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鱼类生理学试题【汇编20篇】

鱼肉作为瘦肉中一类说是不仅有营养,味道鲜美,不论是食肉还是作汤,都清鲜可口,引人食欲,而且还不增肥,成为了人们日常饮食中比较喜爱的食物。鱼类生理学试题呢?下面问学吧小编告诉你。

浏览

1944

文章

141

鱼类孢子虫病害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危害鱼类孢子虫种属很多,虫体较微小,在发育过程中都产生孢子。且孢子虫寄生非常广泛,几乎对每种鱼各种器官都能感染,甚至在同一条鱼的同一器官内有数种孢子虫寄生,那么鱼类孢子虫病害如何防治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目前渔药市场上治疗孢子虫病的外用与内服药种类较多,都有一定的疗效,但都不能有效杀灭孢孢囊,只有杀掉孢子虫的营养体,达到治疗的目的。基本没有能够有效驱除体表、鳃上孢子虫胞囊和控制体内孢子虫发育的外用药。

1、外用药

(1)0.1%浓度的晶体敌百虫浸洗10分钟。

(2)10ppm高锰酸钾浸洗15分钟。

(3)使用晶体敌百虫0.5-3ppm全池泼洒,隔天再用一次、甚至三次。

(4)80%敌敌畏10ppm浸泡来糠或鼓皮投喂,连续3天,并泼洒0.5-3ppm敌百虫;

(5)每1万尾鱼种或10kg吃食鱼用硫磺粉75g拌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续8天。

(6)全池泼洒晶体敌百虫1.2ppm加0.7ppm硫酸铜合剂一次,

(7)市售专杀粘孢子虫药物。

2、内服药

用0.15%——0.2%的盐酸左旋咪唑或0.15%——0.2%盐酸氯苯胍药饵连喂5——7天。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围湖造田对鱼类的影响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我国不少地区曾出现大面积围垦湖泊,与河争地的热潮。据统计,全国被开垦的湖泊至少有100多万公顷,损失淡水资源调节量350亿立方米。近些年来,随着各地经济建设的发展,流域用水量剧增,湖泊来水量减少,入不敷出,水位下降,面积缩小,致使一些湖泊消失,一些大湖面积也大为缩小。围湖造田鱼类影响有哪些呢?下面带您了解一下。

围湖造田使水生动植物资源衰退,湖区生态环境劣变,使水生动植物的种类下降,数量减少。因为围湖造田建闸会使江湖隔断,洄游、半洄游鱼类的游动通道受阻,破坏了繁殖、肥育的生态条件,使湖区水产资源受到极大损害。同时,围垦使水禽赖以生息的大片芦苇、荻丛环境遭到破坏,使水生动、植物种类发生变化,有些种群几乎绝迹。

大量的围湖造田还容易造成洪涝灾害。例如我国在解放以后,对长江中游进行大量的围湖造田,使得第一大淡水湖面,洞庭湖的面积迅速下降。同时,其他淡水湖的面积也迅速减小,有的甚至完全消失。这些湖泊在水利方面起着接纳长江水的作用,湖泊面积的减小,直接导致了长江水没有足够的空间分流,很容易造成洪灾,98年的洪灾就跟这方面有关系。

今天小编就围湖造田对鱼类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围湖造田有哪些利弊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炎热夏季养殖鱼类需谨慎

全文共 3038 字

+ 加入清单

鱼类养殖

夏季是养殖鱼类、虾类和蟹类的旺季,同时也是最热的季节,这个季节水温、气温是一年之中最高的时候,虽是养殖最好的旺季,但也是养殖管理最困难的时候,养殖者为了保证鱼类的产量和鱼类的健康需注意以下几点,以防止夏季高温对鱼类的危害。

一、淡水常规鱼类养殖

1、7-8月份是常规鱼类苗种培育和放养的重要时期。故7-8月应做好夏花和鱼种培育工作。苗种放养前应及时做好清塘消毒,放养时必须用食盐水或高锰酸钾等浸浴消毒,以免细菌感染。从外地购进苗种,必须进行病害检测检疫,以免带入病菌。

2、成鱼养殖管理:(1)7-8月份是鱼的生长旺季,应加强施肥投饲。以肥水鱼为主的池塘,应根据水色及透明度及时施放追肥。以吃食鱼为主的池塘或网箱,应及时投喂饲料。并做到投饲 “四定”(定质、定量、定位、定时)、施肥“四看”(看鱼、看天、看水、看季节);(2)注意水质调控。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氧换水。由于7-8月份鱼类生长快,摄食量大增,排泄物也增多,水质易恶化而造成缺氧。因此,每天要及时开增氧机增氧。如遇到闷热天气,应适当延长开机增氧时间。同时,要经常加注新水,加高水位至1.5米以上,并适当换去部分底层水。提倡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和底质。高温期间,最好每隔15天施用一次光合细菌或em菌等微生物物剂;(3)做好疾病的预防。7-8月份气温较高,但水温相对较适宜,水中各种病原体易滋生繁殖,是鱼类易发病季节,若忽视预防极易诱发鱼病。7-8月份主要易暴发及流行的疾病是细菌性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铁锚虫病、中华鳋病和指环虫病等。重点应做好细菌性出血病、寄生虫病的预防工作。要定期用生石灰、二氧化氯、二溴海因和灭虫精等渔药泼洒消毒。(4)加强日常管理,坚持巡塘值班。7-8月份天气多变,易出现雷阵雨及台风天气,要多注意观察鱼类的吃食情况和缺氧浮头,发现缺氧预兆应及时加注新水和开启增氧机,以免鱼类泛塘。

