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鱼类生理学试题(合集20篇)

鱼肉作为瘦肉中一类说是不仅有营养,味道鲜美,不论是食肉还是作汤,都清鲜可口,引人食欲,而且还不增肥,成为了人们日常饮食中比较喜爱的食物。鱼类生理学试题呢?下面问学吧小编告诉你。

浏览

1950

文章

141

鱼类地震前出现异常行为吗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发生之前,鱼类出现多种异常行为,例如成群漂浮、狂游、跳出水面、缸养的鱼乱跳、头尾碰出血、跳出缸外、发出叫声、呆滞、死亡。例如在唐山大地震之前,河沟里面大大小小的鱼惊恐万状,表现为翻腾跳跃、打旋、狂游、成群漂浮水面,有的呈昏迷状态,有的还翻了肚白,极易捕捉。

地震前鱼类出现异常的原因

1.声音在水中的传播要比在空气中传播得音量大且快,即使在水中发生一个很小的震动,在较远的地方也能听到。研究发现,大地震发生之前,在地应力的作用下,震源区地下的岩石结构和构造早已出现微弱的变化,呈现蠕动状态。在岩层摩擦的断裂面上会产生人所感觉不到的低频次声波和高频超声波。鱼类内耳和身体两侧的侧线感受器,能感受1~25赫兹的次声波和超过20000赫兹的超声波,即使水流压力出现一点儿微小变化或微弱的水流波动鱼也能感受到。当鱼接收到这种声波时,便会惊恐万状,出现上浮、跳跃、翻白肚等极端异常反应。

2.鱼的侧线系统除了具有听觉的功能外,还可以接收地电流,地震前地电流微小的变化也可以引起鱼类的行为反常。

3.鱼是变温动物,体内没有调温系统,不能恒定体温,对于水温非常敏感。地震前水温的微小变化也可以引起鱼类反常。

今天小编对鱼类地震前出现异常行为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地震如何逃生以及更多的自然灾害知识和地质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适合准妈妈3款孕早期的鱼类美食,赶紧学起来!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孕妈在怀孕期间很喜欢吃鱼。因为吃鱼是补,还有就是鱼中的DHA可以让宝宝智力发育更快。那么,适合妈妈3款孕早期的鱼类美食,赶紧学起来!和您一起来看一下!

准妈妈3款孕早期鱼类美食:

当归鲈鱼

材料

鲈鱼1条、当归适量。

调料

盐、料酒、姜片、味精各适量。

〔做法〕

1.鲈鱼去内脏,洗净。

2.将鲈鱼放入碗内加当归及调料,蒸熟即可。

砂仁鲫鱼

材料

鲫鱼1条、砂仁20克。

调料

植物油、水淀粉、料酒、酱油、姜丝、葱丝、盐各适量。

〔做法〕

1.砂仁洗净,剁碎。

2.鲫鱼去鳞及内脏,洗净、抹干水分,在鱼身上斜划两刀。

3.将剁碎的砂仁、料酒、盐等均匀涂抹在鱼身上,隔水蒸12分钟。

4.锅内倒油烧热,爆香葱丝、姜丝后,加水淀粉勾芡,淋在蒸好的鱼上,再淋上少许酱油即可。

豆芽生鱼片

材料

生鱼肉150克、豆芽100克,葱段、姜丝各适量,胡萝卜花数片。

调料

姜汁、盐各半茶匙,植物油、胡椒粉、酱油、淀粉、香油、料酒各少许。

〔做法〕

1.豆芽洗净沥干,下少许油爆香姜丝,放入豆芽炒至八成熟盛起。

2.鱼肉洗净,抹干,切片,加入胡椒粉、盐拌匀。

3.烧热锅,下油两汤匙,加料酒,加入淀粉、姜汁、酱油、香油勾芡煮滚,放入鱼片煮至熟,加入豆芽、胡萝卜花猛火炒匀即可。

喜欢就亲手制作吧,或者让自己的老公在劳累一次吧。如果你对孕早期应摄入什么营养等有关孕妇饮食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孕早期营养摄入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人类的贪婪致使掠食性鱼类缩水三分之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据报道,最近的研究发现,全世界掠食性鱼类的种群数量在过去一个世纪已经惊人的下降了三分之二,最大的原因来自于20世纪70年代产业化捕鱼方法的出现。食物链顶端的动物们也是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它们也被认为是关键的物种,它们的消失能够伤害到整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此外,金枪鱼、剑鱼以及鲨鱼等掠食性鱼类都是我们最喜爱食用的典型鱼类,这事实上就是一个大问题。渔民首先会将最大、最美味的鱼类作为捕捞对象,因为大型掠食性鱼类会带来经济收入,但同时也给海洋环境带来了灾难性后果。

