。

回来后,杜康把看到的情况,向其他保管粮食的人讲了一遍,又把带回来的味道浓香的水让大家品尝,大家都觉得很奇怪。有人建议把此事赶快向黄帝报告,有的人却不同意,理由是杜康过去把粮食霉坏了,被降了职,现在又把粮食装进树洞里,变成了水。黄帝如果知道了,不杀他的头,也会把杜康打个半死。杜康听后却不慌不忙地对大伙说:“事到如今,不论是好是坏,都不能瞒着黄帝。”说着,他提起尖底罐便去找黄帝了。

黄帝听完杜康的报告,又仔细品尝了他带来的味道浓香的水,立刻与大臣们商议此事。大臣们一致认为这是粮食中的的一种元气,并非毒水。黄帝没有责备杜康,命他继续观察,仔细琢磨其中的道理。又命仓颉给这种香味很浓的水取个名字。仓颉随口道:“此水味香而醇,饮而得神。”说完便造了一个“酒”字。黄帝和大臣们都认为这个名子取得好。

从这以后,我国远古时候的酿酒事业开始出现了。后世人为了纪念杜康,便将他尊为酿酒始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唯有杜康上一句是什么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唯有杜康”上一句为“何以解忧”。“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出自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诗歌《短歌行》中的一句诗词,是曹操诗歌中具有代表性的言志之作。

全诗通过对时光易逝、贤才难得的再三咏叹,抒发了自己求贤若渴的情感,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古诗原文: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

面对着美酒高声放歌,人生的岁月能有几何?好比是清晨的露水日出就干,可悲可叹失去的日月已经很多。

慷慨激昂地唱着歌,内心忧虑却不能遗忘,用什么来消除忧愁?只有那美酒杜康。

穿青色衣领的学子,寄托着我悠长思慕之心。就是因为渴慕贤才,焦虑吟沉直到如今。

鹿儿嗷嗷鸣叫呼唤朋友,共享原野上找到的艾蒿。我有了尊贵的贵宾,更会设宴鼓乐盛情款待。

清明如月的博学贤才,什么时候被我招来?我的忧虑发自内心,日日夜夜都不会断绝。

有劳您走过阡陌小路远道跋涉,枉驾而来致意问候。久别重逢欢宴畅谈,感念您还结记着旧日的恩情。

月儿明亮的夜晚星辰稀疏,乌鹊寻找依托向南而飞。绕着大树飞翔三圈,不知可以依托在那根树枝?

大山永远不会嫌高,大海也永远不会嫌深。像周公那样虚心对待贤才,一定会得到天下人的拥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什么意思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1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是出自东汉曹操的《短歌行》的诗句,这句诗的意思是,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2

《短歌行》诗句原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

《短歌行》诗句翻译:面对着美酒高声放歌,人生的岁月能有几何?好比是清晨的露水日出就干,可悲可叹失去的日月已经很多。慷慨激昂地唱着歌,内心忧虑却不能遗忘,用什么来消除忧愁?只有那美酒杜康。穿青色衣领的学子,寄托着我悠长思慕之心。就是因为渴慕贤才,焦虑吟沉直到如今,鹿儿嗷嗷鸣叫呼唤朋友,共享原野上找到的艾蒿。我有了尊贵的贵宾,更会设宴鼓乐盛情款待。清明如约的博学贤才,什么时候被我招来?我的忧虑发自内心,日日夜夜都不会断绝,有劳您走过阡陌小路远道跋涉,枉驾而来致意问候。久别重逢欢宴畅谈,感念您还结记着旧日的恩情。月儿明亮的夜晚星辰稀疏,乌鹊寻找依托向南而飞。绕着大树飞翔三圈,不知可以依些在那根树枝?大山永远不会嫌高,大海也永远不会嫌深。像周公那样虚心对待贤才,一定会得到天下人的拥戴。

4

杜康酿酒用水,系杜康沟之杜康泉水。《梁志》载:"泉隐隐喷出,至冬不竭,流四里许入白水河,乡民谓此水有酒味。"杜康泉水经陕西省轻工业局及县防疫站化验鉴定;水中性,硬度低,钙质少,易沉淀,宜酿酒。水质决定酒质,杜康泉水是杜康酒能够成为美酒的先决条件。 杜康酒,古有美名,代有传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杜康是酿酒鼻祖吗 杜康造酒的故事