二、甲壳类的养殖

1、罗氏沼虾养殖:苗种从5月份放养到7月份已有2个多月,其塘内存虾密度、投饲量、耗氧量都明显增加,养殖管理进入关键阶段。(1)在天气正常情况下,应尽可能投足饲料让虾吃饱。尤其要投足投好早晚时间的饲料,且投喂的饲料要求优质新鲜、不变质;(2)适时开机增氧。因7-8月份沼虾正处于生长旺季,水温和气温都较高,特别要注意虾塘的溶氧变化,防止缺氧。因此,应根据天气、水质情况及时开增氧机增氧。开增氧机的要诀:晴天中午开,阴天凌晨开,阵雨天半夜天;(3)调节水质是饲养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适当增加虾池冲水次数,不仅可以改善水体环境,而且还可以刺激沼虾的脱壳生长。一般7-8天冲水一次,每次增高水深10-15厘米,并且要求有水流;(4)合理施用生物制剂。在高温天气,最好每隔15-20天使用一次em原露等复合微生物制剂,可有效地改善水质和促进沼虾的快速生长,并且能预防各种虾病的发生。

鱼类养殖

2、南美白对虾养殖:7-8月份是南美白对虾生长的高峰期,此时水温高,对虾生长快,摄食量大,排泄物多,水质易恶化,容易导致泛池,同时又是病害高发期。因此,为了保证南美白对虾健康安全生长,应切实加强饲养管理。(1)加强水质调控。坚持每天凌晨、中午开机增氧2-3小时。如遇到低压闷热天气应延长开机时间。同时,根据水质变化勤换新水,换水以少量多次的方式,每7-8天换掉池水的1/3,然后适当提高水位,保持在1.8米以上。另外,因虾池内饲料投喂量大,池内排泄物多,水质污染加重,水色变浓,应不定期地施用沸石粉等来控制水色。换水困难的虾塘,可用em菌或芽孢杆菌及硝化细菌等来改善水质,每月泼洒二次,能有效地分解池内有机物,降低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2)严格控制投饲量。投饲应采取分散投饲、少量多餐的投饲方式。每天投喂3-4次,早晚占70-80%,白天占20-30%。日投饲量要根据天气、水质、对虾的健康和活动情况等灵活掌握;(3)疾病的预防。7-8月份主要防病措施是定期进行水体消毒,一般15-20天消毒一次。消毒药物有超碘季胺盐、溴氯海因、二溴海因及em菌、硝化细菌等环保药品。同时,应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微生素c、免疫多糖及病毒灵等药物添加剂,以增强机体的抗病力。此时白对虾的主要疾病有红体病(桃拉病)、白斑病、黑鳃病、红腿病及亚硝酸盐中毒症等。其中以红体病、白斑病、亚硝酸盐中毒症相对较为突出。因此,应根据不同的病症,正确诊断,及时控制,以防蔓延流行;(4)及时捕捞,轮捕疏养。此时对虾生长快,池内载虾量过高,在养殖过程中应采取虾茏及时捕大留小,将达到商品规格的对虾捕捞上市,以保持池内合理的载虾密度,促进对虾生长。

3、河蟹养殖:7-8月份天气炎热,水温较高,是河蟹养殖的关键季节。此时,应加强管理,精心饲养,保证河蟹安全度夏,提高养殖成活率。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有足量的水草供应。水面要放养些水花生、水芜萍等遮阴水草,或者预先种植一些芦苇、茭白等挺水植物。蟹池中要保持有大量的轮叶黑藻、苦草等幼嫩的水草,以便河蟹摄食和躲避敌害;(2)保证水质洁净。要经常检查水质,勤换新水,及时捞除残食和污物。池水深度应保持在1米以上,以防热水灼伤蟹体,影响生长;(3)注意饵料的投喂。高温阶段应适当增加植物性饵料的比例。如小麦、南瓜、菜饼等都是河蟹爱吃的植物性饲料。投饵时将这些饲料制成颗粒或团块状,放置在食台让蟹摄食;(4)做好防病工作。该季节主要疾病有颤抖病、黑鳃综合症、固着类纤毛虫病等。要坚持以生态防病为主,药物防病为辅。平时消毒以生石灰、溴氯海因等为主,或定期使用em原露等有益微生物制剂,以维持蟹池中的微生态平衡。

三、养殖注意事项

1、要加强日常管理,坚持巡塘值班。天气多变季节,要密切注意观察鱼类的吃食情况和行为,并做到投放饲料“四定”(定质、定量、定位、定时)、施肥“四看”(看鱼、看天、看水、看季节);在雷阵雨或闷热天气,尤其要及时发现缺氧预兆,并及时注入新水、开启增氧机,避免泛池死鱼情况发生。