科学家最近分析发现,上个世纪人类导致掠食性鱼类的数量减少了超过三分之二,而过去40年里下降速度最快,这与产业化捕鱼发展是一一对应的。这项研究的首席作者Villy Christensen称:“捕食者对于维持健康的生态系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导致大型鱼类数量减少的海域,需要数十年才能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鱼类有哪些 鱼类有什么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鱼的种类有鳡鱼、罗非鱼、鲶鱼、草鱼、鳙鱼、鲤鱼、鲫鱼、青鱼、鲢鱼、鳝鱼、秋刀鱼、食蚊鱼、鳕鱼、比目鱼、神仙鱼、斗鱼、龙鱼、金鱼、小丑鱼、鹦哥鱼等。

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部分不同染色体数目的杂交的后代依然有生育能力。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从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

鱼类主要分为无颌总纲及有颌总纲,有些鱼适合在深海里生存,有些鱼适合在淡水里生存。无颌总纲包括圆口纲、甲胄鱼纲,有颌总纲包括盾皮鱼纲、软骨鱼纲、辐鳍鱼纲,大多数鱼类是终年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辅助身体平衡与运动的变温脊椎动物。

也有像非洲肺鱼、弹涂鱼、攀鲈能在陆地上长时间生存,以及黑鱼、黄鳝、雀鳝靠单鳔呼吸,虽然大多数鱼类是冷血动物,但很多鲨鱼和金枪鱼是半恒温的,月亮鱼则是恒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江豚是不是鱼类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江豚不是鱼类。而是一种小型鲸类。

江豚最大的特点是没有背鳍,其背部至尾鳍之间有不明显的隆起,全身被淡蓝灰色覆盖。江豚是江豚属中唯一的淡水亚种,只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江豚由于数量的锐减,被列为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为一级保护动物。

长江江豚被称作长江生态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江豚通常栖于咸淡水交界的海域地带,也能在大小河川的下游地带的淡水中生活。江豚喜欢单独活动,有时也会结成两至三只的小群。江豚食性较广,以鱼类为主,也取食非鱼类,如虾类和头足类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鲶鱼是吃什么长大的 肉食性鱼类

全文共 1011 字

+ 加入清单

鲶鱼豆腐汤是大家家里的家常菜,汤美味鱼肉鲜嫩,很多人好奇鲶鱼怎么长大,主要是吃什么东西生存,下面介绍鲶鱼是吃什么长大的肉食性鱼类

鲶鱼是吃什么长大的

鲶鱼,对生存水质要求很低,耐低氧。肉质不太好,市场价格便宜。但其易养殖,生长速度快,也有不少人养殖。那么鲶鱼主要吃什么鱼、食物、东西长大的呢?据鱼类专家李晓飞透露,鲶鱼为肉食性鱼类,捕食对象多为小型鱼类,如餐条、鲫鱼、鰕虎鱼、麦穗鱼、鲤鱼、泥鳅等,也吃虾类和水生昆虫。以吞食为主,牙齿的作用主要是防止食物逃脱。

鲶鱼烹饪指导

1、鲇鱼药食俱佳,以炖煮最宜;仲春和仲夏之间为最佳食用季节。

2、鲇鱼体表黏液丰富,宰杀后放入沸水中烫一下,再用清水洗净,即可去掉黏液。

3、鲶鱼可用于清蒸、清炖、煮汤、红烧,做肉丸子等。

4、清洗鲶鱼时,一定要将鱼卵清除掉,因为鲶鱼卵有毒,不能食用;

5、吉林民间有方,可用鲇鱼熬汤沃鸡蛋,连续食用可以增加奶水。

鲶鱼的营养价值

鲶鱼的营养很丰富,而且肉质非常鲜嫩,含有的脂肪和蛋白质对于体虚者的滋补作用非常好。另外,鲶鱼特别适合产后的准妈妈们食用,尤其是产后奶水不足的准妈妈们。

很多人喜欢在春夏季节吃鲶鱼,那是因为鲶鱼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功效,据测定,每100克鲶鱼肉中含水分64.1克、蛋白质14.4克,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鲶鱼不仅像其他鱼一样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肉质细嫩,含有的蛋白质和脂肪较多,而且肉质细嫩、美味浓郁、刺少、开胃、易消化,特别适合老人和儿童,对体弱虚损、营养不良之人也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因为鲶鱼含有特殊的成分结构,它是催乳的佳品,并有滋阴养血、补中气、开胃、利尿的作用,是妇女产后食疗滋补的必选食物。

