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娃娃鱼

娃娃鱼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娃娃鱼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娃娃鱼问题。

分享

浏览

7318

文章

90

娃娃鱼如何养比较好,有什么养护技巧?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娃娃鱼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因为它的叫声很像幼儿的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它也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很多人想把它养在家里当观赏鱼,但是很多人认为不能养家里,那么娃娃鱼为啥不能养家里呢?

从风水角度上来说,娃娃鱼的叫声很像幼儿的哭声,养在家里会给家庭带来不好的事情,所以不能养在家里。其实也可以想通,如果家里天天都有幼儿的哭声,难免让人的心情不愉快,长时间会使得家人很烦躁,也会带来恐惧感,它确实不应该养在家中。娃娃鱼的饲养条件也比较苛刻,一般要生存在水质清澈、有草木生长的流动水域,这样才利用它的成长,所以家养不能给它提供更好的环境。

娃娃鱼不能养在家里,是因为娃娃鱼的叫声很像幼儿的哭声,从风水角度来说会给家庭带来不好的事情发生,所以不能养家里。

展开阅读全文

大鲵和娃娃鱼是不是同一种东西?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大鲵和娃娃鱼是同一种东西。娃娃鱼是隐腮鲵科、大鲵属有尾两栖动物。体大而扁平,一般全长582~834毫米,头体长310~585毫米,最大个体全长可达200厘米以上。头大扁平而宽阔,头长略大于头宽;雄鲵肛部隆起,椭圆形。

娃娃鱼一般常栖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溪河深潭内的岩洞、石穴之中,以滩口上下的洞穴内较为常见,食性很广,主要以蟹、蛙、鱼、虾以及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等为食。主要分布于中国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

娃娃鱼的视力不好,主要通过嗅觉和触觉来感知外界信息,它们还能通过皮肤上的疣来感知水中的震动,进而捕捉水中的鱼虾以及昆虫。中国大鲵在它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占据食物链顶端的位置,是生物链重要的一环。中国大鲵在不同的水域中,食物来源也略有不同,它们食量大,主要捕食水中的鱼类、甲壳类、两栖类及小型节肢动物等。

展开阅读全文

蝾螈和娃娃鱼的区别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区别:1、科属:蝾螈为蝾螈科动物;娃娃鱼为隐鳃鲵科动物。

2、形态:蝾螈头部扁平,尾侧扁而长;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尾上下有鳍状物。

3、食性:蝾螈主要食昆虫,蠕虫、蜗牛等;娃娃鱼以水生昆虫、鱼、蟹、鼠、鸟等为食。

4、毒性:蝾螈含有一种致命的细菌,并且能利用这种细菌产生一种毒素;娃娃鱼无毒。

蝾螈分布范围北起秦岭以南,南达南海,西自横断山区的四川大凉山和云南腾冲及盈江一带,东至闽、浙沿海地区和台湾等岛屿,处于我国较湿润的亚热带。本科动物在中国境内均匀分布于东洋界,古北界则缺如,其中有18种是中国特有种,约占中国该科23种的78.3%,占世界全科77种的23.4%。

娃娃鱼由于经济价值较高,人们过度捕捞作为食用日趋严重,加之江河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致使数量锐减,许多地方资源枯竭,甚至濒临绝灭。

展开阅读全文

娃娃鱼吃什么食物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娃娃鱼生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蟹、虾、蛙、蛇、鳖、鼠、鸟等为食,捕食方式为“守株待兔”,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人工饲喂以天然饵料为好,主要有浮游生物类、虫类、肉类及鱼类、贝类等。

扩展资料:

娃娃鱼是中国大鲵的俗称,是生活在淡水中的两栖动物。是中国特产的一种珍贵野生动物,因其夜间的叫声犹如婴儿啼哭,所以俗称为“娃娃鱼”,但它却并非鱼类。

娃娃鱼生活环境较为独特,一般在水流湍急,水质清凉,水草茂盛,石缝和岩洞多的山间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有时也在岸上树根系间或倒伏的树干上活动,并选择有回流的滩口处的洞穴内栖息。

娃娃鱼的食量很大,食物包括鱼、蛙、蟹、蛇、虾、蚯蚓及水生昆虫等,有时还吃小鸟和鼠类,它还善于“用计”捕捉一种隐藏在溪中石缝里的石蟹,利用石蟹两只大螯钳住东西便不轻易松开的特点,将自己带有腥味分泌物的尾巴尖伸到石缝之中,诱使石蟹用螯来钳。