2、要加强水质调控。水质的优劣是鱼类饲养的关键,因此应该做好水质调节管理工作。(1)开启增氧机:在晴天中午开机调节水质,以促进水体对流,增加底层池水溶氧,散发有毒气体;天气闷热时开机时间可适当延长,天气凉爽时减少开机时间,半夜浮头则增加开机时间。(2)泼洒生物制剂:定期泼洒光合细菌、EM菌等生物制剂,可使水质达到“肥、活、嫩、爽”要求,调节好水质,能预防细菌性鱼病,提高鱼的摄食能力和免疫功能。(3)加注新水:注新水可增加溶氧和营养盐类,冲淡池水中的有机质和有毒物质。一般每7至10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注新水15至20厘米。

3、要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夏季是鱼类发病高峰期,特别是出血病、烂鳃病和肠炎病等较为突出,因此要注意鱼塘的消毒和投喂饲料的质量,严禁霉烂变质的饲料及有毒物质进入池塘。同时在施药时要注意鱼塘平均水深不到80厘米,水温在30℃以上时,不能全池泼洒药物;水质较肥、温度较低时,药量要加大、反之降低;泼洒时间一般宜在下午或傍晚,中午不能施药,另外鱼在浮头或浮头刚结束时,也不宜全池泼洒;施药遇风时要从上风处向下风处泼;泼药时不能同时投料,一般是喂食后施药,但投喂内服药前应停食1至2天。泼药后的1至2天内不要拉网。

全年中6月至8月是最热的时候,鱼类、虾类和蟹类在这几个月中是高产的旺季,很多养殖者一年之中主要就靠这几个月赚利润,所以在保证高产量的同时一定不能忽略了养殖技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河豚是海里的还是河里的 河豚是鱼类动物吗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河豚有生活在海里的,也有生活在河里的。河豚是温带和热带近海底层鱼类,一般生活在海洋中、下层,有一些河豚也可以生活在淡水江河中。当河豚遇到外来危险时会使整个身体呈球状浮上水面,同时皮肤上的小刺竖起,借以自卫,因此河豚又称气泡鱼。

我国的河豚资源极为丰富,中国沿海产54种,年产量约达300~400万吨,沿海一带几乎全年均可捕获。河豚和金枪鱼一样具有洄游习性,因此在海水和淡水中都能生活。当年3月出生的幼鱼在江河或通江的湖泊中生活,到翌年春天才回到海里,在海里长大并性成熟后再复进入江河产卵。

鱼吃的就是一个鲜嫩,但是吃鱼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吃“河豚”了。古人曾说过“不食河豚,不知鱼味”。河豚鱼肉确实鲜美,但内脏、血液、皮肤均有剧毒,中毒后几乎无解,所以必须把带毒的部分去除干净才可以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健康饮食:鱼类胶原蛋白最易吸收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每逢聚会吃饭,要是桌子上有猪蹄之类的菜肴,女士们往往会不约而同的想要多吃点,“美容哦”。很多人都知道,猪蹄里面含有胶原蛋白,吃了它能让皮肤水嫩光滑、结实而有弹性。

时下,胶原蛋白已经成为最热门的美容新名词,那么到底都哪些食物含有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怎么补充最好呢?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刘剑光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猪脚、猪皮与骨骼都有一层黏稠状的胶质,吃起来柔软而具有弹性,也相当粘,这就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一类蛋白质家族,一种生物性高分子物质,富含除色氨酸和半胱氨酸外的18种氨基酸。胶原蛋白是人体的皮肤、骨骼、肌腱、软骨、血管的构成材料。皮肤干重的70%—80%是由胶原蛋白组成,因此胶原蛋白对皮肤的作用不言而喻,具有保湿、滋养、亮肤、紧肤、防皱、修护等功效。

胶原蛋白大多存在于动物体内,除了常见的猪蹄、肉皮之外,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主要有:牛蹄筋、鸡脚、鸡翅、鸡皮、鱼皮、鱼翅及软骨等。这些食物经过烹调,冷却后形成的“肉冻”、“鱼冻”就是胶原蛋白经过加水煮沸成溶胶后,再冷却形成的凝胶。

胶原蛋白的品种如此丰富,那么哪种胶原蛋白对人体最有益呢?鱼类胶原蛋白组成结构与人体最接近,是最容易为身体组织所辨识吸收的胶原蛋白,吸收率也最高。鱼类的胶原蛋白主要来源于深海鱼类的软骨,因此,名媛仕女们吃鱼翅来滋养皮肤确实是有科学道理的。此外,为了使食物中的胶原蛋白更好的释放出来,用炖、煮、烧和煲汤的烹调方法最佳。