鲶鱼的最佳食用季节在仲春和仲夏之间,而且鲶鱼肉质细嫩、美味浓郁,刺少,开胃,易消化。

除鲶鱼的鱼子有杂味不宜食用以外,全身是宝,鲶鱼是名贵的营养佳品,早在史书中就有记载,可以和鱼翅、野生甲鱼相媲美,它的食疗作用和药用价值是其他鱼类所不具备的,独特的强精壮骨和益寿作用是它独具的亮点。

鲶鱼炖茄子

做法如下:

1.鲶鱼治净,加少许盐揉去外皮的黏液,用水冲净备用;

2.长茄子去蒂洗净,手撕成条,撒匀少许盐;

3.净锅入油,三四成热时下入茄条煸炒至软,盛出备用;

4.锅内入底油,三成热时下洋葱丝、豆瓣酱煸炒;

5.下茄子、五香粉、白糖炒匀;

6.加适量水,下入鲶鱼、料酒大火烧开关中火炖30分钟左右,调味即可。

这道鲶鱼炖茄子具有利水、滋阴、护肝、辅助降血压、升压、维持皮肤和粘膜健康的功效,推荐大家尝试。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娃娃鱼是鱼类吗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娃娃鱼不是鱼类

娃娃鱼学名大鲵,是生活在清澈溪流或河流里的大型两栖动物。因叫声似婴儿啼哭,故称娃娃鱼,属于有尾目、隐鳃鲵科,是由3亿6千万年前古生代泥盆纪时期水生鱼类演变而成的古老的两栖类动物。

娃娃鱼是一种食性广的肉食性动物,其世代繁衍生息于山间溪流中,以淡水水生动物为食,经过驯化后,也能摄食海产鱼虾。一些沿海地方,淡水鱼类缺乏,海水鱼类多又便宜,经过人为改变大鲵食性后,大鲵也能摄食海水鱼类。大鲵食性虽广,但是对食物仍有选择性,喜欢吞食新鲜的饵料,不吃腐败的鱼虾。

娃娃鱼为我国特有物种,娃娃鱼的心脏构造特殊,已经出现了一些爬行类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由于肉味鲜美,被视为珍品,遭到捕杀,资源已受到严重的破坏,需加强保护。娃娃鱼主产于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各省,往往被人误认为是鱼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海豚属于鱼类吗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海豚属于鱼类,是在水中行动最迅速的哺乳动物。海豚的躯干呈纺锤形,皮肤光滑无毛,身体矫健而灵活,善于跳跃和潜泳。拥有发达的声呐系统,活动时主要依靠回声定位功能,在水中和空气中均有极好的听力。鼻孔在头顶上,用于出水换气。

海豚体型从1米长、30千克重(侏海豚)到9.5米长、14吨重(虎鲸)不等,形态特征也各不相同。它们的大脑沟回复杂,记忆力良好,能在人类的训练下学会许多动作,是智商最高的动物家族之一,有着温和友善、活泼好动的性格,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普遍喜爱。

听觉是海豚最为灵敏的感官,捕食、游走和嬉戏,都是依靠听觉进行。各种水下作业工程设备和日夜来往不息的大小船只,不仅惊扰了海豚的生活,海豚与船只撞车时有发生,这些人类活动的噪音污染,也使得海豚不堪其扰,身心受损,行为失控、压力倍增、生活习性出现异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鱼类养殖病害防治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鱼类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病,很容易使病情扩散,即使采取治疗措施,花费往往很高而结果也未必理想,给养殖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在生鱼养殖过程的病害防治,应注重于“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那么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据专家介绍,对于鱼类的病害防治,可从改良环境、增强生鱼抵抗力、减弱病原体三方面来着手。

(一)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鱼体自身抗病能力。

主要是合理放养,适量投喂,保证饲料质量(如选用“群丰牌”膨化鳢科料),加强日常养殖管理。

(二)改善生态环境。

保持水质干净清新及各理化因子的稳定性,定期杀虫消毒,定期更换新水,泼洒净水剂或光合细菌,保持水环境的稳定性。

(三)药物防治。

用药物来抑制和杀灭鱼体和水环境中的病原体,降低其毒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鲍鱼是鱼类吗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鲍鱼是真正的鱼吗