展开阅读全文

娃娃鱼是不是保护动物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娃娃鱼保护动物,由于娃娃鱼生长速度慢且生活条件要求高,并且自身具有较高的价值。由于以前受到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娃娃鱼野生种群数量下降较大,所以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它是在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之列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中国的国宝之一。

因其夜间的叫声犹如婴儿啼哭,所以俗称为“娃娃鱼”,体长一般为1米左右,最长的可达2米,体重为20-25千克,最大的达50千克。体色随栖居环境色彩而有差异,背面呈棕色、红棕色、黑棕色等,上面有颜色较深的不规则斑点,腹面浅褐色或灰白色。

生活环境较为独特,一般在水流湍急,水质清凉,水草茂盛,石缝和岩洞多的山间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有时也在岸上树根系间或倒伏的树干上活动,并选择有回流的滩口处的洞穴内栖息。

展开阅读全文

娃娃鱼是不是国家保护动物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娃娃鱼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同时也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的一个品种,更重要的是它还是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由于娃娃鱼的数量比较稀少,再加上它是世界上最大,同时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因此我国将它列为国家保护动物。私自捕捞娃娃鱼是一种违法行为。

娃娃鱼又被叫做大鲵,大鲵隶属隐腮鲵科,大鲵属,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由于它的叫声像婴儿的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

娃娃鱼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娃娃鱼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身体腹面颜色浅淡。

娃娃鱼一般常栖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溪河深潭内的岩洞、石穴之中,以滩口上下的洞穴内较为常见,其洞口不大,进出一个口,洞的深浅不一,洞内宽敞平坦。白天常卧于洞穴内,很少外出活动,夏秋季节,也有白天上岸觅食或晒太阳的习性。娃娃鱼一般夜出晨归,常住一个洞穴。捕食主要在夜间进行,常守候在滩口乱石间,发现可猎动物经过,突然张嘴捕食。

展开阅读全文

娃娃鱼是不是鱼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娃娃鱼不是鱼,而是大鲵属、隐腮鲵科有尾两栖动物,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因为它的叫声与婴儿的啼哭声类似,所以称它为“娃娃鱼”,学名是大鲵,俗称“大山椒鱼”。

娃娃鱼是隐腮鲵科、大鲵属有尾两栖动物。其体大而扁平,一般全长582~834mm,头体长310~585mm,最大个体全长可达200厘米以上。头大扁平而宽阔,雄鲵肛部隆起,是椭圆形,肛孔比较大,内壁有乳白色小颗粒。雌鲵肛部没有隆起,泄殖肛孔比较小,由周围向内凹入,孔内壁比较平滑,没有乳白色小颗粒。

娃娃鱼主要分布在中国河北、甘肃、陕西、青海、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其食性很广,主要以虾、鱼、蛙以及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等为食物。成年的娃娃鱼经常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溪河深潭内的岩洞、石穴中栖息,以滩口上下的洞穴中也比较常见。

娃娃鱼是现存两栖动物中较为原始的种类,在研究动物进化方面以及其他科研、教学等都有一定的价值,动物园饲养作为观赏动物。其被列入《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Ⅱ级中。

展开阅读全文

发现野生娃娃鱼怎么办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娃娃鱼是我国的保护动物,那么我们在野外发现野生的娃娃鱼该怎么办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方法。

操作方法

1

当我们在野外发现野生的娃娃鱼时,一定不要前去捕捞,娃娃鱼属于国家级保护动物,如果私自捕捞就会触犯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2

当看到娃娃鱼时,尽量要避开它们,以免打扰到它们的生活环境,对娃娃鱼得生存也是一种保护。

3

有一些不法分子会去偷偷捕捞娃娃鱼,出售以获取暴利。所以如果我们在野外见到野生的娃娃鱼时,尽量不要把发现的地点告诉外人或者在发朋友圈是也最好不要发送位置,以免不法分子留意。

4

我们还可以向动物保护部门举报,让专业的人士来保护娃娃鱼,这也是我们对保护环境做出的一份心意。

展开阅读全文

娃娃鱼吃什么食物?具体有什么?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养护/习性

修剪周期

1年

不同阶段的娃娃鱼,喂食的食物也不同,具体如下:

1、幼年阶段:

幼年娃娃鱼,可以投喂红线虫或蚯蚓,等到身体长到15~20厘米时,可以开始投喂小河虾和小河鱼。

2、性成熟阶段:

成年娃娃鱼,投喂选项较多。可以投喂河鲜,如河虾、河鱼(鲫鱼苗、草鱼苗、鲢鱼苗等)、黄鳝、青蛙等等,切碎的猪肉羊肉等肉类也是可以的。

喂食娃娃鱼需要注意几点:

首先,娃娃鱼喜活物,在选择饲料时,可以优先投喂活物。其次,娃娃鱼食量不大且耐饿能力好,一般来说,1~2天喂食一次就好,以一斤体重的娃娃鱼为例,最多可以吃1~2条小鱼或泥鳅,具体喂量可以具体观察。对于没吃完的饲料要及时捞出清理,以免污染水质。并且娃娃鱼不喜动,喂食时可以拿网兜着食物,方便娃娃鱼食用。最后,娃娃鱼生性凶猛,牙齿密而尖,所以喂食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被咬伤。

展开阅读全文

娃娃鱼是什么动物 什么是娃娃鱼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娃娃鱼是两栖纲、隐鳃鲵科的一种两栖动物,是中国特产的一种珍贵野生动物。娃娃鱼体长一般为1米左右,最长的可达2米,体重为20-25千克,最大的达50千克。

娃娃鱼一般生活在水流湍急,水质清凉,水草茂盛,石缝和岩洞多的山间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有时也在岸上活动。娃娃鱼属于肉食性动物,主要捕食鱼、蛙、蟹、蛇、虾、蚯蚓及水生昆虫等。随着娃娃鱼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野生娃娃鱼的数量极为稀少。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之列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中国的国宝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娃娃鱼吃什么 娃娃鱼的生活习性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娃娃鱼又名中国大鲵,是两栖纲、隐鳃鲵科的一种两栖动物,是中国特产的一种珍贵野生动物。 娃娃鱼是肉食性动物,主要吃食鱼、蛙、蟹、蛇、虾、蚯蚓及水生昆虫等。娃娃鱼体长一般为1米左右,最长的可达2米,体重为20-25千克,最大的达50千克。

娃娃鱼一般生活在水流湍急,水质清凉,水草茂盛,石缝和岩洞多的山间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有时也在岸上活动。 随着娃娃鱼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野生娃娃鱼的数量极为稀少。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之列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中国的国宝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娃娃鱼是什么动物类型 娃娃鱼属于动物类型

全文共 215 字

+ 加入清单

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类型,它的学名叫大鲵,因为它的叫声很像婴儿的哭声,因此常被人成为娃娃鱼。

娃娃鱼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很像婴儿的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两栖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及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

中国大鲵除西藏、内蒙、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日本娃娃鱼俗称“大山椒鱼”,源于其身有山椒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靖安娃娃鱼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靖安娃娃鱼是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的特产。娃娃鱼学名大鲵,靖安人称之为狗鱼,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靖安县"中国娃娃鱼之乡"称号。

靖安县有着悠久的娃娃鱼资源历史,是我国娃娃鱼资源的主要原产地之一,主要分布在中源、罗湾、璪都、三爪仑等南北潦河水系上游的4个乡镇17个村132个自然村的溪、圳、沟中。

靖安的娃娃鱼保护和研究历经艰辛,1974年成立了娃娃鱼研究所,1980年划定了娃娃鱼资源保护区,从1996年到2004年,研究所用9年时间繁育出娃娃鱼子三代,并成为全国唯一的“中国娃娃鱼(大鲵)之乡”。2006年,研究所“大鲵人工繁养殖技术应用研究”项目通过了国内有关专家的科技成果鉴定。2011年9月,靖安娃娃鱼自然保护区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全县年繁育娃娃鱼幼苗达2万多尾。