需要注意的是,在通过食补获取胶原蛋白的同时,还应多吃一些橘子、胡萝卜、西红柿、葡萄等具有抗氧化功能的食物,以减少体内自由基对胶原蛋白的破坏。同时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常常也含有一定的脂肪,烹饪的时候配搭一些洋葱、菜花、芹菜和南瓜等具有降血脂作用的蔬菜也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海马属于鱼类吗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海马属于鱼类,海马是鱼类的一种,海马是海洋鱼纲生物。是刺鱼目海龙科暖海生数种小型鱼类的统称,是一种小型海洋动物,身长5~30厘米。因头部弯曲与体近直角而得名,头呈马头状而与身体形成一个角,吻呈长管状,口小,背鳍一个,均为鳍条组成。且它的眼可以各自独立活动。

在自然海域中,海马通常喜欢生活在珊瑚礁的缓流中,因为它们不善于游水,故而经常用它那适宜抓握的尾部紧紧勾勒住珊瑚的枝节、海藻的叶片上。

海马性格很是懒惰,常以卷曲的尾部缠附于海藻的茎枝之上,有时也倒挂于漂浮着的海藻或其他物体上,随波逐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蝌蚪是不是鱼类,你知道了吗?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蝌蚪不是鱼类,只是俗称里有个“鱼”字。蝌蚪一般是指两栖纲无尾目动物的幼年体,而鱼类,一般是指脊索动物门下的圆口鱼纲、甲胄鱼纲、盾皮鱼纲、软骨鱼纲、辐鳍鱼纲、棘鱼鱼纲、肉鳍鱼纲中的各类生物。

蝌蚪的养殖方法:

1、为了避免温差大引起蝌蚪不适,所以收到蝌蚪后,连打包带一起,放进事先准备好的水里,10-20分钟都行,让蝌蚪有个适应的过程,这样才能让蝌蚪更好的适应环境。

2、放入水中后,让它在水里呆个一天半天的再喂食。把红虫拿出来化冻,然后可以直接扔进去,也可以用镊子夹到它嘴边,喂食频率要自己控制。

3、蝌蚪长大后成为青蛙,一般大便以后有时候会粘着屁股,人们可以用镊子去帮它们,切记不要这样,伤了肛门问题就大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鲸鱼属不属于鱼类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鲸鱼不是鱼类,它们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最突出的特征是胎生,以及其幼崽是由母体分泌的乳汁喂养大的,还有,哺乳动物体温基本恒定,用肺呼吸。鲸鱼与鱼不一样,鲸鱼是胎生的,幼崽是靠母体乳汁哺育长大,而鱼是卵生的。除此之外,鲸鱼的体温是恒定的,平均气温是35.5摄氏度,而鱼是变温动物,身体的温度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鲸鱼用肺呼吸,而鱼是靠鳃呼吸。所以,鲸鱼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鲸类是典型的水生动物,它们的身体是流线型的,像鱼一样,所以它们通常被称为鲸鱼。鲸鱼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最大的蓝鲸长33米,重160吨。

鲸类的两大支系——须鲸和齿鲸,在3400万年前分化。须鲸现存约15种,口内无齿,上颌有帘幕般的角质鲸须,滤食磷虾、小鱼等;普遍体型巨大,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类动物。

齿鲸现存约75种,口中多有利齿,捕食鱼类、头足类等;总体上体型较须鲸小,且不同种类间差距较大;拥有发达的声呐系统,活动时主要依靠回声定位功能;部分种类智商极高,甚至具备复杂的情感。

鲸类每胎仅产1崽,生长期长,在人类侵害下1/4的种类濒临灭绝 。尽管国际捕鲸委员会自20世纪80年代起规定禁止商业捕鲸,但冰岛、挪威、俄罗斯、日本等国仍在大量猎杀鲸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海马是鱼类吗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海马属于鱼类,海马是海洋鱼纲生物。是刺鱼目海龙科暖海生数种小型鱼类的统称,是一种小型海洋动物,身长5~30厘米。因头部弯曲与体近直角而得名,海马行动迟缓,却能很有效率地捕捉到行动迅速、善于躲藏的桡足类生物,分布在大西洋、欧洲、太平洋、澳大利亚。

海马属头侧扁,头部弯曲与体近直角,鱼体粗侧扁,完全包于骨环中,嘴是尖尖的管形,口不能张合,因此只能吸食水中的小动物为食物,眼睛可以分别地各自向上下、左右或前后转动。

在自然海域中,海马通常喜欢生活在珊瑚礁的缓流中,因为它们不善于游水,故而经常用它那适宜抓握的尾部紧紧勾勒住珊瑚的枝节、海藻的叶片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鱼类的性别比例是怎样的

全文共 249 字

+ 加入清单

观赏鱼

我们会辨别鱼类的雌雄,但是否了解鱼类的性别比例呢?这和基因遗传是否有关呢?通常情况下鱼类的性比大体上接近1:1。有些鱼类的性比则有很大的差距,如鲫鱼群雌雄比可达10:1,河鲈和食蚊鱼也有这种现象。在生殖时,产卵鱼的性比有不同的情况。湖北梁子湖的蒙古红鲐产卵鱼群中雌雄比是6—15:1;黄尾密鲴是3—15:1团头鲂是8—9:1。这种情况说明雄鱼可以多次排精。许多筑巢产卵的鱼类,如乌鳢、斗鱼产卵时,都是一雌一雄。产粘性卵的鲤、鲫、麦穗鱼等在产卵时也是成对地追逐。在产卵场上鳇鱼的性比也是1:1。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为什么一些鱼类的特征会出现在人体胚胎中