鲍鱼不是鱼类,鲍鱼属于海洋贝类,有贝壳,壳特别的坚硬。很多小伙伴在生活中喜欢吃鲍鱼,鲍鱼属于海鲜中的一种,一直被人们当成名贵的海鲜食材,目前在市面上的价格特别高,属于高档消费食品,人们在生活中吃鲍鱼时发现鲍鱼,但名称中也有鱼,这个字就觉得鲍鱼是鱼类,其实鲍鱼并不是鱼类。鲍鱼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像维生素、矿物质等等,人们在生活中适当的吃鲍鱼,能够补充营养方面的需求。

其实鲍鱼的蛋白质含量是特别高的,人们在生活中适当摄入鲍鱼时也需要多加注意,因为鲍鱼中的胆固醇和钠元素的含量偏高。目前小伙伴们会利用鲍鱼烹饪多种美食,常见的鲍鱼可以烹饪成红烧鲍鱼、蒸鲍鱼、鲍鱼炖汤、鲍鱼刺身、鲍鱼煮粥、爆炒鲍鱼等等鲍鱼,采用不同的烹饪方式,会带来不同的口感。

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后,暴雨慢慢的进入日常生活,大部分普通家庭都能够吃得起鲍鱼,而市面上个头比较小的鲍鱼在6~10元不等,鲍鱼的肉特别的嫩,价格也相对亲民,再加上鲍鱼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所以很多小伙伴在生活中会适当的吃鲍鱼,人们在吃鲍鱼的时候也可以补充蛋白质、钙元素、铁元素、碘元素、维生素等等营养元素。

鲍鱼的营养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属于海鲜产品当中比较优质的产品,人们在生活中适当的吃鲍鱼,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像大众常见的维生素A、维生素E、钙元素、铁元素等等,其实大家也不要把鲍鱼想得过于奢华,它其实就是普通食物中的一种,营养价值不见得有大家所想的那么高,如果人们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吃鲍鱼,哪怕吃不上鲍鱼也可以吃其他有营养的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鱼类是两栖类的祖先的原因

全文共 1389 字

+ 加入清单

鱼类(Fish),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部分不同染色体数目的杂交 的后代依然有生育能力。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从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鱼类是终年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辅助身体平衡与运动的变温脊椎动物。根据已故加拿大学者统计,全球现生种鱼类共有24618种,占已命名脊椎动物一半以上,且新种鱼类不断被发现,平均每年以约150种计,十多年应已增加超过1500种,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鱼种约在32100种。是脊椎动物亚门中最原始最低级的一群。鱼肉富含动物蛋白质和磷质等,营养丰富,滋味鲜美,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对人类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鱼体的其他部分可制成鱼肝油、鱼胶、鱼粉等。有些鱼类如金鱼、热带鱼等体态多姿、色彩艳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我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江河湖泊,鱼的种类十分丰富。据调查,我国淡水鱼有1000多种,著名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和鲤鱼、鲫鱼等都是我国主要的优良淡水鱼品种;我国的海洋鱼已知的约有2000种,常见的有带鱼、大黄鱼、大马哈鱼等。

鱼类是两栖类的祖先原因

鱼类是生存在水中的脊椎动物,它以鳃呼吸,用鳍游泳。青蛙的幼体称为蝌蚪,在水中用鳃呼吸,长大后则在陆上用肺呼吸,属于水陆两栖动物〕经研究发现,色类和两栖类动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科学工作者在对从地层下挖掘出来的各种动物化石的研究中,发现占代一种总鳍鱼头骨的膜成骨,与两栖动物头骨的膜成骨十分相似,两者的循环系统,也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总鳍鱼的胸鳍和腹鳍,基部肉质十分厚实、鳍内骨骼的排列和古两栖动物的肢骨也很接近,而且古总鳍鱼已具有内鼻孔,可以利用肺进行呼吸。那么,鱼类是怎样进化到两栖类的呢?