全文共 970 字

+ 加入清单

酒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那酒究竟是由谁发明的呢?传说杜康酿酒鼻祖,古代很多造酒业都把杜康尊为祖师爷。不过杜康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因为根据《史记》中的说法,杜康生活在夏朝,还有一种说法,说杜康是黄帝的大臣。这段历史距今实在太过久远,所以都以传闻偏多。那下面就由52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有关杜康造酒的故事,千万别错过啦。1、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中国的酿酒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品种繁多。人们在品味着美酒佳肴时,对于中国酿酒的鼻祖是谁,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的一首《短歌行》,让我们知道了杜康是酒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人也认为,中国酿酒的祖先就是杜康。

关于杜康的身世,民间有很多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杜康是禹的后代,是夏朝的第五位皇帝,其母亲在政变中带着尚未出世的杜康逃亡到了禹,生下之后,取名为杜康。

儿时的杜康长年放牧,经常把带着的米饭挂在树上而忘了吃。有一次,杜康无意间发现久挂在树上的米饭竟然流出了汁液,他忍不住舔了舔,竟然异常的美味。

于是他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实验,发现了发酵的原理,并且创造了一套酿酒的工艺技巧,因此人们尊称他为酿酒始祖。2、关于杜康的另一个传说

另外一个版本,据说,杜康是皇帝管理粮食的部下,为了使粮食不至于霉坏,他掏空枯树的树干,把粮食藏于其中。一段时间过后,粮食便发酵了。

杜康在一次查粮时,发现一些山羊和野兔低着头在储粮的树旁吮吸着什么,一会又跌跌撞撞地走开了,走了不远,便躺倒在路边。杜康十分好奇,凑近枯树,发现树裂开了一条缝,从里面不断地冒出水来,他忍不住尝了一口,便被这醇美的味道吸引住,于是他报告皇帝,大臣仓颉为此造字“酒”。杜康便从此走上了酿酒之路。据说杜康生于陕西省东北部的白水县,《白水县志》中记载“杜康,字仲宇,为我县康家卫人,善造酒。”

还有人认为酿酒的始祖是仪狄,相传仪狄为夏禹时期人,史书籍中记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于仪狄。”认为自三皇五帝时候起,酒便已经流行起来,仪狄总结了各种酿酒的方法,使之流传于后世,故而称为“始祖”。也有人认为仪狄酿造了一种由糯米发酵而成的酒,早于杜康酒的存在,于是被认为是中国酿酒的始祖。还有人认为在仪狄、杜康之前就有酒的存在,而他们两人只能算是酿酒技术的革新者,并不是酿酒的发明者,故而称不上中国酿酒的始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杜康指的是谁

全文共 759 字

+ 加入清单

杜康,史记记载他是夏朝的国君,酿酒始祖。

《说文解字》中记载,杜康是中国“酿酒始祖”,杜康始做秫酒。杜康善于酿酒,后人称杜康酒为酒神,杜康是酿造葡萄酒的始祖。后人多用“杜康”来代指酒。

杜康的身份也有很多争议,有说是皇帝黄帝时期的大臣,也有说是夏代君主。

1、黄帝大臣:

传说在黄帝的时候,有一个叫杜康的人,专门负责管理粮食。当时,随着农耕的发展,粮食每年都获得大丰收。可是,粮食多了吃不完,只能储藏在山洞里,山洞阴暗潮湿,时间一久,粮食全部腐烂了。杜康见状,开始苦思冥想储粮的方法。这一天,杜康来到树林里散步,发现了几棵枯死的大树,只剩下粗大空荡的树干。杜康灵机一动,把粮食全部倒进了干燥的树干里。过了一段时间,杜康来到树林里查看粮食,他惊奇地发现:储粮的枯树前,横七竖八地躺着一些野猪、山羊和兔子,一动不动,好像死了一样。

他连忙走近看个究竟:原来盛粮的树干裂开了几条缝,由里向外不断渗水。看来,这些动物是舔吃了这水才躺倒的。可这究竟是什么水呢,杜康凑过去一闻,只觉一股清香扑面而来,他不禁尝了几口这浓香水,顿觉神清气爽。后来,杜康把浓香水带回家,请大家品尝,大家你一口,我一口,都说好味道。就这样,酒在民间逐渐普及开来,杜康也被人们尊称为酒神。

2、夏代君主:

杜康是想王朝的皇帝,姓司。夏王相之子,母亲是山东微山县有仍氏。根据民间传说以及史料,少康,即杜康,今河南汝阳人,为夏王朝第五代国君。杜康是中国酿造谷物的始祖,后来被称作美酒的代称。曹操在《短歌行》中写道:“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杜康,字少康,根据《史记·夏本纪》和其他史料记载,在夏朝第四代皇帝仲康的时代,发生了一场叛乱,帝相被杀。当时的皇帝怀有身孕,逃到了“虞”,生下了一个儿子,因为希望他能和自己的祖父一样,做出一番成绩来,就给他取名杜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