全文共 799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从鱼到人这一历史的进程,不仅保留在地层中的化石里,也在人的胚胎发育上打下了印记。人的受精卵发育一个月以后,四肢就像鱼类的鳍,颈部两侧出现的鳃沟,非常像鱼类和两栖动物幼年出现的鳃裂。人的胚胎早期有尾巴,到了第三个月,尾巴才开始退化。充分地证明了鱼和人类有十分密切的进化关系。

人类进化的漫长历史中,每一个体的发育史都会重演整个进化历史。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鱼的特征,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来说说为什么一些鱼类的特征会出现在人体胚胎中。

详细内容

1

从鱼到人这一历史的进程,不仅保留在地层中的化石里,也在人的胚胎发育上打下了印记。人的受精卵发育一个月以后,四肢就像鱼类的鳍,颈部两侧出现的“鳃沟”,非常像鱼类和两栖动物幼年出现的鳃裂。人的胚胎早期有尾巴,到了第三个月,尾巴才开始退化。充分地证明了鱼和人类有十分密切的进化关系。

2

人是动物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广义上讲,在35亿~38亿年前原始生命出现时,已经孕育着人类的诞生。但狭义地说,人属于脊椎动物,而最低等的脊椎动物是鱼类,因此不仅有“从鱼到人”的说法,还有不少科学家认为,鱼类是人类最早的祖先。

3

众所周知,人是由猿人进化而来的,而猿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古猿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由鱼类、两栖动物到爬行动物逐一进化而来的,这正是人类在孕育中走过的道路。在从鱼到人的演化过程中,经历了颌的出现,四肢的出现,羊膜卵的出现,以及体温恒定、胎生等的质变。正是通过这几次质的飞跃,才终于产生了人类。

4

从鱼到人这一历史的进程,不仅保留在地层中的化石里,也在人的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上打下了印记。人的受精卵大约发育到一个月以后,四肢十分像鱼类的鳍,颈部两侧出现的“鳃沟”,非常像鱼类和两栖动物幼年出现的鳃裂。人的胚胎早期有尾巴,特别在第二个月时,尾巴最发达,到了第三个月,尾巴才开始退化。所有这一切,再加上各种各样的脊椎动物化石,充分地证明了鱼和人类有十分密切的进化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鳄鱼是鱼类吗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鳄鱼不是鱼类,属于爬行动物,脊椎动物。鳄鱼是高等的爬行动物,它用肺呼吸,心脏分为四个室,它的口腔顶壁上有一块骨质的腭,把鼻腔和口腔隔开,它的牙齿只生在上下颌的齿槽内。

鳄鱼是两亿多年前与恐龙同时代的最古老爬行动物,也是迄今生存着的最原始动物之一。 鳄鱼因强盛的生命力而生存和繁衍,成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活化石之一。鳄鱼属于濒危野生保护动物,被国际上列为 I 类保护的濒危野生动植物。我国特产的扬子鳄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鳄鱼平时喜欢栖息于湖泊沼泽的滩地或丘陵山涧乱草蓬蒿中的潮湿地带。鳄鱼往往给人以行动迟钝的假象。鳄鱼除少数生活在温带地区外,大多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河流,湖泊和多水的沼泽,也有的生活在靠近海岸的浅滩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鲍鱼是鱼类吗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鲍鱼是真正的鱼吗

鲍鱼不是鱼类,鲍鱼属于海洋贝类,有贝壳,壳特别的坚硬。很多小伙伴在生活中喜欢吃鲍鱼,鲍鱼属于海鲜中的一种,一直被人们当成名贵的海鲜食材,目前在市面上的价格特别高,属于高档消费食品,人们在生活中吃鲍鱼时发现鲍鱼,但名称中也有鱼,这个字就觉得鲍鱼是鱼类,其实鲍鱼并不是鱼类。鲍鱼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像维生素、矿物质等等,人们在生活中适当的吃鲍鱼,能够补充营养方面的需求。

其实鲍鱼的蛋白质含量是特别高的,人们在生活中适当摄入鲍鱼时也需要多加注意,因为鲍鱼中的胆固醇和钠元素的含量偏高。目前小伙伴们会利用鲍鱼烹饪多种美食,常见的鲍鱼可以烹饪成红烧鲍鱼、蒸鲍鱼、鲍鱼炖汤、鲍鱼刺身、鲍鱼煮粥、爆炒鲍鱼等等鲍鱼,采用不同的烹饪方式,会带来不同的口感。

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后,暴雨慢慢的进入日常生活,大部分普通家庭都能够吃得起鲍鱼,而市面上个头比较小的鲍鱼在6~10元不等,鲍鱼的肉特别的嫩,价格也相对亲民,再加上鲍鱼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所以很多小伙伴在生活中会适当的吃鲍鱼,人们在吃鲍鱼的时候也可以补充蛋白质、钙元素、铁元素、碘元素、维生素等等营养元素。