大约4亿年以前的泥盆纪时期,在自然界的淡水湖泊、沼泽地里生活着一种数量繁多的总鳍鱼。这种鱼,体长1米多,呈纺锤形,在水中游动迅速,是一种肉食性的鱼类。到泥盆纪末期,地球上开始出现高大的木贼、石松和乔木形的藏类等真正的陆生植物。又过了几千万年,到了石炭纪地质期,因为当时陆地上气候温暖潮湿,这些陆生植物相应得到很大发展,种类繁多,生长茂盛。大量植物的枯叶凋落到河中,再加上有些沿岸或水中生长的树木,根部也在水中腐烂,结果使水质遭到败坏,水中氧气逐渐减少。生活在河水中的鱼类,部分由于水中氧气的不足而死亡,但也有些总鳍鱼,却利用胸鳍和腹鳍,将身体支撑起来,或攀附在水中的腐叶上,或爬上河边树根上以吸取空气中的氧气。一方面因为水质的进一步恶化,使鱼类对大气的依赖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因气候发生季节性的变化,使一些生活在浅水中的总鳍鱼,在旱季时不得不用胸鳍和腹鳍支持着身体,从一个干涸的河床爬到另一处有水的河中。这样,使其基部肉质变得十分发达,鳍内骨骼也慢慢起了变化,而变为与陆生动物五指型附肢相类似的排列型式。于是就逐渐演变成古两栖动物,成为陆上四足动物的祖先。

1938年12月,在非洲南部东海岸附近,人类首次捕获了一条活的总鳍鱼,并命名为“拉蒂迈鱼”,现通常称作“矛尾鱼”。这一轰动性的发现有力地证实了古两栖动物是由古总鳍鱼演变而成理论的正确,同时也打破了旧有的关于总鳍鱼类自7000万年前就已灭绝的说法。自1938-1975年间,人们在科摩罗群岛一带,捕获了80多条现代总鳍鱼。它们大约生活在200-400米深的海洋中,体长1.28-1.80米之间,体重30-80公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实验生理学奠基人克劳德·伯纳德:活着公敌死后功臣

全文共 1649 字

+ 加入清单

从结局来看,65岁的克劳德·纳德无疑是相当成功的。他拥有法国科学家从未有过的荣耀。他去世后,法国下议院投票决定为他举行国葬,这是法国历史上第一次为科学家举行国葬。

小说家福楼拜曾描述道:“这个虔诚而壮观的葬礼比教皇去世时举行的仪式更令人难忘。”

然而,在这种令人悲伤的荣耀背后,隐藏着一位科学家,他提倡通过活体解剖和其他实验方法来理解生命现象,并且已经经历了漫长的一生。

伯纳德是一个贫穷家庭的药剂师学徒,最初梦想成为一名剧作家。因此,店主解雇了这个工作做得不好的年轻人。伯纳德随后拿出剧本,找到了巴黎著名的评论家奥萨马·本·拉登。

“如果只是为了吃饭,你应该学另一门手艺。”批评家们指责年轻人。这粉碎了伯纳德的作家梦。

1834年,21岁的伯纳德进入了巴黎的一所医学院。显然,这个新来的人不是一个好学生,他在参加考试的29人中仅排在第26位。然而,他最终获得了实习资格,并在实习期间转专业为解剖学和生理学。或许得益于早年的写作训练,伯纳德的论文清晰、流畅、优雅。

这立即引起了医学界的注意,并很快使他成为法国科学院院长、生理学家马让迪的实验助手。他的主要任务是做活体解剖实验。从那以后,伯纳德迈出了成为实验生理学创始人的第一步,也招致了一生的批评。

1832年,当伯纳德仍梦想成为一名作家时,法国大学的一些人开始抗议活体解剖,并坚决反对开设解剖学课程。法国著名博物学家乔治·居维叶男爵曾嘲笑说:“活体解剖的结论只是一大堆错误。”

然而,伯纳德却无动于衷,坚持认为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建立生命科学,例如,“只有在牺牲了某些生命之后,生命才能从死亡中拯救出来”。

然而,从那以后,伯纳德回家了,再也不能平静地生活了。妻子非常虔诚,不仅强烈反对丈夫的活体解剖,还成为反对活体解剖的社会成员。在他们结婚后的25年里,他们的争吵从未停止过。

伯纳德躲在地下实验室,被邀请到当地警察局长的办公室。伯纳德在研究胃液的消化过程中,将一根插管插入狗的胃里,但是狗在半夜带着插管逃跑了,并被带到了警察局。幸运的是,在询问之后,导演同意了伯纳德的解释,并和他成了朋友。