展开阅读全文

娃娃鱼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娃娃鱼又名大鲵,产于河南洛宁。娃娃鱼身长不等,一般为70厘米左右,大者可达1.8米,重50斤左右。背面呈棕褐色,有大黑斑;腹面色稍浅。口大,头宽而扁;鼻孔和眼极小,位于头的背面。躯干粗壮而扁,尾部侧扁。四肢短,后肢5趾,前肢4趾,趾间有小蹼。皮肤较光滑,头部疣粒显著,多数成双排列。从颈侧至体侧有皮肤褶。体外受精,卵带呈串珠状,亲体有护卵习性。娃娃鱼栖息于山谷清澈的溪流中,以蛙、鱼、虾等水中动物为食。娃娃鱼的肉质细嫩,佐以调料,可以烹制出味道鲜美的佳肴。它的皮和胃,可以入药。

展开阅读全文

水壁虎和娃娃鱼的区别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市场上鱼目混珠的人越来越多,近日小编还发现有些不良商家用水壁虎冒充野生保护动物娃娃鱼卖,那么水壁虎和娃娃鱼的区别有哪些呢?接下来来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水壁虎,学名叫蝾螈,属蝾螈科的一个属,人们俗称小娃娃鱼。它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5部分组成。体全长61~155毫米。皮肤裸露,背部黑色或灰黑色,皮肤上分布着稍微突起的痣粒,腹部有不规则的桔红色斑块,是观赏类两栖动物。

娃娃鱼,学名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因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

蝾螈不是娃娃鱼,是两种不同的鱼类,虽然两者长相很相似但是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其实最明显的是头部的区别,大鲵的头部是扁的,而蝾螈不是,只要看这一点就足够了。

展开阅读全文

娃娃鱼的功效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娃娃鱼,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及黄河、珠江中下游的支流中。娃娃鱼隶属隐腮鲵科,大鲵属,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那么娃娃鱼的功效有哪些呢?接下来来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1、娃娃鱼是一种食用价值极高的动物,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优质蛋白质、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被誉为“水中人参”,在中国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市场上被视为珍稀补品,

2、娃娃鱼肌肉蛋白是一种优质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组成比例好,完全符合人体需要量模式,其营养价值远优于鲍鱼、燕窝、鱼翅和甲鱼。大娃娃鱼肌肉蛋白富含18种氨基酸,其中6种呈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2.77%,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0.72%,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为68.68%,均符合FAO/WHO的理想模式,

3、娃娃鱼必需氨基酸评分高,符合人体需要量模式程度相当高,其中含有丰富的我国主食中容易缺乏的赖氨酸,可以与主食合理搭配食用,以起到蛋白质互补作用。

4、对于外伤后体虚乏力、长期贫血、阴寒湿冷等,男性的肾虚、肾亏,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一般可以用来泡酒喝,每天饮适量的娃娃鱼泡酒,长期可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另外,对于女性的妇科疾病,也有滋阴补肾的作用。平时也需要坚持每天锻炼,多吃水果和蔬菜利于胃肠道的消化。

展开阅读全文

娃娃鱼的营养价值 娃娃鱼的功效与作用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娃娃鱼是一种两栖动物,同时也是我们的保护动物,其肉质鲜美,所以现在很多商家都选择人工饲养,人工饲养的娃娃鱼是可以食用的呢!今天本网小编就要为大家介绍一下,娃娃鱼的营养价值是什么?娃娃鱼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娃娃鱼的营养价值

由于娃娃鱼符合人体需要量模式,其营养价值远优于鲍鱼、燕窝、鱼翅和甲鱼。娃娃鱼肌肉蛋白富含18种氨基酸,其中6种呈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2.77%,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0.72%,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为68.68%。

娃娃鱼的功效与作用

娃娃鱼的食用价值很高、娃娃鱼的肉质洁白鲜嫩、肉味鲜美肥而不腻,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具有延年益寿、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防癌健体等多种特殊用途,是一种高级滋补保健珍品,被称为水中“活人参”,长期食用后能够健康体质,增强体质免疫力,对心血管疾病、贫血和肿瘤康复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据《本草纲目》记载,具有增进食欲、补溢疗虚、黑发美容、对贫血、霍乱、痢疾、疟疾和癫痫等症有一定疗效,其皮、油是治疗枪伤、刀伤、烧伤、烫伤及各种创伤的上好药物。

娃娃鱼的处理

1、烫杀、按要宰杀娃娃鱼大小准备适合的钢桶,先将90度的水准备半桶,备盖,再将娃娃鱼猛然置于桶中马上盖上盖子,约十五分钟后,娃娃鱼不在翻腾,用毛巾包住其头部,取出刮洗表皮粘液,至表面干净无米粒状颗粒为止,再从肚剖开,除去内脏备用。