鲍鱼的营养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属于海鲜产品当中比较优质的产品,人们在生活中适当的吃鲍鱼,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像大众常见的维生素A、维生素E、钙元素、铁元素等等,其实大家也不要把鲍鱼想得过于奢华,它其实就是普通食物中的一种,营养价值不见得有大家所想的那么高,如果人们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吃鲍鱼,哪怕吃不上鲍鱼也可以吃其他有营养的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鳡鱼是什么鱼类

全文共 221 字

+ 加入清单

鳡鱼是淡水鱼,俗称黄鱄、黄钻、黄颊鱼、竿鱼、水老虎、大口鳡、鳏,一般生活在淡水区域中。游泳力极强,性凶猛,行动敏捷,常袭击和追捕其它鱼类,一旦受其追击就难有逃脱者,属典型的掠食性鱼类。

鳡鱼体长约80厘米,最大者可达2米,重可达67公斤珠海曾有捕捉到68公斤鳡鱼的记录。喜食比它小的鱼类,部分地区把它与青鱼类混淆,是钓友常垂钓的一种对象鱼。鳡鱼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尤其是丰富的优质的蛋白质、以及钙、镁、钾等多种矿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哪些鱼类有清洁鱼缸的作用

全文共 2131 字

+ 加入清单

清道夫(详情介绍)

对于养殖观赏鱼来说,水质是最基本的需求,我们为了保证水质的清洁会使用很多方法,清道夫就是我们清洁水源、去除海藻和鱼缸垃圾最好的帮手,其实除了清道夫还有很多鱼类都是很好的帮手,下面就为大家一一介绍。

一、清道夫

清道夫鱼原产于巴西、委内瑞拉,是最为常见的水族箱清洁工,又叫吸盘鱼、垃圾鱼、琵琶鱼,几乎只要有水就能存活,它们经常吸附在水族箱壁或水草上,舔食青苔,普遍价格都是比较便宜的,根据不同地方,几块钱到十几块钱都可以买到。清道夫的除草能力真的是很棒,胃口很大,但形象有点丑陋,当鱼缸过于干净的时候清道夫就会吞食各种能吃的杂食,所以容易引起肠炎,这也是清道夫容易死亡的主要原因。

二、清苔鼠

青苔鼠别名马头鳅依靠斜向下方的吸盘状口部,吸贴于水草岩石等物而徐徐移动,同时酝食青苔或剩余的食物以清除水族箱的废物,最适水温23~28度,青苔鼠食性杂食,饲养容易,适合干净水质,水草玩家要注意,刚刚栽植的水草,或者是泥沙不够厚(低于5cm)最好别选择青苔鼠,因为他会跟同类争地盘,他会把水草翻掉。青苔鼠很怕缺氧,它们缺氧后不是浮上来,而是在水里闷死,由于成年后性情粗暴,有时会吃小鱼或攻击大鱼,需要注意。

三、黑线飞狐

黑线飞狐是原产于东南亚,呈灰褐色,体态细长,适宜水温24~26℃,黑线飞狐并不挑食,一般的鱼粮、藻类饲料和黄瓜切片,它们都能够接受,不宜过度喂食,可能会导致黑线飞狐变得懒散。喜欢吃薄片鱼粮而不爱吃藻类,如果水族缸遭到黑毛藻重度的侵袭,就要尽量减少喂食,以怂恿黑线飞狐去吃黑毛藻,黑线飞狐听说甚至会吃涡虫,这对于遭受涡虫感染的水族缸而言,这种特性是很理想的附加价值。

四、小精灵鱼

小精灵鱼原产于南美洲巴西东南部地区,体形细小,喜欢吃苔藻,同时也可将水族箱内最使人烦恼的蜗牛卵吃得一干二净,绝对称得上是水族箱中最佳的清洁工。但当水族箱中缺乏藻类时,极易死亡,某些个体会主动食用饲料屑。适宜温度为22~30℃,喜弱酸性软水,最好饲养于有密植水草并有阳光照射的水族箱中。此鱼性情温和,不吃鱼虾,能与大多数性情温和的小鱼混养。

五、黑壳虾

黑壳虾是非常温和的虾类,不会对鱼缸内的任何鱼类进行攻击,无需特地喂食,对温度要求不高(最适生活温度是10~30℃,但是要尽量避免高温),而且对抑制鱼缸内藻类的泛滥有非常大的作用,所以黑壳虾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鱼缸清洁工。但因为黑壳虾的过分温和,它们也非常缺乏自卫的能力,蜕壳期的虾和幼虾非常容易被鱼类伤害或者被吃掉。所以在缸中与鱼类一同饲养的时候尽量多种植一些水草或放置虾屋之类的设施以供黑壳虾躲避。而且注意不要将黑壳虾与过于凶猛的鱼类如斗鱼、刺鳅、虾虎鱼等混养,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躲避再多黑壳虾也会被吃的一干二净。