但是麻烦并没有就此停止。不久之后,不仅动物而且儿童都被秘密地装在袋子里送到伯纳德的实验室的谣言开始流传。

尽管伯纳德坚信自己正站在一个崭新的医学领域的门口,他还是不得不关上实验室的门。1851年,他甚至考虑放弃这门学科,成为一名医生。然而,“生命科学就像一个华丽的大厅,只有穿过一个又长又可怕的黑暗厨房才能到达。”

伯纳德终于活了下来。四年后,他接替了马让迪教授,并有了更多的发现。这些包括肝脏的糖原合成功能、血管舒缩神经、胰液在消化中的作用、箭毒、一氧化碳和其他有毒物质的作用特性等。他成为第一个完成心脏导管实验的人,也是第一个在离开身体组织后让器官存活下来的人。

这些成就不仅没有缓和他们夫妻之间的争吵,反而使争吵更加激烈。没完没了的争吵、焦虑和在潮湿寒冷的地下室里的长期实验严重损害了伯纳德的身体。1860年3月,47岁的伯纳德离开他的妻子和女儿,回到他的家乡村庄养病。

在农村的两年半时间里,他完成了《实验医学研究导论》,这被后人视为生理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书中,他警告读者要始终保持怀疑,“避免固定的想法,始终保持思想自由。”

这本书被后人视为里程碑,使伯纳德成为当时的目标。令伯纳德心碎的是,他的女儿也开始在反对活体解剖的各种活动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伯纳德夫妇的婚姻现在不可逆转。

1870年,这场噩梦般的婚姻结束了。同样在今年,一些国家颁布了法律,规定活体解剖在某些情况下可被视为犯罪。

幸运的是,法国官员不同意这些法律。法国科学院在三个不同的场合授予伯纳德生理学奖。当他于1878年去世时,议会为他举行了国葬。

但是这个“头发花白,头偏向一边”的生病老人在他的妻子和女儿的眼里总是一个公敌。他们不能接受他的实验方法。

甚至在伯纳德去世之前,他的女儿就拒绝进入他的房间,只是在外面踱步。这位老人被称赞为“其名字与生理学上几乎所有的重大发现都有关联”,最后他绝望地独自一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世界上最大的鱼类是什么?

全文共 862 字

+ 加入清单

鲸鲨

鲸鲨是最大的鲨,是鱼类中最大者,通常体长9-12米。最大个体体长达20米,体重最大达12,500千克,为鱼类之冠。体延长粗大,每侧各具二显著皮嵴。眼小,无瞬膜。口巨大上下领具唇褶。齿细小而多,圆锥形。喷水孔小,位于眼后。鲤孔5个,宽大。鳃耙角质,分成许多小枝、结成过滤港状。背鳍2个,第二背鳍与臂鳍相对。胸鳍宽大。尾鳍分叉。体灰褐或青褐色,具有许多黄色斑点和垂直横纹。

鲸鲨,鲸鲨科鲸鲨属的鲨鱼。鲸鲨仅1科1属1种。身体庞大,全长可达2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体表散布淡色斑点与纵横交错的淡色带,有如棋盘。鼻孔位于上唇的两侧,出现于口内。牙多而细小,排成多行。鳃裂5对,鳃裂极大,几乎达身体的背缘与腹缘,最后1对鳃裂位于胸鳍基部的前方。背鳍2个,无棘,第1背鳍位在腹鳍前方,有臀鳍。尾柄具侧棱,尾鳍呈新月形,下叶短于上叶。如鲸鲨,有二背鳍,大小不同,胸鳍大,位于第三对鳃裂下,腹鳍小,尾鳍叉型,口宽,端位,鳃耙如海绵状。