2、另外一种杀法主要针对小娃娃鱼,先将娃娃鱼头部用刀背砸一下,从鱼脖子部砍一刀放血(不要砍断),接着用90℃热水浸烫,然后取出刮洗表皮粘液,再从肚剖开,除去内脏备用。活体重3公斤以上的娃娃鱼因其肉质厚实,活体六斤宰杀完毕后约有4.2斤—4.8斤带骨带皮肉,其他的为内脏、血水、及分泌物,内脏也是很好的原材料。

3、娃娃鱼的分割,洗净以后,把娃娃鱼摆在案板上,将娃娃鱼头切下来,再把娃娃鱼的4个脚切下来,剩下是娃娃鱼身,将娃娃鱼尾切下来,把鱼尾的黄色的油去掉,因为娃娃鱼油很腥,最后将娃娃鱼身分成几大块,把所有分割的部分用清水洗净,然后滤干水备用。

展开阅读全文

娃娃鱼吃什么怎么饲养

全文共 1645 字

+ 加入清单

娃娃鱼原名叫大鲵,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两栖动物,因为叫声比较像小孩的哭声,所以人们都叫它娃娃鱼。不少人都喜欢在家里面饲养花鸟鱼虫等动物,那娃娃鱼吃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娃娃鱼的饲养方法,欢迎阅读。

娃娃鱼投喂技巧:1、多样化搭配

娃娃鱼为肉食性动物,在野外娃娃鱼主要捕食螃蟹、蛙类、小鱼虾等。人工驯养娃娃鱼的饵料以娜鱼、鲤鱼等鱼类做成鱼块为主。目前比较经济的饵料是白鳞,适当搭配投喂一些龙虾或青蛙等。在保证正常投喂的同时,每月要在饵料中加人适量的维生素,每次一片,每月2阳生次。尽量做到饵料多样化,以保证供应各种营养物质,促进娃娃鱼正常生长发育,也降低了饵料系数。

娃娃鱼投喂技巧:3、控制量与次数

娃娃鱼的摄食量与摄食频率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和季节性变化应该按照不同个体加以调整。每次投喂量相当于娃娃鱼体重的2-4%,投喂频率冬季(水温日阳10℃)为4阳7天一次,春季(水11阳1日℃)为3阳5天投喂一次,夏季(18-24℃)为2-3天投喂次,秋季(15、20℃)为2-5天投喂一次,水温直接影响大n的食强度和摄食频率,投喂原则是要以大n的摄食强度确定是否投饵,我们的经验是根据娃娃鱼一次性摄食的尾数占总尾数的60%,来确投饵,否则不投,或只投摄食的娃娃鱼,投喂饵料时,不摄食的娃娃鱼饵料转投其他摄食的大毓。

娃娃鱼吃什么食物

到花鸟市场买冻红虫他吃,冻红虫是你目前环境最方便的,也是小宝宝鱼爱吃的。那些肉啊内脏什么的容易污染水质,万一你没有细心,也没有时间换水,小宝宝鱼们就惨了。冻红虫一版一版的,你养的不多的话,可以先买一版,才几元钱,每次剪一小版下来喂,没喂完的仍然放回冰箱冷藏,不要冷冻哦。这么小的鱼鱼,一次能吃三四条的样子。早七点左右,晚十点左右喂食是最佳时间。白天他们要打瞌睡的,不要总是去吵他们,会影响他成长。

娃娃鱼投喂技巧:4、投饵管理

(1)做好娃娃鱼摄食日志,建立详细的摄食生长档案,每具称重一次,以便及时调整投喂量和掌握娃娃鱼增重情况。

(2)调控水温与室温。在夏秋季节的高温阶段,一定要调整水与室温在25℃以下。实际证明,水温超过25℃,对娃娃鱼的摄食、生长以及发育带来副作用。

(3)养殖池每天要做好排污、换水工作,勤观察娃娃鱼的生长情况同时注意做好防盗、防止娃娃鱼逃失等工作。

(4)饵料做到下午五点定时投喂,次日将剩饵料拣出,防止残饵腐烂变质污染水质。

娃娃鱼投喂注意事项

投饲方法投饲要根据娃娃鱼的生物学习性和生态习性来确定合理的投饲方法。为了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词料成本,投词必须坚持四定投词法,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1、定时:定时就是根据娃娃鱼生物学习性夜间摄食特点按时投饲,同时也要根据季节、水温、水质状况适当提前或推退。一般投词时间:夏买确定晚上10时,冬买为晚上8时。