六、老鼠鱼

老鼠鱼不会轻易因为吃了不干净的食物而造成内寄或其他疾病,在大部分的玩家的眼中, 豢养的鼠鱼通常都是水藻缸中的副角,不单纯是为了观赏,主要的还是想哄骗它们吃食藻类及残饵的特征,将其视为清洁水底杂物的"清道夫"来豢养。个性温文的鼠鱼可以和很多鱼种混养得大好,能与灯鱼、七彩仙人、仙儒艮、短鲷和孔雀等都相处得大好。鼠鱼领有强壮的健康水平使得它可以在完全无流水、低溶氧的环境下存活,因为它可以行肠呼吸,但这其实不代表鼠鱼的豢养环境可以不消打气或者不消过滤,其实鼠鱼喜欢有洁净、有流水的高溶氧的生活环境。

七、黑玛莉

黑玛丽食性杂,能刮食箱壁上的藻类和水草,故有水族箱“清洁工”的美称。性情温和,易于混养,由于黑玛丽鱼喜欢弱碱性的硬水,所以不宜与脂科的热带鱼混养。黑玛丽鱼对水质要求不严,喜欢含有微量盐分的水,适宜水温为20℃~24℃。如温度长期偏低,容易患病。在水温低于18℃时,易患水霉病直至死亡。

八、大和藻虾

大和藻虾原产于日本,俗名珍珠虾,属于入门级虾类,非常好养,市场比较常见,价格也偏低,最适合的水温在22~26摄氏度之间,一般而言,大和藻虾除了觅食藻类外,也进食浮游生物、饲料碎片甚至水草。大和藻虾食欲相当旺盛,一天中不停地进食,当食物不足时,容易由于营养不良引发疾病造成死亡。这时,大和藻虾可能转而摄食水草的嫩叶或腐叶,所以,在寄希望它清除的藻类的同时,也要兼顾投放一些饲料,以维持它正常的生活状态。

九、接吻鱼

接吻鱼又叫亲嘴鱼、吻鱼、桃花鱼、吻嘴鱼、香吻鱼、接吻斗鱼等,适宜水温27摄氏度。接吻鱼经常用嘴不停地啃食水草上和水族箱壁上的藻类和青苔,这样能使水草鲜绿,箱壁保持清洁,对清洁水族箱起了很大作用。它们虽然喜欢啄食藻类,却不是它们的主食,接吻鱼食量很大,可以接受任何饵料,啃食藻类不过是它的自然天性以及补充它习性好动而大量消耗的体能,随着生长发育,它的排泄物也会大量增加,几乎比它“清扫”的脏物还多!

十、苹果螺

苹果螺又称金宝螺、大瓶螺,具有一定的除藻功能,喜欢吃青苔、死鱼、死虾,甚至是米饭粒也吃。苹果螺的行动是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逐渐活跃的。冬天苹果螺经常一动不动,而季节合适的时候,苹果螺不仅能够贴着缸底和缸壁觅食,还能够让自己的壳里充气,在水中浮动。

虽然很多鱼类对于鱼缸的清除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有些鱼类清洁工并是非常凶悍的,如果和其他观赏鱼混养一定要分清鱼类,以免它们打斗导致受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如何区分鱼类的性别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观赏鱼

鱼类品种实在太多,而且不同水族品种区别雌雄的方法也存在这一些差别。当然,在辨别鱼儿雌雄的方法上,不同水族品种间也存在这必然的联系和类似的方法。那么,鱼类的性别到底应该怎么区分?辨别鱼儿雌雄的方法如何呢?首先,可以根据雌雄鱼儿的第一特性来辨别。一般来说,雌鱼比雄鱼个体大,腹部膨大,生殖孔微凸起。雄鱼多表现于鳍、吻的变异,如鳍延长,但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有些鱼的雌雄特点也不明显。其次,多鱼类在生殖季节发生色泽变异,雄鱼出现鲜艳的色彩。有些鱼类雄鱼体上出现珠星,特别是在吻部、胸鳍上有明显珠星,有的鱼类在整个头部许多部位和臀鳍上也出现珠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鲨鱼是猛兽还是鱼类

全文共 246 字

+ 加入清单

鲨鱼鱼类,属于软骨鱼类。

鲨鱼是依靠鳃来进行呼吸的,大多数卵胎生,体表由盾鳞、尾鳍和背鳍组成。

鲨鱼骨骼由软骨组成,额由腭方软骨组成,下额由梅氏软骨组成,不过,其外骨骼不是很发达。

鲨鱼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鲨鱼有不同的特征。大部分的鲨鱼游速快,游泳时,靠身体并配合尾鳍像蛇一样,向前摆动前进。鲨鱼牙齿尖利,嗅觉非常灵敏,可嗅到数千米外受伤人和海洋动物。

鲨鱼多数不能倒退,因为它很容易陷入像刺网这样的障碍物中,而且一陷入就难以自拔。鲨鱼的密度比水稍大,也就是说,如果它们不快速游动,就会沉到海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鱿鱼是不是鱼类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鱿鱼常活动于浅海中上层,垂直移动范围可达百余米。以磷虾、沙丁鱼、银汉鱼、小公鱼等为食,本身又为凶猛鱼类的猎食对象。 卵子分批成熟,分批产出,卵包于胶质卵鞘中,每个卵鞘随种类不同包卵几个至几百个,不同种类的产卵量差别也很大,从几百个至几万个。