属大洋性鱼类。食大量浮游生物和小型鱼类。主要分布于各热带和温带海区,中国各海区夏、秋季节都有分布。性情温和。由于大量捕杀,数量锐减。

鲸鲨拥有一个宽达1.5米的嘴巴,10片滤食片上内含了300-350排细小的牙齿。鲸鲨拥有5对巨大的鳃,两个小眼睛则位于扁平头部的前方,鳃裂刚好位于眼睛的后方。身体大部分都是灰色,腹部则是白色。每条鲸鲨的斑点都是独一无二的,生物学家可以用来辨识不同的个体,所以也可以精准的判断鲸鲨数量。鲸鲨的表皮有黄白色的斑点与条纹,厚度达到10厘米。鲸鲨拥有2个背鳍,第1个背鳍比第2个背鳍还大,外观成三角形。鲸鲨的胸鳍可以长达4.8米,尾鳍则长达2.4米,呈新月状,上半部比下半部还长。鲸鲨的皮肤厚达15厘米,可以有效抵抗其他生物攻击。第一背鳍远大于第二背鳍;胸鳍特大,为稍窄之镰刀状;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大,基底亦相对;尾鳍叉形,上尾叉几比下尾叉长2倍,由上叶及下叶之中部、后部组成,下尾叉则由下叶前部突出而成。体呈灰褐色至蓝褐色,体侧散布许多白色斑点及横纹,而这些斑纹排列呈棋盘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海马是鱼类吗,有什么特点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海马属于鱼类,它在分类学上属于硬骨鱼纲。因为它用鳃呼吸,有脊椎骨,背鳍、胸鳍和尾鳍,因其头部酷似马头而得名。海马尾部细长,呈四棱形,而且可以卷曲。这使海马可以用尾巴钩住海草,直立于水中。海马体表没有鳞片,却披着坚硬的环状骨板,有些环节上生有突起。

海马属于鱼类,是一种小型海洋动物,身长5-30厘米。因头部弯曲与体近直角而得名。海马属具有不同于一般鱼类的外形,尾鳍完全退化,脊椎则演化到如猴子尾巴一样,可卷曲来钩住任何突出物体,以固定身体位置。

海马是直立着游泳的,头部与身体垂直向前掌握方向。与马也很相似的身体后部拖着一条逐渐变细的尾巴,在吃食休息时,尾巴能够缠绕在珊瑚或海藻枝上支撑身体。海马的繁殖方式也很不寻常。雌海马把卵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内,在雄海马的育儿袋中受精并孵化出幼海马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珊瑚靠发出声音吸引鱼类“管家”?

全文共 243 字

+ 加入清单

珊瑚依靠吸引各种鱼类来维持健康的生态系统。这些鱼通过履行一系列的“家务”职责来维持它们的生存环境,例如清洁珊瑚礁和清理死亡的珊瑚礁,同时为新的珊瑚生长提供空间。

近年来,大堡礁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珊瑚白化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科学家发现,健康的珊瑚礁发出声音与白化珊瑚礁不同,白化珊瑚礁总是很安静,无法吸引鱼类。所以澳大利亚科学家在珊瑚礁上安装了水下扬声器。这些水下扬声器可以通过播放健康珊瑚的声音来恢复这些珊瑚的活力,使白化珊瑚对幼鱼更有吸引力。

原题:扬声器或帮助受损珊瑚恢复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鱼类洄游特点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鱼类洄游特点

1、洄游有一定的目的和原因。

2、通常具有集群性。

3、洄游具有一定规规律。

4、具有一定的遗传性。鱼类通过不同目的的变换栖息场所,进行洄游,可以完成产卵繁殖,索取丰富的饵料,深水处越冬等生命活动,保证种族的生存、发展和延绵。

鱼类洄游,指鱼类因生理要求、遗传和外界环境因素等影响,引起周期性的定向往返移动。洄游是鱼类在系统发生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征,是鱼类对环境的一种长期适应,它能使种群获得更有利的生存条件,更好地繁衍后代。

研究并掌握鱼类洄游规律,对于探测渔业资源量及其群体组成的变化状况,预报汛期、渔场,制订鱼类繁殖保护条例,提高渔业生产和资源保护管理的效果及放流增殖等具有重要意义。其他水生动物如对虾等也有洄游习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海豚是不是鱼类

全文共 242 字

+ 加入清单

海豚不是鱼类

海豚是一种哺乳动物,也是一种水生动物,只是跟鱼类的生活环境一样,而且它们的身体构造等方面跟鱼类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因此很多人都会误会海豚是鱼类。海豚是具备鱼类的一些关键特征,如大多数鱼类采用的繁殖方式是卵生,而海豚采用的繁殖方式是胎生;鱼类是用鱼鳃呼吸的,而海豚是用肺呼吸的。

海豚是海豚科的一类水生哺乳动物的一个统称,也是小型或者是中型的一种齿鲸,生活范围较为广泛,生活在世界的各个大洋中,在内海、江河入海口附近的咸淡水中也是有分布的,但也有个别种类是生活在内陆河流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为什么鱼类的骨刺有的多有的少?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平常我们吃鱼的时候所遇到的骨刺,主要是指肌间骨,分布在鱼体两侧的肌肉节之间。鱼类的肌间骨只为低等鱼类所具有,随着它们的进化,到了鲈形目以后,这些骨刺都已消失。

经常吃鱼的人,都知道黄鱼、带鱼、鳜鱼的骨刺少,而鳓鱼、鲢鱼、鲚鱼的骨刺多。不同鱼类的刺有的多、有的少,这是怎么回事呢?