2、定位:定位养成娃娃鱼定位摄食习惯,能促进娃娃鱼集中摄食,集群摄食不但能提高娃娃鱼的食欲,增加食量,而且还可减少词料的流散,提高词料效率。

3、定质:定质若投饲是人工配合饲料,要保存在低温、干燥、不受潮之处,成体因养殖目的不同,其饲料添加剂的添加也不同。为了提高配合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饲料在调制中要添加油脂,一般要求添加鱼油、植物油等。油脂的添加量随水温不同而增减,一般水温在18^-23℃时,添加鱼油和玉米油各50l0,水温在14-f1.7}时,油脂的添加量为50lo一60l0,低于12,C以下时可不添加油脂。天然饵料要求新鲜洁净,对于变质饵料绝不能投词。买然饵料以泥鳅、蛆酬、螂鱼、鸡鸭胚胎为理想的词料。

4、定量:定量根据qq鱼的摄食、消化情况、个体生长、个体大小、水温、水质等不同因素,投给适量的词料。

娃娃鱼投喂技巧:2、及时驯化鱼摄食

娃娃鱼通过驯化摄食后,可以及时摄食饵料,减少饵料的浪费。具体做法是:鱼类要除去不可消化的鱼骨、刺、鳍后再进行投喂,并用2%3%食盐水消毒处理,投喂时要将鱼块切成娃娃鱼适口的大小,不要过大。刚开始驯食时,用铁丝串好鱼肉块在娃娃鱼头、口前摆动,进行诱食,要多进行几次,一般驯化半月到1月后,娃娃鱼会主动摄食,对饲养员不再害怕,大大提高一次性摄食量。下午五点定时投喂,次日将剩饵料拣出,防止残饵腐烂变质污染水质。

展开阅读全文

娃娃鱼怎么养殖的方法技巧

全文共 2302 字

+ 加入清单

娃娃鱼”一般是指“大鲵”,因为它的叫声像婴儿的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今天小编就带你们一起器去拉拉面娃娃鱼怎么养吧。

娃娃鱼的观赏价值:

娃娃鱼的背部色彩斑斓,前肢四指似人手,后肢五趾如人足,嘴边特大叫声洪亮,酷似婴儿,故名娃娃鱼,大鲵的寿命在两栖动物中是较长的,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可长达50-60余年,野生状态下可存活130余年,故也有人叫他“寿星鱼”,大鲵作为观赏动物历来为人民所喜爱,可使公园、动物园和游览区增加新奇的景观。

张家界将为国内最大的娃娃鱼“笨笨”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条取名“笨笨”的中国大鲵,2005年曾在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上与公众见面,当时展出时长约180厘米,重约65公斤,娃娃鱼“笨笨”已近130岁的高龄,体长近2米,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最大娃娃鱼。

据介绍,“笨笨”是张家界白族农民王国兴1982年从邻乡群众手中收购而来,当时重约45公斤,体长约150公分。随着大鲵“笨笨”年老体弱,怕光怕人,“笨笨”被放回张家界国家大鲵自然保护区内的纯天然溶洞里生活。“笨笨”拥有方(张家界金鲵生物公司)负责人王建文说:“为唤醒国内对大鲵这种珍稀动物的保护意识,该公司决定为笨笨申报世界纪录”。王建文表示,他们将为“笨笨”申报吉尼斯动物类世界之最,相关申报材料将于2013年1月正式递交英国吉尼斯总部。

娃娃鱼的养殖方式:

【养殖条件】

室内外均可养殖。室外为露天专门修建的养殖池,室内为各种闲置设施改造成的养殖池。养殖池只需保证安全牢固不渗漏水,保持流水或配备增氧机。室内养殖池的大小可从1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不等。养殖池在放养前需用水浸池1个月,使pH值在6.4以下,一般不要强光照,只保持微光或无光均可。

【日常管理】

大鲵的日常管理简单,但很重要。投饵时保持三定:定时、定点、定量。了解大鲵的生态习性很重要,大鲵喜静怕吵,喜清水怕浑水,喜阴暗怕强光,养殖中要尽量照顾它的这些习性。另外,定时对鲵体及养殖池消毒防病,注意水温变化,夏季控制水温不超过26℃,以防“夏眠”,冬季防止水温低于结冰温度。