鱿鱼,虽然习惯上称它们为鱼,其实它并不是鱼,它身体细长,呈长锥形,前端有吸盘,是生活在海洋中的软体动物。

鱿鱼营养价值毫不逊色于牛肉和金枪鱼。每百克干鱿鱼含有蛋白质66.7克、脂肪7.4克,并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钙、磷、磺等无机盐。鲜活鱿鱼中蛋白质含量也高达16%~20%,脂肪含量极低,仅为一般肉类的4%左右,因此热量也远远低于肉类食品,对怕胖的人来说,吃鱿鱼是一种好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为什么鱼类要登上陆地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在古生代中期,鱼类中的四足形类已经预先演化出适应于陆地生活的肺和四肢,那么是什么力量让它们义无反顾地登上陆地呢?原来,在距今三四亿年前,地球上发生了十分剧烈的地壳活动。大片陆地从海洋中升了出来,并逐渐出现了淡水湖泊或河流,也造就了各种复杂的地形和气候变化。有的湖泊、池塘在炎热干旱的气候中日渐干涸,水中的有机物腐烂使水体严重缺氧,这对于在其中生活的鱼类是严峻的考验。有些鱼类灭绝了,而预先做好登陆准备的那些四足形类则登上了陆地,演化为真正的四足动物。

目前已知的泥盆纪四足动物以及与四足动物相似的鱼类化石都发现于泥盆纪晚期。它们主要生活在当时的劳亚古陆、冈瓦纳古陆的热带以及亚热带地区,生活环境包括海洋、潮汐带以及淡水区域。其中化石最完整、了解最详尽的是发现于格陵兰东部的鱼石螈和棘石螈。最近10余年来,在英国、美国、俄罗斯、中国、澳大利亚、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等地又相继发现了更多的泥盆纪晚期四足动物化石,其中包括比鱼石螈化石时代还稍早的埃尔金螈和奥氏螈化石。在中国宁夏发现的潘氏中国螈是这类动物的中国代表。这些发现表明,四足动物在泥盆纪晚期时就已经在地球的许多地方出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带鱼会胖吗 属于脂肪高的鱼类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带鱼是大家平时经常会吃到的一种鱼,很多人都喜欢吃带鱼,因为煎带鱼的味道非常好,但是吃的同时又很担心长胖的问题,下面介绍带鱼会胖吗属于脂肪高的鱼类

带鱼会胖吗

带鱼是属于脂肪高的鱼类,吃多了肯定会胖的,适量吃没事的。

带鱼怎么样

这家带鱼好吃!上次买过,价格优惠,鱼大小还可以的,看着样子不太好看,但鱼新鲜,5斤全吃完了,这次又下单买了,价格还是很优惠的嘛,但鱼的质量比上次要好很多,包装好,干净!现在去菜场买反而不放心,因为看着很新鲜,拿回家一洗,就觉得不太新鲜,也不知道浸了什么药水,有点害怕,以后就认准你家的带鱼了!还有那个黄鱼下次尝尝的。带鱼特别好,比想象的要好的多,炸出来之后肉质特别细腻鲜嫩,已经介绍给同事们了,吃完再来买,希望品质一如既往地好!很好,这家的带鱼是去头去尾的,比实体店便宜的不要不要的,关键是特别的新鲜,挺实惠的,以前都不相信网上的海鲜,没想到这么好,分量足够,收到时已经化了,我是清洗了以后称的,差一点点,加上被我冲掉的,分量是足够的。这带鱼好吃绝对国产带鱼,好久没吃上这类带鱼了,柔软味鲜肥美不腥,价格好便宜,50%的市场价。

带鱼好吃吗

实话实说,带鱼真心不错,就一个字---鲜。和照片一样,没有夸大。味道比天津本地带鱼强多了。一直喜欢吃东海带鱼。虽然窄小了一些,可以还是痴心不改。鱼肉细嫩,没有腥味。以后还会光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鱼类发光的作用是什么,你知道了吗?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鱼类发光是由于细菌的作用而发光,也可能是由于磷氧化而发光。因为鱼类发光器的腺细胞,能分泌一种含磷质的粘液,在氧化酶的作用下,磷氧化而放光。另外还有许多鱼类,在发光器里生活着发光细菌,由于细菌的作用而发光。

鱼类发光器基部的肌肉,在神经的支配下开始收缩,把分泌物或发光细菌挤出来,因氧化作用而发出一道道光芒。这种光有时是比较稳定的,能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有时则不过几秒钟,犹如夜空的流星一闪即逝。还有些鱼类所发的冷光,时明时暗,忽隐忽现,闪烁不定,这是因为色素细胞和盖膜在起作用。色素细胞里的色素,时而扩散,时而集中,透过这些细胞的光就有明暗的变化。此外发光器还能转动,如果盖膜暂时遮住了光源,光就隐没了,以后又显现,因此形成闪闪烁烁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