鱼类是一个庞杂的大家庭。目前全世界有20000多种鱼,仅我国就有2000多种海水鱼、淡水鱼。这些鱼类的亲缘关系有远近,进化期有先后,不能一概而论。

大家都知道,动物进化的程序,通常总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结构简单到完善。但是,骨骼的进化在数量方面却是逐渐减少。例如白鲢骨骼中仅头骨就有159块。但人类的头颅只包括头骨23块,耳骨6块,比鱼类减少很多。

平常我们吃鱼的时候所遇到的骨刺,主要是指肌间骨,分布在鱼体两侧的肌肉节之间。鱼类的肌间骨只为低等鱼类所具有,随着它们的进化,到了鲈形目以后,这些骨刺都已消失。黄鱼、鳜鱼、带鱼等在鱼类的分类系统上都属鲈形目,是较高等的鱼类,因此它们的骨刺较少;而鲱形目的鳓鱼、鲚鱼和鲤形目的鲢鱼,分类在鲈形目之前,因此骨刺较多。至于象金枪鱼、比目鱼、河豚鱼那样的鱼类,因分类在鲈形目之后,所以骨刺也较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鱼类体型与水流的关系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半月鱼

当你站立在水族箱前时,欣赏鱼儿悠闲无虑游着的同时,你是否曾经对自己产生一个问号,为什麽有些鱼类长的圆圆胖胖的令人觉得可爱,有些却瘦瘦扁扁的呢?鱼类的体型可谓高矮胖瘦,样样俱全。再看看市面抽水马达及过滤器的水流大小,及和鱼类的体型有何种关系的存在。不同体型的鱼类,在大自然中水栖息於不同环境的水流,故在水族箱中,我们也应模仿大自然的环境去制造水流的大小,如纺锤型大多栖息在水流较湍急的地方,故可以用较大型的抽水帮浦,制造出强劲的水流,像一些圆型、侧扁型大多栖息於静水域,水流较微弱,我们可用外部筒状过滤器或上过滤器,来制造有潺潺的流水,而像一些圆型及纵扁型鱼类多栖於底部,故水流应小,可使海绵过滤器,但水族箱中与尺寸或水量少的缸子,应多加考虑流水的水小外,也别忘了要注意鱼类氧气的获得,因而才能养出一缸健康活泼的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黄鳝是鱼类吗?一共有几个品种?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黄鳝,相信不少的朋友都特别爱吃,黄鳝不但肉质鲜美,它还营养丰富。不仅是桌上佳肴,其肉、血、头、皮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很多人不知道黄鳝有几种,接下来给大家详细说一下。

黄鳝有一种,俗称鳝鱼,又名蝉鱼、罗鳝、无鳞公子、田鳗和长鱼等,它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淡水经济鱼类。由于其肉质细嫩,鲜美可口,营养丰富,生长快,具有滋补强身和药用功能,成为人们喜爱的水产品,深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黄鳝人工养殖具简便、占地少、成活率高、生产周期短、对网箱养殖条件的适应性好、见效快及效益高等特点,是我国淡水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首选品种之一。黄鳝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美味佳肴和滋补保健食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畅销。

黄鳝的种类只有一种,是消费者喜爱的水产品,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蝌蚪是不是鱼类,你知道了吗?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蝌蚪不是鱼类,只是俗称里有个“鱼”字。蝌蚪一般是指两栖纲无尾目动物的幼年体,而鱼类,一般是指脊索动物门下的圆口鱼纲、甲胄鱼纲、盾皮鱼纲、软骨鱼纲、辐鳍鱼纲、棘鱼鱼纲、肉鳍鱼纲中的各类生物。

蝌蚪的养殖方法:

1、为了避免温差大引起蝌蚪不适,所以收到蝌蚪后,连打包带一起,放进事先准备好的水里,10-20分钟都行,让蝌蚪有个适应的过程,这样才能让蝌蚪更好的适应环境。

2、放入水中后,让它在水里呆个一天半天的再喂食。把红虫拿出来化冻,然后可以直接扔进去,也可以用镊子夹到它嘴边,喂食频率要自己控制。

3、蝌蚪长大后成为青蛙,一般大便以后有时候会粘着屁股,人们可以用镊子去帮它们,切记不要这样,伤了肛门问题就大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