【水质调节】

养殖大鲵应经常保持大鲵池内水质清爽无污染,水体透明度大,溶氧量高,PH值在6.8~7.8间。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残饵和排泄物,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长期保持池水流动。

【温度光照】

大鲵对水体温度要求较严,超出其忍受力会造成大鲵冬眠或夏眠,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必须采取降温或增温措施,确保大鲵有一个适宜的水温生长环境。另外,大鲵畏光,养殖场应采取措施避免日光强射,夜晚巡查时,不能用强光对射。

【放养密度】

大鲵养殖池其放养密度视养殖大鲵规格和养殖场水源、水体、饵料等因素而定。一般情况下,苗种阶段考虑大鲵其活动范围较小,摄食能力较弱,放养密度可适当偏大,便于集中管理饲养。在成鲵阶段考虑大鲵活动范围大,摄食能力强,加之有互相攻击性,其放养密度应小。我们多年的养殖实践认为,苗种阶段其放养密度为60~100尾/平方米,成鲵阶段5~20尾/平方米。放养时,要求规格尽量保证整齐,个体之间不宜相差0.5倍以上。

【饲养技巧

养殖池设饵料台,台面高出水面少许。投喂饲料,以天然饵料为好,主要有浮游生物类、虫类、肉类及鱼类、贝类等。每天早晚各投饵一次,时间为早晨7:30前及晚上10:30前为好。在投饵料时应先清理掉上次的残饵。投喂量为体重的5-10%。当水温在16-23℃时应加大投饵量,次数及时间可保持不变。

【防偷防逃】

大鲵逃跑能力特强,其陆上或水中运动较为敏捷,并能爬高顶重,稍有不慎便会逃逸,必须时刻注意防逃,尤其在下暴雨时要注意。养殖池和整个养殖场所有进出水口和陆上通道口都要装防逃设施。 大鲵其经济价值较高,在养殖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防止不法分子的偷盗。

【病害防治】

大鲵在人工养殖环境中,由于环境、饵料、密度等影响,人工养殖大鲵比野外大鲵发病率、死亡率高出几十倍以上,要提高养殖大鲵成活率必须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前提下,注重预防为主,方能保证大鲵养殖成功出成效。

【生活习性】

大鲵生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蟹、虾、蛙、蛇、鳖、鼠、鸟等为食。捕食方式为守株待兔。大鲵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夜间静守在滩口石堆中,一旦发现猎物经过时,便进行突然袭击,因它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它的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饲养在清凉的水中二、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

【形态特征】

两栖脊索动物,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在两栖动物中要数它体形最大,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最近科学家研究:大鲵小时候用的是鳃呼吸,长大后用肺呼吸。大鲵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大鲵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身体腹面颜色浅淡。

【生长繁殖】

雌鲵每年7~8月间产卵,卵产于岩石洞内,每尾产卵300枚以上,剩下的抚育任务就交给了雄鲵。雄鲵把身体曲成半圆状,将卵围住,以免被水冲走或遭受敌害,直至2~3周后孵化出幼鲵,15—40天后,小“娃娃鱼”分散生活,雄鲵才肯离去。大鲵的寿命在两栖动物中也是最长的,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能活130年之久。

展开阅读全文

娃娃鱼在家怎么养

全文共 1994 字

+ 加入清单

娃娃鱼的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娃娃鱼也是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很多人好奇如何在家里养娃娃鱼,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娃娃鱼在家的养殖方法吧。

娃娃鱼的形态特征

两栖脊索动物,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在两栖动物中要数它体形最大,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最近科学家研究:大鲵小时候用的是鳃呼吸,长大后用肺呼吸。大鲵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大鲵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身体腹面颜色浅淡。

娃娃鱼的养殖技巧

【养殖条件】

室内外均可养殖。室外为露天专门修建的养殖池,室内为各种闲置设施改造成的养殖池。养殖池只需保证安全牢固不渗漏水,保持流水或配备增氧机。室内养殖池的大小可从1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不等。养殖池在放养前需用水浸池1个月,使pH值在6。4以下,一般不要强光照,只保持微光或无光均可。

【日常管理】

大鲵的日常管理简单,但很重要。投饵时保持三定:定时、定点、定量。了解大鲵的生态习性很重要,大鲵喜静怕吵,喜清水怕浑水,喜阴暗怕强光,养殖中要尽量照顾它的这些习性。另外,定时对鲵体及养殖池消毒防病,注意水温变化,夏季控制水温不超过26℃,以防“夏眠”,冬季防止水温低于结冰温度。

【水质调节】

养殖大鲵应经常保持大鲵池内水质清爽无污染,水体透明度大,溶氧量高,PH值在6。8~7。8间。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残饵和排泄物,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长期保持池水流动。

【温度光照】

大鲵对水体温度要求较严,超出其忍受力会造成大鲵冬眠或夏眠,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必须采取降温或增温措施,确保大鲵有一个适宜的水温生长环境。另外,大鲵畏光,养殖场应采取措施避免日光强射,夜晚巡查时,不能用强光对射。

【放养密度】

大鲵养殖池其放养密度视养殖大鲵规格和养殖场水源、水体、饵料等因素而定。一般情况下,苗种阶段考虑大鲵其活动范围较小,摄食能力较弱,放养密度可适当偏大,便于集中管理饲养。在成鲵阶段考虑大鲵活动范围大,摄食能力强,加之有互相攻击性,其放养密度应小。我们多年的养殖实践认为,苗种阶段其放养密度为60~100尾/平方米,成鲵阶段5~20尾/平方米。放养时,要求规格尽量保证整齐,个体之间不宜相差0.5倍以上。

【饲养技巧】

养殖池设饵料台,台面高出水面少许。投喂饲料,以天然饵料为好,主要有浮游生物类、虫类、肉类及鱼类、贝类等。每天早晚各投饵一次,时间为早晨7:30前及晚上10:30前为好。在投饵料时应先清理掉上次的残饵。投喂量为体重的5-10%。当水温在16-23℃时应加大投饵量,次数及时间可保持不变。

【防偷防逃】

大鲵逃跑能力特强,其陆上或水中运动较为敏捷,并能爬高顶重,稍有不慎便会逃逸,必须时刻注意防逃,尤其在下暴雨时要注意。养殖池和整个养殖场所有进出水口和陆上通道口都要装防逃设施。大鲵其经济价值较高,在养殖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防止不法分子的偷盗。

【病害防治】

大鲵在人工养殖环境中,由于环境、饵料、密度等影响,人工养殖大鲵比野外大鲵发病率、死亡率高出几十倍以上,要提高养殖大鲵成活率必须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前提下,注重预防为主,方能保证大鲵养殖成功出成效。

娃娃鱼的饲养方法

(1)场地选择:大鲵主要栖息于水中,而且需要在水质清、凉的流溪中。因此,以选择水源充足、常年水温变化在9~20℃之间的江河或水库附近建造养殖场为

(2)饲养池的修建:大鲵在自然环境中喜居于阴暗环境,为了满足这一生活习性,饲养池一般用石或砖块(底及四壁用水泥粉刷)拱成不同大小的拱洞,分2m2、4m2、10m2、25m2群等规格的饲养池,池高1m,每池均有进出水孔。饲养池的要求是:光线暗弱,适合大鲵畏光的特性;拱洞避免光热,太阳光不能直射,以保池水阴凉,水温一般不超过20℃;排灌水便于控制,清污洗池方便,有利池水清新;便于饲养管理和观察其习性。

(3)大小分养:在野外和饲养中发现,大鲵有大吃小或吃卵粒的情况,为避免大鲵相互咬伤或残食,必须根据大鲵的大小和体质强弱分池饲养;同时还可考虑种鲵的配对饲养或根据需要雌雄分养。大鲵全年均可捕食,以夏秋两季捕食量较大,可投放蟹、蛙、鱼类及其他鲜活动物,也可饲喂畜禽加工厂的下脚料等。但以鲜活动物优点较多,其利用率高,可避免剩余饲料的浪费和腐烂变质造成污染池水,致使大鲵对环境不适等。投饵时间一般以傍晚较宜。饲养池的水不宜灌得过深,一般水深控制在35cm左右,既有利于大鲵捕食和清污洗池,又有利于试验观察工作的顺利进行。碱性水质可能导致大鲵毁灭性的伤亡,必须加强水源管理,严防含碱水流入饲养池内。

展开阅读全文